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第一章总结(精选9篇)
1.高一地理第一章总结 篇一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归纳总结
1.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
2.晨昏线上(日出日落)太阳高度=0度,昼半球>0度,夜半球<0度。
3.昼半球中心为直射点(太阳高度为90度,全球最大),等太阳高度线呈同心圆分布,最外一圈为晨昏线。经过直射点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00,其上的太阳高度均为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
4. 5为物体高度,a为太阳高度)。若直射点在某地以南,该地正午物影朝北;若直射点在某地以北,该地正午物影朝南。注意:北极点物影永远朝南,南极点物影永远朝北。
6.春秋分日,各地太阳均正东升起,正西落下。-次年3.21,各地均东南方向日出,西南方向日落。(出现极昼极夜情况除外)
7.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H=90°-该地纬度 ±23°26′,注意回归线以内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8.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极点将近半年是极昼或极夜,极圈仅出现一天极昼或极夜,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9.①回归线度数=黄赤交角,极圈度数=90°-黄赤交角。②刚好出现极昼或极夜的纬度=90°-直射点的纬度,③晨昏线和6:00或18:00经线夹角=直射点的纬度
10.判断地方时:(1)点:①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②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③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2)线:①昼半球平分经线为12时;②夜半球平分经线为0时。
11.判断节气:
(1)二分:①太阳直射赤道;②全球昼夜平分;③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2)夏至:①太阳直射北回归线;②北极圈极昼,南极圈极夜。
(3)冬至:①太阳直射南回归线;②北极圈极夜,南极圈极昼。
12.判断方向:(1)侧视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3)有指向标的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4)极视图:①东西:找劣弧,画箭头,前更东,后更西。②南北:离北极点越近,则越北;离南极点越近,则越南。
13.判断晨线、昏线:(1)晨线:画出地球自转方向箭头,由夜进入昼的分界线;
(2)昏线:画出地球自转方向箭头,由昼进入夜的分界线。
14.求昼长、夜长:
(1)昼长=昼弧∕15°(2)昼长=(12-日出地方时)×2(3)昼长=日落-日出
(1)夜长=夜弧∕15°(2)夜长=24-昼长(3)夜长=(0+日出)×2=(24-日落)×2
15.求日出、日落时刻:
(1)日出时刻=12-昼长∕2 =0+夜长/2(2)日落时刻=12+昼长∕2=24-夜长/2
16.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
(1)太阳高度——最主要的因素,直射时太阳辐射最强,削弱最少(阳光通过大气的路程及等量的光线照射的地表面积的差异)。
(2)大气厚度——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辐射强的一个因素(阳光通过的大气路程短)。
(3)大气密度——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越少。
(4)大气透明度——阴天云层或尘埃对太阳辐射反射强(阳伞效应——云层或尘埃反射)。
17.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1)我国太阳能资源的分布:高值和低值的中心都处在北纬22°~35°之间,高值的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的中心在四川盆地。北纬30°~40°地区,随纬度增高太阳辐射能增加;而北纬40°以北,由东向西太阳辐射能逐渐增加,新疆呈东西向分布。
(2)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①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②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尘埃的量较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3)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的原因:①盆地形状,水汽不易散发;②空气中水汽的量多,阴天、雾天较多,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
2.高一地理第一章总结 篇二
1. 归纳与演绎
何为归纳?何为演绎?归纳和演绎是两种不同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具体而言, 归纳是从个别性案例抽象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 先列举事实, 再总结规律, 这是从个别到一般, 寻求事物普遍特征的认识方法;而演绎则是从一般性的前提推论出个别性结论的方法, 即从一般到个别, 推论和判断个别事例的认识方法。
简而言之, 归纳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演绎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归纳是通过对个别现象的研究, 把握个性中的共性, 以个别的、表面化的经验中抽象出原理;而演绎所依据的前提则是由归纳得出的一般性原理, 然后根据具体的情景推导出特殊结论。
2. 高中生的认知特点
高中生在这一时期, 心理、生理逐渐走向成熟, 各种认知能力不断完善, 正处于形象思维向理论思维的转化阶段, 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认知的阶段, 抽象概括能力大有提高, 思维更加敏捷, 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运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 产生的新想法多, 能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学习迁移能力较强。如何在教学中既能发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这就需要教师充分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中心, 在教学方法、教材内容的选择上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宗旨, 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指导学生从专业的角度认识生活现象, 由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认知, 从而获得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的益处。
3. 先归纳后演绎的教学模式
从上面的探讨中可以发现, 先归纳后演绎的教学模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也符合当前的课程理念。
“先归纳”———从学生所了解的事例出发, 构建教学情境, 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并对材料进行分析, 归纳出有关的地理原理和规律, 将学生的感性经验上升为理论知识;“后演绎”———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原理和规律之后, 再进行必要的演绎, 有针对性地运用这些理论知识, 分析实际问题, 更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原理、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表现, 从而把知识转化成自己的学识与主见, 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4. 案例———以湘教版必修Ⅲ第一章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为例
