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024-09-06

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共13篇)

1.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一

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平镇大德小学

李慧 勤丰小学

周巧梅

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中的一个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迫在眉睫。和谐师生关系,是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重要保证。从教几年来让我对和谐师生关系深有体会,并意识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确实有助于转变班级风气,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一)平时多与学生接近,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初到这所学校的我,对于刚接手的班级来说,不仅我对这个班不熟,而且学生对我也不熟,学生之间存在问题,这对教师特别是对于刚上任的班主任来说,可以说是第一大难题,怎么办?怎样来了解这个班的整体素质?怎样来了解班上学生的情况?这一系列的问题是任何一个刚参与教学工作的教师所要碰到的,但这些问题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如何来解决呢?对此情况与问题我采取了平时多与学生接触的办法,如下课后,到学生当中去和他们一起谈天说地,和他们一块玩一些有意义的游戏活动。边玩边询问他们在小学的情况,边玩边了解班上哪些学生在小学是“调皮王”,哪些学生在小学是教师的“钉子户”,哪些学生是“尖子生”……这样一来,一箭双雕,既可以达到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又可以了解班上的一些学生在小学时的情况,由此,可以提前做好准备,以便防止一些类似的情况发生,做到防微杜渐。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例如班上有一位学生经常偷窃同学的铅笔,橡皮擦,和课外书的事情,该学生的行为被我知道后,我并没有在班上揭他的伤疤,而是多次找他谈心,给他分析当今的形势和他的现状,让他自己明白读书是为了自己,从而达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达到教育他人的目的,虽然实习已结束我已离开实习学校,但那位学生还与我有联系,而且也没有出现偷人家东西的事情,彻底改掉了他自己的恶习。

(二)以身作则,以理服人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生活在大家庭的学生当中,班主任,就好比这个家的家长,一个班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因为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在不同程度上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班上的学生,他的言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管好自己班的学生,首先要管好自己,起到表率的作用,在学生面前要树立榜样。这样,处处从严要求自己,学生对班主任也会产生一种信任感,从而自己也会从严要求自己,这样一来,会自觉不自觉地把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从而达到和谐的关系。

(三)课堂上多些微笑

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还能够从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教师脸上的表情是课堂教学中的“晴雨表”,如果教师脸上表情呈现出严肃,那么学生会有一种畏惧心理,从而使课堂活跃气氛很难上来,教师上课感到乏味,学生听课感到吃力,这样一来,教师既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又不能调节师生关系的和谐。反之,如果课堂上多些微笑,上课时对学生多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坚持课堂上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发言,争抢回答的局面,课堂气氛就会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课堂上就会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氛围。学生在这节课上,不仅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个人的长处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生的胆量也会逐渐变大,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师生关系健康和谐的发展,最终达到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目的。关于这种情况,我在上语文课时,深有体会。实习初,我较严,学生很少回答问题,而后,我采取了课堂多微笑的方法,结果,效果完全不同,不仅师生关系得到了改善,而且学生对我的课越来越感兴趣。

(四)创造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

用爱心融化学生,教师必须真情付出,把学生当成真正的人,尊重其人格,满足其需要,给予学生无私的爱、理智的爱、纯粹的爱、科学的爱,给予学生需要的爱。同时,要以无私的胸怀热爱每一个学生,既要爱“白天鹅”更要爱“丑小鸭”,以满腔热情来迎接那些淘气的学生,成绩不好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不同特点,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引导,使每一个学生都向良性方向发展。将“生命的火、赤诚的心、真挚的爱”奉献给他们,用心灵的温暖去医治他们心灵的创伤,用师爱的甘露洗去他们身上的污垢,使他们健康成长。用教学艺术魅力吸引学生。教师的职责就是为学生创造最有利于其学习的和谐氛围,真正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动力。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恰当设计教学目的,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有效调控教学过程,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注重用美的教学语言、好的教学节奏、完善的教学程序、有效的教学方法等吸引学生,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开启学生思维闸门,拥有和谐的情感氛围,从而建立起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创造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用个人魅力感化学生。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真正的教师首先应是人格之师,其次才是知识之师。教育者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教育,对学生的一切评价与引导都以人格因素为重。面对学生的过失和错误,教师要给予宽容和理解,“唯宽可以宽人,唯厚可以载物”。

善于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自己所讲的内容被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对成绩差的学生不能一味地进行指责,而应耐心、温和地指导,使这些学生感到教师容易接近,从而感谢教师,尊敬教师,努力学习。让老师与学生一起牵手共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2.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二

一、加强师德修养, 具备过硬的自身素质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前提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学生, 因此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 “其身正不令则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时刻做学生的表率, 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要有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较强的能力。

“给人一碗水, 自己必须准备一桶水”。这“一桶水”所折射的道理显而易见。

2. 要有深厚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学生最初的崇拜是盲目的, 只有当老师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人格魅力使学生深深折服时, 他们才会找到人生起步的坐标点。自尊而不自负、自爱而不自封、自强而不蛮干、自信而不盲动, 举止得体、儒雅可亲、刚正不阿、一身正气正是教师人格魅力之所在。

3. 要坚持学习, 不断吸取新知识充实自

己, 要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不能让自己的思想落伍。每天站在学生面前时, 都能别具一种神韵, 别有一番风采。

教育者必须具备过硬的自身素质, 这一方面是由教育本身的特殊需要所决定的。另一方面, 教师的良好风范能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有了这个吸引力, 学生才乐意从情感上接纳老师。

二、爱心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基础

教育的真谛是真诚无私的爱, 作为教师必须善待每一个孩子, 善待每一个孩子的每一份情感。只要用一颗真诚无私的爱心, 与孩子们一起拨动爱的心弦, 就一定能在师生之间产生强烈的师生共鸣。我班有一名同学父亲因车祸而死, 母亲得了精神病, 家里只有奶奶与她相依为命, 家里经济贫困, 她经受这样的打击后似乎变了一个人, 从此变得孤僻、沉默、不合群了。我首先想到的使用真诚的爱去温暖她的心, 课余时间给她补课, 组织热情的慰问队在各方面去帮助她。慢慢的, 孩子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孩子们都是懂得爱心的, 他们渐渐的理解了我, 知道我是全心全意为他们的, 从这件事以后, 我身边的学生慢慢的变成了我的朋友。

三、尊重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关键

1. 尊重学生要理解学生

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 都想得到赞美和认可, 这是他们共同的心理需求, 学生之间个体差异很大, 学习较差的学生往往缺乏自信, 学习态度消极。对于这样的学生, 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并加以赞扬, 以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例如, 在课堂上, 鼓励他们大胆举手发言, 对答对了的给予肯定和赞扬, 答错了的也要肯定他们的积极性, 这么做让学习较差的学生建立自信心, 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 从而在学习上形成良性循环。

2. 尊重学生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自尊心人皆有之, 并与自信心、进取心密切相关。因此, 教师一定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特别是对有问题的学生切忌当众羞辱、体罚。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老师, 就是在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愤怒的时候, 也要时刻记住不能让儿童成为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

