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五四运动教案(通用8篇)
1.初中生五四运动教案 篇一
一、学习目标:
1、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2、会选择参照物描述机械运动,会根据对运动的描述指明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会运用速度公式解决生活问题
二、【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 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3、运动的快慢
【难点】1、参照物的概念 2、理解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3、应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一)自学互动一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一.知识回顾
1、长度单位国际单位为______,1nm= m,1微米= 米;时间的国际单位为________,其它的单位有________ _____。
2、正确使用刻度尺方法:(1)选:观察刻度尺的 和 ,根据测量的 选择合适的刻度尺。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的程度是由__ ____决定的。(2)放:在使用厚刻度尺时,刻度尺要与被测长度___ ____,且尺的______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要估读到分度值的 。 (4)记:测量值分为_______、_______两部分,如测得结果为23.32cm,则此刻度尺分度值为_____________。
3、减小误差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和___ ______。
4、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择的______而言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有 的变化,就说它是运动的,相对于参照物 的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
5、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 ;(2) .
6、速度:(1)定义: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 叫做速度;(2)计算公式:速度= ,用符号表示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物理意义是 。1km/h= m/s.
7、匀速直线运动:快慢______、经过的路线是______的运动。
8、平均速度:物体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等于________与___ __的比值。
二.考点点击
考点1:时间和长度的估计与单位
1.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 )
A 人眼睛迅速一眨 B 人心脏跳动一次 C 人正常呼吸一次 D 人打一个哈欠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1)教室每层楼高约32____;(2)课桌高度大约70________;
(3)一张纸厚度约75_________;⑷脉搏跳动一次所需的时间约为0.015_________。
3.某物体直径为125nm,该物体可能是
A一个篮球 B一个乒乓球 C 一根头发 D一种病毒
考点2:刻度尺的使用
4.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5.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A.1.65m B.1.75m C.1.85m D.1.95m
6.用A、B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你能读出测量值吗?
总结:正确使用刻度尺
考点3:误差与减小误差
7.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是未遵守操作规则产生的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
C.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D.只要选用精密测量仪器,认真测量,可避免误差
8.一位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一物体长度,各次测量结果分别是5.43cm、5.45cm、5.46cm、5.44cm,则此物长应是( )
A、5.44cm B、5.45cm C、5.46cm D、5. 445cm
总结:
考点4:长度的特殊测量
9.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的选项是 (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分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分硬币的厚度
10.如图2-2-3所示的方法常用于测量圆柱体直径,则图中圆柱体的直径应为 cm。一根细铜丝如图缠绕
在铅笔上,该铜丝直径为 mm.
总结:
考点5:静止与运动的判断
11、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迎面走来的行人 B.路旁的树木 C.小红骑的自行车 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
12.坐在长途汽车上的乘客,看见前面的卡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自行车离他越来越远.若以卡车为参照物,自行车是_______的,长途汽车是_________的.
13.在《刻舟求剑》的故事中,行船时,乘船的人在船上刻下了剑落水时的位置;当船停靠到岸边后,在所刻记号下方的水中寻找剑,却找不到,这说明 。
14、通过电视,我们看到“神舟七号”飞船中的一个情景:翟志刚放开了手中的飞行手册。绿色的封面和白色的书页,在失重的太空中飘浮起来并悬停在空中。这时的飞行手册相对于______是静止的,相对于______是运动的.
15.位于市中心的商业大楼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可透过玻璃欣赏到楼外美丽的城市景色.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B.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总结: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首先选择 ,然后看研究对象相对于 是否有 变化。同一研究对象,由于选择的 不同,判断的结果也不相同,叫做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考点6: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
16.《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到了终点.整个赛程中 ( )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
C.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D.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
考点7:速度的计算
17.单位换算:20m/s=__________km/h;
108km/h=___________m/s.
18.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10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km。则:( )
A.小张速度 B.小王速度 C.小李速度 D.三人速度一样大
19.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为20m/s的是( )。
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飞机
20.图2所示的是一辆桑塔纳小轿车的速度表,从表中可知该汽车此时的速
度为______km/h,按照这个速度走完255km的路程需要______h.
21.观察如图3所示的出租车票,可知:乘车人在乘坐该车的时间内,该出租车运行的平均速度是 米/秒(车票中里程的单位是千米)。
22.从哈尔滨东站开往北京的K18次列车,全程运行1288千米,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由表可知,K18次列车从哈尔滨东到北京需要多少小时?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考点8: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运动
23.由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s/t可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 )
A.与路程成正比 B.与时间成正比
C.随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24.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4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 。
(2)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25.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26.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和______;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
27.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运动物体的路程s和时间t关系的图象,从图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 )
A.v甲 大于 v乙 B.v甲 小于v乙 C.v甲 等于 v乙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28.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 s的 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在前50 m-定用了6.25 s 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km/h
20.斜面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试按图填写下列表格(1)由此可知,物理学里所说的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在 内的平均速度。
(2)实验时,斜面的坡度应很小,其原因是为了 ·
30.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水平公路上行驶,在这条公路上任意取如图所示的5段路程,并将小汽车通过的各段路程及对应的时间记录下来。据此可判断:小汽车在这5段路程中做 运动,速度大小是 m/s。
2.初中生五四运动教案 篇二
关键词:运动素质,初中体育,对策
初中生运动素质是指初中生参加运动和训练所具备的素质, 是体育运动者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运动技能等因素的综合表现。
一、初中生运动素质下降的现状及危害
目前, 初中生运动素质越来越差, 这已是被学校和社会公认的事实。据国家体育局的一项调查测试, 目前全国初中生运动素质相比上一个年代, 要下降了11个百分点。例如, 湖南省益阳市某中学800米测试, 满分为10分, 初一某班级的平均分却只有3.7分, 很多学生跑了一小圈就跑不动, 或者不愿意跑了, 全班没有一个学生的耐久跑成绩超过6.5分。
那么运动素质下降, 表现在哪些方面?
