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终端介绍

2024-11-01

采集终端介绍(精选8篇)

1.采集终端介绍 篇一

烟草行业零售终端信息采集与运用心得

烟草行业零售终端信息采集与运用心得

卷烟市场信息采集是建立现代卷烟营销体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市场信息的采集、分析与利用,驱动着卷烟需求预测、货源组织、货源供应和品牌培育等营销关键业务的开展,是订单供货的起点、把握市场真实需求的前提、工商协同营销的依据、“卷烟上水平”的有效支撑。笔者以辖区情况为例,针对零售终端信息采集与运用进行探讨。

一、零售终端信息的有效采集

(一)终端信息采集的方法和样本确定

辖区客户数量众多,笔者所在的安徽黄山市就有9000户左右的持证户,其中歙县区域有2600户左右,如果全面展开采集工作,不但消耗人力、物力,而且在信息的时效性上也大打折扣,所以采取抽样调查法进行。

样本的抽取数量根据要求的准确度来确定,准确度越高,样本数则越多。样本的对象则要符合覆盖不同经营规模的各个业态、守法经营、经营状况稳定、有区域代表性等特点。目前,我们营销部省级终端信息采集的样本数在100户左右,市级的在150户左右,样本客户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抽取。

(二)终端信息有效采集的关键点

客户经理作为维系行业与市场沟通的一个重要力量,通过相对完善的流程和工作要求,可以收集到数量繁多的信息。那么,如何才能得到有效的信息呢?

(1)确保信息采集的规范性。一是要规范采集标准,严格按照《地市级公司卷烟零售终端信息采集操作办法》执行;二是要规范采集时间,信息必须在送货的前一天采集,每周采集一次;三是要规范采集过程,解决信息采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等问题,确保采集整体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提高信息采集的真实性。一是要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交流,向客户详细介绍信息采集的目的,提高他们的积极和主动性;二是要实地上门采集,特别要做好采集前的预约工作,通过面对面的采集来保证原始数据的真实和可靠性;三是要加强经营指导,通过提高他们经营卷烟的重视程度来提高配合度,培养他们养成定期盘点库存、合理储存卷烟的良好习惯。

(3)突出信息采集的价值性。一是要围绕市场维度展开采集,市场状态信息主要包括销量、价格、消费习惯、市场净化和市场环境变化等;二是要围绕品牌维度展开采集,品牌状态信息主要包括上柜情况、销量走势、需求满足情况、单品库存状况、价格波动和美誉度等;三是要围绕客户维度展开采集,客户状态信息主要包括卷烟陈列、销量、品牌推荐能力、盈利能力和配合度等。

(4)提高信息采集的准确性。一是要保证零售客户层面数据的准确性,真实的未必是准确的,比如零售客户家中有40条库存,假设其中含有串码烟3条,显然这3条就不能计算在内,要予以剔除,这就需要在盘点时,客户经理要格外的认真和仔细;二是要保证客户经理的录入准确率,不能因为品牌规格多就存有厌烦情绪,粗心大意。录入信息处理系统后,要进行多次的核对,再进行数据上报。当然,如果系统含有数据校验功能,那就再好不过了。

二、零售终端信息的分析与运用

一是运用于营销业务,提高主体能力建设

(1)可以提高卷烟预测能力。一是通过终端库存总量、单品库存量、消费结构、订单满足率等数据对此来科学的分析市场,准确的预测自然状态下的市场需求;二是通过外界环境变化比如重点工程动工时间、人流状况、吸烟人数、日均消费量、工程实施的进度、消费品牌等信息采集与持续跟踪分析,就可以测算出新增消费市场的相对准确的需求量;三是通过消费趋势的信息分析,尤其是戒烟人数增多、结构提升较快等信息分析,再结合消费市场专项调查等数据,就可以让我们从外在的显性、感性认识,得到内在的隐性、理性规律,以此来及时进行货源组织方面的调整,提高对市场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更加灵敏的反应市场,更加有效的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市场营销主体对市场的掌控能力。

(2)有利于提高品牌培育能力。随着国家局532/461品牌发展战略的出台,品牌培育工作显然成了当前营销工作的重点,虽然从目标客户选择、产品宣传推荐、促销品发放、终端环境布置、维护稳定价格、监控培育过程等方面开展品牌培育工作已经耳熟能详,但做到稳定价格却非易事。我们可以通过单品实时价格和库存信息采集,测算出价格指数的变化,从而来制定相应的投放节奏和数量策略,使价格一路坚挺,最终达到促进骨干品牌茁壮成长的目的。

二是运用于终端建设,提高零售客户的经营能力。

姜成康局长在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与零售客户建立更加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努力提高零售客户盈利水平。加强对零售客户经营指导,努力满足零售客户货源需求,提高零售客户培育品牌水平,确保零售环节毛利率达到10%以上,促进零售客户与行业共同成长。”由此可见,加强卷烟零售终端建设、挖掘零售终端资源、实现零售终端价值是摆在烟草人面前的一项迫切的工作。那么,如何加强呢?

(1)运用信息进行横向和纵向分析。一是把客户现在的销量、均价、库存和盈利状况和周边的客户进行swot分析,寻找出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信息;二是通过客户目前的数据与自身以前的信息相对比,判断成长度是否在不断提升,如果下降则要寻找出其中原因,如果提升,是否还有再提升的空间和余地?依此来制定相应的客户经营能力提升和改进方案。

(2)运用存销比进行分析:根据单个客户的卷烟存销比和警戒标准,对于存销比过高的品牌规格,要指导客户及时消化库存,谨防积压,提高资金周转的灵活性;而对于存销比过低的品牌规格,要指导客户加大进货量,如果该品牌货源处于偏紧的状态,则要引导客户加大对有效替代品牌的订购量,这样可以避免出现产品脱销的现象,在不造成消费者流失的同时,又保证了利润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

