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计划的实施与评价(共8篇)
1.护理计划的实施与评价 篇一
教学设计、实施、评价三个方面的教学能力的要点:
一、教学设计方面四条标准
正确理解教材;实证地分析学生情况;清晰地确定与表述课时目标;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活动
二、教学实施方面七条标准
教学语言精练、生动;熟练运用板书;恰当运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恰当地提问与有效追问;对重难点内容和学生的反应做出强化;合理调控课堂节奏与内容的走向;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学生.三、教学评价能力方面两条标准
学生的学业评价;具有教学反思能力;
针对自己的一份教学设计,根据《能力要点标准》中的要点,进行对照检视,分析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成功,哪些方面还可改进。
在小学语文《明珠回归》的教学中,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导入:本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第7课《明珠回归》.(板书课题)教师质疑:明珠指的是什么?回归呢? 谁知道香港是哪一年回到祖国怀抱的?今年是香港回归多少周年?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感悟,了解香港回归的历程,重温那庄严的时刻。
3、在阅读中,体会作者详略有致的叙述方法。
问: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达标?
三、自学指导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自由朗读,不允许齐读)1、2自然段,读出香港历史的沧桑感。3-11段读出明珠回归的自豪感 12段读出明天更好的憧憬。
找生读文,纠正错字,指导朗读。
四、自学指导
(二)默读1、2自然段,了解香港被割让的历史和香港回归的历史过程。(3分钟后找生汇报)
1、为什么会出现清政府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2、面对香港的回归,你还想对邓小平爷爷说些什么呢?
3、什么是一国两制?
五、自学指导
(三)自由朗读3-11自然段,重温那庄严的时刻,并完成最后一题,找生汇报。
六、总结
今年是香港回归15周年,看到香港依然保持着高度繁荣的局面,这与邓小平爷爷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分不开的,相信香港的明天会更好。(大家齐读最后一段)
七、总结写法
本节课不但让我们重温了香港回归的庄严时刻,还体会到了作者详略有致的叙述方法,谁来说一说作者哪一部分略写,哪一部分详写呢?
八、当堂训练
阅读课外资源46页,13香港记行
九、布置作业
上网查资料,搜集澳门回归的过程,下节课汇报。
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方面我认为基本做到了1.正确理解教材2.实证地分析学生情况3.清晰地确定与表述课时目标4.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活动。
5、能围绕本课的重点、难点展开教学.但有些地方做的还不够好。比如:
1、没有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上黑板练习等形式,没有进行有效的个别化指导。
2、根据课堂上不可预知的学情,灵活调整教学设计时各环节的时间分配,没有做出取舍。
3、教学时时间不够紧凑,汇报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人们激动的心情这一段没有通过朗读展现出来.
2.护理计划的实施与评价 篇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3月我院分娩后即接受病房母乳喂养健康宣传教育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 共收集样本360例,年龄均<35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n=180)和对照组(n=180)。 两组产妇的平均年龄、平均体重、平均孕周、文化程度及家庭收入等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 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在产妇出院后采用定期电话追踪指导的方法,而试验组除了定期电话追踪指导外,产妇在出院后可随时发现问题并随时电话咨询。 研究者分别在产后7 d内、8~14 d、15~21 d、22~28 d、29~42 d主动打电话询问两组母乳喂养情况。 出院后的指导内容包括心理、饮食、喂奶体位、含接方法、物理方法、乳头皲裂、乳房肿胀等内容[7,8]。
1.2.1心理支持保证产妇生活的规律、心情的舒畅、 心胸的开阔、休息环境的舒适、睡眠的充足等,加强健康宣传教育与母乳喂养的好处、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增进母子之间的感情。重点是对婴儿远期效果的好处,以得到家庭成员的支持,最大限度建立母乳喂养信心[9]。 1.2.2饮食指导哺乳期的产妇是否需要特别饮食? 很多人认为有了婴儿,就应该吃双倍的食物。 整个孕期母体体重应该增加不超过12.5 kg,在产妇分娩后,除去婴儿体重、胎盘重量、羊水、出血等重量约5 kg,剩下约7.5 kg的体重就是为妈妈在哺乳期所需消耗热量做的储备,因此不需额外补充过多热量。 应饮食均衡,食用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适当蔬菜水果,适量汤饮,保证哺乳过程中液体总量充足即可,水份过多反而会影响母亲奶量,所以只有均衡饮食、达到水份摄入量的平衡,才能最大限度的获取各种营养,保证奶量的正常。
1.2.3喂奶体位母乳喂养前,产妇应先给婴儿换上干净尿布、洗净双手、面带微笑、用温柔目光看着婴儿, 给婴儿一种母爱的感觉。 产妇放松舒适,卧位时产妇整个身子侧位,坐位时后背置靠垫,脚下置脚垫;婴儿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婴儿面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 产妇要抱紧婴儿贴近自己;婴儿的头和颈部臀部得到支撑,这才是正确的喂奶体位。
1.2.4含接姿势产妇在进行母乳喂养时,首先用乳头刺激婴儿口唇,婴儿会产生觅食反射,马上张开小嘴寻找;上下唇向外翻,呈鱼唇状时,产妇顺势把乳头和大部分乳晕放入婴儿口中, 婴儿两侧面颊圆圆鼓起, 可看到婴儿口腔上方有少部分的乳晕; 慢而深地吸吮,有时突然暂停,能看或听到吞咽声音,这才是一个婴儿正确的含接姿势。 错误的姿势会造成妈妈乳头疼痛、乳头皲裂、母乳喂养的失败。 因此正确的喂奶体位和含接姿势是非常重要的。
1.2.5物理方法产妇每次哺乳前热敷乳房10 min左右,听一些舒缓音乐,看看婴儿照片、视频,喝一杯热饮(热水、热牛奶、热果汁)等,让家属协助背部按摩,穴位按压(膻中穴、乳根穴),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促进泌乳反射分泌更多的泌乳素,使乳汁分泌更快、更多。
1.2.6乳房肿胀产妇勤换内衣,保持乳头清洁,防止乳头及乳房发生疾病;讲解乳房肿胀的原因,如何避免乳房肿胀,乳房肿胀如何处理,乳房按摩方法及注意事项。
1.3评估方法
产后4周评价:1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所占比例。 2新生儿黄疸指数(正常胆红素值8~ 12 mg/d L)、乳房肿胀( 乳汁淤积在乳房内不能排出, 形成局部硬结)例数、乳头皲裂(乳头表面出现裂口、 浅表溃疡,甚至局部渗血、渗液)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随访结果
产后43 d进行统计, 一部分产妇虽然接受了指导, 但因自身或新生儿的原因不得不放弃母乳喂养。 试验组1例、对照组2例因双胎添加配方奶过多造成; 试验组3例、对照组5例因新生儿生病住院母婴分离造成;对照组另失访3例。 因此,试验组有意义的例数为176例,对照组例数为170例。
2.2两组喂养方式比较
试验组母乳喂养164例、混合喂养10例、人工喂养2例;对照组母乳喂养95例,混合喂养67例,人工喂养8例。 两组纯母乳喂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混合喂养率和人工喂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见表2。
2.3两组黄疸指数、乳房肿胀、乳头皲裂的比较
两组的乳房肿胀率和乳房皲裂率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 < 0.01)。 两组新生儿黄疸指数正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3。