1.身体素质下降
广东东莞市某中学举行的一次升旗仪式上, 在不到6分钟的时间里, 就连续晕过去了四个同学。
2.心理素质下降
怕苦怕累, 成为现代初中生不敢运动、不积极参加运动的重要原因。
3.运动技能下降
由于平时缺乏对体育知识的了解, 缺少煅练, 不少的学生在运动中没有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 运动速度、爆发力、力量等都表现弱势。
二、初中生运动素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初中生运动素质下降, 有主观原因, 也有客观原因, 有学校的原因, 也有社会和家庭的因素。
1.个体因素
初中生运动素质下降,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本人。这包括学生对体育运动重要意义的认识程度、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自身体质等因素。有些初中生缺乏对体育活动的认识, 或是在体育活动实践中产生不良情绪体验, 形成消极的体育态度, 对体育行为产生阻碍作用, 参与体育运动的程度低。
2.家庭因素
家庭对学生的管理不善, 生活方式和习惯不科学, 导致初中生体育素质下降明显。现在的学生多数喜欢上网和看电视, 很少参加户外运动, 喜静不好动。过去学生几乎每天都要玩的攻城、捉迷藏、跳房子等传统游戏已经不为现在的学生所知, 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电脑和网络游戏。我邻居的一个孩子, 回到家除了吃饭、搞学习、看电视、上网, 从未见她参加过任何体育活动, 父母亲认为女孩在家安全, 养成了她喜静不好动的个性。对我所教的班级进行抽样调查, 80%以上的学生都属于“关鸭式”家庭生活, 只有20%的学生能主动参加户外活动或体育煅练。此外, 近10年来, 我国青少年的膳食和营养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是, 营养问题并没有得到较好地解决。
3.社会因素
无可否认, 现在的学校、父母都在一味追求升学, 学生学习压力太大, 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锻炼身体时间太少。说实在话, 作为体育教师, 心里常为学生抱不平:就如我们学校, 平时课间只有10~15分钟的休息时间, 学生们只能在走廊上晃晃。学校还要求“走廊上不能奔跑、大声喧闹”。所以, 在中午吃完饭的那段20分钟时间是学生们最活跃的时候, 学生们都跑到操场上去玩耍。体育场馆和设施奇缺, 使学生失去了煅练空间。如某县仅有县一中有一个正规体育馆, 而且, 也不是每天都对学生开放。其他中学, 也就只有普通的操场和一般体育设施。有些家长有让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 却苦于没有锻炼的场所。有家长如是说:现在的学生太可怜了, 根本没有为他们提供锻炼的地方。
4.教师因素
不少老师认为, 体育活动不是以学生获得健康为目的, 而是纯粹为考试服务。因为在中考的时候, 体育占了总成绩的30分, 虽然分值不高, 却被认为是最容易拿的分数。所以, 在体育课上, 尤其是初三的体育课, 练习的都是体育考试中要测试的项目。你跳远能跳100分, 不代表你身体的弹跳能力好, 体育课根本起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在体育课逐渐失去它原来的本色之后, 原本提倡“全民健身”的运动会也成了体育特长生比拼的天下, 代表班级参赛的都是班里体育成绩最好的, 对他们来说, 在运动会上获得的荣誉, 可以为将来的中考加分, 剩下的那些同学只有在观众席上加油鼓劲的分。
三、初中生运动素质下降的对策
1.社会要普遍关注学生成长
学校、家长、各级政府要把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真正落到实处, 不走过场, 并定期做评估工作, 以评估促进改革, 不断完善学校体育管理工作机制。如我们这些中学, 校领导应当将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摆到较高位置, 一年上头也要召开几次专题会议, 把体育工作列为重要的议事日程, 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加强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 彻底改变以考分和名次作为衡量学生唯一标准的错误倾向, 真正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是确保体育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如某些中学, 为了追求升学率, 各文化课老师使劲给学生加码, 让他们永远有做不完的作业。于是, 有的学生就只好以体育课作为“补充”, 学校领导应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并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活动、运动训练纳入体育课程, 形成课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 为广大初中学生强身健体创造良好的条件。
2.学生要坚持煅练不松懈
要提高初中生运动素质, 一个最根本、最有效也是最基本的办法, 那就是坚持煅练身体。只有坚持不懈地、循序渐进地自觉进行煅练, 假以时日, 运动素质就会逐步提升。在锻炼时有一定的目的性, 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要不怕苦和累, 有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 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并逐渐培养起锻炼的兴趣, 养成锻炼的习惯。我所教班有一个学生, 每天早晨坚持晨跑, 无论刮见下雨, 春夏秋冬, 每天坚持跑10华里, 结果, 体育素质大大增强, 以前的头痛病也没有了。其次, 争取每天都保持1小时左右的身体锻炼, 不要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只有做到持之以恒, 才能使身体素质不断增强, 人体的活动能力不断提高。此外, 锻炼时, 不要急于求成, 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练习, 运动量要由小到大, 练习要由易到难;每次锻炼时要先做好准备活动, 使身体逐步适应较大的运动强度。
3.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不吝啬
我地政府在市民煅炼方面还是花了不少的钱, 在各广场、宝塔湖边都设立了许多健身设备。但专为学生投入的却不太多。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中学体育场地、场馆、设施建设的力度, 要保证体育经费应有的投入, 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给初中生有充分煅练的良好环境、良好条件, 以此全面提高他们的运动素质。
参考文献
[1]黄国龙.华东区高等农业院校体育竞赛体制改革初探[J].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2]李井平.社区体育发展的动力要素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报, 2003, (5) .
