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奥数行程问题(精选4篇)
1.五上奥数行程问题 篇一
初一奥数同步行程问题练习试题精选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以下每个题目里给出的A,B,C,D四个结论中有且仅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在括号填上你认为是正确的那个结论的英文字母代号.
1.某工厂去年的生产总值比前年增长a%,则前年比去年少的百分数是( A )
A.a%. B.(1+a)%. C. D.
2.甲杯中盛有2m毫升红墨水,乙杯中盛有m毫升蓝墨水,从甲杯倒出a毫升到乙杯里,
A.甲杯中混入的蓝墨水比乙杯中混入的红墨水少.
B.甲杯中混入的蓝墨水比乙杯中混入的红墨水多.
C.甲杯中混入的蓝墨水和乙杯中混入的红墨水相同.
D.甲杯中混入的.蓝墨水与乙杯中混入的红墨水多少关系不定.
3.已知数x=100,则( A )
A.x是完全平方数.B.(x-50)是完全平方数.
C.(x-25)是完全平方数.D.(x+50)是完全平方数.
4.观察图1中的数轴:用字母a,b,c依次表示点A,B,C对应的数,则 的大小关系是( C )
A. ; B. < < ; C. < < ; D. < < .
5.x=9,y=-4是二元二次方程2x2+5xy+3y2=30的一组整数解,这个方程的不同的整数解共有( )
A.2组.B.6组.C.12组.D.16组.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1.方程|1990x-1990|=1990的根是______.
2.对于任意有理数x,y,定义一种运算*,规定x*y=ax+by-cxy,其中的a,b,c表示已知数,等式右边是通常的加、减、乘运算.又知道1*2=3,2*3=4,x*m=x(m≠0),则m的数值是______.
3.新上任的宿舍管理员拿到20把钥匙去开20个房间的门,他知道每把钥匙只能开其中的一个门,但不知道每把钥匙是开哪一个门的钥匙,现在要打开所有关闭着的20个房间,他最多要试开______次.
4.当m=______时,二元二次六项式6x2+mxy-4y2-x+17y-15可以分解为两个关于x,y的二元一次三项式的乘积.
5.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平方和(填“是”或“不是”或“可能是”)______某个自然数的平方.
2.八年级奥数行程问题习题及答案 篇二
【题目1】从家里骑摩托车到火车站赶乘火车.如果每小时行30千米,那么早到15分钟;如果每小时行20千米,则迟到5分钟.如果打算提前5分钟到,那么摩托车的速度应是多少?
【解答】
解法一:每小时行30千米,按照规定时间,就要多行30×15/60=7.5千米。每小时行20千米,按照规定时间,就要少行20×5/60=5/3千米。所以规定时间就是(7.5+5/3)÷(30-20)=11/12小时。距离是30×(11/12-15/60)=20千米。所以要提前5分钟到达,摩托车的速度是每小时行20÷(11/12-5/60)=24千米
解法二:速度比为30:20=3:2,所用时间比就是2:3。相差的15+5=20分钟,是第一种速度行驶时所用时间的1/2。第一种速度行驶所用时间为20÷1/2=40分钟。距离火车开车时间40+15=55分钟,路程为30×40/60=20千米。如果打算提前5分钟到,速度应是20÷(55-5)/60=24千米/小时。
解法三:速度比为30:20=3:2,所用时间比就是2:3。第一种速度所用的时间是(15+5)÷(3-2)×2=40分钟,如果要提前5分钟和第一种速度的`时间比是40:(40+15-5)=4:5,那么速度比就是5:4,那么此时摩托车的速度是每小时行30÷5/4=24千米
解法四:每小时行30千米所用的时间是(15+5)÷(30-20)×20=40分钟,如果要提前5分钟,需要的时间是40+15-5=50分钟,此时摩托车的速度是每小时行30×40/50=24千米
【题目2】B地在A,C两地之间.甲从B地到A地去,出发后1小时,乙从B地出发到C地,乙出发后1小时,丙突然想起要通知甲、乙一件重要的事情,于是从B地出发骑车去追赶甲和乙.已知甲和乙的速度相等,丙的速度是甲、乙速度的3倍,为使丙从B地出发到最终赶回B地所用的时间最少,丙应当先追甲再返回追乙,还是先追乙再返回追甲?
