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健康论文范文(精选5篇)
1.茶与健康论文范文 篇一
吸烟有害健康
这段时间,我老爸经常从后备箱里拿出一条又一条红色、黄色的东东。而且总是和快地放进我们家的柜子里。
我爸晚上睡觉了,我便偷偷打开。那个柜子,仔细一看,全是香烟。
你可别看我老爸平时不怎么抽,但是到的晚上,老爸摇身一变成了一台“排烟器”客厅里烟雾缭绕。幸好我和我妈有睡觉关门的习惯,否则就是睡觉也吸二手烟了!
到了第二天,烟气还未散去。烟灰缸里的烟头数不胜数。听我妈妈说我爸的烟龄比我的年龄还要大,据爷爷奶奶说,我爸从十五岁就开始抽烟了。我爸讲的保证不抽烟的话有成百上千次了,但一直没能做到。为了开导他,我告诉了:一个每天吸15到20支香烟的人,其易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机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其易患食道癌致死的机纺比不吸烟的人大4倍;死于膀胱癌的机率要大两倍;死于心脏病的机率也要大两倍。吸香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原因,而慢性肺部疾病本身,也增加了得肺炎及心脏病的危险,并且吸烟也增加了高血压的危险。
但是,我爸死不悔改,我们用网上、书上全部的招数,都没用。
吸烟有害健康,还是要对我爸说一句:“你要戒烟啊
2.道德健康教案[范文] 篇二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理解道德良好,心理健康能从多方面利于自己的成长,提高学生对锻炼良好心理品质重要性的认识。2.能力目标
1、能够对教师所提供的较为复杂的道德情景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进行初步的分析。
2、能够结合实例,说明健康心理是培养良好道德品格的重要条件。思想觉悟目标
认识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康心理对青少年成长进步所具有的多方面的积极意义,从而增强自觉锻炼的意识。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什么是健康?
(2)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导入 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又懂得了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良好道德和健康心理的关系。那么,道德良好、心理健康对我们青少年成长进步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要锻炼和培养心理品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道德良好、心理健康有利成长(板书)
提问:同学们,大家知道张海迪这个人吗?请了解张海迪的同学谈谈她的事迹。
(学生一般知道的不全,教师组织学生听张海迪事迹。)(事先录好音播放或找材料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
张海迪心理健康水平如何,这对她成才有什么作用? 下面我们结合张海迪的事迹来具体分析一下心理健康对人成长进步的有利作用有哪些。
1.道德良好、心理健康,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掘聪明才智(板书)
提问:张海迪到目前为止有哪些成就?她这样一个重度残疾的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成就?(组织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因为她具有健康心理。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获得许多帮助。心理健康的人,开朗大方少烦恼,常能感受生活的美好,获得积极向上的力量,不断开发智力。心理健康的人有顽强的毅力和自制力,能够克服困难,朝预定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人都是具有潜能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潜能开发的程度。心理健康对学业和成功起推动作用。心理健康的人,社会适应能力强,个性趋于完善,所以能促进潜能的开发、事业的成功。
2.良好道德和健康心理,能使我们增添战胜困难的信心、勇气和方法。(板书)
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是常有的事。人的一生顺利的时候是少数,更多的时候是与困难作斗争。
提问:对待困难有几种态度?而各种态度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请学生结合张海迪事迹回答,教师归纳。)
人们对待困难的态度,大致有二种。一种是有信心、有勇气,以顽强的毅力去克服战胜困难,取得成功。另一种是气馁、退缩、无信心、无勇气、回避困难。前一种是取得成功的态度,后一种将一事无成。人们要想战胜困难,必须在精神上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勇气,二是信心。只有对生活充满信心、乐观、有目标、有毅力的心理健康的人,才是精神上的强者。让我们再听听张海迪怎样说,她说:“我们的世界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越来越强大的病魔,二是更加强大的意志。我每天都在这两者的较量中度过”。“人们常看到海迪穿着红毛衣、剪短发,总是带着微笑,眼睛里闪着逼退一切的光。(可制成投影。)通过张海迪的事迹,我们进一步懂得: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需要有勇气和信心。心理健康的人会产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心理健康的人一般能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3.良好道德和健康心理,能使我们充分地感受生活的美好和意义(板书)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张海迪对生活的态度。
提问:张海迪认为生活美好吗?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美好的事物,当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时对我们个人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看到大自然的美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可使我们心情愉快,无形中可给我们积极向上的力量…… 提问:是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吗?什么样的人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对生活抱着消极态度的人,他们心情不舒畅,不会积极主动去感受生活的美好。而对生活抱着积极态度的人,他们心理健康,能发现生活的美好,实事求是地评价事物,感受人生。美好的生活又会促进他们更加积极进取……
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美好的事物。像张海迪这样心理健康的人,能积极主动发现、感受生活的美好。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能使自己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获得向上的力量。张海迪身残志不残,不断进取,这与她时时感受生活的美好是分不开的。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看待、评价事物,因而能感受生活的美好。
