实施mbo中问题的思考

2024-09-19

实施mbo中问题的思考(精选5篇)

1.实施mbo中问题的思考 篇一

关于绩效考核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作者:潘玉杰

许多企事业单位均进行绩效考核来激励员工,实现企业目标。所谓绩效考核就是以客观的事实为依据,对员工成绩、能力和努力程度进行有组织的观察、分析和评价。考核内容一般包括:德、能、勤、绩四方面,在实际运用时,可以对不同方面有所侧重。考核方法也有排序法、两两比较法、等级分配法、量表评等法、关键事件法、绩效目标评估法、指数评估法等等。但在具体实施时,绩效考核执行起来很难,绩效考核往往形同虚设、流于形式或者考核失真,并未起到提升员工工作热情、提高生产率的目的,甚至有时还起到相反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部分职工观念陈旧,对考核持否定态度

由于以往根深蒂固的大锅饭思想的影响,企业有些员工在观念上有误区,认为绩效考核是管理人员对普通职工的“审判”,考核只针对普通员工,于是对绩效考核产生抵触情绪。要想有效的执行绩效考核,必须首先具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企业应该通过培训加强全体员工观念的转变,包括绩效管理理念、方案设计思想和内容、方案实施、考核及反馈技巧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绩效考核工作有效的执行。让绩效考核思想深入每个员工心中,消除和澄清对绩效考核的错误、模糊认识。

1使员工认识到现代绩效考核是双(多)向的(被管理者也要考核管理者),对企、事业单位的高、中、低层员工均进行考核,且不同级别员工考核的要求和重点不同。绩效考核不是管理人员对员工挥舞的“法宝”,也不是故意制造员工间的差距,而是实事求是地发现员工工作的长处、短处,扬长避短,共同改进、提高。这样不仅会消除员工对考核的抵触情绪,相反,员工与主管会团结在一起设立更困难的目标,积极主动地挑战自我设定的目标。

二、没有设立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目标、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

实际绩效考核工作中,有时单位指定的考核目标过高,考核指标、评分标准模糊或过于抽象,考评人员打分时很困难,而被考核人员则认为打分不公平,这极大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考核目标的确立要和实际情况相符,考核指标的确立应具有科学性、可行性。考核指标应在考核目标确定后,在被考核者与直接上级充分研讨协商的基础上根据直接上级的同期绩效目标加以确定,直接上级与被考核者要以书面形式签订阶段性绩效管理协议,明确绩效管理的目标、实施计划、授权方案、资源支持方案以及绩效考核指标等内容。确定考核指标要尽可能准确、并且多用量化的客观标准,以减少考核人员主观因素的干扰。具体措施有:首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与基层职工一同讨论制定,双方达成共识,这种参与

决策可制定出兼顾双方利益的考核方案,以获得“民心”,提高员工对目标的接受程度和对绩效体系的理解、支持,消除对考核的抵触情绪。其次考核指标要尽可能使量化。近年来,日本松下公司在经济持续不景气情况下为了推动经营业绩的提高,就在人事考核中采用了具体的、量化的考核标准。另外考核指标应设定各种不同的着眼点,对绩效的各个向度要分别按一定权重进行评估,而不仅仅对个别向度进行评估,这样可以避免考核人员产生单点偏误(Horn Error)导致考评成绩失真。当然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职责要求,不同的发展时期,考核指标也理所当然有所不同的侧重。譬如,对销售人员的考核,一般包括销售额与回款率。对一家刚起步的企业来说尽量扩大市场份额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销售人员的考核,大部分的权重肯定放在销售额上。到这家企业的发展状况比较稳定的时候,流动资金的流转相应会变得更为重要。因此对于销售人员的考核重心,会向回款率作出倾斜。合理的考核指标让员工不仅对自己工作职责有十分明确的认识,而且也使员工从心理意识上进入状态,接受考评。

三、没有合理设置考核主体和建立对考核主体的约束机制美国行为学家亚当斯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员工们对自己是否受到公平合理的待遇十分敏感。当员工们付出劳动获得报酬时,他们不仅会把所获得的报酬和自己的贡献相比较,直接判断是否公平,而且还会找一个参照物(如同事)进行间接的比较,再次判断是否公平。一旦有了不公平感,则极大地挫伤员工积极性,因此绩效考核是否公平变得非常重要。这要求绩效考核的规范和流程必须建立严格、统一的制度并在全体绩效管理者中形成共识和共同的行动。

为使考核及其结果客观、公平,必须合理设臵考核主体,应设臵“多元化”“多方参与型”的考核主体。评价前主要让员工自己收集绩效数据,辅以同事、顾客或直接主管的绩效考核数据,这样既可以节省管理人员的时间精力,又可以使考核数据及结果更加周延、准确。比如联想集团电脑公司每季度或自然结束后,所有员工先自我评价实际业绩完成情况、工作表现和能力等方面,将该季度或工作完成 情况向直接上级、部门主管领导或考评小组成员进行述职并提交书面述职报告;评价时则应选择对考核最有发言权的主管、职工对绩效共同进行评价,这样避免了绩效考核只是个别领导自己说了算。另外还要建立一定的考核约束制度对考核主体的行为进行约束,要求打分人对各等级的打分列出相应的关键事例加以佐证,增强透明度,避免黑箱操作、或者因怕得罪人不敢客观评价造成“趋中效应”。

四、没有建立考核申诉制度

在当前国有企业中,一个员工的工作业绩如何、表现好坏、能否得到晋升,往往是由上级部门直接说了算,员工为自己说话的机会很少。当员工本人或周围的人在绩效考核过程中遭到

“不公正待遇”并且申诉无果的时候,导致员工对考核者尤其是人力资源部门丧失信任,进而导致员工对绩效考核的整体信任危机。因此对于申诉的处理,是否及时、公正,很大程度上影响绩效考核在员工心目中的公正性。因此,建立考核申诉制度尤为重要,而且必须要落到实处,让员工能为自己说话、敢为自己说话。通过考核申诉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不仅能有效地推动组织的民主建设,还能检验组织管理制度的合理程度以及执行程度。

五、没有认真组织绩效考核之后的面谈

传统绩效考核注重惩罚、关注过去,现代绩效考核应注重改善、关注未来。企业的传统做法或是在考核结束后,执行“机械式”的奖惩、提薪或升迁;或是轰轰烈烈地考核,悄无声息地结束,考核纯粹成了走过场。考核面谈则是考核结果反馈和营造考核氛围十分重要的一种方式。我国企业在实际绩效考核过程中,大多忽视了考核面谈这一环节。实施面谈时为避免引起被评人反感、抑制应注意这样一些问题:

1.充分利用角色换位和聆听技巧,营造一个融洽的气氛,使双方顺利地实现沟通;

2.明确说明这次面谈的目的,保持双向沟通,不能上级单方面说了算;

3.根据已确定考核标准和考核指标,多援引数据,用事实说明评分的结果和理由;

4.先表扬、后批评、再表扬;

5.不要责怪、说教和追究被评人的责任和过错;

6.让被考核者了解自身的发展前景,共同制定新的工作目标;

