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实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4-08-21

小学音乐课堂实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精选12篇)

1.小学音乐课堂实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篇一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西屯中小崔红梅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课题的理论价值: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促进有效的反思,同时教师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纠错和指导。具有巩固、强化、反馈、提升、发展等重要作用,对我们提高教学质量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成效与练习因素有很大的关联:练习可以出质量,但练习也有可能加重负担。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提倡“精讲多练”、“以练代讲”,所以在练习中存在着多、繁、杂的现象,而在我们教师的观念中又有“不加强练习,不进行重复的练习不能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以致于我们很少反思哪些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甚至是有负面影响的。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面要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另一面要加强过程教学,增加学生对新知的探究时间,这样做将大大缩短课堂练习的时间,减少练习的量。因此在传统的“练习观”受到极大挑战的同时,有必要对课堂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传统的“练习观”进行反思,确立效率意识,提倡有效练习。

(二)课题的实践价值: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希望能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探讨有效练习的途径,寻找根治重复低效的数学课堂练习的方法,让课堂练习(包括复习练习、对新知的针对性练习、巩固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拓展性练习等)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优化课堂练习,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依据

儿童心理学研究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根本动力是儿童心理内部矛盾,即儿童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学生能否掌握知识技能,既依赖于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也依赖于学生能否产生生动的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不是简单地“授予”或“移植”,而应是在了解儿童的基础上引发他们的兴趣,激发其参与学习活动的动机,引导学生在亲身参与的各种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能和形成个性。

三、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总体目标

1.通过实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帮助教师自觉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数学教学效益和质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习题设计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创设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肯钻研、善思考、勤探索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氛围中,得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通过实验,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发挥实验班的辐射作用、示范作用,带动其他教师运用研究成果,开展教学活动,进而推动我校教改的深入开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研究内容

优化数学练习设计,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方法,就是从最基础的数学练习入手,改革传统的数学“题海战”方式,认真研究学生的练习规律,改善学生的做练习的结构,促进学生的发展。本课题研究内容具体包括:

(1)练习内容要紧扣教学要求,目的明确,有针对性。

(2)课内练习题的数量要适当,能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

(3)搞好练习的设计。练习也分有几种类型,如课前练习,课后练习,新课过程中的练习,运用知识的练习,综合练习,复习课的练习等。不同类型的练习,练习题的选择设计就应有不同。

(4)合理分配练习时间,讲究练习方式,提高练习效率。

(5)对练习严格要求,及时检查,认真批改。

具体思想和方法步骤、通过运用调查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学生练习训练现状调查”和课堂教学调研。

四、保障措施和基本要求

1.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2.使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灵活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实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3.使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积累经验,逐步形成一条“低、中、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练习系统化”之路。

五、相关理论方法的学习与研究

1.学校满足实验教学的必要条件。(教育教学理论资料,有关实验的教具学具,实验场地的安排)。

2.定期总结实验情况,作出阶段分析。

3.加强理论学习,完善实验措施。

4.案例研究法,通过跟踪听课,了解一些典型案例,及时进行案例分析,及时调整研究行为,并使阶段研究成果更为科学。

5.将经验总结法贯穿在本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及时反思和总结不同教师的练习设计与操作方法,使课题研究成果的不断凸现。

6.运用行动研究法,不断地实践与反馈,及时调整研究方向。

2.小学音乐课堂实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篇二

2010年3月19日,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对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实效性研究》开题报告会, 在北京体育大学举行。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理事长、原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宋尽贤,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学科主管孙世明, 以及来自全国30余所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实验学校的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课题负责人,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国际田联地区发展中心北京执行主任孙南主持。课题组成员,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章碧玉博士作了课题的开题报告。

“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项目是由国际田联总部于2003年制订、发起的。该项目根据青少年心理、生理发育特点, 制订出一套以短跑、耐力跑、跳跃、投掷等田径基本项目为内容的活动游戏, 旨在将更多的趣味性融入田径运动中。通过对传统田径项目进行系统改造, 如:降低动作难度、简化竞赛规则、改变组织形式、提供适合的器械等, 发展少年儿童的田径技能、激发青少年参与田径运动的兴趣, 使其在享受田径运动游戏所带来的快乐的同时, 提高身体素质, 形成团结、竞争的意识。2010年10月, 首届全国少儿趣味田径运动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办, 引起广泛关注。

“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项目由于系统地解决了当前青少年田径教学、训练中存在的众多难题,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青少年体育教学、训练中被广泛采用, 且收效明显。

3.小学音乐课堂实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篇三

关键词:小学音乐;有效性教学;策略分析

一、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兴趣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只要对音乐课有了兴趣,就会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自觉参与到教学中来。因此,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以生动直观、丰富有趣的动画、视频等充分展示教学内容,通过多彩的画面和逼真的形象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加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和所要表现的情感,最终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

二、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爱玩爱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拘泥于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教学环节的设计也应该是发展的、动态的、创新的。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合理设计师生互动的情节,并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调整,动态安排教学环节,使音乐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有效学习过程。在音乐课堂教学的环节中,教师还要尽可能地拓展互动的空间,教师既可以和多名学生进行互动,也可以有意识地与个别学生进行有效互动,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调控好课堂节奏

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调控课堂节奏,做到“动静有度”。“动”就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学生踊跃发言、积极参与、愉快歌唱、互相讨论时,并能够全身心投入;“静”是教学中需要学生静心聆听、深入思考时,课堂要能静下来,便于学生更好地思考感悟音乐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如果一节音乐课始终处于动态,学生就会过度兴奋,课堂很可能就会处于混乱失控状态;但如果一节课自始至终都很安静沉闷,课堂就会显得死气沉沉,學生的思维也会受到抑制,教学效果也不会理想。因此,教师要调控好课堂节奏,让课堂“动”“静”适度、有机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使音乐课堂教学更加扎实、丰富而有效,真正实现音乐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美玲.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J].教育周刊,2013(10).

[2]王丽萍.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初探[J].小学音乐教育,2012(11).

