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高效答题技巧

2024-09-04

高考数学高效答题技巧(通用11篇)

1.高考数学高效答题技巧 篇一

高考越来越近,考生们都在抓紧最后时间冲刺,相信各位家长及考生也在关注最后的冲刺阶段,数学作为重点科目,应该如何解题?考前应该做怎样的准备?

一、调整好状态,控制好自我。

(1)保持清醒。数学的考试时间在下午,建议同学们中午最好休息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其间尽量放松自己,从心理上暗示自己:只有静心休息才能确保考试时清醒。

(2)提前进入“角色”,考前做好准备.

按清单带齐一切用具,提前半小时到达考区,一方面可以消除紧张、稳定情绪、从容进场,另一方面也留有时间提前进入“角色”——让大脑开始简单的数学活动,进入单一的数学情境。如:1.清点一下用具是否带齐(笔、橡皮、作图工具、身份证、准考证等)。2.把一些基本数据、常用公式、重要定理在脑子里“过过电影”。3.最后看一眼难记易忘的知识点。4.互问互答一些不太复杂的问题。5.注意上厕所。

(3)按时到位。今年的答题卡不再单独发放,要求答在答题卷上,但发卷时间应在开考前5分钟内。建议同学们提前15~20分钟到达考场。

二、浏览试卷,确定考试策略

一般提前5分钟发卷,涂卡、填密封线内部分和座号后浏览试卷:试卷发下后,先利用2—3分钟时间迅速把试卷浏览一遍,检查试卷有无遗漏或差错,了解考题的难易程度、分值等概况以及试题的数目、类型、结构、占分比例、哪些是难题,同时根据考试时间分配做题时间,做到心中有数,把握全局,做题时心绪平定,得心应手。

三、巧妙制定答题顺序

在浏览完试卷后,对答题顺序基本上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尽快做出答题顺序,排序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自己对考试内容所掌握的程度和试题分值来确定答题顺序。

2.根据自己认为的难易程度,按“先易后难”“先小后大”“先熟后生”的原则排序。

四、提高解选择题的速度、填空题的准确度。

数学选择题是知识灵活运用,解题要求是只要结果、不要过程。因此,逆代法、估算法、特例法、排除法、数形结合法……尽显威力。12个选择题,若能把握得好,容易的一分钟一题,难题也不超过五分钟。由于选择题的特殊性,由此提出解选择题要求“快、准、巧”,忌讳“小题大做”。填空题也是只要结果、不要过程,因此要力求“完整、严密”。

五、审题要慢,做题要快,下手要准。

题目本身就是解除这道题的信息源,所以审题一定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只有细致地审题才能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找到解题方法后,书写要简明扼要,快速规范,不拖泥带水,牢记高考评分标准是按步给分,关键步骤不能丢,但允许合理省略非关键步骤。答题时,尽量使用数学语言、符号,这比文字叙述要节省而严谨。

六、保质保量拿下中下等题目。

中下题目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是试题的主要部分,是考生得分的主要来源。谁能保质保量地拿下这些题目,就已算是打了个胜仗,有了胜利在握的心理,对攻克高难题会更放得开。

七、要牢记分段得分的原则,规范答题。

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的准确、考虑的周密、书写的规范、语言的科学,防止被“分段扣点分”。

难题要学会①缺步解答:聪明的解题策略是,将它们分解为一系列的步骤,或者是一个个小问题,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②跳步答题:解题过程卡在某一过渡环节上是常见的。这时,我们可以假定某些结论是正确的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或从结论出发,看使结论成立需要什么条件。如果方向正确,就回过头来,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如果时间不允许,那么可以把前面的写下来,再写出“证实某步之后,继续有……”一直做到底,这就是跳步解答。也许,后来中间步骤又想出来,这时不要乱七八糟插上去,可补在后面。若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想不出来,可把第一问作“已知”,“先做第二问”,这也是跳步解答。今年仍是网上阅卷,望大家规范答题,减少隐形失分。

灵活调整时间。时间分配的目的是为了考试成功,要灵活掌握,随时巧变,不要墨守常规。

2.高考数学高效答题技巧 篇二

一、高考数学复习策略

1. 重视课本教材, 狠抓学生基础, 立足中低档题目, 降低复习的重心, 注重复习的过程, 稳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课本为基础, 全面整合知识, 总结方法, 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衔接, 抓知识点之间的“交集”, 这是高考命题的一个特点, 也是一个重点。而且我们要学会从基础知识中提炼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2. 选题要精, 方法要准, 例题要典型, 思路要清晰。

我们在选题时要注意题目的典型性、训练的目的性, 同时要对学生有针对性, 突出重点, 注重基础。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选题进行举一反三的练习, 使学生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做到由浅入深, 由特殊到一般, 真正做到“解一道题, 会一类题”。每个学生的能力会有不同, 但是高考中出现的“会而不对, 对而不全”是影响很多考生的一大问题, 所以我们做题时一定要多“回头看”, 多总结, 以便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 重视三轮复习法。

第一轮在这一阶段主要是查遗补忘, 梳理知识。在这一过程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对概念的理解一定要深刻、准确; (2) 明确公式、定理的原理及正逆推导的过程; (3) 掌握好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 寻找它们的交集点。教师对这一轮的复习一定要把工作做细, 使学生通过这一轮的复习能熟练解答课本上的例题、习题, 能概括出各单元的知识点以及典型题型及其通行的主要解法, 很重要的一点还要形成解题的规范化。

第二轮的重点是要突破, 整合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 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化和提高。教师要重点强调第一轮复习中暴露出来的知识弱点、整个考试过程中的出题重点、近年来高考命题的热点, 以及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考察。教师在这一轮还要重点针对规范化、分步得分、分情况讨论等应试技巧的训练。第二轮要做好从知识单一到知识综合、从部分到整体、从掌握到应用、从纵向思维到横向应用这几点的转化工作。但是这一轮要注意与第一轮的衔接, 不能过分提高。

第三轮, 教师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 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 集合近几年高考题的命题方向, 进行高考前的热身训练。模拟训练要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自身的实际, 仿真性的要做几套适合自己的综合性的模拟题, 目的不是“押宝”, 而是进行综合性的提高。同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考试技巧的培养, 高考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考察, 更是对临场发挥、应试策略、答题技巧的考察。第三轮不仅仅是考试, 做模拟题, 更是要想方设法的“得高分”。怎样审题?怎样寻找解题方法?关键步骤在哪里?