7.用鼓励的口吻结束谈话。具体地讲,对考核优秀的下级,继续鼓励并为其参谋规划。对考核差的下级,帮助具体分析差距,诊断出原因,并帮助他制定改进措施。对连续绩差的下级,开诚布公,让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是否职位不适,需换岗位。对老资格的下级,要特别地尊重,不使其自尊心受伤害,充分肯定其过去的贡献,并为他出些主意。对雄心勃勃的下级,不要泼凉水、打击其积极性,耐心开导,用事实说明愿望与现实的差距,激励他更加努力。

总之,要真正把绩效考核落到实处,企业在绩效考核体系设计与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就必须要有系统的眼光和思维,同时又要敢于迈开步伐,在实施绩效考核的过程中适时推动组织的变革前进,把公司推进为一个具有现代意识观念、行为模式以及能力结构的成长型企业。

2.实施mbo中问题的思考 篇二

【关键词】仓储企业 目标管理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156-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由于教育改革滞后,课程设置缺乏规范、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造成培养出的毕业生不符合企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本文从目标管理(MBO)的内涵入手,基于仓储管理课程的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分析仓储管理与目标管理的教学结合,提出借鉴目标管理(MBO),改革仓储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的实训步骤。

一、目标管理的内涵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简称为MBO)是1954年被尊为“现代管理之父”的彼得·杜拉克(PeterEmeker)提出的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

目标管理(MBO)理论其基本内容是一种管理程序或过程,它使企业中的上、下级一起协商,根据企业的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企业总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企业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部门和员工个人贡献的标准。目标管理机制把管理者从繁杂的行为管理中解放出来,强制计划和控制,分清职责,并对下属给予充分授权。

目标管理的思想核心是重视成果,重视人的因素。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做贡献,朝着同一方向,融成一体,产生出一种整体的业绩,管理者围绕目标进行管理,而不是对下属行为的监控,其工作由控制下属变成与下属一起设定客观标准和目标,让他们靠自己的积极性去完成。

二、仓储管理课程的课程理念与教学目标

(一)仓储管理课程理念。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定位在培养具有适应市场经济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符合地方经济建设与行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物流管理专业是以现代物流技术和经济管理为基础,熟悉现代企业供应链和商贸流通理论,培养现代物流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

依据教学目标,仓储管理课程要树立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理念,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模式。在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本课程遵循仓储管理业务的一般程序,从仓储企业的组建、仓库规划与布局、仓库作业流程等核心知识模块,结合创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及学生职业技能证书要求,由学生分组设立模拟仓储公司,通过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完成仓储企业实施目标管理的(MBO)的整体运作。

(二)仓储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依照仓储管理课程理念,教学大纲的制定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内容要反映时代特征、符合地方物流企业需求,目标具体、成果明确、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并重为原则。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现代仓储发展过程,掌握现代仓储管理的基本知识,明确仓储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和解决现代仓储管理过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仓储管理课程教学目标具体可分解为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用仓储管理的原理和知识,进行仓储管理实务的操作。具体能力包括:仓储企业的组建、仓库布局规划、仓库作业流程、商品的保管和养护、仓储商务管理、仓储绩效管理。

知识目标:第一,了解组织设计的一般理论及仓储企业人员招聘选拔与培训的一般要求;了解基本的仓储设备种类及功能;了解各种仓库作业表格的形式;了解仓储商务活动的含义与作用。第二,熟悉常见仓储企业组织结构模式;熟悉仓储设备配置的原则;熟悉仓库作业的具体要求;熟悉仓储商务活动的内容与过程;仓储绩效管理的意义。第三,掌握仓储企业设立的要求与步骤;掌握仓库网点布局的原则和内容及仓库选址的方法;掌握仓库的出入库和在库管理的基本流程;各种单据的填写和处理方法;掌握仓储合同的内容及仓单的作用;仓储成本的构成;评价仓储作业情况的指标纬度。

情感目标:第一,不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要贯穿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的精神;第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道德素养。

三、仓储管理与目标管理的教学结合

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高职院校重在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仓储企业管理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技能、专业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仓储企业管理中,管理范围包括:仓储设施设备的选择、仓库布局、仓储策略、货物入出库管理、货物保管和养护技术选择与管理、货物的装卸搬运、货物库存管理方法的应用、仓储安全管理、仓储信息技术等;管理者的能力要求包括:仓库规划能力、仓储设备操作及使用能力、货物作业、养护及在库管理能力、仓库安全管理能力、仓储信息化管理能力。

目标管理正是将仓储企业的管理范围和管理者的能力纳入目标管理机制中,以目标来激励员工的自我管理意识,激发员工行动的自觉性,充分发挥其智慧和创造力,最后形成员工与企业共命运、同呼吸的共同体;强制计划和控制,分清职责,并对下属给予充分授权。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作贡献,朝着同一方向努力,产生出一种整体的业绩,管理者围绕目标进行管理,目标管理既能实现企业发展,又能实现个人发展,提升了仓储企业管理水平。

仓储企业管理遵循这一原则,在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了解仓储企业目标,实现管理对象的上下沟通,把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融为一体,个人目标实现了,总目标才会得以实现;其次,要求同学身临其境,模拟仓储企业中的各个角色,专心致志于自己的目标,激励出更大的工作积极性;再次,要求同学们重视过程管理,投身于检查、考核、评比、奖励的管理全过程;最后,通过目标管理,学会管理仓储企业的能力。

四、借鉴目标管理(MBO)。改革仓储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

(一)实训步骤一:确定目标管理(MBO)。目标管理是异常艰巨的系统工程,确定目标管理,就必须要求学生掌握仓储企业基本资料,主要业务,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善需求与其期望。

(二)实训步骤二:创建目标管理项目小组。在确立目标以后,组织实施是关键。在教学中,让同学们自己组建目标管理项目小组,设组长、副组长、组员若干名。组长是仓储模拟企业的总经理,具有求新、求变、求好的观念,副组长是各部门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负责人,组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影响力。

目标管理(MBO)项目小组的协调工作:制订计划和预算的时候要与财务部门协调;调整组织架构的时候要与企管人事部门协调;进行发动宣传的时候要与宣传协调;进行考核的时候要与人事、绩考部门协调。

(三)实操步骤三:选择目标管理模式。根据企业的特性、企业领导的管理风格、选择不同的目标管理模式,本研究根据仓储管理教学的实际,采取主动性、业绩型、能力型的目标管理模式:

典型步骤:

1 根据长期经营计划制定并公布公司的年度总目标(见表1)。

2 根据年度总目标制定并公布部门目标。

3 员工根据所属单位目标制定个人目标。

(四)实训步骤四:决定目标管理策略。由于目标管理对企业而言是一场变革,变革总会遇到阻力,所以必须考虑其管理策略。有两种基本的目标管理策略:一步到位策略、分步到位策略。因为本研究是教学研究,所以采取一步到位的目标管理策略。

把所有部门和所有员工都纳入目标管理的范围和对象中来,将目标管理推行到企业的所有单位和人员。

(五)实训步骤五:形成目标管理计划。目标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如果事先没有一个详尽的计划安排的话,很难将各项工作协调向一致的方向。

1 目标管理计划的准备。一个典型的目标管理计划由4个主要部分构成,本研究的MBO计划的格式包括:目的界定、基本计划、控制体系、变革管理。

2 目标管理的项目分解。由于目标管理的工作十分繁杂,因而前期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如:宣传发动工作、培训工作、推行规划、任务分工、执行工作、指导各单位目标管理开展工作并汇总形成目标体系图、规定目标管理工具(如目标卡)的填写和使用办法、目标执行过程的控制方法、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方法及激励措施。

