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观人生作文(共6篇)
1.静观人生作文 篇一
静观风雨作文
你喜欢下雨吗?
都说柔情似水,除了毁天灭地的洪涝外,雨水总能让我感到舒适。
小雨总会渲染一种浪漫的气氛。一片一片的云彩覆盖天空,它们的的位置有高有低,颜色有深有浅,当我们在低处向天空望去,就会看到它们拼接,镶嵌在一起,如细致的拼图;不同的灰度如幽灵水晶的色彩,变幻风云,转瞬即逝。淅淅沥沥的雨落下来,飘入池塘,亲吻花朵,抚过衣裳,润泽心灵。这个时候,一杯牛奶,一本书,一盒饼干和一块巧克力就能让你的心陷入宁静,轻松愉快地度过一段没有烦恼没有喧闹的时光。
有些时候雨会下得有点大。
那时候,我喜欢打着伞去散步。雨打在伞上的.声音很动听,“嘀嗒”“啪啦”这样清脆而不吵闹的声音是很难在别的时间听到的;此时,我会抬头看看伞底――深黑的,如沉寂的夜空;而在伞上驻留的那点点雨露,它们折射的光透过半透明的伞盖,如满天繁星,跳动着,闪耀着,美丽而不真实,如同灰色的梦。这个时候,在这灰暗的世界里找一找明亮的色彩吧,一朵红花,一颗绿树,一盏黄晕的灯,一座棕黄的避雨亭找到它们时,你的心一定会感到喜悦吧,毕竟,只有在这段灰暗的让人感到孤独的时光,一些看似平常的东西才会显得格外美好。
很多女孩都会怕雷电交加的暴风雨吧,想起小时候也是这样呢,各种电视里的恐怖情节都少不了打雷闪电,以至于每次下大雨我都会格外害怕衣柜和厕所,但现在有些不同了。
暴风雨大多在失眠的夜里来访。坐在床上,听窗外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好像是谁在怒吼,是谁在哭泣。是神在显威吗?他召唤雷电是为了什么呢?举行某种神秘的仪式吗?惩罚那些漠视自然的人吗?为一些美好事物的消逝而难过吗?或者,这场暴风雨本身就是在创造美丽的风景呢?我永远无法知道,但此时此刻,我融入其中。阴暗的天空如同书法家笔下的浓墨。大颗的雨滴飞速撞向水泥路,因巨大的冲力碎成几个小块跳起来,又摔在地上,碎成更小的粉末;千万滴水,让地面蒙上了雾。突然,一道银蓝色的闪电穿过天空,撕裂了深夜,划破了黑暗,好似雷神降临,指引迷途之人前进的方向;紧接着,雷声响彻天际,震耳欲聋,如同安塞腰鼓,震醒迷茫之人奋斗的勇气。明亮刺眼,喧闹衬静,在这个特别的夜里,我一人仿徨,一人久坐,一人在电与水的交响乐中沉思,直至乐章的末尾才缓缓睡去。
这就是雨,我深爱的雨,时而情意绵绵,时而郁郁寡欢,时而神秘悠扬,时而豪放爽朗。在这变化多端的灰色穹顶之下,心也随着那雨声变得多愁善感,宁静忧伤。当无数透明的水晶从天空落下,摔成粉碎时,我也成为了一块大自然的碎片,在地面上流淌着,排行着,融合着,直至回归大海;好似一个流浪者,漂泊着,迷茫着寻找着,直到家出现在眼前。
晴天,温暖喧闹,生灵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生命力;雨天,万籁俱寂,所有的精灵都在聆听着大自然的乐章。
好了,我要说的就是这些了,现在,请让我一个人待一会吧,我想再听听雨声。
2.静观棋势笑看人生 篇二
春末夏初,细雨蒙蒙的早晨,湿漉漉的空气使得这个南方城市充溢着阵阵袭人的凉意,有些担心这样的天气,协会里的棋友们是否还会如约而来。谁知刚踏进贵阳市退休教师协会简陋的办公室,就看到两位老人正气定神闲的举棋落子,从黑白分明的棋盘布局便知这是一场高手间的较量。
对弈的两位老人是协会围棋小组的成员乔老师和宋老师。73岁的乔老师已有五十多年棋龄。他说围棋就好像一日三餐,成为他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精神补给,有时还会因为太专注于围棋而与老伴发生小小的“不愉快”。去年乔老师和老伴去云南旅游,当老伴忘情于苍山洱海的美景时,他却拉着老伴四处打听哪有上好的“云子”。老伴觉得花很多钱买一副棋子不值,而且又重,会给他们后面的旅程增加负担,所以不让他买。而乔老师却执意要买,两人谁也不肯让步,僵持不下。“最后还是老伴拗不过,让我把那副 “云子”带回了贵阳”,乔老得意地说:“我们下棋的人听到‘弈声’都会觉得快乐,更何况一副好棋子发出来的那种清脆悦耳的声音呢!”