(3)运用重点骨干品牌的比重分析:通过上柜率、再购率、销量、销量增长率和所占比重等指标分析,可以掌握零售客户对重点骨干品牌的培育情况,如果培育状况不理想,则要进行深入了解,是主动推荐意识不足还是引导消费能力差?依据135工作法并结合与客户沟通情形,就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三是运用于专销结合,加强深度沟通。一是可以通过单品库存、销量结合订单满足率等信息分析,寻找出其中波动较大的品牌,在特定时间段,如果该品牌销量居高不下,是否存在外在收购的现象?如果该品牌销量一直低迷,是否有外烟流入的现象?二是可以通过单个客户的订购量分析,在特定时间段,如果销量异常,下降较大,是市场消费乏力,还是存在未在当地批发企业进货的行为?等等,我们都可以与专卖部门深度沟通。通过单品牌和单个客户销量预警机制,可以有效的、及时的发现市场上的异动,为提高卷烟市场净化率做出一定的贡献。

2.采集终端介绍 篇二

1 远程维护设想

目前对不接入省级以上调度中心的110 kV及以下变电所, 其二次系统生产控制大区可不再细分, 相当于只设置控制区。电能量采集装置、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104网络通道都位于实时控制区 (Ⅰ区) , 因此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前置机与电能量采集终端是相通的。我公司目前电能量采集网络拓扑简图如图1。

我们在纵向加密认证网关、路由器上做适当的配置, 开放变电所电能量采集终端端口, 如创维终端2000端口、DIGI终端服务器2101~2116端口, HTTP80端口, 以及各终端的IP地址。利用EMTest软件和IE浏览器, 在前置机上对电能量采集终端进行远程维护。EMTest软件可以对创维终端电能表进行修改或增加, 配置电能表通信地址、总线、通信协议、速率等参数, 读取电能表详细数据, 如电压、电流, 正反向有功、无功电能量。IE浏览器可以对DIGI终端进行配置查询、修改、重启。220 k V变电所电能量采集终端在Ⅱ区, 可以通过Ⅱ区的电能量计量系统维护工作站读表。

2 远程维护实际应用

2.1 创维终端参数下装

以前变电所的用户专线定期更换电能表、扩建间隔后增加电能表、电能表故障后更换, 都需要在创维终端上对电能表参数进行修改或增加, 终端才能跟电能表进行通信, 读取电能表数据。现在可以通过调度数据网, 在前置机上用EMTest软件, 远程对创维终端进行参数下装, 还可以读取电能表的详细数据。

2.2 DIGI终端配置检查、重启

2009年2月27日, 在电能量计量系统上发现新生变电所10 kV电能量不平衡, 在前置机上用EMTest软件读各个电能表的数据, DIGI终端服务器15端口的所有表都读不到。这种情况下, 可能是15口烧坏了, 或某块表的485接口坏了, 造成485总线短路, 从而影响DIGI和电能表之间的通信。在前置机上通过IE浏览器访问该终端, 发现15口的配置有错乱, 可能是异常干扰影响。重新配置该端口并重启, 读表正常。

2.3 通过读表查找故障原因

对于电能量数据异常的, 可以通过读取电能表的详细数据, 分析异常的原因, 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处理。还可以查询电能量数据异常时段, 配合计量人员进行电能量的追补。

2.3.1 电压回路缺相

2008年4月18日, 电能量计量系统中, 35 kV章郭变电所10 kV电能量不平衡率达到3%。检查各表有功电能表和无功电能表均有数据, 而且没有延迟, 各线路、主变压器读数与调度自动化系统遥测历史数据相比较, 10 kV南庄线送电后, 开始出现不平衡, 该线路负荷比较小, 电能量偏小。

在前置机上通过EMTest软件读南庄线电能表, 部分数据为:UUV=106.64, UWV=54.44, IU=0.086, IW=0.083。分析是W相电压回路有问题, 通知继保人员检查二次回路, 是端子排上W相电压熔丝放置歪了, 接触不到, 重新放置后正常。

2.3.2 电流回路开路

2010年1月24日, 在电能量计量系统中发现110kV永安变电所10 kV电能不平衡,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遥测数据正常。比较各条出线电能量数据, 10 kV新华线有较大的误差。

在前置机上通过EMTest软件读新华线电能表, 部分数据为:UUV=102.52, UWV=102.53, IU=0, IW=0.226。显然, 这是电流回路的问题。我们及时通知计量人员和继保人员前去变电所检查, 原来是计量电流回路上的一颗螺丝松动, 拧紧后就正常了。该线路当时的电流比较小, 所以尚未造成其他设备的损坏。

3.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故障分析 篇三

关键词: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终端;运行;常见故障;分析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4-0000-01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用电用户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而传统的抄表计量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当前电力行业的发展,因此,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就应运而生了。

近两年来,我国电力行业中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发展速度很快,但实际上其上线率与抄表成功率还是相对比较低,特别是作为承担着大电量专变用户的用电负荷控制、电能量监控等的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其运行的不稳定性对于我国数据采集终端的全面应用有着一定的制约。因此,我们要对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的运行功能以及常见故障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保证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的正常运行,并进一步实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全面应用。

一、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的工作功能

当前我国的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所覆盖的功能包括五个方面,即数据通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负荷控制以及维护功能。(1)数据通信。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的数据通信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终端与主站的通信,二是终端与电能表的通信。(2)数据采集。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终端通过下行通信与电能表通信,从而对电能表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与接收。(3)数据处理。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终端能够对电能表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并将系统判定的重要信息上报到主站。(4)负荷控制。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可以接收主站的控制命令,进行跳闸来停止对专变用户的供电,或者是进行合闸来继续对用户的供电。(5)维护功能。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可以利用有效的设备进行相关数据的备份与升级,从而对自身的通信通道进行远程维护。

