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提问的作用(精选8篇)
1.浅析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提问的作用 篇一
谈一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
性。
雷鸣初级中学
叶秀豪
在实际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一、课堂提问难易要适度
教师对学生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要“吃透”,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度。如果提出问题太浅缺乏启发性,学生不动脑筋就能轻易答出,学生感到乏味不愿回答。如果提出问题过难,会使学生无所适从,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抑制他们的思维。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难易适度的问题,有些较难的问题就得想办法,化难为易。抛出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生发性,有较大的引伸余地,千万不可有意设计太难的题目为难学生,内容的难易应确定在学生“跳一跳摘得到”的层次,这样才具有挑战性,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才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目的要明确
课堂提问的设计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准备,千万不要在课堂随意提问,这样就会产生不良后果,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主要问题都必须是在课前精心设计好的。首先,课堂提问必须围绕教材中心,紧扣教学目标。教师要善于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归纳、筛选,寻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次,要针对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困难,利用学生易混、易错的问题设置问题,进行提问,通过对例题的剖析,达到解惑的目的,能使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让学生有一种思路清晰的感觉。设置问题,切忌不分重点,满堂提问,纠缠于价值不大的枝节问题上,那种漫无目的的盲目提问会让学生感到不着边际和无所适从,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三、课堂提问要教会学生学会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意义不仅在于提出的问题能引起学生思考,而且还在于它能引导学生敢于去发现并提出问题,培养创新意识,最终把学生引上创造之路。因此教师不仅要善于提问,还要善于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光是由老师单向提问,学生难以摆脱被动学习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着力创设一种引发学生主动提问的情境。同时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并对他们提出的问题给予积极评价。当学生还不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应多鼓励他们, 肯定学生敢问的勇气,树立他们的信心与勇气,再在方法上给予点拨和启发,让提问的同学有成就感。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使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维,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将提问合理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心得体会
上传: 刘毓球
更新时间:2012-5-7 16:55:37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既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的手段,又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完美的教学艺术。有效的课堂提问是重要的提问技能,主要是指通过师生在课堂中的提问与回答及期间的师生互动,学生能够获得普遍进步,实现个体的充分发展。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以解决问题为核心而展开的有效提问在教学课堂上的应用,可以起到强化知识信息传输、评价学生学习状况、调控课堂教学过程、沟通师生情感交流。提问能起到几个作用:激励参与功能、评断功能、反馈调控功能、巩固强化功能、暗示功能。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以下就针对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谈一点不成熟的见解。
课前预习对完成教学任务至关重要,而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由于各种原因,其效果并不理想。不少教师对此非常苦恼,有的教师因此一上课就雷霆大发,破坏了课堂融洽和谐的氛围,影响师生的上课情绪。其实,利用提问对预习进行检查不失为一种好做法,长期坚持,学生就会逐步养成预习的好习惯。通过课堂提问所接收到的语言反馈信息,比其它形式的反馈信息具有准确性、具体性、即时性和简洁性。它可以使教师当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及时地调控教学程序,改变教学策略,使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2、提问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如果学生注意力集中,大脑中只有一个学习兴奋中心,听课效果就比较理想。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精力集中,而在听讲时有时散漫。教师只靠静讲、维持课堂纪律来保证学生的注意力是达不到要求的,而应以授课的内容(包括多个有趣的实验或动画)来吸引学生,用一个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问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把学生的思维钳住,激发学习兴趣,赋予学习动机。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提问可以启迪学生思维
提问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或讲授时,设置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引发学生自觉思考。可惜的是,很多教师只是口头禅式地问学生“是不是”、“对不对”,毫无启发性可言。
对于一些重要物理概念,一般水平的学生往往以为自己能复述就算懂了,其实不然。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针对概念提出一些题意明确清楚的实际问题,诱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克服盲目的自满情绪,这样对提高学习效率、突破教学难点很有用。特别是在学生一般认为理当如此的地方,可提出与常规看法相悖的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独特性和创新意识。例如,向自己提问:哪些是事实?哪些是推论?推论是怎样得来的?我为什么相信它?……问题可以正面提,也可以反向提。同时引导学生对已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或以题目的本身提出疑问或变换题目的条件,来拓宽学生的视野,诱发学生发散思维,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4、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总是和语言分不开的,课堂提问便是培养学生正确地掌握学科语言表达能力的契机。如在教师做演示实验的过程中,采用边做边提问让学生回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提问学生和由学生发问,可以通过对话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设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冷静考虑,合理处置。
通过提问,教师可直接表达关心学生的思想情感。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和发现的喜悦,有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信息交流。通过提问,能够发现作业、考试中的抄袭现象,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解决。
5、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要承认,求知过程是辛苦的,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具备“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境界。特别是在学业负担繁重的今天,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处在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感受到回答问题的愉悦,增强学习的幸福感和成功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追求成功的信心。
二、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有效性原则: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而课堂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好的提问方式应该是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而不应该急促地得出结果。要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学生会用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来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由“学会”物理转变为“会学”物理。
2、科学性原则:要求教师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明确各章节的知识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各章节知识点间的紧密联系,具有较强的驾驭教材的能力。教师的“问”要融知识性、趣味性、新颖性、启发性于一体,教师的“答”要切中要害、精练干脆、准确无误。
所以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我们要积极地挖掘教材潜力,结合课堂演示实验或生产实际,科学地运用提问方法,以“问”促教,真正地展现出课堂提问的魅力。
3、启发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地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造成心理的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让学生由好奇而达到求知的目的。教学中,把所要解决的问题,不直接讲述给学生,而是先把前提条件交待给学生,然后提出疑问,由学生自己开动脑筋,经过思考,刨根问底,直到得出结论。
4、适时性原则: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对我们筹划课堂提问是有现实意义的。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教师的及时提问和适时点拨,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去;反之,学生会对教师的提问无以为答,教师本人也会索然无味。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时,教师要巧妙地提问,给学生暗示思维的方向和寻找正确答案的途径。
5、针对性原则:教师上课前要进行周密考虑和统筹安排,要对教学内容了然于心,并对学生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不仅要对教学的整体布局反复思考,而且对每一个具体环节也要反复斟酌。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问题,对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可能做出的反映,要充分的估计,并事先设计好应对措施。
6、适度性原则: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恰到好处地掌握提问的频率。问题的设置应疏密相间,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问题的难易程度要科学适度。没有难度或难度太大的问题,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课堂提问要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掌握程度,合理地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
三、课堂提问常采用的几种形式
同一物理问题,可以从不同侧面提出,提问的角度不同,效果往往不一样。课堂上,教师若能根据具体的情况形成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就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专题或概念上来,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目的。
1、“设疑式”可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独立思考;
2、“对比式”可以诱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共性、区别个性、加深理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
3、“刨根式”能帮助学生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促使学生对问题认识的深化;
4、“辐射式”能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分析解决问题,有利于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5、“扩展式”提问是指把现在所学内容与相关内容联系在一起提问的方法,能够起到以新带旧、温故知新、融会贯通的作用;
6、“直问式”是指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以便直接寻找答案,可使学生迅速进入思考状态,使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7、“曲问”是一种迂回设问的方法,问在此而意在彼,针对学生疏漏、模糊处,抓住关键词为突破口进行曲问,会使学生番然醒悟,从而对正确的结论印象更深;
8、“层递式”提问是指对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问题进行分层次由浅入深的提问方式。通过一环扣一环、一层进一层的提问,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通过层层剖析、循序推进、最终到达解决问题的彼岸和释疑明理的高峰。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提问中应处理好这样四个关系:
1、点与面的关系。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应有较大的辐射面。既要照顾点又要照顾面,以点带面,培养优生,转化差生,达到共同提高。
2、难与易的关系。教学内容有难有易,提问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对于较难的问题应力求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切忌过深过难而造成冷场。
3、曲与直的关系。提问题不能只问“是什么”、“对不对”,问题要富有启发性,否则学生会感到单调乏味。
4、多与少的关系。授课时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巧问。教师切不可为提问而提问。提问过多过滥,学生应接不暇,没有思考的余地,必然会影响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提问过少,难以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势必造成学生厌倦反感,效果必然很差。
课堂提问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在设计提问时要注意经常变换手法,切忌僵化采用一个固定的模式,即使是同一个内容,在不同的场合下进行提问,也要注意转换角度,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要能使学生看到老师是如何提出问题的这对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总之,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不断实践,不断摸索,就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教学功能。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受制于课堂中的有效活动。所谓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活动,是指学生能够主动思考、踊跃交流,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里的“有效”体现在学生思维的含量足、个体获得的发展效果明显。有效的课堂提问,主要指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学生能够获得进步,实现个体的发展。在这里,学生有无进步、有无发展就成为鉴别教学有没有成效的核心指标,具体体现在,学生个体获益的深刻性、明显性以及获益学生的普遍性、广泛性。教师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下面浅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首先,题意清楚 准确严密。含糊不清的问题很难让学生展开思维,不确切的问题必然会产生多种回答而引起混乱。例如有一题:某同学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两个质量不等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则在两次提升重物的过程中()A.机械效率相等 B.做的额外功相等C.做的总功相等 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等。一说题目学生纠结着,不知是否考虑滑轮自重,或是摩擦的存在,还是理想情况等等,所以此题应加上摩擦不计,才算是完美的。欲使提问达到引人注意、启发思维的目的,提出的问题必须题意清楚、准确严密。
其次,紧扣目标 精心设计。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主要问题都必须是在课前精心设计好的,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克服难点、发展能力、学会学习,要有代表性,能使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提问的目的和方式要随教学进度灵活变化:复习旧课,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设疑激趣,导入新课;表演实验,列举实例,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课后结尾,总结深化,提出问题,承上启下,使学生回味无穷,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提出的问题不一定都要学生回答,可以是问而不答,也可以是自问自答,要根据提问的目的灵活处理。若信口开河、随意提问,就很难达到预期目的。接着,优化程序 注重研究。提问的一般程序是:教师提出问题后,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然后指名回答。那种先指名后提问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因为被提问的学生会因没有思考的余地而非常紧张,而其他学生觉得与已无关而袖手旁观,达不到启发思维的目的,也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用“是不是”“对不对”“能不能”“好不好”之类的判断和填空题让学生齐声回答,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实质上大多数学生未经深入思考而随波逐流,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做法也是不可取的。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性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性学习在本质上就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的注意力非常集中,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不但对物理概念与规律获得深刻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如何发现与研究新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必须优化提问程序,注重研究性学习。提问之前,必须创设良好的物理情境,提出的问题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问之后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猜想”,并鼓励发表不同意见,使一系列的提问成为研究性学习的纽带。当然,这个要求是比较高的,课前必须精心设计。
最后,面向多数,以点带面。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然后精选提问对象。面向全体学生是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而言,即要使全体学生的心态处于高度集中和准备回答状态。当问题提出后,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吸引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加思维活动,促使每个同学在心里都拟出一个答案。当自己的答案与被提问的同学的答案不同时,每个学生就可以自己进行比较思考,进一步分析或进行修正,从而加深理解,巩固知识。
总之,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给学生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成为师生交流、对话,共同发现、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和必备手段。在有效提问中,学生能与教师共同探讨新知,教师通过提问使课程内容持续地生成和转换,而不仅仅传递特定的课程内容。
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陈宇鹏
班级:汕头市物理1班
学校:潮南区司马浦中学 发布时间: 2011-11-20 21:44:30
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
通过适当的课堂提问,教师能多角度、深层次地调动学生主动思维,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达到一种和谐的交流状态,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就中学物理课堂提问技巧作几方面的探讨。
1.避免盲目,要有目的性。课堂提问的目的,或是引起学生注意,或是检查教学效果,或是引导学生突破难点,或是调动学生思维,或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等等,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教师在备课中要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教材重点和难点,针对某一个或几个具体的目的设计提问,并拟定好包括主要问题、提问对象、提问顺序、可能出现的问题、应对策略等内容的提纲,尤其要认真推敲提问的内容与形式,力求做到提问的内容具有典型性,提问的形式具有多样性,使问题指向课堂教学中心,切实提高课堂提问的功效。千万不能随心所欲,随意发问。
例如学习了电场强度后,学生对公式E=F/q常常产生错误认识,为此可以设计这样一组提问:
(1)在静电场中的某点处,放置一带电量为+2C的检验电荷时,所受电场力大小为8N,方向水平向右,求该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和方向?
