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当怎样继承和

2024-07-11

大学生应当怎样继承和(共10篇)

1.大学生应当怎样继承和 篇一

大学生应当怎样看待腐败问题,如何理解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我们看待腐败问题的观点关系着祖国以后的发展,廉政问题一直是一个不能彻底解决的大问题,从团员到党员到领导干部,每个层次的干部都需要经历大学生这个身份,所以我们怎样看待腐败问题的意义很重大。

当今某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大案要案仍然时有发生。10多年来因腐败问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省部级领导干部虽略有减少,但仍出现某些位高权重领导干部的违纪违法案件。他们损害了人民大众的利益,又导致家庭支离破碎。再细说,从最贴近我们的事件看,每个成年人都有机会考公务员,然而,当上了公务员的人却很多是有“背景”的“亲戚朋友”,这样的赛场,对那些埋头努力而家贫的人公平吗?这将是多么惨重的人才流失啊!由这些“公务员”所组成的政府,要怎么廉政呢?!现在政府办事公开了,但日常生活中的上学、看病、办事等,要找关系、要讲人情、要送礼才办得好的情况是屡见不鲜的。“笑贫不笑贪”的颠倒荣辱观,“金钱至上”、“有钱就有社会地位”的不良倾向,还有各行各业不同程度发生的商业贿赂等行为,这会使腐败泛化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并使社会公众陷入既“痛恨腐败”却又“不自觉地身入其中、身行其事”的怪圈,连政府官员这么高素质的人都参与腐败,叫人民怎么能逃脱呢?!

正确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是科学判断、全面把握反腐倡廉工作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从我国现阶段情况看,各地廉政文化建设活动正在不断升温,为努力营造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作为精神层面上的廉洁理念、廉政信仰,在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中、甚至在社会公众中,离入脑入心进而发挥对行为的主观控制作用还有较大差距。在不断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形势下,严重腐败行为仍出现,说明了要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在社会公众中确立廉政理念,倡导廉洁信仰、自觉拒腐防变将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当今腐败官员和商业利益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有很多还涉及到股份、期权等利益安排。腐败的形式也多样化、涉及面更广、手法更为隐蔽,有些交易环节甚至延伸到海外。腐败的智能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反腐败工作需要更多的斗勇斗智。这就增加了腐败的复杂性。在人们常说的“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的现象中,随着巡视制度的逐步完善、“上级监督太远”的情况正在逐步改善,而同级、下级监督仍是老大难问题。领导班子成员中,重大问题决策还是习惯于看眼色行事,不敢坚持原则、不敢对非法谋利进行监督。在强调健全党内监督、民主决策、办事公开的情况下,某些干部仍能利用职权为他人和亲友谋取巨额非法利益,就充分说明了强化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说明了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

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深刻分析和把握反腐败斗争形势,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始终把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2.我老伴的遗产应当如何继承 篇二

10个月前,我的老伴去世,留下两间房子和一些财产。请问,对这些财产,家庭成员应当如何继承。另外,子女们都未提出过继承问题,这是否意味着他们已经放弃了继承权?

读者 杨民真

杨民真读者:

我国《继承法》第26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共同所有财产,除有约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遗产,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得,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第13条规定:“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第25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如果你们住房的所有权属于自己,那就可以首先将住房等财产分割成两部分,然后将属于你老伴所有的部分列入遗产,按照法定继承,由你和子女及你的公公婆婆共同继承。至于继承份额的多少和继承的方式,可以依据以上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也可以请当地人民调解组织帮助调解或者向法院起诉。

3.大学生应当怎样继承和 篇三

崔恩哲

(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 国法114 辽阳 111000)

【内容提要】: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思政教育是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需要,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作为高职院校,充分发挥“两课”主渠道作用,大力加强思政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字】:思政教育;爱国主义;重要性;方式方法;优良道德传统;继承和发扬;自尊、自信、自强。

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一般来说,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传统伦理道德的精华。在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传统伦理道德曾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在一定程度上,它甚至与我们整个民族的血脉融为一体。在相当长的时间长河里,并成为历代前人共同的价值观、人生观的评判标准。到近现代,尽管对中华民族伦理道德的一些具体问题还存在着矛盾与争议,但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许多东西都成为具有鲜明东方特色的道德观。特别是儒家思想提倡的谦逊、诚信、仁义等,这些都值得今天的人们继续发扬光大。从总体上看,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主要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倡导整体和合精神,强调为社会、国家、民族效力的爱国主义信念。

