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决策分析的方法

2024-11-10

经营决策分析的方法(精选7篇)

1.经营决策分析的方法 篇一

一、企业决策财务影响的计量指标

其实, 计算企业决策的财务影响并不困难, 只需要熟练掌握和计算营运资本、营运资金需求、现金支付能力这三个指标及其决策之后的变化便可实现。

1. 营运资本

营运资本一般定义为“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但这一定义并没有揭示营运资本的本质。营运资本应该是可供企业营运活动长期使用的资金, 应该来自于企业的长期性资金来源, 是长期性资金来源被长期性资金占用之后剩余的金额, 即:

营运资本=所有者权益+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资产

这部分长期性资金来源可供企业经营活动使用。由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 我们很容易得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资产”, 即传统的计算公式和本文定义的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是一致的, 但传统的计算公式所揭示的是营运资本的应用情况, 而本文的计算公式所揭示的是营运资本的来源情况。应该说凡是引起企业长期性投资和融资活动的决策, 都会引起营运资本的变化, 通过营运资本指标的变化我们可以观察企业长期性投融资活动的财务影响。

2. 营运资金需求

营运资本应用于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相关的活动, 应该由营运资金需求和现金支付能力两个指标来揭示。如果我们将流动资产分为经营性资产和货币性资产两个部分, 将流动负债分为经营性负债和货币性负债两个部分, 那么, 根据营运资本的传统计算公式“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我们得到“营运资本= (经营性资产+货币性资产) - (经营性负债+货币性负债) = (经营性资产-经营性负债) + (货币性资产-货币性负债) ”, 其中经营性资产包括存货、应收账款、预付货款等, 经营性负债包括应付账款、预收货款、应发工资等, 货币性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等, 货币性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等。这便得到两个指标、一个关系式, 即:

营运资金需求=经营性资产-经营性负债

现金支付能力=货币性资产-货币性负债

营运资本=营运资金需求+现金支付能力

前一个公式说明, 企业的营运资金需求是企业的经营性资产所需要的资金, 被企业的经营性负债所产生的资金满足之后、不足的部分。后一公式说明, 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 是用企业的货币性资产偿还企业的货币性负债之后的剩余金额。

从营运资金需求的定义可以看出, 它与我们日常口语中的流动资金需求的概念不同。日常口语中的流动资金需求, 即包含购置流动资产对资金的需求, 也包含偿还流动负债的资金需求, 因此是一个非常泛指的概念。而营运资金需求是一个特指的概念, 它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相互平衡、相互满足之后不足的部分。应该说, 凡是引起经营性资产或者经营性负债变化的决策, 都会引起营运资金需求的变化, 通过该指标变化可以观察经营活动决策的财务影响。

3. 现金支付能力

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 从公式来看是由企业当前持有的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负债的多少决定的, 但从营运资本、营运资金需求、现金支付能力等三方面的关系式来看, 现金支付能力等于营运资本减去营运资金需求, 即现金支付能力是企业长期性投融资活动所提供的营运资本, 能否满足企业营运资金的需求, 就会表现在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上, 如果营运资本大于企业的营运资金需求, 则会有资金剩余, 就会变现为现金支付能力为正, 如果营运资本小于营运资金需求, 说明企业的经营活动存在资金缺口, 就会变现为现金支付能力为负。现金支付能力为负, 并不是说企业现在的账面现金是负数, 而是说企业经营活动占用的资金 (营运资金需求) 中有一部分来自于企业的货币性负债 (如短期借款) 。

从营运资本、营运资金需求、现金支付能力、货币性资产、货币性负债五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 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在本质上来看是由企业的营运资本 (长期性投融资活动的结果) 和营运资金需求 (企业日常经营活动运转的结果) 决定的。换句话说, 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 能够综合反映企业长期投资融资、企业经营活动、企业短期现金支付和融资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 企业的各种决策, 无论是投资、筹资决策还是经营决策, 只要涉及到资金运动, 最终都会表现在企业现金支付能力的变化。这就为我们观察企业决策的财务影响提供了一个非常核心的指标。下面我们逐一讨论如何通过这些指标来观察企业各种决策的财务影响。

二、经营决策的财务影响

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变化, 只要导致资金运动, 都会带来财务影响, 只不过一些常规性的经营活动凭经验就可把控, 只有发生一些较大的经营决策如扩大赊账销售、囤积存货、向关联企业借款等时, 才需要认真计算其财务影响, 以防止其干扰正常经营。

1. 现金销售

企业最基本的活动是现金销售。现金销售取得现金收入, 导致企业的货币资金增加, 同时会减少企业的库存商品, 带来企业营运资金需求的下降。如果销售收现大于企业为该项销售所花费的现金, 则说明有一部分现金是企业的销售利润, 利润会使企业的营运资本增加, 这些数量关系用公式表示为“销售获得现金=货币资金的增加=营运资金需求的下降+营运资本的增加”。举例来说, 如果企业销售收现1000万元, 则会使企业的货币资金增加1000万元, 同时企业的存货减少800万元, 企业支付了100万元的销售费用 (工资、费用等) , 那么, 企业的营运资金需求就会减少900万元 (800万元是存货的减少和100万元是应付工资、费用的增加) , 企业的利润就会增加100万元, 利润增加会体现在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上, 所有者权益增加100万元, 使企业的营运资本增加100万元。

如果销售的现金收入不足以弥补为该项销售所支付的现金, 则会形成亏损, 亏损将导致企业营运资本减少。如果企业取得1000万元的现金收入, 耗费了800万元的存货, 支付了100万元的销售费用, 还支付了100万元的销售佣金, 缴纳了60万元的销售税金。那么, 企业的营运资金需求的减少就会变成1060万元, 其中800万元是存货的下降, 100万元是应付工资费用, 100万元是应付销售佣金, 60万元是应付销售税金。在这种情况下, 该项销售的利润为负的60万元, 即所有者权益减少60万元, 企业的营运资本会减少60万元。可见企业在亏损情况下的现金销售和盈利情况下的现金销售, 尽管都会带来现金的增加, 但其带来的财务影响则完全不同, 亏损会减少营运资本, 盈利会增加营运资本。

2. 赊账销售

如果企业赊账销售1000万元, 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 则会使应收账款增加1000万元, 使企业营运资金需求资金1000万元, 从而使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下降1000万元。企业赊账销售时企业的库存商品也会减少, 而为该项销售所承担的各项费用和向国家缴纳的税金却并未减少, 由此会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如果赊账销售伴随着存货下降800万元, 但营运资金需求会净增加200万元, 如果存货下降800万元导致企业的营业成本增加800万元, 加上100万元的销售费用, 则会使企业未弥补的成本费用支出达到900万元。如果企业要持续经营下去, 则需要寻找800万元资金以更新存货, 寻找100万元资金以弥补费用支出。由此可见, 赊账销售不仅仅是恶化财务状况的问题, 还需要企业筹集持续经营所需要的资金。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 则赊账销售会导致企业支付能力下降、资金紧张。许多企业并不是因为经营不善倒闭的, 而是因为赊账销售的资金拖欠拖跨的。