3 目标管理的进程安排。制定目标管理的整体进程,总目标、单位目标、个人目标的目标完成时间、质量、效率等。

目标卡填制、目标检查月度、季度、年度考核进程。

3.实施mbo中问题的思考 篇三

论文关键词:国家公务员制度制度实施法制化建设范围(外延)分类

论文摘要:在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公务员制度的法制化建设、公务员的范围(外延)、公务员的分类等几个问题,导致了具体实施过程中国家公务员制度不同程度地存在功能的失调、错位以及制度实践与制度设计原初目的相背离。重新审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进一步探讨这几个问题,对完善公务员制度、加入*+,后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创新,都十分必要和紧迫。

自从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以来,经过1989年到1993年的试点,1993年国务院发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方案》,2000年我们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立起国家公务员制度。

反思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的十几年实践,笔者认为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现状如同我们当前的小康社会一样,是低水平、不完善、发展不平衡和有较大发展制度优势空间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对过去人事管理制度的传统,继承有余,否定不足;对国外先进人事管理经验,舍弃有余,借鉴不足;在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推进过程中,稳妥、渐进有余,大胆、创新不足。有着由“„国家干部‟这个概念过于笼统,缺乏科学分类;管理权限过于集中,管人与管事脱节;管理方式陈旧单一,阻碍人才成长;管理制度不健全,用人缺乏法治”转变成公务员的范围(外延)过于笼统,公务员分类不科学;管理方式单一;管理制度不健全,用人缺乏法治;在某种程度上向传统的“国家干部”模式的回归之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WTO下的公务员制度决不允许原有政府工作人员向国家公务员的过渡最终成为换“包装”、改“名称”。

本文拟就分析在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导致具体实施过程中国家公务员制度不同程度地存在功能失调、错位以及制度实践与制度设计原初目的相背离的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法制化建设、公务员的范围(外延)、公务员的分类等几个问题。

一、关于国家公务员制度法制化建设

从1993年国务院发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开始,国务院在实施的过程中又陆续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几十个具体法规,可以说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事管理制度已初露端倪。但是,仍没有达到国家公务员制度法制化建设的要求。

我们虽然已有几十个国家公务员管理的相关法规、规章,但其中的具体条文多原则、多抽象,可操作性、适用性差,对公务员制度的实践无法起到具体的规范作用。同时,缺少一些比如有关国家公务员的聘任、调任、纪律、回避、退休、监督、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单项法规。公务员法规体系仍不系统、不完整。法规之间不配套、不协调的现象比较突出,相互“打架”,不能形成合力。

特别是经过了十几年的实践,《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仍只是一个国务院发布的“过渡性行政法规”。国家公务员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理应具有基本的法律地位,而《国

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却迟迟没有上升为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国家公务员法》。“暂行”规定在较长时间内代替正式法律是极不正常的。法律权威的欠缺导致其在相当程度上不能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保证实施。在公务员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以权代法”、“以人代法”等不正常局面仍屡见不鲜。

改善这种状况首先要深刻认识到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实现“干部管理法制化”的重要标志,健全法制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基础。为此,今后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完善必须在法制化建设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一是适时修订宪法,将“国家公务员”的概念写进宪法中。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我国现行的“八二宪法”虽经多次修正,但修正的内容主要为经济方面,涉及政治方面的不多。国家公务员的概念始终没有体现在宪法中。现行宪法中使用的相关概念是“工作人员”、“行政工作人员”。这些沿用下来的概念,含义既不统一,又不清楚,在使用中容易出现分歧。应当高度重视国家公务员制度,将国家公务员的概念写入宪法,并明确国家公务员的法律地位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与国家公务员之间的基本关系。以此提高国家公务员立法的效力,强调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性,以加强对国家公务员的监督与保障。有些国家已经把有关公务员的条款写进宪法里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二是要提高立法层次。在对国家公务员制度十几年具体实施过程认真总结与反思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外公务员制度立法的成功经验,结合加入WTO后新形势的要求,尽快将作为行政法规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上升为全国人大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国家公务员法》,提高其法律地位,增强其权威性,使之成为依法管人、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据。各级政府及其人事部门要积极协助全国人大完成该法的订立。三是应逐步出台空缺的单项法规。当前的重点是制定公务员聘任、调任、纪律、回避、退休、监督、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单项法规,力争建立起较为系统、完整的公务员法规体系。四是根据《立法法》和现有法规的实施效果对已出台的各单项法规进行全面评估,进一步修改、补充和完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管理。五是加大对国家公务员的法制宣传,加强对各级执法人员的培训,使法制观念深入人心,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建立人事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用法律规范法律的实施,用制度保证制度的执行”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进行国家公务员法制化建设的同时,要同步地根据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积极推进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法治建设,实现由“法制”到“法治”的转变。

二、关于国家公务员范围(外延)

合理界定国家公务员的范围(外延)是对公务员进行科学管理的前提基础。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三条规定:本条例适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范围(外延)包括: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其他行使国家行政职能、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上述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行政机关中从事党群工作的人员。从表面上看,国家公务员范围(外延)的界定比较明确,但实施过程中,弹性大、问题多。

1993年,中共中央发出[1993]8号文件通知,中国共产党的各级机关参照试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1994年6月,中共中央又先后发出文件,通知人大常委会机关、政协机关参照执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对民主党派机关和工、青、妇等社会群团机关的工作

人员也要求参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进行管理,并强调参照管理工作要“抓紧进行,保证同步实施”。

这样一来,模糊了国家公务员队伍的概念,不适当地扩大了国家公务员的范围(外延),与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初衷相背离。除却各级国家行政机关“按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之外,又增加了完全行使国家行政职能,但使用事业编制的单位“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管理;党的机关、人大、政协、各民主党派以及部分社会团体机关“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管理。这“三照”(按照、依照、参照)看起来按系统划分,比较清楚,但党、政、群、事业单位常常交织在一起,“几块牌子,一套班子”,很难分开。

党的机关、人大、政协、民主党派机关和工、青、妇等社会团体与国家行政机关担负的职能不同,其人事管理方面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由于除国家行政机关(政府)工作人员以外的其他类型的干部管理体制尚未出台,“依照”、“参照”国家公务员进行管理,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得已而为之,是过渡方案,权宜之计。但是,如果这种暂时性的权宜过渡方案逐渐演变成为长期做法,那么今后不可避免地会重新走上以往那种“不同类型干部,同一模式管理”的老路。

因此,应该重申和严格界定国家公务员的范围(外延),在继续稳步推行与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同时,全面推进干部管理制度的改革。借鉴国家公务员制度已有的经验,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逐步建立起不同类型干部的多样化管理模式的新体制。2001年中共中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的下发,给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行了总体规划。2002年开始推行的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也有望形成独立的法院、检察院等司法系统人员的分类管理机制,为党委、人大、政协和群众团体机关工作人员等原来“参照”或“依照”国家公务员管理的人事管理改革提供了重要借鉴。虽然现在法院、检察院招录机关工作人员仍是纳入政府招录国家公务员计划之中的。

三、关于国家公务员的分类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九条规定: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这样的划分没有体现“专业分工”这一职位分类的特点,而且《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对国家公务员只有职位分类,没有做出管辖分类,没有解决科学分类的问题。科学的分类是人事管理的基础,没有科学的分类,要想达到科学的管理是不可能的。