二、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的常见故障分析

(一)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的通讯类故障。这类故障在实际生活的应用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具体分析五类,即IP地址的无法获取,设备掉线或是无法上线,身份验证无法通过,注册前置机失败以及通讯设备损坏。其的具体表现为,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在正常安装到使用现场后,其拨号正常且信号强度也显示正常,但其仍是无法通过身份验证并及时获取IP地址,更没有相应的提示信息。从笔者的实际经验来看,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在搬运过程中出现了某些问题,导致终端内部的通讯模块松动,或者是由于使用现场的环境问题,而导致的通讯模块的变形扩张,从而使得终端内部的SIM卡槽松动,并进一步导致SIM卡接触不良。

另一方面,SIM卡表面存在污渍或者SIM卡表面的铜模被氧化以及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的天线松动等也都能导致此类故障的发展。

(二)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的数据采集类故障。此类故障,在我们的实际应用中还可以细分为两类,即终端安装后无法采集电能表数据和使用过程中无法采集电能表数据。在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安装到使用现场后,发生的数据采集故障,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终端表计地址、数据位等参数的错误设置,或者是终端与电能表之间的采集协议不匹配等。而在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的使用过程中,突然地数据采集故障,其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现场表计停电所致,或者是表计本身程序的设计缺陷所导致的电表堵死等。

三、处理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故障的主要方法

(一)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的通讯设备损坏问题的确定。终端本身内部通讯设备的损坏与SIM卡损坏或SIM卡数据损坏所表现的故障问题相类似,所以,对于终端的通讯设备损坏,我们要具备相应的确定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用一张确信有效的备用SIM卡来替换终端内部的原SIM卡,如果在重新启用终端后,成功注册并上线,则说明为原SIM卡的故障问题,其由移动公司来解决;但如果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我们就可判断为终端的内部通讯设备的损坏故障。

(二)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终端通讯类故障的处理方法。对于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的身份验证无法通过,IP地址无法获取等故障的处理,我们可以首先将终端内部的SIM卡取出,并将SIM卡表面的污垢进行及时地清理,然后再将SIM卡重新放入终端内。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对终端的天线连接进行查看,并对其进行稳固,保证终端使用现场的信号强度达到标准要求。一般性的通讯类故障问题,在此处理方法下都能得到解决,否则,技术人员可以考虑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的更换问题。

(三)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数据采集类故障的处理方法。对于终端安装后的数据采集故障,我们可以根据表计厂家提供的说明书以及实际现场的表计接入情况,对各个参数进行核准,从而解决参数设备有误的问题。

而对于终端在使用过程中的数据采集故障,我们可以指派技术人员到实际现场将表计进行重新起到或是更换其他型号的电表。

(四)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的其他故障问题的处理方法。比如说,对于表计485端口损坏等问题,我们可以将485端口损坏的表计进行及时地更换,以保证表计功能的正常使用。同时,我们还要注意终端的升级维护问题,终端设备的定期升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起到维护的作用,从而保证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的正常运行与使用。

四、结束语

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终端作为我国智能电网应用、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其的正常运行及广泛使用对于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壮大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尽管,我国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其所表现出许多问题与缺陷,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智能电网的普及。因此,我国在提高电力行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制定相关制度规范我国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的生产与制造,从而从基础上为我国智能电网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并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

参考文献:

[1]于朝惠.浅谈专变采集终端常见故障的分析处理[J].建筑遗产,2013(08).

[2]陈静.浅析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终端通讯故障[J].科技资讯,2013(07).

[3]龚舒.浅析专变用电信息采集终端运行及维护[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8).

[4]王虎飞.浅谈专变采集终端常见故障处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2).

4.安全事件采集分析系统介绍 篇四

一、信息安全防御现状

随着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各类组织的正常工作开展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的重要性也随之增高。对于重要的IT设施产生的各类安全事件层出不穷,攻击手段不断翻新,重要信息系统安全面临着多重危险。以往安全系统的设计是采用被动防护模式,针对系统出现的各种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当新的应用系统被采纳以后,或者发现了新的系统漏洞,是系统在实际运行中遭受攻击,系统管理员再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这种以应用处理为核心的安全防护方案使系统管理人员忙于处理不同系统产生的各种故障。人力资源浪费很大,而且往往是系统破坏造成以后才进行处理,防护效果不理想,也很难对网络的整体防护做出规划和评估。

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需要防止网络系统遭到非法入侵、未经授权的存取或破坏可能造成数据丢失、系统崩溃等问题,而这些不是单一的防病毒软件外加一台安全设备就能解决的,也不是单某一方面做安全防御可以预防的,而是需要一个可以全方位防御,可以全面详细的收集系统产生的安全信息,并且可以综合多方面安全信息进行多角度分析的平台。

二、安全事件采集分析系统介绍 2.1 安全事件采集分析系统功能

安全事件采集分析系统包括信息采集、信息汇总、关联分析、安全预警、综合展示分析等模块,主要包括安全事件溯源分析系统和网络流量分析系统两个子系统。在目标网络部署安全事件采集分析系统后,可以实现对目标网络的全方位信息收集,全方位的安全分析,关

 通过实时智能的网络通讯分析,及时发现各类异常并报警,避免潜在的网络问题演变为紧急时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提供网络行为规律及运行趋势分析数据、针对性能优化、新业务部署、带宽规划、安全策略等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准确分析导致业务应用异常的根本原因,为界定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提供依据,提高各运维部门间的协同效率。

 对网络通讯按业务类型进行归类和分析,帮助网络管理人员有效地掌握业务通讯状态,提供管理策略依据。

 对应用通讯流量、网络传输质量、应用性能进行实时监控分析、及时发现运行异常、为关键业务提供更好的网络服务质量保障。

 快速准确的追踪定位到问题发生点,找到网络犯罪的证据,完成安全时间的鉴定与取证工作,并帮助建立实施更佳的安全策略。

三、安全事件采集分析系统部署方式

该系统以多点接入汇总的方式部署在目标网络中,无需改变目标网络的结构的情况下,实现多方位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具有部署简单,收集信息全面,分析结果全面的特点。