与乔老师不同的是,宋老师之前是下象棋的,且棋艺在贵阳教师界也是有口皆碑。大约10年前,宋老师开始学习围棋,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的喜欢上围棋,大有“青出于蓝胜于蓝”之势。他在贵阳市教育局组织的“园丁杯”围棋比赛中屡获大奖,很多对弈者都是他初学围棋时的老师。问到宋老师怎么看待棋局的输赢时,他淡定地说:“我们下围棋更多在于棋友间切磋棋艺,没人在意一盘棋的胜负。胜者不窃喜,败者亦不馁。棋局结束时相互分析棋路,看妙招之妙在哪里,险棋之险又险于何处。”
乔老师说,其实这棋局间蕴藏着很多的生活哲理。棋局如人生,落下的子就如走过的人生道路,不能反悔重来,但每一次举棋落子都是一次经验的积累。下棋的人都懂得,看似一招险棋,却可瞬间扭转局势,看似妙招又未必不是末路,所以只有胸怀大局之人,才不会被一招一式所困。
一尺赛场挥雨汗
只要天气和身体允许,每周一到周五下午1点,他们这帮老棋友都会聚到一起下棋到五、六点结束。“坐这么久,会不会不利于身体健康呢?”我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乔老师的回答解开了我的疑虑。他告诉我,围棋在我们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最早发端于春秋时期,古称“弈”。 如今其影响已经扩展到了世界范围,被归入体育项目中。自古来,琴棋书画不分家,历史上很多文人墨客也都很喜爱这项运动,留下大量关于围棋的诗词文章佐证。可见,下围棋不仅能陶冶情操,更是一项老少皆宜的竞技,虽不见肉搏厮杀,却也常见对弈者满头热汗滑落。
另外,下围棋可增强人的计算能力、记忆力、判断能力以及对自我的控制能力……特别是老年人的记忆力、反应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步衰退,下围棋可以帮助老年人提高记忆力,训练思维的反应能力等。
难怪,73岁高龄的乔老师在给我们讲述他和围棋的故事时,会不时脱口而出许多关于围棋的诗词,其中不少都是他自己创作的作品。
协会的主要负责人王文禄老师和朱流风老师介绍说,为给大家提供一个更好的切磋棋艺的平台,每年协会都要举办两次围棋大赛。今年还准备组织部分成员到各地州去与当地老年协会的围棋爱好者交流棋艺。
棋如人生,相信早已超脱出棋局输赢的他们,定能笑看人生风雨种种,笑对夕阳余晖!