教材以“美国东北匹兹堡及其周围区域的发展状况”为例, 阐述了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过程:
材料一:在美国建国初期, 匹兹堡只是一个普通的毛皮贸易场所。尽管附近有优质大煤田, 但几乎无工业可言。19世纪中叶, 随着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崛起, 尤其是宾夕法尼亚运河的开通和铁路的修建, 通过五大湖和运河运进苏必利尔湖附近出产的铁矿石, 匹兹堡才逐渐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
材料二:在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成长阶段, 随着匹兹堡等早期中心城市的逐步扩展, 涌现出了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布法罗等工业中心, 工业化区域不断扩大。同时, 产业结构也趋于复杂化, 出现了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部门。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生产需求, 当局不仅在当地大规模开采铁矿和煤炭, 而且从外地输入大量资源。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 所排放的废弃物严重污染了本地环境, 五大湖的生态也遭受到一定破坏, 人地关系变得空前紧张。
材料三:近半个世纪来, 美国东北部受到资源衰减、设备老化、污染严重等因素的影响, 匹兹堡及其附近地区的钢铁产量明显减少, 工业化地位显著下降。目前, 匹兹堡的钢铁产量只相当于以往高峰时期的70%—80%。而美国西部的硅谷、南部的休斯敦等新兴工业中心迅速繁荣起来, 对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基地构成严峻挑战。
材料四:严酷的现实迫使匹兹堡从以钢铁为主的重工业向多样化的经济结构转变。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该城已经成功地完成经济转轨, 从低谷走向新的繁荣。在匹兹堡新的经济结构中, 高科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该城历史上就有一定的科技基础。1886年, 电气发明家威斯汀豪斯 (1846—1914) 在这里创办了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 (又译西屋电气公司) 。早在1920年, 匹兹堡设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 使广大听众第一次感受到这一现代传播媒介的无穷益处。1957年, 该城郊区建成美国第一座核电站。今天, 匹兹堡集中有150个科技研究机构, 拥有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1.5万人, 开发从核反应堆、计算机软硬件到机器人等各种高新技术产品, 使经济发展充满活力。此地还是美国的几大医疗中心之一, 装备着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经过治理的匹兹堡, 恢复了山清水秀的面貌, 遍地绿树芳草。市内空气清洁度和河流水质均已达到政府规定标准。
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 可以归纳出美国东北部以匹兹堡中心的周围区域的发展过程:初期的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快速成长的工业化阶段+衰退阶段→再生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具体发展变化表现为:
经济发展水平:低→高
区域产业结构:“一、三、二”或“一、二、三”→“二、三、一”
→“三、二、一”
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
区域空间结构:内部经济差异:小→大→小
城市分布:点→面 (缺少大型中心城市→出现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城市密集)
对外开放程度:低→高
对外联系方式:稀疏的线状分布→密集的交通网络, 现代信息网络
区域发展状态:低水平的平衡状态→不平衡的加速发
展状态→高水平的平衡状态
因此, 判断一个区域处于哪个阶段就可通过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空间结构及区域发展状态这四个方面来探讨。
还可以将这个一般性结论应用于新的案例, 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 加深其对理论的理解。如:
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 地处松嫩平原中部。过去是一片茫茫的荒原, 人烟稀少。
20世纪50年代后期, 在松嫩平原发现了油田。1959年大庆的第一口井喷油。从1976年开始, 大庆原油产量跃上5000万吨, 直至2002年, 大庆油田在每年5000万吨产量上稳产了27个年头。四十多年来, 大庆累计生产原油17亿吨多, 接近全国陆地原油总产量的一半。大庆也由一个矿区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石油城”。现辖4县5区, 总面积2.1万多平方千米, 人口242万, 其中市区面积5107平方千米, 人口104万。
随着石油开采量的不断增加, 大庆面临资源枯竭问题。
WENJIAOZILIAO
长期以来以生产原油为中心的产业结构, 给大庆市的持续发展带来许多难题。一是结构性矛盾, 石油经济“一柱擎天”;二是体制性矛盾, 国有经济占绝对比重;三是观念问题, 计划经济的观念根深蒂固。
为了避免矿竭城衰的命运, 大庆正进行二次创业, 大力发展后续产业, 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大石化产业, 以化补油;发展多种经营, 以多补主;培育“百姓经济”, 以小补大;强化畜牧产业, 以牧补农;完善城市功能, 以城养城……计划到2010年, 初步形成石油、石化、地方经济“三足鼎立”的产业格局;到2020年, 完成由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由自我服务型城市向区域中心型城市、由矿区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的转变, 全面建设成为高科技现代化城市。
问题:分析大庆的区域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点?大庆区域发展的历程对我国其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这就是先归纳后演绎, 由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教学过程, 也是举一反三进行知识迁移的过程。
5. 不足之处
在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发现这种方法的局限之处在于, “先归纳”应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 是通过对某类地理事物的部分对象经过分析考察后所归纳出来的结论, 这样得到的结论是一种不必然的或然性推理, 有可能归纳出来的是一般规律, 也有可能这种结论不是事物的本质。特别是当考察的对象较少时, 其推理的依据仅限于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表象时, 推导出来的结论有可能会出现偏差。因此结论的正确与否就需要从成因上做进一步探索。另外, 可以通过考察尽量多的事例或者尽量寻找存在反例的事例, 尽可能提高结论的正确性。
综上所述, “先归纳后演绎”作为一种教学模式, 遵循从已知到未知, 从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规律, 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但是, 在课堂教学中不应只局限于一种教学模式, 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灵活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本文从认识世界的方法归纳和演绎入手, 结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及地理学的新课程理念, 总结了“先归纳后演绎”的地理教学模式, 并举例说明该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及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归纳,演绎,高中地理教学,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周捷宾.归纳与演绎体验与探究——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课的课堂教学逻辑.基础教育参考, 2010 (05) :68-70.