部署示意图如下图所示(示例图):

几类:

a)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b)降低对业务的负面影响,例如由信息安全事件所导致的破坏和经济损失; c)强化着重预防信息安全事件; d)强化调查的优先顺序和证据; e)有利于预算和资源合理利用; f)改进风险分析和管理评审结果的更新; g)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和提供培训计划材料; h)为信息安全策略及相关文件的评审提供信息。(1)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一个结构化的发现、报告、评估和管理信息安全事态和事件的过程,能使组织迅速确定任何信息安全事态或事件并对其做出响应,从而通过帮助快速确定并实施前后一致的解决方案和提供预防将来类似的信息安全事件再次发生的方式,来提高整体的安全保障水平。(2)降低对业务的负面影响 结构化的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方法有助于降低对业务潜在的负面影响的级别。这些影响包括当前的经济损失,及长期的声誉和信誉损失。(3)强调以事件预防为主 采用结构化的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有助于在组织内创造一个以事件预防为重点的氛围。对与事件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能够确定事件的模式和趋势,从而便于更准确地对事件重点预防,并确定预防事件发生的适当措施。(4)强化调查的优先顺序和证据 一个结构化的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方法为信息安全事件调查时优先级的确定提供了可靠的基础。(5)预算和资源 定义明确且结构化的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有助于正确判断和简化所涉及组织部门内的预算和资源分配。(6)信息安全风险分析和管理 结构化的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方法有助于:

5.采集终端介绍 篇五

一、程序安装

注意:尽量不要修改文件路径

(一)、安装“2安装程序(基层组织).exe”

(二)、安装“3升级程序(基层组织)100531.exe”

二、程序使用

(一)、程序登录

点击桌面程序图标进入

是否为乡镇(街道)团委(团工委):选否

输入团组织代码及简称,具体参考《基层团组织数据采集系统团组织代码》,登陆密码建议统一设置成:123456

(二)、主界面及基层团组织信息填写

这就是进入后的界面,作为团支部,首先点击修改团组织信息。

点击修改团组织信息按钮后,进入此界面,三亚运行基地作为团支部,因此在组织类别一栏选择“团支部”,单位所属类别选择国有经济控制企业,然后表格变成下图。(如是团总支,就在组织类别一栏选择“团总支”)

关于在【团员数据】信息一栏,团员数是指目前该支部(总支)团员人数。发展团员数是指本该团支部(团总支)所属部门由非团员发展为团员的人数。【团籍注册数】是指本年底该团支部(团总支)新增团员数。剩下的空格,有则填,无则不管。如果最基本的资料例如团员数、团籍注册人数这些没填,是无法正常保存的。

(三)、团干部信息填写

完成团组织基层填写后,点击右上角团干部管理,进入下页。

在这个界面中,作为以“三亚运行基地团支部”为例,他的团干部就仅限于该团支部的支部书记、副书记及委员。点击上方“上方”新增按钮,填写团干资料(如果是团总支填写,团干部就仅限于团总支书记、副书记、委员)

进入该界面后,就将该团支部团干部信息如实填写,输入姓名后,姓名简拼自动生成,输入身份证号后,出生年月自动生成。最后点保存。

(四)、团员信息填写(这部分主要由支部书记负责收录,团总支负责汇总)

点击右上角团员管理,进入团员信息录入。

点击上方新增按钮

根据信息要求,详尽填写相关信息,最后保存。

(五)、团员信息数据交换

在团支书收录完支部所有团员信息后,需将该支部数据导出后发送给团总支汇总。

点击首页右上角的数据交换

点击左上角生成上报文件

上报选择2015,包含下级单位的信息打钩,保存上报文件到桌面打钩,然后确定。

最后在桌面上生成.cyl后缀的信息文件,各团支部将文件发送到团总支汇总。

团总支在接收到下级团支部发送的团员信息.cyl文件后,进入数据交换页面,点击接收下级上报文件。

点击,打开下级发送的cyl后缀的文件

点击打开

6.东方有线智能终端信息采集系统 篇六

随着广电行业的NGB网络不断改善, 技术、网络的差异越来越小, 服务体验已成为广电行业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用户收视行为数据来跟踪用户群体的偏好, 并用个性化产品定制与广告推送来吸引消费者, 是提高服务体验的关键。

为此, 东方有线网络有限公司决定启动智能终端信息采集系统建设, 以实现广电在三网融合时期对终端用户行为可感知的需求。智能终端主要包括高清中间件机顶盒终端和智能电视机顶盒终端, 利用广电双向网络将用户行为等数据进行回传、汇聚、存储, 并对其进行分析、统计和呈现, 为互动业务的运营提供数据支撑以及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在建设智能终端信息采集系统时, 公司采用与第三方机构——上海星红桉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 利用双方各自的优势共同建设智能终端信息采集系统。

通过采集全网海量智能终端用户的行为数据, 提供实时数据展示图表分析, 为广电业务的开展和优化提供准确的、全面的数据支撑。

2 智能终端信息采集系统介绍

本智能终端信息采集系统按照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图设计, 实现数据的采集、存储、分发、实时统计等功能。图2为系统网络拓扑图。系统既支持集中式部署, 又可在扩容时支持分布式部署。系统主要分为终端采集模块、认证配置模块、前置采集模块、中心数据汇聚模块、分布式存储与计算模块和实时统计模块六部分。各功能模块能无缝扩容, 并在扩容时保证用户行为数据的完整性。

2.1 终端采集模块

监听终端业务应用, 把用户操作产生的用户行为数据, 回传到前置采集模块。用于对东方有线在网的智能终端进行用户行为数据的采集, 终端业务应用将用户行为数据通过中间件的消息接口发送给终端采集模块, 再由采集模块统一向前端上报全部业务数据和心跳数据。同时, 本模块向各种应用提供SDK接口, 供集成。终端采集模块默认通过UDP协议上传行为数据, 同时支持TCP作为辅助协议上传行为数据, 传输方式可通过认证配置模块进行灵活配置。

