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建议

2024-10-06

图书馆建议(通用7篇)

1.图书馆建议 篇一

XX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议书

XX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议书

目 录

§1 前言 ……………………………………………………………………… §1.1 XX市图书馆概况 …………………………………………………….§1.2 项目背景 ……………………………………………………………….§2 建设目标 ………………………………………………………………… §3 建设项目 ………………………………………………………………… §4 系统建设原则 …………………………………………………………… §5 XX数字图书馆的基本功能 …………………………………………….§5.1 文献信息服务功能 ……………………………………………………..§5.2 文献数字化处理功能 …………………………………………………..§5.3 多媒体数据存储、管理和服务功能 …………………………………..§5.4 因特网信息检索与导航功能 …………………………………………..§5.5 公共信息服务功能 ……………………………………………………..§5.6 视频点播功能 …………………………………………………………..§6 网络系统建设 …………………………………………………………….§6.1网络安全方案 …………………………………………………………… §7 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 ……………………………………………………..§7.1 自建本馆数字化资源 …………………………………………………… §7.2 购买数字化资源 ………………………………………………………… §7.3 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8 实施步骤 …………………………………………………………………… §8.1 第一阶段(2003年)基础建设阶段 …………………………………… §8.2 第二阶段(2004年)发展阶段 ………………………………………… §8.3 第三阶段(2005年)成熟阶段 ………………………………………… §9 经费框算 …………………………………………………………………….§9.1 数字图书馆系统及网络设备 ……………………………………………..§9.2 资源数字化建设 …………………………………………………………..XX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议书

§9.3 网络安全和系统备份系统 ………………………………………………..§9.4 XX数字图书馆运行费用预算 …………………………………………..附件:

1、XX数字图书馆网络示意图

2、经费预算表

3、运营费用预算表

XX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议书

§1前言

§1.1 XX市图书馆概况

本项目建设单位为XX市图书馆,位于XX市的政治文化中心,于1988年7月奠基、1991年11月9日正式开放使用。国家主席杨尚昆为图书馆题写了馆名“XX市图书馆”。该馆建筑面积一万平方米,现有藏书40万册,中外文期刊报纸年订购量为1790种,装订成册的报刊2万余册,馆内借阅全部实行开架服务。XX市图书馆先后被授予“广东省文明图书馆”、“全国二级图书馆”、“XX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2001年10月XX市图书馆与少儿图书馆再次合并,实行总馆分馆制,内设七大部门:办公室、借阅部、信息技术部、采编部、综合艺术部、培训部、少儿部。全馆现有职工45人,其中大学本科学历10人、大专学历15人;专业技术人员27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7人、初级职称20人。

该馆除了图书、期刊、报纸外,还珍藏一批古籍善本文献、八十八种民国时期(1903年至1961年)出版的地方报纸、18种族谱,拥有相当数量的有关孙中山生平及思想研究的文献、二千多册记载XX文史风物的地方文献及电子出版物。海外侨胞热心家乡的文化事业,黄祖芬先生和石景宜先生曾向我馆捐赠藏书数千册。另外,专题信息产品、定题检索、专题数据库、网络信息检索、大型展览展出、广场活动等是我馆的特色服务。

在新的世纪,XX市图书馆要充分开发馆藏文献资源,以网络及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向社会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担负起公民终身学校这一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

§1.2 项目背景

以宽带网铺设为标志的世界第一次信息革命仍在继续,以内容革命为核心的第二次信息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铺开,同时引发了全球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浪潮。

XX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议书

美、英、法、日等国都已实施数字图书馆研发计划,中国也在2001年底正式立项“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据了解,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被列为国家“十五”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1.42亿元,即将起步实施。广东省也把数字图书馆建设列为今后五---十年重点发展的项目,业界有人提出了“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设想,教育部将数字图书馆攻关计划交给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共同承担,而由国家计委批准立项的国家重点科技项目“中国试验型数字式图书馆项目(CPDLP)”则由国家图书馆牵头,联合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中山图书馆、辽宁图书馆和深圳图书馆进行研究、开发。

随着XX市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了满足市民这种日益增长的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建设XX数字图书馆势在必行。从90年代初期以来,市图书馆在自动化建设及网络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图书馆网络和服务建设曾走在全省图书馆的先进行列。但现在随着IT技术的发展速飞猛进,原来的一些网络设备已比较落后,已不能满足XX市民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要求,同时,离数字图书馆的要求也存在很大的差距。建设数字图书馆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作为市级图书馆,应随着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和广东省数字图书馆工程项目的进展,在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人才资源和服务等方面逐步跟进,才能确保XX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教育需要。

§2 建设目标

XX数字图书馆将以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服务内容、提供多种服务方式为最终目标,不断丰富电子化资源,在建立特色资源数据库、多媒体信息资源、区域社区资源中心和服务中心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最终建成具有XX文化特色的数字图书馆,进入全国先进市级数字图书馆的行列。

§3 建设项目(2003-2005年)

XX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议书

1、数字图书馆建设将以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为基础,以数字化的各种信息为底层,以分布式海量资源库群为支撑,以智能检索技术为手段,以宽带高速网络为传输通道。

2、以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对图书馆现有的重要特色馆藏进行数字化。

3、基本建成文献信息的数字化处理平台和电子文档信息的转换平台。

4、基本建成数字化信息存储、管理和发布平台。

5、基本建成比较安全、可靠的数字图书馆网络和服务平台。

6、逐步建立一支数字图书馆建设和管理方面的人才队伍。

§4 系统建设原则

1、充分保护现有的网络设备投资。

2、贯彻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各种标准。

3、重视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同时注意馆际之间、国家、省、市图书馆和各个政府部门的合作与交流,关注各个与数字图书馆建设有关的公司的动向和发展,避免重复建设。没有相当规模的数字化资源,信息服务只能是空谈。

4、须选择适合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开放式软件系统:一套符合标准规范的良好运作的软件系统,具有信息获取与创建、存储与管理、访问与查询、知识版权保护与授权、动态发布以及权限管理等功能。

5、系统建设必须由政府支持,社会协调,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5 XX数字图书馆的基本功能