4.小学音乐课堂实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篇四

开题报告

八十三中学数学一组

2013年10月

一、问题提出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互动过程,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提问作用发挥的远远不够。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提问数量过多使学生忙于应付,根本就无暇深思,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用优等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师的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课堂上“启而难发”的局面;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泼,削弱了教师的讲授作用;提问的技巧尚未掌握等。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因此,如何让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策略或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基于此背景,我们提出“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的课题,试图通过研究,实现课堂教学提问策略最优化。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目的:

1、促进学生思考,激发起求知欲望,及时地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等。

2、通过实验,探索小学数学低段课堂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课堂提问、合作学习、动手操作、练习反馈等有效性的提问策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帮助教师自觉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数学教学效益和质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

学的有效性。

3、通过实验,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发挥实验班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教师运用研究成果,开展教学活动,进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意义:课堂提问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贯穿始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合部分,也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恰当地运用提问,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为学生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同时也是实现师生之间沟通和理解,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总之,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值得每位数学教师认真研究、探讨,对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培养数学能力和素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的对象

我校课题组成员及所任的班级

四、研究的内容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调查及其分析。

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只有通过深入课堂进行调查,才能有针对性地对课堂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才能为我们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依据,指明方向。

2、有效性数学提问与教师教育观念的相关性研究。

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可以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而我们的课堂提问行为却存在很多不足,其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的教学观念存在误区。所以我们将通过对教师观念的相关性研究,提高教师课堂提问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策略的研究

(1)有效性数学问题情境的案例研究。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设疑,把

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他们心理上制造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2)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应呈现的特点、原则。(3)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方法、技巧。

(4)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性提问的案例研究。

4、小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研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学会提出疑问,充分体现“让学生自主探索,成为学习主人”这一新课标的理念。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师也提出问题,但学生总是被动接受思考。反之,如果让学生也有机会成为“问”的主体,那么,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将大大激发。所以我们课题组也将对小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作更进一步的研究

五、研究的方法

(一)准备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0月):

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整理有关国内外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策略的理论文献和实践经验材料,设计并修改完善课题标准,通过课题论证。

(二)实施研究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6月):

行动研究法:在实验班进行探索研究,总结出方法即在其他班级进行验证,在探索、验证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实验方案。

对比法:定期对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学生进行对比,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调整教学设计,设计评价标准等。

访谈法、调查法:通过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情感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经验,积累具体研究资料和成果,以便更好的开展研究。

(三)总结阶段(2014年7月——8月):

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等。全面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分析总结课题研究

情况,汇集课题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编印论文专集、案例集、评价标准,进行课题结题鉴定、汇报活动等。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进程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从2013年9月到2014年8月,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0月)

收集整理有关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理论文献和实践经验材料,设计并修改完善《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课题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6月)

按年级段进行研究,由教研组长负责各阶段目标的实施,课题组每月做一次阶段性总结,整理案例,从中探索规律,反思教学设计程序与实际效果,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为各课题研究积累实践资料。学期末,对教学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分析典型案例,撰写出阶段性的研究论文。

2013年11月:设计课堂教学提问情况现状调查表、调查问卷。对我校低年级段教师课堂提问的现状进行调查,对常见问题进行归纳分类,分析原因。撰写“我校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分析”调查报告,为下一步研究做好准备。

2013年11月——2014年6月:教师充分进行理论学习,提高教师课堂有效提问的能力,明确要求的同时,进行教学研究,积累各实验班教学案例,分析案例,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反应及时反思。

(1)2013年11月:收集案例,集体交流研讨。

(2)2013年12月:初步设计评价标准,总结方法。

(3)2014年1月-6月:根据目标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实施具体研究(具体化如每周一课,每人一课等),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调整教学设计和实施等。①针对某一课组织各年级段进行教学设计,②进行实践,③组织交流研讨,探究方法。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学习成绩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整方法,继续进行教学实践,对调整的方法进行验证,收集案例、课堂教学设计,经验论文,积累具体研究资料

和成果,总结出有效方法及途径,完善评价标准,组织中期汇报。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7月—8月)

全面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分析总结课题研究情况。编写《论文、案例集》。汇集课题研究成果,撰写《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报告,进行课题结题鉴定、汇报活动等。

七、人员分工

组长:魏亮,负责课题实施细则,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研究报告等工作。

组员:何玲、邢帆、鲁亮承担拟定、收集课研所需材料,并作阶段性课研汇总,落实课研措施,设计教学案例。

八、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1、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2、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案例

5.小学音乐课堂实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篇五

开题报告

交斜镇初级中学

英语课堂实效性研究课题组

2015.4

《提高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实效性的研究》

开题报告

新课改下《提高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实效性的研究》这一课题于2015年4月上报,并于6月由渭南市临渭区教育学会批准立项,经过各方专家论证,正式允许开题。按照课题实施方案的规定,今天如期向大家做开题报告。下面将详细谈谈本课题的相关情况。

一、课题涉及的主要概念界定

本课题是指以渭南市临渭区交斜镇初级中学为研究对象,调查了解其初中英语课堂存在的问题,分析和研究影响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实效性的相关因素及解决措施,为我区教育教学水平提供实践依据。

二、课题研究价值分析

为了使新课程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有很好的体现,教师们都在积极探索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尝试着把课堂还给学生,努力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可是随着英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不断涌现,其中,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实效性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在十余年的教学实践中对此深有感触。我们知道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作为一门工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掌握好确实有一定难度,尤其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学习英语的氛围,再加之,农村中学普遍存在着硬件设施不齐全,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基础较差,班级容量大,教学实践不足等原因,导致了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很差。针对这些原因,我们应该认真地重新认识教师和学生,从学生思想,教师的教学方式等方面都要进行切合实际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英语教学落后和实效性差的现状。

三、课题研究内容

(一)、初中英语课堂现状调查与分析。1.认真认识教师,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作为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者,教学内容的策划者,在教学中起到主导作用,因此,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学课堂效率的高低。在当今信息和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英语作为一种国际化的语言也在日益革新。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决不能固步自封,满足于现有的一点知识,而是应该不懈地努力,充实自己,不仅要巩固已有的专业知识,精益求精,还应该勇于尝试和接受新的知识,与时俱进。

