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设计)

2024-06-30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设计)(共10篇)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设计) 篇一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 章太炎在《秦政记》中说:“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据此,你认为秦始皇能在中国历史上有如此地位,最主要是因为他()

A.兼并六六国B.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D.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2.《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引文的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确立至高无上的皇帝制B.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C.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D.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3.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中央集权”含义的一项是()

A.“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B.“今海内„„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

C.“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D.“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废井田,民得买卖”

4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同学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

中最可信的应是()A.《汉书》的记载 B.民间的传说 C.史家的研究论文 D.秦简的记载 5.秦朝形成了宰相制度,秦朝的丞相()

①“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②执掌群臣奏章,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③在中央各官职中地位最高,但受御史大夫牵制 ④名义上掌握兵权,实际由太尉“掌武事”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6.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他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措施是()

A.攻打匈奴B.修筑长城C.推行郡县制D.建立三公九卿制 材料题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秦王„„提出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材料二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依辩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柳宗元《封建论》

1)从秦王对其称呼的选择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2)材料二所含的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

3)结合材料三指出秦始皇为什么要推行郡县制?

4)你如何评价“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答案:D C B D C C

(1)神话君权,体现了皇帝独尊的威势和地位。

(2)(皇权之上,皇帝地位不可僭越。

(大臣受皇命办事,没有决策权。

(秦朝中央存在三公九卿。

(3)吸取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止的历史教训。

(4)适应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需要。

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巩固大一统的局面。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设计) 篇二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情境氛围,合作探究

湖北省从2009年开始实施新课程改 革,为了贯彻 “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笔者在本校高一年级开设了一堂历史探究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以下是本课的教学实录。

【课前准备】

1.由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并精选相关的音像资料及图片丰富课件内容。

2.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资料,了解秦国 统一六国,以及秦朝中央及地方机构的设置。

3.为方便教学,学生自由组合成 九个学习 小组,以便于合作探究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1—2分钟)

导入新课:幻灯片的图片用被称为“世界第八 大奇迹”的秦始 皇陵兵马 俑做背景,播放歌曲 《孟姜女哭 长城》,课件展示孟姜女哭长城的民间故事。学生一边听歌曲一边看民间故事,其学习兴趣迅速被激发起来。接着,笔者对学生说:一提起秦始皇,同学们就想到“暴君”两字,秦始皇仅仅 是一位“暴 君”吗?他的本来 面目怎样?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他?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回到2235年前,回到那波澜壮阔的时代,看一看历史上真实的秦始皇,从而导入新课。

二、落实基础(5分钟)

请学生阅读教材,结合初中阶段已经学过的关于秦朝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秦国统一全国的条件、经过。

2秦国统一全国的结果、影响如何?

3归纳秦朝统一后施行的政治制度。

附: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知识简表

三、活动探究(30分钟)

(一)探究“始皇帝”的由来

阅读下列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的三则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 商议后向 秦王建议 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臣等愿“冒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 号,号曰‘皇帝’。”并 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 千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

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材料三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 地方官吏 的印章均 可称玺。至秦 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请回答:

上述材料反映了皇帝称号的来历,据此指出皇帝制度的特征及本质。怎样看待皇帝制度?(小组讨论2分钟,然后请学生代表回答,教师同时进行点评,用时共8分钟。)

以下是学生讨论的主要观点,整理如下:

特征是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本 质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 封建国家 政权的主 宰和权力 中心。“皇帝”成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

过渡语:秦始皇首创 皇帝制度,皇帝集行 政、司法、军事指挥权于一身,这是否意味着国家大事都由皇帝一人处理?接下来我们看一组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二)探究“勤政的秦始皇”

阅读下列材料:

司马迁在《史记·秦 始皇本纪》中 有这样的 文字: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说秦始皇专权独断,行政事务 无论大事小事都 亲自裁决,甚至用“衡石”计 算处理的 文书,每天有明确的定额,不完成定额不得休息。范 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第二册中就此写道:“秦始皇规定一天看奏章(竹简)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参照邢义田先生对于书写《史记》竹简重量几种推算的平均数51.015公斤,如果秦始 皇批阅的 文书用同样的每简38字的形式书写,则“石,百二十斤”的篇幅可以书写31.79万字。秦始皇“以衡 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每天必须 处理的“书”,竟然超过30万字。这真是惊人的阅读量!

请回答:

秦始皇是所有封建皇帝当中给自己最多工作量 的人,每天批文都会工作到半夜,第二天同样坚持早朝,长此以往,他的身体受得了吗?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说明理由。(小组讨论2分钟,然后请学生代表回答,教师同时进行点评,用时共8分钟。)

以下是学生讨论的主要观点,整理如下:

受不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壮年时秦始皇还可以承受,岁数大后,他的身体肯定受不了。秦始皇可 以任命一些有能 力又信任 的大臣,帮助他处 理部分行 政事务。这样既分 担了皇帝 的一部分 负担,提高了行 政效率,同时还便于控制,保证了皇帝的专权独断,因为那些大臣都是皇帝任命的。

总结:秦始皇确实任命了一些大臣,据此创立 了三公九卿制度,三公九卿各负其责,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对皇帝负责。那么,他们怎样发挥作用呢?学生看书后一起回答“‘朝议’制度”。

过渡语:虽然“朝议”制度下最终的裁决者仍然是皇帝,但它是在君主 专制制度 下减少决 策失误的 有效途径,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秦朝时,很多重大 决策都是通过“朝议”的形式作出的。

