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科研合作协议书

2024-08-11

校企科研合作协议书(共8篇)

1.校企科研合作协议书 篇一

校企合作办---校企合作协议书模板

------------------公司

合作

二〇一一年

日月

甲方:

乙方:公司

教育立足市场,科技依赖人才。为了加强校企联合,促进资源优势互补,探讨校企工学结合的新模式,为了凸显高职教育职教特色,培养更多具有良好专业知识,实际操作技能、职业态度的高素质以及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甲、乙双方本着平等、合作、共赢的原则,经过友好协商,就相关资源共享、科研交流、学生实习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具体协议如下:

一、合作总则

1.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遵循“需求

产生合作,供给产生需求,合作带来共赢,共赢促进发展”的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双方需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

2.根据双方的需求和自身特点,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最终实现教育现代化和科技产业化,使双方的事业发展迈向更高一个台阶。

3.甲方系作为合作主体,与乙方在教学、科研、生产、学生

实习、学生德育教育、企业职工培训、产品研发生产、技改升级等方面充分合作,互惠互利。

二、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1.与乙方合作,共同制定、实施更适合企业需求的专

业应用性人才培养方案;

2.根据乙方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提供信息服务、技术援助,进

行科研项目开发与研究,进行“”合作研究;

3.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与乙方合作进行某些实训项目条件建

设,要求乙方全力配合支持;

4.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利用甲方实验实训设备协助乙方进

行产品研发、生产;

5.委派专业教师带领实习学生到乙方生产基地实习,实习期间要求教

师全力配合乙方工作人员做好实习学生实习的各项工作;

6.委派专业教师与乙方工程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共同指导学

生实训、实习或承担企业生产、项目开发任务,实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优化;

7.做好实习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教育工作,要求实习学生严格遵守

实习单位的保密制度、安全制度和其它有关规章制度;

8.选聘乙方有突出成绩的工程技术人员为我系兼职教师或实习实训

指导教师,乙方受聘教师在参加学术交流、印刷名片等可使用甲方授予的兼职职务;

9.根据乙方的用人需要,优先并择优推荐甲方毕业生顶岗实习、就业。

10.负责基地牌匾的制作,并在媒体上宣传报道,提高双方知名度。

11.为乙方在职职工的继续教育、行业职业资格鉴定等提供培

训与方便。

12.甲方为乙方的员工培训提供必要的资源,例如场所、多媒体教室、实训室等。

三、乙方的权利与义务

1.配合甲方进行专业开发。推选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

员与甲方共同研讨制定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发挥自身的行业优势和社会影响,根据需要与甲方进行项目

合作研究,并对双方成果进行推广;

3.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与甲方合作进行产品研发、生产合作建

设,为学院提供良好的产品生产实训资源;

4.在不影响生产的条件下,安排甲方人员进行顶岗锻炼,为甲方培

养“双师型”教师、技能型学生提供帮助;

5.为甲方提供良好实习场地,妥善安排甲方实习学生实习各项工作;

6.根据工作需要,推荐有丰富实践经验又能从事教学工作的专业

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甲方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

7.配合甲方进行教学或实训质量考核,为甲方进行毕业生跟踪

调查提供方便;

8.学生在乙方实习期间,乙方要加强学生的管理和安全教育,发现异

常问题,应及时通报甲方。实习期满后,根据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作出书面鉴定,并提供给甲方;

9.优先选聘甲方推荐的优秀毕业生,经相关部门考核合格后

可直接入岗。

10.可以聘请甲方专业教授、工程师作为企业研发团队客座教

授、技术顾问,本着互惠互利原则,可以以企业兼职身份对外宣传。

11、可以安排部分产品在学院实验实训室研发、生产,乙方

出技术人员协助把关,用以解决乙方产品生产、技术升级问题,解决甲方师生的技术提高与技能实训问题。

四、合作时间

本协议有效期三年,自20年月至20年 月止。根据双方合作意愿和运行情况,可长期合作。首次合作结束后,双方可共同商议形成新的合作意向。

五、其它方面

1.本协议一式二份,由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

章之日起生效;

2.对于双方共同研发的专利项目,产权归双方共同所有;

3.双方应遵守有关条款,未尽事宜,可由双方协商解决或签定

相关条款的补充协议;

4.如其中一方单方面违约或有损害对方利益或形象的行为,另

一方有权终止协议。

甲方:(公章)乙方:(公章)

代表(或授权)人:代表(或授权)人: 电 话:电话:

业务联系人:业务联系人:

电话:电 话:

2011年月日2011年月日

2.校企科研合作协议书 篇二

所谓科技孵化器, 我国科技部对孵化器的定义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社会公益型科技服务机构[1]。通俗的讲, 科技孵化器是加速高科技企业或高科技项目产业化发展能力的机构。也就是促进成果产业化, 主要是将相关的科研成果运用到相关的产业中。孵化器最初在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美国, 并随着新技术产业革命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孵化器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 即“武汉高新企业创新服务中心”。该孵化器目前的548个孵化器中, 已经有入住的企业4万个, 毕业的优秀企业有2万个, 对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与此同时近20年的发展实践中, 孵化器也不断证明成为促进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振兴区域经济的“倍增器”。我国目前的孵化器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实现从以完善基础设施环境为特征的粗放型增长向以提高运行效率、重视社会效益为特征的内涵型增长的转型发展。

当前学界将科技孵化器按照其性质分类主要包括综合型孵化器、专业型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企业孵化器、国企企业孵化器、国际企业孵化器、虚拟孵化器以及孵化器后[2]。在这些孵化器中, 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结合被认为是一种绩效水平高的运行模式, 也是大学服务于社会的有效形式。如深圳市政府和清华大学联合设立的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就是一种高层次、综合性、开放式的“官、产、学、研、资”相结合的实体, 也是我国华南地区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从清华大学的角度, 成立该研究院的目的是:发挥研究型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 探索研究型大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途径。从深圳市政府的角度, 成立该研究院的目的是:探索产学研结合, 建立区域创新体系的途径[3]。该研究院成立至今, 在产业创新、人才培养、管理服务以及资金投资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被视为校企合作的孵化器成功样板。这将在一定时期内成为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一个方向。

