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课题任务书(共7篇)
1.毕业论文课题任务书 篇一
数学课题结题任务分工明细
一.目录:张世英(组长),邓淑玉,谭千桃,冯雪梅,阮永政 二.封面:林爱军
三.课题领导小组文件:谭从军 四.结题申请:张鑫 五.开题报告:谭祖学
六.结题报告:李志平(组长),邓艳芬,谭传勇,七.师生成果复印件(2012年至今):邓晓玲 八.制定获奖表册:夏淑芳
九.图片材料,新闻报道(下载):杜永华
十.获奖论文统计电子档案整理汇编(含目录):方家玲 十一:研究方案:赵学凤 十二:阶段计划:田延兰 十三:过程性研究报告:覃浔波
十四.装档汇编:赵学凤,田延兰,靳红树,王剑
十五.提供相关资料,联系结题等相关事宜:赵学凤,田延兰 ※所有材料必须在下周二放学前上交田延兰便于整理汇编。其它未尽事宜临时通知
数学教研组 2014.11.19
2.毕业论文课题任务书 篇二
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课题方向有如下几个:硬件课题, 网络课题, 软件信息系统课题, 理论研究课题。前三者均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来完成, 理论研究课题主要集中在软件过程方法与研究, 密钥加解密算法研究, 网络安全性的研究等, 这一类课题需要比较好的理论基础, 同时实践性的活动也相对少, 学生往往需要收集和阅读课题相关的资料, 并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完成课题内容。前三种课题有时需要学生根据课题的需要学习新的知识, 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又比较高的要求, 同时需要学生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学会使用开发工具以及开发方法。正如前文所述, 由于处于毕业班状态, 学生的注意力不光集中在毕业设计课题上, 也面临工作, 考研等比较现实的问题。因此学生经常抱怨没有时间, 或者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一些毕业设计课题相关的活动, 这些问题都对本科毕业设计课题的完成质量带来的影响。考虑到学生的时间有限的情况下, 结合近几年所带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 总结了以下毕业设计课题选择方法。
(1) 对于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 他们具有比较完善的软件知识, 对于学习和使用新的软件技术以及开发工具不会有很大的问题, 因此在毕业设计课题中让学生学习一些新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会是一种提高。目前有几种主流的软件开发技术和方法, 例如.NET, JAVA, PHP, 相应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也相对稳定, 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一般都已经掌握了这些编程和SQL知识, 因此学生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来对技术的熟悉。比较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借毕业设计课题的机会熟悉一些开发框架。例如.NET2010的MVC开发框架对学生会是一个很好的挑战, JAVA技术下很多的开源框架均使用了类似的技术, 其它新技术如虚拟实现技术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些技术适用性比较广, 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会经常碰到。
(2) 对于开发课题的规模, 过大或者过小均不合适。有些学生为了参加考试和招聘面试经常需要在学校和外地来回跑, 甚至为了考研而开夜车的现象也时常发生, 原本相对学业压力的比较小的大四反而成为他们的负担。因此一个合适大小的课题能够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课题的任务。过大的课题规模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导致最后毕业答辩无法通过。
(3) 课题的内容应当有新颖性和实用性。在这方面W e b应用有比较多的课题选择的余地, 目前web开发是一个很热门的领域, 许多基于Web的应用层出不穷, 博客应用系统, 网盘技术, P2P技术等等。另外虚拟现实技术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例如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小区三维立体介绍。这些课题既能让学生学习了新的知识, 同时也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所用途。课题的新颖性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得他们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有所提高。
(4) 本科毕业设计要求学生能够阅读英文材料, 因此毕业设计课题的文献翻译应当与课题内容相关, 或者涉及软件开发过程和框架, 或者涉及软件技术。目前许多技术的文档资料均是英文材料, 学生通过阅读既提高了英文水平, 同时学会了新的技术和方法。
通过所带毕业设计的效果来看, 学生比较喜欢课题的工作量适中, 难度适中, 在这前提下,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最高。通过实践发现, 在课题工作量适中的前提下, 学生能够比较好的与教师交流沟通, 能够及时反馈课题进度, 学生的这些态度能够保证课题及时完成, 对学生也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范铮.在大学计算机系中开设文献学课程的体会[J].情报科学, 1982, 5.
[2]颜莉.课题研究在会计本科毕业设计中的运用[J].当代经济, 2009, 5.
[3]马捷, 田有庆.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应加强三个过程管理[C].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 (I) , 2004.
[4]李让恒.立足当地实际重教学重应用[N].中国教育报, 2003.