二、推崇“仁爱”与人际关系和谐原则。

三、弘扬人伦价值,讲究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道德责任和品格。

四、追求精神境界完美,宣扬个人修养的持之以恒。

爱国主义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列宁说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我们所讲的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广大人民的根木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反动统治的斗争,把黑暗的旧中国改造成为光明的新中国。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献身于促进视同统一的事业。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这是对我国现阶段爱国主义特征的精辟概括。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需要广泛深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使爱国主义教育成为社会的主旋律。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要认识到爱国主义教育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基础性工程。而爱国主义教育重点是广大青少年。而现在在校学习的学生再经过十年八年即将走上社会,他们是新世纪的主角,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将由他们去绘制,变成为现实。他们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爱国感情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未来公民的爱国之心,立国之志和报国之举,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所以,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并把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础工程,这对于培养青少年具有爱国的情感、志向和报效祖国的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增强全体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精神,这样才能推动全体人民奋发前进的,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目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和建设过程中,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如: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现象,而有的人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都不成熟,极容易受到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一部分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淡薄。让我们回想一下吧,范仲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留取丹青照汗青”,这些反映了古代仁人志士的救国救民的思想,所以“人的本性不是自私的”。

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要与时俱进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需要随时代而不断丰富、发展。“要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要丰富和发展伟大的民族精神。”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与光明的前景,集中体现着国家、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四十多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使我国改变了民生凋蔽、满目疮痍的面貌,成为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国家。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今天,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都越来越自觉地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已经和正在为祖国的统一和强盛做出贡献,而且我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社会主义的朋友。为了促进国家统一大业,我们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我们并不要求所有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赞同大陆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只要他们赞同“一国两制”,我们就要同他们加强团结。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人民民主即社会主义民主,本质上也是统一的。世界上只有具体的、相对的民主,没有抽象的、绝对的民主。民主属于上层建筑。实行什么样的民主,取决于国家和社会制度的性质。社会主义民主同资本主义民主有者根本区别。民主建设是一个过程,它的发展程度,又同一定的经济文化状况相关联。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为争取人民民主而斗争。现在,我们仍然在为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进行不懈的努力。在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建设和管理自己的国家,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内容。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爱国主义的重要体现。

在当代,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通过和平演变颠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剥夺我国人民主宰自己国家命运的权利,使中国变成西方大国的附庸。如果失去了国家主权、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也就失去了人民民主,并且从根本上失去了人权。所以我们要树立高度的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要勇于同破坏国家统一、损害民族团结、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要自觉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学习,辛勤工作,促进安定团结,促进建设和改革,将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此外,我们所提倡的爱国主义,决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一叶障目而不见真理。高烧导致的狂热,爱国外衣下的狂热,不比那些地震或者海难更可怕?拒绝日本人入内是爱国吗?不吃麦当劳是爱国吗?仅仅因为去了靖国神社,姜文就被不问青红皂白地指斥为汉奸,一篇篇的讨伐檄文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向他飞来,漫天的唾沫背后,似乎一切关于靖国神社的行为都意味着与日本军国主义亡魂的纠缠。当爱国以如此敏感和狭隘的方式进入我们的视野,我们究竟应该庆幸还是悲哀?居心叵测的推断,无聊的口舌之争,又让我们在多大意义上接近爱国的精神内涵?还有,赵薇不认识日本军旗图案,伏明霞不知道卢沟桥为何物,在慨叹名人明星们对常识的无知的同时,更多的人举起了板砖,甚至还有粪便。那些过激的言论和行为因为打着“爱国”的旗号而分外冠冕堂皇,似乎只有从这些“不爱国”的名人们的身上践踏而过,才能证实自己更加爱国。爱国本来无错,但是当人们把爱国当作一场时髦的运动,随便找个靶子吐口水的时候,严肃的热情就异化为滑稽的狂热,爱国就在无聊的炒作中病变了。

爱国从来需要的就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而不是口号和空谈。从自身作起,从细节作起,也许是爱国主义的最好体现。爱国需要万众一心的凝聚力,需要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一片废墟的日本国土,多少年的苦心经营,多少年的努力奋进和踏踏实实的激情,成就今天的强大?又是多少中国人同仇敌忾,众志成城,才将浊浪滔天的洪魔击退,保住了长江大堤的安全?“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正在走向复兴的中华民族,其前途和命运已经史无前例地融入了世界的格局。面对百年以来沉重的历史负荷和千年际遇,冷静、团结、开放和自尊成为我们爱国必须的心态。惟有如此,那些爱国病才可以得到根治,才可以永远地尘封在记忆当中!

