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问难

2024-07-03

质疑问难(共8篇)

1.质疑问难 篇一

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衡南县三塘完小 蒋朝阳

著名科学家杨振宇曾作过这样的对比:中国留学生在美学习时,学习成绩往往比美国的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的少得多。何以造成这样的差距?杨振宇认为主要是因为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提出问题;中国教育只注意解答问题,而不注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所以,杨振宇向中国科大少年班指出的第一条成功法则就是质疑。学贵有疑。实施素质教育要重视培养质疑问难的能力。这是因为:

一、让学生质疑问难,有利于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学的主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的学起主导作用,教应为学服务。然而在目前很多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没有足够的个体学习自由,没有潜心领会语言文字的时间,被老师的问题所牵引,被动地围绕老师团团转。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发扬全体学生主动精神,自主意识。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读书为主”。授课前先让学生读书自学,提出疑难困惑。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来组织教学,教学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就能减少,针对性,实效性增强。这样,问题由学生提出,在老师的调控下进行的教学,就可以使教学动机和学习动机得以统一,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使教真正有效地为学服务。

二、让学生质疑问难,可引发深入学习的动机,发展思维,增强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问题提出来,即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每发现一个小问号,这个小问号就像一个小钩儿勾住学生的好奇心,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使得“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问题愈多,好奇心愈强,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维就愈活跃。在老师的调控引导下,学生进入一个个“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情绪高涨,其乐无穷。

三、让学生质疑问难,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习惯是人才素质的标志。良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身。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边读边想”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阅读的一种好方法。要求和激励学生质疑,可促使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脑子转起来,思维活起来。“学而不思则罔”,要发现问题,就必须一边读一边想,一边领会一边揣摩。否则读了之后,脑子里只有一片空白,发现不了问题。只有做到了边读边思,读后才有获。此外,让学生质疑问难,还可培养学生抠词抠句咬文嚼字,悉心揣摩比较推敲的良好读书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促使学生自觉持久地进行阅读实践,并逐步内化成阅读能力。

“无疑者须教之有疑”。质疑问难能力需要培养和训练。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出要求,促使学生发现问题

1、有意识地引导激发,变无疑为有疑。刚开始,学生常常读后无疑,教师可在指导学生读书过程中有选择地让学生的思维在某句上定格,发现问题。如读了“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一句后,问:看到这种现象有疑问吗?又如读了“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中直掉下来。”后,让学生针对这句提出问题。

2、授课前让学生先预习,并针对预习提出要求:边读边想,尝试读懂课文,记下没弄懂的问题,提出有困惑、有异议的和自己感兴趣想知道的问题。明确的要求避免了自读的肤浅性,促使学生把“读”和“思”结合起来,把读引向深层。使学生注意力更集中,思维更活跃,更易发现问题。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爱问

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异常活跃。教师应放下架子,以“先知先觉的朋友”或“服务生”的身份出现,创造一种推心置腹交谈交流的气氛,学生才敢无拘无束地把自己对文章的各种感觉、怀疑带到课堂上来。对于提出了问题的学生,教师都应给予表扬。不管所提的问题是有思维价值的,还是幼稚可笑的,都应肯定学生动了脑筋,在思考,维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平时向学生强化这样的观念:能提问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是爱动脑的孩子。对每一个有思维价值的疑问给予奖励,对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封以美名,让学生以能问、善问为荣,从而乐之爱之。

三、多示范,多比较,使学生善问

敢问不难,善问不易。一个人的手指也有长短,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水平各不相同,所提问题质量也就高低不同,如学生在自学《詹天佑》时,提出这些问题:①詹天佑是个什么样的人物?②清政府为什么要修筑京张铁路?③一些帝国主义国家为什么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④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时遇到了哪些困难?⑤问什么要设计“人”字形线路?这些问题,有的提得较好,有研讨的必要,有的很简单,没多大意义。教师应引导学生比较哪些问题提出得好,为什么?通过比较,使他们认识到提问要围绕中心,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多思的品质,善问的能力,教师要多示范,教规律于学生。

四、教给学生质疑的途径

在培养质疑能力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总结方法,找出途径。1、对题目提出疑问。《爬山虎的脚》——爬山虎是植物,它的“脚”是指什么呢?

2、对不懂的词句提出疑问。如“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三味书屋》)“坚定的信念”指什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对词语的选择运用提出疑问。如上述《詹天佑》中对“藐视”、“回击”几个词的运用提出疑问。

4、对重复语句提出疑问。如“多么幸福,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泼水节!”(《难忘的泼水节》)为什么要重复说“1961年的泼水节”?

5、对句式的选择提出疑问。如:“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不说成“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幸福哇!”(《难忘的泼水节》)

6、对打比方提出疑问。如“字横着,很像一个还没有开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三味书屋》)“字”为什么会又像花骨朵,又像火把呢?

7、对反义词的运用提出疑问。如《温暖》一文中,“深秋的早晨是寒泠的,周总理却送来了春天般的温暖。”为什么是寒冷的,又是温暖的呢?

