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共10篇)
1.冀教版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一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
一、怎样使杠杆平衡
材料:钩码、杠杆尺、支架
步骤:
1、确定杠杆尺一侧的一个点为阻力点,挂一定数量的钩码。
2、在另一侧确定动力点的位置,看在不同的位置上需要挂多少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做好记录。
3、改变阻力点的位置,重复第二步。结论:杠杆尺平衡的规律是:阻力点到支点的距
离X钩码数=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X钩码数
二、设计实验证明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器材:弹簧测力计,斜面(尽量光滑),带挂钩的小木块。
步骤:
1、用弹簧测力计拉起小木块,记下弹簧
测力计的读数。
2、把小木块放在斜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小木块演斜面向上运动,当小木块匀速直线运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3、重复上述操作3次,取平均值,进行比较。
结论: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三、蘑菇石的形成实验目的:验证风吹是蘑菇石形成的主要原因。材料:托盘、玉米面、不规则石块
步骤:
1、在托盘内铺一层约一厘米厚的玉米面,用手拍平拍实。
2、将不规则石块摆放在玉米面上面。
3、用嘴对这玉米面轻轻吹气。
结果:没压石块部分的玉米面被“风”吹走了,压石块部分的玉米面没被“风”吹走了。蘑菇石的形成:沙漠中的岩石松软程度不同,当
有风吹向岩石时,松软的部分被吹走了,坚硬的部分被留了下来,于是就形成了各种形态的蘑菇石。
四、沙洲的形成材料:喷壶、沙土、各种大小的石子、2个托盘 过程:
1、用沙土和石子在一个托盘里制作一个
带有丘陵的自然景观。
2、用喷壶在景观上喷水。
现象:景观发生了改变,形成了“沙洲”。结论:沙洲是在水的冲刷和搬运中形成的。
五、鹅卵石的形成材料:带盖的玻璃瓶、碎砖块、沙、水
过程:
1、观察碎砖快的棱角,摸一摸棱角的锐利程度。
2、将3-5块小碎砖块放入瓶中,并加入适量的沙和水,拧紧瓶盖,用力摇动瓶子。
3、摇动一会儿,观察碎砖块的形状。现象:碎砖块的棱角变小或消失了,变圆了。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知道,高山上的岩石由
于风化作用崩落下来,在河水的搬运过程
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磨擦、碰撞,形成了卵石。
六、钟乳石的形成(自制钟乳石)
材料:曲别针、线绳、两只烧杯、一个碟子、苏打晶体、水
过程:
1、分别在两只烧杯中注入半杯水,然后
逐渐倒入尽可能多的苏打晶体,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2、将线绳打一个结,将线绳放在溶液中浸泡,然后把线绳两端分别浸在两只烧杯中,把碟子放在两只烧杯中间,用曲别针固定在适当位置。
3、坚持观察四天。现象:在盘中出现了结晶物。
结论:通过实验可以知道,钟乳石是有溶解了石
灰岩成分的水滴落时留下的碳酸钙晶体聚集形成的。
七、模拟冷热变化对岩石的作用
材料:玻璃、酒精灯、试管夹、护目镜、一盆冷水
过程:
1、仔细观察玻璃表面。
2、用试管夹夹住玻璃,在酒精灯上加热。
3、加热一段时间后,把玻璃片迅速放在冷水中。
4、重复以上过程三次,观察现象。现象:玻璃片爆裂破碎。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知道,高山上的岩石在昼、骤雨等冷暖反复变化下会发生破碎。
八、模拟结冰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材料:气球、纸盒、熟石膏、水、小木棒
过程:
1、用水填充一个小气球,扎紧后放入纸盒中。
2、往纸盒中倒入一些糊状熟石膏,用木棒把气球推入熟石膏下,取出木棒。
3、待熟石膏变硬时从盒中取出,并观察。
4、把熟石膏模型放入冰箱冷冻24小时后取出,观察其变化。
现象:熟石膏模型断裂。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知道,高山上裂缝中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使岩石发生破碎。
九、煤的分离实验
材料:酒精灯、试管、带玻璃管的试管塞、棉花、煤
过程:
1、在试管内装入一定量的纯净煤,在试
管口放点儿棉花,用带玻璃管的试管塞塞住试管口。
2、在酒精灯上加热试管,直到试管里的煤发红。
3、把点燃的火柴放在玻璃管口处,观察现象。
现象:把点燃的火柴放在玻璃管口处时,产生蓝
色火焰;实验过程中,试管里的棉花有黑色油状物;实验结束时,试管里的煤燃烧后产生了黑色炭状物。
结论:煤经过燃烧后产生煤气、煤焦油和焦炭。
2.冀教版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二
1.学习本课生字。掌握 “浙江、杜鹃、明艳、蜿蜒 、聚集、孔隙、臀部、稍微、漆黑、观赏、盘曲而上、变化多端”等词语。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
3. 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 ,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的条理。
2. 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及作者是怎样把由外洞进入内洞的过程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 按照游览顺序生动具体地描述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展示洞内景色的课件及视频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回顾整理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 )跟老师一起来梳理作者的游览顺序 :路上→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板书)
二、设疑导读,合作探究
师:外洞、孔隙、内洞各有什么特点? 你是从文章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这些特点的?找到后在文中标注。一会儿咱们一起交流。
生:四人为一组,在小组内交流。
师:关于外洞的特点,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
三、体会“外洞”的宽广
师:外洞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语句读出来的?
生:洞口宽、大:“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用洞口和我们常见的桥洞做比较的方法,非常真切。
生:外洞很大,宽广而开阔:“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用数字说明,形象具体。
师:谁能把外洞的宽广给读出来?
三、体会“孔隙”的惊险
过渡:从外洞到内洞必须经过孔隙,这是一条约10米长的水道,大家看第5自然段,一起感受这段奇妙之旅。
师:哪个小组先谈谈你们的感受?
生:孔隙很小,“虽说是孔隙……船就出来”。
师:再读读这句话,还能读出孔隙有什么特点? (窄)
生:我很好奇,很紧张。“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船就慢慢移动”。
师:谁能把这种好奇、紧张的心情读出来吗? 自己练一练。
生:我觉得很惊险(眼前昏暗了……擦伤鼻子。 )
师:惊险的感觉还有谁感觉到了,再来读读?
生:感情朗读,读出害怕、危险的感觉。
师:“挤压”是什么意思? (挤过来,压下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从这又说明了孔隙还有一个什么特点? (矮)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师:来,你告诉大家,这个“贴着”,“没有一处不贴着”,是怎么贴着的?(学生感受各个部位紧挨船底的感觉)
生:因为人仰卧在船里,船很窄,很小,怕碰着上方的山石,所以他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贴着船了。
师:他当时的心情怎样?
生:好奇。
生:紧张、害怕。
师:好,我们一起读读这一句,“自以为从……”生齐读。
师:同学们,这写得多啰唆呀,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不啰唆吗?
生:因为肩背是身体比较靠上面的部位,而脚跟是身体最下面的部位,从肩背到脚跟,说明他的身体全部都靠着船了,才说了一声“行了”。
师:真的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了。还有谁来汇报?请你。
生:我要汇报“挤压”,因为人仰卧在船里,上方和左右的山石都离我很近,所以感觉就像朝我压下来,比喻孔隙非常窄、很矮。
师:所以作者才又觉得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你们现在有什么感觉? (紧张、害怕)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读“眼前昏暗了……擦伤鼻子”。
师:这一部分呀,是叶老先生的真实感受啊。正因为文章有了这些真实感受,我们读起来才能身临其境。所以,我们写文章的时候,也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才会打动人。
生:如此惊险,也说明了孔隙不但窄小还怎么样? (矮)
师:让我们再一次体验孔隙的奇妙。师引读第5自然段。
四、体会“内洞”的奇特
过渡:内洞又有怎样奇特的景色呢?
