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0篇)
1.浅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篇一
浅谈大班额条件下的中学语文高效课堂
酒泉市一中
于平华
关键词:大班额
高效课堂
课堂模式
个性化学习
多样化课堂
自动生成小组合作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发展,有效上课、高效课堂越来越成了每一位教师不可回避的话题,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在大班额条件下如何实施高效课堂内,中国的基础教育应该何去何从,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而又紧迫的课题。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在大班额条件下,如何才能实施高效课堂哪?
一、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
按朱德民教授的说法,“高效课堂”不是一个规范性的概念,而是一个描述性的的概念。评价课题的复杂性和评价所依据的价值的多元性,决定了评价标准呈现的多样,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我国新的课堂评价的价值取向体现在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师的不断提高、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语文教学中的高效课堂应该这样描述:(1)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的热情高;(2)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语言能力得到发展,语文素养得到很好的提高;(3)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保持高效互动,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4)教学联系学生真正的生活,促进创造性学习的发展。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教学。
二、大班额条件下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学校大班额的现状依然很普遍,一个班50至80人不等。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带两个班的语文,所带的学生数就在100到160人,这相当于标准班三到四个班的工作量,这就给教师的作业批阅、课外辅导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有些还是高效的。西部教师在大班额条件下取得的教育教学成绩是应该载入史册的。当然,我并不是反对高效课堂,并不是说我们的课堂教学没有问题。事实上,随着新一轮课堂改革的深入推进,随着一中教师老龄化程度的加重,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确实也确实出现了许多的问题。第一,学生课业负担重的问题依然很严峻。第二,在课堂教学中也确实存在着满堂灌满堂问的现象。第三,由于踏实工作的教师的劳动长期得不到承认和表彰,教师中出现了工作拈轻怕重,以工作做得越少越光荣的极不正常的现象。部分教师讲享受怕付出,不能静下心来钻研业务,不深入研究教材。不能精心设计课堂结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课堂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第四,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出现了为做作业而做作业,为考试而学习的不良习惯。第四,由于学生多,教师工作量繁重,培优和转差工作的力度越来越弱,对学生的集体辅导多于个别辅导。
三、大班额条件下实施高效课堂的途径与方法的思考与探索。
(一)高效课堂模式的回顾与反思:
全国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分别是:山东杜郎口中学“10+35”模式、山东昌乐二中“271”模式、山东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江苏灌南新知学校“自学交流”学习模式、河北围场天卉中学大单元教学、辽宁沈阳立人学校整体教学系统、江西武宁宁达中学自主式开放型课堂、河南郑州第102中学“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和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五环大课堂。在这里我就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三种模式做个概述,以便为我所用。
1、——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
杜郎口中学因“改”而名扬天下,成为当下中国教育最火爆的风景。
其实,杜郎口的经验也没有多么神秘,就是一句话,“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而核心是一个“动”字,围绕“动”千方百计地彰显学生学习的“主权”。杜郎口课改的精髓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上,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课堂必须体现出“生命的狂欢”。杜郎口模式,呈现出三个特点,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杜郎口课堂在结构上有三大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
杜郎口的课堂展示模块突出六个环节,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2、——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此模式强调“两案并举”,两案即导学案和训练案。导学案要实施“分层要求”——分层学习、分层目标、分层达标、分层训练。
3、——辽宁沈阳立人学校的整体教学系统和“124”模式。立人学校的高升学率来自于一直研究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高效。
立人首先立的是“人”。立人敢于实现“零作业”,是因为他们早就自信课上发挥了每一分钟的效能,用不着再“堤内损失堤外补”。
立人的课堂完成了“六个变身”,变教师“讲”为学生“做”,让学生在“做”中思考,主动探究;变教“书”为教“学”,变灌输知识为指导学习方法;变集中精力批改作业为集中精力备课;教师走下讲台参与,学生走上讲台展示;教师下海精选习题,学生上岸探究创新。
中国教育学会初中专业委员会的李锦韬理事长说,立人的课堂处理好了三个度,一是活与实;二是动与静;三是收与放。
(二)中学语文语文高效课堂的思考与探索。从上面的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出,真正的高校课堂从来就没有固定统一的模式。而且我认为,一个教师他的教学一旦模式化固定化就意味着要被淘汰。一种方法一旦模式化就意味着死亡。多年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套用过好多模式,但都是收效甚微。我们的高效课堂一定要立足于大班额教学的现实,立足于高质量运行下如何取得突破和创新的目标。为此,本人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学习体会,做了一些浅显的思考和探索,很不成熟,呈现出来供专家和同行批评指导。
第一,语文的高效课堂应该是个性化学习的课堂。十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在他的教育论著《爱弥尔》就充满了个性化教学思想。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人们并没有把他的个性化教学观当真。而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认识论,反对机械反映论。它认为,认识不是人脑对事物直接的、简单的反映,而是以原有知识为基础,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而成的。在认识论的基础上,建构主义提出了学习实质上是一种“意义建构”的独特观点。以“建构”观念取代传统的学习是一种“反映”的观念,更能体现学习的本质特征。因为“反映”是从客体的角度来看问题,强调学习作为一种认识所具有的客体性和符合性;而“建构”则强调主体性和选择性,指出了学习作为一种认识是主体能动选择、主动建构的过程,其中心在于学生的“学”。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想高效,就应该以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为主体,教师要有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习的参与者和协作者。只有个性化的课堂才能培养出个性化的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这也是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
第二,语文课的高效课堂应该是多样化的课堂。我们的语文课要保证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母语的兴趣,并能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高效的提高。我们要彻底打破讲读课一统天下的格局,研究和创新语文课的课型。让语文综合实践课、趣味语文课、名著阅读课、自主读书课、佳作欣赏课、比较探究课等多种课型以科学的比例出现在课堂上。不能出现千课一式的现象,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通过灵活多样的自主学习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能在学习中创造出新知识。
第三,语文课的高效课堂应该是自动生成大于提前预设的课堂。导学案要实施“分层要求”——分层学习、分层目标、分层达标、分层训练。在导学的过程中要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进步。不能在预设的框架内引学生进入事先预设好的思维陷阱,而要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获得个性化的理解,生成新的认识。
第四,在大班额条件下,我们最难做到的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自主钻研、合作探究并大胆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因此,我们的四人合作学习小组要真正发挥合作、沟通、展示、查漏补缺的功能。教师要耐心培养小组长,悉心指导小组学习,并运用考核奖励的方法,充分调动小组学习的积极性。
第五,深入贯彻素质教育,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山东昌乐一中有一句口号:高考只是教育的副产品,“高考其实就是考人品,考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要将学生的语文素养分成听说读写四大块,每一块又分为三块。比如,将“说”分为口头交际、演讲和情境对话三部分,通过各种语文活动,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能力提高了,成绩自然不在话下。
第六,让语文融入生活,变小语文为大语文。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学习的实效性。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它能产生一种迷人的力量。而语文教学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假如上课没有教学艺术,学生上课的兴味就减去了一半;剩下一半即使是科学的知识,学生也处于一种被动而僵化的状态。因此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艺术。而任何艺术都没有完美,我们只有在不断地追求完美的过程中逐步接近完美。高效课堂的探索之路刚刚开始,只要我们不懈的去追求,我们高效课堂的梦想终会实现。
参考文献:《解密高效课堂》(赵徽
荆秀红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有效上课》(门秀萍主编 光明日报出版社)《有效教学,和谐课堂》(吕炳君 何兰芝编写 光明日报出版社)《高效课堂模式》(百度文献)
2.浅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篇二
一、国家宏观调控
(一) 宏观调控的含义
