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2024-09-10

网络环境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精选8篇)

1.网络环境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篇一

一、研究背景

(一)从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来看,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势在必行。

信息时代的降临,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是我们所处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

(二)从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来看,进行网络环境下的拓展阅读大有可为。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是学生形成诸多能力中的基础能力。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比较严重地存在着“教师讲得多,学生看得少;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课本看得多,课外阅读少;指定阅读多,自主阅读少;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等突出问题,造成阅读教学效率的低下,也挫伤了学生阅读积极性和兴趣,妨碍了学生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依据“大语文教育” 观念,师生从语文知识的微观教学中解脱出来,升华为开放式的思维与创造力发展,以及人格完善的教育;在教材的基础上,将学习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时空。

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何利用网络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图像色彩鲜艳、动画和音响效果生动逼真的优势,把网络教学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努力改革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然成为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的研究命题。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依托多媒体网络的辅助有目的地进行拓展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还可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其意义不言而喻。

(三)从生源、校情来看,进行网络环境下的拓展阅读迫在眉睫。

我校地处农村,48%以上的学生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经济条件影响,学校图书馆内藏书量有限,无法满足全校学生的阅读要求。作为学生个体,平时购买的书籍原本就屈指可数,且多半是学科教学的补充资料。要完成《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或段),除了利用常规渠道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之外,寻找突破途径迫在眉睫。我县加大教育投入,为各班安装了实物展示台、电脑以及中控设备,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成为可能。

二、网络环境下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拓展

(一)网络环境下对语文学习领域的拓展

1.课堂时空的宽泛――时时是课堂,处处是课堂。传统语文课堂非常封闭,其地点、时间都是固定的。计算机技术与语文教育整合后,突破了时空的限制,通过互联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语文学习和实践,运用语文去交流和勾通。可以说哪里有计算机,哪里就有语文课堂;只要开机,就可以“上课”,进行网上阅读、网上作文、网上交际等语文学习与实践活动。

2.课堂主体的宽泛――人人是教师,人人是学生。传统语文课堂,其主体仅仅是一位教师加几十位学生,不但数量是固定的,师生关系也是绝对的。计算机技术与语文教育整合以后,学生通过网络,就可以很便捷地进人世界各地的各式各样的“语文课堂”,去接受世界各地语文老师甚至其他非语文老师的远程语文教育,在这样的语文课堂里,一个学生所面对的是多数量、多元化的教师,他所获得的语文教育也必将是多数量、多元化;同时,通过网络,学生还可以把自己的语文知识传授给他人(周边人与远程人、熟悉人与陌生人),可以指导他人进行语文学习,自己摇身一变,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语文教师”,具有了“学生”与“教师”双重身份。在这种“人人是教师,人人是学生”的语文课堂里,教与学不断交融整合,带来的必将是教学相长的不断深化。

(二)网络环境下对语文学习内容的拓展

网络世界,知识无限,这为语文教学内容拓展了广阔的空间,从课堂学习,到课外阅读,只要轻击鼠标,古今中外,上下千年,各种美文名著,精彩华章,尽收眼底。这一切正是学生语文阅读的有机延伸和无限补充。

网络阅读适应每一个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和个性化发展的特殊需要,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开辟了更精彩的天地,大大减少了阅览室和图书馆资料的不足和查找资料的难度。

1.开放的网络,学生面对无穷的阅读内容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的开放性越显突出。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好网络平台,学生阅读的内容就不会仅仅局限于文本读物,而是可以通过登陆如凤凰语文网、雏鹰文学网等网站去享受阅读的快乐,获取丰硕的知识。

2.及时的网络,学生面对新鲜的阅读内容

当今的学生不仅仅是要读圣贤书,更应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神九”发射、伦敦奥运会……这些国内外大事总是在第一时间就出现在网络上,这比普通的传媒要及时。这些内容虽然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告知于学生,但在课间、综合实践课上总会有学生在第一时间交换彼此对新近发生的国内外大事的意见和看法。这缘于学生每天从网络获取了大量的、最新的信息。此外,学生也可从每天下午电子阅读课中获知一些新近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大大开阔了阅读视野。

3.对话的网络,学生面对交流的阅读内容

在生活中,虽然学生可以将自己阅读过的书籍内容与他人进行交流,但往往不及时,而且交流的面窄。而网络的优势,不仅提供了及时、大量的阅读者,更在于提供了一个让阅读者交流的平台。在阅读完某篇文章后可以随时发表评论;利用BBS论坛对某本书或某篇文章展开讨论;利用QQ与他人一对一交流……教师只要让学生明确网络交流的技能、道德,学生就能体会与他人分享阅读的快乐。

(三)网络环境下对语文学习方式的拓展

1.作为“资料搜集工具”,构建“研究性”学习方式。

未来的社会是知识化的社会,是创新的社会。必须重视专题性、探究性的研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重视创新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教会孩子怎样思考,面对陌生领域,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知识,并学会怎样运用这些知识去组合,去创新,去回答他所要回答的问题。在计算机技术与语文教育的整合中,计算机因具有快捷而又强大的信息搜索能力、存贮能力和处理能力,必将成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最佳的资料搜集和存贮处理工具。