8、对人物的行为提出疑问。如《苦柚》一文中,卖柚子的小姑娘为什么说自己的柚子确实不在好吃,苦味很浓?伯父为什么明知柚子苦,还要买下呢?

9、对标点符号提出疑问。如《“绿色的办公室”》的课题为什么要加上引导?

10、对时代背景提出疑问。如上述《“绿色的办公室”》一文中,列宁为什么要化装成割草工人,当时的社会情况是怎样的?

学习过程是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由学生提出,最终还应由学生自己解答,教师不得包办代替,全盘端出,而应“疏”、“引”、“拨”,用不同的方法启发和激励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浅显的问题,个别点悟;普通性的难题,组织集体研讨,教师当众点拨讲解;有争议的问题,教师不急于表态,让学生各抒已见的,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答案需具体分析概括的,可把一个大问题分为几个小问题,层层剥笋,启发学生一步一步思考,逐渐揭开谜底。

总之,质疑问难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向“自主读书”迈进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应引起重视。

语文课结尾艺术的探索

衡南县三塘完小 蒋朝阳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要开始引人入胜,中间环环相扣,而且课的结尾也要精心设计,做到课虽尽而意无穷。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正确的观点,形成高尚的品格,健康的审美观念,并在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方面得到发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完成《大纲》提出的语文教学的任务,就要在课堂教学中下功夫。课堂教学的成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一堂课的开头艺术研究甚多,而对于课堂教学的结尾艺术则涉及较少。下面,我就语文课结尾艺术的探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结尾发散式——激思

语文课如果以“填鸭”的方式进行,“灌”完为止,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局限在狭小的圈子里不能发散,灵活运用的能力也就相应地降低了。因此,我们教学中,在让学生掌握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基础上,结尾的时候围绕一个中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帮助他们开开思路,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大有益处的。

例如我教何其芳的《一夜的工作》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一夜的工作》通过描述周总理劳苦的工作和简朴的生活,满怀深情地赞颂了他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周总理日理万机、夜以继日工作,该有多少事可以大写特写啊!然而,作者只截取了一个片断,以小喻多,我们由此可以推想出总理的为人了。学生学了这篇课文,应该从文中的一些重点词句,体会到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我提示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一篇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我说:“同学们应该还记得课文描写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动人场面吧!为什么总理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呢?同学们联想一下《一夜的工作》中的总理,就可以找到答案。我们能不能根据课文内容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用美好的语言来赞扬敬爱的周总理?”这一启发,使得同学们思路大开,纷纷要求发言——有的说:周总理生活简朴,严于律己,只求贡献不求享受,的确是新中国的好总理;也有的说:周总理平易近人,热爱人民„„

二、回味式——激情

一堂课的起始和高潮,往往需要教师以其丰富的感情积累和知识底蕴纵情渲染,从而为课堂创设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情境,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筑路架桥。结尾时教师能把握好时机,用发自内心的情感,围绕课文的内容创设情境,就能激发学生情感,收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例如我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在结尾部分我作了如下处理,我问:“课文最后一句:我忘不了那一天。指哪一天?我永远忘不了什么?”学生回答。此时,我出示了邱少云的大幅挂图,用苍松翠柏衬托着墓碑文。一边播放着英雄曲的激昂调子,一边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说:“同学们,在‘391’高地夺下不久,朝鲜人民在那里竖起了‘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的纪念碑。

这样的结局,设计了音响、图片,化静为动,挖掘内涵,符合“儿童用声音、色彩、形象来思维”的心理特点,不仅教给了学生知识,发展了能力,还给学生以灵魂的洗涤,学生感到回味无穷。也就是说,讲读一篇课文,不光要有“凤头”似的入手点,“猪肚”似的着力点,还要有“豹尾”似的结局点。

三、延伸式——激趣

语文教材内容广泛,有文学、历史、地理、科学等,几乎涉及到古今中外各个领域。如果我们就文教文,不作任何延伸,势必局限在十分狭小的天地里,学生所知甚少,不能引发他们的兴趣。如果我们注意因文制宜,适当沟通学生的生活积累和阅读所及,扩充领域,开拓视野,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种延伸式可以结合讲解进行,也可以在课终进完成。

例如《少年闰土》一文,它是从鲁迅的小说《故乡》节选出来的,课文描写了一个健壮朴实,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的形象。结束教学时,我把学生引导到课外阅读领域,指导他们去找《故乡》争取阅读,了解全貌。又如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指导学生写读后感,使同学们加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对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无比痛恨。再如教学《金色的鱼钩》一文,课后我布置同学们以6—8人小组排演课文剧,在班上表演,并选出优秀的一队,老师再作辅导,无论从道具到音响,舞台设计等都作精心的编排,让他们为全校师生作汇报表演,此举轰动了全校。同学们通过朗诵表演,使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总之,课终安排没有固定不变的格式,教学艺术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无非是因文而异罢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节课的结尾搭桥铺路做得好,处理灵活,课内外联系紧密,就能使语文教学低耗高效。

2.质疑问难 篇二

一、赏识表扬, 质疑问难的“导火索”