[2]肖仕权.“归纳演绎法”在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教师, 2012 (27) :39.
[3]贺业明, 丁萍.认知过程中的归纳与演绎的统一.重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08 (2) :27-28.
3.高一地理第一章总结 篇三
1.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二是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人口迁移在本章和整个必修地理教学内容中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是人口增长知识点的延伸,人口增长影响了人口的时空分布,而人口迁移改变了这种时空分布导致人口在空间分布上的合理性,同时也促使多种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人口迁移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又是产业活动的重要区位条件。所以这节内容在整个地理必修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高中新课程地理主要就是围绕“人地关系”即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一主线展开的。而人类活动的直接表现之一就是人口的发展和变化,像产业活动、产业转移和环境问题等都与人口的迁移和流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人口问题是人类当前面临诸多问题的核心问题。本节内容就是通过联系具体的人口迁移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乃至世界的人口迁移和流动情况,从而引导学生分析、探究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帮助学生在科学的认识了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2.学生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分析能力,喜欢探究生活中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而人口迁移就发生在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因此本节内容以温州为案例展开教学,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容易调动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但是由于学生的社会阅历有限,对现象、事物的认识多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缺乏理性的深层次的认识,像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上很多学生存在偏差,对于人口迁移原因的理解上也较为片面。另外高一学生普遍比较缺乏区域地理知识,所以对人口迁移的具体空间流动情况大多不太熟悉。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发挥其主动性,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发现问题,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过程并内化地理学习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三、课后反思:
1、整堂课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学和探究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所以课前视情况组织学生收集一些相关资料。另外在分组探究的操作上,教师一定要注意活动时间的把握,要留出充足的时间组织小组间、学生个人间的交流和评价,以保证学生能充分地进行合作和探究学习。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课堂活动及时调整原先的预案,抓住一些课堂小细节展开难点、易错点的教学,使整个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例如在人口迁移概念的教学上,我先组织学生判断五组人口空间流动哪些属于人口迁移并说明理由,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总结出判断是否属于人口迁移必须要把握的两个方面。笔者认为像这样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人口迁移概念这个难点的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人口迁移,更好的区别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
4.高一地理第一章总结 篇四
(二)复习要求
1.理解离子的涵义,理解离子方程的意义。
2.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知识规律总结
离子反应是指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反 应前后至少有二种离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离子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的实质即所有同一类型的 离子之间的反应。其书写原则是:可溶性或微溶性的强电解质写离子形式,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写成酸式根形式,其它物质写分子式或化学式。检查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的三个规则①质量守恒——微粒种类与数目相等,②电荷守恒——方程式两边电荷总数相等,③得失电子相等——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离子共存问题应转化为离子之间能否反应来考虑。
一、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规律要求。
(1)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
(2)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合理。
(3)号实际:“=”“”“→”“↑”“↓”等符号符合实际。
(4)两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要相等)。
(5)明类型:依据离子反应原理,分清类型,总结方法技巧。
(6)检查细:结合书写离子方程式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细心检查。
二、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例:Al和HCO3、CO3、HS、S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思维技巧点拨
1.首先必须从化学基本理论和概念出发,搞清楚离子反应的规律和“离子共存”的条件。在中学化学中要求掌握的离子反应规律主要是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和离子间发生氧化反应,以及在一定条件下一些微粒(离子、分子)可形成络合离子。“离子共存”的条件是根据上述三个方面统筹考虑、比较、归纳整理而得出。因此解决“离子共存”问题可从离子间的反应规律入手,逐条梳理。
2.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10