2.2 认证配置模块

主要负责对智能终端进行合法性认证, 并对终端及前置采集模块进行采集策略的配置, 配置信息包括传输方式、传输开关 (是否传输, 0为禁止传输, 1为传输) 、上传周期等信息。终端上电开机后先连接认证配置服务器进行认证, 认证时需提交该终端信息供服务器认证, 终端信息包括终端型号、终端厂商ID号、终端MAC号、终端SN等信息。服务器认证通过后, 终端才具有回传数据的权限。认证通过后, 服务器会检查是否有新的配置信息, 如果有, 下发该终端最新的配置信息。终端在收到新的配置信息时, 更新并保存最新的配置。

2.3 前置采集模块

前置采集模块主要用于采集智能终端提交的用户行为数据, 并将接收到的用户行为数据, 实时上报中心数据汇聚模块。智能终端通过终端采集模块利用回传协议将用户行为数据提交到前置采集模块, 前置采集模块通过数据采集服务器获取提交的用户行为数据后, 将数据记录到本地的日志文件, 防止数据丢失。

2.4 中心数据汇聚模块

中心数据汇聚模块是采集系统的重要中枢, 具有接收前置采集模块传输的用户行为数据及第三方对接系统 (如EPG系统、点播系统、回看系统、广告系统等) 的内容数据, 并负责把接收到的数据汇总、日志记录, 同时再分发给分布式存储与计算模块、实时统计模块、第三方业务系统, 具有进行接收、分发、高速稳定、可靠的功能结构。中心数据汇聚模块可同时接收多个采集服务器提交的用户行为数据以及第三方对接系统的内容数据。

2.5 分布式存储和计算模块

接收数据并存储, 为非实时数据分析所用。分布式存储和计算模块采用Hadoop存储集群, 支持大容量存储空间, 存储效率快, 高扩展性, 为海量数据提取、转换、加载、分析、挖掘处理提供高吞吐量的数据源服务。分布式存储是数据筛选、过滤、分析提供原始数据的源泉, 需要容量大、效率高、安全性强。分布式存储基于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 简称HDFS的存储集群, 用来对用户行为数据进行持久化存储, HDFS具有高容错性、高吞吐量、扩展性好等优点, 适用于海量大数据持久保存。分布式存储与计算模块负责对中心数据汇聚模块分发过来的用户行为数据进行清洗、过滤、转换等预处理工作, 最终形成有效的用户行为数据集合并进行存储, 同时提供经过预处理后的有效用户行为数据供第三方业务系统使用。

2.6 实时统计模块

实时统计模块是以中心数据汇聚模块的实时数据为基础, 通过算法计算并展示数据, 供操作人员直观地分析数据。实时统计分析可以满足不同业务, 如直播业务、VOD点播业务、回看业务、时移业务、页面业务、广告业务及其他增值业务等。实时统计模块采用构件化设计, 可灵活扩充业务种类。

3 智能终端信息采集系统的性能优势介绍

3.1 内容采集性能

智能终端信息采集系统具备采集东方有线智能终端的用户行为数据和内容数据的能力。

3.1.1 采集东方有线智能终端的用户行为数据

根据东方有线的用户发展规划, 当智能终端用户数达到150万户时, 本系统能够支持对这150万智能终端用户采集行为数据, 智能终端主要包括高清中间件机顶盒终端和智能电视机顶盒终端。根据历史报表的统计, 智能终端在线率峰值 (同时在线并属于活跃用户, 此处的活跃用户定义为至少有两条以上行为数据产生的用户) 约为50%, 为预留余量, 本系统设定支持智能终端在线率峰值为60%, 即本系统支持智能终端的最高在线数为150万×60%=90万。

智能终端需要上报两种用户行为数据:业务数据和心跳数据。业务数据包括用户的开机信息、收视数据、用户操作记录;心跳数据指机顶盒每隔一定周期上报的keepalive信息, 心跳数据中包含用户当前使用的业务状态。机顶盒记录的用户行为数据的上传周期可通过认证配置模块进行配置, 心跳数据的上传周期与业务数据上传周期一致。

3.1.2 采集东方有线内容数据

系统具备与东方有线现有的EPG系统、点播/回看系统、广告系统等业务系统的对接能力, 对这些业务系统的内容数据进行采集。同时需要对这些系统产生的用户行为活动数据 (如点播、回看、页面浏览、第三方交互应用的活动轨迹等) 进行采集。

3.2 采集并发性能

本系统支持智能终端在线率峰值为60%, 即本系统支持智能终端的最高在线数为150万×60%=90万。此处的60%是同时在线并属于活跃用户的用户比例, 剩余的40%属于离线或非活跃用户的用户比例。 (此处的活跃用户定义为至少有两条以上业务数据产生的用户)

所有智能终端均默认为UDP传输方式进行传输, TCP传输方式只作为配合手段进行数据传输, 终端的传输方式、传输开关、上传周期等信息通过认证配置模块下发配置信息实现。

(1) 在UDP传输模式下

本系统支持的性能指标为:本系统支持单台采集服务器15MB/s的吞吐量处理能力, 3台采集服务器集群支持45MB/s的吞吐量处理能力。

(2) 在TCP传输模式下

本系统支持的性能指标为:本系统单台采集服务器支持最大并发数为30000/秒。

从终端上报数据开始, 到最终实时分发至实时统计模块及第三方业务系统结束的系统延时时间不超过5分钟。

3.3 网络带宽性能

业务数据上报的带宽能力, 指终端上报用户行为数据到采集服务器集群所需的网络带宽。

3.3.1 业务数据的带宽能力

上文所述, 当用户规模为150万时, 按60%的最高在线数计算, 业务数据上报的终端请求数为15000/秒, 每条业务数据大小为150Byte。

(1) 在UDP传输模式下

网络协议的开销为链路层协议开销 (14Byte) +IP层协议开销 (20Byte) +UDP层协议 (12Byte) =46Byte, 因此每条业务数据传输占用的带宽为150Byte+46Byte=196Byte, 业务数据上报的带宽需求为22.4Mbps。

