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中学2006年度工作计划

2024-08-30

上海市浦东中学2006年度工作计划(通用5篇)

1.上海市浦东中学2006年度工作计划 篇一

上海市浦东中学2005工作计划

◆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贯彻市、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创建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为抓手,落实创建举措,提高办学水平,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努力实现创建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战略目标;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提高育人水平,保质保量完成各项教育任务。

◆ 主要工作一、四大工作

(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创建工作

(二)新南中学并入和新校区开办准备工作

(三)老校区改、扩建和新校区整建工作

(四)百年校庆筹备工作二、三大建设

(一)规章管理制度建设

(二)人事管理制度建设

(三)民主管理制度建设

三、两大任务

(一)学校教育教学任务

(二)教师专业发展任务四、一大提升

使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 工作要点

本学期学校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创建”这项中心工作进行,要把我校创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过程作为我校自我加压、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要充分认清当前的教育形势和浦东教育现况,要正确认识学校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关系,主动地、自觉地、认真地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

一、巩固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把我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的层次。

1从目前状况来看,我校将被评为区文明单位。为此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健全精神文明建设网络。在党支部的具体领导、工会的具体操作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网络,发挥百年老校的历史遗迹、校友爱国事迹的教育作用,把“勤、朴”校训落实到教师和学生的具体言行中去。政教处、团队、学生会应积极参与此项工作。要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学校与社区间的联系,开创富有浦东中学特色的德育工作新途径、新程式,探索新方法;拓展学生自己体验、自己实践的空间,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自我管理、学会自主发展,真正体现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努力探索“德育课程化”的模式。教师要认真处理好教书与育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

2、力抓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要求。从教工层面看,应以年级组或工会组为单元,抓实、抓好教工的文明组室建设,定期检查、学期初评、学年总评。由党支部、工会制定专题计划。从学生层面看,可以班级为单元,抓实、抓好各班、各年级的日常行为规范建设和五大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法制、校史、健康等教育),培养终身学习的观念,营造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由政教处、团队、学生会、年级组、班级分别制定专题计划。要很抓落实,注重成效,每次抓两三事,从小事抓起,从我做起,由小到大,以点带面。

3、营造精神文明建设的浓郁氛围。充分认识到德育工作的艰巨性,充分利用本校德育资源。通过黑板报、宣传栏、升旗仪式、广播会等宣传阵地弘扬正气、表彰先进、崇尚科学、陶冶情操,努力将德育教育贴近我们学生的生活,努力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班子成员、共产党员、学生干部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带领全体师生自觉投入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实施责任管理,一级对一级负责。

二、在“二期课改”理念引领下,不断推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市、区两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工作高度重视,已经采取并还将继续采取一系列措施,促使这项工作积极、稳妥地开展。结合我校实际,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通过多种渠道,为教师学习、树立“二期课改”理念创设条件。如下发教师《学习资料》、印发《教师发展文摘资料》、邀请专家来我校讲座、观看录像等。

2、分批、分期、有计划、有步骤地审阅教师制定的自我《三年发展规划》和《教学反思计划》,帮助教师找准定位,挖掘优势,寻找差距,谋求对策。

3、充分挖潜,发挥校内骨干教师的作用。除已经公布的区骨干教师应积极参与教发院主抓的培训、考核外,还应积极鼓励、支持其他教师积极参加“十.五”师训和教学观摩教

学。为教师专业发展创设平台、提供支持,努力打造一批市级、区级骨干教师,提升浦东中学的整体教学实力。

4、以先进的教学手段辅助课堂教学。即在传承以往教学精华的基础上,尽力促使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切实提高“二期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处理好减负与科学发展的辩证关系,依靠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写好“减负增效”这篇大文章。

要求全体教师统一认识,在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的同时,力求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保证育人成效的稳步上升。本学期各级各类考试又将陆续来临。我校必须在众多考试中体现我校“稳定、提高、持续发展”的教学思路与策略,对此,我校作如下考虑。

1、自觉、认真地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减负增效”、“改进课堂教学”等若干规定,向改革要质量,向课堂要效益,抓效益出成果。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义务为学生分层辅导。

2、加强校内教学交流,打磨部分优质课。定期或随机抽查教师执行教学常规情况,及时反馈,及时整改。提高教研组活动的针对性,对于“家常课”中的质量较高的课要在总结、提炼的基础上予以表扬、推广;对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宜在一定场合予以提醒、纠偏。

2、落实措施,规范要求,抓好两个毕业年级的工作。有好的班风,才可能有好的学风。对两个毕业年级学生的思想工作必须抓紧,不能出现松懈;面临关键性考试,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定期召开毕业班任课教师会议、学生大会和家长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合力,为最后阶段的冲刺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总结经验,明确目标,在稳定的基础上继承、发展我校的特色项目。

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我校已经形成或基本形成了若干有一定特色的办学内容或称办学特色项目。对于这些办学内容,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注入新的内涵,提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使之在新形势下保持先进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1、健康校园工作。我校于上学期被评为区“健康校园示范校”。我校将对照健康示范校的各项标准,进一步落实有关措施,使学校的环境建设和师生身心发展在和谐、健康的主题下,更上一个新台阶。

2、教育科研工作。我校是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本学期将完成教科研论文评审、教科研论文出版、新一轮教科研课题申报及课题管理、编印《教师发展文摘》等工作。如

有条件,拟争取申报新一轮的区级课题。

3、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我校是一所有着近百年文化积淀的历史名校。借助我校独特的校史资料,如何在校园的物质文化,人文精神上传承、发展,大有文章可做。主线是勤朴校训的传承及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新发展。

4、学科建设工作。我校高中部分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初中部的美术创新教学多次在各级比赛中崭露头角,拟以这些学科、专题为主体,在巩固特色、扩大影响的基础上,发挥其“龙头”引领的作用。

五、顺应改革,开拓进取,形成激发教工内在潜能的管理制度、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

1、管理制度。认真落实校新编各项规章制度,实行“各级责任管理、下级对上级负责”的管理策略。即有关部门的责任人必须认真做好本部门的工作,对本部门所属工作进行检查、督促、考评。各级人员务必各司其职,分别把住自己的工作关,对自己工作负起责任。

2、分配制度。本学期起将实行新的结构工资分配方案,拟在广泛听取教工意见的基础上经教代会通过后施行。切实体现“奖勤罚懒、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

3、人事制度改革。由于两校合并等原因,我校将面临严重人员超编等棘手的问题,我们应用辨证的观点来认识这个问题,它将加快我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推进我校引进竞争机制、实现竞聘上岗的进程。同时,我们将根据上级有关人事部门的文件精神,认真、稳妥地做好我校人事安排工作。

五、统筹兼顾、相互协调,有序、有效地做好重点工作。

1、创建 “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审报工作。要把我校创建工作 “三年发展规划”的评审过程作为我校自我加压、自我发展的过程。为此,拟组织教师苦练内功,聘请专家精心指导,依靠组织大力扶持。

2、原校址的基、扩建工程和新校舍的接收工作。我校大规模整体改造工作已经启动,相应的基建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也已成立。我校应主动配合局质量监督部门把住质量关、安全关。另外,新校区的设施、设备的完善、配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学校有关领导及总务处将竭力抓好这几方面的工作。

