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展开想像的翅膀

2024-09-05

写作展开想像的翅膀(精选10篇)

1.写作展开想像的翅膀 篇一

linyanqing

低年级的孩子,无论是在课内、课外,只要有机会,他们总是叽叽喳喳说个没完,这说明孩子们在心理上有较强的口头表达欲望。而语文教材许多地方又给人留下了想像的空间。教师应减少约束,大胆鼓励,让学生海阔天空,自由想像,依据自己思路或口述,或练写,这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增强学生口头表达的欲望;更主要的是:启发学生进行想像是小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一条理想途径。为帮助学生练就一双想像的翅膀,让他们打开思维的闸门,在想像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我结合自己平时教学点滴,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引导想像,激发感情

低年级学生好动、爱表演,在表演时能全身心投入,这时他们的想像力丰富,对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感情能用心体会,教师应充分利用挂图、插图或联系感性经验,使课文的图景、情节在脑中映现出来,能很好的激发感情,让学生边演边读能使朗读指导事半功倍。如教学《啄木鸟》一文时,让学生自由组合,自选角色--啄木鸟、猫头鹰、喜鹊、苹果树、众鸟。表演时,学生在角色把握上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如表演苹果树的同学,不仅把生病的苹果树表演得淋漓尽致,而且把结满果子的树表演得活灵活现。连我这个执教者不得不对他们刮目相看。

二、创设情境,自由想象

教材中有些课文言虽尽,意却未止,文中留有想象的余地,让人回味无穷。小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想象丰富而奇特。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学《流动的画》中,第一小节后用了省略号,我启发学生道:“这幅流动的画真是太美了,小作者还看到很多很多的景物,他用省略号省去了,你能不能联系你看到的美丽景色帮他补出来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续述,由此及彼,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锻炼想象力,激发兴趣,一举数得,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三、拓展想像,发展思维

想象的触觉伸得越长,它所唤起的意象越丰富。只有拓展学生的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学时,我注意根据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课文,设计好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培养说话能力,如阅读《假如》一文后,出示这样一个口述题目-《假如我是……》。随即学生的想像任意驰骋。瞧,一句句意想不到的语句从学生口中吐出“假如我是一双皮鞋,爸爸穿上它,定会让人羡慕;假如我是一只羊,会生下许多可爱的小羊,全世界的小朋友都会跑到我家来看;假如我是一块木头,我会为人们搭桥……”这样既进行说话训练,学生说话的逻辑性和思维能力也都能得到发展。

总之,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想象力的丰富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创新能力的高低。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需要教师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正如一粒种子在发芽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气候、水分等条件一样。

作者邮箱: linyanqing1982@163.com

[为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网友来稿)]

 

2.写作展开想像的翅膀 篇二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教会学生解题才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 教师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精心编制习题, 可避免低水平的重复, 使学生拓宽学习领域. 习题课中要重视学习过程, 注重思维训练, 让学生学有所“悟”. 对于“悟”, 分三个方面:一是要明确每一道习题考察课本上哪些基础知识; 二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让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处理问题, 提高分析、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三是让学生在做完一道题后, 总结一些解题经验, 从而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一、备课选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习题应具有针对性, 典型性

习题课跟新授课不同, 它是以训练为主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 所以要达到较高的训练目标, 就要求教师在选择习题时, 要针对教学目标、知识点和学生的学习现状. 不鼓励学生搞“题海战术”, 因为“题海战术”增加了学生学习负担, 学生的能力也得不到培养. 所以习题的选择一定要典型, 不仅要注意知识点的覆盖面, 还要让学生通过训练掌握解题规律, 达到“以一当十”的目的. 我们要注意题目的质量, 即题目的难度和深度必须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使学生可以“跳一跳, 摘得到”, 题目做到少而精, 有代表性, 能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考点, 能起到示范引路、方法指导的作用.

比如, 在教平方根时, 学生初学时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有困难, 我设计了一组习题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1) 平方等于16 的正数是_____, 平方等于16 的负数是______, 16 的平方根等于______.

(2) 平方小于16 的整数是_____, 平方小于30 而大于5的整数是_____.

(3) 平方等于它的本身的数是_____, 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_____.

2. 选择的习题能一题多变, 具有灵活性

在平时的习题教学中, 我们可以灵活地改变题目的条件或结论, 巧妙地把一个题目化成一组难度不断变化的题目, 不仅可以让学生容易掌握应用要领, 也可使学生能从前一个较简单问题的解答中领悟到解决后一个较复杂问题的途径.例如, 根据下列条件, 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 已知抛物线经过 (1, 3) , (-1, 4) , (0, 4) 三点;

(2) 已知抛物线经过顶点 (4, 3) , 且过原点;

(3) 已知抛物线经过 (6, 0) 点, 且x = 4 时, 有最小值5;

(4) 已知, 当x = -1 和x = 3 时都有y = 3, 且y的最小值是10;

(5) 把抛物线向左平移2个单位又向上平移3个单位;

3.习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

教育心理学证明, 学生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因此, 教师在进行数学问题的设置时, 要选择适合不同学习层次阶段学生的习题, 实现不同学生在习题教学活动中解题能力的整体进步. 题目安排可从易到难, 形成梯度,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习题课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1. 习题课教学时应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

习题课是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和创新过程. 因此, 在完成练习题之前, 先回顾相关知识点是非常必要的, 并且在黑板的某一角保留下来,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该知识点, 既清楚本节课的重点, 同时对学生分析问题也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2. 教学的方式要多样化

