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体会及教学规划

2024-07-22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体会及教学规划(精选8篇)

1.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体会及教学规划 篇一

农村初中语文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我是一名从事初中教育工作的农村语文教师,通过长期的实践与摸索,我认为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让每个学生每堂课都能有所收获,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农村的学生和城里的学生不同,通过比较,我认为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放不开手脚,学生比较害羞,知识面过于窄,语言表达能力差,这样学生学习语文就有很大的难度,同时对语文教师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何从实际情况出发,体现教学个性呢,我做了以下尝试。

首先,认识到有效教学的理念,关注学生需求是重要核心,而关注的心理基础则是尊重,尊重是平等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交往中的素质要求,是诚信、关爱、协作等品质的形成基础。有效学习主要是指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这也是我们要着重发展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尊重学生,是实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没有尊重学生,课改无从进行。

古人常说的“师道尊严”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解释,即有尊严的是知识,而不仅仅是早一点掌握知识的人,教师不应该仅仅停留在“阳光下最灿烂的事业”这一光环下沾沾自喜,而是要平和心态、平等尊重,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切实地关注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关注学生的情商,才能真正的接近学生,使每一个教学环节能够在学生身上发生作用。比如在我工作的学校,学生的基础都比较薄弱。学生学习没有一个计划,系统性不强,许多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去学习语 文。

在教学过程中,我遇到这样一名学生,他的语文基础比较差,又比较厌学,所以他每次考试时作文都不写。当我第一次看到他的试卷时,我感到很惊讶。作为一名学生,语文试卷中作文不写就意味着你考试失败。于是,我就去询问其他学生,经过多方了解,我知道了其中的原因了:一是因为他自己不爱学习,另一个是因为以前老师总是批评他,久而久之他就不愿意去学习。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后来的教学中就经常让他去回答问题并给予鼓励、表扬,慢慢的上课时他也敢于发言了,考试时作文也能写了。最终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由此可见,我们对待每一名学生的态度都应该一样,要尊重他们,要慢慢的去引导,让他们逐渐树立信心。

其次,认识到语文是一门交际工具的学科,是人类语言的基础,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对学生字词句的积累,这是学生理解说话写作的基石。针对那些放不开手脚,比较害羞,知识面窄,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学生,要加强诵读,特别是现代文的诵读,优美的语段的背诵,古诗文的背诵等,加强造句练习,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平时在搞一些活动时,要让这些学生多发言,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可以让学生找到自信。

再次,认识到实施有效教学,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当前,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一是观念旧,拿着新教材,用老的教学模式去教学。二是没有创新,教师上课就抱着教参去讲解、报答 案,学生失去了思考的空间。因此我们平时就要注意多启发学生,让学生去思考、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能力。鉴于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我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在推行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所以多次参加新课程培训,更新观念。

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课外对教材的理解挖掘深度,拓宽广度,我知道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3.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为了开阔眼界,丰富自己的知识,学习别人的长处,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从而在一堂课上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灌输”为“乐学”。而这一切需要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正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最后,认识到实施有效教学,教师应该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吸引学生参与。因此,在课堂上,我改变了过去的教学模式,采用风趣 幽默的语言,新颖的比喻,与众不同的教法,经常设置一些“小演讲”、“辩论会”、“课本剧”、“朗诵比赛”等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课外 阅读竞赛”、“我说名著”、“读书汇报会”,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锻炼学生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成绩。

2.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体会及教学规划 篇二

一、增强针对性,改进英语教学的方法

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如果从音标抓起,以阅读为基础,辅之以适当的写作训练,狠抓课堂教学,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就可以焕发出鲜活的生机,质量也就必然会不断提高。

1. 注重“音标教学”,充分发挥音标在英语学习中的工具性作用。

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语音教学又是单词学习的基础,因此,音标便是英语学习基础的基础。在初中阶段尤其是初一,忽视音标教学会为英语学习埋下诸多隐患:学生的单词容易读错;学生不能独立认读单词,乃至到了高中仍然依赖老师教读单词;记忆单词往往浪费过多时间。学生对英语单词的记忆深感头痛,忘得比记得快。这样,学生的不少时间便耗在机械、枯燥的单词记忆上,而教师的时间也大多浪费在督促和检查学生的单词记忆上,这是中学英语教学质量上不去的重要原因之一。单词记忆和积累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卓有成效的英标教学是英语学习的良好开端。