3讨论
母乳是最自然、最安全、最完整、最适合婴儿的天然食物,是任何乳汁不能替代的。 保障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是有足够的乳汁、充足的信心、出现问题时可以得到及时的专业指导。 母乳中包括了婴儿所需的所有营养和抗体,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白细胞、生长因子、前列腺素、低聚糖、维生素、矿物质、脂肪酸、牛磺酸、脂肪等[10]。 丰富的抗体和白细胞可以保护婴儿, 防止感染及过敏;生长因子可以帮助肠道成熟,防止过敏及乳汁不耐受。 初乳是产妇分娩后1周内分泌的乳汁,颜色呈灰白色或淡黄色,黏稠。 由于初乳量少、 颜色不好,所以经常被弃之,但这是错误的做法。 初乳营养丰富,可帮助婴儿排出体内胎粪、清洁肠道、增加抵抗力、保护婴儿健康成长,再少也要让婴儿吃到。 泌乳原理是小儿吸吮刺激乳头上的神经传感器,传感器将信息传送至母亲脑内的下垂体分泌泌乳素和催产素,下垂体接受这个刺激后又反射回乳房产生乳汁[11], 因此下奶快慢和乳量多少是由婴儿吸吮次数多少和吸吮时间长短来决定的,饮食和汤汁类食物是辅助作用。 哺乳过程中忌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蔬菜、水果、牛奶、果汁、汤类适量,保证液体总量摄入足够即可。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肝脏发育不完善、红细胞破坏较多、血中胆红素值升高,表现为新生儿皮肤的黄染、吸吮次数增加、肠蠕动增加。 在前列腺素和低聚糖作用下促进胎便排出,有助于减轻黄疸。 由于母亲喂奶体位和婴儿含接姿势不正确,会导致母亲乳头皲裂和乳房肿胀甚至乳腺炎,如果得不到专业有效的指导会直接导致母亲丧失母乳喂养的信心,不得不终止母乳喂养,造成人为的母乳喂养失败。 母乳喂养的信心来源于有足够的母乳喂养知识和意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12,13]。 专业指导可以帮助母亲在哺乳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得到及时解决,不会因此而放弃母乳喂养,只有在问题早期得到专业有效的指导,才能将母乳喂养坚持到底,避免造成终身遗憾。 初产妇迫切需求产褥期延续护理,尤其是产褥期育婴知识和自我护理知识[14,15]。
有研究显示,50%以上女性都会随着孩子的出生经历一段 “产后抑郁期”,尤其是当今初产妇多为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独生女,依赖性较强, 对各种生活难题心理准备不充分, 均会增加心理压力,此期若观察护理不当,易形成心理障碍[16,17]。 产褥期指导的意义关系到母乳喂养的成功,通过指导可进行追踪回访,有利于更好的指导产妇。
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产妇顺利进行母乳喂养的重要条件。 近年来,母乳喂养优点和好处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提高母乳喂养率成为妇幼工作的重点。 产后产妇本身就是会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存在,她必须面对身心的巨大改变、生活规律的改变,角色的调整和情绪的调整都会影响乳汁分泌和母乳喂养;社会对母乳喂养宣传力度不够、家庭成员和亲戚朋友不正确的传统观念、产假时间短、单位没有哺乳设备和条件、奶粉推销商和广告的介入等社会环境因素也是影响母乳喂养的重要因素。 母乳喂养需要持续、正确、经常的指导和适宜环境,形成母乳喂养的良好氛围很关键。 产褥期母乳喂养的延续指导是整个哺乳期的关键时段, 对婴儿体重的增加、黄疸指数的调整、乳房肿胀率降低,都起到重要作用,有利于解决产妇母乳喂养问题, 增加产妇母乳喂养信心,促进纯母乳喂养率提高。 延续护理服务把预防、保健、专科护理、新生儿护理等合为一体,使出院后产妇和新生儿在家中就可得到专业化指导,避免产后服务从医院到家庭过程中出现脱节现象。
3.护理计划的实施与评价 篇三
【关键词】 产后出血;护理风险管理;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40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733-02
目前在临床上产后出血为孕妇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并且该现象也是孕产妇分娩期一种比较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对孕产妇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据相关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现阶段孕产妇的死亡率呈现下降的趋势,然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依旧不容忽视[1]。本次研究中出于对产后出血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经阴道分娩孕产妇展开分组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汇报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经阴道分娩孕产妇,共抽取132名,在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后,每组66名。对照组中孕产妇的年龄21-39岁,平均(29.6±12.5)岁,初产妇42名,经产妇24名,早产13例,足月产53例;观察组中孕产妇年龄22-39岁,平均(28.7±13.1)岁,初产妇41名,经产妇25名,早产14例,足月产52例。研究对象年龄、产次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比较价值。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将抽取的研究对象按照1:1的比例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对其在围产期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一组为观察组,对其在围产期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这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指标包括有:产后出血量、护理满意度等。
1.2.2 护理风险管理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措施包括:①定期展开风险护理教育,对风险意识进行强化。与临床实践经验相结合,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定期召开护理安全分析会议,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所存在的隐患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实施相应的解决措施。②对护理工作方式进行改进,合理增加人力投入。针对该科室夜间急诊多,工作较为繁忙等现状,结合过去所存在的问题,应对1人值班制予以取消,合理增加人力的投入,对全程助产陪伴分娩以及2人值班制予以实施[2]。③对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进行识别与评估。对风险进行识别为实施风险护理管理的第一个环节,对可能引发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进行准确识别。对多产、多孕、曾多次宫腔手术、疤痕子宫、产后出血史、子宫畸形、子宫肌瘤、血液病,宫缩乏力产程延长等一些高危因素应存在较高的预见性,做好预防工作,对产妇的体征进行密切的观察,一旦发生异常及时报告,并展开合理处理。④对紧急抢救预案予以建立,对风险处置工作予以加强。对急救仪器设备和相应的物品管理工作予以加强,抢救物品以及器材均应有专人进行负责,并且进行定期的消毒与保养,对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予以详细分工[3]。
1.3 效果评价 ①对产妇的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采用容积法进行测量统计。在胎儿娩出后便将聚血器放置在产妇的臀下,对阴道血进行接量。②在产妇出院前1天对其展开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有护士长对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估。
