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024-07-10

阅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通用8篇)

1.阅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篇一

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摘要:反思是校本教研的核心,每一位教师只有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能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探究教学问题。逐渐地使教师由经验型教师转变成学者型的教师。同时能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反思校本教研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吾日三省吾身”。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这几句话说明了人要进步、要成长、要发展就要反思。我们从哲人的观点可以看出反思的重要性。今天在全国上下都大力提倡的校本教研中,反思是校本教研的首要核心。可见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反思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学会静下心来不断叩问自己内心深处发出的声音。因为只知道重复,一味照搬,教学工作只能是“年年岁岁花相似”,绝不会出现“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新气象的。也只有反思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因为思广则能活,思活则能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美国心理学家吻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可见反思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

在校本教研中,“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最基本的核心要素。自我反思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是校本教研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的行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各个方面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校本教研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反思行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本教研。教学反思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我们所说的教学反思不仅仅指教师个体的反思,又包括教师群体间共同的反思。归纳起来,反思应该分这样几个方面:

1、反思教学设计,也就是教学过程中的“前反思”。指的是教师反思在教学中是如何收集、加工信息和做出决策的;做出教学决策的基础,包括情感体验、信念,价值观和道德等成分,如教育目标是否合理等。它深刻地影响教师对情境的理解,影响到所关注的问题以及问题解决的方式等。同时要反思教学设计是否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行之有效。

2、反思教学行为,这是教学过程中的“行动反思”。指的是反思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和课程标准;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学生解决现实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体地说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应该包括反思教师自己的教学态度、行为、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最终达到教师会教,学生会学的目的。(1)反思教学态度、行为。为了更好地调控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自然要对自己的已有态度、行为习惯进行重新审视和考察,检讨自己的教学言行。教学是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认知、达成教学目标的师生共同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行为的合理与否。对教学行为的反思一般包括:教学行为是否明确;教师的课堂活动是否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的;教师能否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否在教学中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等。(2)反思教学策略。抓住教学策略的反思,就是抓住了理论如何联系实际的反思,抓住了教学方法的运用如何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反思。如可以反思这些方面: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教学策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的教学策略,如何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策略等。(3)反思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新课程改革强调教育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同时,观察并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查、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形成了怎样的能力,发现并解决了什么问题。

通过这种反思,使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能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探究教学问题。教师对成功的经验归纳整理,作为自己成长的动力,教师对问题性经验作批判性分析,这样他就能主动地将与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到教学过程中来,重审自己教学中所依据的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教学问题。按照教育家杜威的说法,当教师进入反思时,应该是自觉地、积极地、心甘情愿地思考自己的行动,即使不会令人满意或非常劳累也会坚持不懈。

3、反思教学效果。指的是教学过程中的“后反思”。主要反思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以及未能达标的原因,将来如何改进教学方法等等。从而达到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养成每位教师对自己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对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做出的教学行为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反思,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使教学和反思有机结合,成为真正的研究者。

总之校本教研中的“自我反思”不仅仅是回忆或回顾已有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而是要通过教学主体的不断探究、质疑,找到其中的问题和答案,审慎地考虑教学实践并不断矫正不正确的教学行为,是合理地进行自我评价,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指导未来的教学行动,这样使自身的教学具有发展的价值、创造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价值,使自我经验型的教师发展成为学者型的教师。同时能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作者姓名:白芮鸿

作者单位:河北省易县教研室

邮政编码:074200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河北省易县朝阳路阳光国际1101号

2.阅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篇二

一、搭建发展制度平台

教师的工作单调乏味, 几乎是“今天重复昨天的故事”。不少年轻教师, 缺乏激情, 疲于应付工作。如何将教师引上幸福的道路上?学校如果能让教师在自身成长中找到坐标, 燃起自主发展的激情, 在成长中得到激励, 一定会感到幸福。

我校根据教师的不同学历、资历和教育能力, 对教师实行分层次培养。我们把最基础的培养要求, 称为“格”, 因此, 我们对教师实行分格培养:

一是新教师“入格培养”。我们多数教师不缺乏学科知识, 而是缺乏工作经验;不缺乏成功欲望, 而是缺乏专业化体验。为缩短新教师做好角色转变, 我们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搭建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的桥梁, 树立“学生为本”思想;二是强化月常规检查的指导与督导作用, 通过填写“回执单”对新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三是实施“青蓝工程”, 在骨干教师带领下, 让每一位新教师都能交一份合格教学设计、上一堂研讨展示课、写一份教学反思、写一份全面工作总结, 激励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入格”。

二是青年教师“升格”培养。我们多数教师都年轻有活力, 综合素质较高, 有一定的教学经验, 已经完成“入格”培养, 但需要“升格”成为本校的骨干或学科带头人。我们通过教研组活动、优质课竞赛、邀请名师示范、外出培训学习、承担片内示范课的任务等方式促进这些教师成长。其中武锦华、朱岑岑、周泉、周建平、夏朝凤、王汉明等老师在东台市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和优质课比赛中获奖。