4.良好道德和健康心理,能使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板书)提问:道德高尚的人有哪些表现?(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张海迪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张海迪做人的准则”活着,并且对别人有用"是高尚的。她把5万元稿费捐给贫困地区尚楼小学改善办学条件,残疾少年杨晓霞、杜秀秀都得到过张海迪的资助;张海迪常到福利院看望老人。这些事迹都说明她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提问:她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有没有思想波动呢?如果有人不理解她,她又会怎样做呢?(组织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她一定会有思想波动的。但她会坚持正确的想法,排除消极因素,以顽强的意志去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因为,张海迪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她性格良好、意志坚强、善于自制,这使她能抵御不良社会影响。另外她开朗合群、乐于交往,这样她就会尊重别人、关心帮助别人。高尚的道德离不开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是培养优秀道德品质的重要条件。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张海迪的事迹重点了解了心理健康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希望同学们在今后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向张海迪学习,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新人。成为生活中的强者。巩固新课
3.健康上网,拒绝网瘾范文 篇三
教学目的:
1、认识网络的利弊,特别是网瘾的危害。
2、检视自己上网的时间和内容,了解网瘾的基本症状。
3、建立上网自我保护意识,预防网络上瘾。
教学重点:认识网络的利弊,以及如何“用其所利,避其所弊”。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健康的上网习惯,预防网络成瘾。
教学形式:启发式、讨论式、案例表演式、分享体验式。
教学时间:90分钟
教学班级:07计算机(1)班
课前准备:课前请学生搜索了解有关网瘾危害的示例。并准备每人三颗“粘贴小点纸”和每组一张海报纸。
教学过程:
(一)材料启发,导入主题(10分钟)
显示材料:小故事:“第二陈天桥”的悲剧
1.老师提问“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和内容”导入本课。
2.讲述“砰然心动”小故事“‘第二陈天桥’的悲剧”
学生交流、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有关学生上网成瘾影响学业的事例。(通过分享他们了解的相关示例,结合“心心点灯”的 内容,帮助学生提高对过度使用网络的危害和网瘾症状的认识。同时提醒学生“己所不欲,勿施与人”。)(15分钟)
心心点灯:
计算机网络的快速普及带给现代人在工作、求学及生活上的种种便利,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网络游戏、网络交友、网上聊天等正改变着一代人的生活。
●众所周之,网络也有弊端。网络成瘾的初始迹象是:
(1)沉迷于网络色情,如在网络上浏览、下载或交换色情图文信息,或从事色情交易;
(2)沉迷于网络交友,如在网络上的聊天室跟网友聊天;
(3)沉迷于网络赌博,如上赌博性的网站;
(4)沉迷于游戏软件,如上交互式电玩网站。这些迹象如不加控制,很可能一步一步陷入网瘾而不能自拔。
● “网瘾”是一种现代的心理疾病。北京有个19岁女大学生,在网吧呆了7天后竟然不认识生父;天津更有位沉迷于网络游戏的13岁少年,面带微笑、双手平伸、双脚交叉地以网络游戏中的飞天姿势从24楼一跃而下自杀身亡„„医学界已正式将这种病态定义为“网络成瘾综合症”,简称“网瘾”。其基本症状是上网时间失控。日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
●成瘾行为不单是药物成瘾,还包括烟酒成瘾、赌博成瘾、网络成瘾、性行为成瘾、异食成瘾等。烟酒成瘾虽不似吸毒,但滥用者众多,获得容易,同样对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另外,烟酒成瘾还是吸毒的“入门药”,许多人由吸烟、酗酒开始,逐步走上吸毒成瘾之路,故对此应特别重视。
●如果已经因为网络成瘾而出现一些问题,如头痛、头昏、失眠、焦虑、情绪低落及社会交往困难等症状,甚至行为冲动、情绪抑郁等严重情况,你需要尽快找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师进行心理评估、治疗。
●在网络上玩游戏,是因为我们输得起;真实生活里玩游戏,我们绝对输不起。选择虚幻还是真实,在于自己的自制力。很多网游瘾者都明白这个问题,但是一开电脑就情不自禁地陷入虚拟游戏而不能自控。避免网瘾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发展新的爱好:如果你没有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与父母沟通又不良,缺少朋友,背负着沉重的课业压力,则很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因此,发展新兴趣,比如练书法、画画、登山、打篮球或者踢足球等等,是一种避免网瘾的积极方式。
(2)自我限制法:给自己规定,如每天作业完成后玩一个半小时,周六、周日3个小时。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可邀请父母、家人帮助自己控制上网时间。
(3)还可以将电脑放在客厅或者父母的房间。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限制自己的上网时间。
晓之以“害”。学生上网往往只是感受到它的新奇,感受到心理的补偿,而没有感受到它的危害。要耐心地把个方面的危害分析给他们听,讲一些活生生的例子,使他们吸取惨痛的教训。要使学生逐步戒除“网瘾”,让他们认识到上网的危害,是很重要的。
转移兴趣。课余时间带领他们参加有益的活动,逐步培养他们广泛的兴趣,以缓解不上网带来的空虚。不歧视,多爱护,多鼓励。要善于发现他们学习和参加文体活动中的“闪光点”,多给予鼓励,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逐步恢复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心。
榜样激励。给他们树立榜样,让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中有学习的对象,有追赶的目标。在榜样的激励下,逐渐让他们把精力转移到学习上来。
教师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不令而行”。要让学生学好,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试想,自己都沉溺于网络的老师,怎样教育学生不上网?有的老师上班时间上网,甚至与学生在同一个网吧上网,这样的老师无法教好学生不说,他们的行为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误导。对这样的教师,一定要严肃处理。
阻断源头。在加强对已上瘾的学生的教育、挽救的同时,要加强对一般学生的教育,避免“网虫”越来越多,教育起来难度增大。
加强监督。家长、同学、老师要时常监督上网成瘾的学生,不给他们上网的机会。实在不行,可以采取强硬措施,逐渐减少时间,降低频率,逐步戒除。要加强对爱上网的老师的监督,避免他们对学造成不良影响。社会有关部要加强对网吧的监管力度。由于监管不力,“黑网吧”始终关闭不了。国家严禁未成年人上网吧,可有的网吧老板却偏把眼光瞄准未成年人。更有个别老板,为了网罗生意,为夜不归宿的学生提供“一条龙”服务,让他们吃住在网吧。为了挣钱,出卖自己的良心。对这样的人,一定要让他们受到制裁。
2、小结:网络成瘾一般会出现如头痛、头昏、失眠、焦虑、情绪低落及社会交往困难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行为冲动、情绪抑郁等情况,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尽快请专业人员,如心理医生心理评估、治疗。
(二)活动一:上网情况自查(20分钟)
* 测测你的“网瘾”
请根据自己的情况,很快回答下面的题目,“是”或“否”:
1.平均每天上网4小时以上。
2.头脑中一直浮现和网络有关的事情。
3.无法抑制上网的冲动
4.上网是为了逃避现实、戒除焦虑。
5.不敢和亲人说明上网的时间。
6.因上网造成课业及人际关系问题。7.上网时间往往比自己预期的时间久。
8.花许多钱更新网络设备或上网。
9.花更多时间在网上才能满足。
(以上只要有5项以上的回答为“是”,就能说明你已上网成瘾。)
* 我诉我心
1.我会轻易把自己及家庭中的真实信息在网上告诉别人吗?