1.4 数据处理 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χ±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后出血量比较 经统计发现,观察组产妇产后24小时出血量为(313.78±25.79)ml;对照组为(421.37±28.31)ml。显然对照组高于观察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 统计发现,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者32例,基本满意者28例,不满意者6例,满意度为90.91%;对照组产妇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者15例,基本满意者37例,不满意者14例,满意度为78.79%。显然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2。
3 体会
临床上所谓的护理风险管理,是将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后的消极处理转化成护理危险事件发生前的一种积极预防。产后护理的服务对象为健康人,在出现产后出血之后所引起的直接后果为休克,需要进行紧急的救护,稍有一点的疏忽或者是延误便会导致产妇死亡等一些严重的不安全事件发生,所以应该对做好预防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使护理风险得到有效地回避,关键便是使护士防范风险的意识以及能力能够得以提高[4]。因此应对护士进行护理风险教育工作予以加强,使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能够得到强化,对风险控制予以加强,对助产人员的业务素质以及技术质量进行有效的提高,对产后出血风险识别能力以及评估能力予以增强,从而使对产后出血风险发生前的预防以及在风险事件发生后的科学应急处理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最终实现降低产后出血量[5]。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产妇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结果发现,观察组孕妇的产后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十分显著(P<0.05)。这一结果对以上结论予以了证实。
由于人力投入增加,可以使各项护理服务到位得到有效保证。助产士通过对产妇的情况进行详细评估,能够对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早识别,从而作出具有高度的预见性评判,展开治疗性的交谈,让产妇以及家属能够对事实给予正视的态度,在理解与配合情况下能够对风险予以主动接纳,护理人员尽量对产妇及家属的知情同意需求予以满足,使护患关系融洽[6]。研究中从表2我们得知对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后较对照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发生率明显的提高,没有发生护理纠纷与投诉,使医院的整体形象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罗力,徐辉,曹玉屏,等.进一步降低我国孕产妇死亡率的政策思考[J].中国妇幼保健,2009,17(21):392-393.
[2] 缪卓慧,王惠珍.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8,19(10):1982-1983.
[3] 陶曙.護理文书质量控制3个环节实施效果评价[J].南方护理学报,2010,12(14):185-186.
[4] 李晓惠,邹晓清.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8,40(25):375-377.
[5] 李加宁,宋燕宾.建立护理风险管理机制确保护理安全[J].南方护理学报,2009,11(29):157-158.
4.护理计划的实施与评价 篇四
(一)临床对比试验策略设计
为了检验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中的实际效用并探究其广泛深入开展的可行性,我院特在7月到11月在急诊科就诊的患者中选取了120名患者为基本试验对象。试验采用的是变量制约法,120名患者中有男患者78名,女患者42名,所选取的患者样本拥有正常的精神状况,除所接受治疗的生理指标异常之外,其余均无特殊情况,而其他基本状况如文化程度、年龄、婚否等均无统计学作用,即P>0.05,保障了试验研究的科学性与客观性。
首先需要将120名患者以性别为基本区分项进行分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的总人数均为60人,其中男性患者39名,女性患者21名。在为期一个月的试验对比阶段,两组除护理方式的区别外,其他变量均需保持一致。即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而试验组则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时,有一些是作为客观标准的,即以护理人员的个人素养与整体医护环境的营造为主,要求护理人员热情大方、仪态端庄、体贴周到、语言和蔼,医护环境安静、温馨。除此之外,优质化理念要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始终,包括对患者的基本叮嘱,如多加锻炼、注意饮食以及后期的按时复诊等。同时,优质护理服务还需要注重的一点就是人文关怀,尊重患者的隐私。
二、关于推进急诊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相关策略倡议
(一)动员全体医护人员,在急诊科树立起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
通过临床对比试验,我们能够清晰地了解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急诊科室的重要性,而具体工作开展的`必要前提就是动员全体医护人员,在急诊科树立起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例如召开临床试验总结大会以及优质护理服务深入开展的动员大会,使全体医护人员都能够了解到基本的内容与精神,特别是对于某些对此有抵触情绪的医护人员要进行重点培养与动员。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起优秀示范模式,从而对其他医护人员起到激励作用,从而能够促使他们转变传统的护理理念。
(二)通过定期组织培训,提升急诊科医护人员的专业护理水平
优质护理服务的推进首先需要的就是一批具有专业护理水平的医护人员,因此就需要定期组织培训工作,提升医护人员的整体素养,培训的形式也是多方面的,例如专家讲座、优质护理知识竞赛以及情境演示等。由于护理工作的实践性与操作性很强,所以单纯的培训只会是“纸上谈兵”,因此,在完成培训之后,一定要注重让医护人员在临床护理中加以运用,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善,更加满足患者需要。优质化护理,要体现“以人为本”,将患者的需求摆在工作的核心地位,切实体现关怀与爱,营造温馨、舒适以及安全的环境。
(三)优质服务贯穿始终,并在过程中融入人文护理与人文关怀
急诊科不同于其他科室,每天面对着众多的生离死别,将优质服务贯穿于始终,还体现在对于即将走完人生旅程的患者要给予更多的温暖与关怀,不让他们感觉到孤独。除此之外,要更加注重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避开因医护人员操作不当而引发的患者的人格尊严以及个人隐私受到不必要的侵犯。整体上而言,优质服务就是为患者营造一个平等的和谐的就医与康复环境。
三、结语
以急诊科为试验科室,通过基于护理方式的变量制约试验,以及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科室而展开的相关活动,可以看出医院所提供的更加满意、更加优质、更加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深得患者喜爱,对于患者满意度的提高以及患者病情的康复都是大有裨益的。而优质化的护理服务也切实体现了医院护理工作的高品质与丰富内涵,是医院良好形象树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一定要在急诊科室甚至是全员深入且持久地推广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与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梅.急诊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32(16).
[2]周玉英,聂敏.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评价[J].西部医学,,24(9).