宏观调控是以国家为主体, 以实现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协调为基本目标, 通过经济、政治和法律等手段, 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速度和占比等内容, 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健康发展。基本目标中的经济总量平衡不是“绝对平衡”而是“相对平衡”或者“暂时平衡”, 因为从长期的实践中发现社会总供给总是略大于或者略小于社会总需求。因此考察经济总量时, 不能过分要求二者必须相等, 而是应该考虑在一定时间范围内, 二者的差距浮动较小, 没有出现生产过剩或者资料不足等危害到社会经济运行的问题, 基本就可看作经济总量相对平衡。暂时平衡是由于经济总量总是从不平衡过渡到平衡, 再从平衡过渡到不平衡, 处在不断循环中。因此宏观调控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外, 由于历史原因及各国发展实情的差异, 经济制度的制定和宏观调控的措施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 而西方国家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 在经济失衡的状态下,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普遍出现供小于求的状况, 容易引发社会混乱。而西方国家正好相反常常表现为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造成生产过剩、资源浪费。因此根据经济总量失衡的原因, 不同时期国家的宏观调控应该对症下药, 找准干预的重点, 合理施加调整力度, 最终保证经济平稳运行, 社会安定和谐。
(二) 宏观调控的目标
1.推动经济增长是指在当前经济基础上合理提高增长速度。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因此,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 只有促进经济增长才能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才能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 才能改善人民生活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一但速度超出了国民经济的承担能力, 必然导致经济失调、经济生活紊乱, 最终影响社会治安和人民财产安全。
2.增加就业是指降低社会失业率。提高就业率, 保证每个劳动者都能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 因此, 国家必须大力发展经济, 扶持新兴产业, 提供多种就业方式, 增加就业岗位,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此外, 有关部门必须建立健全劳动保障制度, 并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创新该制度, 从而确保劳动者就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为失业和待就业人员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为在岗员工提供强有力的后盾支持。
3.稳定物价。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应该是保持物价总体水平稳定, 控制物价的波动在经济平稳运行所允许的范围内, 减少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等危害经济发展的状况发生。
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这主要涉及到我国进出口平衡和国际资本流入流出平衡。因此, 宏观调控应当把握好国内的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 控制好国际收支的规模和结构, 最终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三) 国家宏观调控的实现形式
国民经济的运行不能仅仅依靠政府或者单个经济主体, 必须发挥无数个微观经济单位的作用, 因此国家宏观调控的目的和实现结果必须直接或者间接地落实到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去。从国家经济的发展历史和经济调控的实践活动来看, 国家宏观调控的实现形式有两种:直接宏观调控和间接宏观调控。
当国家采取直接宏观调控形式时, 主要施加对象是重点国有企业, 通过政府行政命令的层层传递直接给企业下达相应的指令性计划指标, 国家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活动中。直接调控的形式只能作用与隶属于与国家和政府的企业, 这些企业不是采用市场机制而是完全的计划经济模式。企业在这种控制下完全没有主导权, 成为国家和政府机关的附属产品, 不但使企业丧失了大量的市场机遇而且不利于企业的转型和改革。总之, 国家的直接宏观调控, 离不开企业的附属地位, 两者互为条件, 互相适应, 是计划经济体制中主要的构成部分。
而间接调控与直接调控是相反的, 该形式更强调企业的独立自主。间接调控根据市场运行的规律和机制, 通过经济手段对市场进行调整, 经过市场的中介作用, 间接影响到活跃在市场中的企业经营者, 通过利益诱导机制引导企业纠正不良的市场行为或者以正确高效的方式参与市场经济活动, 最终达成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间接调控的过程可以概括为, 国家调控市场, 市场引导企业, 企业配合市场。国家间接调控的手段分为两种:一是通过经济参数。经济参数主要指能够影响社会经济总量变动的因子, 比如货币流通量、财政税收量、外汇储备等, 通过调整经济参数可以影响市场的供求变化, 当企业接收到市场信号后就能适时做出相应调整, 根据国家调控的指标, 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二是通过规定和调节各种市场信号, 例如价格、汇率、利率等, 引导企业改变生产经营活动和投资方向。
国家宏观调控的这两种形式不存在绝对的利与弊, 关键是要考察在宏观调控过后, 有没有取得相应的效果, 就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而言, 间接调节中的参数调节更加符合现代市场的要求, 更能够体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实践经验。
(四)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1.经济手段。经济手段主要根据价值规律和市场规律, 运用一系列经济杠杆来调节经济行为, 从而引导经济活动的主体改善经营, 减损盈亏。
2.行政手段。行政手段的实施主体是国家的行政机构, 通过下达强制性命令对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和调整, 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权威性的特点。该手段在一定时期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对企业来说这种手段伤害性比较大, 因而宏观调控时应该尽量避免采用行政手段。
3.计划手段。计划手段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市场进行一个大方向的调整, 制定指导性的计划目标, 具有前瞻性、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的特点。
4.法律手段。法律手段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司法、执法等措施来制裁企业的违法经济活动, 规范行政人员的监督权力, 从而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二、国家宏观调控的功能和作用
(一) 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增长与协调发展
首先要转变宏观调控的对象, 将传统宏观调控的对象企业单位转变为市场, 借助市场调节来引导企业调整经营活动, 充分发挥经济主体的作用。其次要转变宏观调控的目标。传统体制下, 国家片面强调了经济的发展速度, 忽视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实情, 导致了领导层决策错误, 容易引发经济发展不平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应该将宏观调控的目标放在减少经济波动, 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上, 保持总需求和总供给收支平衡, 放缓高速增长的步伐;然后要转变宏观调控的重点。新形势下, 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不再是控制总量而应该转向调整经济结构, 减少重复建设的次数, 促进国民经济结构合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最后要转变宏观调控的手段, 在计划经济和国有企业比例众多的情况下, 国家采用指令性的计划手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新形势下, 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将国家宏观调控作为辅助手段, 通过调节经济参数引导企业的经营活动, 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与协调发展。
(二) 平衡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
国民经济的稳定需要平衡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 这是宏观调控需要实现的目标之一。从四十多年的经济运行轨迹可以看出, 我国主要引发经济波动的行为是通货膨胀, 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必须协调好总供给的四个方面:财政、信贷、物资和外汇的平衡。第一, 平衡财政收支, 减少财政结余和财政赤字的出现。第二, 平衡金融信贷, 适度贷款和发行货币,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银行准备金率, 保证信贷规模与经济建设的目标相一致。第三, 平衡物资储备, 主要包括投资品、消费品以及进出口物资之间的供求平衡。第四, 平衡外汇收支。虽然大量吸引外资是有效促进国内经济增长的手段, 但是过度依赖外资将会造成贸易逆差, 对国内经济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吸收国外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的同时, 也要充分考虑偿债率、负债率和借债率等。
(三) 同步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
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当下, 促进经济发展, 必须通过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保证产业结构与市场需求相协调, 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优化产业结构。一方面要保证能源、农业等第一产业的发展水平, 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第二产业, 大力推动第三产业的兴起。另一方面要推动产业结构现代化, 调整传统守旧落后的产业结构, 从而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其次要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技术上要引进新兴科技, 带动传统企业转型。在经济上要调整资产存量结构和增加非国有经济的比重, 形成多元开放的经济新秩序。
(四) 协调社会各方面的经济利益
目前, 由于产权主体多元化的兴起, 国家宏观调控必须重点解决社会各界因为分配不公而导致的经济利益问题, 保证社会和谐, 减少社会摩擦, 促进社会进步。最关键的是要处理好三对矛盾:一是生产经营社会化与经济成分多样化的矛盾;二是社会共同利益与经济主体自身利益的矛盾;三是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矛盾。
三、结束语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我国经济市场化的程度不高而且宏观形式比较复杂, 因此国家宏观调控干预市场的措施将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通力合作, 统一思想认识, 全面推进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国家必须制定相关法规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功能, 从而弥补市场失灵的损失, 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荠.政府采购市场调控法律机制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 2014.