圈子“档案”
成立时间:1982年
现有人数:16人
圈友年龄:62-80岁
活动地点:部分中学退休教师活动室、贵阳市退休教师协会
活动时间:每周一至周五下午
“圈友”名单:段虞巽 、乔景龙、宋金根、孙维寅、刘灿琚、贺国强、陶必凯、倪逢亥等
圈友宣言:以棋会友,战以养智
3.静观体验报告 篇三
李军辉
遇到静观以前,我是一名普通的大学教师,除了读书时看过的一些零散的哲学、心理灵修的书籍外,没有任何宗教和修行方面的经验,应该是孙老师书中所言,那种后天思维特别发达而又没有任何修行训练的人,虽然也曾有过几次宗教的机缘,但都因为无法深入而擦肩而过。
与静观结缘
遇到静观缘于顾峰,我和顾峰是硕士同学。去年春天,我已经毕业2年的女学生,哭着给我打电话,说他男友突发急性白血病,希望我能发动媒体同学和朋友,帮她扩散消息并给予社会募捐。我随即给所有能联系到在媒体工作的同学和朋友打电话,找到顾峰时,我们聊了很长时间,他给了我一些关于白血病的信息和可能的治疗方案,临挂电话时,他问我要了地址,说要寄给我一本书。没想到一周后,收到的就是这本《静观的艺术》。
静观的经历
5月份拿到书,简单浏览封面和目录,直觉感受是自己喜欢的类型,看了2章后,就因为忙于其它事情暂时搁置了,再拿起,就到了8月份,当时我报名参加了国家2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在培训期间,有感于听课的内容,忽地又想起了《静观》,于是又开始读,对照传统心理学基础,尤其觉得书中所言深入浅出,惊叹老师用这么朴实的语言讲出了如此前沿深刻的道理。惭愧的是,此后忙于准备2级考试,并没有真正坚持每天静观(主要是那段时间心境一直比较平稳,也没有大的情绪问题),所以,起初实证效果并不明显。我的理解,当时只是在心智层面,被静观打动,并一下子接受了静观这种技术背后的原理阐释。真正把静观坚持起来,是在孙老师拉我进群后。说实话,刚开始听大家讨论时,我是有压力和负担的,群友们所经历的感受,我很少有,这让我一度迷惑我是不是根本就没有学会静观,后来开始有意识地坚持每天静观,慢慢地感觉有了变化,有了一些细微的感受。
短短2、3个月的实践,即使有体会也很粗浅,现分享如下,请老师指正:
1、自我觉察能力的提升。我是个天性就较为敏感内敛的人,比较善于独处,不喜热闹,尤其不擅长插科打诨,这反而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内心世界,通过声音、表情和细微动作去观察、分析身边发生的人和事。当然,也因为如此,我从事了与新闻有关的行业,我很好奇,所处的是怎样的世界,为什么每天会发生那么多的事情,新闻当事人的背后又在经历什么,又是什么让他们作出新闻中的选择,不同的选择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因缘际会。
我一度很喜欢我的专业,但工作几年后,我发现,这种思维模式,让我把重心更多的放在关注外部世界,我觉察他人的时间远远超过了觉察自己的时间,觉察别人,多用大脑,而觉察自己,需要用心。我已经开始慢慢忽略了我的内心感受,被日复一日的工作所蒙蔽,也没有太多的时间放空自己,这种状态从前年就有,经常萌发一种想要辞职的念头,觉得心总是慌慌的,无法安定下来,前年冬天遇到全国高校评估,有半月工作特别忙,每天回家基本都在10点以后,加上学校的事情也特别多,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家中的小孩。那学期期末时,身体感觉不是很好,总是感觉很累,整个寒假都没有调整过来,后来不得不暂时休息了一段时间。
遇到静观的时候,我已经调整了工作重心,慢慢地把心从关注外部世界抽离回来,开始觉察自身,发现了一些以前曾经忽视的问题。比如,我和老公是大学相识,同级非同校,我文他工,感情一直很好,有了孩子后,因为彼此都忙于工作,不免都忽略对方。老公这两年工作调动,经常出差,家中只有我一人照顾孩子,常常觉得很辛苦,时而会向他抱怨,甚至发火,自己内心也知道不是他的错,但压力太大时,就会控制不住情绪,把怨气洒在他的身上,但发泄完就立即意识到自己的失控,又会自责愧疚好半天,时间久了,两个人都会积累一些怨气。坚持静观以后,每当情绪要起来的时候,都会有意识地捕捉到,觉察自己大脑中的念头,感受心脏,这样,很快就能平静下来,情绪的强度也跟着慢慢降低,这时,继续感受大脑,会发现一些相关的愿望冒出来,比如“我希望他像上学时那样关心我”“我希望他有更多的时间陪伴我和孩子”,然后静静看着这些愿望,直到它们慢慢瓦解或溶解掉。
同样的经历,还反映在我和儿子的关系上。在跟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我发现,只要我的情绪状态是稳定而平静的时候,我和孩子之间的相处就会很愉快,做任何事都会呈现一种良性循环,相反,当我的心境或情绪被外界所干扰,出现焦虑不安时,家庭氛围就随之紧张。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的成长环境,相对开明自由,较少受约束,所以也想给儿子这样的成长氛围,但在实际相处中,发现恰恰是这样的想法和念头,让我做了一些违背初衷的事情,在我看来,是有意为儿子创造的环境和安排,实际已经在控制和约束他,让他没有办法去亲自经历和创造。与此同时,一些以前被隐藏的观念开始逐个显现出来。比如,我从小是个自立自强的孩子,不管是求学还是工作,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和实力去赢得别人的肯定,也正因为此,我(自认为)较少受到外界影响,对他人的评价通常一笑了之,不予回应。