2. 奠定阅读基础,积累语言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语言运用以语言知识的积累为前提,就英语学科而言,就是要在打好语言基本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英语运用的实质就是以“听、说、读、写”为主的口、笔头交流。“听、说、读、写、译”这五个方面既是英语学习的方式、途径,又是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听、读”是语言输入,“说、写、译”是语言输出,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就不会有得心应手的语言输出,就不可能“说”出地道的英语,也不可能“写”出符合英文文法的漂亮文章。根据我国的国情,英语教学应该首先从“读”抓起,以阅读为突破口,注重地道语言的表达方式的积累,让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听、说、读、写、译语言技能。

3. 以“写”为语言实践运用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写”同“读”一样,既是英语学习的方式,又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写作能力是衡量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志,是学生在英语学科中创造力的直接体现。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题都以书面表达形式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考察,这就是有力的佐证。因此,加强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英语写作教学势在必行。

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初中学生喜欢有趣味的活动,长篇大论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教师除了知识点的准备之外,认真考虑设计课堂活动也是很必要的。初一的教材内容本身就比较生动活泼,所以上课时教师要多鼓励他们举手发言,进行学生间的配对对话练习,结合课本内容组织一些小范围的调查、猜谜,或者短小的英语小品表演,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初二开始,课本课文的形式就渐渐与高中模式接轨,但如果上课时也像高中一样重点强调语法知识,那么学生就会变得思想分散,而且根据初中生的英语基础,他们无法接受较为系统的语法知识,只有把语法点结合到令他们感兴趣的操练中,经过多次的重复练习,才能使他们乐于接受所教内容。所以,初中的课堂教学一定要开展得活跃一点,从而让学生能在一个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掌握更多的知识。

三、认真组织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

课堂教学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和知识进行交际。教师所创设的语言情境及活动都是暗示或启发学生开口讲话,而口语最能体现语言的交际功能。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去说。一般可采用的形式如下:

1. 个别活动(individual activity)。

是指通过个别学生的活动,达到某种教学目的。这种形式可以检查复习所学知识,通过复习引入新课,检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这就是我们常用的“ask and answer”。

如作值日报告,要求学生报告当天的日期、天气、学生的出勤情况,这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的机会,需要循序渐进地锻炼和培养,往往通过个别活动的形式来完成。在值日报告完以后,请几位学生就报告内容提出两到三个问题,要求汇报学生回答,从而检查其是否听懂了。这样一来,“值日报告”这一活动从形式上来说是个别活动,但却能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2. 小组活动(group activity)。

在课堂上,学生两人一组为pair,三人或三人以上为group。进行小组活动,人数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效果,使每个学生都有个别练习的机会,尤其那些性格内向、比较腼腆的学生,使他们不因为害怕站在老师和全体同学面前而张不开口,使他们每个人都有说英语、用英语的机会。在中国这种大型教学班的英语教学中,小组活动大大增加了学生说英语的机会,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效率。例如,在练习“询问时间”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对话的轮廓和材料,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话。

3. 全班活动(class activity)。

3.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的体会 篇三

关键词:农村;生物;教学;体会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下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现代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笔者多年从事农村初中生物教学,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巧设导入创设悬念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一段好的引言能使学生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之全神贯注于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

二、注重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对于每个生物教师来说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的各种情景来激发。情景创设各种各样:可以是一个教具的呈现,一个问题的提出,还可以是一段视频资料的演示,等等,必须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进行选择。

1.运用直观教学,丰富学生感性认识

生物学是直观性很强的一门学科,直观教具有实物、标本、模型和挂图等,直观手段包括幻灯、投影、录像等。通过直观教学能使学生掌握学习的第一手材料,大大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快理性认识的飞跃。多年的教学实践使笔者体会到各种实物、标本、模型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实践证明,几乎百分之百的学生都喜欢做实验,特别是让他们自己动手做实验。例如,学习“显微镜使用”时,让学生自己安装,对光,观察切片,此时学生对实验本身的兴趣就会迁移到有关的知识上,激起他们探索知识的热情,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获得丰富的知识。