三是骨干教师“风格”培养。培养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个性化教学风格的教师, 是提升我校教育品位的核心内容。为此, 我们选好年轻有为的苗子, 夯实他们的教学基本功, 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展示平台, 并承担课题研究。我校现有盐城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乡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个案研究”, 在总课题下又设有子课题, 每位骨干教师都承担了子课题的研究任务。目前该课题已经顺利结题, 骨干教师的研究成果纷纷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王家全《因地制宜建设德育基地》《务实创新绽放德育之花》《我的课堂教学任重而道远》《让操行评语返璞归真》等论文发表于《少年号角》《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青年教师》《学校管理》等报刊;王巧云《评之有道, 彰显有效》发表于《青年教师》;徐平《多元优化:奏响估算导入的五种声音》《数学实验思维:基于“认识平均分”的应用能力培养》发表于《小学教学设计》和《学周刊》;武锦华《小学高效作文教学的实践》《读写结合,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发表于《新课程学习》和《新课程导学》;崔晶晶《语文教学当破除陈旧理念桎梏》发表于《考试周刊》;张仲《实施分层教学的几点尝试》《如何通过整体教学实践小学英语高效课堂》发表于《阅读》和《新课程学习》;杨兰凤《有趣的省略号》发表于《小学校园文化》……此外, 杨兰凤“小学高年级语文学科课堂作业设计研究”和武锦华“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成功立项为东台市“十二五”规划课题并如期开题研究。

二、铺设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平台

一是充分用好教研室推荐的教学书籍, 通过考试、笔记展评等方式督导教师学习;二是建好远程教育资源接收网络, 让学校的每一台电脑都能帮助教师及时、方便地学习到全国优秀教师的教学实录、教材辅导、本校教师的优秀教学资源;三是继续发挥观看教学实录、撰写观后感、宣读观后观的做法, 将学习新理念、撰写教学反思、教学演讲三项基本功有机结合起来;四是扎扎实实搞好每一个优质课活动月, 规范操作流程;五是用好每一个适合我校教师专业提高的培训机会, 采取“派出学、回来教”的方式督促教师珍惜学习机会;六是通过“一课多研”和“同课异构”等方式, 形成一种热火朝天的课堂研究氛围。

三、构建丰富多彩的展示平台

一是教师展示教研成果的硬件平台。学校重点完善了多媒体教室, 将微机室建成网络计算机教室, 为教师提供使用中小学资源的平台。

二是教师展示专业成长的软件平台。1.学校每学期坚持评选优质课教师、优秀观后感、优秀论文、优秀辅导教师等;2.创新会议模式, 尽可能地将“领导要求”模式变成“教师示范交流”模式, 努力将会议变成锻炼教师能力、展示教师风格的平台;3.用好橱窗、校园网站等窗口, 展示教师成果;4.积极开展校际交流, 努力扩大教师知名度。

三是擦靓校园文化, 让教师在活动中展示。我校是江苏省“小学优秀诗文诵读课程基地”, 学校着眼“熏陶”, 注重“感悟”, 开发课外诗文阅读校本教材, 分年级段设定诵读量, 鼓励多读多诵。我们还组织优秀教师遴选了169篇文质兼美的诗文, 并且精心指导学生诵读, 使之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3.阅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篇三

【摘要】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促进学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如何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也是各学校长期探索的一个课题。本文从骨干教师引领这个角度出发,从结对互助、示范引领、个性化备课、做实培训、以赛促教等五个方面简要阐述了青年教师成长的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骨干教师引领;方式;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A

青年教师是一所学校的生力军,同时,青年教师又会因为经验不足而成为学校的“短板”。如何有效规避“短板”,使教师群体均衡发展呢?每所学校都会有一批有经验的骨干教师,学校可以充分发挥名师的骨干、带头、示范、辐射、引领作用,引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一、师徒结对,互助成长

青年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基础,但他们的教学经验相对不足。因此,青年教师需要有经验的教师指导和带教。对刚参加工作1—2年的新教师,可选派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骨干教师进行“入门”带教。对部分参加工作3—5年的青年教师,可挑选校内优秀中青年教师、教学名师等,进行“稳定期”示范。提倡一位“名师”带几个徒弟,也可以一个徒弟拜几个师傅。在“师带徒”的过程中,要求徒弟积极听师傅的课,实地感受教学过程,学习成功经验,刚开始可完全“拷贝”师傅的做法,一段时间之后再融入自己个性的创新;同时师傅也要主动听徒弟的课,了解徒弟的专业成长情况和不足,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在期末考核时,实行师徒捆绑评价。这样在骨干教师的带动下,一批新的“骨干教师队伍”就会迅速成长起来。

二、“四课联动”,示范引领

所谓的“四课”,一是“青年教师诊断课”,即先由青年教师执教一节展示课,学校骨干教师团队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帮扶措施。二是“骨干教师示范课”:发挥骨干教师优势,针对青年教师存在的问题精心备课并提供示范课,青年教师观摩后逐人交流观摩感受,挖掘授课“亮点”,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三是“跟踪矫正课”。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跟踪听课,结合研讨、评议情况,分析授课得失,指导授课教师完善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四是“反思汇报课”:青年教师经过听评课的磨练、示范课的引领及个人的感悟,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上好汇报课。