(2) 在TCP传输模式下

网络协议的开销为链路层协议开销 (14Byte) +IP层协议开销 (20Byte) +TCP层协议开销 (24Byte) =58Byte, 因此每条业务数据传输占用带宽为150Byte+58Byte=208Byte, 业务数据上报的带宽需求为23.8Mbps。

3.3.2 心跳数据的带宽能力

如上文所述, 当用户规模U=150万时, 按60%的最高在线数计算, 心跳数据上报的终端请求数为15000/秒, 每条心跳数据大小10Byte。

(1) 在UDP传输模式下

网络协议的开销为链路层协议开销 (14Byte) +IP层协议开销 (20Byte) +UDP层协议 (12Byte) =46Byte, 每条心跳数据传输占用带宽为10Byte+46Byte=56Byte, 心跳数据上报的带宽需求为6.4Mbps。

(2) 在TCP传输模式下

网络协议的开销为链路层协议开销 (14Byte) +IP层协议开销 (20Byte) +TCP层协议开销 (24Byte) =58Byte, 每条心跳数据传输占用带宽为10Byte+58Byte=68Byte, 心跳数据上报的带宽需求为7.7Mbps。

3.3.3 总的带宽能力

在UDP传输模式下, 网络带宽需求为28.8Mbps。预留20%的系统余量, 则总的网络带宽需求为34.5Mbps。

在TCP传输模式下, 网络带宽需求为31.5Mbps。预留20%的系统余量, 则总的网络带宽需求为37.8Mbps。

而实际情况是心跳数据与业务数据的上传周期一致, 只有当无业务数据上传时, 才会对心跳数据进行上传, 故实际总的带宽需求将小于上述计算的总带宽需求。

3.4 数据存储性能

系统能够存储从终端采集的用户行为数据和第三方业务系统采集的内容数据。其中, 行为数据和内容数据需要持久化存储至少一年。根据预测, 数据的存储空间总需求为85TB, 系统配置2台60TB的存储空间, 可满足至少一年的业务数据存储。系统可支持通过技术手段以及良好的操作方式对历史数据进行转移归档。

3.5 数据分发性能

本系统能将从智能终端采集的用户行为数据和心跳数据实时分发给第三方业务系统。同时可将最终存储的非实时业务数据分发给第三方业务系统。

3.5.1 实时分发

实时分发的数据包括采集的业务数据和心跳数据, 不包括统计得到的智能终端关机信息。实时分发的数据采用实时分发处理, 由中心汇聚模块实时分发给实时统计模块及第三方业务系统。

实时数据分发的性能指标为:向第三方业务系统分发的数据分发速度大于40000/秒;从终端上报数据开始, 到最终实时分发至实时统计模块及第三方业务系统结束的系统延时时间不超过5分钟。

3.5.2非实时分发

非实时分发的数据仅包括本系统持久化存储的数据, 即从智能终端采集到的业务数据、从第三方业务系统 (如EPG系统、点播/回看系统、广告系统) 采集到的内容数据以及统计得到的智能终端关机信息, 不包括心跳数据。非实时分发的数据, 是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分发, 可通过前端配置进行调整, 最短为5分钟。

非实时数据分发的性能指标要求为:向第三方业务系统分发的数据分发速度大于40000/秒;向第三方业务系统分发数据的周期最短为5分钟。

3.6 实时计算统计

系统可根据从终端采集的用户行为业务数据, 实时地进行以下计算工作, 并以报表形式实时地输出计算结果。在实时计算的过程中, 本系统可根据终端心跳数据, 验证内容数据的有效性, 并实时地修正各种统计结果。

3.6.1 终端实时统计

统计当前时间终端在线数量, 绘制终端在线趋势图;统计当前时间终端活跃用户数量, 活跃用户条件可设置;统计当前时间终端平均的业务数据量大小;统计在不同的秒级时间段内 (5s、30s、1分钟等) 终端开机的数量以及关机的数量;根据终端开机数据和心跳数据, 统计每台终端的开机时间和关机时间。本系统可对每台终端的心跳数据得到终端关机信息, 该信息应存储在系统内, 并可分发给第三方系统。

3.6.2 业务实时统计

系统对业务进行实时统计, 并进行报表展现, 同时可提供接口向第三方系统提供统计的结果。统计的业务和时间范围可根据系统配置灵活扩展。

实时统计的业务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业务:直播频道实时统计, 实时统计当前时间观看直播节目的用户总数量, 实时统计当前时间各直播频道的用户收视总数量;点播节目实时统计, 实时统计当前观看点播节目的用户数, 实时统计当前时间各点播节目观看总数量;回看节目实时统计, 实时统计当前观看回看节目的用户数, 实时统计当前时间各回看节目观看总数量;时移节目实时统计, 实时统计当前观看时移节目的用户数, 实时统计当前时间各时移节目观看总数量, 页面实时统计, 实时统计当前在某个页面停留的总用户数;广告实时统计, 实时统计当前各广告位暴光频次, 实时统计当前各广告位总暴光频次。

4 总结

7.采集终端介绍 篇七

【关键词】收费管理系统;终端通讯技术;采集数据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通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也得到了提高,终端通讯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技术能在不同的通信场合实现信息的接收,且具有功耗低、成本低、方便快捷等特点。要实现收费管理系统在手机和分析终端通讯数据是更为精准和便利,很有必要确定串行通讯格式与协议的转换和统一。由于本次研究所应用的是国外的收费管理系统,系统內核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内核的不确定性和不透明性,因此无法运用系统的内核分析数据并得到结果[1]。为此,可以巧妙运用MCS-51单片机中的开发器对串行通讯的数据进行截获,并在反复的试验下,通过详细的分析与细致的检验,找到系统的内在运行规律和系统所反映的通讯数据的具体格式,进而分析数据所代表的具体意义。