这些年来党和国家在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在是我国历史上人民群众精神最为饱满、最为自信的时期。综合的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现阶段有其新的作用,体现。她将大大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作为一个十三亿多人的大国,中国需要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内容超越党派,超越阶层,是整个民族的共识。对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发展,影响深远。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也是家庭的期待。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大学生思政工作,2004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曾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作为高职院校,我们应抓住这一契机,充分发挥“两课”主渠道作用,大力加强思政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为振兴中华而读书,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大学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完人,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学校教学中实施德育、不放松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客观规律,也是学校的育人目标,更是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工作的中心。胡锦涛主席也曾指出:“学校教育,以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这就深刻的阐述了思政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和重要地位。

一、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中,爱国主义是强大的凝聚力,她使得56个民族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56个民族同仇敌忾,展开了殊死的斗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是激励大学生刻苦学习,为建设祖国贡献全部力量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会极大地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另一方面伴随着西方文化思潮、生活方式的进入,年轻人包括大学生群体也可能会出现盲目追求物质利益、个人利益的不良思想。因此,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一项迫切的任务。21世纪的大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健康、向上。但在思想也存在一些问题。江泽民同志在《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势新情况》一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增强了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同时,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市场经济活动存在的弱点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反映到思想意识和人与人的关系上来,容易诱发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在我们高职院校,很多学生认为前途渺茫,比不上本科生,对学习没有兴趣,缺乏毅力,他们认为,毕业之后找不到好工作,充其量也只是个高级技工,因此许多学生比吃、比穿,不好好学习,荒废了学业。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实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方针,按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时效性的要求,以创新的思,积极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以开拓高校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局面。

三、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更要弘扬爱国主义,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这就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发展中国家不仅要面对经济方面的挑战,而且还要面对政治和文化上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科技和军事等方面的优势,竭力输出他们的政治观、价值观、文化观和生活方式,力图主导全球化进程,把发展中国家纳入西方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维护本国、本民族的利益。21世纪的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未来,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学会作一个真正的爱国者。

一、充分发挥“两课”主渠道作用

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灵魂,行为是体现。爱国情感是人们对祖国的一种直接感受和情绪体验。在课堂教学中,向同学们多讲解中华民族久远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学习爱国者的先进事迹,组织学生看专题片,如《恰同学少年》、《钱学深的爱国故事》等,还可向同学推荐一些有价值的课外读物,通过学习,使同学们树立牢固的爱国思想 ,努力学习,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通过对国情、历史的全面深入了解,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和民族精神的崇高,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培养品格,增强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寒暑假和“

五、一”“

十、一”等假日,让学生深入城市、乡村、工厂搞一些调查研究,写一写调查报告,讲一讲自己家乡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喜人变化。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明确“为谁学习,怎么学习”和“做什么人,怎样做人”的问题,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努力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高品位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需要。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主旋律, 以英模报告、专题讲座、文艺表演、图书阅览、校史展览、讲演、摄影展、歌咏比赛、体育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及校训、校歌、校报、校刊、橱窗、广播电视、等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依托,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爱国主义教育大格局,抵制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与影响,激发大学生勤奋学习、遵纪守法、热爱生活、富于创造的爱国热情。

四、充分利用本地资源

组织学生参观美丽的红海滩、辽阔的苇厂,壮观的辽河碑林,辽河油田矿区,使学生热爱自然,热爱自己的家乡;通过参观辽沈战役纪念观、田庄台甲午战争遗址,使他们懂得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他们为建设美好的家乡,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发奋图强努力学习。

总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振兴中华,从我做起”让同学们从小事做起,努力做到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参考文献:

[1] 王沪宁

4.大学生应当怎样继承和 篇四

在二十一世纪今天,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物质交往越来越繁荣,世界趋于一体化,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是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如今,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平安夜等西方节日更是盛行于我们大多数的青少年人中!然而我们自己的节日反而变得越来越冷清!特别是现在不少大学生为了打寒假工赚钱连我国最隆重的春节都不回家和家人一起度过!

在此,我认为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有责任去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一味的摒弃我国本有的文化而吸收外来文化!然而我们该怎么样去继承和弘扬我国的文化呢?那么,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说“当然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啦”!但是,那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呢?又应该怎么“取”和“舍”呢?又有多少人懂得怎么行动呢?