习题课教学知识题型多、密度大, 学生容易疲劳, 如果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化, 会使学生感到乏味、枯燥, 学生的“注意力”就不可能持续较长时间. 所以针对这一现象, 在教学中一定要体现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向、 双边活动. 将讲、练、思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取“疑点启发、难点讨论、重点讲授”的方式, 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口、多动脑、多动手,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3. 教学要发挥主体的能动性

在习题课教学中, 一定要改变教师“满堂灌”的习惯, 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 让他们在主动探索和讨论中解决问题. 习题课的精髓与实质就是教师对习题材料的处理能否发挥习题的功能, 能否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参与作用, 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外化”, 并通过“外化”强化知识的“内化”, 这是一节习题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4. 教学中要注意归纳和总结

完整的习题课教学应该包括课堂小结. 在总结中应引导学生对解题中所运用的知识点、分析问题时的思想方法以及一些特殊技巧性的问题等进行概括,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由具体经验的水平提高到抽象概括的认识.

3.展开想像的翅膀 放飞创新的思维 篇三

一、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想像和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评估者,在教学双边互动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所以,要培养学生的想像和创新精神,教师必须先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

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和人才观。教师要相信学生是会思考、会自学、会创新、智力相当的群体进行疏、导、引;教师要淡化权威角色,强化指导功能,由管束走向指导。教师不要再经常以“领导者”和“家长的代言人”的身份出现,要求学生言听计从,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知识构建过程,因而,教师只能把自己当作指导、启发、激励学生学习、求知、创新的引路人。

其次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建立师生之间平等融洽的关系。教师要教育、鼓励、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自学方法;课堂上构建多边活动,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活动,体现教学特长;自始至终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之间坦诚相见,感情沟通,智慧碰撞,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产生勤学、乐学、好学的志趣。

再次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继续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只有掌握了现代的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新理念,并且在教育教学中加以运用,才能在教学中面对新的科技知识、新的教育手段时做到应付自如,游刃有余。

二、营造民主学习环境, 培养学生的想像创新性品格

创新教育注意创设主动活泼,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能够大胆地,自由地积极思维。他的教学原则是启发性、开放式的,特别注意激发学生发现问题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欢迎学生质疑, 鼓励学生提问。对学生的“异想天开”要认真对待, 正确引导, 给他们民主、自由、和谐的创造空间和学习环境。学生一旦有了这种想像创新的性格, 就会有创造的积极性, 就会勇于实践, 其创造力就会结出硕果。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也是培养想像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我们要注重课堂施教过程的“活”, 尽力创造一种民主协商, 主动探索的课堂气氛, 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 把课堂变成一个思考的王国。

首先, 要指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前提条件, 课堂上经常组织学生讨论、探究、提问, 老师不要包办, 让学生独立思考, 得出结论。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主动探索,善于发现共同的规律,大胆选择新视角, 新思路。 例如:“What shall we do when we see someone badly injured in a road accident?”学生们自己展开讨论, 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然后教师对学生的结论予以评价分析。

其次, 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创新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 而创新思维需要在创造性学习中培养。创新思维要求我们着重培养学生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 独特的想像力、牢固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 这种创新思维能使学生顺利解决新问题; 能够层次地掌握知识, 并把这些知识广泛的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比如在讲授“多个形容词排列顺序”这一句知识点时, 许多学生被不同种类形容词的不同位置所迷惑, 很难记准、 记牢。教学中, 我指导学生编一句谐音顺口溜“县(限定词)官(外观)行(形状)令(年龄)杀(色彩)国(国籍)才(材料)”。这样学生很快掌握了,而且不易遗忘。对于语言简单易懂, 有无太多生词和语法的课文, 教学方法以模仿和组织表演为主, 设置最佳语言奖, 最佳表演奖, 最佳组合奖。在广阔的舞台上, 学生自己设计表演, 创新思维得到充分地调动。

三、展开想像翅膀,培养创新思维

想像是学生认识事物、学习知识的必要条件,也只有想像才能为学生放飞翅膀。作为教师要在认识过程中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因此我们一定要先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从挖掘教材内容上、组织教学的形式上、选择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的境地,从而使学生积极的思维、不断的发现和探索,学生的思维灵活了、想像展开了,就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敞开了大门。

四、丰富实践活动, 挖掘学生的想像创新潜能

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集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体现了个体养成功能、知识整和功能、能力迁移功能、世界观培养功能和社会综合功能。它不仅能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设备开展活动。 利用闭路电视播放每周校园英语新闻、每周英文金曲、采访、组稿、编辑、播出均由学生自己完成;利用学校演播厅举办英语知识擂台赛、英语辩论赛、短剧与小品表演等。还可以开辟英语角, 创办各类内容丰富多彩的英语报刊, 学生们自任编辑、记者等, 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 通过以上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 可以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想像创新潜能。

4.展开梦想的翅膀 篇四

中国移动科技人才候选人**分公司**先进事迹

有许多人,他们为了理想的实现而不畏艰辛,勇于追求、开拓探索,不惜付出毕生的精力,奋斗到底,永不言败。通过挑战,不断超越自我,用努力与付出实现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中国移动**分公司的**就是这样一个人。

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通信工程系**,从1994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移动通信技术维护和管理工作。

也许是他和移动技术维护这个工作特别的投缘,自接触移动技术维护工作那一刻起,就把自己的人生坐标定位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并为此进行了无止境的追求,是那么的执着、那么的投入,几乎全身心的扑在工作上。