(三)探究“朝议”上的激辩

背景介绍:平定六国后,秦王朝的疆域是东临大海, 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抵长城一带。面对如此 辽阔的国土,建立什么样的行政体制来进行管理?围绕这个问题,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和他的大臣们在一次“朝议”上展开了讨论。

全班分为三个小组分别扮演秦始 皇、丞相王绾、廷 尉李斯。各个学习小组根据背景介绍展开讨论,并推举代表在全班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模拟历史情景剧, 让学生体验角色扮演,用时共8分钟。)

学生甲(扮演丞相王绾):六国刚刚被消灭,形势不稳定,特别是燕、齐、楚三国故地与关中相距遥 远,如果不设置封王,中央无法镇抚,应该在新征服的边远地区封立皇子为王。

学生乙(扮演廷尉李斯):西周初年分封了许多同姓子弟为诸侯,但传到后世亲戚关系就疏远了,各诸侯国之间相互攻击如仇敌,兼并战争不断发生,周天子也无力制止。现在好不容易天下又归于一统,全部推行郡县制,对皇室诸子和功臣厚加赏赐,既使他们富足尊贵,又使国家便于驾驭,这才是安定天下的根本方法。

学生丙(扮演秦始皇):过去之所以战争连 绵不止, 就是因为分封王侯造成的,现在天下刚刚统一,如果又裂土封国,实际上是 又要制造 分裂因素,会导致纷 争。如此而求安宁,岂不是难上加难?

过渡语:在“朝议”上,秦始皇采纳了廷尉李 斯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秦创建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中,地方服从中央(中央集权),但最终受制于皇帝(专制主义),这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种制度影响深远,有利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巩固了国家统一,有利于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四、结束语(2分钟)

同学们,通过学习本节内容,我们对秦 朝的历史 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虽然秦王朝只有 短暂的15年,但是,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它的建立者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他雄才大略,在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能够顺应 历史潮流,一统天下,并开疆拓 土,了不起。更为可贵的是,他在完成国家统一后,又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了统一。他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对我国此后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秦朝以后,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斗争不断上演,中央集权越来越僵化,专制皇权越来越强化,明清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并且越来越成为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障碍。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有更深刻认识。

今天的探究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教学反思】

笔者为实践“合作 学习”、“探究学 习”的新课程 理念,结合学情开设了上述历史探究课。课后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是学生亲身参与,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二是学生自己动手查找资料,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 识。三是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主动探究、建构知识。四是创设了问题情境,营造了良 好的学习氛围,学生积极参与,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所提高。五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的积极性、主体性、主动性充分发挥,这是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不可能做到的。

那么,如何才能将历史探究课上出 新意,让学生既 能转变学习方式,由被动变主动,从而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又能学会“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呢?笔者以为要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 者、帮助者和 促进者的 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 话等学习 环境要素,充分发挥 学生的主 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以及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因此,营造民主公平、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和前提。这就意味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生生互动关系,创设一个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潜 能的环境,让学生在 这种环境 中主动探 究、自主学习、构建知识,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

第二,搭建人人参与的学习平台。新课程下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这种参与应该涉及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几个,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搭建一个人人参与的学习平台:让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归纳概括课文中的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并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表达能力突出的学生朗读课文或表述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让有表演天赋的学生扮演课文中的历史人物等。教师还要创设有利于学生逐渐克服自身能够克服的某一方面薄弱点的环境和机会。如让不善于 表达的学生朗读课文,然后给予热烈的掌声鼓励等。

第三,精心指导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历史新课程的课程目标之一是“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为达成目标,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组成若干学习小组。小组的构成要注意能 力搭配、性别协调、性格互补。组内成员要有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每个组员都要担任不同的角色并定期互换。同时,每组的人数不能太多,以六人左右为宜。而且 把每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种种表现做好记录,上课结束前给予评价,鼓励先进鞭策落后者,以此创设人人尝试成功、获得成功喜悦的机会,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学生参与课 堂,其积极性、主动性能够更好发挥,其智力水平和问题探究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自然得到提高。

第四,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教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为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采取多种方式:首先,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物品、图片,比如学习人教版必修一《鸦片战争》时展示十二生肖铜首,既可以让学生有一个直观印象, 又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其次,可以讲述历史 典故、历史故事,或者用多媒体播放影视片段、歌曲等。再次,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讲述历史时可以采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或者让学生表演一些历史情景剧,开展辩论赛, 模拟法庭等等。比如学习人教版必修一《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时,可让学生模拟古罗马法庭等。通过这些形式,死气沉沉的历史课就变得生动活泼,学生不知不觉地在快乐中学习并掌握了知识。

第五,要精心设计问题,积极引导,培养能力。历史探究课是由一个个的问题构成的,问题设计的质量和多少就显得尤为重要。设计问题时应注意:一是围绕教学重点提出问题,问题要明确而具体。二是提出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进行探究。三是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难易程度适当。四是设计问题的语言带有启发性,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探 究。当然,探究时的问题设计也应把握适量、有度的原则,不是每课都要有探究,更不是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有探究,过犹不及,探究过多过频极易造成“无效探究”,那不仅不能激发学生思考,还可能熄灭思考的火花。

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设计) 篇三

本节有几个重点问题值得探究:

1.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材料一

[皇帝三公九卿郡守县令]