3. 采购原材料

企业现金采购原材料, 会使企业现金减少、存货增加, 营运资金需求增加。例如企业用现金采购了1000万元的原材料, 则使企业的货币资金减少1000万元, 同时使企业的原材料增加1000万元, 在其他科目不变的情况下会使企业的存货增加1000万元, 使企业的营运资金需求增加1000万元。因此在做原材料采购决策时, 企业需要确认已经拥有或已经筹集到这部分资金, 并且这部分资金的可使用时间要和原材料经过加工处理销售收回现金所需要的时间相适应。如果这种采购不是现金采购而是赊账采购, 那么企业就不需要马上支出这笔资金, 却增加了原材料, 企业可以将其加工销售变为现金。在这种情况下, 赊账采购的财务影响是应付账款增加1000万元, 企业的流动负债增加1000万元, 企业营运资金需求减少1000万元, 相应的企业的支付能力增加1000万元。

4. 关联企业借款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 经营决策的财务影响是一对一的关系, 即决策带来1元的资金变化, 就会导致现金支付能力1元的变化。企业如果向关联企业借款, 同样也是一对一的关系。这种借款增加1元就会导致企业其他应收款增加1元, 导致企业的营运资金需求增加1元, 导致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下降1元。由于关联企业借款通常没有确定还款时间, 有时甚至没有文字的借款合同, 常常不能按时归还, 导致企业资金紧张。因此, 企业要想对关联企业的借款, 就需要有相应规模的富裕现金支付能力, 或者需要企业及时筹集营运资本来弥补现金下降带来的资金缺口。如果资金缺口不能及时得到弥补, 就将占用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资金投入, 就会给企业经营活动带来资金紧张。

三、投资决策的财务影响

凡是涉及到非流动资产变化的决策, 均可以看作是投资决策, 即企业引起固定资产、投资至到期的投资、长期金融资产等变化的活动均可以看作是企业的投资决策活动。投资决策的执行, 如果是支付现金, 则会增加企业长期资金占用, 减少营运资本, 减少现金支付能力, 即“投资增加额=营运资本下降额=现金支付能力下降额”。也就是说, 企业的投资活动对企业资金的影响也是“1对1”的关系, 即当企业投资增加1元时, 企业的营运资本就会下降1元, 企业的支付能力就会下降1元。当企业收回1元的投资时, 企业的营运资本就会增加1元, 企业的支付能力就会增加1元。这说明, 企业的投资决策行为并不仅仅是一个投资行为, 它还是一个给企业的营运资本和现金支付能力带来直接影响的行为。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一个企业一直经营正常, 突然之间因为一项投资失误而导致出现资金链断裂的原因。

投资决策能不能不会给企业的财务状况带来负面影响?可以, 但需要明白一个道理, 即企业账面上的货币资金, 并不是企业的闲置资金, 并不是全部可以用来投资的。企业真正可以用来投资而不会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资金数量, 是企业闲置的现金支付能力, 即是企业营运资本减去营运资金需求之后的差额部分。企业的投资如果不超过这个金额, 就不会给企业的财务状况带来负面影响。如果超过这个数额, 在没有其它资金来源的情况下, 就会给正常经营活动带来较大影响。特别是处于持续快速成长阶段的企业, 常常进行一些超出自己资金实力的投资, 这在经营持续增长、资金缺口很快被经营活动创造的资金填补的情况下不会出现问题, 但在经营形势恶化, 经济效益下降, 现金回收不畅的情况下就很快会使企业陷入资金紧张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 快速增长阶段形成的“大手大脚”的不良习惯, 就会加速企业的资金紧张。这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 为什么一些企业不久前还门庭若市, 一夜之间却又变成了债台高筑、内斗不断的问题企业的原因。

四、融资决策的财务影响

和投资决策一样, 企业的融资决策也会带来营运资本的变化, 并最终导致企业现金支付能力的变化, 导致企业财务状况和资金状况的变化。例如, 企业从银行借贷1000万元, 如果是长期借款, 则是非流动负债增加1000万元, 如果是短期借款则是流动负债增加1000万元。在前一种情况下, 在企业投资活动没有变化的情况下, 非流动负债增加1000万元, 就是企业长期资金来源增加1000万元, 就是企业营运资本增加1000万元, 也就是企业现金支付能力增加1000万元, 而在事实上银行也确实给企业1000万元现金, 使企业账面上的可支配资金增加了1000万元。这说明, 企业收到银行的借款会使企业的资金状况和财务状况大幅度改善, 即“借款增加额=现金支付能力增加额”。例如, 企业长期借款增加1000万元, 会使企业的营运资本资金1000万元。如果是短期借款增加1000万元, 则即不会带来企业营运资本的变化, 也不带来营运资金需求的变化, 仅仅会带来企业货币资金的变化, 即“短期借款增加额=货币资金增加额”。

表面上看, 企业增加短期借款, 直接补充企业的货币资金, 解决企业资金的短缺, 是企业现金支付能力的增加。但在客观上, 通过短期借款增加的货币资金, 既不是企业投资结构变化或利润增加带来的, 也不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变化带来的, 而仅仅是银行借款的增加所创造的一种支付能力。这种支付能力, 只能是短期应急性质的。如果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投融资活动不能在规定的还款期创造出这部分支付能力, 就会存在还款困难, 就会出现偿债危机。如果债务危机持续恶化, 就会导致企业破产。

最为理想的融资决策是吸收股东现金出资, 在这种情况下会直接带来企业营运资本的增加和现金支付能力的增加, 即“实收资本增加额=营运资本增加额=现金支付能力增加额”。这和企业盈利引起的资金状况变化情况是一样的。即利润的增加在分配利润之前, 如果企业的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没有变化, 就会形成营运资本的增加, 即“实现净利润额=所有者权益中未发票利润的增加额=营运资本增加额”。如果企业进行利润分配, 只要不是向股东分派现金红利, 则不会引起企业营运资本的变化, 也不会带来现金支付能力的变化。但当企业向股东分派现金红利时, 支付现金之后就会引起营运资本和现金支付能力的减少, 即“向股东支付的现金红利=所有者权益合计的减少金额=营运资本的减少金额=现金支付能力的下降金额”。这就解释了, 为什么一些企业宁愿利润转增资本金而不愿向股东分派现金红利的原因。特别是当企业利润是由应收账款的增加带来的时候, 企业的实现利润仅仅是账面利润, 企业缺乏相应现金来发放红利。在这个时候企业发放现金红利只能依靠银行借款。企业在经营亏损的情况下, 每亏损1元就会导致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下降1元, 企业的营运资本下降1元, 即“亏损金额=资产下降额=现金支付能力下降额=营运资本下降额”。因此, 企业一旦发生亏损, 就要对亏损带来的资金影响心中有数。我们一定要明白, 亏损多少, 企业的营运资本就会减少多少, 企业的现金就会减少多少。企业能够承受多长时间的亏损, 也主要取决于企业富余的现金支付能力。当企业的富余现金支付能力全部亏损掉之后, 进一步的亏损就会带来营运资本的减少;再进一步的亏损, 就会导致出资人资本金的减少。当企业亏损严重到一定程度, 以至于将出资人的出资全部亏损干净之后, 企业就会出现资不抵债, 就会形成破产风险。如果一个企业将其流动资产全部亏损干净, 就变成了一个不能运转的空壳企业。

