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教育思想

2024-07-11

《中庸》教育思想(精选8篇)

1.《中庸》教育思想 篇一

“天命之谓性”:《中庸》的生命思想及其教育哲学意蕴

摘 要:“天命之谓性”是《中庸》开篇提出的第一个基本命题,是对《中庸》生命思想的集中表达和总体概括,揭示了生命的本源性、普遍性、目的性。“天命之谓性”所表达的生命思想具有深刻的教育哲学意蕴,回答了教育本质、教育目的等教育哲学中最基础的问题,即教育活动的展开在起点上基于生命(“天命之谓性”);在过程中循于生命(“率性之谓道”);在目的上又归于生命(“尽性”、“成己”、“成物”)。在今天看来,《中庸》的生命及其教育哲学思想仍有宝贵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关键词:天;命;性;生命;《中庸》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01-0024-08

“天命之谓性”是《中庸》开篇提出的第一个基本命题,是对《中庸》生命思想的集中表达和总体概括,揭示了生命的本源性、普遍性、目的性。“天命之谓性”所表达的生命思想具有深刻的教育哲学意蕴。

一、“天”、“命”与“性”的本质内涵

1. 天:生生不息、创生万物的本源存在

《中庸》中的“天”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①一样,具有多重含义:

其一,自然之天。“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中庸》第二十六章)这里所言的天是对地而言,自然之天的色彩非常浓厚。

其二,人格意义上的天。“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庸》第二十章)朱子注解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中庸章句集注》)“诚”即是真实无妄。“天”的本性真实无妄,其运行也真实无妄。由“诚”到“诚之”,由“天之道”下贯成“人之道”,让人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中庸》之“天”具有的某种人格上的意义。

其三,主宰之天。《中庸》还说:“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中庸》第二十六章)。天地是“至诚无息”的,所以才能具有博大、厚重、高远、光明、长久、永恒的德性;才能“为物不贰”,“生物不测”,使万物得以生成滋养。

最能体现《中庸》“天命之谓性”之“天”的思想内涵的是作为名词的“自然”和作为形容词的“自然的”,分别对应英语的“nature”和“natural”,是一种本源性的自然存在,即“凡所谓天,皆明不为而自然”(《庄子?逍遥游注》),“天,则就自然者言之”(《朱子语类》卷五)。《中庸》第二十六章言:“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万物载焉。”这里的天是对地而言,与“天命之谓性”的“天”一样,自然之天的色彩非常浓厚。《说文》:“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说文解字注》),“至高无上,是其大无有二也”(《说文解字?一部》)。这些注释说明了汉语语境中的“天”传递给人的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基本意象,体现了其对于万物生命(当然也包括人)的凌驾。伍晓明先生也指出:“‘天’DD本来意义上的天,或所谓‘自然’之天DD的自然特征首先就正是高和明” [1 ],即《中庸》第二十六章所言的“博厚配地,高明配天”、“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本《中庸》以‘高’和‘明’来形容天,其实正是对天的最普通、最真切而又是最为意味深长的描述” [1 ]。天本质上是一种无限性和超越性的精神性存在,是“维天之命,於穆不已”(《中庸》第二十六章)的形上存在,是一个生生不息、创生万物的生命之流。此“天”正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的“天”。“天”是乾,是生命的起源,呈现蓬勃向上之势,自然地蕴涵和承载着生命。在《中庸》看来,“就人而言,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之性,乃天之所命,与天有内在的关联;天的无限价值,即具备于自己的性之中,从而成为自己生命的根源” [2 ]。

2. 命:贯通“天”与“性”的中介

“命”在古汉语中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种词义类别。名词和动词词义的“命”是基本词义,形容词词义的“命”是由名词和动词词义的“命”衍生而来,其意相当于现代汉语词义的“……的”。作为名词的“命”有生命、性命、命运之意;作为动词的“命”具有命令、使派、赋予、给予之意。从文字学上看,最早见于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命”和“令”两字往往是可以互解的.。傅斯年先生的考证表明:“‘命’字作始于西周中叶,盛用于西周晚期,与‘令’字仅为一文之异形。” [3 ]《说文》曰:“命,使也。从口从令。”(《说文解字》)段玉裁注曰:“命也,天之令也。”(《说文解字注》)后来的阮元在《经籍纂诂》中则以“令也”、“教也”、“使也”等来解说“命”字。这里的命蕴含一种不可违抗的意思。《左传?成公十三年》言:“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孔颖达在《易?乾卦?疏》曰:“命者,人所禀受。”应当说,最初由“命”合成的“性命”、“生命”与天有着紧密的联系,由天命下贯而成。“性命本非二物,在天谓之命,在人谓之性” [4 ],人之“性命”、“生命”由上天给予,领受于天命,并要理解和遵行天命。

“天命之谓性”之“命”是在由动词转化而来的形容词词义上来使用“命”的,“天命之”即“天命的”。我们在上文对“天”作了“自然”或“自然的”理解。循此,“天命之谓性”可以解释为:自然万物生来所禀赋的根本的内在的东西就是生命的本质。意思是说,“性”本于自然,成于自然,“命”上显于天,下化成性,是贯通“天”与“性”的中介。在这里“命”作为谓语动词使用,从天(发号主体)的角度来说是“赋予”、“委任”、“委托”,从性(受令主体)的角度来说是“禀受”、“接受”,理解和遵守天的指令而完成自己的生命活动,即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所言的“性自命出,命自天降”。二程也说:“天所付为命,人所受为性。” [4 ]在这里,“命”实际上就在命者(天)与受命者(生命)之间建立了一种委托性的契约关系,“命”使“天”得以发挥其决定性的支配作用,“性”则使“天”赋予“命”的内容得以表达。朱熹在《中庸章句》中也把“命”释义为“命,由令也”,正是“命”的存在才使得天的博厚、深邃、高明得以下贯于万物的生命之中,即“天之赋予万物者,谓之命”(《朱子文集》卷六十七)。正如国学大师唐君毅先生所言:“‘命’这个字代表了天和人的相互关系……‘命’存在于天人之间相互的影响和回应以及相互的取予之中。” [5 ]“命”即是上天生生之道的过程表述,是天地自然界具有神圣意义的目的性活动和转化机制,“不仅仅存在于外在的‘天’之中,也不仅仅存在于内在的‘人’之中” [5 ],“命”承接的是“天”,指向的是“性”,孕育在生命的生长、发育、流行之中。 3. 性:上天所赋予的自然生命