“四课”活动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骨干教师的示范课起了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而青年教师通过参与 “诊断课——示范课——跟踪课——汇报课”等“四课”联动研讨活动,能迅速激发起参与教研的内在动力,加快成长步伐。

三、个性备课,突出实效

为保证让骨干教师、有经验的教师拿出主要精力培养青年教师;优秀教师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个性教学模式,可以进行备课制度的改革,减少机械、重复性的备课,研究实用高效的、新的备课形式,把教师从繁重的抄写备课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一方面,学校可根据教师的教龄和授课水平确定不同层次的备课要求,青年教师和有经验的老教师有所区别;一直从事某学科教学的和刚刚改教某一学科的也要有所区别。这样分层要求就使得骨干教师有了更充足的时间钻研教材与教学反思,他们个性鲜明的教学特色也成为引领青年教师成长的宝贵资源。另一方面,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开展集体备课。以“生成备课”为着力点,采用青年教师个人备课和年级组集体备课相结合的方法,青年教师个人备课的教案,由年级组集体讨论修改后作为执教教案,实现协作备课。

四、各展特长,做实培训

每位“名师”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有的擅长组织教学,有的擅长阅读教学,有的擅长写字教学,有的作文教学最拿手。每学期开始,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等形式向教师征询培训内容,就教师在平日教学中产生的困惑及目前在教育教学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来确定培训专题。也可通过调研让教师自己选择培训者和培训对象,青年教师可以选择自己的培训导师,在某一方面有专长的教师也可自我推荐,并确定自己培训的对象。

学校可根据教师的需求组织本校在班级管理、学科教学等方面经验丰富的老师给全体教师做讲座和专题报告。让骨干教师介绍自己平时积累的教育教学小技巧和金点子,使青年教师直接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这样一来,作为培训者本身是一个梳理、总结、升华的过程,对于受培训的教师也是一个收集新信息、学习新知识、思考新问题的过程。

五、以赛促教,搭建平台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教师基本功大赛、优质课竞赛等方式,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平台,使青年教师能迅速脱颖而出。通过竞赛,骨干教师可以充分了解青年教师的现实状况,为进一步的指导提供依据;通过竞赛,青年教师之间能增进理解,相互信任,有助于集体合作,营造了良好的教研氛围;通过竞赛,青年教师之间能产生互相寻找差距的竞争意识,有助于形成学习别人的经验,吸取别人的失败教训,用别人的方法对比自己教学、改进自己教学的良好教研氛围。这样的竞赛活动,还能促进青年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及成熟有效的教学模式,进而成长为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

当然,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和途径还有很多,比如集中式专业培训、走出去跟班学习等等,但结合校情、依托校本、挖掘本校优秀教师资源是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最直接而有效的

途径。

4.坐标定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篇四

贵州省桐梓县娄山关镇灯塔小学 娄慧荣

自2015年我校开展坐标定位活动以来,学校领导和老师都积极热情地投入到这次活动中,在我校掀起一股坐标定位的浪潮。我一直在思索:什么是定位?作为一名教师,如何给自己定位?我是这样理解的,坐标定位,即找准自己的角色,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走进民生,定位价值目标

教师是学生心灵的朋友。传统的教育中,教师是组织者、领导者、传授者,师生之间不平等,知识由教师单向传输给学生。在现代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中,师生是互动的,在学术上,老师的优势是有限的,甚至毫无优势,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参与者、协作者。若想教育好学生,教师应该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应该放下架子,深入到学生中,参加学生的活动和学生多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心理特征,并做好家访工作。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以及家庭情况进行谈心和教育。

今年我继续担任四年级

(五)班的班主任,开学初,我和科任老师王光远走访了新转入的学生以及留守儿童家中,进行摸底,排查,谈心教育。本期转入学生饶旺旺从不完成作业,家长也从不和老师沟通,通过走访,发现他妈妈喜欢打麻将,总是把孩子丢在家中,晚上一点多才回家,而且还一惯使用粗暴的行为打骂孩子,就这样,孩子养成了贪玩的习惯,为了避免挨骂,总是撒谎。因此,在这次家访时,我们与他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希望她能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多一点时间陪孩子,帮助孩子树立信心,逐渐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我想,只有教师和家长都把孩子当做知心朋友,才能自觉地去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开放、自由和包容的创造性环境,才能使对孩子的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走进发展,定位事业坐标

社会在进步,教育在发展,教师需要成长!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长期的、充满着困难与艰辛的过程,需要“内外动力”的激励和助推。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动力支持系统作为一种外在条件,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内驱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首先,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向能者、善者学习,与智者对话,这是为师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21世纪是阅读的世纪,如果没有书,我们就不知道生活还有一个维度叫深度。周国平先生认为,一个人要读书,最好要读经典,读大师。尤其是教师,能够抽出时间,静下心来,读一些教育经典著作,与名师大师对话,在阅读过程中,一些苦苦思索的问题会豁然开朗,一些模糊的想法会变得越来越清晰。如我们从陶行知著作中读出了“真教育”三个字。“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人求真”、“学做真人”、“解放儿童的创造力”等教育思想与实践都是“真教育”这棵根深叶茂的大树上结出的硕果。

