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2024-09-05

延安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精选8篇)

1.延安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篇一

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

在崔木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村级党组织书记培训班

崔木镇党委副书记张小龙

回顾党走过的的光辉历程,在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和时期都培育了永放光芒的精神财富,延安精神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党中央在延安时期培育、形成、完善的永放光芒的精神财富和传世珍宝。

一、延安精神的内涵

延安精神的主要内涵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延安精神的核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显著特色。

我们可以领悟到:延安精神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培育起来的一种高尚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思想体系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风范相结合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解放战争时期先锋模范作用的凝练和升华,是我们党在这个时期革命斗争实践活动的产物,是我们党的性质宗旨、思想风范、优良作风、奋斗精神、崇高品德、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所以,有人把延安精神美誉为‚中华魂‛、‚民族魂‛、‚党的瑰宝‛、‚宝贵的精神财富‛、‚革命的传世珍宝‛、‚永放光明的灯塔‛,应该说是当之无愧的,也是极其有道理的。

2010年5月1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李铁映对延安精神又作了这样的概括: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这种精辟概括,就是引导我们要以更高更广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弘扬延安精神的伟大意义和当代价值。

二、党的领导人重视弘扬延安精神

党的几代领导人十分重视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的工作。1

1949年10月26日,毛泽东同志在《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一文中提出:‚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1980年10月25日,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一定要宣传、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解放初期的精神,以及六十年代初期克服困难的精神。‛2002年3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陕西考察时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充满新的希望、也充满新的挑战的征途上,我们始终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延安精神都不能丢。全党同志,一定要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使延安精神成为我们党在新世纪团结和带领人民不断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使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如既往地重视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2004年4月,胡锦涛同志在陕西考察工作时指出:‚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过去是、今天仍然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2006年1月,胡锦涛同志再次到陕西考察工作时又指出:‚在延安这块土地上孕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我们要把延安精神作为凝聚人心、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作为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历史的和现实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充分说明,延安精神具有永恒的时代价值。尽管时代不同了,条件变化了,党的历史任务也不一样,但延安精神并没有过时,而且永远都不会过时。这是因为,就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精神实质来说,它既不是一个只局限于某一地域性的概念,也不是受时间限制的一句词汇,而是一种在革命和建设的社会实践中具有永放光芒性质的超越地域和时限的强大精神力量。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延安精神这个党的传世珍宝对革命、建设所起的巨大作用,充分认识延安精神作为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和强大精神动力,对完成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任务仍将具有不可替代的当代价值。思想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和指南。只要我们党的各级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

部,把思想认识真正统一到党的几代中央领导同志有关弘扬延安精神的多次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上来,真正认识到弘扬延安精神是全党的工作,是党员、干部和党组织的责任,那么就不仅有弘扬延安精神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而且还能有创造性、开拓性,把弘扬延安精神的工作闯出一个新的天地。

三、密切联系和结合新的实际弘扬延安精神

在新时期弘扬延安精神,必须紧密联系和结合新时期的实际。总的要求应该是,把弘扬延安精神的工作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中,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中,纳入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之中,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之中,使延安精神成为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使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弘扬延安精神必须与新的实践相结合,新的实践有新的要求,所以要赋予延安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什么是延安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呢?2004年7月6日,李长春同志在参观‚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览时,具体深刻阐明了延安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我们今天讲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求真务实的政绩观,以人为本的群众观,广纳群贤的人才观,不断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就是要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着力解决改革发展当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扎扎实实推进各项工作。‛按照李长春同志讲的延安精神的这些新的时代内涵去贯彻、去落实、去实践,就是在当前的条件下,真正弘扬了延安精神。

2009年11月13日至16日,习近平同志在陕西调研时强

调:‚伟大的延安精神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要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以求真务实作风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强组织保证。‛习近平同志还指出:‚伟大的延安精神滋养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凝聚人心、战胜困难、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弘扬延安精神,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牢记‘两个务必’,保持延安时期那么一种忘我精神、那么一股昂扬斗志、那么一种科学精神,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懈奋斗。‛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考察时强调:‚要继续挖掘延安精神这个宝藏,教育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和发展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习近平同志把延安精神的性质、科学内涵、历史和现实意义及其时代价值,特别是如何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弘扬延安精神,讲得十分清楚明白。

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的工作极其重要,是新时期祖国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我们党的各项工作做得怎样,关键在党的各级干部,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弘扬延安精神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能否与新的实践紧密结合,发挥更大的作用,关键也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1980年1月,改革开放的事业刚刚起步不久时,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我们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一定要努力恢复延安的光荣传统,努力学习周恩来等同志的榜样,在艰苦创业方面起模范作用。‛胡锦涛同志在谈到要牢记‚两个务必‛时,也明确指出:‚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关键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首先是高级干部要率先垂范。‛我们必须抓好延安精神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的‚五进‛工作。就当前工作来说,要结合我镇的实际,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弘扬延安精神,以认真、扎实、对人民群众负责态度,严格要求自己,争做为民服务排头兵。

2.延安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篇二

一、井冈山精神的基本内涵

2001年6月, 江泽民同志在江西视察时指出:“井冈山精神, 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 依靠群众、勇于胜利。”2003年8月, 胡锦涛同志来到江西强调, “让井冈山精神大力发扬起来, 并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 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根据江泽民和胡锦涛两位领导的精辟概括, 对于井冈山精神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

1. 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井冈山精神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执著追求。井冈山斗争时期, 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怀着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的牺牲精神, 领导井冈山军民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创立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农村根据地。落后的自然经济状况, 加上国民党军队的经济封锁, 决定了根据地经济斗争的艰巨性。红军将士常常缺衣少食、物质匮乏, 在这样极为艰难困苦的条件下, 始终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当时, 在红军中流传着一首歌谣:“红米饭、南瓜汤, 秋茄子, 味好香, 餐餐吃得精光”。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 才能产生无穷无尽的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力量, 这是井冈山军民一切力量的源泉, 是井冈山军民英勇奋战, 不怕牺牲的巨大动力, 也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和灵魂所在。

2.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敢闯新路的开拓精神

井冈山精神是伴随着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创建而发展起来的。在一个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进行革命, 光靠背诵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和照搬照抄苏联经验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邓小平曾经指出:“中国革命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 独立思考, 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找到了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道路、形式和方法。”这条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道路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井冈山道路, 毛泽东正是党内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杰出代表, 在大革命失败的一片白色恐怖形势下,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另辟蹊径, 果断引兵井冈山, 实现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战略转移, 走出一条前无古人的全新道路。