2.认真了解学生,激发学生潜能。

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对于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影响力也是不可忽视的。而农村中学学生在英语方面起步晚,他们不像城里的学生三年级的时候就开始接触英语,所以基础相对薄弱,英语水平也参差不齐,所以要想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应该先了解学生,针对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研究更适合他们、更

能激发他们潜能的教学方法。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研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以前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唱独角戏,单一的演员演绎着枯燥乏味的剧情。学生烦了,教师累了。新的教学模式下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

1.学习小组的培养

教师根据基础成绩将男女生分别进行排列,在征求小组成员意见的基础上,组成小组,根据学生各自的性格特点及单科成绩等进行个别的调整,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组合。与此同时建设、健全小组奖罚的规章制度,小组内部明确职责,生生参与小组的管理。实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学习氛围。2.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学习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生成知识,进而建构起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样,创新能力、成功的自信等积极的情感才能同构共生。学生在分析前置作业中领悟知识的内容后,在小组讨论中领悟所学内容的“根本”内涵,在教师的检查下提升课堂的学习成果。

(三).英语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研究.1.注重情感培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师生情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和学生融为一体,让学生喜欢你和你所教的课。不要常给学生板着一副严肃的面孔,让学生不敢接近你,不敢和你沟通。那就更别谈用英语交流了,同时也制约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这对英语教师来说是一个不良的信号。

你要像演员一样,让观众喜欢看你表演,这才算有了好的开端。接下来就看你如何带着他们去学习,去完成你和他们的共同目标。

2、引导口语交际

教师要常和学生用英语打招呼、问好。给学生留下一个印象:你就是一个外语老师,就像一个‘老外’。(教师背后要备足功课,这对教师也是一种鞭策。)课堂上尽量多用一些简短的学生易于接受的英语口语,如遇学生听不懂,适当用汉语解释,重复多用。要求学生也要尽可能地用英语进行交流,沟通。久而久之,学生就感觉不到英语有多难,同时也获得了成功感,有了成功感,兴趣也就来了。另外,外出旅游时,作为一个英语教师,一定要大胆和老外接触,尝试英语听说交流。这也是获得正宗外语的最好平台。这种经历回来有机会一定要和你的学生分享,会极大引起他们学英语的兴趣。

四、课题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对象为我校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学生。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能够寻求到解决提高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实效性的策略和方法,在理论上,让教师接受一些相关的理念和理论,改进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化,为进一步有效开展英语教学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在实践上,有助于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提高我校英语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研究方法

1.运用观察法了解学生地兴趣趋向,在教师指导下的增长点,同时了解其在

英语学习中的困难之处。

2.运用实验法尝试切合实际的教学模式,循序渐进,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地学习指导。

3.运用案例法对学生的指导及收获做具体分析,同时运用总结法总结罗列有效的可操作的指导方法。

4.教育反思法。实验过程中要求教师不断反思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5.案例研究法。选择优秀教学课例进行研究。

6.经验总结法。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英语教学的新理念、新策略。

(三)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准备阶段(2015年4)

1、前期调查,申请课题立项,拟定研究计划,明确研究目的,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2、搜集资料,学习科研理论和方法,提高研究意识和能力。

3、聘请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指导,组织教师培训。4,、举行开题报告会。

实施阶段(2015年5月--2016年6月)

第一阶段:2015年5月至2015年6月

研究内容:初中英语课堂现状调查与分析。

负责人:吴晓莉

资料收集与整理:张丽

采取的主要形式:A、与学生座谈 B、调查问卷

第二阶段: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

研究内容: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

策略研究

负责人:张丽

资料收集与整理:吴晓莉

采取的主要形式:A、资料学习B、任务性教学C、示范课

第三阶段:2016年3月至2016年6月

研究内容:英语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研究.负责人:陈蕊

资料收集与整理:张丽

采取的主要形式:A、示范课 B、听评课 C、专题讲座

结题阶段(2016年6月)

1、对整个研究工作做全面回顾,整理资料,做好结题准备工作。

2、撰写研究报告。

3、申请结题 预期成果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工作,逐步找到提高初中英语教学实效性的有效策略,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措施,并希望能将研究的成果在交斜镇初级中学进行推广,且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现状

自我临渭区使用2012年修订的初中衔接版教材以来,给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英语教学实效性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多数学生在小学时根本就没学过英语,几乎是零基础,初中英语的衔接在公办“薄弱学校”显得尤为困难。这一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引起了普通公办初中英语教师的极大关注,在初中段教学实践中发现影响教学实效的原因并研究其对策,便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如今有大量的相类似研究课题,仍没法找到非常有效的方法,教师所能采取的措施也只是处在摸索阶段。因此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实效的研究就显得迫在眉睫。

二、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行政主持人:赵军强

学术主持人:张佩

主要参加者:张丽、吴晓莉、陈蕊。

三、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

课题行政负责人赵军强校长,中学一级教师,年富力强,三次被评为区级先进教师,为省级课题《家长教育观念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影响》行政负责人,积极参与区级课题《有效作业布置》的研究工作。近几年英语学科是我校所有学科的带头学科,在中考中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

课题主持人张佩,中学二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担任班主任及英语教学工作十余年,曾多次获学科教学奖和优秀教师奖,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教学实践和研究经验。发表论文数篇,其中论文《启蒙英语教学既快乐又高效之我见》被《教研周刊(E)版》刊用,论文《让英语教学快乐高效之我见》获得“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反思”大赛二等奖。多次参加校级说课标说教材活动,获二等奖。2014年申报的校级核心课题《初中学困生英语教学策略研究》已顺利结题。现兼任学校心理咨询室咨询师,对问题学生教育疏导工作有较丰富的经验。

课题研究的其他参加者共有三人,多为中级职称,平均年龄35岁。其中张丽,教研组长,有极强的业务能力和创新意识,参加过区级赛讲和示范课比赛;吴晓莉,骨干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和九年级英语教学工作十多年,擅长班级管理,曾多次获特殊奖励。陈蕊,英语教学方法独出新裁,是英语组中的佼佼者。她们多次被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和优秀教师,参加过各种形式的改革训练,平时注重理论学习,并将其所学应用于实践,工作热情高,充满激情,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科研水平,通过她们的合作与努力,定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领导高度重视:该课题的研究,校长赵军强同志亲自担任课题组组长,负责课题研究的全程管理领导。课题组成员认识统一,明确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参与实验的积极性高,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2、建立课题研究资料档案专柜,明确分工,专人负责。