3. 尊重学生要平等的对待学生

在教育教学中, 老师和学生虽然身份不同, 但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 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 平等地对待学生。教师在平时与学生的交流中, 应注意小节, 当需要学生帮助时, 应用请字开头, 得到了学生的帮助教师应道声谢谢。如果我们能平等的礼貌的对待学生, 就可以增强教师的亲和力, 密切师生关系, 为教育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4. 尊重学生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宽容是增进师生感情的催化剂, 老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以一颗宽容的心去理解、体谅学生。或许,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令您生气万分, 但您的宽容远胜过指责和批评。在您的宽容之下, 学生会心悦诚服地改正其错误, 而绝不是表面的顺从。老师对学生的宽容是增进师生感情的催化剂, 是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一味良药。”

四、赞美是师生关系和谐的桥梁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实践证明表扬有着奇迹般的作用。老师对学生的欣赏、赞美可以驱散学生心头的阴影, 点燃学生即将泯灭的希望之光, 铸就学生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 帮助学生克服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让他们尽情享受成功的喜悦。学生在老师那肯定和信任的一言一行中, 感受着老师对自己的欣赏和信任。在这样的人际关系之下, 学生快乐、努力地去做好学习中的每一件事, 老师因学生的上进而欣慰。师生之间的感情在一举手一投足中得到了展现, 师生之间彼此心领神会, 关系融洽、和谐。

五、幽默是师生关系和谐的调节剂

幽默是调节剂, 它能使那种严肃紧张的气氛变得轻松、活泼。教学中, 教师幽默的语言修养, 能使课堂生花, 教学增色。老师幽默的教学语言可以使师生关系和谐, 而且有利于促进师生合作, 使得教学相长。

六、正确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和谐的有效途径

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未来, 父母的希望, 而做家长的往往又会把这种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这无疑给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增加了压力, 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应主动与家长多联系、多交流, 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很多学生在学校和家里完全是两个样, 因为现在的孩子面子观念都很强, 往往会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在老师和同学面前, 而在家里则就无所顾忌了。一个老师只有掌握了学生在校内校外的表现, 才可能真正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一个学生。同时, 父母也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在孩子身上可以折射出父母为人处世的哲学和做人的准则。老师和家长之间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希望孩子能够成人成材, 因此在孩子的教育观念、方法等方面通过沟通是可以达成共识的。班主任在家长面前应放下老师的架子, 以平等的朋友身份对待家长, 共同探讨、研究教育孩子的最佳途径。但由于班主任工作具有特殊性, 一方面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又要维持学校的校规校纪, 因此在学生个体与整体之间与个别家长之间可能会产生分歧。例如:对部分严重违纪的学生应受到学校相关的处罚教育, 但家长往往不愿接受。对此, 班主任应提前与家长取得联系, 及时沟通, 讲明其中的道理, 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共同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3.浅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三

一、尊重信任学生

尊重学生热爱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学生觉得老师爱他,重视他,才敢亲近老师,才乐意接近老师,才能够真正的热爱老师,师生之间的互爱才是最理想的师生关系。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当学生有了进步或成绩时,心里总是希望老师给予表扬;当学生有了错误时,一般都害怕老师的批评;特别不希望老师在同学们的面前批评。这些都反映了学生的自尊心理,教师要懂得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该表扬的表扬,满足学生的愿望,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和关注。批评学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在同学面前批评的就不要在同学面前批评,不能一味的指责,更不能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特别是经常违纪、学习差的学生,更应注意这一点。否则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产生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态一旦形成,师生间应有的和谐关系即不可能存在,任何教育上的努力都将难以奏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必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教师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善于采纳学生的建议,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儿女手足,有了这种感情,才能把每一个学生培养好。

二、勤与学生沟通,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一般来说,年龄、经历、个性和知识水平上的悬殊差异,使教师和学生很难统一对许多问题的认识,更不易有相似的兴趣爱好。这时教师就应和学生能够在认识和情感上沟通。教师和学生的沟通,要注意口头表达是否流利,是否清晰,是否有充分的说服力与感染力,此外还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方面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听取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认识和兴趣爱好,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和态度武断地强加给学生,力求与学生达到良好的沟通。另一方面,还要把握好沟通的时机。比如批评一个学生时,就要注意选择他能接受的有利时机。

三、突出的个人魅力和良好的个人品质

一个衣着高雅、风度潇洒的教师,无疑会比一个不注意儀表的教师更容易赢得学生的喜欢。但师生较熟悉以后,外表的作用已退其次,教师的个人魅力和品质作用就凸现出来。教师的个人能力如果比较突出,就会使学生对他钦佩并愿意与之接近。教师的知识如果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善于组织教学和班级管理,再加上一两种特长,无疑会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师的个人品质也是师生能否建立良好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总喜欢提到他喜欢的教师的很多个人品质:亲切、热情、开朗、富有同情心、公平、正直等等。具有这些好的品质,会增加一个教师受学生喜欢的可能性,有利于师生良好关系的建立。

四、关心、爱护学生

学生是有感情的人,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爱护和关怀。只有教师从内心真正的爱学生,学生才会发自内心的喜欢老师、信服老师,正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所以,爱生是尊师的前提,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才能促进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赢得学生对教师的信赖和尊敬,沟通师生之间的思想感情,增进师生关系,为学生接受教师的严格要求并转变为相应的行为奠定了情感基础。

爱学生还要和严要求相结合。严要求本身也是爱护学生的一部分,当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我们才会向他提出更多的要求,这种要求里面就饱含着我们对这个人的爱。因此,爱学生不能是没有原则的爱,而应该和严要求相结合,否则,师生关系会划入另一个泥潭,不利于师生良好关系的建立。

五、师生间相互理解

一位合格的教师应该能够辩证的认识学生,鼓励学生,赏识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让教师大伤脑筋的事情,诸如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作业态度不认真;不遵守纪律,课上打瞌睡,随便说话,迟到,并抱怨学生太笨,讲了多少遍学生都不会等,但是如果我们结合我们自己读书时的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就会渐渐了解学生的苦衷,因此,理解是交往的前提条件,只有相互理解,才能相互沟通、相互倾听、相互信任、相互合作。没有交往,人与人的交往就会萎缩,教师的讲解不再是教者单方面的表演或说教,相互理解才能清除长期统治教坛的师道尊严的屏障,才能使师生间彼此走进对方的心灵世界,使师生情感产生共鸣。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停留在过去的“师道”上,不理解学生的思想,对某些学生的行为,思想及言论感到不可思议,想不通,这就是某些教师不能想学生心中所想,引起共鸣的结果,达不到师生的和谐交往。

4.如何在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四

如何在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根本,能充分发挥师生主体能动性.

