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应急预案操作手册

2024-07-29

学校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共7篇)

1.学校应急预案操作手册 篇一

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简明操作手册

本手册主要适用于I级应急响应,关注Ⅱ—Ⅳ级应急响应。发生以下情况之一者,启动I级应急响应

(1)在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7.0级以上地震;

(2)地震灾害造成300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占该省(区、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以上。信息报送 2.1 震情速报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按以下要求测定地震速报参数报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和地震局。

(1)在首都圈震后10分钟内初步测定地震参数,震后15分钟内精确测定地震参数;

(2)在国内其它地区震后20分钟内初步测定地震参数,震后30分钟内精确测定地震参数。2.2 灾情速报

2.2.1 震区各级地震灾情速报网收集地震造成破坏的范围、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等汇总上报省(区、市)地震部门,特殊情况下可直接上报地震局。省(区、市)地震部门在震后1小时内(夜晚延长至2小时)将初步情况报地震局,并按1、2、6、6、6„小时间隔向地震局报告或传真动态信息,如有新的突出灾情随时报告。2.2.2 震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迅速调查了解灾情,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并抄送地震部门,可越级报告。

2.2.3 国务院民政、公安、安全生产监管、交通、铁道、水利、建设、教育、卫生等有关部门迅速了解震情灾情,及时报国务院办公厅并抄送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地震局和民政部。

2.2.4 地震局负责汇总灾情、社会影响等情况,震后4小时内报送国务院办公厅并及时续报;同时向新闻宣传主管部门通报情况。

2.2.5 发现因地震伤亡、失踪或被困人员有港澳台人员或外国人,事发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邀请单位要迅速核实并上报港澳办、台办或外交部并抄送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地震局和民政部。港澳办、台办按照有关规定向有关地区、机构通报,外交部按照有关规定向有关国家通报。2.3 震情灾情公告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地震局和有关省(区、市)地震部门依照有关信息公开规定,及时公布震情和灾情信息。震后1小时内组织关于地震时间、地点和震级的公告;震后24小时内组织灾情和震情趋势判断的公告;适时组织后续公告。指挥与协调

3.1 灾区所在省(区、市)人民政府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

3.1.1 省(区、市)人民政府了解震情和灾情,确定应急工作规模,报告国务院并抄送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地震局和民政部,同时通报当地驻军领导机关。3.1.2 宣布灾区进入震后应急期,启动抗震救灾指挥部部署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应急工作,必要时决定实行紧急应急措施。

3.1.3 省(区、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指挥部成员单位和非灾区对灾区进行援助,组成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直接组织灾区的人员抢救和工程抢险工作。3.2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国家地震应急工作。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国务院分管领导)主持召开指挥部全体会议,通报震情和灾情,根据灾害程度和灾区的需求,决策和处理下列事项:

(1)协调解放军总参谋部和武警总部组织指挥部队参加抢险救灾。

(2)调遣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公安消防部队等灾害救援队伍和医疗救护队伍赴灾区。

(3)部署饮用水和食品的供给、伤员后送、物资调运、灾区内外交通保障。

(4)组织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和有关地区对灾区紧急支援。

(5)视情况,建议国务院向国际社会呼吁援助。

(6)视情况,建议国务院实施跨省(区、市)的紧急应急措施以及干线交通管制或者封锁国境等紧急应急措施。

(7)按照中央慰问及派出工作组规定派工作组赴灾区慰问、指导抗震救灾工作。3.3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地震局,落实指挥部抗震救灾工作部署。

(1)汇集、上报震情灾情和抗震救灾进展情况。

(2)提出具体的抗震救灾方案和措施建议。(3)贯彻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示和部署,协调有关省(区、市)人民政府、灾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之间的应急工作,并督促落实。

(4)掌握震情监视和分析会商情况。

(5)研究制定新闻工作方案,指导抗震救灾宣传,组织信息发布会。

(6)起草指挥部文件、简报,负责指挥部各类文书资料的准备和整理归档。

(7)承担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日常事务和交办的其他工作。

3.4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其他成员单位设立部门地震应急机构负责本部门的地震应急工作,派出联络员参加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工作。3.5 国务院办公厅负责对抗震救灾中的重大事项进行协调。应急响应行动

4.1 人员抢救及工程与基础设施抢险

4.1.1 地震局协调组织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开展灾区搜救工作;协调国际搜救队的救援行动。

4.1.2 解放军总参谋部、武警总部组织指挥部队赶赴灾区,抢救被压埋人员,进行工程抢险。

4.1.3 公安部组织调动公安消防部队赶赴灾区,扑灭火灾和抢救被压埋人员。4.1.4 卫生部组织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病队伍抢救伤员。

4.1.5 建设部组织力量对灾区城市中被破坏的给排水、燃气热力、公共客货交通、市政设施进行抢排险,尽快恢复上述基础设施功能。4.2 转移和安置灾民

4.2.1 民政部做好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工作。

4.2.2 当地政府具体制定群众疏散撤离组织与指挥方案,规定疏散撤离的范围、路线、避难场所和紧急情况下保护群众安全的必要防护措施。4.3 地震现场监测预报与灾害调查评估

4.3.1地震局负责组织、协调地震现场监测与分析预报,对震区地震类型、地震趋势、短临预报提出初步判定意见;组织开展地震烈度调查,确定发震构造,调查地震宏观异常现象、工程结构震害特征、地震社会影响和各种地震地质灾害等;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级政府的配合下,共同开展地震灾害损失评估。4.4 次生灾害防御

4.4.1 公安部协助灾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灾发生,处置地震次生灾害事故。4.4.2 水利部、国防科工委、建设部、信息产业部、民航总局对处在灾区的易于发生次生灾害的设施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并加强监控;防止灾害扩展,减轻或消除污染危害。4.4.3 环保总局加强环境的监测、控制。

4.4.4 国土资源部会同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加强对地质灾害险情的动态监测。4.4.5 发展改革委、质检总局、安全监管总局督导和协调灾区易于发生次生灾害的地区、行业采取紧急处置。4.5 疾病预防与控制

4.5.1 卫生部对灾区可能发生的传染病进行预警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暴发流行,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

4.5.2 发展改革委协调灾区所需药品、医疗器械的紧急调用。

4.5.3 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对灾区进行食品安全监督;对药品、医药器械的生产、流通、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

4.5.4 其他部门应当配合卫生、医药部门,做好卫生防疫以及伤亡人员的抢救、处理工作,并向受灾人员提供精神、心理卫生方面的帮助。4.6 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

4.6.1 灾区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各方面力量抢救人员,组织基层单位和人员开展自救、互救。

4.6.2 灾区所在的省(区、市)人民政府动员非灾区的力量,对灾区提供救助。4.6.3 邻近的省(区、市)人民政府根据灾情,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对灾区提供救助。

4.6.4 其他省(区、市)人民政府视情况开展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的活动。4.7 通信与信息系统恢复

4.7.1 信息产业部组织、协调电信运营企业尽快恢复受到破坏的通信设施,保证抗震救灾通信畅通。

4.7.2 自有通信系统的部门尽快恢复本部门受到破坏的通信设施,协助保障抗震救灾通信畅通。

4.8 电力系统恢复

4.8.1 发展改革委指导、协调、监督灾区所在省级电力主管部门尽快恢复被破坏的电力设施和电力调度通信系统功能等,保障灾区电力供应。4.9 交通运输保障 4.9.1 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组织对被毁坏的铁道、公路、港口、空港和有关设施的抢险抢修;协调运力,保证应急抢险救援人员、物资的优先运输和灾民的疏散。4.10 治安保障

4.10.1 武警总部加强对首脑机关、要害部门、金融单位、救济物品集散点、储备仓库、监狱等重要目标的警戒。

4.10.2 公安部、武警总部协助灾区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4.11 物资保障

4.11.1 发展改革委、粮食局调运粮食,保障灾区粮食供应。4.11.2 商务部组织实施灾区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4.11.3 民政部调配救济物品,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4.12 资金保障

4.12.1 财政部负责中央应急资金以及应急拨款的准备。4.12.2 民政部负责中央应急救济款的发放。4.13 呼吁与接受外援

4.13.1 外交部、民政部、商务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呼吁国际社会提供援助,并提出需求。

4.13.2 民政部负责接受国际社会提供的紧急救助款物。

4.13.3 地震局、外交部负责接受和安排国际社会提供的紧急救援队伍。4.13.4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向国际对口组织发出提供救灾援助的呼吁;接受境外红十字总会和国际社会通过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提供的紧急救助。

4.14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其他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有关工作。信息发布

5.1 地震灾害发生后,地震局、民政部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和本部门职责做好信息发布工作,并适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分别介绍震情、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在发生可能产生国际影响的重大敏感或涉外事件时,要商报新闻办,及时组织对外报道。

5.2 各新闻媒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新闻报道工作。涉外事务 6.1 外交部、新闻办负责按有关规定办理外国专家和外国救灾人员到现场进行考察和救灾、外国新闻记者到现场采访事宜。

6.2 外交部对申请来华救灾人员、新闻记者及科学考察专家的入境手续可作特殊处理,海关总署、质检总局予以配合。

6.3海关总署、商务部、质检总局对救灾物资的入境手续可作特殊处理。6.4 地震局会同外交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组织接待中心,协调联合国救援中心和来华外国救援队的救援行动。

