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校五十周年华诞的发言稿

2024-10-18

在建校五十周年华诞的发言稿(精选10篇)

1.在建校五十周年华诞的发言稿 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1952年10月11日,迎着新中国经济文化建设的朝阳,*诞生在诗圣故里杜甫草堂西侧的“光华村”。历经整整半个世纪,今天,在欢庆建国53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怀着自豪和喜悦的心情,隆重庆祝*五十周年华诞!芙蓉城里欢声笑语、彩旗飞扬,美丽的光华校园学友团聚、宾朋云集。在此,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和感谢光临盛典的各位领导、海内外嘉宾!欢迎各位归来的校友!

今天,我们亲身见证学校的盛世荣光,更加理解半个世纪成功的艰辛与欢愉。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经济和商科类院校与综合大学同步发展。新中国建立之初,高教部贯彻国家关于对“政法、财经各院系采取适当集中、大力整顿,加强和改造师资,为今后发展创造条件”的方针,将重庆大学、华西大学、贵州大学等综合大学的经济、管理类系科和成华大学、重庆财经学院等共17所院校、系科,以成华大学为校址,合并组建成立*,学校开始了第一次创业。各前身院校悠久的历史沿革和丰富厚重的办学理念,在光华校园融合而成为一种新的大学信念与力量。“严谨、勤俭、求实、开拓”的优良校风影响至今。川财成立伊始,便成为当时师资力量强、办学规模较大的全国4所综合性财经院校之一。1961年,学院更名为成都大学,“文革”期间被迫停办,1978年*恢复,步入建校史上的第二次创业阶段。改革开放,春满神州,高等财经教育获得了空前快速的大发展,学校迈进发展的黄金时期。1980年学校交由中国人民银行为主管理,1985年更名为*,1995年起进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2000年以独立建制划转教育部管理。进入新世纪,面对着新的社会经济形势和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学校实施了更艰巨、更辉煌的第三次创业。

50年风雨,50年沧桑,*与国家经济建设同呼吸、共命运,经济兴则学校兴,经济衰则学校衰。**半个世纪的历史,就是我国高等财经教育从起步、坎坷到兴盛的历史缩影,就是我国经济建设以及经济、管理科学曲折前进与发展的见证史,就是*十万学子与祖国荣辱与共、无私奉献的爱国史,就是*人承前启后、不懈奋斗的创业史。

光华校园,名师荟萃,桃李芬芳。建校之初,马克思《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者和早期传播者陈豹隐,经济学家彭迪先,经济史学家汤象龙,金融学家梅远谋、温嗣芳,会计学家杨佑之、李孝同,统计学家刘心铨、高成庄,财政学家许廷星,工商管理学家吴世经,工业技术专家杨声,农业经济学家王叔云,人口学家刘洪康等,都曾勤奋耕耘于光华校园,精心培育学生,关爱激励青年教师,为我国经济管理科学和高等财经教育事业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他们的学术思想、治学精神、人品情操、执教经验已经成为**人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50年学府,师生代代相继、薪火相传。如今,刘诗白教授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为*经济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曾康霖教授在金融学说的系统研究及创立金融经济学的显著成就,何泽荣教授在国际金融领域及涉外经济专业建设中做出的突出建树,赵国良教授在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所做出的特殊成效,蒋明新教授在工商管理学前沿理论及其博士生培养上的优异成绩,等等,都已经成为**学科建设的可贵财富,显著地提升了学校的名誉和声望。他们亲自培养和影响的一大批中青年学者,承继传统、志存高远、团结奋斗、开拓创新、踏实苦干,已经成为今日**的脊梁。

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倾注心血,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届党政领导、全体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慰问!向辛勤培育人才、潜心科学研究的全体教师,向勤奋耕耘在管理、后勤岗位上的全体干部和职工表示衷心的感激和节日的问候!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光华校园这片热土上奋斗、奉献过的所有人!