[2]刘满平.中国宏观调控系统运行、转换与绩效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 2013.
3.浅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篇三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经济越发展,会计与法律的关系也就越密切。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越来越健全的法制国家,会计也将面临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完善的法律环境。会计不再是传统观念上的会计,会计人员也不再是仅仅局限于从事传统会计工作的人员。在现实生活中,通过法律来调节经济活动中的所有行为已成为所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特征。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我国正在努力争取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反映、监督、控制经济运行的主体——会计与会计人,则更应承担起越来越多的法律责任;尤其是近几年“中农信”倒闭、株洲“有色”巨亏、红光实业、银广厦和郑百文等上市公司造假事件的相继发生,更使会计在经济生活中与法律融合的重要性骤然凸显。由此也不难发现,在经济越来越发展,法律越来越健全的今天,加快会计与法律融合的步伐,不论是对国家、对企业,甚至是对会计人员自身,都是非常必要的。
一、会计与法律的融合,是国家规范经济秩序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主导经济主体的国家,用法律手段来规范经济秩序将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特别是在当今财务舞弊已成为世界各国公害的时代。因此,借助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能力、借助法律的威慑力来减少舞弊现象的发生,已成为市场经济中的热点问题。从国外看,安然的分崩离析,安达信的迅速倒闭;从国内看,上述上市公司造假事件的相继发生,都证明了只有加速会计与法律的融合,才能更有效、更全面地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真正切实地贯彻《会计法》。与此同时,由于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法制经济,也由于会计天生具有的与市场经济的密切联系,所以会计解释上的法律争端也成为法律界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法律诉讼将成为每一个企业和个人保护自身权益的有效手段。凡牵涉到市场经济的几乎所有经济行为都与会计有关。而在诉讼过程中,往往涉及到许多与会计相关的法律问题。由于会计知识的过分专业化,使普通公众甚至是法官在缺乏会计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往往难以理解这些用复杂会计语言表达的经济行为,从而为进一步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增加了障碍。因此,面对这种现实,只有加强会计和法律的融合,才能妥善解决现实生活中纷繁复杂的经济问题,甚至法律纠纷。如红光实业公司的虚假财务报表,就有上海浦东的一位投资者向法院起诉,要求红光实业公司及有关中介机构赔偿损失。但法院如何来认定虚假财务报表的责任,如何确定投资者的经济损失,由于缺乏具体的法律解释,故法院不得不以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为由将此案驳回。而在震惊全国的琼民源公司舞弊案中,尽管已对相关的责任人员作了刑事及行政处罚,但在民事诉讼中如何确定有关人员的过失责任,还缺乏相应的法律支持。很明显,在这些经济案件中仅凭单纯的会计知识和单纯的法律知识是难以应对的。因此,为适应市场经济和法律制度的日趋完善,加大会计打假力度,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就必须全面快速推进会计与法律的融合,以弥补单纯的会计知识与法律知识的不足。
二、从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而言,会计人员熟悉法律法规,可以运用法律知识防范经济活动中的欺诈行为,有效地
维护本企业的合法权益
单纯的会计专业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现代会计理论和实务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大大提高了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和作用,但一涉及到民法通则、税法、经济合同法、国有资产管理法等一系列法律制度的规定时,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本身的局限性就会突出地表现出来。如司空见惯的票据欺诈、合同欺诈案例等。不法分子常常利用作废支票、空头支票、过期支票、印签不符的支票等实施诈骗而屡屡得手,或者构筑一些合同陷阱而引诱企业上当,企业躲之不及,却又避之不开。如银广厦、渤海集团、亿安科技等诉讼案件都反映出这一问题。这就非常需要会计人员能结合《合同法》、《票据法》等法律知识,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样,练就一套识妖精、灭妖精的本领,如此则上当的企业会越来越少,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越来越好。如发生在2003年的华信事件,令人触目惊心,折射出某些会计人员法律知识的缺失。案件起因是在2003年初,珠海一家企业开出金额分别为5000万元和8000万元的两张商业承兑汇票,并由农行河南方城县支行出具担保函,中国建行拱北丽景支行为这两张商业承兑汇票作贴现。4月,建行拱北丽景支行将这两张商业承兑汇票拿到工行华信支行转贴现,并承诺8月底该票据到期后再向华信支行回购。在扣除转贴现利息后,建行丽景支行获得了全部资金。然而,9月两张票据到期后,建行丽景支行并未实现回购承诺,工行华信支行向其催款也无功而返。随即,华信支行向工行总行举报。于是,1.3亿元票据大案被揭开大幕。原来,当初两笔合计1.3亿元的票据拿到工行华信支行再贴现时,建行丽景支行行长在两张汇票背后的背书是“假背书”,因其使用了私刻的公章和不合法的账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对《票据法》的司法解释,签章不正确的票据当视为无效(摘自2005-05-23 慧聪网《票据危机:1.3亿元票据大案》)。
一张小小的票据,竟能在中国金融市场掀起如此大的波澜。截至2003年9月末,中国票据市场融资余额已经达到了1万亿元,比1995年增长了17.3倍,占同期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规模的5.9%。票据业的高速成长在不断考验着企业会计的业务水平。从中也不难看出,会计人员掌握法律知识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法律对经济行为的规范执行情况必须通过会计信息和会计证据来具体量化和证明。由于会计基本原则和方法与法律规定的差异,客观上造成了管理实践中会计工作与法律执行的偏差。随着经济业务多元化的发展,新型经济业务的不断产生,隐形经济业务的不断增加,会计理论与法律规定之间的差异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麻烦。在我国,随着《企业破产法》《公司法》《合伙法》《票据法》《证券法》等的出台、完善和实施,迫切需要加强会计领域与法律之间的融合。基于此,北京大学在2006年5月26日开设的“企业法务会计研究生课程高级研修班”所设置的课程就有《民法实务》《合同的风险及陷阱防范》《法律实务与会计业务的比较》 等等,其目的便是要打造一批既懂法律又熟悉会计实务的复合型顶尖人才,为企业捂好“钱袋子”。
三、从会计人员自身利益而言,在精通会计知识的基础上再熟悉各种经济法规,对其发展将会有很大帮助
现在,会计从业人员日益增多,会计市场也越来越饱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据2006年3月26日《青岛早报》报道:国家人事部近日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及2006年需求情况调查分析》。分析显示,2006年大学生需求总量下降了22%。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更是遭遇到了“雪上加霜”的严冬——在人事部发布的今年热门专业排行榜上,会计专业已位居第十,“敬陪末座”,差一点就榜上无名了。
形势虽然是严峻的,但是前景仍然是乐观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成熟,过去会计工作中一些不为人们所重视的法律问题已初露端倪,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既懂会计又熟悉法律的人才已成为企业最缺乏的人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这种复合型人才有着巨大的现实需求。我国现在的会计师、审计师、律师等人才,多数是“单一型”的,只掌握了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但现实形势需要既懂得会计知识能甄别假账,又懂得审计技术能进行案件审查,还能通过法律手段来追究法律责任的复合型人才。回顾一些经济案件的查处,深感我国综合型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已经成为人才供给的一大缺陷。
目前,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将触角悄然伸进了内地市场,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日益活跃起来。他们正是瞅准了内地市场会计人才与法律人才的截然分化而来的。明眼人不难看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需要的是既精通会计知识又熟悉法律法规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作为会计师而言,熟悉法律法规做一个会打官司的会计师;作为律师而言,掌握会计知识做一个会算账的律师,其前景将是不可限量的。国际国内的经验早已证明,只有那些既精通会计又熟知相关法律规定的跨领域复合型人才,才能胜任那些日益增多的特殊的经济业务。
2005年的某一天,《华尔街日报》对十几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进行了一次独家采访,其中涉及到中国的一个问题是:“从现在算起,75年后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可能是美国、欧盟,还是中国?”其中七人肯定地回答是“中国”。罗纳德·科斯甚至说:“中国将在75年后超越美国和欧盟,我对此深信不疑。”(摘自《读者》2006.6)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21世纪的中国,将毫无疑问成长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实体。在这场中国崛起的经济发展大潮中,懂法律、会记账的人才将是其中的弄潮儿;拥有这样高水平的综合人才的企业将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中国,将不可阻挡地跨上世界经济的巅峰。
4.浅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篇四
1经济信息在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主要作用
1.1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
在发展国民经济的过程中,经济信息是进行经济政策制定的主要依据,更是调控并监督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推动各个经济部门与环节之间的沟通并协调发展,对市场经济中的生产管理起到指导与促进的作用。
