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思想lunwen

2024-07-28

孔子的教育思想lunwen(精选13篇)

1.孔子的教育思想lunwen 篇一

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权利。在教育实践上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他认为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习还要结合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态度要端正。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启发和教育的重要意义。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弟子三千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充分体现了孔子的教育主张。孔子弟子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也有很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孔子认为,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诲人不倦表明老师教育学生要有耐心,面对课堂上教育时的问题时要从自身出发,考虑自身的问题。

循循善诱是指教师要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

而学生也应有更好的学习方法。

举一反三,指学生要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能够由此及彼。温故而知新指学生在学习时,要懂得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同时还要预习新的知识。

孔子对学生学习还提出了其他的建议,如“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建议。

2.孔子的教育思想lunwen 篇二

一、以身作则, 言传声教

孔子说:“其身正, 不令而从,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孔子认为教师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正派的作风在教育过程中能产生巨大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孔子说“不能正其身, 如正人何”。教师自己都没做到端正, 如何让学生端正。教师是学生的榜样,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尤其是班主任影响更明显。孔子是以身作则的提出者, 也是实践者, 他把“有言之教”和“无言之教”结合起来, 能言教者多交流, 言不能教者以行影响他。一个合格优秀的教师既不错过人才, 也不浪费言语。言在说理, 不言在于示范, 言传身教, 孔子更强调身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二、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教师要努力学习, 提高自己的知识, 增强自身素质, 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教育的要求, 教育学生要坚持不懈。作为一名好教师, 敢于放下先生的架子。孔子倡导“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公冶长》) 。为人师者, 做到了既敏捷.又勤奋好学, 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浅的人请教当作是可耻的事情:所谓“君子博学于文” (《雍山》) 。——这不仅不会降低威信, 而且将大大提高教育者在受教育者心目中的圣洁地位。

三、爱教爱生, 无隐无私

孔子说“仁者爱人, 智者知人”。就是说仁者要爱护人, 关心人, 把人当人看待。智者要了解人, 识别人。在教育中我们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 思想动态, 生活细节, 遇到问题及时的给予学生帮助, 使学生能把你看成朋友, 看着依靠, 能够向老师袒露心声, 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教育学生要倾己所有, 做到无隐无私。孔子重视学生特长, 能虚心向学生学习, 这在现代的教育中, 很难做到这一点。正因为孔子能爱人, 能知人, 他与自己的弟子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也得到共同的发展进步。以众人为师, 以众人为亲, 这是一个合格教师应该有的品质。

四、循循善诱, 讲究教学方法

孔子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 善于启发学生的心智。他说“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夷”、不愤不启, 不诽不发”、“举一翻三”“闻一知十”等。颜渊曾赞叹孔子:夫子循循然善于诱人, 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由此可见, 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技巧, 讲究教学方法, 是教师必备的一种心理品质, 也是对学生进行良好教育的条件。

3.孔子的教育思想 篇三

教育的意义: 提升素养,治理国家

教育可以提升人的素养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认为人的先天素质是一样的,是环境与教育的不同使人有了差别。社会地位不同的人学习礼乐之道,各有其现实意义:“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尽管当时已有人将孔子称为圣人,但他始终强调自己不是生而知之的:“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认为是好古、勤学让自己有所成,所以他强调“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意思是说,“圣”与“仁”的境界,是可以通过努力学习来达到的。他还强调学习是为了端正和充实自己,不是为了向别人卖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教育是治理国家的根本

孔子认为对治国而言,政令、刑律的作用是有限的,不如教育更加有效,所以他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重视民生,主张富民,百姓富了就更要受教育以提高素质。他与冉有有以下对话。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在这里,孔子谈到了先富后教,但其实他始终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放在治国的首位。“足食”“足兵”“民信”是孔子认为立国应具备的三项基本条件。在这三项中,迫不得已时,可以去掉“食”和“兵”,但“民信”是绝对不能去掉的,“民无信不立”,使百姓受教育是取得民信的方法之一。

教育的对象: 有教无类

对于教育的对象,孔子认为“有教无类”。他提出这个主张是有社会和思想基础的。首先,在春秋末期,原本由统治阶级垄断的教育已经逐渐向民众开放;其次,孔子认为人是可以改变的,除了“上智”和“下愚”,其他人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提升素养。

对于“有教无类”的主张,孔子身体力行。他不仅对自己的儿子无所偏爱——“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招收弟子也是不看贫富、不分等级的,他的弟子中既有贵族,也有被称为“鄙人”的下层人士,还有像颜渊那样的穷人。

“有教无类”的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统治阶级之外的普通民众也能有受教育的机会,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开创了普及教育的先河。当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普通民众中真正能受教育的还是少数。

教育的内容: 历史文献、社会实践、道德修养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这说的是孔子教学的内容,包括历史文献、社会实践、尽心竭力、诚实可信四个方面,而后两者又可以概括为道德修养。

孔子希望通过教育培养仁人志士,所以他特别重视弟子的道德修养。“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认为首先应教育学生在家孝顺父母,外出敬爱兄长,不多说话,诚实可靠,博爱大众,亲近有道德的人,在有余力的时候,再去学习文献。

这里的“文献”指的是孔子整理的“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历史文献的学习,能使人掌握文化知识,同时还能提升道德修养。比如,孔子以《诗》来教育感化百姓,认为“诗教”能让人变得文明礼貌、温柔敦厚。他教育儿子伯鱼“不学《诗》,无以言”;对子贡和子夏在读《诗》过程中的感悟异常高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起予者商也”,语气中透露出无限欣慰。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与《诗》的学习同样重要的还有礼和乐。礼是道德标准,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不学礼,无以立”“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都说明孔子对礼教的重视。

而通过自己学习音乐的体会,孔子充分认识到“乐教”的巨大作用。他平时击磬、弹琴、唱歌,即使处在困境之中,也弦歌不绝。在武城,听到弦歌之声,他高兴地与弟子开起玩笑来。见到曾皙鼓瑟的从容淡定,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但仅有文献知识是不够的,孔子十分重视社会实践,强调要“笃行之”。他经常带领学生周游列国,一方面向各国统治者进行游说,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

当然,以上三点仅是孔子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比如孔子还十分重视技能教育。除了“礼”“乐”知识,他也要求学生学习“射”“御”“书”“数”,显然,孔子想培养文武兼备的人才。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孔子不太重视科学知识,甚至鄙视生产劳动——孔子曾评价“请学稼”的樊迟是“小人哉”,这是他教育思想的消极方面。

七大教育原则及方法

平等对话——孔子与弟子的关系非常和谐融洽,师生感情深厚。“沂水春风”就是突出一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陪孔子,弟子们不仅毫无拘束地自述志向,还反问了孔子一些问题,孔子一一加以指点。

因材施教——正因为孔子善于因材施教,所以他的弟子各有专长——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针对子路与冉有同时提出的“闻斯行诸”,孔子作出不同的回答,对此他解释道:“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诲人不倦——孔子从三十岁左右开始办学,四十多年来从未间断教学活动。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他始终本着耐心说服的原则,即使学生屡犯错误,他也从不嫌弃。例如子路的性格比较粗暴,“卞之野人,以黎藿为食”,孔子仍不厌其烦地教育他,培养他成才,并与他建立起情同父子的关系。

身教重于言教——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此话虽是对施政者说的,但同样适用于教育。孔子重视身教,甚至有过不再有所言说的念头:“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启发式教学——孔子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与子贡、子夏讨论《诗经》的内容时,就以“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绘事后素”的回答启发他们自己思考领悟。

温故知新——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指温习旧知识,就能得到新的体会、新的发现,这是孔子治学经验的总结。

学思结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认为只学习不思考是没有用的,子夏对此作了具体的阐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意思是说,广泛地学习,坚持自己的志趣,诚恳地发自内心并且认真思考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练一练】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1. 子之武城①,闻弦歌②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注】 ①武城:鲁国的一个小城,当时子游是武城宰。②弦歌:以琴瑟伴奏歌唱。弦,指琴瑟。

(1) 在“割鸡焉用牛刀”的比喻中,“割鸡”与“用牛刀”是喻体,材料中与其相对应的本体分别是什么?