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同, 个性心理也存在差异, 因而产生的疑难问题也不尽相同。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 学生不质疑的现象却一直困扰着我们。究其原因, 主要是学生总是担心害怕提出的问题得不到教师的肯定和同伴的赞同, 甚至遭到嘲笑。所以, 出现有“疑”而不主动问, 有“问”而不积极答的现象。要让学生爱质疑问难, 就要把合理评价与赏识结合起来。与此同时, 向学生讲清质疑问难的重要性, 让他们真正知道疑是求解的前提, 是理解的要领, 是掌握知识的渠道。小学生好胜心强, 合理评价与赏识能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寄予很大的期望, 从而激起学习的积极性。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研究表明: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 能够强化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 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对学生合理评价与赏识, 就要善于发现和抓住学生质疑中的每一个微小闪光点及时激励。例如: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新颖、深刻并有价值, 教师不妨用夸张的口吻赞扬:“太棒了, 这样善于思考与发现问题, 未来的你一定能走进探究自然奥秘的行列。”若学生提出的问题是课堂讨论的, 教师应给予充分肯定:“你能积极提出问题很好, 但这个问题课堂上已经讲过了, 你想让谁帮助你?”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成问题, 教师多用商量的语气建议:“这个问题是否这样提或你再看看书好吗?”这样, 让学生在你合理评价与赏识的亲切语气中, 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 从而促使他们更加自信, 更爱质疑问难, 品尝成功的快乐。例如:教《亲人》一课讲读一二自然段时, 一位学生与同桌嘀咕:“老奶奶快80岁了, 说她身体还算硬朗, 怎么又说她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教师听到了, 大加赞赏问题提得好, 并把问题交给学生讨论。无疑, 赏识成了催化剂, 在这个同学影响下, 几十只小手举了起来, 学生提出了不少问题, 学习达到了最佳的状态。

二、提供机会, 质疑问难的“催化剂”

课堂上教师不是主讲, 更不是主宰, 而是主导。落实教师主导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给予学生“问”的空间, 提供“问”的机会。放手让学生质疑问难, 教师要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空间里成为“问”的主体, 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学完《狐狸和乌鸦》一课, 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由组合,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演读, 然后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 各自把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在这其间, 教师把自己当成普通的学生一员, 参与学生中的讨论, 简单的问题小组解决, 发现有争议性或难的问题再让小组共同提出来, 全班争议解决。这样一来, 众多学生不但毫无顾虑, 敢于质疑, 而且问题针对性强。一位学生提出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乌鸦再次叼着肉, 碰到狐狸, 结果会怎样?”这激起了学生争议的积极性。围绕着“智斗”与“被骗”, 学生各抒己见, 理由充分。教师又给予肯定与评价, 学生的思维活跃了, 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同时, 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三、教给方法, 质疑问难的“点金石”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有疑者, 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而“问题”产生于“疑问”, “疑问”产生于“差异”, “差异”缘于比较。因此, 要让学生会质疑问难, 直接的办法就是教学生会比较。具体讲就是引导学生将眼前的“问题”与实际生活、与已有知识、与老师或同学的观点、与教材上的说法进行比较, 从差异处发现和学会提出问题。而这些, 关键在于教师引导, 示范, 适时点拨, 教给学生方法。例如:从教师提出的问题中去感悟。《鸟的天堂》第一课时,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以下问题引导理解内容:1.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什么?有什么感受?2.“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 我不禁这样想。”我为什么会这样想?3.”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里写的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会有这景象?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内容之后, 再引导把问题与内容比较, 从而感悟出提问题可以从理解重点、难点、训练重点的角度深入, 可以抓住重点词与句延伸而问。又如: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去感悟。《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篇课文, 学生在预习后提出:1.“钢铸”、“坚毅”什么意思?2.为什么不多派几个人去配合董存瑞炸暗堡?为什么事先不侦察地形?3.有其它更好的办法炸掉暗堡吗?教师引导学生将提的问题与课后问题、训练重点与教材内容去比较, 从而掌握提问题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价值和深度, 可以联系时代背景、事情的前因及后果等。最后, 教师提出:提问题层次要深, 要新颖独特, 还要懂得思考过程。这样, 不仅可以帮我们理清思路, 还可以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四、问题拓展, 质疑问难的“延伸点”

3.正确运用“质疑问难” 篇三

一、 教师要精心布置预习任务

教师在上新课之前,要精心布置预习任务,对离学生生活较近的课文,可以布置学生直接观察了解。如在上三年级的《金色的草地》这课时,我向学生布置了预习任务:让父母带你到住家附近认一认蒲公英,并分三种时候去观察它:早上、中午、晚上,看蒲公英花有什么变化?这些农村的学生,听了我布置的预习任务,兴趣一下就来了。上课时,在引导学生领会草地的美景后,一位学生说:“老师,蒲公英花那么美丽,小男孩干嘛要揪它呀?他真是个坏孩子。”我微笑着说:“他不是一个坏孩子,只是一个因贪玩而做错事的孩子。你们会不会揪蒲公英呀?”一个男生说:“我不揪它,昨天我去观察蒲公英的时候,风一吹,花儿轻轻点头,像是在和我打招呼,它是我的朋友,我不会伤害它。”一位女生说:“蒲公英又好看又有香味,闻起来真舒服,我也不会揪它。”另一位男生说:“我妈妈说,蒲公英是一种药,熬汤喝可以治毒疮,我也不会揪它,我要保护它。”简简单单几句话,就让学生树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对于离学生的生活较远的课文,我在布置预习时,要学生去查阅资料,或者我把有关的知识打印出来贴在教室里,让学生了解课文中“非语文”的知识,比如《喜爱音乐的白鲸》一课,我布置的预习任务是了解鲸的有关知识。