4. 时间安排建议。

高一、高二两年基本完成新课教学, 高三用一年时间进行全面复习, 具体安排如下:将高中所学知识分成十章, 于次年的三月初左右结束, 结束后进行一轮验收考试。之后到四月底进行第二轮复习, 即专题综合复习, 四月底进行二轮验收考试。再到六月初进行第三轮复习, 模拟高考强化训练套题。6月1日-6日调整心理, 回到基础, 准备参加高考。

二、高考答题技巧

在高考答题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两个原则:第一, 考试速度。考试讲究的是“任务完, 时间到”而不是“时间到, 任务完”, 要争分夺秒, 复习一定要有速度的训练, 避免“小题大做”。第二, 计算能力。数学就得做题, 做题就得运算, 虽然近几年计算量有所减少, 但并不是对计算能力降低了要求。学生要能熟练、准确、简捷、快速地运算。古语云:“授人以鱼, 只供一饭。授人以渔, 则终身受用无穷。”学知识, 更要学方法。学生要想在考场上做到游刃有余, 就要遵循以下几点。

1. 调整好状态, 控制好自我。

(1) 保持清醒。数学的考试时间在下午, 建议同学们中午最好休息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 其间尽量放松自己, 从心理上暗示自己:只有静心休息才能确保考试时清醒。 (2) 按时到位。发卷时间一般在开考前5-10分钟内, 建议同学们提前15-20分钟到达考场。

2. 通览试卷, 树立自信。

刚拿到试卷, 一般心情比较紧张, 此时不易匆忙作答, 应从头到尾、通览全卷, 哪些是一定会做的题要心中有数, 先易后难, 稳定情绪。答题时, 见到简单题, 要细心, 莫忘乎所以;面对偏难的题, 要耐心, 不能急。

3. 提高解选择题的速度、填空题的准确度。

数学选择题是知识的灵活运用, 解题要求是只要结果, 不要过程。因此, 逆代法、估算法、特例法、排除法、数形结合法……尽显威力。对于选择题, 若能把握得好, 容易的一分钟一题, 难题也不超过五分钟。由于选择题的特殊性, 由此提出解选择题要求“快、准、巧”, 忌讳“小题大做”。填空题也是只要结果, 不要过程, 因此要力求“完整、严密”。

4. 审题要慢, 做题要快, 下手要准。

题目本身就是破解这道题的信息源, 所以审题一定要逐字逐句看清楚, 只有细致地审题才能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找到解题方法后, 书写要简明扼要, 快速规范, 不拖泥带水, 牢记高考评分标准是按步给分, 关键步骤不能丢, 但允许合理省略非关键步骤。答题时, 尽量使用数学语言、符号, 这比文字叙述要节省、严谨。

5. 保质保量拿下中下等题目。

中下题目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 是试题的主要部分, 是考生得分的主要来源。谁能保质保量地拿下这些题目, 就已算是打了个胜仗, 有了胜券在握的心理, 对攻克高难题会更放得开。学生要牢记分段得分的原则, 规范答题。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的准确、考虑的周密、书写的规范、语言的科学, 防止被“分段扣点分”。难题要学会: (1) 缺步解答。聪明的解题策略是, 将它们分解为一系列的步骤, 或者是一个个小问题, 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 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特别是那些解题层次明显的题目, 或者是已经程序化了的方法, 每进行一步得分点的演算都可以得分, 最后结论虽然未得出, 但分数却已过半。 (2) 跳步答题。解题过程卡在某一过渡环节上是常见的, 这时, 我们可以假定某些结论是正确的往后推, 看能否得到结论, 或从结论出发, 看使结论成立需要什么条件, 如果方向正确, 就回过头来, 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如果时间不允许, 那么可以把前面的写下来, 再写出“证实某步之后, 继续有……”。

参考文献

[1].李志强.浅析初中数学应试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 (6) .

[2].孙金霞.石海峰.浅谈高中数学考试技巧[J].新课程 (教研) 2011 (11) .

[3].翟绍锋.数学:既要“会学”, 又要“善考”[J].考试 (高考族) 2007 (12) .