(2) 子游引述孔子的话有什么用意?请简要说明。

2.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1) 材料中“问一得三”中的“一”和“三”分别指什么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 材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原则?请谈谈你对这一教育原则的认识。

【参考答案】

1. (1) “割鸡”对应治理武城县,“用牛刀”对应运用礼乐之道。

(2) 子游引述的孔子的话意为“君子学习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礼乐就容易使唤”。可见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都要学习礼乐之道。所以,武城虽小,作为县宰也要用礼乐之道教化百姓,使君子和小人各安其分。子游用孔子自己说过的话巧妙地反驳了“割鸡焉用牛刀”的比喻。

2. (1) “一”指的是孔子有否对自己的儿子进行偏私的教诲;“三”指的是得知学《诗》的重要性、得知学礼的重要性、得知孔子对自己的儿子无所偏爱。

4.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篇四

杭州师范大学

本期末论文

学院:国服(信工)学 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班级:计09

1姓名:许莉

学号:090401102

3摘要: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一笔极为宝贵的历史和精神财富,它经历了中国漫漫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不断地变化、发展和完善,时至今日仍对现代教育思想有着很多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孔子,名丘,春秋时鲁国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被后人奉为“圣人”。孔子作为一个大思想家,在中国历史上乃至在世界上都曾一度引起过轰动性的影响。

关键词:孔子 教育思想 启示

一、孔子的教育主张

(一)教育对象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类,应作种类、族类、类别解。孔子此语的本义是: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不论种类、族类。孔子在其一生的教育中都实践着他的这一主张,他的弟子中有富贵子弟、商人、贫农、偷盗者等等。

(二)教育主体: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由于孔子在教育方针上主张“有教无类”,在招收学生时也做到来者不拒,这样,学生之间,在年龄、性格、爱好、智力、能力、品德、知识基础、学习态度以及意志力等方面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孔子因材施教,所以弟子各有所长。他划分专业,分科教育,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有首创之功。

二、孔子的教育内容

孔子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即“文、行、忠、信”。孔子教的“行”“忠” “ 信”是属于宣传奴隶制的道德规范方面;而整理古典文献,则是孔子教学内容属“文”的一面。

对孔子教育思想的进一步细分(不过也不是很全),可分为: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习而不厌烦,教育人们又不感到累。

2、“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强调要博闻强记,增长各方面的知识,并且注重去践履那些具有真理性和规律性的东西。

3、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只有虚心向别人请教,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4、勤于思考:只有勤学善问,才能得到知识。

5、温故而知新:经常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才能学好新知识。

6、不耻下问:提倡人人好学虚心求教。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不为不知:这就是实事求是的做学问的基本素质。(《论语·为政》)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则强调学习与思考的结合,要将学习到的东西进行消化吸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学校思想教育的启示

(一)“有教无类”——学校的教育要引导一切学生的和谐发展。

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是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基本品格,只有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会赢得学生们的信赖和尊重。

学校教育工作者是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者,平等对待一切学生。如果只有公正的培养目标,而没有公正的培养过程,就不会有真正的公正和平等。培养过程中的学校教育工作者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一视同仁、爱无优差好坏之分;二

是办事公道、赏罚分明。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仅要一视同仁对待学生,更要平等对待学生,在崇高的育人事业中展示高尚的伦理境界。

(二)“因材施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的培养形式。

孔子的教育方法不论是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还是举一反三,都说明孔子在对待学生的教育方式是因人而异的,不拘泥于一种简单的形式,也不束缚在普通的说教过程中。这点给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启示就是我们在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同时,也要根据每一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来制定不同的工作与培养方案。因材施教要强化。学校教育工作者贯彻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充分而全面地了解学生基础、求学目标等,以此为依据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实施针对性较强的服务,真正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既要从培养可靠接班人的角度,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又要从培养合格建设者的角度,着眼于社会的发展及学生未来的职业要求,为学生的素质拓展、技能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指导,为学生的择业、创业及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很多与学校教育工作相通的地方,也有很多可以借鉴和采纳的地方,所以说孔子的教育思想仍然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 袁庆德.论语通释

[2] 陈祎鸿.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3] 杨柱.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创新教育的启示

5.我对孔子教育思想的认识 篇五

孔子是我国最早、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作为中国私学教育的第一人,孔子的一生除了参与政治之外,其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教育活动。孔子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有精辟的见解,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孔子所积累的丰富的教育思想,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等教育思想至今还闪耀着睿智的光辉。

一、有教无类的教学主张

在教育思想中,孔子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认为应该扩大受教育的对象,只要诚心求教,不分贵贱贫富,都应热心教诲。孔子扩大教育对象,创办私学,打破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由“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四夷”,使一部分平民有受教育的机会,有助于摆脱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加速文化下移的进程,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有教无类”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使文化在贫民中传播,为新兴的地主阶级培养了一批政治、经济、文化改革人才,有助于华夏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战国百家争鸣的基础,对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文化交流有积极意义。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的是,孔子的有教无类并不是等同于孔子主张教育平等,更不是主张教育普及,孔子虽然提出“有教无类”,但至少女性是排除在外的,他认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论语?阳货》),所以,女性必然是被孔子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的,而他“来者不拒”之后的“去者不止”的作法也是其未主张教育普及的表现。

但无论如何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实践,使文化在中国的土地上,在民间的百姓中广泛的传播,为我国教育的普及和蓬勃发展起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同时,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和把狄夷看作非我族类的时代,孔子秉持“有教无类”的教学主张,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狄夷,皆将其作为教育对象,这也充分显示了孔子作为一名教育家的极大的革命勇气和魄力。

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虽然孔子并未概括出“因材施教”四字,这是由二程和朱熹从孔子的实践活动中概括出来的,曰“夫子教人,各因其材。”但是从孔子一生的教育实践看,他确实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完整、最深入地把因材施教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

读《论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孔子在当学生向他问“仁”、问“政”、问“知”时往往会根据学生性格、个性的不同给予不同的回答。总之,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作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又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综观孔子的诸位弟子之所以各有所长,有德行、政事、言语、文学方面的成绩,正是孔子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专长,因材施教的结果。

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特色之一: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学习主动性的发挥,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挥,就是通过启发式教育来体现的。正是在这样的教育方法之下,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意识,最终达到豁然开朗,欲罢不能,乐学好学的境界。也正是因为这样,孔子才能培养出一大批有独立见解、博学多闻的重要原因。