(2)若在该点处放置一带电量为—2C的检验电荷,则检验电荷所受的电场力大小和方向?该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是否变化?
(3)若在该点处不放检验电荷,则该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和方向?(4)该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和方向应该由什么决定?
(5)与此具有相类似情况的还有什么物理量?(比如:加速度、电阻、电容、磁感应强度等)
这样通过几个问题,加深了电场强度的理解,明确了定义式与决定式的区别,提高了知识的综合能力。
2.避免过难,讲究科学性。提问的科学性是指内容的科学性和问题本身叙述的科学性。问题内容必须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及其运动规律,问题本身叙述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科学性还表现在问题的难易要适度,要符合学生的物理学习基础和认知水平,设计的问题既不能让所有学生答不出,也不能简单地答“对”或“不对”,要让大多数学生“跳一跳,摸得着”。难度过大的问题要注意设计一系列小台阶的问题做铺垫。
提问前,教师既要熟悉教材,明确教学的目标要求和考试要求,又要熟悉学生,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针对学生的疑点和知识的关节点,合理组织相关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促进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同化,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补充完善。
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过大、过深、过难的问题,全班站起来一大片,谁也回答不了,最后只好教师自己回答,这虽然完成了提问的形式过程,但只是在学生的陪衬下表演了一下教师的高明,而打击了学生的学习极积性。过小、过浅、过易的问题,学生不假思索即能对答如流,则不能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那么,如何正确地掌握课堂提问的“度”呢?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让学生开动大脑积极思维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3.避免枯燥,讲究趣味性。单
一、呆板、枯燥的提问,只能使学生昏昏欲睡,不能激起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从学生较为熟悉的日常现象、生活经验中提炼充满情趣、新颖别致的问题,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讨论、主动回答。例如在学习机械波的传播中,比较质点振动的速度与波的传播速度的不同时,可提这样一个问题:“把长度2Km的杆在1s内水平移动距离1m,那么长杆运动的速度大小是多少?长杆运动的这个运动形式传播的距离是多少?传播速度大小是多少?这样就把复杂的波动问题用学生易感知的长杆运动代替。让学生即感觉到新颖又容易理解。另外,对一些学生熟知的内容,教师要不落俗套,善于变换提问角度,设计精巧、生动有趣的提问,让学生听后有新鲜感,刺激学生的探究欲。
例如在高三复习时间和时刻的区别,若直接问学生,定然没有问题,如果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就可能使部分学生出现判断失误,一质量为5Kg的物体,从50m的高处自由下落,则在3s末重力的功率为多少?(g=10m/s2)
4.避免教条,讲究灵活性。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的回答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司空见惯的,学生对问题不理解或回答不上也不鲜见,教师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千万不能死搬教条或有急燥情绪,要随机应变并冷静处之,实现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
教师在课前作精心准备是必要的,但不能不顾教情学情生搬硬套,要灵活机智,在提问时,根据情况变化,随时改变课前设计好的问题,做到有针对性地发问,特别是当学生答不出时,不能一个劲地追问学生,要及时调整方案,或改变提问方式,或降低问题难度,或铺设思考台阶,或分解问题要素,或提供启发信息等,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确保学生能思善思、思而有得。
例如学习电动势,若直接问什么是电动势?很难说清楚,也不好理解。如果分成几个小问题,则容易回答也有助于理解,电动势是用来描叙什么的?它和电压单位相同,是否就是同一个物理量呢?它们在大小上有什么不同?它们在作用上有什么不同?能否用生活中的例子来比喻一下电动势的作用?
5.避免偏面,讲究广泛性。教师的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使问题吸引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加思维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及学生实际设计难度不同、梯度合理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选择提问对象,促使每一个学生用心回答问题,使他们都能在自己已有知识水平上经过努力回答出来,得到相应的提高。不能只提问少数优生而置大多数学生于不顾,更不能把“学困生”弃于“被遗忘的角落”,最终导致他们思维能力愈来愈差,学习成绩每况愈下。
课堂提问如何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呢?下列3种做法值得分析:①让差生回答简单问题,中等生回答一般问题,优等生回答难度较大的综合题。②提出问题后,先叫中等生,再叫优等生,偶尔叫差生试试。③择优罚差,为了节约时间,总叫优等生回答问题,只有当差生走神时(如看小说、交头接耳、东张西望或睡觉等),教师才扳着面孔,提问差生。上述3种做法产生的结果只能是优生更优,差生永远是差生,都不可取。所谓因材施教,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看到学生的“闪光点”,要扬其长而避其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其上进心和自尊心。例如我班内有几个学生喜欢踢球,在讲到质点时,就问他们足球在踢出后为什么有时做直线运动,而有时做曲线运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足球看作质点,什么情况下不能看作质点?他们极积的参与讨论,激发了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效果。可见,不一定差生只能回答简单问题,更不能把提问差生做个样子,偶尔叫差生试试。
另外,提问还要注重方法和合理评价,讲究激励性,使学生产生心理认可性,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和回答问题中树立自信,激活思维,学会交流,获得真知。
总之,问有法,而无定法,但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充分注意了提问的艺术性,定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诱发学生思考,调节学生思维节奏。当前,教师在课堂教学提问中存在以下几种问题:(1)什么都要问,低级的、重复的、漫无边际的、模模糊糊的,各类问题“应有尽有”;(2)只提问好学生,不提问后进生,或者专提问一小部分学生,冷落了大多数学生,或者对后进生进行惩罚性提问,给他们难堪;(3)提问没有层次性,难易问题无阶梯;(4)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对学生的质疑不理不睬;(5)不能灵活应变,拘泥于原有教案的设计,不善于针对课堂气氛、学生的回答和反应追问下去……这些弊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初中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应该针对初中学生的这些特点,精心设计好课堂提问。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层层深入提出问题,导入新课。例如在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亮度可调节的台灯的亮度与什么有关?(答:与电流强度有关。)改变电流大小有哪些方法?(答:改变电压或电阻。)改变电阻有哪些方法?(答:改变导体的材料、截面积、长度以及温度。)我们学过的什么仪器可调节电流的大小?(答: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如何连接在电路中?(答:串联。)进而提出滑动变阻器串联到电路中后,各部分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如何?自然导入了新课。这样设计的问题,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2、联系实际,列举式提问。在单元或综合复习时,由学生联系所学的物理知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物理现象或原理。例如:“举例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举例说明应用杠杆原理的工具”……这一类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搜寻记忆中的生活知识,在相互启发下,可举出更多的例子。我处理这一类问题的方式,一般是将学生举的例子简要记在黑板上,再由学生分辨哪些例子是对的,哪些错了。然后再把对的进行分类。例如上面举例中的第一题可分成气体、液体、固体三类分子运动现象;第二题可按省力、费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分类。这样处理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物理知识应用性提问。学生如果在教师的启发下,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成功地解释或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他们不但会获得一种学以致用的成功感,而且还能逐渐养成运用所学的知识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习惯。“热水瓶是如何防止热传递的?”这是教师提问的一般方式,学生也能作出正确回答。我尝试改成这样的问题:热水瓶外层玻璃破碎后为什么不保温?新买的热水瓶不保温可能是什么原因?对照实物让学生对不锈钢保温杯与常见的玻璃保温杯的保温原理和保温性能进行分析及比较,引导学生作出正确解答。如果有条件,教师还可以针对课堂提出的问题,安排学生课后进行一些小实验、小修理、小制作,这对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很有帮助。
4、引起争论,激发思考的提问。争论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通过争论解决的问题,学生的理解特别深刻,其效果是一般性讲解所无法达到的。容易引起争论的,往往是生活中碰到的现实与物理原理表面上相“矛盾”,或者平时形成的概念与严格定义的物理概念不一致的问题。设计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争论,对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大有好处。例如力学中“力是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以及“在平地上挑着东西前进做不做功”等问题。
同一物理问题,可以从不同侧面提出,提问的角度不同,效果往往不一样。课堂上,教师若能根据具体的情况形成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就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专题或概念上来,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目的。
一、物理课堂提问的功能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提问有以下几方面功能:
1.激发学习兴趣,赋予学习动机。提问可引起学生对某一课题的兴趣,集中学生对这一学习课题的注意力。让学生明确要学习的内容。
2.诊断作用。通过提问可了解学生对日常生活的经验,对过去学过知识的掌握情况,现在的心理状态,对新知识的感知、理解与掌握等情况。
3.强化与评价作用。利用提问中学生的反应、应答,造成强烈印象、强化学习,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
4.培养作用。在提问中,为深入展开思路进行追问与反驳,通过再次追问,促使学生加深思考,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行为。
5.促进相互学习。通过对话刺激学生对教师或其它同学发问,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习惯。同时通过对话,让学生得到从别人的立场出发来相互学习的机会。
6.通过提问,教师可直接表达关心学生的思想情感,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和发现的喜悦,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信息交流。
二、物理课堂提问的结构和过程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一个完整的提问过程包括引入、陈述、介入、评核四个阶段。
1.引入阶段:即教师用不同的方式使学生在心理上对其问题有所准备。引入要有明显的界限标记,教师要用语言显示出由提示转入提问。
2.陈述阶段:即教师陈述所要提及的问题,主要包括:①点题集中:教师引导学生并清楚地显示出将要提及的主题;②陈述问题:教师陈述提问的主题;③提示方式:教师预先提示回答的方向;④提名回答:教师指定某位学生作答。
3.介入阶段:即教师在学生不作答时才引进此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要以各种不同的方法,鼓励或诱发学生作答。这一阶段主要包括:①查核:教师查核学生是否明了所提问题;②催促:教师催促学生作答;③提示:教师提供资料,协助学生作答;④重复:教师重复所提的主题;⑤重述:教师以不同的词句变换重述问题。
4.评核阶段:即教师以不同的方法处理学生的答案。这一阶段主要包括:①查核:教师查核学生的答案,并看看其它学生是否了解;②重复:教师重复学生的答案;③评论:教师对学生答案的内容加以评价;④延伸:教师依据学生答案的内容联系其它有关资料,引导学生回答另一更深刻的问题;⑤更正:教师给学生正确的答案;⑥追问: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追问其中要点;⑦扩阔:教师就学生的答案,补充新的资料或提出新的见解;⑧重述:教师以不同词句重述学生的正确答案。
三、物理课堂提问的种类与实例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提问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不同的种类。结合当前物理目标教学的实际,依据布鲁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方法,我们可以把提问分为六类:
1.回忆性提问:主要是使学生联想所见所闻的事或回忆已学过的物理知识。如①回忆日常经验:“我们坐在汽车上,当车突然刹车时,身体向哪方向倾倒?”②要求是与否的问题,“匀速圆周运动是不是匀变运动?”③概念、规律、单位、常数等的回忆问题:“加速度的定义是什么?”