但这事发生在儿子身上,我却很在意,有段时间,因为儿子淘气,我很焦虑,甚至采取了回避的态度。静观以后,我才意识到,其实在内心深处,我还是有希望获得别人肯定和赞美的愿望的(我希望儿子像外界评价我一样评价他),只是一直以来,我的表现大多符合大众评价标准,我努力地扮演好每个社会角色,做父母的好女儿,家里的好姊妹,婆婆的好媳妇,老公的好妻子,儿子的好妈妈,学生的好老师,领导的好员工,好同事等等,而这种努力的背后,是一种追逐的需要。长期以来,我也承受着这些角色背后带来的压力和负担。所以,当儿子出现一些不好的评价时,我就会觉得难以接受。通过静观,及时地察觉自己潜意识不断涌现出来的各种观念和愿望,及时地清除或减轻它们对生活的控制和影响,及时地调整和放下,让各种“关系”随之顺畅起来,心也随之慢慢安定下来。
2、身体疗愈
我上学时胃就不怎么好,犯过几次肠胃炎,到现在都烙有病根。每次情绪一起来,首先就反应在胃部,胀痛、堵塞、没食欲、不消化症状都有。以前不舒服时,只要不太难受,就不太管它,熬熬就过去了。
有2次胃疼的很厉害,白天吃饭不吃饭都疼,夜里也睡不好觉,疼痛时,根本放松不下来,静观2回都没成功。第3个晚上,我想了个办法。之前一直有练瑜伽的习惯,于是,我盘腿坐下来,调整呼吸,用腹式呼吸调息放松,做了几个拉伸的练习后,继续瑜伽坐了15分钟,感觉稍稍放松下来了,开始把注意力放在胃部,感受胃部的堵塞感,很快身体开始打嗝,感觉有一股浊气不停地向上翻腾着,估摸有3、5分钟吧,堵在胃部的那块大石头好像变小了,疼痛难受程度也随之减轻了些,但还是没有完全消失。看表已经太晚,就睡去了,第二天一早醒来,发现,嘿,胃完全不疼了,太神奇了,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静观对身体疗愈的神奇效果,后来第二次胃疼时,依照上述步骤,也得到了很好的缓解。
还有一次,是我老公的经历。长期伏案工作,他的颈肩不太好,贴了一段时间的膏药,效果不明显,还是时不时的疼。有天晚上,我让他沙发上躺下,放松肩膀,放松整个身体,感受心脏,他一下就感觉到颈肩部分的疼痛,我让他静静地看着那个疼痛的地方,几秒钟后,问他,说好像不太疼了,老公是个标准的工科生,平时都是跟机器图纸打交道,压根不相信这些过于神叨的东西,但从那次以后,他体会到了静观的神奇,对非科学的知识不再持完全排斥的想法和观念了。
3、不易评判,更接纳 我从事的是新闻的授课工作,而新闻是有观点的,对每一个新闻的制作和讲授,都是基于对事实一定的价值判断出发的,而观点的背后,都凝聚着我们大量的观念活动。长期进行这样的思维,在看待周围人或事时,很容易按照惯常的思维方式给对方下定义,进行价值评判,虽然有些分析很到位,但却离本心越走越远,人仿佛就变成大脑的傀儡,而丧失了心灵的感受。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爱憎分明”来界定自己的交友圈子,以自己的思想和气质能影响到身边的人而感到意义和价值感(虽然,我并不主动追求这种影响力,但还是能从中获得满足感),并以此来标榜自己,对于持异见之人,会尽力做出解释,未必一定要对方接受我的观点,但好像特别喜欢这种思辨的感觉,而对于那些价值观相悖的人,根本就不屑于做出解释,就已经在心里对他下了评断。
我有一位同事,做事常喜欢投机取巧,爱耍小聪明,除了对出风头那些事上心外,其它日常教学工作一概糊弄,对领导溜须拍马,对同事插科打诨,所以大家对Ta都睁一眼闭一眼。后来,教研室改革,成立课程中心,Ta分到了我的部门,每次看到Ta借故拖延工作,心里都很不高兴,后来干脆就不收Ta的工作任务,让直接负责部门去催Ta要。坚持静观后,我又想起以前对Ta的感受,脑海中立刻蹦出来2个念头“溜须拍马的人都没啥真本事”“拍马屁的人品有问题”,我静静地看着这些观念,慢慢在我眼前溶解掉,后来再有这种感受时,就再次静观,直到想起Ta时,不再产生太强烈的感受,当我不再受这样的观念控制时,反而能看到Ta身上一些优点,比如,Ta说话很风趣,能给周围人带来欢乐;爱和学生打成一片,关系融洽,原以为Ta这样的人只关心名利物质,有天发现Ta竟然业余时间去学古琴,参与广播节目,也很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等等,真实地体会到,当你改变固有的观念和想法后,眼中看到的风景也不一样。
以上几点只是粗浅的感受,零碎啰嗦,对于一个静观2、3个月的初学者而言,更多的体会是疑惑:
1、我的静观过程中,有时会呈现貌似周期性的进展,一段时间很有效,之后,会有一段时间,很难成功?
对这个问题,我自己的体会是,静观不成功,很大程度上是,我对静观产生了执著,对静观后的美妙感受(空、静、柔)产生了执著,一启动静观,就想立刻进入到那个境界,体会到上述的效果,往往这时,都不能成功。这时,反映到气息上,会有憋气的感觉;还有种情况是,等不到念头或情绪消失,就迫不及待的想结束,关于,后一种,我不知该如何解释,是不是没有完全放松下来?
2、不起思辨之心的同时,也变得不太爱与人交流,很多时候,遇到不同意见或观点,更愿意保持沉默
我理解,这是不是思维评判之心还在起作用,所以,即使选择了沉默,内心一定是不平静的,还需要继续静观下去。
4.安龙岔河吴静观《江雪》评课稿 篇四
岔河小学 吴静