2.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习欲望

兴趣产生于认知的需要,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也是参与学习的强大力量。为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经常以新颖、生动、活泼的例子导入新课。导入的方法有多种,如提问、讨论、设疑质问等。例如,在讲“植物的蒸腾作用”时,提问学生:人怕太阳晒,而植物为什么不怕?在讲述“鸟卵的结构”时,以这样的问题引入:磕鸡蛋时没有发现两层卵壳膜,是不是课本上介绍错了?通过问题设置,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发挥农村生物材料比较丰富的特长,上好生物实验课

(1)“养一养”“种一种”等。让学生在上实验课前进行热身活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探究的欲望,在玩乐中产生探究生物学的兴趣。学习“种子的萌发条件”前,我们让学生带来家里的青菜籽、黄豆等分别在玻璃茶杯中试验,一下课就可以及时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学习八年级下册“昆虫的变态发育”的内容时,由于农村桑树较多,我们就提早让学生去采桑养蚕,记录蚕宝宝的发育过程。看着自己亲手养殖的小生命慢慢地长大,学生兴致很高,学起来津津有味。

(2)设立学生“佳作展示栏”。专门陈列学生发明、制作的作品,种植的花草等,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激励他们更努力地探索生物科学。如学习鱼的有关知识后,很多同学将自己最喜欢的鱼画成图画展示出来,获得师生的好评。

(3)“开辟植物园”。农村学校有绿化带,有的学校还有一些耕地,我们将耕地分给各班,各班又分给各个小组进行种植,这样,学生有了了解植物特性的植物园,可以在自己的植物园里观察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三、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将现代化的多媒体引入课堂,进行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时代发展所趋,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大飞跃。而且,这种多媒体教学能把一些静态物景动态化,能把抽象问题具体化,能把枯燥无味的问题趣味化。如,学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时,播放《动物世界》的相关内容,这不仅极大地刺激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理,而且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了想象力,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钻研精神,化被动学习为主动自觉地学习。

四、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面对一个班集体,不可以因学生成绩的好坏、家庭背景的因素而对个别学生有所偏爱。要让每个学生感受到,他们从教师那儿得到关爱一样多,他们受到教师同等的重视。这样才能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体会及教学规划 篇四

吉林省东辽县甲山中学

张冠梅

【摘要】农村初中音乐教育教学活动,是在办学条件短缺的环境下进行的。在坚持遵循音乐教育新课程标准主要思路的原则下,基础知识学习、演唱能力训练、审美情趣培养与情感体验实践,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审美情趣、情感体验、艺术修养的不竭源泉。

关键词:音乐教育

基础知识学习

演唱技能技巧能力训练、审美与情感体验实践

教学情境

高效课堂

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农村音乐教学,有着它独特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条件,虽然国家倡导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尽量平衡城镇、乡村教育教学硬件设施、设备,但是,音乐教学设备及教学条件仍存在很大差异,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乡村学校音乐教学所需。因此,在有限的条件下,如何提高农村初中音乐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是摆在农村音乐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经过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面向农村孩子,在坚持遵循音乐教育新课程标准主要思路:即“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关注学生个性发展;重视参与实践、鼓励探究与创造;弘扬民族音乐、尊重多元文化;提倡学科综合、改善评价机制”的原则下,基础知识学习、演唱能力训练、审美情趣培养与情感体验实践显得更为重要。

首先,音乐知识是学生学习、演唱、运用、再现、体现和创作音乐等必备的知识基础。农村学生音乐知识的学习不必局限于专业知识的纵深学习效果,只需学生在了解和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在音乐学习实践中从横向上加以识别、运用和实践,就达到了教学目的。音乐知识教学,要结合听觉、视觉的美感,结合学生耳熟能详的乐句或短小精悍的曲目:包括“原句、二度创作、变