2.作为“学科中介工具”,构建“综合性”学习方式。

传统学科课程之间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互相割裂、互相独立的弊病已引起高度关注,软化学科界限,进行“综合性学习”,全面提高整体素质是当前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趋势。计算机技术与语文教育的一体化,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中介工具”,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抽象的语言文字与听觉、视觉、动觉等形象语言的相互转换,把语言与音乐、美术、动画、社会、自然、数学等结合起来,实现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发挥各学科的综合效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作为“沟通交际工具”,构建“交互性”学习方式。

学会交往与沟通是现代社会的要求,尤其是当今社会信息数量多、传播快,更新变化迅速,只有加强群体内部信息交流、信息共享,才能集众人之力,更好地捕捉信息、驾驭信息、利用信息。信息技术与语文信息的一体化,为跨国家、跨地区、跨民族、跨人群的“语言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信息交流”提供了一种快速、便捷的“沟通交际工具”.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书面信息资料的传递与交流、学习心得体会的传递与交流、学习评价的传递怀交流等“交互性学习”活动,将成为信息技术与与语文教育一体化的一种重要的语文学习方式。学会沟通、学会交际、学会互相学习、学会取长补短、学会共同进步将是以信息技术为工具的“交互性学习”的必然结果。

(四)借助信息技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拓展

1.课前进行补充性拓展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处于一定的时代背景中,文本内容与学生的知识经验有着悬殊的时空差距。学生学习这一类课文,理解上有不少困难。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和运用课程资源,把一些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知识如当时的历史背景或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或主人公的相关信息等梳理后适时呈现给学生,借此让学生了解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从而拉近课文内容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正确深入的理解。

例如学习《伟大的友谊》一课,学习对马克思、恩格斯知之甚少,更不了解当时马克思的生活竞是如此的贫困,以及为什么会如此贫困,从而就不能入理解他们之间的这样伟大的友谊,甚至还会产生认识上的误区。课前我们在网上向学生提供了许多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有选择性地阅读。当学生了解了马克思是为了共产主义事业,才窘困到连一张邮票都买不起,但他却毫不在意,继续为事业而奋斗不息时,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在课堂学习中,他们学得十分投入,取得了非常好看教学效果。

2.扩充内容进行知识性拓展

课堂教学所用的教材其内容精练简约,系统规范,涵盖的信息量不可能太多,而网络信息却无限的丰富,能无限的充实学科教材的内容。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扩充教材内容,优化学科教材,加大学生信息量的获取,开阔学生课堂学习的视野。

小学语文第四册教材《望庐山瀑布》一课,是一首豪放绝美的古诗,诗人李白通过大胆的想象,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瀑布的赞美之情。课堂上我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现瀑布的录像、图片、声音、文字,直观欣赏瀑布的壮美,为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铺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也拓展了本诗的背景,让学生了解庐山瀑布的壮观和作者的情怀。第二环节是“理解感知,精读悟境”.借助网络阅读课件以理解“字义――词义――句义”的逐步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古诗,理解古诗意思。让学生进行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律的自听自练的朗读训练,体会古诗蕴含的美妙意境。第三环节是“课外延伸,读写训练”,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进行网上阅读,学生可以大量阅读李白的诗词,感受他的诗风;发现运用相同手法的诗句,如夸张、想象等;领略诗仙的风采。再如《北京》一课,写的是北京美丽的风景,这对于我班的学生来说,非常陌生,我就借助多媒体优势,通过多场景多角度向学生展示,随着画面的出现,播音员的配文朗诵,学生的兴致油然而生。他们时而被长城的美景陶醉,时而为古代劳动人民建造故宫而惊叹。多媒体的使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完全把学生带到了那令人神往的天安门,从而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一篇课文只是教学中的一个例文,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这一例文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对课文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信息技术凭借互联网这一庞大的信息网络,为语文教学的拓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

3.进行解惑性拓展

建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其资料来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材,其内容包罗万象:科技知识、自然风光、童话寓言……真可谓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在。要认识、理解这些事物,对于这些阅历较浅、判断能力欠佳又以无意注意占优势,形象思维占主导的小学生来说,仅仅靠老师的语言,传统的教学挂图和投影来创设情境是不够的。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软件,通过创设图、音、像并茂的情景,帮助学生突破认知上的难点,缩短学生的心理距离,促使学生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从而积极有效地投入学习。

如教学《加入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课时,仅凭教材,学生很难理解“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这四种天然指南针到底是怎样指路的。为了帮助学生化抽象为形象,笔者课前精心准备了拓展资料包,里面有关于这四种天然指南针的文字解说、动画演示等材料,生动形象,简明有趣。课堂中笔者请学生四人一组,自主选择一种或几种天然指南针进行探究阅读,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借助这一手段,可以促进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引起教学内容、方法、模式的更新,以及师生角色的转化。还可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表象,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时地迸出创新的火花。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实现教懂、教难、教活、教精,使学生达到乐学、善学、勤学、活学,从而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入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2] 蒋军晶。作文教学新视点 新作文小学教学。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

[3] 何克抗 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

傅晓珍:小学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2.网络环境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篇二

关键词:网络环境,中高年级,语文,单元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单元教学模式的原理是通过使用网络和信息技术工具的优势,把语文教学与学生实际和思维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力图通过逐层递进的单元教学组织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语文知识。