其次,要做“反思型”的教师。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所谓经验,是指教师由教学实践得来的知识和技能;所谓反思,是指教师对实践中的教育问题和情境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只有学思结合,才有可能逐步从自发提升为自觉,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的转变。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要常常检讨,紧紧把握,天天创造。”正是怀着这种“常常检讨”的精神,陶行知不仅自己时常反思,而且还要求学生“每日四问”: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其实,教师若想每天都有进步,同样需要“每日四问”,同样需要实践与反思。实践证明,没有反思的经验是靠不住的,它不能给教师的行动以合理有力的指导。

三、走进学校,定位均衡坐标

自我校开展坐标定位活动以来,学校领导和老师曾前往我校的对标学校——重庆沙坪坝小学和遵义文化小学参观学习。遗憾的是我没能参加,所幸我校也有很多优秀的教师,在他们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教育教学方面,我的对标教师是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陈敏老师,她是一位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都很强的教师,曾多次参加县内外的教研交流活动。在她身上,我看到了新时代教师的形象,看到了新时代教育的希望!因此,我将积极主动向陈敏老师学习。首先,走进她的课堂,学习她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如何巧妙设问,如何开发学生的潜力,以及驾驭课堂的艺术等,这些都是我需要学习的。其次,走进她的办公室,学习她如何吃透教材,怎样对教材进行合理整合,对学生作业如何评价等,避免我平时费力不好看的情况发生,力求事半功倍。另外,多与她交流,多请教,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及时反思,促进自己不断成长。

5.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论文 篇五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个人成长、身心健康和专业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新课程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所以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主动发展,让学校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乐园,一切为了每一位教师的充分发展,让学校成为教师工作与提高的家园是我们学校奋斗的目标。

新课程教学实施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师德水平、教育理念、教学技巧、专业素养等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因此面对新课程,无论新教师,还是老教师无疑都面临着一个专业发展的问题,而有效的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强催化剂,以新课程的实施为契机,以校本教研为平台,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一方面真正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方面更有效地推动了新课程在我校的实施,两者双管齐下、相得益彰,成效显著:

一、领导重视,制度健全,我校成立有校本教研领导小组,教科室负责组织、安排、部署全校教师的教研工作,先后出台了《汇文二中校本教研制度》、《听评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课堂常规》、《外出学习汇报制度》、《领导包学科制度》等,这就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一种全员参与的严谨、浓厚的教研氛围,全校没有一个教师登台授课而不参加教研活动。

重视教师的理论培训和学习,引领教师自觉学习各类专业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更新知识结构,拓宽教育视野,提高理论修养,提升科研能力,促进专业发展,努力培养教师的教育创新精神。引导教师反思自我教学实践,规范新课程观念,领会学科课程的最新理念,理解学科教育的真正功能和深远价值,从理念与操作结合的层面上探索适合我校校情的新课程实施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引领教师在培训中反思,在交流中成长,在反思中深化,在深化中提高,在提高中完善,努力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二、思想引领,价值驱动,激发内需,坚定信念

课改之初,我校领导就意识到老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是决定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校本教研应基于教师的需要,以教师发展为本,充分激发教师的学习主体性,引导教师在校本教研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从而培养教师的教研意识,引领教师自主发展。通过校本培训,协助他们、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提高教师的自主意识,引导教师自己管理自己,自觉地完成任务,自觉地奉献爱心,自觉地追求工作效益。因此,校本培训的关键是要解决教师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所以我校十分强调对教师进行价值引领,注重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激发自我发展的意识和内驱力,使教师产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促使其重视“旧我”向“新我”的演变。

三、创新思路,精选内容,多管齐下,注重效果

校本教研是一种“福利”,而不能成为教师的负担,这就要求组织者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培训内容,在形式多样而又新颖活泼的教研活动中让教师得到提高、收到成效。几年来,我校要求所有教师进行培训,先后派数十人直接参加国家级、省级课程改革培训,并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研讨;市、县优质课观摩活动,进行全校范围内的全员新课程通识培训,内容涉及新课程实施方案、新教育理念、名师名家讲座、课例研究点评、专业技能培训、信息技术培训、外出参观考察等等,这些培训活动或集中,或分散,或全校,或学科组、备课组,无疑都起到统一思想认识、提升从教境界,有力地推进了新课程在我校的实施。

四、立足校本,依托课堂,紧扣问题,夯实基础 整合团体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团体智慧高于个人智慧,并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捷径。

(1)加强集体备课,以教研组为核心,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备课活动。各学科每周定期安排集体备课一次,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各2课时,其他学科1课时。教科室负责检查活动情况、统计出勤并整理备课组上交的活动记录、教案、配餐作业、课件等并将优秀课件上传至校园网供老师们学习、借鉴。