5.护理计划的实施与评价 篇五
麦丽梅 黎晓渝 李芳红 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
【摘要】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在携带PTCD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番禺中心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携带PTCD管出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予电话随访及延续护理干预。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作为主要指标,在患者回院复诊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实验组SAS得分为(48.63±2.0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7.96±2.6分),(t=2.28,p<0.05),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以缓解患者出院后焦虑情绪,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ntinu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hospital carry PTCD tube application effect.Methods: select panyu center hospital from May 2013 to May 2014 carry 60 patients with PTCD tube out of the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respectively to the telephone follow-up and continue nursing intervention.Scores by self-evaluation of anxiety scale(SAS)and its complications as the main index, the patient back to the hospital visit to evaluate intervention effects.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SAS score(48.63 + 2.09)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47.96 + 2.6),(t = 2.28, p < 0.05),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p < 0.05).Conclusion: the continue nursing can relieve anxiety after patients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reduce the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关键词】
延续护理 PTCD管 出院患者
【Keywords】
Continue nursing
PDCT tube
Discharged patients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是指在影像设备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并置入引流管,使胆汁流向体外或体内(十二指肠)的一系列技术,主要用于解除各类的胆道梗阻的治疗,PTCD术不但能解除胆汁瘀滞,其建立的通道(PTCD管)也是胆道良恶性梗阻病变后续介入治疗的基本入路[1],大部分患者留置管道时间非常长,有的甚至终身带管。由于PDCT管对后续治疗十分重要且其护理需要专业性指导,因此在患者出院后给予延续护理非常必要。延续性护理服务由护士主导,多学科团体共同参与,在同一医疗机构内部或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或照顾者提供连续的、协调的、无缝隙的照顾[2]。本研究初步探讨了延续护理在PTCD术后携带PTCD管出院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求进一步指导此类患者的护理工作。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番禺中心医院)行PTCD术并携带PTCD管出院的患者60例。入选标准:PTCD管留置1个月以上;表达和沟通能力良好,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36岁-72岁;胆管癌28例,胰腺癌25例,肝癌12例,化脓性胆管炎5例。将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延续护理组各3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状况、家庭经济水平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施住院指导、出院指导、出院后电话随访,根据情况实施健康指导。延续护理组实施住院指导、出院指导、出院后延续护理干预。延续护理实施具体方法:(1)成立延续护理小组,由2名介入科医生和3名有专科经验的护士组成。制定工作流程和延续护理服务方案,做回访记录表,对小组人员进行培训。(2)干预时间:患者出院后至少每周一次电话回访、回院复诊时回访一次,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增加回访次数。(3)回访方式:电话回访和回院复诊时现场回访。(4)干预内容:包括饮食指导、活动指导、自理照顾指导、用药指导、心理疏导、PTCD管护理等。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现场的健康宣教,包括用药、饮食、活动、管道护理知识等宣教;出院指导:派发健康小册子,宣教用药、饮食、活动、管道护理知识,并发症观察,向患者和家属现场演示并教会引流管的维护方法,考核合格方能出院,包括管道固定、保持引流通畅挤压方法、引流管换药、防脱管注意事项等;出院后至少一周电话回访1次,内容:管道自理、管道固定方法、引流管挤压方法、引流管周围皮肤清洁情况等;引流液颜色、量及性状观察;倾倒引流液方法;活动指导:活动方式、时间、活动量等;心理疏导;服药指导;复诊指导。
1.3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1)并发症:①导管滑脱,导管完全从腹腔脱出;②导管堵塞,坏死组织将管腔完成堵塞,挤压后无引流液引出;③周围皮肤感染,皮肤出现皮疹、瘙痒、疼痛、皮肤糜烂、继发感染等;④腹腔内感染,胆汁培养有细菌生长[3]。(2)焦虑自评量表(SAS):由Zung编制,共20个自评项目,每个项目采用1-4级评分法,量标准20个项目分数相加得到粗分,将各题及总分的原始分数乘以1.25即各题及总分的标准分。标准总分<50分表明无焦虑,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4]。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8.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D)表示,配对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的比较采用x2检验,小样本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延续护理显著降低PTCD术后带管出院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
对PTCD术后携带PTCD管出院的患者行延续护理干预后,将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延续护理组并发导管滑脱、导管堵塞、周围皮肤感染及腹腔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6%、3%、0和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0%、27%、13.3%、16.7%),(P值均<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对照组 延续护理组 x n(%)n(%)导管滑脱 6(10%)2(6%)导管堵塞 8(27%)1(3%)周围皮肤感染 4(13.3%)0(0%)腹腔感染 5(16.7%)1(3%)2.2 延续护理显著降低PTCD术后带管出院患者的SAS量表得分
对两组患者进行SAS评分,发现延续护理组给予延续护理干预后患者的SAS评分为(48.63±2.09),显著低于延续护理前(54.23±1.97)(t?p?);而观察组干预前后的SAS评分分别为(52.23±1.76)、(47.96±2.69),(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AS得分的比较(分,(∏±s)
分组
例数
SAS 评分(x± SD)
对照组干预前 对照组干预后 30
52.23±1.76 47.96±2.69 2.28
<0.05
t
P P 延续护理组干预前 延续护理组干预后 3.讨论 30
54.23±1.97 48.63±2.09 3.47