3.初中生业余篮球运动训练策略 篇三
关键词 初中生;篮球;技术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1-0113-02
1 前言
篮球运动是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的一项重要活动,特别是篮球比赛,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灵活性及其协调能力,磨练学生的意志,促进学生树立必胜的信念。在篮球的教学和训练过程中,要注重结合教学实际,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不断反思和总结,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2 明确教学任务,制订训练计划
初中生业余篮球运动的训练,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篮球知识,提高篮球运动技能和身心素质。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光靠体育课是不行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完成各学科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因此,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逐步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水平:一是要培养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战术;二是要加强战术训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三是要注重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四是要采用多种训练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五是要注重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力争达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3 加强基础知识学习,提高技能
技术训练 技术训练是一项基础任务,一般包括基本功和常用技术两个方面。篮球的基本功包括手功、脚功、眼功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各种基本功的训练,使学生形成熟练的技巧。常用技术训练包括移动、传接球、运球、突破、防守及投篮等内容。在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时,要让学生确立以基本功为基础、以快速为关键、以投篮为重点的思想。
一是运球。运球在篮球运动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带球进攻、带球防守及带球投篮等环节具有关键作用,是篮球进攻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可首先从运球的手法方面进行教学。在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是,学生往往使用手腕力量按拍球,而不是用小臂的力量按拍球;运球时用眼睛看球,而不是用手感来控制球。为此,在训练中可安排大量的运球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正确的手法。在学生基本掌握这些技术后,再把运球练习运用于比赛中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加强。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能逐步提高运球的速度。
二是传、接球。传、接球也是篮球运动中的基本技术,是进攻队员在场上相互配合的纽带,是实现战术配合的具体手段。如果传、接球技术掌握不非常熟练,就容易造成失误和被动。因此,在训练中重点要求学生在球的落点和接球的手法上加强练习。传球的手法主要有双手传球、单手胸前传球和单手肩上传球,传球时要用手指发力。接球也是如此,易犯的错误是全手掌触球,手心没有空出,导致手指不灵便,无法用力,造成接不住球。在训练时可先从原地传、接球开始,再进行移动传、接球的练习,逐步使传球、接球与脚步动作结合起来,不断优化学生传、接球的效果。
三是防守。防守技术是队员为了阻挠和破坏对方的进攻,以达到夺球反攻的目的所采取的各种动作。由于初中生篮球运动水平较低,因而在比赛中往往只注重进攻而忽视了防守。因此,教师在训练中要强调防守的重要性。在防守时,关键要注重人盯人防守、协作防守和站位等几个内容。在进行防守练习时,一方面可先学习防守无球队员,把防守中的位置选择和移动作为重点;另一方面,可先在消极对抗的情况下进行,以免学生之间发生碰撞等意外伤害事故,同时纠正错误的动作。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积极对抗的练习,巩固防守步法,让学生随时都能保持正确的防守位置,把自己的防守对象负责防好。还可进行一防二、二防一的攻防练习,以拓宽学生的眼界,帮助学生在赛场上树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做到随机应变,保证在赛场上的灵活性。
四是投篮。在进行投篮训练时,要重点掌握两个方面,即投篮时的身体姿势和持球手法。原地投篮时,两脚要前后站立,两膝微屈,上体稍微前倾,以便于投篮时集中用力。如果是在移动中接球跳投,或运球急停跳投篮,要注重跨步接球与起跳等动作连贯衔接,以保证身体重心与投篮出手的方向一致,保持身体平衡。投篮时,五指应自然张开,让掌心空出,用手指触球,以保持球的稳定性,控制球的出手方向。进行这项训练,关键是提高双臂的力量,锻炼双臂的灵活性。可以让学生用杠铃锻炼,尽量把杠铃举到极限;也可以在双手上吊上沙袋进行投篮训练,以增加双手的臂力,提高命中率。
战术训练 战术包括个人攻守战术、全队配合战术以及快攻战术等。由于在比赛时双方互相制约,配合性较强,因此在训练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在比赛中领会篮球运动的对抗规律,在体验中加深对篮球规则的运用。
身体训练 篮球运动是一项高强度的体育活动,体力消耗很大,这就需要加强身体训练,增强学生体质。根据初中生的生理发育特点,身体训练应以提高速度和灵活性为主,注意把身体训练与技术训练有机结合。每次训练前可进行跑步、双腿蹦、单脚跳和沙坑跳等练习,以促进学生提高速度和敏捷性。
心理素质训练 进行心理素质训练,重点要培养学生的优良作风,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行为文明,能在赛场中经受考验。
4 合理使用教具,丰富教学方法
录音机的应用 初中生正处在发育成长时期,情绪不很稳定,如果每次训练开始都是跑步或做热身操,没有新意,时间久了,学生容易失去兴趣。如果能根据学生喜欢唱歌的特点,在训练时用录音机播放一些与篮球运动有关的歌曲,则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精力充沛地投入训练。而在比赛训练时,用录音机播放一些活泼欢快的音乐,则有利于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放松情绪,激发训练热情。
小黑板的应用 篮球训练一般是在室外进行,因此,小黑板的应用比较突出。如在进行攻守训练时,可利用小黑板辅助教学,通过简笔画进行讲解,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攻守概念,然后再进行示范。
教学挂图的应用 教学挂图也是一种辅助工具,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便于在室外练习时应用。如在进行投篮训练时,可对照教学挂图进行讲解,使学生对该项动作的分解动作产生记忆,在记忆中领悟,然后在实践中模仿,以改变不正确的动作技术,效果较好。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对于一些技术比较复杂的动作,如传、接球技术,在训练前可利用多媒体课件,用慢镜头来展示正确的传、接球方法,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在学习投篮动作时,让学生观看有关录像,通过观察和模仿,达到准确掌握投篮技巧的目的。也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重大比赛的录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合作精神的理解,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竞争精神。
5 进行比赛,增加经验
4.初中物理《机械运动》经典教案 篇四
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3.在具体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机械能守恒的方程式; 4.理解能量守恒定律,能列举、分析生活中能量转化和守恒的例子.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解释现象、分析问题;
2.通过用纸带与打点计时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体验验证过程和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能量守恒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科学观点,理解和运用自然规律,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实验验证,体会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通过亲身实践,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实验演示]
- 15.测量下落高度时,某同学认为都必须从起始点算起,不能弄错.他的看法正确吗?为了减小测量 h值的相对误差,选取的各个计数点要离起始点适当远些好,还是近些好?