对于上述问题,我个人认为,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首先是去继承,然而对于继承,我们也是要有选择的继承,选择好的并继承它们!但是首先我们又要分辨出哪些是好的,优秀的!哪些是愚味的,封建落后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的去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我们又要凭借什么去做出判断呢?那就必须要有广阔的见闻和渊博的学识!因此,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想继承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先丰富自己的学识,博览群书,不能因现在的文理分科而偏修一门,特别是在大学,很多大学生都只注重专业课,专修一门!这样很多大学生道德缺失,因为他们根本不懂什么叫道德!更不知道什么是优秀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在大学里,我们应该出来学好我们专业的知识外,还要浏览其它方面的书本和杂志,以增长自己的学识!另外,我们还要关注社会和国家大事,以跟上社会的发展!了解世界先进的文化知识!

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其实有很多很多,例如尊老爱幼,仁爱待人,宽厚待人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弘扬的!然而其中也有不良的和落后的,例如封建迷信,忠君思想等等!因此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丰富自己的见识和学识!要博览群书!要见多识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去继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只有我们能够去继承了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样我们才能够去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另外,我们还需要抬头挺胸的向外国友人展示我们的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的优秀文化,我们要更加努力的学习知识,让自己成为一个更有影响力的人物!那样我们对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弘扬作用就更加大,更加明显!

5.大学生应当怎样继承和 篇五

一、思想品德素质

思想品德素质要做到以下几点:

1、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热爱祖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具有的政治思想素质。教师们应当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一代新人的远大理想与抱负,能够正确看待义与利。教师本人的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等都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2、牢固的法纪意识。作为教师应知法、懂法,认真学习贯彻各项有关教育的政策法规,并在教育工作实践中带头遵纪守法,严格履行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自觉维护受教育者和教育者本身的正当权利。同时,教师还应通过教育活动使学生树立法律意识,这也是现代社会对学生的一项的基本要求。

3、遵守社会公德,崇尚家庭美德。教师无论是在平时的教学实践还是在参与社会人际交往活动中,都应该有着端正的社会义务观、良心观,倡导健康的幸福观和爱情观,热心支持社会公益活动,自觉维护家庭和睦。社会公德心和家庭美德也是当代青少年学生所应注重培养的良好品格之一。

二、职业道德素质

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敬业爱岗,教书育人。这是教师应具有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教师要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毕生所追求的事业,而非谋生的手段。教师敬业、爱业,乐于为学生服务的精神,是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最直接、最生动的素材。

2、爱生亲徒,乐教不倦。孔子曾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作为教育门生的座佑铭。教师对学生崇高的教育爱和耐心引导、循循善诱之道,正是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体现。

3、勤于管理,宽严适度。“玉不琢,不成器。”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教师既要不适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规劝,又要坚持对学生实施严格的训练和科学的管理。爱而不纵,严而有格,教书育人,这也是教师高度责任感和强烈事业心的重要标志。

4、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教师必须为人师表,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率先做到。正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人师表可以说是师德的价值的升华。

5、乐于合作,善于协调。竞争激烈的时代,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协作精神显得非常重要。教师本人不仅要重视并善于与他人合作,而且要引导学生重视集体合力,学会合作,并善于协调。

6.大学生应当怎样继承和 篇六

按照上级要求,从2月开始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通过听取动员报告和有关专题的集中学习和自学,现领导干部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中应当怎样对待群众为题谈谈自己的体会,不当之处敬请领导和同志们给予指正。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总体是好的,但在少数领导干部中也存在着脱离群众甚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有的不敢面对群众,看到群众就“怕”,见了群众就烦、就躲,对群众的呼声置若罔闻;有的官架子很大,自以为是,高高在上,与基层群众形同陌路;有的贪图安逸,追求享受,讲排场,比阔气,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有的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急于树“政绩”、求升迁,虚报浮夸,瞒上欺下。

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决策、抓工作、办事情要首先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要着眼于广大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民为重、富民为先,既注重增加财政收入,又注重增加农民的收入;既注重提高gdp增长速度,又注重提高社会就业率;既注重发展传统农业,又注重发展现代农业;既注重发展第二产业,又注重发展适宜就业的第三产业,力争让广大群众尽快富起来,钱包鼓起来,生活好起来。