2.理解性提问: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理解至今已学过的知识,让学生叙述、比较、说明等。如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试叙述速度概念的物理意义”②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中心思想:“你能讲述一下表明光的粒子性的一主要特征吗?”③对比:“电场强度与电场力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3.应用性提问: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技能解决一些简单的物理问题。如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常见的物理现象:如“试用惯性的概念解释一下为什么当车突然开动时,车上的人身体会向后倾倒?”
4.分析性问题:主要是让学生透彻地分析理解、推断事物或现象的动机与原因,援引有说服力的例子以支持自己的观点。如“为什么农民常说雪是小麦的被子?”
5.综合性提问:主要是让学生寻求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如①要学生预见问题:“假如物体间不存在摩擦力,世界将会是怎样的?”②要求学生敏捷地表达思想和印象:“物体以一初速度在粗糙平面上运动和在光滑平面上运动分别会怎样,如果水平光滑无摩擦,物体将会做什么的运动?”
6.评价性提问:主要是寻求评价,征求判断或有根据的意见。如①要求学生给出对争论问题的看法:“你认为夏天是应该穿黑颜色的衣服还是应该穿白颜色的衣服?”②要求学生判断思想价值的问题:“你认为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思想反映了什么问题?”③要求学生判断各种解决问题方法优劣的问题:“你谈谈在电磁学中,运用场的分析方法与运用路的分析方法的优劣”④要求判断美学价值的问题:“法拉第由电生磁想到磁生电的美学价值是什么?”对于评价性提问常用的开头语一般有:你同意„为什么?你认为„„为什么?你对„有何看法,为什么?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你相信„为什么?你觉得„为什么等。
在这六类提问中,其中前三类回忆性提问、理解性提问和应用性提问属于低级认识提问,它主要是一些检查知识的问题,这类问题一般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后三类分析性提问、综合性提问和评价性提问属于高级认知提问,这类问题通常没有唯一正确答案,可能是一些答案比另一些答案好一些,而且这类问题仅靠阅读或记住教学材料是无法获得答案的。回答这类问题要求学生组织自己的思想,寻找根据,解释或进行概括等。在目前的物理课堂中的提问有很大一部分只是属于低级认知问题,这是急需改进的。有经验的物理教师,几乎在每一节课中,都要精心设计不同水平的形式多样的提问,选择恰当的时机,引导学生去回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并多以高级认知问题去鼓励学生的思维价值、观念和证据等,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与效率。
四、物理课堂提问的要求与技巧
在物理课堂提问中,遵循一定的要求,运用熟练的技能,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提问的要求与技能有以下几方面:
1.明确与连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首先要求十分明确,能让学生确切地理解。因此,要求所提出的问题要尽量集中在重点内容和关键性的问题上;应从实验现象或日常生活与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符合学生智能水平的问题;所提出的问题要能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确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所提问题要恰当中肯,确能被学生清楚地理解。其次,所提问题要求表达连贯清晰、简明扼要,不要提出模模糊糊、很难说清的一类问题。因此,在拟定提问的问题时,要事先计划好,尽量事先写在教案中,并加以严格地推敲。
2.停顿与速度。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多数情况下提问后要停顿一会儿。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提问后环顾全班,一些非语言的暗示也可告诉教师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如学生举手则表明他准备回答这个问题。还有一些迹象表征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如当一个学生准备回答问题时,他便会嘴微张,身体稍前倾,眼睛也睁得更大一些,或许会抬起头微70笑,这表明他对回答这个问题比较有把握;而当听到问题后低头或躲避教师的目光者,则可能他对这一问题不会回答。因此,在教师提问后停顿期间,要寻找这些迹象。停顿时间长短对于学生同样也是一种信号手段。在重复原问题或改变措词提问前的短暂的停顿,表明教师正在等待学生迅速地回答;较长的停顿(超过三秒钟)表明在等待回答之前需要学生仔细地思考。提问的速度则主要是由被提问题的种类所决定的。低级认知问题可以很快地提出,高级认知问题或较复杂的问题在提出前应有短暂停顿,并缓慢地仔细提出,并且随后要有较长时间的停顿。如果以快节奏去提出一个复杂的问题,结果则会引起混乱。所以提问时要根据需要确定提问的速度。
3.指导与分配。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都了解,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比其他学生更愿回答问题。这些学生通常比较聪明和吸引人,而教师也有意无意地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这些学生身上。久而久之,就会使那些不愿回答问题的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会出现一些纪律问题,特别是坐在后排和旁边的学生往往会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这些学生更需教师的关注。因此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对特殊学生采取指导性提问,对全班学生要恰当地分配提问,同时组织好全体学生仔细倾听回答,参与确认和修正。如果一个问题没有被第一个被提名者回答上来,可以停顿一会再向另一个或另一些学生提出,这样可使全体学生保持警觉和注意。巧妙地指导与分配能使学生更密切地参与提问。对不愿回答问题的学生要给以更多的鼓励和表扬。
4.提示与探询。当学生对问题不能正确回答时,提示和探询是必要的手段。提示是指由帮助学生而给出的暗示所组成;探询则是引导学生更深入考虑他的最初答案,并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物理课堂提问中要用提示帮助学生回答问题,并要能事先想到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敏锐的捕捉和及时纠正学生答案中的错误或不确切的内容,或者思维方法上的不足,对这些要及时给以提示。要善于运用探询的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给出更完整的答案,要运用追问、释疑、解释等帮助学生回答。
五、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回答提问
正如教师的提问存在技巧怀样,学生回答提问也同样存在着技巧问题。在教学的提问中要指导学生回答,让学生了解对于一个优秀的答案一般要求学生检验以下几方面:①我的回答标准吗?即回答中是否给出了正确的事实与数字;②我的回答清楚吗?即回答是否能被别人理解;③我的回答合适吗?即回答是否恰当的回答了被问的问题;④我的回明确吗?即别人是否会明白答案的内容;⑤我的回答中包含支持我的观点的内容吗?即回答是否给出了理由、事实或例证以支持自己的观点。⑥我的回答全面吗?即回答是否包括了问题的各个方面。当然学生回答技巧的提高与教师提问技巧的提高一样,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加以训练。
一、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首先要求提出的问题从情景素材到具体内容都是真实可信的,不违背科学常理;其次,提出的问题还应融入科学方法的要素,使学生学习常见物理模型、掌握一些重要假说;再次,设计的问题还要注重体现科学思想和科学价值观,体现新课程对学生发展的要求。
2.基础性。基础性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提出的问题要体现学生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学有所得;二是要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学生有能力解决。提出的问题不仅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摸得到”,有发展的空间;而且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摸得到”,有成功的可能。
3.实际性。提出的问题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科技、生产实际,要有时代气息,突出“应用性、实践型”,表现出物理学在人类文明中的巨大作用,使学生认识物理学习的意义,激发学习的动力,同时提高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4.目的性。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重点、难点来进行提问,提出的问题题意清楚,条理分明,语言精练,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辨析疑难,纠正错误,完善认知结构。结合学生实际,有目的地设计每一个问题,切忌随心所欲,盲目地即兴提问。
5.启发性。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不用思考就能回答,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简单的一问一答,只会使学生懒惰,长期如此还会对学生的思维品质造成损害。教师应抓住教学的内在矛盾,把握时机,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计问题,使学生达到心求通而不解,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
6.发展性。提出的问题情景应具有促使学生智力和非智力素质发展的功能。一个良好的问题情景应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包含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信息,应该营造亢奋的心理环境,蕴涵着促进学生非智力素质发展的情感信息。
7.递进性。提出的问题要结合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和系统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8.延伸性。提出的问题具有延伸性,能促进多方位的发展,或将学习引向深入,揭示其物理本质;或引发一些新的思考,打开通向新世界之门,让物理教学达到蕴味无穷的境界。
二、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基本方法
1.挖掘教材设计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认知问题,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和课堂教学的契机。中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时常表现为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问,正是这些思想和认知问题驱动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真理。教师通过挖掘教材,以问题为契机,精心设计,释疑解惑,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根据伽利略反驳亚里斯多德的观点,提出这样的问题:假如越重的物体下落得越快,越轻的物体下落得越慢,那么将这个重物和这个轻物拴在一起,快慢情况又如何呢?有的同学说,两物相加更重了,应该下落得更快;有的同学说,重物的下落由于受到轻物的牵制,下落肯定要比原来慢。学生经过充分的思考和讨论,寻找正确的答案。这样通过挖掘教材,设置问题,让问题在学生新的需要与原有水平之间产生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断切入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不断地缩短学生原有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从而拓展学生的心智品质。
2.应用知识设计法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科技、生产、生活实际,设计知识运用类问题,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和接收,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信心,也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关注。可以“神舟七号”为背景,提出这样的问题:
⑴若飞船在轨作匀速圆周运动,宇航员受重力作用吗?宇航员为什么会飘起来?
⑵宇航员在舱内“行走”过程中,碰到飞船内物体,有撞击力吗?
⑶飞船升空阶段,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飞船返回过程中,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吗?