通过精心地布置预习任务,扫清了课文理解的障碍,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给语文课减少了许多“非语文”话题。

二、 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巧妙解疑

首先,教师要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重难点,明确这堂课的目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精心设计教师的“质疑问难”。其次,教师要预设学生的“质疑问难”,收集各种与课文有关的知识,做好知识储备,以防学生“质疑问难”时手忙脚乱。

我在上《泊船瓜洲》这首古诗时,当理解完古诗内容后,一位男生进行了质疑:为什么诗人要用“明月何时照我还?”而不用“星星何时照我还?”这个问题并不在我的教学预设中。一位学生回答说:“星星没有月亮亮。”那位男生不服地说:“没有月亮亮,可星星还是挂在天空,你看,它一闪一闪多可爱。”众生愣住,没人反驳,我接着回答:“对呀,星星一闪一闪的,真是可爱,那么多的星星就像无数个调皮的孩子。可此时王安石却是孤零零的一个人站在岸上遥望家乡,你们说那调皮的星星符合王安石此时的心境吗?”众生:“不符合。”我接着追问:“谁符合呢?”生答:“月亮符合。月亮也是孤孤单单的。”我进一步说明:“对,明亮的月亮为大地洒下清冷的光辉,王安石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感觉只有月亮在陪伴着他,于是才有‘明月何时照我还?’”尽管学生听了我的解释没有异议,但我知道这理由还不够充分。后来,我查阅了一些资料了解到,古时候,明月是美好、圣洁的象征,古人常用明月作诗,寄托自己美好的心愿。第二天,我把这些知识向同学们作了补充说明。

课堂上,我们常常会遇到学生的这些“节外生枝”的质疑问难,只要教师有了充分的准备,有了高超的课堂调控策略,就会对这些“节外生枝”进行巧妙地修剪,这些预设外的“枝”也会结出丰硕的生成“之果”。

三、 运用“质疑问难”的教学方法要准确恰当

教师在课堂中,不要为了片面追求表面繁荣,就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大量运用“质疑问难”。当然教师在施教时也切不可墨守成规,而必须关注学情,结合课文实际,灵活自如地因地制宜、因课制宜、因生制宜。只有这样,“质疑问难”这种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地激发学生兴趣,才能达到发展思维,积极探究的目的。

“质疑问难”时,教师要注意引导,不要让学生为了质疑而质疑,为了应付而质疑,避免教师、学生把“质疑问难”当作“作秀”表演,唯有务实的教风、学风才能创造高效的课堂。

当然,我们在上语文课时尽管精心布置预习任务,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还是不可避免地会遭遇“非语文”话题,这时教师千万不要支支吾吾搪塞过去,或者漠然视之,甚至斥责“与语文课无关的问题,下课再问”。保护学生的探究欲望比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更为重要,面对着一双双求知的眼睛,也许你的宽容和解答,会创造一个奇迹。

4.质疑问难 篇四

所谓质疑问难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它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更要引导学生善于提问。

一、贯彻教学“无错原则”,使学生敢问

现象 课堂上,老师煞费苦心,循循善诱:“对于这处描写,你心中产生了哪些疑问?”举手者寥寥无几,许多学生或不够自信,或不够大方,勇于质疑问难成了优秀学生的专利。

思考 课堂上学生的质疑问难打破了一直以来师问生答的教学模式,教师最希望这些问题能一箭中靶心,这种期待让许多学生丧失了课堂提问的勇气。教师应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贯彻教学的“无错原则”,要将重点放在弄清出错的原因和如何纠正错误上,要让每个敢于质疑问难的`学生不因质疑问难出现错误而感到遗憾。

二、激发学生质疑兴趣,让学生乐问

现象 教师正在教授第十一册中的《小抄写员》,学生读到叙利奥第一次挨父亲骂后的内心:“叙利奥一声不响地受着责备,忍住就要流出来的眼泪,心里却很欢喜。”教师故作不解状:“我们也经常受到责备,但老师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微微停顿后,学生纷纷举手问:叙利奥为什么受了责备而心里却很欢喜?