1.2推动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从建设各国经济的实际情况来看,能够充分开发并利用信息资源的国家其经济发展的速度更快,发达国家发展自身经济的过程其实就是其对信息资源开发并利用的过程,通过创造性活动进一步实现其经济的发展。而且开发信息资源比开发物质资源的投资要小许多,同时见效很快,可有效推动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1.3催化开拓人类智力
信息作为存储与传递社会知识的一种载体服务于人们自身知识的增长与智力的开拓,人们要想有效地进行生产与实践,就必须获取大量信息,而人类知识的积累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接收、存储信息并进行加工、组合、产生新知识并输出信息的过程,而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人们要尽快开发并掌握信息资源,但是人的精力、智力与存储知识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将全部信息都储存进人脑之中,因此,这样的客观条件就要求人们必须采用先进通信工具来获取信息,并在一些特殊工具功能的帮助下存储信息,提高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改造能力。
2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在应用经济信息中存在的问题
2.1未能充分发挥经济信息的作用
因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与完善,不但物质基础薄弱,同时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又不高,因此未能充分发挥经济信息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出信息资源的`作用,才能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决策,进一步调整并优化市场经济结构,避免失误的现象发生,以减少损失。
2.2对经济信息投资应用的认识不足
由于经济信息学是一门新兴科学,而在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应用并不多,虽然在改革开放后充分的运用了经济信息来进行一些运动,但是人们对于经济信息理论的研究不够深入,单纯地将经济信息作为一些活动的参考信息,甚至只是凭借以往的经验或是领导意志进行管理,不考虑客观经济发展规律,不能从科学管理角度出发进行决策,同时也不重视经济信息的作用,未能强化开发信息的力度,严重影响到经济信息在经济生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要想全面的掌握系统化、有效化的经济信息,就必须借助一些信息收集设备,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然而由于人们对经济信息的认识不足,对于这方面的投入也极小,没有计算机等先进的收集信息的设备,人们是很难完全掌握有效经济信息的,因此,经济信息收集的及时、准确以及有效程度与人们对经济信息的认知程度与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的程度是成正比的。
2.3缺乏经济信息资源方面的人才
随着现代社会对信息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而国内本来经济信息专业出身的人才就不多,很多都是从事研究经济信息的人员,在一边工作的情况下一边学习并研究,因此很多时候有效、真实的信息得不到及时的反馈,而信息是具有时效性的,不同时期的价值是不同的,先掌握信息并能有效利用的人就能赢得胜利,因此,当今时代对经济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是极为迫切的。
3经济信息在实现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3.1合理设置宏观经济管理的机构
要实现我国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就必须合理地设置宏观经济管理机构,保证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第一,要依据管理的职能与任务要求来确定管理机构的原则,以机构所担负的管理职能与任务为主要内容,先拟定职能的具体任务,再定管理机构,取消或是合并以往直接影响经营企业的有关部门,强化过去承担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部门。第二,以保证管理机构的精简高效为主要原则,根据组织机构设置的内在联系来确定合适的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聘请精干的工作人员,减少多余的管理层,避免因管理机构重叠现象而导致经济信息传递速度缓慢,保证管理的效率。第三,统一国家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并确保制定的政策相协调,避免多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各行其政、管理混乱的现象。第四,将统管全局的权力落实到每个机构与领导管理者,建立有效、相关的责任制,实现责任与权力的统一。第五,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使组建管理机构与运行都能做到规范化、法制化。
3.2强化建设我国经济信息服务的机构
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机构主要包括最高决策机构、经济调节机构以及检查监督机构等,但是在受到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我国却忽略了在机构中设置有关的信息服务机构,即使有设立各类信息中心与研究中心的,也未将其使用到进行决策方面上,未能充分发挥宏观经济管理应有的效能,政府作为最大的信息收集者与生产、拥有者,其采集的信息是具备广泛性、宏观性、预测性等特点的,提供给各企业与全社会各种经济信息,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指导社会的经济活动。
3.3改革并合理建设运行机制
要实现政企分家,合理的取消或合并直接管理经济的相关部门,强化并完善宏观调控部门,同时实现管理部门的精简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充分发展社会协调、监督与服务的组织,分担部分管理任务,同时要与世界国际接轨,并强化廉政建设。
3.4完善人才选拔与任用制度
通过严格的考试来选拔德才兼优的宏观经济管理人才,对领导职务实行选拔制度,针对对象与岗位的不同特点,结合实际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拔,实行民主集中制,另外还要加强对人才的考核与培训制度,实行定期考核,以激励职员的上进心,进一步推动我国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
4结论
综上所述,自我国加入国际世贸组织以后,开始实施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而经济信息为实现宏观经济管理提供及时、可靠的智力资源,因此,研究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社会的建设 篇五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化,诚信建设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目前,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非常突出的失信问题,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我国社会稳定,政通人和,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经济增长和道德失范的矛盾就是其中之一,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诚实守信问题又是经济道德矛盾的焦点。
我国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经济发展迅速,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却相对滞后,违背信用原则的现象时有发生诚信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条件。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大大增多了。但要参加国际竞争,就要了解和运用国际竞争的游戏规则。这就要求我们的规则与国际的规则相一致。目前我们有不少规则还不一致。如诚信制度的建设,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较大距离。西方国家有90%的商贸活动采用信用结算方式,而在我国,这种方式仅占20%。西方不少国家,有一整套诚信登陆和监视机制,而我们还没能完整地建立起来。这样,在国际竞争中,不仅难以接轨,而且我们还会受制于其他国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为了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我们必须建立一套在国内和国外都适用的诚信制度。
诚信是人立身之本。“人无信则不立”,这是我国人民在长期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句至理名言。人无诚信,做人。不被世人认可;人无诚信,做事,事业难成。因为,做人与做事是一样的,都必须讲究诚信。但现实中,总还有诚信缺失行为,比如贪污盗窃、赖帐逃债、不执行合同、做假帐、搞假冒伪劣,等等。据调查显示,诚信缺失仅次于腐败,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第二因素。诚信缺失,使个人之间不敢“来买卖”使企业之间不敢信用往来,使“三角债”理还乱,使经济链条七节八载,运行陷入混乱。我们必须通过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诚信体系保护诚信,约束和打击诚信缺失行为,争取人立事兴。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信是建立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石。毋庸质疑,诚信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道德规范,同样也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础行为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市场经济,市场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则也始终贯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方面面。因此,诚信,作为一般市场经济的基础价值规范,理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得到重视和发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求全社会以诚信规范行为。时代的进步推动着观念的更新,现代社会生活的内容日新月异,诚信作为传统美德必然要融入时代,对诚信的理解也应从伦理道德的范畴提升到制度建设的层面,加强诚信建设已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
为此,我们要从四个角度入手,以四大体系为核心,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社会制度!