《中庸》开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性”在《中庸》里被看做是修道立教的基础。古往今来,关于“性”的阐释很多,除《哲学大辞典?中国哲学史卷》认为“性一般指人性,亦有天性、本性等涵义” [6 ]之外,人们还从天、理学、心学、生等不同的角度阐释了“性”②。在先秦哲人对生命的追问中,性字与生字往往直接相关。大约晚周时期,人们开始将目光由上天转向人自身,积极探索人自身生命的内在主宰力量和生命形成与发展的依据,并有意识地把“生”字与“心”字结合,由此产生了“性”字。据徐灏《说文解字笺》中的研究:“生,古性字,书传往往互用。《周礼》大司徒‘辨五土之物生’,杜子春读为性。”生字像草木从土中生长出来,由其象形义可进一步引申出生命的意思,五代时期的徐锴在《说文系传通论》也言:“故曰;性者,生也。既生有禀,曰性”。

《中庸》里对性的论述并没有具体展开,借助同为性命之学的《性自命出》中“性或生之”的命题或许有助于我们窥见《中庸》之性的真义。“性”与“生”均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范畴。“性或生之”的意思是说生是性的本义,其理论价值在于正式提出了性的最基本的内涵就是生命本身。“性或生之”蕴含着生命自身的创造,生成和目的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中庸》里的“天命之谓性”的性亦含有生命之义。“天命之谓性”是说生命是上天所赋予的,这实际上是从本源上定义了“性”,由于天是宇宙生命的本源,性(生命)即是由天所赋予人的本质性的东西。“性”从天(宇宙自然)而来,是一种“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就是《中庸》谈到的“诚”。“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中庸》第二十章),所以在徐复观先生眼中“诚即是性” [7 ],“诚”作为天道的本体,是“性”之实现和完成的根源,即“凡天下之物,诚之则有,不诚则无,故物之始终,全系于诚也” [4 ]。钱穆先生也认为:“性则赋于天,此乃宇宙之至诚。” [8 ]《中庸》里的“性”(如率性之谓道,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尽性等)均可理解为上天所赋予的天然的、自然的、固有的资质,即是指生命。“故诚乃自成,而其道乃自道也,非有假于外也,我固有之也” [4 ],“天道降而在人,故谓之性。性者,生生所有固有也” [9 ]。告子、庄子、荀子都有过与之相类似的精辟论述,如告子的“生之谓性”(《孟子?告子上》),庄子的“性者,生之质也”(《庄子?庚桑楚》),荀子的“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正名》),以及后来韩愈的“性也者,与生俱生也”(《原性》)。

二、《中庸》“天命之谓性”所阐发的生命思想

“‘生’的问题是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体现了中国哲学的根本精神。” [10 ]《中庸》正是紧紧围绕“生”(性)、生命(性命)等问题与现象展开论述的,是典型的儒家性命之学,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中庸》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宽裕雍容的生命哲学,它并不是纯粹地以科学的理性分析手段来对待、处置和研究生命,而是在“天

2.《中庸》教育思想 篇二

(一) 中庸之道的涵义

“中”作为中国古人所一直追求的美德, 大约于上古时期已经出现了, 于中国传统文化有重大影响力。《尚书·盘庚》中记载了“各设中于乃心。”由上, 上古时期, “中”指的是一种状态。上古之后, “中”开始具有道德含义, 加入了伦理的味道。例如, 《书》中记载, “咸庶中正” (《吕刑》) , “作稽中德” (《酒诰》) 。至此, “中”被引申为一种状态, 即情感的最佳状态。

“中庸”一词最先由《论语·雍也》提出, “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郑玄又说:“中庸者, 不偏不倚, 无过不及, 而平常之理, 乃天命所当然, 精微之极致也。” (1) 所以, 中庸观念强调的是分寸和平衡。具体说来, 孔子的中庸思想, 其内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允执其中

“允执其中”出自《论语·尧曰》。孔子弘扬中庸之道, 要“叩其两端” (《论语·子罕》) , 提出“叩其两端而竭焉。” (《论语·子罕》) 意思是对于任何事情必须要从两面去考虑, 不能只从一面去考虑, 只有两边兼顾, 才能做出完美选择。君子需要不断协调人与自然, 人与万物等多方面的关系, 才能达到中庸的状态。

在高等教育管理中, 教师和管理者都需要从各个方面去综合考虑, 努力平衡各方的价值和利益, 才能实现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最优状态。

2. 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出自《论语·先进》。从字面意思来理解, 意思是要把握好尺度, 不能“杀鸡焉用牛刀”。无独有偶, 西方的行政法理论中也提出了类似的比例原则, 即行政处分的力度应当和行政行为的性质相适应, 不能对情节轻微的行为适用严苛的行政处分, 也不能对情节严重的行为适用轻微的行政处分。

高等教育管理作为行政行为的一种, 也经常产生一些行政处分, 比如针对教师和学生的行政处分, 在进行处分的同时必须要把握好“过犹不及”这个基本原则, 针对行为的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分, 切忌轻罪重罚、重罪轻罚。

3. 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来自《论语·子路》。孔子讨厌那些“墙头草”, 他认为这些人说话做事没有原则, 不能称之为君子。但是, 孔子同时提倡君子要勇于接受不同的意见, 要善于利用不同的意见完善自己, 要善于和异议者保持和睦。

高等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面对的是不同的利益主体, 工作的参与者不仅包括教师和学生, 而且包括其他的社会成员。因为利益不同, 这些参与者当然会提出不同的意见或者说是异议, 这就需要管理者和教师努力去倾听各方的意见和异议, 不断地完善自己并要善于和异议者保持和睦。

4. 所贵者权

“所贵者权”最早由《礼记·中庸》提出。孔子认为, 所有的事情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 没有一个定律, 因此, 君子需要随着时代不断地变化, 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时代就有不同的处理办法。孔子提倡君子不断去权衡、去衡量, 不要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同样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工作, 随着高等教育水平的逐年提高、高等教育招生量的逐步上升, 我们需要不断地更新固有观念、提升管理水平, 不断去衡量、去权衡, 所谓“贵在于权”。

5. 中正、中礼、中道

在强调了变化之后, 孔子依然强调礼制的作用, 孔子认为, 离开了礼制, 对于个人而言, 无以修身立德;对社会而言, 则会导致臣弑君、子弑父、八佾舞于庭的混乱局面。 (2)

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对的是大学生, 大学生与中学生不同, 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已经基本形成了, 大学生更多需要的是理解和尊重, 因此, 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努力提升个人的文化修为, 成为一名真正的君子, 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教育和管理工作。

二、中庸之道对高等教育工作的指导作用

(一) 一种方法论

中庸首先是一种方法论总则。实现中庸, 必须达到看问题、做事情应全面而不偏激, 讲求包容精神, 追求事物和谐。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一种, 也同样需要遵守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即方法论原则。事实证明, 中庸作为重要的方法论原则, 可以有效地提升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方法论水平和自身修为, 可以有效地促进高等教育工作的进步。

(二) 一种思想精神境界

达到这种境界之路在于不断地求诸己身、不断地进行自我修炼和自我提升。与西方哲学家所提倡的哲学家的自我修为相似, 我们儒家也同样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

孔子认为, 成为君子的道路是坎坷的。也许有些人终其一生也无法修炼到君子的境界, 无法修炼到中庸的境界, 但是孔子推崇的是这种不断修炼的精神, 这一点与庄子是默契的“朝闻道, 夕死可矣”。恰恰在教育的领域中,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这种精神, 这种路漫漫其修远的探索精神, 精益求精, 不断修养。

总而言之, 中庸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思想, 对于国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同时, 这一重要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可以有效地指导高等教育工作的开展。

注释

1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 1983.