1.展示汇报 ,适时指导感情朗读。
(1)“黑”“内洞一团漆黑 , 什么也看不见……不知道有多宽广。”
(2)“奇”(奇特有趣 )“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也很值得观赏。”
结合语言情境展开想象理解词语“蜿蜒”“变化多端”“形状各异”。
师:让我们来观赏一下洞内的景观,大家也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 想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 (图片展示洞内的奇特景观———“彩云追月”“寿星捧仙桃”“擎天柱”“仙女帐”)
师:这些石钟乳、石笋造型奇特,名目繁多,让我们置身于神秘的境界,大自然真是奇异无比。
(3)“大”“大得多”“十来进”
师:“进”是一个量词,有一种平房分为前后几排,一排称为一进,一进大约八九米,十来进就有(100)米左右。这是作者在内洞“走了一转”才作出的判断,说得有理有据。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6、7自然段 。
3.师小结 :作者乘船出洞 ,结束了双龙洞之旅。我们同作者一道感受了双龙洞的雄伟、惊险与神奇。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不禁折服于自然之伟大和神奇。
五、体会写法
1. 游完了双龙洞 , 回过头来看 , 作者介绍最详细的是哪个地方? 刚才,我们也有很多同学对这儿感兴趣,那作者为什么不先写这儿呢? 这样重点不是更突出吗?
2.那你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是怎样的呢 ?
3.那 么 ,今后我们应该怎样写参观游记呢 ? 除了写作顺序之外,要想吸引读者,打动读者的心,还应该抓住什么写?
(小结写作方法 :学到这里 , 我们得到两点启示 : 第一 , 写参观游记要按参观游览的顺序写;第二,要把看到的事物特点写清楚。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
六、总结课文
这节课,我们随叶圣陶先生游览了金华的双龙洞,洞中的景观令人惊叹。那孔隙的奇妙,石钟乳和石笋造型的奇特,真不愧为大自然中的奇观。我们还掌握了游记的学习方法,那就是抓住游览中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体会双龙洞的特点,以及作者对山水、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大家课后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其实大自然的美景随处可见,如果大家对溶洞很感兴趣,离咱很近的北京平谷区就有一个大溶洞,AAAA级景区, 大家可以去那亲身体验一下。
七、拓展练习(选作一题)
1.请以导游身份写出介绍金华双龙洞的导游词 。
2.你 曾经到哪里旅游过 ? 按照游览顺序写一写那里的景色,突出景物的特点。
板书设计:
9记金华的双龙洞
3.冀教版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篇三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如微生物世界、简单机械等;认识事物的相互联系,如病毒与生命健康、简单机械与运动等。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运用。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观察与探究是五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二)知识目标
1.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类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中的一类。
2.了解骨骼、肌肉及其作用;了解人体的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的过程;能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意识到个人对身体健康负有责任能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了解人类需要那些营养及其来源,懂得营养合理全面的重要性;了解动植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及特点;知道大脑在人的语言、思维、情感方面的作用,使人体生命活动的“总指挥部”。
3.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了解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人光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知道光是颜色的,了解日光的色散现象;了解光的三原色、光的合成;做调色游戏;了解光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及光的污染与防治;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能区分声音的大小和高低;知道声音要通过物质传播到达人的耳朵;能区分乐音与噪音,了解噪音的危害和防止方法。
4.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了解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
5.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如斜面、杠杆、齿轮、滑轮的使用;能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并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和时间的关系;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三)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2.培养学生分析、采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比如: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相关资料。
3.培养学生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并做记录;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
4.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5.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本册教科书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如微生物世界、简单机械等;认识事物的相互联系,如病毒与生命健康、简单机械与运动等。探究水平较前几册教科书有明显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升,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运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设计了大量的强化学生逻辑推理的探究项目,如根据发霉馒头的外部表象,推测产生变化的原因,力求在事物的表面特征与内部变化之间建立联系。
难点: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
三、基本教学措施:
本册教材在纵观全册教材,教师应更加放开手脚,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较强求知欲望的话题作为课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习的理解。解释与模型是五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解释与模型的训练。
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根据教材特点,制作一些课件,借助课件的动画效果、彩色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使学生易于接受。
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三动”能力,即:动手、动口、动脑。
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层次教学,使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能够从中理解学习的意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大部分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四、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与实验
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
五、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
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教五年级的科学课。通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处:由于科学专职教师不够和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匆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通过这几天的接触,我发现有些学生发言不积极,表现欲望差,今后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地球和地表的变化》、《声音的秘密》、《秋冬星空》、《生活中的材料》、《水循环》、《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本教材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以地球内外的不断运动变化、声音的秘密、神秘的秋冬星空、生活中离不开的各种材料、水循环等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重点落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待科学学习: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2.对待自然: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
(二)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知道火山地震的成因。
2.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以及噪音的危害与防治。
3.了解秋冬季节的星空。
4.知道各种材料特点与用途。
5.认识水的三态变化及相关知识。
(三)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2.培养学生分析、采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比如: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相关资料。
3.培养学生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并做记录;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