§5.1 文献信息服务功能

(1)书刊目录检索服务

联机书刊检索目录(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 简称OPAC)是数字图书馆的主要服务方式之一。OPAC不仅完全取代了传统卡片目录的功能,而且能够显示图书和资料的准确状态信息(包括库存、借出、超期、丢失、书架位置等信息),支持题名、作者、主题、分类号、关键词等多达十数种的检索途径。有良

XX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议书

好的用户界面和套录、打印功能,可以与远程网进行连接,检索其它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在OPAC环境支持下,读者不必来到图书馆,就可以查询有关的书刊目录,用户只需输入自己的密码,就可以进行新书预订和馆际互借,也可以实现联机预约图书(邮寄)。对于有电子版的图书,通过查询书目,可以联接到电子图书,安坐家中就可读到图书馆中的书,还可下载到手持电子设备中,随时随地阅读自己喜欢的书刊。

(2)联机全文检索服务

这里的数字化资源有各种书籍、杂志、电子出版物、数据库、Internet上的各种信息等。数字图书馆通过建立一大批资料性和学术性较强、使用频率高的全文书籍、报刊数据库,为读者提供各种书籍、报刊、专利等的全文检索服务。通过数字图书馆的Internet宽带网,读者可以获得原文,可以实现网络阅览、下载、打印等全文检索服务。

(3)多媒体信息检索服务

数字图书馆有计划地将有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料、音像资料等,通过扫描制作成数字图像,将音像资料通过压缩处理,并标引题名、作者、主题、关键词、文献出处和简介,存储在计算机的多媒体数据库中,读者提出检索要求后,可即时提供、传送、聆听或观看数字图像。

(4)CD-ROM光盘检索服务

CD-ROM光盘是电子出版物的主要类型之一,也是数字图书馆的收藏重点。数字图书馆将建立CD-ROM光盘服务系统,将CD-ROM光盘加载到网络上,通过联机方式向用户提供光盘检索服务。

§5.2 文献数字化处理功能

文献资源数字化是数字图书馆的基础。我国绝大部分的图书馆,印刷载体文献占馆藏量的90%以上,采用先进技术进行大规模文献数字化,是建成数字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关键。针对该馆的情况,主要是将馆藏的XX地方文献、视听资料数字化,对不同文档的数字资源进行转换、整合,从而使XX市图书馆成为XX市文献数字化资源的存储、管理、传播和服务中心。

XX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议书

§5.3 多媒体数据存储、管理和服务功能

数字图书馆必须以庞大的数字化资源为基础,加上先进的网络以及足够的网络带宽,才能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而庞大的数字化资源需要配备大容量、高可靠性的磁盘阵列存储系统,才能够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可靠的信息服务。从而达到对多媒体数据的存储与管理,做到在很小的空间里存储大容量的数据。

§5.4 因特网信息检索与导航功能

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分类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特长,有效地对大量信息进行有序的组织,在为读者服务的平台上,设置不同的栏目,实现层次分类检索和信息导航,可有效地节约用户网上的浏览时间,大大提高网络效益。数字图书馆在开发利用已有文献信息资源的同时,还要接收和采集各种网上信息,形成网上信息资源的导引服务,帮助读者有效地利用因特网信息资源。

§5.5 XX市公共信息服务功能

数字图书馆系统是未来社会的公共信息中心和枢纽,是一个电子化信息的仓库,能够存储大量各种形式的信息,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访问它,并且信息的存储和用户的访问不受地域限制。XX数字图书馆可以成为XX的信息资源门户,它既可以反映XX社会的发展和政府各部门、各行业的信息,也可以成为社区服务的综合网站,为用户提供公众信息服务。

§5.6 视频点播功能

根据馆藏不断增加的电子出版物和各种多媒体数据,建立性能优越的多媒体资源点播系统,为读者提供教学影片、娱乐影片、电子读物、音乐欣赏等多媒体信息服务。人们利用数字图书馆进行再教育和再学习,使数字图书馆成为网上业 8

XX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议书

余教育中心、在职教育中心、甚至趣味娱乐中心等,很多家庭教育都可以在这里进行。

§6 网络系统建设

根据XX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需求和目标,结合国内外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一般标准,本着“高效率、高性能、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原则,设计了该系统方案,充分考虑了系统的扩展性、开放性和用户投资的保护等因素。

本方案将在图书馆现有网络的基础上,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以信息的收集、加工、使用和服务为主导,对网络进行升级改造。

1、内部网络主干升级到千兆以太网,为馆内的信息资源的传输、视频点播及Web应用提供更高质量的网络服务,并可对各计算机进行有效维护和管理。

2、外部Internet出口升级到10兆以上,接入宽带网,为区内和区外的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提供了一个高速的资源中心,几乎与到馆内得到的服务质量一样。

3、增加部分结点为无线高速局域网,使到馆内举行各种讲座、公益活动的公司、社会团体以及一些自带电脑的读者能够很方便的在图书馆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接入XX市图书馆信息资源网络和Internet,以弥补原来综合布线系统的不足,又不用再重新布线,节省投资和改造费用。

4、增加为读者服务的电脑台数,增加对读者服务的结点和自带电脑的接入点,满足日益增加的读者需求。

§6.1网络安全方案

我馆的计算机网络已初具规模,但在网络安全上却一直没有投入较多的力量。目前我们的网络对外没有防火墙系统,很容易受到一些黑客的恶意攻击。在网络防病毒方面,只采取了简单的单机防病毒软件,只要网络内某一个用户没有及时更新防病毒系统,就有可能造成整个网络感染计算机病毒。在数据备份方面,由于备份设备已成旧,无法满足日益增多的大容量数据库的备份要求。所以在网

XX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议书

络安全上,要投入不少的力量,才能保证我们在数据资源、网络上的大量投资不会因为网络外或内部的恶意攻击、破坏,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按照XX数字图书馆的要求,在网络安全上,需要有以下几方面:

1、网络防火墙系统。防止外部对图书馆网络和服务器的恶意攻击、提供内容保护、抗毁保护、反扩散、反窃听、抗抵赖技术等。

2、网络防病毒系统。防止网络外、网络内的病毒感染、传播,通过网络集中管理,定时统一更新,维护。

3、系统备份系统。提供大容量、安全可靠的备份策略和快速恢复方法,保证数据库数据的安全和完整。

4、机房的弱电防雷。图书馆地处华南多雷区,必须对机房中的重要网络设备以及服务器进行防雷保护。

5、安全策略的管理。面对网络安全的脆弱性,除在网络设计上增加安全服务功能,完善系统的安全保密措施外,还必须化大力气加强网络的安全管理。因为诸多不安全因素恰恰反映在组织管理和人员录用方面,而这又是计算机网络安全所必须考虑的基本问题。