奏等”形式进行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附点音符时,学生对附点音符的时值掌握得总有些不尽人意。教学中,我采取了“情境模拟”教学。再现了赵本山老师的经典小品《卖拐》中,赵老师怎样把范伟“忽悠”瘸了的片段:以2/4为基准----正常走路的节奏为基本四分音符,瘸子走路的节奏为附点四分音符;小跑的节奏为八分音符,那么,瘸子小跑的节奏即为附点八分音符,如此类推,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很快便掌握了附点音符的时值与唱法。

其次,歌曲的演唱是农村音乐教学的重中之重。要想使学生运用正确的演唱情绪、技能技巧、有感情的表达歌曲的意境和情感,除了教师要有深厚的演唱功底进行范唱、教唱外,还须引导学生了解歌曲创作的历史背景、作者的经历和创作意图以及创作音乐作品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意义和效果。只有如此,学习和演唱歌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七年级14册第一单元《难忘岁月》---《保卫黄河》歌曲时,首先向学生展示大屏幕:1937年“七.七卢沟桥” 事变后,日军发动侵华战争,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在内忧外患的中国领土上,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备受欺凌的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一幅幅惨不忍睹的画面映入学生的眼帘„„自强的中国人民逐步觉醒,一批又一批的爱国志士前仆后继,为挽救危难的国家而血染沙场„„。与此同时,大批的爱国音乐家、作曲家创作出无数的优秀音乐作品,冼星海,这个要“负起一个重责,救起不振的中国”被誉为“ 人民音乐家”的抗日救亡先驱者和奠基人,他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便是抗日期间最优秀的作品之一(画面定格)----冼星海简介。引导学生分析作品:《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历史,反映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前仆后继、英勇战斗,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视死如归、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展现了抗战必胜的壮丽前景„„。为了再现当时的抗日情景,表达抗日英雄的自信、坚毅、果敢、英勇等良好品质,在聆听录音磁带、教师范唱、教唱、指导和学会歌曲的前提下,再次聆听录音和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通过视觉、听觉、感知、感悟和演唱实践等,引导和激励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感悟、表现等,运用饱满的情绪、铿锵有力、跳跃的声音,自信洪亮的演唱和轮唱《保卫黄河》,准确展现出歌曲当时在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打击敌人所起到的战斗堡垒和宣传作用。教育学生要以革命前辈为榜样,刻苦学习,奋力拼搏,为国家的繁荣稳定,民富国强而努力。

第三、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情趣与情感体验的培养。

音乐教育是学校审美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偏远的农村中学,在办学条件短缺的环境下,音乐课堂教学和音乐教育活动更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审美情趣、情感体验、艺术修养的不竭源泉。

新课程标准倡导“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师生的互动性,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参与、体验音乐学习与活动,享受成功的满足,获得审美愉悦和情感体验、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变被动为主动,在音乐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采撷,展翅翱翔„„进而提升音乐教育教学的效率,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农村音乐教学,要抓住学生的心理,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为学生搭建展示个性特长、展现审美情趣和抒发情感体验的平台及舞台空间,学有所用、学有所长。只有这样,才能打造高效课堂,使学生在“参与---体验----实践”中享受展示自我、收获成功的喜悦。

课堂上,教师要充分挖掘每一首歌(乐)曲的思想内涵和所表达的丰富情感,从歌词、旋律、节奏、力度、音色、乐段、曲式结构、表现手段等方面挖

掘美、展现美、实践美。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制定好每一课的学习目标,设定好每一个教学环节,结合学生实际,运用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配以动情而富感染力的演唱,辅以表达歌(乐)曲意境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音与像、视与听的完美结合的学习氛围中,情感如期而至,如身临其境,为之动容,潜移默化的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准确的把握歌乐曲的艺术形象,用心感悟歌乐曲所表达的情感真谛。因此,教师在积极引导学生聆听、感知、品味、分析歌(乐)曲的同时,就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使之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

参考书目:

1、初中音乐《教师用书》

2、《初中音乐课程标准》及《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5.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 篇五