在事业与亲情的天秤上,他把更多的砝码摆在了事业的一边,为了事业,他几年春节放弃回家团圆,主动值班,令多病的妈妈望穿双眼。

“移动通信维护工作太苦、太累,没多大奔头,你这样干值得吗?”有人曾这样问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我理想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快使移动网络延伸到黔北每一个角落,让中国移动关爱无处不在,为填补乡村不通电话的空白而贡献自己光和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笑一笑回答。

**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参加工作以来,爱岗敬业,尊重领导、团结关心同志,勤勤垦垦、乐于奉献。春去冬来十个春秋,他在移动维护这个平凡的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始终把移动通信事业当成自己努力的方向,并为此不断地追求、探索、进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刻苦钻研业务,参加各种培训班,不懂就问、不会就学,用学校里学的知识,结合工作实际,大胆探索、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完善,大胆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有时为一组数据,反复试验,一丝不苟。

对于移动通信维护与建设,他有着很深的体会,通信建设除了要有管理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要有全面的技术基础,从基建到电源、从设备到光缆,都需要管理者有一整套整体思路,从基站开通来说,涉及的技术专业有六、七个。因此在业余时间,他十分注重业务学习,无论是原专业的无线通信,还是未学过的SDH光纤通信、光缆线路、电源设备,他都认真自学并向有经验的同志虚心请教外,还组织本部门的同志学习交流,加强自身及部门业务素质的提高,为后期建设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几年内,他已成为移动通信维护的行家里手。1995年在摩托罗拉公司移动电话系统维护征文中,他所撰写的《论EMX-250交换机的优化维护》一文获通信会议例文宣讲,受到与会人员的好评。根据雷电知识的学习和移动基站防雷实践,撰写了《移动基站综合防雷系统实践》在《贵州移动通信》上刊登。2002年至2005年他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重庆大学在职研究生的学习,并结合当时中国移动公司的实际工作情况,完成了《**移动WCDMA规划研究》的论文写作,为后期移动发展3G提供了基础素材。

1999年8月,中国电信重组移动分营,分营后的**移动通信面临困难重重,基站仅有70个,网络质量差,大部分乡镇根本就没有网络覆盖。加之移动通信市场的激烈竞争,移动要保持网络服务的优势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改变现有通信状况,时任运维部主任**同志,深感肩负的重任,强烈 1 的责任感驱使他把公司的发展视为己任,下决心要尽全力改变眼前的现状。

**带领同事们身背图纸、仪器,冒严寒、战酷暑,翻山涉水,勘察、测量选址,收集数据,饿了吃点干粮,渴了喝口山泉水,在较短的时间内,足迹踏遍了黔北的十二个县(市)区的大部分乡镇。从选择基站位置、到制订施工方案,从筹备货源、到建设安装开通,无不浸透着他们辛勤的汗水。几年来,谁也无法计算出他们究竟翻了多少座山,趟过多少条河,战胜了多少困难,放弃了多少个与家人团聚的节假日,加了多少次班,总之哪里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经过多年的建设,中国移动**公司基站总数从分营初期的70余个,发展至现在的3000余个。

2004为解决农村的通信问题,充分发挥信息对农村经济生活发展的促进作用,移动公司承担了贵州全部行政村通信覆盖的任务。**又带领项目管理和技术人员投入了新的战斗,从基站选址到前期准备、市电接入、传输建设、组织设备至基站开通,他都身先士卒。为确保各村通基站的覆盖效果、投资效益和工程进度,他将自身多年积累的经验运用到建设中。从组织设计院进行查勘流程梳理、培训设计人员,到用规范的表格、照片、图纸来论证基站建设的后期效果,他都亲自参与和监督。设计完成后,他会同各专业技术人员对设计方案逐一进行审核,对于有疑问的基站他还与技术人员一起亲自到现场查勘论证,最终确保各基站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和以最少的投资完成建设。努力和付出,换来硕果累累,经过近三年的村通工程,**移动共完成基站建设近1600个,每年完成基站总数均为普通年份的四倍,至2007年全市12个县(市)区的所有行政村均实现了通移动电话,通话质量得到极大的改善与提高,深受用户好评,广大客户对**移动的评价日益提高,沟通从心开始的服务理念深入人心。

2008年的雪灾和奥运保障,是**公司近期面临最大的挑战。从1月开始,雪凝灾害就在贵州这块大地上肆虐,移动通信设施受到严峻考验,光缆被压垮、电线被拉断,造成**大面积无线通信中断。为切实保障通信畅通,有力支援**市的抗灾指挥调度,**移动公司上下一心全力动援,**与他们的战友们在冰天雪地里,爬雪山战雪凝,一步一步恢复了通信,实现了在一个月内全面恢复至灾前通信水平的目标,同年他所任职的部门获得了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状。8月份的奥运保障工作对**移动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是涉及保障路线最长、环境最复杂、质量要求最高、话务突发强度最高的一次。这次保障工作涉及核心网、大面积城区和高速公路沿线等区域,特别是贵遵高速又在改造之中,**核心网又正在工程实施中,这都给本次保障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在**等组成的各保障小组指挥带领下,经过组织机构成立、实施方案编制到最终落实,经过近三个月的辛苦努力准备,共完成软交换入网60万门、BSC新增入网5台、新增11个隧道覆盖、9套直放站、6个基站及近200个站的调整工作,使**奥运保障的网络质量达到了优秀水平。