3.中庸思想的古为今用 篇三

关键词:中和中庸;和而不同;古为今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大学生朋友都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被称之为“和”文化。可让大家来说一说中华文化的精髓在哪里、是什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华文化的精华:一是“修身克己”的思想,是孔子提出的修身养性图发展的思想,阐述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提高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问题。二是“阴阳五行”,这是中华文化基本哲理思想,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此消彼长,不断变化运动;三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发展的关系;四是“中和中庸”的思想,即当今社会提倡的和谐理念,是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佳准则;这四个方面囊括了传统文化的一切,万变不离其宗。而在这四个思想中最核心的是“中和中庸”的思想,中国历来被世界称为“和”文化,“和”文化与今天和谐社会是一脉相承的,可以说是“中和中庸”的古为今用。

1中和中庸的解释

“和”思想是诸子百家共同推崇的,“和”真的可以涵盖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吗?我们先看一看“和”解释。“和”本义吹奏用芦管编成的“排笛”,造成不同声部的乐音谐调共振。比如《周礼 · 春宫 · 小师》中“掌六乐声音之节与其和”。《尔雅 · 释乐》中“徒鼓瑟谓之步,徒吹谓之和”。《礼记 · 中庸》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可以看出“和”是相互比较、融合、和谐共同发展之意。“中和”是多样的统一、复杂的平衡,“中庸”是适当合适的行为、是适度,而不是今天人们所歪解的折中取半之意,不辩是非你我,做老好人和稀泥。在《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孔子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是适度之意。《中庸》中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天下国家可公正地治理,高官后爵可辞却不受,刀山可毫不犹豫的踩踏上去,但恪守中庸之道却很难做到。”《礼记·中庸》指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一个人想生活幸福安康,那就需要天时:风调雨顺,地利:天地和谐,人和:国泰民安,不发生战争、瘟疫、灾祸才能和谐生存。《论语·学而》中“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儒家核心的道德伦常观念强调“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义臣忠”等双方面的行为规范,以及诸子百家提倡的“阴阳调和”、“天人合一”、“修身克己”都是在竭力找到事物间的平衡点,平衡点是难以把握的,正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礼记·中庸》指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不相害”、“不相悖”是“和”;“万物并育”和“道并行”则是“不同”。逍遥派庄子把达到最完满的和谐“太和万物”称之为最高理想。儒家所尊崇的“礼之用,和为贵”,强调的也是一个“和”字。“礼”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人都需要共同遵守的规范和制度,而想要实现一个和谐的社会,就需要去深入研究,不断的实践摸索,在不断变化中的事物中寻找动态的平衡点。

“和而不同”的思想,早在孔子三百年前西周时期,郑桓公就和太史伯讨论西周的未来,太史伯就指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是最早的“和而不同”的思想提出,“和”则万物育焉,同则不能继续发展。因为“同则不继”中“同”是以相同的事物叠加,而没有新物质生成,万物渐渐地萧条寥落、失去发展生存的机会,和谐、融合才能产生孕育发展万物,如悦耳动听的音乐是“和六律”的结果,香甜可口的佳肴是“和五味”的结果。

2中和中庸思想的古为今用

中华文化的古为今用就是要在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基础上掌握祖宗修身立世求发展的智慧,中华文化是世界五大文明中惟一未间断的文明,而西方几种文明何以在地球上消失了?为什么中华文明能够持续不间断的发展,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发展指导思想--“中庸中和”的思想。

多样的统一、复杂的平衡,以多元统一的形式发展。中国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尽管历经多次分裂、战争、自然灾害,但文化在变化中传承,始终未曾断裂。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三次民族大融合,每次都给中国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新的契机。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大发展大融合,为秦、汉统一中国铺平了道路,并且促成了文化的繁荣。魏晋南北朝是第二次民族交融时期,为隋唐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并且在中国文化史上树立一座新的丰碑:艺术、哲学、科技、宗教等都有不俗的呈现。宋辽金元时期的第三次民族大融合,又为明、清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

祖先们的智慧指导我们发展,这种“和而不同”的思想,高瞻远瞩,在事物“适度”原则上不断结合时代特征融合、开放、博采众长、创新、发展,以开放容纳的心态给未来的文化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应当师从古人,学习古人、借鉴古人、继承发扬传统;在传统和现代创新的结合中去发现未来。中华民族“和”思想扎根:立足中国国情,拥有世界眼光,开放的情怀,兼蓄并收古今中外,不断融合创新,才能更好的发展我们自己,进而使自身文化为世界所用,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多元发展。

3和而不同为世界的多元发展提供借鉴

这是中华民族为世界各民族永续发展提出的最了不起的理念。众所周知:儒家强调人和人的关系,道家强调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他们探讨的都是不同的领域内“和而不同”。当今世界是多元的时代,多元文化如何和谐共处,中华民族“和而不同”为世界各民族多元发展,和谐共处,化解各种矛盾冲突提供借鉴,也为世界各民族如何发展提供了了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就没有和而不同的境界高明。世界文化是多元的共存的。“和而不同”的结果不是“趋同”,也不是“融合为一”,而是在新的基础上产生新的差异,形成新的不同,互相包容、共同发展。“和”的理念,就是不断追求新的和谐发展的精神,“和”是追求一种动态的平衡,“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为贵”为当今世界化解各种矛盾冲突碰撞提供了用之不尽的思想源泉。事物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多种多样的,并不断发展变化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并非是在各自孤立的轨道下静态地并存。多元共存、合作共赢是当今世界和谐发展的必须遵守的规则。“和而不同”会使世界五彩缤纷、多元共存。

参考文献:

[1]学庸论语 绍南文化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0-11)

[2]老子道德经注 楼宇烈、王弼 中华书局 (2011-01)