语文是一切学科的源头,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责任。可以这样说:农村语文教育的落后,特别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滞后最终造成了农村教育的落后面貌,。因此,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其策略研究,就显尤为重要。

一、针对以上教学现状,可以采用以下对策

1、动情晓理,严管厚爱

针对大多学生上课积极性不够高,兴趣不够浓,精神不够饱满,劲头不够足,语文学习的目标落不到实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的情况。给学生讲道理,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责任感,无论是晓之以理,还是动之以情,都必须聚焦在抓住学生的心理、思想、情感、态度、行为上,时时事事观察学生,抓住时机及时教育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学生,因人因事而异。如学习态度差、调皮、捣蛋的学生,老师要随时找他们谈心,从各方面关心他们。如父母在家,老师要经常与家长联系、沟通,并与家长探讨如何教育子女,要求家长协助老师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对于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的孩子,由于这些学生孤僻、自卑、不合群、缺乏上进心。老师要多多关心他们,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精神上都要给予关照,并发动全体同学帮助他们,让他们能随时感受到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比如在他们生日时,送上一张贺卡,或搞个小小的生日宴,叫同学们想方设法为他们庆祝生日,还可以班集体的名义买个生日蛋糕,将蜡烛点起来,全体同学一起唱响生日歌,我想一定会给他许多惊喜,使他激动得流下眼泪的。

2、课内外结合,开展多彩活动

课堂是学习的主要阵地。学生学好语文主要也依赖于课堂上的学习,要使学生学好语文,老师首先要让学生对你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开展一系列的丰富多彩语文实践活动,这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他们的参与的积极性最高,并会乐此不疲。如背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故事会、读书报告会、办墙报、手抄报、参观学习、歌咏比赛、主题班会等等,配合教学内容师生共同参与。春天去郊游,夏天去游泳,秋天去采风,冬天去看雪;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们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陶冶了情操,他们时时就会有快乐的情感体验,很难想象,这样的学生还会对语文失去兴趣!、开展分层次教学

农村初中,情况特殊,学生来自辖区内不同的小学,各校的教育教学方法、水平和效果都不尽相同,学生的家庭环境因素也千差万别,自身的先天素质和主观努力也参差不齐,由此势必造成同一班级的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上,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普遍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同一班级授课的情况下,教师教学中如果采取“一刀切”,必然会造成基础差的同学“吃不了”,基础好的同学“吃不饱”的尴尬局面。因此,结合学生语文学习的以上实际情况,我们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制定出了A、B、C三个学习能力等级的标准,通过观察测试,再确定每个学生的语文学习综合等级。每学期结束,再对照标准和测试情况,重新定级。教师的教学案分层设计,教学目的和要求均有一定的梯度,对C级学生侧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升训练则侧重于A、B级学生。整个教学活动过程都体现出分别施教、分层推进,使每位学生都能达到他实际应该达到的最好的学习水平。

二、学习现状及原因

1、学生兴趣索然,热情不高,态度冷漠,学习不认真。有些学生因为自己基础差,总觉得升学没有希望,所以就什么都不学了,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国家实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部分主管领导受经济发展的影响,用片面的眼光看待学校的发展,一味追求升学率,给学校、班级、老师定任务,划指标。这样导致的最终结果是:一切学习都围绕着“中考”这个指挥棒,中考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的内容就不教,学生自然也就不学了。另一方面,由于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局限性,学生根本就看不到学习语文的价值所在,看不到语文对自己的好处,看不到学好了语文是可以终生受用的,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语文作为一门最重要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2、学生总是片面地看待语文学习的劣势,认为语文这门学科认认字、读读书,没有什么深奥的东西,太简单了,谁不会呢!学不学都一样嘛,不管怎么学都一样,花不花工夫,花的工夫多与少,又有什么区别呢。有些学生觉得学语文好比“狗咬乌龟——无处下嘴”,内容太多,头绪太多,与其花工夫去干没有把握的事,还不如学学别的,兴许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3、由于家长的原因,许多孩子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部分家长没有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更不能从言行上给孩子做个好榜样。由于地处偏远的农村地区,大部分家长常年外出务工,,更有甚者,少许学生父母均在外务工,他们认为教育孩子只是老师的事,错误地把教育与学习混为一谈,把一切都推给了老师。殊不知虽属农村地区,可网络的触角也早已伸向这里,这个现代的恶魔正肆虐着这片淳朴的大地。如今,无一例外,每个乡镇都有几家网吧,学生们总能抽出大量的空闲时间(即使再忙),溜进网吧,沉溺于网络游戏之中不可自拔。再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各地纷纷建立工厂,民工大潮翻波涌浪,只要不怕吃苦,一个月就至少就能挣个三两千,大多家长只看到眼前利益,更本就没有长远眼光,所以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就持一种消极态度,学习学习不好就进工厂,这也就间接的阻断了孩子学习的道路,造成了大多数学生不爱学习现状,长此以往,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反正孩子抱定一种考不上就进厂干活,爱咋咋地的想法。