一、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语文这门学科强调要有对文学的感知能力与欣赏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观察每位学生的能力和水平,针对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制订不同的学习计划。但是,由于在我国受教育人口比较多,所以难以达到因材施教。这就使得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学生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学生的文学欣赏与感知能力较强,对于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能很好地吸收,而另一部分学生对于语文的知识难以理解,产生了厌烦与抵触的心理。针对以上语文教学的现状,需要加强对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在课堂上重视语文的教学内容。只有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手段,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提高语文感知能力与欣赏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学校应该重视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制订可行性的教学策略。

二、网络环境下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单元教学模式的运用

(一)主题导入课型子模式

主题导入课型子模式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开始环节,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对单元主题有全面的了解,然后教师可以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单元的主题,明确教学的内容。教师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快,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提高语文的学习能力,以及对文学的审美能力。这样,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已经不再是一种应试教育,而是一种享受。语文在学生的心中改变了性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会感觉越来越有意义。

(二)精略结合课型子模式

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材编排是把一个单元的课文分为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两类。精读课文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会提炼课文的重点。而略读课文属于学生的一种课外阅读。精略结合的课型就是学生在精读课文中提升了阅读水平之后,把这种阅读能力运用到略读课文中。这种精略结合的课型模式可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总结。学生在这个环节除了学会知识的迁移能力,还可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是比较重要的。教师为学生创造教学平台,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就是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新与思维意识。鼓励学生加入创新型文学活动中,这就是开展语文教学的目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文学活动的条件,为学生找到发散创新思维的机遇,鼓励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成长的乐趣与知识的魅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人。

(三)单元阅读课型子模式

这个过程对单元主题是一个深化过程,一个总结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对单元课文有以一个深刻的理解,然后利用网络资源搜寻和单元课文相似的文章,让学生进行赏析。教师通过让学生赏析类似的文章,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也可以检验学生对单元课文阅读技巧的掌握程度。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把自己的阅读技巧运用在相似的文章赏析过程中,强化自己的阅读能力。

(四)单元写作课型子模式

单元写作课型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总结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需要对前面几个单元的内容和知识有系统的回顾,然后把知识进行分析和整合,提炼出对写作有价值的方法和思路。教师也可以安排一些阅读课,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一些优美的作文,然后借鉴里面的写作经验和技巧。阅读课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自己的写作积累素材。学生在阅读课上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还可以回顾知识,学会新的写作思路。

在网络环境下,语文单元教学模式的运用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提高写作水平都有深远的影响。教师应该不断改进自己的习作教学方式,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解决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荆煜君.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初探[J].文教资料,2010.

3.网络环境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篇三

1. 通过拓展材料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学生通过阅读拓展材料了解文章背景、作者生平、写作风格与代表作品,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教材中大量选取了许多名家作品,但有的作者生活的时代和作品产生的年代与学生现在生活有一定的差距,思想方式和遣词造句的方式也与我们现在的语言习惯有差别,这有碍学生对作品的欣赏与理解,因此在课前可利用网络收集整理出相关拓展材料,并置于网络平台上供学生在课堂上自主阅读,提供相关拓展材料帮助学生了解文章背景、作者生平、写作风格与代表作品,使学生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例如学习《白鹅》时,学生首次接触丰子恺的作品,作品的语言表达方式有别于学生日常习惯的方式,学生对作者幽默的表达方式领会不深。我补充了作者丰子恺的生平介绍,同时提供丰子恺的其他一些风格类似的作品作为拓展阅读材料,加深学生的体会。再如,教学苏轼的《题西林壁》一诗时,我在网络平台上提供了“唐宋八大家”的介绍资料和他们的作品作为拓展材料,以点带面,扩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首诗,从而加强学生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而教学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时,我提供了李白的生平介绍和写作这首诗的背景资料作为拓展材料,学生读后更能理解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感的寂寞感情。这样做,可充分发挥语文课本为工具书的作用,不仅加大了教学密度,而且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通过拓展材料扫清理解障碍

学生通过阅读拓展材料了解与文本相关的专业术语,扫清理解障碍。

课本中有许多课文会出现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名称,这些名称往往是小学生的生活中不常接触的专有名词,因此学生会感到陌生和不理解,这些专有名词就成为学生理解课文的绊脚石。例如在《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中讲到杭州青年小钱因患上白血病,生命危在旦夕,急需骨髓移植。“白血病”和“骨髓移植”就属于医学专有名词,学生不理解“白血病”就不明白小钱的病有多么严重,骨髓移植对他而言有多么的重要和迫切。同样,学生不理解“骨髓移植”,就不能明白李政道博士和台湾青年为了救治小钱不顾生命安危的无私奉献,也就无从谈对这座两岸同胞用爱心架起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所包含的重大意义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相关拓展资料,帮助学生扫清理解的障碍,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