学生活动:思考老师的问题,讨论、交流,选出代表发表见解.1.因为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点一次,在最初的0.02 s内物体下落距离应为0.002 m,所以应从几条纸带中选择第
一、二两点间距离接近2 mm的纸带进行测量;二是在纸带上所选的点就是连续相邻的点,每相邻两点时间间隔t=0.02 s.2.因为不需要知道物体在某点动能和势能的具体数值,所以不必测量物体的质量 m,而只需验证12vnghn就行了.23.打点计时器要竖直架稳,使其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以尽量减少重物带着纸带下落时所受到的阻力作用.4.必须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才能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5.这个同学的看法是正确的.为了减小测量 h值的相对误差,选取的各个计数点要离起始点适当远些好.教师活动:听取学生汇报,点评,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学生活动: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数据处理:
明确本实验中要解决的问题即研究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在右图中,质量为m的物体从O点自由下落,以地面作零势能面,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A和B的机械能分别为:
EA1122mvAmghA, EBmvBmghB 22如果忽略空气阻力,物体下落过程中如果动能的改变量等于势能的改变量,于是有
1122mvAmghAmvBmghB 221122上式亦可写成mvBmvAmghAmghB
22Ea=Eb,即该式左边表示物体由A到B过程中动能的增加,右边表示物体由A到B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如果实验证明等式成立,说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动能的增加.为了方便,可以直接从开始下落的O点至任意一点(上图中A点)来进行研究,这时应有:
12mvAmhg.式中2h是物体从O点下落至A点的高度,vA是物体在A点的瞬时速度.1.如何求出A点的瞬时速度vA?
根据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求出A点的瞬时速度vA.
右图是竖直纸带由下而上实际打点后的情况.从O点开始依次取点
1、
2、3„„图中s
1、s
2、s3„„分别为0~2点,1~3点,2~4点„„各段间的距离.根据公式vs,t=2×0.02 s(纸带上任意两个相邻的t点间所表示的时间都是0.02 s),可求出各段的平均速度.这些平均速度就等于
1、
2、3„„各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
1、v
2、v3„„例如:
- 3不仅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弹性势能和动能也可以相互转化.放开被压缩的弹簧,可以把跟它接触的小球弹出去,这时弹簧的弹力做功,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在弹性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中,如果只有弹力做功,动能和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即机械能守恒.【方法引导】
解决某些力学问题,从能量的观点来分析,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往往比较方便.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力学问题,要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在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中,如果只有重力做功,就可以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例题剖析】
(一)机械能守恒条件的判断
[例1]下列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可能守恒 C.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机械能一定守恒 D.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解析: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除了重力做功外,可能还有其他力做功,如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时,除了重力做功外,空气阻力也对降落伞做功,所以机械能不守恒,不选.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能只受重力且只有重力做功,如自由落体运动,物体机械能守恒,应选.C.如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时合外力为零,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除重力做功外,空气阻力也做功,所以机械能不守恒,不选.D.符合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应选.可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各力做功情况是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的一般程序.[例2]如图所示,斜面体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光滑斜面上有一物体由静止沿斜面下滑,在物体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大
B.物体的重力势能完全转化为物体的动能 C.物体的机械能减少
D.物体和斜面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解析:由于斜面体放在光滑斜面上,当物体沿斜面下滑时,物体实际位移方向和物体所受支持力的方向不垂直,所以支持力对物体做了功(负功),物体的机械能不守恒,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物体对斜面体的压力对斜面体做了功(正功),斜面体的机械能增加了,斜面体的机械能也不守恒.对物体和斜面体组成的系统,斜面体和物体之间的弹力是内力,对系统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即不消耗机械能.在物体和斜面体的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物体在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一部分转化为物体的动能,另一部分则转化为斜面体的动能.所以本题选ACD.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 56断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所以应透彻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从而正确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