3、百年校庆筹备工作。还有两年半时间,我校即将迎来百年校庆。这是我校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拟成立筹备小组着手这方面工作。主要有专职人员负责。当前主要是在八十、九十周年校庆资料的基础上,补充能收集到的新资料,着手编辑文本材料,筹集资金和做出校庆安排的具体设计。

4、总务、档案、卫生、体育等工作。原则上按常规要求开展工作。需强调的是:总务处应加强对物理实验室、高中教室等有关新配置设备的登记、管理和保管工作;卫生室应加强对日常校园环境、食堂卫生的检查、评估和对流行性疾病的防预工作;文档室应按文史资料管理要求,做好文档资料的整理、清理、收集、资料归档等工作,尽快使我校文档室成为区合格单位;由于我校正在整体改造,基本无活动场地,本学期运动会暂不举行,但要认真制定对策和措施,保质保量地完成体育课教学和体育活动的开展,特别是我校特色体育项目。

◆ 说明:

本学期学校工作计划将根据局、处应急性、主题性工作要求作相应补充。

2005年2月

2.上海市浦东中学2006年度工作计划 篇二

教科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江泽民关于教育的讲话为指针。确立“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力开展教学研究,组织学习新课程标准,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开创我校教研工作新局面。

二、教研目标:

1、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通过学习实践,独立获取知识,得到发展。

2、面向全体,转化学习后进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抓好活动课,实验教学以及音体美劳教学工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个性特长,在活动中培养人,教育人,在实践操作中开发学生智力。

4、以人的全面素质为核心,注重成人教一育,坚持德育为主、做好德育全面渗透工作。

三、管理措施

(一)、强化教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1、成立以教导主任主要责任人、教研主任为主管、年级组为成员的一领一导机构。明确责任,落实措施。

2、切实抓好常规教学管理。

各年级组长要结合本年级实际制订好常规教学管理措施,并做好日查询周小结,月总结期末考评工作。要求做到备课从“严”(按教学计划和大纲的规定备足课时,备好教法,切合学科特点)教课尚“实”,作业求“精,’,考风树“正”。

3、规范实验教学,做好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管理工作。

明确管理责任,落实实验教学任务,严格按照大_纲要求上全上足实验课,尤其是实脸工作上台阶。充分发挥现有教学设备在教学上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4、强化音体美劳教学管理,激发兴趣,培养特长。杜绝不备课上课,无计划无目的地随意上课的不良现象。

5、抓好活动课的管理。

要充分认识活动对开展学生智力的全面作用,征仃有关活动课的刊物书籍,组织教师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组织学生活动的能力,探索规律,让学校成为学习的校园,陶冶情操的乐园。

6、加强考试管理,规范考试行为。

坚决制止加重学生负担的考试,注重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诊断的能力,通过考查、考核、考评等多种方式来发现学生闪光点,纠正过去缺漏,调整教学方法及教学进程,坚持下面激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均能获取知识进步和存在的差距。各年级组应认真落实树止气,正考风,认真工作,以此树立良好的学风。

7、切实做好减负工作,不得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不能布置过多的课外作业,不准仃购上级规定以外的资料,严禁拖堂和节假日补课。应在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效率上下功夫,做到减负不减质量。

(二)更新教学观念,深入调查研究,探索教学规律。

1、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时间效率,切实做好“轻负、高效”工作。

①成立领导小组,组织好学习宣传工作,更新观念,传递最新教改信息,形成共识,攻克“轻负高效”工作难关。

②引进最新教改理论,探讨本校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③在宏观控制下抓好试点工作,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应用,整体提高。

2、贯彻以学生“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积极开展**研究,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

①更新观念,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变传统知识传授为培养学习能力为主,变教师活动为主为学生活动为主,变分数为依据为综合的评价方法评价体系。

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确立目标,制订方案,长抓不懈。

③狠抓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学、复习、阅读、做笔记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3、积极探索德育渗透工作规律,坚持德育为主,成人第一的准则。结合学科特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四有新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尤其要抓住活的思想和身边的事例进行剖析,提高学生明辫是非的能力。

依照《黄石市中小学德育知行目标分类体系》来规范学生行为,培养道德情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4、积极探讨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教法的选用要突出“活”、“新”、“实”,不能搞花架子。

5、注重特长培养,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基拙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抓好体育、艺术、科技活动。

6、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探索学生心理规律,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性格。针对目前社会现状,着手学生挫折心理的研究,使学生会做会办事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7、重视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班主任在班级教学过程中的组织,督导和协调作用。

(三)加强教学过程的督导视导工作,发现和培养优秀教师,使之成为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

1、定期组织教学教研活动,采用查、看、问、访和书面调查等方法全面掌握教师的教学情况,并及时反馈,激励先进,鞭策落后。

2、建立优秀教师档案,从各年级组优秀教师中,培养骨干教师,使之成为校、乡、市学科带头人。

3、严格执行教育教学有关规章制度,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决不估息迁就。

(四)抓好科研兴一教工作,加强科研实验学校课程的领导,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研工柞,取得阶段性成果。

1、加强领导。学校领导要重视本校课题的研究指导工作,保证科研经费的落实,规定科研时间,提供学会机会,创设良好的科研环境。落实课题研究责任人,制仃责任书,制仃实施方案,深入教改第一线,发现和培养教研人才,以年级组为单位,建立教研小组,鼓励全体教师参加教研工作,激发教师的教改热情。

2、抓好三个管理。即目标管理,过程管理,效果管理。

3、开展教研活动定时开展教学研讨和教研交流活动,大力培养教研新人,注入创新活力。

4、开辟教研园地。开展教研活动,交流教师的论文,传递教研组教研信息,向上级教研机构汇报我校教师的.教研成果。积极邀请上级教研机构来我校指一导教学教研工作,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3.上海市浦东新区初级中学排名情况 篇三

张江集团213100.00洋泾南校16055.00民办新竹园中学25789.11老港中学14854.05平和学校9588.42三林北校31453.50市实验东校14983.89航头学校17852.25民办尚德实验26877.24傅雷中学29651.69南汇四中24170.95

建平西校63169.89

致远中学15969.18

模范中学27467.88

南汇一中32467.59

建平实验中学66067.58

进才北校48667.08

进才实验中学25066.00

罗山中学26465.15

菊园实验17463.79

南汇三中26463.64

清流中学22460.71

华夏西校46160.30

东方阶梯2060.00

南汇二中40959.90

南汇实验学校14759.86

川中南校21859.17

东昌东校17458.62

五三中学26857.46

陆行北校12555.20

上南南校2055.00

4.上海市浦东中学2006年度工作计划 篇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浦东开发开放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浦东开发开放走过了20年的历程,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世博会成功精彩难忘,两区合并的积极效应逐步显现。一年来,全区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面对世博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任务,一手抓世博服务保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一手抓年度工作落实、一手抓五年发展谋划,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势头。

