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系统复习提纲

2024-07-16

初中物理系统复习提纲(共12篇)

1.初中物理系统复习提纲 篇一

产生 电流磁场(丹麦 奥斯特):电流周围存在_______ 有无----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点:磁场强弱----______电流来控制大小__________----______磁性越强电磁铁  磁场的性质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向:__________定则 力电流磁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_____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衡位置: 力越大电动机大小__________----______ 力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换向器作用: 方向:__________定则 产生电流(英国 法拉第):____电路的______导体在磁场中作______________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磁场__________----______电动机:_______能_______能 感应电流越大发电机大小__________----______  感应电流的性质发电机:_______能_______能 方向:__________定则

电磁继电器的作用:用_______________电路来控制______________电路,以_________________ 电铃的工作原理:

2.初中物理系统复习提纲 篇二

一、看书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和做课本上的练习题。每节复习课必须保证学生有20分钟的看书时间,这样做便于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便于学生初步记忆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也可以发现自己尚不理解或理解不深的问题。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自己看书理解,达到不同的要求。在学生看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课本的内容涉及哪些基本概念、规律、技能、技巧,这些技能、技巧是怎样在课本中的例题、练习题中反映出来的。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基本要求是通过看书,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能够记下来,对基本公式、单位能用、能写,对例题能弄清思路。基础较好的学生通过看书,要能正确理解概念的物理意义,看例题要掌握解题的方法。看书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的收益。

二、解疑

在学生自己看书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解疑,主要是讲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以分析典型问题为主。

例如,在复习《浮力》这一章时,学生看书后,初步掌握了浮力的产生,浮力的计算,紧接着出示两道例题:1.有一空心铅球重4.5牛顿,体积0.5立方分米,把它投入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一桥墩在水中部分是10立方米,则此桥墩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少?讲第1题用阿基米德定律,算出F浮=G排=ρ水V排g=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5×10-3米3=4.9牛顿,铅球重4.5牛顿,浮力大于重力,最终铅球漂浮在水面上,浮力为4.5牛顿。并指出认为浮力为4.9牛顿的错误原因。讲第2题时强调桥墩底部没有水,没受浮力,使学生对浮力产生的原因进一步理解。

三、练习

课堂练习是教师训练学生能力的手段,也是教师得到反馈信息的途径。同时,课堂练习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一种引导。练习平铺直叙,势必会引导学生死记硬背;练习过繁,对学生心理上是一个打击;练习过多,会使学生限于题海,难于应付。在总复习中时间紧张,如果各科都加重作业量,学生就会限于题海中不能自拔。所以复习课中的练习题必须要精心设计,所选练习题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一个题要达到解决一类问题的作用。

例如,复习《浮力》一章时,除教材中习题要求学生会做外,可补充设计几个小练习题:1.一装满水的塑料袋,挂在弹簧秤上其读数为9.8牛顿,若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是多少?2.船从河里开到海里,所受浮力如何变化?所选习题既要照顾各个知识点。又要有层次要求,这样才能调动各类学生的积极性。

四、讲评

讲评是学生发现错误、纠正错误,达到正确理解的手段之一。好的讲评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的讲评:一评学生带有创造性的解答,二评学生混淆不清的错误,三评带有共性的错答。我们坚持每次单元测试后,及时讲评。教师重点讲规律、讲方法、讲思路,学生交换试卷相互讨论、评价:正确的得到充分肯定,错误的或混淆不清的通过相互讨论,在头脑中打下了较深的烙印。这样,学生学得活跃,比教师讲、学生对答案的评讲方法印象深刻。

五、命题

命题是复习到最后阶段进行的一环。提前一周内教师很据大纲要求、历年中考的题型、各类题型的比分、题量,要求学生每人编制一套试题。一般不允许照搬资料上的套题。命题结束后,组与组之间交换答题,评出分数,最后由教师进行最优试题评比。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所命的题能评上最优试题,积极性十分高涨。除自己钻研教材外,相互研究、相互争论十分活跃。通过自己命题要钻教材,要解答同学间的试题,也要钻教材。在这过程中,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解题方法的归类都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实践证明:采用五步复习的方法,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在中考中能取得较好的成绩。所以,五步复习法是提高复习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

摘要:物理在中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生物理学习成绩的高低关系到中考的成绩。在物理总复习中,涉及的内容多、时间短,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满意的复习效果,达到学生提高物理成绩的目的,复习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五步复习方法倡导知识五层递进、训练五层递进。即“看书——解疑——练习——讲评——命题”,可有效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复习效率。

3.初中物理复习初探 篇三

关键词:初中物理;复习;措施;练习教学

G633.7

物理学科也是学生到了初中之后才首次接触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有很多新接触的概念和思想。这些都在无形之中给学生增加了学习物理的难度。很多学生由于不适应物理学科的教学模式,或者是对一些概念和思维没有理解到位,导致物理成绩不断下降,物理知识的掌握也无法牢固。教师在这样的情况下更要重视复习的作用,让学生在复习阶段查疑解惑,获得知识能力的提升和思想维度拓展。

