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养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2篇)
1.人文素养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
人文精神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标是要提高人的人文素质,使他们远离盲目和低俗,做进步的现代人。人文教育的核心是塑造人文精神,它是通过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特征、审美情趣等体现出来的。人文修养培养人文精神,人文精神造就人的灵魂,灵魂主导人的一生。因此,注重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在现代教育中是十分重要的。
新课改后的小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内容极为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宇宙空间小到细菌微生物,无所不有,真可谓是一部小型的百科全书。课文中不仅知识丰富,大部分的课文都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深刻的理解,体现了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人文关怀,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是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很好的教育资源。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当担负起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任。利用教材中的人文资源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首先,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
作者的思想感情不是贴在文章上的标签,需要学生遵循一定的路径才内有所体会。在课文学习过程中要发挥朗读的作用,在朗读的过程中,无声的语言变成了有声的语言,学生入于眼,出于口,闻于声,记于心,文中的人、情、景、物越出纸面,学生多方面的感知了教材,不假思索的感受到了文章所写事物的美。要重视积累和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审美体验,受到了情感文化的熏陶,为什么那些读书读的多的人,其言谈举止跟别人不一样呢?道理就是如此。
其次,尽可能地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最佳方式。这是因为: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自由的发展,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兴趣得以激活,加深了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了思想启迪,感受了审美乐趣。因而,做这样的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定会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感染。
最后,教师的言传身教也是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教师高尚的品格,诚挚的感情,渊博的学识,整洁的外表,生动形象,文明礼貌的语言,整齐美观的板书等等具有美育因素的诸多方面,无不给予学生美的享受和教育。
人文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教育,是塑造民族灵魂的教育,没有强大的人文精神支持就没有崇高的献身精神,就难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业绩。因此,作为教师,要把人文素质的养成渗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和社会实践中,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贯彻人文精神,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人文之光自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充满崇高的理想情操,充满创造力、想象力的语文学科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学科。
2.人文素养学习心得体会 篇二
深度学习认为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过程, 最重要的是要把新旧知识建立联系, 这是从过程角度对深度学习的解读, 而在学习目标方面, 强调深层次目标的达成;从认知水平角度来说, 强调学生思维的培养以及高水平思维能力的训练;从学习结果来说, 旨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即问题解决能力;而就教育主旨来说, 强调学习过程的情感投入与人的自身价值的完美体现, 强调完整的个体生命质量的培养, 即学习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下面结合本教学设计逐一进行解读。
●强调有意义的学习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等。”本节课的重点是要求学生能复述出Power Point制作的一般流程, 并能够综合运用“结构化思考与形象化表达”的三种常用方法。根据“制作思想”、“制作方法”及“操作技能”三点一线 (三点即三个教学思路, 一线即一个教学目标) , 分别采用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和“示范—模仿—创作法”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能够使用Power Point常用的操作技能:幻灯片母版、图形制作和超链接。可以看出, 将知识点镶嵌在一定的问题与情境中进行教授, 从思想、方法到技能的逐步渗透对于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来说起到了强大的助推作用。
●关注更高层次目标的达成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以兴趣为起点, 以活动为载体, 螺旋上升地设置内容, 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淡化学科体系, 打破各操作软件之间的界限, 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实践任务为主线, 将学生必须掌握的软件操作分散到不同学年的实践活动中, 通过技术要求的提升引领学生螺旋上升式学习。本案例正是体现了以上的内容设置特点, 关注学生高层次认知目标的达成, 为了达成高层次的认知目标, 在内容的学习与编排上采用了布鲁纳的螺旋式上升的编排方式, 一步一步搭建知识的脚手架, 从而将学生的认知逐步引导至较高的层次, 达到应用、分析、综合类认知目标的达成。
●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
教师讲得虽然精彩, 学生做得虽然认真, 但很多课堂依然是学生在“复制”教师的操作, 进行着简单的“堆砌”。很多所谓的“任务驱动式教学”都限制了操作的细节, 实质上只是简单的分步操作, 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余地。而在本案例当中, 教师先是给出了相应的案例, 启发学生的思维, 在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打开学生的思维, 开阔学生的视野, 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进行任务练习, 逐步摸索与思考, 最后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的模仿以达到学生的创新。这是一个典型的从新手到专家的过程, 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是逐渐的由扶到放, 而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从模仿专家解决问题的思路开始, 逐渐将自己的思路与想法融入其中, 最后达成创新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 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结构化思考与形象化表达的能力。这种设计更符合本学科特色, 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更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 更有利于彻底地杜绝“技术堆砌”和“信息堆砌”。
