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国际商务名词解释

2024-08-03

434国际商务名词解释(共8篇)

1.国际商务管理名词解释1 篇一

2、招标:指购买产品或(服务)发包工程的机构欲将购买商品(服务)的名称规格、原材料或零部件、技术服务,在一段时间内,由输入方用进口技术和设备生产的产品或所

得的收益偿付输出方的技术与设备价款的贸易方式。

20、转移价格:指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进行内部交易时采用的价格,由于转移价格的水平可以不受市场正常价格限制,因此通常认为调高或以法令形式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交易实行限制的一种制度。

37、对外加工装配业务:是一种委托加工的贸易方式,由国外委托方提供全部或部分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必要时提供设备,由承接方企业按委托方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品交委托方在国外销售,承接方收取工缴费。对于委托方数量等级等成交的条件、方式、要求或者发包工程项目的概况、数量、质量、工期要求等信息,提供给多家愿意提供产品(服务)或承包工程的机构,要求后者对提供产品和承包工作的价格和其他条件进行报价,然后从中选择与自己条件最接近、最优越的投标人达成交易的行为。

3、仲裁:又称公断,是指买卖双方在纠纷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后,签订书面协议,自愿将纠纷提交双方所同意的第三者予以裁决,以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仲裁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双方必须遵照执行。

4、FOB:即装运港船上交货价,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价格术语之一。采用这一价格术语是指卖方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把货物装到买方指定的船上,并负责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5、许可证贸易:又称许可贸易,是交易双方以签订技术使用许可协议的形式所进行的技术贸易,即通过签订许可证协议,许可人允许受许可人在一定条件下使用他的专利、商标或专有技术,而受许可人支付一定的报酬,作为取得此项使用权的价格的交易。

6、国民待遇原则:是指世界贸易组织的任一成员方在本国市场上对来自其他成员方的进口产品,在从其入境到被最终消费的整个过程中给予的一切待遇不应低于本国的同类产品。

7、自愿出口限制:是指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压力下,自动规定在一定时期内特定商品对进口国的出口额度,超过额度即禁止出口。

8、信用证:是一种银行开立的有条件的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是一种银行信用,一经开出就是独立的完整的合同文件,在信用证方式下,实行的是凭单付款的原则。信用证支付解决了汇付和托收中买卖双方风险承担责任严重不平衡的缺陷,使买卖双方的权利都得到了可靠的保障。

9、福费庭业务:是指在延期付款的大型设备贸易中,出口商把经进口商承兑的并经进口商往来银行担保的、期限在半年以上到5-6年的远期汇票无追索权地售予出口商所在地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提前获得货款的一种资金融通形式。

10、离岸货币市场:离岸货币指存放于货币发行国之外的货币,因这种业务最初出现于欧洲而被成为欧洲货币。经营离岸货币业务的市场被称为离岸货币市场。

11、国际商务项目调研:系统的收集、记录和分析国际市场信息,以使企业能正确认识市场环境、评价企业自身行为,为其国际商务决策提供充分依据。与狭义的市场调查不同,它是对商务活动全过程的分析和研究。

12、不可抗力:又称人力不可抗拒,是指在合同签订以后,不是由于订约者任何一方的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发生了当事人既不能预见,又无法避免的意外事件,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

13、品质机动幅度:指经交易双方商定,允许卖方交货的品质与合同要求的品质略有不同,只要没有超出机动幅度的范围,买方就无权拒收。

14、国际保理:又称保付代理业务或承购应收账款业务,是指出口商以商业信用形式出口商品,在货物装船后立即将发票、汇票、提单等有关单据卖断给承购应收账款的财务公司或专门组织,即保理商,收进全部或部分货款,从而取得资金融通的业务。

15、总包合同:指约定一家承包商组织实施某项工程或某阶段工程的全部任务,对业主承担全部责任,履行承包商所拥有的全部权利的合同。

16、回避不确定性:是指不同文化中社会成员对不确定性风险的接受程度,即人们感觉到不确定性的威胁并建立制度和信念来减少或回避这一不确定性的程度。

17、要约:也称发盘或发价,是指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提出订立合同的建议。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都属于要约邀请。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要约。提出要约的一方成为要约人,另一方成为受要约人。

18、出口信贷:是指一个国家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增强本国商品的竞争能力,通过银行对本国出口厂商或进口商提供的贷款。出口信贷主要用于期限长、金额大的出口商品。

19、技术补偿贸易:指技术输出方向技术输入方提供制造某种产品的技术、机器设备、调低交易价格就可以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或者子公司相互之间实现转移资金的目的。

21、国际商务:是指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有关商品、服务、技术、生产要素、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交易或交流活动。