2.我想独自与尚未谋面的网友见面吗?
3.在聊天室中,如果发现有人发表不正确的言论,我会参与或攻击别人吗?
4.我在网上论坛、网上广告栏、聊天室上公开过自己的E-mail地址吗?
5.我收到垃圾邮件会立刻删除吗?
6.我能控制上网时间(一般每次不要超过1小时,每天不要超过3小时)吗?
学生讨论分享:
1.学生分组自查“我诉我心”问题单,并统计每项“是”的人数。
2.各小组汇报,全班统计每项“是”的人数。
3.学会生交流回答“是”或“否”的理由。
4.小结:网络信息海量,鱼龙混杂。我们一要有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其受害,二也不要利用网络去损害别人的利益。
(三)活动二:网络利弊大讨论(“成功教练”的四列内容)(40分钟)
网络功能、网络特性的利弊剖析
网络功能
和特性
利
弊
用其所利,警惕其所弊
虚拟性
最适合虚拟训练
被虚拟现象蒙蔽
隐秘性
减少不必要的暴露
不自觉地出现不当或违法的言论
多向性
传播快,面广
坏信息的危害也更大
跨国性
互动性
邮件
信息丰富
24小时全天候
1.每组一张海报纸,小组讨论“成功教练”的四列内容,并抄写在海报上。
2.各组展示海报。每人三个粘贴小点纸,在“用其所利,警惕其所弊”栏选择自己最任课的意见,在其旁粘贴一个点,表示其投其一票。
3.全班统计,选出票数(即点子)最多的前五条意见。
4.学生交流这五条的特点,为什么你投它的票?
5.总结:网络是双刃剑。对于明智者是个天堂,对于痴迷者是个地狱。建议同学们在自己的电脑旁竖一块“网络警示牌”,随时提醒自己。
请学生课后自己做“我Show你Show”的自我测查。如果你的得分在“5分”以上,请你向学校心理辅导老师求助,以帮助自己控制网瘾。
记住:上网可以,可别上瘾!
(四)结束活动
(集体朗读启示语,结束本课)(5分钟)
网络,让世界变得很大很大。
又让世界,变得很小很小,全球若比邻。
网络,让现实可以虚拟。
网络,让人分不清,是 虚拟还是现实。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网络是,明智者的天堂,痴迷者的地狱。
健康上网,拒绝网瘾
一、设计背景
计算机与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工作,学习及生活上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上网成瘾,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关于中学生上网成瘾而夜不归宿、因犯网瘾而导致犯罪、甚至自残自杀等这类触目惊心的新闻。网瘾严重危害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以及家庭的幸福,这一问题的出现以及严重化到底是谁造成的——学生?家长?学校?还是网络本身?今天,我们就诚邀家长和校方与我们的学生一起讨论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共同探讨“如何引导中学生正确上网”。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明白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
2、通过调查问卷的分析,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否有沉迷网络的倾向。
3、学会健康上网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观看视频(1)为戒网瘾断指
(2)网络少年张萧艺
(3)无钱上网,初三学生劫杀的士司机
2、讨论1: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
(1)学生、家长、老师互动讨论
(2)加深同学们对网瘾的认识——解释网瘾患者的各种症状及行为(3)小结
3、问卷结果分析——本班不少学生有网瘾倾向
4、讨论2:健康上网,拒绝网瘾(1)讨论如何健康上网,拒绝网瘾(2)学生代表、家长代表、老师代表发言(3)小结
5、倡议书
4.一年级健康教案(范文) 篇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2、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
3、知道上好健康课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时间约32分钟)
一、导入。
1、师自我介绍。
2、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欢迎你们。你们喜欢上学吗?板题:我上学了。
3、“击鼓传花”——介绍自己。(让每个学生都有进行自我介绍的机会。)
二、点播课文彩图,传授新内容。
1、课件出示课文彩图,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假设你上学了,你怎样向妈妈告别?你怎样向老师问好?见到不认识的同学,你该怎么办?(组织同学讨论,讨论完毕指名发言,老师再创设情景说话,进行礼貌教育。)
3、来到学校,想不想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样的吗?,谁来说说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呢?(联系实际指名发言)
4、参观完教室,小朋友快坐好,老师要发新书了,快看看老师发给你什么新书?我们要怎样爱护新书呢?(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5、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三、动手制作课程表。
1、电脑出示课文插图,小朋友看,喜欢这张课程表吗?谁来说说课程表是用来干什么的?