古诗传词是中国的文化瑰宝,语言凝练,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其教学却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具体表现在一下两点:一是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而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他们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二是古诗的话语风格离学生的现有语感相去甚远,多数古诗教学仅仅满足于诗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至于诗的文化底蕴则往往无暇顾及。所以古诗教学的模式还相对比较陈旧和保守,尽管时下有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但古诗教学却是涛声依旧,难有突破。
于2016年10月15日韩校长组织的有效课堂展示活动中,选择这样一个教学内容,为我们拓展了语文教学研究的空间,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研究小学古诗教学的案例,我倍感欣慰。
在彭峰名师执教的《江雪》这堂课中,他打破了传统的逐字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采用了符合四年级学生年龄特征,具有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生动。真正保证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堂课的设计理念是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学生独立钻研文本,潜心读文,使学生经历阅读实践。在师生与文本平等对话的过程中,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将“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入情入境,读得更有滋有味,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升他们情感的价值。
《新课标》中对小学古诗文的要求:“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在教学《江雪》这首诗时,彭老师把理解诗句,感受诗歌丰富的内涵作为教学重点。因为诗人所处的年代十分遥远,学生的情感难以与诗人产生共鸣,所以她又把体会诗的情感,感悟诗的意境作为教学的一个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她按照学习古诗常用的模式:揭题——读诗——释意——悟情——吟诗——拓展展开教学,使得整堂课的教学有声有色,赏心悦目。在彭老师的教学中,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的。
一、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标准》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上,彭老师出示了与《江雪》这首诗有关的图画,让学生选择,其实就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由画入诗,为学生减轻了学习古诗的压抑和沉重感,首先就打破了传统的逐字逐句牵引,其次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备课时,彭老师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所以她采用边读边想画面的方法,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根据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再把想象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其实就是在解释诗句,但是对学生来说,比单单解释诗句心理上要容易得多。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她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学生们各自把自己的点滴发现交流给同伴,在这互相的交流中,学生不但能从同伴那儿获取自己未曾发现的知识,而且能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思维碰撞,从而获得更多的发现。在交流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怎么学比学什么”更重要。
二、反复朗读,读中想象。