思考 教学中要恰当地把握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征,充分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对敢于、乐于提问的学生要及时鼓励表扬,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

三、教给学生质疑方法,让问题升值

现象 课上,学生自主提问,可学生的质疑五花八门,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问题,小到标点,大到文章结构的分析,林林总总无数的问题混杂一起,课堂成了问题解答。

思考 首先,教师要安排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预习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对问题进行整合,哪些问题可以翻查工具书自行解决,哪些问题的确不明白,再把它记下来。其次,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明白,一篇课文或一段、一句话要质疑什么。再次,教师不是笼统地让学生漫无目的地提问,而是要把握时机,积极指导学生质疑探究。可以对课题质疑,可以在阅读理解中质疑,可以在教学后质疑。

四、注重问题释疑,让“问”有所得

现象语文课堂,《仓颉造字》正激发着学生的浓厚兴趣,突然一学生指着插图发问:“老师,仓颉怎么有四只眼睛?”我的直觉成了我口中肯定的回答:“这是印刷上的失误,应该是两只眼睛的。”有一次,我无意中在资料上看到,仓颉是人和神结合降生的,长有四眼,我深感汗颜……

思考教师由于经验丰富,涉猎广泛,有时回答学生问题时,往往会十分“圆润”“妥帖”地将学生的疑虑化解,其实并未真正解决问题。学生出于对教师的崇拜,在这类似是而非的回答面前,便终止了进一步思考和探究,一些颇有价值的问题就胎死腹中。因此教师为不让“问题”止于自己,既要引导学生在明了旧疑的基础上思考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又要坦率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决不掩饰自己在某些问题上的失察甚至无知,采取平等、诚实、开放的态度与学生共同研讨,一起成长。

5.质疑问难 篇五

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时应充实学生知识、营造民主教学的气氛,以设问的`科学性、客观性、创新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作 者:蒋春鸿  作者单位:祁东县过水坪镇中学,湖南祁东,421661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2009 “”(18) 分类号:G63 关键词:质疑   创新思维   中学历史课堂  

★ 质疑与创新-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质疑浅见

★ 基石心得体会

★ 质疑“严打”

★ 质疑命运

★ 倡导质疑学会创新的数学教学反思

★ 基石的近义词

★ 成功基石读后感推荐

★ 语文课程标准质疑

★ 质疑鹬蚌相争议论文

6.语文质疑能力 篇六

世界著名教学专家马克斯· 范梅南说过:“教育学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新课程也强调“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从事终身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在这一前提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促进其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从而使他们尽快达到“展卷自能通解,下笔自能合度”的自学水平。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习,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而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不失为使学生获得这种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质疑”是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的“舵手”。那么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质疑呢?

一、鼓励学生起疑

“疑”是思维的发动机。黄宗羲言:“读书始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这种无疑、多疑、解疑的过程就是主动地、积极地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疑”是个关键的环节。然而,要使学生“有疑”,首先必须令其愿疑、敢疑,而愿疑、敢疑是有疑的前提。通过下列途径可鼓励学生起疑:

要让学生愿意质疑,必须坚持教学民主的原则,努力创设一种平等融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当学生踊跃的发表独立的见解,教师与同学一起投去赞许的目光;当学生大胆地对名篇提出不同的看法、向教师表达自己意见时,教师与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当学生提出一些有质量问题时,教师不仅组织讨论,而且张贴示范。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对学生期望越高,学生成功的机率就越大,教师的信任可以化作进步的动力。相反,冷嘲热讽、不恰当措辞则会扼杀学生的上进心。对学生提出的幼稚、古怪的问题,教师不能横加指责,一定要持宽容态度,要允许学生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欢迎质疑。惟有如此,学生才愿意质疑敢于质疑。

二、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三千多年以前,科学家伽利略也说过:“你不能教人什么,你只能帮助他们去发现。”调查我们周围的学生,上课根本没提问题的习惯。长期的接受性的教学使我们学生失去了个性,增加依赖性,提不出问题,也不知道从何提问;要么是面面俱到(无选择,无重点),要么是提书上现存的思考题。有的还认为:语文一看就懂,似乎没有什么疑难。这就需要教师教给他们质疑的方法。那么从何发疑?

1.找寻关键词句发问

学起于疑,思源于疑。疑就是问题。问题是思维的火花,学生在阅读中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独立思考的表现。教师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就要引导学生能对文章中看似平常实有深意的词句质疑,其步骤是:

第一步:通读全文,把握全文的主旨,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线索。

第二步:确定关键词句。关键词语指:记述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词语及一些看似矛盾的词。这些词语是最能突出人物性格特点,表现人物品质的;说明文中最能说明事物特征的词语及一般文章中与中心有关的用得好的词语。关键的句子指:(1)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句子。(2)含义隽永深邃,蕴含哲理的句子(推动情节的关键句子及内容结构照应的关系句)。(3)表达生动、具体的句子(一般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句子)。(4)最能突出中心的句子,说明文中最能突出说明对象特征及运用好的说明方法的句子。明确了这些,关键的词句也就找到了。

第三步:就所确定的关键词句质疑,可从下列几个角度着手进行:(1)所圈的词(根据课文具体写出这个词)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用这个词?它有何表达作用?(2)加点的词是否能用其它的词来代替或能否删去,为什么?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3)画线的句子与文中哪一句相照应?(4)画线句与其它句子的关系如何?是否矛盾?次序可否调换?以上这些是一般问法,有时还可根据具体的课文把问题提得明白些。如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关键词句可作这样的质疑:文中这些词句表现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与中心有什么关系?„„