在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他也勇于开拓创新,刻苦钻研,多次采用新的思路解决疑难问题,为公司节约了大量维护费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基站的大量增加,维护人员欠缺,为保证基站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知道基站设备状况,避免因长时间停电造成基站设备损坏,而正规的监控系统需要几十万至上百万的投资。他利用掌握的电源设备及基站设备知识,在不花一分钱的情况下,利用已有设备完成了基站电源监控的实现,使基站的电源提前能够远程监视,使设备在监控下能够正常运行。利用已有的设备实现了基站电源无人监控系统的开通运行,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川黔铁路的沿线覆盖中,他费尽周折凭借多年选址的经验,翻山越岭,过铁桥穿隧道,反复查勘测试,前后行程近80公里,与基层技术人员一道完成川黔铁路的覆盖方案,特别是根据覆盖环境和设备特点,选定以数字直放站为主的新技术覆盖方式,在节约投资的同时使覆盖效果得到较大的提升。

作为一名移动建设者,深知移动通信对工业发展起到的作用,于是他经常通过话务量、各种信息进行市场调查,发现挖掘新的商机,真正发挥出“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的先行官作用。

2001年6月,因遵崇高速公路、余庆构皮滩电站修建进入准备阶段,桐梓、余庆两地通信量大辐增加,电话接续日益紧张,这一现象引起**的重视,凭经验他预感到两地将到来的建设高潮,马上与当地政府进行交流沟通后,了解到电站和高速公路建设者对通信服务的迫切需求,做为一名移动建设者来说,他深知移动通信先行官作用,为保证电站和遵崇路建设的进程,他在公司党组的支持下,多次亲临现场,选定站址、拟定方案、组织设备,与省公司协调缩短建设周期,用最快的速度实施建设与开通。在短短的5个月内,他们克服施工现场道路不通、光缆施工难度大在遵崇沿线共开通基站五个、直放站四个,在构皮滩工区开通基站两个,使两地实现网络覆盖,为施工现场的通信提供了保障,同时公司的经济效益也得到明显的提高。

一个企业要达到永远的卓越,必须不断的学习和提高。**在工作中,总是提倡不断地学习提高、充实自我,以达到不断超越自我,还善于将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2003年移动通信大楼顺利建成,为改善原来电信大楼机房不足不利于发展的问题,他与大家一道讨论方案、确定目标、统筹规划,完成机房建设,2003年2月,新大楼移动通信40万门交换机顺利开通,这标志着**移动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如何在有限的投入下,完成原来电信大楼设备的搬迁问题,成了开通后的主要问题,原来电信大楼并支撑了**市、**县的近20万用户,设备数量近20架,如不搬迁则不利于今后的维护及建设。若搬迁则传输电路有限,**城区传输网已基本满容,若传输升级不仅费用昂贵,而且搬迁后传输将大量浪费。他与同事们经过周密思考,调查计算,认真研究,终于提出利用现网电路进行搬迁的方案,在通过方案论证的基础上,通过修改SDH电路指向的新方法,顺利地完成了电信大楼、茅草铺机房共5套基站控制器的搬迁工程。为企业节约了设备投资,并为今后的SDH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式方法。

就是这样,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同志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科学技术的高峰攀登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宽广的胸襟,一种人生价值观的体现,崇高的敬业精神推动着他走出了一个个闪光的足迹。

机遇和成功只属于那些为事执着追求的人,只要不怕艰辛与付出,努力去追求、去开拓探索,一步一个脚印,就能采摘到胜利的果实,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志不仅在事业上的执着的追求,在思想和政治上也积极要求进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十六大精神,积极参加党、团组织的各种政治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侵蚀,严格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力求在思想上真正入党,以实际行动为党旗增辉。他在担任原电信局移动局团支部书记期间,多次被地、市团委授予市优秀团支部,他还热心于希望工程,捐献现金2000多元捐助山区两名失学儿童,积极参加社会各种捐赠等公益活动。

5.展开思维的翅膀(教案) 篇五

朱泽宣 江门台山新宁中学

一、活动设计背景:无数事实证明伟大的创造,无数的发明都是从突破思维定势开始的.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常用一种固定了的思路和习惯去考虑问题,它阻碍了思维开放性和灵活性,造成思维的僵化和呆板。这使得学生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创造性也受到了阻碍。现如今:学生作文中,雷同现象、仿写现象,甚至抄袭现象 屡禁不止;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对过去积累的经验给予过多的依赖,注重知识的记忆,在解题中思路单一,联想面狭窄;学生学习物理时,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习惯了的思维方式运用于新的物理情景中去,不善于变换认识问题的角度,因而造成物理问题得不到正确地解决„只有突破原来的思维定势,善于创新,不被条条框框所限制才是成功最重要的精神所在.无数创新的萌芽都是在发散思维中孕育出来的.这种思维也符合未成年朋友的特点,他们很少保守,不满足于“都是这样”,不习惯于“历来如此”,所以训练发散思维很好,也很重要;而逆向思维的训练反其道而行之打破思维常规的方式思考往往可以走出思维的瓶颈,产生新的发现与创造。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也可以换个位置,换个角度,换个思路来看待眼前的生活人生,也许我们面前会是一番你所未曾发现新的天地。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知什么是思维定势以及为什么要打破思维定势。

2.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及逆向思维训练,摆脱不利的思维定势。

3、突破自我界限,在学习和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能从多个角度来看待人生中遇到的问题,换个位置换个思路对待眼前的生活.三、教学重点: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及逆向思维,摆脱不利的思维定势。

四、教学难点:突破自我界限,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教学形式和方法:以活动,讨论为主。

小游戏;角色扮演;脑力激荡;小组讨论;自我测查等。

六、教学时间:40分钟

七、教学年级:初二年级

八、教学教具:多媒体,奖品,答题板;绳子.九、课前准备:

1、编排一个小短剧.2、班级学生按“让我们的思维飞翔”随机分组。

3、背景音乐:范玮琪<<最初的梦想>>,马克西姆<<大黄蜂飞舞>>;友谊地久天长;

十、辅导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5分)[活动一] 智力小游戏;

1.抢答题:第一组问题:(1).小明的妈妈有三个孩子,大孩子叫大毛二孩子叫二毛,三孩子叫什么?(2).动物园里大象的鼻子最长,谁的鼻子第二长?