秦始皇像 秦官印 郡县制

材料二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以上材料,体现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条件、特点和影响。那就是:在制度上,皇权至高无上;经济上,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思想上,受法家“集权”理论的影响。

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朝国力日益增强,逐步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中国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秦始皇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国家统一的巩固,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2.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材料一

材料二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

——[宋]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六《职官志》

材料三 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资治通鉴》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是分工明确,决策更加科学,效率较高,且三省互相牵制,分散相权,集中皇权;同时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3. 元朝的行省制度

材料一

孛儿只斤·忽必烈画像

材料二 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卷九一《百官志》

材料告诉我们,元朝行省制度有利于对元朝辽阔疆域的管辖,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它是自秦开创郡县制以来,地方行政体制的又一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练习】

1. 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

A. 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 扩大了统治基础

C. 君主控制了用人权

D. 实现了选贤任能

2.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

A. 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 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

C. 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 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3. 史载:“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与此相符的措施是( )

A. 建立中朝 B. 设三省六部

C. 设三司使 D. 设立军机处

4. 北京是著名的古都,它拥有众多的古代建筑,下列建筑能够充分体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特征的是( )

C. 太和殿 D. 天坛

5.藏文史籍《萨迦世系史》载:“元帝辖十一省,西藏之地面虽不足一省,但因为他是八思巴的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委赋予八思巴。”管理这一省的中央机构是( )

A. 中书省 B. 西藏行省

C. 巡检司 D. 宣政院

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语)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 《贞观政要·论政体》

材料二 (明太祖语)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也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记事本末》

材料三 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移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 《皇明大政记》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唐太宗与明太祖在丞相作用上的看法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三,说明明朝中期内阁大臣的职权和地位。

(3)综合上述材料,评价唐、明两朝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异同。

【参考答案】

1~5. CABCD

6. (1)唐太宗认为设置宰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明太祖认为设置丞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应集中权力于皇帝一人。

(2)明朝中期内阁大臣协助皇帝草拟政令,表面上官位相当于宰相,实际上完全依照皇帝的旨意行事。

(3)同:最高决策权都在皇帝手中,相权的存废都服从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设计) 篇四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就本课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是人教版教材历史必修一第1单元第2课。本课是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的第二课,上承第1课的我国早期政治制度即夏、商、西周政治制度,下启从汉至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所以学好本课为之后学习我国两千多年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打下牢固的基础。因此,本课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秦的统一及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和郡县制的推行;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秦统一的历史条件以及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能够独立分析秦统一的历史必然性,辨别郡县制与西周分封制的异同。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阅读、研习史料,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秦统一在中国历史上重大的进步作用,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历史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秦的统一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教学难点:秦统一的必然性以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创建的作用和影响。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历史是一门培养人的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高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2—3分钟)由平王东迁和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历史发展史实介绍导入新课。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2、讲授新课:(35分钟)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充分利用板书呈现结构图。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2—3分钟)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秦统一的必然性以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创建的作用和意义。

4、布置作业。针对高一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我布置了三道历史高考选择题以及一道史料分析题为课堂作业。

5.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设计) 篇五

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古的政治制度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课程标准: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二、教学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要素:皇帝制度的确立,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

三、教学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四、预备知识和工具:先把教辅资料书前面的自主预习完成,把不明白的地方用红笔圈出来;历史笔记本、历史错题本

五、近年高考相关知识点及试题

1、(2012广东文综,13,4分)“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反映了(C)

A.君主专制的削弱

B.宗法制的消亡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分封制的巩固

六、教学内容取舍(教材处理)

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形成: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建立。

2、基本内容:

(1)皇帝制度: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并世代相传。

(2)中央官制:

①中央设三公,即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察官员)和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②“三公”以下设“九卿”,负责掌管具体事务。

(3)地方官制:实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管理地方事务,都由皇帝任免。

3、历史作用和影响:(1)积极:

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②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2)消极:

①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了对人民的压榨,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秦朝二世而亡; 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七、要注意的问题

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形成条件: ①经济条件: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加以保护。②政治条件:地主阶级维护本阶级统治的需要;秦灭六国,建立统一的王朝。③思想条件:战国时期法家代表韩非子提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理论。(2)概念与特点:

①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专制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

A、专制制度:是与民主制度相对立的概念,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B、集权制度: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C、二者之间的联系:a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b专制皇权的强弱与中央集权的程度紧密相关。②特点:

A、皇权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

B、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充分体现“家天下”的特点。C、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D、皇帝从决策到行使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是典型的“人治”。E、皇权借助于神权,宣扬“君权神授”等理论。F、文化专制是政治专制的副产品。

(3)作用和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起着不同的作用。总体来说,在封建社会前期主要起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主要起消极甚至反动的作用。①积极方面:

A、经济上,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奠定了基础。

B、政治上,有利于民族融合,抵御外来侵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C、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②消极方面:

A、经济上,封建社会后期,日益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妨碍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

B、政治上,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形成了长期的“人治”传统,民主政治无从发展;极易出现政治腐败现象,形成暴政,派生出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

C、思想上,专制统治严格控制思想文化,造成国民的愚昧与落后,严重阻碍科技进步。

八、配套例题和练习

1、(2011浙江文综,38,8分)(节选)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8分)

答:①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6.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设计) 篇六

1.下列关于赢政改“王”而称“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神化皇权

B.效法古代明君

C.君主集权

D.有体现专制主义的倾向 2.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规定皇权的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3. 右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 “甲兵之符,右在,左在阳陵。”将帅发兵时,必须左、右半符验合后方能生效。上文“右在”后的“