22、联合体投标:是指两个以上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组成一个联合体,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共同投标的行为。组成联合体的目的是增强投标竞争能力,减轻联合体各方因支付巨额履约保证金而产生的资金负担,分散联合体各方的投标风险、弥补有关各方力量的相对不足,提高共同承担的项目完工的可靠性。

23、合同的解除:指合同在其有效期限届满和按合同约定的条件得到履行以前,经当事人一方向另一方发出通知,提前结束合同的效力,从而解除合同规定的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24、密集分销:指制造商尽可能通过更多的批发商、零售商销售其产品,当消费者对购买地点的便利性要求较高时,提供较高的分销密集性是十分重要的。

25、外汇掉期:是指在某一日期即期卖出甲货币,买进乙货币的同时,反方向买进远期甲货币,卖出远期乙货币。这样做的目的是在短期内可以使用乙货币而在长期又能确保以甲货币的形式实现外汇保值。

26、国际商务管理:是指在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过程中寻找、分析,评价有利的市场机会和不利的市场风险,作出相应决策并加以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过程。

27、权利距离:是指一个社会中不同的组织和机构成员在权力上的差异程度。它强调的是人们如何看待不同个体在社会中权力大小的原因,如体力、智力、出身背景、职位上的差异,以及对权力的不平均分配这一事实的态度。在那些非常尊崇权威、强调服从的社会中,权力差距往往非常大。

28、倾销:是指以低于产品正常价值的价格,将产品输入到另一国的商业行为,一般认为,当外国企业通过倾销的方式将本国企业驱逐出某个行业的市场后,会利用其垄断地位抬高产品价格,谋取垄断利润。

29、循环信用证:指被全部或部分使用后,其金额可恢复使用直至达到规定次数或累积总金额为止的信用证。这种信用证适用于分批均衡供应,分批结汇的长期合同,以使进口方减少开证的手续、费用和押金,使出口方既得到收取全部交易货款的保障,又减少了逐笔通知和审批的手续和费用。

30、限制性商业惯例:也称限制性商业做法、限制性贸易做法,是指企业或经济组织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其他企业进入市场或以其他不正当方式限制竞争,从而可能或将会对贸易或商业产生不利后果的做法或行为;或者通过企业间正式或非正式、书面或非书面的协议或安排而具有同样作用的做法或行为。

31、关税配额:是指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和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征收附加税或罚款。

32、国际多式联运:是以集装箱装载形式把各种运输方式连贯起来进行国际运输的一种新型运输方式。

33、象征性交货:是指卖方按合同规定在装运港口将货物装船并向买方提交约定的、代表货物所有权的全套合格装运单证,就算完成了交货义务,而无需保证到货。反之,如果卖方提交的单据不合要求,即使合格的货物安全运达,也不算完成成交。

34、交钥匙工程承包:指工程承包方负责完成从拟订建设方案、设计、采购设备、土木工程、安装调试到人员培训等全部工作,直到项目建成,验收合格之后才交给委托方的一种工程承包形式。

35、整体产品:即市场营销中的产品,是指能够提供给市场、用于满足人们某种欲望和需要的任何事物,包括实物、服务、场所、组织、想法等,既包括有形的物体又包括无形的服务、观念。整体产品概念中由三个层次构成,即核心产品、有形产品和附加利益产品。

36、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为了达到维持本国货币的汇价和平衡国际收支的目的,提供的设备价款,可结合补偿贸易的做法,以劳务所得的工缴费抵偿。

38、拍卖:是专门经营拍卖业务的拍卖行接受货主的委托,在规定时间和地点,按照一定的章程和规则,将货物公开展示,由买主出价竞购,把货物卖给出价最高的买主。

39、特许经营:一般指一家已经取得成功经验的企业。将其商标、商号名称、服务标志、专利、专有技术以及经营管理方法或经验转让给另一家企业使用,由此收取特许使用费的交易合作形式。特许专营权的接受方不仅要保证自己的产品达到特许方产品相同的技术标准,而且在产品的形式与服务的风格上也应与之保持一致。

40、弗罗廷贷款:指国际企业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通过一家国际银行作为金融中介进行的贷款。这样做可以绕过东道国政府为限制外国子公司将资金转移到母公司而设置的障碍,同时还可以避税。

41、项目评估:是指在有限的人力、时间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对被评估的项目所进行的专业化分析和筛选过程。

42、佣金代理:又称一般代理,是指在同一代理地区、时间及期限内,同时有几个代理人代表委托人行为的代理。佣金代理人根据推销商品的实际金额和根据协议规定的办法和百分率向委托人计收佣金,委托人可以直接与该地区的实际买主成交,而无需向佣金代理人支付佣金。

43、可转让许可协议:指受许可人经许可人同意,并在许可协议允许的条件下,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把协议项下的技术提供给第三者使用,但他要对原许可方负责。