1、个人诚信子体系的构建。
在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每个人,都身兼三种角色:自然人、消费者、投资者。个人诚信子体系的构建,应能保证这三种角色所产生的关系具有较高的诚信度。每个人都应该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诚信观念。首先,每个人都应当自觉接受道德教育,诚实为本,操守为重,并从小抓起。其次,社会要树立“德才兼备,以德为主”的用人标准。这是引导人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广告”。有些人认为有才能就行。其实才高无德者对事业的损失更大。如胡长清,可谓才高位显,他为何成了大罪犯?缺德也。
2、企业诚信子体系的构建。
企业的诚信问题,取决于企业的市场营销理念。如果企业的市场营销理念仅仅是赚钱,又没有强力的约束的话,那么,它就可能做假帐,偷税漏税,赖帐逃帐,搞假冒伪劣,破坏环境等,因为这些都能使之降低成本,获得较高的短期利润。当然,它这样做,必定好景不长因为公平竞争规律及法律一定会对之进行制裁。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它会因小失大。因此,企业应做到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理念、不做假账、树立国际诚信观念和品牌意识、建立信息管理部门!
3、中介组织诚信子体系的构建。
这里主要是指会计、审计、律师、信息资询等事务所的诚信子体系的构建问题。中介组织必须做到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则,并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本者公平、公正的原则来处理业务,不可见利忘义,不可畏强凌弱,偏袒一方;严禁信息误导,伪造凭证,违反合同。同时,中介组织要实行公示制度,将收费标准、行业制度、业务流程、纠纷处理等向社会公布,以诚信建造自己的地位。
4、政府诚信子体系的构建。
由于政府的特殊地位,政府诚信的建设,对其它主体的诚信建设,起着引导了、规范和决定的作用。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政府管理职能的实现,是社会各项事业正常运行的基础。诚信建设也是如此。其他主体的诚信建设,也只能说是“应该”,只有政府才有资格说“必须”。因为只有政府才能管理,才能通过执法立规,强制执行。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诚信体系构建的关键在政府。政府管理诚信的建设,包括以下“以德治国”、“依法治国”、建立诚信管理体制。
6.浅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篇六
政府能够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政府不能代替市场的主体作用。政府若是对市场干预过多, 或是对市场失灵反应不足, 则将扭曲市场功能, 阻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无论是粗放型扩大再生产, 还是集约化扩大再生产, 企业都需要资金的投入, 目前企业通过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 (主要是股权和债券筹资) 两种方式筹措资金。无论哪种方式, 银行利率都可以作为资金的价格的衡量。目前中国仍然是一个以管制利率为主的国家, 包括存贷款利率在内的绝大多数利率由中央银行决定。中央银行在制定利率政策时, 除考虑总体经济形势和物价水平外, 考虑较多的是如何通过利率改变存款人、贷款人和金融机构的收入分配格局, 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中, 对其进行政策倾斜和扶持。这样制定出的基准利率, 并不能反映出市场对资金真实的需求与供给。实际制定出的利率往往过低, 使的资金价格过低, 企业贷款比较容易, 导致企业不认真考虑如何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改革开放以来, 资源产品价格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但由于资源产品价格既不反映价值又不反映供求关系、资源产品与加工工业品的“比价复归”, 特别是各地出于发展经济的需要, 担心提高资源价格增加企业生产成本, 不仅不利于吸引投资, 而且可能造成现有企业搬迁到资源价格低的地区去, 因而缺乏促使资源价格回归价值的决心与动力, 资源价格偏低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同时政府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问题上措施不力。虽然我国已经制定和颁布了许多旨在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法律和法规, 但资源退化和环境恶化的问题依然十分严重, 原因在于缺乏合理的环境资源价格体系来消除经济活动的外部性问题。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几乎不考虑自然资源机会成本, 众多企业以粗放型模式进行生产, 导致资源的机会成本急剧增加而无人支付, 结果资源被严重破坏。
我国现阶段劳动力市场是属于需求主导型市场, 即劳动力的需求力起主导作用, 劳动力供给方往往处于弱势地位。用人企业成为了劳动力市场中强势一方, 通过直接压低工资水平, 或加班、取消节假日等方式变相延长工作时间, 企业降低了劳动力要素的比较成本。政府虽然制定了许多保护劳动者法规, 但仍然缺乏更有效的措施。另一方面, 经济增长力式的转变突出了对知识、技术、高质量人力资源的依赖和追求, 提升人力资本存量, 优化人力资本配置的重要性日益体现出来。
二、转换政府职能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客观要求
转换政府职能, 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基本原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 因此, 政府职能的转换只有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上层建筑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
政企职责不分是传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主要障碍, 也是诸多弊端的根源。政府机关对企业行双重管理职能, 既行使行政管理职能, 又行使国家国有资产管理职能;政府在企业用工、分配等经营活动中干预太多, 企业法赋予企业的各种权利难以落实。要改变这种状况, 就要切实转换政府职能。使政府机关工作的重心, 转移到为企业服务的轨道上来, 逐步形成“小政府, 大社会”、“小机构, 大服务”的新格局。
市场经济作为现代商品经济, 它要求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 增强它们的活力, 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因此, 国家必须按照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率的原则, 把企业应有的权力归还给企业, 以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市场经济作为现代商品经济, 又要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加强专业化协作。国家必须通过制订计划, 运用各种经济杠杆与经济、法律等手段, 加强对宏观经济的间接调控。
根据以上分析, 政府转型时即要减少对一些市场 (如资金市场、原材料市场) 的干预, 又要加大对劳动力素质提高和自主创新的投入和指导。一是以职能转型为重点推进政府管理体制的改变。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首先改变政府职能, 做到不干预微观经济活动, 不包办企业决策, 不代替企业招商引资。是抓紧建立“现代资源产权制度”和“现代环境产权制度”。这是经济增长力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制度支撑。三是加大对劳动力市场的适当干预, 加快消除城乡户籍壁垒, 放弃歧视性就业政策, 打破部门职业垄断, 这些都是形成高效、成熟的劳动力市场的必要条件。同时加大对基础研究、教育的投入, 提高全社会的人力素质。
摘要:转换政府职能, 深化体制改革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极为重要作用;政府职能的转换,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改革经济体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重要条件。本文就市场经济条件下转换政府职能的必要性及如何转换政府职能进行论证, 对于更好更快地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市场经济,政府职能,转换
参考文献
[1]何诚颖, 徐暮斌.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性重组[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 4.
[2]王俊豪, 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9.
[3]殷爱辉, 蒋锦洪·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角色定位[J]·理论建设, 2007 (1) .
[4]许平·自由与平等的博弈——解读20世纪资本主义的三次调整[J]·历史教学, 2006 (5) .