(一)抢抓机遇,经济保持持续较快增长。抓住世博会机遇,加强相关产业配套服务,拉动消费需求快速增长;以两区合并为新的契机,着力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开发区资源整合、联动发展;抓住城市化加快发展的机遇,强化城市功能,加快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以及民生和社会事业项目建设。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趋快、效益趋好、结构趋优等特点,总体好于年初预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707.5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25.40亿元,比上年增长1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36.88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商品销售总额达到7594.61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32.30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865.6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2%。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38.56亿美元,完成预期目标。

(二)坚持在发展中调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紧紧围绕“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大力发展以金融、航运、贸易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6.1%。金融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金融机构加快集聚,全年净增金融机构46家、总数达到649家;机构能级不断提升,一批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和新型金融机构落户。陆家嘴金融城一批重点商务楼宇加快推进,商业配套明显加强,交通状况进一步改善。航运中心建设取得新突破,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封关并正式运行,航运金融服务方面的先行先试取得重大进展。外高桥港和洋山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509.50万标箱,同比增长17.3%,推动上海港成为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浦东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322.12万吨,同比增长26.7%。新型贸易主体加快集聚,电子商务商品交易额达到3000亿元,外高桥国际贸易示范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金桥开发区产业转型迈出新步伐。依托张江和临港,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年高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255.52亿元,同比增长37.9%。创新科技金融,开展国资投资公司创业投资试点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通过债权和股权融资为200多家企业解决了30多亿元的资金需求。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3.1%。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区属)预期可完成年度目标。

(三)举全区之力,世博服务保障任务圆满完成。全区动员、全力以赴,全面落实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城市管理水平、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明显提高。坚持日常工作与服务保障工作相结合,统筹安排、形成合力,确保了城区平稳有序运行。坚持指挥前移、稳控下沉、责任到人,成立世博核心区配套工作指挥部,加强一线指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坚持以点保面、以面保点,加强群防群治,构筑和谐稳定防线,圆满完成了重大活动、重点区域和重要目标的安全保卫工作。加强道路保洁、景观美化等综合环境整治,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科学实施交通组织,城市交通经受了超大客流、超长时间等各种考验。医疗保障、食品安全、外事接待、应急管理等扎实细致、富有成效,展示了强大的综合服务保障能力。宣传动员、文化交流、志愿者服务等有声有色、丰富多彩,充分展示了浦东开放文明的城市形象。以世博会为契机,推动城市基础设施迈上新台阶。服务世博的重大基础设施全面建成,推进11号线南段等轨道交通建设,迪士尼项目签署合作协议,迪士尼和大飞机等配套基础设施启动,南北对接道路加快推进。

(四)加大创新突破力度,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取得重要进展。在国家和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一批功能性先行先试项目取得新进展。单机单船融资租赁取得突破并深入推进,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试点正式启动,中银消费金融公司首批获批并正式营业,期货保税交割试点获批并正式启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揭牌并成立运营公司,水水中转集拼形成了8个口岸集货渠道,空运货物服务中心项目、全国性信托登记平台、房地产信托基金等试点加紧推进。实施开发区管理体制调整和机制完善。实现城乡教育管理体制并轨,社区卫生管理体制并轨取得积极进展。启动六灶镇和川沙新镇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

(五)加大投入力度,“三农”工作进一步加强。成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市级名牌农产品和著名商标达到19个,农业产业化组织达到600多家、带动农户6万多户,东滩5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全部完成,成功举办浦东新区第二届农博会。实施村庄改造计划,完成基本农田保护区域内涉及17个镇、68个行政村、近4万农户的村庄改造。实施农民增收计划,全面落实各项增收措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98元,增长快于城镇居民。全面推进第二轮农村土地延包完善工作,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开展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试点。

(六)聚焦民生保障,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1.0%和12.1%。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4.21万个、完成年度计划的140%。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4.69万人。成功扶持2600人创业,带动就业超过1.5万人。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保、征地安置、优待抚恤等保障政策对接,新农合基本实现全覆盖,筹资标准全区统一。新增养老床位1838张。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动迁安置房开工3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开工50万平方米,公共租赁房开工40万平方米,完成4725户逾期在外过渡动迁居(农)民的回搬安置,新增廉租住房家庭1210户,曹路、三林、周康航等大型居住社区开工183万平方米,旧住房小区综合改造166万平方米。推进社区商业建设,出台“农贸市场建设和管理实施意见”,新增20个标准化菜场和18个临时菜场。57项政府实事项目全部完成。

(七)软硬并举,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实行义务教育经费全区统筹,区级教育支出达到49.4亿元、比上年增长15.9%。通过教师柔性流动等多种方式,促进教育质量整体提升。12.4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同住子女,全部免费进入公办学校和享受政府补贴的民办学校就读。加快上师大附中迁建等项目建设,全年新增公建配套校舍42所。基本建成浦东医院,市六院临港新城医院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在塘桥、大团等6个街镇,开展全科医师家庭责任制试点。深化医疗联合体改革,在外高桥、川沙2个医疗联合体推行医保总额预付管理试点。结合世博会和重要节庆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上海绒绣、三林绕龙灯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区级以上“非遗”保护项目达到30个。新区图书馆新馆建成开放。出台“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意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成功举办了一系列体育赛事,在市运会上取得金牌总数第一名的好成绩。扎实做好世博双拥工作,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人口与计生工作得到加强,对台工作、民族宗教、合作交流、外事工作扎实推进,应急、人民武装、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工作继续深化。

(八)深化管理创新,政府自身建设力度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审批事项从两区合并后的423项精简到263项,企业登记设立方面的工商、税务、质监三联动改革试点实现全区覆盖。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完善新区财政体制。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扩大审计覆盖面,认真落实审计整改措施。完成两区合并后规范性文件清理,建立依法行政年度报告制度、合同类文件法律审核制度、行政复议和应诉制度。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严格执行“零增长”预算,会务接待、国内外考察等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加强源头治理,廉政工作力度不断加大。认真做好人大代表议案、书面意见和政协提案的办理工作,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书面意见258件、政协提案314件。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各位代表:一年来,全区人民在区委的领导下,继承和发扬浦东开发开放以来的创业精神,圆满完成了世博服务保障任务,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全区干部群众的共同奋斗,离不开全国人民和兄弟区县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向参与浦东开发建设的全体劳动者和全区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支持浦东开发开放的中央各部委和兄弟省区市、全市各部门,向在浦东的驻沪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向关心和支持浦东发展的海内外友人,表示诚挚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任重道远,结构调整任务很重,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民生保障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一些遗留问题需要下更大力气解决;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方面还有不少薄弱环节;统筹城乡发展任务艰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需要长期努力;有些政府工作推进落实不够,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行政效率有待提高,少数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有待增强。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1年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浦东发展面临新的重大机遇,宏观环境总体有利,浦东的战略定位更加明确,迪士尼、大飞机等重大项目全面启动。我们将按照九届市委十四次全会和二届区委十四次全会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抓住机遇、奋力拼搏,心无旁骛、只争朝夕,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作风,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11年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1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上年基本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3%以上,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区属)完成市下达指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下达指标内,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稳步增长。

为此,要重点做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聚焦“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着力提升资源配置能力和服务辐射功能

