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问题导论全球化

2024-07-09

社会问题导论全球化(精选8篇)

1.社会问题导论全球化 篇一

1.下列哪项活动是开创了社会个案工作的滥觞?(C)

A.睦邻组织运动 B.慈善组织会社 C.汤因比馆 D.汉堡制 2.《社会诊断》一书是谁的著作?(C)

A.弗莱克斯纳 B.比斯台克 C.里士满 D.泰彻

3.根据埃里克森的人类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的理论,“亲密还是孤独”的矛盾时期是(C)。A.少年期 B.青年期 C.中年期 D.老年期

4.比斯台克关于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中,不正确的是(C)。

A.社会的功能和社会的权利 B.人的潜能、人的权利、人的基本需要 C.个人的责 任和对社会的责任 D.人的自我抉择权利和社会责任

5.按照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人类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不同层次,以下表述正确的是(C)。A.各种需要同时并存 B.较高的需要层次出现后将取代较低的需要层次 C.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并要求得到满足 D.低层次需要是生来就有的,高层次需要是后天学习的 6.下面不属于个案工作的技巧的有(D)。

A.会谈 B.建立关系 C.收集资料 D.组织活动

7.一群戒毒者除了要面对来自自身的具有个别性的困扰外,他们也有很多共同的需要,例如获得家人的信任、提高对工作的兴趣、学习新的技能、抗拒外界的引诱等。此时,作为社会工作者的你认为应该采用(B)方法帮助他们。

A.个案工作 B.小组工作 C.社区工作 D.社会工作研究 8.对社会工作专业来说,“尊重”是(C)。

A.一种传统礼节 B.同情服务对象 C.理解并设法满足服务对象需求的实践过程 D.不干涉服务对象的生活

9.一般来说,在个案工作中转介的理由是(A)。

A.服务对象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属于本机构的服务范围 B.服务对象生活在本机构的服务区域之内 C.服务对象不愿意接受服务 D.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关系不好

10.为服务对象寻找有关的服务,如为弱智儿童寻找特殊学校,协助其接受文化教育,这种社区照顾的角色属于(C)。

A.治疗者 B.辅导者 C.经纪人 D.倡议者

12.(D)是社会工作间接的实务方法,是将社会政策转变为社会服务的过程。A.社会工作 B.个案工作 C.社区工作 D.社会工作行政 14.中国实行的是以(A)为主、与其他形式相结合的养老形式。

A.家庭养老

B.单位养老

C.社会养老

D.社区养老 15.以老人为工作对象的社会工作实务是(A)A.老年社会工作

B.儿童社会工作

C.家庭社会工作

D.妇女社会工作 16.社会工作者小工在总结上一工作时,列出了自己承担的几项主要工作,其中属于社会工作中发挥维持社会秩序功能的活动是(C)。

A.举办社区运动会

B.建立居民科普宣传小组

C.组织社区巡逻

D.开展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

17.从社会工作的起源看,社会工作最初的服务是(B)。A.促进就业

B.救助贫困者

C.心理辅导

D.社区照顾

18.社会工作者与潜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了解其需要,帮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并接受社会工作服务。这一过程称为(C)。A.结案

B.转介

C.接案

D.转案

19.在社会工作过程中,依据既定情境中的事实与特点推论出有关服务对象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结论的逻辑过程,这项工作被称为(C)。A.分析

B.推论

C.评估

D.预估

20.被称为介入行动“蓝图”,是发展有效行动方案、明确任务和责任的过程以及决策行动过程的社会工作环节就是(C)。

A.接案的决定

B.问题的预估

C.制订服务计划

D.实施介入行动

21.一对关系紧张的父子前来求助,希望改善父子间的关系,因此“建立良好的父子关系”很可能成为社会工作的(A)。

A.目的B.目标

C.任务

D.计划 22.“确立基本信任还是不信任”的时期是(B)。A.青年期 B.婴儿期 C.儿童阶段 D.成年早期

23.一名社会工作者早晨起来发现三岁的女儿发高烧,病情严重。但她丈夫出差在外,眼前也没有合适的人可以照看女儿,而她自己已经提前约了服务对象当天上午要进行一次非常重要的面谈。她应该怎么办?是履行母亲职责,照顾女儿,还是履行工作责任,去见服对象?社会工作者面对的这种社会工作伦理难题属于(D)。

A.保密问题 B.情理法问题 C.价值中立还是价值介入 D.个人利益和社会责任 24.关于埃里克森的人类心理一社会发展假设,下列描述中完整的、准确的是(D)。A.婴儿期、成年早期、成年晚期 B.幼儿期、成年期

C.婴儿期、儿童期、成年期 D.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早期、儿童中期、青少年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 25.社会工作的宗旨是(D)。

A.专业人士提供服务 B.社会资源的重新整合 C.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D.助人自助

1、“社会工作价值观”是(A)。

A.社会工作实践的灵魂 B.社会工作实践的方法

C.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D.个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2、(C)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A.共产主义

B.科学发展观

C.人道主义

D.宗教思想

3、社会工作对于“服务”的理解是(B)。

A.社会工作者的谋生手段

B.社会工作者应当超越个人利益为他人提供专业服务

C.本职工作以外的志愿活动

D.类似于宗教的慈善活动

4、社会工作者应该认识到(D)是重要的变革工具。

A.计算机

B.行政程序

C.宗教

D.人类关系和群体内部关系

5、“接纳”是指(A)。

A.对所有的服务对象都应提供服务

B.对那些年老体弱者提供服务

C.对社会边缘人士提供服务

D.同意服务对象的思想和行为

7、“个别化原则”的含义是(C)。

A.社会工作者鼓励服务对象保持个性

B.社会工作者追求自身的个性化发展

C.社会工作者应尊重服务对象的个性化特征

D.与我国社会主流价值格格不入的8、服务对象的“自决权”意味着(B)。

A.社会工作者不对服务对象的行为进行任何干涉B.服务对象在事关自身利益的决策中起到主导作用

C.社会工作者完全可以出于善意代替服务对象进行重要决策

D.所有服务对象都必须自我决策

9、“保密”原则意味着(C)。

A.任何情况下社会工作者都不能向第三方透露服务对象的隐私资料

B.社会工作者不能向第三方透露服务对象的所有资料

C.通常未经服务对象允许,社会工作者不能向第三方透露服务对象的隐私资料

D.社会工作服务只能在秘密状态下进行

10、“不批判”原则是指(D)。

A.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错误行为不进行公开批判

B.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言行听之任之

C.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言行进行鼓励和表扬

D.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言行和价值观不进行指责,也不强迫他们接受其他价值观

2.社会问题导论全球化 篇二

一、法律全球化产生的背景及其原因

产生法律全球化问题的大的社会背景是在我国进行了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 取得了各方面的显著成果, 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上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开放。从而, 法律的全球化问题也登上了历史舞台。沈宗灵教授在其文章中将法律全球化的原因和背景概括为生产力促进生产方式的变化,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金融市场接轨, 跨国公司重要性日益提高, 国际贸易和地区贸易集团的增加, 结构改革和私有化, 新自由主义概念在经济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国际社会对民主化、人权保护以及“法治”建设的关注, 促进民主和人权保护的泛国家、超国家人物愈来愈多等方面。由此可见,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 “法律全球化”理论也日益成熟。