诵读诗歌,有助于我们欣赏它的优美意境,领会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接受艺术熏陶。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充分地让学生对诗歌进行感受,充分地读,才能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彭老师在指导读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每一次读都有所收获。课开始时,引导学生把古诗读准确,读流利,接着引导学生有节奏的读,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理解了诗意后让学生抓住关键字读,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去尽情地读,或默读静思,或高声吟唱,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使诗所塑造的形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画面,与作者展开心灵的对话,从而获得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三、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江雪》这首诗中作者一腔的愤懑苦闷,郁结在胸,以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动来发泄他对朝政的不满,来表露他对愤世恨时且又孤芳自赏的感情。这种感情学生在彭教师的点拨下,是能够有所体会的,但如果要和诗人引起共鸣却还有着相当大的距离。毕竟还是孩子。因此教师只是点到为止,学生从自身出发谈体会,不追求唯一的结论,也没有正确的答案。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学生的成长,对于这首诗意境的体会将不断发生变化。这体现古诗的永恒魅力!
四、多方整合整合就是将系统中的相关要素经过整理、组合、协调,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重组效应,从而发挥出系统更大的功能。它的核心内涵是打破原有各要素之间封闭状态,促进各要素之间的优势互补,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彭老师的教学中也将其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是课内外知识的整合。即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力求使精读与泛读都能在课堂上示范方法。
二是新旧知识的整合,做到以旧引新,以旧释新,以新带旧,以新比旧,新旧知识互相融通,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点,使学生脑中的知识经梳理、归纳后有序化、条理化,形成链接、组成知识环。
三是诗文整合,“诗”是“文”的浓缩,“文”是“诗”的诠释,诗、文各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个性,诗文有效结合,定能使各自的优势得到互补,使学生获得更大的语言信息量,同时有助于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
4、学科间知识的整合,各学科的知识、教学方法都有其各自的特点。语文老师主张学习数学老师的精讲多练,学习音、美老师的形象、生动,各学科知识、教学方法的整合,必定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形象、生动、高效,从而得到优化。故而在古诗教学中,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想象,配乐朗读,有助于激发学生情感,唤起学生对诗歌所描绘的自然美、意境美、语言美的追求;又让学生为古诗配插图,迎合了古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培养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兴趣。还有多媒体所展示的大幅的江雪图,也取到了同样的作用。理解了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后,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古诗,以达到进一步内化、吸收的作用。同时,让学生唱唱、背背,积累古诗,别有一番韵味。
在能力拓展环节,学生按自己的理解来把这首诗以写的形式表达出来可谓水到渠成,巩固了该节课的学习成果,并有效拓展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成为该节课的一大亮点!
真是一堂让我学习的好课!
5.静观雨落淡写流年抒情散文 篇五
静静的伫立岁月蹁跹的港口处,任由红尘残风吹乱我的满头长发,我在彼岸深情的眺望,那段温柔的旧时光却在此岸渐行渐远。――秋之若雨
风缓缓掠过,毛毛细雨轻轻洒落,这样烟雨朦胧的天气好像持续了好几天了。时光仿若在多情的雨季放慢了脚步,这个六月显得慢长了许多。一直以来都认为六月的雨清晰,淡雅,烂漫,如今我以同样的姿态守候着红尘里被遗落的温暖,六月的雨却一点一点的将我的心清洗的有些微凉。这一季的朦胧重复这旧时光的底色,那温柔的守候竟变成了心头上难以形容的酸涩!