尽管科技孵化器是实现校企合作、提升产业创新、提升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 但是, 孵化器的孵化机制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学者们在进行了大量研究之后, 对这些因素进行了梳理。国外学者Stuart (1987) 以大学科技园中的新创企业为样本, 研究了孵化器取得最初成功的主要影响因素。指出, 企业家精神对成功有正影响, 市场、研发密度、企业组织特性对成功有负影响。而珀纳 (Pena, 2004) 利用回归分析对114个在孵企业进行实证分析后认为, 影响在孵企业成功的决定因素是企业管理者的人力资本素质和孵化器提供的管理培训和支持服务[1]。在国内, 一些学者将影响因素分为外部和内部两大类, 认为外部因素包括政府因素、法律环境因素、投融资环境优化等;而内部因素则包括运营模式, 组织模式、经理人素质、入孵企业之间关系等方面[4]。相对于硬件条件、科技实力以及周边环境这些可以通过调控改善的因素外, 许多学者认识到软环境即从业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的素质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营因素影响作用也较大, 认为“部分孵化器在经营管理上还停留在原体制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 尚未建立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孵化现代科技企业的良好经营管理机制。服务停留在物业服务阶段, 没有真正发挥出自身核心价值。”[5]特别是在将来一定时期内, 在校企联盟的孵化形式成为一种有效的孵化方式的条件下, 这些问题对双方从业人员的影响更为明显, 对大学科研管理人员在孵化器中所需要具备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

2 当前大学科研管理人员的主要素质及不足

大学作为人才和智力的聚集地, 是科技转化生产力的重要场所。高校科研水平的高低与科研管理人员有着密切的关系, 科研管理水平对高校科研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曾把美国二战以后的迅速发展归结为两个因素:一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成功的推广应用;二是科学组织管理工作经验的成熟[6]。作为高校的科研管理者, 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 主要从事的工作可以概括为:按照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和管理的原理, 制定高校科研发展规划, 对科研活动进行科学分析, 建立有利于科研活动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 合理有效地管理科研人员和科研经费, 使科研任务的完成达到最佳程度。这些日常事务对从事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相应的标准。一般而言, 学者们将现阶段大学科研管理人员所应具备的传统素质进行了梳理, 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从道德修养上看包括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 如树立正确是非观, 在工作中客观公正, 从国家和学校的整体利益出发, 尊重科学, 抵制学术腐败, 同时甘作“幕后英雄”不计较个人得失, 默默奉献和付出等。

从业务上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如了解学校所相关学科的一般知识, 特别是在学科交叉, 协同合作的发展形式下, 及时补充相关知识, 实现对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向、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工作的有效管理。同时具备较宽的知识面, 特别是对本职管理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二是具备对科研信息的驾驭能力, 如能够及时的采集和分析科研信息, 并与学校实际结合, 服务学校科研工作。三是具备必要的工作技术能力, 包括一定程度的计算机能力、外语能力、写作能力等。

从能力上看主要包括综合的管理能力、良好的协调能力以及高超的服务能力, 如具备独立的表达管理能力, 能够协调不同部门不同学科之间的工作, 同时具有多样化, 灵活性的服务能力等。

但是, 在倡导校企合作, 实现科技孵化运营模式的今天, 光通过加强自身的素质建设、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达到大学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标准还不足以使高校作为科技孵化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发挥良好功能, 以实现大学服务社会的设想。其原因是原有的科研管理人员素质标准是基于大学科研工作本身而言的, 适用范围通常在高校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政府部门和部分企事业单位。科技孵化器作为市场经济环境下实现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的新生事物, 其前瞻性和创新性都是对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素质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在这种形式下, 原有的科研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已经满足不了现实的需要,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面对新形势的创新能力

高校成果产业化与科技企业孵化器相结合是新的科技创新, 体现了创新作为知识经济时代重要推动力的地位, 特别是在创新问题已经被提升到了关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更为重要。因此高校科研管理人员需要与之相适应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然而受体制和观念的制约, 大部分的科研管理人员创新能力欠缺, 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理念上的创新观念不足, 诸如因循守旧、“井底之蛙”在内的封闭式思维方式还普遍存在;诸如“市场营销”、“效率与效益”、“竞争与合作”在内的新思维观念还有待建立。这需要科研管理人员将原有的对人的管理逐步转变为对知识和科技成果的管理, 以知识创新及管理创新为基础, 对科研管理的认识做到科学化、系统化, 实现观念创新。其次是管理机制创新不足, 新形势下需要建立多样化、多元化的灵活管理机制, 才能应对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 而原有的管理机制在制度设计、工作程序、标准规范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需要科研管理人员通过机制创新予以完善。在这种形势下, 仅持有原有的管理方法, “萧规曹随”是不能满足产学研的需要。第三是管理方式的创新, 在信息化时代的影响下, 许多便捷的, 高效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不断被研究和应用, 而科研管理人员在办公技术、管理质量、科研效率上还未能与时代紧密结合;造成方式、方法滞后、效率不高等现象, 这是未能在方法上实现创新的结果。