50年来,*为国家培养了11万各层次经济管理人才,他们中间有一批优秀的银行家、工商企业家、专家学者和党政领导,为国家金融、经济事业及经济管理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出色的贡献;更有大批毕业生在全国金融部门、工商企业、党政机关、各类学校和研究机构辛勤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同样令人赞叹的业绩。校友是**的品牌和声誉的有力见证人,学校为校友而骄傲和自豪!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向为国家经济建设事业奉献青春和才华的全体校友,向海内外所有**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学校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加强学科建设,注重经济与管理、经济管理与法学、现代信息技术及其他人文社会学科之间的交融发展,成绩突出;注重提高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质量,在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教学质量和办学声誉不断提高,名声远扬;注重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开展科学研究,成就卓著;重视依托国内经济学界、金融部门和工商企业的支持,先后邀请了几千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党政领导到校讲学,聘请了200多名学校及学院兼职教授,成效显著;重视加强国际教育与学术交流,与几十个海外大学、国外金融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几百名国际知名学者来校讲学,影响不断扩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赋予财经院校历史性的机遇与条件,*紧紧抓住这种机遇和条件,在一个较短的期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根源于**独特的大学精神。

多年来,学校历届领导和广大师生员工熔铸成了一种具有强烈感召力的奋斗精神——深切关怀祖国未来和民族命运,热忱关爱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高度关切*和学校自身的进步与振兴,从而凝聚成了“励精图强、团结拼搏、朝气蓬勃、争创一流”的炽热而隽永的**信念。经世济民,孜孜以求,是半个世纪锤炼而成的大学精神。

正是凭着这种独特而可贵的**精神,学校几代师生齐心协力,历经50年的奋斗与探索,经过2次艰辛创业的历程,特别是经过“211工程”“九五”期间建设,改变了学科类别单

一、办学规模小、办学条件简陋的面貌,将**建设成了一个拥有2万名各层次学生,基本形成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体,以金融为重点,经、管、法、文、理、工多学科相互交融,部分学科国内领先,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初具现代大学风貌的全国重点大学,成为我国金融经济人才和西部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成为财经各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始终立于我国高等财经教育发展的潮头,创造了若干个位居前列的业绩:西部地区唯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财经类院校;金融学科在全国高校重点学科申报评审中名列第一,政治经济学是全国财经类院校该专业唯一的重点学科,也是西部地区高校唯一的理论经济学重点学科;西部地区首家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授予权的高校;西部地区首家设立经济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其后同时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3个博士后流动站的高校;*地区首家试办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并获国务院学位办评审正式取得办学资格的学校;*地区唯一的全国本科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全国财经院校唯一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首批注册会计师(CpA)培养基地;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规模以及到金融部门就业的毕业生规模,居全国高校之首;国内首家与外国保险公司合作培养我国保险硕士生的高校;西部地区首家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财经类院校;全国高校金融学科唯一的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1993年以来承担的国家社科研究基金经济学类课题总数居全国财经院校和西部高校之首;中西部地区首次(2002年)获“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总决赛冠军的高校;拥有*地区经济、金融类文献资源最丰富的图书馆;全国首批实现网络光缆连结校内所有教职工家庭和学生宿舍的高校;学校出版社在西部地区高校中唯一连续3届被评为“全国良好出版社”;全国首批、*首家以银行贷款新建学生公寓和食堂的高校;*万人以上规模高校中首家实现学生公寓“421标准”;*省内唯一被授予“全国绿化先进单位”的高校,等等。学校党委先后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荣誉。这些骄人的业绩,彰显着**位居前列的整体办学实力,真实地记录了**人“建名牌大学,创一流业绩”的奋斗与成长的足迹,这是我们的荣耀与自豪,更是我们乘胜前进,再铸辉煌的基础!

半个世纪的成就与荣光,不但凝聚着所有*人的智慧和心血,更是党和政府、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的亲切关怀、社会各界与广大校友热情支持的结果。1996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接见我校领导,希望学校加快建设与发展,培养更多高层次金融、经济管理人才;李岚清副总理1997年为我校题词,勉励我们“为培养高素质的金融人才作贡献”。中国人民银行主管学校20年,全面推进了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特别对我校“211工程”“九五”期间建设给予了宝贵的财力支持;教育部全方位地指导和支持学校办学工作,按照高等教育“国家队”的标准,全面促进我校面向未来的发展;*省和成都市党政领导热忱关心、积极支持学校发展,有力地支持了我校“211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及当前的温江新校区建设。在这举校欢庆的日子,我们要深切感谢各级领导!现在,我们可以郑重地说,*没有辜负党和政府的期望,1952年创立的*如今已成为国家高等教育的一所重要学府,成为完成西部大开发战略任务,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支生力军。