2.和速算专家比比谁算得准而快:有一位著名的速算专家他的速算能力很强,别人所提的算术问题几乎没有算不出来一天来了一个人给这位专家出了一道题下面请同学和专家比比谁更算得准.[主持人]:为什么在我们第一次接触这个问题时几乎都没有回答出这个问题呢? [主持人小结]: 我们刚才是计算最后车上的剩余人数,再沿着这一思路去寻求解决当然就会出现错误。这原来是思维定势在作怪。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跳出这一思维定势,将注意力换一个方向,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二)认知思维定势(8分)1.关于思维定势: 幽默小故事.[主持人]:思维定势问题就是习惯于用以往常用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和解决问题。思维定势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什么影响呢?

[活动二] 角色扮演:(选出三名学生一名扮演老农,一位扮演城市青年)[旁白]:有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有一天,有位城市青年在乡下看到有位老农把一头大水牛拴在一个小小木桩上。就走上前,对老农说

[城市青年]:“大伯,它会跑掉的。” [老农]:“它不会跑掉的,从来都是这样的。”

[城市青年]:“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么一个小小的木桩,牛只要稍稍用点力,不就拔出来

了吗?”

[老农]:“小伙子,我告诉你,当这头牛还是小牛的时候,就给拴在这个木桩上了。刚开始,它不是那么老实待着,有时撒野想从木桩上挣脱,但是,那时它的力气小,折腾了一阵子还是在原地打转,见没法子,它就蔫了。后来,它长大了,却再也没有心思跟这个木桩斗了。有一次,我拿着草料来喂它,故意把草料放在它脖子伸不到的地方,我想它肯定会挣脱木桩去吃草的。可是,它没有,只是叫了两声,就站在原地望着草料了。你说有意思吗?”

[城市青年]:“原来,约束这头牛的并不是那个小小的木桩。而是它早已习惯了的思维定势,围着小木桩转,是它生命的一部分,不能离开小木桩就是它必须遵循的生活规则。”

[旁白]: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往往容易被一些习惯性了的东西所困扰,而不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冲破思维定势,把自己束缚在一个原有的框子里。

[齐]: 朋友,在你的生活中有小木桩吗?假如有的话,你就大胆地拔起它,跨入一个新的、更广阔的天地吧。

[感受与分享]:思维定势会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吗?有哪些影响? [主持人小结]:(举生活及学习中的一些例子加以说明)无数事实证明伟大的创造,无数的发明都是从突破思维定势开始的.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常用一种固定了的思路和习惯去考虑问题,它阻碍了思维开放性和灵活性,造成思维的僵化和呆板。这使得我们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创造性也受到了阻碍。有了创新思维才有创新活动和成果,所以首先要打破思维定势。

(三)跳出思维定势训练:(20分)[主持人]: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些跳出思维定势的训练,今天要求大家能多多地开动脑筋,每个人都要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地发挥出来。训练前我们先放松一下做一遍“脑力体操”。(放音乐)教师:大不大?

学生:没关系,有浪就好!教师:冲不冲?

学生:没关系,敢冲就行!教师:到底怎么样? 学生:智力大冲浪!

首先我们将要冲击的浪头就是:比谁想得多。[活动三] 脑力激荡:实践中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练习:(1).某公司招聘推销员,出的题目是:如何把木梳尽量多的卖给和尚?如果你去应聘,你应怎么做?(小组合作完成)分组讨论:(根据情况作适当提示)要求:1.看到题目后先自己思考,然后组内交流.2.看最终小组能有几种解决方案,请把几种方案的数目填在答题卡上.3.小组交流.(2).实战演练.[感受与分享] A.你认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发散性思维得到锻炼? B.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主持人小结]:经常锻炼发散思维能保持你的创造活力,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你可以适当放纵自己的思维,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去面对无限的可能性.[主持人小结]:墨守成规无创新可言,对待某项事物不仅从正面也从反面认真思考时,才有可能实现创新难关,打开闭塞的思路.(四)方法小结:1.(1)可否将注意力换一个方向?

(2)可否从各个角度来思考问题?(3)可否将问题颠倒过来看?