(2) 社会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

当前大学科研管理人员通常从事着与学校有关的科研管理工作, 其工作范围通常在高校内部及相关的管理部门之间, 受工作圈层的制约, 大部分科研管理人员与社会的联系和交流合作相对薄弱。随着校企合作的科技孵化模式的逐渐深化, 产学研合作程度不断加强, 这先前社会联系交流的薄弱就容易使大学科研管理人员在一定程度上由于脱离社会现实, 沉溺于传统的“象牙塔”中工作而带来与社会“对接”的脱节,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市场开拓能力不足,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结合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高校有着大量的科研成果可以实现产业化, 但是需要科研管理人员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实现资源调整和合理配置, 将研究、应用和开发统一起来。才能打开学校和企业实现“共赢”的局面, 但是当前大部分科研管理人员对市场的敏感性和把握能力明显不足, 未能主动进入市场, 宣传和推销自己, 参与经济循环, 从而阻碍了成果产业化的进行。使大量的高校科研成果封存在学校的“保险柜”中, 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 社会服务意识的欠缺使得一些科研管理人员缺乏一定的公共关系活动。造成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从而在促进科研组织内部的协调, 优化科研组织外部环境, 沟通和协调与各方的联系, 推进科研课题的立项和成果转化上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3) 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校企合作的科技孵化器形式所涉及的不再是传统的学校之间、学校和部门、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双向联系, 而是基于学校、政府、企业三者之间的立体融合, 这将涵盖政府、社会、市场等三大方面, 其组合和合作也更加复杂和灵活。因此, 科研管理工作不仅是一门学问, 也是一门艺术, 要求科研管理人员尽可能的具备较为全面的综合素质。但是当前科研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活动能力需要提高, 在面对企业、学校、政府、主管部门这些不同性质的机构时, 需要科研管理人员具备相对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 具备一些对外交流和沟通的技巧。二是需要提高组织与协调的管理能力, 新形式下的校企合作不仅设计到不同机构的协作以及联合公关, 还涉及到不同机构内部的人事、财务、外事等部门的协作, 这就需要科研管理人员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只有做好这些机构和部门之间的资源整合与协调, 才能够真正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 为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及服务社会, 为企业的创新和生产力提高营排除障碍, 营造和谐的气氛。三是需要提升法律及知识产权相关知识, 科研成果产业化必然牵涉到知识产权的归属和保护, 这也对科研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时刻树立法律意识, 明晰产权, 明晰具体协作条款, 才能够有效的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 减少由于考虑不周带来的麻烦。

3 社会工作视角下大学科研管理人员的角色培育

社会工作产生于19世纪末的西方社会, 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在欧美、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社会工作者与律师、牧师被统称为三大社会支持职业, 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地位与责任。在我国,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加快, “建立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6]被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标志着这一社会角色逐步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剖析其中原因, 我们发现主要是由于社会工作的理念和学科方法不仅能够切实的解决存在的社会问题, 维护社会稳定, 发挥社会功能;而且可以促进人的发展。因此我们认为要促进大学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发展, 需要引入社会工作的概念, 对其进行角色培育, 使其从单一的管理人员变成能够从事社会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这样不仅可以确保校企合作科技孵化模式的顺利进行, 还能促进大学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发展。这里引入社会工作者合并服务的角色概念, 认为大学科研管理人员的角色培育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 促进者

促进者的角色本意是使作用对象得知本身改变的潜力, 从而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并促使其与各种资源连结起来。对于大学科研管理人员来说, 他需要通过自身的工作实际和学校实情, 包括师资结构、科研水平高低来寻找出合适的方案, 挖掘科研人员的潜力, 同时使科研人员能够意识到潜力挖掘和改变对自身及学校发展所起的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能力和资源投入到目标中去。以实现学校科研人员主动的将成果引入市场实现成果转化并服务于社会。实际上, 在具体的培育过程中, 大学科研管理人员不仅要起到促进作用, 还应发挥增进作用, 即增强不同群体与不同机构之间的融合能力, 排除机构和群体差异带来的陌生感。建立起新的合作和支持系统。

(2) 中间经纪人

在校企合作实现科技孵化的模式中, 牵涉到许多的社会机构, 涉及不同的领域, 拥有不同的资源和机会, 同时也触及不同的体制和规则。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合作机构和群体, 完成任务、排除困难, 但是如果光凭借合作双方本职人员, 如科研人员, 企业工作人员是难以完成的。必须有相应的角色将人或机构与提供资源、服务和机会系统的连接起来, 引导他们使用这些资源和机会。因此科研管理人员有必要在其中担当“经纪人”的角色。满足不同群体和机构多样性的需要, 做好联络、沟通工作, 协调各种资源和机构间的活动。在这一基础上, 科研管理人员还应当扩展自己的知识, 熟悉相关流程、政策及法律, 发挥咨询和顾问的作用。

(3) 管理与协调者

合作双方的服务输送和传递以及协作的开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很难由单边去统筹, 特别是那些需要长期进行并不断深化合作的案例。因此, 科研管理人员就需要为协作的双方提供这种管理服务, 具体表现在制定相应的计划, 协调安排服务;在过程中实行监督及跟踪, 并对合作双方进行评估。对于不同群体、不同机构之间的资源整合, 科研管理人员还需要发挥协调的作用, 统筹相关资源, 满足不同需求, 最大程度的协调好合作方的相应资源, 同时保证资源的节约使用, 并有效营造协调协商的合作氛围。促进双方的发展。

(4) 倡导者

在校企合作实现科技孵化的过程中, 面对新生的社会事实, 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 这些困难有的涉及人力资源和技术层面, 有的会涉及政策与制度层面。在这些困难带来的瓶颈面前, 需要有人致力于改变和消除这些困难带来的负面影响, 以确保目标的实现。因此, 科研管理人员还需要发挥“倡导者”的角色, 他可以代表这些合作双方来抵制或增进一个有目的的行为, 并为相应的群体和机构争取权益及资源, 特别是通过自身对具体问题的了解, 对有关部门或机构政策和制度的修订及完善起到建言和倡导的作用。特别是在这一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合理的社会行动策略, 为出现的问题提供理由和证据, 从而克服相应的困难, 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社会事务管理者的角色实体, 其工作理念对于大学科研管理人员的角色培育有着积极作用, 因此引入这一概念, 使管理人员具有多面的角色。可以有效的推动科技孵化器的发展, 同时有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 成为服务社会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边伟军, 罗公利.科技企业孵化器研究回顾与展望[J].经济问题, 2008 (6) :69-71.