44、核心竞争力:是指对企业的战略和业绩水平发挥根本性作用的资源和特长。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对于其他企业的资源和特长而言的。一般来讲。可以视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资源和能力应该是企业独有的。其他企业很难模仿或很难取得的。

45、精益生产:也称柔性制造,是指以较低的成本制造多品种的小批量产品的制造技术,它主要通过以下手段实现上述目的,即:减少复杂设备的生产准备时间和生产准备的次数;通过更好的安排生产时间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提高制造工序的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

46、最惠国待遇:是指一成员方对于原产于或运往另一成员方的产品给予的利益、优待、特权或豁免,应立即无条件的给予原产于或运往所有其他任何一方成员方的相同产品。即wto一个成员方给予其他任何一个成员方的产品的优惠待遇,所有其他的成员方的相同产品均有权享受。

47、进口配额制:又称进口限额制,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限制。在规定的限额内,配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则不允许进口或者征收较高的关税或罚款后才能进口。

48、邀请招标:又称无限竞争招标,是一种由招标人选择若干供应商或承包商,向其发出投标邀请,由被邀请的供应商、承包商投标竞争,从中选定中标者的招标方式。

49、交叉许可协议:指许可协议双方将各自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或专有技术相互交换。供对方使用,双方的权利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是非独立的。交叉许可一般不收取报酬。

2.商务谈判名词解释 篇二

1:谈判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2:商务谈判计划的制定 3:组建谈判队伍 4:谈判前准备 2:商务谈判的开局阶段工作重点。

1:分析谈判对手期望 2:建立适宜的谈判气氛 3:开局试探

3:谈判信息资料的收集方法

1:从国内的有关单位或部门收集资料 2:从国内在国外的机构及与本单位有联系的当地单位收集3:从公共机构提供的已出版和未出版的资料中获取信息 4:本企业或单位直接派人员到对方国家地区进行考察

4:信息资料整理的四个阶段。

1:对资料的评价 2:对资料的3:对资料的分类4:对资料的保存

5:简述商务谈判人员应具备的知识。

1:相关政治方面的知识及政治意识,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2:相关经济法律方面的知识,如税法、贸易法、专利技术转让3:相关商务知识,如市场行情、价格、保险、运输… 4:相关商品生产工艺、工程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5:相关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5:相关心理学、行为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决策学…

6:简述商务谈判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1:忠于职守2:互惠的观念3:团队协作精神4:强烈的事业心与开拓进取精神 7:热烈积极友好的谈判气氛营造法

1:感情渲染法2:称赞法3:幽默法4:问题挑逗法

8冷淡对立严肃的谈判方法

1:感情攻击法2:沉默法3:疲劳战术4:指责法

9:简述讨价的方式

1:全面讨价 2:分别讨价3:针对性讨价

10:还价起点的确定参照因素

1:报价中的含水量2:成交差距3:还价次数

1:商务谈判的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2:平等互利原则3:合法原则4:时效原则

2:如何研究谈判对手

1:对方的规模、增长率和营利情况2:对方目前和过去的战略3:起企业文化及高层管理的特点4:其成本结构5:其在管理、营销、财务等方面的优势与弱点 6:对方的动机和态度7:对方的谈判风度

3:为什么开价要高于理想的实价

1:可以给你留有一定的谈判空间2:你可能侥幸得到这个价格3:这将提高你的产品或服务的外在价格4:避免由于谈判双方自尊引起僵局5:创造一种对方取胜的气氛

4:当你的谈判对手漫天要价的时候你该怎么办。

1:故作惊讶2:开低走高3:欲擒故纵4:疲劳轰炸、死缠不放 5:百般不放6:博人同情7:施以哄劝

5:论述价格解释的技巧

1:印象第一技巧 2:明暗相间技巧3:聪明不头顶技巧4:多嘴不杂技巧5:避实就虚技巧6:能言勿书

6:论述破题期应注意事项

1:行为、举止和言语不要太生硬,谈判破题期应是感情自然流露2:不要紧张3:说话不要唠叨4:不要急与进入正题5:不要与谈判对手较劲6:不要举止轻狂

7:论述迫使对方让步的方法。

3.电子商务名词解释 篇三

2.网络营销:以现代营销理论未为基础通过互联网替代了报刊、邮件、电话、电视等传统媒体,利用互联网对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各环节进行跟踪服务,自始至终贯穿在企业经营全过程,寻找新客户、服务老客户,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需求,以达到开拓市场,增加盈利为目标的经营过程。

3.EDI:电子数据交换,将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等信息以某种统一的标准进行格式化后,在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的文件传输技术。