作 者:李燕林 作者单位:韶关学院医学院,广东,韶关,512026刊 名: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年,卷(期):20(12)分类号:关键词:

5.浅谈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篇五

摘要: 教育是一种人类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活动。它的实施者是人,教育对象是人,评价者也是人。因此整个教育活动的基础也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尤其是师生关系更是其核心。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更要学会思考。教育观念要转变,教育手段要更新,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也日益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新课程呼唤和谐的师生关系。该如何建立化学教学中的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

和谐;教学;师生关系

一切成功教育都离不开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大厦得以建立的基石。师生关系可以反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质量,良好师生关系的核心是理解与尊重。这是在不断的师生互动中逐步建立的,不仅需要教师有一种民主精神,还需要掌握一系列的沟通技巧。

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历程,师生互动的性质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由一定的观念(诸如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等)支配其教学行为,对学生施加影响。而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需要,理解、接受教师的影响,并在行动上做出反应。学生的反应又进一步强化或者修正教师原有的教育观念与行为。所以,师生互动构成了教学活动中的正反馈机制。本学期,我研究的课题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促进课堂互动交流”,所以主要工作首先就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师生关系,来促进课堂交流互动,在实践中积累了点滴经验,下面主要从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方面来说一下自己的实践成果。

一、要尊重学生人格,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尊重是开启学生心灵门窗的钥匙,美国教育家爱墨生说:“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教师与学生在道德人格上完全是平等的。尊重学生人格,以平等、友善、诚挚的态度对待学生,不讽刺、挖苦、辱骂、体罚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类有许多方面的品格,但有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人生的顶峰,这就是个人的自尊心。”在日常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呵护好学生的自尊心,与学生以诚相待。特别是不要在集体场合中指名道姓的批评和指责学生的过错。教师只有尊重学生,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相处,才能达成师生间的沟通理解,才能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感情、智力发展、兴趣爱好和禀赋倾向,从而得心应手地实施教育。尤为重要的是,尊重人格是培养人格的最有效的方式。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让学生体验到作为人的尊严感,而这正是育人的关键之所在。

公正是人格的脊梁,教师要平等对待全体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学生,相信他们都是有上进心的,都是爱学习的,都能够改正缺点错误的。对他,们做得不好的地方应理解宽容,平时应多鼓励引导,少批评训斥。

二、要信任了解、关心爱护学生。

充分信任学生,是师爱的具体表现。当学生感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时,他们便涌起一种自豪感和喜悦,便会对老师产生更强烈的信任,从而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在教育实践中,对于品行端正,学业上进的学生,或者对于那些犯过错误,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都应给他们以充分的信任。当他们取得成绩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把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教师要用真情去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善于与学生沟通,缩短与学生的空间距离。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越近,关系也就密切,感情越融洽;相反,距离越远,关系越淡泊,感情越冷漠。教师可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比此的情感、体验和关念;教师可与学生共同学习,一起游戏,玩耍。

三、要讲求民主,宽严有度。

教师与学生的人格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要积极营造教育民主的氛围。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地教导学生,而是以一个引路人的角色来帮助、点拨学生。教师要毫不犹豫地抛弃师道尊严,要成为学生平等的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个性张扬的促进者。老师可以批评学生的种种错误,而学生也可以对老师的失误给予指正。在这种民主平等的氛围里,师生互相尊重,学生自主自信、独立思考的素质才能得到培养,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张扬。对学生的要求,教师须正确把握宽与严的标准和尺度,做到严格而不苛刻,宽容而不放纵,使教师的要求和期待能够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进而真正转化为他们的进步行为。

四、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宽容是一种民主精神的表现。老师的宽容有利于加深师生间的了解和尊重,从而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宽容不是教育的最后环节。教师要在宽容学生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错误,鼓励其敢于承认错误,认真改正错误,避免重复犯错。在某种意义上,学生成长过程是个体不断内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如果操之过急,或者态度、方法不当,极有可能导致学生暂时的屈服或永久的背叛。当然,宽容并不等于放任自流,而应是及时引导和积极鼓励,根据正强化原理,把学生的优点及时反馈给学生,学生就会增强自信,驱除心灵的灰暗。学生难免犯错误,犯了错误,教师要用爱心去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做到心理相容,理解、宽容、用优点融化缺点要比惩罚更有效。

五、要与学生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韩愈提出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教师固然在专业知识上比学生精深,但在知识的广度上可能还有所不及。面对每个学生,面对各种扑面而来的信息,教师应该抱有谦虚的态度,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因此师生关系的调整也就变得十分自然了:老师可以凭借自己的传统经验引导学生,学生也可以凭借自己的敏锐、朝气影响老师;教师不再是为师者生硬的灌输,而成为智慧与智慧的启迪,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成为师生共同探讨、共同成长、共同走过的一段美好历程。

爱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喜欢一个教师,也就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课程,喜欢与这个老师交流,才能真正的在课堂上动起来。所以教师要善于交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的真情实感,聆听他们的心声;教师更要善于引导学生和自己交流,让学生向自己倾吐真情。总之,只有坦诚相待、平等交流,才能相互了解,达成共识,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李秀伟:和谐之美——师德修养案例评析[M].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2006、4

2、王秀玲:碰撞与沟通[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3

3、魏书生:魏书生文选[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

4、亚米契斯(意):爱的教育 夏丏尊译 杭州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6-1

6.浅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篇六

浅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1世纪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也是教育公平化、民主化、人性化得到充足发展的世纪.在21世纪,教师与学生应该是知识的传授者与接受者的关系,而不是所谓的尊卑关系与从属关系.因此,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独立的、和谐的.

作 者:李瑞森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县横溪职业技术学校刊 名:新课程(教师版)英文刊名:XINKECHENG年,卷(期):”“(7)分类号:关键词:互尊互爱 自身修养 师生关系

7.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七

在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实施中,音乐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分支,提出“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的全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应在长期的、多次的美感发生和发展中来影响学生的情感状态和意向,形成审美情操,从而完善人格的发展”。所以,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建立一种充分体现师生民主平等、师生沟通合作、师生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显得极为重要。那么,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建立和谐友爱的新型师生关系呢?下面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是要认识建立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意义

发展素质教育,建立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关系到每一个学生,关系着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关系着我国教育的未来。国家兴衰,素质教育是关键;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教与学的关键问题是师生关系问题,师生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没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是行不通的,师生关系这一核心问题不解决好是根本不行的。因此,平等民主,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是时代的要求,它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2 1世纪的创新人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水平,对于学生们能健康成长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音乐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关系到全体国民审美素养的提高。全新的教育观念,科学合理的教育思想,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特别是在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师生关系这个教学过程的核心问题不可小视。

二是要改变传统师道尊严,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一些传统文化根深蒂固,无论是社会、学校、教师、还是家长、学生,仍然受着传统文化中一些糟粕东西的束缚和影响。在教师看来,学生就是学生,他们的天职是听命于教师;学生们也顺理成章地把自己当成了服从者。这种关系演变了几千年,简直成了天经地义的真理。如果有哪一位学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跟老师顶撞,无论老师的言行是否正确,该生都将受到教师、家长、社会,甚至是来自学生们的严厉批评和指责。这就是陈旧的师道尊严观念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中作怪。这种后果的不断重演,必将消磨学生的个性,禁锢学生的思想,被几千年陈腐的精神糟粕给“奴隶”了。这种几千年“师道尊严”所形成的教师与学生不平等的等级观念,已人为的将教师与学生间设置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一方高高在上,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一方默默忍受。它切断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取消了师生间的教与学的互动。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个性得不到充足的展示。教师所谓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和培养2 1世纪创新人才就只是一句空话。