3. 鱼水情深的党群关系和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在创造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人实行土地革命, 从根本上为广大贫苦农民谋利益, 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着最密切的联系。井冈山斗争时期, 著名的龙源口大捷、永新困敌和黄洋界保卫战, 都是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取得胜利的。无论是广大红军将士, 还是地方干部、人民群众, 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 同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 许多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井冈山斗争时期, 边界六县一山牺牲的革命烈士共有4.8万人。其中, 有名有姓的烈士计有15744人, 无名烈士却有32300余人。

二、井冈山精神的当代教育价值

从井冈山精神的基本内涵中能够衍生出若干适用于当今社会的教育价值, 正如江泽民所指出的:“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井冈山精神, 实行改革开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同样需要发扬井冈山精神”。

1. 理想信念教育价值

理想和信念, 是一个人、一个政党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动力。井冈山斗争时期,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抱定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的理想信念, 坚信红旗始终不倒, 正是有了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才领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 因而理想和信念成为井冈山精神的灵魂。今天, 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中仍然需要这样的理想和信念。目前,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 弘扬井冈山精神, 正是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需要, 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夺取经济社会建设新的伟大成功的力量源泉。

2. 艰苦奋斗教育价值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是井冈山精神的重要内涵。回顾井冈山的斗争, 在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下, 红军住的是破草房, 吃的是红米饭、南瓜汤, 寒冷的冬天, 许多战士还穿着两层单衣, 伤病员更是缺医少药。但是, 井冈山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先后办起了桃寮被服厂, 红军印刷厂, 创办了红军造币厂, 铸造、发行了“工”字银元, 还办起了茅坪后方医院、小井红军医院等。今天, 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跃升, 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改善, 但人口多, 底子薄, 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的状况依然存在, 在这样的基础上要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没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是难以实现的。

3. 思想路线教育价值

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思想路线是井冈山精神的重要特征。从“攻打长沙”到“引兵井冈”, 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勇于创新, 走出了不同于苏联的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当前,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 各种矛盾错综复杂, 相互交织,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中国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 制定相应的方针和政策。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过程中, 我们要继续弘扬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井冈山精神, 大胆进行理论思索, 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路。

摘要:井冈山精神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培育出来的伟大革命精神,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和升华。在当代弘扬井冈山精神对于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井冈山精神,基本内涵,当代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3.延安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篇三

[关键词]丝绸之路;文化内涵;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24-0010-04

丝绸之路①起始于古代中国,是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和政治、文化交流通道。丝绸之路,简称为丝路,此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于1877年出版的《中国——我的旅行成果》(China - meine Reise - Ergebnisse)。

当前,在这样一个历史性的机遇面前,对丝绸之路的未来发展应该有新的思考,培育新的观念,进而研究新的发展战略,寻找新的发展路径。②因此,深入细致地解析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投入精力挖掘丝绸之路的当代价值,对中国建设“一带一路”,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中国梦,加强中国和世界的文化交流,进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文化特质的产生,如果把它放到社会学的视野中去考察,我们都不难发现,这些现象、特质都是该民族生活生存经历和精神、心理磨砺的体现。③丝绸之路的缘起、发展,以及由此而联系到互通有无、民族迁徙、使节往来等文化背景和生存环境的作用下,形成了丝绸之路的多种混合型文化内涵。它既有江河文化的因素,又有草原文化的因素,同时还有海洋文化的因子。因此,阐释丝绸之路的文化就是阐释中华民族错综复杂的多样性的人文性格。

(一)友好和平

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开始进行和平友好的交流。在此期间,虽然有過纷争和战乱,但其主流是东西方之间友好和平的交流。西方通过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地传来艺术、科技知识和各种宗教,并在中国产生了很大影响。④中国的工艺技术,儒家、道教思想,也通过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地传向西方,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历史上,当然还有很多和平友好交流的事迹。其中,玄奘西游加强了中印之间友好和平的文化交流。他万里迢迢去天竺寻求佛法,搜集佛教典籍,进行翻译和讲说,同时撰写《大唐西域记》,为东亚文化能在世界文化中发挥积极作用打下了基础。鉴真应日本留学僧请求,先后六次东渡日本,弘传佛法。鉴真东渡促进了唐朝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因此,丝绸之路不仅是东西商业贸易之路,而且也是中国和亚欧各国间政治往来、友好和平的交流通道。

总之,东西方经济、政治、文化交流赋予了丝绸之路友好和平的文化内涵。同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发达、领先的巨大文明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古代中华持主动权的对外文化交往,其基本的性质是和平的。⑤因此,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和平友好交往的文化符号、文化象征和文化旗帜。

(二)开放交流

丝绸之路开通后,虽然有过闭关自守的短暂时期,但从整体上看,基本保持了东西方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开放交流。因此,丝绸之路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就具有了开放交流的文化精神和文化特质。以下是历史上丝绸之路开放交流的主要朝代和典型人物。

秦汉时期,丝绸之路上的东西经济、政治、文化交流进入初始阶段;隋唐时期,丝绸之路上的经济、政治、文化交往进入活跃阶段;宋元时期,丝绸之路上的东西经济、政治和文化交往进入频繁时期。期间,张骞、班超、甘英、大秦王安敦、鉴真、玄奘、遣唐使、马克·波罗等历史人物在丝绸之路东西方经济、政治、文化交流过程中都曾经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通过交流,大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发展,丰富了各国的物质文化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

所以,从秦汉时期开始,历经隋唐时期,再到宋元时期,从整个历史上看,丝绸之路的和平友好的开放交流时期仍然占据历史的最长阶段,开放交流也占据了历史的主流。

(三)兼容并蓄

历史上,最能体现丝绸之路兼容并蓄文化内涵的朝代是唐朝。唐帝国也以自身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地对待外来文化。唐代长安居住着很多外国移民。据记载,唐长安城中有至少有5座祆祠,其中4座在西市附近。在西市以北不远坐落着城中唯一一座基督教堂,该教堂隶属于东方教会。⑥最能说明兼容并蓄这一现象的还有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遣唐使来访等历史事迹。

另外,以莫高窟佛教艺术和藏经洞文物为代表的敦煌文化和艺术,是在丝绸之路千余年发展演变的背景下,由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多种文化不断交流融汇,进而创新,形成的古代人类文化、艺术硕果。“丝绸之路上的古代王国,往往对各种宗教和文化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它们互相包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⑦它们的兼容并蓄,不仅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古代中西方多元文明交流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对于现代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古代丝绸之路兴盛和繁荣发展的一千年,促进了古代东西文明的交流,催生了公元4至14世纪的敦煌莫高窟735个洞窟和窟内45000平方米壁画和2000多尊彩塑。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丝绸之路文化兼容并蓄的文化内涵。在一定意义上说,丝绸之路也是一条民族融合的道路。在这条商贸通道上,人们交流的不只是商品、思想,还包括生活习惯、生活艺术等各种民族文化。