三、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上,孔子提倡师生之间的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互相启发,以求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平等交流,形成了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缩短了。整个教学过程即是教师教授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两者辩证互动,就教师而言,教即是学,教与学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就学生而言,从教师处学得知识的同时仍需自己努力,方能有所提高。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从而也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实现了共同进步。

四、互爱平等的师生关系

孔子的“师道尊严”是建立在与学生平等互爱的基础之上的。孔子作为一位圣人、圣师,但他却并没有“至圣先师”的架子,他并没有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他对学生谦和友爱,他对学生的教育总是展开在与学生的结伴郊游中,展开在与学生席地而坐的交谈中,这是一种充分的平等和民主。孔子的学生对孔子敬而不畏,崇而不惧,他们对孔子畅所欲言,有疑必问。

6.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篇六

作为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的教学实践、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尤其是他创造出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有许多相通之处,在中国教育史上影响深远,很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的教育思想。孔子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立了人性差异的观念,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并进而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他说:“力不同科,古之道也。”主张根据学生的特点水平,进行不同的教育,即“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虽然孔子并没有直接提出“因材施教”这四个字,而是由南宋大儒朱熹在《论语注》中的“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这八个字所归纳的,但孔子确实有着这种“因材施教”的思想,孔子的教育实践实实在在地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实施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就十分注重观察、研究学生。他采用的方法有“听其言而观其行”,以及“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废哉,人焉瘦哉?”即通过观察和与学生谈话进行全面了解。正因为如此,孔子十分熟悉他的学生的特点与个性;正是基于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孔子的教育和教学才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来进行。

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于现在实施素质教育也是大有启发的。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的教育模式采用的是“一视同仁” 的做法,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评估片面,只考查学生“正课”分数,高分择优。学生的思想品行、身心素质、个性特长等,一律被置之度外。于是造成了“高分低能”、个性特长被扼杀等可悲的现象。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培养的目的。

1、以兴趣为导向,分层次施教

只有在以兴趣为动力的条件下,才谈的上教育的效果;不讲兴趣的教育,造就出的不是庸才便是蠢材。

2、抓住特征,对症下药

对不同的受教者施以不同的教育,这是孔子因材施教教学思想的精髓,也是这一思想得以落实的保障。它既应成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特质,也应该是学生才能有效培养的捷径。

3、注意方法,扬长避短

因材施教的核心是在发现其兴趣、优势后正确引导,扬长避短。

4、讲求实效,敢于放弃

由于教师对学生个性的了解不一定是完全准确的,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检测其教学情况。不然,教师的积极性再高,也不一定会有收获。

5、目的明确,灵活多变

在目的明确的情况下,教学的手段、方法、内容可不拘一格,无论作怎样的探索都是有益的。

7.孔子治学思想对德才教育的影响 篇七

关键词:孔子,治学思想,德才教育,实事求是,社会性,实践性

一、孔子治学思想概述

(一)孔子治学思想的社会认知和历史地位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世界文化名人;他开创了在中国自汉朝起主宰中国两千多年的主流意识形态:儒学。孔子提出了儒家的核心范畴“仁”。

孔子真正达到并体验了“智者乐,仁者寿”的人生境界。孔子一生,虽历经艰难困苦,却一直坚持勤奋学习,认真治学,认真实践,百折不挠地追求真理,成为一位伟大的学问家。他多才多艺,追求真理,成为一名智者,也体验了治学的快乐。

孔子之所以能够获得三千弟子包括比他小四十多岁的孙子辈后生追随,一是因为他博学多才,满足了众多平民子弟求学的需要。在周王朝中央集权分崩离析的大环境下,孔子以其博学多才打破了这一局面,其巨大的社会影响可想而知!二是他具有巨大的道德人格魅力。可以说,孔子完满地实践了自己提出的“仰之弥高”的道德准则。三是他的科学的、丰富的教育教学方法,这在《论语》中有丰富的而且是生动具体的叙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包括他的教育教学方法论,具有世界性的、永恒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是为中外学者所公认的。

(二)孔子身世和他严谨学风的形成

孔子的治学风格和思想体系的形成同他的人生经历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孔子的先祖是殷商贵族,家族教育条件优越;但到了孔子这一代,家道中衰,已降为普通平民百姓。但父母仍努力保持家族风范和传统,所以孔子的少年还是拥有了最基本的受教育条件。但孔子幼年丧父,孤儿寡母,生活便转艰难,这却使他终生受益。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意思是说:我小时候家境贫寒,因此我很能干粗事、杂活,以便赡养寡母,维持生计。这对孔子的一生的价值观、政治理想,对他的治学包括学术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孔子治学的目标本质及其特点

孔子是把治学与治心、治学与治身、治学与治世结合起来的学问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也是把仁爱、快乐和长寿结合到一起的典范。

(一)治学的目标

孔子治学的根本目的是追求真理,他愿为追求真理而死。“朝闻道,夕死可矣”(道,意谓真理、规律,特指治国之道);“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这是孔子的自律,也是他为自己的学生以及知识分子定的标准。为此,即使吃不饱穿不暖也在所不惜;相反,对于那些标榜追求真理,却耐不得寂寞,受不得苦,贪恋锦衣玉食的人,孔子很反感:“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读书做学问的人有志于探求真理和治国之道,但又以衣食不好为耻辱,这种人,与我没有共同语言,不值得同他商量学问。)同样,“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读书人而留恋安逸,便不配做读书人了)。孔子是中国把追求真理明确地当作治学目的的第一人,这是一种可贵的科学精神,正如中国第一位大诗人、比孔子晚200多年的屈原一句诗所说:“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孔子在四十多岁时曾说过,“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易经》是高深的哲学著作,孔子年近五十而立志学《易》,并且目的是提高自己学问和修养,不犯大的过错。这说明,孔子终生都在追求真理,活到老,学到老,矢志不渝。

(二)治学的特点

1.学风严谨、端正、刻苦

第一,“博学于文”,即广泛地搜集和掌握文献资料。他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见、多闻,“举一反三”,因此,才有渊博的知识作为创新思维的基础。

第二,把读书学习同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结合起来。他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是形不成主见,易受迷惑、受骗;殆,是没根基、不牢固、危险的意思。读书加思考、就不迷信。孔子在迷信之风很盛的当时,是少见的坚持科学精神、不迷信的学问家。

第三,治学要实事求是,知一说一,知二说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知也”的知,是聪明智慧的意思。孔子承认自己的智能结构有一定缺陷,在自己的学生面前对自己的政治命运和思想体系能做出如此客观实在的公开评价,这更加证明了孔子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和坦荡胸怀。孔子博览群书,同时也注重实践。他不仅教导学生广读,深思;而且教学技能和技艺:礼仪,驾驶,骑射;不止于此,更以自己的思考和从政经验教学生社会管理及为政之道,实现“和而不同”、“克己复礼”的政治理想。

第四,实事求是是个长期的过程,因为客观真理是无止境的。孔子主张,读书治学要持之以恒。所以他才能“学而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甚至认为,做官和做学问是有一定矛盾的,因为这两者都是要全身心投入的。

2.勤学好问,治学有师,但学无常师

孔子的勤学,首先是广读书、深读书,而且主张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孔子把经常复习看做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习和学是不可分的,不习无以为学。

其次,要向有学问的人,向任何在某一点、某一方面比自己强的人学习,即“见贤思齐”(齐:学习、看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千古不易的真理。