2、老师示范做课程表。
3、学生动手制作。
四、总结全文。
活动延伸:课后开展“找朋友”游戏,引导学生通过做名片、交换或佩带名片以及多种游戏方式来交往。
第二课 正确的读写姿势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读书写字既是紧张的脑力活动,又是繁重的视力工作。
为了使自己的视力好,就要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
教学重点:正确的读写姿势。
教学难点:自己要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教学用具:媒体、黑板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知道有哪些大哥哥大姐姐戴了眼镜?他们为什么戴眼镜呢?(因为不注意保护眼睛,他们近视眼了所以戴上了眼镜)。你认为他们戴眼镜舒服吗?(不舒服)指名说一说 你愿意戴眼镜吗?(不愿意)那就需要我们来保护眼睛,要保护眼睛,就得有正确的读写姿势。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解释课题。
二、正确认识姿势
出示图片:有一位小朋友,他叫小明,最近他的视力也下降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同桌互性研究一下,找出答案。小明的视力下降了给他带来了那些烦恼?(指名说一说)
教师介绍正确的读写姿势的好处:学生了解读书写字既是紧张的脑力活动,又是繁重的视力工作。为了使自己的视力好,还要配合眼部、面部和颈部肌肉的紧张活动,因此,要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
三、指导行为
1、谁知道怎样就是正确的读书姿势,找同学演一演,那你以前有过哪些读书的的姿势,哪是正确的,哪是错误的,(让同学确定答案)
2、正确的写字姿势是怎样的呢?找同学演一演(老师趁机指导姿势)
3、你打算今后怎样做?老师这儿有个保护眼睛的好办法送你们,(把三个一说给大家听)正确的读写姿势:头正肩平后背直,身体放松脚放平,读写做到“三个一”,一寸、一拳和一尺。记住歌诀,并且做一做,教师示范,学生做。4同学们,有了正确的读写姿势,才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才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希望大家今后要努力做到正确的读写姿势
四、反馈行为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让同桌互相说一说,做一做
四、课后延伸,养成习惯
课后,请同学们做调查访问,看看不正确的姿势对身体还有哪些危害?我们应该怎么做?还要请同学们互相监督,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三课 眼保健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掌握每节眼保健操的穴位和节拍。
2、懂得做眼保健操是预防近视的好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穴位和节拍,练习做眼保健操。教学难点:掌握穴位和节拍,练习做眼保健操。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你们都会做眼保健操吗?(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谈一谈:做眼保健操有什么好处?(保护视力,预防近视。)
2、提问:你知道眼保健操的穴位吗?(看图,教师讲解,认识天应、睛明、太阳、四白等穴位。)
议论:做眼保健操时要注意什么?(手要干净,勤剪指甲;轻闭双眼,找准穴位;掌握节拍,操作准确;做完以后闭目片刻。)
3、请两位同学实践做眼保健操第一节。大家观察。
4、大家试做第一节眼保健操。
5、同样方法教第二、三、四节眼保健操。
6、看插图。
图上的小朋友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三、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找准穴位做眼保健操,以后,看谁做眼保健操做得好,看谁最会保护自己的眼睛。
四、作业:做眼保健操时要注意什么?
第四课讲卫生勤洗手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洗手的好处多。
为了就自己的身体健康,从小养成勤洗手,正确洗手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从小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教学难点:自己正确洗手。教学用具:媒体、黑板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介绍手的作用
1、介绍手的作用。
可由学生来说,总结到手对人是很重要的,我们要保护好手。
2、说一说手易感染细菌
让学生说,在哪些地方手容易感染细菌,所以要勤洗手。
3、正确的洗手方法 分三步,并示范给学生看。
4、勤洗手
饭前便后要洗手,手脏了就洗手,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二、做一做
请同学们在前面做一做,看谁最正确,由老师和同学们来评说一下做得较好和做的不够的地方。
第五课 快乐的课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课间十分钟到室外进行一些适当的活动,有利于身体
健康。
2、教育学生知道怎样利用课间开展一些有利用消除疲劳的活动或游戏。
3、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教具准备: 一组介绍学生课间游戏的投影片、挂图(或影碟)教学过程: A、导入课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做游戏吗?会做哪些游戏?我们来做一个“老鹰捉小鸡”好吗?
2、组织室外游戏:《老鹰捉小鸡》 B、授新课《游戏与健康》 1、游戏能促进健康
①谈话:刚才我们做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能说说做游戏时你的心情及感受吗?
②结论:做游戏不但能使人心情愉快,而且还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好处。2、理解课文内容
(1)提问:刚才你们在外面玩的高兴吗?为什么这样高兴? ①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使我们感觉怎样?
②游戏时追、跑、跳跃、躲闪、欢笑,这些行为使你们的哪些器官得到锻炼? ③冬天在室外做游戏、活动,对我们的身体还有哪些好处?
(2)小结:游戏不仅能使我们心情愉快,还能促进脑的发育、强壮呼吸器官、增强抗病能力,使我们健康地成长。3、游戏要注意安全
(1)谈话:游戏是叫人开心的,但如果不注意安全,也会给人带来危害。(2)分组讨论:游戏中不注意安全,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什么损害?(3)小结:如果做游戏时不注意安全,会使我们的身体遭受骨折、扭伤、皮肤划伤、流血等损害,因此,必须注意安全。(4)提问:如果游戏时不小心摔伤了怎么办呢?(5)讨论
①自己不小心摔痛怎么办?
②别人不小心把你摔倒或碰痛怎么办? ③如果摔得长时间不能动怎么办? ④摔痛了,可过一会就好了,该怎么办? ⑤看到别人摔倒,你该怎么办?
(6)小结:如果出了意外,赶紧报告老师。
C、教后反馈: 说一说课间我们以哪些游戏为主?为什么?
第六课吃好早餐 多喝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不吃早餐有哪些危害?
2、教育学生从小就要养成吃早餐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知道一定要吃早餐。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今天吃早餐了吗?有没有同学没有吃早餐?你知道不吃早餐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危害吗?今天学习了健康教育第8课就知道了。二:学习课文
1、师范读课文
2、听后指名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3、生自由读课文。
4、师小结:不吃早餐的危害:营养不良、头昏脑胀、记忆力下降、影响发育。由此可见吃早餐是很重要的。
三:巩固练习:
今天你吃早餐了没有?不吃早餐有什么危害?
课文图中哪个小朋友做错了,为什么?
第七课 礼貌大方人人爱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实际能力,培养学生做一个快乐的健康的人。课前准备:
1、课件设计
2、小品编排
3、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有朋友吗?你喜欢交朋友吗?在生活中,有的人拥有很多朋友,与朋友一起学习,一起生活,遇到问题一起商量,一起解决,说说笑笑,真开心呀!这节课将伴随你一起探索怎样才能交上更多的朋友!