【解答】如果先追乙然后返回,时间是1÷(3-1)×2=1小时,再追甲后返回,时间是3÷(3-1)×2=3小时,共用去3+1=4小时,如果先追甲返回,时间是2÷(3-1)×2=2 小时,再追乙后返回,时间是3÷(3-1)×2=3小时,共用去2+3=5小时,先追乙时间最少。故先追更后出发的。
【题目3】环形跑道周长是500米,甲、乙两人从起点按顺时针方向同时出发.甲每分钟跑120米,乙每分钟跑100米,两人都是每跑200米停下来休息1分钟,那么甲第一次追上乙需要多少分钟?
【解答】
解法一:因为行完之后,甲比乙多行500米,就说明多休息500÷200=2……100,即2次。甲追乙的路程是500+100×2=700米,要追700米,甲需要走700÷(120-100)=35分,甲行35分钟需要休息35×120÷200-1=20分,所以共需35+20=55分。
解法二:跑停一次时间比:甲是200:120=5:3=15:9,乙是200:100=2:1=16:8,在24分钟里甲跑15分钟,乙跑16分钟,甲比乙多跑120×15-100×16=200米,500-200×2=100米,100÷(120-20)=5分钟,甲跑5分钟只需要休息两分钟,共用时间24×2+5+2=55分钟
【题目4】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经过3小时,甲先到B地,乙还要1小时到达B地,此时甲、乙共行了35千米.求AB两地的路程.
3.奥数行程试题及答案 篇三
甲乙两队学生从相隔18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个同学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在两队之间不停地往返联络.甲队每小时行5千米,乙队每小时行4千米.两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同学共行多少千米?
考点:相遇问题.
专题:行程问题.
分析:甲队每小时行5千米,乙对每小时行4千米,两地相距18千米,根据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可知,两人相遇时共行了18÷(4+5)=2小时,在这两小时中,这名骑自行车的学生始终在运动,所以两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学生共行:15×2=30千米.
解答:解:18÷(4+5)×15
=18÷9×15,
=30(千米).
4.五上解决问题教案、反思 篇四
(一)叙永县水尾镇中心小学校
阮建中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4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的情况都适合用四舍五入法来取商的近似值,掌握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2、能正确分析并解决3步计算的求平均数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小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根据实际问题选用“进一法”或“去尾法”解答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选用“进一法”或“去尾法”解答问题。
【教学过程】
一、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例1情景图。
请同学们带着这样3个问题观察情景图:从这幅情景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需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抽学生回答上面的3个问题,列出算式:3430÷125(随学生回答板书算式),并要求学生独立算出结果是27.44。
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笔算或用计算器计算。)
为什么要用计算器计算? 主要让学生说出较大的数用计算器计算比较合适。
请同学们将我们算出的结果和题意结合起来思考一下,你认为这个问题我们解决完了吗?其实这个问题我们还没有解决完。我们还要思考这样3个问题:
一是这道题的结果用精确数表示好还是用近似数表示好?
二是如果要用近似数来表示,是用四舍五入法来取商的近似值合适还是用别的方法来取商的近似值比较合适?
三是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
下面我们先来探讨第1个问题,你认为这道题的结果用精确数表示好呢还是用近似数表示好?为什么?
主要引导学生说出应该用近似数表示。因为汽车都是以整辆为单位的,没有不到1辆的汽车。
那么我们来研究第2个问题,如果要用近似数来表示,是用四舍五入法来取商的近似值合适还是用别的方法来取商的近似值比较合适?为什么?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一下。
主要让学生说出计算结果是27.44,说明这3430箱货物要装的车比27辆多一些,如果将多的0.44舍去的话,那么剩下没装完的货物就没有地方装,我们也就不能完成装3430箱货物的要求,所以剩下的部分也要用1辆车来装。
学生回答完后,教师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介绍进一法。
对了,在生活中遇到这种剩下的不足1份又不能舍去的情况时,我们不论要保留的数位后一位上的数是几,都要往前一位进一,这就是“进一法”。
第2个问题也解决了,现在我们来解决第3个问题:生活中的进一法用得多吗?下面谁来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情况会用到进一法?