§7 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

数字图书馆必须以庞大的数字化资源为基础,建立数字化资源保障体系至关重要。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7.1 自建本馆数字化资源

(1)建立与完善本馆书目数据库

书目数据库是图书馆实现数字化的关键,图书馆采用的是深圳图书馆开发的ILAS II集成管理系统,主要采用套录与自行建库的方式建立本馆的书目数据库。目前馆藏的20余万册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都已进入了书目数据库,读者可通过互联网进行检索。随着馆藏的电子图书、期刊的增多,将逐步建立书目与全文电子版的相互链接,方便读者检索使用。

XX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议书

(2)建立XX地方文献数据库

地方文献数据库是本地文献的集中反映,最能体现本馆的馆藏特色,反映本地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科技、文化、教育等的发展状况。建立XX地方文献数据库,无疑突出了XX的悠久历史文化、人文背景及资源。目前已建立了《XX市地方文献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收集、补充、制作地方文献的全文数据、老照片图库、多媒体资源库、XX旅游资源库。

§7.2 购买数字化资源

信息时代是一个资源共享的时代,各地的地方资源自己数字化外,其它的数字化资源应采用拿来主义,这是即经济、效率又高的方式。根据图书馆面向的读者群特点,主要采购下面几种数字化资源:

(1)购买电子出版物(主要是光盘)。电子出版物是数字图书馆的重要馆藏,图书馆每年应有计划地采购电子出版物,使馆藏数字化资源不断增加,这是建设数字化资源的有效途径。图书馆收集的电子出版物主要包括:光盘图书、光盘期刊、光盘文献数据库、光盘软件及CD、VCD、DVD等音像制品。

(2)购买数据库资源。根据读者的要求,目前我馆购买了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数据库全文资源,由于经费的限制,只订购了部分专题的全文,其它只有目录和摘要。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应逐步订购全部专题。

(3)购买新书的全文电子版资源。利用成熟的数字化产品可以较快地扩大XX市图书馆数字化资源规模。选择何种电子版图书,应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可持续发展性和版权保护的规范性。目前比较成熟的是北大方正的APABI数字图书系统。

§7.3 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网络信息资源数量巨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开发利用网络资源,构建本馆虚拟馆藏,使图书馆的资源突破了本馆的物理限制,获得了无限的延伸,从而大大提高了图书馆资源保障的能力。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包括三种方 11

XX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议书

式:

(1)下载信息。利用站点导航和搜索引擎,有计划有选择地从网上下载信息,加以专业化的整理和组织,就不同的专题组建各种专题数据库,并跟踪网络信息的变化,定期对专题库的内容进行更新和补充。目前我馆已做了“网络视点”、“外观”的网络下载信息服务,根据用户的需要,将逐步增加新的专题。

(2)购买数据库的查询使用权。由于现在的数字资源很多,如都购买又没有这么大的财力,而且使用率不一定高。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购买数据库查询使用权的方式,为读者提供服务。如:中外标准数据库、专利库等。

(3)建立网络信息资源导航系统。图书馆可以将其多年来在组织知识、信息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和经验应用于网络资源的组织之中,有目的地选取因特网上于某一或某些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源加以集中,并按照方便用户检索的原则建立“因特网资源目录”或“因特网资源指引库”,指引用户到特定的地址获取所需信息。

§8 实施步骤

XX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议书

1、XX数字图书馆网络示意图

XX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议书

2.图书馆建议 篇二

1 图书馆统计概况

依据图书馆各部门管理职能以及数据统计需要不同可将其大致分为采编系统数据统计、流通阅览数据统计以及其他数据统计三类。具体细化如图1, 如将采编系统数据统计分为采购统计与编目统计, 编目统计又分为工作量统计和分类统计等。

采编统计主要是针对于图书馆的文献搜集工作, 随着图书馆规模的扩大, 文献种类日益丰富, 采购经费额度不断上调, 给采编工作提供了很大压力, 对购买图书类型、数量等方面进行决策无疑离不开对于历史数据的分析, 只有对馆藏数量、经费下拨以及读者借阅等数据进行系统分析, 才能够起到指导文献购置, 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目的。如通过验收数目数据的分析了解各科室文献道馆情况, 通过对各书目借阅人次数据分析, 了解读者需求等。同时, 只有了解读者需求与学科建设需要, 结合各学科采购经费的下发情况, 通过订购统计、验收统计、经费统计、馆藏统计各方面数据相结合, 综合分析, 才可以有计划的增补所需文献。此外, 工作量统计对于图书馆日常行政管理意义很大, 如可据此计算奖金报酬, 或者反映馆员工作状态, 也可据此确定招聘人员数量。而借阅率、文献流通量、入馆人次、馆藏数量等统计数据对一方面反映图书馆管理情况, 另一方面为其规划日后发展有重大参考意义。

流通部门是图书馆与读者直接接触的窗口, 是其服务于读者的主体, 流通统计反应图书馆服务质量、文献建设情况、借阅率、拒绝率等, 其运行情况标志着图书馆运行的整体情况。流通阅览统计结果既是对过去工作的总结与表述, 也是对未来工作的参考与指导, 是进行读者服务改善、优化书库管理、计划制定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如结合馆藏文献使用数据与文献流通阅览相关统计结果, 分析读者阅读兴趣与需求倾向以及图书馆对于读者需要的满足能力, 从而针对读者需求差异, 优化资源配置, 科学建设图书馆馆藏资源, 更好为读者服务。

其他统计数据主要针对各项电子资源展开, 随着图书馆向着多载体、多信息、多渠道服务的方向发展, 为了了解读者对于这些日新月异的服务使用情况, 数据统计必不可少。借助于此, 可以对图书馆资源进行定向分析, 获得推荐方向, 也在为读者更好服务的同时制定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规划, 可谓是一举多得。

在具体的图书馆统计工作中, 我们可以构建如下的指标体系:

依据如上的指标体系, 我们可以构建出图书馆统计的大致统计框架, 并据此收集数据, 从而量化反应图书馆现象, 揭示其发展中的规律和状态, 同时也可以作为检验图书馆工作的评定标准, 进而为指定工作决策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图书馆统计存在的问题

2.1 统计工作不受重视

目前图书馆统计工作更多时候作为年终总结或是填写上级部门的报表, 很少能过对数据进行长期追踪, 这样难以对于数据进行动态性分析, 而许多统计工作的缺失也导致各项数据不全, 这样也很难进行综合性分析, 挖掘统计数据背后的意义, 对于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造成了难度。

2.2 统计体系不健全

完整的统计体系应该由统计指标及统计数据、统计组织架构、统计规章制度三方面构成, 而目前统计工作大多也并非由专人主持, 而是多由办公室人员兼任, 而非具有专业背景的专业人员, 本身缺乏统计知识, 而其他的行政工作往往使之难以集中精力于统计工作, 因而对于数据缺乏核对, 也常常难以进行详尽的分析。并且图书馆对于馆员更多的强调对于学生的服务质量, 而忽视对于馆员统计数据处理方法的培训, 从而即使在统计资料完备的请况下也很难多层次、多方法的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形成完整的统计分析报告。此外, 图书馆规章中对于统计工作的开展以及统计资料的分析等方面确定的也不够完善。

2.3 图书馆员对于统计数据处理分析方法不成熟

完整的统计工作由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个环节组成, 首先需要数据全面与准确, 才能够对于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 进而挖掘其存在的问题和背后的规律。而目前我国多数图书馆统计也仅仅是停留于统计数据搜集, 统计结果多是日常数据汇总相加减, 多以表格形式展现, 而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等方面则表现较少, 即使数据搜集完备, 在利用方面仍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如何能够通过统计分析来发现解决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以促进其发展才是统计的基本目的。因而数据处理分析方法的欠缺使得统计价值难以体现。

3 提高图书馆统计业务的几点建议

3.1 设定统计部门, 招聘统计人才, 将统计业务作为图书馆的工作目标考核

在图书馆设定专门的统计部门, 招聘专门的统计人才, 建立完善的统计组织架构, 督促检查指导日常统计工作。同时, 建议主管部门将准确提供准确统计数据以及详尽的统计报告作为图书馆的一项工作指标, 以提高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此背景下, 图书馆领导将统计工作列为重点, 且统计人员具有完备的统计知识与专业背景, 更有利于借助专业的统计分析方法, 利用统计分析软件, 开展统计工作, 从而对所得统计数据达到最大程度的使用, 充分挖掘数据背后的实际意义, 撰写完善详尽的统计报告, 以期使图书馆建设得更好。

3.2 完善统计指标体系, 落实到岗

针对图书馆工作中各种现象和过程, 确定完整的统计指标体系, 以求准确反映各部门绩效以及图书使用情况, 指标选择应准确恰当, 突出核心指标, 降低管理难度。特别地, 反映藏书结构的文献收藏量指标、按读者不同类别反映对图书馆需求倾向的读者量指标以及反映文献流通种类、数量以及读着借阅情况的借阅量指标应尤其得到重视。此外, 将每个统计指标规范落实到各个岗位及个人, 明确权责, 避免推诿, 使得统计工作更易开展。

3.3 完善统计工作的标准和规范, 运用电子化、现代化手段开展统计工作

制定图书馆事业统计系统, 并且采用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使得统计人员对于《信息与文献图书馆统计》进行学习, 并贯彻和落实相应要求。对于统计工作的日常开展, 要端正态度, 数据搜集要力求准确, 为之后的统计分析工作打好基础。而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指标划分日趋详细、各项数据量的逐步扩大, 手工操作的精度依然难以满足统计分析的要求, 利用电子化、现代化设备和技术手段, 优化统计数据的存储和处理方法, 利用计算机软件开展统计分析, 从而为图书馆管理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摘要:图书馆统计工作作为图书馆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图书馆进行科学管理、制定发展决策的重要科学依据。立足于图书馆目前的统计概况, 挖掘了图书馆统计业务存在的问题, 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建议为日后统计工作在图书馆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3.图书馆建议 篇三

关键词:图书馆 资源整理 利用 建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b)-0255-01

作为为广大群众提供知识和扩展视野的图书馆,必须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群众对图书馆资源的需求的不断增强而进行优化管理,以充分发挥馆藏资源的价值。对现阶段图书馆资源整理与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有充分的认识,从而提出行之有效的改善和解决建议,以更好的满足广大群众对图书馆的需求,提升图书案的社会地位的重要性和促进图书馆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1 现阶段图书馆资源整理和利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目前图书馆在各方面都有所进步和发展,但目前图书馆资源整理和利用在管理制度、资源整合人才、文献资源收录、信息安全、资源共享方面等存在诸多问题。

1.1 图书馆缺乏管理制度,资源管理不规范

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情况不一致,有的图书馆基础相当薄弱,缺乏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未遵循统一的公共图书馆行业中规定的管理标准和服务标准对图书馆进行管理。缺乏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不但会影响图书馆的运行,还导致图书馆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更没有保障,满足广大群众的对图书馆需求和发展图书馆自身就更难实现。

1.2 图书馆缺乏专业的资源整理和开发利用人才

实施馆藏资源的整合和发挥馆藏资源的价值必须通过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动和工作,因此,图书馆资源整理和开发利用离不开相关的专业人才。虽然目前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队伍不断的发展壮大,从整体上看,虽然整体素质有了提高,但是队伍中员工的文化差异程度和其具备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方面的差异程度比较大,尤其缺乏对馆藏资源进行整理和开发利用的人才。

1.3 文献资源收录问题

虽然随着我国文化建设的开展和深入,图书馆馆藏资源得到了增加。但文献资源收录不及时,导致图书馆文献资源陈旧和不完整,出现诸多类文献资源的短缺和不少文献资源种类重复设置和收藏等现象的发生。此外,有些图书馆为了迎接评估,新购置的图书数量明显增加,但真正符合广大读者需求的资源不多。这势必会直接导致满足读者需求率的大幅度降低,从而使馆藏资源的利用率降低。