①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mol/L的溶液等。
-3+2+2+2+②有色离子MnO4,Fe,Fe,Cu,Fe(SCN)。
--③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2-2-+④S2O3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H=S↓+SO2↑+H2O ⑤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3.审题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溶液的酸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如:Fe2+与NO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即Fe2+、NO3-、H+相遇)不能共存;MnO4-与Cl-在强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共存;S2-与SO32-在钠、钾盐时可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不能共存。
(2)酸式盐的含氢弱酸根离子不能与强碱(OH-)、强酸(H+)共存。
如HCO3-+OH-=CO32-+H2O(HCO3-遇碱时进一步电离);
HCO3-+H+=CO2↑+H2O 典型题剖析
例
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化铝溶液与氨水反应:Al3++3OH-=Al(OH)3↓
B.磷酸二氢钙溶液跟足量NaOH溶液反应:
3Ca2++2H2PO4-+4OH-=Ca3(PO4)2↓+4H2O
C.硝酸亚铁溶液中滴入稀硫酸:3Fe2++NO3-+4H+=3Fe3++NO↑+2H2O
D.硫氢化钠水解:HS-+H2O=H2S↑+OH
解析:本题涉及溶液中电解质强弱、离子反应规律、氧化还原反应、盐的水解等知识,需要对各选项仔细全面地分析,才能正确解答。
2+-A中氨水是弱电解质,应写化学式;B中NaOH足量,Ca(H2PO4)2全部参加反应,式中Ca与H2PO4不符合Ca(H2PO4)2化学式中的比例,故不正确;C中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正确。D中HS水解程度很小。不能用“=”、“↑”,-3+-2--2-、AlO2-、ClO-等;Fe3+与故不正确。答案为C。
例
2、(1)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以上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是一个“反应进程”的试题。解题的关键是“中性”。即加入的Ba(OH)2溶液中OH恰好与H完全反应。再继续滴加Ba(OH)2溶液时,要分析此溶液中还有什么离子能继续反应。
+2-2+-答案:(1)2H+SO4+Ba+2OH=BaSO4↓+2H2O 2+2-(2)Ba+SO4=BaSO4↓
例
3、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Ag、NO3、Cl B.Ba、Na、CO3、OH C.Mg、Ba、OH、NO3 D.H、K、CO3、SO4 ++-
2+
2--2+
2+
--+
+
2-2-
-+E.Al、Fe、SO4、Cl F.K、H、NH4、OH
2 解析:A组中:Ag+Cl=AgCl↓ B组中,Ba2+CO3=BaCO3↓ +-3+3+2--+++-C组中,Mg+2OH=Mg(OH2)↓ D组中,2H+CO3=CO2↑+H2O E组中,各种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F组中,NH4与OH能生难电离的弱电解质NH3·H2O,甚至有气体逸出。
+-+-NH4+OHNH3·H2O或NH4+OH=NH3↑+H2O 答案:E 例
4、在pH=1的无色透明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3++--2++--A.Al、Ag、NO3、Cl B.Mg、NH4、NO3、Cl 2++2--2++-2-C.Ba、K、S、Cl D.Zn、Na、NO3、SO4
+-解析:题目给出两个重要条件:pH=1(即酸性)和无色透明,并要求找出不能共存的离子组。选项A中Ag与Cl不能
+-3++共存,生成的AgCl不溶于HNO3(H和NO3),Al、H都为无色,符合题意。选项B、D中的各离子虽都是无色的,但能共
2-+存于酸性溶液中,不符合题意。选项C中各离子能够共存,且为无色,但S与H不能大量共存,所以C也符合题意。
答案:AC 能力突破训练
一、选择题
1.离子方程式H++OH-==H2O可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盐酸和氢氧化钡的反应
B.硝酸和氢氧化镁的反应
C.硫酸和氢氧化钡的反应
D.盐酸和氨水的反应 2.把各组中的气体通入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显著增强的是()
A.CO2(g)通入NaOH溶液
B.CO2(g)通入石灰水
C.NH3(g)通入CH3COOH溶液
D.NH3(g)通入盐酸中 3.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有()
A.NH3·H2O
B.H2O
C.CH3COOH
D.醋酸铵
4.要使含有Ag+、Cu2+、Mg2+、Ba2+等离子的溶液中的离子逐一形成沉淀析出,下列所选择试剂及加入试剂的顺序正确的是
()
A.H2SO4→HCl→K2S→NaOH→COB.Na2SO4→NaCl→Na2S→NH3·H2O
C.NaCl→Na2SO4→H2S→NaOH
D.Na2S→Na2SO4→NaCl→NaOH 5.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OH-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2+-+2-
B.H、Mg、CO32-、S2-
D.K+、Na+、NO3-、SO32-6.下列物质中导电性最差的是()
A.熔融的氢氧化钠 B.石墨棒
C.盐酸溶液
D.固态氢氧化钾 7.下列各组中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Cu(OH)2+HCl;Cu(OH)2+CH3COOH
B.NaHCO3+H2SO4;Na2CO3+HCl
C.NaHCO3+NaOH;Ca(HCO3)2+NaOH
D.BaCl2+H2SO4;Ba(OH)2+H2SO4 8.下列叙述中可说明酸甲比酸乙酸性强的是()
A.溶液导电性酸甲大于酸乙
B.酸甲是二元酸,而酸乙是一元酸
C.酸甲能与乙的钠盐反应生成酸乙
D.酸甲的电离不完全,而酸乙能全部电离成离子
9.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HCO3-+OH-==CO32-+H2O
B.2HCO3-+Ba(OH)2==BaCO3↓+2H2O+CO32-
C.HCO3-+Ba2++OH-==H2O+BaCO3↓D.2HCO3-+Ba2++2OH-==2H2O+BaCO3↓+CO32-
10.已知硫酸铅难溶于水,也难溶于硝酸,却可溶于醋酸铵溶液中形成无色的溶液,其化学方程式是:PbSO4+2NH4Ac==Pb(Ac)2+(NH4)2SO4。当在Pb(Ac)2(醋酸铅)溶液中通入H2S时有黑色沉淀PbS生成。表示这个反应的有关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2++
A.Pb(Ac)2+H2S==PbS↓+2HAc
B.Pb+H2S==PbS↓+2H
C.Pb2++2Ac-+H2S==PbS↓+2HAc
D.Pb2++2Ac-+2H++S2-==PbS↓+2HAc
二、填空题
11.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
②液态SO
3③液态的醋酸
④汞
⑤BaSO4固体
⑥纯蔗糖(C12H22O11)⑦酒精(C2H5OH)⑧熔化的KNO3,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