二、活动:
1、找朋友游戏
要求:以组为单位,每组出一名学生,倒计时从“五”数到“一”。第一次:3个同学一组迅速抱成团。第二次:4个同学一组迅速抱成团。
第三次:5个同学一组迅速抱成团(学生分组做“找朋友游戏”。游戏之后数一数:我赢了____次,我输了_次。)
2、谈一谈
(1)我找到朋友时心里感到______。
(2)我没找到朋友时心里感到_____。(学生谈心里感受)
3、交朋友的秘诀
(1)仔细观察你身边的好伙伴是怎样交上好朋友的?(学生归纳交朋友的秘诀)看课件:
课件1:萍萍热情、开朗、乐于助人,同学们都愿意和她交朋友。(性格好)课件2:周梦和胡云都是航模小组成员,他俩合作一艘小帆船,你锯我粘,很快就做成了,共同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合群)课件3:遇到开心的事,受了委屈、遇到困难等愿意把心里话告诉朋友,增进沟通和理解。(善于开放、表露自己。)(2)你的交友秘诀呢?
快记下大家的绝招,让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吧!(学生归纳:交朋友的秘诀。)(3)请看小品:
问题1:请你帮帮小陈,让他也能交到朋友。问题2:不知你在交朋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
问题3:请大家帮他出出主意,让他交到更多的朋友。(学生进行小品表演:小磊和小涛是好朋友,他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说说笑笑玩得多开心啊!可是,小陈不敢和同学接近,他没有朋友,一个人非常孤独。)
三、总结:
有朋友真好!高兴时,友朋友来分享;伤心时,有朋友来分忧;困难时,有朋友来帮助。朋友能给人带来欢乐、带来勇气、带来信心。老师相信,在你的努力下,一定会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第八课 行路安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我们的身边经常有不安全的事发生,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
2、结合教材交给学生保护自己,作为人更应该懂得保护自己。
3、让学生明确动物、植物都会保护自己,作为人更应该懂得保护自己。
教学准备:一些动植物保护自己的资料,以及生活中最容易发生危险的事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由说。
小朋友,日常生活中你们有没有碰到一些有危险的事?如果碰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做呢?
二、教师讲解。
是啊,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有危险的事,所以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有关怎么预防危险的方法。
三、展示动植物保护自己的资料。
我们大自然中的许多动物和植物,它们也会遇到危险,你知道它们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吗?
四、出示一些有关危险的图片,学生讨论。那么,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危险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五、教师小结。
小朋友,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明白了我们身边的危险很多,但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认真学习知识,动动你那聪明的脑袋,你就能解决许多的问题。
第九课、背书包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背书包的卫生知识
2、养成良好的背书包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正确的背书包的方法 教具和学具: 书包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师:(出示课本第一图,或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图中画的是什么? 生:是书包。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背书包的知识。2.学习新课
师:我们现在都是小学生了,每天早晨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上学;放学了,又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回家去。小书包是我们的好朋友了,它每天都陪伴着我们。你们为什么每天要背书包来上学呢?(组织学生讨论,使他们知道,每天要带齐学习用品——课本、作业本、铅笔盒等到学校来上课。这些东西一定要用书包装好带来上学,用后再带回家。组织讨论时可让学生尽量地发言)师:刚才同学们讲得都不错,小书包是我们学习的伙伴。
师:我请两个同学背着书包到讲台上来。其他同学注意看看他们背书包的姿势。
(请两个学生背着书包上讲台,教师根据他们背书包的姿势进行讨论,并指导他们怎样双肩背,怎样调节背带长度,使书包贴在背部,而不让它挂在腰部甚至腰部以下。指导调整背带两边长度,使其一样长,这样两肩受力才能均匀)师:你们会了吗?大家站起来,把书包背上,同桌互相检查一下,看看对不对。
(学生互相检查,教师巡视,及时帮助姿势不正确的学生背好书包)师:很好,大家把书包放下,坐在座位上。
我们有时会背只有一根背带的书包,这时应该怎么背呢?请一个同学上来背背看。
(让一个学生上来背单背带书包)师:用单背带的书包时,我们只能用一个肩背。背时可以这样(让刚才的学生演示)。刚才他是挎肩背的,书包在右(左)侧时用左(右)肩,这是一种背法。还有一种是书包在左(右)侧,用左(右)肩,这是挂背。无论是挎背,还是挂背,都是只用一个肩背,这样就会使得脊柱往一个方向弯曲。为了使脊柱正常发育,用单肩背时,要让左右肩轮流调换着背书包,不要老是用一个肩背。同学们学会了吗?(拿出一个有提手的书包)师:有的书包没有背带,或背带坏了不能用了,这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可以用手拎着书包。
(让一个学生到讲台上拎书包,并根据他拎的姿势与学生讨论)师:拎书包时,我们的身体总会有一点侧歪。书包拎在右手,脊柱就会向右歪„„如果长期只让某一只手拎书包,就会影响脊柱的正常发育。因此,拎书包也要常换手。这就是背书包的卫生。
师:(出示儿歌)我们知道了应该怎样来背书包了。我们来学一学这节课的儿歌。
(教师通过领读,而后分句引读,学生分组分句串读,以达到熟读能背)3.结束语
师:今天我们学习《背书包》,知道了怎样背书包,还学会了《背书包》的儿歌。大家再读一读这首儿歌。(学生齐读儿歌)师:你们看课文后有一个“选一选”的题目,上面有几种背书包的姿势,在你喜欢的那一种姿势下打个五角星。(让学生自己选择)师:(让学生汇报自己的选择)说说你为什么选这一种?采用这种背书包的姿势时应该怎样做?(让学生自己回答)师:讲得不错,我们背书包一定要姿势正确,这样身体才能长得“健又高”。