<0.01 3.1延续护理有利于降低带PTCD管出院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有研究发现在出院患者对延续护理服务需求中管道维护约占68.31%文献出处,分析原因可能为:各种管道在临床应用广泛,随着临床床位周转率的提高住院时间逐渐缩短,患者病情稳定后即出院,大部分患者因身体机能未恢复或后续治疗需要带管出院[5],因此提高患者PTCD管护理知识,降低PTCD管并发症是护理的重点内容。本研究结果显示,延续护理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可能对照组粘帖胶布没有定期更换粘性减少、固定方法方法、在床上转身时和下床活动时引流管处理不正确而导致管道滑脱;引流阻塞由于没有每天从近端向远端反复、多次挤压引流管所致;腹腔感染是由于没有及时发现引流管阻塞,没有及时回院处理而导致;引流管口皮肤感染是由于没有及时清洗穿刺口和更换敷料而导致。延续护理组通过出院后延续护理,每周电话回访、回院回访,通过反复指导,解除患者或家属在护理过程的疑问,使患者或家属及时获得导管维护知识,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护理方法,提高患者或家属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降低引流脱管、堵管、腹腔感染、穿刺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
3.2 延续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焦虑情绪
人对事件的消极解释或错误认识会引起焦虑,过强过久的焦虑会导致心理障碍。对疾病及管理知识的缺乏、长期置管带来的身心不适是引起带管出院患者焦虑的主要因素[6]。实施延续护理后,延续护理组的焦虑得分显著下降(p<0.01),分析原因如下:首先,延续护理组的工作人员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了专业的护理知识,使健康教育工作在患者住院前后能连续、协调地进行;其次,工作人员注重心理方面疏导,缓解了患者心理上由于知识缺乏导致的重负,与患者建立了融洽的关系,使医患信任度提高;此外,工作人员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心理问题,有针对性给予医疗处理及心理支持,提高了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从而有效地控制了不良的情绪。4.结论 延续护理是医院护理服务的延伸,可以帮助患者解决出院后所碰到的护理问题,避免从医院到家庭的过渡中出现脱节,帮助患者解决出院后护理支持不足和自我护理知识不足的问题。延续护理在携带PTCD管出院患者中实施,能有效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生活质量,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6.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实施计划 篇六
(一)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合理利用人力资源
1.根据卫生部的床护比要求,充实临床一线护士数量,最大限度地保障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配置,使临床一线护士占护士总数的比例达到95%以上
2.结合实际,探索实施护士的分层次管理,采用以临床护理工作量为基础的护士人力配置方法,依据岗位职责、工作量和专业技术要求等要素实施科学调配,最大限度保证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应用,不断提高我院护理组织管理工作的能力。
3.优化示范病房护理人员结构,推选服务态度好、业务精湛的优秀护士充实到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增加护士配比,根据实际需要每个示范病房增加2-9名护士,确保高质量完成临床护理工作。
4.增加陪检人员、护士微笑迎接,主动介绍、引导病人各种检验、检查。
(二)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1.在省规范的基础上,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健全我院临床护理工作规章制度、疾病护理常规和临床护理质量评价和考核标准。
2.全面实行护士岗位责任制,制定并落实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规范临床护理工作流程,明确质量标准。
3.根据卫生部文件要求,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进一步落实护士绩效考核制度,科学调整护士绩效奖励分配方案;除根据护士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的数量、质量外,将住院患者满意度列入护士的考核项目,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晋升、评优相结合。
(三)切实落实基础护理职责,改善护理服务
1.认真组织临床护士培训和学习基础护理项目及工作规范,履行基础护理职责,规范护理行为,改善护理服务
2.严格按照分级护理标准落实各项措施,包括为患者实施的病情观察、治疗和护理措施、生活护理、康复和健康指导等内容
3.护士护理患者实行责任制,确保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密切护患关系。
4.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减少和取消患者家属承担患者生活护理,减轻患者负担,保证护理质量。
(四)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理念,丰富工作内涵 1.确定外科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试点单位。
2.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倡导亲情化服务观念,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
3.结合科室的特点,不断丰富和拓展对患者的护理服务,在做好规定护理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根据患者需求,提供全程化、无缝隙护理,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4.改进和优化出入院流程,为患者提供及时、便捷的入出院服务。
5.按卫生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标准及分级护理要求,检查和落实各项护理工作。
6.根据情况取消陪护,外科科室先行试点,最终实现无陪护目标。
7.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主动为病人服务,开展心理咨询指导、个性康复训练指导等特色护理服务。尽可能为病人提供各种生活上的便利,协助病人解决困难,推出不同特色的服务措施。
(五)高度重视创建工作,保障措施到位
全院职工要高度重视示范工程活动,把此项工作做为医院抓服务、树形象的重要契机,相关的职能部门应给予必要的支持,将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视为全院性的工作,动员各方面力量为落实临床护理工作目标提供支持和保障。
1.成立物流小组,负责陪检,取送标本、化验单,收送加床、陪护床,预约检查等跑外工作,保证护士不离开病房(如条件不允许可先满足示范病房需求)。2.后勤保障部建立巡视机制,主动发现、解决各种设备存在的问题(水、电、、仪器、门、窗、桌椅等)。
3.物资保障:增加和更新相关的护理用具、设备。
4.营养配餐室支持:解决治疗饮食需要,增加饮食品种,集中配制、保证病人营养需求。
5.保洁公司承担工作人员办公、生活区域的卫生保洁工作;病人出院后的床单元保洁、被服更换。
(六)完善临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质量
1.完善临床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进一步细化和量化考核指标,从制度上保证护理工作的落实,让患者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试点病房制定符合专业特点的创建计划、目标任务和实施措施,护理部制定示范病房统一管理规范。
2.护理部与临床科室建立落实基础护理的问责制,建立示范工程活动专项质量考核制度,根据活动的进程分阶段进行检查和考核,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3.取消不必要的护理文件书写,简化护理文书,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和采用表格化护理文书,确保临床护士每天书写护理文书时间原则上不超过半小时。
(七)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实施步骤(共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筹备、启动试点病房阶段(7月1日-7月15日)
成立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在全院范围内进行动员和宣传,制定宣传主题、宣传栏、营造创建活动氛围在原有亲情化服务示范病房基础上,推选2病房参加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活动的试点工作。
第二阶段:制定标准、流程、方案(7月16日-7月31日)
以卫生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病房标准为基础,按照示范工程活动原则要求目标,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医院创建计划、内容详实、措施完善的工作方案。将工作进行细化分解,责任落实到科室和个人。
第三阶段:组织实施阶段(8月1日-8月30)
按照创建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对照规范标准要求,全面落实各项护理工作涵盖的内容。在活动中,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对于存在问题,及时整改,不断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第四阶段:总结、整改、大型启动阶段(9月1日-9月30日)