布置作业
课本P37作业
4、
5、6.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有人设计了这样一台“永动机”:距地面一定高度架设一个水槽,水从槽底的管中流出,冲击一个水轮机,水轮机的轴上安装一个抽水机和一个砂轮.他指望抽水机把地面水槽里的水抽上去,这样循环不已.机器不停地转动,就可以永久地用砂轮磨制工件做功了(右图)
5.初中生五四运动教案 篇五
体育健康与保健理论课教案
课
题:
运
动
与
保
健
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在运动中如何注意预防出现意外情况和出现常见的运动病理情况后的基本处理方法。只有具备体育锻炼的科学知识,才能在锻炼中有效防止运动损伤、运动性疾病的发生,尽情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了解各种运动损伤、运动性疾病的病理原因以及处理方法。导
语:
众所周知,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有不胜枚举的益处,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平。然而,任何事物存在都具有两面性,体育锻炼也不例外。体育锻炼在增进健康、防治疾病、延
年益寿的同时,体育锻炼方法运用不当也常伴有运动损伤、运动性疾病的发生。只有具备体育锻炼的科学知识,才能在锻炼中有效防止运动损伤、运动性疾病的发生,尽情享受体育带给我们的乐趣。
一、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与处理
机体对运动的不适应会造成生理活动过程的有序性受到暂时性破坏,从而常常出现某种 生理应激反应。常见的运动生理应激反应及其处理办法如下:
(一)运动中腹痛
1.原因和症状
多数在中长跑运动时产生。主要由于准备活动不够充分,开始时运动过于剧烈,内脏血管收缩、缺氧、新陈代谢产物的刺激,被膜炎症、胆道平滑肌的痉挛性收缩,腔道过度膨胀
以及炎症的刺激等因素引起腹部疼痛。
2.处理 如果没有器质性病变迹象,仅在运动时、加快速度后才出现腹痛,一般可采用减慢跑速,调整呼吸和运动节奏,用手按压疼痛部位,常有助于缓解疼痛。若无效,疼痛剧烈时应停止 运动。
3.预防 合理安排进餐与运动的时间、赛前进餐的质量“三少一高”(体积少、含产气食物少、含粗纤维少、高热量)。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中注意呼吸节奏,避免腹部损伤。长跑或自行车运动中注意合理分配力量和速度。加强全面身体素质训练,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
(二)肌肉延迟性酸痛
进行一次运动量较大的运动后,或间隔较长时间的未运动刚开始运动后,往往在运动后的第二天出现肌肉酸痛,因为肌肉酸痛不是发生在运动结束后即刻,而是发生在运动结束后 1-2 天,因此称之为延迟性肌肉酸痛。
1.原因和症状 运动时肌肉活动量大,引起局部肌纤维及结缔组织的细微损伤,以及部分肌纤维痉挛所致。由于只是肌纤维细微损伤和局部肌纤维痉挛,有酸痛感,但肌肉仍能完成其运动功能,酸痛后,经过肌肉内局部细微损伤的修复,肌肉组织变得更为强壮,随后同样负荷将不易再 发生酸痛。
2.处理 热敷:针对酸痛的部位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及代谢过程,有助于损伤组织宝应县小官庄镇中心初级中学 的修复及 痉挛的缓解。
拉伸练习:对酸痛肌肉进行静力性拉伸练习,保持 2 分钟,然后休息 1 分钟,重复进行,每天做几次伸展练习有助于缓解疼痛。但一般不要采用动力性拉伸,以免控制不好力度再使 肌纤维损伤,按摩:按摩有助于使肌肉放松,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损伤的修复及痉挛的缓解。
3.预防 根据自身身体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避免运动量增加过快;运动时还应避免长时间,重复某一动作,以免该动作运用的肌肉负担过重;做好准备活动,尤其是专项准备活动要充分,对损伤有预防作用;整理活动除进行一般性的放松练习外,还应强调做静力性拉伸练习,有助于预防局部肌纤维痉挛,从而避免酸痛的发生。
(三)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肌肉不自主的强直收缩。运动中最易发生痉挛的肌肉是小腿三头 肌,其次是足底的屈拇肌和屈趾肌。
1.症状与原因
痉挛肌肉僵硬或隆起,剧烈疼痛,且一时不易缓解。寒冷环境中运动,如准备活动做得不够,肌肉受到寒冷的刺激后,兴奋性增高即可发生肌肉痉挛。如游泳时受到冷水刺激,引
起小腿抽筋;在热环境中进行长时间运动或剧烈运动时,由于大量排汗 丢失大量电解质,使 肌肉的兴奋性增高;肌肉快速的连续收缩,放松时间太短,以致收缩与放松不能协调地交替因而引起痉挛;也有的因情绪过分紧张所致。
2.处理
牵引痉挛肌肉,几分钟后即可缓解。例如游泳中发生腓肠肌痉挛时,不要惊慌,深吸一
口气,仰浮水面,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足趾,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
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伸直膝关节,即可缓解。如不行,应呼救或立即上岸处理。
3.预防
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前对容易发生痉挛的肌肉适当进行按摩。高温环境下
长时间运动时,应注意补充含无机盐的运动饮料。在寒冷的环境中运动时,应注意保暖。游 泳下水前应先冷水淋浴,游泳时不要在水里停留时间太长。疲劳和饥饿时,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宝应县小官庄镇中心初级中学
课
题:了解各种运动损伤、运动性疾病的病理原因以及处理方法 导
语:
众所周知,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有不胜枚举的益处,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平。然而,任何事物存在都具有两面性,体育锻炼也不例外。体育锻炼在增进健康、防治疾病、延
年益寿的同时,体育锻炼方法运用不当也常伴有运动损伤、运动性疾病的发生。只有具备体育锻炼的科学知识,才能在锻炼中有效防止运动损伤、运动性疾病的发生,尽情享受体育带给我们的乐趣。
一、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与处理
机体对运动的不适应会造成生理活动过程的有序性受到暂时性破坏,从而常常出现某种 生理应激反应。常见的运动生理应激反应及其处理办法如下:
(一)运动中腹痛
1.原因和症状
多数在中长跑运动时产生。主要由于准备活动不够充分,开始时运动过于剧烈,内脏血管收缩、缺氧、新陈代谢产物的刺激,被膜炎症、胆道平滑肌的痉挛性收缩,腔道过度膨胀
以及炎症的刺激等因素引起腹部疼痛。
2.处理 如果没有器质性病变迹象,仅在运动时、加快速度后才出现腹痛,一般可采用减慢跑速,调整呼吸和运动节奏,用手按压疼痛部位,常有助于缓解疼痛。若无效,疼痛剧烈时应停止 运动。