再次,不耻下问,“每事问”。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以说,孔子真正做到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是活到老、学到老,走到哪、学到哪的人。这是他成为当时最有学问的人的重要原因。

孔子以人为师,以事为师,多闻多见,深入实践,从中探求真理,提炼成学问。他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要做到这一点,一种谦逊的态度就十分重要。他在学生们夸奖他,给他很高评价时十分清醒地说,我不是生而知之的人,是学而知之;我只是能深入钻研以往的文献,靠勤奋和敏捷去探求其中真谛罢了。“转移多师”又学无常师,是孔子治学的重要特点。

三、孔子治学思想对当代德才教育的影响

(一)治学当以济世为宗旨

当代德才教育,在培养学生具有过硬的技术技能之外,在德育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学生身处纷繁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接触日新月异的事物变化,在价值观的取舍上必然面对多重难题。以利为先,以己为先的观念潜移默化影响着当代大学生,成为一种社会生存的潜规则。 然而,孔子的治学并不止于探求真理,而是为了实现人格完美和经世致用。孔子认为,先学习礼(文化,理论、典章制度等)、乐(艺术),再做官,优于先做官后学习。这成为后世儒家学派所有人物的人生价值观和生活准则,所谓“达则兼济天下,退而独善其身。”高尚的目的和济世目标是孔子学风严谨的根源。

当代德才教育应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为导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辱观。自身有了高尚人格,同时又学有所成,才能更好地参与社会治理,服务于社会和民众,治学最终是为了有益于社会。在加强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精髓的渗透同时,还应结合时代背景,树立把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教育的大局观。在实现自我价值提升的同时,也致力于对社会的贡献,服务于国家和社会,这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理应区别于他人的基本素养。

(二)学以致用和治学的社会实践性

孔子主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文的一个前提是“行有余力”。孔子认为,最有价值的学习是在实践中学习,对学习成果最有价值的检验也在实践,实践高于读书、高于理论。孔子特别赞赏和器重学习好又有实践能力的学生,在《论语》中,关于道德和学习的论述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也对当今的德才教育提出了深刻的拷问。

当代德才教育注重思想理念的灌输,往往缺少了实践的应用。德育是一种实践教育,需要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亲身的感悟。受教育者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在实践中从知道,到理解,到吸收,逐渐成为自身所具有的品德,这是思想教育的外化,也是德育真正的目标。

8.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篇八

首创私学。他认为,要调和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改变社会现状,就必须充分发挥教育的重要作用,扩大培养人才的范围,多出快出治国安邦之才。因此,孔子打破“学在官府”的教育局面,首创私学。

有教无类。孔子首创私学,打破了少数贵族专职人员垄断教育的特权,提倡并亲身践行“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其“有教无类”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人不论出身贵贱,都可以接受教育。其二,人不论聪明愚笨、品行高低都可以接受教育。其三,人不论地域和种族差异,都可以接受教育。其四,人不论长幼之分,都可以接受教育。这反映了孔子创办的私学是真正不分出身、品行、地域、种族和年龄限制的。

因材施教。孔子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因学生的性格、能力、爱好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即“因材施教”。

周游列国。孔子不仅在鲁国设立讲堂教学,还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在社会的这个大课堂中,随时问难。面对当时的社会现状,孔子和弟子们都畅谈人生志向、个人抱负,师生之情非常融洽。

终生教育。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学会生存》一书,极力倡导终身教育理念。事实上,终身教育理念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就已经体现了。孔子本人对终身教育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因此才有:“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的言论。这也是孔子一生学习的鲜明写照,他用他“活到老,学到老”的修身经历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和接受教育,才能够不断地完善自我,求得自身发展。

孔子提倡和亲身践行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终身教育”等思想,在当时发挥了积极的历史作用。同样,在今天,他的思想和实践也能给我们现在的教育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1. 从实际出发,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在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的局势中,孔子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只有依靠教育,才能培养出大批治国安邦的人才。因此孔子从实际出发,首创私学,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把学校从“官府”转移到了“民间”,扩大了教育对象。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很不平衡,因此,当代教育的发展,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地方的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关的教育方针政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教育经费问题是影响当代教育的重要问题,古代圣贤孔子办学都需要“束脩”这种见面礼作为教学经费 ,他的穷苦的学生就是倚仗老师募集的资金才能度日。在当代,教育也需要加大经费的投入,面对穷苦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发放奖、助学金和减免学杂费等方式来帮助他们,努力让每个穷苦的学生都能接受帮助,完成学业,从而求得自身发展。此外,我们还要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学生的招收应不分出身、品行、地域、种族和年幼,我们都要一视同仁。

3. 遵循“因材施教”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针对不同的学生,孔子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他在教学实践中遵循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如颜回、子贡比较聪明,“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高柴、曾参的智力却较差,“柴也愚,曾也鲁”,但经过孔子“因材施教”式的循循善诱,谆谆教导,他们最终都成了高材生。孔子弟子三千,贤人就有七十二,他的这种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告诉我们,“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我们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摒弃填鸭式、满堂灌的落后教学方法,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多出快出各种人才精英。

4.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贯彻终身教育理念。

孔子从教40多年,办学规模越办越大,弟子3000多人,来自不同的阶层和地区,这与他周游列国讲学、重视宣传教育是分不开的。在当代社会,我们要大力宣传教育的重要作用,使全国上下广大群众达成“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和“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的社会共识,让他们意识到教育对人自身的发展和素养的提高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此外,我们还要努力引导他们贯彻“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教育理念,鼓励支持人人通过不断学习和接受教育来完善自我,求得自身的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汕头市潮南区陇田镇合力小学)

9.孔子教育思想名言 篇九

2)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3)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4)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5)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6)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7)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8)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9) 过,则匆惮改。

10) 不迁怒,不二过。

11)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2) 孔子曰:“有教无类。”

13) 孔子曰:“因材施教。”

14)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0.孔子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 篇十

孔子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思想与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

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 张广祥

[内容提要]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家,其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思想与当前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有很多相通之处。一、启发诱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论断,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活动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二、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孔子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水平,进行不同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目的。三、倡导乐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方法主要有:一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民主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二是正面表扬激励。四、指导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孔子在其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活动中,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和指导,让学生自己会学习。总之,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很有必要研究、学习、借鉴孔子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思想。

21世纪国际间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实际是科技、人才和国民整体素质的竞争,归结到当前就是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质量的竞争。现在的青少年一代到下世纪将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所受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和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为使我们的祖国在新世纪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我们当前最要紧的任务是要使中小学真正摆脱应试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影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把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口号吹得更响,把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旗帜举得更高。如何推进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实施,许多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工作者都撰文发表了睿智卓见;本文拟就孔子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思想和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关系谈点粗浅看法。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施教”,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思想。笔者认真阅读了《论语》,对孔子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思想作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发现他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思想与当前的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有许多相通之处,很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

一、启发诱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启发式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是孔子最重要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思想。他在长期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实践中认识到,要使学生获得广大博深的学问,就必须依靠学生自觉地思考,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于是他总结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的著名论断。孔子在这句话中关于“启”、“发”的议论,就是我们今天“启发”一词的最早起源。按照朱熹的解释,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一个人不发愤求知,我是不会开导他的;如果一个人不是到了自己努力钻研,百思不得其解而感觉困难的时候,我是不会引导他更深入一层