”应是()

A.皇帝

B.太尉

C.丞相

D.御史大夫 4.有学者认为“到战国时期,一些不同于西周礼制的新制度不但产生,而且已经相当成熟。”这个“新制度”()

A.封国制

B.井田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5.右图是秦朝政府的基本组织模式。这种组织模式的本质特征是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皇权至高无上

C.全面推行郡县制

D.中央与地方相互分权 6.“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段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有()

①分封制

②郡县制

③皇帝制度

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A. 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 8.(2006上海单科)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

A.推行分封制

B.设立郡县制

C.废除郡县制

D.废除行省制

9.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说:严格说来,要到秦汉才是中国历史上正式有统一政府。秦汉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他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秦汉时期实行了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

10.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只是虚设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他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皇帝掌握全国政务,加强中央集权

B.皇帝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 C.缺乏可以委此重任的优秀人才

D.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

11.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下列有关任嚣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但可以世袭 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他有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12.“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

①行省制度

②皇帝制度

③郡县制度

④三公九卿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13.右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C.国家一统,皇帝集权

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14.史学家曾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华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指的应是我国的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

15.秦统一后确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关于这一制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易导致唯上是从和因循守旧之风

B.可以消除封建割据维护国家统一 C.易导致官僚主义和贪污腐化之风

D.易于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活动

16.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①是韩非子理论的应用和发展②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③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④顺应了人民的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⑧④

D.①②③④

17.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时说“他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

A.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18.《史记集解》“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A.秦朝皇印为玉玺

B.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萌芽 C.玉玺为皇帝独用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19.秦始皇一生的作为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对秦始皇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完成了统一,使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繁荣

B.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C.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有利于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 D.南征北战,开疆拓土,进一步拓展了华夏中国的疆域

20. “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朝)郡邑而促”的说法之所以是错误的,原因是 A.没有看到秦统一的历史贡献

B.认为秦不是封建社会 C.把秦亡原因归于郡县制

D.没有指出秦的暴政 21.《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大一统的产物 B.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王嬴政称霸的需要 C.丞相和御史主动提出要给秦王改名号

D.秦王试图通过改名号让后人认识自己

22.某博物馆藏有一块砖,此砖长30.8厘米、宽26.7厘米、厚4厘米,正面以凸线划为12方格,每格内有一阳文秦篆,被推测为秦代遗物。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这一遗物印证了秦朝()A.是大一统的王朝

B.没有自然灾害

C.人民生活的富裕

D.社会安定团结 23.史书记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2 A.收藏玉玺,天子喜好

B.以玉制玺,天子专有 C.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D.天子至尊,皇权至上

24.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5.《华阳国志·蜀志》载:“(秦)司马错率巴、蜀众十万,大舶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浮江伐楚,取商於之地为黔中郡。”据此判断,在秦统一六国的过程中()A.楚是第一个被灭掉的诸侯国

B.黔中郡郡守由皇帝直接任命 C.司马错是秦朝的第一任太尉

D.秦统一前郡县制已得以施行

26.秦末“有叛人而无叛吏”,汉初“有叛国而无叛郡”,中唐“有叛将而无叛州”。这些现象说明()A.秦朝官僚制度削弱了中央集权 B.西汉郡国并行制巩固了中央集权 C.唐朝三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D.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27.秦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的基础。下列对于秦朝中央集权的认识理解错误的是()A.秦朝的统一是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前提条件 B.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的建立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建立的标志 C.皇权至上是秦朝中央集权制的突出特征

D.秦朝迅速激化的阶级矛盾集中反映了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弊端

二、非选择题(25分)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史记》

材料三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相议……秦王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为朕的建议。材料四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材料五 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请回答:(1)指出材料一主张的实质内容。(2分)

(2)材料二反对的理由是什么?(2分)“安宁之术”主要指什么?(2分)(3)比较分封制,材料二中的“安宁之术”对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影响?(3分)

(4)既然“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为什么秦朝二世而亡?(3分)

(5)根据材料

三、材料四和材料五,指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6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卷十二

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三

知封建之弊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化。(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3分)

(2)柳宗元对秦制度的基本态度是什么?(3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顾炎武对两种政治制度的评价。(8分)

参考答案

1~5:BAACB 6~10:DCBCB 11~15:BBCBB 16~20:ACDAC 21~25:AADCD 26~27:DD 28.(1)设置王国,行分封。(2分)(2)分封诸侯将重蹈春秋战国时的纷争局面。(2分)“安宁之术”指行郡县制。(2分)(3)废分封,行郡县,是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秦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3分)(4)秦的暴政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农民起义,遂致秦二世而亡。(3分)(5)基本特征: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3分)

本质特征: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3分)29.(1)变化天子由诸侯之长变为诸侯之君(或君臣之名分确定)。(3分)(答出“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和功臣”可得1分)影响加强了对地方控制,巩固了周王室统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维护了西周较长时间的强盛。(3分)(答出“巩固统治”即可)(2)肯定郡县制有利于秦朝的统一。(3分)

(3)顾炎武反对恢复分封制,认为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分封制的弊端在于容易导致地方权力的过大和国家分裂;(4分)

7.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设计) 篇七

成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一、选择题

1.秦统一六国后,“(六国)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此外,六国富豪被迁至京城咸阳,一部分迁到巴蜀、南阳、三川和赵地。秦始皇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巩固分封制