曾不经意间在一个转角处回眸,昨天还开的烂漫的樱花,今日却落空了枝头,在烟雨蒙蒙中散落了一地的凄美。也许从春天第一个花蕾尽情绽放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会有这么一场场飘零的凄美,所以这个季节写满了灿烂,也诉尽了凄凉,就像与你的那一场美丽相遇。曾经立下永不分手的誓言,如今早以遗落在了红尘里随着消折的流年淡去,那一段携手走过的青涩年代,洒落下的欢声笑语,如今在红尘的风浪中也模糊了它的本色。一切都如烟花般灿漫,也如烟花般短暂,此刻留下的只是回忆里的沧桑,流年中的寂寞。
虽然模糊了脸庞但却清晰的记得你潇洒的说了再见,却还是难以掩饰那不小心流露出来的凄凉,那一刻我读懂了,不是永远太短暂,不是誓言变成了谎言,只是那注定的宿命,是你我无力改变和左右的。
若有来生,我宁愿不要那场美丽的相遇,也不要你做我回忆里最美的风景。
傍晚时分,依窗独立,丝丝缕缕微风透过窗棂穿过薄帘,掀动着长发在胸前蠕动,心间顿然有几许微凉,也说不清这几许微凉究竟是缠在心间的苦涩,还是回忆里的沧桑,是流年中的.寂寞还是红尘里的淡然。远方的那片天已旧灰暗,视乎总有数不完的忧伤,诉不尽的惆怅!压的人有些发慌。
6.静观人生作文 篇六
工作汇报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厅„2010‟156号、„2011‟158号文件精神,以及区委、区政府关于推进静观镇统筹城乡集中示范点工作的决定,我镇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工作作风和争先理念,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奋发努力,在农村集体土地股权化改造、壮大集体经济组织等方面进行了试点探索,现就有关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工作推进情况
1、快速行动,推进有力。自接受集中试点任务以来,我镇按照市、区的统一部署,立即召开党政扩大会议,专题研究、专题布置,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全体镇级领导为副组长、各办站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改革领导小组,并抽调精兵强将搭建镇、村专职综合协调、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创新等工作组的基础上,以建立新型土地股份合作社为契机,迅速掀起了土地股权化改革热潮。
2、措施有力,成效明显。按照 “探索农村集体土地股股化改造路径,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增加广大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改革要求,我镇通过设计并组建涉及农村承包地、林地、宅基地、农房和集体资产五大生产要素全覆盖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形式,全面促进了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属由实体承包向虚拟股份转换、经营格局由家庭生产向集约经营转换,实现了农村土地资源和集体资产股权化管理、要素化配置、固定化持有的目的,努力推动盘活宅基地、农房等“死资产”,在切实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壮大集体经济组织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近年来,按照统筹城乡“六到农家”要求,1通过打捆项目资金、银行信贷融资、社会业主投资、群众自筹等形式形整合各类资金万元(其中:投资2062.8万元用于覆盖近5万人的15个村人饮工程;投资4401万元硬化农村公路64.03公里和修建园区道路7公里、投资1520万元修建生产便道335余公里;投资万元升级改造15个村的农村电网;投资万元为户建设天燃气、沼气和等清洁能源;投资3800余万元完成15个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场镇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投资1434.5万元维修渠道和河堤24.3公里、整治山坪塘和病险水库78口、恢复灌面4万余亩),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了广大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为统筹城乡集中示范点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农民居住快速集聚。按照集中示范点改革要求,我镇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通过生态移民、巴渝新居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等形式,积极探索集居点三种建设模式,快速形成了50户以上及100户以上农民集中居住点5个,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分别为政府主导型:素心芳泽居农民新村总建筑面积为㎡、聚集户人、节约建设用地亩,台农园农民新村总建筑面积为㎡、聚集户人、节约建设用地亩;业主主导型:华夏养老中心农民新村总建筑面积㎡、聚集户人、节约建设用地亩;政府引导、农民自主型:集真寺集居点总建筑面积1.1万㎡、聚集55户193人,夹沟集居点总建筑面积