6.5 处于灾区的外国驻华使领馆及其人员、外国民间机构或国际组织代表机构及其人员,由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安置。

6.6处于灾区的应有关部门邀请临时来华的外宾、外商及海外人士,由邀请单位负责协调安置。

6.7 处于灾区的外国来华旅游者和港澳台旅游者由旅游接待部门负责协调安置。应急结束

达到下述条件,由宣布灾区进入震后应急期的原机关宣布灾区震后应急期结束。有关紧急应急措施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宣布。

(1)地震灾害事件的紧急处置工作完成。

(2)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的后果基本消除。

(3)经过震情趋势判断,近期无发生较大地震的可能。

(4)灾区基本恢复正常社会秩序。后期处置

8.1 政府及部门、单位因救灾需要临时征用的房屋、运输工具、通信设备等应当及时归还;造成损坏或者无法归还的,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偿或者作其他处理。8.2 民政部负责接受并安排社会各界的捐赠。

8.3 保监会依法做好灾区有关保险理赔和给付的监管。

8.4 地震局负责对地震灾害事件进行调查,总结地震应急响应工作并提出改进建议报国务院。

附录:

Ⅱ—Ⅳ级应急响应

Ⅱ级应急响应 发生以下情况之一者,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1)在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6.5—7.0级地震;

(2)地震灾害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1.1 指挥与协调

1.1.1 灾区所在省(区、市)人民政府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

1.1.1.1 省(区、市)人民政府了解震情和灾情,确定应急工作规模,报告国务院并抄送地震局和民政部,同时通报当地驻军领导机关。

1.1.1.2 宣布灾区进入震后应急期,启动抗震救灾指挥部部署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应急工作,必要时决定实行紧急应急措施。

1.1.1.3 省(区、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指挥部成员单位和非灾区对灾区进行援助,组成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直接组织灾区的人员抢救和工程抢险工作。1.1.2地震局在国务院领导下,组织、协调国家地震应急工作。

1.1.2.1地震局局长主持会商,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派员参加会商,作出相应工作部署,加强抗震救灾工作的指导,研究、处理下列事项:

(1)向国务院报告震情、灾情,提出地震趋势估计并抄送国务院有关部门。

(2)向灾区派出地震局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

(3)向国务院建议派遣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经批准后,组织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赴灾区紧急救援。

(4)根据灾区的需求,向国务院建议调遣公安消防部队等灾害救援队伍和医疗救护队伍赴灾区、组织有关部门对灾区紧急支援。

(5)当地震造成大量人员被压埋,向国务院建议调遣人民解放军部队和武警部队参加抢险救灾,经批准后,协调解放军总参谋部和武警总部组织指挥部队行动。

(6)当地震造成两个以上的省(区、市)受灾,或者地震发生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并造成严重损失,向国务院建议派出工作组;经批准后,派出工作组前往灾区,协调解决省(区、市)人民政府难以解决的问题。

(7)对地震灾害现场的国务院有关部门工作组和各级各类救援队伍、支援队伍、保障队伍的活动进行协调。

(8)及时向国务院报告地震应急工作进展情况。

1.1.2.2 当地震造成损失构成特大地震灾害事件时,提请国务院提高应急响应级别并落实国务院部署。1.1.3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联络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1.2 应急响应行动

根据灾区的需求,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联络员单位和灾区各级政府区实施应急响应,参照“I级应急响应行动”规定执行。Ⅲ级应急响应

发生以下情况之一者,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1)在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6.0—6.5级地震;

(2)地震灾害造成2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2.1 指挥与协调

2.1.1 灾区所在市(地、州、盟)人民政府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

2.1.1.1 市(地、州、盟)人民政府了解震情和灾情,确定应急工作规模,报告省(区、市)人民政府并抄送地震局和民政厅,同时通报当地驻军领导机关。2.1.1.2 启动抗震救灾指挥部部署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应急工作。

2.1.1.3 市(地、州、盟)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人员抢救和工程抢险工作,组织指挥部成员单位和非灾区对灾区进行援助。2.1.2 地震局组织、协调国家地震应急工作。

地震局副局长主持会商,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派员参加会商,作出相应工作部署,加强抗震救灾工作的指导,研究、处理下列事项:

(1)向国务院报告震情、灾情,提出地震趋势估计并抄送国务院有关部门。

(2)向灾区派出地震局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

(3)当地震造成较多人员被压埋并且难以营救,向国务院建议派遣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经批准后,组织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赴灾区。

(4)根据灾区的需求,向国务院建议调遣公安消防部队等灾害救援队伍和医疗救护队伍赴灾区、组织有关部门对灾区紧急支援。

(5)对地震灾害现场的国务院有关部门工作组和各级各类救援队伍、支援队伍、保障队伍的活动进行协调。

(6)适时向国务院报告地震应急工作进展情况。

2.1.3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联络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2.2 应急响应行动 根据灾区的需求,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联络员单位和灾区各级政府区实施应急响应,参照“I级应急响应行动”规定执行。Ⅳ级应急响应

发生以下情况之一者,启动Ⅳ级应急响应。

(1)在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5.0—6.0级地震;

(2)地震灾害造成20人以下死亡。3.1 指挥与协调

3.1.1 灾区所在县(市、区、旗)人民政府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

3.1.1.1 县(市、区、旗)人民政府了解震情和灾情,确定应急工作规模,报告市(地、州、盟)人民政府并抄送地震部门和民政局。

3.1.1.2 启动抗震救灾指挥部部署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应急工作。3.1.2 地震局组织、协调国家地震应急工作。

地震局副局长主持会商,作出相应工作部署,加强抗震救灾工作的指导,研究、处理下列事项:

(1)向国务院报告震情、灾情,提出地震趋势估计并抄送国务院有关部门。

(2)向灾区派出地震局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

(3)对地震灾害现场的国务院有关部门工作组的活动进行协调。

(4)应急结束后,向国务院汇报地震应急工作。3.2 应急响应行动

根据灾区的需求,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联络员单位和灾区各级政府区实施应急响应,参照“I级应急响应行动”规定执行。

2.学校应急预案操作手册 篇二

一、体育教学伤害事故的预防

1. 加强安全教育宣传, 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 提高师生自我保护和救护的能力。

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 做到定期以各种集会、校园广播电视、黑板报、墙报和设立专门宣传窗、展览等形式向全校师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宣传, 使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具有安全意识, 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 提高自我保护、预防和救护的能力。

2. 定期对体育活动场所和各种体育设施、器械进行检查, 为学生创造安全的活动环境。

依据各类体育场所、设施的安全标准, 对所有的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械定期进行全面、彻底的安全检查, 尤其是对一些大型体育器械, 如篮球架、足球门、单双杠、跳马、跳箱、攀爬器械等要做重点检查。对于不符合安全标准的, 存在安装不当、使用过期、老化等安全隐患的设施和器械, 必须立即进行修理或者做报废处理。让学生远离危险设施, 绝对避免学生在危险的环境中进行活动。

3. 教师要努力提高思想素质, 有强烈的责任心。

体育教学与训练是在教师的指教下进行的, 伤害事故的发生与教师的责任感有直接关系。因此, 要求教师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在教学训练中做到严肃认真, 一丝不苟, 严格课堂纪律, 严密课的组织, 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 制定安全措施切不可马马乎乎、掉以轻心。

4. 认真备课、上课, 全面分析与研究教材。

科学合理的安排与组织教学、练习手段及练习方法, 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中易发生伤害事故的隐患做到心中有数, 防患于未然。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 对于技术性较强、有一定危险性的项目, 在技术动作的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 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同时要严格要求, 加强调控与监督。对于对抗激烈的项目教师要明确要求, 组织好学生, 适时掌控学生情绪, 防止因学生兴奋性过高而发生的意外。

5. 要充分重视准备活动, 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不是可有可无的, 而是非常的重要和必须的, 准备活动的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运动损伤的发生, 因此, 在进行准备活动安排时, 教师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运动水平、性别差异、身体状况、教学内容、气候和天气等因素, 对于主要教学内容准备活动要有针对性。

6. 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 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不少的校园意外伤害事故都是由于学生组织观念淡薄, 纪律性差, 自我约束能力低而造成的。因此, 体育教师在教学与训练中要加强组织与领导, 对学生严格要求, 努力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在练习一些具一定有安全隐患 (如铅球, 铁饼、标枪等) 的项目时,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相互监督机制, 相互观察, 相互监督, 相互提醒, 对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

7. 要进一步加大学生身体检查的工作力度。

每学年进行一次体检, 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认真填写健康卡。体育教师应熟知每个学生的健康状况, 做到心中有数, 以便对有问题学生做到适度安排。

8. 教育学生克服思想上的麻痹大意, 端正练习态度。

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 在技术动作的学习之初和动作熟练掌握之后, 出现伤害事故的几率往往比较少, 而在动作基本掌握, 能勉强完成动作的阶段反而更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这往往是由于此时学生思想上容易产生放松心理而麻痹大意, 再加上学生对动作的掌握还不够熟练、不够稳定, 还没形成稳固的动力定型。学生对于已经能完成的动作认为不过如此, 没什么, 小意思, 殊不知大意失荆州。因此, 老师应及时的教育和督促学生, 要小心谨慎, 不能麻痹大意。