3.毕业论文课题任务书 篇三
我校作为江苏省建设系统唯一一家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建校二十多年来为我省乃至全国培养了近万名毕业生,涌现出很多优秀建设人才。2008年12月,我校迎来了建校22周年暨学校升格5周年大庆。值此大庆之际,我们以对我校优秀毕业生的调查为基础,从毕业生成长的角度去研究职校生从学生到技术人才的成长规律,并据此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反思,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也是非常必要的工作。
为此,我们应邀参加了庄西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科)2006年度国家青年基金课题“学做技术工人——从职业技术教育到工厂过渡的实证研究”,确立了“优秀职业学校毕业生生命历程研究”子课题。
一、研究目的
(一)通过对优秀职业学校毕业生个案的调查分析和重点个案的追踪研究,研究由职业学校毕业生成长为合格乃至优秀技术人才的关键阶段、关键能力和关键因素。
(二)通过对比两类优秀职业学校毕业生的生命历程,对目前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等提出建议,以便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和技术工人,实现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二、研究结论
(一)优秀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成长成功体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生命历程理论的“一定时空中的生活”原理告诉我们,人在哪一年出生和人属于哪一个同龄群体基本上将与同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联系。通过调查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学历、职称和职务方面的“天花板”,同时我们也看到了2000年之前和之后的毕业生在学历、职称、工作单位性质、拥有的职业资格证书、入学动机、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别,而所有这些都反映了这二十余年来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职业教育在国家各层次教育中所承担的历史使命的转变和培养目标的变化,也反映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态度和需求的变化。
(二)在校期间和毕业后1~6年是毕业生成长成功的关键阶段
根据生命历程理论的“相互联系的生活”原理,职业学校教育对学生成长成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校期间是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实践的起点,在校期间学生不仅学习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更是通过与老师、同学的共同生活锻炼社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这些都是影响学生今后成长成功的关键因素。可以说职业学校教育几乎决定了学生一生的职业选择和努力方向,它是毕业生成长成功的关键阶段之一。
(三)综合协调和社会交往能力是毕业生成长成功的关键能力
调查中发现,在“影响成长成功的最重要的能力”的选项中“综合协调能力”和“社会适应与交往能力”排在前两位,而且在“职业学校教育带来的最大影响”的认知中“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也达到了56%,远超过“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同时在“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评价”中,“对学生社会适应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高居需要改进的工作方面的前两位。优秀毕业生中有60%以上担任过班级以上学生干部的经历,受访人员对自己在校时的学习成绩、专业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评价的优良率都在80%以上,这些统计结果以及优秀毕业生个案研究结果,都充分表明了“综合协调”和“社会交往”是毕业生成长成功的关键能力。从表面来看这也许与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目标不相一致,但仔细研究会发现十分吻合。不论是一线的工地还是基层的管理单位,没有一个岗位是仅靠职业知识和技能就能胜任的,职业学校毕业生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综合协调和社会交往能力更加重要,这也是“高素质”的重要体现。
三、对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改进建议
(一)转变思想观念,适应职业教育发展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培养目标已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态度、职业教育的对象也都发生了变化。职业教育的管理者和参与者要主动适应这种变化,彻底转变过去精英教育的观念和方法,按照“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的思路创新教育教学工作方法,承担起职业教育面向基层、面向大众、关注民生的历史使命,实现其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伟大目标。
(二)体现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在校期间是学生成长成功的关键阶段。综合协调能力是职业学校学生的关键能力之一,职业学校需要更加突出其教育功能,而非单纯的职业培训。学校要在加强职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同时,大力开发开展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活动。要创造更多的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等品牌活动,广泛利用班级、系部、各类社团组织等开展活动,形成良好的氛围,让更多学生参与,让学生在难忘中成长。同时也要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与社会的接触中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
(三)加强生涯规划,指导学生职业人生发展
调查显示,因为自己喜欢而选择职业学校和相关专业的只占10%左右,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毕业后有80%以上的优秀毕业生一直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直接相关的技术和管理工作,也就是说虽然绝大部分学生在进入职业学校时对专业一无所知,对人生缺乏清晰的目标,但职业学校教育带给了他们一生奋斗的领域和方向。在我国,绝大部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从学生接触专业后才开始的,职业教育需要尽量将这个时间提前,从学生一进校就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和辅导,帮助其尽早树立职业理想,确立职业目标,开始职业探索。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可以使职业学校教育有效延伸至学生毕业以后,特别是帮助其度过毕业后1~6年这个成长成功的第二个关键阶段。
(四)改革管理模式,发挥教育教学团队功能
职业教育阶段学生一般为17~21岁,正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与他经常接触的老师将对他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要改变过去班主任管理学生、专业老师只管教学的条块分割的传统管理模式,构建由校系领导、专业老师、班主任、优秀校友、行业企业领导专家等组成的教育教学团队,推广学生导师制,实施大教育、大管理,使学生在有需要的各个时期、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合适的人的指导和帮助。
(五)深化课程改革,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
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适应社会需求,要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实现学校教学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要特别加强实习实践环节的教学与管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大力实施多证书制,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时熟练掌握相关职业的核心技能,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今后成长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研究存在的不足
调查的样本数量偏小,未对“第一类优秀毕业生”进行全部调查,导致受访的“第一类优秀毕业生”基本都是工作后表现突出者,代表性不够,也比较难以开展对比研究。调查问卷的设计还不够合理,对于某些问题的调查还不够准确和深入,特别是对毕业生参加工作后的成长轨迹的调查很不足,难以对其生命历程展开仔细研究。另外对于“第二类优秀毕业生”缺乏准确的量化定义也是本次调查一个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也希望学校今后能够落实专门部门承担毕业生跟踪调查的职能,要对毕业生进行长期的跟踪研究,并不断反馈,以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各项工作,提升学校工作水平,为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优秀职业学校毕业生而不断努力!