●强调问题解决能力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应用与创新相结合”的课程目标。要体现个别差异, 鼓励技术创新。多样的课程, 打破教室和书本的局限;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题, 任务要求分水平, 适应个别差异的特长发展需求;教学过程中要鼓励更自主的技术实践与更开放的科技探究与技术创新;适度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理解适合其年龄的信息技术核心概念。本案例设计非常注重高层次认知目标的达成, 最终也体现在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上, 通过创作一个作品的形式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 进一步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生技能的掌握情况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学生通过创作个人作品, 实现了“做中学, 学中思”的目的。
●强调学习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技术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重身份,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技术属性的课程理应具有这两种属性。因此, 在教授课程的时候, 我们不应该仅仅将思路局限在工具性上, 还应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情怀, 而这正是深度学习所倡导的。深度学习认为:注重学习者的情感体验与人文关怀, 以实现人的自身价值为教育的落脚点。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例, 没有美的体验, 自然就不会有美的创意。一幅美妙的作品绝对不是简单的操作技巧的总和。要让学生能够做出好的作品, 就必须首先让他们体会到什么是美。只有让学生们感受到了美的震撼, 体味了美的感染力, 才会有创作的冲动、灵感和驱动力, 才会真正把技术作为工具去创造美。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欣赏好的作品, 让他们评说作品的优点, 能够培养起他们的美学意识, 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本案例正是站在创造“美”的高度来看待信息技术, 所以在培养学生技术能力的同时很好地培养了人文素养。
3.人文素养学习心得体会 篇三
这就向从事一线历史教学的中学教师提出了要求:如何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创造精彩生动的课堂,达到让学生学有所乐,了解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知识,培养其人文素养,使其担负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做一个“富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
中西方先哲具有相同的认识。柏拉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好的关键是好学。要使学生对历史学科感兴趣,必须使学生佩服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这就要求教师博览群书,拿梁启超的话说最好是“会通古今,会通中西,会通文理”,教师的知识面广,“典故”“趣闻”可以信手拈来,采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可以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在讲课中适当插进一些与历史有关的传说、轶闻,或者针对某些历史问题把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课堂辩论,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又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传统文化的海洋里邀游而不知疲倦。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在当今课改的形势下,教师既是学生的师长,又是学生的朋友。教师要给学生以爱的阳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思想,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助其成长。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创建和谐、宽松、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
利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纪连海老师曾经为了课堂效果趣味性更强,听过评书、练过相声,学生们上他的课是乐在其中。虽然每个历史教师都有其自身的风格,但是毫无疑问,夸张的肢体动作,丰富的面部表情,妙语连珠的谈吐,无疑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作为一个中学历史教师,不学会幽默那是天大的遗憾。学生一般喜欢有幽默感、说话风趣的老师,这会使得每节课都能带来欢笑,使学生们能够乐在其中,只恨课堂时间短暂。
在教学方法上,也要有所创新。传统方法突出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昏昏欲睡。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会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的插入漫画、插图、民谣、谚语,则会使趣味性大增,让学生回到历史的情境之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漫画、歌谣的独特风格调节学生的情趣,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欢笑中受启发、学知识,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生往往对自己的家乡有比较深厚的感情,都想知道自己的祖先是怎样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活和斗争的,这块土地涌现出了哪些杰出的人物等。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乡土资源讲述本地区的历史,可以缩短历史与学生的距离。消除他们对历史的遥远感,并能引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如哈尔滨是一座历史并不太久远的城市,是在近代以后兴起,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这座城市见证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也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可以讲述抗联勇士们的英雄事迹,带领学生去缅怀先烈的英灵,参观战争的遗址,在和平年代同样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仅使学生增加了地方史的认知,也帮助他们掌握了搜集信息的途径和学习运用知识的方法。学生兴趣盎然,获益匪浅。
课堂教学时间毕竟短暂,尤其是在新课程理念之下,历史学科涉及之广泛,跨度之深远,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完全可以做到开拓学生视野,激发研究学习兴趣。在高效利用课堂之外,可以组织历史兴趣小组,结合教材进行知识竞赛等,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身边的变迁,走进现实的或者网络的博物馆,了解中外文明的光辉灿烂,欣赏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弘扬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也可让学生自己出历史手抄报,组织兴趣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收集了大量资料,这样既巩固强化了课内所学知识,又为学生未来的独立研究、成长发展奠定基础。