在此阶段要加强院内自检和结合监督的作用,举办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全院大型启动,聘请上级行政部门领导及兄弟医院进行一次阶段性小结,肯定成绩,查找差距,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进行持续改进,直至达到创建示范病房活动标准。
第五阶段:验收和总结阶段(2012.5月1日-5月31日)
组成活动领导小组成员为主的检查对试点病房创建工作惊醒全面检查验收;试点病房要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评价活动开展情况,内容包括:主要体会、经验、成绩、不足、改进建议等。
准备创建示范工程活动的相关材料,申报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为迎接上级行政部门检查。
院内外反响良好,在示范工程活动中,取得显著成绩的达标病房和表现突出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护理人员优质服务规范 2010年07月12日 中护网
护士长在处理病人反映的问题或投诉时,态度应诚恳、耐心、冷静、客观,以“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为准绳,努力消除误解,化解矛盾,促进护理人员服务质量的提高,让患者满意。
病区护士长对每个住院病人都应做好自我介绍:“我是XX,是该病区护士长,负责全科的护理工作,您有什么需要请随时找我,如果有不满意的地方,请向我提出来,我们将尽力满足您的要求,希望我们的服务能让您满意!” 您好,我是护士长XXX,我们一定会认真听取和改进的。四 服务行为
(一)护理人员行为规范
1、热爱专业,尽心尽责,发扬细心准确、热情体贴的优良作风,切实做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和整体护理。
2、努力钻研业务,对技术精益求精,更新护理知识,开展新技术,不断提高护理业务水平,更好为病人服务。
3、医护密切合作,认真执行医嘱,按时巡视病人,细致观察病情,认真准确交接班。
4、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预防差错事故发生。
5、热情地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医院的规章制度、疾病防治、保健方面的知识,保持病房良好秩序和整洁肃静的医疗修养环境。
6、尊重领导,团结同志,互相支持,密切配合。二)行为细则 1 仪表
⑴仪表端庄,服装合体,整洁,干净,无破损,纽扣齐全,着统一工作装、鞋和帽,挂牌上岗;护士服下摆在膝下,裙摆不可露在工作服外;夏天应穿肉色丝袜(长短均可),不可穿彩裤彩袜,奇装异服。
⑵头发应保持清洁并梳理整齐,前面不过眉,后面不过肩,统一用黑色发网,不得染怪异彩发,梳怪异发型,不得用过于醒目的发夹,头花。
⑶工作期间不得配戴戒指,耳环,手链,手镯,脚链等饰物;鼓励淡妆上岗,修饰得体,不画浓妆,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
⑷面带微笑(根据现场情况),语言文明,自觉的使用文明用语,提倡多讲普通话,对病人关心,体贴,多使用鼓励的语言。
⑸注意行走,坐立,站立姿势,使用好体态语言,工作场所不得大声喧哗,做到四轻(走路轻,关门轻,说话轻,操作轻)。
院质量万里行检查项目总结
年CHA患者安全目标
: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提高用药安全
严格执行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程序,做到正确执嘱
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严格执行手卫生,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部主要是按照上述10个目标,对于全国的28个省来同步检查。
部的检查内容:
严格按照护士条例,实施护理管理工作。查阅护理部资料,实地抽查病区(按照护理部提供的花名册来抽查上岗情况)护士独立从事护理,是否取得了护士职业证书。是否有无证人员上岗现象。
查阅护理部资料,查看护士上岗在职培训及落实情况,并到病区检查。看病区2年——2008.2009的在职培训计划,并且查看病区的计划是以落实,是否体现出是按照梯队来进行培训的。专科培训是否有专科及专科的深度,专科护士的培训,如ICU,急诊室,手术室是否有专科,医院是否进行了培养)
查阅护理部资料,确定床位与护士的比例是否在1:0.4,ICU是否在.5-3(在病房查阅排班表,科室编制床位,开放床位,将它们进行比
合同护士和正式护士是否实现了同工同酬,(在病区根据护理部的资询问了正式护士和合同护士),查2009年1-10月护士的离职人数,得护士职业证书的人员。
人力资源的配备情况。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中专,大专,本科,研所占医院的比例。
医院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是否健全。三级医院是否有三级管理体制,医院是否是二级管理体制,是否真正做到了管理。护理部,病区是否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职责,疾病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护士对核心制度的掌握情况。如分级护理制度,疾病护理常规的掌握。
现场考核各项操作的掌握情况。如简易呼吸器的操作,心肺复苏的操ICU 的护士对呼吸机的操作。
护理部职能是否得到很好的落实,如是否可以根据全院的工作量,对的护理人员的配置和调配。
查阅护理部工作计划及落实情况。2年的资料,并进行比对。是抄袭或者雷同的部分,落实率达到的百分比。
查看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有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其管理计划和落况。
护理质控是否到位,是否有反馈,出现问题后,是否有追踪。
是否建立了护理不良事件的主动报告制度。建立后,是否有上报制度,定期有分析,总结和讨论。是否对不良事件有分类管理,监测和分析。分类为:给药差错,跌倒,压疮,管道脱落,坠床,意外事件等。
不良事件是从什么开始的,监测的种类,2008-2009一共发生了例数。如普外和神经内科,一共发生了多少例。
病区检查内容:病区的各项制度是否健全。护理岗位职责是否按岗设疾病的护理常规,是否按照疾病进行设定。疾病擦作常规,护理质量,核心制度——如,分级护理,医嘱查对,交接班,护理差错管理制度,护士对核心制度的知晓情况。
重点科室的护理不良事件,如ICU,急诊室,手术室,卧床病人多的内外科等进行了不良护理质量的现场检查。
检查护士长对护理质控的考核情况。科室是否每月有护理质控,根据的问题,科室是否有分析,整改,是否可以体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查看病区一级护理是否到位。询问家属,护士健康教育的执行情况,工作是否到位,抽查护士,询问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的10知道,以病人的疾病护理常规.毒麻药管理,药物管理——急救药,常规药,高危药的管理。高危药放在冰箱,是否也有标示。
治疗和特殊检查前,辅助检查前的告知情况。病区环境是否整洁有序。排班是否合理,如是否有一个护士值全夜班的现象。核对排班表和交。
现场提问:ICU——如何执行口头医嘱,急诊——分级护理
CU的实地检查,是否有护理管理的相关制度,疾病护理常规,护士掌握危急重病人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护理,查看护士是病人实行了正确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管理等。根据医嘱,护士是否能够正确实施治疗,给药,准确记录出入护理记录。护士对重症监护仪器设备的应用和管理。如,呼吸机的使况和对病人的管理情况。能否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
急诊考试操作,心肺复苏术。
:
护理部职能的落实,责、权、利是否统一。
全院护理人员配备情况
护士准入管理。(新护士的准入)
护理核心制度的落实。(患者识别制度,三查七对制度,腕带识别制病房和手术室的交接制度,流程和记录情况)
护理工作质量控制。是否实在,体现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是否把隐患消失在最小范围。
培训的情况。护理部和科室梯队培训和专科护士培训及深度,是否和同步。
基础护理质量及落实。基础护理是否到位,到底是谁在做。
来源:重庆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
日期:2009-11-18 10:55 北京积水潭医院护理部五年规划
来源:护理部 2008.07.11
一、科室建设
1、提高护理部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及专业水平。
(1)使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及临床护理能力均具备较高的水平。
(2)本科以上学历。
(3)年龄25——45岁。
(4)具备中级以上职称。
2、重新修订护理工作手册、护理工作制度、各科护理常规、护理操作流程,细化岗位职责及准入制度。
3、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配合人事处完成护理部管理人员的各岗位测评工作,使护理部人员的职责明确,工作落实到位。
二、护理管理
1、护士长的管理争取实现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2、2008年重点科室的护士长均要达到本科以上学历,主管护师以上职称,其它岗位护士长均要达到专科以上学历,主管护师以上职称。
3、护士长任命继续引入竞聘上岗机制,并做好护士长管理岗位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4、每年做好护士长考核工作,争取做好量化考核,做到末位淘汰制。(分值量化考核)