4.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5.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本册教科书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探究水平较前几册教科书有明显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升,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运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难点: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
五、基本教学措施:
本册教材在纵观全册教材,教师应更加放开手脚,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较强求知欲望的话题作为课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习的理解。解释与模型是五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解释与模型的训练。
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根据教材特点,制作一些课件,借助课件的动画效果、彩色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使学生易于接受。
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三动”能力,即:动手、动口、动脑。
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层次教学,使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能够从中理解学习的意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大部分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4.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 篇四
1、把一支蜡烛放在实验箱内,把浸湿的毛巾放在试验箱的左侧出结论,然后把点燃的蚊香放在圆孔处,这时你观察蚊香烟的流动方向是_______;假如把箱内的蜡烛点燃,蚊香烟的流动方向是________。蚊香烟的流动方向改变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研究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我们采用的实验的方法,这种实验的方法是只需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即______,不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篇五
2. 大多数绿色开花植物是用(种子)繁殖后代,在园艺和农业生产,人们利用植物可以通过(根)、(茎)或(叶)等器官直接产生新植株的性质帮它们繁殖。
3. 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写成的科学巨著是(《物种起源》),他将自然界中的生物在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4. 化石是保存在底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
5. 大多数金属矿石是(不透明)矿物,往往具有(金属)光泽。
6. 克隆是英文Clone的译音,即通过(无性)生殖的方法而产生的一系列后代。2月,(英国)胚胎学家(伊思·威尔莫特)和他的同事们向世人宣布,世界上第一只通过(无性生殖)获得的(克隆羊)多莉诞生了。
7. 天平是利用(杠杆平衡)原理制造的一种仪器。使用天平称量物体时一般在(左盘)盘中放所称的物体,在(右盘)盘中放入砝码。增减砝码的数量,直至天平(平衡)。还可以使用(游码)调节。
8. 铜、铁、铝等金属类物质具有共同性质,如(传热)性、(导电)性和延展性等。
9. 我们把人,其他动物所拥有的与各自父母一代相似的现象,称为(遗传);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在形态和生理特征上存在差异的现象,叫做(变异)。
10. 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和受精等过程,形成(果实)和(种子)。(种子)实际上已经是下一代了。
11. 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斜面)、(杠杆)、(轮轴)和(滑轮)。
12. 像方向盘一样由一个圆轮和轴组成的机械叫(轮轴)。
13. 把枝条(茎)剪成小段,插入土中,生根发芽后形成新植株,这种方法叫扦插。
14. 月季可以使用(扦插)法繁殖新个体。
15. 将枝条的一部分用土埋起来,促使其生根抽枝,然后与母体分开,成为新植株,这种方法叫压条。
16. 把一株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到一株植物的枝干上,长成新的植株,这种方法叫嫁接。
17. 现在人们普遍栽培的植物、饲养的动物大多数都经过了(人工培育)的过程。如金鱼等
18. 生物(产生新个体)的过程叫生殖。生殖有两种方式:有些生物可以由成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叫做(无性繁殖);有些生物需要靠(父亲)和(母亲)的共同参与,产生(受精卵),形成新个体,叫做有性生殖。
19. 山脉主要是由(岩石)构成的。(岩石)破碎是造成山脉变化的主要原因。
20. 引起地表变化的因素除了(自然力量)外,人类(活动)也在改变地表。
21. 我们知道(煤)、(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矿产能源。
22. 试验中能绕一个(支点)旋转的棍子就成为(杠杆)。
23. 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抬起来。不过,他不仅需要一个支点,而且还需要一根(棍子)。
24. 人们把杠杆变成汽车方向盘上的(轮盘),工作起来既(省力),又(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5. 利用斜坡将重物升高,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提升重物)的方法,这个斜坡也是一种简单机械-------(斜面)。
26. 杠杆的三个点(支点)、(动力点)和(阻力点)。
27. 当杠杆的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大于到阻力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小于到阻力点的距离
时(费力);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等于到阻力点的距离时(平衡)。
28. 使用定滑轮的优点(能改变用力方向),缺点(不省力);使用动滑轮的优点(省力),缺点(不能改变用力
方向);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形成(滑轮组),既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29. 大齿轮20齿,小齿轮10齿,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大齿轮向右转1圈,小齿轮向(左)转(2)圈,可以(增加)小齿轮的工作速度;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时,小齿轮向右转2圈,大齿轮向(左)转(1)圈,可以(减慢)大齿轮的工作速度;齿轮转动有可以改变(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的作用。
30. 斜面有(省力)的作用。在拧螺丝钉时,螺纹细的螺丝钉比螺纹粗的螺丝钉(省力)。
31. 生活中常用的一些比较复杂的工具都属于(机器)。
32. 自行车是一种以(人力)为动力的代步机器。因此,(省力)、(能加快速度)、(控制灵活)是对自行车设计的基本要求。
33. 有一种简单动物叫水螅,当周围环境适宜时,它能长出与母体相似的小芽,小芽长大后与母体脱离,形成新的、能独立生活的小水螅。
34. 雌雄动物经过(交配),(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后,发育成新一代。
35. 7月25日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试管婴儿(路易斯布朗)25岁得生日;1988年3月10日,(中国)诞生了首例试管婴儿。试管婴儿技术不仅在研究人类生殖、生理、遗传、优生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在解决(不孕症)、实施(计划生育)等方面,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36. 克隆动物是在没有(精子)的参与下,由单一的(卵细胞)经过人工处理改造并发育到一定时期后,被移植到“代理妈妈”的子宫内,正常发育后产下的动物。
37. 任何技术的应用都会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38. 生物在形态和生理上的特性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由(父母)传递给我们的,(基因)能决定我们身体各个部分如何生长。
39. 通过(繁殖),基因由生物的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在这一过程中,基因有可能会发生(变异),由此而导致生物世界丰富多彩、千姿百态。
40. 科学家能过运用X射线、紫外线照射,药物处理,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火箭搭载等手段使植物的种子发生
(变异),从而选出人们所需要的新品种。例如,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可以从变异的青霉菌中选出青霉素产量高的青霉菌;用药物处理萌发的西瓜种子或幼苗,再经过杂交,可以培育出无籽西瓜。
41. (基因工程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美国科研人员运用转基因技术成功培育出95%的基因与人类相同的动物(恒河猴)。
42. 恐龙生活在距今(2亿—6500万)年前,(恐龙化石)是研究恐龙的主要依据。科学家根据(恐龙化石)推断恐龙生活的地质年代、环境和气候变化等。(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恐龙化石丰富的国家之一化石,世界上发现的恐龙约有(350)属,其中中国就有(80)个左右,约占总数的(23%)。
43. 位于我国(四川省自贡市)的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被科学家称为(恐龙公墓)。
44. 山脉占陆地面积不足(五分之一),它们是(地球板块)大规模运动的结果。
45. 岩石在温度变化的条件下,由于(表层)和(内部)受热不均,产生(膨胀)与(收缩)而发生破碎。
46. 裂缝中水(结冰)时体积膨胀对岩石的挤压力量使岩石发生破碎。
47. 有些山脉是(3亿)年前形成的,被称为“老年山脉”;有些山脉是(6000多万)年前形成的,被称为“幼年山脉”。
48. 由于温度变化,水、空气、生物等外力的作用和影响,给地表或近地表的岩石造成的破坏,称为(风化作用)。蘑菇石的形成原因是(风沙侵蚀)。
49. 地表的改变是各种(自然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
50. 当我们乘船沿江而下时,有时可以看到大河中央有一些由沙石堆成的“小岛”,人们称它们为(沙洲)。
51. 冰川流动时会带走地面的石块,这就是冰川的(搬运)和(冲刷)作用。
52. 在自然界中,除了河流、冰川有冲刷和搬运作用以外,(风)也有冲刷和搬运作用。地球上沙漠面积不断扩大,就是(风搬运)的结果。
53. 在(高山)和(南北极)地区,仍有不少冰川在流动。
54. 沙尘暴是我国(北方)春天经常出现的一种天气现象。
55. 我国广西地处(石灰岩)地区,常年(温暖多雨),那里有许多美丽的溶洞,溶洞里的钟乳石到处可见。
56. 自然界的钟乳石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类(很难)看到钟乳石的形成过程。
57. 从溶洞顶部渗出的水滴,会再洞顶留下少量的(碳酸钙)晶体。这些晶体凝结在一起,渐渐地形成向洞底下垂的又长又粗的(管状)柱体,这就是(钟乳石)。