3. 通过拓展材料准确把握文章主题

学生通过阅读拓展材料,理解文章中的重点句子与片段,能更准确地把握文章主题。

学习一篇课文,抓住关键的词句和片段理解,是把握文章主题的重要方法,但重点句子与片段常常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因此适时地提供一些辅助材料给学生阅读,不但可以降低理解的难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自主的阅读解决知识难点,这一学习过程给其留下的印象比被动地听老师的反复讲解要深得多,对知识的理解也深刻得多,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课文介绍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是文章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只有明白了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才能明白圆明园的毁灭有多么的令人心痛。但文章对圆明园当年辉煌景观的介绍语言简洁,而当年的景观已不复存在,因此要理解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必须借助拓展资料。因此在教学中,应紧扣课文的语言文字,适当补充有关圆明园当年胜景的资料介绍,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置于网络平台上供学生阅读的拓展材料图文并茂,有助于帮助学生在脑海中真实地再现圆明园众星拱月的布局、风格各异的建筑、珍贵的文物收藏多不胜数的辉煌过去。此外,在教学“毁灭”这一自然段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圆明园为什么会被侵略者烧毁,我适机通过拓展阅读资料渗透近现代史,让学生了解当时清政府的腐败、落后和无能,了解中国所蒙受的耻辱,了解当今祖国的强大,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在拓展阅读的帮助下准确把握住文章的主题。此时,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无需老师多讲,一切水到渠成。

4.网络环境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篇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让学生体验到识字的快乐”。课堂无疑是学生识字的主渠道。

目前的低年段识字教学有以下特点:1.从课堂教学上看,学生识字是为了掌握一种工具,忽视学生内在的兴趣和感悟。2.从教学内容上看,识字内容局限于教材,没有引入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3.从教学形式上看,学生的主体性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从上述三点可以看出,当前的低段识字教学还存在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这样的识字教学制约了学生情感和思维的发展,忽视学生的心灵体验,学生对学习汉字就会缺乏兴趣,不能进入主动识字的状态,识字教学的效率就差。

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创设学习生字的情境,结合生字的语言环境、构字特点,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积极参与主动识字、体会识字乐趣、感悟生字本身蕴涵的人文性、艺术性,在不断的参与实践中掌握和探索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兴趣和独立识字的能力,从而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识字难,识字教学更难,连教师上公开课都避开生字不讲,觉得乏味,单调没有意义。但识字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觉得责任重大。在努力学习各种识字教学方法之后,结合我们所运用的语文教材的特点,我们认为要在识字教学中,开启学生的情智,必须集百家之长,融自身教材于一体,为我所用,以便能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开发学生识字潜能。

二、课题现状

长久以来,人们认为只有在课堂上才算学习“语文”,其实,广阔的生活更应该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课堂。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及专家对识字教学进行坚持不懈地研究,并形成分散识字与集中识字等多种教学流派。本课题注重有效地将课堂与生活结合起来,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进行识字教学,从而论证生活语文化、语文生活级识字教学》。

三、课题研究实施目标

1、能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创设生活化情境,为学生的识字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

2、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能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启迪学生思维,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识字难点和进行拓展创新性的学习。

4、教会学生识字生活化的方法,掌握科学地识字方法。

5、能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找寻有效地激发学生识字教学生活化的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逐步改变识字过程中学生的死记硬背,只会写而不懂得其义,探究并研究目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所表现出的各自利弊,结合教材进行合理安排,充分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思维水平发展的不同特征,结合汉字固有的字理特点,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认识汉字、理解汉字、欣赏汉字。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教师应为学生设立各种亲身实践、亲身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程序,让全体学生在“亲身感知、亲历感悟、积极思维、主动积累、调动情感、体验合作、参与实践、尝试创新、敢于挑战、体验成功”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情商,促进知识的创新的自信心。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课堂内识字

(二)生活中识字

(三)活动中识字

(四)体验识字成功

六、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一)课题的研究对象

小学一年级。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主要以行动研究法、比较实验研究法为主,辅之以经验总结法、调查研究法。

七、课题研究的时间和步骤

1、课题研究时间:2017年3月到2017年6月

2、具体步骤: 第一阶段:

(1)完成文献资料的收集、学习。(2)确定课题方案,明确研究方向。(3)修改方案,向上级申报课题。(4)集中学习理论,开展教学观摩和研讨。(5)整理上交相关资料。第二阶段:

(1)进行操作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探索语文教学在识字教学中,开启学生情智的教学策略。

(2)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做有心人,善于捕捉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记录、存档。

(3)通过座谈、测试、观察等方式,定期了解学生在识字教学中,开启学生情智的进展情况。(4)撰写课题中期研究报告。第三阶 :

通过中期汇报,发现问题,调整研究方案,进一步探索,积累资料。第四阶段:

(1)对实施操作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做好资料的补充、完善工作。(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八、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阶段研究总结,研究案例,研究论文,教学活动设计等。

2、学生的作业等。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课题报告

汤 房 小 学

5.网络环境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篇五

识字6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认识生字,能够写好8个生字。

2、结合图片,联系生活经验了解新词:繁星、亮晶晶、蒲扇、萤火虫和一些星座名称,感受夏夜的美好。

3、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韵文。

4、能够运用学到的词语说几句通顺连贯的话。教学重点:

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认识生字,能够写好8个生字。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学到的词语说几句通顺连贯的话。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三线田字格本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认识生字,能够写好“扇”“牵”两个生字。

2、结合图片,联系生活经验了解新词:繁星、亮晶晶、蒲扇、萤火虫和一些星座名称,感受夏夜的美好。

3、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韵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很美的图,瞧,这是一个夏天的夜晚,天上繁星点点,我们随着小导游萤火虫来到了一个小院子里。呀!爷爷、奶奶、小丁丁他们都在呢!咦?他们在做什么呢?哦!爷爷坐在竹椅上,摇着蒲扇,正在讲牵牛、织女、北斗星的故事呢!瞧!天上的星星睁着亮晶晶的眼睛听得可入迷了!