二、法律全球化的内涵

在“全球化”这种发展趋势的影响下, 学者不断的从各种视角对其进行阐述, 如何解读“法律全球化”及其对之内涵的界定就成为重中之重。就国内而言, 学界对“法律全球化”的定义如下:第一种观点认为, “法律全球化”的涵盖范围与“法治全球化”相同, 这些学者认为, 世界各地逐渐增强法律在社会关系调整中的地位。崇尚法治, 使法律以及法律职业主体 (如法官、检察官、律师等) 乃至法律活动, 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彰显得越来越突出。第二种观点认为, “法律全球化”建立在民族国家主权独立的前提下, 一国法律与国际社会中其他民族国家乃至各种次国家、跨国家和超国家层次的主体之间法律的相互协调和妥协。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障碍。在这一理论前提下, 所谓的全球法或者说世界法是不可能出现的, 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第三种观点认为, 绕过传统意义上划分法律的标准, 用一种立体而多元的视角来看待法律问题。支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法律全球化”是将全球范围内分散的法律进行整合, 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的过程。这一过程将会形成统一的法律体系, 该法律体系并不意味着全球适用完全同一的法律, 仅体现在基本的共同法律原则上。这种观点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否认国家与法的关系, 否认法与阶级利益的关系。第四种观点可看做是在第三种观点基础之上的加工, 是一种更为折衷的解说。持这类观点的专家认为“不能简言之法律全球化就是各国法律要照搬同一模式。而应将‘法律全球化’理解成人们为逾越主观意识形态间的差别、破除时空的障碍, 在全球领域内逐步达成充分地交流与沟通, 互相汲取和借鉴优秀的法律成果, 最终在法理、原则等方面达成更多的共识, 或致力于向类似发展”。这种将“法律全球化”进行了全新界定的思路与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较为符合, 因此, 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可。

三、国内学界对法律全球化的研究分歧

(一) 反对“法律全球化”之观点

反对法律全球化的代表人物有沈宗灵教授、罗豪才教授等。他们只赞同“经济全球化”这种提法, 不赞同政治和法律层面的全球化”之观点, 其认为, 尽管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趋向全球化的态势, 但是那些主张“法律全球化”的学者们却忽略了政治呈现出多极化这一事实。沈宗灵教授指出:“法律全球化”只是西方一些国家法学家不切实际的幻想。法律不同于经济, 法律是国家意志, 是国家主权的体现。但“法律全球化”理论所讲的法律却是“不受任何国家控制的”、“私政府制的”, 甚至是“没有国家的”。罗豪才教授更是强调:各国存在着不同的地方性因素, 对法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其认为, “各国法制依然根植于各自社会与文化的特性之中。经济发达水平存在的不同、政治制度选择上的差异、宗教变迁和法律文化背景的鸿沟, 这些因素都使得法律长期存在价值上、精神上、形式上、运作上的差异。因此, 法律文化在21世纪呈现出多元化的表征是毋庸置疑”。总结反对或怀疑“法律全球化”的论者们的观点, 可以看出他们认为, 一方面, “法律全球化”这一理论与当下政治多极化的发展势头不符, 尤其, 与法律存在和发展的地方性这一原则相悖, 并且也摒弃了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差异的影响在法律上终有体现这一原则。另一方面, 他们认为, “法律全球化”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统一的法律体系, 形成一种超国家、泛国家的法律, 由凌驾于民族国家之上的机构保证其实施。亦即, 意味着世界法律的同质性。反对论者们认为, 无论经济全球化存在多大的作用和影响, 它终究改变不了这一现实——我们仍处在民族国家时代。最后, 反对者们进一步说明, 那些宣称“法律全球化”是“超国家的”、“泛国家的”, 是“不受任何国家政治、经济势力影响”的说法是极具隐蔽性。他们认为, 在形式上, 法律全球化看似是“没有国家的”、“泛国家的”, 但是, 透过现象挖掘实质层面就不难发现这全球化的法律却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控制;他们更为明了的指出, “法律全球化”从本质上看来就是推行以美国为主体的西方化。因此, 西方国家本质上只是以推行法律全球化为由, 行法律输出之实, 试图推行法律霸权和文化霸权。

(二) 支持“法律全球化”之观点

对“法律全球化”持肯定观点的代表人物有周永坤教授和张文显教授等。周永坤教授认为, 法律全球化是一种客观趋势“‘法律全球化’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又为全球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或者如张文显教授所说, 伴随经济和公共事务的全球化, “法律全球化”必然产生, 也成为世界法律发展的主要趋势。故而, 在这些学者看来, “法律全球化”是一种客观存在, 它的发展态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是现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信息更为发达、人类和国家间交往更为密切的必然产物。总结这些学者之所以会赞同“法律全球化”, 其主要论据有:第一, 在全球化时代, 出现了一种可被称之为“全人类总利益”的新原则。第二, 在全球化时代, 出现了日趋重要、在此前并不存在的“全球性”问题以及“全球治理”的方式。第三, 在全球化发展势头强劲的当今, 中国需要融入国际社会, 就必须在私法甚至于公法某些领域进行或多或少的全球化。一个国家想要在国际社会立足, 就要创造和保持国内发展环境的稳定, 政府必须遵守、承诺国内与国际法律规则、原则基本保持一致。第四, 赞同“法律全球化”的学者所依凭的唯物观认为, 经济活动决定政治和法律等活动: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法律活动都不是鼓励存在的现象, 而且经济活动作为一种基础性的活动, 必然上升为与之对应的政治活动和法律活动。

(三) 折中之说

面对上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些论者提出了一种更具“客观性和全局意识”的说法, 这些论者一方面都赞同法律全球化, 另一方面又对法律全球化持保留态度, 但他们所关注的方面及理由都各不尽相同。首先, 赞同“法律全球化”是持这种观点的学者的基本态度, 如, 朱景文教授认为, 全球化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这一过程不可避免的会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或多或少的改变, 法律领域是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之一, 故而, 无法跳脱全球化这一进程。公丕祥教授则通过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指出, 在全球经济力量的重新再分配的进程中, 需要一个全球性的法律框架对之进行规制, 需要一个规则体系来规范全球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 也需要一个对权利与义务进行平衡的秩序体系。冯玉军教授也表明, 在当今这个愈发表现为“地球村”的时代, 各国都面临国内法与国际法的逐渐统一的前景, 都无法回避的面临着全球法律体系重塑的课题。其次, 这些学者虽然赞同法律全球化是一种趋势, 但却不赞同法律体系全盘西化。他们认为, 法律全球化是一种各法律体系相互制衡与融汇的过程, 这种相互制衡的趋势不是一成不变的, 必将伴随世界各方势力的发展而有所变化。

(四) 邓正来关于“法律全球化”的观点

在《谁之全球化?何种法哲学?》的第一部分, 邓正来教授通过对中国法学界关于全球化问题之各种观点的批判和反思, 力图建立以中国本国立场或利益为出发点的开放的“全球化观”。他所指的这种开放的“全球化观”是一种多元且矛盾的、可变且主观的全球化发展过程。该书的第二部分, 主要揭示了法学研究领域中, 中国法学论者在进行中国法律哲学建构时所居于其间的处境。邓正来教授除论及“主体性中国”和“世界结构”之概念外, 还涉及到了“话语争夺”、“全球治理”和“全球规制”的话题。与此同时, 在论及“中国理想图景”时, 总是将“世界理想图景”附带其中。由此, 我们可以看到, 这一话题的从“中国”这一语境中跳脱, 将我们带至“世界”的背景之中。这种话题的延伸旨在通过对现行流行观点的批判, 寻求一种开放的、新的思考路径。邓正来教授在本书中对于“全球化”的论述都为阐明“究竟‘谁’在进行全球治理?”这一问题展开。在邓正来教授看来, 进行全球治理所制定这些规则、规范是由“某个人”通过某些方式建构起来的, 这些规则、规范本身并不具有普遍有效性, 受其规制的各方主体以不同的方式“承认”这些规则、规范赋予了其有效性。故而, “谁”在提供这些内容以及“谁”在提供那些用以证明这些内容之正当性的理由的问题就较为重要。邓正来所设想的这种世界正当秩序, 是自下而上建构起来的。该建构能否规范各主体的行动规则, 由其是否得到各主体的同意或承认。此种同意或承认活动本身赋予了该建构正当性。故而, 在全球化发展进程中中国能否主动出击, 抢夺这种“话语权”、“治理权”是至关重要的。