(2)加强互动研讨,教学评价,共同解决教学中重点、难点、焦点问题。每周四第7、8节为教研活动时间,各学科有固定活动场所,包学科领导参加学科教研活动。

(3)推门听课。要求全校教师开放课堂,教师不能拒绝听课者进入课堂听课。全校领导老师都有听课、评课任务。

(4)听课+研讨+反思。利用形式多样的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后组织全组教师评课,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相互交流,共同提高。这样做促使人人都进步,天天在进步,将校本培训的效果实实在在地显现出来。尤其是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老师们基本做到了面对全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五、关注青年教师成长,促进转化,品味成功,共享快乐

青年教师初为人师,面临着重要转化——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化、从知识汲取者到真理播种者的能力转化,因此我校很重视对青年教师培训,不仅有提前进行的岗位培训、制度培训,更有从教信念培训、励志成功培训,关注的就是他们的尽快成长,缩短他们的转换周期。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并定期检查学习笔记,听评课记录,教案等。学科内开展汇报课、公开课,在全校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表彰。同时推举部分青年教师参加县、市级优质课评比。这种“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激励着青年教师爱岗敬业,快速成长,往往一学年甚至一学期不到,就有人脱颖而出、崭露头角。而当他们获得事业的初步成功时,学校领导往往要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及,激发全校教师共同分享他们的成功喜悦,共同享受他们的成长快乐,以激励更多的人走向成功。

六、以教科研为支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学科知识专家,并且学会教育科研,成为学科教学专家。倡导教师做“研究者”,积极承担课题,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阶段性总结,对研究成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最后整理研究成果,总结经验,撰写科研报告和论文,上升为理性认识并加以交流和推广。

近年来我校课题共计:159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41个;市级43个;县级73个。其中十一五课题77个。正在实施的课题15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4个,县级10个。

七、加强常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考核制度。以制度为保障,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加强量化考核,向考核要成绩,要发展。每年评选优秀教研组,优秀备课组。每年举行教师业务考试、教学基本功大赛、教案评比,每学期组织学生评教评学、座谈、问卷调查等。

实践证明,教师施教的成功与否,往往有赖于与学生集体及学生个体建立的良好关系。教师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协调师生关系、活跃教育过程很有必要。这种关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是未来教育的主流。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助于学生养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自主学习的习惯,而且有助于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保证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为此我校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评教评学,对教师职业道德、基本素质、课堂教学、作业、辅导、考试等多方面进行评价。教务处进行数据处理。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任课老师。

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基本功竞赛。2009年组织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大赛(包括粉笔字、即兴演讲、朗读、口头作文、个人才艺等多方面),班主任基本素质大赛(主题班会活动设计、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教育故事、个人才艺等);2010年我校组织板书设计及粉笔字大赛,由教科室负责课间十分钟进课堂拍照,学期末由所有同学科教师进行打分、评比。优秀的板书上传至校园网供老师们参考学习。

新课改以来每年的教师业务考试也改变了原来的单纯做题形式,2009年是教学设计,你最满意的教学片段等,其中美术教师除了美术基本理论,还有美术史,并增加了评画部分;2010年,由教研组长结合学科特点出题,单独进行考试。其中地理学科考试内容为图文转换能力,即出一道地理综合题的读图题,教师阅读出图中的信息,并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联系出高中所学的知识点、考点;并说出如何分析总结、归纳。考试要求是充分阅读图中的信息,要求知识点联系广泛,考点齐全;分析归纳时充分利用材料,分析言之有理,条理清楚、语言得体;注意答题的角度和运用地理语言;物理新课程高考试题,使全组教师对新课程高考的试题特征、考查内容及试题结构有了更直接更准确的认识;生物主要考查教师们获取与处理信息能力、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将生物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并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的能力。构建概念图能力,提示教师教学中注意教材中每个单元“自我检测”中的概念图,主动教会学生做思维导图。

八、成绩:“是金子就会发光。”在我们学校,每位教师都是一粒金子,当通过校本教研的全面打磨后,他们就一定会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发出耀眼的光彩。09-10年优质课统计:国家级 1节,省级5节,市级29节,县级50节,其中齐红梅老师09年8月在全国中小学公开课电视优质课评比中获国家级三等奖;09年3月白志强老师在河北省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活动中获说课组三等奖;王作辉2010年9月参加河北省高中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田翠红信息与学科整合课参加省级评比,张岩省级信息技术课,李静涛省级录像课一等奖。市级优质课09年17节,10年12节,县级09年22节,10年26节,各级优质课选拔参赛80节,青年教师课堂评比46节,其中09年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我校推举的路明蕊老师参加市级比赛,获市一等奖,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推举路明蕊、齐红梅参加市级评比均获市级一等奖。

在全国中学英语教师技能大赛,2009年薛娜荣获国家级二等奖、马艳梅荣获国家级三等奖、王艳茹、徐瑞凤、周华、巢志刚、张杰、费丽婷、于艳艳、王占英、孙艳秀、张丽洁、郑巧裕分别获市级奖。2010年,我校青年教师周华以120分的高分获全市第二名,白艳老师以115分的高分获全市第七名,费丽婷老师以110分的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

最后,我们希望教师职业不应该成为一项红烛般的“悲壮”事业,而是应该成为一项终身发展并能够实现教师人生价值的辉煌专业!