4.金融理论前沿课题09任务 篇四
中国如何防范国际收支危机传染
所谓国际收支危机的传染,就是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危机导致了另一个国家国际收支危机的可能性。经济的全球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导致了国际收支危机的频繁爆发和危机的越来越广泛的传染;而且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际收支危机的传染现象日益普遍,传染后果一次比一次严重,越来越威胁到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国际收支危机的传染方式可以分为三种:季风效应、溢出效应和多重均衡之间的跳跃。
国际收支危机的传染机制主要有三类:金融传染机制、贸易传染机制以及预期传染机制。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危机传染的三个效应是同时作用的,尤其是预期传染机制伴随着危机传染的全过程,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金融传染机制是指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流动性缺乏,导致另一个与其有密切金融关系国家的市场流动性缺乏,从而引发该国爆发危机。金融传染机制主要通过直接投资渠道、银行贷款渠道和资本市场渠道来实现的。贸易传染机制是指一个国家的金融危机恶化了另一个与其贸易关系密切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以及经济基础运行状况。贸易传染机制主要是通过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得以实现的。预期传染机制是指由于一个国家发生危机,导致另一些类似国家的市场预期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投机者和消费者的信心与预期,从而导致这些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这种“类似”范围非常之微妙,可以是经济基础相相似,可以是政治与经济政策相似,甚至可以是文化背景的相似。预期传染机制主要通过“羊群行为”来实现的。金融危机的预期传染机制尤为突出。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在2008年以来没有出现任何缓和的迹象。美国部分金融机构经营陷入困境的局面,直接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次贷危机向全球范围内扩散的速度也开始加快。为了缓解市场危机,一些国家央行通过注资、降息等手段向金融系统紧急注入流动性,一场全球范围的救赎行动正在上演。美国次贷危机是指由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借款人违约增加,进而影响与次贷有关的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导致的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和流动性危机。在这一危机中,高度市场化的金融系统相互衔接产生了特殊的风险传导路径,即低利率环境下的快速信贷扩张,加上独特的利率结构设计使得次贷市场在房价下跌和持续加息后出现偿付危机,按揭贷款的证券化和衍生工具的快速发展,加大了与次贷有关的金融资产价格下跌风险的传染性与冲击力,而金融市场国际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深化又加快了金融动荡从一国向另一国传递的速度。在信贷市场发生流动性紧缩的情况下,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还没有出现任何缓和的迹象,对我国涉外经济部门发展的影响已开始显现。一是由于美国次贷危机逐渐从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部门扩散,抑制了我国出口市场需求。二是由于美国次贷危机逐步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全球流动性过剩演变为全球信贷紧缩,一方面加大我境外融资难度,减少外汇流入,另一方面加速境外机构从我国回笼资金,增加外汇流出。当前,我国国内企业的出口预收货款、进口延期付款明显减少,相反出口延期收款、进口预付货款大幅增加。三是由于外部冲击加剧,中国经济金融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增加,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弱化,境内机构和个人外汇收支行为发生转变。
由于我国仍然存在一定的资本管制,次贷危机通过金融渠道对中国经济的稳定与健康的直接影响比较有限,但对我国经济长期发展中的间接影响不可低估。一是出口增长可能放缓;二是货币政策面临两难抉择;三是国际收支不平衡可能加剧;四是民币升值预期可能加大;五是境外投资风险加大。
防范国际收支危机传染的主要措施:
(一)金融机构永远要将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流动性较为宽裕的背景下,投资者对经济发展的前景较为乐观,往往会低估风险。但是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处在经济周期上升阶段的经济主体基于盲目乐观情绪购买的资产不一定就是优质资产。因此,作为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永远要将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
(二)既要加强创新又要完善监管。在美国的次贷危机中,金融创新一方面通过广泛的证券化分散了美国房地产融资市场上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加剧了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和冲击力,造成了难以计量的损失。因此,我国要在不断加强金融创新的同时,完善对相关产品的监管。首先,要加强金融创新。其次,要正确认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第三,要尽快完善金融监管。