(四)互利共赢

丝绸之路这条通往西方的国际通道,打通了中国文化首次外传的道路,将沿途的各个国家联系起来,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连结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发展。⑧

丝绸之路为中亚、欧洲地区带去了中国先进的冶铁技术,为中亚带去了先进的水利灌溉技术。冶铁技术的广泛传播推动了民族融合及各民族的广泛交流,而其最大的意义是对生产力的促进和提高。丝绸之路开通后,丝绸与同样原产中国的瓷器一样,成为当时东亚强盛文明的一个象征,而且在东西方经济、政治、文化交流过程中,极大地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东西方在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中真正实现了共同进步和互利共赢。在东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古代各国元首及贵族曾一度以穿着中国丝绸、家中使用瓷器为富有荣耀的象征。丝绸之路沿线各国都曾受惠于中国先进的物产、工艺、科技和政治文化思想。同时,随着南亚和中国及波斯地区的贸易活动日趋频繁,印度南部的商业景象异常繁荣。⑨西方一些物产和珍禽异兽也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西亚、中亚、乃至欧洲的很多物产、工艺、宗教、艺术等都纷纷传入中国,大大丰富、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中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

还有,唐代的《金刚经》雕版残本如今仍保存于英国。1466年,第一个印刷厂在意大利出现,令这种便于文化传播的技术很快传遍了整个欧洲。⑩因此,丝绸之路上的这些经济、文化交流使东西方出现了互利共赢、共同进步和发展的局面。

(五)开拓进取

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发展本身就具有开拓进取的意识和精神。其中,张骞、班超、甘英、玄奘、鉴真、郑和等著名历史人物为加强文化交流,互相学习,勇于冒险和开拓,其开拓进取的意识和精神成为丝绸之路开拓进取精神的典范。下面我们就对张骞和班超的开拓进取事例作一扼要介绍,以此来进一步印证丝绸之路所蕴含的开拓进取的文化内涵。

张骞是古代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杰出的探险家、旅行家和外交家。他前后两次出使西域,长达17年,行程万余里,沿途历尽艰险,备尝辛劳。11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西方后世之人,将他誉为“中国哥伦布”。我国古代也有张骞“凿空”的说法,两者意思差不多,都是开创新纪元。12

汉明帝初年,北匈奴一再脅迫西域各国出兵,寇掠东汉的河西等地。永平十六年(73),明帝派遣班超出使西域,镇抚西域各国。直到永元十四年(102),班超才从西域返回洛阳。班超对巩固我国西部疆域、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促进了中国和中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通过这些历史人物,丝绸之路上开拓进取的文化精神得以发扬和流传。

丝绸之路上广泛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孕育了丝绸之路丰厚的文化内涵,它也是孕育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根基和灵魂。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还是中国软实力的有机构成部分,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在当代,我们要充分继承和发展其在历史上形成的文化内涵,坚持世界文化多元性和互补性,坚持中国与世界的互利共赢,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经济繁荣贡献其应有的文化特质和文化精神。

二、丝绸之路的当代价值

文化是一种持久而强大的力量,可以说文化既是我们经济建设的起点,又是经济建设的终点。文化价值具有深远性、潜在性等特征。因此,我们要大力挖掘丝绸之路文化的当代价值,这对于我们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实现中国梦和世界梦,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一)丝绸之路是建设和推进“一带一路”的文化依托

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2013年10月3日,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时,习近平又提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这就是当下我们经常提到的“一带一路”。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13

许多政要和学者也提出了要依托丝绸之路沿线丰富的文化资源,调动各方力量,从而推动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历史上,丝绸之路主要存在于和平时期,而且商品和文化的交流带来了共同繁荣,因而这个文化符号的内涵可以归结为和平、友谊、交往和繁荣。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政府借用“丝绸之路”这个文化符号向世界传递了一种理念,这就是“和平、合作、发展、共赢”。14因此,丝绸之路理应成为我们建设和推进“一带一路”的重要文化依托。

还有学者表示,丝绸之路的文化旅游资源是“一带一路”独一无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资源,可以从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资源里寻求产业发展的突破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资源理应成为中国建设和推进“一带一路”的重要文化依托,理应为中国和世界的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丝绸之路是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文化动力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要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中国梦,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和资源赋予我们的和平友好、开放交流、兼容并蓄、互利共赢和开拓进取精神,就是我们不断取得事业进步、梦想成真的强大文化动力。

文化兴国、文化强国从来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金字招牌。15坚定地走文化兴国和文化强国之路,就必须在继承发扬我国丝绸之路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血脉,大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内涵品质,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世界认同度,在与西方文化的抗争中不断巩固中华文化的主流地位、展示中华文化的强大生机与活力。16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我们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充分挖掘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充分利用丝绸之路的文化依托和文化动力,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目标奋勇前进。

(三)丝绸之路是推行和平外交和改革开放的根基底蕴

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理应成为我们推行和平外交和改革开放的文化根基和底蕴。在继续大力开展政府外交、政党外交的同时,我们要积极挖掘丝绸之路的文化底蕴,大力开展同世界公民社会的文化交往活动。

和平外交政策的文化根基和底蕴也是丝绸之路所形成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质。丝绸之路是用文化资源做桥梁,谋求中国和世界其他文明和平共处、共同进步、共同繁荣。事实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成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继续推行和平外交也体现了丝绸之路所蕴含的文化根基和精神。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的实质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各种具体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概括的文化根基和底蕴,同时可以归纳为历史上丝绸之路所形成的文化内涵和特质,尤其是丝路文化的开拓进取和互利共赢精神,更应该成为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文化根基和底蕴。

(四)丝绸之路是冲出亚洲和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旗帜

时至今日,世界上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但精神文化的传播只能以自愿接受为前提。而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中国软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必然会吸引其他国家的人民认同和接受、赞赏中国丝绸之路文化的精神实质。所以丝绸之路是中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一面醒目的中国文化旗帜。

由于丝绸之路文化内涵中的和平友好、互利共赢和兼收并蓄等精神成为中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文化旗帜。也由于在經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后,我们在物质文明上逐渐赶上了世界。所以随之而来的,将是一个文化大国的崛起,及其与之伴随的必要的文化自觉和文明担当。17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主要目的,主要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消除“中国威胁论”在国际上的消极影响。如果走出去的文化和国人具备了优良的素质和文明的举止,中国文化的地位就能随之提升。18

因此,丝绸之路的开放交流、兼容并蓄等文化内涵就成为我们走向世界的潜在的文化性格,丝绸之路理应成为我们展示大国风采、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文化旗帜。