⑷“神舟七号”与地球同步卫星相比,有哪些不同?(开放性问题
浅谈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铅山二中 周小平课堂提问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对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巩固所学的知识以及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都起到积极作用。教师会不会问,问什么,怎么问,直接反映着教师教的艺术和学生学习的质量。
一、问题的作用
1.激励和诱发学生思维的功能
问题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问题会使学生陷入困境,寻求问题的解答,摆脱问题的困扰,将会激起学生认识自然、理解自然的强烈愿望,将会给学生的认识活动产生极大的动力。正如科学哲学家波普所说的:“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验,去观察。”
例如,在教学物体的浮沉条件前,我们先做如下的演示:可口可乐瓶内装有一定量的水(不要装满),瓶盖旋紧,水中悬浮着一只用滴管做成的浮沉子。让学生观察(同时让学生猜测结果),当手指用力压瓶壁使之变形时(注意:手指位置应在滴管的下方),滴管将下沉,松手后,滴管又上浮。然后问学生:如何解释这一奇异的现象?这一问题情境将给学生造成一个悬念,它将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当学生的思维积极向前推进去攻克难点时,教师的提问又会帮助他们开辟新的路径,接通新的联系,产生顿悟和突破。
2.反馈和调控的功能
通过提问所接收到的语言反馈信息比其它形式的反馈信息具有准确性、具体性、即时性和简洁性。它可以使教师当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及时地调控教学程序,改变教学策略,使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功能
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总是和语言分不开的,课堂提问便是培养学生正确地掌握学科语言表达能力的契机。如在老师做演示实验的过程中,采用边做边提问让学生回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提问,教师可直接表达关心学生的思想情感。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和发现的喜悦,有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信息交流。通过提问,能够发现作业、考试中的抄袭现象,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解决。
二、提问的技巧
1.提问中常出现的一些误区及对策
有些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在提问方面可能存在这样一些误区:(1)整堂课只管自己讲,不提一个问题,“满堂灌”。(2)什么都要问,低级的、重复的、漫无边际的、模模糊糊的问题。(3)所提问题与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距离较远,偏离了主题。(4)只提好学生,不提差生;专提一小部分学生,冷落了大多数学生;或对差生进行惩罚性提问,给学生难堪。(5)提问没有层次生,难易问题无阶梯。(6)提问表达不言简意赅,有时不知所云,学生无法回答。(7)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对学生的提问不理不睬。(8)提问随意,东拉西扯,越扯越远。(9)不能灵活应变,针对课堂气氛、学生的回答和反应,追问下去,扩大战果,等等。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提问中应处理好这样四个关系:(1)点与面的关系。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应有较大的辐射面。既要照顾点又要照顾面,以点带面,培养优生,转化差生,达到共同提高。(2)难与易的关系。教学内容有难有易,提问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对于较难的问题应力求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切忌过难过深而造成冷场。(3)曲与直的关系。提问题不能只问“是什么”“对不对”,问题要富有启发性,否则学生会感到单调乏味。(4)多与少的关系。授课时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巧问。教师切不可为提问而提问。提问过多过滥,学生应接不暇,没有思考的余地,必然会影响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提问过少,难以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势必造成学生厌倦反感,效果必然很差。
2.提问常采用的几种具体方式
同一物理问题可以从不同侧面提出,提出的角度不同效果也往往不一样。“设疑式”可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独立思考;“逗趣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深思;对比式可以诱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共性、区别个性、加深理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刨根式”能帮助学生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促使学生对问题认识的深化;“伏笔式”能铺路架桥,暗示事物发展的途径和方向,为研究新理论留下伏笔;“自成靶子式”的提问,会使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警戒”的敏锐状态,从而从反方面锻炼了其思维的判断能力,培养了探索和追求真理的精神。“扩展式”提问是指把现在所学内容与相关内容联系在一起提问的方法,能够起到以新带旧、温故知新、融会贯通的作用。“直问式”是指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以便直接寻找答案,可使学生迅速进入思考状态,使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曲问式”是一种迂回设问的方法,问在此而意在彼,针对学生疏漏、模糊处,抓住关键词作为突破口进行曲问,会使学生幡然醒悟,从而对正确的结论印象更深。
课堂提问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一次提问能否获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问、怎么问。
3.提问对象的选择和时机的把握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多数情况下提问后要停顿一会儿。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提问后环顾全班,一些非语言的暗示也可告诉教师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如学生举手则表明他想回答这个问题;每当一个学生准备回答问题时,他便会嘴微张、身体稍前倾、眼睛也睁得更大一些,或许会抬起头微笑,这表明他对回答这个问题比较有把握;而对听到问题后低头或躲避教师的目光者,则可能他对这一问题不会;因此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停顿期间,要寻找这些表现;当学生对问题不能正确回答时,提示与探询是必要手段;对学生答案中出现的错误或不确切的内容,或者思维方法上的不足要及时给予提示。要善于运用探询的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给出更完整的答案,要运用追问、解释等帮助学生回答,最终达到满意的效果。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这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作用。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靠设疑提问来实现,问题设计得好,总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也能较好地展现课堂中教与学、疏与密、缓与疾、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总之,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不断实践、不断探索就会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
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效果的探讨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高级中学黄位文
邮编:528231
手机:*** 邮箱:huangweiwen2008@21cn.com
【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丰富课堂教与学的重要环节,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其主动投身于物理教学活动中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其次,课堂提问有助于贯彻启发性原则,诱发学生思考,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第三,课堂提问能起信息反馈作用,教师可据此来诊断学生在课堂学习物理活动中的困难,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灵活调整教学方法;第四,课堂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沟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助于物理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顺利进行。但是,值得提出的是,并不是任何方式的提问都能达到上述功效,只有“有效”的提问才会成为可能,教师善于设置问题和提出问题,学生才会思考问题、质疑问题和提出新的问题。本文探讨的是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效果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效果探讨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丰富课堂教与学的重要环节,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提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节学生思维节奏,活跃物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诱发学生思考,开启学生心灵,开发学生智能,并且能够搭建师生情感的沟通和交流,增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形成教育和教学合力,能够提高课堂效率。然而,课堂提问是有艺术的,问得不好,也会导致课堂教学的失败,降低课堂效率。
新课程追求的是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问,充分发挥提问的功能。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驱使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学习过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在积极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就逐渐地学会了建构知识,理解知识、领会知识,运用知识,并且还会在这些认知过程中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引发他们的思考。新课程提倡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而不是在课堂上“将问题解决没了”。新课程课堂评价由关注结果性评价转向关注过程性评价;由关注教师教学行为转向关注师生互动交往;由关注学生回答转向关注学生提出问题、质疑问题。这就要求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不仅仅是教师问,学生答,还要反过来,学生善于问,教师善于答,师生互问互答,有问有答,双向交流互动。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意义不仅在于提出的问题能引起学生思考与回答,而且还在于它能引导学生敢于去发现、提出问题,培养创新意识,最终把学生引上创造之路。创新教育理论表明:学习者不断地质疑、发现新的问题的过程中,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也就得到培养,发现新的问题是问题提出以后所引发的“新的价值”,因为发现新的问题比提问更富有创造性。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并对他们提出的问题给予积极评价。当学生还不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应多鼓励他们,给予他们信心与勇气并在方法上给予点拨或引导。如果课堂上提出的问题由于时间限制,暂时解决不了,可以放在课后继续探究。这样做既解决了学生提出的问题,又让他们体会到获取成功的快乐。
那么,如何使高中物理课堂提问取得好的效果呢?下面对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提出几点探讨。
1、高中物理课堂提问值得注意的问题
有些教师在物理课堂提问方面可能存在这样一些问题:(1)整堂课只管自己讲,不提一个问题,“满堂灌”。(2)什么都要问,低级的、重复的、漫无边际的、东拉西扯的问题。(3)所提问题与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距离较远,偏离了主题。(4)只提好学生,不提后进生;专提一小部分学生,冷落了大多数学生;或对后进生进行惩罚性提问,给学生难堪。(5)提问没有层次性,难易问题无阶梯。(6)提问表达不清楚,学生不知所云,无法回答。(7)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提问完毕,学生不知对错。(8)不能针对学生的突变性回答灵活应变,追问下去,缺少教学智慧。等等,这些提问对课堂无疑是不利的。
2、提问方式应符合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有一些学校规定,教师提问要个别提问,这是不是最好的提问方法呢?当然,个别提问能让教师准确地了解到被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便对该生的学习给予有效的帮助。但是,个别提问常常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老师问得太难,学生答不上会很难堪,老师问得太易,学生又会不屑一答,这需要教师知根知底地了解每一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适当设问。个别提问还可能导致一些思想活跃,想回答问题的同学得不到回答的机会,久而久之产生冷漠的心。个别提问还很浪费时间,降低课堂效率。在中学和大学的课堂中,我们经常看到,集体提问往往比个别提问课堂气氛更活跃,更能集中全班同学的学习注意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到底该采用个别提问还是集体提问,不能一概而论。当要检查某个同学或某个层次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时,宜用个别提问方式,而当想调动全班同学的思维时,采用集体提问会更合适。
还有一些学校规定,学生回答问题要举手。这样的规定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实行起来比较容易,效果也挺好,教师提出问题后,举手抢着回答的学生很多,学懂的、学不懂的,都抢着举起自己的小手,学懂的是想在同学们面前表现表现,学不懂的是怕不举手会遭人笑话,因此,老师千万别以为举手的同学都懂了。到了高中、大学,举手抢着回答的同学就不会多了,这不是中学和大学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学生已经长大,变深沉了,变得更加深思,更加熟虑了,您老师提问题的时候,他可能在思考,也可能在考虑怎样问答您的问题更好,这时,我们还要求高中生、大学生举手抢答问题显然是可笑的。当然,能培养起回答问题先举手的习惯,对建设一个有秩班级和有秩社会是有益的。
因此,我认为在高中物理课堂中,个别提问不再是唯一的和最好的方式,高中学生回答问题不一定非得举手。
3、提问内容应利于诱发学生思考和开启学生心智
常常听学生说,物理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也常常听老师说,我已强调多少次了,已分析得够透彻的了,学生怎么还是不明白,解题时张冠李戴,死搬硬套,表述时逻辑混乱等,教师最后的结论是--学生笨。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很可能是教师上课所提问题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够,不足于诱发学生的思考,开启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智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性思维而变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学效果当然就不理想。因此,高中物理课堂提问要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出适当的问题,诱发学生思考,开启学生心智,循序渐进,通过一个又一个问题,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释疑解惑,使学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这样,他就能够逐渐地在提问中学会建构知识,理解知识、领会知识和运用知识了。
4、提问对象的选择和提问时机的把握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多数情况下提问后要停顿一会儿。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提问后环顾全班,一些非语言的暗示也可告诉教师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如学生举手则表明他想回答这个问题。每当一个学生准备回答问题时,他便会嘴微张,身体稍前倾,眼睛也睁得更大一些,或许会抬起头微笑,这表明他对回答这个问题比较有把握;而对听到问题后低头或躲避教师的目光者,则可能他对这一问题不会。因此,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停顿期间,要寻找这些表现,选择回答的对象。这样,提问才会少一些尴尬,多一些愉悦。
提问可以在单位教学时间内任何时刻进行,但不同时刻提问所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提问存在着一个最佳时间的选择问题,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最佳时刻,充分发挥其不同的功能。如新课导入,开头先设置悬念,自然会引人入胜,而重点难点是教学重心所在,是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于此处设疑提问,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情绪高涨,思维积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当学生对某些疑难问题不能正确回答时,有必要探询和提示。对学生答案中出现的错误或不确切的内容,或者思维方法上的不足,要及时加以讨论、纠正与补充。要善于运用探询的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给出更完整的答案,要运用追问、解释等帮助学生回答。
5、提问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与经验
在学生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与自然界、社会发生联系。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的背后都隐藏着使学生心存疑惑、充满好奇的物理问题。
如在讲授《抛体运动》时,提出下列几个贴近生活的问题:在一次抗震救灾中,一架水平飞行的运输机,怎样把救援物资投向指定地点?是在指定地点的正上方投下,还是在准备到指定地点还有一段距离时就提前投下?在比赛场上,运动员怎样投掷才能取得最好的成绩?是不是投掷的力越大,速度越大,投掷的距离就越大?这些问题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再如对下面这道物理题的提问:有一辆汽车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突然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已知汽车质量m,汽车刹车过程的制动力恒为f,设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to。问从驾驶员发现情况到完全停车,共经过多少距离?