相聚今日,是难忘的回忆和自豪的欣喜;今日相聚,更是希望的播散和力量的聚集。50年时光,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实属短暂。五十周年校庆,恰逢学校新创业的开端。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科教兴国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新时代和新形势赋予**新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的经济和管理科学必将在世界上愈益产生独特的影响,中国的经济管理教育将会有更大的发展。我们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历史机遇,也遇到了从未有过的严峻挑战。欣逢盛世,激励进取,学校党委审时度势,充分发动全校教师酝酿筹划,提出了建设以经济和管理学科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水平重点大学,进而跻身于国际知名财经大学的奋斗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奋斗目标,我们一定要认真实践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创新的思想,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及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地谋划学校的现在与未来,以国家“211工程”建设为龙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要进一步调整与优化学科结构,努力提高学科整体水平;要更加卓有成效地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着力培养大批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要坚持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开展科研的优良传统,为西部大开发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建设,做出我们的重要贡献;要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拓展与国外大学合作交流的领域,不断扩大学校在国际上的影响;要加紧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注重提高教师的国际经济、金融与管理的知识水平;要进一步强化学校科学管理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最后,要继续加大教学科研设施投入,抓紧温江新校区建设,不断提高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

新世纪、新*、新长征。我们深感使命之宏大、肩负之沉重,工作之艰难。天行健(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君当自强不息,**人历来有坚忍不拔、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的征程需要我们努力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弘扬**精神,奋勇开拓,扎实苦干。有教育部和地方党政的领导、十余万校友鼎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关怀,*必将全面实现新创业的奋斗目标!

光华日月五十载筑基础,盛世豪情新世纪写华章。我们正在书写着中国高等财经教育的历史,书写着勇于探索和进取的西部高校的历史。让我们共同祝愿*在第二个50年里,在发展中国的经济和管理科学,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取得更加骄人的辉煌业绩!

再次衷心谢谢大家!

2.庆母校建校五十周年 篇二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晨好!

母校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是非常值得回忆的,因为它能使我们想起童年时和同学在母校学习、生活的场景,是我们最好的回忆录。

我的母校是有着五十年历史的学校,我校成立于1964年9月,前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工业基地马兰学校。

到1967年学校从马兰搬到位于乌市西环北路799号的,新疆冶金建设公司家属院内更名为新疆冶建子女学校,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冶建公司为我校盖了两栋小二楼当做教学楼使用。直到2008年1月1日那时我上三年级,我校终于被高新区(新市区)教育局列入区属学校并重新更名为乌市第九十中学,自此我校改变了由企业办学的不足,交到区教育局以后我校又分别与54中、36小,两所学校结为手拉手学校,随后我校又与内地的北京小学、天津二中结为手拉手学校,让我看到了母校美好的未来。交到教育局以后,得到了区委、区政府及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并在2009年响应国务院《关于全国中小学校舍重建规定》的号召,为我校投资一千五百万左右盖了一栋五层教学楼,解决了我校的校舍简陋问题。

过了一年,到2010年10月18日,我们全校师生终于搬进了一栋能抗八级地震的教学楼,可是教学楼空空如也,此时此刻在这危难关头,新疆冶金建设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曾胜带领公司相关处室人员,来到我校,为我校学生捐赠了一千多套课桌椅,帮助我校解决了燃眉之急。

在2011年区教育局为我校配备了许多教学设备与体育器材,如:每班一台多媒体讲桌和几副篮球架,共我校师生使用,有了这些教学设备以后,老师们给我们上课时比以前发挥的更好,同学们听讲的效果也比以前有所提高。同学们每节体育课都会在操场上打篮球,我每次看到这些,我就想要是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更别说使用上这些教学设备了。

2012年~2013年我们中学微机室的计算机也配备齐全,我们每个星期有一节信息课,我们在信息课上学的都是现代化信息技术。

2013年5月10日我校举办了挂职教师汇报课及家长开放周活动,这次活动我校邀请了高新区(新市区)副区长、管委会副主任杨春以及区教育局党委书记王新梅、局长李小敏等领导参加了这次活动,活动进行的非常顺利并得到了上级领导,对我校举办这次活动的肯定。

2013年~2014年我们的大操场终于完工了,并在2013年9月27日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五届秋季田径运动会,同学们就像奥运会上的体育运动员一样在跑道上奔跑,前进!