按照中央要求和全市统一部署,围绕增强核心枢纽功能,提升服务经济发展水平。金融中心方面,重点推动机构集聚、先行先试、空间扩容和环境配套,着力吸引全球知名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总部等集聚浦东,全年净增金融机构40家以上;进一步推动国家重大金融改革在浦东先行先试,积极推进金融市场、产品、服务和功能创新,配合做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推动各类新兴要素市场尽早落地;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推进一批功能性项目、商务楼宇和配套项目建设,全年竣工商务楼宇78万平方米左右。发挥金融对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民生改善的支持作用。航运中心方面,重点推动功能创新、提高机构能级、加快企业集聚,以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为重点,扩大融资租赁、期货保税交割等试点效应,培育拓展国际中转集拼功能,推动航运金融服务取得新突破。以陆家嘴、洋山-临港、外高桥、浦东机场等航运服务集聚区为载体,加快集聚一批航运服务企业和高端航运服务机构。贸易中心方面,重点推动机构集聚、平台搭建、业态创新,全面建成工程机械、医疗器械、酒类等十大专业贸易平台,引进钢材、有色金属、农产品等大宗商品市场,集聚一批具有综合商社功能的高能级贸易主体和贸易促进机构。鼓励支持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业态创新发展,推进国家电子商务综合创新实践区建设。推进大型商业设施建设,新开工100万平方米、竣工50万平方米。基本完成新国际博览中心场馆建设,提高会展服务的专业化、国际化水平。以迪士尼项目为重点,推进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带动华夏、滨海、新场等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延续世博效应,充分用好“一轴四馆”等世博旅游资源。

(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区建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高端化、产业化、融合化方向,着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业能级,壮大产业规模。坚持走开放型、市场化条件下的自主创新之路,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资本为动力、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创新要素集聚,推进国家宽带中心、国家抗体工程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进一步发挥软件、微电子、生物医药等领域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鼓励云计算、物联网等新领域的服务平台建设。加大科技投融资改革力度,推进国资创投基金支持创新创业试点,开展知识产权直接质押融资试点,深化银政企合作、建立风险共担机制,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等,有效缓解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落实国家和上海市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加大配套支持力度。积极创建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坚持以重大产业项目为抓手,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和高端环节,加强战略招商和服务配套,加快产业基地建设,努力做到开工一批、引进一批、储备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做好大飞机项目的服务保障工作,加快配套基础设施、生活设施等建设。加快华力微电子等一批总计投资超过1000亿元的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制造业服务化,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认真贯彻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以张江高科技园区等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为抓手,以金融、航运、高新技术等领域为重点,推进国际人才创新试验区建设,加快集聚一批浦东产业发展紧缺急需的领军人才和团队。以居住、教育、医疗、文化等为重点,加强配套服务,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

(三)坚持“三个导向”,深入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项目导向,积极争取国家和市有关部门支持,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大先行先试力度。围绕“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区建设,加大金融、航运、贸易、自主创新等领域的改革突破力度,重点开展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现代国际贸易示范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服务经济税制改革等方面的先行先试,开展项目化试点,努力形成深化一批、突破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机制,加快转变经济运行方式。围绕建设最开放、最透明、最高效的地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增强各镇统筹发展、综合管理能级,提高街道精深化管理服务水平,努力构建适应大区域管理、具备扁平化轻型化特征的新型管理体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围绕城乡统筹发展,深化和推进教育、医疗管理体制并轨,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探索集体资产股份化、股权化运作的有效方式,完善经营和收益分配机制;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土地流转、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征地留用地等方面的试点,推进农村土地等要素资源市场化,加快改变二元经济与社会结构。

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准确把握国际经济环境的新变化,优化结构、拓宽渠道,推进外资外贸稳定增长。围绕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和园区,积极开展战略招商。贯彻落实国家非公经济新36条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做强做大,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加强国资监管。加强与长三角等地区合作交流,做好对口援助工作。

(四)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各种有利因素,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稳定。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大团等有机蔬菜标准化、农业物联网及老港等生猪核心育种国家级基地建设,打造东滩、滨海等5个特色农业示范基地,深入实施农业品牌、品质、品种“三品”战略,做大做强南汇水蜜桃等10大农业品牌。加强地产农产品直销体系建设,努力使新区成为全市“菜篮子”问题解决较好的地区之一。扎实推进村庄改造计划,完成基本农田保护区域内涉及62个行政村、近4万农户的村庄改造任务,重点解决生态治理、污水纳管、道路建设等问题,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全面实施农民增收计划,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农业科技推广、加强农产品营销、发展特色农业、旅游农业等多种方式,稳步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通过加强就业培训、增加非农就业等方式,不断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通过股权合作、宅基地置换、房屋出租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通过增加涉农补贴等方式,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五)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和促进就业,全年新增就业岗位完成市下达指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援助机制,落实鼓励创业的各项政策,建好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全力做好就业工作。完善企业集体协商机制,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高度关注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影响,做好社会帮困救助工作。推进国家新农保试点,稳步实施新征地安置办法。加强为老服务,建设一批老年活动设施,新增养老床位800张,建成并启动新区老年特护福利院。继续发展残疾人和慈善事业。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配合推进曹路、三林、周康航、航头、川沙、惠南等市级大型居住社区建设。规划建设区镇两级保障性住房基地,动迁安置房开工3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开工35万平方米,公共租赁房开工60万平方米。对符合廉租住房条件的家庭做好应保尽保,逐步扩大实物配租比例。启动12个二级以下旧里(含“城中村”)和“厂中村”改造项目、涉及约1300户。推进不成套房屋改造。逐步解决老旧小区、动迁安置小区配套设施老化问题。完成30家标准化菜场蔬菜追溯系统建设,新建改建标准化菜场30家、临时菜场6家。

(六)坚持均衡优质协调,提高社会事业整体发展水平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高端服务市场化相结合,做大规模与提升能级相结合,内涵发展与硬件建设相结合,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为抓手,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围绕提升文化软实力,推进浦东文化公园、广播电视中心等一批文化设施建设,完善街镇、村居文化活动场所。做好内史第等历史名人故居保护和新场、高桥等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开发。强化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外高桥文化服务贸易平台、金桥网络视听和下一代移动通信产业化基地等载体功能,加快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等文化产业发展。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对66所中小学校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深化教育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拓展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全力推进中外合作大学落户浦东。协助做好2011年世界游泳锦标赛有关工作。加快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建设,推进一妇婴迁建等一批卫生重大项目建设,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探索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全科医师家庭责任制试点。深化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切实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探索社区共治机制;推动政社合作、政社互动,大力培育各类社会组织;稳步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加强社工队伍建设。创新实有人口服务社会化方式和来沪人员自我管理模式。加强对台合作,做好双拥、人民武装、民族、宗教、侨务、司法行政等工作。