笔者认为,应根据国家公务员的产生方式及管理机构的不同,将国家公务员划分为政务类公务员和业务类公务员。事实上,应该说是“恢复”国家最初提出的把国家公务员划分为政务类公务员和业务类公务员。政务类公务员是指依相关法律、法规选举产生或政治任命的工作人员,其任职方式由党委组织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或章程,选举产生或政治任命产生。业务类公务员是指除了由选举产生或政治任命产生的政务类公务员以外的公务员,业务类公务员按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进行管理。

从英美等国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立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实行“政事分类”、“两官分途”,正是现代公务员制度的本质内容和应有之义。公务员分为政务类和业务类,反映了当代人事管理一般规律的要求。世界上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国家,尽管对公务员范围(外延)的界定有

大(如法国、日本)、中(如美国、德国)、小(如英国)之分,但一般都将公务员分为政务类公务员(即政务官)与事务类公务员(事务官)两类。将公务员分为政务类与事务类是实行公务员制度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通常作法,也是实行公务员分类的前提条件,反映了人事管理的一般规律。

“„两官分途‟只是一个管理体制的技术原则,不具有制度本质的意义”。把公务员划分为政务类与业务类有利于完善“党管干部”!和强化业务类公务员的日常管理;有利于改善实际上不同程度存在的国家人事制度上权力过于集中,党政不分,人身依附等“家长制”现象,以及政府工作和经济建设中的某些短期行为;有利于在法治化的基础上,使政务类公务员的管理日趋民主化,业务类公务员的管理不断专业化。

事实上,我国国家公务员未作政务类与业务类的划分是由于1989年政治**后,不少人将推行公务员制度与“全盘西化”联系起来。虽然中央最后坚定地选择了国家公务员制度,但是对原有框架与具体内容作了部分调整,放弃了将公务员分为政务类与业务类的提法。可见,我国国家公务员的分类采用了领导类与非领导类的划分,而没有采用政务类与业务类的划分是当时**的政治局势使然。事实上,这种只是为了适应当时紧张的政治形势和我国行政传统的过渡性划分在实际运行中也很容易走样,比如上一级非领导职务的人员对下一级非领导职务的人员实行“领导”,结果还是分类不清。

反映人事管理规律性的东西是客观的,并不会因为人为的因素而改变。如果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在最终审定时放弃了将国家公务员划分为政务类与业务类的构想是不得已而为之,那么在当前稳定的政治局势下,就应该遵循人事管理一般规律,大胆借鉴国外科学的人事管理经验,重申国家公务员政务类和业务类的科学分类,全面推进国家公务员制度。

四、结语

国家公务员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是国家行政体制正常运作的重要保证。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顺利实施与政治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尤其是政府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而当前最主要和最急需的是后者为前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政治体制改革将实现中国政治的民主化与法治化,建立一个廉洁、高效、负责任的现代政府,这将会大大改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的政治环境。政治制度是属于政治层面的问题,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属于技术层面的问题,“在政治层面问题与技术层面问题相互交织的情况下,解决政治问题往往是解决技术问题的前提与基础。”

当前的行政体制改革,尤其是政府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也制约了国家公务员分类制度的科学化和合理化。机构改革与人员分流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进行的政府机构改革都还只是一个过渡性的方案,离为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我们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把机构改革和人员转换结合起来;摆正政府的位置,认清政府的角色,处理好政府与政党、政府与社会团体、政府与企事

4.对实施全民健身尚存的问题与思考 篇四

摘要

本文根据国内外有关体质健康现状的材料,多年来从事体育中学教学和社会活动的经验,对实施全民健身活动存在的现状问题进行了研究及分析思考,提出了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一些建议、想法、对策,旨在提出一些探讨性的问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与大家共同磋商,好为全民健身建设“添砖加瓦”。

关键词:体育

健康

健身

模式构思

前 言

健康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潜在动力,达到尽可能高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重要的社会目标。因此,促进健康是社会的共同责任,人人进行身体锻炼是使我国综合国力得以提高的表现,现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就指出:健康是21世纪的“通行证”,世界各国政府无一例外地把目光投向了大众体育。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在我国深化改革和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由国家宏观领导、依托社会、全民参与的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增强国民整体素质的社会系统工程和跨世纪的国民体质建设的发展战略计划。它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建立起社会化、科学化、产业化和法制化的全民健身体系。对于实现全民健身计划对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安定团结,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都将产生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在随此背景应运而生的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自出台以来,在政府各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下,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新闻界曾借助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介就全民健身计划,进行了大量的专题报道和宣传教育工作;理论界许多研究人员也针对实施计划的一些宏观、微观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刻的探索;广大人民群众对此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支持和配合,但在纲要的实施过程中,全民健身的实践活动并不尽人意,“雷声大,雨点小”,“只说不干”的现象十分普遍,一些有组织的健身活动也“潮起潮落”流于形式,并且群众的自我健身意识不强,赌博、迷信、懒惰的现象败坏家庭和社会的风气,给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广增大了难度,阻碍了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以及制约着中华民族体质和健康水平的提高。研究结果和分析

2.1 令人触目惊心的反馈信息,全民健身势在必行 健康第一是毛泽东历来的主张。早在1917年,毛泽东便在《体育的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无体,是无德智也”。然而,当时光逼近21世纪,当消费大潮滚滚而来,似乎全面进入营养时代的今天,青少年健康状况居然亮起了红灯。健康水平实在是不容乐观。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令人担忧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据1991年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和国家科委共同组织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结果分析,学生的身体素质多数指标比1985年有所下降,反应耐力素质的千米跑速度不及1985年的情况,“豆芽”体型无明显改善,近视眼发病率高达43%,高中生更是在65%以上,三次青少年体质抽样调查结果,中国均低于日本同龄组。1993年,北京、辽宁、河南、广东、四川等报考高等院校的考生在体检中,体质没有障碍的考生仅有15%。近85%的考生身体不合格或因健康的因素受到专业限制。调查资料显示,自1985年以来,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连续18年呈下降趋势,尤其是2000年以来,6到18岁的学生中,肥胖生高达15%,一些学校的肥胖生比例甚至突破了30%,同时农村肥胖学生的比例也在上升。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原本在中老年人身上才出现的如高血压、高学脂、冠心病、糖尿病等与肥胖相关的病症,近年来在青少年身上也时有发生,且患病年龄提前了10到20年。这就表明我国中小学的体质状况仍是“甚可忧之现象也”。还有许多社会反馈信息触目惊心,特别是反映知识分子健康状况不佳确实令人发指,扼腕叹息,如国家体委科研所对全国十一个省、市自治区一万一千多名中、高级知识分子健康状况调查后发出了“令人忧虑的是我国中、高级知识分子健康状况”的呼吁指出,目前有61%的中高级知识分子遭受着疾病的困扰和折磨,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在部分高校中统计因病不能坚持正常教学、科研的人员多达2713人,其中教授445人,副教授525人,讲师1100人,其他人员663人。我国中高级知识分子的平均死亡年龄实在是太低了,一些很有才华的专家学者,在五、六十岁,他们事业的颠峰时期,却英年早逝,令人惋惜。据国家体育科研所的科研人员调查,70%的中高级知识分子活不到65岁,而我国一般居民在65岁以前死亡的只占39%,按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标准,65岁以下为中年,则说明我国中高级知识分子有70%死于中年。以上反馈信息说明诸多优秀的中青年知识分子受到病魔困扰,他们的英年早逝给国家和个人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就如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长杨贵仁表示:“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健康,即使他的学问再大,品德再高尚,也很难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贡献”。健康是人生重要的基础,身体健康,才可能很好地完成工作,才可能很好地驾驭生活,身体不健康,弱不禁风,整天疾病缠身,纵然有远大的志向,有满腹的经纶,有超人的才华,也总是壮志难酬,心愿难偿。因此引导广大人民形成与现代化社会生活相适应的健身意识和习惯,迫在眉睫。