11.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篇十一

【关键词】孔子 《论语》 教育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是我国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之所以能成为“万世之师表”,和其童年的成长经历分不开。据《史记》记载,孔子幼年时便失去了一个完整的家,其父在孔子仅三岁时便离他而去。孔母颜徵在为更好地教育孔子便移居曲阜阙里。孔母的心血没有白费,孔子幼年时就极为聪明好学,其自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在学习之余,孔子常将祭祀用的礼器(俎豆)摆设起来,练习行礼演礼,作为一种游戏。待孔子刚步入成人阶段时,其母颜氏也撒手人寰。

父母的离世使幼年的孔子过早饱尝了生活的艰辛,生活的磨砺也使孔子很快地成长起来;孔子在二十岁的时候,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了,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孔子自云:“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纵观孔子一生,其十七岁开馆办学至七十三岁去世,教学实践长达半个世纪;其教育成果也相当丰富,取得了“弟子三千, 贤人七十二”的伟大教育成果。

一、孔子对教育的态度和看法

孔子对待教育的态度是严谨、认真的,同时他也认为学思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首先,孔子肯定了学习的重要价值, 他认为学是教育的基础。他在《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意思是说:“经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其又云“不学礼, 无以立”。这句话是孔子对他儿子孔鲤所说,意思是说“不学礼怎么立身处世,不学礼你怎么做人?”可见孔子对学习是非常重视的,纵观孔子的一生也是勤奋好学的典型,孔子自云,“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其次,孔子经典地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他曾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仅仅一味读书而不去思考,就会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应用学来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精神疲惫,一无所得。其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

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既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也重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礼记》中《大学》篇关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著名论述。该论述既说明了儒家关于大学教育的过程和步骤,又表明了儒家对教育作用的看法:通过格物、致知做到诚意、正心(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教育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目标,这是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二、孔子与弟子间的教学活动

孔子约在三十岁的时候就在曲阜城北设学舍,开始私人讲学,后来渐渐有了名声,弟子越来越多。它的学生有的出身贵族,有的出身寒门,多数来自邹鲁,也有从遥远的秦、楚、吴等国来的。孔子自三十开始他的教育事业,几乎一生都未间断过,相传孔子先后传授的弟子有三千人,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教育成果相当的可观。当然也包括孔子最得意的三名弟子:颜渊、子贡、子路。

三、孔子以及《论语》的教育思想

(一)德育为先。孔子注重君子品格与道德修养,如果把教育分为“德、智、体、美、劳”这五个方面的话,孔子无疑会把德育放在教育之首。孔子认为道德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必须先从德育抓起,他曾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是孔子对其弟子说的,意思是要求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也是对孔子为人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老师,他强调自己的弟子要先学会做人,然后再做学问。天地之间人是最宝贵的,只有做到堂堂正正的君子,只有做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人才能有资格做学问,当然孔子所言的“学文”不是单单的学习文章,而是“六艺”。

对老师的这番话,其弟子也表示赞同,其中有个叫子夏的弟子更进一步发展了老师的思想,他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段话是说,与妻子相处时,要尊敬她的贤德胜过喜好她的美貌;侍奉父母则要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尽忠职守;和朋友交往要诚实信用,这样的人如果自谦没学过什么东西,我还是认为他算是有学过的人了。由此句话不难看出子夏此言偏重于人际关系的道德化,其中包括了忠、孝、信等德目,但是若要从孔老师的角度来看,仅仅具备这些还是不够的,因为这些还大致局限于个人品性、道德等内在的修养,虽说已经具备可“学文”的资格,但仍应该继续学习,就连“博学好礼”的孔老师都在“学而不厌”,作为刚具备“学文”资格的人更应该学习。

(二)终身教育。孔子认为人的一生都要接受教育,教育是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伴随一个人生命的始终。孔子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是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时便已认识到了自我的价值,到了四十岁就更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追求,到了五十岁时就明白天命,到了六十岁时听人说让人不快的话也不生气,到了七十岁时可以听从自己的内心去生活,而不超出道德的约束”。“朝闻道夕死可矣”,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学习的鲜明写照。

(三)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实行“因材施教”,这也是他的一个重要教育方法。在《论语》中,有很多生动的事例,孔子对不同学生教学方法也不同。樊迟的资质较鲁钝,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仁者爱人”;司马牛常常“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发言;仲弓对人傲慢,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颜渊是孔门得意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孔子就用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endprint

孔子常常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他认为:“由也果”(认为子路果敢),“赐也达”(子贡为人豁达、大度),“求也艺”(冉求多才多艺),“柴也愚”(高柴较迟钝),“参也鲁”(曾参较耿直),“师也辟”(子张较偏激)等。孔子对每一位学生的特点都了然于胸。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孔子教人, 各因其才”,正是有了孔子这样一位好老师,才有可能在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下培育出众多人才。

(四)有教无类。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基于“有教无类”的思想,孔子招收学生,有七不分:一是不分贵贱。在孔门中,出身最好,身份最高的,有孟懿子。他是鲁国三臣室之一的孟孙氏的继承人。是遵照父亲的遗嘱,同哥哥南宫敬叔一起“学礼”于孔子的。另一方面,在孔门中也有出身不好的。如冉雍,“父贱而恶”。但孔子没有嫌弃他,而且还很器重他。二是不分贫富。孔子的学生,有贫有富。贫者如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富者如子贡,“结驷连骑,家累千金”。三是不分智愚。孔子的学生,接受能力强的是颜渊“回也闻一以知十”;其次是子贡“赐也闻一以知二”。孔子说:“柴也愚,参也鲁”。高柴和曾参的智力水平较差,但他们并不受歧视,而曾参还是孔子的爱徒。四是不分恩怨,不计前嫌。如子路在拜门之前,曾“陵暴孔子”;司马桓魋的胞弟,桓魋曾经要杀孔子,但孔子后收二人为徒。五是不分年龄。孔子学生中年龄最大的是颜渊的父亲颜路,只小他六岁,年龄最小的是公孙龙,小他五十三岁。颜路和公孙龙来比,同学间年龄的差距是四十七岁。六是不分国籍。在孔门的“七十二贤人”当中,多数都是鲁国人。此外,如宋、卫、齐、陈、晋、楚、秦、吴等国都有。七是不分美丑。孔子学生中仪表最好的是子张,所谓“堂堂乎张也”。而澹台灭明和高柴二人则是“状貌甚恶”,高柴且身长“不盈五尺”。这七不分说明,孔子对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是兼容并蓄,一视同仁的。

(五)学以致用。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虽然熟读了《诗经》三百篇,叫他去处理政务,却处理不好;派他去搞外交,却不能应对自如;读书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孔子期望其教学能使每个学生各有专长,将来能从事各种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据《雍也》篇记载,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又问:“赐也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再问:“求也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意思是说他的学生有的处事果断,有的通晓人情事理,有的多才多艺,担任大夫治理国家有什么困难呢?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所以他十分注意学用结合、言行相符。

(六)学贵有恒。孔子认为,对待学习要有恒心,坚持到底,才能成功,不可半途而废。他曾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意思是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孔子很欣赏学而有恒的学生,“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意思是孔子评价颜回时说,他死得太可惜了,我只他不断进步,没见到他停滞不前。

五、结语

孔子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并非能用言语表达清楚的,其实无言也是一种教育。正如孔子所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不管《论语》也好,孔子也好,他们所传递的不仅仅是严谨、务实的教育态度更是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朴素的就像太阳每天升起一样,我想这也就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最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简体字体)[M].上海:中华书局,2006.