(七)管建并重,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高度重视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全面开展公共安全大检查,狠抓问题整改,加快构筑城市安全防火墙。根据全市统一部署,开展建筑市场大整顿,促进建筑行业规范发展。强化单位安全责任,加强依法监管,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发现和处置机制。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监管。做好防汛防台工作。总结世博城市管理经验,推进和深化城市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抓紧实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新的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推动基础设施投资重心南移,逐步建立和完善南北地区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推进迪士尼、大飞机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中环线浦东东段、东西通道、罗山路快速化改造等骨干路网建设,加快南北对接、区区对接道路建设,做好沪通铁路建设前期工作,推进11号线南段、12号线、9号线东延伸段等轨道交通建设。配合推进浦东国际机场第四第五跑道、外高桥港区七期、洋山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做好国家生态区创建工作。加强水环境治理,启动赵家沟内河港池前期动迁,推进西沟水闸、严家港水闸等建设。加快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建设,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4%。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90%以上。推进滨江森林公园二期、外环绿带、南汇生态专项等绿化建设,新建各类绿化200公顷。完成8个生态镇、28个生态村创建工作。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开展垃圾分类收集试点,推进黎明资源利用中心和三林、周浦、惠南餐厨垃圾处置厂建设,生活垃圾处置减量5%。实施集约化供水工程,做好部分地区青草沙原水切换工作。推动临港等地区开展低碳发展实践区试点。

(八)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工作流程,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服务效率,完善企业登记设立工商、税务、质监三联动改革试点;加大收费项目清理,再减少一批收费事项,进一步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和服务质量。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行政透明度,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推进国库单一账户改革和公务卡制度改革试点,深化绩效预算改革,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强化专项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切实提高审计监督实效。

坚持依法行政,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核。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切实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和书面意见、政协提案办理工作。自觉落实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行重大决策和重要事项咨询听证、公示通报等制度,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

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深化作风建设,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弘扬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弘扬艰苦奋斗、厉行节约之风,动员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二次创业。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三、关于《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

二届区委十三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委员会关于制定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根据《建议》精神,区政府制定了《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已提请大会审查。下面,我就几个重点问题作简要说明。

(一)关于“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的编制情况 区委、区政府对制定“十二五”规划高度重视。2009年5月两区合并以来,就开始部署相关工作,组织有关部门、研究机构和各方面专家,对新浦东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若干重大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去年6月,区政府形成了“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随即开展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的编制工作。二届区委十三次全会后,区政府根据《建议》精神,深入开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的编制和修改工作,召开了多次各个层面的咨询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纲要(草案)》的编制过程,是一个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形成共识的过程。

《纲要(草案)》力求反映浦东全面推进二次创业的新要求,强调前瞻性、指导性和操作性,从内容到形式都力争体现创新。内容上,突出了率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点。指标上,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两大类,预期性指标主要通过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来实现,约束性指标主要通过政府依法加强管理和提供服务来实现。形式上,《纲要(草案)》采取正文加专栏的形式,包含一个附表和一个附则,使规划内容、实施机制更加直观、清晰。

(二)关于“十一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十一五”时期是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自身发展转型的双重挑战,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五年来,浦东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6200亿元,三产比重从47.2%提高到56.1%,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8%。

五年来,浦东城市功能明显提升。“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大力推进,陆家嘴的金融贸易功能、外高桥-洋山的航运贸易物流功能、金桥-临港的先进制造功能、张江的科技创新功能进一步凸显,形成多功能组团发展格局。证券、期货等金融市场成交额跃居世界前列,港口、机场吞吐量快速增长,资源配置功能和服务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

五年来,浦东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深入推进,部市合作、市区合作形成合力,金融、航运、贸易等方面的一批功能性先行先试项目取得突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运行方式的转变。教育、卫生管理体制逐步实现二元并轨。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实到外资累计超过175亿美元,比“十五”时期增长60%以上;内资注册资本累计超过1280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10%以上。

五年来,浦东城市面貌明显改观。抓住世博会重大契机,基础设施投资累计达到1700亿元左右,比“十五”时期增长1.2倍。浦东国际机场二期、7条轨道交通线、25项世博配套工程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顺利建成。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85.1%,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完成削减目标,空气质量优良率提高到92.6%。

五年来,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以民生改善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投入年均增长18%。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2330元和13898元。初步形成包括城保、农保、镇保、综保等在内的覆盖全部人群的社会保险体系。市、区两级实验性示范高中就读学生比例从50%上升到72%。居民平均期望寿命增加1岁以上。

五年的奋斗和探索,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这些都将成为我们未来发展的坚强支撑和强大动力。“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金融、航运等高端服务功能与国际先进城市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创新创业环境还需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任务依然艰巨;社会功能滞后于经济功能、城市功能滞后于产业功能、生活功能滞后于生产功能的问题有待解决;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示范带动效应亟待进一步强化。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十二五”时期努力加以解决。

(三)关于“十二五”发展的总体考虑

“十二五”时期是浦东全面推进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综合分析各种因素,未来五年浦东发展面临难得的重大机遇,也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创新意识,着力解决、率先突破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全力开创浦东开发开放的新局面。

《纲要(草案)》体现了区委《建议》提出的“五个坚持”的指导思想:坚持先行先试、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功能导向、促进产业高端高效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共建共享和谐社会,坚持统筹协调、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和产城融合,坚持绿色发展、大力建设生态文明。《纲要(草案)》提出,根据国家和上海市对浦东的战略定位,按照新区党代表会议对浦东中长期发展的总体部署,“十二五”期间,浦东要落实科学发展先行区、“四个中心”核心区、综合改革示范区、开放和谐生态区的定位,努力在六个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发展的结构、质量和效益明显优化,“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取得决定性突破,创新驱动为主的内生增长模式基本确立,以民生改善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取得更大进展,改革开放取得更大突破,城市现代化水平和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提高。这是未来五年我们奋斗的总目标。这里,我就其中四个方面的指标作简要说明。

一是经济增长速度。《纲要(草案)》提出,今后五年浦东经济年均增速要达到11%以上,这是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根据需要和可能提出的。“十二五”时期,新区仍处于大开发、大建设时期,从浦东承担的国家战略使命以及横向比较来看,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速度是必要的。从浦东开发近12年的经验看,基本上每隔6年翻一番。按照这样的增长趋势,从2009年到2015年的6年间,经济总量翻一番达到8000亿以上是可能的。需要强调的是,这个目标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的结构、质量和效益不断优化基础上的。浦东不仅要在经济总量上,而且要在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国际竞争力方面,为全国、全市作出更大贡献。二是三产比重。《纲要(草案)》提出,“十二五”期末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5%左右。这主要是根据全市的目标,同时结合浦东实际提出来的。全市“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三产比重要达到65%左右,浦东作为“四个中心”的核心功能区,要率先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不能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两区合并后,特别是“十二五”时期,浦东先进制造业也要加快发展,实现这一目标难度很大,但是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建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我们要用好这些机遇。

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纲要(草案)》提出,到“十二五”期末,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达到50%左右。浦东作为全市明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区,必须在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浦东已经集聚了一大批创新资源,加上两区合并带来的新的发展空间,“十二五”期间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综合考虑以上这些因素,这个目标是必须的,经过努力也是可以实现的。

四是社会事业和民生。《纲要(草案)》提出,到“十二五”期末,新区社会事业发展要力争达到全市平均水平,要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建立和完善保基本、广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要保持持续稳步增长。这是全区人民的共同期待,尽管难度很大,我们一定要全力以赴,努力做好。