然而,社会民主化的进程,生本教育的兴起,已经对陈旧的师生关系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冲击,再加上生活方式和获取知识渠道的多元化,信息来源的快捷.人们个性的鲜明,破除传统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已成为历史所趋,人心所向。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念,可以使教师有了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有了正确的教师观,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整体效益、间接效益和长期效益。另一方面,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依法保护自己和学生的合法权利和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提高依法执教的水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相处,为实现共同目标彼此认同,情感上相亲,行为相近,双方互相沟通,心灵相互交往,师生关系中的感染、陶冶功能得到充分运用,使其教育效果得到充分发挥,给学生以展示自己个性和特长的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消除以往的自卑心理,树立应有的自信,创造主动学习的氛围。

三是要建立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高中时期是一个人心理迅速成长的时期,他大量吸取外界的养份充实自己。在此时期,直接影响学生思维变化之一的,就是教师,这里面包含着教与学的双边互动,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情感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促使他逐渐地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今天的音乐教师就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和修为。

首先,音乐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树立起自己良好的形象和威信。“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不同程度上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学生,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无可置疑的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其次,音乐教师要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和创新的精神。用教师的智慧引导学生自主掌握知识,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的言行。这就需要教师来断地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教育者首先要爱教育。”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调整和自我超越,才能不断地更新知识面,拓宽知识面,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然后,音乐教师与学生要平等民主,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和宽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以生为本,那么,教师与学生就自然而然的有了心灵沟通,会民主平等的探讨学术知识,学生才会由被动变为主动,才会信任你、尊重你、接近你,教师与学生就自然而然的有了心灵沟通,会民主平等的探讨学术知识,学生将会由被动变为主动,将会对知识体系再创造、再加工,发挥出他们巨大的潜能,而获得新的意义,新的理解,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就不断加强。而教师宽阔的胸怀,积极的心态更会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四是建立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就要学会及时化解师生矛盾

事物是在矛盾中变化发展的,教师和学生的长期相处,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这样,就需要教师能够结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运用生活中的事例经常性地指导学生,教育学生尊重老师,采取与人为善的态度,学会全面地看问题。学会采用适当的方式和老师交换意见,然后让学生充分理解老师在教和学生的学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齐心奋斗的。老师是最无私的,巴不得把自己全部心血和智慧都奉献给自己的学生,对待犯错误的同学老师提出批评也是为了同学好。要让学生理解老师的用心良苦,老师也是人不可能完美无缺,有时也会犯错误,学生对老师有看法、有意见也可以全盘托出,这是尊重老师、热爱老师的一种表现方式,是师生间真诚相待的先决条件。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育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施展才华、改革创新的空间,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会使我们体会到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表现在师生间互相启迪、激励、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它更注重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人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以新的学习方式,使人获得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在当今教育的新形势下,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去教育和影响学生,积极实践,把握“五要”即:要爱、要用、要谈、要管、要赞。让学生们自己去体会、去思考、去把握,在学生自我塑造成为品行兼优人的同时我们教师也得到了快乐和满足。

摘要:高中生所处的年龄段以及认知与学习能力的积累决定了高中音乐教育相比初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有着特殊性。基于高中音乐教育的特殊性,适时提高高中生审美修养的音乐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教学环境的关键。笔者结合多年高中音乐教学的经验,从认识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意义、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学会及时化解师生矛盾四方面,对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建立和谐友爱的新型师生关系加以阐述。

8.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八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建立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有的班主任很受学生的欢迎。而有的班主任和学生关系比较紧张,甚至和学生产生对立的情绪。为什么会有这种截然不同的现象呢?通过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想成为学生喜欢的班主任,必须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才能滋润学生的心田,才能感化学生的心灵,管理起学生才会得心应手。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用情感交流打动学生

没有情感交流,就没有教育,就没有感悟,也不会教出懂得感恩的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当你处处为学生用心,学生自然会有默契。下面是一个实例:有一次,我在学生的假期日记后面简单地批了一句话:“虽然比较随意,但很有灵气,我喜欢看你的文章”。学生回到家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批语主动拿给家长看,非常得意,并且还把这件事情写在《老师我想对你说》征文中作为感激老师的素材,这件事对她影响巨大。

作为班主任老师,当你和学生一起聊天说笑,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和早晚读的空隙和学生谈心交流;当学生病了,你提醒他们吃药,也会去宿舍看望他们;当他们辛苦的时候,快乐的时候,悲伤的时候,感动的时候,你都在他们身边陪着他们走过一天一天平凡的岁月,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在学生心目中一定会有威信和感召力的,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要公正公平地对待学生

教师要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凭自己的感情偏袒、庇护一部分学生,鄙视、冷淡另一部分学生。在班级工作中你即使采取一次不公平的措施,也会毁掉你长期建立起来的公平声誉,哪怕你是无心的。所以,作为班主任,你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好或听话,就对他在其他方面的缺点放松乃至偏袒,也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差或比较调皮,就对他在其他方面的优点不以为然,乃至故意抹杀。如果那样做,学生就会感到班主任厚此薄彼,处理不公正,这不仅影响教师的威信,也难以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

三、批评学生做到严格与善良的圆满结合

要真心爱护学生,就必须严格要求,所以爱要有度,严要有方,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要适度,要合乎情理,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严格要求学生应以充分尊重学生为基础。平时批评学生时尽量做到善意的批评,特别是对屡犯错误的学生,讲究语言的艺术,进行细致恰当的批评,做到春雨润物细无声。学生对教师的批评感受到的不仅是合乎情理的严格,而且是充满人情味的关切,这样的做法为老师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样,与学生相处必须要合理运用教育艺术。合理运用教育艺术,首先明确教育的目的和注意教育手段,再次要注意与学生交流的方式,还有要注意教育的时机。这些都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研究学生的心理,经常关注和关心学生才能“熟能生巧”。

总之,我们要“爱”每一个学生,要尊重他们的感情和个性差异,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喜欢的班主任,才能把他们引向健康成长的道路。

9.浅谈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篇九

摘要: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是一种特殊的人社会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形成的多层次、多性质的关系体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学的必要手段,也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价值体现。

关键词:师生关系 特征 构建

苏霍姆林斯基说“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良好起点。古人云“”系其师信其道。”它深刻而精辟地说明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叶圣陶说过“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由此可见,教师作为学生的管理者,教育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和推动者,他的每一句 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举动,无不影响着学生和教育教学的效果。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师生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师相学”的关系。如“三人行,必有我师”中所说的师生关系;狭义上,师生关系是特指在各种学校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本文所谈的师生关系及理想的师生关系均是狭义的师生关系。当然,师生关系不能脱离“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既成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制约”,是处在一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下的教育结构中的特殊的社会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的优化,是建立在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基础上的,因此,其具有独特的特征。

首先,尊师爱生,相互配合。尊重师长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和教师的人格与尊严,对教师要有礼貌,虚心接受教师的指教与批评,尊重师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教师的最大满足。尊重师长,爱护学生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相互配合与合作,顺利开展教育活动。

其次,理想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的。民主平等体现了在教育过程中师生要相互尊重对方的人格和权利。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以长者自居,自立为绝对管理者、权威,归根到底还是因陈腐观念造成的,这种陈腐的教育观念,扼制教师的民主思想,制约着教师的自身发展。因此,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自己的作用,改变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看法。由于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社会民主化进程不断推进,学生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变化,对于师生关系民主化的要求更加强烈。教师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发生了变化:由简单的知识灌输者,成为知识传递的“火炬手”,促进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力量。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不是对立关系,也不是绝对权威,而是他们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虽然分工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所以在理想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不再是处于依附和从属的地位,他的主体性更加突出。

再次,共同创造,教学相长。新课改下的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不同于传统的教与学,知识不再是单独的由教师传授给学生,教与学不再是某个人所能完成的活动,而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他们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那么怎样创建和谐师生关系呢?