(三)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可以有效地防止相对脆弱的金融体系完全暴露在国际经济环境中,降低各种外部不确定性。因此,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一个相对长期的、渐进的、水到渠成的过程,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的能力相适应,与对外开放的要求相适应。目前,要审慎放开资本账户,切实加强外汇监管,密切关注次贷危机的后续影响。当然,在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有条件、分步骤、分阶段地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化也是必然的,而且巨大的外汇储备和快速发展的宏观经济已经为相关的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全球经济金融动荡还在不断蔓延发展,开放的中国可能在全球经济金融动荡中难以独善其身,我们也要防范传染效应引发的我国资本集中流出、国际收支形势逆转的风险。所以,当前我们要结合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加强对外汇形势的动态监测与分析,按照均衡管理的思路,一手抓流入、一手抓流出,健全外汇管理制度及相关操作手段,积极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维护国家涉外经济金融安全。
如何化挑战为机遇,把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要处理好保增长与结构调整的关系。一方面,当务之急是确保经济增长在8%以上。另一方面,在保增长中要重点进行结构调整。从我国长期发展角度考虑,经济增长必须要靠国内的大消费市场拉动。
二要把握扩大内需市场的重要机遇。我国经济结构长期失衡,高储蓄,低消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恰恰给我们提供了改变这种状况的历史性机遇。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应该采取与过去不同的发展方式,扩大内需。
三要把握参与重建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性机遇。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使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60多年来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暴露无遗,2008年11月结束的世界经济首脑峰会,标志着今后的世界将开始走上重新完善和建立国际货币体系的新的历史时期。鉴于我国这30年财富的积累和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地位的变化,世界迫切需要我们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建,我们也需要参与。抓住参与国际货币体系重建的历史机遇,恰恰是我国经济今后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旧教材
1、简述我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的成就以及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主要历程。
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成功实现了由“大一统”银行体系向现代银行体系的历史性转变,从原来只有中国人民银行一家,发展到已拥有近万家法人性质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与30年前相比,我国银行业组织体系更加健全,机构种类更加丰富,市场竞争更加充分,服务功能更加完善。
(一)现代银行体系基本确立
(二)银行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
(三)银行改革不断深化
(四)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
(五)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成功实施
(六)金融宏观调控成效显著
(七)银行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2、从理论上论述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主要原因,并分析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得失。
答:推动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动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实力大幅上升,2010年经济总量超过日本居全球第二位。二是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继续保持全球第一,截至今年6月末达到2.45万亿美元。三是中国金融机构经过注入资本
金、股改上市后,盈利能力不断上升,不良率大幅下降,并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四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方兴未艾。可见,银行业“走出去”已势在必行。一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内外部均衡发展的需要。二是服务企业“走出去”的需要。三是人民币逐步国际化的需要。四是银行业自身发展壮大的需要。
3、认真思考金融危机以后,我国银行业走出去应该采取的战略转型任务与策略。
答:金融危机时代是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良机。受到国际金融危机重挫的金融机构,恢复元气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次全球经济衰退中,新兴市场经济体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战略定位,要服务于中国拓展外部经济空间、服务于企业“走出去”、服务于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提升我国国际竞争能力等目标,坚持专业化经营、集约化管理、海内外一体化发展,力争打造成为国际一流银行。从客户基础和业务发展路径来看,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一般包括以下方面:首先,以国际结算业务(包括汇兑业务)和“走出去”的客户服务为主,业务多属于批发性质。其次,重视发展当地华侨客户,拓展华侨存款和当地企业的贷款,业务扩展至零售领域。再次,以人民币逐步国际化为契机,以人民币产品和银团贷款为手段,积极拓展当地客户。最后,积极拓展高端业务,创新中间业务,开展咨询顾问、基金托管、理财和衍生品交易等附加值较
5.届毕业生毕业设计任务书 篇五
一、毕业设计题目
设计图号js56角形轴承箱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顶部和左侧安装平面铣削夹具
二、毕业设计内容
1.绘制js56角形轴承箱零件图一张(3号图纸);
2.编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一份(中批生产),包括:
(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2)机械加工工序卡
3.设计顶部和左侧安装平面铣削专用夹具一套
三、毕业设计要求
(1)完成夹具总装配图(1号或2号图纸);
(2)完成夹具上所有非标准件的零件图一套(3~4号图纸);
(3)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不少于30页),说明书应有:封面、目录、封底、设计任务书、设计计算说明及分析、毕业设计小结、参考文献、书目及致谢等内容。
(4)所有图纸为计算机绘图并打印,同时提交电子文档。
(5)设计说明书为打印稿,同时提交电子文档。
(6)时间安排:请于XX年1月20日之前,将毕业设计(初稿)的电子文档发给指导老师,由指导老师进行初步的审查,指导老师于2月5日之前将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交给学生,于4月30日之前,将修改后的毕业设计最终稿(纸质稿)交给指导老师,电子稿上传到大学城空间并准备答辩。上传的资料规范(说明书排版、cad图纸、工艺文件:都转成.pdf或.swf文档),指导老师和学生的交流要在空间进行。
四、联系信息
1.指导教师空间账号:981@diyifanwen.com
联系电话:159
2.学生空间账号:430007@worlduc.com
学生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6.毕业论文课题任务书 篇六
1“‘2214’英语教学模式能否提高民办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题简介
1.1“2214”英语教学模式中各变量的内涵
第一个“2”指一根指挥棒和一条教学主线, 即形成性评价这根指挥棒和任务型这条教学主线;
第二个“2”即两项教学内容——工作情境 (表演) 内容和戏剧表演内容;
“1”即一个课内、外教学单位的架构——学生小组;
“4”即四个主要信息与沟通平台——CAI、QQ邮件、QQ空间、Internet。
1.2 浅谈基于“2214”英语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
在形成性评价这根指挥棒和任务型这条教学主线的前提下, 我们将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项:一项是工作情境 (表演) 内容, 侧重职场功能;一项是戏剧表演内容, 侧重生活功能。将听、说、读、写、译等各项传统教学技能融入其中的同时, 重点帮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语句, 在情境中感受语用功能, 帮助学生在服务于高职英语教学但基于职业情境语篇的语料库的推动下, 逐步应用性地、创造性地使用英语。
在作业任务的设计上, 一改学生传统的纸质练习, 而是重点设计基于职业情境或戏剧表演脱稿的英语视频作业来有效整合“形成性评价与任务型教学”。
1.3 浅说基于脱稿视频作业监控为主的过程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分为形成性评价 (85%) 与终结性评价 (15%) 。形成性评价包括考勤、课堂纪律、视频作业、课堂表演、语言练习和口语, 而终结性评价是指期末试卷卷面分数。
2 方法控制
根据表1 可知, 在“2214”英语教学模式的打造下, 在全新任务型教学的引领下, 在形成性评价的控制与指挥下, 263人中有204 人, 后续研究166 人中有162 人所提交的视频作业完全脱稿, 产生真实模拟情境的表演效果, 顺利完成“任务型教学”的目标, 合格率分别达到78%和98%。
2. 1 形成性评价方法控制
Helen Mac Gillivray (2010) 说,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对这句话的隐义及重要性的认知日益加强。John Gardner (2010) 进一步说, 形成性评价是为了促进学习而设计的。Neville Davies和John Marriott (2010) 还认为评价种类可分为诊断性评价 (Diagnostic Assessment) 、形成性评价 (Formative Assessment) 、终结性评价 (Summative Assessment) 与评估性评价 (Evaluative Assessment) 。
自然, 我们赞成“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这一观点。但我们还认为,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让教师、让教学管理者、让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甚至是让社会各界等五大主体更好地学习, 因为他们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 且这种关联与作用应该是一种积极与主动的。虽然目前在民办高职英语教学传统评价中普遍出现大量注水现象,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多数人认为是“对”的就一定是真理。恰恰相反, 这是一种缺失, 正因为这种缺失, 目前在民办高职才出现了“晚自习教室多数空置甚至是教室与网吧人数倒挂”的现象。
也正基于此, 我们才将对学生的核心评价方式定格为形成性评价。可为了研究用途, 我们还是设置了与之匹配的终结性评价。至此, 我们的观点好像与Neville Davies和John Marriott (2010) 所提到四种评价方式的分类有些不同。其实, Neville Davies和John Marriott (2010) 所说的“诊断性评价”侧重“因材施教”理念, 力求识别学生不同起点与差距并努力帮助其弥补, 而这种评价方式我们显然在实践中或多或少已经在运用, 但它关联部门多、评价不易标准化, 因此带来操作上的困难。终结性评价旨在评价综合成绩, 尤其在课程结束时。当然, 中期也可能设置“阶段终结性评价”并将生成的数据反馈指引形成性评价。可我们觉得终结性评价对民办高职的语言课程不太合适, 因为“民办高职学生很不善于大容量的长期记忆, 却更适合小容量的短期记忆”。
当然, 如Gipps (1994) 所说, 评价不是一门精密科学。Kathy Hall和Winifred M. Burke (2004) 还说, 评价意旨既没有有限评价, 也没有完美评价或绝对错误评价。教师需要获得多维度学习者从多种来源与背景所产生的信息, 并且阐释了整个学习过程的信息。
最终, 我们选择了形成性评价作为评价体系, 但是, 因前述原因也设计了终结性评价为辅助评价方式。
根据1.3, 我们对评价方式的界定清晰可见;同时, 也可以感觉到“视频作业”是整个评价的核心内容。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 重点视频作业是要求脱稿表演的;其次, 与课堂表演相比较, 它的评价内容规定在设计之初、给学生过目之前就跃然纸上, 而课堂表演的评价内容却未明确设定。最后, 我们认为有脱稿主观意识、能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课堂表演评价项目如果在一种新理念的驱动、一种新教育环境的产生的情况下更可能得以生命延续与蓬勃发展。换言之, 如果视频作业这种新理念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形成记忆与理解的“成果”或“作品”, 能在开始以被动的方式推动学生一定程度上的自主学习与创意学习, 如果教育环境能从目前的“宽进宽出”或“大量注水”调整为“宽进严出”, 那我们有理由相信语言教学环境同样会有较明显的好转, 而不至于教师再为出一份传统简单式的终结性评价考卷而犯难、也不至于在考完传统考卷后还会去平衡学生的成绩以向“学生、学校甚至是社会”有一定的所谓“皆大欢喜”的交代。