(四)关于“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纲要(草案)》对“十二五”时期浦东的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社会建设、改革开放等,提出了明确的任务。我就几个重点问题作些说明:

一是优化发展布局。城市空间布局与生产力布局、功能和产业布局要互相适应、良性互动。两区合并后,浦东的地域面积明显扩大,各区域的要素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阶段不尽相同,必须对城市空间进行重新布局。《纲要(草案)》提出了“一轴三带”的空间布局,一轴就是从陆家嘴到浦东机场的东西向发展轴,“十二五”时期要更加注重向东延伸,进一步推进城市功能和要素集聚。三带,一条是沿黄浦江发展带,重点发展与金融中心建设有关的金融、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一条是滨江沿海发展带,重点发展与航运中心建设有关的航运、贸易、物流功能,以及重装备、航空等先进制造业;一条是中部产业发展带,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十二五”时期,也是浦东新的生产力布局完善的关键时期。这个生产力布局,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国家和上海市对浦东的定位和要求,突出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方向,突出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和贸易中心核心功能区的建设,突出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的高端发展。《纲要(草案)》提出了“7+1”的生产力布局,包括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板块、上海综合保税区板块、张江高科技园区板块、金桥出口加工区板块、临港产业区板块、国际旅游度假区板块、南汇新城板块和世博板块,面积占新区的一半左右,经济总量占新区的2/3左右。

二是加快城市化。“十二五”时期,浦东仍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纲要(草案)》提出,要坚持城市功能与产业功能、社会功能与经济功能、生活功能与生产功能同步规划、协调发展,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城市化:中心城区,主要是推进深度城市化,以世博后续开发和陆家嘴金融城建设为抓手,努力实现高水平、深层次、内涵式发展,加快向服务中心、消费中心、创新中心转变。南部地区,主要是加快城市化,以临港地区开发建设为龙头,推动南汇新城、产业区、保税区、港区以及周边各镇的联动发展,培育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加快建设综合性现代化滨海新城。中、东部地区,主要是推进产城融合,以迪士尼项目建设为契机,推动城镇布局优化、能级提升。积极推进唐镇、川沙、惠南等一批新市镇建设,强化“多心组团”对产城融合的支撑作用。浦东的快速城市化,对城市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纲要(草案)》提出,要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快形成功能性、枢纽型、网络化基础设施体系。实施信息化领先发展和带动战略,加快建设“智慧浦东”。积极探索大区域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特别是要总结世博会期间的城市管理经验,推进城市管理法制化、网格化、长效化,强化城市公共安全管理,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同时,《纲要(草案)》还对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城区等作了部署。

三是推进产业升级。产业和功能密不可分。我们要坚持以产业强化功能、以功能提升产业。《纲要(草案)》提出,要强化“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努力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金融业发展,要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先行先试和环境营造为重点,加快形成以陆家嘴金融城为主要载体,以张江金融后台、科技金融和“三港三区”离岸金融、航运金融等为支撑的发展格局,力争2015年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从2010年的45%左右提高到50%。航运服务业发展,要以提升现代航运服务功能和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为重点,以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加快国际航运服务中心、航运总部机构集聚区等载体建设,大力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商贸服务业发展,要以提高市场开放度和贸易便利化水平为着力点,加快重大商品交易市场和平台建设,大力发展离岸贸易、转口贸易、服务贸易。同时,要以迪士尼主题公园建设和世博后续开发为契机,大力提升会展旅游、文化及创意产业能级。先进制造业方面,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区建设,聚焦国家战略和高端环节,聚焦应用集成和终端带动,聚焦前沿边缘交叉领域,积极利用世博科技成果,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领先进制造业能级提升,“十二五”时期形成“三大三新”格局,“三大”就是电子信息制造、汽车和装备制造,“三新”就是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民用航空。到2015年,新区工业总产值达到万亿以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对区域创新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纲要(草案)》对建设人才高地、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作了具体部署。

四是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国家赋予浦东的战略使命,也是浦东率先实现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纲要(草案)》提出,要紧紧围绕发展主线,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项目导向,按照“全国能借鉴、上海能推广、浦东能突破”的要求,全面落实国家和全市重大改革部署,努力在“三个着力”上取得更大突破: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着力转变经济运行方式,加快形成与服务经济、创新经济、开放经济相适应的制度环境;着力改变二元经济与社会结构,率先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纲要(草案)》提出,要促进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大力引进国际领先的企业、机构、项目、技术和人才,加快集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营运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进一步提升集聚和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贸易层次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方向提升。强化浦东核心枢纽地位和辐射服务功能,大力推进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提升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的能力。

五是加强“三农”工作。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浦东的现代化。农业在浦东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虽然不大,但涉及的人口和区域比较大,两区合并后浦东还有150万农村常住人口、50万亩耕地。《纲要(草案)》提出,“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在财力投入、项目安排和政策扶持上向“三农”倾斜,加快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国家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优化农业发展布局,推进农业组织化建设,着力提升农业发展能级。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全面完成惠及20多万农户的村庄改造任务,着力打造具有乡村田园风光和江南水乡特色的新农村。建立健全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努力提高转移性收入,带动农民财产性、经营性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确保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年均12%以上的增长水平。

六是推动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浦东开发开放20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发展水平还相对滞后,优质资源还比较缺乏,一些指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纲要(草案)》提出,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到“十二五”期末,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争取达到全市平均水平,户籍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7年,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基本实现居民子女就近入学,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义务教育免费就读比例达到100%,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保持在82岁以上,每千常住人口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保持在180平方米以上。鼓励社会资本、境外资本参与高端教育、医疗服务,引进和建设一批面向全市乃至更大范围的重大社会事业项目,推动高端教育、高端医疗市场化发展,努力满足广大市民和中外人士多样化需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文化品牌效应;大力培育具有浦东特色的金融文化、科技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文化,丰富浦东文化内涵;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打造功能平台,提升浦东文化软实力。

七是加强民生保障。《纲要(草案)》提出,要加快完善促进就业、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住房保障等综合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扩大就业,新增就业岗位年均15万个,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下达指标内。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险制度,实现农保最低养老金标准翻一番。积极促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五年新增养老床位4000张。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十二五”时期保障性住房开工(筹集)面积达到2000万平方米。逐步解决“城中村”、“厂中村”、旧小区物业管理等问题,基本完成中环以内中心城区二级以下旧里、“城中村”改造任务,积极推进“厂中村”、不成套房屋改造和旧住房小区综合整新工作。构建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公共交通出行比重提高到30%以上。优化社区商业中心、大卖场、连锁超市、便利店等商业网点布局,加强标准化和非标准化菜场建设,新增菜场100家左右,努力为居民营造更加便利的生活环境。

5.上海市浦东中学2006年度工作计划 篇五

上海市浦东新区财政局依法行政工作报告

引 言

本报告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市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的要求,由浦东新区财政局编制。全文包括依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和主要成效;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对策建议;下一依法行政工作思路与计划。本报告的电子版可以在上海浦东门户网站上下载。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6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浦东新区财政局办公室(联系人:葛扬;联系电话:58788388-63303)。