2、这就是迷人的夏夜,你们喜欢吗?(喜欢)

这个故事就藏在我们的《识字6》里,一起来读读课题吧。------识字6(齐读)

二、初读韵文

1、自读

xiaoxue.xuekeedu.com

《识字6》是一篇好听的韵文,就藏在书上76页,你们想不想读一读?听清老师的要求:注意要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字和词语多读几遍,一直读到老师喊停为止。开始吧!

2、检查效果

(1)小朋友读得那么认真,生字宝宝要来考考你们了!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带拼音读,去拼音读)

(2)生字小朋友都会读了,词语宝宝也忍不住想来考考你们了,敢接受挑战吗?(逐行带拼音出示韵文)

第一行谁先来?指生读相机纠正读音。(注意“星”是后鼻音,“晶”也是后鼻音,繁星的繁容易读错要反复强调)

如果你能注意停顿就更好了

第二行:(读准轻声,两个字连续着重叠出现,为了好听,一般我们把后面一个字读作轻声。“nai”生母n,“丁”后鼻音)

你的轻声读得真好

第三行:(“竹、扇、虫”是翘舌音,“萤”是后鼻音,“蒲”的生母是p,容易读错,要反复强调)

第四行:(“牛”生母n,“斗”第三声)四行连起来齐读。

(2)天色渐渐晚了,拼音宝宝该回家休息了,留下了词语宝宝,你们还认识吗? 谁来做小老师,领着大家读,逐行指生。谁能一下子把四行连起来读?指生。齐读。真棒!夸夸自己吧!

三、精读韵文

1、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幅图,去夏夜的农家小院做客吧。出示:夜晚

这是夏天的一个夜晚,我们坐在农家小院里,感受着徐徐的凉风,你心里很怎么样? 对,谁能把夜晚很舒服的感觉读出来

夜晚呀,风儿不闹了,鸟儿不叫了,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啊(安静)?范读 指读 齐读(真惬意呀,人们一天的疲劳都没有了,真舒服/你的朗读让我完全放松下来了/我好像都感觉到凉风习习的舒服了呢)

出示:繁星

xiaoxue.xuekeedu.com

这么安静的夜晚,天上的星星真多呀!一颗、两颗、三颗------数也数不清,这么多的星星,我们就可以叫“繁星”,“繁”就表示很多很多。平时爸爸妈妈工作繁忙,就是说工作很忙很忙,任务繁重就是任务很重很重。

“繁星”就是星星非常多。你能读出星星的多吗?(有点多、真多呀、数也数不清-----)指读,范读 齐读(满天都是星星了!)

这些小星星在干什么呢?看!

天上的星星不仅很多,还很亮,一闪一闪的,好像在向我们眨眼睛,这就叫-----引读“亮晶晶”,范读,指生读(多美、真亮、真好看、多活泼的小星星呀!)

齐读

这样的夜晚你喜欢吗?谁来美美地读读这一行? 范读、指生、男女赛读

2、在这么美丽的星空下,你们瞧,院子里都有谁? 出示词串:爷爷 奶奶 小丁丁

在这么舒服的小院里,爷爷奶奶脸上都乐呵呵的。谁来喊一喊他们?我们一起来跟他们打个招呼吧。(真热情)

3、这一家人在院子里乘凉呢!他们坐在哪里?谁来看着图说一说。

(生:他们坐在椅子上)对,这是用竹子做的椅子,所以叫“竹椅”,夏天坐在竹椅上可舒服了,齐读。

爷爷手里还拿着什么?(生:蒲扇)

这是一把“蒲扇”,小朋友来仔细观察观察这个“蒲”字,它是什么结构什么部首?对,草字头,就说明“蒲”是一种植物,是一种草,“蒲扇”就是用蒲草编成的扇子。

在生活中,扇子可不都是用蒲草做的,你还知道用其他材料做成的扇子吗?()扇?多媒体出示:羽毛扇 纸扇 绢扇

我们家里还有()扇?电扇

这个“扇”除了表示扇子,还可以做量词用呢? 比如说:一扇门 一扇窗

另外,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这个“扇”还是一个多音字,它的另一个读音是shān,表示的是动作,看,老师正在干什么?(扇风)鸟儿扇动翅膀

瞧,有群小家伙也煽动翅膀飞来了,猜猜它是谁?

“萤火虫”是一种昆虫,所以“萤”的下面是个“虫”,你们见过萤火虫吗?请你来介

xiaoxue.xuekeedu.com

绍萤火虫(生答)是的,萤火虫呀只有夏天的夜晚才能见到,它的尾巴会发出一种亮光,就像一个小灯笼,多有趣呀!我们一起来喊喊它的名字吧。(真可爱,这只萤火虫飞得真轻巧)

多么美妙的夜晚呀,女小朋友一起来读读这一行,男小朋友也来。

5、这么美妙的夜晚,爷爷坐在竹椅上,手拿蒲扇,指着星空,他正在给小丁丁讲神话故事呢,你们看,小丁丁听得多入神呀!连赶来的萤火虫也在静静地听呢!爷爷讲的故事是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简单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