若将这一习题改成:某一特殊路段的速度规定不能超过40km/h,有一辆卡车遇紧急情况刹车,车轮抱死滑过一段距离后停止。交警测得刹车过程中在路面擦过的痕迹长度是12m,从厂家的技术手册中查得该车轮胎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是0.6。假如你是一位交警,请你来陈述该卡车是否超速行驶? 很显然,后一种提问比前一种提问有效,它将问题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易于理解和接受。
6、问题的设计要有新意,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的设计首先应注意角度新颖、富有启发性;其次要从学生易于联想、接受,并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从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这一角度出发,唤起学生自信心,使其体验学习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学习《斜抛运动》,我提出的问题是:(1)什么是斜抛运动?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运动?它的运动轨迹是怎样的?(2)斜抛运动能不能象平抛运动那样沿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进行分解?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如何?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又如何?(3)斜抛运动有哪些主要特征?比如其初速度方向,运动中的加速度,运动到最高点的速度,运动过程的机械能等。(4)斜抛物体在空中的运动时间怎样计算?它的射高等于多少?射程又等于多少?(5)怎样计算斜抛运动的合速度和合位移?这些问题设问的角度是比较新颖的,也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寻找答案。
7、提出的问题要有思考性和渐进性
思考性是提问的价值所在,渐进性则是提问的技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接受水平和理解能力等情况,向学生提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有一定的梯度。问题的设置,应由小到大,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应先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把思维引向深化,使学生在获取知识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学习《楞次定律》时,学生对“阻碍”含义的理解是掌握楞决定律的关键,由于受习惯思维的干扰,学生常把“阻碍”理解为“相反”。为此,教学中可按程序式设计成系列问题及时进行点拨:(1)闭合回路中原磁场方向怎样?(2)闭合回路中原磁场的磁通量怎样变化?(3)闭合回路中原磁场的磁通量增加时,感生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怎样?减少时又怎样呢?通过讨论、演示,使学生认识到“两磁场方向间具有‘增反减同’的规律”。这种其具思考、循序渐进、追根究底的提问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观,掌握科学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8、要注意以“问”引“问”。
以“问”引“问”指的是教师提出问题能诱引学生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里,第一个“问”是指教师提出问题,第二个“问”是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哈佛大学流传着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我亦认为,以“问”引“问”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最高价值。
课时有尽而课堂无穷,提问有穷而思考无限。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掌握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敢问”“会问”善于“发问”。学生自己经过深思后,提出的问题对他们来说才是最有思考价值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的成败,应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问了多少为什么;不在于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质疑,评判了多少”。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是的,促进学生思考问题,提出更多更好的有价值的问题,才是实现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教师提问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激发学生自主地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问题走出教室,最终把学生引上创造之路,这也正是高中物理教学的最高境界
物理课堂提问技巧
王先银 发布时间: 2009-11-27 19:26:12
一、提问要有启发性
尽量避免“什么是××”,“××定律内容是什么”式的提问,这样的提问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只能使学生机械的死记硬背。我认为提问
(一)要善于利用日常生活、劳动实践或自然现象中与所学知识的联系,提出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激励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习惯。
(二)要善于利用知识的联系和区别来提问,使学生准确掌握知识的同时,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也得到训练。如:学习力和运动的关系时,让学生分析“拔河”时,胜负双方的受力情况,并说明胜负的原因。提出问题后,学生对该问题很感兴趣,立即展开激烈的讨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对该问题的提问和讨论不仅培养了学生应用受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问要抓住重点
通过提问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一节课时间有限,不可能都由问答式进行;也不可能对所有问题都展开详细的讨论。因此,提问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学生认识模糊,易疏漏的地方。如:我在《运动状态的改变》一节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理解“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一规律,我依次提出下列四个问题,让学生讨论:
1、物体不受外力就不会运动?
2、物体只要有力作用就会运动?
3、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变化时,运动状态才改变?
4、物体只要受到外力作用运动状态就会改变?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讨论,并列举现实中常见现象进行分析,学生就能理解“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三、问后要有评议
学生回答问题后,特别是有不同意见时,老师一定要有评议。首先要明确说明正确的答案,其次,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一定要指出错误所在,帮助学生纠正。第三、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解决分析过程中遇到的障碍。通过此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第四、对个别学生特别是差生回答不上来时,要设计台阶,并进行启发,尽可能帮助他们得出答案,实在不行也不能批评,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四、提问后要留适当的思考时间
提出问题后,要留出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考虑,不能一提出来,就马上提问。所留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要顾全大局,做到“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
五、要注意因人而异
提问要有全面性,提出的问题要使优差生都参与到教学中,如果问题太难,差生常常坐冷板凳,或“出丑”,反而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提问要因人而异,设问难度有剃度,并把不同难度的问题留给不同的学生来回答。这样就可以带动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使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也不至于“掉队”。
2.浅析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提问的作用 篇二
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对教材的研究, 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 并对两者展开全面的分析的基础上, 对课堂问题进行充足的准备, 并通过不同的角度思考不同层次学生是否能够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是否能够根据问题的提出而对知识点进行思考、回答问题, 从而让师生之间能够产生沟通和互动。我国已经有不少初中物理教师意识到提问教学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但是在实际的提问中, 却未能够充分体现问题的有效性。大部分初中物理教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认识不清楚, 在提问的时候并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 所提出的问题问题水平和难度过高大部分学生都无法回答, 这会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受到极大的打击。有时候, 如果没有主动回答教师的问题, 教师就会对点名, 这种提问方式极容易让学生产生紧张的情绪, 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更容易因回答不上问题而失去自信心。还有另一种情况, 教师为了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所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 而且大部分都是是非题, 长期下去将会让学生感到无聊和烦躁。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对提问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有效对策
(一) 把问题融入生活
初中物理的知识点是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的, 要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感受到初中物理知识点其实是融入到自身周边的生活中的。教师只需要对学生多加引导, 就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物理知识。教师需要把问题的设计情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举个例子, 在讲解“分子的运动”知识点之前的时候, 教师可以让学生解释一下为什么会发生“盐溶于水”的现象。又或者在分析沸腾知识点的时候, 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在家里都见过家长用水壶煮水吧?你们有没有发现在煮水的时候, 会有白色的气体从水壶嘴那里冒出来, 这个白色的气体究竟是什么呢, 它又为什么会从水壶里面冒出来呢?”通过提问, 为学生创造生活情景, 那么学生肯定会认真地回想煮水时候的情景, 然后积极地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们有的说是水珠, 有的说是气体, 当大部分学生都回答问题后,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分析, 并开始教授知识点:“在煮水的时候, 水会咕嘟咕嘟冒着泡, 这个现象在物理学上叫做沸腾。”通过简单明了的提问和情景分析,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二) 问题简单化、层次化
初中物理是学生接触物理知识学的第一步, 对物理知识的思考思维尚未形成, 教师在预设问题的时候, 要注意问题难度水平, 尤其是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 更需要注意问题的简单化和层次化, 通过把复杂的问题分成好几个简单的小问题, 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理清物理思维的思路, 帮助学生构建有条理的物理知识框架。
(三) 鼓励学生积极提问
教师提问只是针对教科书的知识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但是对学生是否对知识点透彻地理解清楚, 教师是不能够清楚了解的, 所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发问, 不仅教师能够回答学生的问题, 学生也能够做小老师, 回答同学所提出的问题。到了结束课堂的时候, 教师还可以对同学们的表现和问题进行中肯的总结和分析, 激发学生的提问积极性, 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创新性思维, 提高灵活运用所学物理知识的能力。
(四) 提高物理教师提问技巧
提问教学是一种对教师要求较高的教学方法, 运用正确, 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增强自身的提问技巧。在日常教学的时候, 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提问技巧, 充分结合知识点和问题的类型、难易度, 注意提问的语气和方式, 并为问题创设一定的情境, 让学生能够更容易进行思考, 强化提问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初中物理课堂上, 物理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质疑, 激发学生探索物理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才能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释放物理潜能。
三、结言
初中物理的教学工作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 采取提问教学能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并帮助学生对在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提问教学的有效性, 对问题的预设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 根据不同的情景预设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问题, 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方面、角度思考问题, 避免学生因为回答不了问题而产生对物理厌恶的消极心理。提问教学是常见的课堂教学方式, 教师必须要清楚认识到提问教学的重点, 提高问题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增强自身的提问能力和技巧, 促进我国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的不断完善和改革。
参考文献
[1]邵元君.李秀云.浅析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及对策分析[J].新课程.2015, (02) .
[2]沈鹏.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考试与评价.2014, (12) .
3.浅析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提问的作用 篇三
1课堂有效提问的重要性
问题是思维的向导.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物理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可以看出提出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提问在课堂教学中也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主要渠道,也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引发学生思维和实践的关键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活动以课堂提问为纽带紧密联系,教师能通过恰当、有效、准确的提问,真切地感知学生的思维水平、思维动态,而教师及时的导答、评价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水平,从而让学生在和谐的互动中达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然而,目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及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课堂教学提问的设计及实施,提问的“含金量”普遍不高,提问的数量很多,但质量不高.能够结合学情启迪学生的思维,生成新的问题情景很少.高密度提问己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教师提问中记忆性问题居多(74.3%),推理性问题次之(21.0%),强调知识覆盖面,但极少有创造性、批判性问题;提问后基本没有停顿(86.7%),不利于学生思考.课堂提问以低层次问题尤其是记忆性问题为主,提問技巧单一.大量的低效、无效提问充斥着我们的课堂.严重限制了学生[JP3]的思维空间,降低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影响了学生主动性的发展.