2014年4月28日,全校师生以饱满的精神,迎接市教育局德育处,对我校进行德育达标校的验收,最终我校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市级德育示范校的荣誉称号,这在我校的历史上可为是前所未有,同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心齐,泰山移。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没有什么事能难住我们学校每一个人。

五十年沧桑巨变,一代代九十中的老师心中只有一个中国梦。梦想是—这所学校以后能发展的越来越好,能为国家的发展培养出更多人才。

同学们:有多少老师用他们的成绩和汗水,为我们打造出一所多风光的学校,所以不要辜负老师为我们所付出的一切,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名品学兼优好学生,以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能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做出贡献,不愧一个炎黄子孙呀!同学们:不要忘记我们的老师,更不要忘记我们的母校,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报答母校对我们的教育和培养之情,最后祝母校五十岁生日快乐!

九年级(三班)

3.建校五十五周年演讲稿 篇三

很荣幸刚进入大学,便迎来我校五十五周年华诞庆典。走过五十五年,我校完成了从北京电力学院到华北电力大学的蜕变,成为中国第一电力大学。

五十五年春华秋实,五十五年风雨兼程,五十五年前,我们起步北京,五十五年后,我们伫立保定。

携青春之梦,我坚定着步伐进入华电,追理想之光,我缱绻着方向充实每天。

我们华北电力浓厚的历史积淀,让每一位进入华电的莘莘学子都有着一种自豪之情。庄严大气的教学主楼,欣欣向荣的绿茵小路,充满活力的运动场,书香四溢的图书馆……一幅幅美丽的景色将华电点缀,无论是朝阳初上还是夕阳欲颓,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暴雨倾盆,华电,总有它独特的美丽。

记得当我第一次来到这座离家千里的城市,当我刚刚步入这所梦寐以求的校园,望向长长的花坛,环顾四周的绿树草坪,一种温馨祥和的气息迎面而来,可还是有淡淡的离乡情愁萦绕于心,无声地驱使我更加握紧妈妈的手。如同每一位初次离家的同学,来到一个全新的地方,总会有着一丝丝离别的伤感,一丝丝独立的担忧;而当我走入校园之中,学长学姐的亲切热情,导员老师的和蔼负责,让我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家的感觉。第一次步入寝室的我,并没有想象中的不习惯,却还意外地收获了三位好同窗,好姐妹。正如妈妈所说,华电,将会是我未来四年的家。

走过严格的军训,我们再次为自己充电;卸下庄严的军装,我们以焕然一新的面容迎接即将正式开始的大学生活。秋风渐渐送来凉意,我开始期待,期待白雪倾覆的冬季,期待桃花初开的暖春,期待百花争艳的仲夏……

作为一名合格的华电学子,我们必将铭记五十五载华电人的精神: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我们将“做一个科技领域最尖端的人才”作为自己的目标,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挥洒青春的汗水,凝聚智慧的精华,今天破壳而出的雏鸟,必将是明日展翅翱翔的雄鹰。

4.在建校五十周年华诞的发言稿 篇四

一、50年校庆的宗旨、原则

宗旨:总结经验,继往开来;展示成就,树立形象;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对外开放,加快发展。

原则:历史、现实与未来发展相结合;学术、人文精神与优美环境相协调;隆重、热烈与俭朴、务实相统一。

二、校庆重点活动内容

校庆宣传:校庆公告(2003年9月10日)(2004年9月1日)校庆网站(2003年9月开通)校友工作:“校友寻访”活动(2003年10月~2004年4月)新一届校友会成立(2004年1月)历史回顾:“师大精神与传统”座谈会(2003年6月~7月)校庆征文(2003年10月~2004年3月)