3.94万㎡、聚集197户689人。
三是土地改革健康推进。为探索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化改革路径,我镇设计并组建了4个新型土地股份合作社,实现入股农户569户、1642人,入股各类土地面积1542.68亩(按地类分:田825.69亩,土454.62亩,林地262.37亩;按股权分:耕地股 1189.38股,林地股262.37股),并
成功引进重庆海峡两岸、天恒成华、川江建材和碚圣农业等企业入驻兴业,为入股农户年创收201.68万元(其中:保底收益197.73万元,固定分红
3.95万元),实现户均年增收3544元、人均年增收1228元;为集体经济组织积累各类发展资金7.34万元(其中:管理费1.47万元,公积金2.2万元,发展资金3.67万元),提高了农民财产性收入和壮大了“空壳村”集体经济。
二、主要做法
(一)统筹推进,形成改革合力。统筹城乡集中示范点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为确保全面达到改革要求,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关心,先后在区政府119次常务会和区委118次常委会上专题研究,并于2011年11月24日以北碚委办149号文件形式下发了《关于加快建设静观镇统筹城乡集中示范点的意见》,整合30余个部门的政策、资金,定向投放到改革试点区域,群策群力加以统筹推进,全面促进了示范点的快速推进。
(二)科学规划,促进依法运行。统筹城乡集中示范点建设是一项创新性非常强的工作,为确保改革既能取得实效,又能依法运行,少走弯路,在改革之初,区、镇、村三级充分调研、论证,科学地搭建了“12315”改革框架(1:1个主体,即以土地股份合作社为改革主体;2:2个目的,即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和增加广大农民财产性收入;3:3级管理,即村股份合作社、村两委会和镇土地股份合作管理中心分级管理;1:1种模式,即合作社均设置土地资源股和集体资产股进行量化配股分红;5:5大覆盖,即努力实现农村承包地、林地、宅基地、农房和集体资产五大农村生产要素全覆盖),按照全面准备、封闭试点、稳步推进“三步曲”,创新地、稳步地、依法地推进了集中示范点建设有序运行。
三、下步工作打算
统筹城乡发展,特别是土地股权化改革试点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苦的工作,为确保改革试点工作真正取得实效,成功探索出一条适合静观实际,适宜全市推广的新路径,下一步我镇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强有力的措施,积极探索、努力改革、认真总结、全面推广,一是继续积极争取和打捆整合上级资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实现“六到农家”;二是积极整合资金和力量,进一步加快涉及农业产业化、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水平提高的特色水果基地、花木交易市场、颐老养老中心和农谷温泉城等重点项目建设;三是积极借鉴浙江、江苏等先进地区经验,积极争取政策努力创新,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实现农村五大生产要求全覆盖。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近年来,在市、区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静观镇以土地股权化改革为抓手,全面推进了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无法工商登记注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宅基地利用和农房使用权交易等政策瓶颈未破除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改革试点工作的健康进行,急待在今后的资金整合和政策改革方面加以解决。为此就该改革试点工作做如下建议:
一是统筹城乡建设资金投入是基础,目前虽各部门均加大了资金整合力度,并重点倾斜各示范点,但由因农村基础设施等历史欠账太大,加之改革前期成本巨大,仅凭区、镇现有经济实力,还难以全面承担。建议对地方设立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基金,加大对试点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无息贷款,促进试点工作快速推进,实现广大农民早日通过改革增收致富,实现全面小康。
二是统筹城乡建设土地利用是关键,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确保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而制约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农业最大的瓶颈则是土地利用方面的约束。建议研究涉农行业建设用地供给制度,对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农业等农业产业化发展,按照发展规模和资金投入比例,给予设施建设用地建设指标,加快产业快速发展,真正实现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城乡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