第十课 同学之间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学校是个大家庭,大家在一起要
互相帮助,即使发生矛盾也要相互谦让。
教学重难点: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谦让。发生矛盾时应该怎么做。教具和学具: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挂图“老师带着同学们做游戏”)师:看看这幅图,我们从图中知道了些什么?(让学生观察图后发言,注意指导学生观察,特别要指导好学生观察后的发言)师:刚才同学们讲得不错。“下课了,老师带着我们在操场上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我们的同学在学校里一起学习,一起活动。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跟我把图下的话读一读:“学校是个大家庭。” 生:学校是个大家庭。2.学习新课 师;学校是个大家庭,那么同学们在一起应该怎样?请同学们继续看课文中的几幅图,说说是什么意思。(让学生自己观察并汇报,多让几个同学发言)师:当同学有困难就去帮助他,这是团结互助。师:(请同学们看第二幅图)刚才同学们讲得很好。当同学在学习上有困难时,就去帮助他,这叫“互相帮助”。请大家跟我读图下的话:“互相帮助。” 生:(齐读)互相帮助。师:(请同学们看第三幅图)正像同学们讲的,当小同学跌倒了,我们就主动扶他起来。这叫“爱护小同学”。虽然现在你们的年纪在学校最小,但将来你们读二年级,读三年级,你们就有小弟弟、小妹妹了,那时就要爱护小同学了。好,大家跟我把图下的话读一读:“爱护小同学。”
生:(齐读)爱护小同学。师:(请同学观察第四幅图)同学们说得好,当别人有困难时就要帮助他。下雨了,他没有带伞,小刚就和他合打一把伞。这就是“别人有困难,我们伸出援助的手”。大家跟我把图下的话读一遍;“别人有困难,伸出援助手。” 生:(齐读)别人有困难,伸出援助手。师:大家在学校里可能会和其他同学发生一些矛盾。这时该怎样做呢?现在我说一种情况,各人想想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样做。当别人无意碰到了你,把你碰痛了,或踩到你的脚了,你会怎么办?(组织学生讨论,充分发言后,注意帮助学生辨明是非)师;刚才几个同学说得很好。当别人碰痛了我,我不和他吵,也不去还手,而是原谅他。他如果向我赔礼道歉,我就说“没关系”,并且仍然和他在一起玩。那如果下课时别人把你的铅笔盒碰到了地上,铅笔盒里的东西撤得满地都是,你会怎么样做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注意帮助学生分辨是非)师:同学们说得也不错,遇到这样的事情,自己先把撤落在地上的东西捡起来,放入铅笔盒。可以提醒他,让他走路小心点,但要原谅他,不和他争吵。如果他赔礼道歉的话,就说“没关系”。那如果有人挡住你上厕所的路,你又会怎样做?(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并注意指导他们分辨是非)师:同学们讲得也不错。当别人挡着你上厕所的路时,轻轻碰碰他,请他让一让,说;“请让我走一下好吗?” 3.结束语
5.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范文] 篇五
(二)何为健康?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个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的残缺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即健康包括三方面:
一、身体健康;
二、心理健康;
三、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无疑表明,人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要珍视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一般适应能力、自我满足能力、人际间各种角色的扮演、指挥能力、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创造性、自主性、成熟性、对自己有利的态度、情绪与动机的自我控制方面达到正常水平。身体健康标准大家比较了解,它可以用数据加以量化,心理健康无法用数来表示,那么如何来衡量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呢?
心理素质不仅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它素质(如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因此,对中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心理健康条标准
我们认为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包括:
1.有正常的心理活动,智力正常,与同龄人有大致相同的喜怒哀乐和行为表现,言谈举止和思想活动符合社会规范。
2.人际关系和谐,尊敬师长,信任同学,能宽容和谅解有缺点和反对过自己的人。喜欢和老师、同学在一起。
3.能正视现实,适应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根据环境和形势要求改变自己,也能创造环境。4.有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对现状感到满意,对情景也觉得光明美好。
5.能冷静、理智地去对待生活中的挫折的打击。学会用正确方法和态度去对待错误,对强弱不同的刺激能做到适度的反应,有忍受挫折、从失败中学习和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
6.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优点的缺点,不患得患失。能扬长避短,有切合实际的志向水平;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不把获得的成绩看作高于一切或毫无意义,不自卑,不过分自责,有安全感。
7.有从事各种活动的兴趣、信心,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能有效地完成各种任务。
8.在有利于社会或集体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个性的独立性,保持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的协调和统一。能独立地作出决定,并对决定负责任,而不受别人的任意控制和支配。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关于青少年心理,有一个问题常常困扰着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年轻的病人?那些企图自杀的高中学生,害怕笔尖的初三学生,被拘留的男、女学生,能力不足的大学高材生,不会与人交往,无法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到底怎么了?”