我们希望每一个教师都能够赢得自己的尊严,得到应有的荣誉,实现自己生命的独特价值!在专业上得到更快的发展。

6.立足岗位练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篇六

碾子山区第二小学

为贯彻落实《齐市碾子山区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岗位练兵实施方案》,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深入课堂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本着“面向全体,全员参与、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在全校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教师岗位练兵活动。

一、以理论研修为前提,强调教师反思意识与能力

我们首先做到理论先行。通过集体学习和个人研修等方式学习教学理论和新课程标准等,注重反思和交流。要求教师对照学习内容写出心得体会,自身感悟。做到“三个一”,即每周有一篇教学反思记录在教案上,每月有一篇阶段反思收集在档案袋中,每学期有一份教学案例或随笔、叙事等成果进行交流。这样,既增强了教师的反思能力,又使教师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

二、以基本技能训练为重点,练就教师过硬的基本功

为切实提高教师基本功,使其具有过硬的基本技能,我们做到了教学基本功训练的常态化管理,首先给教师下达了日常训练任务:每周2篇钢笔字、2幅简笔画、1板粉笔字、2幅水笔字,练习朗读2-3篇精品文章,学习2篇教学理论,形成2篇学习体会,写好1篇教学反思,每月有2篇教学叙事或者案例等成果收集在档案袋中。其次,把每周五定为基本功训练日,训练辅导员赵成秋、杨文涛、臧秀颖坚持对教师进行三笔字、普通话和简笔画交替训练指导。同时要求教师学练结合,立足课堂,把课堂作为训练的主阵地,加强自身教学基本

功和教学技能的训练,严格要求自己学练结合,促进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提高。

三、以团队研修为突破口,增强教师的集体合作能力

为了教师岗位练兵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我们着重开展了两个层面的团队研修训练:一是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研修训练,由教研组长担任研修组长,制定本组的研修计划,有具体的研修日程、研修内容以及研修形式,每月最少开展一次研修活动;二是成立学校研修团队即晨曦团队,吸收学校优秀教师为团队成员,每学期开展1-2次的研修活动,交流各组研修成绩,并及时展示学校研修效果。目前晨曦团队成员7人,即张凤仙、杨丽坤、周广霞、王晓惠、曲娜、杨阳、吕明。他们相互欣赏、共同学习,注重从同伴身上汲取营养,从中获得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互为资源的过程出实现共同发展。

四、以课堂教学为载体,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课堂教学大练兵是岗位练兵活动的重点,我们始终以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为着力点,结合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示范课、中老年教师创新课等有效形式,组织全体教师人人上公开课,以教研组为单位从课前研修、课中互评、课后反思等方面全面的开展岗位训练,促进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效率。在课堂教学研修中,我们针对教师基本功和实施新课程能力问题,将教学准备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的训练分散到具体月份,突出各月训练重点。根据不同的训练重点,学校领导包年级深入课堂听课指导,及时发现课堂训练中的主要问题及时改进。每学期,学校领导听课都在40节以上,同

时完成了校长进课堂活动要求。

五、以练兵活动为途径,以赛促练,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1、积极参加教师岗位练兵基本功大赛。2009年9月末至10月初,我们根据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教师岗位练兵竞赛活动的安排在校内进行了初赛。本次初赛分五部分完成:既课堂教学、三笔字、普通话、简笔画、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大比拼中,我们采取自愿报名、评委听课打分的方式进行比赛,我们从15名选手中选出了张凤仙、王晓惠、杨阳、周广霞、李晶、王丹丹6名教师参加了区的岗位练兵课堂教学比赛。10月10日,我们又针对教师三笔字、普通话和教学设计进行了全员竞赛活动,我们还邀请到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周茂成主任参加我们的竞赛活动,三笔字是学校规定内容,普通话和教学设计是以采取现场抽签决定内容的方式进行的。经过近3个小时的比赛,最后推选17名教师参加全区的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和教学设计比赛。

2、积极开展青年教师精彩教学片段展示暨与东华小学教学联谊活动。2009年11月27日,我们一方面为了增强了教师的教学技能,锻炼了教师教学基本功;另一方面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每人8分钟时间,22名教师分别结合自身的教学优势展示教学的某一个片段。每位教师各具特色,精彩纷呈,受到了局领导和进修校领导的好评。同时,在此次活动中我们与东华小学的领导和部分老师进行了教学片段的交流,使城乡教育有机结合,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

3、积极开展校本研修团队展示活动。2009年12月10日,我们

结合区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的研修要求开展了研修活动。本次研修的题目是《关注关键问题的有效教学准备活动》,张凤仙、杨丽坤、吴琼、杨阳、曲娜、王春娟六名教师按照“前期准备、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序列、教材的处理与准备与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方案的形成”这五个备课程序,从“把握学科知识和教材的结构、学习者特征分析、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最近发展区分析和教学序列的确定、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以教育理论为指导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等几大方面展开了精彩的研讨,获得了全区一等奖的好成绩,并被推荐代表全区参加全市竞赛。今年的4月初,我们又充实了周广霞、王晓惠、吕明三位教师,以晨曦团队命名参加了全市的岗位练兵大赛,此次竞赛得到了区教科局、进修校领导、师训部以及中小教部专家的大力支持与关注,赛前曾多次深入我校针对研修情况进行专业指导,在领导的重视下,教研员的指导下,团队教师共同努力合作下,2010年月4月8日,在青云小学经过激烈的角逐,我们最终获得了全市7区中第三名的好成绩。