果不其然, 学生在课堂上就是不能脱稿表演, 尽管在教师的指引下知道语篇的构建。而至于视频作业脱稿提交, 虽说是在传统评价方式占主导的大环境下, 但是几经周折, 仍然有较高比率的学生提交了全部合格的视频作业, 完成了脱稿记忆、表演的过程及任务。从这点上来看, 不管它是否与Kathy Hall和Winifred M. Burke (2004) 所说的“有限评价”一致, 但是结果是明显有效的。
在研究过程中, 我们逐渐将课外视频作业分值提高至50分。自然, 视频作业分值的增加对部分同学还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这从后期所提交作业的人数与比例有较大提高可以看出。这样一来就给未全部或从未提交合格视频作业的同学造成一定压力, 我们想, 推动他们“你拼我搏”“争先恐后”地提交合格视频作业是一种良性循环, 是我们所期望看到的局面。至此, 我们可以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形成性评价的意义与重要性何在?终结性评价呢?它们的设置比率是多少?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 我们继续刚才所谈的“良性循环”。显然, 良性循环的出现, 使得学生在参加终结性评价之前就知道自己在形成性评价中的分数可能已经或接近及格。至此, 问题又出现了, 即在我们民办高职学生主动式自主学习缺乏的现状下, 当出现形成性评价分数已经及格或接近及格的情况下, 参加终结性评价的意义与重要何在呢?也许我们还可以反问自己, 是不是可以考虑通过调整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比率来解决?但是, 多少比率才适宜呢?很显然, 在当前普遍接受如Helen Mac Gillivray (2010) 或John Gardner (2010) 所提到的“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学习”的观点下, 又考虑到我们的生源水平, 选择“形成性评价”作为民办高职英语语言教学的评价方式未必不是一个明智的创新。
另外, 根据数据得知, 实验班156人 (59%) 及后续研究对象人数108 (65%) 是因“脱稿视频作业要在‘形成性评价’中计分”而最终才提交了合格脱稿视频作业, 可见“形成性评价”这根指挥棒的威力甚是有魔力。这一点从学生在课外学习时间延长的相关数据中也可得以验证。
2.2 任务型教学方法控制
David Nunan (2004) 将“任务”区分为真实或目标任务 (RealWorld/Target Tasks) 与教学任务 (Pedagogical Tasks) 。同时, 将前者理解为课堂之外的各领域对语言的使用, 将后者理解为课堂上的任务。进而, 又将教学任务分为如图1所示的排练式任务 (Rehearsal Tasks) 和思考式任务 (Activation Tasks) 。排练式任务与真实任务的“克隆”关系是显见的, 但思考式任务旨在激活学生正在形成的语言技能。然而, 不管是对教师、课本等给出语言范式进行利用与再造的排练式任务, 还是对所熟悉的单词、词组与结构以新的方式进行重新组合的思考式方式, 对我们民办高职学生要实现上述的教学任务来说, 可能比其他更高层次的学生所面临的困难会更多。当然, David Nunan还提到一个重要的概念——赋能技能 (Enabling Skills) , 又称语言技能。其具体可理解为两个方面——语言练习 (Language Exercises) 和交际行为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可是, 前面提到我们在设计“形成性评价”时, 是有意识地设计了“语言练习”, 但是因控制失效而放弃。
在数据统计中, 我们发现在语言练习作业中存在“作业上交少, 作业抄袭多”等与其他传统练习问题一样较严重的普遍倒置反差现象。自然, 这样的语言练习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无法达到我们提高学习语言技能的预期, 也无助于真实任务的实现。换言之, 传统式的题海战术、考试战术都无法让我们这个层次的学生摆脱“英语基础较差、英语水平差异大”的评价。所以, 我们在做教学设计时, 只有另辟蹊径。比方说, 是否可以考虑将语言技能融入“教学任务”中?可不管怎样设计, 我们认同David Nunan对“任务”区分的方法。但是, 对于我们而言, 可能更加关注给学生“做什么任务”“如何在任务中激发学生语言功能”“如何把握民办高职学生‘学语言、做任务’的难度?”等。下面就前面“实验班课堂任务表演案例中的任务”, 即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0 年出版的《创新大学英语综合教程高职高专版第一册》中的一个“Role-play of meeting at the airport and on the way to the hotel”的教学任务进一步地分析与探讨。
要完成上面的任务, 我们认为, 第一步就是要运用语言技能读懂任务。要知道“要做什么任务”, 要理解“所给任务提示”, 要运用“已知语言信息”等。学生要在教师“导”的前提下, 基本弄清“读懂任务”;第二步就是学生与同伴如何完成任务?这自然要涉及David Nunan (2004) 所提到的“对语言范式进行利用与再造”和“对字、词、结构进行语言重新组合”, 但也涉及任务完成本身步骤。我们认为, 在第一步的基础上, 学生对上面任务会有所了解, 可见任务分成两个场景:一是机场接人时的介绍与问候 (Meeting at the airport) ;二是从机场到宾馆时的闲谈 (Having small talks on the way to the hotel) 。 这两个场景事实上可以从“职业聚焦” (Career Focus) 得以体现。任务步骤是清晰了, 接下来就是两项语言技能的体现。这问题可就严重了, 因为我们学生要完成“机场接人时的介绍与问候功能”就不太容易, “在去宾馆的路上与客户进行闲聊功能”, 难度较大。当然, 在后面的Suggested words and expressions中, 能找到一些“语言功能”的表达, 但是, 这种表达实在是太难了。比方说:
…
Eric:How was your journey/flight, Mr.Park?Mr.Park:
Mr.Park:
我们很多学生是如“I’m fine.”“I’m ok”“Just so so”一样的再造。再往下做, 要进行闲聊了。可聊什么是个问题, 是不是什么都可以聊啊?从Suggested words and expressions中可以找到How do you like the weather here? 和Can you tell me about any interesting places to visit?两句话可以借用。又如:
…
Eric:How do you like the weather here?