中学生,一般为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这一阶段总的可成为青春发育期,或青少年期。我们都知道,青少年期的中学生身心都正处在急剧的发展、变化和成熟时期。如果这是其发展(尤其是心理方面)出现问题,这种不良影响极可能伴随他一生。目前,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如何呢?有关专家学者们进行了调查研究。有关调查表明,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初中生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大学生约为25%,这些枯燥的数字反映出我国教育工作中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欠佳。
当然,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集中反应。根据已有知识和实践经验,我认为中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适应问题。适应的本意是指人们对来自外界和内部的刺激在持续不断的影响个体时,所产生的感受能力。适应不良即对刺激的持续作用感受能力差,它将会降低人们对刺激的承受心理,是人与周围环境不能相对平衡。适应不良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初一和高一年级,尤其是初一。因为,进入中学后,他们会发现中学的学习生活与小学是完全不同的:其一,由一个学校到另一个新学校,环境发生了变化,许多地方都相对陌生。其二,生活上,进入中学后大多数学生才开始住校生活,脱离了父母的照顾和保护,很多事都要自己亲历亲为,重新学习去做。对于那些在溺爱下长大的孩子来说,独立生活也很困难。其三,中学的学习内容明显大增,课业负担重,难度也加大了,而且学习方式肯定与前一阶段的不同,所以,刚上初中或高中的学生在这方面也可能不适应。其四,人际关系的变化,新的人际圈需要自己去建立,对于不善交际的人来说,又会感到困难。因此,适应不仅是指要适应新学校的新环境,它还包括适应完全不同于小学的学习方式、方法、内容,更包括人际关系的适应。新生往往会被这一问题困扰,而感到烦恼,要么是学习跟不上,要么是人际关系处理不好。但是,这样的问题大多在第一学期后会得以解决。而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有严重的心理压力,导致情绪失调,重则会诱发为心理疾病。
(二)情感问题。情感是和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高级而稳定的体验。对于中学生而言,情感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亲子沟通和异性交往。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这个年龄段正是主观需求欲望比较多、比较强烈的时期,而家庭、学校和社会又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欲望和要求,于是必然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抑郁、暴躁等。他们的这种不满往往直接指向父母。进入中学后,他们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等各方面都得以发展,自认为自己已长大成人了,不想父母过多地管教,最易产生逆反心理,往往采取与积极向上相对独立的行为方式,带着偏激、盲目的色彩,或以极端方式发泄,久而久之与父母在感情上出现裂痕,不愿与父母沟通等,这必然会给他们带来苦恼,带来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在情感上,中学生难以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异性交往。
13、14岁的少年正是情窦初开的时期,他们对情爱都充满美好的向往。因此,这个时期,尤其是初中生,容易出现令老师和家长害怕的“早恋”问题。其实异性吸引以致的异性间的单独交往也属正常,只是交往双方,无论他们是不是真的在恋爱,都会遭到教师、家长以及周围人的压力和反对。而他们自己也面临着以学业为重,还是以感情为重的选择,于是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困惑、矛盾和痛苦,他们稚嫩的双肩怎能担负这些呢?于是,出现问题在所难免。
(三)学习问题。这是作为一个学生在整个学习阶段中都存在的问题。有的学生学习刻苦,态度端正,智力发展正常,可学习效率低下,他们要么是学习技能障碍,要么是方法欠缺,长期失败使学习自信心丧失。对中学生而言,也存在上述情况。但初
三、承受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心理问题尤为严重。据调查,初三中,相当部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考试焦虑,甚者会失眠、患神经衰弱症。这对他们考试时正常水平的发挥,乃至今后的成长都是不良的影响。
(四)行为和人格偏离
1.行为障碍,或称不良行为。中学生中常见的不良行为有:多动症,攻击行为,破坏行为,懒散,对抗行为等。这些多见于初中低年级学生群体。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在商品经济的浪潮下,追求虚荣,追星族心态和迷恋电脑游戏的不良行为快速上扬。
2.人格偏离。人格也叫个性,是一个人具有的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综合。人格偏离主要是个体人格发展不健全,性格缺陷等原因造成的心理问题。中学生中常见的人格偏离有:(1)自我意识偏差,初中生独立意识增强,但自我认识和评价不全面、不准确,因而抑郁、闭锁。(2)自我中心倾向,他们只考虑自己,较少考虑他人的需要。(3)自卑心理。(4)嫉妒心理,有这种心理的人往往是心胸狭窄、好表现的。这些不良心理品质不仅会让自己生活无乐趣,还会阻碍自己健康成长,面对不容乐观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是分析原因,寻找出路的时候了。
四、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上述四大类,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我们应当从生理、家庭、学校、社会等生物的、环境的、教育的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生物学因素
众所周知人的发展是指身心健康、平衡发展,生理和心理是相互影响的。在成长过程中,任何生物、化学、物理因素影响了脑的健康发展都可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
1.遗传因素。2.母孕期及分娩因素。
3.生产发育及营养因素的影响。出生后至成熟期(16岁左右)的一段时间,孩子的生长发育与营养对孩子心理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足在幼年时可表现为说话晚、走路晚、运动不协调、环境适应能力差等。这类儿童长大后出现各种心理障碍的机率明显高于正常发育儿童。
4.其他生物学因素。诸如在成长过程中的外伤、躯体疾病、中毒等直接影响脑功能而造成心理障碍的意外情况。
(二)家庭因素
孩子最初的教育是由家庭提供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怎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接受什么样的教养,对他们的心理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有以下三类:
1.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应该包括住房环境、家庭成员组成、经济条件等自然结构。住房环境拥挤、嘈杂、经济落后、信息闭塞会阻碍孩子们的心理发展。从小环境来说,若夫妻不和睦、经常吵架、打架对孩子也很不利。如果家庭结构不完整,父母离异、一方或双方遗弃、死亡等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十分有害,青少年违法犯罪多源于此。
2.家庭教养态度。父母的教养态度大致有溺爱型、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四种。而其中以民主的教养态度最好。家庭成员对子女教养态度一致,以平等的态度、民主的方式对待子女,严而不厉、宽而不娇、爱而不溺、放而不纵,注意满足孩子的正当需求,启发孩子的自觉性,培养孩子求知向善的自主能力和勤奋好强的品质。反之,其他教养态度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3.家长的教育方法。父母教育孩子只有良好心愿,没有科学的方法仍然不能担当起“全面的素质教育”的职责。许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要求过于严厉,甚至是苛刻,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犯了过错就罚,考试没达到要求则打,除了学习,什么都可以让孩子不做。这样培养出的子女怎么会学习轻松,怎么会不产生逆反心理,又怎么能独立生活,适应新环境呢?