1、确定串行口数据的发送方式

串行接口指的是数据一位一位地顺序地传送出去,其特点是通信线路较为简单,只需一对传输线就能够实现双向通信,这样就使得传送成本得以大幅度地降低,因此串行接口适用于近距离的通信,但其传送速度比较慢。一条信息的各位数据被逐位按顺序传送的通讯方式称为串行通讯。串行通讯的特点属于数据位的传送,传送方式是按顺序进行,至少只需一根传输线就可以完成传送工作,传送的成本相对较低但传送速度较慢。串行通讯的距离可以从几米到几千米。

分析该收费管理系统的串行口数据的发送方式,可以从了解系统的工控机和键盘开始。深入观察发现,系统的磁卡机与工控机之间是运用RS-232C为串行通讯接口的,且该接口为异步串行通讯接口。一般情况下,串行口所采用的数据发送方式一共有四种,分别是方式0、方式1、方式2以及方式3。以传统的处理方式,将发送方式的具体模式输入示波器进行检测,可以得到该系统的通讯模式的具体波形。经过详尽的分析比对,可以精准地确定烯烃的数据发送方式[2]。在系统运行正常的情况下,磁卡机周期性地发出了如下图1所示的发送信号波形。

为进一步展开分析和研究工作,需对串行接口的四种工作方式中所具体表现出来的通讯形式与该系统的波形信号进行比对,以得出系统的串行通讯的工作方式,经过对比分析发现其串行口的工作方式为模式一。

串行口工作的方式1是在设定的SM0、SM1为01的情况下出现的,它的数据传输率是可变的8位异步通信方式,即:由TXD发送,RXD接收,一帧数据为10位,1位起始位,1位停止位8位数据位。串行口工作的方式1的数据传输率取决于定时器1或2的溢出速率和数据传输率是否加倍的选择位SMOD。如图2所示:

根据模式1的具体特征,在获取该波形信号的数据信息时,要去掉数据的其实为何停止位,这样,就选取了随货取得两端进制为二的数据:

(00001100) (10110001)

对数据进行反向处理,则有:

(00110000) (10001101)

将这两段二进制数据转化为十六进制数据,则为:

(30H) (8DH)

2、通讯波特率的确定

在电子通信领域,波特率事实上就是调制速率。在信号被调制出来之后,在单位时间内符号传送的变化,即单位时间内载波参数变化的次数,就是通讯波特率。通讯波特率是对符号传输速率的一种度量方式和数量计算,1波特即指每秒传输1个符号。

通过运用NCS51单片机的开发器来设置各种各样的波特率,来接收上文所提及的磁卡机向工控机所发送的数据信息,假如所接收到的数据信息为30H、8DH,并且体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就证明NCS51单片机的开发器所设置波特率与系统串行接口的通讯波特率是相同的[3]。运用NCS51单片机的开发器时,可以用定时器1来作为波特率的发生器,并将开发器的波特率设置为定值,对TH1与TL1进行设置,以此改变波特率,具体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在循环往复的试验下,通过不间断地变换TH1与TL1,当TH1与TL1设置为FDH之时,收集到的数据信息与数据的信号波形相契合,并可以计算出该系统的磁卡机想工控机所传诵的数据的波特率为9.6K。

3、串行数据的接收

串行数据输出是将组成数据和字符的码元,按时序逐位予以传输。该方式需要在信道数目较少的情况下进行,一般是运用于远距离无线通讯。传输时,传送和接收两方均要有约定,以统一格式传送和接收数据。串行通信一次只传送一位二进制的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只需要一根传输线[4]。串行方式虽然传输率低,但适合于远距离传输,在网络中(如公用电话系统)普遍采用串行通信方式。

根据磁卡机向工控机发送的数据,可以发现,该系统的设计思想是将磁卡机和工控机之间相互传输熏洗的串行接机上,连接好接口板和对应线,让接口板上能够有过路信号通过。在这种情况下,运用NCS51单片机的开发器的串行口进行中断操作,并详细地编写中断服务程序,使得截获的数据能够被存储到所制定好的单元,方便之后的分析与使用。

4、串行数据的细化接受及分析

收费操作系统的运行过程必须遵守一定的操作规范和操作原则,收费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在此次的试验过程中,可以明显地发现,每次操作都很有可能会使得工控机和磁卡机二者所产生的通信讯号不大相同,这些信号对于建立通讯协议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通讯协议建立所必不可少的东西[5]。通讯协议对于系统的具体操作和通讯网络的结构创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通讯协议是通过将通信信道和设备相互连接起来,构建多个不同地理位置的数据通信系统,使其能通过一定的协议的设定在工作中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通讯网络之间必须具有共同的语言,这样,网络化的通讯工具在执行交流工作时,交流什么、怎样交流及何时交流,都能够遵循某种互相都能接受的规则,并在通信协议的制约下进行合理的操作。

本次的实验研究过程中,收费管理系统的通讯协议就是在工控机和磁卡机之间互相发送和响应的数据在信号的交换之中建立起来的。此次的研究方法同样可以用开获取此卡的数据格式等各方年的数据信息。这些信息与数据的取得,是完善系统通讯协议的基础。

小结

本次的研究是在未能明确掌握收费管理系统的核心技术即串行通讯的各种格式与通讯协议的情况下上进行的,本次研究采用的是传统的数据分析法,该方法不仅简洁便利,而且操作过程相当可靠。在数据分析法的有效解析下,系统的串行口中所有的通讯数据都获取到了,对系统有了更为深层次的掌握。在这个基础上,本次研究开发了IC卡的读写系统以、对报价的识别系统以及语音发送系统,这对于优化收费管理系统的整体水平,提高收费管理系统运行机制的效益具有积极的意义。总之,收费管理系统终端通讯数据的采集及分析对于优化收费管理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辉.提高高速公路收费服务水平 完善收费服务设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2(10):23-24.