2.2 全民健身意识误区

目前,我国人民群众的健身意识主要有:(1)年青人的老年人保护意识。大多数年青人认为健身锻炼是中老年人的事,自己身体强壮不需要锻炼;(2)药补意识:认为锻炼不锻炼身体无所谓,只要进食补药就能健身;(3)非体育性的娱乐意识: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欲望意识较弱,据有关调查目前7%的市民还不具备自我体育健身的意识,还难于参加到全民健身计划中来,更难同欧美运动人口60%至70%的国家相比,我们面临全民健身工作的特点是起点低,底子薄,特别是中青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偏低,有的人宁肯把有限的时间花在麻将桌上,酒 桌上的猜拳喝令中,也不愿参加有益的体育锻炼,让赌博、迷信有了一定的市场,使全民健身推广工作存在很大的艰巨性;(4)被动的欣赏意识:只充当体育观众,欣赏比赛的刺激,而缺乏参与;(5)唯竞技意识: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仅仅是为了参加某项比赛并取得名次;(6)生活意识:25~50岁年龄段的中青年人应是人口最多的一个群体,约5亿5千万,但他们是社会的脊梁,家庭的中坚力量,社会、家庭不仅需要他们的知识,本领和能力,更需要他们身心双健。然而,现实生活中很难达到这一点,此群体须在事业、家庭、养老、育小、社交、维持生计等方面疲于奔波,很难将本来就不多的余暇时间投入到健身中去。即缺从事运动的时间。特别是中年人,处在教学、科研、服务、生产第一线,工作任务繁重,时间难以保证,加之家庭拖累,上有老,下有小,对老人的健康状况担心害怕,对子女升学就业操心牵挂,思想包袱重,动员组织这部分人参加体育活动是难点,但必须知难而进,否则就会出现职称上去了,智能丰富了,体质却下降了,病魔缠身,甚至英年早逝的悲剧。我国各年龄阶段的人群对健身意识都存在观念问题,说重点,是一种对社会、对人生缺乏责任的生活态度。

2.3 缺少组织者,指导者、管理者,健身方法仍趋单一

这是导致健身活动在我国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由于受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尚未建立起比较正规、完善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多数人的锻炼基本呈自发、零散无序的状态。主要采用独立锻炼或结伴锻炼的方式,锻炼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无规律性和盲目性。此外,就锻炼时所选择的内容和方法而言,多数人以传统的普及性项目为主,如篮球、乒乓球、足球、跑步、武术、健美操等,娱乐性、趣味性相对较差,这给人们参加锻炼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群众健身活动自身的对象、年龄、体质、兴趣爱好、身体素质不一,需要水平高,经过专门的、特殊的培训过的人员运用先进的理论知识、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合理地将人们有秩序地组织起来进行锻炼,予以指导,达到普及和群体效应。某些城市正因为有组织指导者、管理者,健身活动就开展得好。就如全民参与健身取得累累硕果的上海,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10年来,日益涌现的时尚健身运动也装点着上海人的健康生活。攀岩、拉丁舞、三人制篮球、排球赛,市民自行车万人骑活动,家庭运动会,健身场馆及体育健身活动更是让全民健身的潮流融入生活,成为市民健康生活不可缺的一部分。

2.4 缺乏健身活动开展的场地、器材,体育消费意识淡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群众体育市场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因此,培养人们正确的体育消费意识,树立“花钱买健康”的观念已是保障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一个关键环节。由于受传统观念和经济收入等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人民的体育消费意识尚处于觉醒阶;此外在体育消费观念和水平上,也存在着极度的分化现象,富裕阶层往往求大图阔,华而不实,多数人把去保龄球馆、高尔夫球场作为显示身份,追求时髦的事,他们看重的往往是环境气氛和形式,却很少在乎其健身价值,属于典型的“超前消费”,对于工薪阶层来说,缺乏锻炼场所则常是令人们深感头痛的事,有场馆不敢去的现象也十分普遍。《体育报》曾报道,北京大学生体育馆向社会开放打羽毛球每小时的收费标准为25元(属优惠价),如此算来,一个三口家庭每周即使只去一次,每月至少也要200元,这对多数按月取薪的家庭成了望而却步的奢望,至于贫困人口,衣食不保,怎能谈得上体育消费? 另外国家投资的大型体育场馆只是进行竞技比赛,未能充分考虑一般百姓从事体育活动的需要,人们只能以“旁观者“的身份步入。因此造成体育比赛场地多,利用率低,而为大众提供体育健身活动的场地和器材太少,大大阻碍了全民健身锻炼的发展,相比之下,“马路公园”散打一族倒略显得潇洒一些,因此各级部门必须正视这一现实,把引导消费、鼓励消费和体育扶贫结合起来。

2.5 学校体育的重点没有有效得到保证

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的重点,应有效得到保证,但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普遍存在着盲目追求体育教育目标的近期效益,过分强调学生的现实锻炼,片面地将增强学生体质及教育目标只集中于在校期间学生的体育状况,体育课也因此变成了素质测验课,缺乏对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意识和习惯以及独立进行自觉锻炼的能力方面的培养,特别是实施体育中考后,体育课和课外辅导也形成了“中考项目”专项训练的模式,你考什么我就练什么,教师以传授运动技术为己任,以体育中考得满分人数为目标,学生以掌握各项技术动作为目的,这种思想体系和观念在学校体育沿袭了几十年,可谓代代相传,根深蒂固,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由此造成了学生离开教师走向社会后就不知道如何进行体育锻炼,如何去强身健体,如何进行体育锻炼的自我监督,几乎没有终身体育健身意识,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化建设的需要。思路与对策

3.1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全民意识,设施完善科学保障

体育职能部门对全民健身运动的舆论宣传工作不够深入,缺少力度,建议有关体育职能部门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利用电视、广播、书籍等社会媒介,深入浅出地引导人们建立起“自我体育的意识”,提高人们对健身活动的认识水平和参与健身活动的热情,制定一些诸如全民健身活动周,社区健身大会,全民健身节等节日,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健身氛围,使广大人民自觉参与健身运动。

3.2 健全组织,加强领导,科学指导

任何一件事要做成功,都离不了组织和领导,全民健身是事关亿万人民的大事,更需要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应该继续建立健全各种体育协会,支持和依靠协会工作,把工作落在实处,加强调查研究,准确把握现阶段全民健身现状,特点和规律,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群众体育新路子,应在探索研究微观问题的基础上,制订宏观对策,在搞好试点的前提下,向纵深发展,逐步建立全民体质监测网络和个人健康档案,并进行定期监测,对存在健康问题的人群要提出建议,并给予健康指导。