6.《展开想象的翅膀》教案设计 篇六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因而本课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入手,设计比赛,沟通课堂内外,并由此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2.作文教学举步维艰的瓶颈在于学生日常积累的欠缺与对已有知识的筛选、整理和再加工。其主要原因是“作前指导”环节的薄弱。本课旨在通过想象实践发展想象思维,使学生在多写多练中掌握写法。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文素养,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

3.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本课采用“放飞想象式”、“游戏交互式”,转换课型。把作文课变成游戏课,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转换师生角色:老师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成为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拉近了师生距离。同时,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以及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要求:

1.学生能用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图形,表达自己的见解。

2.小组成员互助、协作。

3.学生课后自主拟题,自由完成作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图形。

教学难点:

课外延伸、学生活动。

课前准备:

教师:

1.课件

2.小黑板、小奖品

学生:

一段细铁丝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展开想象的翅膀。(板书课题)

2.分组并宣布比赛规则:

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分组。在比赛情境中,转换学生角色(学生→参赛者),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及学习兴趣。同时,给两队命名为:“必胜队”和“不败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设定游戏规则(A.必须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所出示的图形;B.团队成员之间可以互相协作),激发竞争意识,鼓励他们学会合作,敢于

二、师生互动,学玩互补:

1.玩一玩、说一说(板书:玩一玩、说一说)

A、教师出示课件(图形1)

a.谈话:发挥你的想象,放飞你的心灵,开动你的脑筋,参加比赛的小选手们,看看它像什么?

b.学生观察后发言。

学生甲:“我觉得它像崎岖不平的山间小路。”

学生乙:“我觉得它像随风而舞的红飘带。”

学生丙:“我觉得它像正在爬行的蛇。”

学生丁:“我觉得它像连绵起伏的山峰。”

……

(在本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尽其所想。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述图形。对需要斟酌的发言要适时予以指导,并伺机点拨。对有个性、符合要求、想象新奇的发言要及时表扬、鼓励,且力求语言的特色、别致、丰富多彩。)

B、教师出示课件(图形2)

学生观察后发言:

学生甲:“我觉得它像妈妈给我准备的大鸡蛋。”

学生乙:“我觉得它像一枚光滑的鹅卵石。”

学生丙:“我觉得它像我们委屈时滴落的泪水。”

学生丁:“我觉得它像会说话的眼睛。”

……

2.通过组织学生对图形1、2生动形象的描述,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学生完整、清楚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在此环节结束后,为进一步训练学生用优美的文字条理、准确地表述自己所见、所闻、所思,以“难分胜负”为由中止比赛,激发学生参加第二轮比赛的兴趣。

3.写一写(板书:写一写)

A.谈话:

“必胜队”个个伶牙俐齿,“不败队”人人想象丰富,老师一时难以裁定胜负。机会就在下一轮的比赛中,请看第二场:

B.宣布第二场比赛规则:两组队员,根据第一场比赛实况,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写话。两队分别完成图片1和图片2。要求:语言准确、生动;字迹工整。每组评出最先完成的两名同学,符合要求者为胜。

C.学生分组练笔,教师巡回指导。

D.展示优秀案例,师生共同点评,对有创新的作品要给予鼓励,赠给小纪念品。

4.学生活动、发散思维(板书:动一动)

A.谈话:

经过两轮的比赛,同学们不仅能说会写,而且说得妙,写得好。可以说,两组队员都表现出了非凡的实力,可谓“各有千秋”。接下来这个环节,极有挑战性,它是什么呢?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铁丝。把它弯曲成你喜欢的样子,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告诉大家:“它像()的()。”

B.学生实际操作,练习说话。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拓展学生思维,课内空间弹性更强。

C.学生上台汇报,师生共同点评。

学生甲:“大家请看,这是我设计的图形。我觉得它像爸爸的眼镜,陪伴爸爸走过每一个挑灯苦读的夜晚。”

学生乙:“这是我设计的图形。我觉得它像一块三角形的蛋糕,让我垂涎欲滴。”

学生丙:“这是我的作品。我觉得它像月亮姑娘的脸;也像一瓣可口的橘子。”

学生丁:“这是一个红对勾,像是在鼓励我们不断进步;这也是一座山脉,激励我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

D.根据两组同学的综合表现,宣布获胜方,并进行奖励。对另一方的优点提出表扬,提醒大家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三、师生共商,推敲首尾

1.学生讨论:

A.如果把这堂课、这次比赛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你打算怎样讲?

设计本环节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梳理思路,以便完整、条理地完成本次作文训练,为课后作业(自由选材,整理成文)作铺垫。重点指导学生开头的别具一格和结尾的独树一帜,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首尾。

B.学生汇报。

2.谈话:

一堂课在不知不觉中接近了尾声,从你们的表情中,老师知道:你们仍然意犹未尽,请同学们也来当一次“小小评审员”,谈谈你对这节课的评价。

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谈出自己的感受。目的是让学生完成本次作文训练的定位。一百个人的心中会有一百个不同的蒙娜丽莎。学生通过再次梳理体验,强化内心感觉,铺向成文的路更通畅。

四、分组讨论,确定中心

1.谈话:

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点睛之笔的文题。题为文之魂。以本堂课为题材,我们可以写出哪些作文题目?(鼓励学生自主拟题,在课堂中找亮点,拓展写作空间,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设计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确定自己习作的中心,完善作文训练的结构。提纲挈领,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成文思路。教给学生作文的基本方法,让他们学会就一定的材料立意、选材、拓展,给学生更大的空间,让他们去自由地翱翔,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2.举例明确成文思路

有的同学以“激烈的比赛”作为他的作文题目,并且,提出了他的写作顺序:比赛前——比赛时——比赛后,这样安排不仅条理清晰,而且,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连老师都迫不及待,想一睹为快,品赏他的佳作了。相信其他同学也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写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体验来。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写作基础较为薄弱的现状,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去写,从而达到了全方位训练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文有大法无定法,教师要根据实际,切不可生搬硬套,随时调整本环节的教学要求,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运用写作技巧,用最美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五、激励升华,布置作业

1.谈话:

当大家还沉浸在比赛的兴奋中时,我们的作文课就要结束了。这仅仅是作文百花园中的一朵小花,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睁大你美丽的眼睛,你会发现:好文章原来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不曾留意的生活里。只要用心去捕捉,我们都会成为写的精灵,成为想象的天使!