要想做好初中物理的复习教学,教师一定要做好全面的分析工作,包括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构成,找到问题的源头,并提出相对应的策略和措施。本文就简单分析了当前初中物理的复习教学工作,提出了以下几点复习的要点和方法,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学习兴趣是内在动机

学生努力学习需要的是动机,而内在动机——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催化剂。学生一旦对物理学科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就会有很强的内在学习动力,就会自发的去钻研物理知识,从而获得知识能力的提升。想要学生对枯燥、抽象的物理知识产生兴趣可以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要知道物理知识和日常的生活是离不开的,特别是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基本上都是来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把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进行有机的结合和比较,学生在这样的比较和联想中会对物理知识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学习兴趣也会由此而生。学生有了兴趣就会对主动的去认识和了解物理,对物理知识有较高的认同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做好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可以从侧面引导学生分析自身的优势和短板,找到自身的学习问题对症下药,同时可以确立一定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不断努力,获得良好的复习效果,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让学生学习的更加自如,也更加清晰明白。此外,多联系实际生活,也能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夯实基础是复习重点

物理复习不能停留在对难题、新题的过分重视与训练上,要知道,一张试卷难度适中的题目占了百分之八十,所以,我们要夯实基础,稳扎稳打。基本概念、基本定理都得牢牢掌握。而要有效掌握这些知识,就要对就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如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相关知识点,我们不能仅仅光靠记忆与背诵平面镜成像特点,而要清楚地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及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会做平面镜成像图,把知识点融入在实验和图中,才能记得牢,记得长久。重视物理实验,理论联系生活实际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夯实基础知识还要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第一步,进行教材同步基础复习。第二步,要进行中考板块综合复习。第三步,进行指导解题提高复习。分步实施自己的复习计划,既能牢固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又能灵活解决物理问题,做到一题多解,多题一解。

夯实基础还在于要精选习题,多加训练。在练习中巩固知识点,在考试分析中找出自己的易错点、复习的重点。练习可以对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消化利用,复习离不开练习。我们要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注重知识的深度和难度,拓展知识面。在每次考试后,要对自己的试卷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不仅要从横向比较、纵向比较,还要看物理成绩与总成绩之间的差异,分析存在哪些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在每一个复习阶段提出改进的措施。只有通过一些典型习题的练习,才能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使其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

三、复习方法是高效保障

教师要做好物理的复习教学一定要重视物理知识结构体系的搭建,把零散的知识整理归纳,把刻板的知生动化,快速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物理知识的突破口。在进行物理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错题本,把自己经常出错的地方和容易出错的地方白纸黑字的记录下来,并进行一定的归纳总结,这样在展开复习教学的时候就可以进行集中的整理复习,可以节省时间,同时也能有一个系统完整的学习,不至于找不到入手点。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也要注意多联系实际生活,根据自身的一些生活体验去理解物理学科中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概念,基本规律和方法。遇到一些理解困難的要及时寻找教师的帮助。做到学习方法灵活,学习内容多样。相信通过这样的复习教学,一定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

此外,在复习完一个章节或是一个单元后,要定期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查漏补缺。然后写下自己的复习心得,借鉴其他学生的学习方法,取长补短,给自己制定一种良好的复习方法,经常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共同进步。注意对各章节基础知识的复习,把同一内容的复习分散在不同时间内进行复习;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系统复习,把初中物理的知识点进行归类,对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要用知识结构图的形式把这些重要的内容联系起来,达到融会贯通的熟练程度。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复习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上文笔者谈了一些初中物理复习过程的可以采取的一些措施和策略,具体的一些落实到实处的方法则需要广大教师同仁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来摸索和总结。物理复习教学工作是一项持久的工作,需要教师工作者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和钻研,在这里与各位物理教师朋友共勉。

参考文献:

[1]李水根. 如何上好初中物理试卷评析课[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04)

[2]卢时春. 初中物理复习与能力提高[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01(09)

4.初中物理系统复习提纲 篇四

一、音调

1、音调: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2、频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它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Hz,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3、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调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人们听到的声音越尖细;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人们听到的声音越粗钝。不同物体的振动频率不同,同一物体的振动频率也可以调节。

4、超声波与次声波

人们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波,频率高于0Hz的声音为超声波。它们都超出了人类听觉的范围,所以人类听不见超声波和次声波。

能产生次声波的声源有:火山爆发、地震、风暴、核爆炸、导弹发射等。次声波有极大的破坏力,能使机械设备破裂、建筑物遭到破坏等。有些动物不但能听到部分次声波,还能听到超声波。