3、组织教师收集一批课题研究学习资料,建立课题研究电子资料库,提供给课题组成员学习。

4、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历,有着非常丰富的学生成长典型案例和各类学生资源。

总结:

6.小学音乐课堂实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篇六

课题负责人 高军孝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已步入了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的平常生活当中,无处不在,无处不用。随着信息化浪潮的掀起,人们不仅需要掌握多种知识技能,更需要养成主动探究知识技能的习惯,具备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支配资源的能力、跨领域合作的能力、高情商合作能力、高效能沟通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这正是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呼唤。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已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当代中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常识和操作技能。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是要更有效地完成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目标。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主要靠课堂教学来实现,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的发挥信息技术教学课堂实效,这是提高课程改革质量的关键,也是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共同面对的困境。

就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由于大环境的要求和自身在各方面发展上的滞后,使得在教学上的影响更为巨大,目前农村中学计算机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农村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硬件设备不足,而且陈旧,正常教学难以进行;

2、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课时严重不足,每周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并且容易受到学校安排的影响,甚至取消。

3、学生实践机会太少,农村家庭不一定具备信息技术实践条件。既就是有机会实践,他们也只知道上网游戏、聊天。

4、学生自觉性太差,并且层次不齐。入校后,有些同学对计算机操作很熟练,但有些同学没任何基础,甚至连正常开关机都不知道。教学难易程度无法把握。

这些条件的限制,我感受到,如何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和学生特点,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成为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因此,我提出“农村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这一课题。探索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与学,旨在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使得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人人都能学到有价值的知识;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能力。

二、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就是要实现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改变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合理、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

2、充分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3、努力探究新的理念、新的观点、新的教学手段,实现以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开发为核心,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重点,以培养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为根本,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

4、通过课题的研究,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与科学方法,进一步研究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现象。

5、收集、整理相关研究资料(论文、案例、交流材料),建立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资源库、电子教案集、优秀课件集、优秀作品集。

三、课题研究内容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教学中,丰富课堂学习内容。教师应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教育教学信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把信息技术的运用看作是各类教学手段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空间,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只作为参与者和辅导者,让他们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研究将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多种方法。

1、文献研究法:搜集文献资料加以分析和整理,加深信息技术教育理论上的认识。寻找调查研究的理论依据。

2、调查研究:通过大量调查,对中学生信息技术教学有一个整体、准确的了解和把握。通过数据收集来分析问题。

3、观察研究: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知识知晓率、动手实践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完成电子作品的能力,组织观察、测试、评定,重视结果性评价的同时,注重阶段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4、行动研究:在一定范围内系统地、科学地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及时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不断地调整和完善实施方案。

5、自然实施法:通过研究课堂教学,探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及新的课堂教学结构。

五、研究原则

1、实践性原则:能力是知识的内化,知识要转化为能力,必须通过实践活动,反思联系。因此,要为学生提供实践空间,启发、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参与,主动学习活动中,形成能力。

2、课内外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课内课外信息资源,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能力。

3、整体性原则: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能力,分层次提高学习能力,运用能力,在实践中着眼于学生的能力的提高,应该开发有度,整合教学资源。

六、研究对象

孟村中学高一级全体学生。

七、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可行性研究及申报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0月)

完善课题实施细则,制定课题实施方案。落实课题研究计划。研究制定课题组活动实施方案,制定阶段性工作安排。第二阶段:调查研究阶段(2014年10月—2015年2月)开展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情况等调查问卷,收集整理数据,撰写调查报告和阶段性工作小结。对普遍性问题、针对性问题、代表性问题开展个体研究。第三阶段:课题实施,积累材料(2015年2月—2013年4月)在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实验,整理案例,反思得与失,总结经验,撰写心得体会和经验论文。

第四阶段:整理资料,撰写结题报告(2015年4月—2015年6月)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归类整理。汇总教学课例、案例、论文等。撰写课题实验研究报告。

八、预期成果

1、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信息技术课程的良好校园氛围,实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达到进一步提高,教师要在课堂上广泛运用教育信息技术,创设良好氛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更多信息,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定程度上改变家长的价值取向,形成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2、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教师制作教学课件,撰写课题论文、课题研究报告、优秀课例及课题阶段总结,最后写出课题结题报告。

3、收集成果资料,建成课题研究成果资源库。

九、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刚要(试行)》教基【2000】35号,2000.11

2、郭瞻予,《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年5月第二版

3、解月光,李伯玲《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有关问题与建议》,《中国电化教育》2004第8期。

7.小学音乐课堂实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篇七

一、小学生心理特征

1.感知、注意、记忆的特点

小学阶段中学生对于事物的感知还不清晰, 感知力处于逐步完善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的学生注意力仍不稳定、不持久, 并且与兴趣成正相关。记忆力方面仍以无意识记、直观记忆和机械记忆为主。

2.想象、思维的特点

较低年级的小学生, 想象力呈现出模仿、简单再现和直观、具体的特点, 等到了中高年级, 学生对于直观形象的记忆变得越来越小, 开始学会抽象记忆方式, 但是实物仍建立于与感性经验相联的基础之上。

3.情感的特征

伴随年龄的增长, 小学生的情感方面也变得越来越丰富、稳定, 已经能够初步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 不像低年级阶段那样, 情感表露很直接, 另外, 到了小学的高年级之后, 学生的道德情感亦开始发展起来, 期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同与尊重。

4.意志方面

小学阶段学生大多都是精力比较旺盛, 活泼好动, 遇事融入的感情因素较多, 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易感情用事, 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 要想完成某一教学任务, 往往要更多的依赖于外部的压力, 而不是通过自身的意志力。

5.性格的特点

在这一阶段中,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一定的发展, 他们开始学会自我评价, 能够通过把自己与身边人的行为进行对比, 并独立作出评价