⑴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⑵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以上物质中溶于水后形成的水溶液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12.在一烧杯中盛有稀H2SO4溶液,同时有一表面光滑的塑料小球悬浮
于溶液中央(如图所示)。向该烧杯里缓缓注入与稀H2SO4等密度的 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在此实验过程中
⑴烧杯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写出实验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将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
⑴CO32-+2H+==CO2↑+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Cu2++2OH-==Cu(O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Zn+2Ag+==Zn2++2A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Mg(HCO3)2与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a(HCO3)2与Na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Na、Ca、SO42-、Cl-
C.K+、Mg2+、SO42-、NO3-
+2++2+
(3)Ca(HCO3)2与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Mg(HCO3)2与过量Na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Mg(HCO3)2与过量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C
3、D
4、C
5、C
6、D
7、D
8、C
9、C
10、A
11、⑴④⑧
⑵①③⑤⑧
⑶②⑥⑦
⑷①②③⑧
12、⑴①产生白色沉淀
②小球下沉
⑵Ba2++2OH-+2H++SO42-==BaSO4↓+2H2O
13、⑴Na2CO3+2HCl==2NaCl+CO2↑+H2O ⑵CuSO4+2NaOH==Cu(OH)2↓+Na2SO4
⑶Zn+2AgNO3==Zn(NO3)2+2Ag
14、(1)HCO3-+H+=H2O+CO2↑(2)Ca2++2HCO3-+2OH-=2H2O+CaCO3↓+CO32-, 或Ca2++HCO3-+OH-=H2O+CaCO3↓
(3)Ca2++HCO3-+OH-=CaCO3+H2O↓
2-(4)Mg2++2HCO3-+4OH-=2H2O+Mg(OH)2↓+2CO3
5.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篇五
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许多地理之谜,地理问题,激发学生对地理的探究兴趣。
2.通过联系实际,使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离不开地理知识,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理学科,培养对地理学习的热情、兴趣。
难点:使学生了解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及风土人情的密切联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探究法、启发法
教具准备:地球仪、地图册、小黑板
教学过程:修改和补充:
一、情境激趣诱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那先请大
家来猜一猜谜语:容纳万水千山,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学生回答)对,谜底就是地图。地图是学习地理最有效的工具。
平时,人们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样的词
句来称赞一个人的博学多才、知识渊博。那么同学
们知道什么是“地理”吗?它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呢?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共同走进地理,了解我们身边的地
理知识。”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
(一)揭开地理之“谜”
1.教师引导:
【播放课件】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大吗?你能描述
中国的地理位置吗?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为什么有的地方是陆地,有的地方是海洋?长江、黄河为什么
滚滚东流?为什么说跳进黄河洗不清?一年里为什
么会有四季变化?......要解决这些问题都离不开
地理知识。
2.自主学习:
读“解开地理之‘谜’”一框所有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你对哪些问题疑惑不解?请说出两个。
(2)读:教材第2面的:“地理”一词的来源。在课
本上标出我国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著作及西方
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专著《地理学》的作者是谁?
3.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4.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你能运用地理知识解释教材中的地理问题吗?还能列举
一些身边的地理问题吗?
【教师精讲点拨】(对学生的回答正确的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
扬,对回答错误的给予激励,那些地理问题教师不必要讲解。)
这些地理问题虽然我们现在不能一一解答,但只要我们认真学好
地理这一门课,这些问题对我们来说将不再是问题。
【过渡】其实我们生活在地理环境之中,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
方面:日常生活、生产建设、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等。
学习任务
(二)1.自主学习:读课本第3-6面的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读“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一框所有内容,完成下列
要求。
【学生讨论】课本P.3的图1-
1、1-2分别反映的是什么体育
活动?这两种体育活动应该在哪些地方开展?(滑雪--在有冰雪地方或寒冷的地方才可进行; 冲浪--在海边。)
【教师提问】你还能从日常生活中列举一些地理知识的例
子吗?(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生活好、工作好、学习好,我们必须了解地理知识,必须学习地理。
2.阅读:教材第3面“地理与生产建设”正文第一段,讨论分析:
(1)你居住的地方主要以哪种粮食作物为主?答:
哪些粮食作物不是当地的?答
它们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有关系吗?(有关、无关)。
(2)你居住的地方主要生产哪些水果?哪些水果不是当
地生产的?
(3)假设有一片山林,要建一个家具制造厂,请你帮忙
确定该厂应建在山林旁边还是靠近城市?试解释为什么?