一. 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建立理想师生关系的先决条件

教师要想与学生取得共同语言,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就必须要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思想

意识、道德品质、兴趣需要、知识水平、学习态度方法、个性特征、身体素质、家庭背景等方面的情况,还要掌握班集体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因此,教师要利用观察、谈心、参加学生活动、走访等形式深入到学生中间去,要以宽容之心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多了解他们想法,及时把握他们的个体心理活动特点;对他们的思想倾向、习惯、愿望、兴趣、爱好等要表示自己心中有数的尊重,这样,会让自己在教育学生方面省去不少的烦恼。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不仅可以避免对学生的认识偏见,做到公正公平的关爱每一个学生,而且还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做出适当的教育决策,避免了再现一些教育上的失误而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

二.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建立理想师生关系的关键因素

教师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摆正心态,可尝试从两方面入手构建理想的师生关系:第一. 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发扬民主平等。

传统的教育观念忽略了学生的独立性、能动性、自学性,看不到学生自我完善和自我价值的基本需要,使学生丢掉了在成长过程中应有的愉悦体验,学生的独立个性、主体意识、创造精神受到了严重的摧残,使学生成为了接受知识的机器,师生之间成为对立的关系,所以教师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虽然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的角色、地位和知识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在科学真理面前,师生之间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扬民族、平等。在教育过程中,给学生质疑和展示的空间,使学生发挥他们的潜能和创造性,使他们独特的体验和想法得到尊重,这样并不意味着削弱了教师的权力,反而还会有助于教师创造性和主导作用的发挥,同时也会在师生之间建立起和谐融洽、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发展进步得更快。

第二,热爱尊重学生,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热爱尊重学生是教师的师德规范,是教师职业责任感的反映,它能使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高度负责。正可谓是“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该是多么和谐融洽。可是,并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做到这一点,仍有个别教师还以能把学生管得“服服帖帖”为荣,把讥讽挖苦作为激励学生的有效手段,将打骂学生作为“治恶压众”的法宝,却不知这些做法给学生带来的心灵创伤是很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一些悲剧的发生,老师和学生间的关系会越来越僵化,怎能建立理想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三. 提高教师个人修养是构建理想师生关系的核心要素

教师的道德修养、知识能力、教育艺术、个性心理品质无不对学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是赢得学生尊重的重要前提条件,教师应该不断提高个人修养,不妨从以下几点入手完善: 不断加强学习研究,使自己更有智慧才干。学生都喜欢有才气的老师,如果老师的知识量丰富,业务水平高就会折服一大批学生,所以在工作之余,教师应该多读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就提到:“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做第一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书读多了,你的各方面智慧才干就会更突出,你的课堂就会越发的让学生喜欢,你与学生的距离也会越近。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克服个人偏见和定势。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交往的最直接的“阵地”。教师需要不断地认识到自身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认识等方面的不足,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心,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的思维的火花,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大脑灵活思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被你的课堂迷住。

总之,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先做好自己,只有从教师自身做起,提高自身的修养、素质,用自己行为方式去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才能从真正意义上

教育学生。教师首先要爱学生,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被关爱、受重视,学生才会热爱教师。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只有处理好师生之间关系、二两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才会有和谐的学习气氛、积极的学习情绪和和良好的学习心境,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高,感受性灵敏,反应能力强,思维活跃,更易于理解知识,从而进入教育教学的最佳境界。

参考文献:

10.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十

一、尊重学生,乐于奉献

人们把教师比作是蜡烛、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教师也应该象蜡烛一样给学生付出自己的一切,像园丁一样精心栽培心爱的花木,对学生要亲切关怀、耐心帮助、平等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倾注全部的爱。这种爱是建立在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的基础上的,是对学生未来的深切关注。这种爱应该是经常性的、是公平的,不能只给学习好的同学,而对“学困生”冷若冰霜。因为教师的歧视和偏心,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挫伤自信心,从而导致他们拒绝教师的一切要求,产生逆反心理,自暴自弃,觉得前途渺茫,最终就会走向由厌学到弃学之路。教师要想赢得学生的尊敬,就必须主动的接近学生,了解学情,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有的知识全部传授给每一个学生。真诚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也是热爱学生的具体体现。如果学生犯了错误,教师要及时批评教育;教师本人有了错也应该勇于说“对不起。”并注意改正,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信任”是赢得学生心灵沟通的关键

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一定会给人的思想和行为造成巨大的影响。信任是人的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对人格的肯定和评价。学生成绩的好坏有一部分就取决于教师对学生能力的信心。信任也是一种激励的方式,这种激励可以激发学生积极而热烈的情绪,使他们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攻克一切难关,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信任本身也是社会的一种要求,它可以使人们懂得怎么样去做一个受人疼爱的人,怎么样去尊敬别人。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对自己的学生满怀希望、充满期待,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德、智、体等诸方面会逐步得到完善。每个人都有被别人所信任的希望,学生一旦得到了这种满足,他们就会感到鼓舞和振奋,就会产生巨大的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有了自信心,学生就会克服学习生活上的重重困难,用自己的成功去编织自己美丽的人生之梦,进而把梦变

为现实,做到“梦想成真”。记得去年我班有一个学生名叫张倩,她曾经几次被同学认为是小偷,班里尺子、钢笔、橡皮等学习用品丢了,同学们都会毫不犹豫指到张倩。对这样的指责,她选择了沉默,学习成绩一直下降。经了解,原来张倩在四年级偷过别人的东西,但我怎么也不会相信这么可爱的小女孩是小偷呢!我深入了解,询问她原来的班主任,那次偷东西是由于当时家里实在很困难,实在是没办法。但从那次以后她从没再偷过。即使这样,在同学们的心里始终认为他就是“凶手”。作为班主任我应该信任她,我利用课余时间与张倩沟通,聊天,送她学习用品。当她真正信任我时,我就希望她敞开心扉跟我说实话,从话语中我了解到她确实冤枉。班会上我开了一次主题班会,题为“信任身边的每一个人”,班会过后,张倩有了笑容,上课认真听讲,学习成绩直线上升。教师节她还写了一封信,谢谢我对他的信任。看到这里,我内心很欣慰,希望每位老师都要给孩子信任。

三、提高自身素质,展现人格魅力

教师个人素质的高低,不但影响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在师生关系上,更是决定了学生对你的态度。再调皮的学生对于德高望重、德才兼备的教师总是十分尊敬甚至崇拜。所以,要和谐师生关系,教师的自身素质必须不断加以完善和提高。只有素质高,涵养好的教师才能散发出更高的人格魅力。