二、建立学校体育教学伤害事故的应急预案

在工作中, 我们要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同时也要正视校园伤害事故, 即应该承认意外伤害事故的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针对此, 学校应建立一套校园安全事故快速应对机制, 这对于及时科学处理安全事故, 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事故和经济损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要建立一条快速、畅通的急救通道。

从第一目击者、第一抢救者到第一决策者, 必须形成快速的联系通道。通常学生是第一目击者、发现者, 发现意外的伤害事故应及时报告在现场的教师 (多数为体育教师) , 并应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如果事故较严重者, 应及时地向学校领导汇报, 力求尽快护送伤者到医院抢救, 决不能故意隐瞒, 推脱而延误病情。

2. 学校体育教学伤害事故需要法律的保障和支持。

以前, 学生如果发生了意外伤害事故, 对事故的责任没有法律上的明确界定, 因此, 呼吁各级立法部门尽快制定学校安全事故的处理法规, 对伤害事故类型、责任归属、处理程序及损害赔偿作出具体规定。清晰界定, 分清责任, 为伤害事故的合理处理提供法律依据。

3. 加大推行保险力度, 与保险公司风险共担。

3.学校应急预案操作手册 篇三

关键词:应急预案;可操作性;应急救援;应急处置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4-0103-03

众所周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为了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而预先制定的指导性方案,是为应急管理者提供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的行动计划。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对于提高应急救援能力,降低生命、财产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但是由于我国应急预案建设起步晚,缺乏处置突发事件的实践经验,应急预案的质量总体还得不到应有的保证,尤其是在科学性和操作性等方面还有较多问题,在应急救援的实际工作中,预案的应急作用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在突发事件的实际处置中需要的不是“原则性”、“纲领性”的应急预案,而是需要能够应用于实际应急处置的预案,检验一个预案是否可行,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必然是否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如果一个预案难以操作或者操作过程不顺畅,那就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也不可能达到制定预案的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影响应急预案可操作性的若干关键问题,探究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不强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应急预案的对策建议,为全面提升我国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提供针对性依据。

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概述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要分析我国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不强的原因,必须对应急预案有基本的认识。

(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内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定义,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它的特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危害性较大;二是事故的紧急性和突发性;三是事件现场的不确定性。

应急预案作为防范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基本依据,是针对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和突发事件的预防与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以及事后恢复与重建措施等内容做出具体的规定。应急预案的实质是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做出提前预测,并为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而预先制订实施计划,其主要内容是对突发事件防控体系及其运作机制的描述,它是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基本规则和操作指南[1]。

(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2003年,我国确立了“一案三制”为核心内容的应急体系的建设,并成立了国务院办公厅应急预案小组,标志着我国应急预案工作的全面启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已建立从国家到部门从地方政府到企事业单位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40多万件,全国应急预案体系已初步建成[2]。我国的应急预案按主要包括总体预案、专项预案,地方政府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等。

我国应急预案的建设发展迅速,近几年,应急预案在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最近几年应急管理工作实践和应急处置工作的经验,现有的应急预案也逐渐显露出来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应急预案体系上的问题,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对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和管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现有的应急预案体系存在描述不一致、异构性等问题,不同应急预案体系不能有机地统一;不同的应急预案体系之间存在语义冲突[3],使得应急预案在实际运用当中效用无法发挥,甚至无法作为应急处置的指导守则。第二,应急预案本身存在的问题。在应急预案发展初期,为了快速形成一个预案体系,造成只重数量而忽略了质量,很多应急预案存在内容雷同,千篇一律,脱离实际,事件发生后,很难按照预案去操作。第三,应急预案的表现形式问题。应急预案多采用文本形式,文档冗长,查询困难,而且忽视培训、演练、修订等工作。第四,应急预案在实际应用当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应急预案科技水平低,先进技术应用不足,与应急管理其他相关工作融合不充分,造成预案被孤立,不能重复发挥其效用。综上所述,我国应急预案的建设虽然已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复杂,特别是应急预案在实际应用中操作性不强的问题较为突出,与不断提升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要求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不能不对此给予应有的重视。

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不强的原因探析

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是应急预案发挥作用的关键,也是应急预案制定的目的,不具有操作性的应急预案不能称之为真正的预案。

(一)应急预案编制缺乏风险分析,科学性差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的突发事件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然而现实中突发事件是很难预测的。由于各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公共设施建设差异,同样的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危险范围等可能完全不同;其次,突发事件发生后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而且很有可能产生次级灾害,因此如果没有充分的分析,应急预案就难以实现应急的作用。目前来看,我国多数应急预案的制定并没有充分的风险分析,应急预案考虑的因素还不够全面,内容细化程度不高,预案缺乏针对性、科学性,很难在实际操作中应用。制定部门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没有充分预见,最终造成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严重性没有足够的准备,在事件发生之后难以应对自如,严重影响应急救援工作。

(二)应急预案缺乏情景描述,脱离应急实际需要

突发事件的表现形式复杂,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这对于应急管理和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来说是很大的技术挑战。纵观各类突发事件预案,不难看到,很多预案的描述笼统,篇幅较短,缺少具体情景描述,更多的是原则性的语句,在实际应用中不易操作。另外,很多预案内容雷同,抄袭严重,与地区、组织实际情况严重脱离。就某市洪涝灾害应急预案而言,文中并没有出现隧道积水、小区低层受灾如何处置,而这些被忽视的受灾情景恰恰才是最需要救援的地方。另外,由于地区差异明显,应急救援的需求也是各不相同的。比如,同样是洪涝灾害,城市洪涝和农村洪涝的救援重点存在着重大差异,城市洪涝首先要考虑城市交通畅通、低洼地区人员安全;而农村洪涝救援则以排除农田积水,预防山体滑坡等次级灾害为首要任务。因此,如果不能结合地区或灾害种类的差异性,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必定大打折扣。

(三)应急部门协同尚不完善,预案作用受限

突发事件往往具有并发性,事件一般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此外,突发事件的扩散将导致各类衍生和次生突发事件的发生,因此多数的突发事件需要多部门多层次的配合作战,然而我国应急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模式还不完善,致使应急预案中关于部门协同的内容无法实施。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应急预案多是由单一部门或企业单位自行编制,而不是多部门联合制定,使预案本身欠缺协同合作的条件;其次,应急调度指挥过程中,由于各个部门间使用的通信设备不尽统一,不同制式的通信设备难以融合对接,造成看似融合的部门并没有真正协同作业;最后,不同的部门存在着价值取向的差异,多层次之间存在着非线性机制,这样的组合结构时常会发生决策上的冲突,而应急预案中关于组织方式的描述有限,实际救援时无法统一行动。

(四)应急物资与应急预案不匹配,准备不足

应急物资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和处置的重要物质支撑,良好的应急物资存储和管理,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对公众生产生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为救援任务提供基础保障。而目前的应急物资储备建设还不能与应急预案中关于应急处置的要求相匹配,难以支持应急救援工作,其主要问题是我国应急物资储备以实物为主,往往会造成物资的数量和品种匮乏,物资存储困难,不能满足大规模突发事件的需要。例如,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央救灾物资储备中心物资被调空,仍不能满足灾区对物资的需求,相继又启用了甘肃、云南、湖北、吉林等省市的应急物资,甚至紧急联系生产企业加紧生产;其次,我国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还不完善,以行政管理为基础的垂直管理模式,造成了不同地域差距大,物资储备不均衡,重复构建、管理不善等问题。汶川地震后,北川县将剩余救灾物资转为储备物资,但是多数物资没有标明使用期限,仓库配套设施不全,管理不规范,救援物资缺少统一调度和安排。

三、提高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

提高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可操作性问题已成为我国应急预案工作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必须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推进。具体的对策建议如下:

(一)进行灾害风险分析,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

风险分析是应急预案编制的基础,风险分析的结果不仅有助于确定应急工作重点,提供划分预案编制优先级别的依据,而且也为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料。风险分析包括危险识别、脆弱性分析和风险评估。危险识别目的是识别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因素,分析本地区的地理、气象等自然条件,以及工业和运输、商贸、公共设施等的具体情况,总结本地区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故,来识别出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和重大事故等突发事件。

(二)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建立典型突发事件情景

一般来说,一线应急救援人员和各组织代表是最熟悉了解本地区具体情况的人员,他们的意见大多与实际情况较为一致,对于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可操作性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因此应急预案编制的主体除了编制机关的行政代表、应急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关联部门的工作人员、相关领域技术专家、法学和管理学专家,还应该包括应急救援组织的专家,一线救援人员代表,企事业单位代表、志愿者代表以及相关非政府组织代表等。

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典型突发事件的基础上,除编制专项应急预案之外,可编制典型突发事件情景应急预案。情景是对可能发生的情况的描述,是一系列关于需要应急响应的包含各种信息的假设。基于情景的应急预案制定工作,有助于提高处理复杂和交叉的突发事件协调能力,灵活高效地应对风险的能力。情景也是应急预案演练的基础,根据特定的情景,可以组织各部门参与培训、演练,培养各部门、组织的协同能力,提高整体应急能力。