4.电子钱包:电子钱包是一种电子形式的钱包,它与传统的钱包类型不同、功能相近,是客户在电子商务交易中常用的一种支付工具。电子钱包实质是一种客户端型的小数据库,电子钱包可以存放所有者的送货和结算信息、信用卡、电子现金、证明所有者身份的数字证书以及是有着的地址簿、消费习惯等。通常有软件和IC卡两种形式。

5.支付网关:是连接银行专用网络语互联网的一组服务器,是金融专用网与公用网之间的接口。也是金融网的安全屏障与关口,是电子支付的重要工具,也是面向收单银行的电子支付服务工具,也是银行内部网与企业内部网之间的网关。

6.第三方支付:是指一些和国内外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资金交易支持平台。

7.秘钥:加密或解密操作时所涉及到的一些参数。

8.直销:产品的生产商改变原有的营销渠道,绕过批发商或零售商这些环节来进行产品的销售,直接接融最终客户。

9.防火墙:是由软件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在不同网络之间构筑一道屏障,用于加强内部网络和公用网络之间安全防范系统。

10.现代物流:包括了产品从”生”到”死”的流通过程,不仅仅从产品出厂开始,而是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直到废旧物品回收的整个物理性的流通过程。

4.国际分工的名词解释 篇四

国际分工是指在世界范围内,世界经济体系和国际贸易的形成及其发展的因素。

国际分工的定义

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各国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形成的劳动联系,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从一国国内向国际延伸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国际分工的历史发展

社会分工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但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还没有从社会分工发展到国际分工。直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国际分工才发展了起来。

18世纪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由于机器的发明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生产力空前提高,分工空前加深。这次科 技革命首先在英、法等国进行,它们发展为工业国,而其他广大国家则处于农业国、原料国的地位,这是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特别是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的发明及其广泛应用,生产力更加提高,分工更加精细。这次科技革命是在英、美、德等国进行的,其他国家在引进技术与机器设备的推动下,某些基础设施与某些轻工业和采矿业有一定发展,但仍不同程度处于初级产品供应国的地位。这是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

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它导致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诞生,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工业、宇航工业等。对国际加工的型号深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国际加工的形式和趋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国际加工的形式从过去的部门间专业分工向部门内专业化分工方向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不同型号规格的产品专业化;零配件和部件的专业化;工艺过程的专业化。任何一个专业发达技术进步的国家也不可能生产出自己所需的全部工业产品。当今世界,少数经济发达国家成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国,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国,它们各自内部以及相互之间又形成更细致的分工。这是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阶段。今后,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进展,国际分工更要向前发展。

1、15世纪末16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的萌发期,这个时期国际分工的水平不高,各国也没有对国际分工产生过分的依赖。

2、18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国际分工大发展的时期,也带有明显的殖民主义的烙印。

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国际分工逐渐发展到成熟阶段。这一时期世界上出现了大批民族独立国家和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世界经济格局已有很大变化,国际分工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发达国家广泛实行了部门内的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 。发展中国家努力改变自己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并组成地区性的经济集团,发展它们相互之间的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的影响条件

国际分工的发生和发展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包括各国的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内市场的大小,人口的多寡和社会经济结构;

生产力水平

它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因素。只有在机器大工业发展起来 ,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的情况下,才会产生进行国际分工的要求。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对国际分工提出更高的要求。

生产关系

参与国际分工国家的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着国际分工的性质和特点。例如在旧殖民主义时期,国际分工明显带有宗主国掠夺、统治殖民地和附属国的性质和特点。

自然条件

包括资源、气候、土壤、国土面积的大小等等。这里,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国际分工发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的进步是国际分工得以发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

不同国家的地理 、气候、资源、国土等条件不同,为国际分工提供了自然基础。但现实中究竟如何进行国际分工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

5.国际贸易运输名词解释 篇五

国际货物运输:货物在国家与国家、国家与地区之间运输

运输需求:运输需求是指某一个特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运输服务价格下,消费者愿意使用该运输产品的最大数量。

运输供给:运输供给是指在一定服务质量条件下,运输供给者在不同水平上愿意提供的最大的运输产品和服务的水平。

合理运输:是指在现有的条件下,走最少的里程,经最少的环节,用最少的运力,花最少的费用,以最短的时间,把货物运到目的地。

不合理运输:是指在现有条件下可以达到的运输水平而未达到,从而造成了运力浪费、运输时间增加、运费超支等问题的运输形式。

海洋运输:简称海运,是以船舶为工具,通过海上航道进行货物运输的一种运输方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输方式之一。

班轮运输:又称定期船运输,是指船舶在固定的航线上和港口之间,按照事先公布的船期表航行,从事客、货运输业务,并按照事先公布的费率收取运费的海运方式。

班轮工会:是指由两家以上在同一航线上经营班轮运输的船公司,为避免相互间的竞争,维护共同利益,通过在运价和其他经营活动方面签订协议而组成的国际航运垄断组织。

班轮运价:班轮运价是班轮公司为运输货物向货主收取运费的价格。不是一个简单的价格金额,而是包括费率标准、计收办法、承托双方费用、风险划分等综合概念。

海运提单:是指用以证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和货物已经由承运人接收或者装船,以及承运人保证据以交付货物的单证。