二、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教育措施的实施

1.将情感教育融入于音乐教学之中, 提升教学效果

每一首音乐作品都蕴含着艺术情感, 它们都是艺术家们的情感产物, 所以, 传授音乐的过程即是情感表露的过程, 在教授过程中, 教师要能够将乐曲中所蕴含的情感元素表现出来, 以音乐来感染学生, 打动学生, 唤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例如:培养小学生对于韵律、节奏的感受, 感知音乐中动静之间、张弛之间, 速度与力量之间的趋同, 我们可以分别给学生播放《保卫黄河》和《摇篮曲》两种不同风格的曲调, 在前者曲目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慷慨激昂的感情力量, 强劲的曲风, 带学生体会黄河一泻千里, 不可阻挡的雄浑气势。而在柔和的《摇篮曲》曲风中, 学生会感觉到仿佛置身于宁静、温和的梦里, 柔软的曲风让小学生的心变得松弛, 情绪变得平稳。

2.引生活元素入小教音乐课堂, 增强亲切感

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 音乐即是生活本质声音的体现, 是源于生活的真谛, 所以, 音乐课堂的教学也应该回归于学生熟悉的生活之中, 让音乐课堂变成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 生活中的内容与知识、经验才能够更容易让学生所接受, 才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同时, 在课堂中融入生活教育元素, 拉近了教学与生活的距离, 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音乐本身应该是生活元素的展现, 而不应该作为理论知识、概念传授给学生, 要让音乐充满生活, 让生活充满快乐。小学音乐课堂生活化教学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 让学生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音乐课程是活动性、实践性最强的课程之一, 只有进一步密切联系生活, 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 有趣地掌握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 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情趣, 增强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 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打造高效的音乐课堂。

3.多元教学方法, 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与组织是课堂顺利完成的有效保证, 适当的阶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是一名优秀教师所应必备的能力之一, 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但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 同时教师要深入研究分析教材内容, 创设相应教学环境, 才能够发挥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小红帽》教学课例, 我们可以采用奥尔夫节奏教学法, 组织学生进行多层次的节奏训练, 通过让学生随着音乐进行拍手、拍腿、跺脚等形式, 学生个个全神贯注、精神抖擞, 展现灵活的教学课堂。

4.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 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助推剂

小学阶段由于自我评价能力的匮乏, 因此, 对于教师的评价十分重视, 科学合理的评价, 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中, 我们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从鼓励的角度出发, 多发掘学生身上的亮点, 注重过程性评价, 对于学生的良好表现要及时给与肯定和表扬, 并通过积极性的评价, 逐步建立起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更是评价的主体。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我评价, 能让学生严格要求自己, 主动性得到增强, 促进学生自主地发展。同时, 学生之间的互评, 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督促, 相互合作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 还培养了对学习的一种责任感以及同学之间的一种合作精神。

三、小结

欲打造高效的音乐教学课堂, 需要我们不断的发现与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 以学生为本, 从多角度、多方面来设计教学内容, 创设教学环境, 依据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特征, 选择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 以及更容易理解的教学内容, 来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此来提升教学效果。

摘要:音乐教育围绕培养学生审美为中心, 从个人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 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门课程, 尤其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 课程改革理念深入人心, 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 采用何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都成为了当代一线教师所研究热议的话题。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马达.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5.

[2]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8.小学音乐课堂实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篇八

关键词:音乐课堂;合唱;欣赏能力

对于很多小学音乐老师来说,在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音乐演唱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想法。而当前小学音乐演唱教学工作中存在着教师教授合唱歌曲积极性不强、学生学习存在畏难情绪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等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提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方面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今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教师对于教授合唱的积极性以及欲望性不足,小学合唱本身对于学生自身的素质要求比较高,教学难度也比较大,很多从事小学音乐教学的教师往往都是别的任课老师兼任的,很多并不是专业的音乐教师,所以,导致了很多音乐教师对于合唱教学工作的认可度和积极性都不是很高。(2)学生在学习合唱时普遍存在着畏难情绪。合唱本身对于小学生的要求就比较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唱准每一个音节,同时还需要演唱不同音节当中的声部,所以,学生在学习合唱的进程中都普遍存在着畏难情绪,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使其无法提升。(3)很多音乐教师教学的方法普遍都比较单一,在很大程度上无法调动起学生对学习合唱的积极性。比如,一名教师在进行合唱教学的过程中,针对气息的控制以及不同声部之间的配合和音准的掌握等,都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二、提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分析

1.提升学生兴趣,引发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提升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对于合唱的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合唱的热情。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1)进一步提高小学音乐教学人员的素质和水平,老师的热情往往决定小学生对于学科的兴趣,所以对于小学音乐教师来说,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断去创新去探索音乐教学新的方法,然后对合唱教学进行精心的组织安排,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2)提升学生对合唱歌曲的欣赏能力,学生在学习合唱时本来就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在提升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进程中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对于合唱歌曲的欣赏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合唱歌曲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合唱的兴趣和积极性。

2.注重技巧引导,提升演唱能力

合唱在音乐当中作为一门集体性的表演,需要的是不同声部相间的配合,每个声部之间都需要做到协调性、平衡性、统一性,掌握了这些才能将整个歌曲完美地诠释出来。教师在提升学生合唱教学时要有效性地进行,同时教师要注重一些合唱方法和技巧的引导,进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合唱能力。

3.适当增减难度,提升合唱水平

在小学音乐合唱中往往存在着很多个声部,我们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合唱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将学生按照不同的声部划分来进行演唱,往往教师在教学中会存在很大的困难,导致很多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出现不同声部之间的串音现象。所以,我们教师在进行合唱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声部处理感到困难时要将不同的声部改为同度,这样我们再通过适当地去增减合唱的难度,让学生更加轻松地融入合唱学习氛围中来,从而进一步提升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合唱教学是面临的一个难点。在提升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进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合唱教学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从而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更进一步地去激发起学生对于合唱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合唱教学方法很好地引导,充分去利用器乐对合唱教学进行辅助,适当地去增减合唱教学的难度,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和高效的教学方法来进一步提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石琳.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2013(2):213-215.

[2]周雪玉.试论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7):161-162.