2.经营决策分析的方法 篇二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上市公司;投资并购;投资者关系

一、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及其演进

行为公司金融作为公司金融领域里面的一个研究的热点,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但众说纷纭,尚未形成定论。行为公司金融理论最早始于人们对有效市场假说的反思与批评;其心理学基础主要是认知偏差、过分自信、视野理论(心理账户)三个。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基本关注对象乃是管理者的非理性管理与投资者德非理性投资以及这种管理与投资对公司资本配置与绩效的影响。

要较为全面的了解行为公司金融理论,必须对其理论基础进行充分认知,也就是其心理学基础。具体来说,一是认知偏差。人都厌恶损失,我们知道期望理论的基本内容就是人们在面对收益和损失的决策时都希望避免损失获得收益,但是这并不是人们完全绝对厌恶风险,在某些情况下也会选择赌上一把,但却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收益,所以人们厌恶的不是风险而是损失。二是过度自信的相关问题,管理者对于自己的判断能力缺乏理性考量,过于有信心。投资者也在某些程度上认为其他投资者的决策都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诸多投资者共同的心态就是只相信自己的决定才是对的,但事实却常常并非如此,甚至是背道而驰。过度自信问题的基本根源在于管理者、投资者对概率事件常常出现偏差性的预测与估计,对一些小概率事件过高估计其发生的可能性,并由此产生了一种错觉。三是心理账户,心理账户的基本定义是指财富所有者根据其拥有资金的来源、所在以及资金的用途等相关因素对说拥有的资金进行的一种特殊归类,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所有的资金都是等价的,但是人们并不认为这种等价实际存在,人们倾向于运用心理账户进行投资。

Barberis与Thale于2003年从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里放宽理性经济人基本假设中的部分基本条件为基础,建立了新的分析模型,并用该模型对市场上的行为人决策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刻画。由此,行为金融学理论衍生出基于信念的模型以及基于偏好的模型,二者的区别在于理性假设修正的主要出发点不同。前者主要应用的心理学基础是情感心理学以及认知偏差及决策判断偏差;后者主要利用前景理论的一些假设来考虑投资者的偏好特征。

二、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在经营决策的主要困境

一是管理者非理性的公司进行管理。一般认为企业价值最大化受到一个重要因素的影响,这个影响因素来自于公司内部管理者的非理性行为。所谓非理性行为指的是人们会在基本的心理倾向上将固有得行为偏差达成一个共识,遗憾的是,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在公司的日常生产和经营决策很难或者说根本无法察觉到其自身行为的心理偏差,从而难以采取措施对其经营管理及决策的非理性行为做出修正,在这样的情况下,管理者的生产经营以及决策结果旧带有不可避免同时也是不可忽视的主观性,换句话说,就是上市公司的管理者所采取的非理性的主观决策常常使得上市公司的经营决策中产生种种非理性的决策判断结果存在。显然,我们不难发现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在其主观意识上经常性认为自己是正确的科学的合乎理性的,导致其先入为主的认为其在经营决策中所作出的决策也是可以令人满意的理性的结果,实际上,管理者的非理性决策也使得上市公司的决策带来不可控制的消极影响。尤其是上市公司的管理者的决策还往往受过度自信心理的驱动,在涉及收购、兼并以及重组等一些重大的投资决策过于乐观,导致投资决策出现失误。

二是投资者之间关系不明确。当前由于上市公司普遍实行职业经理人管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产权所有者与公司实际管理者之间的分离,由于缺少相应的激励措施及规制政策,使得所有者并不了解公司的具体运行情况,而管理者又缺少动力进行良好的经营管理或者存在寻租现象。

三是公司经营管理中容易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如部分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甚至董事、监事在内,在2009年的半年报与第三季度报告尚未披露的时候,也就是这段时间尚属于禁止买卖本公司股票的窗口期,但是这些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却从事乐交易行为,甚至是短线交易这种违规交易,对本公司股份进行买卖,这些行为引发了市场的极大关注。事实上,这种违规操作的现象还大量存在。

三、基于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上市公司经营决策路径选择

一是要积极鼓励支持引导管理者的理性管理。一个有效的民主决策机制对企业权力的监督和控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必须进行咨询,尤其是在某些重大决策时,必须引进外部咨询。外部咨询的独立性,可以让与投资项目无任何利益关系的外部人士参与到项目的决策中来,从而可以避免内部高管人员进行自利的决策行为。

二是理顺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关系。投资者关系管理(IRM)本应属上市公司自身的内在需求而产生的一种自觉行为,该是公司上市时就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与生俱来的行为,是公众公司证券产品和社会形象在资本市场上的一项主动性和持续性的营销工作。与中国资本市场正向理性回归、投资者的股东意识逐步强化相比,大部分上市公司的IR意识至今仍相当淡漠,缺乏培育资本市场形象的自觉意识,尚未建立起与投资者长期沟通的工作体系,更未作出如何开展公司IR的战略安排。

三是上市公司经营管理要做到合法合规。上市公司的经营应该要实行必要信息公开化,合法合规,上市公司收购重组都必须有相应的较为健全的法律框架,法律环境的建设显得刻不容缓。近年来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实践表明,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对于其可能产生的并购重组行为都将产生显著的影响机制,这就要求上市公司的合规部门或者法务部门以及其他的负有监督责任和义务的部门对该公司的并购、重组甚至是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行为都要作合理的监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规范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少军,行为金融理论的前沿发展[J],经济评论,2003(01);

[2]徐女原,行为金融理论及其对投资者行为异象的解释[J],生产力研究,2004(10);

[3]周杰,行为金融理论框架下的金融市场有限理性研究[J],经济师,2005(03); [4] 崔巍,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研究及在我国的实践意义[J],中国软科学, 2010(04);

3.创建经营决策型企业财务分析系统 篇三

一、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着一系列急待解决的问题

1.财务管理观念急待更新

长期以来,由于政企不分,我国企业财务部门扮演的角色往往是企业领导投资分配行为的传声筒和计算器,执行着资金供应后勤部的功能,表现为参与管理程度低,信息利用水平低,决策建议质量低等“三低”状态。这种状态长期影响着我国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从根本上制约着我国企业向新型化演进。作为管理企业价值流的职能机构,财务部门是现代企业各项管理职能中最能发现和利用管理信息的部门。在所有发达国家,财务信息系统一直处于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中心位置,是企业重大决策的主要依据,这是现代企业的一个基本特征。由于中国的国有企业有与生俱来的“忍耐性”和“承受力”(由国家财政兜底),使企业财务及财务主管部门养成了对信息管理利用的一种麻木状态,麻木的时间长了,人们就会习以为常,不正常的状态成了常态。国有企业的理财水平和财务信息系统建设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确实存在着太大的差距。我国企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缩小这个差距,这是毋庸置疑的。而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对企业管理信息化有深刻而紧迫的认识,特别是企业的主要领导,对企业财务管理和财务信息系统建设的认识要有一个观念上的飞跃。