(温馨小提示:家具不便长距离运输)
(4)让学生读一读“荷兰的风车”。
【教师提问】荷兰的风车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略)
【进一步提问】风车的动力是什么?---西风(地理知识在生产建设的应用)
可以提出一些其他的地理问题。然后让学生积极思考、分
组讨论、交流。可能有的同学知道答案,也可能知道的答
案不一定完整,教师不必解释,可告诉学生在以后的学习
中逐步了解。
鼓励学生:虽然现在还不能很好的解释这些问题,通过认真学习地理课,认真钻研地理知识,就可以轻松的解决这些地理之谜了。以此让学生感到学习地理知识
能够解决很多问题,地理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学科。由此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3.地理与风土人情:
在教学中,教师可播放一段录象,也可以搜集一些资料,向同学们展示各地的风土人情,并归纳出风土人情指的是文化艺术、宗教语言、体育运动、生活方式、风俗习
惯、心理特征等多方面。
让学生读课本第五页的四副图。提问:因纽特人是怎样
捕鱼的?非洲的传统舞蹈是什么?水城威尼斯位于什么地方?
球王贝利是巴西人,巴西位于哪个大洲?
【过渡】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呈
现出不同的自然风光,不同的风土人情。
学生读第六页的图,提问:这是哪个民族的服饰?这些民族主
要分布在哪里?他们有哪些风俗习惯?
提问:你对中国的哪些民族比较熟悉?他们有哪些传统的民
族习惯?(学生可以随意举例,教师及时给予指导)
学生读“阿拉伯人的服饰”---服饰的地域性。
【探究问题】
阿拉伯人的服饰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优点是哪些?
【教师精讲点拨】
首先了解当地环境的特点: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
【探究结论】
头巾、长袍可以挡风沙;白色可以反射阳光。宽大的长袍能
很好的透气,散热。
三、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教师进一步启发:你能在文化艺术、宗教语言、体育运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举出例子吗?
学生举例子„„
教师把这一部分小结:地理在呈现世界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的同时,又给我们展示了各地风土人情的美丽画卷:不同的种族与民族、多样的语言与服饰、各具特色的文化与宗教、体现地域特点的民情与风俗。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情境,启发提问,引导、鼓励学生
提出一些地理问题,鼓励学生平时注意积累,拓宽知识面。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发表不同意见,做到启而不发,以调动
学生的积极性为目的)
四、课堂小结:
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与地理有关,生产建设、工
业、农业也与地理知识有关,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经济、政治、体育
等也与地理知识有关。
随着你们的不断学习,你们将会发现,地理知识既可以
让你的生活更方便、快捷;也可以让你的工作、学习更出
色,还能为你的业余生活增添许多乐趣。
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
1.与草原关系不密切的活动是()
A.乳制品生产B.放牧C.生产皮毛产品D.建核电站
2.地理学可以直接指导人们()
A.解决全球性的人口、环境、资源问题 B.编制电脑程序
C.用法律保护自己 D.观看足球比赛
3.下列问题中,不属于地理问题的是()
A. 我国新疆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
B. 酷寒的南极大陆为什么沉睡着万顷煤田?
C.近代中国人何时站立起来了?
D.昔日的海洋如今为什么变成了高耸的山峰?
4.兴建工业企业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A.原料B.能源C.市场、交通运输D.冷暖晴热
5.地理在呈现世界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的同时,又给我们展示了各地风土人情的绚丽画卷,以下不属于风土人情的是()
A.西班牙斗牛B.傣族泼水节
C.建设世界最大的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D.欧美的圣诞节
6.“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反映的是()
A.气候与农业B.地形与农业C.气候与工业D.地形与工业
7.“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气候对什么的影响重大?()
A.日常生活 B.农业生产 C.交通出行 D.工业生产
8.下列关于战争的历史典故能很好地说明天气对人类活动影响的是()
A.望梅止渴B.负荆请罪C.诸葛亮借东风D.破釜沉舟
9.新疆的瓜果特别甜,是因为()
A.当地的水质好B.昼夜温差大C.品种特殊D.气候温润
10.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A.荷兰人发明的风车为低地排涝提供了动力B.到西班牙可以观看惊险的斗牛比赛
C.阿拉伯人身着长袍、头戴头巾可以挡住风沙对身体的侵害
D.冲浪运动在内陆地区进行。
答案:1.D 2.A3.C4.D5.C6.A7.B8.C9.B10.D
教学反思:
【学后反思】
1.我学习后的总体评价(很好、加好、一般、较差):
2.我学到的主要知识和技能:
3.我学到的主要方法:
4.我还存在的疑难问题是:
【教后反思】
6.高一化学第一章知识点 篇六
过滤:分离没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的操作。要点是“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二低:过滤时滤纸的边缘应低于漏斗的边缘,漏斗内液 体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倾倒液体的烧杯嘴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轻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的下端紧靠接收的烧杯。
外焰加热:酒精灯的火焰,越靠近外部,能结合的氧气越多,所以燃烧效果越好,温度越高;内焰能接触到的氧气少,温度当然低了。
还有,内焰部分的棉线,含有大量酒精,加之挥发,温度很低,如果试管在加热时触及到,很有可能炸裂!