三、临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
1、配合人事处完成回龙观新院区临床护理人员的定岗及配编工作。
2、配合医院人事处完成本院区的病房调整及人员调整工作。
3、临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达到卫生局要求的人员配编的标准。
4、争取在五年内全院护理人员职称比例达到合理配置。
5、全院护理人员在2010年均要达到大专学历水平。
四、临床护理质量
1、根据卫生局护理质控标准,检查落实护理质控工作;重点检查六项护理质控的达标率(基础护理到位率、消毒隔离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护理操作合格率、护理服务质量满意率)。
2、继续加强护理风险防范的管理及护理持续改进工作,规范护士行为,将护理缺陷降到最低点。
3、目标:在五年内使护理质量及服务质量达到全国一流护理水平。
五、护理人才培养目标
1、临床护理本科生及护理骨干做为重点培养对象,细化培养目标;使其在全科护士的基础上达到学科带头人的目标。
2、护士长及护理骨干在护理科研及学术上成为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
3、规范护理人员轮转制度;底年资的护师在科内轮转,高年资护师在ICU、CCU、急诊轮转,达到全科护士的目标。
六、护理科研及护理教学
1、提高护理论文的质量,增加投稿率;争取使护理科研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制定临床带教老师的准入制度及师资的职责;加强对师资的培训管理,使临床带教老师达到北京大学护理学院的教学水平。
3、五年内争取获得北京科协的科研基金。
七、护理学术
1、护理管理人员在五年内争取成为中华护理学会各专业学术组的委员或主任委员。
2、护士长在五年内争取成为中华护理学会北京护理学会各专业学术组的委员或主任委员。
7.护理计划的实施与评价 篇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ICU 2011年5月至2012年7月机械通气患者32例, 其中男性21例, 女性11例, 年龄17~82岁。按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16例。多发性创伤9例, 外科手术后15例, 慢性肺部疾病合并呼衰3例, 其他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疾病诊断、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32例患者在镇静镇痛下行机械通气, 模式均为同步间竭指令+压力支持 (SIMV+PSV) 。对照组患者给予持续镇静治疗, 选用咪达唑仑5~10mg/h或丙泊酚50~150mg/h持续静脉泵入, 使患者镇静评分达到3~4分。实验组在患者病情稳定的基础上实施每日唤醒计划, 即每日定时暂时停用镇静药物, 使患者能被唤醒, 然后重新以原来剂量的一半开始给药并滴定至需要的镇静水平。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成功撤机、住院费用情况。其中ICU住院时间指在重症监护室的时间, 不包括住在过渡病房的时间。撤机成功标准为停机2 4~4 8 h未出现呼吸窘迫, 患者感觉舒适, 心率、呼吸无明显增加, 血气分析无酸中毒和低氧血症。
1.4 镇静评分标准 (Ramsay) [2]
1分:患者焦虑、躁动不安;2分:患者合作、有定向力、安静;3分:患者仅对指令有反应;4分:嗜睡, 轻叩眉间或大声听觉刺激反应敏捷;5分:嗜睡, 轻叩眉间或大声听觉刺激反应迟钝;6分:无任何反应。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5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 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和表2。
注:P<0.05
χ2=4.800, P=0.028<0.05
3 护理
3.1 循环功能监测
丙泊酚、咪达唑仑对心血管系统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常见的并发症是低血压。持续静脉输入咪唑安定、发生低血压者占2.1%~14.3%[3]。所以使用初期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变化。必要时行动脉穿刺置管, 监测有创血压的变化。在镇静期间依据血压变化酌情调整丙泊酚、咪达唑仑的用量, 以保持血液动力学稳定。丙泊酚、咪达唑仑对通气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严密观察患者的自主呼吸情况, 包括自主呼吸潮气量、分钟通气量等根据动脉血气分析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本组32例患者发生低血压7例, 排除其他原因后减少药物剂量, 快速补液20min后6例好转, 1例经过补液后血压仍低, 按医嘱使用多巴胺后血压维持正常。
3.2 每日唤醒期间的护理
白天实施每日唤醒计划时专人护理, 观察患者的神志、感觉与运动功能、基本的生理防御反射, 心率、及波动幅度、脉搏次数及强弱、呼吸频率等。妥善固定气管插管, 严密观察气管插管的刻度。若患者完全清醒, 护士可通过面部表情、卡片、手势、动作模仿、图片示意等多种形式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 告诉患者呼吸机治疗的意义及重要性, 取得患者配合, 消除其恐惧与焦虑心理[4]。适当解除肢体约束, 鼓励其肢体运动, 但要加强监护, 防止意外拔管。本组无1例发生意外拔管。
3.3 呼吸道的管理及监测
镇静患者的呼吸道纤毛运动消失, 肺的自洁能力降低, 肺部分泌物不能排出, 增加了呼吸道阻塞和肺部感染的机会。因此加强呼吸道管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很重要。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 应分开抽吸口鼻腔与气管内的分泌物。使用一次性吸痰管, 吸痰管的直径应小于导管内径的1/2, 吸痰时间<15s。酌情给予振动排痰机应用, 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必要时可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协助吸痰。观察呼吸机的工作状况、使用模式、参数、人机协调情况保证呼吸机正常运转。注意观察用药后呼吸动力学变化, 如气道峰压、平均气道压及吸气、呼气阻力是否改善, 及时处理报警信号[5]。本组3例发生痰液粘稠, 痰位置深, 不易抽吸, 气道压力升高, 协助医生给予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后, 呼吸机报警消失。
3.3 撤机的护理
每日唤醒期间评估患者咳痰能力, 有无撤机指征, 采用程序化撤机。在脱离呼吸机前采用SIMV+PSV模式, 因为应用PSV可减少患者克服自身胸廓及肺泡弹性回缩力所做的生理功能, 防止呼吸肌疲劳, 有利于撤机。停机后加强气道湿化, 微量泵持续泵入0.45%生理盐水4~6m L/h。拔出气管插管前应评估患者咳嗽的力度、有无过多的分泌物和需要吸痰的频率, 当对患者评估的结果表明拔管的风险较小时, 应立即拔管。拔管后给予雾化吸入, 督促患者咳痰。停机24~48 h患者感觉舒适, 心率、呼吸无明显增加, 血气分析无酸中毒和低氧血症, 表示撤机成功。本组32例患者有15例一次性撤机成功, 5例2次撤机成功。
3.5 加强基础护理
0.05%碘伏和2.5%碳酸氢钠交替做口腔护理, 每日两次, 床上擦浴每天一次, 留置尿管者每日两次会阴擦洗, 使用抗反流尿袋, 每周更换一次。使用气垫床, 定时翻身, 每2h帮助患者变换体位, 保持床单元整洁、干燥。被动肢体功能锻炼, 以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本组病例无1例发生压疮。
4 讨论
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 镇静剂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对气管导管和有害刺激的耐受, 能够减轻患者焦虑不安的情绪, 使患者易于配合治疗, 同时保证了患者与机械通气的同步, 减少氧耗, 有利于保证有效的机械通气, 但要防止镇静过深。实验组实施每日唤醒计划有利于评估患者的精神与神经功能状态, 有利于和患者沟通, 恢复自主咳痰能力, 争取早日撤机, 这样可减少了用药量, 减少机械通气时间, 同时也缩短ICU停留时间, 降低住院费用。在每日唤醒期间,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督促患者咳痰, 促进肺复张, 能提高撤机成功率, 但要严密监护, 防止意外拔管。
摘要:目的 探讨每日唤醒计划在机械通气患者镇静过程中的实施效果与护理。方法 对32例进行机械通气清醒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持续镇静治疗, 使Ramsay评分达到3~4分。实验组在患者病情稳定的基础上实施每日唤醒计划, 即每日白天暂时停用镇静药物, 使患者能被唤醒, 然后重新以原来剂量的一半开始给药并滴定至需要的镇静水平。观察两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成功撤机、住院费用情况。结果 实施每日唤醒可以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减少ICU住院时间, 降低住院费用, 提高撤机成功率。结论 ICU机械通气患者在镇静过程中实施每日唤醒计划, 配合护理干预可减少了用药量, 尽量避免药物蓄积和药效延长, 有利于和患者沟通, 缩短了ICU停留时间, 提高撤机成功率。
关键词:机械通气,每日唤醒计划,实施,护理
参考文献
[1]王玉巧, 马丽萍.咪达唑仑和芬太尼在ICU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09, 31 (2) :208-210.