C.加强中央集权

B.增强地方权力 D.打破世袭特权

解析:

秦始皇采取这些措施目的是加强对六国王子皇孙、富豪的控制,削弱他们的实力,体现的是秦朝统一后对中央集权的加强,故选C项。A项表述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项表述与材料的意思正好相反,排除。D项表述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

答案: C 2.封泥是将稠泥浆贴在书绳简策的封口处,在其尚存软性的似干非干之时,用刻好的印章在封泥上盖印(压印),从而留印迹于封泥之上。从下图秦封泥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①秦朝设立左右丞相制度 ②秦朝实行分封制

③秦朝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④秦朝廷尉由丞相直接任免 A.①② C.①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秦朝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②错误;廷尉由皇帝任免,④错误,故排除②④。

答案: C 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了一套御玺。如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若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天子之玺”;信玺用于对国内和四夷用兵事宜,行玺则为皇帝外巡时随身携带。材料不能说明()A.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B.秦朝有内外两种系统处理国事 C.秦朝实行中央集权的体制 D.三公九卿制大大提升行政效率

解析: 御玺专属于皇帝,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皇帝之玺、天子之玺、信玺、行玺等区分表明有内外两套系统,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任命国家官员和任命四夷的官员的大权总揽于皇帝,是中央集权的体现,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三公九卿制提升效率,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 D 4.(2017·湖北黄石高一月考)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决裁。这一做法使()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 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 D.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

解析: 本题材料“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决裁”反映了秦朝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程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中央官制的作用之一是在一定程度上使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因此选D项。A项属于中央集权,与材料不符,B、C两项都违背所学知识,都排除。

答案: D 5.(2017·湛江高一调研考试)2016年2月8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中央集权 C.独断性和随意性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解析: 中央集权下,地方政府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与题意皇帝制无关,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避皇帝嬴政的讳”,“政月”改为“正月”可知并未体现神权,故B项错误;为避讳改称谓不能体现皇帝制度的独断性和随意性,故C项错误;因犯讳改称谓,以达到维护皇帝神圣不可侵犯的独尊形象,故D项正确。

答案: D 6.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A.世代相袭 C.皇帝任命

B.考试选拔 D.地方推举

解析: 本题的重点落在秦朝的郡县制上。秦朝时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三公九卿以及郡县长官都是直接由皇帝任免的。故选C项。

答案: C 7.(2017·黑龙江哈尔滨高一统考)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是指()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第(1)问,态度可结合材料中信息“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判断得出;原因的分析应结合秦朝统一前后社会状况的变化得出。第(2)问的第一小问结合史实不难判断;第二小问应从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等角度进行分析。第(3)问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要求只回答积极影响。

答案:(1)支持(拥护、欢迎)态度。秦的统一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前提,符合人民向往和平的愿望。

(2)不能。原因:国家统一,国力强大;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政令统一,便于国家集中力量等。

8.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设计) 篇八

课标: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

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导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

雄图发英断,大略驾雄才。”

设问:这首诗是李白描述秦始皇的雄才伟略的,李白为何如此盛赞秦始皇,他有何功绩? 让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详细了解一下。(3min)【讲授新课】

我们上节课讲到西周的统治者将分封制与宗法制结合,建立了层层分封,等级森严的统治秩序,那么这套制度有何弊端,秦始皇是建立中央集权的背景是怎样的?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并思考两个问题。

问题探究:

1、宗法分封制为什么会崩溃?

2、秦国为什么能在诸侯中脱颖而出并统一全国?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10min)

1、宗法分封制被破坏

表现: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原因:周王室衰微,血缘疏远

2、春秋争霸

春秋五霸(提问)

诸侯国数量变化:初期800→中期只余近100→末期七大国

3、战国社会剧变

eg: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收效最为明显)

4、秦国的强大及统一(秦的强大得益于商鞅变法,它的战略则是秦能统一六国的重要原因)战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张仪)过程:韩赵魏楚燕齐(强调顺序)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的政权称为秦朝,秦朝与秦国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秦始皇建立的一整套史无前例中央集权制度,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文第二与第三部分的内容,并想一想这两个问题:

1、“始皇帝”的称号是怎样来的?

2、三公九卿中的三公各自的职责是什么?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20min)含义:

基本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

1、中央:①皇帝制度—皇权至上(提问1,皇帝称号取自三皇五帝)皇权至上表现在皇帝总揽军政大权,自称朕,命令称诏,印称玺。避讳举例:“政月” →“正月”,“楚” →“荆”。另一方面,强调皇位继承制,秦始皇设想:“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②三公九卿制(提问2三公职能,建议用树状图辅助记忆)

2、地方:郡县制(李斯)

郡→县→乡→里 看课后《解析与探究》,采用同桌讨论形式合作探究,提问并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抓住重点语句,通过对王绾、李斯二人主张的解读,理解秦始皇选择郡县制的理由:分封制容易导致地方与中央争权,诸侯割据混战,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用表格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

3、其他制度:①官吏的选拔与考核

②严刑苛法(立法指导思想:轻罪重刑,举例死刑种类,对巩固中央集权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对人民来说是一场巨大的灾难,造成“囹圄成

市,赭衣塞路”的情形,是导致秦二世而亡的重要原因)

4、影响影响:①既有现实的意义,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提高行政效率。

9.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设计) 篇九

(1)形成:

①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秦腔艺人魏长生由川进京。魏氏搭双庆班演出秦腔《滚楼》、《背娃进府》等剧。魏长生扮相俊美,噪音甜润,唱腔委婉,做工细腻,一出《滚楼》即轰动京城。双庆班也因此被誉为“京都第一”。

自此,京腔开始衰微,京腔六大名班之大成班、王府班、余庆班、裕庆班、萃庆班、保和班也无人过问,纷纷搭入秦腔班谋生。乾隆五十年(1785年),清廷以魏长生的表演有伤风化,明令禁止秦腔在京城演出,将魏长生逐出京城。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继三庆徽班落脚京城后(班址位于韩家台胡同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春台、和春、三和、嵩祝、金钰、大景和等班,亦在大栅栏地区落脚演出。其中以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家名声最盛,故有“四大徽班”之称。

“四大徽班”的演出剧目,表演风格,各有其长,故时有“三庆的轴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之誉。

“四大徽班”除演唱徽调外,昆腔、吹腔、四平调、梆子腔亦用,可谓诸腔并奏。在表演艺术上广征博采吸取诸家剧种之长,融于徽戏之中。兼之演出阵容齐整,上演的剧目丰富,颇受京城观众欢迎。

自魏长生被迫离京,秦腔不振,秦腔艺人为了生计,纷纷搭入徽班,形成了徽、秦两腔融合的局面。在徽、秦合流过程中,徽班广泛取纳秦腔的演唱、表演之精和大量的剧本移植,为徽戏艺术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即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演出。

汉剧流行于湖北,其声腔中的二黄、西皮与徽戏有着血缘关系。徽、汉二剧在进京前已有广泛的艺术交融。继乾隆末年,汉剧名家米应先进京后,道光年初(18),先后又有著名汉剧老生李六、王洪贵、余三胜,小生龙德云等入京,分别搭入徽班春台、和春班演唱。米应先以唱关羽戏著称,三庆班主程长庚的红净戏,皆由米应先所授。

汉剧演员搭入徽班后,将声腔曲调,表演技能,演出剧目溶于徽戏之中,使徽戏的唱腔板式日趋丰富完善,唱法、念白更具北京地区语音特点,而易于京人接受。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各大名班,均为老生担任领班。徽、汉合流后,促成了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簧调再次交流。徽、秦、汉的合流,为京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③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1840年~1860年)间,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

(2)发展:

①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同光十三绝”是指徽班进京后由演唱徽调、昆腔衍变为京剧的十三位奠基人,又都是技艺非凡的表演艺术家。当时一画家叫沈蓉圃,他参照了清朝中叶画师贺世魁所绘《京腔十三绝》戏曲人物画的形式,把这十三位前辈画在一幅画面上,挂在北京前门廊房头条东口听诚一斋店铺里,很引人注意,所以流传很广,成为重要的戏曲史料。

②京剧由北京走向各地,成为全国广为流行的剧种,被称为“国剧”。

③民国以来,逐步走向世界,受到各国人民的赞赏。

高考必考专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二)

一、根本原因: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

1.经济上: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小农经济和封建地主经济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它们的生产和土地所有制。

2.政治上: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

3.思想上:法家关于中央集权和法治的思想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

4实践上:商鞅变法在地方建立县制,强化国君对国家的控制,为其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5.秦的统一和强盛为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客观条件。

二、两组矛盾

君权和相权(西汉中朝,隋唐三省六部制,北宋分割宰相权力,明初废丞相)

三、秦朝建立特点:

1.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

2.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3.以严格的选官制度和严苛的法律为保障。

4.官员职责明确,互相牵制。

四、背景:秦灭六国,完成统一。

五、措施

1.政治:

(1)开创皇帝制度(特征: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自称始皇帝。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君主专制措施)

三公: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务,丞相制度起于秦,是君主专制的需要),太尉(协助皇帝处理军务),御史大夫(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监察百官)。

(3)郡县制(中央集权措施。特点:官僚政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2.经济:

(1)统一货币(中央集权)。

(2)统一度量衡(中央集权)。

3.文化:

统一文字:小篆(中央集权)。

4.思想:“焚书”“坑儒”。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多年统一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对于巩固、加强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发展,起了极其重大的作用。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极易形成暴政,激化阶级矛盾,使秦短命而亡。

六、评价

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这些措施大大密切了各地区间的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文化专制政策,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七、西汉巩固

1.西汉初,汉高祖刘邦分封同姓王,郡国并行。

2.汉景帝时平定了七国之乱。

3.汉武帝即位。

八、汉武帝措施

1.“推恩令(中央集权)。

2.建立中朝(选用级别较低的官员,作为皇帝身边的办事人员,直接对皇帝负责。削弱相权;君主专制措施)。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央集权)。巩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维护了统一。

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加强了中央集权。

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主专制。

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巩固了政治上的大一统,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本质上讲属于文化专制政策。

九、隋唐完善

1.三省六部制(君主专制)。

三省: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

运转机制:中书—门下—尚书

2.科举制度(中央集权):隋朝建立,唐太宗发展,重视进士科。完善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1.三省互相牵制,互相补充,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

2.分割相权(三省长官均是宰相),加强了皇权

评价:1.庶族地主获得晋升机会,扩大统治基础,缓和士庶矛盾。

2.官吏任用权由地方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3.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促进文化教育发展。

4.选拔了优秀的封建人才。

5.对西方的文官制度影响深远。

十、北宋加强

1.宋太祖赵匡胤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1)军事: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2)行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中央集权)。