(三)加强应急预案演习,增强各级部门的协同性

应急演练可以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应急预案的效果,及时发现其中一些过于死板、不易操作的部分,因此要增强应急预案的操作性,必须要开展应急演练。常规的演练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开展更多的多层次、常态化的应急预案演练。应急演练是可以人为控制的,针对特定的情景事件,根据预案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权限,执行应急响应任务的训练和演示活动。实施跨部门、跨区域的多层次演练,可以提高实际应急时的应急响应速度和整体协同处置能力。通过应急演练使应急预案获得生命力,使“死预案”变成“活预案”,“纸预案”变成“人预案”。要保证应急演练活动的质量,还要求统一救援人员的通信设备和救援设备,应急协同,最重要的就是组织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和指挥工作的协调与统一,首先在技术层面将救援人员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组织协同。

(四)做好应急储备工作,提升应急预案的实用性

应急物资储备是应急预案实施的基础支撑,应与应急预案要求相匹配。在编制预案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应急物资储备仓库,未雨绸缪。完善应急物资储备机制,在实物存储的基础上,合同储存和生产综合能力储存模式,做好充分的应急物资准备。政府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在储备应急物资上负有重要责任,一方面,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建立与当地应急预案相当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另一方面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引导居民委员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家庭储备应急救援物资和自救物资。居民应急储备作为政府物资储备的补充,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以帮助受灾人群在第一时间获得有效的应急物资,对灾害中生存、自救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水、高热量食品、简单医疗物资、逃生和求救物资。在日本,每个家庭都配备地震应急包,发生地震、海啸等灾难后,公民自救在政府救援开展之前即已经开始,极大地减少了人员伤亡,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五)建立健全评价制度,不断完善应急评价体系

应急预案的评价体系包括事前评价和事后评价两个阶段,事前评价是从理论上对预案进行评价,目的是为了保证应急预案的质量;事后评价是基于应急预案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为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完善提供基础。要想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在事前评价中,要对应急预案中场景的代表性、方案的动态调整性、应急方案的合理性、应急步骤的明确性、应急任务的准确性、政策保障的充分性、资源储备的充分性,应急联动机制等与操作性相关的指标做完整的衡量和估计,并且要根据预案的具体情况,完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事后评价包括应急演练后的评价和应急实施后的评价,事后评价是针对预案的应急响应能力、应急指挥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联动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能够及时发现应急预案的问题并加以完善,为应急预案修订提供理论依据,为今后应急处置提供经验和指导。

(六)细化推广应急预案,提高全民应急救援能力

应急预案是突发事件之前预先制定的操作方案,它所描述的是应急处置的具体流程,因此要求应急预案的内容应尽可能详细,对于应急处置操作程序的描述要尽量清晰、具体。预案的丰富程度直观地反映在预案的篇幅上,美国的《全国响应框架》(NRF,National Response Framework)正文有80页,应急支持功能附件①达288页。突发事件类附件②则由上百页的多个文件组成。美国总体应急预案在职责、操作概念程序等方面的可操作性很强,在跨部门职责分工方面,其预案的支持功能附件对于牵头部门、参与部门,各自的任务职责等均表述得非常清晰和具体。

详细具体的应急预案不仅是政府应急部门的操作指南,也是群众的自救指南。群众是应急预案操作的主体,群众自救是应急救援的重要内容,应急预案所体现出来的首要原则是“人员安全”,“预防为主,自救为主”在应急救援中至关重要,要加强对每个公民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政府要加强基层的应急宣传与应急培训,将应急预案推广到人民群众中去。一个很好的例子是,美国联邦政府制作了一个专门的网页——“全国应急响应框架资源中心”,把框架文本、相关资源、官方相关培训信息等放在一个平台上供全国使用者参考。

四、结语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一案三制”的核心内容,关系着我国应急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而增强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提高预案的有效性,是长久以来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应急预案操作性的四个原因,然后针对每个原因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和方法。应急预案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它牵涉到应急工作的多个方面,所以应急预案操作性不强,除了预案本身的不完善之外,更多的是与之相关的应急工作的问题,例如应急部门的协同合作、应急联动问题,各级政府应急储备问题,广大公众应急教育不足问题等。因此,要增强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必须同时完善应急预案评估、应急预案演练、应急物资储备、应急知识宣传等工作,以提高应急预案的整体水平。只有增强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提高预案在实际应急工作中的效用,才能真正实现应急预案的价值,增强我国应急管理的能力,保障广大群众的财产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产。

参考文献:

[1]李军.应急预案信息化方法研究[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2,(1).

[2]刘铁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概念设计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2).

4.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安全应急预案 篇四

实验操作考试安全应急预案

所有考生必须在该学校领导或教师的陪同下,从学校出发到考点,再从考点到学校不能出现任何安全问题。

1、路途要有教师陪同(用车要用全手续的车辆),考点要全封闭,考点内不许有小卖部,以防学生有饮食安全隐患。

2、所有实验员和指导教师要认真学习考试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条例。

3、实验指导老师工作要认真负责、专业知识丰富、合格、称职。

4、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一切活动听从监考教师安排,不随意触摸实验室物品;教育学生不在实验室随便使用明火。

5、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按规范的操作方法进行实验。

6、实验室易燃易爆物品必须做到专柜保管。

7、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实验室。

8、实验室电线、电器必须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解决。

9、出现事故,按以下程序处理:

①、火灾事故按火灾事故处理预案进行处理,按如下顺序操作:报警、疏散等。

②、一旦发生学生伤害事故,立即就近送医院或拨打120电话。③、通知受伤学生家长,如实告知情况。

④、保护现场。

⑤、分析事故原因,及时处理上报。

10、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巩建山

副组长:郭振朝白文亭

办公室主任:高建军

成员:各中心校校长和中学校长(手机号码都公布在考点)。

大名县实验操作考试办公室

5.暑期出行安全防范手册和应急预案 篇五

保障暑期实践出行安全,最重要的是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应该做到谨慎出行,遇事不慌,处变不惊,妥善应对。

(一)纪律安全:

1、行前安排各项负责人,要求落实到位,做到行动一致,防止掉队或离队。

2、一切行动听指挥,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

(二)乘车安全:

1、汽车抛锚、意外事故:及时与领导取得联系,并汇报相关情况。

2、乘车过程中严禁将头、手等伸出车窗。

3、学生晕车、中暑:事前备好药品,以备不时之需,贮备充足的饮用水,补充水分,预防中暑。

4、乘正规公交公司车辆杜绝事故发生。

(三)财产安全:

1、由于出行不远,建议大家不要随身带过多财物。

2、路途中注意看管好随身财物,小心扒手,队员之间要互相照应。

(四)饮食安全:

1、如需在外就餐,尽量到有卫生保障的餐饮店就餐。

2、不随便购买路边小吃,尽量少食用生冷食品,不要饮用生水。

(五)保证身体健康

1、活动前一天了解天气情况,通知学生做好相应准备。

2、出门时随身携带雨伞,以防淋雨感冒。

3、应注意避免在高温、高湿、阳光直射等不利环境下长时间活动,合理饮食,充足饮水,尽量减少中暑、日射病、热射病等情况的发生机率。

4、实践过程中推荐穿长裤、袜子和运动鞋,减少被划伤和蚊虫叮咬的可能性。

5、组织同学学习一些夏季常见病的处理,携带出行常用药箱。

6、出发时遇天气变化,要认真分析趋势和可能,做出延时变更处理。

(六)实践安全:

1、每个实践小组,要指定一人负责安全工作。尽量避免由女生单独编组,不论是举行座谈还是患者调查,在临行前都要进行安全教育。

2、在社区医院调查时,要服从该医院负责人的安排,遵守所在单位的规章制度,虚心向指导老师和工人、农民学习,注意自身的安全,防止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3、注意保管好各类重要资料,如卷宗、报告等,防止丢失和泄密。

4、在校外活动,要严格要求自己,维护人民医院的形象和利益。严禁有损人民医院形象和声誉的行为。

应急预案:

(一)学生走失处理:

1、学生带手机,队员互留电话号码,以便电话联系。

2、如发现队员走失,切不可大意、拖延,应立即组织就地寻找。

(二)交通事故处理:

1、有严重受伤立即拨打120、110,并立即组织抢救。

2、迅速报告校领导,调动应急车赶到事发现场,视伤情确定立即送医院,还是紧急处理后送医院。

3、保护好现场,指挥队员撤离至安全地点。

4、向上级领导报告事故情况。

5、安定队员情绪,询问、检查学生受伤情况,受轻伤学生送医院检查诊治。

6、写出书面报告,总结经验教训。

(三)财产被盗

遭遇偷窃、抢劫以及其他意外伤害,应保持冷静,灵活应对,以保证自身安全为前提,并及时报案。

(四)食物中毒

饮食一旦出现问题,及时与当地医院部门联系,及时解决。

(五)健康意外

1、外出活动时,实践成员应掌握基本的生理卫生常识和相应的急救知识,随身携带常用应急药物;在遭遇此类非人为性的突发事件时,保持冷静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果情况严重应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2、有人员出现轻微伤病时,如果没有在医院接受治疗,务必安排身体状况良好的人员陪同,不得让伤病人员单独停留在活动地点。

必备常规的药物:

1、消暑药

2、感冒药

3、消炎药

4、止血贴

6.学校应急预案操作手册 篇六

一、当发生火灾事实时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马上将主机转换到全局自动项,1、主页控制面板(密码:6789)—启动方式—本机启动—自动