[2]孟子著,余国庆解读.孟子解读[M].合肥:黄山书社,2003.

[3]于丹.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丁广举.忠信教育法及其评要[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5]刘振东,孔庆常.论语类纂[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5.

[6]唐恩佳.孔学论集[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6.

12.浅析孔子的人本思想对教育的启示 篇十二

“以人为本”就要求在教育工作中首先把学生当人看。但是, 在现实生活中, 学生遭污辱、体罚的事件时有所见, 时有所闻。尽管教育部三令五申强调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但是学校和学生在升学压力之下如何得以轻松呢?因此, 许多学校实际上仍然遵循着“六进六出”的作息制度, “减负”只是一种口号而已。

众所周知,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事业,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都会学生做人, 并成长为各种有用的人才。可见, 教育工作, 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学生应当成为学习活动的主认, 而要真正实现这一切, 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乃是唯一的关键。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就是要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

1. 尊重学生。

孔子始终要求尊重人:“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要把“以人为本”的观念落实到教育工作中去, 首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在实际教育工作中, 尊重学生人格这一点做得很不如人意。在某些教师看来, 似乎只有那些优秀生才有尊严和自尊心, 应当得到保护和尊重, 而那些所谓的“差生”, 则无尊严与自尊心可言, 可以任意伤害。事实上,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人格, 都有一定的尊严和自尊, 必须一律予以保护和尊重。我们应该呼吁所以的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 别损伤他们的自尊心。

2. 关心爱护学生。

孔子强调爱护人:“仁者, 爱人”。在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前提下, 还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所谓关心应当是多方面, 但归结起来, 不外乎两个方面, 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物质生活上得到的关心可谓无微不至, 所以我们更重要的是应关心其精神生活, 了解他们需要什么?兴趣在哪里?意志和性格有哪些特点?……因此, 对学生的真正关心、爱护, 并不是只给孩子吃好、穿好, 把他们养成弱不禁风的纤花细草, 而是应该“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磨练他们的意志, 从小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 把他们培养成能经受严寒风雪的松柏。

3. 理解学生。

孔子指出:“性相近, 习相远也。”他认为人生就是有差不多的生性或者说潜能, 而这种潜能在后天多种因素影响下, 会日益显示出很大的新差别来。因此, 我们必须了解学生的种种情况、特点、表现。但是了解学生并不等于理解学生。所谓理解学生, 是在对他们了解的基础上, 来一个换位思考, 也即俗话所说的“将心比心”。但在现实教育过程中, 教师和家长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 一味地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去要求学生。从周一到周五, 课程排得满满的, 好不容易盼到双休日, 家长又人孩子请了家教补习英语、数学, 或者报名参加什么学习班、培训班之类, 不给学生喘息的机会, 不给学生独立思考或自由安排活动的时间。完全不顾学生的兴趣爱好, 扼杀了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 最后把学生培养成一类类的人, 而不是一个个具有个性的人才, 偏离了我国的教育目标。所以, 我们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理解学生, 才能真正做到关心、尊重、爱护学生。

4. 信任学生。

孔子认为, 人具有不同并且优于动物的潜能。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 儿童生来具有好奇、好动、好问的倾向, 他们喜欢自动自主, 厌恶强制束缚;他们追求获得成功, 避免遭到失败。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信任的, 在教师或家长的指导下, 他们都是愿意把事情干好的, 而且只要经过一定的努力, 也确实能够把事情办好。同时, 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 每一个学生都急欲得到教师或家长对自己的信任。但事实上, 教师或家长总是喜欢越俎代疱, 以自己的判断来代替学生的价值观, 以自己心目中的“未来”作为每一个学生的“未来”, 并不厌其烦地为学生设计, 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 我们应当信任每一个学生, 调动他们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 尽量鼓励他们自强、自立、自主, 事事自己动手, 处处争取主动。有专家测定过, 人对知识的吸收, 如果仅是听和看的话, 加起来最多也只能吸收50%, 而动手的话, 则能吸收90%以上, 即使出现失误, 也应启发他们发现错误, 并及时改正。

13.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比较 篇十三

准考证号码:0***

试比较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马雅婷

二○一二年四月 【内容摘要】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是打破“学在官府”,开创私人办学的第一人,有了“万世师表”的成就。而另一位与孔子在政治上同样不得意,同样为教育奉献一生,为世界留下来了宝贵财富的是生活在古代希腊的柏拉图。作为中西方的两位文化巨人,他们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当时的年代,更对我们后人产生莫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尝试对两位先哲的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进行回顾,并对他们在教育思想中体现出来的教育体系内涵进行分析比较,也更深入地了解东西方教育思想的异同点,为现代的教育更完善的发展提供借鉴。【关键词】 孔子 柏拉图 教育目的 教育体系

一、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背景 孔子和柏拉图都生活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奴隶主贵族统治已经逐渐走向衰败,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虽然两者都处于奴隶社会,但是孔子当时生活的春秋末期鲁国实行分封制、世袭制,“礼”自然受到格外的重视。而柏拉图生活的古希腊奴隶制城邦则是商品经济繁荣,商业贸易发达,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建立了民主政治,因此自然科学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重视。相应的,和古希腊民主政治相伴随发展的是在思想文化上着重对自然规律探求。而与此有鲜明对比的是,受长期社会奴隶制的影响,孔子形成的思想体系和人事、社会、伦理密不可分的。所以,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孔子与柏拉图形成了全乎不同的两种哲学体 ①

②系:一个是以“仁义”为核心的人学哲学,另一个以“理念”为核心的神学哲学,他们在各自的哲学体系上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论。

任何一种思想的形成和主体的个人经历肯定是分不开的。孔子虽然是圣人后代,但是到他已经是家境贫寒,靠母亲劳作维持生计,十五岁才志于学,拜能师,虚心好学,持之以恒,最终成就了他在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而柏拉图也是贵族之后,不同的是他从小就养尊处优,接受良好的教育。后来又从师苏格拉底,经过对知识的不懈追求后,终于成为一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不同的成长环境往往会使人形成不同的思想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就体现出平民性,而柏拉图提倡的则是贵族的教育。孔子和柏拉图都生活在乱世,目睹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他们都满怀救国意识,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出口。不同的是孔子看到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强者为王,社会处于混乱之中,他一心想恢复周朝式的礼制社会。在孔子的心目中,一个理想的社会就像其在《礼记〃礼运》中所言的:“今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闭,是谓大同。”指望通过正名、尊王、从周、复礼、德化的路径,建立一个大同社会。柏拉图则是融雅典的理性精神和斯巴达的勇士气概为一体,虚拟了“理 想国”。这个理想国就是一个“正义”的国家,这个国家首先要具备智慧、勇敢、节制三个条件。为了实现各自的理想,他们一个周游列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一个三下西西里,尽管就曾在政治上获得短暂的成就但是最后都化为乌有。就在屡遭打击,理想抱负不得实现的时候两位圣人都选择了教育。希望通过培养治国之才来实现他们各自的政治理想。为此,孔子创办私学,柏拉图则创办了学园。