4.学术道德规范与人文素养学习心得 篇四
这学期我终于如愿以偿加入了研究生的群体,接触的第一节政治课就是学术道德规范与人文素养,老师精湛的讲解与课堂上生动的案例,让我也重新对研究生生活与自身道德素养方面有了深刻的认识和反思。
研究生的生活不如本科生活那么简单,仅仅是知识的积累和各种考试,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在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所拓展和深入研究,从而有一些新的认识,因此,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与学习,实验操作和技巧,创新思维,更是需要撰写相关论文。在这时,伴随着身边或者学术界层出不穷的学术造假、抄袭剽窃等不良现象,恪守自身道德规范,维护学术界的风气至关重要。
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是科学研究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和规范,是保证学 术正常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学术积累和创新的根本保障。
现如今,由于社会整体道德水准的下降,学术道德被很多人忽视甚至遗忘,学术腐败现象比比皆是,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小到学生毕业论文造假、抄袭,捏造实验数据;大到制造学术泡沫、搞假冒伪劣、抄袭剽窃、进行钱、学、权的三角交易等。一些学者为了自身的目的,不择手段,严重的污染了学术环境,影响学术声誉,阻碍学术进步,进而影响整个学术群体的创新和发展。学术规范问题已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问题,而演绎为一个跨越道德和法律两个层面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单纯用道德来约束是不够的,必须在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基础上,重视和加强学术法制建设,用法律武器来维护学术界的公平正义,提高学术水平,加大治理力度和效率。因此,我国需要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使得广大学者有法可依。其次,做到有法必依,提高学者法律意识,以法律约束行为,减少不良现象。
其次,对于学术道德和规范问题,究其根本,是我国科研评价机制的不合理,使得学者们的学术良知和职业精神日益被腐蚀,在此机制下,出现了许多不公平的现象,许多学者的不甘心,不服气致使他们开始投机取巧,谋求自身的利益。所以,改善科研评价体系具有导向意义、激励效果和诊断作用。我们只有根据人文与社会科学诸多学科的不同特点和发展规律,探索相应的、更加人性化的分类评价标准;继续加强学校、学院学术委员会的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成果评价、项目评价、人员评价以及研究机构评估中的作用;加强与教务、研究生及人事管理部门的协同配合,才能有效的制止学术腐败的滋生。
最后面对学术道德的日益沦丧,学术造假的日益猖獗,我们必须日益反思学术道德规范对我们的要求与自身素养的问题。
中国是礼仪之邦,诚信则是修身安邦的基石。我们必须从此时此刻做起,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建设与学术腐败作斗争,建立一个和谐纯净的学术氛围,这不仅是有利于自身,也是有利于社会的。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立德、立功、立言,“立德”位于前列。纵观我国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为中国封建社会所推崇,现如今国家也十分重视的儒家思想,无疑将德至于首要位置。孔子曾为学生开设了礼、乐、射、御、书、术等课程,但是他却认为比起技艺的掌握,培养品德高尚的人才才是最重要的。现如今,我党也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方针,由此可见人的品德至关重要。古语有云:“德才兼备者谓之圣人也;无才无德庸人也;德大于才谓之能人也,才大于德小人也”,因此,只有拥有高品德和素养的知识分子才能称为圣人,而若只有才能,缺乏基本的道德素养,只能称作小人。
我们当代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高层次培养人才,在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塑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建立诚信的学术机制、培养自觉的学术意识以及提升高校学术层次等方面肩负着历史的重任,理应成为学术道德的遵守者和学术规范的恪守者,因此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学术活动中,必须尊重知识产权,充分尊重他人已经获得的研究成果;引用他人成果时如实注明出处;所引用的部分不能构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实质部分;从他人作品转引第三人成果时,如实注明转引出处。
(二)合作研究成果在发表前要经过所有署名人审阅,并签署确认书。所有署名人对研究成果负责,合作研究的主持人对研究成果整体负责。
(三)在对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进行介绍、评价时,应遵循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在充分掌握国内外材料、数据基础上,做出全面分析、评价和论证。
(四)尊重研究对象(包括人类和非人类研究对象)。在涉及人体的研究中,必须保护受试人合法权益和个人隐私并保障知情同意权。
(五)在课题申报、项目设计、数据资料的采集与分析、公布科研成果、确认科研工作参与人员的贡献等方面,遵守诚实客观原则。搜集、发表数据要确保有效性和准确性,保证实验记录和数据的完整、真实和安全,以备考查。公开研究成果、统计数据等,必须实事求是、完整准确。对已发表研究成果中出现的错误和失误,应以适当的方式予以公开和承认。
(六)诚实严谨地与他人合作。耐心诚恳地对待学术批评和质疑。
(七)对研究成果做出实质性贡献的有关人员拥有著作权。仅对研究项目进行过一般性管理或辅助工作者,不享有著作权。合作完成成果,应按照对研究成果的贡献大小的顺序署名(有署名惯例或约定的除外)。署名人应对本人做出贡献的部分负责,发表前应由本人审阅并署名。
(八)不得利用科研活动谋取不正当利益。正确对待科研活动中存在的直接、间接或潜在的利益关系。
5.人文素养心得体会 篇五
(1)具有强烈的教育使命感和责任心。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处在历史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如何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宝贵的人力资源,一代新人的精神面貌如何、生存方式如何,他们是否有道德、有能力、有信心、有活力、有尊严,全靠我们今天的教育,全靠我们广大教师的辛勤劳作。重任在肩,光荣而又艰巨。作为教师,应该怀着一份激动、怀着一份荣幸、怀着一份庄重,把历史的重担挑起来。
(2)要用对教育的理想不断追求。没有理想的教育,便不能造就理想的人,没有理想的人,便不能创生理想的社会。我们应该不断追问:什么是教育的真谛?什么是教育的源头?什么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我们应该不断追求:教育的路途应该怎样走?教育的桎梏应该怎样打破?教育的远景应该怎样绘就?一句话:教育的理想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阳光,
(3)要积极维护教育的公平和正义。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途径。在存在各种不平等的社会中,教育能增强人的社会能力,我们要积极维护和支持教育的公平和正义,关心教育资源的分配,关心教育机会的平等。
(4)还有以学生生存和发展为本。以学生的生存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而且要体现在学生对教育的选择上,要给学生提供最大的选择机会,包括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等等,要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最大的张扬。简单地说,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使学生对教育享有“参与性”和“选择性”。