此法一试,果然有效。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大多能在找出有助于人物形象分析的关键词句,提出质疑。有的问:“文中开头部分‘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桥上去散步‘一句有什么作用?其中‘衣冠整齐’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有的还提出了:“文中为何多次出现父亲总是重复他那永远不变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的惊喜啊!’此句表明什么?为什么这样写?”有的问“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特点?”带着这些问题研读,人物形象就能凸显。

对一些深刻隽永、耐人寻味的佳句,学生总能提出质疑。《孔乙已》一课中,写孔乙已第一次出场:“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学生经过思索提出这样一些问题:站着喝酒的该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孔乙已穿长衫却站着喝酒?他‘唯一’在何处?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把握了孔乙已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从而找到了分析这个人物的入门钥匙。

在阅读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句子,句中似乎有些不和谐的音符,或是词句矛盾,或是说话反常,初读起来会以为是作者的笔误。其实,它们正是作者的良苦用心所在。学生运用寻找关键词的方法,找到看似矛盾的词,问题的质量就更高。《一面》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有的学生就提了问题:句中“差不多”与后面“已完全”不是自相矛盾吗?这两个词语放在一起,乍一看是不大对劲,不过,作者并没有用错。这两个词语其实是针对两种情况而言的:“差不多”是说鲁迅先生的健康毁坏程度,“已完全”是说健康毁坏的原因全在于艰苦的工作。通过分析,我们把这些矛

盾化解了,那句子的含义和作者的匠心也就明了了。

2.根据文章结构、文体特点质疑。

要真正读懂一篇文章,仅了解词句的表达作用还不够,还需要文章的结构布局,从整体把握,那么段、篇质疑如何进行?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各类文章的基本阅读方法,以及与此相关的表达方式(说明、记叙、抒情、议论)、表现手法(铺垫、对比、衬托、象征、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其次,了解析段的基本手法:划分层次,归纳段意,理清段落层次之间的过渡与照应(尤其明确照应的几种类型:首尾照应、情节照应、伏笔照应、人物语言照应、文题照应等)。

明确了这些知识,就能以其引导学生的思维。面对的是一篇说明文,学生就会联想到这一类文章的阅读方法:要了解说明的对象、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掌握说明的方法。就此可以质疑:本文说明了事物什么的特征?分几部分来说明?是如何说明的?课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的作用是什么?运用什么说明顺序?有什么好处?主要语段在文中的作用怎样?看到的是一篇小说,学生就会联想到小说的有关知识:1.以艺术概括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2.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3.对环境做具体描写。想到小说的阅读一般从分析人物、情节、环境入手,进而把握文章的主旨。由此可提如下问题: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塑造这一人物对中心表达有什么作用?文章在情节安排上有何特点?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主要语段和其它语段的关系如何?段与段之间是如何照应的?当然,还可以根据具体的课文,把内容写上,使问题提的明确些。

以上训练有规律可循,学生避免了质疑的盲目性、随意性。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质疑也就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引发了学生独立钻研课文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训练,学生基本上能有针对性的质疑了。

3.从比较中质疑。

毛泽东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一种很好的认识问题的方法,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可以作为阅读理解的一种重要手段。将有可比意义的几篇课文或几处语段等组合在一起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分析、比较,从中挖出更为深刻的疑点质疑,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具体把握,大大提高学生感知文本、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写作思路、文章技法等等方面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教师要培养学生比较质疑的能力,可从下列几方面进行:

(1)前后比较。通过前后比较提出问题,比如阅读《故乡》时,发现课文中少年闰土外貌:紫色的圆脸,头带一顶小毡帽,颈上套着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讲话无拘无束,滔滔不绝。中年时的润土外貌:先前的紫色圆脸以变的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都肿的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象是松树皮了;见到“我”时态度恭敬叫:“老爷„„”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简直判若两人。文中也写了扬二嫂的前后外貌、语言、动作行为的不同。经过

对闰土、扬二嫂的前后比较分析,就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二十年前的闰土和二十年后的闰土有什么不同?这变化表现在哪儿?扬二嫂有什么变化?他们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等等。

(2)参照比较。以课文为中心参照多方面资料进行比较,从中发掘疑点质疑。比如学习《松鼠》时,可以围绕课文内容,同时参看词典中“松鼠”条目,从比较中寻找疑点,提出问题。如:词典中没有介绍松鼠的性格,课文为什么介绍?课文与词典说明语言有何不同?等等。

(3)异同比较。即把主题相同题材相似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从中发现他们的异同,由此质疑。《孔乙已》和《范进中举》,都是写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经历和命运,都是揭露科举制度的罪恶,都运用了讽刺的手法。但他们是有差异的:孔乙已是封建末期一个科举制度殉葬品的典型形象;而范进则是一个屡试不第、半生潦倒、痴迷功名的封建社会读书人的典型形象。《孔乙已》控拆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揭露了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范进中举》则揭露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乃至整个社会的毒害。《孔乙已》是以乐境写哀,用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范进中举》则运用夸张、对比等手法,进行讽刺。通过分析比较,可提出质疑;两篇课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有什么异同?在主题和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等等。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更能理解作品独特的内涵及魅力。