4.孔子中庸思想读后感 篇四

中庸是孔子学说中最基本的范畴,是贯穿孔子思想体系的“一贯之道”,也是孔子思想精华之所在。中庸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其核心是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时要把握好“度”,做到无过无不及。同时中庸思想还贯穿于孔子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之中,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庸思想作为历史的产物,今天还有无现实意义?这几乎是不言而喻就可以肯定下来的,虽然中庸思想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总而言之功大于弊。对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具有不可轻视的调节、指导、训示的作用。

(一)中庸思想有助于培养人的德行

“所谓‘仁者静’即在和谐中求发展,在变中求不变,中庸之道正是这样一种乱世中谋求正道的处世原则。如此便把这种意义上的中庸提为人类最高的生存之“德”,即生存的智慧。”①

1.中庸思想为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中庸》把人如何加强道德修养作为首要,这是人的立世之本,也是《中庸》的立世之本。同时,《中庸》还为我们加强个人修养提出有效的方法;“内省”、“自律”“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朱熹认为这里的“中和”即“中庸”:“以性格言之,则日中和,以德性言之,则日中庸是也。” “喜怒哀乐”是每一个正常人都有的情感,这是自己的主观感情。有人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是说所有没有表现出来的感情都统称为中。但是未发并不是没有发出来。依据儒家对中庸的认识不可能所有的“未发的喜怒哀乐”都“谓之中”未发应该是“不发’,也就是说对喜怒哀乐进行有意的控制,当发则发,不当发则不发,如此才“谓之中”。那到底什么当发,什么不当发呢?则有节来决定“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节”原指事物的关键,这里指“理”。“中节”指合乎日常生活的理。“中和”就是要求控制自己的情感,使自己的内在情感合乎于日常生活的理。“中节”,而且要“时中”----即时时都要合乎日常生活的“理”,这是非常困难的。必须要以良好的道德品质谓依据,并且要有极大的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

对待自己的欲望,应该“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如果对自己的无休无止的欲望不加以节制的话,人就会变得越发贪婪、越发的肆无忌惮。就会谓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择手段。所以作为君子,应该安心于现在的地位,做本分的事,不存分外之想。无论贫富贵贱,都应平和安详的活着,强调的是对自己现有状况的认识和把握以及自我心态的调整。

只有做到对“我情”“不发”“发而皆中节”对待“我欲”“素其位而行,不愿争其外”。这是从思想上对君子的要求。那要做一个真正有道德修养的人又该有怎样的躬身实践呢?

2.中庸思想为君子的行事之道提供了借鉴

“中庸”培养目标是“君子”。何谓君子?“君子”在古代有固定的内涵。“西周春秋时期对贵族的通称„„春秋末年以后,‘君子’与‘小人’逐渐成为‘有德者’、‘无德者’的称为。”[5]《礼记、区里上》云:“博学强记而让,敦善行而不殆,谓之君子。”

“君子”的风度首先在于能把握好度,既无过又无不及。不语大话,不说假话;言行一致,忠诚待人“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噪糟尔”君子要谨言慎行,但谨言慎行绝不等于少言寡语,行动缓慢。它是在于交往时能控制自己的情感有所考虑,是自己的行为和语言符合常理的要求,做到“博学久,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等行之”

一个人幸福的标准不能用荣华富贵来衡量“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得。”知足者常乐。作为君子总能从平凡艰苦的生活中来寻找生活的乐趣,平等的对待他人,不因别人强大而谄媚,也不因别人弱小而欺凌,摆正自己的心态。“正己而不求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求人。心态平和,与他人友好相处,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

作为君子还要至诚至性“唯天下至诚,未能尽其恬。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进物至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与”只有坚持至诚原则,才能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也就能感化他人,发挥他人的善良的天性。以至万物者发挥其良性。达到一种至仁至善的境界,也就是君子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二)中庸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启迪意义。

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知道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个大多数人都能够享受发展成果的社会。而要构建一个这样的社会,就必须协调好各种关系;中庸思想对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 1.中庸思想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天人合一”是儒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基本信念。自然界的万物是一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属于大自然中的一部分。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既不能做它的奴隶无所作为,又不能以主人自居,对大自然随心所欲的发号施令,如果人类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孔教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即把人类放在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中加以考虑,主张人与大自然息息相通,和谐一致,天地人一体化。孔子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人,唯尧则之。”《论语泰伯》孔子肯定了天之可则,即肯定了自然的可则,人与自然具有统一性。《中庸》也提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把人与自然的发展变化看成是相辅相成的和谐平和的运动。大自然的运行有其固有的规律。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 阳货》就是说“天”是具有独立不奇的运行规律的。因此人类在为自身的生存而对自然进行改造和利用的过程中,必须认识与遵循自然规律,即“制天命”须以“应天时”为前提,否则就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基础。

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儒家提出了“正德,利用厚生”,“正德”指的是天地生养万物之道,这种天地之道与人的善良的“仁”性是相通的。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即是“仁爱”,孔子一生以实现“仁”为己任。主张将人的仁爱本心、本性推及宇宙万物,当一个人有了“仁爱”之心,就会爱护他人。如果用这种仁爱之心去对待万物,就会促进万物的生长,这是儒家“仁道”的真实体现。儒家讲的“利用”是在正德基础上的“利用”,即要从仁爱之心出发,对万物的“利用”要符合道德原则,既有利于人的生命,也有利于自然万物的生命,因此就必须“取之有时,用之有节”,儒家思想从爱人到爱物,天不违人,人不违天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主张,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珍惜,上升到人们道德要求的最高层次,有助于改善人和自然的关系。

2.中庸思想有助于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主体。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就是人,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最基本的和谐。由于社会是由千差万别的人组成的,每个人又有着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生活方式,所以要做到彼此的和谐相处,就应当弘扬“中庸”思想体系中诚信与和而不同的思想。

首先,在人际交往中和们要遵循诚信的原则,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一些人在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言而无信。就使得人与人之间缺乏对彼此的信任,关系淡薄,破坏了人际关系的和谐,造成诚信危机。诚信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要求以“无信不立”,人与人之间最初的交流和沟通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之上的,很难想像,一个说话不算数的人怎样会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中庸》第二十五章说“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也就是说,真诚就是自己成全自己,而道则是自己引导自己。真诚是贯穿万物的始终的。没有真诚就没有万物。因此君子把真诚看得很贵重。“诚”是中庸思想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有诚信,人与人之间将多一份信任与宽容,社会将充满温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必将更加和谐。