1.4 信息安全受到威胁

目前大部分图书馆都实现了数字化,使用开放性的数字化资源网络系统。随着IT技术的发展,黑客猖獗,病毒肆无忌惮的入侵现象更为严重。很多图书馆不注重对体系进行维护和更新,导致信息的安全直接受到威胁。图书馆的资源信息在存储、传送和处理上显得更为脆弱,容易被干扰和篡改,不仅不利于图书馆对馆藏资源进行管理和开发利用,更不利于广大读者的使用。

1.5 宣传力度不足,闭馆自守观念,使资源共享难以实现

虽然目前也有部分图书馆建设的较好和完善,但图书馆的利用率仍然比较低。其中很大原因是由于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在图书馆使用意识上的缺乏。由于图书馆对资源利用的宣传工作缺乏持续性和有效性,以被动的态度对待图书馆宣传工作,因而很多群众不了解如何利用图书馆资源,从而仅仅把图书馆当成借书看报以及休闲的去处。此外,对于图书馆来说,闭馆自守,没有提高开放程度,面向社会的程度很低,与群众没有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公共关系,使得图书馆资源得不到共享,读者的需求不能满足。

2 图书馆资源整理和利用的建议

面对存在的诸多问题,可以从制度意识层面、人才管理、信息管理、队伍管理等方面提出對图书馆资源整理和利用的建议。

2.1 建立和完善图书馆管理制度,使资源管理规范化

图书馆的领导必须重视图书馆管理制度建设和完善,尤其需重视图书馆资源的整理工作。这需要相关领导和员工更新管理理念,引进竞争机制,调查图书馆馆里的需求,制定适合本馆自身发展的管理规章制度。对于资源的整理,需按照公共图书馆的统一标准和规则进行管理,使资源管理工作规范化,同时,借鉴其他共同图书馆的相关管理工作,优化资源管理工作,为更好地开发利用馆藏资源打好坚实的基础。

2.2 提高图书馆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水平

根据本馆人才需求情况,积极做好人才招聘和培训工作。不仅要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相应的文化知识,还要注重具有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资源专业化技能人才的挖掘和培养,使之成为图书馆资源管理和利用工作的骨干力量。及时对这些人才进行后续培训,以促使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并及时对其优良业绩予以及时的评价和奖励,从而带动队伍整体素质水平的提升,为图书馆发展提供强大的持续后备力量。

2.3 加强文献资源收录和更新工作

在充分了解读者需求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加强文献的收录工作和更新工作,同时也应相应增加适当的文献以保证馆藏资源的全面性,以满足读者的需求,和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这个问题特别需要领导的重视和得到足够的资金等物质方面的支持,否则,加强文献的收录和更新则沦为空谈。

2.4 加强对计算机的综合管理,以保证信息的安全

对馆藏资源的整理和利用是离不开计算机的,为了提高馆藏资源的管理效率和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图书馆应该建立和完善计算机综合管理制度,做好维护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等设施工作,不断更新升级系统,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反黑客和防毒的能力,以保证信息和馆藏资源的安全。

2.5 走合作发展道路

转变闭馆自守的观念,加强合作意识,提高图书馆馆藏资源的管理效率和利用率,以引起更多的实际效应。具体可以通过图书馆间的合作以及寻求高校和社会的支持。图书馆间的合作能促进相互的学习,共享馆藏资源和馆藏资源整理经验,并加大对图书馆的宣传工作,让社会各界更关注的图书馆的资源特色和优势,以培养群众使用图书馆的观念,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此外,与高校、社会团体、政府部门、企业、新闻媒体家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关系,寻求它们对图书馆的支持,以提高图书馆在社会的地位和形象,使馆藏资源得到更广泛群体的使用,从而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

3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领域对资料管理和利用也在不断的优化当中。图书馆拥有很丰富的馆藏资源,提高图书馆资源的整理效率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对群众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来说具有现实意义,也是提升这些素质的重要渠道,更是为加快我国文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蒋永福.制度创新: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的瓶颈[J].图书馆建设,2008(12):39.

[2]叶艳萍.杭州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及思考[J].图书馆建设,2009(4).

4.图书馆教师素养的几点建议论文 篇四

随着中职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图书馆原有图书及信息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和适应现在教学实践的需求。图书馆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做好与教务、系部教师的沟通,收集信息,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分析研究学校专业设置以及教学过程的调整变化;关注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更新发展,研究新旧学科的变换更替,及时制订和补充适合专业发展要求的文献资料,采取多种形式通报或登陆校园网,及时发布馆藏新增各类图书信息,想方设法提高所有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要定期与广大师生做好沟通交流,进行图书信息普及教育和文献检索培训每年新生入校和新教工上岗后,需及时组织师生进行图书馆基本情况介绍,让广大师生了解各项管理制度、借阅程序、管理信息等;分期分批开设讲座,以案例形式讲解管理使用流程、方法、要求,使他们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多种检索数据库内容、信息资源的方法,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使图书馆既能补充现有课堂学习,又能使学生了解专业最新动态和发展,引导学生养成独立钻研的习惯。

图书馆教师应有过硬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图书馆教师,仅有满腔热情是不够的,必须具备丰富的业务知识和熟练的技能。首先要有图书馆学、情报学等专业的基础知识,熟悉图书的分类布局、借阅流程及各项制度。更要有广博的专业文化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维护技能以及一定的外语水平。现代图书管理不只是简单被动的借书与还书,而是要担当信息咨询、网络导航等多种角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技术,快速准确地查询自己所需要的各种数据信息。由此可见,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图书馆教师并不容易。这就要求我们全体图书馆教师不畏困难、坚持不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增强获得知识分析信息的能力,运用自己的学识更好地为师生服务,真正成为能跟上时代潮流的`管理能手、服务能手。

5.图书馆建议 篇五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生产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产学研合作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促进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在产学研合作中,知识的有效获取与运用是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前提,高校作为产学研合作主体之一,同时也是知识资源的拥有者、知识服务的提供者,其知识服务能力的高低关系到产学研合作中知识流动与知识运用的效率,将最终影响产学研合作的成效。

本文拟从知识供应链的角度出发,探讨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供应者和转化者,如何发挥知识服务职能,促进产学研合作顺畅成功。

一、产学研合作与知识供应链的关系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研究机构)三个基本主体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研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支持下,共同进行技术开发的协同创新活动。