[2]杨凤鸣.ICU患者呼吸机撤机时的护理配合[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 l (8) :14-15.
[3]王线妮, 袁琰琴, 范珊红, 等.心理护理在重症肌无力患者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 2008, 14 (1) :70-71.
[4]鲍配花.力月西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河北医学, 2008, 14 (11) :1374-1375.
8.护理计划的实施与评价 篇八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2-52-02
1临床资料
收集我科自2011年3月至今,出院患者服务态度满意度查表,上级领导、医院和护理部组织的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结果反馈,住院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由95.0%提升到97.2%,患者书面提名表扬护士增多,护理服务得到患者和社会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2临床实施措施
营造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医疗环境是患者接受治疗的重要生存条件,良好的医疗环境,能使人心情愉悦、舒适,消除其紧张、恐惧的心理,营造安全、舒适、温馨的环境,使患者身心愉悦地接受各项治疗和护理。
改善住院环境,完善病房配套设施,为病人提供一切生活所需。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我们科室搬进了新大楼,病房扩大了,病床增多,环境明亮、宽敞了,病房内设置了空调、沐浴室、卫生间、配备了电视、饮水机等,病区还有配餐间,示教室等,为住院病人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
介绍病区环境、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及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和同种病人认识、让其尽快适应医院环境,走进病人角色,为治疗的开展提供保障。
病区走廊上设置了宣传栏,介绍各种医疗法规,制度和疾病相关知识,拓展病人的医疗视野,了解一定的医疗知识,主动配合医疗、护理。
全面开展优质护理,为每一个病人提供全身心的贴心护理计划: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年龄、性别、身心特点制订适合的住院病人健康教育及效果评价表。此表格式统一,记录简单,内容全面客观,专科性突出,有利于护理人员在各个治疗阶段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和相关知识的指导,有效节约了时间,将护士还给病人,使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增强,转变服务理念,由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更好地体现优质护理的内涵。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围手术期的护理常规、处置流程及评估执行表:
手术前:
协助医生做好患者术前各项检查,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填写手术病人交接记录表,认真交清手术病人、手术部位、并在此做明显标记、术中带药、影像资料、各种管道及全身皮肤情况等。
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做好术前健康教育。如手术方式、麻醉方式(局麻、全麻)、术前禁饮禁食6小时(儿童4小时)、术后体位、管道等事宜的注意要点。
根据手术需求、做好皮肤及胃肠道准备。
手术当日:
术晨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准备术中所需物品,如病历、药品、CT、X片等。
与手术室护士做好交接记录,交清病人并签字。
备好麻醉床,氧气、心电监护仪、负压吸引器等。
接手术病人时要注意正确搬运患者,保护术区,并根据手术部位、麻醉方式取正确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按病种、手术方式、麻醉方式采取相应的专科护理,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制定护理措施,按措施进行实施,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
观察生命体征,术区有无渗血、患肢血液循环及知觉、活动度等病情变化。
正确护理好各种引流管,妥善固定,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及量,并记录。
手术后:需循序渐进的开展术后康复性护理及康复指导:
在生命体征平稳、病情许可,保证术区不被牵拉的前提下,尽早做肢体运动,以防并发症的发生。如主动做下肢操能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等。
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加强关节部位的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强直。
对能下床的病人,鼓励其尽早下床活动,护士应给予必要的协助,并指导病人保护好术区伤口,禁止碰撞,防止跌倒,并妥善固定好引流管。
对准出院的患者应指导其复诊日期、注意事项及具体、详细的延续治疗措施等。如小耳畸形扩张器植入术后患者,应详细交待注水的时间,注水量、以及术区保护的相关事项。
3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的健康理念不断更新,健康意识和健康需求逐步提高,对护理质量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为病人提供优质、有效的护理已成为护理工作者重点关注的内容。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提高护士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同时也是护理理念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发展的需要。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是提升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和管理水平的关键环节[1]。我科自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以来,切实转变护理人员的护理理念,改变了“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服务”的观念[2],通过夯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制定并实施个性化护理,全面满足了不同层次患者及家属的需求,体现了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关心与爱护,减少了护理纠纷和投诉,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实现了以人为本,安全、舒适、温馨的护理理念,得到越来越多的病人及其家属的认可、社会的认可、政府的认可,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邹艳梅.整体护理模式病房患者满意度的调查分析[J].中外医疗,2010:115.
【护理计划的实施与评价】推荐阅读:
护理程序的步骤及方法:实施计划09-22
优质护理服务实施计划09-22
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实施方案09-27
2024第一季度护理考核与评价08-12
优质护理的未来计划07-03
临床护理教学的工作计划10-11
制定社区护理工作计划的方案08-09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的工作计划07-01
内科护理质控计划10-12
2018年护理质控计划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