4.从文章题目中质疑

题目好比是文章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视全文的主要内容。学生阅读时,可针对题目提出一些问题。如《社戏》一文学生就可问:文章的题目是《社戏》但文章真正写看戏的内容并不多,而写了许多看戏外的事情,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去读书,课文的主要内容就能较快地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不在看戏本身,而在于通过看戏这件事,反映乡下孩子的优秀品质和聪明的智慧,表达“自己”热爱他们的真挚感情。

5.针对课文中的难点质疑

学生面对一篇阅读材料,原有的认识结构与新接受的信息总有不相适应的地方。由于知识面不广,往往会弄不懂,这就是课文的疑点难点。我们在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紧扣这些难点质疑,就可引导学生改变思维方向,进入搜索的情境,以浅化难点,平缓坡度,使之进入自我求通的境界。

7.激活农村学生质疑问难的教学策略 篇七

一、创设学习氛围, 使学生有“疑”敢“问”

学生沉浸于快乐、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中会更加愿意主动参与, 大胆提问。因此, 教师首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 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用亲切的话语、真诚的微笑、和蔼可亲的态度、热情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 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其次, 在课堂上还应多激励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对于学生的提问, 哪怕只有一点点可取之处都应该给予回应。如教学《钱学森》一课时, 一位学生提问:“为什么说钱学森是中国‘导弹之父’?”这个问题其实只要读过课文, 答案不难发现。教师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 而是先对学生敢于提问给予肯定, 随后请其他同学帮其解决问题, 接着针对这个问题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 以便更好地了解钱学森。对于学生敢于突破常规思维局限、推陈出新、不人云亦云的问题或见解, 教师不能一棍子打死。如教学《船长》时, 一位同学提问:“既然船上六十人都得救了, 难道就多船长一个吗?他自己应该有足够的时间逃生, 他为什么不离开呢?”学生的见解, 教师不能全盘否定, 而应该表扬其善于发现问题,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从而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有“疑”敢“问”。

二、激发学习兴趣, 使学生有“疑”乐“问”

学问学问, 既要学又要问, 只有敢于在学知识的过程中大胆质疑, 才会得到真正的学问。学生上课时若总是扮演被动的“观众”或“听众”角色, 就不会主动参与, 大胆质疑。教师应该沉下心, 主动去了解每位学生, 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 主动与他们交谈。课堂上的提问应由浅入深, 创造足够的空间, 让学生愿问问题, 敢问问题。如教授《鞋匠的儿子》一课时, 教师先放手让学生自学, 然后再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三个问题。刚开始学生的问题都很简单, 如林肯是谁?文章讲了哪几件事?接着教师让学生分小组继续研读课文, 以小组为单位, 每组再提出两个问题, 让学生有“疑”乐“问”, 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言传身教, 教给学生恰当的质疑方法

让学生敢于质疑, 乐于质疑, 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善于质疑,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浅层次的, 也有深层次的, 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分辨问题价值高低的能力, 在短时间内, 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按价值的高低或内在先后次序梳理出来。

1.质疑预习提示。语文课本都有预习提示, 这对帮助学生学好课文有很大的帮助。在预习中, 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 按预习要求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 寻找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 甚至可以提出对知识本身的怀疑, 使学生产生查阅的动力、争论的欲望和获胜的信心。在预习课文时, 学生恰当的质疑能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 为深入研读文本打下良好基础。如《轮椅上的霍金》一课的预习提示为:“年轻的女记者认为命运让霍金失去的太多, 霍金是怎么认为的?你对霍金的回答是怎样理解的?”学生读了预习提示后, 很快在文中找出答案。答案找到了并不表示已经明白霍金这番话的含义, 接着教师指导学生对霍金的这番话提出疑问。

2.质疑文本重点词句。在初读课文阶段, 要求学生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而在精读课文时则要求学生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 尤其是那些与中心紧密相关的词句。如教学《给家乡孩子的信》一课时, 教师引导学生从第三自然段入手进行质疑。一位学生读完后提问:“著名大作家巴金为什么要说自己只是个普通人?作为小学生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结果?”这两个问题贯穿全文, 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为学习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质疑文题。推敲文题有利于提高把握文章中心和结构的能力。如教学《最后的姿势》时, 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最后的姿势是什么样的?文章为什么要以“最后的姿势”为题?对在课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读书予以解决;对易于回答的问题, 可以请知道答案的同学帮助解决;对需要通过阅读理解才能解决的问题, 可将其逐一梳理,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实践自主解决。

4.质疑文中矛盾处。语文教材中常有看似矛盾, 实则精彩的描写, 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之处并加以质疑, 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如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时, 学生提出问题“:本课明明是写青海高原一株柳, 可作者为什么花大量笔墨来写家乡霸河的柳?这不是很矛盾吗?”教师启发学生动脑筋从作者写作目的来思考, 让学生的思考一步步走向深入。