专有名词解释

1.部门预算:通俗地讲就是一个部门一本预算,是由政府各部门编制、财政部门审核、经政府同意后报人大审议通过、全面反映部门收入和支出情况的预算。

2.部门决算:是列入部门预算编制范围的各部门和单位在每个会计终了之后,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会计制度以及财政部门的编写要求,在日常会计核算的基础上编制的、综合反映本单位财务收支状况和各项资金管理状况以及人员、机构等信息的总结性文件。

3.国库单一账户:是指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将纳入财政管理的财政性资金支出全部采用国库集中支付方式(包括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

4.专项资金:是指国家或有关部门或上级部门下拨的具有专门指定用途或特殊用途的资金。

5.三公经费: 是指政府部门人员在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

一、2011依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和主要成效。

(一)深入政府信息公开

1、搭建信息公开组织架构,规范信息公开工作流程

新区借鉴市级经验,分两个部分搭建管理构架:一是区级组织层面:区政府办公室作为全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总牵头部门,负责新区面上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区财政局作为业务主管部门拟定公开工作的方案、明确口径和组织培训;新区纪委(监察局)负责方案实施的督查,督促各单位按时、有序公开。二是业务工作层面:在财政局内部,成立信息公开工作联席会议,分管领导为总牵头人,各处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同时,为及时处理信息公开后可能产生的社会舆论问题,局新闻发言人也作为联席会议成员。联席会议下设联席办公室(以下简称联席办),负责财政信息公开工作日常事务的开展。同时,完善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浦东新区财政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及《上海市浦东新区财政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程》。为处理好信息公开与保密工作的关系,及时印发了《浦东新区财政局信息公开保密工作制度》,这些制度为财政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2、全面落实财政信息公开要求,扩大和细化公开范围和内容

区委办、财政局和监察局组织召开了“2016年浦东新区财政信息公开工作专题会议”,传达贯彻中央和上海市的有关工作精神,部署2016新区财政信息公开工作方案,开展了业务培训,并分阶段、有步骤,积极稳妥逐项推进。主要包括以下工作:

(1)区本级预、决算公开

2016年浦东新区人代会后,及时公开了2011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16年区级公共财政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已对外公开至款级科目。9月初在“上海浦东”门户网站上公开了2011年决算报告及相关决算表格。

(2)部门预算公开

为规范部门预算公开的表格和说明,财政局在新区预算编制系统中添加“两表一说明”编制模块,方便部门填报。首批28家预算单位已于7月4日前主动公开了2016年部门预算,未公开预算单位也已按要求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可以按照区政府的统一要求,随时在新区门户网站上发布相关信息。

(3)“三公经费”预算公开

“三公经费”公开一直是财政信息公开的热点、难点,区委区府领导高度重视,从2011年11月份就开始着手准备,开展了模拟“三公经费”公开,财政局对模拟填报数据中反映的突出问题归纳分析,于2016年2月8日分两个层面组织了对新区各委、办、局、各街道、镇、开发公司的座谈会,就上报数据的来源,上报的口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沟通,在此基础上形成情况专报并提出规范填报的方案。8月份,经过多轮的上报和规范,财政局汇总形成2016年浦东新区本级“三公经费”预算数,经区政府批准,新区人大常委会通过,于9月初在“上海浦东”门户网站上公开了2016年区本级“三公”经费预算及相关说明,首批28家部门的“三公”经费公开工作也已实现主动公开。

(4)中央和市级专项公开

浦东新区作为全国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单位,2016年必须全面完成中央和市级财政专项资金三级联动公开的目标,共涉及20项中央专项,13项市级专项,要求高、时间紧,资金量大且有一些特殊性。为此,新区财政局从实际情况入手,总体设计,抓好细节,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一是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自2011年底起就着手数据的摸底统计和分析,及时将中央专款的摸底情况向市财政局汇报。年初印发了浦财督(2016)4号文,在全区面上开展了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监督检查工作。在与市局对表的基础上财政局,5月份将2016年联动公开的中央和市级专项资金下达项目目录、文号、市级、区级对应的公开部门、镇级公开的项目逐一梳理并通知到各公开主体。二是深入细致开展业务培训,财政局精心组织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就摸底统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请示市财政局后,明确公开的口径,分四种情况对需公开的项目进一步明确,并按照一部门(镇)一表的方式,明确各部门(镇)的公开内容和格式,使得专项资金公开的格式统一、内容细化、标准规范、抓手有力。三是稳妥有序做好资金公开,要求各责任主体按照“谁分配,谁公开,分配到哪里,公开到哪里”的原则,在6月30日之前实现网上全面公开。6月底,财政局进行了网上回访,将实际公开的情况反馈新区法制办和新区纪委,由纪委及时印发督查通知,对尚未公开及公开工作未达标的单位提出整改要求,明确各相关单位要按照《财政部关于深入推进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的意见》的要求开展自查,公开资金来源、分配标准、发放形式等内容,于7月18日前完成联动公开,逾期将予以通报。7月上旬,各相关部门已经完成了主动公开,并基本达到了财政部的要求。

3、拓宽公开渠道,加大在各平台的公开力度

新区财政局做好“上海浦东”门户网站公开工作的同时,积极整合各类公开渠道,有针对性的在各类信息平台上及时发布财政信息。一是继续做纸质媒体的公开。按照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及时在市民中心、图书馆、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摆放各类规范性文件。二是在浦东政务网和浦东会计网加大公开力度。在互联网上及时公开月度(季度)财政收支情况等各类财政数据、以财政局名义颁布的各类规范性文件。新增“财政扶持”菜单,及时上传财政扶持政策的申报软件,并发布相关政策信息,方便企业办事。在浦东会计网上及时公开与会计相关信息。三是向“12345”市民热线知识库报送信息。为做好“12345”市民服务热线服务工作,我局成立了领导小组,人员配备上确立了两名联络员。按照新区“12345”筹备组的相关安排,我局向市民热线知识库系统报送了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信息,如:会计人员变更需准备的材料、外资企业登记需准备的材料等并将进一步补充完善知识库,以便为市民提供及时的信息。四是做好新区市民中心、投资办和监察局的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共享平台信息报送工作。由局分管领导牵头,各相关处室积极参与,本着便民、为民的宗旨,为新区的企业和市民提供了一百多条服务信息。

4、依法履行职责,审慎处理各类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2016年新区财政局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9件,内容涉及财政资金拨付信息、财政管理制度、财政数据等方面。通过“浦东新区政府信息公开管理与服务系统”办理所有依申请公开的案件,每个工作日均登录系统查询信息公开申请,根据系统提示准确把握办理工作进度,并利用系统打印各类文书,确保依申请公开处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时效性。

(二)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规定》(市政府第26号令)的要求,我局对现行的各类业务文件进行了清理,对废止、继续执行及到期需重新公告的文件进行了分类,其中:废止9件,继续执行51件。我局对外公告已废止执行的文件目录,对继续执行的文件区分内部管理文件范围和规范性文件范围,明确属于需对外公告的规范性文件依法对外公告。