纪念性活动:校庆纪念碑(石)落成仪式(2004年9月)“校庆林”植树纪念活动(2004年3月~4月)首都师大新图书馆正式开馆仪式(2004年9月)首都师大历史博物馆揭牌仪式(2003年10月)国际文化大厦落成典礼(2004年9月)风雨操场竣工典礼(2004年8月)良乡新校区开学典礼(2004年)

学术活动:北京高校“首都教育”研讨会(待定)大学校长国际论坛(待定)各院系系列学术活动(20项)(2004年4月~10月)校庆编辑专题:《首都师范大学志》(2004年8月)《首都师大校庆画册》(2004年9月)

《首都基础教育的铸石》电视片(2004年9月)《首都师范大学50年》(2004年8月)《首都师范大学50年绘画集》(2004年8月)《首都师范大学音乐舞蹈专集》(2004年8月)《首都师范大学学报》校庆专刊(2004年9月)《首都师大》校庆专刊(2004年9月)

大型庆祝活动:首都师大建校50周年庆典(2004年10月6日)校庆综艺晚会(2004年10月6日)50年成就展(2004年9月~10月)

首都师大建校50周年美展(2004年9月25日~10月7日)首都师大建校50周年音乐会(时间待定)北京大学生军乐团专场音乐会(时间待定)校庆书法精品展(时间待定)

三、50年校庆活动组织机构及职能

为保证50年校庆系列活动顺利进行,学校成立校庆筹备工作委员会,在筹备委员会领导下,组建校庆一室七组,既校庆办公室、校史编辑组、学术活动组、宣传文化组、秘书组、邀请接待组、后勤保障组、安全保卫组。

5.在建校五十周年华诞的发言稿 篇五

恭敬的各位带领、宾客、校友、同学们:

70年年龄易序,70年荜路创业,70年薪火相传,我们××卫校人又一次迎来了本身的隆重的节日。我们××卫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经过议定几代人的不懈摸索追求,渐渐构成了“敬业、爱生、严谨、重范”的教风和“好学、安分、尊师、爱校”的学风,为国度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合格卫生人才,可谓年年桃李,岁岁芬芳。 进步们不辱医学教诲的神圣任务,甘当人梯、辛苦耕耘、诲人不倦、艰苦创业、开辟立异的精良死板,始终是指导、树范、鼓励和鞭策我们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不断动力。三尺讲台演绎着我们的人生追求,有多少同仁同事把本身的聪灵本领和芳华光阴挥洒在闽西医学教诲这块热土上。回顾走过的岁光阴月,我们感觉了创业的艰苦,也感觉了告成的`高兴,更感觉到当好一名流民教师的责任和光荣。 教诲是历史文化的传达活动,也是历史文化的创生活动,既要把门生培养成把握和利用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更要把门生培养成具有崇高思维品格和精良操行涵养的当代人。

巩固成长国度级重点中等卫生职业黉舍的结果,兑现“建名校、立异业”的目标,既是我们传承黉舍精良死板的不移矢志,也是我们××卫校人的不懈追求,我们深知负担的重担,决议信念在黉舍党政的带领下,以酷好门生、教书育工钱核心,以学为人师、行动世范为标准,加强师德涵养,充裕知识学养,进步职业素养,珍视传授改革与实践,应用进步的传授伎俩和伶俐多样的传授方法,鼓励门生进修和摸索的乐趣,经过议定讲堂传给与课外教导为门生授业解惑,引领他们进入医学的殿堂、把握过硬的本领、养成做人的操行,为培养造就更多合格的中初级医学专门人才竭忠尽智,为建立一流学科专业、一流师资程度、一传播授质量再作新贡献。 最终,祝各位带领、各位高朋、各位校友,教授、同学们身材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6.在建校五十周年华诞的发言稿 篇六

“紫荆花开满园春”,今天的清华园,到处洋溢着欢歌笑语,几代清华人聚集一堂,共同庆祝母校九十华诞。此刻,我们两万余名清华学子感到无比的激动、无比的自豪!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水木清华,春风化雨,教我育我,永生难忘。我们在学堂灯影下探求科学真知,在荷塘月色中感悟人文日新,在大礼堂里展示青春风采,在运动场上留下矫健身影。这里有悠久醇厚的光荣传统,这里有诲人不倦的学术大师,这里是任我遨游的知识海洋,这里是解惑人生的精神家园。从这里,十万余名莘莘学子放飞理想,满怀信心地奔赴祖国四面八方。