58. 我们今天看到的壮美的自然景观(高山)、(流水)、(平原)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59. 除了自然力量,地球上的(生物)也以其独特的方式缓慢地改变着地表。人类各种活动对地表的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的(利于)保护地表,如:(植树造林)、(挖河修渠)、(平整土地);有的(不利于)保护地表,如(过度耕种)、(过度放牧)、(乱砍滥伐)。
60.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目前,全球已有110多个国家、10%以上的陆地表面、10亿以上的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土地荒漠化每年给全球造成42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快速增长)、(土地过度耕种)、(草原过度放牧)和(乱砍滥伐森林)。
61. 年,我国将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宣传主题确定为“防沙治沙与农民增收”。
62. 地球上的岩石大多是由(多种矿物)组成的。矿物是人类生存所需要的重要(自然资源)。
63. 要准确的知道矿物的真正颜色应将矿物在(无釉瓷片)上用力刻划,直到在它的表面留下清晰的(粉末痕迹)为止,形成条痕,观察条痕的颜色。
64. 确定岩石硬度时,需要用的工具有(铜钥匙、小刀等)。
65. 有些矿物经过(切割)和(磨光)可制成美丽的宝石。。
66. 1822年,德国地质学家摩斯提出用(10种)矿物做标准,衡量世界上矿物的相对硬度,这就是(摩氏硬度计)。
67. 红宝石还可以用做(激光发射器)的主要部件。
68. ()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知道从(矿物)中提炼铜和铁,铸造出铜器和铁器。
69. 金属通常都是从(岩石)和(矿物)中提取出来的。炼铁的三个原材料是(铁矿)、(焦炭)、(石灰石)。
70. 工业上所用的各种金属是从(金属矿物)中提炼出来的。冶金工业就是从(矿物)中冶炼各种工业需要的金属,比如从磁铁矿、赤铁矿中提炼(铁);从方铅矿中提炼(铅);从黄铜矿、斑铜矿中提炼(铜);从铬铁矿中提炼(铬)等等。
71. 当金属矿物的储量在某一地区达到(可开采)水平,就称为(矿产)。我国储量最高的金属矿物是(黑钨矿),从中提炼的钨占世界(第一位);我国(湖南)是世界著名的辉锑矿产地;内蒙古白云鄂博是世界著名的(稀土矿)产地。
72. 矿产资源一般都埋藏在(地层里)里,开采矿产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当矿物从“矿石体”中开采出来后,剩下的废弃物质就是‘‘炉渣”,“炉渣”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所以我们应该(深埋)处理。
73. 石油中能提炼出(汽油)、(柴油)、(煤油)、(沥青)、(润滑油)和(石蜡);煤中能提炼出(煤焦油)、(煤气)、(沥青)和(焦炭)。
74. 塑料、涤纶、尼龙、涂料、阿司匹林和糖精等都是由(煤)和(石油)的提炼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加工制成的。
75. 在(2亿—3亿)年前,地球上的陆地、湖泊和浅海海中生长着大量的动植物。由于(地球板块)的运动,这些动植物被埋在地下,在长期(高温)、(高压)的作用下,逐渐变成了煤和石油。
76. 煤层很浅的时候,可以(露天开采)。煤层较深时,则需要用(采煤机)开采;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一般需要建起(采油井架),用(钻头)和(油管)进行开采。
77.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根据他的理论,地质工作者在松辽平原发现了中国第一个油田(大庆油田),从而摘掉了中国(贫油国)的帽子。
78. 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矿产资源),我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各种金属器具、塑料制品、建筑材料、主要能源等,都来自于(矿产资源)。
79. 大多数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目前我国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半)。
80. 人类创造的最奇妙的工具是(机器人),它是一种在一定(程序)控制下,能够(自动工作)的机器。
81. 世界上第一台智能机器人是由(美国斯坦福研究所)研制出来的,智能机器人除了参与工农业生产外,还可
以(为盲人带路)、(与人下棋)、(替人做饭)等等。
6.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篇六
实验材料:气球、纸盒、熟石膏、水、小木棒。
实验步骤:1、用水填充一个小气球,直到像乒乓球一样大,扎紧后,把它放在纸盒中。
2、往纸盒里倒一些糊状的熟石膏(熟石膏与水的混合物),用小木棒把充满水气球推到熟石膏下1厘米处,取出木棒。
3、放置一段时间,待熟石膏变时,从盒中取出,观察熟石膏的变化。
4、把熟石膏模型放置在冰箱的冷冻室,24小时后取出,仔细观察其变化。
5、待冷冻的熟石膏恢复到室温时,看看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注意事项:充水的气球推入石膏下面时不易过深。
实验结果:熟石膏出现裂缝。
7.冀教版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七
1、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滑轮)(轮轴)。
2、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抬起来。
3、能绕一个支点旋转的棍子就是(杠杆)。
4、杠杆上有三点:(支点)、(动力点)、(阻力点)。杠杆分为(省力)杠杆,(省距离)杠杆,(等臂)杠杆三种。
5、当从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被称为省力杠杆。例如:钳子、起子、撬棒、铡刀、羊角锤、钢丝钳。
6、当从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费力省距离,这种类型被称为费力杠杆。例如:镊子,鱼竿,筷子,船桨。
7、当从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这种类型被称为等力杠杆。例如:天平、跷跷板。
8、天平是一种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9、天平是根据(杠杆平衡)的原理工作的。
10、我们常用的天平可以分为(托盘天平)和(挂盘天平)两种。天平的规格常标示出(称量)和(称感)两个性能特征。称量表示天平的最大称量范围,称感表示天平可称量的最小质量。
11、使杠杆保持平衡的规律:动力×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12、像方向盘一样由一个圆轮和轴组成的机械,叫轮轴。
13、汽车方向盘的轴在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14、把圆轮的外缘部分做成小齿状,这个圆轮就成了齿轮。齿轮是一种(传动)机械,齿轮有(改变运动速度)和(改变运动方向)的作用。
15、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可以跟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形成了(滑轮组)。
16、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动滑轮能省力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17、旗杆顶上的滑轮是(定滑轮);拉窗帘用的滑轮是(定滑轮),目的都是改变用力方向。
18、斜面有(省力)的作用,但它不省距离。高度相同时,斜面越长越省力。
19、螺丝钉的螺纹是应用了(斜面)的工作原理。
20、盘山公路利用了(斜面)这种简单机械,它的优点是(省力)。
21、生活中利用斜面的有:电梯、楼梯、斧头、螺丝钉、盘山公路、长城,粮食传送带等。
22、大部分机器都是由(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工作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的。
23、(省力)、(能加快速度)、(控制灵活)是对自行车设计的基本要求。
24、常见的机器传动方式有(链条)、(皮带)和(齿轮)三种方式。
25、自行车的动力部分是脚蹬子、人力;传动部分是链条;工作部分是(车轮);控制部分是车把、车闸。
26、自行车的脚蹬子、车轮、车轴、车把利用了轮轴原理;车闸和车铃利用杠杆原理;
27、我们设计机器的过程要求(1)选择题目(2)确定制作装置的目的(3)根据目的设计多种方案(4)选择方案制作装置(5)调试评价与改进
28、蜻蜓点水,它是在(产卵)。
29、生物产生新个体的过程叫(生殖)。生殖有两种方式:有些生物可以由(成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而有些生物需要靠(父亲和母亲的共同参与)产生受精卵,形成新个体。
30、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受精)等过程,形成(果实)和(种子)。种子实际上已经是下一代了。
31、植物用茎来繁殖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扦插)、(压条)、(嫁接)。
32、世界上没有长得一模一样的人。除了人以外,其他动物或植物的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相似)和(差异)的现象。
33、人、动物或植物拥有的与父母相似的现象,称为(遗传)。
34、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在(形态)和(生理特征)上存在差异的现象,叫做(变异)。
35、生物在形态和生理上的特性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由父母传递给我们的,基因能决定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如何生长。通过繁殖,基因由生物的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
3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指亲子间的遗传现象。“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指个体之间的差异现象。37、1997年2月,英国胚胎学家伊恩·威尔莫特和他的同事们向世人宣布,世界上第一只通过无性生殖获得的(克隆羊)—多莉诞生了。除了克隆羊外,克隆牛、克隆鼠、克隆猪也相继培育成功。
38、(基因工程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人们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中的转基因技术培育成功了优质抗病虫害、抗除草剂、耐储藏的新品种。
39、对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问题,不同时期的人们有哪些不同的认识?
①生命是由神创造出来的。②由非生命的物质直接转化而来的观点。③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化而来的。④生命来源于宇宙间其他星球。40、关于生命的起源,你认为哪种有科学道理,为什么?答: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转化而来的
41、(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
42、(恐龙化石)是研究恐龙的主要依据。科学家根据化石推断恐龙生活的地质年代、环境和气候变化等。
43、大约在6500万年前,恐龙突然从地球上消失了。
44、在地球上,生活着成千上万种生物,目前已经命名的有150多万种。
45、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经过研究写成科学巨著《物种起源》。
46、达尔文将自然界中的生物在自然界中“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47、长颈鹿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自然选择,长颈鹿终于进化成了现在的样子。为什么?