(3)经济: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握(中央集权)。

2.削弱宰相权力(君主专制)。

相权被分割。军政归枢密院掌管,财政归三司(盐铁、度支、户部),宰相仅有行政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维护了国家统一与社会的安定。另一方面,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削弱宰相职权,皇帝得以大权独揽。

十一、元朝发展:中央官制:一省制(中书省)。

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中书省的长官,是元代的宰相。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相当于唐朝的尚书省)元朝中后期,宰相权势过重.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引起政局动荡。

十二、明朝强化

1.废除丞相

明朝建国之初,沿袭元制,设中书省,位高权重。明太祖朱元璋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对中书省和丞相权力都严加控制。

洪武十三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并且规定此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丞相制度被废除。

2.内阁制度的建立

明太祖废除丞相后,重要政务都要皇帝亲自处理。由于事务繁多,皇帝不可能一一亲自裁决,明太祖为此而设立殿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品秩较低,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并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正式在文渊阁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此后,内阁的地位逐渐上升,阁臣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为“票拟”。最后再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加强皇权专制。

十三、清朝强化

1.清朝建立后,承袭明制,设立内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重要的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2.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在皇宫内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本身品级不高,日夜轮流在军机处值班;受皇帝召见,只能跪奏笔录。

积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有利于农耕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消极:君主专制加强,束缚了近代文化的发展;阻碍了社会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造成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潮流。

1.军机处能迅速处理各地呈达的各种文书,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2.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十四、总体

评价从秦确立到隋唐完善主要起积极作用,北宋起突出表现为两面性,明清主要起消极作用。

积极作用: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消极作用:皇权的膨胀,扼杀社会创造力,减缓社会发展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十五、其他

10.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设计) 篇十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讲义提纲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是指地方的权力集中于中央,一直至今。

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不是一个概念,是指集中到中央的权力集中到君主一人手中,止于清朝。

秦始皇不仅建立了专制君主制,也建立了中央集权制,习惯上合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前提条件

1、政治前提:秦朝武力统一全国

将地方的权力集中于中央,将中央的权力集中于皇帝,其前提是全国统一。

(1)历史条件:

①经济上:必修2,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商品经济发达,各地经济联系加强。

②政治上:春秋时期,王畿缩小、诸侯争霸战争不断(目的:支配他国,充当霸主),导致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周天子“天下共主”“天下大宗”地位动摇,大权旁落。战国时期,诸侯纷纷改称“王”和变法,出现“七雄”,发动兼并战争(目的:吞并他国,统一天下)。

③民族关系:当时人口流动频繁,周边民族与华夏族往来、联系加强,产生华夏认同观念并部分融入华夏族,为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④社会心理:春秋战国时期,人民渴望统一。战乱导致人民徭役、兵役和赋税加重,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流离失所,故渴望统一、稳定、和平,如墨子“非攻”代表平民要求。

⑤秦国的优势:商鞅变法,秦国从落后国家成为“七雄”之一;关中农业发达,易守难攻(西周、秦、西汉、唐等朝代皆先立足关中,再东进吞并天下);秦王嬴政雄才大略;秦国骑兵部队强大等。

(2)方式和战略:

方式:武力统一。

秦灭六国之顺序:韩赵魏楚燕齐。之战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3)主要标志:

前221年灭齐,定都咸阳(今陕西省地级市, 距西安30公里许)。

(4)历史意义:

结束了长期的地方分权和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此“封建”,是指社会形态,特点:经济上,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并剥削农民;政治上,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等)。

2、经济前提:春秋战国时期以来小农经济、地主经济的发展(必修2)

小农经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

3、思想前提:商鞅变法后秦国推崇法家思想(必修3)

法家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文化专制等思想,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理论基础。

二、措施:秦朝建立“三制”,总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国家元首制度——建立皇帝制度:

内容:

(1)名称:自称“始皇帝”。

北大辛德勇教授认为“始皇帝”是死后之称,相当于谥号,应自称“皇帝”。

思考题:阅读页9第一段正文文字。陶渊明《桃花源记》有“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无论魏晋”一段,文中的“何世”是何意?

(2)职权: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中央、地方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军队调动由皇帝控制(虎符是古代君王调兵遣将用的凭证)。

(3)产生方式:世袭。

特点:

(1)皇帝独尊(独受尊重,唯我独尊)

独尊性一般具有排他性。①为显示皇帝的独尊,作出了许多皇帝专享的规定,许多通称变为帝王的专称,如皇帝才能自称为“朕”,皇帝的御印才能称“玺”,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者“诏”,皇帝死叫驾崩,皇帝的墓叫陵。②取消谥号,秦始皇认为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废除了。

(2)皇权至上

皇帝是国家权力的最高主宰,朝议之后,由皇帝独裁,皇帝有最后决定权和否决权,见页10。

(3)皇位世袭、终身

皇位世袭是贵族政治的残余,体现“家天下”的特色。

影响:

标志专制君主制的建立。三代为贵族君主制,专制君主制结束于辛亥革命。

2、中央行政管理制度——建立三公九卿制

内容:

(1)丞相:百官之长,秉承皇帝之意帮助皇帝治理国家。下设九卿(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2)御史大夫:副丞相,且监察百官。

(3)太尉:武官之长,负责管理全国军务。当时虽置太尉,但未有任命人员,军权在皇帝。

特点:

(1)三公互相牵制,权力总于皇帝

(2)兼有“公天下”和“家天下”双重特色

公天下——三公九卿皆由皇帝任免,非世袭,非子弟同姓,体现“公天下”特色。

家天下——九卿是皇室的家务官,又是政府的事务官(政务官),家与国“同治”,体现“家天下”特色。当时皇室与政府的界限还相当模糊。

3、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全面推行郡县制

县制出现于春秋时期,郡县制形成于战国时代,以郡统县的格局在战国中后期逐渐确立。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郡县制是在秦朝统一以后。

内容:秦统一初年置36郡(后有增加),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页11“历史纵横”:农村基层组织叫乡、里,称为乡里制,大体延续到宋代,为保甲制度取代。与乡大约同级的设亭,负责掌管地方治安等,约相当于今之乡的派出所。

特点:

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不能世袭,非子弟同姓,体现“公天下”特色。

秦朝行政流程图:

皇帝→中央政府(三公九卿)→郡(守)→县(令或长)→乡→里。

三、特点

1、具有显著的历史转折性

秦朝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最重要的转折时期之一。中国政治制度演变有两大转折时期(两大分水岭):

①秦朝,表,国王制到皇帝制,由分封制到郡县制;里,由贵族君主制到专制君主制,由地方分权制到中央集权制,由贵族政治(世袭)到官僚政治(任命制、俸禄制)。

②民国初年,由皇帝制到共和制,由官僚政治(任命制)到民主政治(选举制)。

2、政治上的血缘成分和“家天下”的性质在减少

秦朝皇位为世袭,九卿的家务官性质,说明“家天下”的性质。但中央的三公九卿,地方的郡守、县令与秦始皇无血缘关系,也不世袭,说明政治上的血缘成分在减少,说明“公天下”的性质。到辛亥革命取消皇帝制,建立共和制,血缘意识才完全脱离了与政治的关系,才完全“天下为公”。

总之,秦朝以“家天下”为主,因为国家最高的权力和最主要的权位由世袭产生。“减少”并不是说绝对的“少数”,而是一个过程的描述,不是一个结果的描述。

四、秦朝巩固国家统一的其他措施:页10“历史纵横”

统一法律:秦朝以法家思想立国,重视法律建设。参照六国律令,制订颁布了秦律,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

统一度量衡:度——长度;量——容量;衡——重量(插图“秦铜量”“秦铜权”)。目的是方便征收赋税。商鞅变法中有明确的统一度量衡的内容。

统一货币:①将铸币权收归国家;②明确规定法定货币为黄金和铜钱,黄金属于上币,铜钱属于下币。铜钱为圆形方孔钱,上面铸有“半两”的字样(小篆:见插图),每钱重十二铢;③废除原来六国使用的货币。目的是方便各地商品的流通及统一国家的财政收支。

统一车轨:含义,①“轨”是道路,“车同轨”是统一道路的宽窄(“道路说”);②“轨”是“两轮之间的距离”,“车同轨”是统一两轮间距(“轴距说”);③“轨”是“车子留下的辙印”,“车同轨”是统一车辙(“车辙说”)。目的便于政府公文、军队等的通达。

修建驰道: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道路交通工程。著名的驰道有9条。由于马匹在上面飞驰,故称之为“驰道”。

统一和简化文字:统一后的字体是小篆(古文字),但民间出现了隶书(今文字),隶书更为简易。

兴修灵渠:目的是给秦军平定岭南提供后勤保障(如运粮)。沟通了湘水、离水,长江与珠江,便利于中原和岭南的经济文化交流。

修筑万里长城:各国修长城主要是在战国时,军事防御设施,内地之间防御为主。秦长城直接目的是抵御匈奴南下。游牧民族是马背上的民族,有强大的骑兵,机动性强,来去如潮水。农业国家对付它的较好办法就是修长城。

禁止私学:禁止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大规模移民:①实边;②推动秦文化,学习秦的语言文字等;③推动郡县制,减少阻力,徙天下豪强于咸阳十二万户(把关东豪族徙到关中去)。

五、影响:积极与消极并存

1、基本影响: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专制君主制、中央集权制、官僚制三位一体,或者专制君主制、中央集权制、官僚制三条线索)。

谭嗣同《仁学》:“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毛泽东《读〈封建论〉呈郭老》:“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帝制时代政治制度发展的三条线索、两个斗争:

三条线索:中央集权的发展,君主专制的发展,官僚制的发展。

两个斗争:中央与地方的斗争,皇权与相权的斗争。

2、积极影响:

政治上:

(1)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国家的统一;

(2)有利于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郡县的设立);

(3)有利于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经济上,有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文化上,有利于形成共同的文化心理。

3、消极影响:

(1)大大加强地主阶级的统治力量,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容易激化阶级矛盾,如陈胜、吴广起义。

(2)容易激化统治集团内部矛盾

①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如赵高杀秦二世,秦二世时丞相。

②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如汉七国之乱、唐安史之乱及藩镇割据等。

(3)容易造成地方经济发展的停滞和落后。

评析:三代的地方分权有缺点,秦朝的中央集权也有缺点。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顾炎武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看法,他认为,“封建”与“郡县”各有其得失,“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小练习

1、(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2、(2010年高考安徽)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3、(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4、(2015年高考天津卷)秦汉时期设置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决议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5、(2016年高考海南卷)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

上一篇:2022年全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点(鲁食药监餐〔2022〕58号)下一篇:高压直流输配电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