在产学研合作中,高校和科研机构需要根据企业的需求,在相关部门的协调和帮助下,收集、整理、加工和转化应用相关知识资源,开发创新知识资源,为企业提供新产品和新技术,提高企业竞争实力,从而实现产学研各方的利益目标。

知识供应链是一条相对规范、稳定的合作关系链,也是一套完备的管理体系。它描述了知识链式流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关于知识创新的活动,将知识链中各节点及节点间存在的大量分散片面的信息加以整合,扮演知识的供应者和转化者,通过知识流活动将知识服务提供者和终端知识用户紧密联合,缩短二者之间的信息距离。

知识供应链在链条中流动的对象主要是知识,它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通过知识创新,将知识的供应者、知识的创新者、知识的使用者连接起来,以实现知识的经济化、整体最优化以及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其实质就是知识供应链的良性互动。在产学研合作的知识供应链实践中,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信息优势、技术优势和学术环境等优势,有利于企业进行设备改造、技术革新、工艺改进及产品开发等活动,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样,企业拥有企业经济管理、产品市场营销、产品供需信息、产品市场开发及资金筹措等优势,与企业合作,也有助于高校和科研院所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有助于促进企业界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投资,改善办学和科研条件。

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对方竞争实力,在这种良性互动中不断创新发展。

二、知识服务与知识供应链的关系

所谓知识服务,指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序化、整合,从各种显性和隐性的信息资源中按照人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提炼知识,并用来解决用户问题的高级阶段的信息服务过程,是一种面向知识内容和解决方案的服务。知识服务以用户需求作为目标驱动力,为用户提供挖掘知识的技术和手段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

知识服务是新型的服务方法和理念,与文献、情报、信息服务不同,它不是信息传递模式,而是由用户行为来组织业务活动。

知识服务和知识供应链二者的目标近似,都是为用户提供相关知识及问题的解决方案,都是为增强组织的创新能力和提高服务品质,加速决策。

知识服务根据用户知识需求,给用户提供围绕知识采集、处理、存储、转化的服务,这也正好是知识供应链核心功能的必要组成要素。

高校的知识服务中引入知识供应链概念,就是在满足用户的知识需求的情况下,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资源和技术等当作知识源,经过一系列知识开发活动,实现知识的存储、创新和应用,最终实现知识的经济价值。

知识供应链动态地实现了知识资源的最优化,有利于知识供需双方的协调发展。

三、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中引入知识供应链理论的作用

(一)整合图书馆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随着信息资源数量急剧增加以及知识经济的发展,图书馆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向更加专业化或者更加综合性的方向发展,这对图书馆的`人员素质和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网络信息供应商、出版商、信息咨询服务机构纷纷进入信息服务行业,图书馆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和挑战。知识供应链能够将供应链上相关机构的人员和知识资源有效整合,为图书馆知识服务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和适用的信息资源,形成稳定的知识供应网络,促进各成员单位人员和知识资源的合作及创新,有效提高了图书馆在新技术环境中的竞争能力。

(二)提高图书馆知识服务水平。目前,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还比较落后,这不仅表现在图书馆提供的信息资源单调,同时服务手段和方式落后保守。经调查,图书馆为用户提供的信息资源基本上还是以馆藏资源为主,对于网络资源、多媒体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图书馆提供的文献多为原始文献,缺乏对文献进行二次、三次开发,不注重对隐形知识的开发和转化;服务中较多沿用传统的参考咨询方式,同时对于后续的服务质量和效果缺少必要的管理和反馈。引入知识供应链管理理念,能够将图书馆知识服务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有机组织起来,对于知识流的整体过程进行科学规划和统筹管理,促进了隐形知识的转化和共享,使得图书馆更加重视知识服务方式和效果,提高了图书馆知识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促进产学研合作发展。知识作为一种原材料,通过加工、制造,价值会得到很大地提升。知识又可当作战略资源始终贯穿于高校知识服务中。大学和科研机构作为知识的生产者,借助政府的相关鼓励政策,加工整合各类知识资源,形成专门的知识库,为企业或个人提供新知识、新产品或新技术。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以及政府、财政、金融、税务等职能部门所形成的具有反馈知识流的环式知识供应链,集产学研以及相关部门为一体,统筹安排各类知识资源,生产出符合市场需要的知识产品,提高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实力,实现学研机构知识价值,促进产学研各主体实现利益最大化。

四、不同层次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现状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主要的知识资源集散地,通过研究调查图书馆服务情况,基本就可以了解高校知识服务的大体情况。截至2015年5月21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845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553 所、成人高等学校 292 所。这些院校中“211工程”、“985 工程”院校占 6%左右,它们与普通高校之间在资金、人才、技术水平等方面差异较大,导致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一)“211 工程”“、985 工程”等院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现状

“211 工程”、“985 工程”院校师资队伍素质较高;教学科研水平和条件比较先进;具备一定数量的博士点和重点学科点;科研经费较多,成果显着,对国家建设贡献较大,办学效益较高;国内外学术影响力较大;学校建设经费比较有保障。这些高校图书馆服务紧紧围绕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成效显着。

主要体现在:学校全体师生能够共享图书馆所有资源和服务;建立了本校的学术资源知识库,收集、提供本校学术成果、论文、工作报告、技术报告等;构建学科资源导航;为教、学、研提供咨询、讨论、研究的网络和实体空间环境;有馆员和专家提供专门服务,随时可以进行交互式学习与研究服务。

(二)地方本科大学图书馆知识服务现状

地方本科大学与重点大学相比,在师资力量、科研水平、经济基础等方面都相差较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技术落后、人才匮乏现象。相应地这些院校的图书馆很难开展深层次的信息服务。为了适应网络新环境、新技术的大局势,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采取措施,根据本校本馆实际情况,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读者服务活动。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项:第一,为了增强信息资源的时效性,主动宣传本馆可用资源和最新服务项目;第二,为了弥补馆藏资源不足;积极利用网上开放获取资源和免费试用资源,同时积极利用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方式获取资源;第三,嵌入读者学习科研过程中,提供图书馆全天候服务;第四,为了方便用户查询信息资源,也便于与馆员的沟通,组建移动图书馆,让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设备在校园内随时可以检索图书馆资源;第五,为了提升馆员的业务能力,通过培训或自学,学会利用各种现代化设备获取资源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制作知识产品,主动推送给读者用户。