(五)丝绸之路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文化灵魂

习近平倡议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生动地呈现了中国的“世界梦”,是继“新型国际关系”后推出的又一重大国际关系理念,超越了历史上大国争霸的“零和博弈”窠臼。19“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复兴中的大国在新形势下对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和规划。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就为我们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做好了铺垫。

当下,我们应该以丝绸之路赋予的时代精神为理念,继续传承丝绸之路精神,展示当代中国繁荣昌盛之风貌,走出泱泱大国责任之风范,走出东西方对话的和谐之路,突破民族与地域的概念,坚持求同存异、互利共赢,并且大规模地将丝路文化所具有的国家软实力内涵辐射到欧亚大陆。

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丝绸之路做出定义:“商品交易之路,文化交流之路和东西方对话之路。”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真善美。因此,丝绸之路文化也是我们给予世界的精神食粮和终极关怀,它既是我们的起点又是我们的终点,而且也是我们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灵魂。

总之,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潜力巨大,对国内和国际的经济建设、文化交流、社会发展繁荣以及促进各国文化的相互理解具有重要意义。丝绸之路文化的当代价值为我们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提供了文化基础,是我们走向世界的文化灵魂和文化旗帜;同时进一步挖掘和发扬丝绸之路的当代文化价值,也表明了我们对中华文明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和持久魅力日臻完善和不懈追求;对中国和世界而言,其最终的文化关怀是要我们在国内实现“中国梦”,在国际塑造“世界梦”。

三、结语

丝绸之路的发展史是一部人类文化发展进步的文明史。我们理应继承和发展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与时俱进,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在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道路上走出新的文化风采,在走向世界的道路上展现泱泱大国的风范。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持续繁荣,是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创造力和持久魅力的积极人格象征。经济活动的起点和终点理应都是文化。因此,丝绸之路不仅成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的贸易之路、文化之路、友谊之路,也是当代中国走向世界、塑造未来,实现中国梦和塑造世界梦的根基和旗帜。

由此,丝绸之路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就是作为一个文化旗帜和文化符号,可以不断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和繁荣。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爱和善良能超越一切,又能把一切激活。20因此,丝绸之路文化昭示我们:中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中国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的深层动力、旗帜和依托只能是文化。总之,丝绸之路不仅塑造了人类的过去,也将塑造和主宰人类的未来。

[注 释]

①丝绸之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除了陆上丝绸之路还包括海上丝绸之路。本文是用丝绸之路的广义。

②段京肃、段雪雯:《丝绸之路文化传播力的传承与发展》,《当代传媒》,2016年第1期,第39页。

③陈惠平:《“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特质及其当代意义》,《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2期,第68页。

④钟青:《丝绸之路探源》,《唯实(现代管理)》,2016年第1期,第36页。

⑤何芳川:《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册),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23页。

⑥[美]芮乐伟·韩森著、张湛译:《丝绸之路新史》,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版,第190页。

⑦荣新江:《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332~333页。

⑧王红茹:《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及其意义》,《丝绸之路》,2010年第8期,第34页。

⑨[英]彼得·弗兰科潘著,邵旭东、孙芳译:《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64页。

⑩卫思宇、张永军、李骊明:《论新丝绸之路》,《西部大开发》,2013年11月,第91页。

11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72页。

12郑彭年:《丝绸之路全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45页。

13陈君:《上合峰会:共促务实合作》,《中国新闻周刊》,2013年9月,第45页。

14刘卫东:《“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第5 期,第539页。

15牛欣:《“中国梦”的深刻内涵》,《金田》,2014年6月,第378页。

16张书林:《试论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理论建构》,《学习与实践》,2013年第6期,第52页。

17郭广银:《走向世界的中国伦理》,《伦理学研究》,2013年第3期,第18页。

18葛剑雄:《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世纪》,2012年1月,第66页。

19阮宗泽:《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世界梦”》,《国际问题研究》,2016年第1期,第21页。

4.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篇四

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生逢现代性的全盛时期,对现代性的理解、反省和批判是其毕生的.思想主题.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也即对“现代性”批判的过程中,既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也不乏辩证的精神.马克思哲学既坚持了人类价值理想的终极关切,又正视发展的现实过程.在诸多的关于 “现代性”问题的思考的比较与鉴别中,马克思对现代性问题的思考视野,为我们分析中国的现代性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参照,马克思哲学仍然是当今中国现代性构建过程中的主导理念与文化精神.

作 者:许晓平XU Xiao-ping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人文社科部,北京,100023刊 名:北方论丛 PKU英文刊名:THE NORTHERN FORUM年,卷(期):2006“”(3)分类号:B0-0关键词:现代性 批判 反省 马克思哲学

5.延安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篇五

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精神生产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马克思对这一理论的论述,虽不像物质生产理论那样系统、透彻,但通过对精神生产的`涵义以及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等方面的论述,基本上形成了一个理论框架.研究这一理论,不仅有助于完整、准确地把握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而且有助于分析和鉴别全球化时代精神生产在全球范围内交流的必然性和复杂性,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作 者:王多吉 严志亮  作者单位:王多吉(天水师范学院,经济与社会管理学院,甘肃,天水,741001)

严志亮(甘肃省天水农业学校,甘肃,清水,741400)

刊 名: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2004 24(4) 分类号:A811 关键词:马克思   精神生产   精神产品   社会生产  

6.试论延安精神及其进校园的意义 篇六

旧街中学李全旺

延安精神进校园、进课堂,是学校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具体要求和体现。邓小平同志讲:“一定要宣传、弘扬和发展延安精神”。江泽民同志要求:“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为科教兴国造就英才”。我们要将“延安精神办学育人”同学校教育工作紧密结合,把学校创建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这是对我们今天教育工作者的崭新要求,也是我们的神圣职责。一.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胡景涛同志考察延安时,指出:延安精神是我们党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优良传统作风的集中体现,崇高品质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然而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到了攻坚克难阶段,由于发展不平衡,社会分配不尽如人意,贫富差距在加大,道德标准滑坡等社会问题,直接影响人们的理想信仰。正因为如此,更需要我们弘扬延安精神,因为弘扬延安精神,是尊重历史,寻找精神家园的需要,是把握现实,回归精神家园的需要,是迎接未来,重建家园的需要。总之,延安精神是面镜子、是本教科书,值得我们对照思考。

江泽民同志在陕西考察时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延安精神都不能丢。全党同志,一定要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使延安精神成为我们党在新世纪团结和带领人民不断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使精神永放光芒。”

这就阐明了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主要内容和发展规律,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与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党中央、毛主席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培育的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丰富和升华,发扬延安精神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随着对延安精神研究的深入和发展,研究延安精神的专家和权威人士在理论界对延安精神的介定已经形成共识,对延安精神的表述趋于一致。延安精神其内涵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优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政为民,廉洁奉公;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等等精神。

这就是延安精神,它是中国共产党彻底革命的精神和科学精神高度概括的一种精神。它由延安时期的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南泥湾精神、白求恩张思德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等原生精神形态衍化而来。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与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民族性与开放性的高度统一,科学性与实践性的高度统一,构成延安精神最重要的两个特征。

二.学校教育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

历史总是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磨难中取得发展的,人类总是在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中昂首向前的。而延安精神也是在中国革命关键时期,由许多成功和挫折的经验及思想实践升华形成的。今天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而我们学校教育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呢?