3.高考数学高效答题技巧 篇三

在看了本期数学老师的讲解后,想必大家对如何攻克高考几何题有了一定的启示,但是仅仅是有了如上的应对之策是不够的。高考数学考的内容多、范围广,由于篇幅的限制,在这里不能针对每个题型进行一一讲解,故在此整理了一些关于2011年高考数学答题策略与技巧的内容,以作补充。

一、答题策略选择

1先易后难,这个做题方式在数学卷上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说,选择题的后两题,填空题的后一题,解答题的后两题是难题。当然,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有的简单题目也可能是自己的难题,所以题目的难易只能由自己确定。一般来说,小题思考1分钟还没有建立解答方案,则应采取“暂时性放弃”,把自己可做的题目做完再回头解答;

2选择题有其独特的解答方法,切记不要“小题大做”;

3注意解答题按步骤给分,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与问题的联系写出可能用到的公式、方法、或是判断。虽然不能完全解答,但是也要把自己的想法与做法写到答卷上。多写不会扣分,写了就可能得分。

二、答题思维方法

1函数或方程或不等式的题目,先直接思考后建立三者的联系。首先考虑定义域,其次使用“三合一定理”。

2如果在方程或是不等式中出现超越式,优先选择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

3面对含有参数的初等函数来说,在思考的时候应该抓住参数没有影响到的不变的性质。如所过的定点,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或是其他;

4选择与填空中出现不等式的题目,优选特殊值法:

5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应该建立关于参数的等式或是不等式,用函数的定义域或是值域或是解不等式完成,在对式子变形的过程中,优先选择分离参数的方法;

6圆锥曲线的题目优先选择它们的定义完成;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问题,若与弦的中点有关,选择设而不求点差法,与弦的中点无关,选择韦达定理公式法;使用韦达定理必须先考虑是否为二次及根的判别式。

4.高考数学答题策略技巧 篇四

1.极端性原则:将所要研究的问题向极端状态进行分析,使因果关系变得更加明显,从而达到迅速解决问题的目的。极端性多数应用在求极值、取值范围、解析几何上面,很多计算步骤繁琐、计算量大的题,一但采用极端性去分析,那么就能瞬间解决问题。

2.剔除法:利用已知条件和选择支所提供的信息,从四个选项中剔除掉三个错误的答案,从而达到正确选择的目的。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尤其是答案为定值,或者有数值范围时,取特殊点代入验证即可排除。

3.数形结合法:由题目条件,作出符合题意的图形或图象,借助图形或图象的直观性,经过简单的推理或计算,从而得出答案的方法。数形结合的好处就是直观,甚至可以用量角尺直接量出结果来。

5.高考数学答题策略与技巧 篇五

一、历年高考数学试卷的启发

1.试卷上有参考公式,80%是有用的,它为你的解题指引了方向;

2.解答题的各小问之间有一种阶梯关系,通常后面的问要使用前问的结论。如果前问是证明,即使不会证明结论,该结论在后问中也可以使用。当然,我们也要考虑结论的独立性;

3.注意题目中的小括号括起来的部分,那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二、答题策略选择

1.先易后难是所有科目应该遵循的原则,而数学卷上显得更为重要。一般来说,选择题的后两题,填空题的后一题,解答题的后两题是难题。当然,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有的简单题目也可能是自己的难题,所以题目的难易只能由自己确定。一般来说,小题思考1分钟还没有建立解答方案,则应采取“暂时性放弃”,把自己可做的题目做完再回头解答;

2.选择题有其独特的解答方法,首先重点把握选择支也是已知条件,利用选择支之间的关系可能使你的答案更准确。切记不要“小题大做”。注意解答题按步骤给分,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与问题的联系写出可能用到的公式、方法、或是判断。虽然不能完全解答,但是也要把自己的想法与做法写到答卷上。多写不会扣分,写了就可能得分。

三、答题思想方法

1.函数或方程或不等式的题目,先直接思考后建立三者的联系。首先考虑定义域,其次使用“三合一定理”。

2.如果在方程或是不等式中出现超越式,优先选择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面对含有参数的初等函数来说,在研究的时候应该抓住参数没有影响到的不变的性质。如所过的定点,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或是……;

4.选择与填空中出现不等式的题目,优选特殊值法;

5.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应该建立关于参数的等式或是不等式,用函数的定义域或是值域或是解不等式完成,在对式子变形的过程中,优先选择分离参数的方法;

6.恒成立问题或是它的反面,可以转化为最值问题,注意二次函数的应用,灵活使用闭区间上的最值,分类讨论的思想,分类讨论应该不重复不遗漏;

7.圆锥曲线的题目优先选择它们的定义完成,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问题,若与弦的中点有关,选择设而不求点差法,与弦的中点无关,选择韦达定理公式法;使用韦达定理必须先考虑是否为二次及根的判别式;

8.求曲线方程的题目,如果知道曲线的形状,则可选择待定系数法,如果不知道曲线的形状,则所用的步骤为建系、设点、列式、化简(注意去掉不符合条件的特殊点);

9.求椭圆或是双曲线的离心率,建立关于a、b、c之间的关系等式即可;

10.三角函数求周期、单调区间或是最值,优先考虑化为一次同角弦函数,然后使用辅助角公式解答;解三角形的题目,重视内角和定理的使用;与向量联系的题目,注意向量角的范围;

11.数列的题目与和有关,优选和通公式,优选作差的方法;注意归纳、猜想之后证明;猜想的方向是两种特殊数列;解答的时候注意使用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体会方程的思想;

12.立体几何第一问如果是为建系服务的,一定用传统做法完成,如果不是,可以从第一问开始就建系完成;注意向量角与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都不相同,熟练掌握它们之间的三角函数值的转化;锥体体积的计算注意系数1/3,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注意系数1/2;与球有关的题目也不得不防,注意连接“心心距”创造直角三角形解题;

13.导数的题目常规的一般不难,但要注意解题的层次与步骤,如果要用构造函数证明不等式,可从已知或是前问中找到突破口,必要时应该放弃;重视几何意义的应用,注意点是否在曲线上;

14.概率的题目如果出解答题,应该先设事件,然后写出使用公式的理由,当然要注意步骤的多少决定解答的详略;如果有分布列,则概率和为1是检验正确与否的重要途径;