(5)更要有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意味着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和学生一起去感受和体验,去感受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期待及沮丧时的心情,去体验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挫折、渴望,以心对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去包容学生的过失,去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是一种爱,是教育学生的一种特殊方式,是对学生心灵的点拨。
6.教师人文素养心得体会 篇六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也渐渐被大家所接受,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必须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人的整体素养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是指“人”处在人类活动的中心位置,“人”是行为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是基本的价值衡量标准。“现代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指教师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从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关心学生生存、促进学生发展的修养,教师的人文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
一、教师的人文素养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完善
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尊敬的人,是最直接的榜样,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的人文素养,会像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教师的素养之光对学生心灵的铸造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有了这样的“心心相印”,学生的人格的成长会在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的教师的影响下,逐步成熟与完善起来,而学生的人格的完善,是一切良好的学习心理的基础。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直接与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完善。
二、教师的人文素养影响着学生学习目标的明确
一位人文素养深厚的教师,肯定是一位有抱负有追求的教师,往往呈现出人格形象完整,精神焕发,精力充沛,性格坚毅,乐观向上,作风严谨,给人以力量感。在他教育与影响下的学生,必会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不知不觉受教师的影响,使学生也形成坚强的意志与自制力,因而更加富有理性,善于思考,发奋学习。这样会自觉不自觉地树立远大的目标。教师的追求与抱负已经深深地成为学生人生发展的指标。教师的努力与成功,激励他们的学生追求更远大的目标与成功。
三、教师的人文素养影响着学生学习动机与效果
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表现的比较单纯,情绪化比较重,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一个学生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好坏,与他是否喜欢教这门功课的教师相关。教师的师德状况、人格水平是他的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能力固然很重要,人格修养同样很重要。学生的学习动机强烈,学习效果自然就好些,而这一切还是取决于教师的人文素养。
四、教师的人文素养影响着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与监督者,教师的行为举止与爱好习惯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习惯。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作为榜样被学生所模仿,并以潜移默化地方式发生作用。教师对学习习惯作用的认识如何,直接制约着学生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集中反映了教师的精神风貌,它包括教师的道德修养、知识结构、能力水平、认知策略、对学生的态度及其教师的主观追求等。拥有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师,在学生中自然拥有较强的影响力,这样,教师的正确要求就容易化为学生的行动。
因此人文素养处在现代教师整体素养的核心位置,决定着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作为现代教师的我们要有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第一、正确认识教学基本目标。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什么,长期以来,人们一般理解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知识”。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学习成绩是否良好标志着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与水平。但从人文的角度看教学,其基本目标就是 另外一种样子。人文主义的关注点是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做人”。教材是学生学习做人的平台和中介,教师是学生学习做人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学生就是“人”的成长主体。,做人的核心要素是人生存的价值和对待事物的态度方法,“知识” 对于做人来讲只是辅助条件.由此看来,学生的生存状态和成长能力,才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质量与水平的标志。目前在中小学推行的新课程,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对“知识”本位的超越,是对“人文”本位的回归。
第二、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教师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所谓“师道尊严”,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都是通俗形象的概括。这种传统虽经现代化观念的洗礼,依然没有动摇其根基。学校“从严治校”,教师“从严治教”,家长要孩子“听话”的训诫,都在强化着教师的专制权威,同时也培养着学生的奴性,造成师生关系的严重不平等。媒体已经披露的教师给学生脸上刺字、逼迫学生相互打嘴巴,都是极端的例子.在这些极端的例子背后,还有大量的司空见惯的有损学生人格、剥夺学生权利的现象,比如罚站、罚做作业、停课之类的处罚,比如不允许学生在校园内跑动和大声讲话的校规,比如逼迫学生在周六、周日上课的措施,这些现象还常常打着“教育”的幌子,似乎还是“为学生好”。
7.教师的人文素养 篇七
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人文素养”呢?
一、由衷而又终极的关爱情怀
教师的爱, 应该是一种由衷的、发自心灵深处的、指向终极的关爱。这是一种情怀, 一种更高的境界。这种关爱, 是建立在“人”之上的, 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珍视、对“人”的终极关怀。因此, 它是民主的、平等的, 无私而不带功利、朴素而又无比高尚、自觉而又永恒持久的。在“人”的基础上, 教师的爱至少还应具有三个要义:一是“同情”, 对弱小者、落后者、不幸者的同情 (而不是歧视、遗弃) ;二是“宽容”, 对幼稚的原谅, 对过失的包容, 对冒犯的宽怀 (而不是苛责、惩罚) ;三是“赞赏”, 由衷地赞美每一个学生, 相信他们将有作为, 珍视他们的体验、感悟、潜能、智慧及他们每一次小小的进步。
二、广博而又丰腴的文化底蕴