9.小学音乐课堂实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篇九

邢台市第七中学高中数学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国内近年几考生向艺术高考发展的比例逐渐增大,各个学校开办艺术班的现象已经成为不争事实,但是相应的艺术生文化学习方面,还没有一个独立的系统和管理手段,在艺术考生比例逐年增大的情况下,如何在艺术实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增加艺术考生的竞争力已经成为各个开办艺术班的学校考虑的问题,但是在数学学科上,没有针对于艺术类学生的高中数学教育体系。目前,各个艺术高中都采取让艺术类学生和文化类学生用同一数学教材教学,内容基本一样。但对于艺术类学生这一特殊化学生群体,在学学习方面有着自身不足和缺陷。

从生源角度来说,部分学生固然是喜欢艺术才学习艺术的,但还有部分学生是受自身文化课基础薄弱不得已而为之,这部分学生文化课基础可谓“先天不足”。入校后,每周都要抽出大量的时间学习专业,花费了艺术生大量的时间精力,而挤占的则是文化课学习时间,致使其文化课成绩相应地受到影响。数学对艺术生来讲又是最困难的科目。大部分艺术生的数学都处于放弃或半放弃状态,很难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从课堂教学方面也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学生的课堂表现。由于数学基础差,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带有排斥的心理。因此学生没有学习数学的意识,听课的比例相当少,课堂秩序非常混乱。维持课堂纪律是数学教师的一个难题,经常占据一定的课堂时间。再加上学生在课堂上的不配合,使得课堂效率非常低下,课程进度非常缓慢。另一方面数学教师的课堂表现。由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学生不听课、听不懂、提问时反应不良、课堂上学生情绪低落、课堂秩序差等不良现象,导致教师的消极心理。例如,有“责怪”心理、“无所谓”心理、“急躁”心理等。而这些都不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往往导致师生感情上的对立,甚至矛盾的激化。这种情况也是时有发生的。还有在教学中出现的“急功近利”的做法,主要表现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为提高眼前的学生考试成绩、升学率,而采用的教学手段及检测都在鼓励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忽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违背新课程教学理念,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学习内容,从而大大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如何改变艺术生的数学学习状况,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大面积地提高艺术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呢?所以,有必要研究出一个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良好途径,让艺术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能学有所得。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国外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开始于20世纪上半叶.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教学?研究主要在于鉴别可能影响教学有效性的教师特征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如教师的特点、性别、年龄、知识水平及接受专业训练的程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技巧及对学生的影响等.整个60、70年代,西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比较活跃,而且成果丰富.这时候研究的注意力扩展到了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而不是单一的教师因素,虽然,教师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的研究中,对教师特征的研究更加注意到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成就、学生自我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不只是从教师人格特征来看问题.国外的研究表明,有效教学本质上取决于教师建立能够实现预期教育成果的学习经验的能力,而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三)课题研究的特色

1、艺术生的文化成绩比纯文化生要低很多,艺术生无形中对自己的要求降低,数学学习上未达到本身应有的水平,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艺术生中有很多比较特别的学生,但是可能受环境影响,或者教师一味用固有的教学方法,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艺术生在数学上的发展,其实,有些艺术生的数学还是学得很好的,只要能探索出有效的方法,就会取得较好的成效;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课题在这一领域的研究非常有价值,我们在这个课题中试图寻找艺术生在数学上落后普通文化学生的原因,并尝试用我们能够实施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帮助艺术生弥补数学学习上的不足,帮助艺术生学好高中数学,对他们的全面发展产生帮助,让数学教育能面向全体学生,让艺术生也能学有价值的数学,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界

课题研究的范围:本校及本地区艺术生。

课题研究的基本界定:

1.艺术生:是按照所学习的专业特点划分的部分学生人群。一般分为美术和音乐两大类。高校招收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时候通在文化课考察的基础上还要附加艺术

专业的加试才可以录取。在本课题中主要针对美术生。

2.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是教学效果中体现出来的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引起学生身心素质变化并使之符合预定目的的特征,是教学效率、教学效果、教学效益的有机整合。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建构主义的创始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地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式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本课题将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2.高中数学课程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对艺术生高中数学学习情况的研究,让教师找到艺术生数学学习上落后的原因。

2.针对这些原因,探索研究出能够帮助艺术生学好数学的有效教学方法。

3.针对不同情况的艺术生数学学习情况,有相应的措施和应对策略,使得每个艺术生都能在高中数学学习中获得自己应有的数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研究内容

1、艺术生高中数学学习相对落后的成因,收集并分类信息,制定汇总报告。

2、以学生个体差异为基础,以艺术生现有情况及特点为前提,研究出较适合的有效教学策略,提出合理性的建议有效改进艺术生的数学学习情况。

3、针对艺术生特点探索出符合艺术生的有效课堂教学设计,有效的课堂优化训练,能够有效的提高艺术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对象

从高

一、高

二、高三三个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入手。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课题组不断积累并学习相关文献,提升理论水平。

2.调查法:通过书面的调查和座谈的形式,分析所获取的有效数据和学生学习实际情况作为研究的实际依据,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并能够根据学情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有目标地实施教学与研究,及时总结每一个阶段的研究成果。

3.观察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随时积累和反思教学实践中的多种情况反应,积累相应的原始研究资料,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纵向观察与分析,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的变化,随时微调研究的方法和策略,使每个阶段的研究进展真正取得相应的实际效果。

4.案例分析法。这是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在课题研究的实际过程中,以一个个的教学案例来分阶段逐步落实课题研究的目标。对于每个教学的实际案例,以客观、科学的态度进行及时的实践、反思、总结,再实践、再反思、再总结,直到达成相应的研究目标。

5.对比分析法。主要采取纵向的宏观对比的研究方法。其根本目的是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成效,来证明实施新课改理念、有效地指导学生数学自学策略的过程中,学生所获得收益的真实反馈。同时,通过对比分析,也可以更有利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持续发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研究的成果进一步巩固。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研究的准备阶段(2010年4月---2010年7月):课题论证、可行性分析,开展研究。

收集资料(包括课堂录像、学生问卷调查、学生学习情况调查),课题组人员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制定书面的研究方案,进行实验人员的分工,开展研究。