15.三选二的三题中,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注意转化的方法,不等式题目注意柯西与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平面几何重视与圆有关的知积,必要时可以测量;

16.遇到复杂的式子可以用换元法,使用换元法必须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围,有勾股定理型的已知,可使用三角换元来完成;

17.注意概率分布中的二项分布,二项式定理中的通项公式的使用与赋值的方法,排列组合中的枚举法,全称与特称命题的否定写法,取值范或是不等式的解的端点能否取到需单独验证,用点斜式或斜截式方程的时候考虑斜率是否存在等;

18.绝对值问题优先选择去绝对值,去绝对值优先选择使用定义;

19.与平移有关的,注意口诀“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只用于函数,沿向量平移一定要使用平移公式完成;

20.关于中心对称问题,只需使用中点坐标公式就可以,关于轴对称问题,注意两个等式的运用:一是垂直,一是中点在对称轴上。

四.每分必争

1.答题时间共120分,而你要答分数为150分的考卷,算一算就知道,每分钟应该解答1分多的题目,所以每1分钟的时间都是重要的。试卷发到手中首先完成必要的检查(是否有印刷不清楚的地方)与填涂。之后剩下的时间就马上看试卷中可能使用到的公式,做到心中有数。用心算简单的题目,必要时动一动笔也不是不行(你是写名字或是写一个字母没有人去区分)。

2.在分数上也是每分必争。你得到89分与得到90分,虽然只差1分,但是有本质的不同,一个是不合格一个是合格。高考中,你得556分与得557分,虽然只差1分,但是它决定你是否可以上重本线,关系到你的一生。所以,在答卷的时候要精益求精。对选择题的每一个选择支进行评估,看与你选的相似的那个是不是更准确?填空题的范围书写是不是集合形式,是不是少或多了一个端点?是不是有一个解应该舍去而没舍?解答题的步骤是不是按照公式、代数、结果的格式完成的,应用题是不是设、列、画(线性归化)、解、答?根据已知条件你还能联想到什么?把它写在考卷上,也许它就是你需要的关键的1分,为什么不去做呢?

3.答题的时间紧张是所有同学的感觉,想让它变成宽松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学会放弃,准确的判断把该放弃的放弃,就为你多得1分提供了前提。

4.冷静一下,表面是耽误了时间,其实是为自己赢得了机会,可能创造出奇迹。在头脑混乱的时候,不防停下来,喝口水,深吸一口气,再慢慢呼出,就在呼出的同时,你就会得到灵感。

5.题目分析受挫,很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已知条件被你忽略,所以重新读题,仔细读题才能有所发现,不能停留在某一固定的思维层面不变。联想你做过的类似的题目的解题方法,把不熟悉的转化为你熟悉的也许就是成功。

6.成人高考数学答题技巧 篇六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题条件,通过审题,可以掌握用于解题的第一手资料--已知条件,弄清题目要求。

审题的第一个关键:将有关概念、公式、定理等基础知识加以集中整理。凡在题中出现的概念、公式、性质等内容都是平时理解、记忆、运用的重点,也是我们在解选择题时首先需要回忆的对象。

审题的第二个关键:发现题材中的“机关”-- 题目中的一些隐含条件,往往是该题“价值”之所在,也是我们失分的“隐患”.

除此而外,审题的过程还是一个解题方法的抉择过程,开拓的解题思路能使我们心涌如潮,适宜的解题方法则帮助我们事半功倍。

2、反复析题,去伪存真

析题就是剖析题意。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对全题进行反复的分析和解剖,从而为正确解题寻得路径。因此,析题的过程就是根据题意,联系知识,形成思路的过程。由于选择题具有相近、相关的特点,有时“真作假时假亦真”,对于一些似是而非的选项,我们可以结合题目,将选项逐一比较,用一些“虚拟式”的“如果”,加以分析与验证,从而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3、抓往关键,全面分析

在解题过程中,通过审题、析题后找到题目的关键所在是十分重要的,从关键处入手,找突破口,联系知识进行全面的分析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就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解出正确的答案。

4、反复检查,认真核对

7.高考英语语法填空题答题技巧 篇七

一、纯空格题答题技巧

2014年高考全国一卷和二卷中各有三道题设置是纯空格。相对来说,纯空格题做起来难度大一点,它要求考生不仅要有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而且还要有整体理解语篇的能力并熟悉有关搭配和惯用法。一般来讲,纯空格通常涉及的词有:介词、连词、冠词、情态动词、从句引导词、助动词、短语搭配以及上下文语境暗示词等。可使用下列技巧解答:

(1)在简单句和并列句中,若句子缺少主语或者宾语,一般要填代词, 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不定代词等。 如:

Some of my friends who had been there before said it was a wonderful destination.(2014年广东卷)

When the time came for me to say goodbye to my friends in the village, I wanted to reward the old woman for the trouble I had caused her. (2007年广东卷)

(2)名词前面若没有限定词,就要填上冠词、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不定代词等修饰语。如:

Now,years later,this river is one ofthemost outstanding examples of environmental cleanup.(2014年全国一卷)

She apologized for the mistake and gave us a spare VIP room on the top floor.(2014年广东卷)

(3)名词或代词在句中不作主语、 表语或者动词宾语,而是作状语或者补语等时,其前一般要填介词。如:

I got a place next to the window.(2014年全国二卷)

I didn’t understand why this would happen and my credit card had been charged for the reservation.(2014年广东卷)

(4)若两个功能对称的单词或者短语之间没有连接词时,很有可能要填连词and,but,or等。如:

But the river wasn’t changed in a few days or even in a few months.(2014年全国一卷)

We were told that our rooms hadn’t been reserved for that week,but for the week after.(2014年广东卷)