教师的文化底蕴, 一要“渊博”。传统上我们更注重“渊”, 当然, 仅有“渊”是不够的, 教师更应强调“博”, 要成为“杂家”, 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要有所涉猎, 熟谙诸子百家, 略通天文地理;二要“丰腴”。要广泛涉猎, 并消化吸收, 长成自己的人文“血肉”。改变课程缺乏整合的现状, 是教育改革的要务之一。因此, 教师除了广泛涉猎, 还要“整合”, 要形成自己对生命、对生活、对历史、对社会的独特理解、感悟、态度和信念。
三、敏锐而又深邃的时代感悟
教师的时代感悟, 首先应表现为一种状态。它要求教师随时张开获取信息的触须, 时政的、自然科学的、教育教学的……现实生活、当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 都应是教师视野所及———这是一种生命的状态、生活的境界。
教师的时代感悟, 更应是一种悟性。表现为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的信息量, 更要有“悟得”。有个性化的、深刻的洞察和体验, 反思和批判, 感悟和思考;有理的启迪、情的激荡、美的浸染, 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和灵性。
四、和谐而又优雅的审美品位
教师的审美品位, 应该是和谐而又优雅的。和谐, 让学生感受到恬静和陶醉;优雅, 让学生崇敬、向往。这种审美应成为一种意象、一种氛围、一种力量、一种磁场, 体现于教师的仪表、言谈、举止, 体现于教学内容的呈现、教学手段的选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以美激智、以美发辞、以美冶情、以美育德、以美立人。通过富有美感的教育过程, 实现对学生情感与智慧的滋养和润泽。
五、独特而又鲜明的个性魅力
教师的个性, 首先应该是独特的。这种独特性, 应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对材料独特的感悟、对教学素材独特的呈现方式、对学生多元反应独特的处置方法。其次是鲜明, 如果说独特指向性质, 那么鲜明指向强度, 它将使教师的教学烙上个性印记, 深刻而隽永。独特而鲜明将形成一种强力, 一种风格, 震撼学生, 感染学生。
六、积极而又多彩的生活情趣
教师的生活情趣, 应该是积极而又多彩的。表现为:一是富有童心, 充满对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二是开朗乐观, 幽默风趣, 充满生活的机智;三是丰富而多姿多彩, 充满动感和蓬勃朝气;四是昂扬而奋发进取, 充满对理想生活的执著追求。这是教师永葆青春活力的秘诀, 是一种以前未被重视的、新的而又有效的课程资源。它将让学生看到有血有肉的教师, 它将熏陶和感染学生, 让他们形成对生命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信念。
8.培育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 篇八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核心,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是它的鲜明标志。人文精神包括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培育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是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必须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需求,加快改革与发展,充当好科技发展的“动力源”,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和社会变革的“智囊团”。中职教育不能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训练,必须重视对学生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那么在中职教学中如何培育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呢?
一、深化教学改革,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观
在现代教育中,以振兴人文文化、弘扬人文精神为中心的人文教育是一种基础性的构成,是渗透于全部教育内容和环节的导向性因素。现代教育观要求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发展。中职教育既要注重知识传授,也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从课堂教学到教材建设、教学评价与考核,从校内活动到校外实践,都要渗透人文教育,甚至学校环境建设也应洋溢浓厚的人文气息。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观,就是要科学正确地看待学生,相信他们,尊重他们,赋予他们应有的权利,尊重其人格,平等相待。教师要尊重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宰。
二、积极垂范,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常言道,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作为教育主导者的教师,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成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只有用灵魂才能铸造灵魂,教师的行为示范对学生会起直接的教化作用。因此,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师人文素养的内涵至少包括三个方面:1.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都应有所涉猎,熟谙诸子百家,略通天文地理,形成自己对生命、生活、社会的独特理解和感悟。2.敏锐而深邃的时代感悟。教师不仅要有“信息”上的量增,更要有深刻的洞察和体验(包括反思、感悟、启迪等),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和灵性,依靠专业知识、人文底蕴、审美情趣、品德修养的显扬和施教技艺的高超来赢得学生的认同和模仿,逐步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养。3.健康而多彩的生活情趣。富有童心,充满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朝气蓬勃,奋发进取,充满对理想生活的执著追求。这是教师永葆青春活力的秘诀,也是一种有效的课程资源,它将熏陶和感染学生,让学生对生命充满理解,对生活充满感悟,对人生充满信念。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不仅需要理性地启发和诱导,更需要感性地点燃和熏陶。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业师,更是以身教、心教育人的智者。他是一个榜样、一面旗帜、一座灯塔、一个活生生的人文载体。教师的人文素养,便是教之内功、师之根本,它处在教师整体素养中的核心位置,决定着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
三、关注经典阅读,提升人文素养
语文学习的特殊之处主要不是“知”的积累,而是“感”的积淀。阅读教学应对阅读文本进行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以获得丰富的感受。语文阅读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高超阅读技能的任务,是人类文化文明传承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所谓经典,是指那些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特征。经典通过个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不可重复的创造,凸显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人性内涵,提出一些人类精神生活的根本性问题。人类最美好的思想往往蕴含在经典名著中。钱理群教授说过,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对各类学科(不只是文学,还有其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名著(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在这个意义上,受教育的基本途径就是读名著(经典)。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可以不断提升对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从中汲取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广泛阅读经典作品,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对于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钱理群教授说过,中学语文教学落实到人文教育上就是给人打一个精神底子。人文教育与知识传授是水乳交融的。阅读教学应当扭转纯技能训练的走向,真正转向人文教育。教材中大量的经典文本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积极健康的价值追求:孔子的“仁爱”,孟子的“舍生取义”,苏轼的“旷达”,屈原的“爱国精神”……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接受这些精神的熏染,提升其精神境界。