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重新审视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过程,并希望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引下,借助以往教育学上丰硕的研究成果,结合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探索提问这一教与学之间的对话策略.策略是指“经过认真准备的包括完成既定目的而设计的一系列步骤和计划”. 在提问策略的引导下,教师在课堂中何时提问,问哪些问题,向谁提问,都是有目的、有准备、有计划,按步骤实施的.恰当有效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可以使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更顺畅.要使课堂提问真正有效,必须研究以下策略.
2充分备课,有效预设问题
首先,设计有效的问题是提出有效问题的前提.课堂提问的数量、内容、对象等都应该是有准备的,教师在课堂上即兴的提问往往在语言上缺乏严谨性,在顺序安排上缺乏逻辑性.因此,在备课时,教师应针对具体的课堂做好相应的准备,这包括提问的目的,提问的内容,提问的对象,提问所用的语言,预测可能出现并拟定解决方案等等.
其次,教师也要对所教学生的学情有比较清楚的了解,知道学生的学习需求,重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和选题时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让每一位学生听到问题后都有事可做,有内容可学.教师在课堂提问之前必须做好一切与提问有关的准备,事先做好准备,才会取得好的效果.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一些开放性、发散性问题,这些问题的数量、提问的时机、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回答等都要充分准备.
2.1把握好问题设计难易度
课堂所提问题要难易适中,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把人的认知水平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问太简单,学生不需要思考,长此以往会使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思维的品质会下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问题太难则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削弱学生参与回答的热情,甚至会产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负面情绪.所以教师所提问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学生只有深入思考才能回答的,就好比树上的果实,看得见,但是只有跳一跳才能得到.同时,适度的提问还应该是班里大部分学生能够应答得上的,只有难度适宜,问题的提出才有意义.
例如一堂初三中考复习课——《物体的运动》教学中教师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问题1:“三个物理量”是谁?问题2: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了解一个物理量呢?问题3:为什么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可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问题4:住宅小区内对行驶的汽车有限速要求.一标志牌上标有“5”,你知道道它的含义吗?问题5:你能用“图线”来表示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吗?问题6:“一个相对性”的内容是什么?由于这是一节复习课,而且是初三中考复习的习题课.教师站在一定的高度,对这一章的内容通过六个难度适当的问题进行了整合,使课堂提问更加有效.
2.2控制好问题设计的密度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课堂提问的频率要讲究一定的限度.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恰当而高质量的问题.同时,从认知心理发展规律来看,对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该降低提问的密度,针对高层次、有思维深度的内容提问,同时学生应该越来越多地主动提出问题.
2.3运用好问题设计的梯度
教师提问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有梯度的问题.课堂上,使每个学生能有选择回答问题的余地,问题的设计既要考虑到点又要顾及到面,既要让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发言,又要让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发言,调动每个层次的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同时,教师设计问题时还应该考虑问题的层次性.问题的层次性决定了问题的深度.课堂提问设计应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以及梯度原则,呈现问题框架本身的层次性.
如在进行欧姆定律的应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教学中,课堂引入部分可设计如下问题串.问题1:“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学过哪些电学物理量?”问题2:“对于同一段导体,这三个物理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问题3:“这三个量哪些可以直接测量?用什么仪器测量?”问题4:“电阻怎么测量?” 这样的问题串设计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教师应以简单的、回顾知识的事实性问题作为引导,逐渐引申出较为发散的、观点型的问题,使学生的解答过程环环相扣,让学生的思维呈现阶梯式上升发展,引导学生达到求知的新高度.
2.4问题要具有开放度
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非唯一,这是科学的实践观,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是我们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开放性的设问能带来多元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学习磁体有关概念的过程中,教师设计了一个开放性问题:“利用老师提供的器材(两个条形磁铁、回形针、细线、铁架台、铁屑、软铁棒等),边回忆边动手去做一做,看看你能发现哪些与磁铁有关的现象?实验结束后交流实验过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由实验现象能说明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一个有一定开放度的问题,学生可以任意选用教师提供的器材,进行磁性、磁化、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等实验的探究.开放的问题带来了开放的结果,学生在这一部分表现得积极而主动,做出了很多小实验,有很多精彩的课堂生成.
3把握时机,恰当表述问题
3.1简洁明确,清晰易懂
提问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教师所提问题的内容上.因此,教师在表达问题的时候措词、概念应该科学无误,语言应该精炼扼要、言简意赅,还要注意语气连贯、句式完整.在叙述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关键词语的停顿或重复等,以期达到最好的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考的效果.
3.2把握时机,适时发问
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课堂提问要有成效,必须抓住时机,相机而发.一般来说,课堂提问时机对学生的思维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表明学生处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时正是教师提问之机.例如在讲《压强》时,教师把一个吹足气的气球放在一块均匀布满细铁钉的钉床上, 然后在气球上铺一块木板,问同学们:“你觉得木板上放几个砝码气球会爆炸吗?”学生会猜一个、两个、五个……然后教师开始往木板上放砝码,放到第八个、九个、十个砝码时,气球还没破.然后教师把气球取出,放在只有一根钉子的木板上,再次放砝码,结果刚放到第二个钉子的时候,气球就被扎破了.这个时候教师提问:“为什么第一次放10个砝码气球没炸,而第二次只放两个砝码就扎破了?” 此时学生思维处于困惑之时,这吋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
3.3情绪饱满,有鼓励性
教师应该面带微笑满怀信心地走进课堂,上课时应该满腔热情.教师提问时,要善于根据提问的内容,课堂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语气,不能使课堂所有提问都是同一语气.语调要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富于变化.关键处要利用停顿、提高声调、缓慢一字一字说出、或拖长尾音等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总之,要让提问语气变得更加生动、丰富,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经调查研[JP3]究表明,学生对教师温情和善、有鼓励性的声调还是情有独钟的.
4耐心等待,及时回应问题
4.1留足时间,耐心等待
提出问题很重要,教师等待和倾听学生回答的耐心也同样重要.每个学生的能力不一樣,对问题的理解也不一样,需要时间进行解读,从中提取信息,展开思维,整理加工,进行新旧知的同化和整合等一系列过程才能找出答案.如果中间不留空隙,就自己回答或让思维较快的学生回答,必然会打断其余同学思路的进程.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要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当学生回答问题后,要留时间给其他学生消化;当师生得到问题的答案之后,要留时间给学生理解和判断问题的答案.等待时间的长短应根据问题类型调整:提出高层次问题的等待时间较长,而低层次问题的等待时间较短.
4.2认真倾听,及时回应
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认真倾听.教师认真倾听既是尊重学生的表现,又可发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回答问题的思维过程,以便于开展有针对性的评价.当学生发表自己见解,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认真倾听,注视学生,耐心关注学生的谈话内容,鼓励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倾听的同时,教师适当的表达自己对学生观点的态度.当学生的答案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能粗鲁地打断学生,而是要等其发言结束后进行纠正.同时,教师应该组织全体同学倾听回答.这样,其他的学生可以在该同学的回答中得到启发和借鉴,修正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完善自己的观点,进而使每个人都获得益处.
5审时度势,积极评价应答
学生回答问题后都会期待着教师的评价.如果教师的行为不当就会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审时度势,及时、积极地评价学生的回答,明确观点,从而优化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回答正确的同学,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就会得到肯定和强化.如果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只对了一部分,教师也要进行中肯的评价,对正确的要给予肯定,然后对错的部分要耐心引导学生更正或寻求正确的答案.
对于颇有新意的问题或有独到的见解,教师一定要对此表示肯定或提出表扬,指出学生提出问题的价值所在,并引导大家学会如何去深层次地思考问题.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尽量避免使用一些简单的、单一的“对”“错”“好”“坏”的评价方式,可以适当地多使用一些中性的、接纳性的或者探究性的评价方式.比如:“这个办法可行,但实际操作过程要注意什么问题?”“这个思路是对的,但细节上还有没有要改进或补充的?”“这个方案很不错,但在实施时要用什么样的方法?”……鼓励学生继续思考,并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与想法.
6多做记录,反思提问行为
对课堂提问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做到有效提问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上完一堂课,很多教师往往只关注这节课是否把准备的教学内容完成,如果想讲的都讲完了,就认为教学任务完成了,感到心满意足了.一堂课结束,教学还远远没有结束,我们要及时地反思.如本节课中问题的提出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了吗?提出的问题跟自己预设的目标是否一致,或者生成新的资源?今天哪些问题问得很精彩?还有更好的更巧妙的提问方法吗?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及时调整策略,处理得很好吗?多反思自己的提问行为,并把反思后的心得体会、感悟体验记录下来.那么,在此后的教学中设计出来的问题更加精彩,课堂提出的问题也更加有效.课堂的有效性就提高了.