(5)若两个主谓结构之间没有连词,也没有分号或句号,一定是填并列连词连接成并列句或关系词引导定语从句、从属连词引导名词性从句和状语从句等。如:

There were many people waiting at the bus stop,and some of them looked very anxious and disappointed.(2014年全国二卷)

I didn’t understand why this would happen and my credit card had been charged for the reservation.(2014年广东卷)

(6)根据it的不同句式完成纯空格题。如:

It was only after I heard she became sick that I learned she couldn’t eat some kinds of food.(强调句式,因为it was...that可以去掉。)

It was already eight o’clock when we arrived home yesterday.(it指时间, when引导时间状语从句。)

(7)根据常见倒装句所用词only,so,neither,never,hardly,seldom,not...until等完成纯空格题。如:

“Did anyone lose a suitcase at the last stop?”(一般疑问句需要加助动词构成倒装。2014年全国二卷)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learn English well to communicate with foreigners.(only强调除主语以外的成分,后面的句子要倒装。)

He didn’t go to bed until I got home after work.(固定结构)

(8)根据sosuch...that以及more ... than结构完成纯空格题。如:

She is so lovely a girl that all the teachers like her.

He is such a hardworking boy that he always wins the first place in the exams.

He is more busy than lazy.

二、有提示词题答题技巧

有提示词的题相对来说简单一些, 一般需要填一个或者多个单词,考查名词单复数、动词时态语态和非谓语形式、 形容词副词互变和比较等级等。要求考生熟悉有关语法知识,整体理解语篇和句子结构,准确完成此类题目。通常可使用下列技巧解答:

(1)与主语构成主谓结构时,需要变成动词的正确时态和语态。如:

A boy on a bike caught(catch) my attention.(2014年全国二卷)

It was (be) unimaginable that it could ever be cleaned up.(2014年全国二卷)

(2)在句中不作谓语的动词要变成正确的非谓语动词形式。如:

There were many people waiting at the bus stop,and some of them looked very anxious and disappointed (disappoint).(2014年全国二卷)

I heard a passenger behind me shouting to the driver,but he refused to stop (stop) until we reached the next stop. Still,the boy kept riding (ride).(2014年全国二卷)

It took years of work to reduce (reduce) the industrial pollution and clean the water.(2014年全国一卷)

One morning,I was waiting at the bus stop,worried about being (be) late for school.(2014年全国二卷)

(3)若原文中有介词、冠词、物主代词、形容词,后面的词应该变为正确的名词;若修饰形容词、副词、动词以及整个句子那就要用副词;在句中作表语多为形容词、名词或者代词宾格等。 如:

And the crowd of strangers suddenly(sudden) became friendly to one another. (2014年全国二卷)

The river was so polluted that it actually (actual) caught fire and burned.(2014年全国一卷)

While there are amazing stories of instant transformation, for most of us the changes (change) are gradual and require a lot of effort and work,like cleaning up a polluted river. Just be patient.(2014年全国一卷)

Oh, dear! It’s me mine (I).(2014年全国二卷)

Just be patient (patience). (2014年全国一卷)

(4)在表示比较范围的in或者of介词短语中有定冠词the时,通常用最高级,在than之前以及根据语境使用比较级。如:

Finally,that hard work paid off and now the water in the river is cleaner (clean) than ever.(2014年全国一卷)

8.解密高考生物答题技巧 篇八

【关键词】高考生物 答题技巧 生物课程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主要分为单选题、填空题、图表题及实验题四个模块,笔者通过十余年的高中生物教学,总结出一些针对此四个模块的解题方法,不甚成熟,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解密单选题

单选题在高考生物中占有很大的分值,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选择题做得好坏,直接决定高考生物科的成败。由于选择题已给出选项,因而在解答过程中有一定的特殊性。

例1(2011年湖南高考题)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

B 该实例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 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

D 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解析 A项已然告诉考生肾上腺素可作用心脏,故心脏为其靶器官之一,该过程既包含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在内,B项正确。而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D项正确。肾上腺素是一种内分泌激素,它通过体液运输到相应的靶器官而发挥调节作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是电信号,而肾上腺素是一种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号,C项错误,答案选C项。

二、解密填空题

填空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要求考生对课本知识有一定的理解。通常是对某一章节或将某几个章节糅合在一起后的内容的考查,考生需要一定的知识深度和广度才能顺序答题。

例2(2011年湖南高考题)回答问题:(1)人体肝细胞可产生一种分泌蛋白( 称为蛋白A)运出细胞后进入血液。已知内质网、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参与了蛋白A的合成和运输,则这些细胞器在蛋白A合成和运输过程中行使功能的顺序是 、 、 。人体的胰岛素细胞中 (含有,不含有)蛋白A基因。

(2)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提取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在这个过程中, 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的 细胞可以产生抗体。经过一段时间后,用大肠杆菌AKP进行第二次免疫, 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上述免疫属于

(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

解析 (1)氨基酸首先在核糖体中脱水缩合成肽链,然后肽链被运输到内质网进行初步加工得到不成熟蛋白质,初步加工完后再被运输到高尔基体进行深加工,最后就得到成熟的蛋白质。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人的全部遗传物质,也即是基因,所以人体的胰岛素细胞中含有蛋白A基因。(2)在第一次免疫过程中,B细胞在少数抗原和来自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大部分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少部分成为记忆细胞。当相同抗原再次刺激机体时,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由于该过程有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参与,故为机体的第三道免疫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答案见解析。

三、解密图表题

在历年高考当中,图表题备受高考命题组专家的青睐,而且在近几年高考当中,其所占分值越来越大。

例3(2011年湖南高考题)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 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下图。