当我们为清华感到自豪时,我们深深知道,学校今天的声誉是祖国和人民赋予的,是一代代老清华人艰苦奋斗的结晶;

我们仿佛又听到了,“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那是战火纷飞的年代,清华学子为了救国救亡的奔走疾呼;

我们仿佛又听到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那是五六十年代国家建设高潮中,热血青年立下的铮铮誓言;

我们仿佛又听到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那是改革开放号角吹响的时候,学子们献身四化建设的实际行动;

我们仿佛又听到了,“以中华富强为己任,为民族经济做贡献”,那是90年代清华学子励志成才、振兴中华的郑重承诺。

正是这一切,熔铸成清华“爱国奉献”的光荣传统,滋养着每一个曾在这里学习生活的祖国儿女。

今天,迎着新世纪的第一缕朝阳,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光荣地落在当代青年的肩上。我们接过“爱国奉献”的接力棒,年轻的清华学子决不辜负时代的期望:

——立志还当笃行。我们要将满腔的爱国热情化为攀登科学高峰的强大力量,将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付诸于献身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实行动。——为人先于为学。我们要孜孜不倦、严以治学,更要培养正直无私、宽容朴实的高尚品格,使自己成为德学双馨的优秀人才。

——创新不忘求实。我们要牢记创新是二十一世纪人才最重要的特征,而且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努力锻炼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继往并以开来。我们要发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精神,赋予她新的时代内涵,激励自己在人生的历程中勇往直前。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亲爱的师长、学长,清华学子一定会以优异的成绩向你们交上满意的答卷。亲爱的祖国人民,当代大学生一定会用青春和智慧开创未来的辉煌。

7.校友建校九十周年庆祝大会发言稿 篇七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是赣中的节日,也是榆赣的节日,群贤毕至,老少咸集,共同庆祝赣中建校90周年,我能代表校友们在这样的盛会上发言,感到十分荣幸。

赣中是榆赣培养人才的摇篮。90年来,风云变幻,但赣中崇德尚学的校训不变;岁月更替,但赣中厚德、博学、求真、尚美的校风未移。老师们的无私奉献,铸就了赣中不朽的根基;学子们的骄人成绩,成就了赣中名校的美誉。大批人才从这里起步,走向社会,成为建设家乡的中坚,成为服务国家的栋梁。从赣中走出去的人,以他们的朴实、勤奋和智慧赢得了社会的尊重,也为赣中和榆赣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在我看来,这种朴实、勤奋和智慧就是“团结、奉献、务实、争先”赣中精神的体现,已经成为赣中人所携带的传统基因。人的分工有不同,职位有高低,但只要具有这种精神,就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心尽职,以自己的人格和能力奉献于社会。一代代赣中人正是以自己的行为,诠释着这种赣中精神。

我于上个世纪70年代在赣中学习工作了7年,也许我比其他校友对赣中怀有更深的情感,也从赣中得到了更多的恩惠。我中学读书的年代,正值十年xxx之时,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摧残。在安静的教室里上课,在安定的环境中学习,竟成为赣中师生当时的梦想!但就在这样的艰难条件下,我们的老师以他们对事业的忠诚,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以他们最大的努力,培养着自己的学生;以他们的行动,展示着知识的力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老师们的言传身教,抚慰了我们渴望读书的心灵;能在混乱中坚持学习,是我们这一代人不幸中的万幸。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更是一个幸运的人,能在高中毕业后留校工作,使我有机会从赣中汲取了更多的营养,也使我在恢复高考后顺利地迈进了南京大学的校门。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已三十多年,当年刚及弱冠的.青年,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会忘记赣中的恩情;不管走到哪里,身上带着赣中的烙印;不管在干什么工作,都践行着赣中的精神。