海运单:是承运人向托运人或其代理人表明货物已接管或装船,并保证据以将货物交给指定收货人的单据,是不可转让的。

租船运输:指根据协议,租船人向船舶所有人租赁船舶用于货物运输,并按商定运价向船舶所有人支付运费或租金的运输方式。

集装箱运输:是以集装箱作为运输单位进行货物运输的现代化运输方式,是成组运输中的一种高级运输形式,也是国际贸易货物运输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重要的运输方式。

6.00089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篇六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1.1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生产要素、货物、服务交换的活动。

1.2 对外贸易额

对外贸易额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额与进口额之间的差额,用来表明一国对外贸易收支状况。

1.3 对外贸易结构

对外贸易结构是指服务、货物在一国总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1.4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是指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处及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

1.5 国际贸易地区分布

国际贸易地区分布是指世界各国、各洲或地区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1.6 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依存度

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额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2.1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获得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世界各国市场相互融合的过程。

2.2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中的规模是指因生产能力的提高而导致较大生产批量,经济是指成本的节约,效益的提高或报酬的递增。

3.1 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其表现形式是货物、服务、生产要素的交换。

3.2 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贸易是指产业内部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即一个国家既进口又同时出口同一产业的产品。

4.1 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进行货物、服务、生产要素交换的领域,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表现。

4.2 包销

包销是指卖方在指定的地区范围和期限内,把指定的产品出售给指定的买方。

4.3 寄售寄售是指货主为了开拓国际市场,先把货物运往国外市场,委托指定商号代销其货物,待货物售出后才收回货款,并支出代销商代垫的费用和佣金。

4.4 商品期货交易

商品期货交易是指按一定的规章制度买卖期货合同的有组织的市场。

4.5 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是指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部分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材料,经过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贸易方式。

4.6 补偿贸易

补偿贸易是指在信贷的基础上进口设备,然后以回销商品或服务的方法,分期偿还进口设备的价款和利息的一种贸易方式。

4.7 国际竞争力

国际竞争力可以界定为一国生产符合国际标准的服务和货物,同时又能保持和提高本国人民的实际收入的能力。

5.1 净贸易条件指数

净化贸易条件指数是指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计算公式为:N(PX/PM)*100。

5.2 贸易条件指数

贸易条件指数是指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

6.1 对外贸易政策

对外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总目标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对外贸易活动进行管理和调节的行为。

6.2 自由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以直接干预,既不鼓励出口,也不限制进口,使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国与国之间自由流动,在国内外市场上进行自由竞争。

6.3 保护贸易政策

保护贸易政策是指政府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收外国商品、服务、投资的竞争,并对本国商品、服务出口和对外投资给予优惠与补贴。

6.4 战略性贸易政策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国家从战略高度运用关税、出口补贴等措施,对现有或潜在的战略性部门、产业进行支持和资助,使其取得竞争优势,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加国民福利的目标。

7.1 最惠国待遇条款

最惠国待遇条款是指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及豁免,也同样给予缔约对方。

7.2 国民待遇条款

国民待遇条款是指一个国家对外国自然人或法人在某些事项上给予不低于本国自然人或法人的待遇。

7.3 国际商品协定

国际商品协定是指某项商品的主要出口国和进口国之间为了稳定该商品的价格和保证供销等目的所缔结的政府间多边协议。

7.4 缓冲库存

缓冲库存是指由协定参加成员提供实物与现金,用来干预和稳定世界初级产品市场价格的一种机制。

7.5 商品共同基金

商品共同基金是指商品综合方案的一种国际基金,用来资助这些国际初级产品的缓冲存货,以改善初级产品市场,提高初级产品的长期竞争力,如进行研发、提高生产率、改进销售等。

.8.1 出口信贷

出口信贷是指一个国家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增强商品的竞争能力,通过国家组建的出口信贷机构鼓励本国金融机构对本国出口厂商或国外进口厂商提供优惠贷款或直接提供贷款的做法。

8.2 卖方信贷

卖方信贷是出口商所在国银行对出口商提供的融资,使得进口商可以在贸易合同中采取延期付款的方式,以达到支持出口的目的。

8.3 买方信贷

买方信贷是指一国银行为了鼓励本国商品的出口,而向进口商或进口商的银行提供的贷款,使得进口商可以用这笔贷款通过支付现汇的方式从贷款国进口商品。

8.4 出口补贴

出口补贴是指为了扩大出口,政府或公共机构对出口厂商提供的财政资助。

8.5 商品倾销

商品倾销是指出口厂商以低于该商品国内市场出售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出售商品,其目的是打开市场,战胜竞争对手,扩大销售或垄断市场。