四、结语

总结梳理大家对于“法律全球化”问题的综述, 起源是来自于阅读邓正来教授《谁之全球化?何种法哲学?》的困惑。法律全球化问题一直在被讨论, 但仍然未有定论。不论是如沈宗灵教授一样反对法律全球化;还是如周永坤教授一样认同法律全球化是一种趋势;抑或如邓正来教授一样用中国眼光看世界, 注重“中国自己的理想”, 法律全球化这一问题, 对于我国现代化法制建设何去何从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中国在世界舞台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影响力也正在逐渐增加, 中国法律体系的健全与完善无法跳脱世界发展的轨道。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 找到中国法律发展的正确道路, “法律全球化”是不可规避和忽视的话题。

参考文献

[1]杨仑.略论法律全球化[J].理论导刊, 2004, (7) .

[2]魏宁海, 钱鹏.关于“法律全球化”的认识与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 (5) .

3.社会问题导论全球化 篇三

关键词: 算法导论 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

一、引言

计算机算法在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应用中处于核心地位。通俗地说,算法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法,定义了计算机指令执行的逻辑过程。虽然实际问题无穷无尽,但是许多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一些基本问题(如排序问题)。对这些基本问题的研究,便得到了各种经典的计算机算法。在算法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理论和方法,可以用于指导和帮助算法的设计,并用于分析所设计算法的性能。算法导论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学习经典计算机算法,掌握常用的算法设计方法和分析手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算法导论课程是国内外各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但由于课程内容的抽象性,学生普遍反映难学,传统教学方法效果一直不好。因此,有必要探索有效的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实现核心教学目标。笔者根据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学经验,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改进措施,期望对同行有所帮助。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算法导论课程是多数高校的计算机科学及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通常被安排在《数据结构》课程之后,作为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的专业核心课程。目前多数教学方法是,以经典算法设计思路和策略为基本知识单元,先介绍各种算法设计和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然后以经典算法为例强化理解。此种教学方法带来的好处是,教学脉络清晰,授课组织非常方便。但是,教学效果一直都不理想。学生普遍反映难以理解各类方法的思想精髓,碰到新的问题还是无从下手,无法学以致用,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消极厌学。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课程内容太抽象,缺乏实际应用场景。在现有教学法中,课程内容主要围绕着各种用于算法设计和分析的成熟方法来组织,侧重于对方法本身的介绍。但是,这些方法都是在算法研究过程中抽象出来的,已经脱离了实际应用背景,学生必须依靠自身的抽象能力来构建方法的应用场景。显然,对于缺乏算法研究经历的同学来说,这无形中增加了课程学习的难度。

2.授课过程属于单向过程,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过程,互动性不强。在现有教学方法中,教师处于知识传播者和输出者的地位,学生属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种角色定位导致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相关方法,很少主动考虑各类方法出现的背景和可能的应用场景。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广泛采用,使得教师的讲课速度大大提高,学生更加缺乏主动思考的时间。课堂上,学生参与程度不高,导致其学习积极性不高。

3.课程考核方式不尽合理,导致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现有教学方法一般采用作业、实验、考试三者相结合的方法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业和考试偏重于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实验侧重于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察。但是,由于作业和考试的分值比较高,导致许多学生侧重于理论学习,忽略对知识内容的实际应用能力。这种考核方式虽然方便对学习效果实行量化考核,保证一定的公平性,但阻碍了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以问题为导向的情境式教学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本文提出了以问题为主导的情境式教学方法。其核心思路可概括为: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新的教学方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提供问题原型,指导和帮助学生积极探索。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理念的改变,促使教学方法必须跟着改变。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1.改变课程组织方式,由以经典算法设计思路和策略为基本知识单元,变为以实际问题为基本授课单元。构建一系列特定场景,让学生直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导他们积极主动探索可能的解决方法。在探索过程中,主动学习各种经典算法、算法设计和分析方法。从问题出发,教学内容将不再那么抽象,知识与学习的情境及学习者带入这一情境的经验有密切关系。

2.改变课程授课方式,由以知识点讲授为主,变为以问题的分析和讨论为主。教师并不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引导学生像领域专家那样思考问题并参与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最终启发和诱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在新的授课方式中,学生是课堂讨论的主体,知识获取主要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和讨论完成。对于相同问题,不同观察视角导致对相同问题有着不同的理解。不同观点的碰撞,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更加全面和深入地认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改变学习效果评价方式,由以独立的考试测验为主,变为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建构主义理论的重要观点就是,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依据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的表现。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用课程项目为主的考核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或者协作完成课题项目,通过项目完成情况评估其学习效果。项目完成情况的评估不仅仅看其最终结果,更要看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相关知识的运用情况。

四、结语

针对现有《算法导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本文探索了以问题为导向的情境式教学方法,以强化课程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表明,该教学方法可以强化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David Jonassen et al.Constructivism and 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Education,Vol.9 No.2,1995.

[2]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

[3]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一)[J].教学学报,1998(3):12-16.

4.社会问题导论全球化 篇四

I. 文化使命,社会关怀。

路5:1-11,林前15章。

1. 耶稣基督不仅仅是所谓「灵命」之主。祂是鱼的主!

2. 耶稣基督是鱼的主,因此是打鱼行业之主!

3. 耶稣基督是第二亚当,末后的亚当。

解释﹕

上帝创造人类时,吩咐人要

(一)生养众多,遍满全地(婚姻,家庭);

(二)管理海里的鱼,空中飞鸟,地上走兽(文化使命,科学,工作等);

(三)上帝以身作则,六天工作之后安息(涵义﹕安息,敬拜)。

因此,文化使命是「创造典章」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亚当应当顺服上帝,以顺服祂,荣耀祂的心来执行文化使命。

可是亚当夏娃犯罪了,堕落了。

上帝从创世记3﹕15开始,应许、实行祂的救赎计划。

耶稣基督是第二亚当,末后亚当。

意义﹕

II. 基督徒的世界人生观。信徒在工作上可作的六件事。

1. 传福音。

2. 找伙伴(基督徒)。

3. 工作表现优越。

4. 研究﹕自己本行的社会角色与历史,或社会(工商业,科学)的历史。

5. 重建本行的社会角色(社会良心)。

6. 使用所学的,和联络网络,贡献天国,教会,宣教事工。

III. 从边缘到主流的边缘﹕得权势的诱惑。美国福音派教会走过来的路。

1. 清教徒时期﹕纯正信仰的信徒、牧师们在波士顿地区掌权。

2. 1660-1730﹕清教徒的敬虔逐渐失去影响力。

3. 1730,1740年代﹕大觉醒运动席卷十三殖民地。主要领袖﹕爱德华兹,怀特菲德。教会合一心

态,直接影响革命成功(1776)。

4. 美国﹕一个基督徒与自然神论者合作起家的国家。

5. 十九世纪﹕基督教道德影响美国社会。

6.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1870-1930)﹕都市化,工业化。新移民从东欧,南欧,美国南部涌

进大城市。自由派神学,《圣经》批判,进化论等开始影响神学院。

7. 二十世纪﹕美国大宗派受自由派神学影响,甚至垄断。1940年代﹕不少福音派人士退出大宗

派,设立新(保守)宗派,独立教会,或福音机构。这些基要派人士大部分对文化,社会参与不大关心。

8. 1960,1970年代﹕福音派再次觉醒,要参与文化,社会。1976卡德总统当选(福音派人士)。

福音派开始有权了。开始腐败。

结论﹕对中国的启迪?