其次,和谐的人际关系应是“和而不同”的,在前面我们已经说了“和”与“同”是一对矛盾的关系。“人们把保持矛盾对立面的和谐叫做‘和’,把取的矛盾对立面的差异叫做‘同’,而‘和’是调和不同以达到和谐统一。”[6]在人际交往中,对立和相同是两个极端,应当遵循中庸思想中的适度原则,在两个极端中找到一个点,这一点便是“和”即是“和谐”,孔子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也就是说真正有德行的君子善于协调,能够与人和谐相处,但并不是一味的刻求与其相同;而无德的小人则只知苟且求同,而不顾主客之间的差别,从而难以达到真正的和谐。“和而不同”是一种智慧,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重要法则对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3.中庸思想有助于促进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始终是矛盾的统一体,过分强调社会群体性,可能会压抑个体生命的自由,而过分强调个体性又必然会对社会群体秩序规范构成威胁。“中庸”则力求将群体的秩序,规范与个体生命价值和谐地统一起来,既尊重和关怀人的个性发展,又体现重群体,重天下的社会意识。儒家认为,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各种社会关系之间都有一个适中之点,一切人的欲望,渴求的满足也有一个恰当的限度。只要达到这一适中的点,才能实现平衡,同时,儒家谈论的人道,是以自然为基础的人道,人的主体意识的最后归宿。儒家观念中的人格升华,并不表现为人化自然程度的大小,而表现出为人向自然的回归,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程度如何。所以做为社会充分的尊重个人,而人也要正确的处理好利与义的关系,个人利益应该服从于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促进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

(三)中庸思想在科学管理中的价值 1.中庸思想具有管理协调功能

“和”的意思应该是不同事物之间相互协调、补充来达到事物的最佳状态,在孔子看来“和”是管理活动的最高境界,儒家有云“礼之用,和为贵”。管理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一个组织成功与否关键要看人的因素,因此,“和”的思维方法能协调人际关系次,是社会组织呈现和谐状态。

孔子的“和“在管理活动中的应用应该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整个社会层面上来协调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二是在一个组织的内部来协调最高管理者和各级管理者的关系。就前一个层面来说,孔子认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关键要取得和谐。这就要靠正确的管理方法,因此孔子说”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现在看来,作为管理者就要关心被管理者的工作生活,主动密切与他们的关系,经常与他们联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使被管理者的智慧一点一点的被激发出来,培养其才,爱惜其才。同时提倡互补和谐的精神,处理好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组织才能上下融洽,亲如一家。关于管理者与各级管理者的协调,孔子提倡的是“和而不同”。和与同是根本对立的,孔子明白,只有“和”才是产生万物的法则。君与臣应该是“和而不同”还是“同而不和”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们曾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达到了顶峰,甚至在其去世搞两个凡是,把一个人推向了神坛。但是在文化大革命后的一段时期否定毛泽东一生的思潮又开始泛滥,对此邓小平给予了严重的批评,提倡新的时代“和而不同”的人文精神。今天处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因此作为一个独立体,我们要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责任,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别人服务。

2.中庸思想为企提供了“经权合一”的权变管理方法

经权合一观是中庸思想中十分重要的实践方法论,它要求管理者一方面要把握永恒不变的基本原则,更重要的是又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在这里,“经”指的是管理的基本原则,“权”指管理的技巧和艺术。取其中之意就是说管理者要根据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时光在不断的前进,人也要学会与时俱进、灵活应对。真正做到中庸,就必须和时宜,必须学会权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为一个管理者,在使用人的问题上应该明白没有完美的人,分析其有点和缺点,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把人才放在最适合他的岗位上去。二战以后,日本一些企业家根据时代的要求,分别把团队精神和人性化管理,和为贵列为厂训,这些都不同程度的蕴含了中庸之道的“适时”的管理思想。取其之意就是要坚持适度原则,把握火候,注意分寸,留有余地,适可而止,即提醒人们要注意“度”,要注意“无过无不及”。在《论语》中,孔子不仅把中庸当做道德的最高原则,自然也是管理的最高原则。毛泽东十分推崇“过犹不及”的思想,他说:“‘过犹不及’是两条战线斗争的方法,是重要思想方法之一,一切哲学,一切思想,一切日常生活,都要做两条战线的斗争,去肯定事物与概念的相对安定的质。”在现代管理工作中,能不能把握好“度”,关系到工作开展的成败优劣。因此,掌握“适度”原则极为重要

中庸作为我国古代一份优秀的文化遗产,他有着丰富的内涵,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对现代社会他都有极大的价值。天,当我们大力提倡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塑造中华民族新精神时,我们尽可以弘扬儒家的中庸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建构起一种新的中庸哲学、塑造一种新的中庸精神。

5.汉民族中庸思想对语言的影响 篇五

中庸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并随着世代的传承演化为一种文化心理,这种心理对中国人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庸和谐文化心理表现为同异有度心理和均衡对称心理两种。这两种心理对汉语表达的影响表现在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两个层面。同异有度表现为语表形式的求同和求异两类;均衡对称心理表现为语表形式和语表意义的均衡,它制导的修辞现象有对偶、回环、对比、避讳、矛盾等表达形式。中庸和谐文化心理影响下的汉语表达具有与众不同的审美价值,即表现为均衡美、参差美、均衡美、含蓄美、灵动美、音乐美。

一、中庸和谐文化心理对汉语表达的影响

中庸和谐文化心理与汉语表达两个事物之间存在联系,按照逻辑就应该表现为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和后者对前者的影响两个方面。但是,由于语言研究本位的限制,我们这里仅谈一个方面。中庸和谐文化心理的两种表现形式:同异有度心理和均衡对称心理,分析了这两种心理对中国人为人处事的原则、建筑艺术、绘画艺术以及书法艺术等方面的影响。按照逻辑,中庸和谐文化心理对中国人的行为存在深刻影响,也极有可能对汉语表达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而且同样也是深刻的。本章将搜集语料证明中庸和谐文化心理对汉语表达存在深刻影响,并揭示其影响的具体形式。

(一)中庸和谐文化心理对汉语语言观的影响

民族心理是一个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成果,是存在于全体民众心灵深处的一种深层的心理结构,它对语言的影响是内在的、根本的、深远的,正如学者们所指出的那样:心理机制一般是隐蔽的,而选择的结果则是外显的。因此,通过一定的民族所使用的语言表达特点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民族的自理观念,这些民族的心理观念又对语言表达现象的阐释提供最为有力的依据。汉语表达的特征蕴含了汉民族多种心理因素,对这些心理因素的分析将使我们找到汉语表达特征产生的深层根源。受儒家文化特别是中庸思想的长期的浸染,追求言语表达上的中庸和谐成为汉语表达的一大特色。追求言语和谐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先秦诸子的著述中,我们能读到关于言语和谐的观点,如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庄子的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老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等和谐观,说明汉民族重视和追求言语的和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而且在言语和谐观上有自己的独到的主张)中庸和谐。客观地讲,实现言语表达和谐的手段有很多种,中庸之道仅是实现语言和谐的一种手段。和谐的效果和辨证的手段是汉语语言观的核心。中庸和谐文化心理影响下的语言观具体涉及到汉语表达的语形、语音、语意和意境等层面"语形上追求整齐和参差的对立统一;语音上追求轻重缓急、高低抑扬的适切;语意表达上讲究显隐适度合题切境;意境传达上追求意与境合、意境相生。