传说天上有很多仙女,他们相约来到凡间游玩,其中有个仙女特别美丽„而且织布的本领特别大,她的名字叫织女。她和凡间的一位放牛的小伙子牛郎相爱了,他们在人间结成了夫妻,还生下两个可爱的宝宝,过着非常幸福的生活。可是这件事情被天上的王母娘娘知道了,她非常非常生气,亲自到凡间来抓织女。可怜的牛郎只能用扁担挑着两个孩子去追,就在牛郎快追到织女时,王母娘娘从头上拔下发簪在牛郎前面划了一道银线,一条又宽又长的银河就出现了,牛郎织女只能隔着银河

遥遥相望,十分可怜。善良的喜鹊知道后,它们相约在每年的七月初七在银河上架起一座鹊桥,这样牛郎和织女就能一年见上一次面。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牛郎和织女,把天上的两组星星命名为牛郎星和织女星。牛郎星也叫牵牛星。

(看黑板上牛郎织女星图片),这就是传说中的牛郎星和织女星,描述,牛郎星中间一颗大星,左右两颗小星就像他扁担里挑着的两个孩子,织女织布很厉害,所以是梭子的形状。故事听得这么认真,这两组星星的名字你们会读了吗?指生读:牵牛 织女

天的这边还有一组星星呢,先连线,它像什么?这颗像勺子的星星就叫“北斗星”,我们一起来数数有几颗星组成的?所以“北斗星”也叫“北斗七星”。多有趣呀,谁来读?

多么有趣的星空,连星星都有自己的名字,老师也想读一读这些词语。范读,谁来和老师比一比?指名读。

你还知道天空中哪些星星的名字?(出示两三个)大熊星,天狼星

5、夏夜真是太美了,请小朋友对照这幅图,把书上的四行词语连起来练习读一读。记住,练习的时候要边读边想像图画里的景象,读出感情。指生读。这么美的夏夜,老师也想来读读。小朋友一起来。

小朋友们读得可真美,夸夸自己。

6、其实,这篇韵文还可以像《小星星》一样唱一唱呢?想不想试试? 加个名字——夏夜

四、巩固生字 学写“扇”“牵”

1、游戏:猜字谜

(1)生字宝宝都从课文中跑出来了,自己练练,喊一喊它们。(2)请两位小朋友上来做猜字谜的游戏。

2、学写生字

“扇”半包围结构,户字头,户字头一般和房子有关,书空新部首,xiaoxue.xuekeedu.com

书空生字,说说如何记(古时候,户就是门的意思,而且古时候的门就是用羽毛和芦苇做得哦)

描红,观察田字格中的位置,户字头要写得扁扁的,重心偏左,第二个习靠在户字头外边。

范写,生写,巡视,反馈 “牵”上下结构,大字头

书空生字,说说如何记

描红,观察田字格中的位置,牛不要和秃宝盖太近

6.网络环境下的识字教学美术化 篇六

网络环境下的识字教学美术化

摘 要:探索在网络环境下的识字教学美术化,实行主体性识字教学,利用网络让不动的文字动起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迅速认字、辨字和用字的能力、实现自主发展,通过教学手段的革新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小学识字   美术化

引言: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讲求“蒙养之时,识字为先”,同时将语文学习分为“识字――阅读――作文”三个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整个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识字的总量约3500个,识字量大,内容枯燥。因此,成功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必须根据小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识字的方法、能力和兴趣,通过语文识字教学提高和发展小学生的素质。

识字教学方法从一年级开始就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许多专家教师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方法,这些方法大部分是针对低年级学生识字提出来的,如“字理识字”教学法,它就是在非网络环境下,利用图片和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这是非网络环境的一种方法,那么,在网络环境下,教师该如何运用好这优越的教学环境来促进学生的识字兴趣呢?适逢今年本校“书法”课题开题,本人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最终提出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识字教学美术化的设想。

一、    从“书法”说起,看识字教学美术化的的可能性

“书法”二字,简单扼要地说,便是写字的方法;广泛地说,则一为有历史、系统、演变、组织和美工性能的文化艺术,而且具有延续性、创造性的字学道理。从“书法”的广义内涵出发,写字是一门艺术。正是由于它是一门艺术,为识字教学美术化提供了可行性。

识字教学美术化并不是美术科的美术字教学。在中国90000多个汉字中,象形字只有二百多个,但它们是最基本的汉字,构字能力最强,是学习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转注字、假借字的基础,象形字大多集中在低年级教材中。是小学低年级识字的重点。

象形字是根据东西的形状和特征,用简单的线条描绘出来的文字,例如「木」、「山」、「手」、「龟」。「木」是指有枝干的植物,原写做「 」,「 」表示树枝,「 」表示树根,「l」是树干,因为强调树根的重要性,因此后来写成「木」。「山」字是根据山的形状造成的,山是由许多高低不同的山峰组合而成的,中国人自古习惯以「叁」代表多数,因此山字就由「 」变化成「山」。「手」是按照手的样子画出来的,上面是五个手指头,垂下的直线表示手掌和手腕,后来为了书写的方便,就写成「手」。而「龟」字,看起来好像很难写,其实是根据乌龟外形侧面的四只脚和硬壳,用简单的线条画成的,由「 」演变成「龟」,不但不难写,其实是很有趣味性。