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想法,只要说得有理都给予肯定。
教师小结:在一般的情况下,我们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但在特殊情况下,我们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或其他方法取商的近似值,生活中的特殊情况要特殊处理。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指导学生完成第66页练习十四第1题。
2、教学例2
显示:工人叔叔铺一条182.4m长的天然气管道,一共铺了12天,平均每天铺多少米?
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的数量关系是“铺设管道的总米数÷铺设的天数=平均每天铺设的米数”,并要求学生计算出结果。
在上题的下面对比出现例2。
这儿也是铺管道的问题,和前一道题比,有哪些不一样呢?
让学生理解和上一题比,铺设的总米数和铺设的天数都不知道。
你知道这道题应该怎样解吗?
引导学生说出先算出铺设的总米数和铺设的天数,再求平均每天铺设的米数的解题策略。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能算出铺设的总米数和铺设的天数吗?请同学们按刚才分析的方法先算出铺设的总米数和铺设的天数,再算出平均每天铺设的米数。
学生计算后,全班集体订正。
这样的题同学们会算吗?说一说你是怎样分析这道题的。
指导学生说出要抓住题中的主要的数量关系,要先求出这个数量关系中需要的条件,再来求题中的问题。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第4题,完成后集体订正。
二、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三、作业
练习十四第2、3、5题。【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1)
1.有3530箱货物,每辆车装125箱,要装多少辆车?
3430÷125≈28(箱)
答:要装28辆车。
2.工人叔叔铺一条182.4m长的天然气管道,一共铺了12天,平均每天铺多少米?
182.4÷12≈15.2(米)
答:平均每天铺15.2米。
《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叙永县水尾镇中心小学校
阮建中
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解决问题―――“进一法”和“去尾法”。本节课内容孩子不容易掌握,会受前面所学“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的影响。可能会“不知所措”。“进一法”和“去尾法”是不同于“四舍五入”法的求近似值的方法。本节课中要让学生明白求近似值的方法有三种,但又各不相同。“四舍五入”法在一般求近似值时可以广泛应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是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实际生活需求求近似值。三者求近似值的方法不同。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明白求近似值除了用“四舍五入”法外,可以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而且能清楚的明白各自的使用场合与情况。并且学生也掌握了哪种情况下使用“进一法”,哪种情况下使用“去尾法”。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贯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理念,采用导学自主模式,注重给学生创设生活中的情景,把数学教学融入生活中去,两道例题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出现问题及时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自由交流,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在学生初步感知“去尾法”、“进一法”的方法后,我引导学生看板书对这两种取进似值的方法进行对比,出示一些填空题让学生练习,加深理解,同时又找了一些比较贴近生活的题让学生独立解决。讲授新课时,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一)尝试计算。
(二)激发交流讨论的欲望。让学生通过尝试计算后,再针对两个答案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明白为什么例题用四舍五入法不行了呢?为什么结果是6.25个,但正确答案是7个呢?抓住这个矛盾展开讨论交流选择正确的答案,并知道这种方法叫“进一法”。从而知道“四舍五入”法在此例题中显然用不上,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结果。
(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讨论争论交流中感知“进一法”和“去尾法”必须根据实际生活情况来决定,才可以行的通。
(四)学生与教师耐心细心倾听学生的发言,捕捉发言中的信息,进行充分的肯定与及时的评价。
(五)做“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分析与比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五上奥数行程问题】推荐阅读:
小学奥数行程问题教案09-03
公式类行程问题09-08
行程问题应用题初中07-24
用比例计算行程问题练习题06-26
高斯求和问题奥数08-07
奥数题平均数问题07-14
四年级奥数差倍问题08-10
奥数移多补少问题详解07-26
婚车行程安排须知06-16
国庆广州旅游行程安排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