4、农村初中教学设施落后,语文课堂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不明显。由于地域原因,农村地区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落后,大多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师,一般还沿用着几千年来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不能满足和适应当今教育的需求。即使有部分地区实施了新课改,这种情况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观。写作教学,由于教学资源的匮乏,更是流于形式,教师把大量时间花费在作文的批改上,写作前的指导、批改后的评讲花的功夫不够深。提到批改作文,老师就感觉到头疼,总是以“全批全改”、“精批细改”的要求来衡量自己的工作。农村地区的老师们更本还未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不懂得愉快教学的妙处,这不能不说是农村地区教育教学滞后的一大缘故。其实,语文教师往往下了很多功夫,可是最终却收效甚微或更本就没有一点儿效果。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悲剧。

6.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困惑及对策 篇六

摘要:在当前大力提倡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为彻底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大面积提高农村初中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现就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作出剖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字:教学困惑 教学对策 农村数学教学

一、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困惑。

1、家庭因素。现在农村家庭,很大一部分父母都外出务工,子女多靠爷爷奶奶隔代管教。学生直接缺乏有效的家庭监管、辅导及习惯养成教育,导致学生学习数学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课后在家对数学拓展练习不够,缺少必要的监管和辅导,作业习惯养成差,“在校紧回家松”现象已成为数学教学的最大绊脚石。

2、教师因素。现在农村中学数学教师普遍缺乏危机感和创新意识,部分教师敬业精神不够,认为教好教差一个样。教师在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时,不能做到深钻教材,理会教学大纲要求,编制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案,课堂效率不高;课后不能及时反思教学工作中的得与失,做好教学反馈工作;课后辅导工作不到位。教师教学方法陈旧落后,创新意识不够;学生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依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此外教师不能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及现代化教学设备(如多媒体、电子白板、教学展台的合理运用)。

3、学生因素。农村中学普遍存在学生生源基础差,底子薄;学生学习目标不太明确;学习主动性不够;学习求知欲不强;学习方法落后,效率不高;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农村学生学习知识较死板,接触社会实践的东西少,缺乏对所学知识的有效运用,常常是老师讲过的题才会做,遇到一些稍加变化的题就不加思索,等待老师讲解。课前大部分学生不会主动预习新课内容,课后更不能及时复习与反思。现在的数学教材注重学生探索、归纳、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在这些方面更为缺乏,而教师几乎不会让学生多加思考,按部就班的把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的数学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以上学生存在的种种问题,大大阻碍了数学教学进程的步伐。

4、教材因素。现在农村数学教学体系经常变化,部分教师不能适应教材的变化,也严重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例如:原华东师范版八年级上册学习《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八年级下册才学习《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而现在华东师范版在八年级下册先学习《平行四边形》,而后紧跟着学习《矩

形、菱形、正方形》,诸多章节的变化使一些教师不能顺应教材体系的变化而及时改变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有时盲目的创设情境,缺少指导,有些课堂教学是低效的。造成这样的根本原因,源于对教材的认识、解读、把握不够。

二、解决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困惑的有效策略

1、加强家校联系,明确家长的职责,共同教育学生积极学好数学。家庭教育是第二教育课堂,教师应及时有效的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相互了解学生近段时间的数学学习情况,家长在家要起到监督作用,及时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督促学生认真独立完成家庭作业;教师在做好思想教育的同时,做好双差生的转化工作。