8.6 外汇倾销

外汇倾销是指出口企业利用本国倾向对外贬值以扩大出口的措施。

8.7 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关境以外所划出的一定范围内,建筑或扩建码头、仓库、厂房等基础设施和实行免除关税等优惠待遇,吸引外国企业从事贸易与出口加工工业等业务活动的区域。

8.8 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

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是指划在关境以外,对进出口商品全部或大部分免除关税,并且准许在港内或区内开展商品自由储存、展览、改装、重新包装、整理、加工、制造等业务活动,以便于本地区的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和外汇收入。

8.9 保税区

保税区是指海关所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受海关监督的特定地区和仓库。外国商品进入保税区内,可以暂时不缴纳进口税;如再出口,不缴纳出口税,如要运到所在国的国内市场,则需要输报关手续,交纳进口税。

8.10 出口加工

出口加工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港口或邻近港口、国际机场的地方,划出一定的范围,新建或扩建码头、车站、道路、仓库和厂房等基础设施以及提供免税等优惠待遇,鼓励外国企业在区内投资设厂,生产以出口为主的制成品的加工区域。

8.11 科学工业园区

科学工业园区是指集知识、技术、人才,融科研、教育、生产为一体的科技资源开发区。

9.1 关税

关税是指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其进出口商所征收的一种税。

9.2 关境

关境又称关税领域,是海关征收关税的领域,也是海关所管辖并报告海关各项法令和规章的区域。

9.3 海关

海关是设在关税境域上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是贯彻报告本国有关进出口政策/法令和规章的重要工具。

9.4 财政关税

财政关税是指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

9.5 特惠税

特惠税是指给予来自特定国家的进口货物的排他性的优惠关税,其他国家不得根据最惠国条款要求享受这种优惠关税。

9.6 普遍优惠制

普遍优惠制是指发达国家承诺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优惠关税待遇的一种制度。

9.7 法定关税

法定关税是指海关税则中列出的进出口商品的关税税目的税率。

9.8 附加关税

附加关税是指海关对进口商品在征收科目表列出的关税以外,再加征额外的关税。

9.9 反倾销税

反倾销税是指为了低于外国商品倾销进口,保护国内相关产业而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即在倾销商品进口时除征收进口关税以外,再征收反倾销关税。

9.10 海关税则

海关税则是指一国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的应税商品和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是海关凭以征税的依据,是一国关税政策的具体体现。

9.11 计税标准

计税标准是指海关在计征各种商品的关税时,从收取最大税额的角度考虑,对不同的商品设置不同的征税方法。

9.12 通关手续

通关手续是指出口商或进口商向海关申报出口或进口,接受海关的监督与检查,履行海关规定手续。

9.13 关税配额

关税配额是指对一定数额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和免税的待遇,对超过数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

9.14 关税有效保护率

关税有效保护率是指一种加工产品在关税结构作用下带来的增加值的增量与其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加工增值的百分比。

10.1 非关税壁垒

非关税壁垒是指关税以外的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

10.2 进口配额制

进口配额制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与金额加以直接的限制。在规定的限额内

商品可以进口,超过限额不准进口,或征收较高的关税或罚款。

10.3 “自愿”出口配额制

“自愿”出口配额制是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规定在某一时期内某种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配额,在限定的配额内自选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

10.4 进口许可证制

进口许可证制是指进口国家规定某些商品的进口必须事先领取进口许可证才可进口,否则一律不准进口。10.5 外汇管制

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专卖实行限制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汇价稳定的一种制度。

10.6 进口押金制

进口押金制是指进口商在进口商品时,必须预先按进口金额的一定比例和规定的时间,将一笔现金无息存放在指定的银行,方能获准进口。

10.7 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各国为了保证其进出口商品的质量,或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及保护环境或防止欺诈行为而设立的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

10.8 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各国为了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健康,保护自然环境,对进出口的农畜、牧产品等初级产品,以及制成品,甚至服务,采用或实施必要的卫生和环保措施。

11.1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或法人对其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发明、成果和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也就是人们对自己通过脑力活动创造出来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权利。

11.2 国际知识产权交易

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是指与贸易有关的某些知识产权拥有者转让其使用权并收取报酬的行为。

12.1 国际服务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国家之间服务的交换,表现为国家之间服务的提供与消费。

12.2 国际服务贸易壁垒

国际服务贸易壁垒是指一国政府对外国服务生产者的服务提供或销售所设置的起障碍作用的政策措施。13.1 国际投资

国际投资是指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一种国际经济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比国内更高的经济效益。