回答问题:

(1)图中物质A是 (C?化合物,C5化合物)。

(2)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物质B的浓度比A的低,原因是 。

将CO2浓度从1%迅速降低到0.003%后,物质B浓度升高的原因是 。

(3)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暗反应中C?和 C5 化合物浓度达到稳定时,物质A的浓度将比B的

(高、低)。

(4)CO2 浓度为0.003%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的光照强度比CO2浓度为1%时的 (高、低),原因是 。

解析 (1)将植物由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CO2浓度降低,C?浓度降低,C5浓度增加,故A表示C?化合物。(2)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由于暗反应速率在该环境中已达到一个稳定状态,故C?和C5含量处于稳定,C?量为C5量的2倍,当CO2浓度由1%降到0.003%后,CO2浓度降低,消耗C5量减少,积累下来的C5量增加,另由于CO2浓度突然降低时,C5的合成速率不变,故C5量总体表现为增加。(3)当C?和C5浓度达到稳定时,C?浓度为C5浓度的2倍,故物质A浓度比物质B的高。(4)由于CO2浓度低,暗反应的速率也低,所需的ATP和[H]较少,故所需的光照强度也较低。答案见解析。

四、解密实验题

从近几年高考中不难发现,生物实验题出题灵活,考查能力性强。

例4(2015年湖南高考题)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s。处理结束时测定各组材料中光合作用产物的含量。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

A组: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6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50%。

B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7.5s;光合作用產物的相对含量为70%。

C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3.75ms(毫秒);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

D组(对照组):光照时间为13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100%。

回答问题:

(1)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是______;C组和D组的实验结果可表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要______,这些反应发生的部位是叶绿体的______。

(2)A、B、C三组处理相比,随着______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______能够及时利用与及时再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

解析 (1)C组只用了D组一半的光照时间,其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却是D组的94%。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高于D组。由此说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要光照,即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2)A、B、C三组处理相比,光照和黑暗交替频率增加,使光下产生的ATP和[H]增加,为暗反应提供了更多的原料和物质,从而增加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答案见解析。

以上就是笔者对高考生物解题技巧的一些粗略看法,一家之言,望读者批评指正。高考,对于一个考生来说是一个挑战,不仅考验考生的知识水平,也考验他们坚强的毅力;同时,高考又是一个机遇,很多考生通过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最后,衷心祝愿将要高考的莘莘学子考试成功。

参考文献:

[1]2011年湖南高考理综题

9.高考数学答题技巧及时间分配 篇九

合理分配数学答题时间

大家都知道,高考数学考试分为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大部分,由于三部分所占的分数份额不同,难度不同,考生可以就自己平时的速度,将这三者的答题时间合理分配。这三个部分,相对来说,高考数学选择题是可以通过排除法、答案代入法、任意数字代入法等方式得到答案,需要的时间也相对较少,填空题的计算过程通常不会太复杂,每个空格所占的分数也不会很高,因此,高考中要适当地将时间留给更好做数学解答题。

做题选择由简到难的方式

高考考生们,想要在高考中取得高分,切记遇到难题不愿意、不甘心放弃,要懂得适当地迂回战术,遇到难题先将其略过,等到其他题目都完成以后,利用剩下的时间再慢慢研究,避免得不偿失的状况出现,还可以节省时间,分配出高考数学难题答题时间。并且,数学解答题每写出一个步骤,所得到的分数,都远远可能高于一道数学选择题或者填空题的分数,因此,做题也要分清轻重。

养成检查的好习惯

有很大一部分高考考生,都会在公布答案之后大呼遗憾,因为很多失分都是不应该的,都是不经意地疏忽造成的。所以,当这种习惯养成,即便是在紧张的高考场上,也能够自然而然地以平和的心态检查下去,减少不必要的数学失分情况出现。

高考数学填空题答题套路和技巧

1.直接法:这是解填空题的基本方法,它是直接从题设条件出发、利用定义、定理、性质、公式等知识,通过变形、推理、运算等过程,直接得到结果。

2.特殊化法:当填空题的结论唯一或题设条件中提供的信息暗示答案是一个定值时,可以把题中变化的不定量用特殊值代替,即可以得到正确结果。

3.数形结合法:对于一些含有几何背景的填空题,若能数中思形,以形助数,则往往可以简捷地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的结果。

4.等价转化法:通过“化复杂为简单、化陌生为熟悉”,将问题等价地转化成便于解决的问题,从而得出正确的结果。

5.图像法:借助图形的直观形,通过数形结合,迅速作出判断的方法称为图像法。文氏图、三角函数线、函数的图像及方程的曲线等,都是常用的图形。

6.构造法:在解题时有时需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新的模式解题,这种设计工作,通常称之为构造模式解法,简称构造法。

高考数学解答题套路和技巧

1.三角变换与三角函数的性质问题

解题方法:①不同角化同角;②降幂扩角 ;③化f(x)=Asin(ωx+φ)+h ;④结合性质求解。

答题步骤:

①化简: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一般化成y=Asin(ωx+φ)+h的形式,即化为“一角、一次、一函数”的形式。

②整体代换:将ωx+φ看作一个整体,利用y=sin x,y=cos x的性质确定条件。

③求解:利用ωx+φ的范围求条件解得函数y=Asin(ωx+φ)+h的性质,写出结果。

2.解三角形问题

解题方法:

(1) ①化简变形;②用余弦定理转化为边的关系;③变形证明。

(2) ①用余弦定理表示角;②用基本不等式求范围;③确定角的取值范围。

答题步骤:

①定条件:即确定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所求,在图形中标注出来,然后确定转化的方向。

②定工具:即根据条件和所求,合理选择转化的工具,实施边角之间的互化。

③求结果。

3.数列的通项、求和问题

解题方法:①先求某一项,或者找到数列的关系式;②求通项公式;③求数列和通式。

答题步骤:

①找递推:根据已知条件确定数列相邻两项之间的关系,即找数列的递推公式。

②求通项:根据数列递推公式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求通项公式,或利用累加法或累乘法求通项公式。

③定方法:根据数列表达式的结构特征确定求和方法(如公式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分组法等)。

④写步骤:规范写出求和步骤。

4.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

解题思路:

(1)①标记事件;②对事件分解;③计算概率。

(2)①确定ξ取值;②计算概率;③得分布列;④求数学期望。

答题步骤:

①定元:根据已知条件确定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取值。

②定性:明确每个随机变量取值所对应的事件。

③定型:确定事件的概率模型和计算公式。

④计算:计算随机变量取每一个值的概率。

⑤列表:列出分布列。

⑥求解:根据均值、方差公式求解其值。

5.圆锥曲线中的范围问题

解题思路;①设方程;②解系数;③得结论。

答题步骤:

①提关系:从题设条件中提取不等关系式。

②找函数:用一个变量表示目标变量,代入不等关系式。

③得范围:通过求解含目标变量的不等式,得所求参数的范围。

6.解析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

解题思路:①一般先假设这种情况成立(点存在、直线存在、位置关系存在等);②将上面的假设代入已知条件求解;③得出结论。

答题步骤:

①先假定:假设结论成立。

②再推理:以假设结论成立为条件,进行推理求解。

10.浅谈高考听力答题技巧 篇十

关键词:高考听力;调整心态;认真审题;区分主次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2-061-1

众所周知,江苏高考英语试卷中的第一部分就是听力,听力二十小题共20分,占整个英语高考试卷的1/6分值。而对于很多考生来说,如果听力没做好的话,对他的心理就会有很大的影响,情绪控制不好,严重影响后面的解题。因此,听力能否做好取得较好的成绩,对考生的英语整体成绩影响极大。

由于听力一直以来都是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弱项,许多考生又对听力测试具有严重的畏惧心理,而且听力本身具有瞬时效应,所以,考生要能沉着应对听力测试并发挥出最佳水平,除了平时要多听多练,打下扎实的基础外,还应掌握一定的听力应试技巧,从而取得听力高分。下面就如何提高高考英语听力作一些粗浅的探索。

一、调整心态,充分准备

俗话说“Well begun is half done”。因此,前往考场前,考生可以争取时间听一些听力磁带,给大脑进行热身,让听觉神经兴奋起来,使大脑提前进入状态,以免在听力开始播放时思维跟不上,而影响正常发挥。同时,进入考场后,考生应尽快消除一切情绪干扰,身心放松,沉着冷静,保持良好的心态,使自己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并能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听力测试上,从而保持最佳竞技状态,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认真审题,合理预测

考生拿到试卷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抓紧时间认真快速浏览问题和选项,学会根据选项大胆预测要点,理解揣测说话人的意图。然后带着问题和意图有针对性地去听,从材料中捕捉相对应的关键词和句,从而做出正确判断,做到有的放矢。例如:

1. What was the man doing?

A. Buying clothes B. Selling clothes

C. Having a suit made

2. Why didnt the person take the suit?

A. It was too big. B. It was too expensive.

C. It was out of fashion.

通过快速阅读,从第2题中的“take the suit”,考生不难预测到the man应该是在服装店买衣服,这样就可预测第1题答案为A。听完录音,就可以对预测的内容加以肯定,答案确实为A。

对于这一点,在听力测试的第一大项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第一部分的每一段对话仅读一遍,考生往往不能完全听清对话内容,解题不太有把握。这时,合理的预测对考生的解题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瞄准题意,边听边记

听录音材料时,考生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整体内容的理解上,重在听懂每句话的意思和内涵。只有领会了大意,明确了话题,才能对对话内容有整体了解,从而做好主旨大意题。另外,在听的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对话中的人物转换与时间地点等的判定,并根据题意,缩小材料范围,捕捉具有某一语境特征的信息词,边听边写下有关when, where, who, what, why, how等方面的关键词,以便解题时使用。记的时候不妨采用速记法,笔画越少越好,越简单越好,只要你自己能够看懂就行。例如:当听到W:The plane takes off at nine thirty. M:Well, we still have fifty minutes. 这时,考生就可在试卷或草稿纸上写下9:30/50这样的数字,即飞机起飞时间为930,离现在还有50分钟,那么问题选项就一目了然了。

What time is it now?

A. 8:40 B. 9:00 C. 8:30

根据之前的记录,很快就能确定A为正确答案。

四、诸多信息,区分主次

在听的过程中,要注意抓主题句,因为主题句几乎能完全体现听力材料的中心思想。通常情况下,短文或独白的主题句往往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有的也会出现在句末或句中。对话中,则要抓住开头的前几句,这一般会是主题所在。同时,考生还要注意录音材料中重读的实词以及一些表示思路转向的信息词,如表示转折的but, however, while, yet等,表示顺序的firstly, secondly, thirdly, next, finally等,表示原因的because, since, therefore, now that等,表示否定的no, not, never, hardly, seldom, neither等。只有抓住这些词才能把握说话者的真正意图,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五、弃前保后,弃小保大