阅读﹕

049A.林慈信,「作光作盐在美国」(书评)。049B.林慈信,「美国是不是一个基督教国家?」 049C.林慈信,「进窄门,走窄路」。049D。温习﹕林慈信,「奉献之后」。

049E.林慈信,「2007警钟为谁鸣?」。

温习﹕

5.经济全球化热点问题辨析 篇五

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众说纷纭的经济全球化并无统一的定义。一般说它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货币、资本在全球大量流动,使各国经济紧密联系,日益互相依赖的经济现象。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推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商品的世界市场才得以形成;生产力发展使资本积累空前剧增,那些拥有相对过剩资本的国家便可以向全球资本短缺的国家输出资本;生产力发展使得运输成本降低,那些具有经济和技术巨大优势的国家,便可以充分利用外国的资源优势、国际分工优势,大规模地进行跨国直接投资,就地生产、就地销售或全球销售。当然,经济全球化决不仅仅是一个生产力的概念。生产力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生产关系内进行的,经济全球化必然也表现为各国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从局部经济全球化到全面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演进过程。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商业资本首先实现了全球化,从而开始了局部经济全球化。当时发达国家的“产品不仅供应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应世界各地消费”,闭关自守被“互相依赖所代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从19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以外国债券为主的借贷资本也实现了全球化。20世纪初,英、法、美、德四国的金融资本占全球金融资本的80%。世界上其他各国,差不多都成为这四国的“债务人和进贡者了”,“金融资本的密网可以说确实是布满了全世界”。[2]各帝国主义国家形成经济垄断同盟,瓜分殖民地和经济领土。正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利益不均衡性,才触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跨国公司崛起,并奔向全球,到处投资,从而实现了产业资本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还是国际贸易的主力军,进一步加深了商业资本全球化。产业资本全球化必然产生全球融资需求,于是跨国银行兴起,完全新兴的全球借贷市场——欧洲货币市场和欧洲债券市场——也应运而生。于是,一个完备的、全面的经济全球化出现了。(注:全面的经济全球化是各种资本形态都实现了全球化。)对经济全球化发展史的考察有助于我们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其二重作用。国内外有关经济全球化的起始年代的争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区分局部经济全球化和全面经济全球化。

不少论者把经济全球化等同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这是不确切的。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地区集团一体化虽然具有排他性,但也同时具有对外开放性,参加国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经济全球化本身既包含各国经济紧密联系的普遍性,也包含部分国家经济更加密切联系的特殊性。经济一体化必有共同遵守的协定,参加国受一体化规则的制约,享有一定权利,承担一定义务。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其他国家并不受某种特定协定的限制,当然也不能享受一体化中的排他性权利。欧共体及其部分成员国的货币联盟是高度一体化的地区集团,而其他国家不参与该种一体化并不等于不参加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也有不同层次的区别。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南亚国家联盟、安第斯集团自由贸易区等等仅拟在预定期限内实现关税和贸易一体化。这些地区集团一体化还远不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就全球而论,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和世贸组织协定,由于全球140多个国家参加,使国际贸易实现了一体化。至于国际投资、劳动力跨国自由流动等等在可预见的将来也决不会实现全球一体化。经合组织29个成员国于1995年发起的“多边投资协定谈判”迄今未达成协议。除8个接受外资倾向较大的国家外,广大发展中国家都不参加这一谈判。当今世界,对外直接投资仍以双边协定为主,而间接投资更受到资本流动管制的严格限制。1993年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155个成员国中,有119个国家保持着某种资本流动限制。其中,67个国家对资本流入流出实行广泛限制,107个国家对直接投资有某种限制,61个国家对证券投资(间接投资)实行限制,78个国家对金融交易实行限制,83个国家对非居民存款实行限制,78个国家对其他资本转移实行限制。[3]广大发展中国家对资本自由流动的一定程度的限制是为了保护民族利益,防止国际垄断资本,特别是国际投资冲垮民族经济,发生社会动荡。广大发展中国家不开放资本账户自由兑换并不等于它们不参加经济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

我们需要把对经济全球化的现象表述进一步深入,以揭示其实质。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起,直到当代和可预见的将来,只要资本主义经济居于全球统治地位,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只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这一论点基于以下几点理由:(1)商品、货币、资本、技术的全球流动,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都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进行的。没有脱离生产关系的纯粹物质流动和物质生产。我们需要把握物的背后的人与人的生产关系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国际经济关系。(2)当代世界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居统治地位的世界。社会主义国家数量少,经济实力不够强大,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力甚小。所以,全球经济基本上按照资本主义经济规律运行。(3)发达国家的垄断资本不仅剥削本国劳动人民,也剥削全球其他国家的劳动人民。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不公正、不平等是不争的事实。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是迄今的经济全球化的固有内容之一。

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但它并不是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然而生产力只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取代生产关系,直接说明人与人的经济关系。生产力可因分工程度、科技进步程度而有高低水平的区别,人们不能说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电子、原子、信息、纳米技术的普遍化。生产力不能直接说明国际经济关系,不能说明经济全球化中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产生的种种弊端,例如,不能直接用生产力说明当代日益严重的全球两极分化。把生产力的发展当做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会掩盖经济全球化中的各种矛盾,并把经济全球化看做同日出日落一样的纯属自然现象。

关于经济全球化及其实质的主要争论是新自由主义者为一方,与马克思主义拥护者、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激进派人士以及维护本国经济利益的民族主义者为另一方之间的争论。新自由主义的杰作是美国的“华盛顿共识”(注:指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同在华盛顿的美国政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共同形式的主要针对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政策。),其中心内容是“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扫除一切民族障碍,扫除一切国家干预,使商品、资本以及其他生产要素(不包括劳动力)在全球完全自由流动,实施非调控的市场化,扫除一切国有经济,实现私有化。显然,“华盛顿共识”最符合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因为它们具有经济和技术的绝对优势。全球经济愈是自由化,它们就愈加方便地征服全球,实现它们的利益最大化。它们牢牢记住自由放任主义鼻祖亚当·斯密的教诲:“贫国不能和富国竞争”。[4]