答:在缺乏青草的干旱时期,那些颈部和四肢都较长的个体会有较多的机会吃到高处的树叶,能够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而那些颈部和四肢都较短的个体则无法得到足够的食物,不容易生存下来,也无法繁殖后代,所以颈部和四肢都较短的长颈鹿逐渐被淘汰。
48、金鱼起源于我国普通的野生鲫鱼。它和杂交水稻都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49、(山脉)占地球陆地面积五分之一,它们是(地壳板块)大规模运动的结果。
50、在山脉中,3亿年前形成的叫老年山脉;6000多万年前形成的幼年山脉。老年山脉山势起伏平缓;幼年山脉陡峭险峻。
51、山脉主要是由(岩石)构成的。
52、由于(温度变化)、(水)、(空气)、(生物)等外力的作用和影响,给地表或近地表的岩石造成的破坏,称为(风化作用)。
53、地表的改变是各种自然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
54、蘑菇石的是怎么形成的?沙漠中的岩石松软程度不同,当有风吹向岩石时,松软的部分被吹走了,坚硬的部分被留下厂,于是就形成了形态各异的蘑菇石。
53、蘑菇石的形成原因是(风蚀作用)。
55、在大河中央有一些由沙石堆成的小岛,人们称为沙洲。
56、沙洲的形成是因为(水)的搬运作用。
57、鹅卵石是怎么形成的? 答:鹅卵石是在河水搬运过程中,岩石受到水的冲刷和岩石间相互摩擦、碰撞,逐渐磨去棱角,形成了光滑的卵石。
58、鹅卵石在河流的(下游)最常见。
59、沙尘暴是我国(北方)春天经常出现的一种天气现象。注意是北方
60、溶洞和钟乳石主要形成在(石灰岩)地区。我国广西地处(石灰岩)地区,常年温暖多雨,在雨水的作用下,形成了桂林山水。61、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62、地球上的岩石大多是由多种(矿物)组成的。矿物是人类生存所需的重要自然资源。63、1822年德国地质学家摩斯提出用10种矿物作标准,衡量世界上矿物相对硬度,这就是摩氏硬度计。自然界中最硬的矿物是金刚石,最软的矿物是滑石。
64、金属的共同性质是有(金属光泽),(导电性),(易传热),(有延展性)等。65、我国储量最高的金属矿物是(黑钨矿)。
66、(煤)、(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它们都是不可再生资 源,要节约使用。
67、石油的提炼物有:(汽油)、(柴油)、(煤油)、(石蜡)、(润滑油)、(沥青)。68、煤的提炼物有:(沥青)(煤气)(煤焦油)(焦炭)。
69塑料、涤纶、尼龙、涂料、阿司匹林和糖精都是由煤、石油的提炼物加工而成的。70、根据地质学家李四光的理论我国发现的第一个大油田是大庆油田。71、煤的燃烧实验说明煤在燃烧时可以产生(煤气)(煤焦油)(焦炭)煤和石油是地球上的植物和动物经过
72、(工具)的发明和利用使人类能够做许多其他动物不能做的事情。73、使用工具不但能省力,还能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74、工具按功能分为①扩展耳的功能:电话、听诊器、手机等;
②扩展眼的功能:显微镜、望远镜、近视镜等;③扩展手的功能:钳子、扳手等;④扩展脚的功能:汽车、飞机、火车、轮船等 75、机器人通常具有三个基本特征:身体 具有一定的形状;大脑 控制机器人的程序;动作 具有一定的动作、行为表现。76、红绿灯、自动门、手机、遥控器、点读机、电话应答机属于机器人。风向标、玩具、手表、剪刀,联合收割机不属于机器人,因为它们没用程序。
77、机器人的智力会超过人类吗?为什么?答:不会。因为机器人是由人类发明和制造的,它的工作程序是由人类控制的。
8.冀教版五年级美术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
2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 3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 4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教学重点:
学习巧妙地将音高、色彩、形体的渐次推移融合在一起,借助音乐旋律感受、体验到生活以及艺术作品中由于形和色渐次变化所产生的一种韵律、节奏的美感。
教学难点:
对形体、色彩渐变韵律有感性认识,并能够调出渐变的色彩 教学准备: 玻璃杯7个,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课件出示战国时的编钟欣赏并讲一讲它的历史。
2.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欣赏优美的编钟乐曲。教师出示渐变色的图片。3.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 4.教师小结: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所以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
课件出示关于编钟的图 片。
二、分组制作
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的水,请学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
2.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讲解规则:七人为一组,小组讨论后,看哪组最快想出一个办法并做好。3.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听听音准吗?讲一讲为什么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4.师生小结:瓶中的水量渐次变化就能产生音高的逐渐变化。相同的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
5.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6.师生小结: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所以加入同等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次变化。
三、装饰美化
1. 思考如何将这七个能敲出音高变化的水瓶,装饰成漂亮的打击乐器“水瓶琴”。
2.装饰要简单,装饰物过多会影响水瓶琴的发音。每个瓶子所贴的装饰物要一样多,以免影响水瓶琴音高的准确性。
四、即兴表演
小组同学用“水瓶琴”敲打一首简单的曲子,比一比哪组音最准、曲子最优美,哪组的“水瓶琴”最漂亮。
第2课 彩云衣 教学目标:
1、能收集资料,欣赏各种各样的服装,领略服装的艺术美感。
2、能在生活中合理选择服装,体现自己应有的审美取向和独特的衣着风格。
3、能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知识进行服装的色彩搭配。
4、能利用掌握的图案基础知识,为服装设计花边或满地纹。
教学重点: 能设计出有漂亮纹样的衣服并且用彩纸制作出来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寻色彩规律的途径,认识色彩的强烈对比与柔和对比。.教学准备: 彩纸,剪刀,胶水,课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教师让学生在一张小白纸片上用1一3种颜色涂画。(提出游戏要求,激发学习欲望。)2.学生采用油画棒任意选2—3种色彩,自由涂满白纸。
(学生尝试作业,时间为3分钟。)CAI课件呈现游戏的规 则、内容、方式、时间。剪纸游戏
二、趣味伸入
1.教师示范将涂满色彩的白纸剪成一件小背心。2.学生也将自己的作业剪成一件背心。
(将方形纸对折剪缺成背心。)教师示范用的纸(已涂满色彩)和剪刀。
三、作业评析
1.教师将部分学生作业进行展示张贴在黑板上。2.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的变化。
(1)有的小背心只用一种色彩也有深浅变化。(2)有的小背心用两至三种色彩产生柔和对比。
(3)有的小背心用两至三种色彩产生强烈对比。根据色相的对比知识引导学生观察理解。3.学生将涂好色的小背心按色彩的强烈对比与柔和对比分别贴在两类衣架上。
四、观赏教材 小组讨论
1.欣赏教材中的服饰图片做辨析小训练。2.小组讨论。
3.分别呈现讨论的结果。
4.教师小结色彩的对比知识。
五、学生作业 教师指导
1. 教师提出作业要求:从教材中任选一套服装进行色彩搭配。
2.学生作业、播放音乐。
六、评析交流
1.学生作业互评。
2.请“小设计师”谈自己的作品。3.请“小设计师”针对自己今天身上穿的服装谈感受,也可请同学点评。学生作业
七、欣赏服装
1.听故事,了解服装的起源。
2.欣赏服装,了解服装随着社会生活而发生的一系列演变。
第3课 布艺温馨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美化生活的意识以及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2能运用各种布材和方法制作一件布艺小品;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个小挂袋.3感受、了解布的材质特征,能发现和表现出材质的美,体验“变废为美”的乐趣。
教学准备:
裁剪衣服时剩余的边角余料,旧衣服、袜子、手套、毛巾等,针线,剪刀,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件布艺小品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试 一试
1欣赏作品,从材质、色彩、款式等方面感受布艺给生活 带来的温馨感、舒适感、个性魅力。
2.以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发现美,感受美。(1)你看到了什么?(2)你觉得哪件布艺制品最特别?(3)它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做的呢?你们也可以用手中的材料试试!二.学生试做
1.课件展示现代家居中的布艺制品。2.课件展示民间布艺制品。3.课件展示课题。
三、玩一玩,做一做
以小组为单位玩“奇思妙想”游戏,引导学生探究质疑,发现制作方法及如何巧妙利用材料。(1)“快乐转盘”:用同一件原材料变换不同方向,通过联想产生几种形象生动的新造型,来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以及联想造型的思路。(2)“百变魔方”:效仿智力魔方的玩法,用原材料(半成品)局部造型的不断改变来引导学生发现如何巧妙利用材料和制作方法。(3)“画面竞猜”:通过使用了几个不同制作方法的半成品实物或图片启发学生展开联想。
四.评一评小组游戏活动情况。
五.小组讨论、合作使用材料,巧妙地运用材料和制作方法,自主或合作制作一
件布艺小品。
六.学生作业观赏交流。(1)展示作品。(2)自评、互评。七.学习引申:
(1)课件提示:布艺制品有更多可用之材(旧布鞋、旧牛仔裤、袖套等),以及更多制作方法(编织、拼缝、折叠、粘贴、穿插等)。
(2)发现其更宽广的实用功能(表演道具、发结子、小挂袋、布艺镶嵌画等)。(3)鼓励学生利用各种布材和方法,尝试更多的变废为美的布艺小品制作。
第4课 搭架子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篮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欲望。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棍、筷子、绳、502胶等,课件 教学重点: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篮 教学难点: 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个特别的展览会——架子博览会,展出的将是一些什么呢? 2.我们进入各个展厅看一看吧。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一个展厅先看。3.说说你看到了一些什么?有些什么感受呢? 4.导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搭架子,让我们把自己搭建的架子也拿来参加博览会吧!