[2]孔德涌.科技孵化器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软科学, 2007 (11) :4.

[3]林强, 王德保.科技孵化器:大学服务于社会的理想模式[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3 (12) :47.

[4]宋艳.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学术交流, 2008 (10) :85.

[5]董艳英.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科技, 2009 (3) :2.

[6]刘梅.论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十大素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6 (10) :34-35.

[7]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编写组.社会工作综合能力[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7:1.

3.以科研推动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 篇三

[关键词]高职院校 科研工作 校企合作

[作者简介]王蕊(1983- ),女,陕西西安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学;杨卫军(1975- ),男,陕西西安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发展经济学。(陕西 咸阳 712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攻关项目“高职院校建立校企合作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Z10)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2-0037-01

高职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教育类型。“举校企合作旗、走产学研结合路”,成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和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必由之路,其内涵即产业、学校和科研机构三方面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集研究、开发、生产为一体化的系统。但一直以来,校企合作都是学校更主动,企业相对被动,合作企业对项目的兴趣日益淡化,运营成本出现走高态势,加之,经济效益与教学效果、生产规律与教学规律、生产任务与实习任务等一系列矛盾难以调和等。诸多不利因素导致校企合作逐步走向粗放的管理模式,最终流于形式。因此,在目前国家缺乏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相关刚性制度缺失的情况下,要实现校企深度融合,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才是根本,科研贡献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校企合作育人能否实质性开展最为重要的推动力。

一、科研工作推进校企合作的难点剖析

(一)自身基础薄弱

我国高职院校科研工作起步较晚,管理机制和奖励措施都还不够完善,使得科研运行的动力不足。高职院校不宜像本科院校那样去要求科研,特别是在基础研究方面,职业院校毫无优势可言,这也是由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定位和实力决定的。

(二)认识尚有误区

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科研工作的地位不断提高。教师评职称时,科研工作具有信号功能,可能比教学工作更为重要。高职院校的教师,基本都是为了评职称才做科研,而在本科院校,没有科研就没有前途,有的高校甚至出现了科研富翁。高职院校从专科升格到本科,必将在科研方面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所以,高职院校对教师强化科研考核是一种必然趋势。

(三)投入成本不足

长效机制的关键是激励相容。失业人数这么庞大,却不能满足企业需求,高职院校如果不能从技术上帮助企业,双方就没有合作的基础。高职院校不断进行规模上的扩张,在科研方面,投入成本不足,科研队伍很难申请到国家级、省部级的项目支持。

(四)政策支持乏力

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的四大功能之一,也是衡量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指标。然而,各级教育管理机构更多关注的是本科院校的科研工作,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经费、项目等方面,缺乏倾斜性政策扶持,使得应用型技术研究平台未能有效搭建。

二、科研工作推动校企合作的实践探索

(一)大力构建应用型技术研究平台

依托牵头组建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高职院校最大限度整合社会资源,力促生源链、人才链、信息链、就业链、成果链良性互动,形成“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组织”的四方联动机制,逐步实现了教育、研发、培训、服务、生产异质融通。同时,高职院校应当配套健全完善科研工作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将“集团化办学”确定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试点项目,诸如,将“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研究”项目,列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试行横向项目到款目标责任考核,极大地推动科研工作顺利开展。

(二)项目带动全面提升科研水平

相继投入资金支持国家示范院校建设项目和学院教育教学,提升持续推进内涵建设,重点以高层次的教科研项目为载体,努力实现科研工作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中国职教研究学术影响力——基于2008年度教育类核心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第36期)的数据,显示了职教研究学术影响力的排行榜,对各所高职院校的机构发文量统计进行排名,机构文献被引用统计进行排名,机构文献被引频次(即年度指标统计)进行排名,对所刊用文章所涉及的国家级课题、省部级课题、校内课题的篇数进行统计,有效推动提升高职院校科研水平。

(三)更新理念打造精品团队

以“提升双师素质,优化双师结构”为建设重点,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接受世界最前沿的高职教育理念,使教师在思维层面上,与世界接轨。投入大量经费,用于教师培训学习和下企业锻炼,选派人员赴美、德、日、澳等国家及香港地区知名院校、世界著名企业学习、研修,聘请企业业务骨干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

三、科研工作推动校企合作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科研工作的管理职能

科研工作,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管理职能,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明确了高职院校的科学发展方向。不断完善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管理职能,使其科研成果尽早转化出能被社会利用的价值,充分展现产学研结合的特点。

(二)保障科研工作的资金需求

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多有实际困难,因而贴近企业生产实际是必需的,它们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经济基础不是很强。高职院校在以科研推动校企合作的探索过程中,科研工作需要资金的保障,为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管理职能的发挥奠定基础。政府应当加大科研的经费投入,改善科研的办公条件,给予校企合作一定的保障机制。

(三)发挥科研工作的服务职能

以科研推动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需要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科研活动的服务职能,促进提高教学质量,发挥科研成果服务社会的职能,才是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显现,满足企业在各方面的需求。

(四)鼓励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需要解决生产第一线的实际问题,高校需要开展科研工作,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明确科研工作的发展方向,并将科研成果反馈给企业,充分体现高职院校服务于企业的职能。健全的评价体系可以看作导航仪,指引科研工作的方向和目标,鼓励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高职院校的管理部门应及时组织给予科研成果奖励,将科研成果的鉴定、奖励和转化以制度化的形式加以表彰,同薪酬体系、职位晋升、职称评比相联系。

(五)培养科研工作的业务骨干

为了满足企业提高员工素质与技能、培训员工的需求,高职院校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业务骨干,而目前很多教师的科研能力还不够强,需要“传帮带”,在引导和带动全体教师做科研的同时,树立教师的科研意识,明确教师的科研职责。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的实践道路上的不断探索,尤其需要联系实际,服务并指导教学,不断开发人力资源,培养科研工作的业务骨干,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科技创新精神和科研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郭琳,胡幸鸣.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探索[J].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

[2]何添锦.高职院校科研整体实力提高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7).