(二)中庸和谐文化心理在汉语表达中的体现

一个民族的语言观直接决定着该民族语言表达特点。中庸和谐文化心理对汉语的语言观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的结果必然在汉语表达上有突出的显现。下面我们就从汉语表达的语料中选取实例,对中庸和谐文化心理的存在和影响进行深入地分析。

(1)同异有度心理在汉语表达中的体现

一个民族内心深处认同的文化心理对该民族的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时刻起着影响作用。同异有度心理作为中庸和谐文化心理的一种,它不仅对中国的建筑、书法、音乐、绘画等艺术产生影响,而且对汉语表达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同异有度心理在汉语表达上表现为,说写者为追求和谐的言语状态有意地调动语言因素(形式和意义诸因素)而构建出形式上同异参差的言语作品。

(2)均衡对称心理在汉语表达中的体现

培根说:绝妙的美都显示出奇异的均衡关系。这里所谈的均衡属于形式上的一种对称关系,是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均衡对称心理不仅对汉民族的建筑、音乐、书法、美术产生影响,而且对汉语表达同样产生深刻的影响。由于均衡对称的图形与中庸和谐文化心理相吻合,所以,汉民族特别钟情于言语表达形式上的均衡对称。均衡对称的言语表达形式,是指说写者基于均衡对称心理有意调用或字数相等,或语音相对的词或句子,构成形式上整齐相称的言语作品。

6.《中庸》教育思想 篇六

中庸思想是孔子思想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智慧,如和而不同、持守中正、去偏用中、随时以处中等内容.继承和发展上述思想,对于加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大团结、促进不同社会制度地区的和谐相处、抵制分裂、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具有启示意义.

作 者:贺福安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刊 名: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9(3) 分类号:B302 关键词:孔子   中庸思想   祖国统一  

7.浅析孔子中庸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篇七

一、孔子的中庸思想的思想渊源

“中庸”的思想形成于孔子, 是孔子全部哲学的基础, 这一思想在子思子、孟子那里都有一定的发展。孔子“中庸”的思想是对历史上“中”这个概念的继承与发展。“中”这一概念从产生发展到孔子, 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的过程, 其概念和内涵随着社会意识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到孔子则将“中”与“庸”相结合。

从古代文献来看, “中”字作为一种道德, 具有指导人们做事规范的意义。《尚书》有云:“汝分猷念以相从, 各设中于乃心!乃有不吉不迪, 颠越不恭, 暂遇奸究, 我乃劓殓灭之, 无遗育, 无俾易种于兹新邑。”其中“各设中于乃心”之“中”即是要人们将自己的心放得中正, 恰当。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 “中”具有了方法论的含义, 这表现在崇尚“中”或“和”之上。《尚书·吕刑》曰:“民之乱 (治) , 罔中听狱之两辞, 无或私家于狱之两辞。”这也就是说, 在断狱时公正的听取互讼双方的申诉, 便可以得到“中”, 即可在此前提下尽量做到按律例裁决, 就不会有失偏颇。关于“和”的思想, 西周未年史伯曾说过:“夫和实生物, 同则不济。”这里不同的事物的融合谓之和, 相同事物谓之同, 史伯的重心是说多样性的重要, 不相同的东西的融合, 多样性的统一, 才是人与万物, 乃至一个国家得以生长繁衍的基础条件。简单的同一的事物不能延伸出新生事物, 也就不可能发展。史伯所说的“和”即不同事物的融合便是中庸思想的体现。

其次, 关于“庸”的思想。《礼记·中庸》曰:“庸, 用也。”;何晏《论语集解》云:“中庸之为德”;朱熹在解释《论语》时说:“庸者, 平常也。”综合各家的解释, “中庸”即是用“中”之道, 可以理解成要人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采取合乎实际、不偏不倚的方法。

以上都是中庸思想的渊源, 是孔子中庸思想的理论基础。孔子总结前人“中”的思想, 将其与“庸”相结合并加以创新, 是最高的道德原则和处世智慧。他主张中庸之道, 即不要对立, 反对变化, 而要以不变应万变, 保持矛盾的和谐和统一以及长期的稳定。

二、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容

作为孔子思想核心的“中庸”范畴是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的必然产物, 它贯穿于孔子哲学体系的始终, 要是抽去中庸思想, 孔子的思想必将会陷入僵化和形而上学。毛泽东说过:“孔子的中庸观念是孔子的一大发现, 一大功绩, 是哲学的重大范畴, 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但是对于何为“中庸”, 学术界一向是众说纷纭, 褒贬不一。在我看来, 孔子的中庸思想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中庸是宇宙万物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本质

所谓“中”即是“适中”、“中和”、“中吉”等, 所谓“庸”即是“平常”、“不易”、“用”等。“不偏之谓中, 不易之谓庸。中者, 天下之正道。庸者, 天下之定理。” (《遗书》卷七) 因此, 中庸之道即是天地之道, 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体现着这样的运动规律与内在本质。所以, 宇宙也应该被人们看成是一个有其内在运动规律的统一整体。孔子曰:“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论语·阳货》) 这就是说天地的产生和变化都是自然而然的, 天承载着万物, 我们要顺其自然。这充分的体现了孔子对自然的观点。他认为整个宇宙的产生和变化都是循序渐进的, 这充分体现了自然界万事万物和谐、统一的思想。在这里, 虽然孔子将天拟人化, 认为人要知天命、服从天命, 但是孔子并不认为人在天命的面前是完全被动的。天就是天道, 人就是人道, 孔子主张人道符合天道, 我们要能在人道的和谐统一中见到天道的和谐统一。因而孔子又说:“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 (《论语·卫灵公》) 在孔子看来, 人道是体现天道的, 而圣人的作用并不单单是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天道, 而是要使每个人的行为都符合天道, 达到天与人的和谐统一。这种天人合一的主张, 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就是要把人看做是自然的一个部分, 而不是人与自然对立。人和自然理应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而如果和谐被打破, 完全是人没有尊重、保护自然的结果。