首先,“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的前景,很大程度地取决于青年一代的状况”,这无疑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我们需要怎样的接班人呢?这就非常现实。毛泽东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说:“这些人具有政治的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荡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狂妄,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批这样的人,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完成。”简而言之,当年的延安精神就是造就了一大批这样的优秀儿女,而我们今天要造就的,也就是这样一大批富有延安精神的接班人。当年延安抗大校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就是接班人的标准。当然今天我们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是今天培养接班人的最大的标准。我们每个同志,特别是我们的青少年接班人,在今天改革开放新的形势下,又要有新的不同认识,我们要处理好坚持改革开放与发扬延安精神之间的关系,要继

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冲破传统观念和旧的思维定势。我们一方面要防止把延安精神所内含的一系列党的光荣传统教条化、简单化,用陈旧的观点来指责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领域中出现的正常现象。另一方面要把延安精神汇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去研究,去发展,用我们党的传统去抵制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自私、贪婪和腐败现象,从而给延安精神注入新的内容。同时,还要正确理解延安精神与改革开放的关系,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增强延安精神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延安精神与市场经济不是互相矛盾而是相互促进发展的。市场经济所强调的等价交换和按劳分配并不是对无私奉献的延安精神的否定。经济生活中的按劳分配与人际关系中的奉献精神不仅不矛盾,且正好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应以延安精神涤荡市场经济的不良影响,促进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因此,培养一代又一代新人,今天对青少年一代最重要的就是要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千千万万延安精神的继承者,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延安精神是它的一块坚不可摧的基石。三.延安精神进入校园

在开展弘扬延安精神的活动中,延安精神进入校园,就是要对青少年一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我们要有意识地加大力度把延安精神引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教学中如何渗透延安精神教育,应该认真专题研究。但教育中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却是特别重要的。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是人的精神支柱和前进的动力。一个学生有了崇高而远大的理想,就生活有方向,学习有毅力,锻炼能经常,才能做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正如高尔基所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青少年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的思想表现、学习和道德品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命运。但是,我们不能不忧虑的看到,现在的学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条件的优越,很大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只重智育,不顾德育和体育,不愿参加公益劳动和艰苦锻炼,贪图享受,害怕艰苦,经不起批评和挫折等问题。他们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学习目的不够明确,过多考虑个人的名利得失。所以,抓好学生理想教育,这不仅是关系到他们个人及班集体的健康成长,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振兴。比如我们带领学生参观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馆,赛典赤“忠爱”坊,郑和纪念公园等,就是对学生进行爱

国主义理想教育。与此同时,我们还把思想政治、道德理想贯穿政治课、历史课以及其它各门课中,利用班会课,周会课等组织学生学习有关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对学生进行榜样示范教育。例如讲张思德、雷峰、王杰,华罗庚、钱学森等的故事或事迹,对他们进行理想和发奋学习教育。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以英雄楷模为榜样,就能激发他们长大后决心为祖国四化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促使他们认识到一个人只有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成才愿望和振兴祖国的理想结合起来,才能成为社会最合格的公民和人才。四.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

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一位诗人说:“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这两句诗中的“永远告别”与“忘不了”,“毫不犹豫丢掉”与“不能丢”形成鲜明的对照。意在反复说明,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要改变,但延安的革命精神要发扬。我们今天的青少年的学习过程虽然似乎不能与万里长征相比,但要战胜艰难困苦,奋发努力的精神是一致的。要运用延安精神的光荣传统,组织青少年开展多种多样的、有益身心健康的包括民族的各种各样音体美等活动,例如我们举行一年一度的运动会、联欢会、音乐会,艺术节、书美影展,春游以及平常开展的黑板报、手抄报等等活动,潜移默化,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让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那么,我们将来培养出的接班人,才有可能是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品德和思想行为的,百折不挠、多才多艺、心胸宽广健康的、符合要求的接班人。

在延安精神进校园的今天,我们看见有的学生每天把教室的瓷砖墙裙擦得锃亮;我们看见有的学生从干净的校园地上拣起一片树叶一张废纸丢入垃圾筒;我们还看见有的班级的学生,把同学们喝过的饮料瓶罐收集起来变卖成钱,支援山区失学儿童和困难同学„„你能说你没有看见延安精神在校园耀眼闪光吗?这就是延安精神进校园的最生动的写照!

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毛泽东等老一辈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在延安培养出的一整套革命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在我们的今天和将来,都

7.延安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篇七

邓小平没有提出“改革精神”这一概念, 在《邓小平文选》和他的著作中。也没有“改革精神”的直接论述。但邓小平改革精神之内涵, 既丰富又深刻, 它渗透在邓小平的一切思维活动之中, 体现在邓小平的全部实际行动中, 并且凝聚在他的所有言论和著作中。从发生学而言, 邓小平的改革精神深深植根于他领导中国人民所从事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它是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的集中概括。笔者依据历史与理论相结合的逻辑, 以邓小平的某些表述为基础, 拟从基本内涵、形成基础、当代价值三个角度对此作一探讨。

一、基本内涵

㈠“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革命精神改革精神蕴含着一种彻底的革命精神, 这是从中国改革本身的特点而言的。1984年10月10日, 邓小平在会见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时说:“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 当然不是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革命”[1]。1985年, 他在《对中国改革的两种评价》这篇文章中进一步指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 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 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 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1]。邓小平这里所说的改革是革命, 自然不是指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那种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 而是就改革的性质和意义、改革的深刻性和广泛性而言的。中国的改革涉及到成千上万家庭的切身利益, 涉及到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 它不是触动体制的一些细枝末节, 而是要从一种体制转到另一种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改革也不限于经济体制, 它要改革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中一切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 包括政治制度;作为执政党, 我们党自身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 因此改革也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和执政党自身制度的改革。正是基于改革的全新性、复杂性、广泛性、深刻性, 邓小平提出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论断。他深刻地揭示出, 要完成这场伟大而深刻的改革, 就必须有符合这种新的革命性质要求的彻底革命精神, 也就是改革的革命精神。值得注意的是, 改革的革命精神已不同于传统的革命精神, 它剔除了阶级斗争和暴力的色彩, 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比传统的革命精神更深刻、更彻底的精神力量。