2、丰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大力提升教师自身业务教学能力。首先,教师要提高认识,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览与数学教学有关的教学专刊及辅导资料,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其次,要充分利用课题研究、各类培训及校本研修途径,多参加或听取教学示范课、观摩课,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对教学中遇到的困惑进行深入探讨,共同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第三,在教学中应掌握相关的现代信息教学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电子白板辅助教学的优势,大大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第四,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学科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基础性和应用性,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旋转》这节内容时,应倡导学生去收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了解旋转在动力方面的应用,向物理老师请教有关旋转方面的其他知识等等。此外,还应做好教学后的反思工作,善于总结教学工作中的得与失,为改进今后的教学提供有力条件和保证。

3、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其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学生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而双差生的兴趣培养则显得更为重要。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学习上的一点点进步,我们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多采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吸引学生,让学生从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培养数学能力。从快乐学习的氛围中逐步化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以达到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传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我们教师应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和基础,但还要注重有效的学习方法,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认为应做好以下五方面:(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及时检查落实;(2)做好课前预习,提高课堂听课效率;(3)扎实加强复习,减少知识遗忘;(4)强化习题练习,1 / 3

巩固知识结构;(5)有效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5、做好分层教学及“第二课堂”教学。教师在讲授知识时,应遵循由易入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注意知识点间的纵横衔接。充分考虑中差生的吸收能力,对于课堂上不能有效解决的问题,我们要针对不同学生存在的数学问题进行课后个别辅导,有效解决学生在课堂上遗留的问题。特别是针对中差生自觉性不够,我们应采取积极主动耐心的态度认真对待,力争不落下每一个学生。

6、为了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教师要搭设好理念与教学行为之间的桥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根本在于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善于整体把握教材,梳理教材的脉络与结构;精于解读教材的主题情境,挖掘教材中蕴藏的丰富资源;勇于重组教材,激发学生在参与中学习;乐于拓展教材,引领学生在思考中应用、发展;根据教学目标要求,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实际,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同时,积极的做教材建设的参与者,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总之,虽然农村初中生源基础差,教学条件相对较落后,教学资源较缺乏,但只要我们多动脑,针对问题对症下药,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逐步改进数学教学中的不足,能让农村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参考文献

7.农村初中政治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 篇七

一、初中政治教学的现状

1. 政治课本身受歧视, 学校领导不重视

在“开卷”这样一个美称下, 政治在所有的科目中深受冷落, 开卷等于抄, 开卷就等于翻书。正因为如此, 一些学校领导根本不重视这一学科的教学情况, 造成了对政治学科的偏见, 认为这个学科谁都可以教, 甚至违反正常的教学秩序让这些科目停下来。由此, 很多政治老师对政治学科的教学感到很茫然和苍白无力。

2. 政治师资严重匮乏, 科任教师自身存在问题

目前农村政治老师的空缺是非常明显的, 当然这是历史造成的, 也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 科任老师的安排就只能这样让语文﹑数学等教师兼代。由于这些人员缺乏专业教师所具备的技能以及不稳定性 (相关科任老师会考虑下学年是否继续, 这种情绪会导致上课的态度) , 其结果是成绩不理想。再者, 有些老师上政治课时方法简单粗糙、态度敷衍马虎, 缺乏对教材的加工处理, 没有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 完全是依照自己的理解和兴趣, 信口开河, 信马由缰。长此以往, 何以言传, 何以言教!