经过一年多的训练,我们深深的体会到,教师岗位练兵活动有效的促进了教师专业的成长,使青年教师迅速成熟起来。目前,我校有近20名青年教师已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两年来全市的百花杯教学展示活动,语文、数学科均由我校的老师承担,去年的英语科也由我校的李晶老师承担。特别是语文科的识字教学、数学科的概念教学,在教研员马文疏、张艳丽的指导下已经形成了我校特色,受到了全市

各县区同行的关注。本学期,全市教学技能大赛,我校李晶、颜坤、王晓玲、王玫、王春娟等将在5、6月份陆续参加比赛,上周在龙江举行的全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说课赛中,我校的周广霞老师也取得了市级特等奖的好成绩。4月初和中旬,全市的百花杯教学展示,我校杨丽坤、张凤仙又分别参加课堂教学的展示。总之,在各级各类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得到了教委和进修校领导的支持和认可。2009年,我们学校被推荐为市级的教师岗位练兵先进学校。在收获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了岗位练兵活动中的一些困惑,可以说,我们在教师岗位训练过程中还处在相对简单的操作层面,如何使岗位练兵真正的做到与教学紧密结合,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岗位练兵如何真正的激发起教师的积极性,成为教师习惯性训练,这也是我们今后一个阶段要努力完成的目标。因此,我们将继续探索更新更好的练兵途径,努力打造具有过硬教学基本功和专业教学水平的教师队伍,为山城教育事业做出更多的成绩。

碾子山区中小学教师岗位练兵活动

阶段性成果展示暨总结表彰会

交流材料

立足岗位练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7.关注主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篇七

什么是主问题?余映潮先生有过这样的精辟论述:“主问题”是是经过概括、提炼的, 是教师精细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教学的结果, 是一种具有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提问或问题, “是”或“不是”之类的简单应答在它面前无能为力。余老师进一步指出, “主问题”就是阅读教学中有质量的立意高远的课堂教学问题, 是深层次课堂活动引爆点和黏合剂, 在教学中显现着“一以当十”的力量, 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的效果。

余映潮老师教学鲁迅的《风筝》一文设计了这样的三个主问题:一在课文初读阶段:在温馨与和美中有亲情, 在误解与冲突中也有亲情。本文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请自选角度, 说说《风筝》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二在课文教学的进行阶段: (1) 根据课文内容, 说说文中的弟弟。 (2) 根据课文内容, 说说文中的“我”。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弟弟”与“我”进行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理解。三在课文教学的深化阶段:课文中的“情”表现在哪里?举例说明, 每位同学要争取与别人说的不同。

这样的问题设计, 不仅切合文本的特点, 而且有利于形成有效的读写局面, 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的自主学习就不是盲动的, 学生的合作学习就不是表面的热闹, 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就是充满挑战, 有较高的思维含量。

不难看出“主问题”的设计艺术使语文课堂教学走向高效, 换一个角度看, 研究“主问题”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一.促进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修炼。这是形成主问题的基础。当下教师只读教材、教材和练习册的现象比较普遍, 对文本解读的新经验、新成果、新方法涉猎很少, 很难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一线教师可以从孙绍振先生的《名著细读》、陈日亮的《如是我读》这样的文本解读著作中得到启发, 从中获得文本解读的新方法。比如说, 朱自清的《绿》一文, 孙绍振先生就吸纳了余光中先生对朱自清散文“充满女性拟人格”的评价, 解读令人耳目一新。如果你设计一个这样的问题:“余光中先生评价说, 朱自清的散文充满‘女性拟人格’的写法。简单地理解就是朱自清喜欢用女性形象设喻。你从课文中读出来了吗?把你的发现, 作一个分析, 写一段话。”你的课堂教学一定会别开生面。

二.促进教师教学设计工艺的优化。很多的教师承袭从师范院校学来的那一些教学设计的方法, 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事实上, 教学设计的工艺也在发生着变化。主问题设计艺术的研究, 就是一大创新。课堂提问的表述艺术, 是主问题设计中的重点之一。如何使你的表述更有利于学生的学, 更有利学生去研读文本, 读出学生自我, 值得研究, 我们需要改变过去为教为设的言说方式。问题指向的主体应该是学生, 要在怎样让学生活动充分, 积累丰富上下功夫。如教学鲁迅的《故乡》一文, 设计这样一个主问题:“小说以‘我’为叙述者, 叙述中包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 你能勾画出文中表现‘我’的心情变化脉络的语句吗?”如此表述, 问题指向性明确, 学生不仅知道做什么, 还知道怎样做, 学生的最基本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就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形成了。