正是象形文字的具有简单易写、与实物相似等特点,给写字教学美术化提供了可能性。

二、网络环境下更利于识字教学美术化

既然象形文字源于对实物的描摹,因此它本身就是一幅幅有趣的图画。我们来学着写写、画画,用丰富的色彩和墨色来画一幅别有风味、与众不同的画。(www.fwsir.Com)还可以拿这张画,编一个故事呢!孩子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我们可以选取一些简单、典型的象形文字,引导孩子用画“字”的方法了解汉字,激发孩子学习汉字的兴趣。通过画字游戏来促进孩子想象力的发展。

本来画字与上美术课需要的工具是一样的,都要用上铅笔、蜡笔和白纸。但是,试行了一段时间后,问题就出现了,首先,这些工具都是在画字之前就准备好了,它们放在桌面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习的效果;再就是学生一旦忘记带工具,课堂纪律和整个画字的过程都会受到影响。这些问题,在网络环境下都可以得到解决。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深入,现在的教材都配套了光盘,光盘内就有象形文字的演变过程。老师可以尽可能地利用这些资源,播放给学生看。随后让学生从这些文字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把它的原形画出来,比一比看谁画得棒,画完之后,让他们交流学习,猜一猜这是什么字等等。当然,学生画字就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上画,用上“金山画王”或“画图”工具等软件,就可以自由地画,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这比用实物作画快多了。而且,低年级的学生对电脑很好奇,对用电脑来作画的兴致极高,识字的效率与之成正比。

这样的一节课,看似美术课,但其实就是将识字教学美术化了。让学生在画中掌握汉字,在画中产生对学习汉字、写好汉字的兴趣。

三、    网络环境下,识字教学美术化的过程

曾经我也这样的担心:一年级学生对电脑的运用,主要是用鼠标不够熟练,可能在用鼠标作画时不是很灵活,后来发现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心理学家拉扎勒斯说过:“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的勤奋学习。”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注意状态,取决于教学中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容易被新异的刺激激活而兴奋起来。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的新颖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特点来调动他们的兴趣。在画字时不但不会不灵活,而且表现的积极活跃。

有教师提出:要是用画的形式来表现象形字,恐怕学生的字会写不好,特别是笔画,担心会与原始象形字一样,弯弯曲曲。

其实,从识字教学美术化的过程来说,它的起始阶段是学生在认识较少汉字的情况下开始的,这时还不要求笔画,目的只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记住字的形状,再通过画来强化,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还不要求学生写。当进入识字后,要求写的字就不仅仅是象形字了,还有许多形声字、会意字和指向字,对于这些汉字,我们可以根据它的构字特点进行分解。由于写字教学美术化是以象形字为基础的,我们在分析这些非象形字时,就可以由它们的组成部分出发,延伸出象形字。例如:一年级上册出现的“蚂”字,它虽然是一个形声字,但是它由“虫”和“马”这两个象形字构成,我们可以从这里出发,通过画一画,让学生更形象地看到,虫字旁的字属于昆虫类,这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有助于学生区分同音字。

四、    网络环境下的识字教学美术化的意义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能培养人的审美眼光。识字教学美术化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美术的一个特点是随意。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是对称美,但随着西方艺术对中国艺术的影响,一种随意、柔和、创新、自然美几乎占了主流。我们在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电脑上网,查找更多相关的图片和汉字,通过观摩别人的作品,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影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要对图片作过多的分析,或指导怎么画,尽量将创作的空间留给学生。当他在探索美的道路上受到启发的时候,我们的识字课就会事半功倍了。也正是有了这种审美的眼光,在日后开展“书法”课时,我们不再需要反复强调怎样构字才美,而是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运笔和笔画的准确性上。

五、遇到的问题

当然,识字教学美术化在目前只是一个设想,要实行还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一个是教师素质的限制。这种课程的开设需要语文教师有一定的美术功底,要不在指导时恐怕有困难。二是课时的限制,没有足够的课时,这种识字教学美术化的效果将无法体现。

7.网络环境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篇七

进入到中高年级, 尤其是四年级以后, 应该如何结合跨越式的教学理念开展语文教学, 已成为很多跨越式实验教师思考和探索的重点。刘小丽老师执教的《最后一头战象》与《金色的脚印》精略结合课, 是在一对一数字化网络环境下完成的语文阅读课教学。刘老师从单元角度出发, 在对单元教学目标进行宏观分析和把握的基础上, 完成了此次教学任务。精略结合课型是小学语文跨越式单元教学的重要课型, 是大幅度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深度、拓展教学宽度的重要途径。这种课型利用精、略课文的结合点, 巧妙地将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在不同课文间实现迁移运用, 达到了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

●分析目标, 巧抓结合点

首先, 刘老师整体感知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进一步深入分析, 定位本单元的情感基调, 即引导学生在潜心读书的基础上品味语言, 感受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 留心课文将这种真挚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这样的单元目标分析为本课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 正确把握两篇课文目标, 以感受动物与人或动物与动物间的情感与作者关于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描写方法作为结合点, 将两篇课文巧妙地结合起来。当然, 这样精略结合课中的学习并不是孤立地学习, 而是站在单元的角度、为单元教学服务的。