关于商品和资本的跨国自由流动,马克思早有科学的评论。他说:“在现代的社会条件下,到底什么是自由贸易呢?这就是资本的自由。排除一些仍然阻碍着资本前进的民族障碍,只不过是让资本能充分地自由活动罢了”。[5](p227)又说:资产阶级迫使一切民族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5](p276)马克思的论断完全适合于揭示当代新自由主义的意图,这就是用“华盛顿共识”创造出一个符合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全球化。美国激进派学者诺姆·乔姆斯基说:“华盛顿共识„„是由美国政府及其控制的国际组织制定”,“意欲筹划如何运用这一强国地位及影响去建立一个符合自身利益的全球体系”。[6]美国另两位激进派学者阿·伍德和阿·洛赫写道: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本身的普遍化,它的社会关系、它的运动法则、它的矛盾普遍性——商品经济、资本积累和追求最大限度利润的逻辑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7]不少民族主义者也极其尖锐地揭示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科特迪瓦前总统贝迪埃说:“西方国家关于全球化的观点远没有被其他国家接受。在这场实行垄断的全球游戏中,非洲不是参加者”。[8]2000年4月中旬在哈瓦那召开的首届南方首脑会议上,一些国家领导人指出:“拥有先进科学技术的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发达国家在经济领域中独断专行,横行霸道,它们的资金成了富国征服穷国的大炮。由于国际社会的不平等,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在国际金融和贸易关系上有决定权”。[9]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我们也不妨引述著名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的观点。他说:“全球经济实际上应被视为全球资本主义体系”。[10]“我们可以把资本主义体系比作一个帝国„„它也有中心地区和边缘地区之分。中心地区往往以边缘地区的牺牲为代价来获取利益。更重要的是,全球资本主义具有扩张主义倾向。它一味追求征服,决不是寻找一个均衡状态。只要还存在着没有被纳入该体系的市场和资源,它的扩张就不会停下来”。“中心地区是资本的供给者;边缘地区是资本的使用者。中心地区也是领导者、创造者和信息交换中心,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它不仅控制着自己的经济政策,同时还掌握着边缘地区的经济命脉”。[11]

6.全球化中文化问题的研究答题 篇六

一、政治、文化一体化是指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单一化、同一化和无差别化。其实质就是西方大国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条件下,利用其经济和军事优势,采用经济、政治、文化,甚至军事的手段,阻挠世界各国政治和文化的多样性选择和发展,推行全球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全盘西化。

二、西方推行推行政治、文化一体化是一种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行为。世界上不同国家大小和强弱都是国家主体,都有权选择国家制度和文化价值观念。推行政治、文化一体化是一种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行为。推行政治、文化一体化违背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必然以失败告终。人类文明从开始起就是多样性的、多元的。从国家诞生起,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观念就是多样的,多元的。企图用一种政治制度、文化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去统一世界是违背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必然以失败告终。我们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头脑。识别某些大国的谬论,既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机遇发展自己,又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维护本民族的根本利益,按照本国国情发展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文化。

三、政治一体化:这是不可可行的。各国都有自己的民族思想,道德思想,传统思想。我们不可,也不能将其掩埋,弃之。西方的思想,跟我过的思想有着本质上的分歧,它们二着是不可一体化。至于,他们为何要积极推动政治一体化,他的目的很明显,是想用他们的思想控制别人的思想。

四、碎片化已经成为与全球化相并行的另一种影响国际政治的力量。全球化以消除障碍,推动以国际贸易、投资和国际化分工的发展、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等为取向,打破了传统的地缘政治与经济的分割。但国际政治经济领域却在不断地制造破裂和碎片,各种非正式“俱乐部”方兴未艾,正在颠覆并重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前者一目了然,而后者却不易看清楚,因而往往为人们所忽视。

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同时,跨界问题、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多,单凭一国的力量或单方力量均难以解决。如国际性金融危机、全球性气候变化、移民问题、跨国犯罪、毒品走私和恐怖主义等,都需要全球性政策协调。全球化使政府、政府间组织以及国际市场均不能独立有效地解决国际社会的福利、增长和现代化问题,因此需要呼唤各种各样不同的联盟或机制来应对这些挑战。

五、政治文化是推动政治文明发展的深层动力,它的健康发展直接影响着一个社会的政治稳定,影响着政治系统的合法性,进而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当今中国政治文化建设所处的历史背景是经济全球化。它既是我国政治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又作为一种实际的力量对我国政治文化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如何迎接全球化的挑战,加强中国的政治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促进政治民主化、法治化和现代化成为十分紧迫的理论和现实课题。论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对我国政治文化研究成果的分析、比较,阐述了我国政治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推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推进政治文明建设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此基础上提出一条推进我国政治文化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根本途径,即通过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制度创新,培育公民意识。其中,发展生产力是前提,制度创新是保证,培育公民意识是核心内容。

六、中国政府在国外推行传统春节。

时下流行过“洋节”

——如何看待中国人的“洋节”情结

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交流势不可挡,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节日文化的交流融合理所当然,自然而然。

2、试分析信息技术对文化全球化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文化的全球化是双刃剑,传播而且覆盖了世界上各个地方的传统文化

同样基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的全球性流动,更直接地促进了各种文化的相互交流。当然,这种信息流动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是不平衡和不对等的。1993年,美国克林顿政府发表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其目的就在于利用全球化的网络信息传播,开辟“思想战场”,用“自由、民主、人权”的价值观念去占领世界、统治世界,最终实现“思想的征服”。目前,互联网上的英语内容占到几乎100%,中文的信息量不到总量的1/10000,不受西方控制的英文信息也不到1/10000;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中,90%由美国等西方国家垄断,而美国自己的电视中,外国节目的占有率只有1.2%。

二、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标志的信息传播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文化产业管理的革命,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向更广领域拓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信息技术与文化资源之间的互渗关系源于数字技术革命,数字革命引发了一场波及全球的信息传输手段汇流的浪潮,即传媒汇流与媒体转移,并为文化产业与信息等产业之间的融合嫁接提供了前提条件。所有的语言,不论是表意文字还是拼音文字,在计算机识别过程中,都变成了0和1。这意味着,所有的语言,不管从前多么千差万别,现在,都可以按照一种新的简单的统一的机器“语言’’被肢解又被复原。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交流,因为“语言’’统一,交流成本低廉,都成为可能。互联网还使文化交流的地域障碍几乎不存在了。数字化特点使文化产业实现了信息的大容量与快速传播,借助高科技手段还可以实现多媒体传播,从而使信息的传播更形象、更生动。

在信息社会,高技术是文化产业最基本的特征。从文化产业的生产、流通、交换、消费四环节来看,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技术的参与。艺术伴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发展。机械和声学的发展,导致唱片业的产生,光学和摄影技术的发展使电影成为主流的娱乐模式,电磁学和半导体技术则使无线电广播将音乐送到每一个角落,电视技术的成熟又造就了数以万计的电视迷,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形成,使当今的文化产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信息技术不仅促进产业体系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而且对文化差虐的发展也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不仅为文化产业提供技术支持,为文化产品获得了新的载体,也是文化产品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的变革最重要的是文化产业管理的主要是信息的管理,信息管理就是对文化产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流程等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增强文化产业生存和竞争力的管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文化产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文化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民族文化从教化功能到民族认同的功能转化,谈认识 人们相互接触时,往往会有一种“求同”或“求异”的定势心理。一个民族和其他民族交往的时候,通过生理上的相貌特征和语言、宗教等精神层面异同的观察就会形成不同程度的“认同”或“认异”,于是,很自然地产生民族意识,其表现形式也就是文化的“认同”或“认异”。正因为如此,在长期的交往中,把这种群体意识符号化就产生了稳定的民族称谓。为了加强本民族的团结,增强其民族凝聚力,该民族内部总要想方设法巩固其共同心理,即认同感。比如,它总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而自己独有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上的特点,赋予它们强烈的民族感情,把它们升华为该民族的文化标志。他们还常常把从长期共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风格,加以渲染、宣扬,提高成为民族形式和风格,使人极易辨别其民族属性,这也就是所谓的民族个性和风格。这些实际上都是共同心理的表现,起着维护和巩固其成为一个独立群体的作用。随着民族语言、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的逐渐消失,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将是最有区别于其他民族最明显的标志,甚至可以将其视为该民族名副其实的“族徽”。