[3]毛晓燕,谢芳.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现状与对策探析[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

[4]张森,张霞.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定位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7).

4.校企合作协议书 篇四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一. 目的:

为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能使学生在校得到更好的锻炼,故建立甲方与乙方之间的合作关系,以符合双方的发展需求。经双方友好协议签订合作协议书,合作内容如下所述。

二. 合作方式:

1.合作对象:,面向全国(省)统招正规全日制三

(二)年制中专/技校/职业高中之在校学生及(应、往届)毕业生。

2.录用条件:成绩优异、品行良好、体检合格以及甲方要求的其他条件。(体检标准由甲方提供)

3.合作人数:人/年,男女比例1:1为标准。(详见各企业,月份招募实习生计划及筒章)

4.合作时间:乙方自签约开始每年2月至12月期间输送上述第3条款所约定之数量的学生到甲方实习或就业。

5.合作注意事项:

(1)乙方在输送前应提前15日将拟输送人员的名单和资料告知甲方。对于与甲方要求不相符合的人员甲方可提出异议并拒绝接收。

(2)学生到苏州后需要在苏州进行甲方规定的身体基本健康检查,体检合格的学生方可至甲方正式报到,报到后3天内学生参加甲方的新进人员教育训练。

三. 定向“奖学金冠名班”

1.为方便乙方扩大招生,乙方除按本约定定期输送学生至甲方实习或就业外,还可申请将甲方纳入自己合作学校的“实习基地”,并征得甲方书面同意后,开设以甲方为定向输送对象的“奖学金冠名班”,开班后乙方需书面通知甲方开班学校、专业、人数、名单、学习时段、实习就业时间等基本数据。

2.“奖学金冠名班”比照乙方合作学校一般专业与学制进行正常教学,但必须把到甲方实习(时间在3个月以上)安排在教学计划中,实习时间每年7月至12月之间。

3.“奖学金冠名班”招生人数为100人(含)以上,男女比例1:1以上女偏多,此部分人数包括但不限于第二大项第3条款的总人数中。

4.“奖学金冠名班”开班后每学期乙方须向甲方提供学生所学课程的学科考核成绩及品德考核成绩。对于成绩差者或品德不符合要求的学生,乙方需要进行淘汰。

5.若乙方有需要,甲方可提供有关到甲方入职注意事项的基础课程教材给乙方,以配合“奖学金冠名班”的教学。

6.凡符合甲方用工标准的“奖学金冠名班”的学生都可根据甲方双方事先约定的实习时间直接到甲方实习。甲方将不再至学校进行挑选,但甲方可对实习学生的情况进行复核,对不符合甲方要求者,乙方须在30日内更换。

7.“奖学金冠名班”学生实习期满及毕业后是否被甲方录用为正式工,将尊重乙方学生的意愿双向选择,甲方将按届时的实际需求优先考虑乙方学生。

8.甲方不规定“奖学金冠名班”之学生在甲方实习期满及毕业后在甲方的服务年限,但双方另行约定服务期的除外。

9.“奖学金冠名班”由甲方统一授牌给乙方。

四. 双方权利义务

甲方:

1.甲方承诺不收取乙方及学生任何不合理的费用。

2.甲方承诺按甲方用工标准,依规划时段,经相关笔(面)试作业程序选用乙方学生。

3.甲方将完全接收乙方根据约定送来实习或就业之符合甲方要求的合格人员,并安排专人负责接待。

4.甲方将安排乙方所输送之学生在公司住宿、在床位不足时安排学生到条件较好的住宿点住宿,并提供厂车。

5.甲方将赠送公司的宣传资料给乙方,并可配合乙方做学校招生宣传。

6.甲方每年定期召开学生访谈会,届时将邀请乙方相关领导或者学校老师前往参加。甲方承担访谈会计划所需之交通食宿费用,并安排乙方在职学生参加访谈,对于乙方表现优秀的学生甲方给与奖励。

7.甲方安排专职人员协助乙方处理所输送学生的后勤问题,并在职责范围内进行协调及帮助。

乙方:

1.乙方必须保证到甲方实习或就业的学生为乙方的正规学生,具有合法学籍及身份证明,且无任何违法及违纪记录。

2.乙方必须保证在约定期限内准时将学生送至公司实习就业,且学生人数不得低于约定的数量,若人数不足,则乙方需要及时补充差额人力,补充时间由双方协商决定。

3.乙方不得以甲方培训班的任何名义收取学生额外的、非法的、不合理的费用。

4.乙方学生在甲方实习/工作期间发生非甲方责任的疾病、对第三方的责任等,乙方需要自行处理,甲方可予以协助。甲方为实习生本人购买商业意外保险,5.乙方在输送学生的过程中,必须取得学生的同意,如发生强迫、欺诈或其他违法行为的,由乙方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责任。

6.乙方需要协助甲方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并配合甲方对违法违纪的学生按照甲方的规章制度进行处罚。