13.2 对外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一个国家的投资者输出生产资本直接到另一个国家的厂矿企业进行投资,一并由投资者直接参与该厂矿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13.3 对外直接投资自由化

对外直接投资自由化是指东道国缓解或消除针对外国直接投资者的各种限制性政策和措施。

13.4 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是指跨国界进行直接投资并且获得控制权的企业。

13.5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是指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的产品、原材料、零部件、技术与服务的贸易活动。13.6 转移价格

转移价格又称调拔价格或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价格,是指公司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在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时,公司内部实行的价格。

14.1 出口管制

出口管制是指出口国政府通过各种经济和行政的措施,对本国出口贸易进行管制的行为。

14.2 多边出口管制

多边出口管制是指几个国家政府,通过一定的方式建立国际性的多边管制机构,商讨和编制多边出口管制货单和出口管制国别,规定出口管制办法等,以协调彼此的出口管制政策和措施,达到共同政治和经济目的。

14.3 贸易制裁

贸易制裁是指一个国家或国际组织,为了维护自身经济贸易利益和规则,对某一国家采取限制或剥夺贸易经验交流会的行为和措施。

14.4 国际商业贿赂

国际商业贿赂是指向外国政府官员提供金钱、贵重物品等其他好处,为自己谋取商业利益和回报。15.1 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区域内或区域之间的国家和政治实体通过局面文件,逐步实现彼此之间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进行各种要素的合理配置,促进相互间的经济与发展,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进而协调产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相应建立超国家的组织机构过程。表现为各种形式的区域经济贸易集团的建立。15.2 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指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所组成的经济贸易集团,在成员国的货物贸易或服务贸易之间彼此取消关税和非关税的贸易限制,但对非成员国仍然维持各自的贸易政策。

15.3 关税同盟

关税同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所组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完全取消关税和其他壁垒,并对非同盟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税率而结成的同盟。

15.4 贸易转移效果

贸易转移效果是指关税同盟一成员方在关税同盟建立前从生产成本比较低的非成员方进口,在关税同盟建立后,转而从生产成本较高的同盟内其他成员方进口,这种便利贸易流向源于关税同盟贸易自由化的歧视性。16.1 世界组织

7.国际风格派的名词解释 篇七

国际风格派的目标主张

风格派的目标是把建筑、雕刻和绘画有机地组成一个明白易懂的、基本的、不动感情的结构。主张把艺术从个人情感中解放出来,寻求一种客观的、普通的、建立在对时代的一般感受上的形式。风格派建筑师努力寻求尺寸、比例、空间、时间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否定建筑中封闭构件的作用,消除其内部和外部的两重性,打破室内的封闭感与静止感而强调向外扩散,使建筑成为不分内外的空间和时间结合体。建筑造型基本以纯净的几何式:长方、正方、无色、无饰、直角、光滑的板料作墙身,立面不分隔区别作用,认为最好的“艺术”是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风格派的主要成员有画家蒙德里安;陶斯伯、雕刻家万顿吉罗(Vantongerloo)、建筑师万特霍夫(Matn·Hoff)、奥德(J·J·P·oud)、里特维德(G·T·Rietveld)等。风格派代表作是1924年由里特维德设计的乌德勒支(Utrecht)的施罗德住宅。

国际风格派的特点

风格派不仅关心美学,也努力更新生活与艺术的联系。在创造新的视觉风格的同时,它力图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陶斯柏声称:“艺术……已发展成了足够强大的力量,能够影响所有的文化,而不是艺术本身受社会关系的影响。”在他看来,绘画和雕塑已不再是与建筑及家具不相干的东西了,它们都同属一个范畴,即创造和谐视觉环境的手段。这种用艺术改造世界的思想显然是过于理想化了。

风格派的作品虽然没有可理解的主题,常冠以“构图第X号”之类的名称。但这些作品有其深层次的内涵与意义,它们体现了大多数欧洲人民渴望和谐与平衡的心态。蒙德里安认为,只要普遍的和谐还未成为日常生活中的现实,那么绘画就能提供一种暂时的代替。风格派出现于荷兰并非偶然,它与人类征服自然的“荷兰精神”和宣扬克制与纯洁的荷兰清教传统相一致。有人认为四四方方的田野、笔直的道路和运河这种人工的荷兰景色是风格派绘画中隐匿的主题,这种说法未免有些牵强,但风格派艺术确实以一种几何和精确的方式表达了人类精神支配变化莫测的大自然的胜利,以及寓美于纯粹与简朴之中的思想。

国际风格派的艺术家代表

里特维尔德

风格派最有影响的实干家之一是里特维尔德,他将风格派艺术由平面推广到了三度空间,通过使用简洁的基本形式和三原色创造出了优美而功能性的建筑与家具,以一种实用的方式体现了风格派的艺术原则。里特维尔德8岁时便师承其父制作家具,20岁开始学习建筑,深受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19他单独开设了一间家具店,19加入风格派。他一生设计了大量 家具,其中红/蓝椅无疑是20世纪艺术史中最富创造性和最重要的作品。