㈡“敢说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的创新精神中国的改革是一场全新的事业, 只有发挥解放思想、冲破教条的创新精神, 中国的改革才会胜利。邓小平多次告诫全党:中国这么大的国家, 我们做的事是前人没有做过的, 我们现在干的事业是全新的事业, 很多问题是不能用老办法, 要找到新办法, 新问题就得有新办法。在他看来, 要创新, 很重要的一条, 就必须要解放思想, 打破传统的主观偏见和习惯势力的束缚, 敢做老祖宗没有做过的新事, 敢“说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面对长期形成的‘左’的条条框框, 林彪四人帮设置的禁区和“两个凡是”新教条的禁锢, 面对百乱待理、百废待兴的混乱局面, 邓小平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高超的政治智慧进行解放思想、拨乱反正。他强调, 只有不断地解放思想, 不断地创新, 才能“杀出一条血路来”, 他大声疾呼“干革命、搞建设, 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 “希望各级党委和每个党支部都来鼓励、支持党员和群众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2]。正是在这样一种创新精神的指引下,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 不断冲破各种僵化保守思想的束缚, 不断地进行观念创新、理论创新、政策创新、体制创新, 终于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 创立了崭新的理论。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 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第二, 把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第三, 对时代特征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第四, 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体系。这是邓小平改革创新精神结出的理论硕果, 也是邓小平改革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最好说明。

㈢“大胆地试, 大胆地闯”的不畏风险精神改革有着巨大的风险性和内在的不可预测性, 它是变化不定和难以控制的。对此邓小平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 他多次指出:“改革是有风险的。”在改革由农村向城市推进的过程中, 他更是提醒人们:“城市改革比农村改革更复杂, 而且有风险”,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风险。[1]”面对风险是因噎废食, 还是勇往直前?对此, 邓小平认为, “要克服一个怕字, 要有勇气”[1]。他说:“不冒点风险, 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万无一失, 谁敢说这样的话?一开始就自以为是, 认为百分之百正确, 没那么回事。[1]”他强调:“如果前怕狼后怕虎, 就走不了路。[1]”在创办经济特区时, 面对经济特区建设的艰巨性和风险性, 邓小平指出:“不要怕冒一点风险。我们已经形成了一种能力, 承担风险的能力”。“改革开放越前进, 承担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我们处理问题, 要完全没有风险不可能, 冒点风险不怕”[1]。针对对外开放可能带来资本主义不好的东西, 邓小平指出:“开放政策是有风险的, 会带来一些资本主义的腐朽东西。但是, 我们的社会主义政策和国家机器有力量去克服这些东西”[1]。这些论述深刻地体现了邓小平不畏艰险的开拓精神。在不怕风险、敢冒风险的同时, 邓小平总是鼓励人们要敢字当头, 大胆地试, 大胆地闯。早在1975年, 小平同志在农业、工业、文艺工作整顿的时候就说:“要敢字当头, 横下一条心”[2]。1992年他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点, 敢于试验, 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 就大胆地试, 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 没有一点‘冒'的精神, 没有一股气呀、劲呀, 就走不出一条好路, 就走不出一条新路, 就干不出新的事业”[1]。这种敢闯敢冒, 知难而进, 一往无前的不畏风险精神, 可以说是他改革精神中最可贵的品质。

㈣“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实验精神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全新事业, 怎样进行改革, 我们没有经验。正如邓小平所说的:“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 马克思没有讲过, 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 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1]。他还指出, 我们现在所作的事情, “对我们来说, 都是新事物”[1]。基于此, 邓小平认为, 改革必须有“在干中学, 在实践中摸索”的探索精神, 他形象地称之为“摸着石头过河”。邓小平“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精神在方法论上的体现就是重视试验。对此, 他进行了多次论述。他说:“我们现在做的事都是试验”, “经济特区还是一个试验”, “我们的整个开放政策也是一个试验”[1]。由于改革是一场试验, 邓小平主张采取“允许看, 坚决试, 不争论”的方法。他说:“允许看, 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 搞一两年对了, 放开;错了, 纠正, 关了就是了”[1], “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 才能开拓新路。试第一个就要准备失败, 失败也不要紧”[1]。在允许看, 坚决试的同时, 邓小平还主张不搞争论。他说:“不搞争论, 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 是为了争取时间干”[1]。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 一些重大的改革措施, 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股票、证券等都有不同的意见, 如果试图通过争论来统一意见, 几年十几年也未必成功, 反而在争论的过程中把时间耗掉了。而邓小平通过试验, 大胆地试, 不搞争论, 一方面可以及时的纠正错误, 避免更大的失误, 另一方面, 也可以通过实践来统一认识。正是在邓小平“摸着石头过河”探索试验精神鼓舞下, 中国的改革稳打稳扎, 逐步推进, 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㈤“看准了”“步子要稳”的求实精神求实精神就是人们在创造活动中尊重客观规律, 一切从实际出发, 讲究实效, 把主观能动性和现实可能性统一起来的精神。邓小平的改革精神是一种求实精神。邓小平强调:“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 而是靠实践, 靠实事求是”[1]。他声称:“我读的书不多, 就是一条, 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1]在改革开放过程中, 他一直要求人们要“少讲空话, 多干实事”[1]。这是他一贯坚持的思想准则。他说:“要切实解决问题, 要踏踏实实地工作。一句话, 就是要落到实处”, “讲空话、说大话、说假话的恶习必须杜绝”[2]。落实在改革的具体方法上, 邓小平强调采取“看准了”, “步子要稳”, “慎重稳妥”的方针。一是要“看准了”。邓小平认为改革开放要大胆地试, 大胆地闯, 但其前提是要“看准了”, 没有看准就试就闯, 那是“瞎闯”“乱试”。二是“步子要稳”。他说, 改革开放, “步子一定要稳, 及时地总结经验, 发现问题赶快改”, 他强调:“我们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 不会动摇的, 一定要干下去, 重要的是走一段就要总结经验”“关键是要善于总结经验, 哪一步走得不妥当, 就赶快改”[1]。他还说, 改革每一步都要兢兢业业, 既要大胆又要细心, 选择的方式和时机要稳妥、恰当, 发展到顺利时要提高警惕, 避免差错, 发展不好时要尽快地调整, 减少损失, 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三是要“慎重稳妥”。针对党在整个改革中所处地位的特殊性, 邓小平强调政治体制改革要“慎重稳妥”, 他说:“这个问题太困难, 每项改革涉及的人和事都很广泛, 很深刻, 触及许多人的利益, 会遇到很多的障碍, 需要审慎从事”[1]。从这些论述中, 邓小平的改革求实精神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㈥“走自己的路”的自主精神改革要求自主, 只有自主, 才能独立地去处理改革中遇到的问题, 独立地作出改革决策。自主精神深深地渗透在邓小平的改革精神之中。在改革的过程中, 邓小平强调要着力研究中国国情的特殊性, 摒弃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的做法。他认为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走中国的现代化。他说:“过去搞民主革命, 要适合中国情况, 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 也要适合中国情况, 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2]”。他认为, 改革开放要提出别人没有提出的见解, 解决别人没有解决的问题, 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这就要求主体必须坚持独立思考, 坚持自己解决问题, 别人的经验, 别人的帮助是需要的, 但立足点必须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邓小平在十二大的开幕词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 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 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实际结合起来, 走自己的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㈦“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 邓小平非常尊重, 高度关注人们群众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首创精神。邓小平强调, 要想尽一切办法, 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凡是人们群众赞成和拥护的创新, 他都给予积极肯定和坚决支持。早在1962年他在《怎样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这篇文章中就鲜明地指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 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 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 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3]。1978年,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出现了农民分田单干的行为, 很多人看不顺眼, 进行指责、谩骂, 邓小平却给予支持。他说:“有的同志担心, 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2]。在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基础上, 邓小平及时地对群众在实践中所形成的新思想、新方法、新经验, 进行概括、总结, 上升为党的方针、政策。他多次指出:“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 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 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 都是基层创造出来, 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1], “其实很多事是别人发明的, 群众发明的, 我只不过是把它们概括起来, 提出了方针政策”[1]。正是由于邓小平善于尊重和支持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实事求是, 虚心向群众学习, 才使得人民群众的实践成果得以理论升华, 并反过来变成群众强大的物质力量, 推动着改革向纵深发展, 使改革不断取得骄人的成绩。