五. 奖励方式

1.考核管理,并分考核等级

(1)若乙方达到以下条件,则考核等级为A级,甲方给与乙方奖学金 元/生,并颁发锦旗。

A级条件:每年学校按甲方指定时间输送学生人数满200名,男女比例达到1:2以上,输送之学生半年内无大过等重大惩处纪录。

(2)若乙方达到以下条件,则考核等级为B级,甲方给与乙方奖学金 元/生,并颁发锦旗。

B级条件:每年乙方按甲方指定时间输送学生人数在100-199名之间,男女比例达到1:1以上,输送之学生半年内无大过等重大惩处纪录。

2.甲方在乙方输送学生后,根据乙方的实际考核成绩按年发放奖学金。

3.如输送500人可得2个A级、1个B奖学金。

六. 违约责任

1.若乙方在约定的时间未输送约定人数的80%到甲方实习或者就业,则甲方将取消与乙方的合作,并有权解除本协议。同时若乙方有开设“奖学金冠名班”,则甲方有权取消乙方对该班的合法开办权,并收回“奖学金冠名班”的牌匾。由此所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乙方自行负责。

2.乙方输送的实习或就业学生不符合甲方的要求(甲方可根据实际的需要增加、变更要求)的,乙方须在接到甲方通知后30天内更换,未更换亦未向甲方做任何说明的,甲方有权解除本协议。

4.甲方若有收取乙方学生非规定费用时,乙方有权终止本协议的执行,并向公司人力资源部检举查核处理。,七. 其他以上协议,甲、乙双方需共同遵守,其余任何有关本协议内容的变更,须经过双方共同协商同意后方可执行。甲乙双方任何一方若要解除本协议,须提前3个月以上书面通知对方。甲乙双方若有人力规划之调整必要,在学生学业尚未完成前必须停止本协议议定之定向人才培育班。为保障学生基本受教权益,应以学年为单位提出停办本协议所规定班级之申请。甲方应于拟停办前一个月以书面通知乙方。

八. 管辖

本协议在执行过程中如引起任何争议,由双方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则由甲方所在地法院管辖。

九. 通知

乙方在本协议项下的通讯地址为:甲方按照前述地址向乙方发出的函件,乙方可于6日内查收是否已经送达。

本协议一式2份双方各执一份,经双方签字生效,未尽事宜可通过附件完善,附件与本协议有冲突的以附件为准,附件经双方签字与协议具同等效力。

甲方:乙方:

地址:地址:

负责人:负责人:

(公章)(公章)

5.校企合作协议书 篇五

甲方:(盖章)

乙方:ZZIA(盖章)

年月日

校企合作协议书

甲方:

乙方:

一、合作宗旨

双方本着集成有用资源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可以蒂来经济效益的生产力 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在实践中培养高科技人才,促进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共同进步为目标,一致同意在优势互补、平等合作、互惠互利、夹同发展的基础 上建立全面的校企合作关系,并达成合作协议。

二、合作方式及内容

经双方友好协商,合作方式及内容参照以下条款执行,未尽之处,可另做补充。

(一)共建“ZZIA研发基地”(简称研发基地〉在企业成立研发基地 研发基地将以国家战略与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特色产品和优势学科为基础,结合广苏省及国家产业结构调整 升级的实际需要 重点开展工业诙计产品捡测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和相关产品开发。l.研发基地性质

研发基地为非法人机构,向甲方负责,并在企业方挂牌“ZZIA产学研基地”;研发基地负责对企业员工定期进行培训,对企业最新研发的新产品进行上线培训等

2.研发基地的职责

斫发基地以解决企业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工业设计、捡测等问题为圭要任务,并针对甲方的具体工程技术问题,开展报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研发基地负责对甲方员工定期进行培训 对企业最新研发的新产品进行上线培训等;研发基地负责申报甲乙双方有资源互补优势的科研顼目 向政府各级主管部门申请相应的科学技术研宄经费。

3.人员构成研宄基地人员根据甲方需要灵活组成,可以是跨学院,多学科组合形式。4研发基地经费

()

(二〉顶岗实习工学结合为培养更多具有良好专业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态度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乙方可以按照双方商定名额派学生在甲方进行相关专业的实习。

甲方在乙方学生实习前一个月,将当年可接纳的实习人数、专业、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告知甲方。乙方结合甲方实际情况制定实习计划(包括学生人数、专业、实习时间、实习内容、负责人等)经双方确认后执行实习期间,乙方需派出实习带队老师负质具体实习事务保证乙方学生遵守有关法规和甲方的管理制度。

(三〉就业推荐、优先录用优秀毕业生为了甲方的长远发展、战咯定位、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乙方向其推荐所需人才。

(四)其他

l甲乙双方利用各种学术会议、行业会议和有关推广资源,推荐介绍对方,以提高双方的知名庹和影响力。

2乙方可制作“ZZIA校外敬学实习基地”匾牌,赠送给甲方,以对外表明双方的合作关系

三 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l 甲方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优势和生产条件支持研发基地建设工作,与乙方进行产学研合作 2 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活动情况下 甲方为乙方的学生实习、实浅、实验活动提供方便 3 同等条件下,甲方优先录用乙方推荐的优秀人才合作中相关专利权、技术后续改进权、同类或类似产品项目(包括与顼目有关的附属品〉专利申报杈一律属甲方。研究基地科技成果在转化或产业化时,企业方享有转让权。乙方学生在乙方实习期间,参与甲方项目开发所取得的成果,其知识识产权归甲方所有;甲方根握实习学生对成果的贡献,适当给予经济朴贴。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二〉乙方的权利与义务

l为甲方的长远发展、战略定位、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供技术支持,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2根据甲方捉出的高新技术顼目需求和企业技术难题,积极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开发、成栗转化和技术玫关、支持企业创新。

3帮助甲方进行企业员工培训、技能授升。

4帮助甲方进行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推广应用。

5推荐甲方急需人才和技术资源。

6保证乙方学生在实习期问遵守相关法规和甲方的管理制度。

7协助甲方按照大学生就业政策法枧做好毕业生录用工作。乙方应应保证其交付给甲方的研宄开发成果不侵犯任何笫三人的合法权益。如发生箅三人指控甲方实施的技术侵权的,乙方应当承担全郜责任。