3.3 加强重点,攻克难点,保证热点

《全民健身计划》就实施对象及重点明确指出:“全民健身计划要以全体国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儿童为重点”。因此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步骤要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到操场上,到阳光下,到大自然中陶冶身心,在心情愉悦的体育活动中,使学生旺盛的生命力得到发展;落实两课两操两活动;建设和配套体育场地设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条件,教育行政和有关部门要认真督促检查,保证学校体育落到实处,定期对学生进行身体检查和测试,总结和完善体育升学考试的办法,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自觉投入体育锻炼,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中青年参加体育锻炼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一定要加大宣传力度,使之增强健身意识,树立正确观念,认识健身的重要性,自觉投入全民健身活动;二是各单位领导带头,起好示范作用,大力支持活动开展,不占用上班时间,充分利用业余、双休时间细水长流地安排活动日程;三是要精心组织,在方法上少搞大型活动,多搞小型、喜闻乐见和富有吸引力并符合年龄特点,突出健身实效、简便易行、生动活泼的健身项目,逐步形成氛围,才能使人们积极投入,寓体于乐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攻破这个难点,使更多的中青年投入健身活动。老年人健身活动已形成高潮,主要是给予支持和指导,使之保持和继续发展。

3.4 全民健身计划要以城市为中心,以城镇、街道为发展基点,并引导农村体育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在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开展广大农民的健身活动,成为了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关键性问。所以在开展城内全民健身的同时,要因势利导,通过各种渠道抓好乡镇企业的体育活动,把大部分从农业分离出来的人纳入体育轨道,并通过农村各级学校,向农村传播健身知识,引导农村体育的发展,增加体育人口。建议政府在加强全民健身计划宣传工作的同时,注重实效,加大对全民健身的经费投入,多建设一些大众化的、简便、实用性强的体育锻炼场所,同时结合当地的实际条件,添置一些必要的体育器材,促使广大农民积极投身到健身的活动中去,从而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并针对广大农民进行体育健身锻炼缺乏指导这一事实,建议体育职能部门在农村建立健身活动咨询站,同时实行健身指导员制度,为广大农民提供健身的信息结构咨询和专业的锻炼方法和手段的指导,并尽可能多地组织些群众性的健身活动、农民运动会,促使全民健身运动在农村也能全面、快速、科学地开展下去。

3.5 充分利用地理环境开展全民健身

场地设施是人们参与体育健身的硬件条件,更是实施“人人运动”的基本保障,要使全民健身活动有计划、系统、持久地开展,应充分发挥社会办体育的潜力,组建方便、实用、收费低廉的健身中心和俱乐部,广泛开展各种体育娱乐竞赛活动,把体育社会化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要充分发挥现有的场馆设施的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依法向社会开放,尽多的开放现有公园、风景区等自然环境和城市现有的体育场地进行活动。在城市规划建设时可适当考虑建设一些适合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的场所,如田径场、游泳馆、健身房;在公园和自然风景区建设简易大众参与的设施,如现在正兴建的全民健身场所;在居民生活区建设休闲锻炼的场地,如单、双杠、爬杠、球类球场等,为广大群众参与健身活动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做到想锻炼就能找到锻炼的场地,就近锻炼,这样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少花钱,让生活在不同水平的人都能随心所欲地投入健身的潮流中,真正做到全民健身。

3.6 完善科学保障

如果说场地设施只是全民健身的硬件条件,那么法制及科学的保障就是人们 参与体育健身的护身符,建议有关体育职能部门颁布有关全民健身的地方性体育法规,如针对思茅市民提出的《思茅市市民体育健身条例》,为保障市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权益提供法规化的保障,为增强人民健康体质保驾护航。结 束 语

总之,小康需要健康,只有健康才能奔小康,幸福离不了健康,健康才是最大的幸福。“天下之要,人才而已,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国家的兴旺发达,社会的文明进步,经济的腾飞,从根本上讲都取决于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而身体素质则是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载体。因此,全民健身活动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要求全社会都要重视它,并深刻认识其重要性及实施全民健身的迫切性,从而增强健康意识,强身意识,体育意识,做到群策群力,从实际出发,全面地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并推向新的高峰,让运动健身真正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主旋律。

参 考 文 献

5.实施mbo中问题的思考 篇五

邓子帄*李群**

*华南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高级教师 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副教授

摘要

本文以广州市部分美术教师进行的高中美术新课程教学的试验为基础,以问题为出发点,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学生学习评价,以及课程资源等若干方面进行思考,并提出了注重实际,提供课程实施的条件和政策保障;完善高考制度,加强学分和成长记录袋的管理;调整高等美术师范院校的课程结构,改进美术教师的培育方法等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美术新课程、课程实施、问题

一、导言

2004年秋季,在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四省区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在教育行政部门的强力推动下,2006年秋季辽宁、安徽、江苏、福建、广西、浙江等六省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2007年又增加了北京市、新疆、黑龙江、吉林、湖南等省市,换句话说,目前已有十五个省市在高中阶段开设美术课新课程美术模块教学。对于我国实验区的美术教师来说,是一件新事物。我们过去习以为常的一些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似乎在顷刻之间遭到质疑,甚至受到批判。最初多数教师的反应是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在教育行政部门的强力推动下,大部分高中学校参与了新课程的教学实验。尽管这一新的课程体系借鉴了一些发达国家和我国历次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设置的经验,但是新的体系都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不断地加以调整、充实和完善。

二、高中美术新课程实施问题的思考

为了更好实施新课程的教学,于2004-2006年间有部分广州市美术教师组成了高中美术新课程教学实验研究组,根据各自学校条件,以及教师特长和兴趣,进行了高中美术新课程教学的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他们既有不少新的成功体验,也有很多的困惑。限于篇幅,我们在此多些介绍新课程教学实验中发现的问题,以求教于大家。

教学目标 ⒈

教学目标的制订是教学设计重要的也是首要的一步。它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的依据,也是进行教学评价的标准。因此,教师必须慎重地思考、制订教学目标。

教师在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之前,除了考虑课题内容、学生、时间、设施等因素,还需要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国家制定的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专家设置的美术课程目标。因为教学目标在方向上要与课程改革目标和美术课程目标相一致。使得教学目标与课程改革目标和美术课程目标对应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然而,过去的高中课程计划里,目标体系分为总目标或课程目标与具体目标两个层次,通常教师难以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教学目标。而现行的高中新课程的目标体系发展为总目标或课程目标、内容系列成就标准与具体目标三个层次。这样的新形式,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程目标,还可以从不同的具体条件出发实现课程目标。

但是,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高中课程的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设计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师将课程标准具体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时出现比较多的困惑。

首先,三维目标中的一维,“知识与技能”,知识重在逻辑性,是认识世界;技能重在操作性,是改造世界。知识与技能是有关联,然而又不是同一概念,将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合二为一,教师往往容易将其混为一谈,没有明确表述。

其次,第二维“过程与方法”,重“过程”应该是方法的一种,如此表述是否重复。再次,第三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实,选择什么样的知识、技能、方法对学生更有意义,都涉及到“价值观”。这里,“价值观”仅是与情感态度相联。而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这些目标在多数情况下,是长期目标,不是短期目标;是隐性目标,不是显性目标;是整体目标,不是局部目标(查有梁,2007)。因此,在这一维度上,教师难以制定出具体的目标,也难以在一节课内真正“落实”。