五、产学研知识供应链中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战略

不同层次高校的师资力量、科研条件、经济基础相差较多,导致国内高校图书馆服务方式和服务水平产生很大差异。在当前的知识经济环境下,产学研知识供应链中高校图书馆如何结合自身条件,积极地开展知识服务,满足产学研合作中企业对知识资源的需求,是当前我国产学研合作中高校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与知识供应链各方的沟通合作。在产学研合作中,高校图书馆既要与科研机构、信息中介组织等联合知识提供方密切合作,同时还要得到相关技术支持方、资金提供方、政府政策制定方、媒体传播方等大力协助,才能为企业提供技术或产品,保证知识服务的高质量和影响力。因此,高校图书馆在产学研实践中要与各相关合作方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收纳各个方面的优质知识资源,构建良性循环的互利共赢知识网络。

(二)加大对图书馆知识服务财政投入力度。在产学研合作中,高校图书馆是知识创新的主体,产学研合作团体的创新能力有赖于高校图书馆的创新能力的高低。产学研合作中企业要发展,就要保证高校图书馆的资金投入。

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是一项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更需要资金的支持,保障其健康发展。因此,在产学研合作中,需要得到政府相关财政政策的支持,合理投入财政经费,促进高校图书馆开展产学研合作和一系列社会性知识服务活动,发挥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职能。

(三)挖掘和引导新的知识需求。在产学研合作中,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不仅局限于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存储和整理,还要针对目标群体,积极开展和提供技术指导、业务培训、行业动态和国际竞争环境预测评价等相关服务,引导和开发用户新需求,促进企业适应国内外新形势,提高发展实力。

(四)拓展深化知识服务范围和内容。在产学研合作中,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发布产业技术需求信息、技术研发创新信息、新产品展销信息、人才需求信息等,加强产学研各方信息交流和共享;利用通讯技术,实现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无障碍阅读、虚拟现实阅读;通过OPAC系统查询图书馆馆藏资源;利用智能手机移动终端享用图书馆服务;利用数字电视建立交互式个性化知识服务。总之,图书馆可通过各种手段与产业部门联络沟通,将自身丰富的知识资源提供给知识需求方,扩展知识服务范围、深化知识服务内容。

(五)共享知识资源,促进产业创新。在产学研知识供应链中,高校图书馆应该加强对隐性知识的整合利用。比如,组建由不同学科专家组成的咨询服务中心,专家可以利用网络、计算机、电子通讯设备等网络通讯途径和手段解答用户提问,将交流过程和解答方案记录、积累起来,可以形成不同学科领域专家的隐性智力资源数据库,方便类似疑问和问题能够迅速得以解决;还可以搭建知识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高校和科研机构拥有丰富的知识资源和智力资源,根据产业部门的需要,为它们开发设置新的专业课程,培养专门技术人才;为产业部门开放图书馆、实验室等研究地点和设备,支持产业部门开展科学实验;组建科技开发园区、产业孵化基地、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等。通过一系列措施,充分利用和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知识资源的作用,提升产业部门对知识资源的吸收能力,加速产业部门创新。

(六)完善图书馆知识服务政策支持环境。为减少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风险和障碍,需要政府牵头,产业主管部门、科技主管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联合起来,建立产学研合作领导机构和监督合作执行机构,同时遵循产学研合作各方收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制定财政、金融、税收支持政策,颁布人才引进政策,建立科技、教育、产业信息资源共享政策,实现知识供应链内知识资源合理优化配置,提升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核心竞争能力。

高校图书馆作为产学研合作中知识服务主体之一,需要更加重视与知识供应链中相关主体的联系和沟通,挖掘和引导知识需求,扩展知识服务范围和深化知识服务内容,按照知识服务战略部署,制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服务策略,以保证知识服务目标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吴悦,顾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过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10。

[2]胥伟岚,龙朝阳。基于知识供应链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策略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1。5。

6.图书馆建议 篇六

一、高校图书馆发展现状

近十年来, 在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之下, 高校数量不断增加。但高校的发展道路上, 其首要任务通常放在了教学工作之上, 而对于高校图书馆的投入相对较少, 因此出现了高校图书馆发展远远落后于高校发展速度与发展规模的现状。具体来说, 从图书馆的面积、藏书量等方面都不能有效的满足读者需求。此外, 高校图书馆在高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图书馆的发展直接关系到高校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教学质量的好坏。

二、高校图书馆管理问题

1. 资源结构不合理。

现阶段, 我国高校中有许多为专业技校及成人院校合并而成。因此在高校图书馆里, 包含了许多陈旧的资料。虽然近年来, 在国家有关评估标准的促进下, 高校购买了大量新书, 但图书馆实际容积、馆藏数量等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匹配。长此以往, 高校图书馆中出现了图书杂乱无章, 新书无处摆放等资源浪费现象。

2. 资源利用与管理不科学。

高校图书馆资源流动性大, 许多高校图书馆中, 教师与学生阅读存在较大随意性, 而不科学的资源利用与管理情况下, 则会出现图书馆书籍管理混乱的现象。当前, 在高校图书馆内, 如计算机、英语等利用率较高的图书, 甚至出现了无人管理的窘况。一方面读者不了解书籍的分类方法与应摆放的位置, 一方面, 在书籍的借阅过程中, 频繁的选择与换取。

3. 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不到位。

供良好的借阅服务应当是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而在实际中,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图书馆在开放时间, 馆藏数量、图书丢失赔偿等问题上都无法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从而出现了高校图书馆服和质量不到位的状况。

三、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水平的对策

1. 完善高校图书馆内部管理。

当前, 高校图书馆普遍采用开架借阅方式, 针对这一常用模式下出现的各种问题,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改进:首先, 加大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投入。学校方面, 应当高度重视高校图书馆对于学校教师、学生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促进作用以及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积极意义。从而加大对图书馆管理经费的投入, 通过扩大图书馆实际面积, 购买新书, 增加藏书量, 优化硬件与软件资源等, 使图书馆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其次, 对图书馆管理过程经常出现的书架混乱、书籍无法精确查找问题, 需要图书馆管理者在日常管理工作中, 对旧书进行及时的下架处理, 确保新书及时准确的上架。旧书下架后并不是弃之不管, 而要根据旧书的利用情况进行合理分类, 并进行明确标示, 以备不时之需。如此既能确保新书上架空间的充足, 也实现了旧书的合理利用。再次, 通过多种方式, 提升高校图书馆内部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优秀的图书管理工作者, 应具有较高的服务意识, 积极与读者沟通协调, 对读者反映问题进行及时记录与处理, 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为读者提供高效的借阅服务。此外, 在图书馆内部管理工作中, 要加强对书库的巡视工作, 保证书籍的管理可控性, 并积极协助解决高校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以使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逐渐走向发展的轨道。