9乙方不得在向甲方交付研宄开发成果之前,自行将研宄开发成果转让给笫三人

四 合作期限

合作期限为年双方可根据合作意愿和实际情况续签合作协议。本次合作结末后,双方可共同商议开柘新的合作领城,建立新的合作蒽向。

五 安奎保密

⒈合作涉及到甲乙双方所有人员均有保守商业秘密和秘密信息的义务。在签订协议、合同和合作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和秘密信息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泄露或常不正当使用。泄露、披露或者不正当使用该商业秘密和秘密信息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及其他相关法律责任。

2本盔所说的商业秘密,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效益具有实用性并且权利人采取过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包括但不限子合同书、合同附件、客户名单、经营渠道、科研内容、科研成果等。

3本条所说的秘密信息是指甲乙双方中一方明示要农对方保密的信息。

六 协议生效 变更和终止

l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盖章签字之日生效。

2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协商签订更加具体的单项目协议或合同,作为本协议的附件。

a如本协议在履行过程中变更、补充和修改,可根据双方的合作意向和实际情况进行友好协商,经双方同意后变更合作协议。未经双方同意,任何一方不得随意更改本协议。

4在协议履行期间如因单方面原因提出中止合作,双方应进行友好协商,并满足协议附件要求的前提下,经及方同意后终止本协议。

七 违约责任

未按本协议实行即视为违约,末违约方可以单方解除协议,并要求对方赔偿相关顼目的损失。

八 其他

l基地所有的研究成果、及方项目的研究开发人员,享有在有关报术成果文件上写明技术成果完成者的权利,取得有关荣誉证书和奖励的权利。双方协定相关协议后,共同商定研发基地本年度的工作计划并根揭工作计划核算相关人员的投入、经费等内容

3本协议为总协议,其中具体事顼可以本协议为基础另行签订具体协议或《实施细则》。未尽事宜可以另行补充约定。

甲方:(盖章)

代表(或授权)人:

年月日

6.校企合作协议书 篇六

乙方:

(企业)(学院)

地址: 地址: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杏晖光学(厦门)有限公司成立于19xx年,是一家自主研发、制造、销售眼镜及光学镜片、镜框、镜脚等相关零配件等产品的大中型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深受客户信赖和好评,公司荣获“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称号,并拥有行业多项标准及专利。

厦门远东专修学院是经教育部门批准成立的一所民办高等专修院所,为顺应厦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学院对外合作交流,使学生更好上岗就业,厦门远东专修学院深化教学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培养优秀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目标,走以就业为导向、由就业促发展的办学新路。

甲、乙双方经过友好协商,本着双赢的原则,达成如下协议:

一、指导思想

本着平等互惠的原则,实现校企资源优势互补、利益互赢。以建立高技能人才合作“双主体”培养基地为基础,将工学结合引向深处,使企业渗透进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校企合作是紧密结合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企业和学校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制度。协调学校结合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与企业联合制定培养计划,为企业培育高技能人才,选派讲师人员协助教学,吸引学校教师、公司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

二、合作原则

平等互助、友好协商、面向市场、能力本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

三、合作内容

1.根据甲方企业发展需要和岗位工作专业技能要求,由乙方根据企业的要求为甲方定向培训在岗管理人员,命名为“企业管理专修班”,并根据甲方企业发展状况,根据生产经营规模或投资领域的变化等情况,适时共同商讨调整定向培养专业、规模和合作方式。

2.甲方向乙方提供本企业职业岗位特征描述,各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等级,企业的岗位工作待遇和工作环境,并为甲方制订相应各专业培养目标,审订合作各专业培训计划及专业课程设置。

3.双方将定期(每季度一次)通过走访或座谈形式就双方合作开展情况、协议执行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如遇突发情况,双方将及时联系并加以解决。

4.甲乙双方在开展订单培养、合作办学过程中,因重新组班或专门化的教育教学、实习实训等因素,所增加的部分教学成本,双方可协商另议。

四、实施方案细节:

1.培训内容:依附档20xx年培训工作计划内容实施

2.培训时间:预定自年月日至年月日。

3.培训方式:乙方指派学校讲师依约定之日期至甲方培训相关人员。

4.授课方式:中文授课,讲解、案例学习、讨论。

5.培训地点:甲方工厂所在地点或甲方指定地点。

6.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A.甲方组织受训人员准时接受培训。

B.为便于乙方提供服务,甲方应于开课前一周向乙方学员统计报名情况,并将学员课前调查情况统计完毕之后交给乙方,具体受训学员人数由甲方自行确定。如遇计划改变,也应于开课前一周告知乙方。

C.甲方在接到乙方课程所需的课程教学准备清单的前提下,应负责提供适宜的培训场所、培训设施等。

D.甲方如期全额支付培训费用。

7.乙方权利和义务:

A.课前乙方应积极配合甲方进行培训需求调研,培训课程设计等前期工作。

B.乙方应保证培训授课水准和培训的有效性。

C.乙方负责向甲方提供完整的符合授课内容的授课计划与课程大纲以及课程教学工具。

D.乙方从甲方企业客户及甲方取得及获知之资料及事物应予以严格保密,如果没有甲方的允许乙方不得向外复制和泄漏被授课企业任何文件和资料。E.乙方应及时与甲方沟通并确认行程安排,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做时间调整及时与甲方沟通。

F.对甲方支付的培训费用,乙方应及时予以核对(在收款后的一周之内)。并通知甲方核对后的结果。

8.培训费用:

A.本次开设10门课程,费用为人民币,总培训费用为人民币。

B.培训期间,培训老师在厦门市内往返交通由甲方负责。

9.支付方式:签约后甲方按月以现金支付方式结算课酬每课时课酬以本约,按规定足额发放教师所上课时的酬金.