7.浅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篇七
创业板的建立,适应了促进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面临着严峻考验。党中央、国务院果断采取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措施,并已经初见成效,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系列积极变化。创业板的启动,有利于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引导资源向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高科技的自主创新型企业流动,从而加快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
创业板的建立,适应了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需要。发展中小企业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保持社会稳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中小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总额的50%以上,提供的出口占60%以上,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系中最具活力和增长潜力的部分。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一直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国家一直在积极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但受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外部宏观经济环境恶化的影响,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依然突出。创业板直接服务于中小创新型企业的直接融资需要,可以拓宽创业投资的退出渠道,使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银行及其他信贷、担保机构以及地方政府等资金进一步汇集和投入到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综合性金融支持体系将逐步形成,国家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将更加完善。创业板撬动的民间投资,将成为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力量。
创业板的建立,适应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需要。当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国家正在千方百计促进就业。中小企业为我国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创造就业岗位关键在中小企业。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初期对人力资本的需求很大,稳定这类企业并促进其发展,将有力地保障社会就业。据统计,中小板上市公司上市前员工人数平均只有1300人不到,上市后二至三年,其平均员工人数就增加到5400人,增长近1.6倍。推出创业板市场,扩大中小企业融资,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出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提升投资信心,激励和引导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创业和创新的行列,带动更多的人创业、就业。
创业板的建立,适应了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原则同意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方案,我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由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统一监管下的场外市场等构成。中小企业板设立五年来,对于中小企业的培育、规范、引导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中小企业板的发行上市标准与主板相同,还有大量高成长、创新型的创业企业不能直接进入资本市场。创业板适应了中小创新型企业的多元化融资需求,适应了广大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是推进我国多层次市场体系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扩大资本市场服务范围、完善市场功能、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从2000年起,我国资本市场就已经开始了建设创业板市场的尝试和探讨。在此期间,社会各界一度对我国是否具备发展创业板市场的基础存在争议。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自从2004年1月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我国资本市场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我国创业板市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设立创业板市场的各方条件已经成熟。
首先,我国证券市场法制环境不断完善。2006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修订后的《公司法》、《证券法》,取消了股票发行条件中有关经营业绩等财务指标的硬性规定,放宽了股权激励、无形资产出资折股等方面的限制,这些都为针对创新型、成长型企业设计宽松、灵活的创业板制度提供了法律基础和条件。
其次,我国证券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稳步推进。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体制性矛盾,基于全流通的股票定价机制和交易机制已经初步形成;通过完善上市公司监管体制、强化信息披露、规范公司治理等一系列专项措施,全面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取得成效,证券公司经营行为规范程度明显提高,经营状况有所改善,有效务实了行业基础。
第三,社会各界对启动创业板逐步达成共识。党中央、国务院近几年连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反复强调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通过设立创业板市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支持自主创新等重大国家战略中的作用,社会各界已形成广泛共识。同时,随着创业板发行上市等制度、规则的陆续出台以及宣传工作的逐渐深入,投资者对创业板的特点和风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创业板的顺利启动和平稳运行奠定了基础。
第四,我国发展创业板市场所需的上市资源十分丰富。我国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作为主要经济增长点的广大中小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成长型、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创业板市场提供了丰富的上市资源。根据2 004年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截至2004年底,我国共有324.9万家企业,其中2004年净利润达到500万元以上,且营业收入达到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36000余家。从高科技企业的情况来看,截至200 6年末,我国5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圊区内共有近46000家企业,其中,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近1 0000家。根据2008年3月底的数据,29家国家级高新区内符合创业板上市条件且有上市意愿的企业有966家,各省提供的非高新区内创业板拟上市企业有360家,全国各主要券商为创业板储备的上市资源也达数百家以上。
第五,中小板的探索与实践为成功建设创业板积累了经验。中小企业板设立近五年来,监管部门开展了大量的探索与创新工作,总结了许多适应中小型上市公司特点的工作思路和方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锻炼了一批对中小型公司市场运作具备相当经验的专业人员,为创业板市场的成功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第六,与创业板建设相关的其他基础性条件也日益完善。一是机构投资者迅速发展,逐步引导市场形成理性的价值投资理念;二是创投行业在经历了低潮后开始进入活跃期,《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的发布,使创投行业的发展环境不断改善,近年来对成长初期企业的投资规模明显上升;三是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进入代办股份报价转让系统的试点工作有序开展,作为创业板孵化器的全国性场外市场开始形成。
8.浅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篇八
摘 要: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主要方 式的一种经济形式,市场经济既是竞争经济,也是以法治和伦理为基础的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和道德能够在不同层次上发挥作用。一个竞争的市场只有具有合宜的道德基础才能保证其活动的公平正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社会发展还很不平衡的条件下,这个问题尤其需要我们注意。中国市场经济的道德建设就是要建构一个公平,效率,诚信的市场秩序和环境,促进社会的平等和谐。
关键词:市场经济;道德基础;秩序;伦理
一 市场经济与道德的矛盾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论述道德,我们更多的是在论述一种对于竞争秩序的要求,有秩序的市场才能被称为合理合宜的市场。对经济人自利行为的假设是现代经济学进行经济分析的前提。阿玛蒂亚森认为,现代经济学对人的动机做了极其狭隘的界定,专断的把追求利益最大化视为人的理性行为的特征,却拒绝了对人类在财富以外的那些更基本目标的评价和关注,则使它以一种“不健全的精明和
(2)我现实”表现出不自然的“无伦理特征”。这表现在真实的市场中,则是经济
行为和社会道义之间的冲突。人们进行经济交换是为了获得利益,市场经济承认这种追求的合理性。但是过犹不及,真实的市场环境中,由于人们的贪婪本性,市场经济理应有的伦理道德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让位与对最大经济利益的追求。在这个纷繁复杂的时代,构建一个公平,有效率,诚信的市场秩序和环境,促进社会的平等和谐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在这里,我们有必要论述,市场经济和道德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西方经济学之父,伟大的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中将推动人们追求自利的那股力量称为“看不见的手”。在斯密看来,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在一切领域都有作用的自发力量,是自然而然发生作用的“自然秩序”,是影响人们的社会性行为的自利心,同情心,交换倾向。表现在经济领域则是基于自利的商品交换规律或竞争的作用。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必将促进社会利益的增长和繁荣。“人们追去自己的利益,往往能比在真正处于本意的情况
(3)下更有效的促进社会的利益。”斯密的理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完美的自由市场
经济图景,在他的语境下,既然市场机制包括道德都可以通过这只“看不见的手”而得到自发调节,那么人们有意识的考虑市场中的伦理准则和价值就是多余的。但是斯密的这种自由市场更多的是建立在假设之上,完全自由的市场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任何一个社会的经济形态和发展,都必然会受到那个社会所处的环境,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这只“看不见的手”
只能在部分上发挥其功能,而不可能全面表现出它的性质来。从当前中国社会的实际,甚至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理论都可以知道,通过纯市场力量是不能推动实现个人追求自利的倾向与道德实践相结合的。经济活动的本质是自利,道德实践则是人们自身对于美和善的追求,它取决于个人自身的道德努力。其中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此外,在现实的不完全的市场中,市场的自发调节是不能够调和社会追求公平正义和市场追求效率之间的矛盾的。在收入分配,就业机会,福利安排等与社会和谐稳定息息相关的议题上,现实的市场完全不能有效化解。因为追求效率的取向,市场的生存法则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强调竞争和适者生存,而社会的道德目标是公平,公正。一个现实的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如何能够保证竞争的公平呢?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的合法权益在这里是没有办法得到保障的。在斯密“经济人“假定中,注重于个人利益和自身利益的个体,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很难自觉预计他的行为是否能够为社会带来利益,因此,社会的公共道德目标无法通过这个“看不见的手”来实现。在“看不见的手”不能发挥作用的地方,我们很显然需要另一只“看得见的手”来对其进行调节。这要依靠政府的调控以及社会的教育这些相对独立于市场的社会功能来实现。