在听音过程中,难免遇到听不懂听不清的词语或句子,这时千万不要慌张,不要停下来思考,不要强迫自己停留在个别单词或句子上;要学会放弃,迅速跟上录音速度,把句子或段落连续听完,也许听完后对不懂的听不清的词也能猜出一二,否则只会顾此失彼。只有连续不断才能不贻误后面的内容,不因为某一小题找不到答案而影响其他对话的解答。在所有内容都听完后,对于没把握的不会回答的题目千万不能让它空着,考生可回头凭自己的印象采取排除法,根据第一印象将没听明白的部分题目做完。

11.提高高考材料问答题得分率的技巧 篇十一

材料问答题也是高考历史中最棘手的问题。对于那些阅读能力低、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好、缺少审题解题技巧、缺少训练的学生来说, 一是读懂材料难, 二是理解题意难, 三是组织答案难。要解决上述问题, 提高得分率, 实际上是要解决材料问答题的解题思路问题。

一、“三读”材料

首先是浏览。扫描式阅读, 便于总揽全局。快速通读, 要求是大概确定解析对象和时空条件, 也就是知道材料涉及的是古代还是近代或者现代, 是中国还是外国, 是政治经济军事还是外交思想文化, 一般可以根据材料的出处、按语、注释或内容来确认。

其次是精读。弄清材料中的史实与观点, 弄清材料之间的关系, 以及材料与问题的关系。联系课本, 笔记内容, 寻找有关的内容和观点, 然后迅速简单记在草稿纸上, 将材料信息与教材具体章节和内容建立联系。不同类型的材料在阅读上又各有其特点。

1. 文字型材料题:

用语文阅读分析法。长文分段, 短文分句, 一句分成分。引言一般给出材料出处。括号是对某句或段的注释;分号讲的是并列关系;注意省略号两头, 省掉的是不重要的, 留下的是关键信息。正确阅读理解材料, 用唯物史观、辩证法看问题, 透过表面语言深入认识, 看到事物本质, 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 站在历史知识体系的高度进行阅读。

2. 表格型材料题:

是以数字表格或图像变化为信息载体, 通过一定的数量关系来反映事物的变化规律。所以, 要通过图表材料所呈现出的数字或线段的变化, 来确定材料所要展示的信息。从纵横两方面看其“趋势”、“状况”;看数据的变化要注意动态词的使用。标题是该图表材料的中心意思, 对理解图表的中心观点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因此要判读图表标题所表达的变化内容。

3. 图画型材料题:

其文物图片是显性信息, 对此我们只需要抓住外形和文物上附着的文字、图案即可。隐性信息解题时需要把它当成文物实物, 充分想象能从这一实物中获取信息。多幅图片要把握图片之间的联系。历史地图, 应抓住地图反映的主题内容, 掌握其分布情况, 或反映的基本局势, 以及地图中所有文字提示。漫画, 标题最重要, 画中的语言文字, 要用心琢磨, 细心品味;要认真观看漫画的画面, 特别是看漫画的夸张之处, 要综合考虑各种要素, 揭示漫画的真正寓意。

再次是结合问题重点读。要将各个问题当作一个有机整体进行思考, 不可分割, 因为各种问题是围绕一个中心设置的。带着材料题的设问读材料, 主要是根据问题,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 从材料中最大限度获取有效的答题信息。

有效信息是指提供的材料和设问有关, 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与课本知识有关且有助于确定试题考查的知识范围的词语或句子, 它能迅速帮助咱们与课本建立联系;另一种是与要求回答的内容有关, 能够转化为部分答案的语句。

从材料内容与设问角度找取相关点。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 把设问放到材料中互相对照, 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 或从设问的行文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 以纠正在答题时抛开材料或设问, 随意发挥、答非所问的错误倾向。如果材料中有效信息较多的话, 要对材料中的史实与观点 (评论) 分点或分层。

二、“六审”设问

不管是哪种类型, 审题时都要做到“六审”:审提示语, 它给我们提供了解题的基本思路和答题的方式;审限定语, 它让我们明确了时间、空间、角度、程度等方面的限制;审中心词, 它提示的是答题所围绕的中心内容;审求答语, 它告诉我们须回答的具体方面;审分值, 答多答少, 做到心中有数;审问题间及问题内部的关系, 是并列、递进还是因果以便答题流畅自然;审设问, 实际上是与第三次读材料 (结合问题重点读) 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不能截然分开。在明确“六审”要求的基础上, 就能在材料中准确地找出有效信息。

三、完成答案的“九个注意”

材料的读, 设问的审, 只是为最后的解答作准备, 答才是最终的落脚点。这个落脚点是否准确、恰当、完美, 是否能够充分体现命题的意图, 还要做到“九个注意”:

注意问题的四种提法: (1) “根据材料, 指出 (或概括、归纳) ……” (2) “根据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 (或概括、归纳等) ……” (3) “结合所学知识……” (4) “综合……材料……谈认识”, 关注这些提法, 主要是为了明确答案的来源指向。如第 (4) 种, 要求紧扣材料主题和史实, 理性思考后得出对现实有指导意义的结论。注意简要列出提纲:一个意思用一个字或者两个字, 防止漏掉角度、层次、要点。注意“怎么问就怎么答”。注意书写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工整化:用专有名词、习惯用语先概括要点后分析, 尽量做到点多、面广、话短。注意行文做到逻辑严密、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注意答好第一问是解答递进式材料题的关键:答对了第一问, 其他问会迎刃而解。因此, 答第一问要细心。注意对材料作多方面的考虑, 既要分析材料的显性含义, 又要分析材料的隐性含义, 全面考虑问题的正、反面, 力求准确。注意史学观点的运用。注意难题不留空白。

上一篇:五一劳动节搞笑整人短信,搞笑五一短信下一篇:报批报建经理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