以上协议如遇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或其他未尽事宜时,双方另行协商解决并签订补充协议(或备忘录),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本协议一式二份,各双方各持一份。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甲方代表:乙方代表:

7.校企合作协议书 篇七

乙方(企业):

xxxx集团有限公司

为全面实施XX市政府关于教育强市的精神,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中、高级职业技术人才。根据国家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规定,本着共同发展的原则,经校企双方协商,就建立“订单式教育”校企合作模式达成合作协议如下:

(一)甲方的权利义务

1、甲方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将教育教学与社会实际需求紧密接轨。根据乙方要求,甲方开办个人左右的“威胜班”,学制3年(2+1模式),电子相关专业,实施订单式教育,根据乙方岗位技能要求,针对性安排教育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培养爱岗敬业、操作规范的技能型大中专院校毕业生。

2、甲方负责“威胜班”招生工作,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保证“威胜班”生源质量,但不能以乙方名义对外招生,甲方对外招收“威胜班”的正式宣传资料必须经过乙方同意。

3、甲方所招“威胜班”学员的实习安排必须经乙方同意,须优先满足乙方对实习生的需求。甲方“威胜班”学员经考核合格毕业后应首先安排乙方依法进行优先录用。

4、“威胜班”必须保证每届80人以上人员至威胜公司实习就业,实习期由甲方协助管理,每缺少一人向乙方支付违约金200元整。

(二)乙方的权利义务

1、乙方积极为甲方传递行业信息,搜集教学素材,并参与乙方“威胜班”专业教材的编写,提供办学便利,积极参与甲方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2、乙方定期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到甲方担任专业兼职教师,甲方可派专业教师到乙方企业挂职学习,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学生教育教学考核由甲乙双方共同实施,实习考核由乙方实施。

3、乙方为“威胜班”学生实习提供必要的实习条件,配备优秀指导师傅负责实习学生的管理教育,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不得安排学生从事高空、井下、放射性、高毒、易燃易爆、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以及其他具有安全隐患的实习劳动。

4、为冠名班学生,甲乙双方共同在甲方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

5、乙方在甲方设立“威胜奖、助学金”,以鼓励学生更好的学好专业技能,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并资助学校“威胜班”每班每年1万元办班经费。

(三)本协议书自双方签订之日起生效:

本合作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XX市教育局备案一份,其他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附件具有同等效力,争议由乙方所在地法院管辖。

甲方:授权代表人:

年月日

乙方:xxxx集团有限公司授权代表人:

8.中职校企合作协议书 篇八

填报部门:招生就业办 保存年限:三年

甲方: 乙方: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更好的发挥甲、乙双方各自优势,经双方研究协商,同意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的初、中级实用型人才,并达成以下协议:

一、合作目的: 通过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利用校、企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把课堂传授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得实际经验、操作能力的企业技能实践有机结合,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合作办学。

二、合作专业:

三、合作形式:工学交替式、2+1模式、订单委培式等校企合作。

四、合作内容:

1、在乙方设立“剑河县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共同开展专业宣传、协同招生工作,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为教师提供专业实践机会,为毕业学生推荐就业,共同合作开展行业各类教育培训和学历提升函授学习等项目。

2、在甲方设立“ 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接受企业委托进行职工培训,与企业签订“订单式”(“2+1”式或“工读交替”式)人才培养协议等合作等。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校企联办培养在校学生。另一类是校企联办培训企业员工。通过成立实训中心,校企共同承担在岗职工与转岗职工的培训任务,帮助企业提高职工技能和专业知识,促进企业和职业学校共同发展。

五、甲方权利和义务:

1、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以企业需求为办班的出发点和归宿,为企业培养急需人才,储备企业发展的新生力量。

2、通过企业及时掌握行业当前的信息、技术要求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专业的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制度,使所培养的学生与企业要求相一致;

3、负责调整学生的课程、考试安排等计划,尽量不与实习工作发生冲突。如需要安排学生回校参加有关活动,应提前通知乙方,办理相关请假手续。

4、协助乙方做好与学生的沟通协调及管理工作,确保学生遵守乙方的规章制度。

5、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一线进行专业实践训练,了解、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和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从而更新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更好地为人才培养服务。

6、支持企业在职员工的技能培训和学历提升等继续教育,并提供必要的条件。

六、乙方权利和义务:

1、依托学校积极开展学历提升、职工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实现职前培训与职后提升相结合,为在职人员提供继续学习、深造、提升的机会;

2、强化办学意识,为学校的教学、实习、就业提供方便,提升学校办学条件,参与学生的招生、培养、培训过程、实习就业等工作。

3、根据工作需要和甲方的有关要求安排学生实习的具体内容,为学生提供岗前培训,指导学生了解乙方的生产环境,掌握生产技术及安全操作规程。

4、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劳动工具及个人安全防护用品,购买人身意外保险或类似险种,使学生的见习得到较好的安全保障。

5、在实习期间,除了按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协定的实习补贴标准付给学生津贴外,乙方与甲方一同设立校企奖学金,对圆满完成实习活动的学生给予表彰。

6、配合甲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考核,并将实习月考核的结果鉴定等及时提供给甲方。

7、如果学生不能胜任本职工作或严重违反乙方纪律,应以书面形式提前通知甲方,甲方配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并按学校相关规定处理。

8、企业提供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兼任学校的实践课教学。

七、其他事宜:

1、甲方派(联系电话:),乙方派(联系电话:)作为双方履行协议的代表,互相为本协议的实施具体负责协调工作。双方应积极合作共同开展好甲方学生实习工作。乙方应配合甲方做好甲方实习学生安全教育并负有保障甲方学生在实践操行中的安全教育及其相关责任。

2、甲、乙双方根据本协议为蓝本制定补充协议。

上一篇:社会管理下一篇:高二计划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