4.借助有效提问优化初中物理教学 篇四
作者/王建华
【摘要】对国内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可知,其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问题。究其根本是课堂教学交互性不足,教师未能充分利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够重视。因为物理课堂是培养学生物理素养、科学素质的重要阵地,所以,物理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有效的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对相应问题进行思考,保证课堂教学的交互性得到显著提升,促使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得到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提问初中物理物理教学优化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前提是保证课堂教学的交互性,只有建立交互性较强的课堂才能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物理理论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此同时,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形成充分了解,才能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活动。在课程教学开展前,教师应当做好提问准备,根据教学内容中较为重要的部分进行提问,帮助学生掌握课程中的重、难点,为其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
l 贴近生活实际合理设置课堂问题
开展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物质基本结构、相互作用以及运动规律,使其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学习并掌握一定的理论验证研究方法等…。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相适应的问题。然而,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初中物理教师应当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其进行提问,唯有如此,才能促使学生围绕生活实际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以连通器原理相关知识课堂教学为例进行分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提问,”同学们,生活中体现连通器原理的事例有哪些呢?”此时,有的学生会说出”茶壶倒水时,壶嘴中的水面与壶身内的水面相平。”还有学生会说出”浇花时,洒水壶倾斜时,壶中的液体流入到壶嘴中,两边的水面也是相平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提问不仅能够检验学生学习连通器原理相关知识的成果,而且还能够对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行充分把握。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给出的答案进行评价,对学生的不足之处实施有针对性指导,帮助学生改善其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可以促进学生根据实际生活中所得到的经验对问题进行回答,在夯实学生基本功的同时,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一定成就感。
2借助实验教学实施课堂提问
对于初中生来说,其科学素质和物理思维在初中阶段处于形成过程中,而实验教学对其科学素质、物理思维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通过实验教学也能够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需要注意的是,初中物理教师在选取实验教学课题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对课题加以选择,从而促使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和主观意识得到充分提升,使其主观能动的参与到实验中。并且在完成实验教学后,教师应当针对实验流程中的关键点实施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对实验内容进行总结、分析。例如,在”测量物质密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验内容设置相应的问题,如”测量物质密度为什么要用天平和量筒?”“如果没有天平,只有量筒,能否通过其他的方法测量出物质的密度?”等,通过这些问题能够引导学生仔细思考,促使其总结能力、分析能力得到较为显著的提升。另外,借助实验教学实施课堂提问还能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验氛围,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物理思维得到充分培养。
3引导学生进行小组问答合作学习
在传统课堂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过于重视自身主导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课堂教学缺乏交互性和有效性。对此,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教师应当通过课堂提问促使学生形成主动提问的良好习惯。同时,因为初中学生人数与教师的数量不对等,”一对一”的指导和辅导难以全面实施,基于这种情况,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问答合作学习。与此同时,为了促进学生物理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扩展,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参与小组合作问答学习的基础上,还可以组织不同小组学生进行组际交流,使各小组成员围绕同一个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通过加强组内交流和组际交流,实现思维优势互补。例如,在”串联电路特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定问题,让小组成员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如”怎样才能改变电路内电流的大小?”“电阻与电流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改变电流大小的充要条件是什么?”若是小组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应当给予一定的帮助和启发。借助小组问答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在互相合作过程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和集体意识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应当注意的是,在完成课堂教学工作后,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课堂综合表现给予客观的评价,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问题,并对其加以改善,使其后续学习得到相应的规范。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在提升初中物理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实践中,教师应当贴近生活实际为学生设置课堂问题,通过实验教学实施有效的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参与小组进行问答合作学习,促使课堂提问的作用和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交互性的提升提供重要保障,实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优化。
5.浅析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提问的作用 篇五
现代汉语词典中,提问的含义是“提出问题来问”,泛指一切有询问形式、询问功能的句子。而本文所谈的提问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需要学生通过思考作出回答。”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诗云:“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他主张提问要问在点子上,即要注意提问的艺术。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教师授课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谈话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有效实施的基础。当前,历史教学改革提倡变灌输式为启发诱导式,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堂提问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下面,笔者试从历史课堂提问的功能出发,对提问的原则、方法做粗浅探讨。
一、中学历史课堂提问有哪些功能
(一)激发兴趣、乐于学习。众所周知,中学历史课内容繁杂、知识点分散、记忆性东西过多,这些特点造成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不高、动力不足。但是,我们通过对600余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并不十分讨厌历史知识,甚至有34%的学生还十分喜欢历史。然而,由于通常的课堂教学方法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时间一长,对历史的热情、兴趣日益降低。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当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正是为学生参与历史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提供有利条件。它改变了过去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变授为学,使学生从亲身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体验到成功与失败,唤起他们丰富的情感体验,大大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历史奥秘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对历史课的心理从知之到好之再到乐之,达到激趣乐学目的。
(二)启发思维、辩理析髓。历史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始终是摆在广大历史教师面前的一个永久课题。虽然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方式方法很多,但应该说,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不失为一个启发学生思辩的基本范式。它可以为学生创设思考的情境,指出思考的方向,提供思索的空间。通过教师的设悬置疑,激发思考,启迪学生去认识矛盾,使其思维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究状态。
(三)反馈信息、教学共赢。从教育学角度来说,教与学的本质是一种交流活动,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要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学生对教授情况的信息反馈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课堂教学中反馈信息的方式有多种,其中,课堂提问是教师取得有效反馈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同其他的信息反馈手段相比,具有更及时、更具体、更准确的特点。首先,它能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当堂的学习情况,从而根据学生构答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调控教学过程,突出重点、难点;其次,教师还可根据课堂上的问与答,随时了解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掌握的情况,把握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的差异程度,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中学历史课堂提问应坚持的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是指提问的设计应遵循教与学的实际需要而定,针对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而进行。从教学角度说,每节课都有一个中心内容,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问的设计应围绕其展开。针对教学的重点内容,要层层设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前后衔接,相互呼应;对教学的难点内容,设问应平中出奇,浅中见深,理清头绪,化难为易。针对性原则要求提问时应避免中心和目的不明确的随便提问,特别是信口提问一些细枝细枝末节或者无关痛痒的问题,影响教学目的的实现。
(二)启发性原则。在课堂上,教师应善于提出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且能更加深入地探究所研究现象的本质的各种问题,即提问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这是关系课堂教学效果成败的关键。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思路的诱导,必须使问题的设计具有思考的余地和思考的价值,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引导学生到思维“王国”去探求,让他们跳起来摘果子。尽量少问诸如“《史记》的作者是谁?‘
五、四’运动发生在哪一年?”等缺少思路诱导、启发探究价值的问题。只有当教师的设问是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又略高于其现有水平,需要“跳一跳才能摘果子”的问题,他们关于怎样解决问题的各种思路才有可能真正被诱发,思维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被调动起来,才能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积极探究、多方思索,摘下思维的甜果。
(三)效益性原则。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中学历史教学必须遵从学校教育的要求,执行学校教育的各项规定。首先,它受到教学课时的限制:一学期多少学时、一周多少学时,一节课多长时间等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其次,它受到教学内容的限制:一学期讲授多少内容、每周的教学进度、每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等也都有相应的规定。这些就要求我们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提问的效益性,切切不能多多益善。一堂课仅短短的45分钟,倘若凡事都问个为什么,既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又影响了整个教学的安排。所以,教师在设计提问时,一定要遵循效益性原则,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入手,针对教与学中的关键问题,设计出能起到事半功倍作用的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服务于教学的,也是服从教学的,教师必须正确把握和处理二者关系,恰当提问、适时提问,杜绝乱问、滥问,以达到更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恰当运用各种课堂提问方法
(一)直问和曲问。直问即直截了当、浅显明白的发问。提问的目的在于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地切入主题,获得直接的答案。
(二)趣问和妙问。趣问和妙问同样是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历史的兴趣的有效方法。趣问指用形象语言创设问题情境,提趣引思,使无疑变有疑。
(三)窄问和宽问。窄问即针对具体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进行分析的提问,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含义是什么?是谁提出来的?其内容有哪些?”等。宽问即即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进行逻辑归纳和概括的提问,如:“应该怎样评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作用?”这种发问,要求学生对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进行对比和深入分析。因此,对这类问题所作的构答常常要超越课本知识,而包含一定的个人判断因素。由此可见,窄问具体而明白,宽问概括而富有逻辑性,课堂教学中应视教学需要而有针对性运用,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兴趣盎然的构答中,得出正确的结论,且意犹未尽。
(四)单问和重问。单问是指仅提一个问题,然后释疑。它主要是根据课堂教学实际的需要,针对其重点内容而设问。一堂课的提问往往由几个单问组成。
6.谈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探究 篇六
谈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探究
徐书敏 新密市超化镇第一初级中学,河南新密452370
课堂提问是任何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已成为每个教师非常关心和必须解决的问题。有效的课堂提问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促进学生与教师共同探讨新知、课程内容的持续生成和转换。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实现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
一、课堂提问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激趣引入型提问
数学是以抽象性、逻辑性著称的学科,数学课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较为枯燥的内容,需要教师加以处理,将其转化为较有趣的内容。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有意识地设计课堂提问,可以创造生动愉悦的情境,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考。由于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提问,因而能为新知识的传授铺平道路。
复习归纳型提问
复习归纳是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完整化、系统化、条理化、层次化,以便牢固记忆和正确运用。复习归纳提问的过程也是知识升华的过程,复习的同时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增强了灵活运用的能力。复习归纳提问一般用在课堂小结或章节复习教学中。
激疑启发型提问
课堂教学活动是以教材为中介的师生双方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过程。激疑启发型提问能形成认知矛盾,从而调动学生接受信息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种提问一般用在例题分析和知识拓宽等方面。一节课,如果总是平铺直叙,没有起伏、没有波澜,就会流于平淡,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昏昏欲睡。而通过提问,可以刺激学生思维,呈现一个个思维高峰,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气氛、加强认识的目的。
分析演绎型提问
新知识的获得与巩固是伴随在分析理解的过程之中的,采用分析演绎型提问,能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比如,常常对问题中的条件进行分析、探究,通过猜测、实验、推理、归纳等一系列的活动去揭示条件与结论,即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以加深理解,并达到增强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的目的。
发散思维型提问
教师在讲完一个问题之后,要引导学生对该问题以研究的角度作多途径、多方面的分析,引导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练习,可以从一题多解、一式多变等方面发问。在这样的问答过程中,学生所学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于同一问题,有利于逐步形成善于思索,敢于标新立异的学习精神。比如,对定理可以提问它的疑命题、否命题、疑否命题是否成立等,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以错悟理型提问
数学知识除了应从正面讲解外,还可以从它的反面做文章。如针对学生做题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错误进行提问,使他们从正确和错误的对比中明辨是非。这种提问往往比正面的提问效果更好。如:讲完全平方公式时,教师提问关系式是否正确的问题。学生经过检查、思考,便可加深对这一错误关系的印象,从而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错误。
二、选择好课堂讨论问题的角度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提问的问题应当从整个数学知识体系的不同层面出发。同时应当注意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比如新学知识同已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数学学科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等。这就对初中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进行问题讨论角度的精心筛选与布置,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探讨与分析。以此达到整个知识体系相互联系、迁移的教学目的。