二 市场经济中的道德联系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以法治原则和道德为基础的经济,既然有序竞争以及市场稳定需要秩序,那么市场经济内部就必然包含着相应的规范要求。自发的总是要比强制的好,所以相应的伦理道德要求成为且应当成为完善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就是自然而然的了。竞争和道德虽然都能成为市场的因素,但如前所述,它们两者是互相排斥的。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主体实现其利益为基础,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运行的。在此过程中,市场的道德要求就是市场主体实现其利益的方式必须合乎社会伦理。只有符合这样的要求时,我们才可以说市场主体采取的方式是合理的,正当的。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和道德能够在不同层次上发挥作用。一个竞争的市场只有具有合宜的道德基础才能保证其活动的公平正义。在这里我们不去论述市场经济中相对于“经济人”的“道德人”是如何可能的。从简单的意义看来,“道德人”就是有道德内涵的人,现代经济社会中的“道德人”具有以下特征:把经济活动与社会公益结合起来,强调它的社会公共目标;把促进经济与道德的同步对于社会发展是同等重要的;认为道德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自身的经济活动中自觉践行市场道德伦理。很显然道德不能离开一个个主体而独立存在,一个完善的市场必然是由遵循着市场道德原则的大量主体组成的。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人类活动随着我们对它的判定标准不同而具有不用的意义,当我们把人当做道德关系的承担者时,那么这个人就是“道德人”,如果我们把人视为经济关系的承担者时,那么就是所谓的“经济人”。“这两者的不同在于“道德人”关注的是行为本身的善恶,而经济人关注的是行为后果是否有利。“经济人”表现的是人得活动的物质方面,而相应的“道德人”表现的是人的活
(4)动的精神方面。这两者之间显然存在着功利性和超功利性,他律性与自律性的矛盾,市场经济与道德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抽象为“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矛盾。但正如任何矛盾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中除了对立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特征外,还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属性。
不管“经济人”“道德人”是如何划分,两者总是立足于这个统一的社会之中,以共同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为基础。由这种实践活动过程,人们为了达成各自的目的而相互交往相互合作,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这种社会关系最基本最主要的基础是物质利益关系。也就是说“经济人”“道德人”关系的交汇点也就在这个物质利益关系上。我们知道,道德正是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基于一定的物质关系用于协调相互利益的观念关系。虽然在后来道德获得了相对独立的纯粹观念形态,但是这种观念的产生过程很显然不可能是一个没有基础的空中楼阁,这就好比说道德观念是由第一个生命之初就存在于世界上一样,无论从常识还是科学进展上看这个观点都是没有办法让人信服的。所以我们说把利益作为连接经济和道德的中介是符合逻辑的。物质利益需要协调,正是这种需要相互协调的物质利益关系使得道德属性很自然的存在于经济活动之中,这是道德可以指导经济活动的客观依据。根据经济的成熟度,两者在一个社会环境中的统一度不是绝对的而是可变的,它们的统一要经历一个从初级到高级,从可能性到现实性的转化过程,这与社会文化传统,经济基础条件以及其它客观社会条件相关,并且也取决于组成市场的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三 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
前面我们已经论述了市场经济与道德的矛盾与联系,以对“经济人”和“道德人”关系的描写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了简要说明。那么什么是市场经济秩序所要求的道德基础呢?一个完美的市场主体应该是道德人与经济人的统一。由这些市场主体所组成的市场必然呈现出许多让人鼓舞的特征。虽然没有理想化的事物,“人类合作秩序的每一步扩展都会遇到来自人的自私本能和小组织集团内部
(5)旧秩序的既得利益者的反对。”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目标和社会的道德价值目标的一致性的认识。经济目标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而社会道德价值目标则是消灭磨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够共通富裕。这样市场的功利原则与社会的公正原则就此统一起来了。市场经济强调合乎伦理的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在内的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
(6)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重要保证。
古语有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要求包括诚信,平等,公平公正等。
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建设的当务之急是要建设诚信,在我们的市场中,诚信缺失的现象极其严重,可以说已经到了诚信危机的地步,此外,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是建立在原有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在方向上是由上而下的,原先占据优势的社会阶层在改革中依然占有优势,所以在改革中如何兼顾公平,效率,营建秩序优良,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收入公平分配,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也是需要多加注意的课题。目前,尤为迫切的是涉关伦理的市场经济制度建设和政策安排。另外,我国还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大弱势群体和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加强调解地区性经济不平衡问题的力度,采取必要措施来消除贫困和两极分化。这些制度建设和政策安排,可以形成对市场经济事实不平等的补救,社会必须对具有较少机会和禀赋的人给予更多关心。
类似的道德原则还有很多,我们不去一一赘述。从以上这些有限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道德原则很显然不仅仅为市场经济所独有,而是任何一个称得上文明的社会的共通之处。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伦理思想是中国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资源。在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有十分丰厚的伦理道德传统,如勤俭节约,积极向上,取利有道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依然有着现实意义,但也有一些文化传统和市场经济伦理格格不入。因此,在市场经济的伦理建设中,这必然是一个辩证的取舍过程,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摈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合宜的伦理道德。
参考文献
[1] 参见汪丁丁: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J],改革,1995,5
[2] 参见阿玛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2000
[3] 参见亚当斯密:国富论,商务印书馆[M],2002
[4] 参见余维达等:浅论西方当代经济伦理思想的矛盾冲突[J],河海大学学报,2002,4
[5] 参见汪丁丁: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J],改革,1995,5
[6] 参见颜毓洁:浅析“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J],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2001,2
9.浅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篇九
【关键词】供给侧;宏观经济管理;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在各方面建设上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这与供给管理政策密不可分。在近些年来,根据经济发展的态势,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政策逐渐把管理的重点转向了总需求上,假设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可以在一个长时间内稳定在一个较高水平,需求管理的优势就会更加明显。基于此,结合我国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虽然暂时有一定的缓慢,但是,究竟采取需求管理政策还是供给管理政策,还需要在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的趋势进行科学分析后予以确定,不能满目随意而定。
一、基于供给侧的宏观经济管理内涵
对于供给管理的内涵理解,国内外学者各有观点,对此我们以美国和英国为例进行分析,在上个世纪两国的经济改革都是以供给管理为中心进行的,但是管理的重点却不相同。美国把减税作为重点,并辅以反垄断措施,适当压缩政府管制,其实质是降低了供给要素的成本,而英国的改革则是将重点放在了政府的管制减少上,适当的降低了国有经济的发展比重,使市场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其实质是提高供给要素效率。那么从供给的角度来讲,它所涉及的是两个方面,即供给要素的成本和供给要素的效率,前者会对供给要素的投入数量产生一定影响,后者会对供给要素的投入质量产生影响,两者的地位都很重要,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重要程度也各有差异。
二、供给侧的宏观经济管理作用分析
宏观经济管理属于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它的管理目标和任务是由特定时期内经济发展和运行的实际状况所决定的。目前,这方面研究者对经济体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作出以下总结和归纳:
1.国内GDP运动方向由供给要素决定
在未来长期的一段发展时间内,真实的经济GDP增长主要依赖于供给要素投入的供给增加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但是,短期内的实际GDP的波动则是由总需求引起的,需求的变动可以在短期内直接影响到经济的真实产出水平,具体原因包含有价格、工资等等名义刚性,因此,政府就要采用严谨合理的总需求政策来对经济运行进行适当的调整,调整的目的是保证产出和失业水平两者始终处于自然状态。
2.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是暂时性的
在经济发展的特殊时期内,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替代性关系。但是,立足于长远发展来看,货币供给的增长率是决定通货膨胀率的。持续的通货膨胀属于是一种货币现象,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的是降低通货膨胀率,并使之处于稳定状态。
3.现代宏观经济管理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现阶段,人们在意识上已经普遍接受的一个观点就是,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可以对人们的预期和行为产生影响,基于此,也就需要加强政策建立的可信度以及制定可以确保执行可信度政策的法规制度。
三、提高供给要素效率和质量的建议
1.完善竞争市场
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已基本成型,尤其是商品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市场准入制度还并不是处于完全状态,投资主体较为单一。因此,就需要在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基础上,给予所有经济主体平等的市场待遇,构建一个规范化的竞争性市场环境,从而提高投入要素的产出效率。
2.健全相对价格体系
在价格体制上,要确保其可以反映出企业真实的效率,价格因素作为市场运行的指南针,一个合理的相对价格体系可以有效引导市场参与者的参与行为,促进整个经济运转效率的提高,现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就需要先从价格改革入手,只要确保价格体系科学合理,才可以真实体现出经济运行效率,有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创新。
3.降低供给要素的投入成本
根据现状适当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可以提高企业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就与高投资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高投资的基础就是投资的预期收益率较高。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在近几年我国的实体经济投资预期收益率均超出了15%,但是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这一数字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企业的税收和社会保障负担也逐步上升,因此,就需要适当的降低城市居住和生活方面的成本,对现有的户籍制度进行改善,以求生产力得到最大解放。
四、总结
依据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成就和现阶段经济发展态势来看,转变宏观经济管理理念是符合国内外经济形势新格局要求的,对现有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就需要紧紧围绕总供求的相互平衡来开展,并将其作为最基础的条件,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霞辉.供给侧的宏观经济管理——中国视角[J].经济学动态,2013,(10):9-19.