蒸发
1.蒸发皿中液体的量不得超过容积的2/3.2.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
3.当加热至(大量)固体出现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4.不能把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垫上石棉网。
5.坩埚钳用于夹持蒸发皿。
除杂原则:
不增加新物质不减少提纯物质杂质被转化成沉淀,气体等易分离的物质 萃取
四氯化碳萃取水中的碘
仪器:分液漏斗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
现象:分层上层液体呈浅黄色(溶剂水)下层呈紫色(溶剂四氯化碳)
四氯化碳无色液体密度比水大不溶于水
使用分液漏斗注意事项:1.使用前检查上口和活塞是否漏水
2.加入萃取液后先到转震荡,再静置
3.分液时,分液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当分液漏斗下层液体恰好流尽时,马上关闭活塞,防止上层液体流出,上层液体由上口倒出
化学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7.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预习作业 篇七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3.在蒸馏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蒸馏烧瓶中盛约1/3体积的自来水,并放入几粒沸石
B. 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入自来水中
C.冷水从冷凝管下口入,上口出
D.收集蒸馏水时,应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
4. 欲萃取碘水中的I2 ,不能作为萃取剂的是 ( )
A.苯 B.酒精 C.CCl4 D.汽油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1 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
6. 下列气体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 )
A.7.5g C2H6 B.14g N2 C.7g CO D.24g O2
7. 关于2mol二氧化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体积为44.8L B.质量为88g C.分子数为6.02×1023 D.含有4mol原子
8.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相同的下列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离子数目最多的是 ( )
A.NaCl 溶液 B.AlCl3 溶液 C.Na2SO4溶液 D.Al2(SO4)3溶液
9. 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哪个原因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
A.所用NaOH已经潮解 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 D.称量时误用“左码右物”
10.气体的体积主要由以下什么因素决定的( )
①气体分子的直径 ②气体物质的量的多少 ③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④气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1.选择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中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 ( )
A.不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C.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大D.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小
12.2.2g某化合物中含有3.01×1022个甲分子,则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A.44g/mol B.22 g/mol C.44 D.22
(选做题每题5分)1.在20g密度为dg/cm3的硝酸钙溶液里含1g Ca2+,则NO3-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8.高一通用技术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篇八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生活中,需要穿衣遮身御寒,于是便有()产生 A.纺织缝制技术 B.食品加工技术 C.建筑技术 D.通信邮电技术
2、电动剃须刀发明之初体积很大,携带不方便。于是,有人设计出一种小巧、便携式的电动剃须刀。这一设计推动了电机微型化技术的发展。说明了()A.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B.技术的发展和设计无关 C.技术的发展对设计不产生影响 D.电动剃须刀推动技术的发展
3、科学的任务是 世界,技术的任务是 世界。()A.发明 革新 B.革新 发明 C.认识 改造 D.改造 认识
4、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系大一学生唐某,连续上网8个多小时后,感到头疼,继而昏迷。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结束了年仅21岁的生命。据专家介绍,从其症状及体征来分析,头颅内大面积出血原因可能为先天性脑动脉瘤破裂。在上网游戏过程中,由于情绪过于紧张,头颅内血管压力增高,从而引起脑动脉瘤破裂,头颅内大面积脑出血。我们从中可以认识到()A.上网过久会导致死亡 B.网络的危害很大 C.任何技术使用不当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D.上网不应该玩游戏
5、知识产权在狭义上包括()
A.著作权 专利权 商标权 B.著作权 专利权 邻接权 C.著作权 商标权 商号权 D.商标权 专利权 邻接权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技术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实际问题 B.设计需要不断改进 C.设计需要多种知识 D.发明是技术的关键
7、为了减少汽车的阻力,提高运动速度,主要关系到的知识是()A.美学 B.材料学 C.流体力学 D.心理学
8、技术对人的解放作用表现为人依靠技术解放了自己的手、脚等身体器官,拓展了活动空间,提高劳动效率。下列技术的发展主要解放了人的体力的是()
A.B超技术 B.摄像技术 C.电视技术 D.蒸汽动力
9、下列活动是科学范畴的是()A.蒸汽机的发明 B.万有引力 C.B超的技术 D.摄像技术的发明
10、使“汽车设计的功能更完善﹑操作更为舒适和方便”所要应用到的知识()A.力学 B.电子学 C.人类工程心理学 D.材料学
11、技术的关键是()
A.发明 B.改进 C.设计 D.制造
12、由早期速度慢﹑效率低的汽车到现在速度快﹑效率高的汽车,主要说明了()A.设计需要知识产权保护 B.社会的自然发展 C.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D.设计需要不断改进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革新指的是创造发明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事物 B.发明指的是对原有的技术加以改造和提高