同时与现场人员联络确认各类灭火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二、如设备未能运转成功,消控室人员:应当 用钥匙(在机柜抽屉内)打开直启盘按显示操作 直接启动相应设备。

三、如果上诉方法对应功能均未实现,消控室人员应马上到现场直接启动相应设备,以确保第一时间消除火情。

7.学校安全应急预案 篇七

目录

1学校安全工作总体预案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3教室课间活动安全预案 4交通安全预案

5学校师生紧急疏散预案 6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7危房安全应急预案

8消防安全应急演练预案 9防火安全预案

10特大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 11特种设备应急处置预案 12体育活动事故应急预案

13外来暴力侵害事故应急预案

14学校大型集体活动安全应急预案

15易燃易爆危险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16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应急预案 17用电安全应急预案 18防汛应急预案 19防震应急预案

20防震疏散演练预案

21拥挤踩踏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22学校工程建设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3防盗安全应急预案

24学校预防溺水应急预案 25校舍安全应急预案

学校安全工作总体预案

为确保校园各类突发事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得到处理,保障我校全体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和学校制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坚持师生生命的安全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务本求实,明确责任,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同时坚持“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方针,尽一切努力杜绝或减少校园安全隐患、消防、饮食、治安等突发事件的发生,尽一切努力把师生生命财产及国家财产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组织机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组 员:XXX

各班班主任

三、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师生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原则和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

2、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原则。

3、冷静、沉着,积极主动和及时、合法、公正处理的原则。

四、工作目标:

1、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切实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自我防护能力。

2、完善安全规章制度,网络责任制度,做到早防范、早处置。

3、建立快速应急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有效和果断的措施,确保校园秩序。

五、事故现场指挥职责

(1)根据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现场指挥救援行动,把事故消灭在初始状态。

(2)指挥现场无关人员有序疏散,撤离到安全区域。(3)负责救护受伤人员和寻找失踪人员。(4)负责现场应急救援任务分配和人员调度。

(5)把事故情况,可能造成的危害和求援事项向应急总指挥报告。(6)与消防等应急部门合作,提供建议和信息。(7)维持现场秩序,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和保护(8)负责事故后的现场清理。

六、应急救援小组

根据学校特点和需要,分别设置:

总指挥:XXX

(1)师生联络小组 负责人:XXX(2)疏散引导小组 负责人:XXX(3)医疗救护小组 负责人:XXX(4)安全保卫小组 负责人:XXX(5)后勤保障小组 负责人:XXX

(6)信息宣传小组 负责人:XXX

七、应急救援通讯录

应急电话:火灾:119 报警:110 紧急救护:120

XX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4、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检制度,及时掌握师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师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教室、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6、确保学生喝上安全饮用水,吃上放心饭菜。

7、及时向当地街道(乡镇)卫生院或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四、突发事件预防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学校应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区环境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增加学校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三)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校卫生规范化管理。

1、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播。

2、加强厕所卫生管理,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

3、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搞好教室卫生和环境卫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4、学校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好计划免疫的宣传工作,严格执行新生入学前预防接种证查验和登记制度,提高学生疫苗接种率,防止疫苗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或流行。

5、学校应当依法加强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加工、运输、存储、使用、处理等环节的管理,防止因管理失误引起突发事件。

(四)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2、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以及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

3、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的专题教育,增强学生识别腐败变质食品、“三无”产品、劣质食品的能力,教育学生不买街头无照、无证商贩出售的各类食品。

4、督促和组织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合理营养,不断增强体质。

五、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中毒事件(食物中毒及急性化学物品中毒)、污染事故、免疫接种事故及严重异常反应,以及其它重大疑难及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一)突发事件监测

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在学校建立考勤监测制度,指定专人对师生员工中的缺勤者进行逐一登记,查明缺勤原因。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由校医进行登记汇总并进行追踪观察,分析其发展趋势,必要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2、重视信息的收集。要与镇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建立联系,收集学校周围的公共卫生事件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

便做好预防工作。

(二)突发事件报告

1、建立自下而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并确保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期间,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开通疫情监控联系电话。

2、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学校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出现集体性食物中毒、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医院感染爆发及其他突发卫生事件时,医务室及学校有关部门应立即向本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2小时之内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3、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4、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任何部门和个人有权向学校报告突发事件隐患,有权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有关部门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规定的职责的情况。

六、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将突发事件的等级分为一般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和特大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级次分类,结合学校的特点,在必要时启动相

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

以下分级标准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的标准界定。

(一)传染病

1、一般突发事件

学校发生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①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系统内的疫情通报。

②学校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落实各项防治措施。③学校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可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但对集体活动进行控制。

④传染病流行时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粪便、食堂及饮用水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

⑤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

2、重大突发事件

学校发生属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校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在第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①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校园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②对全体师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③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学校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

④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⑤学校根据情况,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3、特大突发事件

学校发生属于特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一级应急响应。在二、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①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住校学生不得离开学校,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②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员的流动情况,教职工外出必须向所在部门请假。外出学生和去疫区的人员返校后,必须进行医学观察。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勤原因。发现异常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学观察,暂停上学或上班。

③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动。学校不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调整大型会议时间;学校不安排教师外出参加教研和学术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暂缓进行。

④对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厕所等场地使用期间每日进行消毒,通风换气。

⑤学校每日公布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4、校内疫情

校内若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应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以下工作:

①要根据出现传染病的种类和病人的活动范围,相应调整教学方式。出现一例传染病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鼠疫及肺炭疽的疑似病例,可对该班级调整教学方式,暂时避免集中上课;出现一例上述的临床诊断病例或两例及以上疑似病例,学校在报请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可对该班级和相关班级实行停课;如出现两例及以上上述的临床诊断病例及校内续发病例,可视情况扩大停课范围。若需全校停课,须报县教育局批准。

②采取停课措施的班级或学校,合理调整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和教学形式,采用电话咨询与指导、学生自学等方式进行学习。做到教师辅导不停,学生自学不停。如学校停课放假,学校领导和教师(非密切接触者)要坚守岗位,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联系。

③尊重和满足师生的知情权,主动、及时、准确地公布疫情及防治的信息。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维护校园稳定。

(二)食物中毒

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一旦发生校内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应做好下列工作:

1、立即停止食品加工出售活动,并在第一时间报告当地卫生、教育和公安等部门;

2、立即将发病师生送往医院,并协助医疗机构救治病人;

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待确认后交予卫生部门处理;

4、积极配合卫生、公安部门进行调查,并按其要求如实提供

有关材料和样品;

5、落实卫生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维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6、配合卫生部门分析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意见,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三)预防接种严重反应或事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事件。

1、迅速报告卫生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请求派遣专业人员进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事件原因。

2、及时将受害师生送医院接受救治。

3、尽快采取各项措施,消除危害,制止事态的发展。

4、总结经验教训,查漏补缺,杜绝隐患。必要时对事故和损害的责任人追究责任。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机构保障

学校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按《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设立卫生室,具体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预防与控制工作。

(二)人力资源保障

学校按《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配齐卫生技术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应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定期接受卫生部门组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演练,熟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控制知识,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

能力。

(三)财力和物资保障

学校安排必要的经费预算,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提供合理而充足的资金保障和物资储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 员:XXX

各年级组长 各班班主任

教室课间活动安全预案

一、防范预案。

(一)教育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得拥挤,不推人。

(二)学生在教学楼内不得追逐打闹。

(三)严格禁止学生攀爬教室窗台。

(四)要求学生在教室活动或打扫卫生时注意安全,不要碰电源插座。

(五)要求门卫到点锁好大门,落实来人、车辆登记制度。

(六)定期检查教室内各种设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2、应急预案。

(一)遇有发生安全伤害事故,伤情严重的立即送往医院诊治。

(二)一旦发生学生安全严重伤害事故,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三)分析事故原因,及时处理上报。

交通安全预案

1、防范预案。

(一)各班主任要经常向班级的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提醒学生进出校园要注意交通安全,特别是对经过校门的马路安全要经常提醒,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班主任要对本班坐车学生和家长接送学生进行排查,有重点地做好这些学生的工作,做到警钟常鸣。

(三)学校门卫和值班领导要对学生进出校门的情况进行现场监督,对违反交通安全规定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对不听从教育的学生要将其报告给相关的班主任进行处理。

(四)学校门卫和值班领导要在学生上学放学进出校门的时间到现场做好组织工作,以防止阻塞交通。

2、应急预案。

(一)凡本校教职员工如果遇到我校学生在校门外马路发生交通事故,都要及时报告拔打电话(110)报警,对发生伤害的学生进行处置,或者打电话120给医院,派车将受伤学生送往最近医院救治,还要报告给学校领导及相关班主任。

(二)学生一旦在马路上发生交通安全事故时,学校教职员工都要负责地保护好现场,电话报警,通知交通警察到现场勘察。

(三)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经过现场的教职员工要对学生做好疏散工作,保证交通的畅通与安全。

学校师生紧急疏散预案、遇有紧急情况,师生疏散应安全快速有序,尽量不要惊慌喧哗,最终集合地点在学校运动场。、紧急疏散时,校长、主任、年级组长和班主任负责组织本部

门师生安全快速有序撤离,当堂上课的教师要组织本教室学生疏散。成员分工责任区: 一层:指

挥:XXX 楼梯口:王圣才 二层:指

挥:XXX 楼梯口:刘传华 三层:指

挥:XXX 楼梯口:XXX

操场指挥:

1、若有紧急情况,正在上课的教师负责好本班级的学生疏散。各负责人员及班主任在第一时间内赶到自己负责地点或班级组织学生疏散。

2、各层东边的两间教室的学生走东楼梯。各层西边的二间教室的学生走中楼梯。并按规定的疏散顺序有序疏散。并按规定的疏散顺序以班为单位有序疏散。

3、楼外的学生按规定的疏散顺序以班为单位有序疏散。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一、处置食物中毒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XXX

XXX

XXX

二、应急处理程序 :

1、在全校范围内树立食品卫生安全意识、时时警惕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班主任发现可疑病情后,立即报告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抢救措施。

2、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120 或者与附近医院联系救治患病师生

3、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4、收集相关病情信息、食物及原加工材料,协助卫生部门进行事件调查、处理。、学校主管领导立即指挥抢救工作,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的抢救,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指挥以下部门工作:(1)责令食品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应活动。

(2)由学校负责立即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报告时间距离发病时间不得超过 1 小时。

(3)负责保护好现场,封存一切剩余可疑食物及原料、工具、设备、保护好中毒现场和食品留样,防止人为地破坏现场,等候卫生执法部门处理。

(4)班主任负责协助学校护理患病学生,如发现人数较多,治疗护理在班级进行。对已确定重病师生负责转送医院治疗。

(5)德育处做好师生思想工作,稳定学生情绪;负责家长的疏导工作;学校制定专人接受新闻部门采访;协助学校领导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6)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要深入各班级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

好流行病学调查。向患者了解食物中毒的经过,可疑食品、中毒人数,并预测发展趋势。

(7)总务处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保障抢救机动车、药品、消毒用品到位,保障抢救中心必须品的供应。

(8)食堂负责人要协助卫生部门作带菌检查和取证工作,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危房安全应急预案

为维护学校师生人身安全,有效处理学校突发安全中事故,使学校突发安全事故损失降低到最底限度。特制定本预案。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成立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和组织学校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突发安全事故报告联系电话:3521180

根据安全应及事故要求,领导小组可以随时调集人员,调用物资及交通工具,学校各科室必须全力支持和配合。

二、安全事故报告及处理程序

1、报告制度实行学校一把手负责制。

2、学校发生或接到突发安全事故后,必须在5——10分钟内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报告,并及时向公安、交警、卫生、消防等相关部门报案请求援助。学校本着“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减少损失” 的原则,果断处理,积极抢救,直到现场师生离开危险区域,保卫好学校贵重物品,维护现场秩序,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上交学校突发安全事故有关材料,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3、对缓报、瞒报、延误有效抢救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予以党纪政纪处分。

二、工程建设、危房安全事故处理

1、学校在建或改建的建筑物要树立警示牌,设有隔离栏。

2、学校危房一律不允许使用,封闭的危房要树立警示牌,设有隔离栏。

3、学校发生建筑物、危房安全事故,迅速组织师生疏散至安全地段,及时将事故信息上报上级教育部门。

4、对手上师生组织抢救,及时报告

110、求援助,封闭事故现场。

5、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理工作。、120等相关部门请

119

消防安全应急演练预案

一、指导思想:

《消防安全生产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以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恶性事故为目标,进一步强化管理,以学校法人代表(校长)为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确保学校的消防安全。

二、演练目的:

为了贯彻落实上级教育部门有关加强校园安全的文件精神,为加强学校的消防安全,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财、物的安全,加强学生消防安全知识,本着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宗旨,切实做好防火、灭火工作,特制定消防安全应急预案。通过消防安全演练,让学生学到有关的安全防护知识,做到有事不慌、积极应对、自我保护的目的。

三、灾害预设:

当某楼的某室突然失火时,在火光、浓烟之中,学生会产生惊恐失措现象,或慌不择路而跳楼,或缩成一团任火烧。可能发生学生被烧死、踩死、摔死、呛死、挤死的恶性伤害事件。

四、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灭火和应急疏散领导小组。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领导小组职责是:

(1)平时指导全校灭火和应急疏散的宣传教育,培训演练;(2)战时指挥协调各职能小组和义务消防队开展工作,迅速果断将火灾扑灭在初始阶段;协调配合到达火场的公安消防队开展各项灭火行动;

(3)配合协助公安消防机构做好火灾事故调查等善后工作。

2、义务消防队:

组长: XXX 成员:

XXX

岗位职责:

(1)熟悉并能使用学校配制的消防器材,掌握灭火知识。(2)据学校应急疏散预案,组织师生疏散演练。(3)实战时现场灭火、抢救被困学生和救护伤员。

3、疏散引导组 组长:XXX 成员:XXX

职责:平时负责全校火场自救、应急疏散的宣传教育、培训演练的具体事务;战时指挥火灾单位的领导做好人员和物资的疏散自救工作。

4、后勤保障组 组长:

XXX 成员 :XXX

职责:负责通讯联络,车辆调配、道路畅通、电路控制、水源保障。

5、抢救护理组 组长:XXX 成员: XXX 职责:进行医疗救护及人员清点等。

五、前期准备阶段

每年10月20日至11月5日为宣传发动和培训阶段。

1、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订《消防安全应急演练预案》,通盘筹划和指挥火灾应急避险演练。

2、组建学校义务消防队。由德育处、后勤、课任教师、等组成学校义务消防队(以男性为主),邀请消防官兵来校进行消防器材使用培训和消防知识讲座,并组织校义务消防队进行实战演练。

3、落实相关安全措施。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汇同消防官兵进行学校消防工作检查。重点是安全疏散设施管理情况,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情况,以及火灾隐患整改,用火、用电安全检查,燃气和电气设备检查等。

4、邀请消防官兵对我校义务消防队队员和有关教职工进行培训,使他们能正确使用灭火器等消防器材。

5、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共青团、班级充分运用广播、网络、黑板报、宣传窗等不同媒体,以讲座、竞赛、展览等形式向学生宣传开展消防安全教育的意义、应急自护办法等,对学生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教育学生不玩火、不玩电,不触摸有电源标志的器

物、不拨弄公共场所开关,不擅自使用电器。教育学生在火灾发生时严禁学生跳楼逃生,不提倡学生参加救火工作。

6、班主任网上下载有关防火、救火、救人资料,组织学生学习有关自我保护知识,开展消防灭火自救培训。并进行以班级为单位的疏散练习,熟悉疏散线路,进行自救逃生练习。教育学生发生火灾时,能够做到:

①遇事不慌,头脑冷清。

②判明情况,思考对策。

③积极自救,互帮互助。

④听从指挥,有序疏散。

大忌:恐慌混乱,相互践踏。

7、后勤部门配置好各通道钥匙,教学楼前操场划定安全警戒线,配备和检查相应的消防器材和设备,平时负责管理,让这些器材处于正常状态。

六、应急实战演练。

演练时间不定,由学校演练领导小组临时决定。要求:

1、听到报警铃声后,上述人员各就各位,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

2、各班主任按学生疏散路线图送学生有条不紊地向安全区(操场)疏散,同时要查清现场是否有遗漏人员。学生撤离时每人随带一条湿毛巾,以便用湿毛巾捂嘴,防止烟雾中毒。

3、各班班长协助教师清点本班同学人数,并及时上报给班主任。班主任整理并清点本班同学人数,及时上报给抢救护理组组长,由组长报告给现场指挥。

4、在警报戒除前,各组人员协助班主任维持学生在安全区内的秩序。警报戒除后,各班按次序返回教室。

七、总结反思。

演练后一周为总结反思阶段,要求参加演练的教师每人撰写一份消防意见建议书或演练心得体会文章,以利学校能进一步排查安全隐患,制订相应的安全对策,总结经验教训。

防火安全预案

为了确保学校师生的人生安全,学校财产的万无一失,特制定校园防火安全规定和灭火应急疏散预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做好学校的防火安全工作,学校成立防火领导小组,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 员:XXX

各年级组组长、各班主任。

1、领导小组职责

(1)掌握师生思想动态,注意化解影响安全稳定工作的矛盾。

(2)对师生进行政治形势和维护稳定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意识。

(3)把提高思想认识作为搞好安全防火的切入点,把严肃对待事故隐患当作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抓落实。

2、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

(1)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原则,工作落实到位,抓好制度落实。

(2)各部门要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消防意识,并通过会议、谈话等多种手段来提高职工的消防意识、忧患意识、防控意识。做到人人知消防,人人重消防的局面。

(3)定期对消防器材进行可靠性检查。灭火器要及时更换灭火剂,抢修、抢救器材要处于良好待用状态,将防火、灭火建立在科学的技

术保障条件下,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4)总务处要加强对各部门的消防器材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对不符合要求的器材要及时更换。

二、防火预案

(一)发现火情后,要保持冷静,明辨方向和火势大小,火灾刚发生时,可趁火势很小,用灭火器、自来水等在第一时间灭火,同时呼喊周围人员参与灭火和报警,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尽快搬离险地。值班员首先引导学生进行疏散,要迅速用消防器材力争把火控制、扑灭在初期阶段。