二、响度

1、响度:在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2、振幅:发声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3、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课本P21)

4、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

⑴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

⑵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距发声体越远,声音越发散,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响度越小。

5、增大响度的方法:增大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减小距发声体的距离;减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分散。

注意:音调和响度是根本不同的两个特征,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响度大的声音也不一定音调高。我们平时所说的声音“大小”是指响度,而声音“高低”一般是指音调。

三、音色

1、音色也叫音品: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不同发声体的材料不同、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们能分辨出不同的人,不同的乐器就是根据它们的音色而分辨出来的。

5.统计物理复习提纲 篇五

1.热力学系统的定义:

热力学研究的对象是由大量不停地作无规则热运动的微观粒子(分子或其他粒子)组成的宏观物质系统。(与系统发生相互作用的其他物体称为外界。根据系统与外界相互作用的情况,可以作以下区分:与外界既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的系统称为孤立系;与外界没有物质交换,但有能量交换的系统称为闭系;与外界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的系统称为开系。)

2.热力学平衡态及其描述:

一个孤立系统,不论其初态如何复杂,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将会达到这样的状态:系统的各种宏观物质在长时间内不发生任何变化,这样的状态称为热力学平衡态。在平衡状态之下,系统各种宏观物理量都具有确定值,而热力学系统所处的平衡状态就是由其宏观物理量的数值确定的。

3.热平衡及热平衡定律:

两个各自处在平衡态的物体,令两者进行热接触,两者的平衡都会受到破坏,它们的状态都将发生改变。但是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之后,它们的状态将不再发生变化,而达到一个共同的平衡态。我们称这两个物体达到了热平衡。如果物体A和物体B各自与处在同一状态的物体C达到热平衡,若令A与B进行热接触,它们也将处在热平衡,这就是热平衡定律。

4.可逆的准静态过程的概念:

若某个过程发生后,它所产生的影响可以完全消除而令一切恢复原状,这过程称为可逆过程。如果一个过程进行得非常缓慢,系统在过程中经历的每一状态都可以看作平衡态,这样的过程称为准静态过程。如果一个过程既是可逆的,又是准静态的,就称为可逆的准静态过程。

5.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

可用绝热过程中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定义一个态函数U在终态B与初态A之差,这个态函数U称作为内能。

系统在终态B和初态A的内能之差Ub-Ua等于在过程中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与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之和。

6.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

克氏表述: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开氏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变成有用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7.卡诺定理及推论:

卡诺定理:所有工作于两个一定温度之间的热机,以可逆机的效率最高。

推论:所有工作于两个一定温度之间的可逆热机,其效率相等。

8.热力学第三定律的两种表述:

能氏定理:凝聚系的熵在等温过程中的改变随绝对温度趋于零。

绝对零度不能达到定理:不可能通过有限的步骤使一个物体冷却到绝对零度的温度。

9.u空间及粒子状态代表点:

假设粒子的自由度为r,以 q1,q2,...,qr ;p1,p2,...,pr 共2r个变量构成的2r维直角坐标空间称为u空间。粒子在某一时刻的力学运动状态(q1,q2,...,qr;p1,p2,...,pr)可以用粒子u空间中的一点表示,称为粒子力学运动状态的代表点。

10.全同粒子系统:

全同粒子组成的系统是指由具有完全相同的内禀属性(相同的质量、电荷、自旋等)的同类粒子组成的系统。

11.确定粒子的微观状态:

若全同粒子可以分辨,确定全同近独立粒子组成系统的微观运动状态归结为确定每一个粒子的个体量子态;若全同粒子不可分辨,确定全同近独立粒子组成系统的微观运动状态归结为确定每一个体量子态上的粒子数。

12.微观等概率原理:

对于处在平衡状态的孤立系统,系统各个可能微观状态出现的概率是相等的。

13.分布的概念:

6.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篇六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 000m;1dm=0.1m;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计算公式:v=st

7.如何上好初中物理总复习课 篇七

由于复习教学的内容是学生学习过的, 如果复习时再简单地重复和讲解学过的知识和做过的练习, 既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又不能深化学生的认识和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进行总复习时, 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明确考点, 梳理知识

历年来中考基础题约占70%左右, 而一些综合题也是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 因此抓好基础是关键。在第一轮复习中, 教师要钻研教材和考纲, 明确中考对各章、各知识块的知识点的能级要求、变化情况、考试新动向。复习时应对教材作系统的概括, 以便学生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特别是对概念性强的单元例如电磁联系单元, 复习时还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分析、总结或绘制“知识结构图表”的方式进行系统总结。

要从不同的角度抓住教材的线索和内在联系, 尽可能用新的体系、新的方法把学生学过的知识重新科学地安排和组织起来, 进行分析和比较, 揭示其共性、个性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做, 使学生能够得到新的收获和体会, 有助于学生掌握所学内容的基本结构, 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二、了解学生, 纠错解惑