第二,要放下架子,敢于面对群众。

放下架子并不意味着威信的丧失。干部越熟悉基层,体贴民意,在工作中就越有发言权,群众也就越尊重和信赖干部。放下架子,要从面对面接待上访群众开始,消除党政机关的神秘感,让来访群众都能直接走进机关,与领导干部零距离接触,面对面反映问题。要积极推行党员旁听党委会、支委会,公民旁听政府、村委会的办公会等制度,不涉及保密问题的事项全部向群众公开,使各项决策充分体现群众意愿。同时,要公开回应群众的咨询和投诉,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搭建干部与群众直接交流的良好平台。

第三,要以民为本,充分尊重群众。

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没有任何理由轻视群众。极少数干部从骨子里瞧不起群众,甚至认为基层群众素质低、“老败兴”,不能与“我”为伍。这是极其有害的,实质上是“官本位”意识作祟,是党性不纯的表现。郑培民同志奉行“万事民为先”,优秀共产党员巨粉娥说“老百姓的事比天大”。他们遇事征求群众意见,尊重群众意愿,体现了从心底对群众的尊重。这年来,我镇敞开党委、政府的大门,推行党务政务公开,保障公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目的就是真正把群众当成主人。我们让群众走进政府,实行接待群众“首问责任制”,力求从细微之处体现对群众人格、权利、地位的尊重,使他们充分享受当家做主的权利。

第四,要迈开脚步,经常深入群众。

7.大学生如何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 篇七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完结后举行的巴黎和会中,列强肆意践踏中国主权,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当时中国政府也准备签字,在中国北京引发了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学生运动,以及包括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的爱国运动。

93年过去了,学生身上所体现的五四精神仍然激励着一代代人不懈奋斗。

梁启超先生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大学生应如何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关系国家前途。

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源远流长。自古以来,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人们的褒奖和景仰。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他们不惜个人的安稳和幸福,为振兴中华民族英勇奋斗。

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灵魂,行为是体现,只有做到爱国的情感思想和行为一直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者。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维护国家尊严,树立名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在与其他民族同胞接触的日常生活中,尊重兄弟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不说伤害民族感情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事。每一位大学生都要认清各种分裂主义势力的险恶用心和反动本质,不信谣,不传谣,反对“台独”活动。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为实现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做出自己的贡献。

勤奋学习是青少年成才成长的重要阶梯。大学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大学生一定要珍惜大好时光,发愤学习,刻苦钻研,要树立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观念。学习不仅是掌握课堂知识、向书本学习,还要向实践学习,向生活学习,锻炼动手能力,提高实践本领。学习应该是全面的,不仅要认真学好专业知识,而且要学好与专业有关的其他知识。学会如何收集、处理、suanze和管理信息、学会分析、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学会创新。学好有利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各方面知识。

人人生来平等,民主是保护人类自由的一系列原则和行为方式,他是自由体制化的表现。民主潮流,大势所趋。在民主体制下,人民拥有超越立法者和政府的最高主权。胡锦涛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自由并不等于为所欲为,任何人在形式自由权利的时候,都必须组中他人的自由。大学生一方面要善于形使和运用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自由权,充分表达和实现个人的意愿和追求,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另一方面,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各种制度和程序行使自由权,不得超越法定的范围和界限。

进入大学,学生的自由时间较多,应科学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使生活更加充实。科学对待人生环境,坚持平等、诚信、宽容、互助的原则,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8.法定继承的顺序是怎样的 篇八

法定继承又称无遗嘱继承,是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原则的.一种方式。

继承法根据继承人和被继承人之间的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扶养关系,对法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作了明确规定。

第一顺序继承人有:配偶、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第二顺序继承人有: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祖父、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9.大学生应当怎样继承和 篇九

度的不同特点?

上一页下一页

【问题提出与解析思路】

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都是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都由定期选举的代表或议员组成,都属于间接民主即代议制民主。但二者又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下面对此进行比较分析。

【问题解析】

一、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建国5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中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实行一院制,而不是西方国家实行的两院制。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中国,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国家的重大事项由人民代表大会决定。行政机关负责执行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决议、决定。法院、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分别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中国宪法规定,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外,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中国的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都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多年来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数占18周岁以上公民人数的99%以上,参选率在90%左右。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目前县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通过间接选举产生,即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无论直接选举,还是间接选举,都依法实行差额选举。选民和选举单位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罢免或者撤换自己选出的代表。目前全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共有280多万人。各级人大代表来自各民族、各行业、各阶层、各党派,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均有相当数量的工人、农民代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工人、农民代表占总数的18.4%。为保证国家的权力真正掌握在全体人民手中,代表在履行职责时,必须反映和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代表有权依法提出议案、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对各项议案进行表决,在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受法律保护。