二、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

由于民俗文化的集体性,说到底,民俗培育了社会的一致性。民俗文化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集体遵从,反复演示,不断实行,这是民俗得以形成的核心要素。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陶冶作用。作为左脚舞表演形式重要组成部分的左脚调,不管是通俗典雅,还是幽默诙谐,所表现的情调大多积极健康且有教育意义,如《三好人才》、《三月麦子青》等,以其通俗易懂的唱词和优美动听的旋律,热情歌颂了真善美,辛辣讽刺了假丑恶,潜移默化地陶冶着人的道德情操。

导向作用。左脚舞文化源于彝族人民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其所包含的精神理念、人生观、价值观、道德准则,数百年来在彝族人民中广泛传播。传承什么,鄙弃什么,赞扬什么,抨击什么,具有鲜明的立场和观点,对社会风尚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凝聚作用。作为一种民间传统文化体系,左脚舞文化能使彝族同胞在同一类型和模式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团结、得到教化,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并把不同观念、不同言行逐步统一凝聚起来,使彝族群众因相同的文化渊源而形成强大的团结力量。

教化作用。彝族十分注重思想品德、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有尊老爱幼、乐善好施的习俗,如路遇老人主动打招呼让行;教育子女注重言传身教;遇到他人有困难竭力帮助,等等。彝族人民的团结精神和集体观念在左脚调和左脚舞的表演形式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人们载歌载舞的同时受到精神上的感染和洗礼。

二、文化认同!积5000年文明史而形成的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基本价值的认同,如认同“轩辕黄帝”为自己民族的共同祖先,认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庆为自己民族的风俗,认同汉语汉字为国家通行的语言文字,……认同“龙”、“长城”、“黄河”等为自己民族的标志,这些最基本和最有意义的认同所形成的“文化认同”,汇集到一点就是——“我们都是中国人”。

正是这种“文化认同”,成为了蕴含于中华民族文化大厦最深层的文化基石。如德国学者李斯特所描述的那样,在这个共同体中生活的人们拥有“共同的历史、共同的荣誉”;他们与整个民族和国家“一起缅怀过去,憧憬未来”,“荣辱与共”。共同体中的人们不论身处何地,都会有一种休戚与共的情怀,会为民族和国家的兴旺发达而欢欣鼓舞,一旦民族和国家面临时艰,同胞遭遇危难,就会感同身受,引发出心连心的同胞情谊。

正是这种“文化认同”,当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就会发出同一个心声,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喷发出巨大的力量。60多年前的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是这样——地不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同仇敌忾、一致对外。而在今年的抗震救灾中,这种民族的“文化认同”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一种新的形式更加集中地体现出来——当5·12汶川特大地震夺去近十万同胞的生命、数万同胞被埋、几百万同胞受难的信息震惊全国、震撼全球的时候,十几亿炎黄子孙都下意识地向自己提出了同一个问题:“我是谁?”“我们是谁?”答案只有一个:“我们都是中国人!” 血脉相连的中国人,面对震灾同胞的苦难,都感同身受。十几亿人为之揪心,流泪,于是又有了一个共同的答案:“我们都是汶川人!”由此产生了民族群体性的大爱大德——为了救援受难的同胞,为了拯救同胞的生命,从国家最高领导到广大干部群众,从解放军战士到医生护士、企业老板、演员明星、企业职工、学校师生、社区居民、寺庙僧侣、志愿者……直至马路上的行乞者,全体中国人和在海外的华人都一致行动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于是,十几亿人拥有同一个身份、同一个名字:“中国人”!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正是十几亿人的“文化认同”,才有可能出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如此悲壮的历史场面,才有可能产生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和巨大力量。

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在今年抗震救灾中获得了新的内容和时代特征,这就是“生命”——一切为了生命,一切为了受灾同胞的生命和生命的未来,这是抗震救灾的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中“天地之大德曰生”、“民胞物与”、“博爱之谓仁”、“救死扶伤”集中地表现为“关爱生命”、关爱每一个人的生命;“尊重生命”、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命。而这正是尊重人、尊重人的权利的最根本的要求。这是在抗震救灾中进一步形成的全民族的共识,成为民族“文化认同”的新的内容,具有时代特征,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新的升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的所有成员对本民族最基本最有意义的事物和价值的认同,它超乎种族、阶级、阶层、宗教、家庭、团体、贫富、性别、地域,超乎个体利益计算。

三、怎么做????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正视和珍惜积5000年而形成的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同时要努力丰富和升华自己的“文化认同”。为此,就要珍惜自己的历史,保护承载着传统思想文化的文献典籍和民族的语言文字,继承传统的民族节庆并弘扬其文化意蕴,保护体现民族文化的物质的、非物质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遗产,因为这一切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都是最有意义的事物,蕴含着我们民族最基本的价值。同时要强化民族文化的教育(尤其是历史、语言和国情),无论是青少年的教育还是成人教育,国民教育还是干部教育,都要把中华文化的传承和认同作为重要的目标。这样,就会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自问“我们是谁?”时给出的始终是同一个答案:“我们都是中国人”!

4、全球化的文化冲突,谈谈认识

一、。”我们主张融合,但决不是趋同;我们主张多元并存,就不能忽视冲突的存在。因此,我们应在反对趋同论的前提下,在文化冲突的现实性上,寻求文化多元和平发展的可能性。

二、文化冲突出现的原因:

(1)文化独有的个性是冲突出现的内因。在文化的个性当中,扩张性、广泛传播性和无限性是最突出的。文化不仅是不易操纵的,也是不易消灭的。它不知道什么是“拘束”,它无孔不入。文化的扩张性如同资本的扩张性一样,是不可阻挡的,也是不能制止的,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它又反映了社会的进步。美国的现代文化,都具有鲜明典型的进步扩张性。

(2)传入文化超出异地社会的发展水平。当一种先进文化进入一个比较落后的区域后,由于当地人民的思想长期处于一种稳定、保守落后状态,先进文化必然引起当地人心理上的压力和思想上的混乱。一定.的文化形态要与一定的物质基础相应。所以先进文化必然与落后的发展发生错乱,引起矛盾。引起当地人们对现实的不满情绪,他们或抛弃本文化随波逐流,或紧守本文化与外文化作剧烈斗争。

(3)国家利益在全球化下的转移及重新印证是引起文化冲突的重要原因。

全球化下,文化的功能及作用,使它成为最能代表一个国家、民族的标志,被喻为 “软权力”。在当今世界,文化不但蕴涵了浓厚的政治性,更是一种权力象征。文化主权日益被推奉为国际政治和国际外交的前沿代表。⑤文化主权意味着不可侵犯性和独立尊严性。文化主权是精神文化、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等的高度复合体。因此,国家间的任何摩擦和冲突都会在文化领域听到回声。

(4)民族主义的盛行也是引起文化冲突的重要原因

民族主义问题的发生是一种文化延伸到政治领域的运动而造成的。在全球化的今天,民族主义是为大多数国家所推崇的。随着世界上一些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等正遭受着不同程度的侵入或渗透,有的甚至丧失了部分的自主权。文化又被许多民族国家视为保持民族独立的最后一道屏障被推到了国际前沿。尤其对一些亚、非、拉美国家来说,民族文化的传递、民族传统的保持、民族精神的振兴更为国家利益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马来西亚为维护民族统一性坚持以马来语为国语,以色列长期以来致力于采用希伯来文作为民族语言,加拿大内部的英语与法语之争亦无休止。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象征,更是民族国家凝聚力和统一合力的源泉。放弃文化就等于放弃民族独立。