C.发明和革新都是用新的技术代替已陈旧和落后的技术 D.以上都对
14、下列有关知识产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是从事智力创造性活动取得成果后依法享有的权利 B.它的实质是一种对人类智力劳动成果从产权角度进行激励的制度 C.它制约了技术的发明和革新
D.有些重大的专利、驰名的商标和作品的价值远远高于房屋、汽车等有形资产。
15、在汽车的设计中,使各部件材料性能满足其功能要求,所应用到的知识是()A.材料学 B.机械学 C.热力学 D.心理学
二、不定项选择题
16.技术创新从来源上可分为()
A.有计划、有步骤的设计 B.偶然的发现 C.原创性设计 D.改进性设计
17、汽车设计与制作技术需要运用的学科知识有()A.物理学 B.材料学 C.计算机科学 D.美学
18、知识产权在广义上包括那些内容()A.著作权 B.邻接权 C.商标权 D.商号权
19、我国申请专利的种类主要包括有()
A.发明专利 B.商标专利 C.实用新型专利 D.外观设计专利 20、技术的性质包括:()A.综合性 B.创新性 C.实践性 D.保密性
21、申请专利的前提条件是()
A.创造性 B.实用性 C.新颖性 D.价值性
22、汽车设计中的液压传动学主要应用于()A.自动变速器 B.动力转向 C.制动 D.颜色搭配
23、一位顾客看中了服装商店里的一件衣服,与店老板讨价还价后,讲好价钱是80元。顾客拿出一张100元的钞票,服装商店老板当时没有零钱,就向隔壁的杂货店老板换成零钱,然后把20元余钱找给顾客。过了一会儿,杂货店老板发现那张钞票是假的,而顾客又早已拿了衣服走了。出于无奈,服装商店老板只得自认晦气,拿出100元,赔给了杂货店老板。如果这件衣服的价值仍按卖价80元计算,那么,服装商店老板在这笔生意中一共损失了多少钱?()A.120元 B.100元 C.200元 D.180元
24、某人步行了5小时,先沿着平路走,然后上山,最后又沿着原路走回原地,假如他在平路上每小时走4千米,上山每小时走3千米,下山每小时6千米,求他5小时共走了多少千米?()A.15千米 B.20千米 C.25千米 D.30千米
9.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单元测试 篇九
1.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人口迅猛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需要大量劳动力,鼓励人口增长
B.多子多福的观念和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
C.工业发展快,城市化迅速,拉动了人口增长
D.政治上独立,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死亡率下降
2.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下图为“建国后六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数变化图”,据图可知,与过去相比近来,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 )
A.人口总量已经停止增长
B.人口总量仍保持高速的增长态势
C.人口总量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
D.人口总量仍在增加,但增长速度出现了下降
4.人口密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 )
A.人口的年平均增长数
B.每平方千米的人口数
C.平均每人占有的面积
D.每单位面积最多的人口数
5.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
A.南方人口多,北方人口少
B.北方人口多,南方人口少
C.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
D.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
6.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同资源、环境相协调,我国的人口政策是( )
A.鼓励生育
B.计划生育
C.奖励生育
D.不控制也不鼓励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人口的增长图
材料二:我国部分省区人口密度比较表
省区 |
江苏 |
山东 |
新疆 |
西藏 |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
740 |
600 |
12 |
2 |
(1)材料一说明当前我国人口的增长特点是____。
A.人口增长快
B.人口增长慢
C.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D.以上都不是
(2)我国制定的解决人口问题的基本国策是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说明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是______。
A.人口分布均匀
B.人口分布不均匀
C.西部人口密度大
D.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小
(4)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我国能否从东部向西部大规模移民?为什么?
8.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
A.美国
B.中国
C.印度
D.俄罗斯
9.我国人口最多的省是( )
A.河南省
B.四川省
C.山东省
D.广东省
10.在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中,要严格控制大城市的规模,这主要是指控制大城市的( )
A.经济规模
B.工业建设规模
C.人口和用地规模
D.发展规模
11.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衡,有的地区人口稀少,有的地区人口稠密。在黑河—腾冲一线以西,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小于( )
A.400人/平方千米
B.100人/平方千米
C.10人/平方千米
D.1人/平方千米
12.下表是20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据此回答问题。
省区 |
苏 |
鲁 |
新 |
藏 |
面积(万km2) |
10.26 |
15.30 |
160 |
122 |
人口(万人) |
7406 |
9125 |
1934 |
270 |
人口密度(人/km2) |
(1)在表中相应空格中填出各省区的人口密度(保留一位小数)。
(2)根据表中数值计算出的人口密度,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答案:
1----6 DBDBDB
7. (1) A
(2) 实行计划生育
(3) B
(4) 不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水平低,环境承载量小
8---11 BDCD
12. (1)
省区 |
苏 |
鲁 |
新 |
藏 |
面积(万km2) |
10.26 |
15.30 |
160 |
122 |
人口(万人) |
7406 |
9125 |
1934 |
270 |
人口密度(人/km2) |
721.8 |
596.4 |
12.1 |
2.2 |
【高一地理第一章总结】推荐阅读:
八年级地理第一章《辽阔的疆域》教案10-26
第一章归纳与总结11-13
第一章 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06-20
八年级生物上第一章知识总结08-10
二级医院评审标准总结性内容,第一章11-15
八上第一章第一节练习06-17
第一章第一节细菌 教学设计11-29
第一章 赞美激励法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