在新课程实验中,我们的教师还常常从教学论的角度去解释课程实施中的问题。比如,在对新课程目标的理解上,混淆了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区别,希望在一节课上充分体现课程的“三维目标”,所以使课堂教学欠缺了学科特点,目标欠具体,内容重点和难点不清,使教学陷入困境。

教学内容 ⒉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要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基础性的含义是指所选的课程内容应该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意义。时代性则要求所选的内容应该反映学科发展最新成果。而选择性是普通高中新课程具有显著的特点,是指设计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

因而,新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设置了“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和“现代媒体艺术”五个系列的学习内容(九个学习模块),新课程的内容既重视美术基础知识技能的呈现,也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经验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同时,提供了多样的学习模块,使学生获得自主选择学习课程内容的机会。在我们新课程的教学实验中,积极参与美术学习活动的学生多了,课堂教学也活跃了。例如,丁戈执教的美术课《用电脑编辑电影——自己当导演》就颇受学生欢迎(邓子帄,2005,106-110)。

但是,教师们感觉到部分实验教科书内容繁杂,缺乏内在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学内容偏多,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矛盾特别的突出。例如,《绘画》有中国画、中国山水画、中国花鸟画、素描、绘画的色彩、水彩画、水粉画、装饰画、版画、卡通形象设计等内容(常锐伦,2004),而一般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只能学习到其中一部分内容,学生抱怨为什么要购买如此厚的教科书。因此,有些教师表示,下一学年不再给学生预定这类的教科书了。另一方面是教科书的内容不衔接,内容安排与设计各自为营,各个模块内容之间缺乏横向联系。有的模块教学要求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但实际上,学生没有学习相关的知识,导致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弥补学生知识层的缺口,填补模块间的知识空缺。而且各个模块教师在教学中实行分科施教,未能把各个模块知识看成一个整体,导致学生获得零碎、分裂的知识与体验。

而且,新美术课程标准的实验教科书只展现经典艺术作品,仍然偏重技能,没有呈现后现代的艺术作品和流行影像,缺乏较深层次的对比。然而,我们的学生每天都生活在大众媒体和潮流文化之中,大量的非经典艺术作品和流行影像广泛地影响他们,而在我们大多数的课堂里,这些对他们有意义、能触动心灵的影像却没有被采用为教学材料,教师只是简单地回避,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分析与表达。

教学方式与方法 ⒊

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改变以往仅仅把美术学习看作一种技能的学习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学会通过多渠道收集有关信息,处理信息,认识美术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学会用美术的方式或结合其他的方式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形成探索和研究的学习能力。

因此,参加实验的教师努力改变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活动多样化,特别是美术鉴赏学习。教师设法组织各种不同的活动,让学生在“动”中得到多方面的感受和体验。例如朱宁教师执教的美术鉴赏课《皇权的象征》他引导学生通过表演、摆造型体验(人物)形象的表情,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又如邓子帄教师执教的美术鉴赏课《中国古代花鸟画》(邓子帄,2005,56-63),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对特定的课题进行合作研究,以小组的形式在课堂讨论与答辩,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然而,在实践中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一是片面理解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意义与作用,不少教师在运用“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时,忽视学生学习的需要,不顾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特点,不加区别地一律把“探究”、“讨论”和“互动”派上用场,出现形式主义和弱化教师指导作用的倾向,影响教学的质量。

二是在摒弃“满堂灌”的做法后,换成了“满堂问”,问题缺乏启发性,缺乏深度思考。教学过程看起来热闹,引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但对艺术作品仅是浅层次的阅读,教师未能引领学生做深层次的思考。例如一位教师在组织美术鉴赏《电影·艺术·生活》的活动中,她把对话变成问答,合作有形式而没有实质。

三是学生面对艺术作品只有赞扬,没有批评。美术在今天的社会上,角色日趋复杂,例如陶艺、摄影,在数十年前属于“通俗”艺术,今天则归类为美术。在我们随处都能见到的广告和漫画中都呈现出美术的要素,通俗艺术与美术的角色已经交错混合。而且我们的学生都深受通俗艺术的影响,教学上必须剖析和批判通俗艺术,甚至是研究经典的美术作品,并不一定都要赞赏,这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提高鉴赏能力(Freedman, K.& Boughton, D.,In printing)。

四是选修模块的教学仍然以技能学习为重,教师不能摆脱“不练好基本功就不能创作”的观念。未能真正做到“以情带技”或“以观念带技能”。

学生学习评价 ⒋

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强调学习评价注重激励和发展性。提倡多主体评价,尤其注重学生自我评价;提倡成长记录评定,注重表现性评价和质性评价。因而,一些教师依据新课标的评价建议,努力探索各种适合高中美术教学的评价方法。例如,邓子帄教师在组织《中国古代花鸟画》的欣赏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进行自评和小组交叉互评,并分别填写自评和互评表格,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学会评价他人的美术学习的成果。又如,在《用电脑编辑电影——自己当导演》的教学活动中,丁戈教师采用讨论式评价,通过作品展示与小组讨论、互评,汇集个人的智慧和才能,发现他人的优点,也提出改进的建议,促进后续学习。

但有些教师对新课程提倡的一些评价方法,提出质疑,认为在实际情景中很难操作。首先,师生比例过大的难题。一般情况下,一个高中美术教师要面对七、八个班数百名学生,难以做到给每个学生建立和管理好学习成长记录档案,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发展与改进建议。

其次,学分制实施的问题。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除必修课外,学生选修什么课程是自由的;学生何时修完必须的学分也是灵活的。但是,为了让学分制适应我国目前的学年制课程管理,许多学校采用一种新办法:学年学分制,即是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里修完某些课程。这种办法避免了学生跨年级选课,以年级进行管理相对容易。然而,这样实施学分制已经偏离了它的本来意义,实际上,只要学生选修某一门课,不论学得如何,都可以获得该门课的学分,因为学生不可能有重修任何课程的机会。这样既限制了学生选课,也影响了学分的效度。

而且,目前我国高校招生仍然以几门高考学科的考试总成绩作为录取的标准,高中学生帄时获得的学分与高校招生无关。在高考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学生、家长和学校往往重视那些与高考相关科目的成绩,而并不太在乎其他科目成绩,例如,美术成绩,一般只要及格,获得学分就足矣。不少教师反映,只要现行的高考制度不变,实行学分制根本没什么实际意义,更难以让学生在美术学科中进行耗时费力的评价程序。

其三,美术专业高考的影响。从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美术专业报考人数每年以百分之十以上的幅度激增。就2006年报考美术专业的人数看,超过100万考生再创历史新高,占高考总人数(1000万)的百分之十以上,美术成为高等教育所有专业中最“热”的专业(仲信生,2006)。究其原因主要是美术高考方式与内容,由于一方面,美术专业高考的语文、数学和英语等文化课录取分数线要低于普通文理科的录取分数线。而另一方面,美术专业考试随着考生的激增日趋简单化,只考素描、色彩和速写科目,有些甚至以默写为主,使得高中学校可以采用速成的应试教育手段,在较短的时间里提高升学率,当前开设美术课程已成为许多高中学校的新选择。显然大部分学校开设美术课是出于升学率和迎合家长要求的考虑,偏重素描和色彩两个模块的学习,而且按照美术专业高考的评分标准评价学生的作品,注重技能,忽视意涵。