3.预防 合理安排进餐与运动的时间、赛前进餐的质量“三少一高”(体积少、含产气食物少、含粗纤维少、高热量)。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中注意呼吸节奏,避免腹部损伤。长跑或自行车运动中注意合理分配力量和速度。加强全面身体素质训练,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
(二)肌肉延迟性酸痛
进行一次运动量较大的运动后,或间隔较长时间的未运动刚开始运动后,往往在运动后的第二天出现肌肉酸痛,因为肌肉酸痛不是发生在运动结束后即刻,而是发生在运动结束后 1-2 天,因此称之为延迟性肌肉酸痛。
1.原因和症状 运动时肌肉活动量大,引起局部肌纤维及结缔组织的细微损伤,以及部分肌纤维痉挛所致。由于只是肌纤维细微损伤和局部肌纤维痉挛,有酸痛感,但肌肉仍能完成其运动功能,酸痛后,经过肌肉内局部细微损伤的修复,肌肉组织变得更为强壮,随后同样负荷将不易再 发生酸痛。
2.处理 热敷:针对酸痛的部位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及代谢过程,有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及 痉挛的缓解。
拉伸练习:对酸痛肌肉进行静力性拉伸练习,保持 2 分钟,然后休息 1 分钟,重复进行,每天做几次伸展练习有助于缓解疼痛。但一般不要采用动力性拉伸,以免控制不好力度再使 肌纤维损伤,按摩:按摩有助于使肌肉放松,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损伤的修复及痉挛的缓解。
3.预防 根据自身身体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避免运动量增加过快;运动时还应避宝应县小官庄镇中心初级中学
免长时间,重复某一动作,以免该动作运用的肌肉负担过重;做好准备活动,尤其是专项准备活动要充分,对损伤有预防作用;整理活动除进行一般性的放松练习外,还应强调做静力性拉伸练习,有助于预防局部肌纤维痉挛,从而避免酸痛的发生。
(三)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肌肉不自主的强直收缩。运动中最易发生痉挛的肌肉是小腿三头 肌,其次是足底的屈拇肌和屈趾肌。
1.症状与原因
痉挛肌肉僵硬或隆起,剧烈疼痛,且一时不易缓解。寒冷环境中运动,如准备活动做得不够,肌肉受到寒冷的刺激后,兴奋性增高即可发生肌肉痉挛。如游泳时受到冷水刺激,引
起小腿抽筋;在热环境中进行长时间运动或剧烈运动时,由于大量排汗 丢失大量电解质,使 肌肉的兴奋性增高;肌肉快速的连续收缩,放松时间太短,以致收缩与放松不能协调地交替因而引起痉挛;也有的因情绪过分紧张所致。
2.处理
牵引痉挛肌肉,几分钟后即可缓解。例如游泳中发生腓肠肌痉挛时,不要惊慌,深吸一
口气,仰浮水面,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足趾,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
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伸直膝关节,即可缓解。如不行,应呼救或立即上岸处理。
3.预防
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前对容易发生痉挛的肌肉适当进行按摩。高温环境下
6.五四运动教案 篇六
白土窑寄宿制学校
刘春茹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经过、结果、及历史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从而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五四精神,即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的精神,培养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法与学法
1. 教法:讲解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2. 学法:阅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三、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播放MV《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歌曲。“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光荣啊,中国共青团。”一首激情澎湃的青春之歌,让我们不由得想起了98年前的5月4日,青年学子带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同时也唱出了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五四爱国运动。
(二)新课部分
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师:是什么原因激起了五四爱国运动?让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我的1919》,引导学生思考三个问题:(1)、顾维钧是在哪次会议上的发言?(2)、其发言围绕着哪一个问题?(3)、中国人民做出了怎样的回答? 生:基本能回答出来。
教师:指出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收回山东主权的正义要求被拒绝,和会要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交给日本,消息传出群情激奋,北洋政府却来电要求代表在合约上签字,更加激起了人民群众的反抗,所以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思考:在一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少年强则国强,因此青少年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生:讨论回答。
教师过渡:五四运动率先起来的是青年学生,1919年5月4日,北京各校学生代表3000余人,汇集天安门广场示威游行,我们现在来观看视频并结合课本知识说出五四运动经过。(阶段、口号、时间、主力、中心、形式、结果)
2、五四运动经过
生:通过视频结合课本均可说出。
教师:多媒体展示。过渡,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五四运动的意义有哪些?学生看书总结。
3、五四运动历史意义:
学生: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1)、极大的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推动了革命力量的团结。(2)、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3)、标志着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教师:详细讲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的“新”指什么?
通过表格对比新旧民主革命的异同? 学生:讨论后填写。
教师过渡:在五四运动中广大青年学生起了先锋模范作用,下面们我们来看在纪念五四
8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的讲话,提出了五四精神是什么?