(三)社会因素
1.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是通过各种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促进其成长的场所。学校作为社会中的一部分,是中学生长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如果学校的教育方针正确,方法得当,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身心健康的人才。反之,如若教育方针、方法上存在问题(具体可表现在教学水平、学校的教育指导思想、教育方法、教师素质、教育态度、学校人际关系、校风等方面),就会阻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甚至会导致各种心理障碍的发生。
2.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家研究结果表明:一定社会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地位、风俗习惯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中学阶段正是个体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等心理品质形成时期,若受社会不良风气,像金钱至上、追求享受、“走后门”、吃喝送礼、黄色刊物等的影响,对学生健康向上的品质的塑造百害而无一利。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染缸,人生活其中,很难不受影响,因此,良好社会风气,健康社会文化才是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营养品”。
(四)简析当今中学生的几种心理矛盾
第一,美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
几乎每个中学生都有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向往。他们幻想做一个有学问、受人尊重的作家、工程师、医生、企业家、领导干部等等,而实际上他们当中有一些学习不是很努力的,他们过一天算一天,虽然他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他们追求的全是实现理想后的种种荣誉与享受,而对实现理想需要从现在做起,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却想得不多,做得不够,形成了美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就是教育学生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使他们明白,美好的理想需要艰苦奋斗才能实现。
第二,浓厚的享受意识与劳动观念淡薄的矛盾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中学生越来越讲究“实际”,加上一些家长对子女娇生惯养,在孩子身上花钱大手大脚,使得中学生的消费欲望与日俱增。据我们的抽样调查,绝大部分学生每天都买零食吃,同学过生日,除礼尚往来外,还要摆酒宴。男生中“烟君子”、“小酒民”大有人在:女生中讲究穿着打扮的比比皆是,有的女生还随身带着高档化妆品,不断更换时髦的服饰。但这些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劳动观念淡薄,他们轻视劳动,甚至认为劳动是多余的,就连平时学校组织的大扫除也讨厌,可以说对劳动采取消极态度、厌恶劳动的思想在一些中学生中是相当普遍的。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懂得爱劳动是人类的美德,通过劳动得来的享受是正当的、光荣的,不劳而获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第三,心理闭锁与渴求理解的矛盾
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上,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其他许多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同时也由于其社会生活经验的逐渐丰富,他们开始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心心相印和心理不相容的差别。他们愿意对“知心朋友”倾吐自己内心的秘密,瞧不起那些用导师式口吻对他们说话的人,不愿意同这种人进行感情交流,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也不愿同长辈透露内心,实行自我封闭。调查中发现,有相当部分的中学生把心里话“对自己说”或“对日记本说”,向同学和师长隐匿秘密。由于他们把内心的感受隐藏起来,以致常常产生孤独感。这类学生往往通过记日记、画画、写字等来表现内心的苦闷和孤独感。他们很需要求得别人的理解,而调查发现有相当部分的中学生认为老师“不理解自己”和“不太理解自己”。解决这一矛盾要求教师和学生交朋友,对他们的行为表示理解,并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他们从苦闷与孤独中解脱出来。
第四,独立意识与依赖心理的矛盾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心理日趋成熟,他们越来越感到自己是“大人”了,并开始从“听话道德”向 “平等道德”过渡,要求从大人的约束中解放出来,对婆婆妈妈式的说教及过分关心会产生反感,个别学生会 发生顶撞老师现象,甚至对学校、社会产生反抗情绪,可以说他们的独立意向、主体意识是十分强烈的,但同时他们又缺乏必要的知识与能力。这一是因为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方面重视不够,二是因为传统的家庭关系中的父母一般也不鼓励子女过早独立。调查表明,有相当部分的家长要求子女“只要能上大学,什么事都可以不管”,所以造成了中学生的实际上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不仅反映在经济上,还反映在生活上,出现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只管学习,不管其他”的不正常现象。因此,教师要和家长一起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办,逐步消除其依赖心理。
第五,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
中学生都有积极向上的进取之心,这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自尊心和好胜心是分不开的。但由于他们思考问题不周密,往往带着浓厚的情感色彩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因而有时片面地坚持己见,对教师或集体的要求,合乎己意的就去办,不合己意的就盲目地拒绝或顶牛,不能控制自己,凭冲动行事,事过之后又非常后悔。这一切都说明了他们意志品质的发展还不成熟,自制力、控制力还不强,形成了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化解这一矛盾,老师一方面要肯定学生的进取心,另一方面要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使他们能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第六,乐于助人与道德水准不高的矛盾
现在许多中学生能积极地为社会、学校、班级做好事,也能积极为同学做好事:当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能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当同学家有了不幸,他们能自觉地捐款、捐物。但有一些同学的道德水准不够高,他们靠偷窃来捐款,通过打架斗殴来为弱小同学鸣不平,利用考试作弊来帮助成绩差的同学提高分数。这很自然形成了助人行为与道德水准不高的矛盾。对这一矛盾,老师要巧于引导,先肯定其好的方面,再指出其不足之处,使其明白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助人。
(五)学生心理健康维护
中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家庭不和而出逃、自杀或伤人的案例很多,但却很少有家长认为这是一种心理问题,更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每个家长都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都懂得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努力培养引导,这个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可见,父母行为的不良,带给子女的不仅仅是厌恶、鄙视,而是更深的内心创伤。
作为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给他们充分的自由空间和家庭民主权。做父母的应该既注重孩子自主性的发展,也注重培养孩子遵守纪律和规则,积极鼓励孩子平等地交换意见。而不是将自己的观点和行为准则强加给孩子。若必须行使父母权利时,也应向孩子说明为什么必须这样做的理由。这一点对青少年非常重要。
面向全体学生为主、通过常规的教育训练来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具体而言,包括
智能训练,即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设计的训练活动等;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以及学习习惯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指导等;情感教育,即教学生学会体察和表达自己的和他人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疏泄消极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如敏感性训练、自表训练、放松训练等等;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冲突解决、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等互动技巧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力及要求所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的培养,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各方面人格素质的培养;自我心理修养的指导,即通过训练和教导帮助学生对自己建立科学的认识,并在自身的发展变化中始终能做到较好地悦纳自己,如悦纳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及自信培养、良好自我形象建立等;性心理教育,即关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对性别认同,以及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掌握异性交往的有关知识与技巧,如异性同学交往指导、早恋心理及调适等。
今天的中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他们不仅要有真才实学,而且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应该具有勇于参与竞争的良好心态。可是他们中的不少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弱,也缺乏社会交往能力,而许多心理障碍与疾病都与适应能力差及人际关系紧张而产生的焦虑有关。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增强学生适应社会交往的能力为主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