中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中国选举法还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不超过3000人。由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数较多,不便经常开会议事,根据中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了常务委员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全国人大常委会一般每两个月举行一次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由委员长、副委员长若干人、秘书长、委员若干人组成。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为175人,其中委员长1人,副委员长15人。中国的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也设立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由代表大会在代表中通过差额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同代表大会相同。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代表和反映人民的意志和根本利益。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表决各项议案实行绝对多数原则,即由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赞成才能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宪法的修改,须由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时,有关部门负责人可以列席会议,有关部门和个人可以旁听会议。列席会议人员有发言权,无表决权。旁听人员没有发言权,如果他们对常委会正在审议的议案有意见,可以书面向常委会工作机构提出。近年来,一些地方召开常委会会议时,按照公民报名顺序,确定旁听人选。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有四项:立法、监督、人事任免、重大事项决定。这也是中国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主要体现。

图:历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的主要区别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民主制度二者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从形式上看,都是由定期选举产生的代表或议员组成,都是属于是一种间接民主,即代议民主制。二者又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第一,二者的经济基础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为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议会制则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是维护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的工具。

第二,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人民代表大会是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利益,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主体是人民。西方议会制是协调资产阶级内部利益关系的场所。议员由竞选产生,竞选则以金钱为后盾。议员不对选民负责,不受选民监督,选民无权撤换议员,议员都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

第三,二者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不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是立法机关,同时又有权组织行政、审判、检察机关,这些机关受它监督,对它负责。人民代表大会除了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外,不受任何国家机关的制约。所以,人民代表大会处于全权性的地位,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西方议会制一般是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组织起来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互相制约、彼此平衡,以便协调和平衡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利益,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第四,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议会民主制的根本区别还在于,它们是不同的政党制度生存和竞争的制度空间。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西方国家实行多党竞争制度。一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与多党地位平等的多党竞争制度需要不同的政党生存和竞争的制度空间。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相适应的政党活动空间是人民代表大会,而与西方多党竞争相适应的政党活动空间是议会民主制。在目前阶段,在中国实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具有根本的重要政治意义,因此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所必然要求的政党活动空间的模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就具有了根本性的地位和意义。

【问题拓展】

人大副秘书长周成奎谈: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西方议会制的异同。

中国的人大制度和西方的议会制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呢?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当然也借鉴了西方议会制的许多做法。比如西方议会制是一种代议制的政治制度,而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是一种代议制的政治制度。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不可能由十几亿人民直接来行使国家的权力。因此我们采用代议制,也就是由人民选举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再由人民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来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这一点与西方议会制有相似之处。另外,从它的职权来讲,也有相同的地方,比方说,一般西方议会都是立法机关,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也是一个立法机关,当然它不仅仅是一个立法机关。所以,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借鉴了西方议会制的很多做法,但它主要还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

中国的人大制度和西方的议会制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西方一般采取“三权分立”的制度。也就是说行政、立法、司法三权之间互相制约;而中国的人大制度和“三权分立”制度不一样,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人民代表大会还有选举、决定、罢免国家机构组成人员的权力,还可以决定国家的重大事项及监督国家其它机关。所以人大制度重要的一点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这与西方“三权分立”制度是不一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怎样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比如说中国的国务院是国家的行政机关,它要对全国人大负责,受全国人大监督,向全国人大报告工作,它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这与西方的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全国人大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受谁制约呢?按照我们宪法的规定,人大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我们这样一个制度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最终保证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为什么中国实行“一院制”而不实行“两院制”呢?这也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的。西方国家一般是因为联邦制或因民族问题而采取上、下院制或联邦院、民族院制。而中国历史上就是一个单一制的国家,地方是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工作的,因此我们实行的是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发挥中央和地方积极性的做法,所以不搞联邦制的上院、下院。另外,关于民族问题,中国历史上就有各民族杂居的客观情况,比如说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较多一些,但回族不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很多省都有回族,这就决定了我们要搞民族自治而不搞民族自决,所以没有必要搞民族院。因此实行“一院制”是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的,这与西方议会制度也是不同的。