2、中庸是一种方法论

中庸作为一种方法论, 是指它能够通过恰如其分地认识事物、处理人际关系, 来达到一种稳定的和谐统一的状态。这一思想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允执其中。“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 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 师是颛孙师, 即子张。商是卜商, 即子夏。子张处事有点过分, 子夏处事有些赶不上, 过分和赶不上同样不好。“不及”确实是不好的, 但是“过”亦是不可取。“过”和“不及”都偏离了“中”的状态, 因而两者都是不可取的。他认为在认识事物时, 要求通过研究这个事物在所有可能的发展趋势, 就其不及和过分两个极端之间找出恰到好处的地方。

(2) 和而不同。孔子继承了史伯以来“和”“同”的思想, 提出“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的思想。“和”就是不同事物、不同意见的和谐与统一;而“同”则是不假思索不加思考的认同。孔子在认识处理事情时, 要求不要偏袒于某一种想法, 或完全同意某个人的说法, 而认为应该调和不同的思想, 在各种不同的人之间进行恰到好处的调和。不然, 就不能成为道德品质高尚的君子, 而会沦为偏激的小人。

(3) 权变时中。“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 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 狷者有所不为也。’” (《论语·子路》) 孔子交朋友总是极力找善于掌握“中庸”思想的人, 在实在找不到这种人的时候, 才与偏向于积极进取的“狂”者或偏向于有所不为的“狷”者交往。他又说:“虞仲、夷逸, 隐居放言, 身中清, 废中权。我则异于是, 无可无不可。” (《微子》) 他认为像虞仲, 夷逸这些人, 隐居山林, 过着默默寡闻的生活, 保持高尚的节操, 这当然是很好的做法。但他自己却不同意这么做, 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更为灵活的态度。他要求非常灵活, 甚至特别注重要避免主观倾向, 具有一定的辩证法精神。

3、中庸是人的最高的道德境界

孔子认为, 中庸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境界。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雍也》) 意思是说, 中庸是一种最高的道德, 只不过老百姓已经很长时间不拥有它了。普遍的和谐观包括人的身心和谐。在人的身与心两方面, 孔子强调当然要重视人的物质追求, 但是他更重视对人的精神境界的追求, 要求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统一。所谓身指人的身体, 人有情欲、利益等等的追求, 人的身体作为血肉之躯确实有特殊的需要, 但是人如果过分追求情欲、利益的满足和享受, 必会引起社会的混乱。天人之际是以人我以人我之际为基础的, 是人的身心和谐统一的外延。

三、孔子中庸思想的现代价值

1、孔子中庸思想调节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使之和谐平衡, 稳定了统治秩序, 对构建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促进作用。在孔子看来, 与人相处时, 应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 要“和”而不是要“同”, 做到既能与他人和睦相处, 又能保持个性自由。和而不同是通向真正和谐的前提, 这与我国现在社会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相适应, 与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趋势相一致。

2、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 中庸要求“致中和”, 这是现代生态伦理观的思想渊源。中庸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孔子关于维护人与自然生态平衡的论述, 为当今我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 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孔子提倡“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述而》也云:“子钓而不纲, 弋不射宿”。这就是说, 君子都是爱护环境, 保护自然的, 甚至我们现在提倡的钓鱼而不是网鱼, 扩大网眼的大小这些措施孔子早就已经提出来了, 而这些正是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正确方法。然而,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 科学技术水平大大提高, 人类认识、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 人类也逐渐从“安天命”“知天命”到“制天命而用之”, 甚至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不惜破坏自然。相应的, 各种生态问题层出不穷, 人类实则应该好好反省自己。在“中庸”理念中,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就是相互依存, 共同发展、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的关系。

3、孔子中庸思想是影响中华民族审美观念的“中和之美”的思维的构成。孔子中庸思想作为一个方法论, 自觉不自觉地渗透于人们的意识中, 言谈举止也会遵循中庸之道而外露。艺术来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在中庸潜移默化的作用下, 中国艺术不仅是形式还是内容都表现着符合温柔敦厚, 不超越现代伦理纲常, 都涵括着中庸思想。正如孔子所说:“发乎情, 止乎礼。”也就是, 艺术表现出主流文化或主流文化的发展趋势, 及非主流文化中积极的方面, 与人们所渴望的和社会所提倡的文化内涵相符。例如我国的建筑文化的表现。我国建筑从古至今, 其中一个特点是建筑布局上呈现出左右对称, 强调的是对称美, 且不像西方建筑, 个性而夸张。同样, 中庸思想对汉字的构成也有着深厚的影响, 中庸思想虽然是形成于汉字产生之后, 但是由于中庸思想的萌芽“始诸饮食”, 不仅说明文字在创造之初便有了中庸思想的文化积淀, 而且在汉字随后的演化过程中同样也渗透着中庸思想。

4、在教育方面有着深刻的启示。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在中庸思想在教育方法上的贯彻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经验, 如因材施教, 循循善诱;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等。在学习方法与经验上, 也值得我们借鉴, 比如学与问的中和;学思结合等等。

四、结束语

孔子的中庸思想是中华民族内心潜意识中的价值取向, 无论个人德性德自身修养, 还是在行为处事上自觉不自觉的都会反映着中庸思想。它不仅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而且对现当代也仍有一定价值。虽然这一思想有一定的保守性和局限性, 但是其作为道德修养原则, 作为为人处世的方法论原则, 无不散发着理性的光辉。我们要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更好的为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政治、社会主义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摘要:“中庸”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古老的概念, 是儒家所特有的思维方式, 在中国文化史、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即使在现在, 孔子的中庸思想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无论是在道德伦理范畴里还是在方法论的领域中, 孔子思想处处散发着中庸的光芒。本文将对孔子中庸思想产生的背景、内容以及现代价值做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孔子,中庸,现代价值

参考文献

[1]董振洪.中庸新释[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0, (5) :3.

[2]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集[M].人民出版社, 1983:147.

[3]郭齐勇.中国哲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4]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8.《中庸》教育思想 篇八

关键词:中庸;德育;大学生

1.《中庸》主要内容及蕴含的德育思想

1.1《中庸》主要内容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五年前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创造的儒家文化时至今日依旧具有重要意义。而中庸思想作为儒学思想的精华之一,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

《中庸》出自《礼记》,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相传是战国初期思想家、孔子的孙子子思(公元前483年一前402年)的所作。朱熹阐释“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

何谓“中庸”?“中庸”一词始见于孔子《沦语·雍也》,且《论语》中仅此一条。“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最高的德行。“中庸”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作为道德观念,亦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倡的。