(5)文化殖民主义势力的发展是全球文化冲突的最直接的原因。

7.社会问题导论全球化 篇七

全球化进程是一种超越国界与国家主权的、在全世界范围内所展现的沟通与联系、交流与互动的趋势。现在关于全球化有许多种说法, 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说法是, 全球化是以经济全球化为根本动力与基础的, 因此, 全球化首先是经济全球化, 是现代资本主义推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世界经济一体化。

全球化还是一个文化概念, 文化的全球化是以经济全球化为前提与依托的, 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 由各民族文化相互碰撞和整合而产生的。文化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经济全球化具备了文化的内涵。

关于文化全球化的趋势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美国政治学家福山认为, 自由民主作为一种人类的理念已经很完美, 无论在什么方面都取得了主宰世界的正统性, 因此, 历史终结了, 即历史上的许多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已经形成了合理的制度与行为模式。该观点是一种文化趋同论, 即世界统一于自由民主。与福山的观点相反, 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则强调文明的冲突是一切冲突的根源和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 突出的是文明之间的矛盾与对立。其实, 福山与亨廷顿的观点有一点是相同的, 两者都在为西方的文明地位考虑———福山认为西方的文明已经取胜, 体现出一种优越感;而亨廷顿却在为西方文明忧虑和担心[1]。

全球化进程正在广度延伸, 深度渗透, 成为当前世界历史最为鲜明的时代特征, 也必然给文化领域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变数, 并影响到文化发展的未来走向。全球化的汹涌潮流, 已经把每一种文化形态都不可阻挡地卷入其中, 使之成为世界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部分。每一种地域文化只有参与这种浪潮的过程中, 才能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古希腊哲学家塞涅卡曾说:“愿意的人, 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 命运拖着走。”这是全球化时代文化发展的根本出路, 是人类文化本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当网络成为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的主要中介时, 文化发展的普遍性已经渗透到了全球的每个角落, 涉及越来越多的文化主体。

二、当前中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新使命

1. 我们的思想文化建设在国际上影响还很小。

就国内来讲, 我们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建设都获得了长足的进展, 受到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但是, 我们的思想文化建设在国际上影响还很小。我们对经济发展模式、政治发展模式以及社会发展模式的研究还不够, 还没有提升到思想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当前, 世界各国都在关注中国、研究中国, 而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却显得比较落后。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 把中国道路、中国经验总结好, 提升到思想文化的高度, 包括中国现代的经济思想、政治思想、社会思想、文化思想等, 使之理论化、系统化。此外, 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 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文化建设, 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2. 从国外来讲, 也非常有必要来深入研究文化问题、推进文化建设。

近代以来, 西方文化在世界上一直占主导地位, 对中国的影响很深, 虽然带来了一些发展的机遇, 但也带来了很多灾难, 特别是近一百七十年来, 在中西文化交往、碰撞中, 我们有很多教训和经验, 需要好好总结。同时,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等快速发展, 世界人民对我们寄予厚望, 我们也需要研究总结自己的经验, 使我们的思想文化“走出去”, 以推动现代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

三、全球化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紧迫性

文化不仅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 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在全球化的今天, 强大的文化就是强大的国际影响力, 因此文化体现着国家的“软实力”, 反映其国际竞争力。

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应用和普及, 使人类交流交往日益普遍化, 从而带来的思想文化交流碰撞交锋日益增加。全球化进程加快, 使国际文化交流碰撞更加直接, 竞争日趋激烈。在全球化的大格局下,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是中华民族追求自强的必然选择, 是中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然选择, 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我们国家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也面临严峻的风险挑战。面对中国经济长期、高速的发展壮大, 国际社会羡慕者有之, 高兴者有之, 嫉妒者有之, 担忧者有之, 想搭顺风船者有之, 想制造麻烦者有之, 想围堵遏制者也有之。如何制定明智的国际战略、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有效地应对危机、化解风险、广交朋友, 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亟需做大做强中国文化软实力, 占领国际话语权的制高点。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平均在10%左右, 美国文化产业产值在其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到了25%, 在世界文化产业市场中所占份额达43%左右。有研究者统计, 美国广播和收费电视的收入, 占世界同类文化产业收入约56%, 其收费电视的收入占世界同类文化产业收入约85%, 其电影票房的收入占世界电影业的收入大约55%。美国文化产业的收入, 早已超过了它发达的军火工业收入。如此强大的文化产业, 必然为传播美国的思想文化提供强大的载体和平台, 使美国硬实力和软实力双双获益。

相比之下, 中国文化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还不到4%, 在世界文化产业市场中所占份额不足3%, 同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的地位非常不相称。无论我们的思想文化多么博大精深, 它的传播和影响都会很受局限。这就使得抵御西方思想文化渗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从国内情况来看, 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如何制定和实施恰到好处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更好地激发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使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健康丰富, 必须抓住和用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 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发展的重要内容, 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 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四、做好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文化建设

1.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

作为全球化的重要一维, 文化全球化具有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裂合、文化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和文化流动的双向性等特点。文化全球化能够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不断革新, 有利于吸收与借鉴国外先进的政治文明成果, 也有利于向外国推介、宣传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成就。同时, 文化全球化又为西方反华势力推行“西化”、“分化”阴谋提供了便利途径, 侵蚀着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念基础, 产生某种离散效应, 消解民族认同感, 破坏广大人民参与政治文明建设的整体合力, 影响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走向。

2.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跨文化交流。

可以以当代中西跨文化交流推进中国文化建设, 做到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 以主体融合外来文化, 实现综合创新。其重要着力点是要提高主体素质, 包括提供领导主体代表主流文化的能力、强化精英主体的问题意识等。构建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的整体思路是“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内外结合;实现途径是努力挖掘先进文化的普世价值等。

3.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形态。

为实现当代中国文化形态的优化发展, 就要树立体现人类共同价值的开放性文化价值观, 积极吸取世界文化发达国家文化形态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注重从中国当下语境中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格局, 避免盲从文化发达国家的文化形态模式。

4. 全球化与国家文化安全。

从国际政治领域的国家安全视角探讨文化问题, 要通过充分发挥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中的作用, 建立既有文化底蕴、又有全球传播视野和国家安全高度的科学的文化安全机制来实现这一战略选择。为实现文化产业发展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契合, 要建立现代文化产业制度, 促进主流文化与文化产业相融合,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模式等方式来实现。

5. 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

全球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换带来了新契机, 为此应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和国家文化安全的需要, 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需要, 基本路径是坚持多元并存、共同发展的思想前提, 坚持批判继承的根本方法和综合创新的具体方法等等。

6.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

应该观照和审视全球化视野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已经存在和即将出现的问题, 对中国国家文化产业、区域文化产业、行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选择作出规划。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战略,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实施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战略, 提高文化产业的专业化运营能力和水平;实施高科技带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提升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等。同时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组建大型产业集团、增强文化产业投融资能力、培育文化产业知名品牌等策略设计实现中国文化产业发展[2]。

参考文献

[1]戴路.关于文化全球化的几点思考[J].中国青年报, 2001-12-10.