三.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调控能力的提高。主问题对教师课堂教学调控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尤其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智慧是一种考验。这是形成有效对话的关键。很多课堂的精彩生成为什么擦肩而过, 就是因为教师缺少课堂调控的机智。主问题的一大特点, 就是让学生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思考, 形成个性化见解的过程。交流阶段需要教师恰当的评价和追问, 在评价中引导和启发, 在追问中促发新思考启迪新见解。这样的课堂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也会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王君老师执教《老王》一文, 用理解老王和“我”的生存状态统领教学。因为老师的课堂调控艺术的高超, 使得课堂形成多个师生“思维对峙点”, 掀起一个个教学的高潮。

8.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篇八

一、教师的自觉

专业发展能为教师赢得专业尊严、专业自信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它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教师的自我意识。教师自己有强烈的专业发展需求,就有专业发展的最强动力,教师主动参与到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就能加速教师的专业发展,所以,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自觉实现专业成长。

1.熟记新课标,明确目标与方向

新课标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所作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标准。新课标是教师教学行为的一个指南,是教师教学和考核学生的一个依据。把新课标熟记于心,就能帮助自己把握住教育教学的目标和方向,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2.常读教育书籍,借鉴好经验

最近看到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思想决定成败,细节决定精彩。”教育思想的形成必然有教育理论的内化与支撑。教师认识到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就会多读乐学,从书籍中汲取优良的教学经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展翅,才能更好地展翅翱翔,实现自己专业成长的梦想。

3.多看精彩课堂,分析得与失

多看精彩的课堂是一种有效的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方法。从别人的课中,可以了解他们的教学思想,让自己的思想与之碰撞,一个思想遇到另一个思想就成了两个思想,产生了思维的火花,就会受益匪浅。从别人的课中,可以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然后融合自身的特点和个性,结合学生实际,发展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师专业发展作用很大。

4.做好“六个一”,提高专业素养

六个一即“三年一规划、一年一课题、一期读一书、一期一论文、一期一优案、一期一好课”。教师如果能做到三年做一次长远、近期规划,每学年确定并研究一个课题,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教学的专著,边读边思,写读书笔记,对自己最有感悟的部分撰写读书心得,与同事分享交流;每期写好一篇优质论文;每期精心设计出一份令自己满意的精品教案,上好一堂好课,并一直能坚守目标坚持不懈地实践、探索、研究,教师自身的素养就能大大提升。

二、学校的培养

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直接影响者,也是直接受益者。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学校的培养。

1.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1)年轻教师的培养,每学年初实行新教师与老教师的师徒结对,明确师徒职责,促进徒弟一年站稳讲台,三年独当一面,五年成为骨干。(2)青年教师的培养,帮助其作好职业规划,从“教育科研名师”“教学艺术名师”“教学质量名师”“管理育人名师”四个发展方向中找到突破。

2.搭建学习展示平台

通过三个层次的课堂教学研究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第一层次:组内转转课——常态课人人练兵,充分发挥年级教研组的自主性,每学期每位教师在教研组内轮流上教研课一节,从而达到人人练兵,人人成长;第二层次:校内研讨课——研究课好课多磨,充分发挥学科核心研究小组的带动性,通过新教师汇报课、徒弟汇报课、专题研讨课、青年教师赛课等形式,以磨课、慕课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第三层次:名师示范课——精品课示范引领,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性,特级教师、骨干教师上示范课,专家名师到校上示范课,外出听课教师上汇报课,进行示范引领。

3.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的创设须根据教师的需要。学校充分发挥“教师学习室”“名师工作室”的作用鼓励教师多读专业书籍,名师示范,学在身边。充分运用“领雁工程”“大讲堂”“送教下乡”“国培、市培”“请进来,走出去”等平台,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名优教师。另外,每期可以为教师购买一本属于自己的教育理论专著,一本教师所在学科的专业书籍,提供共学、共分享的学习机会与氛围,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4.以课题研究促发展

课题研究应从学校的整体发展出发,以国家级、市级课题为龙头,教师深入研究区级及以上课题,每位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以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点展开研究,系统构建了序列化的课题研究体系。人人参与研究,做实校本研修,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还可以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沙龙。(1)学校主题式沙龙,每期一主题,组内沙龙,聚智聚慧;校内论坛,精彩分享。(2)分享式沙龙。每一位外出培训的教师归来后将学习所得进行梳理,取其精华以微讲座、汇报课等形式与全校教师共分享、同成长。

5.以记录评价促成长

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能丰富教师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使教师看到自己的成长过程,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明确前进的目标,使教师评价由鉴定性向激励性转变。通过档案袋中内容的交流,还能实现资源的共享,有利于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学校的管理者也可以通过教师记录袋了解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反思前期工作,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依据。教师成长记录袋是教师的成长足迹,是教师成长的“加油站”“推进器”,是教师个性发展的“生长点”。

迷者,师渡;悟者,自渡。有了教师迫切需要发展的内因和学校助推教师发展的外因一起存在,教师就能更好地实现自己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张廷强,王爱香.浅谈新课改下如何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2(03).

上一篇:车间工作服下一篇: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