学生在学习了一段教材之后, 往往会在某些问题上存有疑难, 还有可能存在某些认识上的错误或知识上的缺陷。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 势必形成学习上的障碍, 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以致加剧学习的分化现象。我们除了在日常教学中注意防止这一现象外, 在总复习前, 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鼓励学生利用总复习的机会, 把知识再学习一遍, 毕竟中考物理难度不大。另一方面总复习内容多、范围广, 不能平均使用力量, 重点、难点、学生的薄弱点在哪里, 就设置怎样的典型例题和针对性练习, 要做到心中有数。

根据学生平时学习的“病历”和复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要把典型错误拿出来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 刨根求底, “自己解放自己”。对于同一类问题, 要变换方式, 在新情境、新角度中设置练习, 进行反复训练, 并及时反馈, 扎扎实实把基础夯实, 让学生思维得到发展。对难点如“电路设计”、“电路故障”等和必考题作图和实验设置专题练习, 注重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将知识和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素质。

三、方法指导培养能力

从平时考试情况看, 学生考试失分的原因, 除基础不扎实, 缺乏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外, 还有相当一部分失分是由于学生没建立良好的应试习惯和方法, 比如审题不清, 粗心大意, 运算不过关, 语言表达不规范等原因而造成。而这是相当可惜的, 也是我们复习最应该训练的, 因为这方面最容易见效。所以在复习训练时, 应采取一些措施, 把方法指导、培养良好应试习惯作为一个关键点来抓, 如要求学生在作业中, 读题时可把关键的字眼划出来, 做个记号提醒自己。做题时会做的题争取要一次性做对, 不依赖于检查;而且要限时做完, 训练速度;不用计算器, 提高运算能力。在试卷评讲中, 发生错误一定要找出错误的原因, 把原因整理归纳在错题集上, 时刻提醒自己;同时要求错误答案保留, 把订正过程写在旁边;教师讲题时不应仅仅局限于知识点上, 还应引导和帮助学生总结研究物理问题、运用知识分析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注意通过复习,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四、把握方向, 调整对策

要关注课程改革新形势, 体会课改的精髓, 把握中考新动向。

1. 要回归书本, 关注课本的插图和举例, 及一些基本数据和基本事实, 例如估测温度、质量、长度、功率等。

联系生活实例来深化知识, 提高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要重视实验, 通过对实验的设计或探究, 知道实验结论的得出方法和过程, 才能适应现在中考实验题的考查。

3. 要关注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 拓宽知识面, 来应对学科交叉问题。比如加强阅读材料的分析训练。

4. 要练习开放性试题,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来应对开放性试题。

5. 要重视有关物理的社会热点事件、科学前沿问题。

当然, 在复习的后阶段, 还要不断调整学生的心理和应试状态, 教育学生要有充足的睡眠, 适当休息, 保持充沛的精力;回忆知识时不要过分紧张, 识记知识时避免类似知识的互相干扰等等。

总复习是初中物理学习的一个艰苦的磨炼, 教师要根据新情况, 及时调整复习策略;学生要增强信心,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师生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回报。

摘要:本文从中考复习课普遍存在的“教师讲得乏味, 学生学得疲惫”现状入手, 阐述了在总复习课的设计中应着重强化的几个抓手, 提出明确考点、纠错解惑、培养能力和把握中考新动向几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8.如何上好初中物理复习课 篇八

【关键词】实验探究 精讲精练 因材施教 趣味教学

复习课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是学生感觉最乏味的课型。那么如何上好初中物理复习课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境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既然重复新课教学时的实验不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器材的创新设计或者实验器材的创新使用再次吊起学生在复习课上的胃口。

例如,可以这样导入大气压强复习课:在一只饮料瓶的底部钻一个小孔,小孔背对同学,等同学将气球吹大后,教师用大拇指悄悄按住小孔并把饮料瓶从学生的嘴边拿开,学生会惊奇地发现瓶中的气球居然没有复原,好像仍然被某位同学吹着一样。这个实验也可以用到大气压强的知识来解释,虽然是一个改进的小实验却能把学生再次带回到新课时代,勾起他们对于大气压强的回忆。

二、实验探究

在课堂上以探究实验为主线,加强学生视觉感受,让学生经过观察,激活学生大脑中原有的情感结构和认知结构,这样不仅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实验由教师进行了新的设计大都调换了视角,因而更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如在复习浮力一章时,可以给学生准备以下器材: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小铁钉、10cm3的木块、铝块、铜(或铁)块各一、一个牙膏皮、一杯酒精、一杯水和细线。演示前再提出几个问题叫学生考虑:

1.是不是物体浸入液体越深浮力越大?

2.轻的物体受到浮力是不是比重的大?

3.是不是密度小的物体一定漂浮,密度大的物体一定下沉?