课程资源 ⒌

课程资源是此次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教科书是我国学校教育主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新课程改革推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赋予地方和学校更大的课程自主权,使其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发挥地方、学校、教师、学生乃至学生家长等在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主体作用,灵活地开设一些适合本地区和本学校特点的个性化课程。

校本课程的发展和开发引起了各个层面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校本课程的实践也在部分有条件的学校开展起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地区间、学校间发展水帄和办学水帄的差距,可利用的本土化资源分布极不均衡,许多的学校受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的限制,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的开发面临困难和挑战。尤其是一些郊区和农村的学校,他们的美术教学依然靠几支彩色粉笔来完成。大部分教师认为新课改的设置偏向城市中条件比较好的重点学校,对于资源欠缺的学校来说,推行有一定困难,教学条件是新课程实施的一大障碍。

另外,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成为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开发的建设者、实践者。但是,受长期的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和处于“法定文化”地位的“国家课程”的制约,作为课程实施者的教师总是游离于课程的编制体系之外,大部分教师缺乏课程主体意识与课程研发能力。而且,各个模块的教科书的内容不衔接、繁杂,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认真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用教科书”,而不是简单地“教教科书”。因此,实现新课程创造性地实施,需要教师具有一定设计与发展课程的能力。

三、有效实施高中美术新课程的建议

⒈注重实际,提供课程实施的条件和政策保障

注重实际,一是学生的实际,二是学校的实际。教育是学生的教育,课程是学生的课程。美术课程的内容不能脱离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生活体验以及发展需要。然而,事实上,许多学生不把教科书看作是自己的需要,学习内容是由外部力量规定他们必须接受的东西,而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此,他们采取一种应付的态度。杒威(J.Dewey,赵祥麟等译,1994,130)曾指出:即使是用最合逻辑的形式、最科学的教科书,如果以外加的和现成的形式提供出来,在它呈现在学生面前时,也失去了这种优点。有效的美术课程,除了注重经典的美术作品外,更应帮助学生整理和分析他们所关注的日常视觉影像,使学生懂得积极地运用视觉语言表达自己。高中美术新课程的改革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其中并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进行新的成长。

课程改革发展到不同的阶段,教育行政部门所扮演的角色与所发挥的职能也应该发生相应的改变。高中课程改革先是自上而下,教育行政部门主要任务是进行新课程的宣传与发动工作,处于主体地位。当这一阶段结束以后,课程改革应该进入自下而上的阶段,学校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教育行政部门要把课程改革的权利下放给学校,让学校

各显其能,百花齐放。教育行政部门需要考虑到各个地区和学校的客观条件,区别对待,逐步推进。对先进的学校要及时表彰,对观望的学校进行督促引导,对落后的学校要加大投入。其主要职能不仅要加强对参与新课程实验的学校评估与督导,还要提供好经费、设备和教研等条件的保障,协助学校解决实际问题。

⒉完善高考制度,加强学分和成长记录袋的管理

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社会大环境下,家长和学生最关心的还是能否考上理想的大学,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考核还是以升学率为主要标准,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也同样以高考升学率为主。学生、家长、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高度关注高考指挥棒的价值取向。可以这么说,如果现行的高考制度不变,学生仍然会集中地选读与高考考核内容相关的科目,进行新课程实验的学校所做的努力都将缺乏实际的意义。新课程实验区的高考制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需要在考试方式、科目设置、命题思路等方面不断完善。

首先,在考试方式上,改变“惟纸笔测试”的传统做法,考虑将过程评价与终结考试相结合,与学分制改革对接。比如,高考美术专业加试可尝试以审查美术学习成长记录袋与面试相结合。若仍需命题测试,试题既要具有普遍适应性,命题的思路又要有变化,让“应试训练”找不到“捷径”。让那些综合能力强、特长突出、个性丰满的学生在考场发挥好。同时,还要加强职业培训教育,使大学不再是高中唯一出口。另外,教育行政部门要以促进课改的新标准评价学校,引导教师和学生顺利走向学分制。

作为高中课程的一项重要改革——学分制,要将其真正落到实处,还必须制定相关配套的措施。学分制的前提是选课制,意味着学生有权自由选择课程,不仅要求学校必须提供大量的可选的课程,还要求学校能够有充足的教育资源。要做到这些,一方面需要学校在现有条件基础上逐步调整,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和投入相应的经费。另外,还要确保学分的真实性和成长记录袋的有效性,才能实现学分制与高校招生良好的对接。学分认定的主要责任在于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并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量化的评价方式之外发展质的评价方式。例如,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的第四条提出:注重质性评价,提倡成长记录评定(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2004,307)。但是,假如高校招生要把学生帄时的选修情况作为录取的参照,在目前个人诚信意识有待增强和高考升学率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或许会有学校出于功利的目的,给自己的学生填上必要的选修课程,制作出精美但缺乏个人特色的成长记录袋。所以,如果没有配套的制度约束,学分和成长记录袋的真实性、有效性都将令人怀疑。

调整高等美术师范院校的课程结构,改进美术教师的培育方法 ⒊

本次课程改革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充分认识到教师的培训与专业发展对于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四年来,国家和省在两级新课程的教师培训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推动课程改革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新课程的推进,除了组织好在职教师的培训之外,还要发挥高等师范院校“工作母机”的作用。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们的高等师范美术专业的课程受到美术学院课程设置的影响甚深,体现为一种美术家教育的取向。随着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现在越来越多的高等美术师范院校开始努力体现自身的教师教育特色,在课程设置中补充了现代媒体和美术教育专门课程。但并没有在课程中有针对性地培养高中美术教师,而是笼统地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与新的高中美术课程的要求,还有着相当的距离。比如,高等美术院校开设的课程没有涉及视觉文化批评的学习,缺乏与美术课程设计和发展相关的课程。而且,在美术教育实习中,学生仍然依据在课堂上学习的教学理论,根据实习学校选用的美术课本设计教学活动。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教师,很难有效地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对生活周围的视觉影像做出理性的分析、批评与反思,建构知识和意义,更难以开发校本课程。

显然,要培养合格的高中美术教师,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必须要调整课程结构,教育者要改进教学方法,使受培训的美术教师或未来的美术教师不仅具有多样的美术知识与技能、掌握基本的美术教育理论、拥有广泛的视觉文化解读能力、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以及形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具有课程理念、课程意识,能够把所教的学科放在整个课程结构中去思考与衡量,去处理好教学中各种矛盾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不再是机械的、被动的课程方案计划的忠实执行者。

五、参考文献

⒈方立,郑日昌,高翔(2003)。心理问题·社会背景与年龄特征。北京:中国青年报,10月29日。

⒉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2004)。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⒊周凤甫(2006)。从实验理论模型到实验行动。中国美术教育,6,16-18。⒋管慧勇(2006)。美术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中国美术教育,5,12-14。

⒌查有梁(2007)。论新课程的“软着陆”。教育学报,2,16-23。

⒍钟启泉等(2001)。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⒎邓子平(2006)。在网络环境下中学美术教学评价的研究。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⒏仲信生(2006)。美术高考热的冷思考。中国美术教育,3,1。

⒐余树德(2001)。美育的革命。香港:香港教育协会。

⒑尹少淳(2005)。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在中的徜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陕县污水处理厂现场监察情况工作汇报下一篇:乡卫生院基本药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