二、形成基础

一种时代精神的形成或提出, 它总是代表着一定的历史发展趋向, 有其形成的社会基础。邓小平的改革精神的形成有着深刻的价值根基、历史依据、实践基础。

㈠邓小平改革精神源于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民族责任感对伟大目标和理想的憧憬和信仰是一种精神力量得以产生的重要价值根基。邓小平改革精神源于他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 源于他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邓小平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 始终保持着坚定的政治信念。他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1], “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 尤其是我们的青年, 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 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 有马克思主义信念, 有共产主义信念”[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当人们陷入彷徨、徘徊、迷惑的时候, 当改革到了举步维艰的时候, 邓小平总是表现出由坚定的理想信念作支撑的敢闯敢冒的理论勇气和政治胆识。

邓小平的改革精神还源于他热爱祖国和人民, 致力于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崇高民族责任感。他在英国培格曼出版公司英文版《邓小平文集》序言中满怀深情地写道: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在改革中邓小平之所以能为天下先和敢为天下先, 就在于他从民族利益和民族未来出发。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是邓小平改革活动的出发点, 也是邓小平改革勇气的源泉所在。他指出:“中国社会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二十年时间, 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 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这种情况不改革行吗?”“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 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2], “不改革就没有出路[1]”, “不改革开放, 不发展经济, 不改善人民生活, 只能是死路一条”[1], 这些字里行间渗透的对人民利益的深切关怀, 激励、鞭策着邓小平下决心进行改革, 走出一条强国富民道路。

㈡邓小平改革精神深深植根于改革开放实践的肥沃土壤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精神, 而伟大的实践也锻造伟大的精神。改革实践是检验改革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坚持地尊重这一标准, 便有了改革理论的创造和改革政策制定的根据和勇气。邓小平始终不渝的尊重改革实践并积极地投身于改革的伟大实践, 他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既是他改革精神的重要特点, 也是它存在、产生的实践依据。邓小平指出:“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 不是靠本本, 而是靠实践”[1]。针对一些人对改革政策的非议和诘难, 他总是强调:“我们的做法是允许不同观点存在, 拿事实来说话”, “改革的政策, 人们一开始并不是都能理解的, 要通过事实说明才能被普遍接受”[1]。证券、股票、三资企业的出现, 特区政策、体制改革、市场经济的实行, 凡此种种, 无一不凝聚着邓小平尊重改革实践, 在实践中大胆地探索、大胆地开拓、大胆地创新的改革精神。

㈢邓小平改革精神的产生还离不开他自身的个人素养改革精神的产生是一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相结合的产物, 在相同的客观条件下能否具备改革的勇气和胆略, 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素质。邓小平作为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在长期的革命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 灵活的政策和策略, 超强的政治智慧, 深厚的理论功底, 深邃的战略眼光, 非凡的胆略和气魄。他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他熟知传统文化、兼收并蓄;他不唯书、不唯上, 不怕邪、不怕压;他百折不挠、愈挫愈勇, 有着坚强的意志力。这一切使得他勇于冲破条条框框的束缚, 知难而进、勇往直前, 开创全新的改革, 成就伟大的改革精神。

三、当代价值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所以取得辉煌而伟大的胜利, 靠的是什么, 从某种意义上讲, 靠的是邓小平所培育、实践、倡导的改革精神。

邓小平改革精神是一种伟大而崇高的人格精神。它体现出邓小平改革的勇气与责任, 胆识与智慧, 务实态度与战略眼光, 因而有着巨大的人格感召力、影响力、说服力, 显示出强大的人格力量。弘扬邓小平的改革精神就是要把邓小平的这种人格力量内化到每一个中华儿女尤其是党员和领导干部的灵魂之中, 转化为推动中国改革前进的强大物质力量。

邓小平改革精神又是一种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它是中国人民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探索、开拓、求实、创新风貌的高度概括, 是对我们党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长期斗争中所形成的传统革命精神在新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和升华, 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所特有的决心、勇气、魄力和干劲, 是一种洋溢着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的民族精神,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坚持和发扬邓小平的改革精神。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必须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运用已有的经验并进行革命和创造, 改进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内容和工作方式”[4]。这是江泽民首次提出改革精神一词, 并以此来指导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党的十五大上, 江泽民再一次指出:要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新问题, 改进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1998年江泽民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进一步强调, 要用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到了2002年党的十六大上, 江泽民正式提出把“要用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确定为21世纪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 多次强调要把改革精神贯彻到党的各方面工作中去,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发展。这是贯彻和落实邓小平改革精神的重大举措, 也是坚持和发扬邓小平改革精神的鲜明体现。

改革的事业任重道远, 改革的路程艰辛漫长。在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下, 为了更好的把党和国家事业推向前进, 继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篇章,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必须着力弘扬邓小平的改革精神, 完成时代赋予我们民族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8.延安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篇八