2.财务管理的视角和重点要转变

由于传统体制下,产值、产量、利润一直是企业考核的核心指标,是企业领导关注的重点,而且企业领导班子中,生产型、技术型往往居多,经营管理型甚少,这种现状往往导致企业领导财务管理意识淡薄。他们认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是靠生产干出来的,不是靠算出来的,在认识上至今存在不少误区。如重生产、轻财务,重指标、轻分析,重利润、轻资金等等,其中又以重利润、轻资金的倾向表现最为突出。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而资金是企业财产的货币表现,利润与资金是两个含义不同的经济概念,一个存在于经营过程之前,是企业经营得以正常开展的先决条件:一个产生于企业经营过程之后,是经营效果的直接反映。经营利润的产生往往伴随着资金的良性循环与周转,所以利润与资金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经济联系。可是在企业经营的多数情况下,利润的账面数额与同期企业的资金周转、回笼的实际情况并不一致,这是因为利润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来计算的。举例来说,假如企业账面有当期盈利100万元,而同时销售回笼的资金不是100万元,甚至大大低于100万元。也就是说,当期盈利的大小并不能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也不能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必须的资金保障。偏爱利润,忽视对资金周转状况的分析与把握,必然导致短期经营行为的蔓延,最终将损害企业的长远经济利益。这类情况要求企业领导高度关

注理财,全面把握利润与资金周转的信息,并且将资金流信息作为视觉的首要关注点。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既有待水平的提高,更需要观念更新。

3.合格理财人才短缺

我国企业财务部门并不缺人,编制经常是满的且常常超编。由于传统体制的原因,这支队伍的业务水平的提升既无外在的压力也无内在的动力,与当今迅速变化的竞争环境表现出巨大的反差。企业财务部门人数多人才少的现象比比皆是,特别是思想素质高,既懂经营管理,又懂财务会计、懂企业管理软件的人才尤为稀缺,这就从根本上制约着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我国目前企业财会人员中,受过大学专业教育的只有10%左右,高级职称的财会人员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趋于老化,新毕业的学生学历和理论水平较高,但实践经验有待提高。如果这种人才格局不改观,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就难以改变,缺乏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支撑,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只能是纸上谈兵。

4.财务管理手段落后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要内涵包括在企业中实行信息管理现代化,具体说来就是企业的全部循环实现计算机软件及网络化管理。目前在我国运用ERP(企业资源计划)的企业尚属凤毛麟角,运用财务软件的也是少数,这种状态必须抓紧转变。因为这个环节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链条上的瓶颈,直接关系到我国企业的整体运作水平,关系到我国企业是否能实现精益生产、清洁生产、准时定制生产,关系到与现代生产方式接轨的水平。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必须十分珍惜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使用,抓紧改变企业粗放经营、拼资源、拼环境的现状,这关系到中国现代化的道路如何走下去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必须改变企业财务信息的获取和运用方式,必须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企业的财务管理武装起来,使企业拥有从价值角度精准配置资源的能力。

二、对策研究

1.转变财务管理观念

观念决定着行为,创建经营决策型财务分析系统是企业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的重大转变,是管理创新的重大举措,这个转变首先要从观念开始,从领导开始。具体包括:

(1)确立财务管理为中心的观念。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环境复杂多变,要确保企业价值最大化,必须运用能全面反映企业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种形态的信息作为决策依据,这就要求必须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财务信息系统对企业务方面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等方面的作用。这是由财务管理对象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价值流信息是全覆盖、全量化、全流程的信息,有助于消除经营中的不确定性。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确立了价值流信息的主导地位,摆正了价值流信息与市场信息、产品信息、产量信息、质量信息、技术信息等信息流的关系,纲举目张,既能对企业营运状况作定性分析,又能作定量分析,既把握了资金、成本、利润等核心指标的发展变化,又能透视企业发展诸方面的问题,能全面准确地抓住企业生产经营各个方面的走向,作出正确的决(2)确立企业价值最大化观念。在社会范畴中,企业是追求经济效益的经济组织,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但是,清醒的财务管理追求的不是账面利润的最大化,而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状态下的利润最大化。财务管理是从资金运转的视角而展开的管理,它强调的是在资金良性循环的条件下资金的增值。如在许多情况下,现金流量指标比利润指标更加重要,人们评价企业经营的好坏也越来越多地从企业资金运作状况来考虑。如前所述,高额的账面利润可能掩盖企业资金周转不灵的实情,企业即使有良好的经营业绩,现金流量不足造成的财务状况恶化照样会使企业破产。所以说,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不是账面利润的最大化,而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是企业能够实现长期稳定的利润,并且能同时带来现金净流量。企业为了实现利润目标,必须加强对市场、收入、成本、费用、资金、技术、商誉、知识产权等多维指标的控制,加强对各个环节利润的考核,确保资金良性循环的前提下的利润最大化。由此可见,相对于传统体制,现在决定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要素要多得多,战略意识要求要高得多,核算范围要大得多,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要求也要高得多。

(3)确立财务风险观念。我国企业改革的方向是让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逐步成为独立运行的市场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市场风险。这就要求企业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确立风险意识,彻底告别计划经济条件下麻木疲软的状态。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市场主体的利益都具有不确定性,都存在着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而企业的一切方面的损失最终将表现在企业财务风险上。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必须增加销售、降低成本,不断开发新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战胜对手。为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企业领导和财务人员必须树立风险观念,建立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的运作机制和科学合理的投资机制,同时要加强对企业的营销、收入、成本、利润的考核和加入对新产品开发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强企业抗击风险的能力。

(4)确立知识效益和人才价值观念。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他们是知识信息资源的载体,从根本上决定着企业的素质和战略发展能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专利权、商标权、专有技术和商誉、信息等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将成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决定企业在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因素,这就要求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必须树立知识效益和人才价值的观念,从制度建设和资金安排上抓紧改变人才素质结构低下的状况,加强对企业各类人才特别是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

2.建设现代财务管理手段

财务管理现代化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财务管理理念现代化,二是财务管理手段信息化。这是我国企业现代化进程中必然的、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不知难以有为,先知则可先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抢占先机是企业登上市场制高点的主要攻略。抢占先机,首先,企业必须拥有抢占先机的信息来源和分析信息的技术手段和能力,方可做到先知、先觉、先行。企业的信息流的主体是价值流,是能全面准确反映企业经营环境和企业自身经营状况的大规模的规范数据集合,将这些信息及时制作成企业的知识财富和决策依据,传统的手工工具已力所难及,在全球信息化、市场全球化浪潮中,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手段现代化、信息化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敏捷度,还可以带动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工作上台阶和促进员工素质的提升。

三、建设经营决策型财务分析系统

组建经营决策型财务分析系统的原则应以企业的经营战略为依据,全力以赴,为实现企

业价值最大化这一核心目标服务。根据这个总原则,经营决策型财务分析系统的建设应确立以下思路: 1.确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总架构