接着进行实验探究,过程主要有:

(1)用细线系住铁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液体后观察示数变化。

(2)小铁钉和木块分别放入水中,重的木块反而漂浮,轻的铁钉下沉。

(3)把木块、铜块、铝块、牙膏皮分别放入水中再提问,是不是密度小的物体一定漂浮?你能不能测出它们所受浮力各是多少?针对相关的问题,学生们积极地投入实验,探究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可以让学生手、眼、脑并用,对于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实验和总结规律的能力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因材施教

复习课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的方法是:统一授课,分组练习,个别辅导。课堂复习教学原则是:立足中等生,提高优等生,扶持学困生。复习进度和教法以中等学生水平为基点,要求中等学生按教师的安排进行系统的复习,注意能力方面的提高。对优等学生要发挥他们的学习优势,通过他们排难解疑,带动全班。应另给他们时间让他们进行自学,除要求掌握大纲的基本知识外,还要进行横向提高;对差生实行:“五多”“一优先”。即:多鼓励、多提高、多板书、多检查、多辅导、优先面批作业。要特别注意对他们“动机、兴趣、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发现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增强学习物理的信心,提高复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趣味教学

在对知识的总结回顾时,要注重语言的生动和趣味。可以从网络、杂志、参考用书上整理“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知识。例如:

1.凸透镜成像规律:“一倍焦距定虚实,二倍焦距定大小,二倍焦点物像等,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实像倒,虚像正,放大缩小要分清”;

2.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原则是“一上一下,关键看下,靠近变小,远离变大”;

3.家庭电路的灯泡“火线零线并排走,火线进开关,零线进灯头”;

对于电学实验“欧姆定律”“测电阻”“测小灯泡的电功率”的电路图,可以让学生记忆“非常6+7”,即六样器材,七根导线。这样,从学生的年龄、兴趣、关注内容出发,让他们在快乐中回忆,在兴奋中,完成学习任务。

9.物理中考复习经验交流提纲 篇九

合肥三十八中学朱仁举

一、考纲解读

(一)2010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解读

1、命题依据

2、学习业绩分类:A知道(A)(相当于了解和认识)理解(B)会

3、基本的稳定性、正确的导向 ............

(二)2010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变动部分

1、删除的考点:

2、增加的考点:

3、措辞细微变化的考点:

(三)2010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分析

1、理解层次的考点:

2.、经历过程的考点:

3.、B类层次的考点

4、A类层次的考点

5、A类层次的考点

二、中考试卷分析

1.近几年的中考试卷结构

2.近几年的中考试卷考点分布

(1)近几年的实验、计算题分布规律(5分以上的考点)

(2)高频考点

3.中考试卷命题的原则

(1)考查基础知识(基本的物理概念、公式、定理等)

(2)联系社会、联系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关注科技和能源

(4)考查过程与方法

(5)考查实验探究

(6)基本计算问题

4.近几年安徽考题的特点

(1)基础题的考法

(2)区分度大的试题

5.近几年安徽考题部分试题来源猜想

三、复习安排

(一)一轮复习:章节课的复习

1.网络知识结构填空

2.重要实验回顾

3.针对性练习,消除盲点

4.适当的分类对比,深入掌握

5.章后习题课

(二)二轮复习:专题复习

1.作图题的突破策略

2.实验题的突破策略

3.简答题的突破策略

4.计算题的突破策略

(三)综合模拟

1.精选模拟试卷,不要一边找题,一边扔题

2.如何自制模拟卷

四、复习经验交流

(一)一些难点的突破方法

1.凸透镜成像

2.机械效率

3.动态电路和电路故障

4.实际功率额定功率

„„„„„„.(二)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1、注意卷面上的不经意丢分。

2、强调审题

(三)加强学法指导,把握学生心理,恰当调节疏导

五、2010年中考试题命题预测

(一)学科内热点

1、需要关注的高频考点

2、公式推导题

液体压强公式推导

电功率比值推导

机械效率推导

„„„„„„.3.初、高中教学衔接:

欧姆表的原理

电流表的扩量程

电阻率

熔化热

„„„„„„.(二)适当关注当前的社会热点

1.上海世博会;

2、合肥四体会;

3.低碳

4.高铁

10.物理八年级下册浮力复习提纲 篇十

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浮 < G F浮 = G F浮 > G F浮 = G

ρ液<ρ物>ρ物 ρ液 >ρ物

(3)、说明: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

分析:F浮 = G 则:ρ液V排g =ρ物Vg

ρ物=( V排/V)?ρ液= 2 3ρ液

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 F浮 = G

不同:悬浮ρ液 =ρ物 ;V排=V物

漂浮ρ液 <ρ物;v排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 与G或比较ρ液与ρ物 。

⑤ 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则物体密度为:ρ物= Gρ/ (G-F)