二、课件l: “架子”展览会标题出示。
课件2:展览会大门徐徐打开,出现了一个个小展厅的门,点击门进入各个展厅(书架厅、古董架厅、铁艺花架厅、CD架厅等)。配乐,教师用优美的语言介绍各种架子。
分析方法
1.欣赏教材上提供的各种图片。
2.你能看出它们是什么材料制作的吗?用了什么方法? 教师小结:
图1,主体由细竹枝搭建,周围有软性的藤萝缠绕,还插上了颜色鲜艳别致的干花干果。硬和软的材料相互对比,形状高低错落,色调和谐统一。
图2,画架由树棍和绳子组成。用粗木棍搭建出架子以后。再用粗麻绳进行捆扎,正好适合麻质的画布。(用了粘贴、捆扎等方法。)图3,用筷子搭建出架子。
3.你带来了一些什么材料,适合用什么方法搭建起来呢? 课件展示教
材上的架子图片。
教师示范
来看老师用筷子搭建一个架子,一边搭,一边介绍捆扎、粘贴等制作方法。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固定架子,也可以不固定,直接搭建起来就可以了。(教师在示范制作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制作中来,与教师一起来完成作品。)用于示范的材料及教具
自主制作
学生用自己带来的材料自主制作。可以将搭好的架子放到教室中间的展示台上来。
布臵展示台(博览会展厅)评价交流 1.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放至展示台上,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我们自己的“架子”展厅,先向同学们介绍你自己的作品。3.再说说你最喜欢的架子作品。谁的最美观,谁的最牢固,谁的最有创意? 学生作业
第5 课周末日记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的基本结构以及绘画中人物的动态的表现要点,并有意识地运用这一美术语言记录和表现周末的生活。
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以及乐观、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学习绘画中人物动态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人物的动态及人物动态的组合教学重点: 课前准备
课前布臵学生带上自己在周末活动里的一些照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一周里你们最喜欢的是哪几天呢?为什么? 2.平时,你们的周末生活是怎样度过的呢?在周末里,你最喜欢做些什么? 学生漫谈自己在周末与亲人、朋友、同学之间最喜欢开展的活 动:如郊游、学骑车、体育锻炼、学特长等等。
二、交流欣赏自己带来的在周末里的照片。
三、教师小结:同学们都喜欢度周末,因为周末的生活轻松惬意,我们可以自由地支配时间,好好休息,轻松娱乐或学习锻炼……周末是我们学习工作的充电站,合理安排、开展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
这节课,我们就来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我们周末生活的美好时光,好吗?
四、讨论解决人物的动态表现问题 首先我们来进行一个游戏: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静止状态的简笔画人物。2.问题:怎样画才能使静止的人物动起来?(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些物品,如足球、羽毛球拍、扫帚等)思考1:人体的结构
思考2:人体的动态变化是由身体的哪些部位产生的? 师生评价、讨论、总结。
1.统计每组表现的人物动态的数量,对学生的参与、表现予以评价、肯定。
2.发现学生尝试作业中的问题,如弯腰、下蹲等动态的表现。
3.师生共同解决尝试作业中的问题,结合教师示范,讲解人物动态表现的合理性。如跑的动态是身体前倾,两臂前后分开,双腿迈开,双腿迈开的弧度越大则速度越快…… 小结:人体的结构可理解为头部、胸部和髋部这三大部分再加上四肢。人体的各种动态变化都是由身体各关节的变化而产生的,如颈部、腰部、手肘部、膝盖等。掌握了人物动态变化的要点,能帮助我们更生动地表现生活中的人或事物。演示
五、粉笔演示
六、交流感受、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周末里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或人物呢?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
七、作业要求:用绘画的方式画出自己在周末里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或人物。
八、交流评价
九、课后拓展 1.自评。
2.学生之间相互评价。
3.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课后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在周末里新奇有趣、印象深刻的事。
第6课 勤俭小管家 教学目标:
1.学会识别和绘制立体几何图形的平面图,并进行立体造型储钱罐的制作。2.使学生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体会立体图形特征,提高空间想像力。
3.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培养学生储蓄、合理用钱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进行立体造型储钱罐的制作。
教学难点:学会识别和绘制立体几何图形的平面图。
一、欣赏 1.观看课件和实物,欣赏各种造型有趣的储钱罐。2.让学生挑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勤俭“小管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二、探究
1.每组分发一个不同立体造型的自制储钱罐,共同观察研究:
(1)这个储蓄罐主要由什么立体几何形组成?试猜想若将其各个面分别展开会是什么图形?(请学生说一说,然后观看课件直观演示。)(2)你能画出这个立体几何形的平面图吗?组内同学合作试一试。(请学生先想一想,再画一画,然后折一折。)(3)把储钱罐拆开看看是怎样组成这样的立体几何形的,和你们画的对比一下。(4)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观察结果、自主总结。2.讨论选择:
(1)正确判断哪些平面图形可以折叠为相应的立体几何形。
(2)想一想,议一议:
a.下列平面图形经过折叠能否围成一个封闭的立体几何形?若不能,请你想办法修改一下?每位学生思考后,在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由小组作中心发言。b.课件直观演示,进行修改总结。1.课件出示研究题目。
2.不同立体造型的自制储钱罐发给每个小组。
3、上台操作。
三、制作
1.画平面图制作立体几何形。
2.让学生根据自己做的立体形展开想像,并说说准备用什么样的方法把它装饰成有趣的储钱罐。
3.学生独立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4.除了用立体几何形制作存钱罐外,还可以巧妙利用李纸盒塑料瓶等废弃材料的外形特征制作存钱罐小组合作完成制作一个这样的储钱罐。
四、交流 1.请学生给自己做的储钱罐起个名字,并通过视频展示台从储钱罐的外形和功能以及制作的方法上向大家进行介绍。2.师生共同欣赏点评。
五、拓展
1.观看故事片段,课后自己收集有关勤俭节约的小故事。
2.开展“节省一角钱”活动,让学生把自己平时节省的零花钱放进自己做的储钱罐里,慢慢积攒下来捐给希望工程。
3.课后制作一张零用钱开支表,学会计划理财,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第7课 闹花灯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民间节日文化习俗,感受花灯的美丽,表现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体验手工活动的乐趣,学会扎制和装饰花灯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动手能力。设计的花灯能有自己的特色。教学重点:了解民间文化,感悟花灯制作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学会不同形状花灯支架的扎制方法。有创意地选择、使用合适的材料装饰花灯。
教具:课件、花灯实物、示范做花灯的工具材料。学具:剪刀、胶棒、水彩笔、自选装饰用的材料 每组发放纸藤一卷、白色薄纸、透明荧光纸各一份。
场地安排:四人一组,教室里有观灯区、猜谜区、展示区。教学过程:
(学习小组课前收集、准备关于元宵节的资料)
一、游戏体验
1、学生课前进教室,自由进入观灯区、猜谜区活动。教师随机参与。
2、花灯是我国著名的民间工艺品。俗语说,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花灯花,花灯红,雪打花灯好年景。按照中国民间的习俗,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人们都要点起花灯万盏,出门赏灯,共吃元宵,合家欢聚。
图片:汤圆(元宵)汤圆是元宵节的应时食品。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到这个热闹漂亮的元宵灯会,老师给大家出个题目,只要你们闯过花灯乐园的四关,就可以拿到这份甜甜的汤圆哦!让我们一起来击掌加油!