●精读课文, 教师主导, 品读赏析

在《最后一头战象》的教学中, 教师通过创设背景音乐, 并借用《泪的重量》中的一句话, 导入新课, 为整节课的教学奠定了情感基调, 营造了良好氛围。紧接着,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三个重点场景的三句话来解析课文, 并不在旁枝末节上浪费时间;然后以这三句话提纲挈领, 抓住重点词如泪光闪闪、凝望、吼叫等, 让学生去感悟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在感情呼之欲出时再配上音乐进行朗读, 拨动学生心弦, 促使其敞开心扉, 主动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情与意, 使得此时的学生与作者产生强烈共鸣, 语文的人文性得以充分体现。

●略读课文, 学生主体, 合作迁移

处理完精读课文之后, 教师适时进行梳理与总结, 围绕主题、情感、写法等巧抓结合点, 自然过渡到略读课文学习, 同时采用表格支架帮助学生进行学法迁移, 学生很轻松地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全面把握整篇课文结构之后, 分析课文不同角色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后, 再利用网络进行全班交流与反馈。最后, 教师再以“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目”这个问题总结全文, 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利用网络, 拓展读写, 深化目标

8.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篇八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 语文识字 教学策略

现阶段如何让小学低段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汉字,是每一个老师面临的问题。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汉字特别多,就算只是学习常用汉字,其数量也仍然不少,而且汉字之间的形似、音似现象时有发生,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区分,并做到正确识记,是至关重要的。

1.现阶段识字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1教学过程过于片面,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

老师在教授学生识字的过程中,过分强调老师的讲授过程,而忽视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对于一个汉字的解答,老师只是在讲台上对其表面意思进行了解释,并没有将其隐含的意思或者每个组成部分进行具体解释。如此枯燥的教学过程,使得小学生很容易走神,对于老师讲解的汉字也是一知半解,并没有过多理解。

1.2小学语文课缩减,学习量未减。

在新课标普及的今天,小学语文课时不断减缩,然而需要学习的知识并没有减少,这就使得课堂学习时间相当紧张。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赶进度,忽略很多细节知识的学习,只是在课堂上将书本知识迅速灌输给学生,部分老师还会提出问题,让学生回家之后自主学习。试想,小学生自学全新的课本,成效又会有多少呢?这样带来的最直接的结果是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被逐渐削弱,学习效率直线降低。

1.3盲目地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却忽视质量。

中国汉字,每一个都有其文化底蕴,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文化知识的传输,只是生硬地讲解汉字,让孩子们忽略文字背后的意义。这对于学生对于汉字的识记能力有一定的削弱,不利于其文学素养的提高。

1.4形近字与同音字的混淆。

虽然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形近字、同音字进行了辨析,但是小学生需要识记的汉字较多,对于老师教过的内容经常一边学习一边忘,很难真正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运用。这与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有关系,这个阶段的学生大多都很爱玩,而且瞬时记忆较强,长久记忆较弱,思考能力较弱,这就使得学生学习如此庞大的汉字工程,任务艰巨。

2.识字教学策略的案例运用

2.1古文识字。

小学生对于枯燥的课堂教学很难产生兴趣,如果利用小学生的猎奇心理,将需要学习的汉字依据其相关的意思,拆录古文中的意思进行解读,那么小学生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能温习汉字。例如对于“碧”字的解析,可以从古典文中摘出“碧,石之青美者,从玉、石,白声”,这种解释显然有些深奥,但是如果老师再对其进行详尽解释,相信学生更能理解它的意境,对于以后的文章阅读会有很大的帮助。

2.2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有些汉字比较抽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一些实际生活中运用的东西进行教学,让学生产生联想。例如,“笔”字,初看到这个字无从下手,但是通过将其字体拆分,发现其是由“竹”和“毛”组成的,通过让学生联想到毛笔是由什么构成的,就可以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一汉字的理解。

2.3文化底蕴的熏。

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发散思维,学生对某一个汉字的组成部分进行拆分,或者是让学生进行拆字游戏,通过这样的方式,联想到这个字的组成及意思。例如,“雁”字里面的“隹”,此字的意思是一种尾巴短小的鸟,我们可以将它表示成鸟和短。

3.优化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方法

3.1以理论为导向。

教师在教学时,不能摒弃这些汉字的固有理论知识,在授课时要以此为原型,进行汉字讲解。通过对汉字的不同类型进行分类,分门别类地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快地了解某一类型的相关汉字,做到批量学习,批量消化,并且不容易遗忘。

3.2培养兴趣。

兴趣是学习东西的前提条件,老师在授课的时候应尽量选用快乐教学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理念,可以通过儿歌、谜语、游戏、画画的方式,将汉字与游戏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发现识字的乐趣。

3.3互相合作识字。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自主结成小组的形式,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学习汉字,利用每一个人的思维,形成思维碰撞,最后寻找出最好的、最适合的记忆方法。

4.结语

对于小学生汉字的识记来说,单纯地依靠老师对知识的灌输,很难在学生脑海中留下印象,老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同时也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对汉字学习方法进行创新,争取选择最简便的方法,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并且小学识字教学关乎孩子整个的语文学习生涯,这个阶段的识文断字是至关重要的,老师和家长都不容忽视,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蔡来荣.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的趣味性教学微探[J].小作家选刊,2015(36):67-68.

[2]邓秀梅.论如何提高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效率[J].读与写(上,下旬),2014(24):175.

[3]桑吉.小学汉语文识字教学策略初探[J].小作家选刊,2015(27):108.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小羊和灰太狼》含反思下一篇:xx年财务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