可见,孔子和柏拉图生活在不同的国度,各自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也受到不同文化的熏陶,自然而然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哲学观和思维方式。但是他们都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又有着相似的价值取向、性格命运,正是这些相同又不同的种种,形成了他们相似又相异的教 ③育思想。

二、试论孔子与柏拉图论教育目的 上文已经提到孔子希望建立的是一个理想的大同社会,在那样的大同社会中人们是要行大道的,从私人到大众再到整个社会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而要达到孔子心中的理想要求就一定需要一群集优秀的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丰富的知识内涵于一身的君子来构建。由此可见,孔子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而这个君子小到为身边人而服务,大到为国家而执政贡献。其实孔子的教育也是为了实现他自己的政治理想,在春秋末期,中国的现实让他深深的认识到人的真正作用,他希望君子的到来来统一社会。那么在孔子心目中到底对君子有哪些具体的要求呢? 在《论语》一书中不难看出,“女为君子懦,不为小人懦。”(《论语〃雍也》)这是孔子对子夏提出的培养要求,由此可以看出他的教育目的是要把士培养成君子。孔子曾赞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在孔子的眼里,最高理想的“贤士”,是达到了“自知”、“自爱”、“自乐”的境界,从而与“天道”冥契无间、浑然一体的人。可见,在孔子心目中作为一名君子首先要具备的就是有颜回这样豁达的心理状态。因为在成就一番作为的过程当中势必会经历万千阻碍,也可能抱负得不到实现,所以一定要有良好的心理基础即豁达的心态。这是孔子对君子的基础要求,这已经是平常人很难做到的视名利为浮云,拿得起放 得下。但是孔子心目中得君子绝不止步于此,在他心中仁、智、勇这三者是君子必须做到的,这在“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有所体现。其中最为重视的是君子的道德修养方面,注重“仁”,“礼”的培养。孔子对于君子的要求除了要做到修己之外,还强调能够“安人”,“安百姓”,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达者兼济天下”(《论语〃雍也》)。孔子保持着以上的教育目的,引导着他的教育之路,在其私学中为各诸侯国培育了不少有用的治国之才,也会后人树立了不少学习的榜样。

柏拉图的最高教育目的则是要培养“哲学王”。如果说孔子的教育思想主体是人,他在政治上也主张人治,当然这存在着“人在政兴,人亡政息。”的弊端,那么柏拉图的教育主体是“理念”。柏拉图认为教育是实现理想国的工具,培养哲学家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柏拉图高度估价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是改造人性,陶冶德性,实现理想国的唯一手段。他认为,人们灵魂在理念世界中所获得的理性和美德,由于降生时和肉体结合受到剧烈刺激,出生后又为情欲所蒙蔽,因而失去了效用。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先天的理性和德性发展起来。所以,他在《理想国》一书中构建了一个培养统治者和军人的教育思想体系。他认为这两种人经过三十五年的的培养,又经过实际工作锻炼成为精英就可以成为优秀的哲学家。和孔子相同的是,柏拉图也把道德作为教育的重点,培养一个有德的哲学家也是他教育目的的归宿。柏拉图认为知识就是道德知识,也就是关于何谓美善、何谓正义、何谓勇敢、何谓智慧、何谓节制的知识。“……善的理念是最大的知识问题,关于正义等等的知识只有从它演绎出来的才是有用和有益的。……如果我们不知道它,那么别的知识再多对我们也没有任何益处。”因此,柏拉图心目中的哲学王一定是理性的化身,有睿智的头脑,强烈的武士意志。但是柏拉图不把工、农、商列入教育的目标之中,因为他的教育目的致力于培养执政的哲学家,这点显然柏拉图带着个人的思想情感,相必这也跟他的个人经历是分不开的,导致他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带有政治烙印。

由此可见,孔子和柏拉图都认为在乱世之中教育目的是培养能够巩固各自所在国的统 治的统治人才。在培养人才方面,两人都将政治与教育联系在一起,也都非常强调道德教育,认为道德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但是有所不同的是,孔子追求的君子是德才兼备、心系天下、智勇双全的人才,他心中的君子是美德的化身,道德的典范,就算君王也要受到约束,服从道统,并且由此来检验一个君王的统治。而柏拉图追求的哲学王除了有高尚的道德以外,还要精通数理化等各方面的知识天才,并且他认为在哲学王统治的理想国中,哲学王在国家中凌驾于一切之上,具有发号施令的绝对权威。这些不同也正反应出两者的政治观点和价值取向的不同。

三、试论孔子与柏拉图论教育对象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 货》),就是说一个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接受教育的不同,学习情况的不同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也是在这个人性论的基础上,作为教育者的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悔焉”(《论语〃述而》),意思是说只要是主动亲自带着干肉到我这里登门求教,表示尊师重道之意,我就没有理由不把我的知识、学问传授给你。而在我们中国古代向来都是贵族垄断教育的,一些贫民却无法受到正规的教育,这就严重导致了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得不到提高,放慢了中国的发展进度。我们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大胆提出“有教无类”的著名教育思想,他认为只要有心学习,“洁己已进”者,都来者不拒,兼并收纳就算是贫贱之士。这点我们可以从孔子的弟子的身份可以看出,从史籍资料的 记载来看,他们来自广泛的地域。孔子弟子的国籍有:齐、鲁、宋、卫、秦晋、陈、蔡、吴、楚、郑等诸侯国,而在古代,生活在不同的地域,往往意味着不同的种族;孔子的学生家庭出身也十分驳杂,他们分别来自于不同的阶级阶层,比如,有出身于奴隶主贵族的孟懿子、南宫敬叔和司马牛等;有“穷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的颜渊;有被称之为“卞之野人”,食黎霍、百里负米养老母的子路;有身着芦衣为父推车的闵子骞;有亲自耘瓜,帮母织布,三年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有家无臵锥之地的仲弓;有“鄙家子弟子张,衣若悬”的子夏;在“缧绁之中”的犯人公冶长;曾为大盗的颜涿聚;还有“家累千金,结驷连骑”的大商人子贡,商人在春秋时期没有地位,仍属 “鄙人”之列,为官学所不容。“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实行开放性的“有教无类”的教学方针,尤其是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利的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下移运动,壮大了士阶层的队伍,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孔子在教育思想必定也会有些许的漏洞和欠缺。例如,孔子将人分为三种人,上等人是天生的知者,是不需要接受教育的;中等人是受教育者;下等人就是愚笨之人,要用刑法来管制他们,这样的观点未免显得不当,当然这跟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再者,孔子的教育对象有年龄和性别的局限,这跟中华民族历来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更是脱不了关系,这种观念至今依然无法彻底改变,孔子受其影响也不足为奇,这也成了孔子教育体系中得一个缺陷。