财务管理从来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不论是什么经济成份组建的企业,不论是从事何种行业的企业,除高度重视市场、重视技术创新、重视产品的CI形象、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外,还要高度重视企业财务管理。抓住财务管理这个纲,就会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带动整个企业的管理工作。只有把财务管理放在企业管理体系的中心位置上,才能正确组建企业经营决策型财务分析系统。

首先,要正确区分财务管理和会计管理,将财务管理突出出来并加以强化。财务管理和会计管理既紧密相关又有各自不同的职能。会计管理以精准为本,核算原则通行天下,工作流程规范一统,其原始单据的收集、整理、记录、登记和编表等都有一个法定模式。财务管理则不然,它目标明确但方法不拘一格,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其价值管理的观念要深入到企业各个职能部门,其运筹的立足点、管辖的深度和广度涉及到企业的全局,关系到企业长远的战略利益。所以说,财务管理虽然是从会计管理中分离出来的,但其战略意义比会计管理要深远得多,工作要求也高得多。明确了这一点,在企业管理体系的建设上要重点建设好财务管理部门,这是一项爬陡坡、上台阶,开创性很强的工作,要从指导思想、工作任务、专业人员、工作条件、制度规章、运行机制等方面作出优先安排,迅速改变我国许多企业财会不分、以会代财、财务管理落后的现状。

其次,要认识到财务管理不是简单地强调降低成本、费用和支出。成本管理是传统财务管理的重点之一,但那只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一小部分。传统意义上的成本管理即为节约成本,减少支出,是直线式、加减式的成本思维,缺乏战略意识。降低成本能增加利润,但成本增加并不意味着利润一定减少。财务意义上的成本管理是成本效益管理,是要节约那些效率不高的成本,控制那些管理不善的费用,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支出。而对那些能够给企业带来结构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费用支出及那些虽然眼前增加了负担但从长远看能使企业持续经营和蓬勃发展的战略性费用支出,则必须给予保证。只有给财务管理以中心位置,其战略策划的功能才得以发挥。

再次,明确的财务管理中心地位不是要忽略和否定企业其他管理工作的作用。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所强调的是财务管理的中心地位,而决不是忽略和否定企业其他管理工作的作用,而恰恰相反,是大大加强和提升了其他管理工作的作用。财务计划指标的完成,财务管理目标及至企业目标的实现仍然依赖企业各项具体管理工作的配套和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等的有效配合。企业的其他管理工作和财务管理之间也是相互渗透的,财务管理的精准特征会有力促进其他管理部门的管理目标的量化,使管理质量得到提升。总之,离开了其他管理工作的协调配套,财务管理就成为空中楼阁:没有财务管理的调控,其他管理工作也是盲无目标。最后,财务管理是企业的全身运动,决不单单是财务部门的事。有人片面地认为,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就是以财务部门为中心,这是狭隘的。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复杂性及其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决定了它远不是仅靠一个部门的工作所能解决的。财务管理是一项需要全盘考虑,统一目标,协调一致的工作。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可引导企业的方方面面实现观念的转变,把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观念落实到企业的每一个人、每个方面和环节。这需要各方面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创造更大财富。但是也应该看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将财务管理摆在企业管理的中心地位,无疑给企业财务部门带来了压力,财务部门要变压力为动力,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做好企业战略决策的参谋。

2.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目标和内容创新

现在,企业的经营环境正在发生不断的变化,例如全球化及日益激烈的竞争、新的组织机构及需求、知识经济还有信息技术及其对企业流程的影响等,而所有这些变革的力量正在推动着企业进行转型,企业的指向将更多地注重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以往,许多企业的财务部门在很大程度上都还在采用“闭门造车„式的理财方式在一个狭小的视野里被动地进行财务管理。今天,他们在企业的重大决策过程中却起着先遣队的作用。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正在变成由电脑控制的”雷达站“,对外监测着企业的经营环境,对内监控着企业的运营状况,并且发布信号和指令,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企业将学会利用其在财务策划上的优势,作为商业竞争中的有利武器,财务主管们正在意识到,若想在战略上抢占先机,就必须学会如何将数据变为信息,再由信息转化为知识,最后再由知识变为经营决策,付诸行动。这是我国企业在新经济条件下遭遇的全新的挑战。面临新的挑战,要使财务部门充当企业”雷达站“这一角色,必须重构财务管理工作目标和内容。

在未来的几年里,财务部门要实现三个最重要的转变:由交易处理和相关财务报告处理、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建立灵活有效的财务系统,转变为提高信息系统的质量、管理财务和相关商业风险和机遇以及帮助营运单位进行商业计划、行为基础管理、会计、分析等工作,管辖范围扩大到企业内外的方方面面。据有关部门对200个跨国公司的调查反馈,可以看出现代一流企业内衡量财务工作的标准发生许多变化:

(1)财务工作的导向由单一的利润导向转变为价值、现金流量、利润三维导向。

(2)财务部门的主要工作量由处理交易向为企业提供预测转换。

(3)财务部门的职能由生财、聚财、用财等单一理财职能向理财、筹划、预测、决策的多功能方向转变。

(4)财务部门的工作方式方法由传统的报告驱动、法定程序、领导指示、上级文件向决策导向、协商、沟通、咨询转变。

(5)财务部门的工作特点将趋向前瞻、快捷、更讲求时效的方向发展,更重视信息和客户的满意程度。从上述变化中可以看到,我国企业财务分析系统的建设要满足新的市场竞争形势的要求,必须要根据市场竞争态势和企业的奋斗目标,以前瞻的姿态,迅速转变观念,全面调整和充实企业财务分析系统的工作重点和内容,实现工作目标和内容创新,主动积极、广泛深入地收集和分析企业内外的有关信息,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

当前企业财务分析系统的建设要确立两大重点:

(1)市场营销分析系统。传统体制下,企业以生产为本,企业运作状态和资源配置呈纺棰形,企业财务分析的重点是产品成本和寻求降低生产成本的办法。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营销状况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的运作状态和资源配置呈哑铃型,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遭际所形成的信息隐含着企业生存状态和决策的宝贵资源,必然成为企业财务分析的首选。在建设经营决策型财务信息系统中,要优先设立企业在市场营销方

面的监测系统和指标体系、工作手段、工作制度。

(2)新产品研发分析系统。这是一项全新的分析工作系统,是现代企业长出的一只触角。因为随着新的经济发展和买方市场形成,人们的需求越来越高,而且向多样化发展,对产品的要求不仅在使用功能方面提出更高要求,还要求在产品中能体现使用者的个性。这就迫使企业的产品品种多样化、产品复杂性日趋增强、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具有较强新产品研发能力的企业在市场角逐中占有明显优势。企业财务的重大任务之一就是要为市场竞争服务,不仅在资金上对企业研发项目作出优先安排,更重要的是财务人员要深入新产品研发领域,发挥财务部门信息来源广泛,善于权衡比较的职能优势,使企业在新产品研发上处于强势。