四、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良好人文环境
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凝聚成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会以其独特的感染力、凝聚力,教育和塑造人们的心理、性格和自我意识,使每个师生都能自觉地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产生一致和自觉的行为方式,使师生的人格得到塑造,个性得到发展,精神得到升华。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举办系列人文讲座,引导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二是以校报、校园网和广播站为载体,及时更新、增加资料,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空间,这既是广大学生实习实训的平台,又是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三是建立人文社团,如新闻、文学、书法、摄影、歌舞、音乐、艺术、体育等社团;四是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学生主动而广泛地参与,如艺术节、科技节、文艺演出等;五是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建设,营造健康的人文氛围,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启迪和熏陶。
总之,教育的过程是人文精神培育的过程,教育的使命就是培育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自身修炼,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影响学生;另一方面,要把人文素养的提升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身处其中,去感悟、理解、思考,从而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成长为有用之才。
9.教师的人文素养心得 篇九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个又一个“社会人”的重任,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对于小朋友来说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首先就应当正其身,作好学生的榜样。同时,我觉得教师作为当今社会的“文化人”、“文明人”,更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新课程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只有具备人文素养,教师才能真正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观念,在教育与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当作有情感的、鲜活的、思想性格各异的、独立的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怎样才能不辜负“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怎样才能完成党赋予的培养人才的责任,这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并要用实践作出回答的问题。我认为,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工作中。
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现在的孩子知识面宽,接受的信息广,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有更加广博的知识和教育技巧,做一个复合型的教师。
10.人文素养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
徐汇中学 励霄虹
所谓人文,就是人的价值的首要意义,它包含了人与文两个方面,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和对文化的关切。人文的意义首先是人学,是人的反观、自省和自审之学。人文的主题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就是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和幸福为本。人文素养是以人文知识、人文态度和人文精神为其构成要素的人的素养,从本质上说,这三个方面是有机统一和不可分割的,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整体素质。教师的人文素养出于教师的社会角色的需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目标,也是教育人文性的决定性因素。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一定是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师。只有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教师才可能从教书匠成长为能师、经师甚至名师。
3月2日由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赵维平主讲“亚洲音乐的历史流动”拉开了徐汇区中学音乐学科人文素养研训课程的序幕,赵维平教授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从文化圈的视角来审视亚洲音乐的历史形成,对亚洲五大音乐文化圈(南亚印度文化圈、中国隋唐时期的文化圈、东亚汉字文化圈、东南亚及南洋文化圈、西亚文化圈)从文化触变的角度进行音乐比较。日本奈良文仓院的精美文物让我们的心情沉重不已: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音乐文化,却完好地保存在日本!这里究竟是文化传承的错位,还是我们背弃了自己的传统和审美习性,这些问题的提出值得我们在座的每个人深思。
3月16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悠远、苍劲的吟诵声从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2号楼201教室传出,这是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彭世强为全区中学音乐、艺术教师作了题为“高歌中华诗魂 心涌民族热血——古典诗词吟诵唱”的培训讲座。彭老师饱含对中国文化的深情,站在中华文化传承的高度,豪无保留地向教师们传授了古典诗词诵读、吟读、唱读等表现方法,将自己近十年学习、研究成果与大家一起分享:中华文化面临的三次挑战;一首首古典诗词的生动演绎;各地老学者的吟、诵、唱;结合当代审美的体验学习„„彭老师培训讲座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民族精神教育课,补上了不可或缺的人文素养。