4、五四精神
学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并回答。
教师:出示图片解释五四精神含义。并进一步指出,今年2017年,是中国多难的一年,九寨沟地震,作为祖国的儿女,我们能为国家做什么?教师进一步指出:无论在什么时代,我们都要有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始终坚守爱国主义情感。
(三)课堂小结
师: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大家必须对于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应该重点掌握,对于五四运动爆发的经过,以及五四运动所取得的初步胜利,只作常识性的了解。附:板书设计 一、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二、五四运动的爆发和经过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性质 2.意义 四、五四精神
(四)当堂检测——练一练
(五)作业:
7.初中生五四运动教案 篇七
2007年4月, 教育部、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 走进大自然, 走到阳光下,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此举措有效地促进了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提高身体素质。但是, 在加大运动量的初期, 大部分学生在此后的一天都出现了肌肉酸痛的症状, 有局部的、有全身的, 有的甚至出现了肌肉僵硬, 很难进行其他活动。出现了此现象, 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大大减弱, 从而影响锻炼活动的开展和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探析肌肉酸痛现象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对学校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具有现实的意义。
2. 研究内容、对象与方法
2.1 延迟性肌肉酸痛。
在体育课加大运动量后, 或在严格地训练后, 大部分学生会出现肌肉酸痛现象。肌肉酸痛现象分早期性的和延迟性的两种, 但大多数的肌肉酸痛是为延迟性的, 因此, 我们对延迟性的肌肉酸痛现象进行实践分析。
运动结束8-24小时后出现的肌肉酸痛在运动医学上称为“延迟性肌肉酸痛”。肌肉酸痛产生的机制有三种: (1) 代谢产物堆积学说 (最早由hiu提出) ; (2) 组织损伤学说 (美国的标、罗勃逊、朱勒等学者支持这一学说) ; (3) 肌肉痉挛学说 (Dorpat发现, Devries提出) 。该症状一般在运动后1-3天最明显, 5-7天后基本消失。
2.2 研究对象。
金华十四中初一、初二年级学生。
2.3 研究方法。
2.3.1 抽样访谈法:对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进行抽样访谈, 共560人。
2.3.2 文献资料法, 查阅近些年大量的有关体育锻炼、运动肌肉酸痛的资料。
2.4 访谈的内容。
在出现肌肉酸痛现象的情况下, 被访者的认识与采取对付的方法。
3. 结果分析
访谈后我们对结果进行分析, 情况如下:
由此可见, 学生除了学校安排的体育锻炼, 很少自觉地参加锻炼。缺少锻炼, 这是产生肌肉酸痛的原因之一。有些同学仅把体育锻炼作为一项任务而进行单调的练习, 并没有把体育锻炼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手段, 而经常参加锻炼的学生则很少产生肌肉酸痛。基于这种情况, 作为体育教师就需要精心组织, 讲授与练习的安排都要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 内容与形式尽量多样化, 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出现酸痛后, 有41.3%的学生不在意, 而有近一半的学生采取停止或减少运动的方式, 这种消极的方法, 更加重了疼痛的程度。而采取其他方式的同学也极少, 这说明同学们对出现肌肉酸痛后的认识与解决方法并不重视和了解。
说明大多数学生做了准备活动, 但放松活动相对就较少一些, 这也是导致肌肉酸痛的重要原因 (理论支持:代谢产物堆积学说) 。因此在大运动量后做放松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在体育锻炼过程中, 不同体质, 不同的健康状况, 承受负荷的能力不同, 初中生正处在发育时期, 动作幅度不能过大, 尽量避免长时间对局部肌肉进行练习。一般来说, 任何激烈的体育运动都可能产生肌肉酸痛, 尤其是大运动量的速度练习、耐力练习 (如;现在进行的冬季长跑活动) 尤为明显。肌肉长时间工作发生超微结构变化, 肌原纤维变化是造成肌肉工作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理论支持:肌肉痉挛学说) 。
4. 总结与建议
4.1 出现肌肉酸痛后我们应该积极进行治疗。
通过实践访谈, 我们可以看出:初中生对运动后出现的肌肉酸痛认识不足, 也很少有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基于这种情况, 笔者提出如下的建议:
1.出现肌肉酸痛后我们应该积极进行治疗, 简单有效的治疗办法有以下几种:
4.1.1 改善代谢法。
指用各种方法使肌肉放松, 加速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排出, 有助于损伤的修复与痉挛的缓解;常用的方法有:水浴、蒸汽浴、按摩等。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我们适宜采取按摩措施, 具体的做法是在酸痛的部位进行按揉, 我们对初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实践, 事实证明此措施对短时间的酸痛缓解简单有效。
4.1.2 调节神经系统法。
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 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 增加迷走神经的兴奋性, 加强机体合成代谢功能, 使机体尽快恢复。主要方法有:
a.睡眠。良好充足的睡眠是消除疲劳的一种最直接、最有效且经济的好方法。在2007年与2008年暑期训练中, 我们进行此方法的酸痛治疗, 结果表明效果显著。因为人体进行睡眠时, 大脑皮层的兴奋度最低, 肌体的合成代谢最旺盛有利于集体能量的蓄积, 有利于消除疲劳。
b.音乐疗法。通过舒缓优美的音乐来放松神经系统, 使练习者心情舒畅, 身心放松, 作为一种辅助疗法配合其他消除疲劳的方法, 以增强疲劳恢复的效果。在运动队的训练中, 在音乐教师的配合下, 我们对16位运动员的延迟性肌肉酸痛进行音乐治疗, 效果不错。因为音乐对消除中枢性疲劳有良好作用。
4.1.3 补充法。
通过补充机体在运动中大量失去的物质, 促进肌肉酸痛的消除, 主要有:
a.营养物质补充法。营养物质补充法是补充法的基础, 即从人体所需的供能物质, 对生理功能调节的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着手, 补充糖、脂肪、维生素和其他所需物质。其中糖的补充不仅在运动后, 而应当贯穿这个运动过程, 这样, 即使可推迟疲劳的出现, 同时有有利于消除疲劳。运动前补糖适宜安排在赛前数日和赛前1.5-2小时, 运动中补糖 (以饮料方式) 每隔15到30分钟为宜, 运动后补糖时间则越早越好, 最好不要超过6小时。对糖的补充, 我们强调在运动前与运动后补充, 在耐久跑项目中我们尤其注重, 事实也证明不仅对消除疲劳有效, 对运动成绩的发挥也有很好的效果。
对蛋白质的补充最好以容易消化的优质蛋白质为主。
脂肪对消除疲劳没有明显的作用, 不必专门补充。可适当补充一些磷脂。口服维生素C, 维生素C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有助于加速受损部位的修复和机体的恢复。在实践中, 运动队我们采取补充维C, 平时的锻炼我们建议学生多食用水果。
b.医药的调理。运用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主要通过健脾益肾、抗疲劳专用方剂和药物型运动饮料的形式进行。为了尽快消除疲劳, 提高身体素质, 我们要发扬并充分利用传统中药的功能。
4.2 积极预防。
4.2.1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持之以恒, 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4.2.2 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与放松活动, 充分的准备活动可使肌肉兴奋, 适应运动改变的机体内环境;放松活动, 特别是肌肉的牵拉伸展放松, 有助于缓解肌肉痉挛酸痛。
4.2.3 教师应安排好学生练习的密度与强度, 锻炼的内容多样化, 防止长时间大强度进行锻炼。
4.2.4 教师要充分利用雨天室内课, 对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知识的讲授, 并讲述准备活动与放松活动的重要性, 在实际的锻炼中督促学生做好准备与放松活动。
8.初中生五四运动教案 篇八
阳光体育运动 保障机制 初中生
近年来,全国各大中小学掀起了体育运动的热潮,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力推动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但我们也遗憾地看到了一些地区的部分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热潮正在慢慢淡化,且以初中更甚。那么,如何保证阳光体育运动不流于形式并得到长效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就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构建展开研究,以期为阳光体育运动更好地开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为促进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提供有力的保证。