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到老”。但是偏偏在中国没有重视起儿童的教育,而柏拉图就在当时提出了幼儿教育。柏拉图重视学前教育。他说:“一切事都是开头最重要,尤其是对于幼年的……因为在幼年的时候,性格正在形成,任何印象都留下深刻的影响”,柏拉图强调教育应从小抓起,甚至提出了胎教问题。从幼儿开始一直到30岁的教育,柏拉图都有一定的教育对象规定。把教育对象锁定在幼儿体现了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先进性。而且柏拉图提倡精英教育,在他教育体系中理想培养的是一个城邦的维护者,所以不免偏重政治目的。这点从教育对象中也可以看出的,依据他的规 划,国家应厉行优生优育政策。执政者为人民选择婚配,最好的男子配最良的女子,以保证所生的后代属于优秀的种子。至于不良的男女的婚配,越少越好,以免生育不好的后代。婴儿出生后,那些不好的放在人们不知道的地方,而优秀的种子则送至国家教养机关,施以公共教育。所以柏拉图的学园是以培养贵族子弟成为上层统治者为宗旨的,当时汇集了不少古希腊社会的精英人物,这显然是为国家的政治文化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这与孔子教育对象的平民性对比就显得狭隘,剥夺了平民和劳动者的受教育权,人为地划分了受教育的贵贱之分。但是在女子教育方面,柏拉图主张女子应与男子一样接受平等教育。因为在能力上女子并不低于男子,凡是 男子能做的事情,女子都可以做,不论是执政者还是卫国者,女子和男子一样都应成为候选人。这比起孔子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显然进步。

综上所述,两位教育家论教育对象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孔子的教育对象受到年龄和性别的局限,相比柏拉图在这方面的理论显得落后了;而柏拉图的教育对象具有明显的贵族性,与孔子相比显得狭隘了。柏拉图的教育对象正好形成一个金字塔,而这个金字塔正是他的教育对象理念金字塔的反映。理性健全,天资聪颖的极少数人享受特殊的哲人教育,居于塔的顶端;为数稍多的理性不全、意志坚强的武士的教育处于中间;而缺乏理性,感情强烈的广大劳动群众的教育则在塔的底部。而孔子的教 育对象则正好形成一个倒金字塔,接受教育最多的是一群有志于学的人。这就是两者的不同。

四、试论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内容 孔子的教育内容以《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以为基本教材,辅之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非常的全面,多方位。因此孔子的教育内容也可以划分为政治教育、音乐教育、管理教育、道德教育等多方面。不管是哪一方面的教育内容,孔子的教育总一个中心点,那就是“德”,所以本文在此想对孔子教育内容中的道德教育尝试进行论述。

孔子的教学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培养等三个部分。这三个方面,从教育内容的结构,以及社会的需要和个人人格形成看,应该说是初步完整化了。这是孔子在教学内容发展史上的重大贡献。孔子对这三个方面并不是等量齐观的,他认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道德和道德教育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内容的核心。据《论语》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这里所讲的典制、德行、忠诚、守信四项内容,道德占了三项,典制与德行互为表里,也有密切的联系。在道德教育体系中,孔子将其分为“仁学”和“礼学”,每当其弟子问及有关仁、礼的问题时他总是不厌其烦的分时地的给予他们解答,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明确道德概念的基础上,树立坚定不移的道德信念。在学习的过程 当中很容易身心疲惫,但是有些人能够坚持下去,有些人就会半途而废,要坚持靠的是信念。在孔子看来,坚定自己的道德信念,做到无坚不摧,就能成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的“志士仁人”。任何一种道德都是有认识和情感两部分组成的,在有了认识之后就应该要培养道德情感。在这方面在孔子的“仁”学中有所体现,分为“爱人”和“克己”两方面,“爱人”是指对人要有极大的同情心;“克己”就是指要克制自己不正当的私欲。有了道德情感之后,孔子要求的是道德行为,在樊迟问崇德时,孔子说:“先事后得,非崇德与?”(《论语〃颜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先去做了然后再谈收获,是提升道德的方法。对不同的人孔子有不同的要求,例如为政者孔子要求“为政以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柏拉图在教育内容上和孔子有共同之处,但是更多的是一些不一样的想法。例如在道德教育上,柏拉图提出智慧、勇敢、节制和公正四个主德作为人们基本道德准则,可见他的道德论是唯心的、先验的,具有浓厚的理性思辨区别于孔子的人本主义。在幼儿教育上,他说:“我们应该尽量使孩子们开始听到的一些故事必定是有道德影响的最好一课”,因为“在那个年龄深入于心的一切意见,最容易看出是不容易磨灭和不容易改变的”。所以柏拉图要求政府对创作故事的人及其作品进行严格审查。审查的标准“以不慢神为第一义”,凡描 写天神之间勾心斗角、相互倾轧、妒忌、说谎等等的故事,一律删去,唱歌的内容也是要加以选择的,但是这样做是好是坏就见仁见智了。在科目上,孔子以“六艺”为主,而柏拉图则是“四艺”,分别是算术、几何、天文学和音乐理论。可以看出柏拉图注重“数”,倾向锻炼学生的心智,激发他们对于理念世界中真理的兴趣。他在阿加德米学园门口写上,“不懂几何学者勿入内”,可见他对“几何”这门课的重视度。因为柏拉图认为几何学在于学习掌握建造兵权,争取据点的本领。

通过两者的教育内容不难看出,孔子在各类教育中都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而柏拉图则注重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而这两种不同的倾向,也形成了先今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教 育传统。

五、试论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方法 孔子在长期从事私学教育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论语》中,孔子与弟子的对话,表现了一种启发、讨论式的气氛。关于教学方法,孔子有诸多辉煌创造,有许多成为我们先今教育的学习目标。第一个方法就是启发诱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第二个方法就是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在孔子与弟子的交谈中,有不少例子表明,同一个问题孔子会就不同的人做出不一样的回答,例如在《论语〃颜渊》中,樊迟、司马牛、仲公和颜渊同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 四种不同的回答。第三个方法就是倡导乐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第四种就是指导学法,培养学生学思结合的习惯:要求学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告诉学生要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重视温习,告诫学生“学而时习之”。孔子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对现今教育的借鉴意义也十分重大,有位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吸取孔子的智慧。”这句话足以显示孔子在世界的影响,其思想中得精华更是我们中华民族教育思想的瑰宝。

柏拉图在教学中多用演讲、交谈、对话、辩论来传授知识,教学中注重思维的培养和理

④性的启发。在其学园里,柏拉图大量运用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教学,总体来说柏拉图的关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论述没有孔子来的系统。虽然和孔子一样也提倡启发式教学,但是大有不同的是他认为对数学、几何的公式推理,只要经过启发就算没有学习过的人也能推理出来,这主要是因为他是客观唯心主义者。因此柏拉图的启发不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是为了引发学生头脑中得记忆。

总结语:

虽然孔子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两位思想巨人在当时在现今都有无法取代的地位。尽管中西方相隔万里,然而,凡是进步的伟大的人类文明都有相同之处。现在的我们应当抱着取其精华,去 其糟粕的态度,去学习去吸收。相信孔子和柏拉图的思想和著作会永远给我们智慧和自信,引领我们不断向前。注释:

① 详见《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905页)

② 引自《理想国》。《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的中期对话,本书分为十卷。在柏拉图的著作中,不仅篇幅最长,而且内容十分丰富。这部“哲学大全”是柏拉图对自己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详见《理想国》,吴献书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01月版)

④ 引自《论语〃 颜渊》 刘琦译 吉林文史出版社 第189页 参考文献:

1、《论语〃述而》,南怀瑾〃《论语别裁》上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版,第320、322、352页

2、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215页、237至238页、141页、144页、143页、260页

3、柏拉图。第七封信[c]。浦兴祖,洪涛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第67页。

4、张斌贤“教育:为铸造幸福的国家 ——柏拉图《理想国》研读”《高等教育管理》2008年第2卷第4期 第 61至64页

上一篇:电玩城工作流程下一篇:历史年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