8.采集终端介绍 篇八

[关键词]负控终端;配电网;负荷自动采集;新方法

长期以来,配网调度员均需通过配网自动化系统采集负荷数据,实时监控配网运行情况,但是各类配变实时数据的采集一直是困挠许多电力管理部门的难题,不少部门每年都要为此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由于实时数据采集的不够及时,不能实时发现配变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而导致配变超负荷、缺相等故障,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一、配电网负荷自动采集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网负荷的快速增长,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配电系统作为电力系统面向用户的最后一环,与用户的关系最为紧密。而配网自动化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配电网的发展,因此,发展配网自动化技术势在必行。

配网自动化就是利用现代先进的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将配电网上的实时数据、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信息等多种信息进行处理和集成,实现对配电网的控制和监测,以及事故状态下的快速故障定位、故障区的故障隔离和非故障区的恢复供电。实践表明,配网自动化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切合配电网自身实际,根据城市功能区域的发展和建设,以及配网网架、设备、运行管理需求等情况进行实施。配电网的规模是随着负荷的不断增加而发展的,目前配电网架结构仍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只追求配网自动化“遥控”等功能有可能会带来高投入和低产出,导致配网自动化无法大规模开展,走不出“试点”的泥沼。因此,目前全网可考虑先实现“一遥”、“二遥”功能,优先解决负荷分布和故障定位问题,而在城市建设成熟或规划成熟地区实现“三遥”功能。

为了在配网平台上更好地展现负荷分布情况,首先要解决配网的实时数据采集和在线监视问题。由于目前计量自动化系统已涵盖全网各种计量点及采集终端,通过统一的主站系统,可完成对电厂、变电站、公变、专变、低压集抄等发电侧、供電侧、配电侧、售电侧的综合性统一的数据采集监控,因此,可通过采集计量自动化系统中配变电流、电压、功率等数据,经主站处理后将负荷分布直观的展现出来。

二、问题现状

1. 时效性低。目前,配网调度员获取配变数据的一种方式是,通过配网自动化系统主站从计量自动化系统获取计量终端采集的历史数据。配网自动化主站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目前设定为15分钟)对终端数据进行抄录。对于配网自动化来说,为了实现用户对配电网的实时监控,对数据采集的实时性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对配变数据的定时召测模式难以满足时效性的要求。

2. 采集点多、信息量大。随着配电网规模的扩大,计量终端布点越来越多,配变数据量也会越来越大。若要满足配网自动化系统对数据采集的实时性要求,在短时间内将全网数据并发上送,将对计量终端和计量自动化主站在数据处理上带来很大的压力。

3. 性价比不高。目前,配网调度员获取配变数据的一种方式是,电力管理单位在配网中部署FTU设备,配网自动化主站直接与FTU设备进行通信,获取实时负荷数据。配变数据通过电力管理单位部署的光纤等传输计量自动化主站,此方式完全能保证数据的实时采集问题,且传输速度快,效率高。但由于设备造价昂贵,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小区域试验,算上光纤通道铺设费用,实现全网覆盖的代价实在巨大。

三、问题解决的具体方案

针对现有方式中配网的负荷采集成本高或实时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成本低、实时性高的配网负荷数据的自动采集方法。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如下方案实现:一种利用负控终端实现配电网负荷自动采集和展示的方法。

1.其包括以下步骤: (1)配网主站系统将包含被关注的计量点信息的召唤报文发送至计量自动化前置系统,计量自动化前置系统根据召唤报文记载的计量点信息,将上述召唤报文转发至相应的计量终端; (2)所述的计量终端收到召唤报文后,将包含遥测数据的应答报文发送到计量自动化前置系统,再由计量自动化前置系统发送至配网主站系统; (3)配网主站系统接收应答报文并输出至用户终端显示。 其中,计量终端与计量自动化前置系统之间通过GPRS网络通讯。

2.从配网主站系统到计量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召唤具体过程如下:(1)用户打开配网图形界面,将界面进行放大,定位至其所关注的区域;(2)当放大至某个图层时,系统将自动获取该图层的计量点ID信息,发送至SCADA服务器;(3)经SCADA服务器远程服务进程处理,找出计量点的相关参数并发送至DMS前置机;(4)DMS前置机将召唤报文发送至计量自动化前置系统,再由该系统通过公网通道(GPRS)发送至计量终端。

3.从计量自动化系统到配网主站系统的数据上送具体过程如下: (1)待计量终端接收到召唤报文后,将遥测数据以报文形式通过GPRS上送至计量自动化前置系统,再发送至DMS前置机;(2)DMS前置机对报文中的计量点信息进行解析,将计量点ID、计量点值等发送至SCADA服务器;(3)经SCADA服务器相关服务进程处理后,将相关计量点的电流、电压、功率等遥测量展现到用户界面上。

四、效益统算

相对现有技术,本文所提及的新方法有益效果有以下三点:

第一,利用计量自动化系统(包括计量终端和计量自动化前置系统)采集负荷数据很好地解决了成本问题;

第二,通过主动发送召唤报文的方式及时的获得负荷数据,采用这种自动召测机制,解决了以前从计量自动化系统获取历史数据实时性差的问题;

第三,通过发送包含被关注计量点信息的召唤报文,获取被关注计量点的遥测数据,不采用实时采集全网数据的方式,不仅节省了无线通信流量费,而且减轻了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压力;

五、结语

本文中提出的一种利用负控终端实现自动负荷采集和展示的方法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采用自动召测功能,对用户所关注区域内的计量点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并反映在图形界面上,很好地实现了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负荷分布展现功能。既保证了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又解决了经济性问题,完全满足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原则要求。

参考文献:

[1]任海军;基于智能计算的配电网负荷预测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上一篇:续写雷锋日记方案下一篇:文明卫生创建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