一、构建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重要性
1.构建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是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的需要
建国60多年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十分关心青少年的健康问题。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体育工作,保证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享受体育教育和参与体育锻炼的权利,就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宪法》第八条、《中国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对推动学校体育发展起到了积极地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央7号文件、《全民健身条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出台,更是将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些政策法规,高瞻远瞩,对体育的重要性、目的、内容、途径、原则和方法等作了全面、深刻而又精辟的阐述,是我们进行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方针,是青少年学生成才的基本保障。
2.构建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是树立科学的学校体育发展观需要
学校体育具有教育、健身、娱乐、文化等功能,其中健身功能是学校体育最原始、最本质、最独特的功能。学校体育功能的最大发挥,依靠于原有陈旧思想观念的破除和科学观念的建立。整个社会要摒弃在高考指挥棒作用下的“分数第一、智育至上”的人才质量观,树立“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人才观。
3.构建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是巩固和拓展学校体育成果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学校体育教育的投入,广大体育科研工作者的理论探索和一线体育教师的努力,学校体育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中央七号文件是对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落实,按照《体育场地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购置器材为学校正常开展体育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给学校体育活动时间提供了制度保障。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构建,可以更好地发挥学校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有效促进学校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和学校体育文化建设,遏制以牺牲青少年身体健康来换取升学率的倾向。
二、初中生校外阳光体育运动的保障机制
作为这些政策的受益者,学生本人是否真的能够受益于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社会能否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并提供保障,是否能使上述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而持续的实施?它不仅关系到我国阳光体育运动能否顺利有效的开展,而且直接影响到我国学校体育的未来发展。因此,笔者从几个方面全面阐述了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保障措施,以期为我国中小学顺利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供理论参考。
1.法律保障
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并不是一个完全自发、自然的过程。目前,阳光体育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得到完好的普及,社会和个人还没有自觉主动地接受阳光体育的愿望,如果任其自然发展,不仅进程会十分缓慢,而且效果也不会很好。相反,如果依靠法律法规的强制和规范,阳光体育则可以得到较快的发展。因此必须建立系统配套的阳光体育法律法规体系,使阳光体育运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政策保障
国家的政策导向对阳光体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阳光冬季长跑、阳光体育大联赛、校园集体舞等活动都有力的推动了阳光体育的全面发展,为阳光体育运动持续健康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因此,国家应从阳光体育运动的各个方面入手,积极丰富与阳光体育相关的政策,为学校实施阳光体育排除各种障碍,加快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
3.师资保障
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体育教师是落实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者,也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先行者。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好不好,对于搞好学校体育工作至关重要。所以,要在完成工作计划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参加各种师资培训,保证为教学工作注入新鲜血液。也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推行教师进修制度。
4.组织保障
健全正规的组织管理,是阳光体育运动正常进行的有效保障。在我国,国家是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战略的主体,政府应该设置专门负责阳光体育运动的机构。这个机构应当具有一定的实体权力,能够对各级各类政府机关的决策施加影响。它应是一个包括各机构、各部门相关人员的联合体,可以按照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来协调与各部门、各机构的关系,为阳光体育运动提供保障。
5.社会保障
阳光体育运动涉及到许多社会部门,需要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为确保学生“想练就练,随处可练”,学校和社会体育场馆设施应当应免费或优惠地向周边学校和学生开放,充分发挥各项体育资源对促进学生健康和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积极作用。新闻媒体要宣传健康、科学的现代生活方式,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机结合起来,为学校体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通过学校、社区和新闻媒体的共同努力,在广大家长中倡导健康第一的理念,注重从小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6.经费保障
体育器材、场地和设施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大力加强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从体育经费投入,为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和有关体育场地、设施的维护提供经费保障。学校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联合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力量共同发挥作用,共同挖掘社区和学校的资源潜力。尤其是农村和偏远山区的贫困地区,政府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更应该加大资金、师资、条件设施等的投入力度,使这些地区的学生尽可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7.监督机制
【初中生五四运动教案】推荐阅读:
初中物理直线运动教案08-11
初中生运动会加油词08-27
初中作文:运动会08-24
初中运动会班级口号07-17
初中的运动会作文09-01
运动会初中作文800字08-16
初中夏季运动会加油稿08-18
初中运动会作文 500字09-13
初中英语作文关于运动会10-11
原创初中运动会广播稿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