10.大学生应当怎样继承和 篇十

周三下午,我校的杨教师上了一堂校内公开课。课题为二年级语文下册《小山羊和小灰兔》。

关于这堂课,教学中存在的许多细节方面的问题,比如:教学步骤乱了,语言不够儿童化,老师提出的问题过难,没有进行朗读方面的指导等。在评课交流时很多老师已经说过,之前我也写过不少这方面的内容,所以我不想再写。在这里,我更想说一点题外话。

执教的杨老师是这学期刚来的新老师,这是她工作的第二年,之前教的是数学,根据学校的实际需要,只能安排她来教语文。年轻老师可塑性大,有精力,只要有进取心,肯下功夫钻研业务,适应教学方面的工作应该不是问题。而我自己也有这方面的教学经验——先后教过语文、数学。

上完课,评课研讨时,按照程序,先由执教老师先说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杨老师自己这样说:上课时很紧张,上得很乱,觉得很失败。说这话的时候,她的头是低着,声音也是轻的。大家都看得出来,她对自己上课的表现也很不满意。她对自己的评价当然不是谦虚,课确实上得不太理想。但我想,对于这样的老师,评课时不应有过于明显的责备、批评的语气,甚至还要谨慎地选择措辞,有时甚至要尽量往好的方面来说,比如教态亲切自然,板书清秀工整。我高兴地看到很多老师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也是这样做的。听课评课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挑出对方课堂上存在的不足和缺点,而是为了帮助他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得到进步。学校才能形成积极合作交流的教研氛围。

对于一个没上过公开课的年轻教师,上课紧张,教学中存在各种不足,这也是正常的事,我认为适当的压力是必要的,但不能一下子对她提太多的要求。学校对年轻教师的成长应当有足够的宽容、耐心和信心。我们常说要注重对孩子的鼓励,这一点对年轻的新教师同样适用。

发言时我问她:这是你工作的第二年了,今天这是第一次上公开课吗?我的猜想果然没错。她说是。我还了解到,在她原来的学校,除非老师自己提出要开课,学校一般不会要求合同老师上公开课。而我所能了解到的一般情况是,无论新的公办还是合同老师,如果学校没有要求,一般老师不会主动要求自己上公开课。

我认为,上面说的学校是不负责任的。因为不管是合同还是公办老师,只要是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学校就应该对他进行听课、评课。这既是对新教师的个人专业能力的发展负责,也是对学生学习、成长的负责。也许学校往往考虑更多的是前者,认为合同老师“流动性”大,学校为此花上许多时间精力来培养“不合算”。可是我认为后者更为重要。难道不是吗?一个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的是一个班甚至几十个班孩子的成长。

记得大约在一两年前,有一次到某个小学去听新教师的公开课,有一堂高年级的语文课,教师大约用了一半的时间就把课的内容上完了,为了打发剩下的“垃圾时间”,老师让所有的同学分组轮流表演课本剧,有很多同学不会表演,只能硬着头皮上,老师也没有或不懂得指导,只是要把剩下的时间消耗完,所以场面不太好看。那堂课因此便给很多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我想,这样一堂规模较大的公开课事先应该经过精心的准备,大部分老师甚至已在自己的学校上过,怎么还会把课上成这样?因为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其学校对教学教研的重视程度和教研能力。所以我认为其所在的学校应当负有一定的责任,因为学校有教研组,有为新教师安排专门的指导老师,有听课评课制度等。

我认为对年轻教师来说,教学中存在的各种细节问题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还是心态问题。还可以说,关键在于,你自己肯不肯学。对于上一堂公开课,你怎么看待。下面是我在评课交流时提出的看法。

上一堂课。说它重要,确实重要。说它不重要,也对。我自己的理解是这样的:说它重要,因为这是你的教学能力、业务素质的体现和展示。也是学校、所有听课老师对你能力的一次评价,也是你在上课时留给别人什么样的印象。很有可能的是,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里,大部分老师只能听过你这一堂课,那这一堂课就是你一直留给别人的印象。说它不重要,因为不管上得好者不好,毕竟也只是一堂课,以后还有很多要上的课,很多可以证明自己的机会。即使上得不好,那也没多大关系,因为至少它能够促使你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各种不足,以后加以改进,这便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而我认为这才是最为重要的,也是年轻教师应有的心态。我还认为,只要你的心态对了,一定有助于缓解自己上公开课时的紧张情绪。

上一篇:社区自治存在的问题下一篇:创卫推进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