3. 学生不重视政治科目的学习

目前, 初中生普遍对政治课不感兴趣, 也极不重视。这种观念造成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 时间投入严重不足, 当然学习资料、学习用具的投入也少得可怜。更重要的是, 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仅仅只是停留于字面理解, 一些最基本的概念都分不清楚, 对于非选择题的理解能力和语言综合表述能力很差, 在学科相互渗透和知识纵横向比较的这一类型的问题上, 学生的知识牵引能力很差。

4. 必备教学资源的缺乏

政治是比较枯燥的学科, 但其涉及面还是比较广泛的, 仅仅依靠教材上的条条框框很难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改进初中政治教学的措施

1. 学校应重视政治教学

学校在确认科任老师时, 必须从连续性和稳定性的角度考虑, 不能老是走“拆东墙补西墙”的老路。最起码要让相关老师带两个轮回, 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游刃有余。此外, 校领导也应该改变老观念, 让新的思想、理念 (主要指不要再认为政治是副课, 是开卷考试、分值低) 注入到老师们的心中, 从而带动所有学生和家长改变对政治科目的态度。最后, 学校还应重视小学自然、科学等科目的开设, 这些科目不仅从知识的角度与初中政治密切联系, 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拓宽他们的眼界, 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2. 教师也应认真对待政治学科的教学

首先, 科任老师不管是否是兼职, 都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 不应该给自己找太多的理由和借口;其次, 科任老师在工作中应该多交流、多探讨, 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次, 老师应明确初中三年政治的内容, 在自己的大脑中应该有一个清晰的知识体系和框架, 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最后, 在课堂上要多鼓励学生, 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同时, 教师应及时更新知识储备, 转变观念, 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以让学生学到全面、系统的知识。

3. 加强学生对政治学习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政治这一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是枯燥乏味的, 所以教师应以丰富多彩的知识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教师可用一些辅助的教学设备, 播放与知识相关的幻灯片、有趣的漫画、新闻时事资料、音乐等来开展教学。

4. 针对学生个体差异, 实行分层教学

教师要在“让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 在集体教学的基础上, 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智力、能力水平的差异, 分别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 做好不同层次学生的转化工作, 使之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提高。

8.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篇八

一、平时要求和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或周记,为作文积累充足的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能写文章算不得什么可以夸耀的事儿,不能写文章却是一种缺陷,这种缺陷跟瞎了眼睛聋了耳朵差不多,在生活上有相当大的不利影响。”为此,学生一进七年级,就应该要求他们准备厚点的笔记本写周记,三年写下来,就是几百篇,这就为作文提供了丰富而又真实的素材。

其实,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农村学生并不缺少可以写入作文的材料,而是缺少对生活事件的目标性观察思考,缺少对平时生活观察所得的积累和运用。加上阅读量少,眼界狭窄,受阅历和情感所限,想写的东西找不到恰当的句子来表达。作文时,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看到题目,就被一个“怕”字吓住了,产生不自信心理,不能以积极捕捉思维的灵光去搜索和取舍生活中的素材,于是作文就胡编乱造,东拉西扯。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要求和指导学生把平时自己的所见、所感记录下来,遇到写不出来的东西,就慢慢思考与斟酌,找不到最恰当的词语,就先用“大白话”写出来,这样时间越长,积累的生活素材就会越多,作文时就不愁找不到材料。

二、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多加强口头作文训练,有助提升学生作文水平

口头作文与书面写作同等重要,口头作文与说话训练的侧重点不同,口头作文要有较强的书面色彩,说话则是单纯的口语训练,旨在培养学生语言沟通的能力,不能把口头作文与说话训练划上等号。平常的语文教学中,每一节语文课,都可以用五到八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口头作文,要求他们把一个星期来最感动自己的人或事用语言进行描述,每节课一到两个学生上台作文。就这样,一学年下来,每个学生口头作文的能力有了一定提高,写作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三、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写真人真事,写起来就得心应手

说实话,学生平时作文,常常不想以“写实”素材为基调,原因是不想让同学和老师知道自己的真实之事。语文教师都知道,写作和创新需要基础,这基础就是生活,丰富多采的生活,才是学生写作的源泉。农村学生,他们经常都少不了做家务劳动,周末还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农耕劳动,如,初夏的插秧,秋季收割稻谷和栽种油菜,等等,这些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作文材料。平时学生作文,可以要求学生运用生活中一定的真实材料进行加工创新,其中表达的感情一定要真实。

四、平时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多赞扬和鼓励

为了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要在批改中多赞扬和鼓励学生,从而使学生爱写作文

上一篇:我的自画像小学生作文500字左右下一篇:赴德国学习总结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