今天的祖国,正以日新月异的变化,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今天的赣中,正以令人骄傲的业绩,培育着祖国的未来。今天我们在母校所看到的,不仅是诗意盎然的校园,错落有致的楼宇,更是青青子衿对事业的忠诚,是莘莘学子对知识的渴望,是师生对赣中精神的传承!我们有理由相信,赣中的事业一定会蒸蒸日上,赣中的前途也会更加美好。衷心希望我们的老师们能继承传统,开拓创新,诲人与启迪兼举,教书与育人共融存。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能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思想的空间。衷心希望我们的同学们,能努力学习,志存高远,把赣中的学习当作人生的课堂,把高考当作人生的起点;衷心希望赣中毕业的学子们,在人生的旅途中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坚强的意志,开放的思想,健康的体魄,牢固的知识,成为服务家乡,建设祖国,造福于民的有用人才。

今天,我再次成为一个幸运的人,能代表赣中校友发言。虽然我的话无法表达广大校友的心声,却也包含着我对母校炽热的情感。这个简短的发言,不仅是寄语于尊敬的老师,所望于在座的学子,更是感恩于母校的培养,憧憬于美好的明天!作为赣中的校友,我们也必将以各自的努力,回馈母校,回馈家乡!

祝贺赣中建校90周年!

祝愿我心中的母校,人才辈出,事业兴旺!

祝愿所有的老师们,专心致教,幸福安康!

祝愿所有的同学们,学业有成,梦想成真!

8.在建校五十周年华诞的发言稿 篇八

学生代表发言稿

2012年11月23日

母校情

中山乡中学84班陈会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的母校——中山乡中学迎来了她的四十华诞。在此,我谨代表在校的全体同学向母校献上最真挚的祝福:祝愿母校前程似锦,桃李芬芳!

四十年来,您越高山,穿低谷,留下了或深或浅的脚印,毅然前行。言传身教中,我们学会了勤勉与务实。

四十年来,您闲庭信步,任潮涨潮落,云卷云舒,自信镌刻在您的眉宇之间。潜移默化中,我们传承了淡定与自信。四十年来,您凭栏眺望,身躯笔挺,眉头高扬,眼神坚韧。耳濡目染中,我们透悟了勇敢与执着。

弹指一挥四十年,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四十年,不能抹杀的是老师们卓著的功勋,不能忘怀的是老师们辛勤的耕耘。感激的泪眼中,依稀浮现的是那沾满粉尘的双手,那悄然变白的鬓发,那充满期待的眼神。

今天,中山乡中学因为有了各位师长和校友的增光添彩而神采飞扬,明天,中山乡中学的辉煌将由我们来开创!作为一名中山学子,我们承载着师长的期盼与校友们的祝愿,为理想而奋力拼搏,理想的火炬我们早已点燃,光辉的历史我们正在传承,我们将用优异的成绩续写中山乡中学新的诗篇。

值此中山乡中学四十年华诞之际,我代表所有学子庄严宣誓:面对挑战,我们毫不畏惧;面对挫折,我们绝不低头;

面对成绩,我们不骄不躁;面对明天,我们信心百倍。请相信,我们不辱母校的历史,更不辱母校的未来!

9.在建校70周年校庆上的致辞 篇九

同志们:

四月万物生,满井春意浓!值此**科技大学70周年华诞之际!我谨代表中国**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并荣幸的作为一名“贝壳”向母校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最诚挚的祝福。

因为疫情,我暂时不能回校与大家团聚,但我的心始终与母校紧紧相连,“这里是我永远的精神家园,我战斗在金色的炉台上,这里是毛主席到过的地方”。当年我唱的这首家喻户晓的歌曲,迈入了北科大前身**钢铁学院的这个大门。成为恢复高考以后学校招收的第一届大学生,“铁77”是我一辈子为之自豪的身份徽章。

母校的教育培养,构建了我的知识结构和思维体系,母校的精神熏陶,塑造了我的价值追求和做人准则。40多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当年16岁的小伙子如今已61岁,年过花甲,而母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历经七十年砥砺奋进,依然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在人才培养、基础研究、科技攻关、社会服务等方面硕果累累。母校最值得敬重和尊重的,是始终以钢铁强国、科教兴邦为己任,将新中国第一所