2.布置作业:

课件出示:

课后选择你喜欢的题目,以这堂课为题材,完成作文。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为学生提供写作的平台,授之以渔,让他们去构建自己理想的习作大厦,给他们更大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地翱翔!

7.捕捉生活情趣,展开想象翅膀 篇七

教师点评:文章用富有童趣的语言体现出了孩子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在孩子的眼里, 高跟鞋变成了小船, 可以供他尽情地玩耍。调皮的孩子正如同文中的小马, 奔跑在一片自由的天空下。

小作者善于捕捉生活情趣, 并展开了新奇、丰富的想象, 字里行间, 充满童真童趣, 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回到了儿时。

在孩子的眼里, 妈妈的高跟鞋充满着神秘色彩, 看妈妈平时穿着它走来走去发出好听的声音, 自己早已按捺不住想去试试。所以, 趁妈妈睡午觉时, “我”偷偷地进行尝试。小脚丫慢慢地伸进了高跟鞋, 咦, 空荡荡的, 像两只“小船”套在脚上, 真好玩儿!当“我”小心翼翼地“划船”时, 木地板发出了咚咚咚的声音, 两只“小船”变成了两根“棒槌”, 在“敲鼓”呢, 真是越玩越带劲!鞋踩在水泥地上又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嘚嘚嘚, 这不就是马儿奔跑的声音吗?“我”越想越开心, 学着大人的样子迈开了大步。正在陶醉时, 由于鞋太大, “我”摔了一跤, 这么一件小事, 在小作者的笔下, 却变成了“两只‘小船’翻了”, 多么有趣、形象的描述哇!

8.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篇八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贴画吗?

生:喜欢。

师:现在,我们就来创造一幅贴画,题目是《夜空》(出示深蓝色天空背景挂图)。夜晚的天空宁静而又美丽,夜空中都有什么呢?

生:夜空中有星星和月亮。

师:能说说你看见的星星是什么样的吗?

生:夜空中的星星非常多,数也数不清。

生:有的星星很亮有的星星看不清。

生: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亮晶晶的,好象许多小眼睛。

生:他说的是歌词!

师:虽然是歌词,但是用的很巧妙,大家同样给他掌声(鼓掌)。下面,我们就一边唱《小星星》一边贴小星星。

师:贴了这么多金色的星星,太美了!看看还缺什么呢?

生:还有月亮。

师:贴什么样的月亮合适呢?

生:贴一个圆圆的月亮。

师:为什么?

生:圆月亮又明亮又好看,像一面镜子。

生:应贴一个弯弯的月亮。

生:因为星星又多又亮,所以月亮应该又小又弯的。

生:他说得对。我平时看到月亮时,如果它很大很圆很亮,星星就会很少。

师:(贴上弯月亮)说得很有道理,你是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

师:从古至今,月亮曾给人们许多遐想。现在我们也来想一想:弯弯的月亮像什么?

生:弯弯的月亮像一把镰刀。

师:那天空就是等待收割的庄稼地。

生:弯弯的月亮像马蹄儿。

生:马到哪去了?

生:马儿跑了,看不见了。

生:弯弯的月亮像妈妈微笑的眼睛。

师:每一个人都有一位亲爱的妈妈,我们只有做一个懂事的孩子,才会经常看到妈妈弯弯的笑眼。

生:弯弯的月亮像一块圆饼干被我咬了一大口。

生:(笑)真贪吃,都吃到月亮上去了。

师:同学们说得真有趣,想象力很独特。

生:弯弯的月亮像一只小船。

师生: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师:好多同学都会背这首诗了。这首诗写得非常美。(配乐)如果我们把夜空比作海洋,弯弯的月儿就像一只小小的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飞向天空(贴上小女孩图),乘着这只月亮船去遨游太空。看,蓝蓝的天上,无数的星星一闪一闪地眨眼睛,好象欢迎小朋友去探险,这神秘而又美丽的夜空,老师用一首歌来赞美它。(演唱歌曲《小小的船》,在背诵课文)这首诗是我国著名的作家叶圣陶老爷爷写给小朋友的,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评析:

想象是通往创新的桥梁。《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本教学片断的设计首先是以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为宗旨,从学生的心理、思维、兴趣出发,采用贴画、唱歌、朗诵等直观形象的手段去创设学生的认知情境,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了想象的主动性,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感知和领悟课文中月亮与船两个意象的联系。其次,体现了教学是师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要素。通过语言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多联想,多表达。如“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学生的发言充满新意。同时,参与到学生的想象世界中,帮助学生拓展想象的空间,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3月29日]

9.《展开想象的翅膀》教学设计 篇九

活动目标:

1、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给他们提供自由想象、独立思考的情境条件,鼓励他们大胆幻想。

2、引导学生从平凡的事务中受到启迪,展开想象的翅膀,获得创造的灵感,并且勇于动手进行创造发明。

3、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活动准备

1、人类发明飞机、蒸汽机等的相关资料。

2、设计卡 活动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根据目标,学生课前搜集人类发明飞机,蒸汽机,潜水艇等的相关资料。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一)录象演示,激发想象

师:老师有一样非常奇妙的东西。有了它,眼里的太阳是多彩的,心中的世界是迷人的;有了它,能上天入地,能穿越时空,能回到过去,能奔向未来„„你有吗?你想有吗?

师:只要想,你就一定能有,那就是一对翅膀,一对想象的翅膀!