Mr.Park:
根据数据可知, 如果Mr. Park要表达“冷、热、天真好”的概念, 我们同学还是能表达出来;可是一旦想表达“天气真糟糕、又闷又热、风很大”等就困难了……
…
Mr.Park:Can you tell me about any interesting places to visit?
Eric:
根据数据可知, 在课堂上所调查的149位学生还是能对这个开放程度更高的问题推荐出“长城、故宫、西湖、庐山、井冈山”等当地旅游景点, 但在表达推荐理由时所能使用的高频率词汇也顶多是“famous、funny、good、beautiful”, 而像“impressive、historic、miraculous、fabulous”等词未能有效使用;同时, 除了53人 (35.6%) 未能表达出英语句子并陈述不出任何理由的同学外, 其余96 人 (64.4%) 只能用上一个英语句子来陈述推荐理由。很显然, 语言技能的缺失严重地阻碍了沟通与交流回合次数, 严重阻止了语言的利用、再造与重新组合的能力, 也使真实任务的执行与完成的质量大打折扣。即便是让我们学生来做David Nunan (2004) 所提到的任务 (表2) , 这种尴尬也同样可能出现。David Nunan (2004) 所提到的任务如下:
Work with three other students. You are on a ship that is sinking. You have to swim to a nearby island. You have a waterproof container, but can only carry 20 kilos of items in it. Decid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tems you will take. (Remember, you can’t take more than 20 kilos with you.)
表2 David Nunan (2004)
根据David Nunan所说, 上面任务是在中学课堂上进行, 学生做得很成功, 且激活了一系列的语言功能与结构, 诸如提建议、表达 (不) 同意、谈论数量、如何使用how much/how many/wh-questions等。假如这些语言功能与结构在我们学生身上也被激活了, 我相信, 哪怕是要完成诸如Long (1985) 所提到的“给小孩穿衣服、填写表格、买鞋、预订机票、在图书馆借书、参加驾照考试、酒店预订”等真实任务也不在话下。可见, 语言技能在教学任务的执行力度上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另外, 在“2214”英语教学模式中所提到“任务型教学法”侧重职场 (业) 英语情境表演的任务, 完全符合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精神, 也是根据“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方针来确定的。
3 结束语
事实及前面论述也证明, “2214”英语教学模式中的“形成性评价与任务型教学的方法控制”对民办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及推动作用。而且, 在我们后续几年的研究中, 足量的“脱稿视频作业”充分发挥了过程监督作用, 也逐渐为更多人所认知与认可。
摘要:民办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历来是一线教师担忧且亟待要解决的问题。该文重点探讨形成性评价与任务型教学的方法控制, 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经过课题研究一学期及后续几学年的教学改革试点工作, 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关键词:方法控制,形成性评价,任务型教学
参考文献
[1]David Nunan.Designing and adapting materials to encouragelearner autonomy.In P.Benson and P.Voller (eds) Autonomy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London:Longman, 1997:192-203.
[2]David Nunan.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pp.1 20 2124)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3]Gipps C.Beyond Testing:Towards a Theory of Educational As-sessment.London:Falmer Press, 1994.
[5]John Gardner.What is innovative about teacher assessment?.In John Gardner, Wynne Harlen, Louise Hayward and GordonStobart Developing Teacher Assessment.Maidenhead:OpenUniversity Press, 2010:75.
[6]Kathy Hall and Winifred M.Burke.Making Formative Assess-ment Work Effective Practice in the Primary Classroom (PP.64) .Maidenhead: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4.
[7]Long M.A role for instruction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In K.Hyltenstam and M.Pienemann (eds) Modelling and As-sess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levedon, Avon:Multi-lingual Matters, 1985.