(二)研究的实施阶段(2010年7月——2012年1月):开展阶段性课堂教学实验和研究。

问题分析(分别开学生、教师的座谈会),策略应对(课堂分析、心得反思、总结)研究过程中资料的收集与保存,加强与指导专家的联系,发挥专家小组的指导作用。

1.本阶段对课题的研究采取边实施边总结,边总结边提高,追求课题研究的效率,促进学校教育质量再上新的台阶。

2.课堂教学实施的方向

(1)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有效性。

(2)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性。

(三)研究的总结阶段(2012年1月——2012年3月):总结和形成研究报告。

1..举行汇报课展示活动,收集和整理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论文,汇编教学论文、课例、案例;

2..撰写结题报告、进行结题论证;

3..落实推广措施,巩固实验成果。

七、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分工

课题组人员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

乔俊锋,中学一级教师,课题负责人,主要负责课题的界定,模式框架构建和全面调控。

李常彬,中学一级教师,课题参与者,负责课题的分工,实验的指导及实验的具体措施。

汪洋,中学二级教师,课题参与者,负责课题资料的整理和理论的总结,课题具体方案的实施。

焦东惠,中学二级教师,课题参与者,负责课题具体方案的实施,做好研究记录,修订实施方案。

张建芬,中学二级教师,课题参与者,实验教师。

冯睿,中学二级教师,课题参与者,负责课题研究的调查和数据的收集汇总,课题具体方案的实施。

杜振英,中学二级教师,课题参与,实验教师。

八、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关于艺术生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研究报告;

(2)阶段性论文;

(3)课堂教学案例(优秀教案、课件);

(4)研究成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推广。

九、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本课题主持人及其成员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理论研究水平,对新课程理念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研究,对新课改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特别地,对“学案教学法”、“自主阅读教学法”、“洋思模式”、黎世法老师的“异步教学”等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并根据本校实际进行了改进和创新。

2.学校非常重视课题研究工作,把课题研究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和特色学校创建的突破口。我校拥有电脑室,现代化多媒体教室,均安装宽带网。学校还订阅各类教育、教学杂志和报刊100余种,并拥有大量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教育文献,教育信息畅通。学校保障课题组成员研究时间,优先安排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并积极筹措经费,每年投入专项经费5000余元,确保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0.小学音乐课堂实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篇十

中山市神湾镇神湾中心小学廖桂香

一、课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它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二年级就穿插了略读课文,到高年段,略读课文所占的比例与精读课文基本相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在新课改的大潮中,很多优秀教师对略读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在课堂上展示出来。他们在课堂上的智慧,对略读课文准确的定位以及所使用的教法学法令我们神往,有些教师将所学到的知识、技巧依样画葫芦般的搬到自己的课堂,却发现根本不适合本班学生使用。同时,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之下,更多的语文课堂还是那么枯燥乏味,担心学生应付不了每单元的测试及期末考试,忽略了略读课文的特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精读课文大相径庭,于是出现用两课时教略读课文,进而无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的现状。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孩子,由于家长对孩子课外阅读投资的意识不强,很多孩子接触到的语言文字就在一本教科书上,所得的非常有限,语文素养的提高相当缓慢,这与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有很大的距离,长此以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维目标得不到落实,学生的综合素养就得不到提高,并将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概念的界定及相关理论

(一)概念的界定

所谓略读,就是泛读,是一种不求深入精研,只求概览大意的读书法,其基本特点是“观其大略”。略读课文就是供教者指导学生学会概览文章大意这样一种阅读方法的文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组织的教学活动,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达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获得发展,教师有新的发现和体会,有经验的积累。在教学的互动过程中师生有观点的碰撞、智慧的生成和情感的交融。

(二)相关支撑性理论

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有效教学,一方面是有效学习。

国内专家如钟启泉认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也就是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因此,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有效学习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心理学,主要是指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活动。它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地思考、自主地活动进而再创造的过程,而不是纯粹的模仿和纯粹的记忆。“经验”、“思考”、“活动”、“再创造”是有效学习的四个基本要素。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通过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对所在班级学生的学习效率跟踪调查,以教师的略读课文教学的案例进行分析来研究略读教学的有效性,找到一种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深入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我校当前略读课文教学的现状

一方面,老师们普遍认为,人教版教材中的略读课文篇幅较长,对于缺乏课外阅读经验的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困难,甚至好些同学无法在课堂上将文章读通读顺,因此感觉略读课文用一课时教学时间明显不够。同时课后的生字要求会认,但课文中的一些句子、词语的考核却频频出现在单元试卷及期末试卷上,为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只得将精读课文的教法迁移到略读课文的教学上来。

另一方面,学生课外读物缺乏,家长不重视孩子的课外读本的投资,甚至认为读课外书是浪费时间,影响学习成绩,不但不给孩子买课外书还禁止他们读,令孩子们的阅读资源局限于一本语文课本。枯燥的课堂,单一的读物令他们对阅读失去兴趣,理解能力差,写作水平低,语文的综合素养得不到发展。

(二)“略读课文教学有效性”的行动策略研究

以五年级语文教材中的略读课文为载体,研究略读课文教学有效性的优化策略。做到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改进,通过一课多磨,写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等研讨方式探究略读教学的科学性、有效

性。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走进文本,研读教材,预设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吃透导读所包含的教学要求,尤其要把握其中阅读方法和技能的要求,并以此作为重点或主线展开阅读。

2.把握好课堂上教的度,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学生能做到的事情绝不代庖。

3.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整块的自主阅读空间,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

4.不求全求深,争取做到一课一得。

5.争取家长及学校的支持,给学生提供课外读物,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四、研究方法及过程

(一)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注重总结及改进。

调查研究法: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国内外关于课堂教学有效化的相关理论,广泛汲取别人的研究成果;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程度,及时找出问题,解决问题;

经验总结法: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相关材料,总结经验。

(二)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12.6――2012.9)准备阶段。走进课堂,了解本校略读课文教学实况,找出略读课文教学低效的原因。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该课题的情况,结合我校的实际形成立项报告及初步的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2012.10――2013.3)行动阶段。根据前期的分析,了解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教学有效性”的原则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及时反思、总结、改进并作好详细记录,定期开展专题研讨会