(三)推进行政执法监督

1、突出重点,认真实施监督检查计划

按照市财政局确定的“围绕服务国家宏观调控,加大重点行业检查力度”的检查重点,以及“加大上下联动力度,放大综合检查效能,完善公示公告制度,健全审理工作机制”的检查工作要求,新区财政局围绕能源、粮食、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等重点,关注新会计准则、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等,选择不同注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开展会计监督检查,及时将相关情况报告市局,并以监督检查为契机推进小企业会计准则等新会计准则制度等的贯彻落实。对行政事业单位检查则继续围绕当前财政管理中热点、敏感问题、关系民计民生和具有较大影响的、与相关政策落实情况、预算信息公开、建立完善相关制度等密切相关的内容确定检查项目。从而达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以检查促规范,以检查促管理的目的。年内共完成28户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62家事业单位年报审计、4户综合检查、13项专项资金检查、3个调查项目,并根据市局联动检查工作安排,牵头全市各区县能源企业检查工作,共牵头完成能源企业检查 34户并结合能源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情况,从内部制度、会计核算等方面总结存在问题、提出管理建议,形成全市能源企业检查工作总结上报市财政局。

2、积极探索,试点事业单位年报审计

为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行为,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根据市局要求,今年首次对新区使用财政性资金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表及决算报表实施注册会计师审计,共试点学校40所、医疗卫生机构22家,发现问题户次207个,可量化问题涉及金额50145.76万元。并积极与教育局、卫生局进行沟通、商量整改方案,确保审计反映问题整改落实到位。

3、精心组织,开展乡镇财政资金治理“回头看”

建立专项治理“回头看”工作小组,拟定《浦东新区专项治理“回头看”工作方案》,并就2011年新区专项治理工作要求、自查和重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相关报表的填写、管理平台建设情况等开展了培训。我局共6个工作小组,分别对纳入新区检查范围的18个镇进行“回头看”专项检查,发现52个问题,针对上述发现的问题,各镇在我局指导督促下均提出了相应的整改计划,同时出台了加强和规范财政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文件,各镇对整改计划的落实情况总体良好。

(四)推进国库单一账户和公务卡改革

1、全面完成国库单一账户改革任务

2016年,新区财政全面完成了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改革的各项任务区,覆盖新区所有区级预算单位,已在国库单一账户系统中实现首笔授权支付的预算单位达到771家,实现直接支付376笔,支付金额12037万元;授权支付9581笔,支付金额44184万元,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2、深入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

截止2016年底,新区公务卡实际开卡21069张,消费笔数1001笔,消费金额396万元,还款金额378万元。已在系统里实现首笔报销业务的预算单位有22家。

3、积极开展镇级国库单一账户及公务卡制度改革试点

2016年,新区积极推动镇级国库单一账户及公务卡制度改革工作,选取了康桥镇作为改革试点。目前,康桥镇已在国库单一账户系统里完成直接支付1笔,授权支付5笔,完成镇级改革试点工作。

4、开发建设动态监控系统

我局参照市财政局下发的通用预警指标,开发建设浦东新区财政资金动态监管系统,已完成动态监控指标设置和开放的任务。该系统包括三大类共18项预警指标,与浦东新区部门预算及国库单一账户系统联动,通过预警指标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动态监控,避免财政资金违规使用,确保预算执行合理、可控。

(五)接受各类行政监督

1、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

根据《浦东新区财政预算监督办法(试行)》,积极配合区人大对预、决算草案的审查,以及对以上编制和执行全过程的监督。积极配合区人大和政协的工作调研,及时听取、采纳区人大和政协对财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2016年我局两会办理的工作量创历年之最,主要涉及城市建设、科教文卫、经贸管理、社区民政等领域的,面广量大、政策性强,办理难度明显加大,共累计完成“两会”办件70件,其中:人大代表书面意见48件,主办4件、合办7件(含市人大代表书面意见1件)、会办38件,政协提案会办21件(含市政协提案1件)。主办件和合办件(第一合办单位)所提问题的走访率、解决率和代表委员的满意率等都达到了100%。另根据新区要求,将我局2011年主办的人大书面意见168号推荐为新区政协优秀提案(候选)。

2、发挥职能作用,妥善解决行政争议

2016未发生针对本部门的行政复议案件申请。发生两起因政府信息公开而产生的行政诉讼,法制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争取区政府法制办、市局相关部门以及我局法律顾问的专业指导,收集整理证据材料,起草相关法律文书,法院均维持了新区财政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两起诉讼都获得了胜诉。

二、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对策建议。

(一)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我局依法行政工作总体较为规范,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可以概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行政执法基础管理工作有待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施行效果评估还不够重视,部分规范性文件的修订、废止不够及时,滞后于实际工作需要。窗口办事服务告知信息的更新维护工作有待加强,有关部门的职责界面需要进一步明晰。

二是法制工作尚未完全融入业务工作。法制工作同业务工作融合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衔接、防止出现“两张皮”现象,确保法制机构和业务部门在依法行政工作中各司其职、形成合力。

三是法制工作人员及业务能力需加强。法制部门的仅一名兼职人员,处理大量事务性工作已经工作量饱和了,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实现对各项财政业务工作的法律指导和监督,需要进一步充实人员,提高业务能力。

(二)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一是从细节入手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首先,要求执法人员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无小事的工作理念,在执法工作中注重细节,按照举证责任倒置的要求开展执法工作。其次,对于行政相对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实质性审核,避免出现材料不全或存在瑕疵等问题。第三,高度重视执法工作中容易产生问题和争议的环节,通过对个案进行分析查找薄弱环节,总结其中存在的普遍规律,建立健全相应制度规范。

二是进一步完善各类行政执法文书。根据上级部门下发的示范文本,我局已经制作了各类行政执法的法律文书,基本能够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我局将结合执法工作实际,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虚心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完善各类行政执法文书,使其更加适应财政部门执法工作特点,做到条理清晰、规范严谨、全面细致,夯实依法行政的工作基础。

三是加强同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我局直接面向社会公众的执法行为会计管理和政府采购。这两类执法行为自成体系,除了适用基本法律法规外,还要遵守专业条线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专业条线相关规定的变动频率相对较快,执法口径也会随之进行调整。因此,我局将加强同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如实汇报在执法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积极争取专业指导和帮助。

四是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专业作用。为进一步规范我局行政执法行为,提升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工作水平,同时为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事务提供法律保障,我局同区司法局推荐的律师事务所续签了法律顾问服务合同。我局将不断探索和完善法律顾问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专业律师事务所的作用,为依法行政提供法律保障。

三、下一依法行政工作思路与计划。

2017我局将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夯实依法行政的工作基础,提高依法理财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建立规范性文件长效管理机制。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定、备案和公布等程序,建立规范性文件施行效果评估制度,及时清理和修订规范性文件,确保规范性文件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加强行政执法管理和监督。加强行政执法管理与监督,主动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总结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整改措施;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和法制培训。增加法制工作人员,充实工作队伍,加强专业培训,运用集中授课、案例分析、交流学习等方式做好法制教育培训工作,确保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四、说明和附件

上一篇:设计部门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会计职称初级考试题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