3月30日下午,再次聆听上海音乐学院赵维平教授的“敦煌艺术”专题讲座。讲座主要就敦煌的艺术起源、历史沿革、乐器分类、文化交流等方面做了详尽的讲解,受益匪浅。敦煌历经了汉风唐雨的洗礼,文化灿烂,古迹遍布。敦煌壁画彩塑技艺精湛无双,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的曙光”、世界佛教艺术的宝库。敦煌音乐从南北朝开始已经流行了一千余年;在其流传的漫长历程中,先后出现过许多著名演奏家和著名作品。敦煌音乐代表了中国汉唐时期音乐的最高水平。对敦煌艺术的学习,使我对祖国的传统器乐发展有所了解;也让我感受到沧桑历史能够磨灭朝代的印迹,却带不走音乐赐予人民的欢乐!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11.人文素养的养成 篇十一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语文;人文素养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其之于学生情感的教育引导意义,显而易见。刘勰在其著作《文心雕龙》中写道:“缀文者以情多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教語文就是让学生“披文以入情”。没有情感就没有语文教学。唯有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注重情感教育,才能让学生打好人文素养的底子,促使语文更好地回归其学科本质。
在新课程标准推行的当下,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越来越趋向于精细化操作,学科的分层定位越来越贴切于实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语文教育中阅读教学的实质,就是以知识积累和思维培养为基础的人文素养养成过程。情感教育乃是人文素养养成的关键。语文学科中厚重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价值内涵,决定了语文教学理所当然地应重视情感教育,尤其是在为人生可持续发展奠基的小学教育阶段,更应坚持情感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学生课内外文本阅读的结合,及注重学生主体性地发挥,都能从多角度在阅读课堂上促进情感教育的贯彻和人文素养的养成。
乐在心中,情感自心发,语文阅读教学不应是一项上纲上条的生硬任务,让学生满怀兴趣主动去阅读,对于师生双方都将是一次次情感升华和美的体验过程。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情感教育主要是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赏析感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来实现的。任何一种美好的情感并不是人生来就有的,要靠后天的培养,尤其是小学生尚显稚嫩的感情世界。在小学阅读课堂的教学中,兴趣尤应是一切情感培养的起点,没有兴趣的阅读课堂,脱离小学生的实际,也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有了兴趣的阅读课堂,犹如点睛神来一笔,在学生与阅读文本的对话中,架构了自然生发的情感桥梁,可谓事倍功半,水到渠成。而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也不再仅仅是个教育理念。尽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多的着眼于单个字词句的解读,但当下的小学阅读课堂已经开始了深层次人文素养的养成,情感教育贯穿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全程。例如在教授苏教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小露珠》时,基于此篇课文拟人对话为主,语言生动幽默。我把本课的教学地点可选择在操场上围坐,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后进行表演。让文字中具有想象意味的“小露珠”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发生在学生身边,使学生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有时,语文教学课堂虽表面看起来偏离传统教学模式,但新的尝试,从更多的层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从多个角度将情感教育的力量运用到课堂的方方面面,一点点将文学的力量深入学生的内心。化有形于无形,激发学生的兴趣,恰恰是语文阅读课堂的魅力所在。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从另一个层面上说,是让学生体会到语文阅读的生动性和灵活性,感受到语文阅读学习的愉悦,爱上语文阅读。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往往决定他们兴趣的视野较为宽广,因而小学课堂阅读要做的更好,就更加贴近人文养成的目标,就必须鼓励学生多读课外读物,这样,以内引外,由外而阔内,语文阅读的课堂可谓事倍功半。课外阅读的广阔视野能够让小学生对课堂阅读中所获得的新知识,在课外书中得到印证和补充。尤其是情感教育贯穿教程的当下,充分的阅读,其实是一种最大限度的情感领悟的延伸。因此,引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非常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文化的熏陶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情感的魅力和积累也体现在大量阅读材料内。
新课程标准着重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在凸显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同时,也预见性地展示出教学改革的建设性方向。情感教育是人文素养养成的关键,沿此施行,我们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将逐步看到情感教育的实施对于小学生主体性的深刻塑造和长远影响。阅读教学的实质,离不开阅读主体对于作品中人类共通情感的共鸣。有感而发,是语文作文行文的内在要求,我以我笔抒我心,是小学阅读教学带来的必然影响。学生在掌握基本字词句之上,结合教师引导,读出文本心,也逐渐学会了写作向内看,聆听自己的心的声音。现实世界是人类活动的结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内化。《语文课程标准》为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实施情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切为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因而,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小学阅读课堂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应该在课内外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把上课看作是与人的交往,而不单纯是劳作;是生命活动实现的方式,而不是无谓的浪费和损耗。教师以一种平等、博爱、宽容、友善、引导的心态来对待每个学生,允许学生在阅读中按照他们自己的思路去探寻答案,逐步架构自己的解读,而绝不横加干涉。学生在这种心理自由和安全的环境中,才能自然而然更努力去发表个人见解并理解和感受他人。这样,学生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很自然的进入阅读情境,既逐渐走近了自我的意识核心,也逐步领悟了作品的情感思想,在读中增进了感悟,在基本的阅读中引起了情感共鸣。由此,情感教育在阅读课堂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中流畅进行,而人文素养的养成潜移默化,时时发生。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乃是人文素养养成的关键。基于根据小学生学习和情感发展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就是要通过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使之发展起来;改变学生的单一阅读视野,注重学生主体性地发挥,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内容,加深其情感的深刻性,使其情感更具稳定性,最终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李吉林与青年教师的谈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2.阅读、审美与人文素养 篇十二
一、培养对语音音乐美的感悟能力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是文字的声音形式。音韵和谐, 节奏鲜明悦耳的语音就具有音乐美。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建议教师“你们要使学生像对待音乐那样对待词的音响, 形象地说, 学生应当成为词的音乐家, 珍视词的正确、纯洁和优美”。汉语语音本身具有独特的四声, 再加之双声叠韵、停连节奏、排比对比、骈散交错、长短相间等手段, 这样汉语就具有抑扬顿挫悦耳动听的音乐美。语言大师们借此写成的文章诗词, 声调婉转, 音韵和谐, 节奏鲜明, 旋律优美。或吟或诵, 美感无穷。