8.论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文化问题 篇八

挥为动力,以跨国公司为载体,在全球

化范围内进行的一次产业结构的调整。

或者,经济全球化是;商品和服务贸易

扩展到全球,实现更大范围的国际分工

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乃大势

所趋已成为世人之共识。在当前经济全

球化浪潮的背景下,中国文化面临着新

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文化在冲突与融合

的交互中走向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新

阶段。

经济全球化是必然出现的一种客观

现象和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出现的根

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推动。生产力

发展到一定阶段,商品的世界市场才得

以形成;生产力发展使资本积累空前剧

增,那些拥有相对过剩资本的国家便可

以向全球资本短缺的国家输出资本。生

产力发展使得运输成本降低,那些具有

经济和技术巨大优势的国家,便可以充

分利用外国的资源优势、国际分工优

势,大规模地进行跨国直接投资,就地

生产,就地销售或全球销售。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个不可逆转的世

界大潮,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

家,不管其是否愿意,都要自觉不自觉

地融入其中,否则就会失去生存的空

间。而一定的文化是与一定的经济发展

水平相联系的。经济全球化必然会给全

球文化带来深刻的影响,使各种文化都

在经济全球化这个巨大推动力的作用下

发生变化。

中国进入了WTO后,正以崭新的姿

态逐步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中。随着我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一

方面,大大激活了人们的创造力,使得

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普

遍得到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明显增

强;另—方面,外来(主要是西方)的

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语言习惯、乃至

思维方式也同时大量进入我国,深刻地

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

广大青少年的影响,更是不可低估。当

然,西方文化并不都是不好的,像人类

创造的任何文化形态一样,西方文化中

的理性、科学、人道、民主等观念也是

人类共同追求的,符合文明“普适性”

标准的价值目标。但是,文明的标准除

“普适性”外,还有其特殊性——这就

是中国文化的传统和中国的具体国情。

“文明的普适性(文明标准)和特殊性

(中国忖)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其中也包括某些冲突方面。如何取舍,

如何妥协?我们的现代智慧面临着上述

基本考验。”

现在的问题是文明与文化的“普适

性”甚至并非“普适性”的因素正在淹

没甚至取代文明的“特殊性”即中国文

化的传统和国情。如麦当劳、肯德基、

汉堡包、比萨饼等风行中国的大小城市

乃至乡村;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

愚人节也成为中国大小城市乃至乡村社

会风俗的一个组成部分。西方一些理论

家指出:倘若一个国家的文化成为主流

文化,其价值观念支配了国际政治秩

序,它就必然在国际社会中居于领导地

位,因此,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不同

意识形态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就是有力的

进攻。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西方利用

一切手段大力宣扬西方资产阶级的一套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近乎强制

的方式强加文化渗透和文化输出。

西方打着全球化的幌子,在经济全

球化的背景下进行激烈的人才争夺。一

些“有远见”的西方政治家提出,要着

眼于“在中国培养一批有实力的中间阶

层、社会精英”,并力图以西方价值观、

政治观、民主观乃至思维方式、生活方

式影响、征服和控制他们。其主要方式

有;

1、利用教育优势,不断从中国的

高等院校乃至中学选拔优秀学生出国留

学。以高薪、优越条件等吸引其中的杰

出人才留在国外或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

的代理人,在经济全球化的态势下,科

技人才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将会变得频

繁和广泛,主要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向发

达国家的流动。据统计,在美国硅谷的

20万名工程技术人员中,中国人占了近

三分之一;1985年以来,清华大学涉及

高科技专业的毕业生82%去了美国,北

京大学相应数字为76%。

2、通过跨国公司,在中国本土网

罗高技术人才,培养和形成美国价值标

准的所谓“白领文化”。使其逐渐融入

相当一批中国青年的生活方式,成为一

种时尚文化。

3、基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

的全球性流动,更直接促进西方文化对

中国文化的渗透。1993年,美国克林顿

政府发表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

其目的就在利用全球化的网络信息传播

开辟“思想战场”,用自由、民主、人

权的价值观念去占领世界、统治世界,

最终实现思想的征服。

4、商品化的倾向同样对国人的思

想、文化有极其深刻的影响。市场经济

的自发性有很强的向其它领域的扩张

性,当前在我国的突出表现是:第一,

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从交换价值的角度

刺激、迫使人们的功能很强,而从人的

全面发展的角度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

创造性的功能则受到抑制,造成人的全

面发展倾向有所增强,拜金主义、极端

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日益泛

化。第二,由此引发劳动者的主人翁地

位以及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受到巨大冲

击和消解。第三,要求文化遵循“市场

经济规律”的观点在相当范围内存在,

文化本身在商品经济的侵蚀下日益失去

自身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有逐步蜕变为

一般商品的危险。

5、西方宗教在中国的影响。正如

一位论者所说的那样: “当代对于中国

文化最强有力的影响者和竞争者,无疑

是基督教文化。”作为全球性的主导性

文明,基督教尤其是其中的新教伦理与

当代世界主流的政治、经济、文化秋序

具有历史和逻辑的关系。就基督教而

言,据海外教会赴中国传教人员的统

计,中国天主教徒和基督教已达8000万

之众,且每天以20000人的速度递增,

已形成一股重要的文化力量。

中国文化发展战略

在全球化的环境中,我们并不反对

“国际接轨”,也不反对吸收外宋文化中

的有益成分,但是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容

许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失落。因此,我们

必须依据经济全球化以及其全球化的影

响来制定中国文化发展战略:

1、充分利用体制文化的混合时机,

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为中

国更好的融入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前提条

件。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

发展,由市场经济派生出来的与其相适

应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等文化要素逐

步得以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观

念、法制观念、时间观念、分配观念、

用人观念等都会在人们思想中占据越来

越重要的地位,进而形成市场经济体制

文化。而中国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形成的一些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并没

有过时,甚至两者是相通的,是相辅相

成的,如重视社会公平的理念、大公无

私的胸怀等,不仅不能被抛弃,还应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予以发扬光大。在经

济全球化这一背景下,我们在制定社会

主义文化发展战略时,首先就是要将这

两种体制文化有机地进行整和,将市场

经济的优秀理念与计划经济的优秀理念

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形成“自由与控

制”有机统一的新型文化。

2、注重文化的时代主体与民族主

题相统一的发展。在文化上,各国都拥

有积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但是与

现代文化和世界文化相对照,往往有旧

与新、狭义与广义之别,不仅要借鉴,

甚至要“拿来”,推进本土文化的升华,

特别是在各种与新技术、新知识相联系

的部门。我们承认与当代先进文化存在

很大差距,有必要抓住文化全球化的机

遇,发展自己的文化、利学、教育等事

业,为经济发展添加动力。但是我们在

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

国家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反映社会

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经验

的同时,也要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精神

中吸取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和当代

价值的成分:一是自强不息、兼容并

蓄、高度融合的粕神;二是务实求真的

粘衬;三是伦理精神。

3、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起努力建

立国际文化新秩序。目前的国家文化秩

序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它们牢牢

地主导着国际文化秩序。一部文学作

品,一部电影,甚至一篇文章要想得到

国际范围的认同和承认,必须拿着西方

人的尺子来量一量看是否合格,完全取

决于西方社会的认可,取决于西方价值

观念的判断。这种旧的国际文化秩序阻

碍了广大发展中国家文化的发展,削弱

了它们文化发展的自信心,不利于丰富

多彩的全球文化格局的形成。中国是最

大的发展中国家,有着丰富的文化底

蕴,应该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文化新

秩序作出自己的贡献,应该积极参与国

际文化事务的管理和国际文化规则的制

定,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交流

与合作,联合举办一些高规格的文化活

动,设立文化奖项等。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民族文化都

将在与他民族文化的交往中吸收他族文

化的精神来优化自己民族的文化,进而

又会出现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趋势,中

国文化也将会在冲突与融合的交互中走

向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新阶段。江泽

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

的讲话中指出: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

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应尊

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

式,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现实。世界各种

文明和社会制度,应长期共存,在竞争

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

展。”这不仅是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出

发点和归宿,也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世

上一篇:律师执业经历证明表下一篇:关于个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