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5、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 = G排 =ρ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6:漂浮问题“五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

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7、浮力的利用:

(1)、轮船:

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 t 由排水量m 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 = m g ;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 = m g 轮船和货物共重G=m g 。

(2)、潜水艇:

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3)、气球和飞艇:

工作原理: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

(4)、密度计:

原理: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进行工作。

构造:下面的铝粒能使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

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

8、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

(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

(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3)、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虑平衡条件)。

计算浮力方法:

①称量法:F浮= 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②压力差法:F浮= F向上 - F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

③漂浮、悬浮时,F浮=G (二力平衡求浮力;)

④F浮=G排 或F浮=ρ液V排g (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

⑤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浮力(知道物体质量时常用)

物理学习方法整理总结

认真听讲

天才不是天生的。无论是新课、实验课,还是习题课、复习课,每一个“考试状元”都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聚精会神听讲,紧跟老师思路,积极思考,不时勾画出重点,标注仍不清楚的,或者记录又产生的新疑问,这样的学习才是高效的。学习是一个过程,不断鞭策自己,坚定自己的学习信念,坚持不懈,才能到达“会学”和“学会”的境界。

研读课本

军队不打无准备之仗,学习物理也是如此。新学期的书发下来,希望你能够拿起物理课本,翻开美如画的 篇章,顺着目录,大致了解本学期的内容;每章、每节上课前,再次提前预习,你心存大量疑惑,等待在课堂上与老师一起揭开谜底;复习时,课本要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复习,“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而且每一次你都会有新发现。

作好笔记

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重点,难点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以便复习,消化

重视观察和实验

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特别是来源于观察和实验。要认真观察物理现象,分析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和原因。要认真做好物理学生实验,学会使用仪器和处理数据,了解用实验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初中物理怎么短时间提高

全力上课,专心听讲

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神。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学习,向同学学习。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同看法下课后再找老师讨论,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入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

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如何审题,把握关键字很重要。举个列子,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斜面上的一个物体从高处匀速落下来,关键词是哪个?匀速两个字,匀速告诉我们它的动能变吗?不变。审题除了审文字外,还要审单位,给出来的是kg还是N,kg和N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

坚持做笔记

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学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终生保存。

写作业要限定时间

平时一个小时做完物理作业,我们就规定45分钟,完成有奖励,完不成有惩罚。这样保证自己在规定时间内集中精神,高效学习。

11.如何上好初中物理复习课 篇十一

【关键词】如何;上好;初中;物理

一、复习课的意义

梳理,巩固基础知识,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提炼,总结解题方法,使解题思路、方法明确化。强调做题细节和解题格式,使答题规范化。

二、复习课的现状和困惑

1.课堂上,只是在简单的给学生“讲述”基础知识(现状)

反思:①是我们老师在复习还是学生在复习呢?有人说:“做中国的学生容易”,当然这话有一定的片面性,中国的学生自然有中国学生的辛苦和压力,但是“在课堂上的中国学生”大多是容易和轻松的,因为整堂课都是老师在喋喋不休的讲,学生只需打着瞌睡去听就好了。结果,老师的课是越讲越熟练,学生到学的不怎么样。上课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复习”吗?当然不是,但是我们的做法呢?②为什么不让学生“看笔记”呢?如果只是在“讲述”基础知识,那我们为什么不让学生“看笔记”呢?③为什么有些女生公式背的滚瓜烂熟,就是不会做题呢?把女生和物理联系在一起,好像是恨可怕的一件事,因为有太多的女生学不好物理,所以在座的各位女同行都是女中豪杰。为什么会提到女生,还有一个原因是:女生听话勤奋,能把公式记住,但是做题缺少方法和灵活性。学不好当然和自身的聪明程度有关,但是就初中这些知识,如果我们在课堂 能够把解题方法总结点拨的更加到位,我想应该会有更多的女生学好物理。

2.学生为什么会对讲的如此“精彩”的复习课了无兴趣呢

反思:①是我们准备的不充分?是我们讲的不卖力?显然直接排除。②是只有那些“差生”才没有兴趣吗?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只要一说上复习课,学生就唉声叹气,没有兴趣。只是不爱学习的差生有这样的反应吗?不是,而是一个普遍现象。相比,学生更喜欢上新课,新课至少有点新鲜感,而复习课,大部分学生都会有“学过了”的情绪,从而心生厌倦。③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今年3月6号,我们学校为了迎接三八妇女节,特意组织了全校女教工“走路”比赛,全校女教工争先恐后的参加了比赛。我想:如果不是让他们参加,而是让她们去“观看”一场“走路”比赛?他们会去吗?答案是显而易见。作为旁观者也许觉得很没有意义的一件事,如果让他参与其中,便会体会其中的快乐,课堂何尝不是如此呢?