钢铁工业高等学府的红色基因和“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让钢铁摇篮的效率更加卓著,并不断的注入新时代的力量,彰显新时代的使命和担当。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包括广大校友在内的几代钢铁人接续奋斗下,我国钢铁工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以占世界钢产量“半壁江山”的惊人成就,傲视全球,挺起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钢铁脊梁。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钢铁工业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2020年,中国**“亿吨”梦圆,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并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老大变强大”的谆谆教诲,在创建世界一流伟大企业的新征程中奋进拼搏。与此同时,**科大心怀国之大者,从钢铁摇篮发展为科技殿堂,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征程中,屡获佳绩,与包括中国**在内的钢铁企业携手合作,在钢铁生产工艺、装备技术、产品研发等方面创出了许多新成果,为钢铁企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

展望未来,立足两个大局,我们期待与北科大在新材料研发、冶金技术、卡脖子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换等方面进一步拓展!特别是在钢铁业,绿色低碳方面能走在前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让**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与*科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双翼起飞,熔铸力量,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携手奋进。

忆往昔,我骄傲。母校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使命担当和家国情怀。

向未来,我祝福母校蒸蒸日上,早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再创辉煌。

10.在建校五十周年华诞的发言稿 篇十

大家好!

今天,平阳小学迎来了历史性的盛会——建校五十周年暨第二十六个教师节,值此双喜临门之际,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党、政、工、团向与会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向辛勤工作的教职员工及学生代表致以亲切的问候;向和我们共同奋斗过的老领导、老教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薪火相传五十年,春风化雨谱新篇。五十年前,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开始与知识结缘,与希望相通。记录着平阳小学拓荒创业的峥嵘岁月。是我们的老领导,敬业乐群,延揽名师,为学校教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我们老教师,爱岗敬业,默默奉献,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是我们平阳人五十年的坚持不懈,为母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五十年来,学校经历了创建、发展、调整、改制的峥嵘岁月,但知识殿堂的使命却不曾动摇。在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每项成绩的取得,都流下历届师生员工的汗水,都包含着各位老教师的理解和支持,是你们开拓了一座令人称羡的丰碑,是你们树立了一个堪称楷模的榜样。在此,请允许我再次表达对所有在学校任职过的老领导、老教师的崇高敬意。

五十年风雨浸润,积淀下沉沉履步;五十年峥嵘岁月,抒写出精彩华章。五十年的拓荒播种,这里已成为一片沃土。回首过去的五十年,全校师生员工同舟共济,秉承“团结、勤奋、诚实、文明”的校

训,谱写了一部辉煌的史诗,铸造了平阳小学今天的荣耀。

此时此刻,这里高朋满座,贵宾如云,同叙情谊,共襄盛举。洋溢着热烈、祥和、欢乐和喜庆。

此时此刻,我们感慨万千:办学条件逐年改善,师资力量稳步提高,教学业绩引人瞩目,卓然不凡。平阳小学走过了脚踏实地、诲人不倦的五十个春秋,走过了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半个世纪。平阳教师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打造了平阳小学昨日的辉煌;用知识和智慧,挺起了平阳小学今日的脊梁;用博爱和文明,积淀了平阳小学丰厚的底蕴;用豪情和壮志,书写了平阳小学壮丽的篇章。

耕耘共收获一色,奋斗与成绩齐飞。弹指五十年,每一个心灵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每一个梦想都有属于自己的天空。平阳小学是一片智慧的沃土,一座攀登的人梯,一盏不灭的明灯,一个灿烂的星际。在这一片属于梦想的天空,用阳光和希望,为无数心童心托起飞翔的翅膀。

今天,作为新一代的平阳教师,我们聚焦远眺的目光;雄视无数奔放的诗行。我们铭记:各级领导在五十年风雨历程中对平阳小学给予的大力支持;我们铭记:在平阳小学这块儿沃土辛勤耕耘过的每一位教职员工;我们铭记:社会各界对平阳小学的热情帮助。五十年校庆,召唤着我们的传承与创新。让我们以五十年校庆为契机,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聚精会神抓质量、脚踏实地谋发展,把握现代教育发展的脉搏,以高标准推进素质教育,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发展之路,让每一位师生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为新田教育事业奉献

自己的微薄之力。谱写出平阳小学新的壮丽乐章!

最后,祝各位领导、来宾、老师对本次校庆的关心支持和指导!祝大家身体健康,合家幸福,事业顺利!

谢谢大家!

上一篇:工会会议决议下一篇:员工推荐招聘制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