二、欣赏感悟
1、第一关。欢迎大家来到第一关。先来跟大家交流一下你收集的资料吧。我国民间元宵节挂花灯的传统在很早很早就有了,大家对这个传统习俗了解多少呢?
各组发言交流。表扬认真收集资料的组,并奖励一份可以用来装饰花灯的材料(各组不同,如纸花、剪纸、彩带)。
2、第二关
刚才大家顺利过了第一关,所以老师要给大家一点奖励,一起去观花灯。(1)欣赏一段花灯录象。(2)游戏:“找自己”。
现在来试试第二关的题目吧。准备好了吗?比比哪一组表现的最优秀!
CAI画面出现不同花灯的款式图,并依次出现各式花灯图片,由学生拖动鼠标选择花灯所对应的款式图。
3、各位聪明的花灯设计师,大胆想想看,你还能设计出与众不同的款式吗?
三、三、第三关
1、材料体验。同学们,你们觉得下面哪些材料适合做花灯呢?
2、出示学生作品图片:这些花灯真漂亮!它们用了一些什么材料?
3、老师出示纸藤:认识它吗?它能做花灯的哪一部分?其它材料又有什么用?
4、有没有同学带了跟别人不一样的材料来做花灯?
四、实践制作(第四关)1、演示做四角形花灯的过程.2、圆柱形花灯的制作过程
3、不规则形花灯的制作过程
4、示范用纸藤做一个花灯的支架。着重讲解捆扎的方法。
5、大家发现了花灯制作的步骤了吗?你还有问题要跟大家交流吗?
6、现在,寻找合适的材料,运用你的知识和智慧,大家合作做一个美丽的花灯吧!不过,在动手之前,先请你和你这一组的伙伴们商量一下,你们应该怎么分工配合,才能抢在别组前面又快又好地完成花灯呢?
7、学生合作进行制作。
五、表演交流
1、花灯作好了,大家提着自己组制作的花灯上来给大家唱首歌,秀一秀。或者串串门吧。
2、把花灯悬挂或放在本组展示区的地方。
3、学生都进入展示区欣赏,给自己喜欢的花灯贴上代表奖励的小贴花。
4、恭喜你!这份甜甜的汤圆就送给你啦!
5、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了美的作品,也创造了美的环境。
六、课题拓延
1、你们还能想出用别的材料制作花灯吗?
欣赏用纸盒、矿泉水瓶子、纸筒等材料做的花灯。
2、你们还知道中国其他的民间习俗吗?回家请长辈们给你们讲讲。
第8课石头说话 教学目的:
通过石头的独立成型或组合造型、彩绘,启发学生丰富的联想,训练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石头间的平面拼摆或立体组合进行想象组合造型。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石头彩绘范作、各种特殊形状的卵石; 学具:水粉笔、水粉颜料、鹅卵石、乳白胶; 教学过程:
师:大自然里有一种很不起眼的东西,路旁、河边、山上随处可见。但是,如果你留心过,你会发现,这样东西里藏着很多秘密。师(课件出示录像):《黄山奇石》。
学生边看录像边提问:你觉得录像里的石头像什么? 生A:山顶上有一个像大桃子一样的石头; 生B:这块石头像一只大公鸡;
师:看了这段录像,你有什么感想要发表吗?
师:石头的存在全靠大自然的造化。风之蚀、水之磨、浪之琢,创造了这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师(出示一块石头):看看老师手上的这块石头,同学们从自己的角度看,觉得它像什么?
生A:像一只大萝卜;
生B:这块石头的顶部黑黑的,我觉得像一只辣椒; 师(将石头换个方向摆放):如果我将这块石头换个方向,你还能看出它像什么呢?
生C:像一只啄木鸟的尖嘴巴;
师:看来同学们都开动了脑筋,发挥了想象力。同学们的面前也有一些石头,看一看它的花纹,摸一摸它的形状,你最喜欢哪一块?说说它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鱼、汽车、帽子…… 师小结制作方法:我们可以利用乳白胶把几块石头拼摆或堆积组合,也可以利用水粉颜料进行适当添画。师:你拼好一样东西了吗?你准备怎样给石头添画?可以请小组内其他同学提提意见。
学生间讨论制作什么与如何制作。
师布臵要求:安全使用材料,选材巧妙,造型独特。
学生开始合作制作,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指点、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师示范画出,并贴在兔子的后面。
师:同学们的巧手还制作出了活灵活现的小鸭子,迎风疾弛的小汽车,憨态可掬的大海龟。也请同学们为它们营造一个家园吧。
第9课家乡古建筑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建筑的范围、常见类型、一般特征和有关历史典故。
2、体验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3、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家乡人文遗产的情感联系和对家乡的热爱。教学重点:体验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能运用流畅的线条表现作品的疏密关系。
教学过程
一、师:我们已对家乡的古建筑进行了考察,了解到古建筑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样式,具有共同的一般特点,你能说说吗?学生述说后 教师小结:
①造型优美,对称、渐变、顶有脊、檐翘等。②结构科学,斗拱、柱梁、不用钉子、稳固。③极尽装饰,檐、雕梁、画栋、窗饰等。
二、引导分 析
师:要画好古建筑,先要进行观察分析,把看似复杂的建筑物变得简单易于理解,如亭阁的屋顶,有飞檐呈流线却是三角形或梯形。其实它的各部分均可看成大小不同的△口。等形的组合,大家看是不是这样?