5.质疑文章的表达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高段学生要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对文章的表达方法进行质疑, 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文章的表达方法,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教学《草原》一文时, 学生提出问题:“在这种境界里, 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 好像回味这草原的无限乐趣。难道骏马和大牛真的在回味吗?”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读书, 结合文本, 反复朗读比较, 学生不难发现, 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 动静结合, 用诗般的文字展现了草原的美丽。此外, 还可对文中插图、文中标点、文中空白、课文结尾、人物言行等内容提出疑问。久而久之, 学生就能很好地把握核心内容,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8.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 篇八

一、营造轻松氛围,使学生敢问

我们从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不敢提问是教学中的普遍现象,学生对刚刚获得的知识,往往会萌生这样或那样的疑问,有些学生尽管心中有疑问,却不敢提问。一是担心提出的问题如果错了,怕被同学取笑;二是担心提出的问题不是新课的要点,怕被老师责怪或批评。久而久之,问题越积越多就产生了畏难情绪,而不敢问。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之中,在求知的过程中,不懂就问,有疑就要问。

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数学乘法初步认识时,有个学生发问:“为什么2+2=2×2,4+4不等于4×4呢?”显然这位同学没有理解乘法的意义,这位老师不但没有批评这位同学,反而表扬了这位同学勇于质疑的精神,但老师并不作答,而是把问题交给学生去思考。经过大家的认真思考,许多同学争着发言:“2+2与2×2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4+4与4×4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4+4表示2个4相加,4×4表示4个4相加。”这位同学也理解了。

这说明,我们教师对于大胆提问的学生,不论问题质量如何都要给予鼓励。对提出的富有思考性的问题,组织讨论或启发或点拨或分析讲解,对于能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与表扬。这样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得到教师的尊重,感受到教师喜欢勇于提问的学生,同时还启发学生开动脑筋,不惟书,不惟师。

二、培养质疑习惯,使学生乐问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习惯是一种稳定的动力,一定的学习行为重复多次就会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因此,在课堂中教师也要善于抓住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对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形成良好的质疑习惯,让学生乐于提问。

在一次练习课中,一位学生在口算了一组分数除法题。话音刚落,另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发现口算这些分数除法题有更简单的方法。只要把分子相除的商作分子,分母相除的商作分母,就可以了。这是为什么?”

多么敏锐的洞察力!我竖起大拇指激动地表扬了这位同学。

这时同学们已悄悄展开议论。我因势利导:“多么奇妙的发现啊!要是我们能明白其中的奥秘,那么计算分数除法就更简单了。”

同学们热情高涨,争着发表意见:“看最后一道题,4是2的倍数,21是3的倍数,约分后分子就是4除以2所得的商,分母部分就是21除以3所得的商。”

这时,一位同学把问题引向深入:“在计算÷时能不能用这种方法计算?”学生经过讨论,大多数人不同意,有同学提出:“ 和另一个分数相乘得到,算的过程中已经约过分,如果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的 分子、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就可以了。”

我鼓励大家:“试试看,把分子、分母扩大多少倍呢?”学生根据估算,很快找到应扩大12倍。

下课了,同学们还在兴趣盎然地讨论着。有个同学还跑过来告诉我新的发现:同分母分数相除的商就是分子相除的商,同分子分数相除的商就是除数的分母除以被除数的分母所得的商……这节课上学生真正尝到了发现的乐趣。这表明,学生是聪明的,教师要尽量让学生有表达见解和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激发他们质疑的热情,使他们感受到由质疑而带来成功的喜悦。养成质疑的习惯,乐于提问。

三、指导质疑方法,使学生善问

学生敢问乐问后,不一定能把问题问得贴切,问得有深度。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他们最大限度地发现问题,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数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质疑,使学生善问。

1.抓住题目的关键词语质疑

例如,教学归一应用题:“高年级同学在校办工场劳动,5个同学糊了35个纸盒。照这样计算,12个同学一共可以糊多少个纸盒?”这里的“照这样计算”是个关键词。可以引导学生这样来问“‘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呢?因此,用什么计算方法列式计算?”这里“照这样计算”的意思是:按照5个同学糊35个,即一个同学7个的速度来糊。再联系第三个条件有“12个同学”糊,就能想到先用除法,后用乘法列式计算。

2.对概念或性质的重点词语质疑

例如,学生学了“分子分母是互质数时”的概念后,对这样的分数是不是最简分数未必能准确判断,就可以质疑:如果约分后分子分母是互质数时,但所得结果是假分数,它还是不是最简分数?又如,学了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之后,学生可质疑下面问题:(1)性质中用了“和”与“或者”两词,它们有什么不同含义?(2)性质中为什么要规定“零除外”?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这就是说,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与鼓励,学生从怕问到敢问、乐问,使课堂出现观点的交锋、智慧的碰撞,进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上一篇:诗意的切割着一段一段下一篇:文化认知:全球文化多元的演变走势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