学生们喜欢的教师形象当然是年轻漂亮,有亲和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年轻漂亮是一种美,但这毕竟是不可能人人拥有的。作为一名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和多方面的能力是一种美;面对学生,一张诚挚的笑脸,一句温馨的叮咛,这些也是一种美,并且是最永恒的美。在走进课堂时,不管有多大的烦忧,露出你真诚的笑脸,便可以拉进师生间的距离,常常,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次真诚的交流就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使教与学互相交融,师与生互相尊重,达到至高的教学境界。

四、锤炼教学语言,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吸引学生

教师传授知识,教育学生,主要靠语言来实现。教师的语言只有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幽默风趣,逻辑严密,才能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抓住进而打动学生的心。所以,教师在语言表达中既要注意准确性、又要使其富于艺术性、要有感召力,有激情,有鼓动性。尤其是语文教师应讲究语音、语调、节奏的抑扬顿挫,要一定的动作、表情等肢体语言来帮助,对语言进行渲染,使其能更加强烈地吸引学生。有些演员在表演时,什么道具都没有,却能把观众的心紧紧抓住,这就是语言的魅力。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教师更要做到语言形象、生动和直观,而且运用的描述或比喻要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践。例如我在教学《青蛙看海》时,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课文,在范读时,我入情入境,不同角色读不同语调,并加上动作,孩子们深深受到感染,老师不用讲,学生就能读懂文章。我还为孩子们创设情景,自编自演,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在玩中学到了知识。这样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信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做学生的朋友,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提出教师是教学这个共同体中的首席,这就是说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再不是以前的教师高高在上,而是要能够轻松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在创设的语境中参与自由交流,要向朋友一样平等对待他们,在课堂上教师既是良好的引导者,又是一个热心的、耐心的听众,还应该是一个谈得来的朋友。一个与学生关系紧张的语文老师,他的业务水平再高、课备的再充分、语言再生动,学生也会对他产生一种排斥力,不愿意上他的课。相反,如果一个与学生关系融洽的语文老师,即使他的业务水平一般,学生也会积极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积极因素。我认为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关键在于学生和老师之间要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六、对于课堂违纪的学生,多一些幽默风趣,少一些说教

在课堂上难免有违反纪律的学生,怎样对待课堂的违纪现象是一项艺术,它关系到教师对课堂的调控,关系到师生间的和谐关系。一句看似简单的训斥损伤的是学生的自尊,影响的是课堂氛围,更重要的是师生间的和谐关系受到影响。因此,在对待违纪学生时切忌简单粗暴。但是,亦不能放任自流,怎样对待?幽默风趣的语言胜过任何的说教。

七、关注学困生,多给他们一点爱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不能忽视班级中的“学困生”。要密切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及时地与他们沟通交流,要给他们思考、发言,表现自己的机会,课堂上要营造一种平等、和谐、互助的氛围,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有一次,我在一节数学课上,我没有像以往上公开课那样,提问我认为能回答好这些问题的同学来回答问题,而是按排逐个同学依次起来回答——从这排的第一名同学一直到最后一名同学,然后地第二排也是如此。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起来回答问题。结果,这节课是我到那时为止上的课堂气氛最活跃的一节课,即使是以前从来都没有主动回答过问题的同学,在这节课上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来了。从此以后,我明白了:其实那些所谓的“学困生”同样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同样也渴望表达自己、展示自己。

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这样学生也会更加的喜欢你,尊重你,更加喜欢你所任教的学科,从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我所任教的俩个班级,我都是有的放矢的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表扬与鼓励,让学生体会到受到了尊重,感觉到在这个大家庭里是人人平等的。激励他们不断上进。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尤其是师生之间心灵的交流沟通,能创造出和谐、融洽、民主、恬静、活跃的课堂气氛。这将有利于师生双方共同处于精神高度亢奋的状态之中,也可以把两者导入智慧的交流中,从而使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11.如何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十一

【关键词】 师生关系 和谐 尊重 赏识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师生提供一种心情舒畅、气氛融洽的心理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会具有更大的心理相容性,双方的相互作用会更加积极主动。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同时,教师也会因有好的心情而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交给学生。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教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对新课程而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遵循“民主、平等”的原则。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强调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权威与尊严,以教师为中心,导致师生之间缺乏平等的沟通对话,师生关系必然存在隔阂。在现代社会,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不仅仅需要学生尊重教师,同时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重,使师生之间形成一个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的和谐关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师生之间应该确立朋友一样的和谐关系,他说:“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们都应该称他们为小朋友。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如果教师能够把学生当作朋友一样对待,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严,多给学生一份关爱,多给学生一份温暖,那么师生关系肯定会多一份的融洽和谐。

二、信任并尊重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主要表现在:1、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基础、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人情感和经验等。教师应把学生作为一个权利主体来看待,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教师的爱只是他进步的外因,而自尊自强才是他进步的内因”。学生得到教师的尊重,受到重视,能充分激发他们的情感和潜能,让学生在宽松和谐、融洽的环境中轻松自然地获取知识的营养、健康快乐地成长,这对于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学会宽容,从学生所处的情境中设身处地的考虑对方的行为动机或个性需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以热情换取信任,以坦诚换取信任,以信任换取信任。在这种状态下,师生情感易于引起共鸣,也就容易实现心理沟通。学生对老师的一言一行其实是很敏感的,老师一定要做到言行一致,尤其要对学生给予信任和鼓励,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积极上进的勇气。在尊重学生、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去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过失,赢得学生的爱戴。要做到真正尊重学生,只有与学生平等相处,学生才会有言敢发,有话敢讲;只有真正做到用真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才能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理相济的目的。为此,教师要改善自我,不自高自大,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心胸豁达,炽热认真,一视同仁。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同他们交朋友,尊重、理解他们。

三、赏识学生。

“赏识教育”,是实行新课标后大力倡导的教育,同时也是每位家长和教师都使用过,却无意中经常遗忘的教育。多年的教学一线工作,使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赏识”不仅是一种教育,更是一种心态。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但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能力把短处变为长处。这时候,作为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不要时时刻刻揭露孩子的短处,这样,孩子才更有信心发展自己的长处。我班有一个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但动手能力、生活能力很强。因此,即使他考试不及格,我也从来不当众批评他,只是课下安慰、督促他。如果他在学习方面有了微小的进步,我还会当众大力表扬他。我认为,如果他考不上大学而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工人,也是一种成功。教师要学会宽容、真诚地善待每一位学生,你会发现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优点。给在紧张的教育环境中艰难跋涉的孩子一份赏识,一份真爱,你就会发现,教育的天空同样亮。中国有一句俗话:“士为知己者死。”班主任应充分发挥期待和赏识的积极作用,认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发现他们的长处,同时也要不断地反省自身的行为和态度,不要由于自己的不公正而延误了学生的发展,不能仅仅以分数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而忽视了学生的其它方面,如品德修养、文明习惯、劳动态度等。