关键词:延安精神;大学生;人生观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17-0235-02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是进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圣城”。2006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延安考察工作时强调指出:“在延安这块土地上孕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革命战争年代需要弘扬延安精神,和平建设时期也需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我们要把延安精神作为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强大动力,作为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1]

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对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一)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

延安精神一般是指对我党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13年(1935-1948年)实践中形成的一整套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概括。在延安时期,延安精神并没有被作为一个概念提出,而是以其他相互联系的精神表现出来。原生态的延安精神包括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张思德精神、白求恩精神、南泥湾精神、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和劳模精神。抗大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整风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和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精神。张思德精神: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和为人民利益不怕牺牲的精神。白求恩精神: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不怕牺牲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南泥湾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敢于征服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深入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实事求是,完全不怕困难,对工作充满负责的精神。劳模精神:以身作则,大公无私;勇于创新,乐于奉献;无限忠诚,埋头苦干的精神。[2]正是透过这些原生态的精神,我们从中概括出延安精神更深层次的内容。

(二)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

2002年3月,江泽民到陕西调研时,将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概括为四个方面:

第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实践证明,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因为有这一政治方向的指导,“到延安去”成为当时一切向往革命的热血青年和有识之士的共同选择,他们四面八方像潮水般地奔赴延安,形成了“天下人心归延安”的壮观景象。

第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实事求是也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3]801通过延安整风,全党思想从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是延安精神的核心。对于中国人而言,为人民服务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追溯其来源,当属延安时期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演讲。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力量之源,胜利之本。延安时期各解放区的党员干部,绝大多数都是全心全意做人民的公仆,帮助农民减租减息,发展生产,兴办学校,扫除文盲。

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这是延安精神的本色。坚定地政治方向给艰苦奋斗注入了强大动力,给了延安军民战胜困苦的智慧和勇气。一位老延安回忆说:“延安时期那么淳朴,那么美好的生活气氛,就是由于大家抱着一个崇高的理想,要创造一个新的美妙生活,新的中国与世界。生活虽苦,但苦在体肤,乐在心中。”[4]63毛泽东在“抗大”诙谐地说:“你们是过着石器时代生活,学习当代最先进的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4]68

二、延安精神在大学生人生观的教育中的时代价值

任何一种传统、文明、理论、精神,在继承和弘扬时,必须与时代特征和新的实际相结合,否则就要走进历史博物馆。

(一)共产主义人生观是大学生应当树立的科学人生观

共产主义人生观即无产阶级人生观,它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进步的人生观。它的基本特点是:(1)以解放全人类,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和最高理想。 (2)以集体主义为核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生目的,其本质是大公无私。(3)以乐观精神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各种问题。共产主义人生观是巨大的精神力量。

(二)延安精神与共产主义人生观的一致性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目的,就失去了精神支柱。在人才素质中首先要问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否则,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术和才能,也不能有益于社会和人民。延安精神的灵魂和核心正在于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与共产主义人生观的特点一致。此外,在实现共产主义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这也需要延安时期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革命乐观主义做支撑。

(三)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必须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与以前的大学生相比,当代大学生人生观有了新的进步,总体上呈现出稳定、健康、进步的良好态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良倾向,主要表现在:第一,不能从深层次上把握政治理论的内涵,政治素养有待提高;第二、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思想认识比较模糊;第三、不能处理好个人与国家、集体的关系,价值取向有功利性。[5]

三、把握大学生人生观特点,大力弘扬延安精神

人生观主要解决“人为什么活着”和“怎样活着”的问题。人生观教育主要包括人生理想教育、人生目的教育、人生价值和人生态度教育等内容。

(一)弘扬延安精神,使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的人生理想

人生观教育最核心的是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邓小平指出:“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艰苦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下,大学生要把共产主义理想同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把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结合起来,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为理想的实现创造条件。此外,理想的实现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一些大学生缺乏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精神,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严重,进取心不强。延安精神对于大学生实现理想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二)弘扬延安精神,使大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人生观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生目的教育。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3]1096他倡导的为人民服务思想,一是要“全心全意”,不要半心半意或三心二意;二是要“完全彻底”,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还要求我们站在人民的立场立身处世,以人民利益为言行宗旨,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个人利益服从国家、集体利益,自觉抵制和克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当然,要做到为人民服务我们就要全面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坚持走群众路线,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影响他人,帮助他人。

(三)弘扬延安精神,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人生观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生价值教育。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与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创造活动的肯定和满足。人生价值是二者的统一,统一的基础是实践。一些大学生在大学时代已经开始了尝试。比如:学校组织的各种支教活动、“三下乡”活动等。再如,“支教玫瑰”赵小亭,情系山区儿童,两度奔赴贫困山区支教的武汉大学学生赵小亭,2010年7月21日在贵州贵定县乡村支教途中被山石击中头部,不幸遇难。人们关注赵小亭,不仅是被她的献身精神所感动,更是被她和像她一样的青年志愿者们的坚定信念、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心系基层、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不畏艰苦、勇于实践的朴实作风,脚踏实地、立志成才的进取精神所感动。

(四)弘扬延安精神,使大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教育是人生观教育的重要方面。对人生持有积极进取的态度,将使人生取得成功。一些大学生面对挫折困难就一蹶不振,丧失勇气。延安时期,人们物质生活十分艰苦,但精神生活却十分满足,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如《黄河大合唱》《南泥湾》《白毛女》等。再比如秧歌舞,它的热烈、优美和大众狂欢色彩。也许要让后世的“迪斯科”、“蹦迪”都瞠目结舌。[7]美国人埃德加·斯诺1936年第一次踏上“红色中国”的土地,碰到了一支红军队伍。他惊异地发现,这支队伍“在路上几乎整天都唱歌,能唱的歌无穷无尽……”[4]233人们为什么那么爱唱歌?何其芳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我歌唱延安》,文中的话是最好的回答:“我想,延安的人们那样爱唱歌,大概由于生活太苦。然而我错了,刚刚相反地,是由于生活太快乐。”延安精神就在这苦与乐的强烈反差中闪耀着夺目的光华。[4]235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和历史使命,他们的思想政治意识良好与否,特别是人生观,对中国软国力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鉴于大学生人生观方面存在一些不良倾向,结合新的形势不断挖掘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用延安精神来加以积极引导,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尹剑.谈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如何践行延安精神[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

[2]李忠全.延安精神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0,(6).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郭德宏.永恒的延安精神[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5.

[5]刘永琴.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及对策[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1,(13).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上一篇:我给妈妈过节小学日记下一篇:描写雨的比喻句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