北宋理学家程颐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就是折衷调和的思想,即我们平常所说不偏不倚的一种稳定状态。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故中庸也称中道,即凡事皆有度,过犹不及,在思想认识与调节、行为认识与方法等方面都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中庸》第一章也进行了详致的界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者,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指的是喜怒哀乐等感情还没表露出来的时候;表露出来而又能够合乎法度,则称为和;中是天下万物的基础,和是天下公认的准则。达到最完善的中和境界,天地处于正位,万物生生不息。孔子提出“中庸”的思想是为了使事物保持在最佳的中和境界,避免事物的发展走向反面。其后人子思提出“致中和”的思想,就是以中为度而达到和,保持事物的发展稳定在和谐的最佳状态。由此可见,“中庸”一方面重“和”,追求统一、和谐;另一方面重“度”。以中为度,避免事物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1.2《中庸》蕴含的德育思想

孔子提出“中庸”,就是把它作为道德修养的方法和处理各种问题的基本原则。北宋程颢、程颐极力推崇《中庸》,南宋朱熹将之收入以《四书五经》中,尊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数千年来,《中庸》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们,其中包含的德育思想更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对大学生德育工作有着实践指导作用。

1.2.1以“知、仁、勇”三达德为德育内容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中庸》告知我们调节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间关系的“五达道”,而调节这些人际关系靠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因而就有了三达德。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孔子认为的中庸人格,正是这三者的统一。

在此基础上孔子又提出:“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好学、力行、知耻,表现为一种人内在品性,是达到智仁勇三达德的必要前提。可见,孔子所提倡的中庸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的中庸。

1.2.2以“尊德性而道问学”、“学以致用”为德育途径

“尊德性而道问学”是《中庸》所主张的德育途径。汉代著名经学大师郑玄对此阐释:“德行,谓性之至诚者;道,犹由也;问学,学诚者也。”君子既要尊重德性,又要讲求学问。“尊德性”与“道问学”是何种关系,《中庸》并未给出直接的回答。朱熹认为尊德性是指存心养性的道德修养,“道问学”是指格物致知的道德学习。因此笔者认为“尊德性”是“道问学”的最终目的,“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必要手段。

“学以致用”是另一种的德育方法。《中庸》有这样一句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对待学问,首先必须广泛地猎取知识,继而对所学加以质疑,仔细思考分析,明确地辨别所学知识的有效性,从而学以致用,做到知行合一。

2、当代高校德育所面临的困境

2.1大学生德育功利化

大学生德育功利化表现为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化。现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社会思潮问题,同时对大学生思想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受利益驱使,产生“金钱至上”思想,导致自身思想和行为的标准滑坡,学习动机功利化倾向严重。例如大学生专业选择过程中倾向于社会热门专业,忽视是否符合自身发展;部分学生只为应试去学习理论知识,难以做到学以致用。

大学生德育功利化表现为高校德育管理功利化。当代德育过程中,学生心理问题、情感问题、道德问题层出不穷。然而目前诸多高校的德育内容与方法依旧局限于理论知识传授与言行举止规范。高校以所谓“偷懒”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不思变革,与帮助学生解除困惑、克服困难理念严重脱节,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学生德育功利化表现为高校德育课程功利化。从课程设置看,多数高校思政理论课将政治教育置于首位,强调对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教育,忽视了德育的相关课程内容。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相当排斥和反感,不仅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独立精神的培养十分不利,而且学校德育课程目标设置也难以达成,未能取得预期理想成效;从课程内容看,现在的高校教育更多注重专业知识传授与专业技能训练,忽视专业精神等人文知识传授,导致大学生职业道德意识弱化。不难发现医生缺少医德、教师缺少师德等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

2.2优秀德育教师队伍缺乏

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者。然而,事实上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承担过多的任务,包括学生学习问题、心理问题、道德问题、情感问题等等。教师问题素质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德育的成效如何,因为打造一支道德境界高、工作能力过硬的优秀教师团队显得尤为重要。

德育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活动,不只是辅导员、班主任的职责,也需要其他学科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渗透德育思想。若学科教师只注重完成教学任务,大学德育必将走向可有可无的境地。因此,学科教师必须树立德育理念,认识到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只有不同层面和学科的教师共同努力,才能全面提高大学德育工作的水平。

3《中庸》德育思想对大学生德育的启示

3.1树立中庸德育理念

大学时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刻,其思想行为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和开放性。囿于社会各类思潮的出现,部分大学生形成稳定“三观”受到掣肘。因此,以“知、仁、勇”三达德为内容的大学生德育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高校在德育工作管理中应树立“中庸”的德育理念,把握“中庸”之道,变革与现实脱节的管理方式,转变德育教育的管理观念,把德育工作转轨到学生生活中去,以三达德为目标具体落实到每一位学生,了解学生真实诉求,方能做到针对性与效实性,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学校在德育中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中都应树立中庸理念,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构建德育模块化教学,重视德育相关课程内容,志在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同时学科教师明确职责,加强德育渗透化教学,引导大学生发挥自身优势,以促进全面发展。其次,学校应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学生,锻炼大学生“知”的理性能力、“勇”的理想品质及“仁”的优秀品格,综合解决学生心理、情感、道德等问题

3.2实行中庸德育方法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场所,教师应以以德育人为宗旨,以德服人为途径,以德修身为目标,通过科学的教育教学对学生开展知识传授与良好德育引导。因而在德育课程中必须重视教育者的思想观念问题,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真正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同时更要关注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发展,不仅要关注受教育者专业知识、技能培养,也要重视受教育者知、情、意、行等发面的培养,提高社会责任感与融入社会能力。

其次,大学生也应意识到自身德育的培养,即《中庸》中讲到的“尊德性,道问学”。儒家文化一向重视道德自觉及其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提高学生精神文明的效实性。在笔者看来,此为两种不同德育方法,亦是两种不同的约束机制。学生由他律转换成自律,从而达到一种“内省”的状态。因此,高校德育要把握好两者之问的关系,加强大学生的德育,建立自我内省引导机制,让大学生在文化享受和文化娱乐过程中接受正确引导,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形成正确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从而使自我道德不断完善。“学以致用”是另一种德育方法。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之间寻求“中庸”,使其两者有机结合,使学生在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之间达到平衡状态,在为社会做贡献、为群众服务的同时完善和发展自我。

3.3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学生知识文化传授和优秀德性引导是高校老师工作职责,因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扮演着至关作用的角色。因此,高校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优化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提高广大教师的道德觉悟,致力于打造一支道德境界高、工作能力过硬的优秀教师团队。

《中庸》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也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实是天道的法则;做到诚实是人道的法则。天生诚实的人,不必勉强为人处事合理,不必思索言语得当。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应以一颗“诚”心约束自己,不为外界利益所诱惑,自觉接受学生的监督,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和渊博的学识取信于学生,真正做到以德服人、以德育人,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诚信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大学生。

参考文献:

[1]赵广平.《中庸》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概述[J].山东社会科学,2005,5.

[2]刘松.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效性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3]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上一篇:军训风采推文下一篇:结对帮扶困难党员名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