三、引导学生高度重视物理复习课

一个学生能否将物理学科学好、复习好固然与多种因素有关,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与该生对物理的重视程度有关,因而要一再强调物理学科的重要性。可以提醒学生:物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不但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与物理学科相关,而且很多大学的很多理科、工科专业都与物理知识有密切联系。

1.树立教学目标

物理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复习的盲目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复习的教学效果。

(1)树立知识目标。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只有夯实基础知识,才能使知识向能力转移,才能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复习课要目标明确,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尤其要把握好复习的深度和广度。广度上,要到边到拐,所有知识点都要一一复习到,不能因考题的覆盖面不足而冒险舍弃某些内容不复习;深度上,容易的知识可蜻蜓点水但要点到,疑难的知识须深入浅出务必一次讲透、讲到位,否则一次不行,三次五次也无效。可谓之是:既要深挖洞,更须广积粮。

(2)树立能力目标、当今考试尤为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物理复习课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呢?具体说就是:读题、审题能力,创设物理情景的能力,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数学运算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实验能力等等。有的题目看似很难,其实审好题,或者可以一边画图一边理解的题目的情景,然后就往往能够迎刃而解。至于表达,应该要求学生:做得来就不掉分,计算题列式时一般应说明:选择什么对象,针对什么过程,依据什么物理原理,且物理公式要写。而选择、填空题这些都不必写,可以怎样快怎样来,可以“手把数字写,公式在心中。”

(3)树立进度目标。农村谚语说:“清明要插秧,谷雨要种棉,”农民误了季节叫误了春,也就误了一年的收成。同样道理,初中物理复习什么时候复习到什么章节,一定要在开学初做好详细安排,一个年级全体同科教师都必须心中有数,复习时要常常适当进行调整,以期达到预定进度。复习切忌随水淌,淌到哪算哪,随意性过强。既不能先松后紧,也不能先紧后松。

2.改进复习方法

(1)改变复习程序。一般教师往往是按一本复习资料从头到尾复习,这样往往容易学到后忘了前,尤如“猴子抓玉米棒”。我主张“一条主线,大胆穿插”。这样同类问题比着讲,适当地掺杂,时有跳跃或迂回,螺旋式的渐进,可以使学生减少顾此失彼,加快知识的融合和系统化,以提前适应学科内的综合。

(2)改变评卷与习题课的讲解方法。上新课时讲题应该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学生容易接受。但复习课、评卷课则不然。复习时学生已掌握了很多的基本知识,评卷时试卷学生也已经做过一遍,这时应先讲难题、易错题、有价值的题效果更好,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另外务必揣摩哪题当讲,哪题不讲,哪题详讲,哪题略讲,何处容易错,何处有思维障碍。很容易的题一定要舍得放弃,舍得不讲,特别对实验班学生你讲学生也不听。有的可只报答案,有的可只列出方程,有的可只画一下思维流程图,有的还可以叫学生将答案抄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而有的题目则可精讲细讲,有时少量的甚至可以从审题、创设情景、选择规律、列式、文字表达、演算到讨论,还可以把各步骤得分都一一说明清楚,务必规范化,示范给学生,讲透讲到位,使学生得到最大收获。

(3)如何让学生走出题海。升学有路,题海无边。不知有多少学生被书山压挎,被题海淹没,无所适从,事倍功半。对此,可要求学生:资料不在多,一本就行,做题也不是越多越好,领会则灵。学生资料越多,效果一般越差,这不是正比而是反比。不应为做题而做题,题做不尽,不以知识为基础的做题那只能是七拼八凑,而做题的真正目的应该是为了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4)引导学生适当回归课本。知识源于课本,高考题中也有少数直接、间接源于课本,课本是本。只有立足于基礎,才能着眼于提高。所以复习到有些章节时,可以要求学生看一看课本,以搞清基本的概念、原理等。

12.初中物理中考复习的实效性 篇十二

在复习过程中, 教师要做到有的放矢, 心中有数。这就要求教师:1. 认真研究课程标准, 对考查范围及难易度如数家珍;2.清楚中考命题原则;3.研究不同地区往届考试的信息, 分析把握命题走向;4.制定复习策略。通常应从如下几点着手: (1) 回归课本, 夯实基础; (2) 培养实验操作和分析能力; (3)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 注重总结规律, 提高应变能力。

二、把握复习原则, 落实复习方法

1.注重知识重构, 激发学生兴趣的原则。

初中物理复习内容包括力、热、光、电四部分, 尤以电学部分的内容抽象且公式繁多。如果教师仅仅按照章节顺序把概念、公式及规律简单罗列、泛泛而谈, 则学生必定兴味索然, 疲劳走神, 学习效率低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一章的知识结构以枝状式、列表式、主线式等形式整理出来, 共同整理出各知识板块间的逻辑关系, 使之更简洁清晰, 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又能引领学生深入思考, 达到对复习内容准确理解、清晰记忆的目的。