2. 开展读者教育。

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 除了馆内工作人员外, 读者的素质高低也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管理水平。因此, 在高校图书馆管理过程中, 加强读者群的教育管理工作同样具有深远意义。例如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 馆员可以通过与读者进行沟通, 对一些读者在图书馆内大声喧哗、肆意吵闹的现象进行及时制止。在沟通过程中, 站在读者的立场, 以有技巧的沟通方法, 开展读者教育, 并帮助读者解决图书借阅相关问题。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形势下, 高校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开展读者教育工作, 重点在于教导学生如何学习, 提高查找与利用信息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培养其刻苦钻研的品质, 实现高校图书馆教育育人的意义。

3. 加强与读者的沟通工作。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高校图书馆管理中, 可以借助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普及, 加强与读者的沟通工作。例如开设图书馆网页, 建立微信公众号等, 便于读者及时反馈意见, 进而持续改进图书馆服务工作, 提高管理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 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对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 教师学生的教学科研活动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现阶段, 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高校管理者, 图书馆工作人员始终坚持以读者为中心, 通过多种策略优化管理方式, 提高服务质量。通过不断的思考与创新, 使高校图书馆发挥其实际价值, 更好的为师生提供服务。

摘要: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大环境下, 我国高校规模得到了快速发展, 各种硬件水平大幅度提升。在这种大好形势之下, 作为高校重要科研组成部分的图书馆管理中却日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影响到了高校学生阅读与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笔者就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出发, 对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为高校图书馆管理提供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

参考文献

[1]唐承秀.试论高校图书馆内部管理沟通体系的构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0, (12) .

[2]欧阳彩新.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模式的探讨[J].图书馆, 2010, (2) .

7.图书馆建议 篇七

关键词 移动阅读 阅读服务 电子书

分类号 G252

Analysis and Suggestions on E-book Service in the University Library

Wang Wanqi, Zhao Peiyun, Hu Xiaodan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paper library service can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universities, so libraries should employ modern technology means to expand the electronic literature service.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employment of electronic resource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starting from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utilization of electronic resources to improve the basic strategy, and constantly perfect the construction of electronic resources, thus to give the best service to the readers.

Keywords Mobile reading. Reading service. E-books.

高校图书馆馆藏中的电子书比例逐年增加,数字化特征愈趋明显。2012年高校图书馆发展报告指出:2006至2011年期间,高校图书馆纸质资源的采购保持稳定,采购电子资源的经费持续走高,电子资源经费建设平均占到全馆文献建设经费的40%以上,并且增长趋势明显,按此增长速度,预计到2015年与纸质资源购置经费持平[1]。然而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利用却喜忧参半,普遍存在电子期刊利用率很高,纸质期刊阅览室鲜有人问津,但同属于电子资源的电子书利用率却相对很低的现象。因此,探索高校图书馆电子书服务模式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1 电子书利用中出现的问题

1.1 电子书专属阅读器限制了电子书的利用

国内高校图书馆订购的中文电子书一般均有专属自己的电子书阅读器,并强制要求下载安装,电子书必须在各自专属的阅读器上才能使用。当前此类数字阅读产品种类繁多,每一种都要下载一个阅读器,让数字阅读越来越沉重,人为给电子书的利用造成障碍。一些没有耐心的读者会绕道而行,无形之中就降低了电子书的利用率。相对而言,利用率比较高的中文电子期刊则不同,各个数据商除提供自己的文件格式外还提供PDF文件格式或者只提供PDF文件格式的文献,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需求,读者使用比较方便。PDF格式的电子资源可以不依赖操作系统的语言和字体及显示设备,阅读起来很方便。

理论上数字图书馆的使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但是由于受到著作权法的限制,数字图书资源供应商选择“防止拷贝”方式保护自己的权益。目前高校图书馆订购的电子书,一般只能在校园IP地址范围内在线阅读,电子资源便于携带的特性不能体现,给读者使用造成诸多不便。目前超星数字图书馆还稍有些放松,超星4.0版本阅读器已支持下载图书离线换机阅读功能,但是步骤繁杂,并且下载的图书只能进行一次迁移。

1.2 电子书检索的便利性不够

许多大学生网上看免费的电子书,而却不知道同样内容的电子书图书馆也有,或者尽管知道图书馆有电子书,但是具体有哪些书却了解不深。高校图书馆近年来虽然购买的电子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与日俱增,然而由于数字图书资源供应商为了各自利益,设置了层层壁垒,以至于每个数据库都成为一个信息孤岛,星罗棋布的信息孤岛彼此之间缺乏连接与沟通,读者利用时主要还是采取各个数据库逐个点击、登陆、查找。因此高校图书馆有必要对纷杂的电子书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组织、揭示,以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找到所需的资源。

1.3 移动阅读服务不够完善

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更新换代和3G 技术的发展普及,移动阅读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移动阅读作为一种不受地点、不受时间限制的新型阅读方式,其读者群体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盛大云中书城发布的2012年度中文数字阅读数据报告显示,在云中书城1 600万阅读人群中,有62%的用户选择使用手机阅读,16%的用户选择使用纯电子书阅读器阅读,12%的用户选择使用平板电脑阅读,整体上有超过90%的用户使用移动设备进行阅读[2]。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阅读书籍,但这种潮流与图书馆电子书利用率低形成鲜明的反差。其主要是因为智能机的操作系统与PC机不同,PC机上的软件在智能机上不能兼容。智能手机、PAD等移动终端无法安装电子书阅读器。目前各个数据库公司没有推出自己的基于大众移动设备的客户端软件,图书馆电子书不能通过智能手机、PAD阅读,无形之中就拒绝了喜欢移动阅读的读者。

上一篇:幼儿美术作品评价下一篇:超级搞笑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