关于课堂提问还需要注意提问的明确性、科学性、启发性、针对性、时效性、灵活性、多项性、全体性、反馈性以及答问的评价艺术。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要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对之进行正确的评价,同时要抓住学生在思维中的“闪光点”进行鼓励,防止利用提问评价去讽刺、挖苦学生,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三、课堂为阵地,多种措施鼓励学生提问
古人云:学始于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撞击的重要的双边教学形式。它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然而大多数教师都有这种感觉:许多学生表现为上课不爱举手发言,课堂讨论气氛不够热烈,上启而不发、呼而不答,这给数学教学带来很大的障碍。教师对课堂提问的设计,关系到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如何有效地优化课堂提问,在当今以学生为主、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新课程改革中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课堂提问的目的必须清楚、明确。教师有目的地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
应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设计目的性明确的提问。在提问中,要注意设计展现思维过程的提问,不应满足学生根据初步印象得出的判断,而要强调学生说明分析理解的道理。
问题提出后,适当地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以达到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学生答完问题后再稍停数秒,往往又可以引出该生或他人更完整、确切地补充。
7.浅析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提问的作用 篇七
一、化繁为简, 提高学生兴趣度
物理课程主要由实验构成, 包括学生实验、演示实验等, 而无论何种类型的实验都要求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在进行课堂学习时, 学生难免会产生厌倦、乏味等不良情绪, 难以提升学习兴趣, 影响学习效率。鉴于此, 初中物理教师应在课程准备阶段明确学习的重难点, 同时还应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准确合理地设计问题。若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并且有思考的余地, 才能说明教师的提问是有效的。教师应避免提出令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和难以思考的问题, 而应从浅而小的问题入手, 让学生主动地投入思考并对问题进行探究,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课为例, 就初中力学而言, 浮力的难度较大, 若教师在教学的初始阶段就急于让学生理解浮力的大小受几种因素影响的话, 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并从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让原本就对物理课程兴趣度较低的学生去思考该问题更是困难, 最终只会使其束手无策, 降低其学习信心。但是, 如果教师能够从学生熟知的事物出发, 从简单的现象中提炼出问题, 将会获得更积极的效果。如教师将一个鸡蛋放入装满清水的烧杯之中, 且边添加食盐边搅拌, 学生明显地发现鸡蛋逐渐上浮, 其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这个鸡蛋上。此时, 教师抓住机会提问:“为什么鸡蛋会上浮呢?”学生开始思考并互相讨论。几分钟后有学生回答:“因为鸡蛋所受的浮力变大了。”教师因势利导, 进一步提问:“为何鸡蛋所受的浮力会增加呢?”学生回答:“因为盐水的密度比清水的密度大。”教师接着发问:“浮力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此时学生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液体的密度。”从而使复杂抽象的问题清晰化,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层次分明, 提高学生参与度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思维能力、知识储备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提问的层次性与梯度, 这也是提问艺术性的一种体现。教师提出的问题应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符, 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并给予适度引导, 使其逐层深入并较轻松地理解新知识, 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
例如“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这一课, 当涉及到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时, 教师应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若干个不同难度的问题。比如可以设计如下具有层次性的问题。第一层:如何了解矿石的组成物质?如何鉴别戒指是否为纯金?第二层:教室内空气的质量该怎样计算?第三层:怎样算出不规则零件的体积?对于这些难度不一的问题, 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选择性地进行回答, 同时教师可提示学生从密度的相关知识的角度进行思考。从而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 有效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 达到兼顾全体学生的目的。在自由选择的情况下, 每位学生都能对教师提出的某一问题进行较明确的回答, 这无疑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
三、触类旁通,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
在物理知识的综合复习阶段, 充分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 运用物理知识对各类物理现象进行解释。比如:“请结合生活实例, 阐释生活中的液化现象。”“举例说一说生活中有关压强减小的现象。”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 只要有一两名学生带头发言, 其余的学生就会进行积极主动地思考, 渴望从自己学过的知识中获得启发, 从而形成互相带动、共同进步的课堂气氛。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 每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与发言之中, 使课堂氛围呈现积极活跃的景象。采用此手段进行复习, 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 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解读物理知识, 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从而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 促进教学任务更加高效地完成。
四、由易至难, 促使学生深入学习
作为理科类课程之一, 初中物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 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把握问题间的内在逻辑关联, 防止问题孤立地存在。为增强物理问题的逻辑性, 教师在问题设计时应设置具备科学性、系统性、计划性的提问, 由易至难, 循序渐进。
以“简单电路”这一章节的内容为例, 教师在对该章节的有关知识点进行复习回顾时, 可按照如下方式进行设计。如:“本章大家学习了电学的有关知识, 回想一下具体学习了哪些物理量?”学生回答:“电流、电压还有电阻。”教师进一步提问:“教室内的电灯, 其亮度受哪种因素的影响?”这时学生会有不同的回答, 有人回答电流, 有人回答电压。针对这样的情况, 教师应进行相应的解释说明:“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 同一盏灯, 其两端的电压越大, 电流也就越大, 电灯也就越亮。因此, 两位同学的回答都没有错误。”接下来, 教师提问:“电流的大小怎样才能改变?”学生回答:“改变电阻或者电压。”教师因势利导:“可以使用哪些方法使电阻发生改变呢?”这时学生的思维已由点逐渐拓展成面, 学生会回答:“使导体的粗细、长短与材料发生变化。”教师进一步提问:“那么改变哪一因素最简单呢?”学生回答:“改变导体的长度”。教师更深入地提问:“大家想一想之前学习过的哪类仪器是以这样的手段来改变电阻, 实现电流大小的变化的?”学生自然想到:“滑动变阻器。”从而由易至难, 使提问不断深入, 让学生将所学知识更加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 实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五、拓展思维, 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时, 应注重提问的启发性, 教授学生解答问题的方法, 使其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高。为此, 教师应尽量使提问具备抛砖引玉的效果,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也是初中物理教学大纲中的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 教师应尝试进行创新性教学, 让学生在质疑与提问中体会真理, 形成敢于创新的意识。教师应创造有利的环境, 让学生在适当的教学氛围中, 勇于提问, 大胆质疑。
例如, 在学习“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时, 教师可以运用科学探究的形式设计相关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发挥其创造力。如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现在给大家两只灯泡, 其额定电压分别为2.5伏和3.8伏, 那么怎样才能将两者的电阻值测量出来呢?”教师提出这一问题之后, 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与好奇心, 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在实验计划的制订过程中, 学生须要研究实验操作的步骤、需要收集哪类数据等。在互相交流探讨的过程中, 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增强, 相比教师的语言传授, 这样的方式更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即将下课的时候, 教师可以提出更进一步的问题, 如:“大家知道怎样测量家里的电器的电阻吗?”让学生在课后完成实验设计, 进一步将电阻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六、把握时机,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掌握提问时机, 准确把握提问的切入点, 能够增强提问效果。因此教师应注重提问的技巧, 避免盲目提问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或者使学生产生厌恶情绪以及抵触心理。物理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 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进度。在课堂教育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准确把握学习时机,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学习《机械能》这一课时, 教师应对“能量”这一名词进行定义, 让学生理解能量是对物体做功本领的反映, 且各类物体做功的本领不同, 而做功的多少就是物体能量的体现。当教师对能量的定义和性质进行说明后, 应把握时机进行提问:“物体有能量就说明它在做功吗?”“正在做功的物体是不是就有能呢?”“物体做功的多少与它的能有何关系?”教师在讲解了“能量”的概念后再提出这一系列问题, 有效地把握了提问的时机, 为学生理解、掌握概念起到良好推动作用。
8.浅析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篇八
关键词:高中物理 课堂提问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c)-0119-01
在高中物理新课程要求的背景下,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更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引导者。课堂有效提问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鼓舞学生主动而积极的去学习和掌握知识,最终达到激发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目的[4]。在提问中简单的问题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要想在提问中让学生更积极有效的进行思维活动,那就必须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培育出创新型人才,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1]。因此,笔者通过对物理课堂有效提问的原则、影响因素以及策略进行分析,优化课堂提问效果[2]。
1 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高中物理教学要遵循课堂规律原则、学生实际原则、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启发诱导原则,从课堂提问的难度、跨度、频度、梯度、等候时间、灵活机动、开放程度等角度出发,笔者通过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效率的策略进行了以下总结。
1.1 提问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物理教师的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教师要全面掌握并灵活运用教材,在熟悉各个学生的基础上,从知识的难度、跨度、梯度来考虑,提出难度适中、有一定跨度、内容递进的问题。提出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和一定的梯度,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具有思考价值。总之,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问要问在疑处,解在惑处,让提问变得更有效[4]。
1.2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发起探究的欲望。在新课标的物理教学中,更加强调创设物理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发散的思维能力。问题情境创设得好,就可以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掌握方法,学会学习。因此,教师的职责就是要把教学内容转换成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1.3 提问要准确把握时间
身为物理教师的我们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应在什么时间提问,以何种方式来提问,提问什么。一旦教师备课准备不足,问题提的很随意,会使课堂教学变得很松散无计划性,随意提问题产生不了很好的效果。课堂提问内容和方式务必要在课前进行恰当设“问”,依据教学大纲和内容进行认真分析和准备,争取提问更有针对性,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适时而恰当的提问。同时,提问之后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一定要避免让学生立刻回答或要求别的学生来回答问题。再者,学生一旦回答好之后,不要急于来否定学生的回答,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对他们所回答的答案做出补充以及完善。
1.4 提问的方式要灵活多变
教师要根据学生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并对所提出的问题难易程度进行灵活调整。如果发现所提问题难度较大,学生对问题无从下手时,要及时启发引导学生,或者将问题肢解为若干个小问题再进行提问,以便有效降低问题难度;若发现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假思索便可以脱口而出,教师可以在该问题的基础上再提一个稍微有难度的问题,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教学价值[2]。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疑惑或问题进行提问,教师如果认为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建设性或认为学生能提出有教学价值的问题时,可以灵活把该问题作为教师自身的问题来源,以此为基础再提出相应的问题,使得新问题与之前的问题组成连锁问题,这样的连环问题可以有效激发他们的创新型思维,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同时也要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问题,使得提问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对应难易程度的问题。同时教师为了调控课堂教学气氛和创造课堂学生学习的积极气氛,教师要灵活多变的对学生进行提问。灵活提问的方式不仅仅能体现教师提问的智慧,同时,它能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1.5 提问要有层次性
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提问要从全体学生出发,使得提问有层次性,不仅要有一定的难度,同时以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为基础,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避免提问只针对少数成绩优异的同学,在课堂教学上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問题可以思考,都有知识可学,以符合素质教育对课堂知识教学的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对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有一定的了解,要善于观察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的微妙变化,察觉到每一个学生的思维火花,以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提出问题的层次差异性,来调动每一位同学的学习兴趣,最终使得他们的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
1.6 提问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教师在备课和授课时,要依据问题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开放性的有建设性的问题,这样能够有效地启发学生进行创新型思维,避免提出的问题仅仅是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简单记忆的回答,这样不能形成学生高效的思维活动[4]。同时,教师不必担心开放性的问题使得学生的思维越来越开阔,导致课堂混乱。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识,多提出具有开放性和思考价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去积极探索,敢于创新,最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再者,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变化性,教师要机智应对,不能局限于教材或教案知识,对学生有效的思维发散、灵感突现等情况要敢于表扬和支持,并善于利用这些机会,这样会使物理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 结语
结合以上所述,物理教师在课堂中不但要懂得如何去“问”,更重要的是采用怎样的有效方式去进行提问[1~2]。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物理老师提问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善于适时恰当地提问,提问要灵活多变,并善于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具有创新能力,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志永.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提问方式浅析[J].考试周刊,2011(15):168-169.
[2] 贝志军.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提问策略简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2):19-20.
[3] 邵国民.浅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研版,2010(1):46-47.
【浅析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提问的作用】推荐阅读: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技巧的探究07-05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讨08-09
浅析微课教学环境下中职美术有效课堂构建06-26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提问的技巧与策略10-11
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策略06-22
浅析初中语文情境教学06-22
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学习总结07-03
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反思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