第三阶段:(2013.3――2013.4)结题阶段。对课题研究和开展的工作进行整理写出研究总结报告。

五、预期研究成果

教学设计、课堂录像、案例分析、研究论文,预计2012年4月底完成。

参考文献:

11.小学音乐课堂实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篇十一

一、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样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教学要从“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那如何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愿望呢?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出示一个已知输出数、输入数未知的计算盒,请学生尝试用学过的本领将输入数经过计算盒的变化过程表示出来。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状算图和算法流程图表示出输入数的变化过程;紧接着,又让学生动脑算算怎样求出输入数,并在小组内说一说思考过程,同学们积极参与到小组学习的讨论交流中去,求输入数的方法就迎刃而解了。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密切联系学过的知识,为得出输入数的计算方法做好铺垫,使学生主动学、主动探究,教师只是适时地进行点评,学生才真正是学习的主人。

二、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对象,以便进行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出于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从中有所获。如果不作任何安排,任由几个小组成员自由发挥,那他们便会七嘴八舌,谁也不理会谁,整个合作过程如同一盘散沙,学生从合作中得不到任何的提高。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在成立小组时给他们分好工显得十分重要。如:可将班上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组3~6人为宜,再给每个小组成员分好工: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与合作;一名操作员,负责具体的操作;一名记录员,负责整理本组讨论或合作的成果;还有一名汇报员,负责将小组合作的情况在全班作出汇报。每个学生都各尽其责,每次合作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充实而有效的。教师每次组织小组合作时,也轻松了,不用担心谁在小组里无事可做或“唯我独行”了。各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是一直不变的,在一定周期后,调换小组成员的角色,这次担任小组长的下次去担任汇报员,这次担任操作员的下次去搞记录,让每个学生对小组中的几个角色都了解,都能胜任,并明白这些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

三、科学运用评价机制,维持长久的小组合作激情

新课标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在小组活动期间,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热情是否高涨,思维是否活跃,交流是否投入,气氛是否融洽。教师要进行巡视,了解学生合作是否有一定的广度,合作学习是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比如说: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如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到了其他组的同学,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这时教师就应给以具体指导,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为了培养学生友好合作的精神,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有意安排一些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进行讨论,让表现好的小组说一说他们是怎样做的,从小培养学生与他人友好合作的品质。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时,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坚持只有小组团体成功,才能代表小组成员的个人成功,充分激励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维持长久的小组合作激情。

四、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

问题是数学的核心,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学习中学生总是以“问题中心”心理参与探究的过程。没有问题就不能为学生探究知识提供自主参与的目标,难以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学中应营造合适的问题情境,这要求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认知对象的不同,创设适宜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从而使问题蕴含在情境中,让学生感到新颖、困惑,使学生处于思维 的境界,以便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从而使学生产生出期盼解决问题的强烈动机,为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注入活力。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应注意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营造一种探究的氛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共同探究,尝试合作学习知识的乐趣。问题情境的设置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民主的、宽松的、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在心情愉快,精神振奋,没有压力的状态下容易打开思维的闸门,萌发创造力。

12.小学音乐课堂实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篇十二

一、关于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近年来的新课改让音乐教学焕然一新,课改观念的普及让教师开始转变教学理念,灵活地运用教材、组织教学内容,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随之改变。与此同时,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实施,仍然处在探索发展阶段,所以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①教师缺乏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没有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教材,课堂教学内容肤浅。②教师的主体地位太过凸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只重视说教,而学生只是机械地接受知识,造成了“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局面。对于学生来说,音乐是需要欣赏的,而不是单纯的知识层面上的,这种“填鸭式”教育显然无法满足学生对音乐的艺术性的追求,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能力。③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太过片面,只看重成绩,没有看到学生的学习态度或者学习效果等因素,认识有很强的局限性。

二、如何加强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音乐的兴趣,学生才能有动力去学习,有了学习动力,才能有学习的高效率。教师要积极地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让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教师可以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图片来让学生认识音乐家,使用幻灯片等多媒体教学方式,让抽象的音符变得具体,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音乐,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欲望,并且让他们感受到学习音乐的巨大乐趣。

(2)激励教学。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都还不高,所以都很渴望在学习中得到赞赏。对于小学生天真活泼的性格,教师显然不能用严厉的批评来封堵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激励机制,例如“小红花”这个方法,当教师在音乐课上提出问题,学生能够自主解决时,就可以奖励一个“小红花”,让学生家长也可以看到,鼓励学生更加努力、认真地学习音乐知识。

(3)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传统的教学方式凸显教师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造成了学生机械地学习。教师可以创建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中,例如在上课前几分钟,给学生放一些好听的歌曲,或者让学生跟着歌曲拍子有序地进入教室 , 这样就能够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音乐学习的氛围中。由于音乐课一般课时较少并且时长较短,教师可以在每节课下课时,为学生安排一些问题,例如鼓励学生自己去了解教材上音乐的特点和风格等,这样就等于预习了课程,在下节课上课时,能够有更好地代入感。低年级的音乐课教学时间并不长,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没有充分地利用课堂时间,很可能教师在讲台上教学,而学生在下面玩或者学习其他科目的功课。所以最重要的就是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能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给予一定奖励,这样才会激励更多的学生回答问题。即使学生回答错误,教师也应该持一种宽容的态度,不能单纯地加以批评,而是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找出错误并且改正,这样才能够真正地达到教学的目的。

(4)寓教于乐。教材知识都是比较枯燥的,对于好奇心旺盛的小学生来说,教材知识难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但是这些知识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所以教师应该“寓教于乐”,让枯燥的课本知识更加有趣形象。例如在“认识五线谱”的教学中,可以先教“手指五线歌”,学生边唱边学,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现今仍然有很多音乐教师不注重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仍然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所以,教师应该积极顺应新课改的步伐,转变教学思想,寓教于乐,才能有效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摘要:在小学教育中,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艺术观的一门课程。但是可以看到,很多学校在音乐教学方面仍然存在问题,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低下,课堂教学效率也不高。本文就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开探讨,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上一篇:损伤控制外科分析报告下一篇:小学回顾展望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