[2]林卫斌,苏剑.理解供给侧改革:能源视角[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12):8-11.
[3]郝身永, 那艺.更加关注供給侧的宏观经济管理——因应国内外形势变化的积极调整[J].当代经济管理,2015,(04):1-5.
作者简介:
10.浅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篇十
一、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问题
尽管党中央十分重视思想道德建设,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尤其是随着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方向的确立, 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 在思想道德有一定程度滑坡。道德滑坡的表现主要是在道德基本原则和价值观方面。极端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集体主义, “拜金主义”、“金钱至上”思想开始滋长和蔓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 原来为人们所称道的无私奉献、不求索取等精神逐渐被人们所遗忘, 我们原本浓厚的民族意识、民族情感淡化了, 民族自信心缺乏了, 民族的责任感淡忘了。其次, 权利道德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滑坡现象。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 少数党政领导干部没有经受起考验, 忘记了自已应该始终为人民服务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原则, 腐败现象逐渐增多。再次, 在道德价值与道德选择方面出现困惑。道德价值即道德主体对自身行为的合理性、正义性、崇高性的理解。由于它的普遍性, 使得人们或一目了然, 或约定俗成, 不假思索地按照道德标准马上作出判断, 什么是荣辱, 何为是美丑等等。但是, 如今多样化的道德格局, 必然带来多元化的道德标准, 使人们感到无论哪一种标准都有一定的“合法性”。那么, 所谓道德选择上的困惑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多种经济成份的并存和利益主体的分化, 导致了人们道德选择的多样化, 而评价规范又使道德选择陷入了混乱。
二、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首先, 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国在领导和组织全国人民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 不仅缺少实践经验, 而且更缺少市场经济思想观念。有的甚至误把小农经济、传统计划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某些观念当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这就有可能扭曲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 影响注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认识上的模糊、观念上的混乱必然导致经济秩序的混乱, 妨碍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市场经济思想道德不仅集中反映和体现市场经济的社会性质, 而且能动地作用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道德不仅给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价值取向、科学的道德规范和强大的思想动力, 而且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扫清思想障碍, 是帮助人民群众克服和战胜小农经济意识、传统计划经济观念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重要思想武器。
其次, 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道德建设是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有人认为, 搞市场经济要付出牺牲精神文明的代价。这种把发展市场经济同建设精神文明对立起来和割裂开来的认识是不正确的。这种观念的出现, 一是混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界限, 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思想造成的消极影响怪罪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身上。二是误把市场经济当作单纯经济事物和经济行为, 不了解市场经济包含有丰富的经济伦理道德内容以及它同精神文明之间的内在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对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双重推动作用。市场经济作为比传统计划经济更能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的高效率的社会经济形式, 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经济保障和物质条件, 从物质文明建设上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向前发展。三是市场经济的发展本身包含着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紧密联系的市场经济思想道德和经济伦理发展的内容。市场经济思想道德和经济伦理思想是构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道德建设, 是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
三、如何在市场经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中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 国家由农业国向工业国, 城市规模经济逐步扩大的历史时期, 这就要求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思想道德方面的建设, 包括提出新的道德规范、道德标准和对中国优良传统道德的继承与发扬。
第一, 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共产主义人生观对于每个社会成员都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在思想文化领域坚持无产阶级人生观和价值观, 才能坚持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才能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大潮下自觉抵制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 才能彻底铲除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一切社会上的不道德行为滋生的温床, 才能增强对市场经济所产生负面影响的免疫功能, 使整个社会风气都好起来, 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第二, 要树立正确的物质利益观念。从市场经济角度看, 在不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 积极追求自身利益的扩大是属于正常现象, 也是不断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要的正当活动。但是, 通过以权谋私、坑蒙拐骗、非法施暴等不择手段地去获得物质利益的行为, 是与我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准则相违背的, 也是违法的。法国文豪雨果在其《莎士比亚论》中说过:“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 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你要了解生存和生活的不同吗?动物生存, 而人则生活。”这就是说, 人要生存就不能没有物质利益, 这是需要。但人和动物不同, 人不只是为了生存, 不只是为了满足物质欲, 而应有更高的人生价值追求、更壮丽的生命世界, 那才生活得有意义。人是为“生活”而存在的, 因此要具有正确的物质利益观。
第三, 要提倡诚实守信的态度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切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要顺利进行, 都必须坚持“守信”的原则, 也就是讲信誉、守信用、重合同。“无信”、“背信”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大忌。所谓“背信弃义”, 一旦“背信”必然会“弃义”, 这也就丢失了最起码的道德标准。因而在市场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中, 人们最崇尚诚实守信, 也就是坚持实事求是, 坦诚待人, 在企业运行和商品交换活动中, 必须讲求货真价实。在当前的经济活动为中心的社会里。我们首先应当讲社会主义, 讲共产主义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应讲究先利人后利己。
第四, 要提倡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现代艰苦创业精神就是江泽民同志在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所提出的创业精神:“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学习外国, 自强不息, 谦虚谨慎, 不骄不躁, 同心同德, 无私奉献。”当然, 提倡艰苦创业精神, 并不是要人民去过无欲无求的生活。允许并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获得应有的收入, 逐步提高物质文化水平, 否则艰苦创业精神就变成空洞的说教了。奉献精神是在任何社会都要倡导的思想道德规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提倡奉献就是要求人们在获得社会给予的物质、精神财富和各种条件的同时, 努力为社会创造与奉献物质和精神财富, 并且这种对社会的奉献应超过对社会的索取。奉献精神要求在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不可兼得时,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必要时牺牲个人利益。
总而言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它需要宣传、理论、文艺、影视广播、出版、新闻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引导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倡导正确的竞争意识、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 弘扬正气, 振奋精神, 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中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2][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王光波, 译.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3]南怀瑾.易经杂说[M].上海:复旦大学出舨社, 2002.
[4]罗国杰.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N].光明日报, 2001-03-04.
[5]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Z].2001-10-14.
[6]谭戒甫.墨经分类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1.
【浅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推荐阅读:
会计诚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重要性09-11
证券市场宏观经济分析08-15
知识经济条件下审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11-06
市场经济下公路工程经济管理09-12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商业银行利率定价现状及能力分析论文10-18
宏观经济管理概论07-01
宏观经济管理考试08-07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08-03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试卷09-03
经济学原理 曼昆(宏观部分答案)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