3.狠抓组织落实

4.经营决策分析的方法 篇四

一种基于集对分析的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方法

摘要:针对属性权重和决策矩阵均为区间数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集对分析的排序方法.通过借鉴集对分析理论把论域三划分的思想,把区间评价值转化成联系数的形式,给出了两个具有直观意义、计算简便的排序准则,并分析其合理性.分析过程中发现,区间数权重向量和区间数决策矩阵的方案评价向量具有不同的自由度,因此需要对它们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最后,通过算例表明算法排序有效.与已有的数学规划等方法相比,该方法计算更为简便,排序准则具有直观的意义. 作者: 叶跃祥糜仲春王宏宇梁晓艳 Author: YE Yue-xiangMI Zhong-chunWANG Hong-yuLIANG Xiao-yan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26 期 刊: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ISTICEIPKU Journal: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年,卷(期): ,28(9) 分类号: N94 关键词: 多属性决策 区间数 集对分析 排序 机标分类号: F27 N94 机标关键词: 集对分析理论区间数排序准则决策矩阵排序方法属性权重直观意义算法排序数学规划权重向量决策问题价值转化计算方案评价处理方法自由度联系数合理性多属性思想 基金项目: 一种基于集对分析的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方法[期刊论文]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06,28(9)叶跃祥糜仲春王宏宇梁晓艳针对属性权重和决策矩阵均为区间数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集对分析的排序方法.通过借鉴集对分析理论把论域三划分的思想,把区间评价值转化成联系数的形式,给出了两个具有直观意义、计算简便的排序准则,并分析其...

5.关于农业科技园区经营决策的思考 篇五

关于农业科技园区经营决策的思考

农业科技园区,是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征,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的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模式,是我国现代农业的一个亮点。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农业科技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大多数农业科技园区建成以后却处于经营亏损状态,这给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亮点,蒙上一层阴影。因此,正确引导和对现有各类农业园(区)经营决策研究问题已迫在眉睫。

1、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快速发展的意义

1.1可以促进现代化农业建设

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迅速,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有所提高。但是,有许多农村地区,依靠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发展生产,导致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科技含量不高,产品竞争力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为了尽快改变现状,远景设计研究院认为促进农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提高农业效率,推进农业的现代化,依靠科学技术已为必由之路。其中,通过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吸纳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科学有效的经营决策,能较好的推动和促进广大地区农村,尽快使用和推广农业先进生产实用技术,如品种繁育、示范生产、技术培训等,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效益化发展,已为实践证明是一项比较好的方法和举措。

1.2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通过产业间相互关系,将资源配置、产业发展、经营活动、市场开拓等统一起来,凝聚成产业群体优势,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以

本文由:远景设计研究院整理提供(专注古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农业规划、旅游规划)

达到农业的最大效益,实现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科学健康的经营决策,是形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的有效模式;是推动以建立生产基地为依托,以加工企业和经营企业为龙头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式之一;是更好的以经济效益为纽带,将农民组织起来,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走“公司+基地+农户+科技”发展路子的很好选择。通过科技运用、组织生产、技术培训、精深加工、集中销售等措施,提高整个农业生产流通环节中的科技含量,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迈向更高层次。

1.3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优质的经营决策,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农业科技园区多以农业高新技术运用为前提,以良种繁育、高效栽培、高效养殖,以及产品精深加工等多种高效农业措施为手段,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产品附加价值,因而能够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并显著地提高农民收入。通过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进行示范推广、大面积种植,增加和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通过园区发展加工型产业,拓宽农产品增值范围 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并且惠及周边广大农村地区,使农民通过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增加收入。

2、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科技园区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问题

对政府投入的园区经营者来说从政府争取拨款,相当于得到纯利润,而这种“利润”的获取,比起直接从市场上挣钱来说要容易得多。所以与其面向市场挣钱,不如面向政府挣钱。因此不少经营者的主要精力用于向政府有关部门寻租,一手抓官场关系的发展,一手抓新项目的申报以投其所好争取财政资金。

2.2农业科技园区人力资源问题

农业科技园区的人力资源,从总体上来看是比较稀缺的,特别是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农业科技园区人力资源的匮乏,原因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我们的科研、教育和职业培训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产学研之间的联系比较松散,教育、科研单位对员工的考核评价指标一般还是重理论、轻实践。另一方面原因来自于农业项目的复杂性和比较效益低的现实。

2.3农业科技园区相关政策与法制问题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相关政策与法制问题较多,比较突出的是土地问题和项目资助方式等问题。企业化经营的农业科技园区,其核心区的土地使用权,一般采用租赁方式,由村镇协调(或代办)从农民手中反租过来。但大多数的反租合同只能签订年,导致园区的经营者不敢对园区进行长期投入,从而使园区的经营只能采取短期行为。

3、结束语

6.经营决策分析的方法 篇六

1.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内容概述

企业财务报表主要包括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等。其中, 资产负债表能够对企业某一段时期拥有经济资源进行合理判断;利润表则能够反应企业在一定期间内所有的经营成果, 这是企业财务信息中最为主要的信息, 能够帮助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对企业净利润以及财务风险的判断;现金流量表则反映的是企业当期资产变动情况。

财务报表分析包括对企业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的分析。通过对企业各项能力的分析, 对企业下一步运营管理、投资活动等提供依据, 帮助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占据主动,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经营决策造成的影响

2.1 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内部管理的影响

企业财务报表能够直观地反映出企业运营、收支情况等, 还能够通过报表分析得出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盈利能力等, 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例如, 如果通过报表分析发现, 企业销售、采购环节的成本费用所占比例过高, 则说明这两个方面上很可能存在不合理现象, 需要通过采购协议、对比询价等方式, 缩小企业在这两个环节的成本支出。也可以通过优化企业内部管理的方式, 降低采购环节开支, 保证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可以发现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 以便提醒企业运营管理者减少存货, 同时强化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同时, 财务报表分析还能够提醒企业管理者清楚地了解企业的应收账款, 做好必要的资产回收工作等, 降低应收账款变为坏账、烂账的可能性。为了保证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能够发挥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的作用, 需要建立有效的背部财务分析系统, 保证财务报表内容的真实性、有效性。一方面, 需要根据企业整体的发展战略, 制定明确的财务分析工作任务, 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必要的依据;另一方面, 企业需要和下属分公司以及各个单位之间建立相互对接的财务管理工作, 保证企业整体财务信息的协同性。最后, 企业相关领导, 需要对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给予足够的支持, 加强各个部门单位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2.2 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投资管理的影响

通过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能够对企业现金流量、负债情况以及资本结构进行了解, 同时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状况以及偿债能力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 能够根据这些内容, 对企业某一时段资产运动状况进行判断与评价, 以便能够更好的掌握企业的流动资产, 保证企业拥有一个正确的资金运转效率与速度, 对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具有明显的优势。

由于企业资产负债水平对企业筹资计划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而财务报表分析能够帮助企业对负债水平做出正确的评估, 这对提高企业筹资计划合理性具有特殊的效果, 也能帮助企业提高对筹资风险的管控。在企业投资领域中, 通过对财务报表分析, 还能够有效的反映整个投资过程, 实现对投资过程的有效控制, 规避投资风险。