三、深入了解
师:提问,古建筑的很多细部是很科学的,也是有趣的。飞檐是怎样翘起的?重檐是怎样建的?斗拱是怎样结构的?梁柱是怎样连接的?连接、支撑、穿插、卯榫卯合、竹钉。
四、教师演示学生观摩
1.教师讲授线画写生步骤、要求:a.观察思考后构图定位;b.从屋顶处开始下笔;c.线条要流畅肯定,尽可能用长线画;d.画出些细部,看不清的想像完成。教师边指点实物边画。
五、布臵学生作业 1.在室外时教师安排学生自选一处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一部分进行写生描画,注意组织好学生。教师旁观,对有问题的学生解惑、提示。2.在室内时,则按古建筑照片进行线描。
六、作业相互观摩
1.在室外时教师将学生所画之作业集中摆放一起进行评价、比较与改进,对照实景能解决很多问题。
2.在室内画古建筑照片时,所画作业可以放在投影仪下打出,能更便于指出优点改进不足。
七、评价总 结
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全过程进行评价。1.学习工具的准备情况。
2.学习态度表现;表扬与批评。
3.学习效果的评价;知识获得怎样。
第10课演戏 教学目标:
1、了解舞台的构成要素,设计、美化舞台。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造型能力,感受集体合 作的乐趣。教学重点:了解舞台的组成要素,掌握用纸盒制作舞台的方法。
教学难点:制作出配合故事情节的舞台布景,并完成人物表演。教学程序
一、欣赏导 入
1.教师拿自制的小偶人表演。2.你们在哪里看过这样的表演? 3.欣赏小偶人表演片段。4.出示课题。
二、交流尝试
1.出示三个问题:
(1)小偶人是用哪些材料制作的?(2)用了哪些制作方法呢?(3)小偶人的各个部分是怎样固定的呢? 教师分发教具,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触摸、讨论。
板书:填充、绕团、捆扎、包扎、编织、折、粘贴等。2.教师示范:
(1)师问:你想把谁做成小偶人,他长得有哪些特点呢?(板书:抓住人物特征)你会选择哪些材料做小偶人的哪个部分呢?你会用什么方法做小偶人?(2)师生互动制作小偶人。
3.演示分析制作过程中难点部分。
4.学生欣赏优秀作品。分析其材料的选择以及制作的方法。
三、分组制 作
1.展示学生已知的一些故事,分组选好其中人物形象。2.提出制作要求。3.分工合作。4.教师指导。
四、作品展示
1.分组来进行演戏。2.提问:
(1)你最喜欢哪个小偶人?为什么?(2)你制作的小偶人有缺点吗?(3)你还将怎样来改进你的小偶人呢? 展示平台上进行演示。
第11课联通信息
教学过程:
一、交流学习,初步感知
1.交流有关电话机的图片和文字资料。(1)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教师参与。(2)师生自由交流。
2.通过交流感受电话机丰富的造型,了解电话机不断更新的实用功能。
图片和文字资料
二、欣赏感受,开阔视野
1.视频仪展示部分学生搜集的电话机的图片。
2.师生欣赏,认识电话机的外形结构特征:由基本形组成。
3.多媒体演示,欣赏各种造型的电话机:普通电话机、仿古电话机、异形电话机等。
三、初步表现,指导方法
1.教师提出要求:观察教材或搜集的图片中的电话机,用流畅准确的线条描绘其外形结构。2.学生开始画。3.作业反馈。
(1)描画时注意用线流畅。
(2)注意形的穿插和遮挡关系,表现电话机的立体感。(3)注意构图。
四、仔细观 察,深入表现
1.欣赏教材中的优秀学生作业。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表现电话机的功能键、装饰花纹等细节。3.学生接着画。
五、欣 赏评价,教学 延伸 1.自由展示作业,交流感受。
第12课飞机工厂
教学目标:
1、收集飞机的图片、模型等资料,认识飞机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了解飞机的历史与文化。
2、能抓住飞机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描画出自己喜欢的飞机。
3、了解材料特点,掌握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工具的正确操作技术,制作
一个直升飞机模型。
4、掌握用纸张折纸飞机的方法,折一架纸飞机。
5、养成细心观察、精心制作的习惯,培养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教学重点:飞机的表现形式、方法及构想。教学难点:飞机的制作。
教学准备:各种飞机的图片、照片、模型等。蔬菜、纸张等。教学过程:
一、直观感受
1.欣赏直升飞机影像片断。
2.引导提问:有谁了解有关直升飞机的知识? 学生组内交流、讨论,以组为单位推举同学发言。认识直升飞机的垂直起飞和飞行,小结直升飞机的简单飞行原理和直升飞机的分类。
3.欣赏直升飞机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欣赏。4.引入新课,板书课题:直升飞机工厂。
二、展现设想
1.欣赏直升飞机范作。
引导思考: 制作这些直升飞机用的什么材料?有什么巧妙的地方? 2.提问:
用得巧,做得妙,巧在什么地方?妙在什么地方?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展示本课的重点(巧用材料,妙在出新)与制作直升飞机的穿插、粘合等方法和过程。
3.小结:
根据材料的外形、质感特点,结合恰当的工具进行穿插、粘合,就能够创造出新颖别致的直升飞机造型。
4.漫谈制作设想并小组发表。
小组组合
1.角色分工。
要求:每一小组推举一位同学担任总工程师,负责整个制作小组的设计制作、分工与协调。并负责安排组内成员承担直升飞机各个部件的制作任务。2.制作活动:根据材料特点,模拟制作一个直升飞机模型。制作要求:
(1)时间:15分钟。
(2)纪律:讨论声低,以组为单位,团结协作。(3)正确操作工具,注意安全,讲究卫生。
3.学生作业时,循环播放各种直升飞机图片,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时间指示钟显示制作时间。
四、展示
9.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九
1、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
2、会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高。
教学重点:
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教学难点:
能借助三角尺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三角形的高和梯形的高。
教学准备:
多媒体三角尺平行四边形纸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呈现情境图。
2、提出问题
(1)“长方形的桌面”,它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
(2)“尽可能大的长方形桌面”是什么意思?
(3)应该怎样制作的长方形桌面?
3、学生用附页1中的图1剪一剪,试一试。
二、认识“高”
1、活动(一):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1)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不同锯法有什么共同点?(贴平行四边形)
(2)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抓住对边之间的线段、垂直等关键词)
(3)教师小结:其实刚才同学们都是沿着平行四边形其中的一条高剪的,那怎样概括平行四边形的高呢,请大家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4)教师收集各小组的信息、意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高和底,进一步感受高和底及高和底的对应关系。
2、活动(二):三角形和梯形的高和底
(1)出示三角形,请同学们对比平行四边形,在小组里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的高?
(2)各小组汇报,教师收集信息,学生描述三角形的高和底是如何得到的,使学生体会高和底的对应关系。
(3)出示梯形
引导学生说出梯形有几组平行的对边,它的高是怎样得到的。
3、从三种图形的高的描述中你发现了什么?和你周围的同学说一说。
(引导学生观察、说出它们的高都是垂直线段。)
4、分别找出图形中底和对应的高,并标记出来。
三、画“高”
1、探究平行四边形高的画法
①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画一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②学生试画,教师巡视指导。
同学们画的时候发现什么问题?
③师生交流得出:画各种图形的高用三角板画,画出的高更精确。
④师生共议用三角板画图形的高的`方法。
(把三角板的直角边和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对齐,从边上的一点画对边的垂直线段,就是它的高,用虚线表示,垂足所在的边叫平行四边形的底。
⑤让学生在平行四边形中练习高的不同位置的画法,并在练习中体会和感悟平行四边形的高有无数条。
2、画梯形的高。
(1)出示梯形:我们已经学会了画平行四边形的高,同学们知道梯形的高怎样画吗?
(2)学生独立操作,展示不同作品。
(3)引导学生思考:梯形的高和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画三角形的高。
(1)同学们表现都很不错,已经会画两种图形的高了,老师想考考同学们,你们会画三角形的高吗?
(2)谁想来展示台前介绍一下自己的画法?学生汇报,注意纠正错误画法。
(3)总结归纳三角形高的画法,并在练习本上练习画高。
(4)大家知道三角形的高有多少条吗?有的学生认为有三条,有的学生认为有一条(直角三角形),引导学生进行辩论,教师适时点拨。
四、练习巩固
1、第21页练一练第1、2题。
让学生任选一个图形画出相对边的高。完成后要求小组内互评,说说对小组内同学所画图形的高的意见。
2、第21页练一练第3题
动手量一量,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在小组内测量三个同高但形状不同的三角形的高,说说他们的发现。
五、总结反思
10.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篇十
实验名称:斜面的作用
实验猜想:斜面具有省力的作用。
实验步骤:(1)依次用测力计在三个高度相同,长度不同的斜面上,分别缓慢(均匀用力)拉动同一个木块,记录三次测力计的刻度。(2)用测力计垂直吊起木块,记录测力计刻度。(3)比较数据。
实验中相同的条件:物体被抬升的高度相同;被抬升的物体相同。
实验中不同的条件:斜面的长度不同。
实验结论:高度相同下,斜面越长越省力。
2.煤的燃烧
实验名称:煤的分离试验
我多看到的实验现象:当把点燃的火柴放在玻璃管口处时会产生蓝色火焰,说明产生了煤气;实验过程中,试管里的棉花上产生粘稠的油状物,说明生成了煤焦油;实验结束时,试管里的煤产生了黑色的岩状物,说明产生了煤炭。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推荐阅读: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07-25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08-28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课06-15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06-27
一年级科学冀教版教案11-04
五年级科学上册火山教案冀教版07-04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08-19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08-14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08-19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