四、凡事不浮于口头,要身体力行。

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体现在班主任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微笑上。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在平时的工作中,若能做到始终把自己当作班集体中普通的一员,严格遵守班规校纪,给学生以榜样示范,对学生有着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一些小事常常会发生在你我身边,比如,学生病了,要打个电话通知家长来接或者把他送到医务室;学生病假回家,主动关心病情;时时注意天气情况,提醒学生添减衣服;这些虽然是小事,但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的记忆却是很深的。我们送出的是真情,收获的是更多的真心回报。

五、主动接近学生,与学生谈心,促进师生间的默契。

管理班级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过程。我把与学生谈心作为重要的方法之一。在与学生谈心时,应注意尊重学生的情感,采用他說我听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心里动向,适当的时候提些建议,千万不能不顾学生的意愿、情感来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意见,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而且班主任要尽力保守学生的"秘密"。因这些"秘密"的内容可能涉及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和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故不可张扬,否则会带来不少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损害了师生间的友好关系。事实证明,班主任只要能持之以恒地与学生谈心,就能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效其行”。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必须放下架子,走出办公室,融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熟悉学生,主动地、努力地创造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条件。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想什么,做什么,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总之,和谐教育不仅有利于班级建设,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更重要的是她将会伴随学生终生,使学生受益终生。

12.如何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十二

要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 首先要确保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一种实实在在的主体地位。没有主体地位, 哪里会有什么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呢?又怎么可能培育和发挥主体能力呢?而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在于建立一种合理流动的师生关系。因为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人, 学生在学校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其主体发挥得如何, 取决于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态度。说得直白一点, 只有教师让学生有地位时, 学生才能有地位。因此, 看一个教师是否真正理解了学生为“主体”的内涵, 是否在教育活动中真正贯彻了它, 就应该看教师是如何对待学生, 以及学生在教师面前如何表现。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要点是平等民主、相互尊重

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中, 师生之间是给予和接受、权威和服从的关系。老师充当了三种角色:保姆角色, 对学生的事情事无巨细, 大包大揽, 死跟、紧跟, 时时刻刻围绕着教室学生转;宪兵角色, 就是专挑毛病, 管头管脚;牧师角色, 就是热衷于站在学生对面, 宣传大道理。不管哪种角色, 共同点都是老师与学生在人格上不平等。老师可以批评和惩罚学生, 而学生不能对老师提出意见和表示不满。当教师感到学生不听话或冒犯了自己时, 轻则“批评教育”, 重则对学生实施种种体罚 (比如贬损、侮辱、孤立、罚抄作业多遍等) , 以此来维护自身的权威。老师之所以这样做, 无非是出于教育的目的, 也未必是老师不热爱学生、不热爱教育事业, 但问题在于他们没有意识到, 要培养具有主体精神的人, 必须把尊重学生作为热爱学生的前提, 否则这种爱只能造就一批“听话孩子”, 而不是具有主体精神的主人。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尊重的, 但目前需强调的主要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应该是一种设身处地的全面的尊重。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水平、以及尊重学生的状态。尊重学生的人格, 就是把学生当作与教师平等的人来对持, 承认学生作为一逐步形成并独立的人应有的权利。比如维护自己的尊严、保证自己的安全、参与有关活动的权利等;尊重学生的特点, 就是要承认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人, 教育过程中认可每个学生在认知方式、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 让学生能够有一定的自主空间;尊重学生的水平, 就是把学生看作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在他们身上必然要体现这样那样的不成熟的缺点和错误, 这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阶段和步骤;尊重学生的状态, 就是要看到每一个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 每个学生在体力、智力、情绪等方面都有状态好与不好的时候, 教育过程要体贴学生的身心状态, 而不能过于机械、刻板。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应体现在人人平等民主、相互尊重

落实“和谐”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关键, 但也不能忽视学校中除师生关系外的其他关系。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在其所有的生活活动中自然形成的, 因此, 学校应尽可能地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风气,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同学之间的关系, 同学之间的交往是最多的。同学之间的交往方式、彼此之间的态度, 对于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感觉, 对于学生间的和谐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同班同学之间的关系。因为和谐的同学是关系是关系良好班风形成的基础, 关系到每个学生在班集体中的生活感受, 也关系到全体学生自主性的发展, 所以要引导同学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尊重的习惯, 要进一步体现班级面前人人平等。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要公平公正, 让每个学生拥有一份自我价值感的同时也承认和尊重每个同学的地位, 这样学生间就会形成更多的民主气分。如果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忽热忽冷, 那就在学生中间可能形成身份、地位不平等的情况, 有些学生可能成了“小老师”“小霸王”“小公主”“小王子”, 而有些学生则可能成为“嫌弃儿”“边缘人”。

13.怎样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篇十三

老师和学生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有人说这是明知故问,师生关系嘛,是呀,师生关系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也许我们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说起来很复杂,师生之间其实是多种关系并存的,上课时应该是存在师生关系,讨论问题时应该是朋友关系,生活中应该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在社会上还同时存在一种平等的人和人的关系。如果我们能把握好这几方面的关系,那我们的师生关系才能是融洽的。也就是在上课时老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不应该搀杂学习之外的东西,在温和后面也要有严历隐藏,在平时老师和学生相处,要象朋友那样,讨论问题要象和同事、同学一样,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在生活中要象家长给予他们关心和爱。这样学生才能喜欢你,同时又尊重你,使学生尊敬你,才能使师生关系和谐,融洽。

一、教师对学生要有诚挚的爱

教师是做教育工作的,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那我们到底怎么去爱学生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多观察学生、多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多换位思考。

2、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不因容貌、性别、成绩、家庭情况而左右我们对学生的态度,左右我们对学生的眼神和语气。

3、尊重所有的学生,把他们都当成各具特点、有待进步的“人”来看待,而不能把学生当作自己获得荣誉、奖金、礼品、金钱的途径和手段。

4、要特别关爱那些贫困生、后进生、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多给予他们以温暖,不知疲倦地引导、教育、帮助他们。

5、爱,不只是一个字,爱学生要讲究技巧,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作为教师,在学生犯错误时应该注意处理的方式,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尽量更多地赏识学生。

6、爱,并不排除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爱的有体,严的有度。

莎士比亚说,“用温婉的怜恤叩门,再沉重的铁门也会开放”。让我们用一颗爱心去温暖、丰盈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吧!