里特维尔德这几件作品以其完美和简洁的物质形态反映了风格派运动的哲学,并向人们表明,抽象的原理可以产生出满意的作品。红/蓝椅是风格派的典型作品,在艺术史上人们难以找到一件相比拟的作品能如此完美地体现一种艺术理论。它由机制木条和层压板构成,13根木条相互垂直,形成了基本的结构空间,各个构件间用螺钉紧固搭接而不用榫接,以免破坏构件的完整性。椅的靠背为红色的,坐垫为蓝色的,木条漆成黑色。木条的端部漆成黄色,以表示木条只是连续延伸的构件中的一个片断而已。里特维尔德曾这样说起过红/蓝椅:“结构应服务于构件间的协调,以保证各个构件的独立与完整。这样,整体就可以自由和清晰地竖立在空间中,形式就能从材料中抽象出来。”红/蓝椅既是一把椅子,也是一件雕塑,尽管坐上去并不十分舒服,但恨据设计者的最初目的,它还是相当功能性的。几年以后,里特维尔德设计了一组吊灯,批量生产的灯管被小黑块固定住,然后悬挂起来,其中两支水平,一支垂直,由此创造了一件实用而全无矫饰的灯具。这种灯具后来被包豪斯广为采用。

8.国际金融名词解释 篇八

交易内容不同 期货交易是在未来远期支付一定数量和等级的实物商品的标准化合约,而期权交易的是权利,即在未来某一段时间内按敲定的价格,买卖某种标的物的权利。

交割价格不同 期货到期交割的价格是竞价形成,这个价格的形成来自市场上所有参与者对该合约标的物到期日价格的预期,交易各方注意的焦点就在这个预期价格上;而期权到期交割的价格在期权合约推出上市时就按规定敲定,不易更改的,是合约的一个常量,标准化合约的惟一变量是期权权利金,交易双方注意的焦点就在这个权利金上。

保证金的规定不同 在期货交易中,买卖双方都要交纳一定的履约保证金;而在期权交易中,买方不需要交纳保证金,因为他的最大风险是权利金,所以只需交纳权利金,但卖方必须存入一笔保证金,必要时须追加保证金。

价格风险不同 在期货交易中,交易双方所承担的价格风险是无限的。而在期权交易中,期权买方的亏损是有限的,亏损不会超过权利金,而盈利则可能是无限的——在购买看涨期权的情况下;也可能是有限的——在购买看跌期权的情况下。而期权卖方的亏损可能是无限的——在出售看涨期权的情况下;也可能是有限的——在出售看跌期权的情况下;而盈利则是有限的——仅以期权买方所支付的权利金为限。

获利机会不同 在期货交易中,做套期保值就意味着保值者放弃了当市场价格出现对自己有利时获利的机会,做投机交易则意味着既可获厚利,又可能损失惨重。但在期权交易中,由于期权的买方可以行使其买进或卖出期货合约的权利,也可放弃这一权利,所以,对买方来说,做期权交易的盈利机会就比较大,如果在套期保值交易和投机交易中配合使用期权交易,无疑会增加盈利的机会

交割方式不同 期货交易的商品或资产,除非在未到期前卖掉期货合约,否则到期必须交割;而期权交易在到期日可以不交割,致使期权合约过期作废。

标的物交割价格决定不同 在期货合约中,标的物的交割价格(即期货价格)由于市场的供需双方力量强弱不定而随时在变化。在期权合约中,标的物的敲定价格则由交易所决定,交易者选择。

合约种类数不同 期货价格由市场决定,在任一时间仅能有一种期货价格,故在创造合约种类时,仅有交割月份的变化;期权的敲定价格虽由交易所决定,但在任一时间,可能有多种不同敲定价格的合约存在,再搭配不同的交割月份,便可产生数倍于期货合约种类数的期权合约。

利率平价理论:远期差价是由两国利率差异决定的,并且高利率国货币在期汇市场上必定贴水,低利率国货币在期汇市场上必定升水。

银行危机主要是指系统性挤提存款导致大批银行无法将存款兑现,进而陷入破产倒闭的境地。债务危机是指由众多债务人不能按时偿付债务所引起的恐慌和危机。

货币危机是指由于经济形势恶化或者投机者冲击,在外汇在市场上人们因失去信心而大量抛售本国货币,进而形成本币贬值的巨大压力;当货币当局干预无效时,本币打幅度贬值,有进一步造成金融资产缩水,企业经营困难,金融机构倒闭,乃至社会经济混乱。

上一篇:财务工作简历范文下一篇:如何加强统战工作宣传力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