二、感悟作品的形象美
形象是文学作品特有的, 也是作家着力塑造的具体可感的人或物。每一个艺术形象中都渗透着作者对社会及生活的理解和评价, 每一个形象对审美主体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也可以这样说, 形象的内涵越丰富, 它的影响力就会越广泛越深刻。在阅读中, 学生通过对作品形象的感悟, 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和对真善美、假丑恶的判断能力, 从而形成健康的审美心理和健全完善的人格。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朗读后让学生闭目想象, 一幅清新美丽的景象会立即映现眼前: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融融, 像朦胧的幻梦, 像飘渺的歌声, 作者时而低头沉思时而寻寻觅觅, 调动起自己所有的感觉器官充分感受大自然的无穷奥妙, 仿佛人在画中, 真正如诗如画。这些优美的形象会永远沉淀在所有读者的心中。
三、感悟作品的情感美
统观从中学到大学的语文教材, 所选作品大都为名家名作, 情文并茂。文章大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并且涉及到各个层次的情感:爱情、亲情、友情。如朱自清的《背影》写的是父子情, 作者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突出的特征“背影”, 将父子间的真挚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感人至深。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魏巍的《我的老师》都表现了师生情;《小桔灯》《荔枝蜜》等表现的是人们对美好心灵和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还有莫怀威的《散步》表现的是一家人之间深沉真挚的亲情。再如《红楼梦》中贾宝玉表现出的对他人的尊重与欣赏, 对他人生命的诊视……在教学过程中, 应以文章所蕴含的炽热的情感去震撼学生的心灵, 使他们发自内心的感动、钦佩和敬仰。
在语文审美活动中, 情感是核心是灵魂。审美活动主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 它通过美的事情激发人的情感, 形成审美体验, 唤起情感共鸣, 这种共鸣可以转化成学生自觉审美的“催化剂”, 使学生产生新的审美追求, 主动去寻美访胜, 从而深潜到文章所构筑的内部世界, 领悟文章所营造的美学意境。久而久之, 学生的心灵会得到净化, 情操会得以陶冶。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使学生懂得真正的人生价值。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感悟作品的深层意蕴
1、体味词语的意蕴美
阅读教学应抓住那些匠心独运, 极富表现力的词语让学生仔细品味, 认真体会, 以培养学生对词语的品评能力, 领略词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挖掘词语的深层意蕴。
对词语意蕴美的体味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语言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 就失去了语言的意义, 仅是文字符号意义而已。如话剧《雷雨》中有这样的台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这句台词是把两句话拼接成一句话说出, 反映了侍萍当时极其复杂的思想感情, 如不结合语境体味, 那独特的表现力及微妙的感情就难以体会到。假如我们进入戏剧“角色”, 置身于作者所营造的语境中, 加以感情的体验, 那么台词的底蕴内涵便可挖掘出来。“萍”字表达了侍萍终于见到分离三十多年的亲生儿子的激动心情, 是母亲爱子之情的由衷表露;最后的那个“凭”字是对周家父子对他们母子的侮辱的控诉、抗争, 表现出的是怨愤和仇恨;中间那个“凭”字体现了侍萍此时爱与恨交织的矛盾的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思想感情。可见离开了具体的语境, 语句的深刻意蕴就难以得到生动具体的揭示。
根据以上分析, 可以看出, 一个极普通的词语, 只要运用恰切, 就能收到平中见奇的艺术效果。品鉴词语的意蕴美, 就是要引导学生反复吟咏, 深入分析, 潜心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良苦用心及其蕴含的艺术力, 在阅读训练中磨练对词语的深刻的美感体验。
2、挖掘作品的内在美
文学作品是作者运用艺术手段形象地反映现实生活, 即作者借助自然、社会、艺术等表层现象表达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认识或看法。很多时候, 作者并不直接明确地写出这种认识或看法, 也就是说它是比较隐蔽的。在阅读教学时, 应当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文中的内在美点, 充分揭示景物美, 社会美等所表现的那种深层性的意蕴, 使学生不仅领略到“美”, 而且深悟到深层意蕴所包含的艺术奥秘和哲学真谛。如阅读高尔基的《海燕》, 我们不但要理解海燕的英勇无畏, 更要明白海燕的象征意义。我们必须让学生明白表象与意蕴之间是有着某种必然联系的, 掌握了“形”与“意”之间这种必然联系, 就能从杜牧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中体验到作者对国家命运极其忧虑的意蕴。对作品意蕴的把握才是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
审美感悟可以渗透到阅读教学的方方面面, 而不仅仅只是上文提到的几个大的方面。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 是目前把阅读教学从被动引到主动的有效方法。虽然审美感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它与一个人的阅历、经验、知识、理解力、想象力甚至人生观、世界观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但是我们不求人人感悟透彻, 只求人人有所获得, 改变以往阅读教学死气沉沉的局面, 使阅读教学走出低谷, 真正地全面地提高人们的语文素养以至人文素质, 以实现阅读教学的目的。
摘要:近年来, 教学改革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先有素质教育, 再有研究性学习。每一次都冲击着阅读教学, 催逼着阅读教学的改革。作为一线教师, 笔者也做了一些尝试, 有了一些起色, 比如课堂气氛活跃了, 似乎学生都很积极, 但我发现能够沉淀下来成为能力的东西并不多, 学生上完课后能够留下的有意义的东西几乎没有。于是我试着把审美感悟引入阅读教学, 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美感悟美, 受作品中的美的不断的感染、滋养, 他们审美感悟的能力有所增强, 逐渐地会主动地发掘作品中的美。这对学生的情感、精神境界以至人格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久而久之就能自然而然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本文从如何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入手, 分析审美感悟对于阅读教学及学生人文素养的重大影响, 试图探索阅读教学改革的新路子。
【人文素养学习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关于教师人文素养个人心得体会09-15
人文素养小议08-27
职业院校人文素养06-16
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研究11-08
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06-17
中学教师如何提高人文素养07-01
采用史料探究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08-08
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探析论文08-11
大学语文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意义论文07-02
学习《职业素养与职业规划》心得体会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