二、教师要做学生的楷模

有了爱,还不够,教师要做学生的楷模。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任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教师的思想素质、道德观念、学识水平以及言谈举止时刻影响和教育着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受到教育,思想得到升华。

1、教师要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来感染学生

高尚的情感是推动教师积极性的动力,对学生起着直接的感染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教学过程。好的教师可以使学生感到人性的美好,不称职的教师却能使学生过早的看到和领悟到人性丑恶的一面,甚至会由此毁掉一个孩子的一生。我们有的教师常常无视学生的自尊和人格,一方面含辛茹苦的传授学生知识技能,另一方面又毫无顾及的贬低和伤害学生的自尊。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本身无论是“言”还是“行”,都充满着真正的教育内容,教师的道德情操,无论是什么样的内涵,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会成为学生们永远的记忆。教师的道德修养实在是至关重要的大事,尤其我们小学教师,更要在道德素质方面加强修养,学会理智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发自内心的热爱学生,以良好的道德情感来影响学生。

2、教师要以渊博的知识、技能来引导学生

科学的不断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应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广博的科学知识,熟悉计算机、因特网、教育学、心理学,能熟练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本学科教学,并不断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具备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要想给学 2

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现在教师更应该有一眼知识不断更新的活泉。教师要让学生觉地你身上有学不完的知识技能,每次都有新的收获,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学生的尊重与爱戴。

3、教师要以良好的行为习惯来塑造学生

教师应该具备以身示范的行为素质。“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一切美好形象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均为学生效仿的榜样。这就要求教师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从不忽视自己的一举一动。在学生面前,时刻要注意自己的仪表风度,衣着整洁、大方、得体;举止文明、稳重、端庄,要培养自己的审美素质,使学生产生敬爱之情,让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真、善、美,学会创造美好的人生。因此只要在教师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下,学生才能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三、教师要千方百计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对学生有真挚爱,学生有了学习楷模。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热爱学校,热爱集体,热爱学习。一般来说,多数儿童的学习兴趣都是在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下,受正确的学习动机支配而产生的。这说明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有很大的自发倾向,但更主要是靠老师的教育和培养。

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首先,教师应通过观察﹑谈话﹑作业、分析等方法,了解孩子喜欢学习哪些功课,不喜欢学习哪些功课。不喜欢学习某些功课的原因是什么,是否一直都不喜欢。这样,就可以深入了解他们兴趣发展的趋向,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其次,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求知的欲望。需要越强烈,兴趣就越浓。反之,兴趣越浓,需要就越强烈。而动机则是满足需要的驱动力量。所以,要想培养小学生 3 的学习兴趣,就要激发求知欲的需要,从而产生满足求知的动机。因此,老师要经常对小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引导他们明确学习目的,使学习变成自觉、强烈的需要,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同时,要保护他们的好奇心理,鼓励他们大胆地提出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不断地激发他们的求知需要。对于某些内容比较枯燥无味的科目,要讲清楚学习本科的重要意义,教育他们把自己的学习同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使个人的学习兴趣服从祖国的需要。

第三,针对小学生兴趣的特点,设法控制他们的学习情绪,使他们的兴趣逐步趋于稳定。小学生学习兴趣有四特点:

一是容易激发起来,但很难维持稳定,他们的兴趣容易受教师的影响。例如:某个老师讲课形象﹑生动,学生兴趣盎然,换另一个老师讲课方法欠佳,学生的兴趣会骤然下降。

二是兴趣容易广泛,但难于集中。小学生往往什么都想学,样样都感兴趣。他们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又喜欢那个,缺乏一个中心的兴趣。

三是容易产生偏科思想,小学生不容易理解学习要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很容易受一时的喜爱而偏科。

四是和教材的难度有关。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他们感到教材的内容很简单,掌握知识不会感到困难,作业负担又不重,那么,他们就会感到没有什么知识可学,因而缺乏学习兴趣。反过来,如果他们觉得教材内容难于理解,作业过多过深,他们感到负担重,就会产生烦躁﹑焦虑﹑畏难的情绪,甚至会产生抵触学习的行为。

小学生这些兴趣特点同他们的情绪发展不稳定有关,事实上,学习兴趣是学生的情绪在学习中的表现。因此,教师和家长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要让他们的学习情绪经常保持饱满﹑积极﹑稳定。这样,才能使他们兴趣高涨﹑强烈﹑持久。

第四,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吸引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具体做法:

①增强学习科目的吸引力,可以举办一些学科知识的小型展览,学生优秀作业、作品及成果展览等;

②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师讲课要尽可能用儿童语言,做到生动﹑有趣,富于感染力,易于接受。

③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并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具体指导;

④给儿童讲清楚参加该项活动的意义,要让他们亲自动手,通过他们自己积极活动,看到自己活动的成果,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有效能的兴趣;

⑤组织小学生参观﹑访问,使他们明白自己学到的知识在实际运用中的作用;

⑥经常向学生介绍科学家学习兴趣的故事,不断鼓励和表彰学生的好学精神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要做好一切,兴趣最主要。

四、教师要经常和家长沟通

家庭是儿童与世界最早的接触点,是一切教育的开端,更是小学生接受教育和影响最持久、最广泛的地方。国内外的教育专家普遍认为:在当今时代,教师已经不能独立解决许多迫切的教育问题!现代的学校需要家长们的积极参与其工作。而如何与家长进行联系、沟通,至关重要。

1、家访

教师可以亲自到学生家庭家访,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和家长沟通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电话访问。但无论是那种家访,教师都要遵循多赞美,少批评的原则。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没有一个家 5

长喜欢听老师只诉说罪状,所以,老师要多表扬孩子的优点、成就,例如:“这孩子长得很可爱”“挺聪明的”,家长在听了这些好话后,自然较听得进去老师诉说孩子的其他缺点,以及需要父母加强管教孩子的种种了。

因人而异,运用共同语言。老师如与家长语言不通,或受教育程度不一致,不注意语言的运用,就难以沟通。对于受教育程度低,平常也不关心教育的家长,教师如果满口“教育改革”、“期望教育”,家长哪里听得懂。应针对不同对象,转化成家长能理解的语言,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

注意电话中的语辞和声调。电话看不到对方表情,所有的感觉、印象都来自电话中的声音,不论家长的语气、言语如何?老师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称赞肯定时,语气要坚定;诉说孩子问题时,语气要婉转。

电话既方便又普遍,是个很好的亲师沟通媒介,在老师的善用下,那一条线会成为拉近距离,凝聚力量的“感情专线”。

2、举行家长会

这是学校、教师与家庭的集体工作方式,创造条件,请家长到学校来参观、听课、座谈。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直接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并指导学校工作。

学校通过会议,向家长汇报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情况及今后工作计划,并向家长提出教育的具体要求,听取家长的意见。共同研究改进工作,从而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举行会议前要有充分准备,目的要明确,内容要充实,中心要突出。会议时间的选择要周密考虑,便于家长出席。家长会可以促使广大家长关心学校、关心孩子,并积极主动协助学校教育孩子,从而有效地完成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工作。

3、处理好和家长临时性的会谈

家长有时在路上遇到老师,或直接来校找老师,气氛可能是平和的,也可能是紧张的;家长可能是温和理性,也可能蛮横无礼。由于这种会议并不在老师计划之内,在毫无准备、资料掌握不无的情况下,教师尤宜慎重其事。

了解家长的来意。也许家长会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也许会迂回地询问某件事情的经过。老师可礼貌地询问对方对该事件的了解情况及看法,掌握他的会谈目的。

对家长的感受表示理解。不必急于与家长进行辩论,只需专心聆听,了解他的感受。并表示理解他的心情,肯定他的用心。等心平气和后再进行解释。

表达对学生的关心。家长真正关心的是:老师是不是关怀我的孩子。不管何种沟通方式,都应让家长觉得老师关心自己的孩子。

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学校教育系统的开放化,要求学校与家庭加强联系。亲师沟通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到老师的教学与班级经营。

上一篇:新年问候唯美句子下一篇: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