2.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

在复习过程中不但要根据课标和考试动向对每个知识点的能力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复习, 而且要对一些易混题、变式题、重点难点问题用多角度、多层次、更换情境的方法进行反复演练, 但切忌面面俱到, 使学生疲于应付。

3.注重知识间纵横联系的系统性原则。

在复习过程中, 对课本知识要进行整理, 使学生分散的知识系统化。教师引导学生回忆, 进行从点到线、由线及面的总结, 特别注意知识点的纵横联系和比较, 构建知识网络。例如:在学习了分子运动论和能量后, 复习物态变化时学生就能够用分子运动论和内能的知识解释六种物态变化和吸热放热的关系; 在复习串并联电路时, 应将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热、电功率串起来讲, 练习时注意它们的异同和关系, 结合不同的电路图反复练习, 使学生能够在对比和区别中真正掌握解题方法。

4.分层教学, 全面发展的原则。

教师不仅要对课本内容进行复习, 更要注重学情分析。和其他学科一样, 物理学习中学生也会分化成学困生、中等生和优等生, 但面对中考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因此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意愿, 对学困生重点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 对中等生进一步夯实基础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优等生则要培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困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优等生吃得精。

5.以学生为主体, 方法为主线, 培养能力为目标的原则。

复习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 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搭建合理的平台, 把学生、方法、能力三者联系起来, 使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例如:基本知识、基本实验可用填空题、选择题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完成, 然后交流展示、互动完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时的甄别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应重点剖析一些综合性较强、能充分体现方法的新情景问题, 实现方法的迁移。通过变式练习, 学生能够透过题目的表象抓住考点和解题方法的本质, 从而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既能做到少而精, 又能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辨别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强化课堂环节, 优化课堂结构

复习课是知识深化、整合和综合应用立意的一种课型, 倡导“整合—训练式”的教学策略。根据新的教学理念, 复习课要落实“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 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等维度。教师在落实这些目标时, 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对认知目标, 可以让学生自主梳理, 自主练习, 整合知识, 交流讨论, 自我评价, 教师只对重点知识和薄弱环节进行点评。对能力目标,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感悟和强化思维方法的生成。通过例题的导练培养审题能力、规范解题过程、提炼思路方法。 过程方法目标包括观察方法、试验方法、理想化方法、数学方法, 以及等效、类比、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猜想与假设等方法目标。复习时, 通过课件播放、器材演示、情景模拟还原物理过程, 在抽象的试题文字和物理事实间搭建一个缓冲的平台, 让学生在体验中探索并找到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复习课枯燥乏味, 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是复习课的关键, 同时可以穿插物理故事, 用科学家严谨治学的态度、创造性开展研究的精神激励学生树立明确的中考目标, 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四、合理安排复习内容, 掌握复习节奏

初中物理学科的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部分, 包括声学、光学、力学、电磁学、热学及现代物理的基础知识和新材料新能源的应用。复习内容多, 时间跨度大, 学生易遗忘。在复习时一般分三个阶段:1.回归课本, 夯实基础阶段。初中阶段物理学科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为主。 通过通读、精读课本, 重温课后练习题, 准确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含义;掌握物理概念、规律形成过程及伴随的科学方法;分析各类插图相关生活中的实例;分析各种实验的原理、研究过程及方法;课后习题及相关的物理学史等。在此过程中要突出对新授课知识的补充、充实、完善和深化, 突出整体建构、方法迁移和综合应用, 落实思路和方法的培养,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使学生通过梳理、整合和归纳, 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能够条理化、系统化、结构化。既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又要避免脱离学情的“一步到位”。在复习的步骤上采取小梯度、高密度、勤检测、常反馈的策略, 关注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2.整合提高阶段。在此阶段要将知识根据初中物理知识体系分为力、光、声、热、电磁等板块, 根据中考的题型分为选择题、填空题、作图识图、实验、计算, 以及生活信息等题型进行专项训练, 在这个过程中要从更高的角度审视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 注重单元知识体系与之前知识间的链接, 突破薄弱环节, 澄清认识误区, 突出知识的整体功能与方法迁移的应用。3.综合复习阶段。通过大量试题进行考前演练, 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方法固化在头脑中, 能够从容应对中考。

五、关注学情, 疏通学生心理障碍

由于复习过程的特殊性, 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对学习不利的情绪, 造成心理障碍。1.一些学生由于基础差不愿意学, 因而产生放弃学习的念头, 对于这类学生应采取低要求、多鼓励的方法, 提高其学习兴趣。2.部分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产生焦虑急躁的情绪, 会出现学习的低谷期, 表现为学习效率低下, 虽然认真学习但是差错率比较高, 因此应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 克服不利因素,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上一篇:霜降的句子下一篇:抵制酒的诱惑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