板书:想象的翅膀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想象带给人类的惊喜。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从牛顿的故事中感悟到了什么?

播放:《牛顿由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 交流感受

2、交流资料

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很多人类由于奇思妙想而产生的一项项重大发明,谁能起来给大家讲一讲你搜集到的故事?

根据学生所讲课件出示人类发明潜水艇,发明飞机等。

3、小结:想象力是每个渴望创造的人成功的重要条件。如果牛顿对苹果落地熟视无睹;如果爱迪生甘于在烛光中生活;如果莱特兄弟没有飞翔的梦想„„那么,我们今天

就不会知道万有引力,不会有电灯、飞机„„这节课,就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进行一次奇妙的想象之旅吧。

板书课题:展开想象的翅膀

(二)合作学习,丰富想象

1、想象探秘

师:想象力让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奇妙,如此丰富多彩,那我们怎样才能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

(1)小组探讨

(2)全班交流,充分尊重学生的体验。

(要多提“假如„„将会„„”的问题,尽可能寻找不同的答案。

要多读书,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设想一切都是可能的,充满幻想。

问“如果„„是不是„„”的问题,越离奇越好。

做白日梦,让你的思想自由飞翔。„„)(3)小结:

师:同学们的方法各有千秋,非常奇妙。下面就让我们从平凡的事物—水,展开想象吧!

2、想象接龙

(1)课件演示“水的自述”

师:请同学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边听边看边想象。

(2)小组合作完成“水的分支图”

师:听了“水的自述”,你想到了什么?想到水壶、大海,还是想到小溪、桥梁?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从“水”字想象一些与它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事物,填在周围的圆圈里,小组合作完成“水的分支图”。

(3)汇报交流,互相补充

(4)小结

师:平凡的水带给了我们一个无穷的世界。可见想象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多么大的空间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央电视台的著名节目《异想天开》,领略想象的神奇与美妙。

(三)深化感悟,放飞想象

这两个活动放手让学生主持和。

1、异想天开

(1)课件: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异想天开》节目的一些精彩片断。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央电视台,掌声有请主持人吴梦。大家欢迎。

(2)创设情境: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中央电视台《异想天开》栏目的直播现场,我是主持人吴梦。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你有什么样的奇思妙想呢?愿意把你的奇思妙想告诉全国的少年朋友吗?掌声有请

(3)学生主持,各抒己见。

(4)评选想象之星。

2、小小设计师

(1)创设情境:既然想到了,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现在我们就离开中央电视台《异想天开》栏目的直播现场,坐上时空穿梭机到“未来世界”走一遭。看,未来世界真奇妙啊!你们看到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2)学生交流。

(3)和好朋友合作设计自己最喜欢的任何东西,可以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看谁的创意更合理,更新颖。

(4)展示创意,说说自己为什么这么设计?它的优势在哪?

(5)师生评价,颁发最具创意奖。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10.写作展开想像的翅膀 篇十

一、尊重主体, 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 确立怎样的师生关系, 是能否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在教学实践中, 只有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展学生的个性, 才能为创新学习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才能成为中学生积极探求、锐意创新、自由发挥个性的精神支柱和感情支撑。我们在教学中, 既让学生通过阅读, 使“文章本身教育学生”, 又让学生多角度地接触相关的材料, 包括前人的评价, 为他们提供思考的背景和驳难的材料, 并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做, 就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 不会将教参中的时代背景、教材分析生硬地套在所有的文章上, 也不会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前人的评价, 同时这样做的本身也是学生创新学习的过程。

二、鼓励质疑, 挖掘课堂中的创新学习的因素

语文教学的内容在创新学习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创新因素, 课堂中的学生有着丰富的创新潜力, 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善于挖掘和引导。 (1) 要学生创新, 语文教师本身必须先创新, 以自身的创新感染带动学生。无论对课文的导入, 还是对教材的分析、问题的提出、作业的布置、考试的方式, 都要体现创新精神, 不能因循守旧, 照本宣科。 (2) 鼓励质疑, 善于捕捉创新学习的信息。在语文课堂上, 引导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让学生认真阅读、深入思考, 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 也是创新思维的过程。 (3) 创设语文活动, 改革教学内容。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删去了“基本篇目”这节内容, 今后语文教学, 选用什么样版本, 教什么内容, 哪些文章可以补充, 哪些文章可以舍去, 这是我们语文教师的权力;同时, 语文课堂教学要吸收最新的人类文明成果。

三、鼓励想象, 让学生在创新空间中飞翔

我们在课堂上要用生动的语言, 描述事物形象, 丰富学生的想象, 让他们的想象展开翅膀, 让他们的思维遨游宇宙。语文课堂上, 读是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存储知识的主要途径, 也是训练学生想象能力的基础。诗歌、散文, 语言生动, 感情强烈, 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教学中可以借助语言文字, 运用形象思维, 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 唤起学生的内心视像。

四、改革教法, 让多媒体走进课堂

创新学习, 就是不拘泥、不守旧, 打破框框, 整体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改变。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已不适合创新学习的要求, 取而代之的将是录音、幻灯、录像、电视、电脑, 特别是多媒体电脑, 以其丰富的信息储备、快速的运行速度、强烈的感染力成为教师首选的创新辅助手段。声音、形象、颜色、光线变化多姿的组合效果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激活学生思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之音乐以其优美的旋律、细腻的诠释赢得人们的共鸣, 可以激活思维、强化理解、增强记忆。

上一篇:二期小小讲解员方案下一篇:党员践行红船精神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