2.3 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绩效考评的影响

企业经营过程中, 财务管理人员定期需要向企业决策层提交财务状况报告, 以便为企业做出重大决策提供依据, 保证决策的合理性。财务状况报告其实就是财务报表分析的结果, 决策层通过报告能够了解企业预算执行情况、经营整体现状、面临风险等内容。通过财务报表分析, 企业运营管理者更加能够看清对企业运营造成影响的因素, 包括国内外经济变化、财务政策变化等。根据具体的报告分析内容, 帮助企业做好业绩考评等工作, 帮助企业实现对财务管理的目标, 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与质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能够根据财务报表分析内容, 分析实际和预算之间的差距, 不断地完善预算执行考评内容, 促进企业业绩考评激励机制的形成。

3. 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能够为企业经营活动、决策等提供必要的数据信息依据等, 但是财务报表分析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企业仅仅依靠财务报表分析做出决定, 由于财务报表相关信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有时候不能完全表现当前价值等。加上企业中不同财务会计人员选择的会计处理方式各异, 这些都会对分析造成影响, 继而影响整个决策过程。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内容包括了企业负债能力分析、运营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以及发展能力分析。通过这些分析内容, 能够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 为其做出重大的经营决策或规避风险提供必要的依据。值得注意的是, 必须保证企业相关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以及完整性, 这样才能发挥其对企业运行的积极作用,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武艺会.浅析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商业经济, 2012, 12 (9) :13-14.

[2]程梅.浅析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影响因素[J].现代经济信息, 2013, 26 (2) :99-100.

7.经营决策分析的方法 篇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根据数学具有过程和结果的二重性特征,倡导统筹兼顾过程与结果,以全面发挥数学的育人功能.但大量课堂观察发现,目前课堂教学普遍存在过程教育不到位的问题,特别是获得数学结果(或解决问题)的认知过程短暂(甚至不规范)和获得数学结果(或解决问题)之后的反思过程缺失.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选择的教学内容和构思的教学方法与过程教育理念存在偏差.笔者在初中数学“过程教育”课例研究中得到的经验是: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构思教学方法需要经历“精致化”分析与“选择性”决策的过程.本文结合浙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1节“一元二次方程”,介绍“精致化”分析与“选择性”决策的方法,供读者参考、研究.

1“精致化”分析方法

“精致化”分析包括有序的五个步骤:析出并分解章节核心概念→厘清并解析涉及的数学结果→论证并说明获得数学结果的认知过程和认知条件→调查并估计学生的认知基础与认知障碍→查阅并分析《课标》要求和教材意图.

1.1析出并分解章节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是指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其它内容是由它衍生出来的.析出章节核心概念就是从涉及章节内容中分析出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分解核心概念就是根据概念的逻辑体系或词汇意义进行具体分解.

根据核心概念的含义及分解核心概念的方法,浙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的核心概念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其分解后的逻辑体系可用图1表示.

1.2厘清并解析涉及的数学结果

数学结果是具有显性特征的数学活动成果(思维的结果,经验的结果),它包括数学中的事实、概念、性质、定理、公式、法则、规律、方法、问题与结论等.它是数学课程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厘清涉及的数学结果就是根据数学结果的含义,从章节核心概念的概念体系中整理出涉及的数学结果.解析涉及的数学结果就是解析涉及数学结果的地位与作用——研究的背景、研究对象在数学体系中的位置、涉及数学结果在解决数学内部和外部问题中的作用、获得涉及数学结果的方法对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影响.

根据数学结果的含义,从图1中可以整理出“一元二次方程”涉及的数学结果的逻辑关系可用图2表示.图2“一元二次方程”涉及数学结果的逻辑关系

根据数学结果地位与作用的含义,“一元二次方程”的地位与作用是:一元二次方程是满足解决实际问题和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需要提出来的,是系统研究方程的继续.方程是数学中的核心概念,而一元二次方程是特殊方程;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条件列出方程及求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和用方程解的概念求方程中的字母系数值是基本技能;具体到抽象和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及获得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步骤对后继学习有指导作用.

1.3论证并说明获得数学结果的认知过程和认知条件

数学结果的形成、应用的过程和其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论证认知过程和认知条件就是运用学习任务分析理论,分析获得数学结果的步骤和认知所需要的必要条件(学习中不可缺少的条件——学习新知识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和支持性条件(对学习起“催化剂”作用的条件——数学认知策略,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活动经验、态度等).说明认知过程和认知条件就是说明认知过程和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对发展学生智力、能力和个性的影响.

“一元二次方程”认知过程和认知条件的分析及认知价值的说明如下:

(1)尽管根据奥苏贝尔的“概念获得过程”理论,一元二次方程可以看成是从生活问题中抽象出来的,也可以看成是从方程概念中演绎出来的,又可以看成是从类比一元一次方程概念得出来的,还可以看成是从二次三项式中演绎出来的.但采用从生活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方式,更能反映方程的数学本质,也能分解列方程的难点.所以产生一元二次方程的认知过程是“审题→分析→列方程”;其必要条件是“能分析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其支持性条件是“抽象思想、列式经验”;其认知价值有:列方程的过程有能力发展点,其蕴含的生活常识、抽象思想、模型化思想等对发展学生智力有积极作用.

(2)由于从生活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是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所以定义一元二次方程要采用归纳方式.根据奥苏贝尔的“概念形成”理论,定义一元二次方程的认知过程和认知条件可用图3表示.图3定义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和认知条件

从图3中可以看出:定义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是“观察一元二次方程的个体特征→归纳一元二次方程的共同特征→抽象一元二次方程的本质特征→用文字语言定义和用符号语言表示一元二次方程→反思其蕴含的思维与思想”;其必要条件是“会观察数或式特征”;其支持性条件包括观察数或式特征的经验、归纳思想、抽象思想、定义的经验、反思的经验;其认知价值有:观察所列方程特征的过程能发展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特征的意识与能力,定义一元二次方程的思维策略与思维过程及其蕴含的归纳思想、抽象思想、符号表示思想等对后继学习有指导作用.

(3)由于用一元二次方程有关概念求解有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演绎.所以求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的认知过程是“将给定的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根据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概念求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求给定方程字母系数值的认知过程是“将方程的解代入方程→解关于字母系数的方程(组)”;求解有关问题的必要条件是“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方程解的概念”;其支持性条件是“化归思想、演绎思想”;其认知价值有:求解过程能巩固有关概念和发展运算能力.