7.毕业论文课题任务书 篇七
一、课题研究目标: 1.研究对象与范围:
宿豫区仰化中心小学的信息技术学科任课教师及三至六年级全体学生。2.研究目标:
(1)如何为各种类型的信息技术课设计一份好的学习任务单。(2)学生能利用学习任务单提高信息技术课的学习效率。3.研究内容:
(1)对本课题研究涉及到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强化,了解目前对学习任务单应用的相关研究成果;
(2)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制定,根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课程的要求,为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信息技术课制定合适的学习任务单;
(3)师生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对在信息技术课中使用学习任务单的认可程度,了解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
(4)组织信息技术组教师听评课活动,并对课堂及时反思,相互交流,总结得失;
(5)整理学习任务单集,根据不同的年级整理学习任务单,形成学习任务单集,最终形成研究报告。
二、研究思路:
第一阶段(2013年3月-2013年6月):规划设计阶段。主要工作:组建课题组,落实人员分工,设计课题研究计划、方案,确定研究目标、内容、措施、方法等,报县、市相关部门审批、立项。
第二阶段(2013年6月—2014年11月):开题研究阶段,主要工作:课题组各教师将自己研究中利用网络改进有成效的实验、实验教学中的成果收集汇总。课题主持人召集课题组成员讨论交流,对所有成果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分析,形成阶段总结。
第三阶段(2014年11月—2015年6月)研究深化阶段,主要工作: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做好结题工作。
三、研究的途径与措施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注重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培训教师,也提高自己。以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的紧密结合为突破口,有计划地外派教师学习,坚持专家引领和骨干引领,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自己和本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注重理论学习,促使课题研究与课改密切结合,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
(1)参与、组织人员学习信息技术理论,学习并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有关基础知识和技能要求,为资源运用提供有力的前提保障。(2)参与、组织教师学习素质教育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课程改革文件,端正教育思想,牢固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牢固确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可持续发展”为本的工作思想,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3)参与、组织参研人员学习教育科研理论,增强教育教学研究者的意识,掌握必要的科研方法,提高参研人员的研究能力。
2、充分发挥课题成员的作用。努力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带动本组教师深入开展研究工作。
3、注重研究成果的推广和运用。将课题的研究成果有机地整合于教学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并把好的方法和优质的资源推广。
4、坚持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认真组织阶段研究工作及成果汇报会,本期开展一次优秀研究成果(包括经验总结、课例、个案、论文、调查报告或研究报告等)的评选活动,为广大参研教师提供展示与交流的平台。
5、注重调查研究,坚持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运用,在运用中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调研,及时分析研究对象,并结合班情实际,以研促教,为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服务。
四、根据课题实施方案和实际教育教学情况,制定了以下计划:
1、每位教师要认真研读、学习课题有关的书籍并做读书摘抄,写读后感。
2、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条件,在学科教学中,整合信息资源,形成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
3、从每一节课堂教学出发,针对一节课、一个作业设计、几个学生的发展变化进行个案研究,记录、发现学生接受知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学科成绩的整体提升。课题组成员每人上一节研讨课,重点寻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备课、上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方法。
4、利用网络、图书室资源,搜集相关资料,不断丰富课题的研究。课题研究组成员初步完成农村小学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管理制度、管理效益。
5、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课题研究组成员初步寻找农村小学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途径与方法。每人撰写利用现代教育资源教学的不少于3000字的论文一篇。
五、主要工作安排:
(一)2013年工作安排 五月份:
1、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2、制定课题研究过程中学习计划; 六月份:
1、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2、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理论。九月份:
课题组成员每人上一节研讨课,重点寻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备课、上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方法; 十月份:
每位教师要认真研读、学习课题有关的书籍并做读书摘抄,写读后感。十一月份:
1、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个人课题的研究,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2、写好课题研究论文,并进行交流。十二月份:
整理个人课题研究资料。
(二)2014年工作计划 元月份:
1、撰写学期课题研究总结,并及时与课题组成员交流;
2、撰写课题研究论文(教学设计及案例反思等),交流课题论文。二月份:
反思得失,总结经验。三月份:
1、课题组成员每人上一节研讨课,重点寻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备课、上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方法;
2、组织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共同体以及区级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应用比赛。四月份:
课题组成员在学习相关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应用理论并做好学习笔记。五月份:
1、课题组成员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
2、进行教学应用试验研究。六月份:
1、每学期举行优质课、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和论文评选,并收集资料;
2、进行撰写学期课题研究总结,并及时与课题组成员交流。九月份:
1、课题组成员每人上一节研讨课,重点寻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备课、上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方法。
2、要求课题组成员参加2014年宿迁市、宿豫区电教论文等七项作品评比,自选一~二项参赛。十月份:
1、对实验结果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归纳整理;
2、汇总教学课例、案例、论文、课件等。十一月份:
1、参加课题结题培训会;
2、拟定课题实验研究报告。十二月份:
【毕业论文课题任务书】推荐阅读: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10-23
毕业作业任务书07-20
毕业设计任务书任务书09-24
给排水毕业实习任务书06-15
工艺学毕业设计任务书09-18
新疆电大论文任务书范文07-06
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08-18
毕业设计任务指导书08-01
党建课题调研论文10-15
任务型教学理念论文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