(二)总务处应立即在最短时间到达现场并通知相关的各部门领导尽快增加援助人手。

(三)重大火情,同时向“119”报警,工作人员根据火情发生的位置、扩散情况及威胁的严重程度首先通知起火楼层,然后,再根据火情扩大附近区域,逐区域通知。

(四)发现火灾呼救并向学校领导和总务处报告,由校领导或总务处视火情情况决定是否向“119”报警,晚间和节假日由校带班领导决定报警与否。

(五)校内协同灭火与指挥:

1、校内获悉火灾报告,向全校发出火情报警,调集力量进入火灾现场。校基本灭火力量包括:全体教工及临时工。

2、接到火情警报后,以上灭火基本力量要立即作好准备,带好灭火器材赶到失火现场向指挥员报告,接受任务,适时投入灭火战斗。

3、全校各防火组织和防火力量要分工合作,协同作战,密切配合,基本分工和任务如下:

警戒组:由当班的值班老师负责。

任务:严格门卫管理,禁止无关车辆通行和外来人员出入,加强巡逻,保护现场,维护秩序,迎接并引导消防车辆进入火灾现场。

灭火组:校领导负责指挥。任务是根据火情采取恰当的灭火方法,正确使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救护组:由卫生室负责,救治受伤人员工作。

4、专业消防队到场后的灭火和指挥

(1)由校值日老师引导消防车进入现场。

(2)灭火指挥员向消防队指挥员介绍火情,移交指挥任务,并协助其指挥。

(3)灭火人员都要为专业消防队让路,根据需要提供转交灭火器材,并继续积极地协助灭火工作。

5、善后工作处理:

(1)在火灾扑灭后,由学校负责监督现场,以防止火灾重起。

(2)火灾后4小时内,学校如实写出火灾分析检查报告。

(3)协同消防部门查找原因,进行消防整改,按规定实施惩处。

特大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

本预案所指特大自然灾害是指台风、强热带风暴、暴雨、洪涝及地质等因素引发的特大自然灾害。

一、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 员:XXX 各年级组组长、各班主任

发生特大自然灾害,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应急工作原则: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分级负责、综合协调、快速高效。

二、应急反应行动

1.灾情发生后,及时召集有关人员初步研究判断灾害等级,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并开始启动特大灾害救灾工作。

2.领导小组研究部署救灾工作和应急措施,经确定后由有关部门迅速组织实施,确保救灾款物迅速、及时到位。

3.视灾情需要,以学校名义向上级报告灾情,申请给予救灾资金和物资支持。

三、紧急救援行动

紧急救援队伍主要由学校教工组成。

灾害对师生生活造成威胁时,必须组织转移安置,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紧急转移安置不受条件、范围及程序限制,直接组织力量从速实施;转移安置以就近、安全为原则,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临时安置与长期安置相结合,确保灾民吃、穿、住、医等必要生活条件

得到妥善安排。

四、有关事务处理

1.调查核实灾民受灾情况,按损失大小、困难程度、救助情况分门别类、登记造册,逐级上报。

2.做好灾区卫生防疫工作,防止疫情发生。

3.宣传救灾工作成效和典型事迹,促进互助互济,弘扬社会良好风尚。

特种设备应急处置预案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维护学校稳定,根据《特种设备监察条例》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坚持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防止突发性重特大设备事故发生,并在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地控制处理,防止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理,防止群死群伤,确保师生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学校稳定。

二、后勤特种设备基本情况和危险隐患

根据《特种设备监察条例》的规定,我校后勤系统设备配置中属于特种设备有:取暖锅炉一台。这些设备的事故形式主要有:锅炉爆炸。

三、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1、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救援领导小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各年级组组长、各班主任

2、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职责:

①领导小组职责:检查督促做好特种设备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购置各种应急备用器材);组织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的演习工作;事故发生时,领导小组即行使应急指挥部功能,组织指挥对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现场应急抢救工作。

②现场指挥(责任)人的职责:紧急召集各参与抢险救援部门和单位的负责人研究现场救援方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指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③事故单位职责:各事故单位要积极做好自救工作的同时,迅速向特种设备事故指挥报告,主动积极配合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做好救援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救援设备和工具。

四、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1、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时,相应有关现场指挥系统立即启动:现场指挥以责任指挥人作第一时间内按照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立即组织现场紧急自救;

2、发生突发性特种设备事故的原则:

第一要立即组织指挥学生疏散,远离事故现场,力争无伤亡事故;

第二要按照预案立即组织实施扑灭事故,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力争把事故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第三要做到事故应急救援决不拖延、不推诿。

3、立即报告后勤重特大安全事故救援领导小组以至学校领导,请求指示或由领导小组派员赶赴现场指挥救援工作。

4、发生重大的特种设备事故或当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不能很快得到有效控制时,应立即报警110、119和向上级报告,请求上级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指挥部给予支援。

五、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处置的措施

锅炉爆炸

1、迅速抢救伤员,设法扑灭火源,防止火势蔓延,如用灭火机等器材或用水,同时立即联系消防部门到现场处理。

2、切断设备的电源、水源,组织现场及附近人员迅速撤离事故现场。

3、立即搬移现场的易燃易爆物品。

体育活动事故应急预案

本预案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因活动保护不当造成的事故,轻则挫伤、擦伤、关节损伤、肌肉抽筋、拉伤,重则造成骨折、呼吸紊乱、严重休克甚至丧失生命。伤害事故一般发生在球类活动、体操、田径运动等运动项目中。

一、组织机制、组织领导

体育活动伤害事故处理由校安全领导小组和体育教研组长组成。、人员分工

报警:体育课授课教师

调查报告:体育教研组长

协调:行政值班领导、体育课授课教师

护送伤者:政教处领导、班主任。

二、体育活动事故的预防、加强思想教育、增强防范意识。中学生好胜心强,经验不足,思想上麻痹大意,缺乏预防事故的意识,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宁失一球,勿伤一人”的思想。、完善活动设施建设和管理。运动场地要保持平整,不应有坑洼、石块等,地面不宜太硬、打滑;球架、球门要定期检修。、教学和训练、竞赛活动必须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1)建立良好教学秩序、重视课前准备;教师、学生着装规范,必须穿着体育服装上课,学生不准有跟鞋、凉鞋,女学生不穿裙子上

课。

(2)精密组织教学,加强纪律教育。体育教师必须经常反复地向学生进行遵守纪律、遵守常规、服从组织、遵守游戏规则等方面的教育。

(3)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相互保护的意识。

(4)体育教师应掌握特异体质的学生情况,掌握合理的运动量、注意区别对待。在运动量的掌握上,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生理反应,进行合理调整;教师对于病痛、体弱、伤残的学生要及时关心,安排他们免修、见习等。、重视准备活动、加强医务监督。教师应根据上课内容和气候情况决定准备活动的内容,严禁不做准备活动就进入体育活动,准备活动要充分、有针对性;学生应掌握自我医务监督的常识。、加强保护措施。严格裁判、禁止粗野动作,不使用错误的推、拉、撞等危险动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

三、体育活动事故的处理、在场人员发现险情后要及时报告在场老师、班主任和学校领导,有关教师应立即到达现场,了解伤者情况,判断伤情,先行急救;遇到重伤的或不能判断伤情的,应及时送医院检查、急救或打 120 救护电话。、及时通知家长及其他监护人,以便作出救治决定,并作好安慰工作。、保护现场、了解事故发生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作好有关记录并保护现场,采集有关证据,以利于对事故处理做到事实清楚,责

任明确。、重大的伤害事故要及时上报。、事故发生在课上或因学校设施原因造成伤害的,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学校应承担责任的,学校必须在第一时间报告保险公司。、前往医院探视,随时掌握伤者身体康复情况。

外来暴力侵害事故应急预案

为维护学校师生人身安全,有效处理学校突发安全事故,使学校突发安全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预案。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学校成立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和组织学校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 员:XXX

各年级组组长、各班主任

根据安全事故应急的要求,领导小组可以随时调集人员,调用物资及交通工具,教师必须全力支持和配合。

二、学校突发安全事故种类

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包括学校重大火灾安全事故,学校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学校重大危险药品安全检查事故,学校工程建设、危房安全事故,学校重大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学校外出大型活动事故、学校外来暴力侵害事故、学校食物中毒安全事故、学校流行传染疾病安全事故等。安全事故造成1人以上死亡的,属重大安全事故。

三、安全事故报告及处理程序

1、突发安全事故实行学校“一把手”负责制(校长负责制)。

2、突发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实行以第一当事人负责制,并作为第一报告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向领导小组成员报告。

3、学校发生或接到师生员工突发安全事故报告后,根据事故情况

及时向上级或相关部门报案请求援助。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和善后处理工作。事发当场的教师员工要本着“先控制、后处理,救人第一、减少损失”为原则,果断处理、积极抢救,指导现场师生离开危险区域,保卫好学校贵重物品,维护现场秩序,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

4、上交学校突发事故有关材料,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对缓报、瞒报、延误有效抢救时间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予以处分。

四、外来暴力侵害事故应急预案

1、学校加强门卫管理,严格门卫进出制度。

2、学校外来未经允许强行闯入校园者,学校门卫或保安人员不得放行,应及时将闯入者驱逐出学校,同时向其发出其警告。

3、学校内发生不良分子袭击、行凶等暴力侵害时,应先制止、制服,同时及时报警

110、报告120请求援助。

4、对受伤师生及时救治,并将有关信息及时报教育局。

5、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学校大型集体活动安全应急预案

为保障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持学校教学秩序正常运作,及时应对大型集体活动期间发生的各种有关安全、稳定事件,做到对事态快速反应、果断处置、控制局面、减少伤害和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活动开展期间,出现以下几种情形,应及时启动本预案:

1、活动场所建筑物(含临建)坍塌;

2、活动场所发生地震、火灾;

3、现场秩序失控,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4、现场发生重大刑事、治安案件;

5、其它影响安全的、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学校安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活动主办方、承办方及各职能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分工协作、各负其责。

3、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重视安全工作,增强忧患意识,将“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贯穿于活动的策划、筹备、举办等各个环节。

4、快速反应,从容应对。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机制,一旦发生安全事件,要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

三、前期工作:

1、信息报告:

大型活动中发生安全事件后,要在第一时间向学校领导汇报,并逐级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人视事件发展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2、先期处置:

活动的主办单位领导为本次活动的第一安全责任人。活动的组织者为本次活动的安全责任人,活动期间组织者不得离开活动现场,随时掌握现场情况。安全事件发生后,主办方、承办方以及在场的有关部门、人员,在上报的同时,要及时、有效、果断的开展工作,控制事态、减少损失。

3、应急响应:

学校接报后,有关领导视情况及时启动本预案。

四、突发事件处理响应程序:

(一)事件发生后,在场工作人员必须立即响应:(1)迅速组织人员抢救伤员,将伤员送往医院急救;

(2)迅速组织学生有序撤离突发事故现场,清点统计人数;必要时通过校园广播向全校师生发布险情简报,提出应急时期纪律要求和防范措施。

(3)迅速划定现场保护范围,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4)必要时与当事人员的家属及上级职能部门(比如公安、交警、消防、公共卫生部门等)取得联系,协助好救援工作。

(二)及时报告:

(1)突发事件发生之后,有关部门或知情师生要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大概情况向学校领导报告。学校领导根据事件性质、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和逐级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2)应急预案启动后,各组要快速开展工作并及时向指挥部办公室通报情况,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在未经领导许可的情况下,擅自越级报告或接受媒体记者采访。

(三)现场勘查,掌握第一手材料:

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向报告人及现场目击证人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进行文字记录、现场拍照,掌握好知情人员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资料,为查清突发事件的起因与经过提供第一手材料。

(四)突发事件受到控制后,采取下列措施进一步妥善处理:

(1)进一步明确人员职责。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性质及工作人员具体情况,把各项工作落实下来,安排专人专岗负责,避免出现工作“盲点”与任务目标含糊不清的情况。

(2)通知相关人员,严防事态扩大。突发事件往往牵涉到多个人,多个家庭,乃至多个部门,在这种情况下,应将突发性事件的结果、大致的过程与起因等,迅速而客观地通知相关的个人或部门。

(3)在抢救师生生命安全事故时,应及时保障车辆要求,财务组应及时提供医疗款,保证因突发事件受到伤害的师生能及时得到抢救。在受抢救师生稳定后再根据具体责任情况由领导班子研究处理方式。

(4)协助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深入调查了解,统一对外发布相关信息。先期处理基本完毕之后,应该积极地对事件的起因经过等进行详实调查,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前提下,由学校领导统一、客观地向

外界介绍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未经同意,其他任何个人或部门都应婉言拒绝媒体记者的采访,并表示学校正在积极处理。

(5)对重大突发事件迟报、漏报、瞒报、接到突发事件通知而不及时到位处理的人员,学校将予以通报批评并视情节轻重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6)在突发事件发生并被控制稳定后,各小组应及时召开现场会议,并将会议内容以书面形式提交应对大型群体性活动安全事故指挥部,应对大型群体性活动安全事故指挥部及校领导班子应及时研究处理议案并消除因突发事件而产生的不良影响。

(7)有关人员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针对突发事件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认真整改,最大程度地减少事件损失,避免事件的再发生。

五、应急处置:

学校成立“应对大型群体性活动安全事故领导小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 员:XXX

各年级组组长、各班主任

具体职责是:

1、掌握突发安全事件的全部情况,按指挥部的要求收集、汇总、上报有关情况,下达上级指示精神。

2、统一调配人、财、物,负责做好处置事件的具体指挥、调度和协调工作。

3、负责安排值班,督促检查反馈各组工作落实情况。

4、调动机动车辆。

5、接待安排上级主管部门的调查。

易燃易爆危险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一、目的和要求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了在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事故发生后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减少事故损失,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应急处置预案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我校对教育教学、师生生活和学习影响较大的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安全事故。

三、应急处置组织机构及职责

校园安全领导小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 员:XXX

各年级组组长、各班主任

四、危险目标的确定及危险性评估

1、根据我校实际,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主要目标有:燃气、液化石油气瓶、危险化学试剂等。

2、上述危险目标分布在门卫室、实验室。

五、事故报告和现场处理

(一)事故报告

1、事故发生后,要立即向校长室、总务处报告,接报后总务处负责有关人员的调配,并进行简要的现场处置部署(保护现场、人员疏散、通知120急救中心等),校长室视情况决定逐级汇报。

2、事故发生部门应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写出事故书面报告。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⑴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⑵ 事故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可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⑶ 可判断的事故性质及发生原因;⑷ 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及采取的措施;⑸ 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的有关事项;⑹ 事故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二)现场处理

1、事故发生后,安全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学校主要领导汇报,由学校主要领导决定处理事项。

2、全校教职工必须按照《应急预案人员分组》的职责尽快投入工作。

六、应急处置注意事项

1、没有相应防护设备的人员除非紧急情况下一般不能进入污染区,避免发生意外。

2、现场医疗急救应按照先重后轻的原则进行。

3、组织污染区的师生撤离事故现场时,要指导师生做好个人防护,要向上风向快速转移至安全区域,并尽快除去污染衣物。

4、在紧急处置过程中,学校各有关部门和个人必须服从应急处置组的统一指挥,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阻拦或拒绝。

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应急预案

一、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 员:XXX

各年级组组长、各班主任

二、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我校学生或教职工一旦出现禽流感、风疹、流脑、麻疹、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请假,不得带病上学、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才能回校上课、上班;、学生或教职工在校内出现传染病,及时组建处理病情的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成员的统一安排下,要求传染病者立即戴防护口罩、手套,到学校隔离室休息,并由学校安全管理人员或卫生保健老师立即通知医院,需转医院治疗的立即转传染病医院。学生出现传染病症状的班主任立即通知其家长,由家长陪同去医院,家长不能到校的,由班主任老师护送去医院(护送人员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如果是本校教职工出现传染病,也要求戴防护口罩、手套,由医生初步检查后,是传染病立即转传染病医院并通知其家属,家属不能到校的由工会小组长护送去医院(护送人员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在校内发现传染病的学生或教职工,学校应急小组领导立即亲临现场指挥,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学校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并由学

校安全管理人员或卫生保健老师马上打“ 120 ”电话,送定点传染病医院诊治。、学校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学、同事前往探望。6、学校师生员工中发现传染病人,立即上报教委。

报告电话:、如传染病烈性感染,请示上级有关部门,决定是否实行全校停课。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具体做到:

① 封锁疫点。立即封锁患者所在班级或所在办公室,暂停学校一切活动。停止校内人员相互往来和与外界往来,等待卫生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处理意见。如校领导已隔离,由中层干部等组成临时班子,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待疫情解除后,校领导班子开始工作。

② 疫点消毒。对学校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此项消毒可请防疫站操作,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③ 疫情调查。学校密切配合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学校领导发现传染病人后,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用电安全应急预案

为切实保护全校师生的切身利益,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加强突发性事故处理的综合指挥能力,提高紧急救援的快速反应和协调水平,以保证迅速正确有效地处理安全事故,特制定以下用电安全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用电安全和应急疏散小组,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 员:XXX

各年级组组长、各班主任职责是:

1、平时指导全校处理用电安全事故和应急疏散的宣传教育;

2、战时指挥协调各职能小组开展工作,迅速果断将灾情控制在初始阶段;协调配合有关专业人员开展各项工作;

3、经常检查学校线路安全。

二、防范预案

1、组织对师生进行用电安全知识辅导。

2、未经允许,学生不得私自拆、卸电器及开关、插座等。

3、学生不得私自使用需接插电源的用电设备。

4、定期检查学校用电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三、应急预案

1、遇有突发性触电事故立即切断电源(包括总电源)。

2、遇有紧急情况立即用绝缘棒或非导电棒、棍击打,将触电人

员与电源脱离,(不得用手拉触电人员。)

3、对触电受伤人员视情形及时组织自救或他救,必要时拨打120急救中心求援。

4、及时向学校紧急事故领导小组报告,以便组织施救。

5、排查事故原因,及时处理上报。

四、应急救援小组

根据学校特点和需要,分别设置: 总指挥:XXX

(1)师生联络小组 负责人:XXX(2)疏散引导小组 负责人:XXX(3)医疗救护小组 负责人:XXX(4)安全保卫小组 负责人:XXX(5)后勤保障小组 负责人:XXX(6)信息宣传小组 负责人:XXX

五、应急救援通讯录 应急电话:火灾:救护:120

报警:

上一篇:离别之情的句子下一篇:《教育其实很美》读后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