1.4调查并估计学生的认知基础与认知障碍

调查并估计学生的认知基础与认知障碍就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生理特点、心里特征、学习方式、知识储备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估计学生是否具有获得数学结果所需要的必要条件和学生在获得数学结果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调查并估计学生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认知基础与认知障碍可得:尽管学生有根据生活问题中的条件列代数式或列方程的经历与经验,但根据生活问题中的条件列出一元二次方程部分学生可能有困难,估计大部分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是重要数学模型达不到感悟的程度;尽管学生有定义研究对象的经历与经验,但估计大多数学生没有多角度观察事物特征的意识,部分学生可能说不出获得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思维过程,估计大部分学生对具体到抽象的思维策略及其蕴含的归纳思想、抽象思想等达不到感悟的程度;尽管学生有方程变形的经历与经验,但该课中有些方程的变形过程比较复杂,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

1.5查阅并分析《课标》要求和教材意图

查阅《课标》要求和教材意图就是查阅《课标》对有关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参考书设置的章节双向细目标(它体现了教材意图).分析《课标》要求和教材意图就是解读《课标》要求和章节双向细目标中对描述有关学习结果使用的行为动词和性能动词的含义,以明确教学的基本定位.

《课标》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要求是“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求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章节双向细目标中“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并体验一元二次方程概念,了解并体验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掌握并体验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的概念”.由此可知,该课教学的侧重点是“过程”,以揭示方程的数学本质,体会一元二次方程也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明确一元二次方程与相近概念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特征的意识及积累用一元二次方程有关概念求解有关问题的经验等.

2选择性决策方法

选择性决策包括三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构思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重、难点,教学结构,活动方式,教学方法).

2.1确定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的步骤是:先根据《课标》倡导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从涉及数学结果的逻辑结构和获得数学结果的认知结构中整理出涉及的学习结果,再用《课标》、教材和学生三把筛子对整理出来的学习结果进行过滤,然后确定能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目标.但实际操作时(特别是年轻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直接通过分解《课标》要求和章节双向细目标生成教学目标.

根据生成教学目标的方法,“一元二次方程”教学目标可以是:经历列方程的过程,能根据具体问题的条件列出方程,能感悟列方程的思维过程和一元二次方程有丰富的情景;参与定义一元二次方程的活动,能多角度观察所列方程的特征,能说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本质特征,能说出获得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基本步骤及一元二次方程与相近概念的关系,对发现所列方程的特征有个性化表现,对其蕴含的归纳思想、抽象思想、符号表示思想等有个性化体验;参与尝试知识应用的活动,会用方程解的概念求方程中的待定系数,会求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2.2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教学目标涉及的数学结果及获得数学结果的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涉及数学结果的“生长点”和“延伸点”——若学生缺乏认知所需要的必要条件,则要把学生应知而未知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列入教学内容;若给定的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则要适度补充一些引申与拓展的内容.

依据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内容可以是:根据问题的条件列方程及所蕴含的生活常识、列方程的经验、抽象思想、模型化思想等;一元二次方程概念及获得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步骤,多角度观察的经验、归纳思想、抽象思想、符号表示思想等,一元二次方程与相近概念之间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及其有关概念,用一元二次方程有关概念求解有关的问题、解题的过程和所蕴含的解题策略、方法和技巧等.

2.3构思教学方法

(1)构思教学理念.构思教学理念就是思考教学的指导思想,引导的策略、方法与技巧,教学的手段等.“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理念可以是:以过程教育和以学为中心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以关注“两段”的认知过程观作为教学的基本策略;以有导学味的问题引导、有启发性的语言点拨、必要的讲解与归纳等作为教学的指导方法;以行为过程中的“四练”:产生对象中练、定义对象中练、尝试应用中练、课堂小结中练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

(2)构思教学重、难点.构思教学重、难点就是根据教学重、难点的含义及上述分析结果,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重点是一元二次方程概念,包括它的一般形式,但其侧重点是“过程”,而不是“对象”.因为《课标》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没有提出具体的教学要求,而列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能反映方程的数学本质,概念的形成过程有能力发展点、个性和创新精神培养点.该课教学难点是将较复杂的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因为在较复杂方程变形过程中要综合运用代数运算法则和等式的基本性质.

(3)构思教学结构.构思教学结构就是思考如何将分析出的数学结果的逻辑结构和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结构转化为易于学生接受的教学顺序结构.“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结构可用图4表示.图4“一元二次方程”教学结构框图

(4)构思活动方式.《课标》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将数学活动概括成有层次的三种形式:“经历……过程”“参与……活动”“探索……关系”.构思活动方式就是依据《课标》倡导的数学活动观及《课标》要求、教材意图、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等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

依据选择活动方式的方法,“一元二次方程”的活动方式可以是:产生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可选择经历性数学活动,因为学生有列方程的经历与经验,通过教师适度指导,学生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列出方程;定义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可选择参与性数学活动,因为学生有定义一元一次方程等的经历与经验,学生通过主动思维,能发现所列方程的特征;概念应用的教学,可选择参与性数学活动,因为学生有数或式变形与运算的经历与经验,学生通过主动思考与实践能解决问题;反思研究过程和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及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意义等的教学,可选择探索性数学活动,因为通过交流合作,能使认识更全面、体验更深刻.

(5)构思教学方法.构思教学方法就是思考“用什么题材教”和“用什么方法教”.一般地,教学载体要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要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要求、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问题的情境要具有教育意义;数学活动不但有具体的操作性活动,也有理性的思维活动,同时有对认知过程进行反思的活动;教学方法不仅包括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解,也包括有助于学生经历实质性思维过程的价值引导——问题暗示、设置认知提示语、积极的认知干预、必要的反思与追问、适时的评价与激励等.

依据这些观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方法可以是:第一,教师在回顾基础上提出问题以暗示研究的必要性,再提供若干有代表性的实际问题,然后采用学生独立列方程和列方程之后交互反馈与评价基础上反思的方法;第二,以所列方程为载体,引导学生参与“观察→归纳→抽象→定义→表示”的活动和获得概念之后的反思性活动;第三,以有代表性的具体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参与独立解答问题和解答之后的交互反馈与评价及回答教师追问的活动;第四,以“问题清单”为载体,引导学生参与自主回顾与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交流的活动,并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欣赏一元二次方程的自述.3随感随想

尽管探索中形成的“精致化”分析与“选择性”决策的方法,对消除当前普遍存在的“只教不研”的现象有积极的影响,对解决过程教育不到位的问题也有积极作用.但高质量的教学分析与决策仍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分析与决策的“实践性智慧”.例如,厘清涉及的数学结果,需要教师具有分解章节核心概念的能力;论证认知过程和认知条件,需要教师知道学习任务分析理论;估计学生的认知基础与认知障碍,需要教师具有调查学生现实的方法;确定教学目标,需要教师明确学习结果的类型及其含义,并具有用《课标》、教材和学生三把筛子对整理出的学习结果进行过滤的能力;选择教学内容,需要教师明确全面、辩证的课程内容观和涉及数学结果的“生长点”和“延伸点”等;构思教学理念,需要教师知道《课标》倡导的有关理念;构思教学重、难点,需要教师明确教学重、难点的含义;构思教学结构,需要教师知道数学的发展规律、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和教育的规律;构思活动方式,需要教师知道《课标》倡导的数学活动观的具体含义;构思教学方法,需要教师明确课程内容、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区别和知道选择教学载体的原则及有效指导的一些艺术.若教师能运用“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的行为方式,则定能剖解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构思教学方法的难题.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范良火.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

上一篇:如果我是你初中作文1000字下一篇:县文化局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