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及调查报告要求

2024-09-07

社会实践及调查报告要求(精选8篇)

1.社会实践及调查报告要求 篇一

社会实践报告格式及要求

一、社会实践报告主要内容

社会实践报告包括标题和正文两部分: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写明实践的目的、意义、时间和地点。

2.主体:这是实践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社会实践的内容,经验体会、理性思考、问题。作为学生应重点写出自己的认识,对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

3.结尾: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引发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提出发展的方向。

二、写作要求

1、正文行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数据、资料真实可靠,个人观点明确,论据合理,逻辑严密,语言流畅,格式正确。字数不少于3000字。

2、可适当借鉴、引用,严禁抄袭、剽窃。

三、格式

1、封面:下载统一格式(附录1),认真填写所有项目;

2、正文格式按行文顺序具备:题目、正文、结语、参考文献(以学术论文撰写规范并参照附录2样板格式);

3、统一使用A4纸进行文字打印及装订(左侧装订),上边距25mm;下边距25mm;左边距30mm;右边距25mm。报告标题为小三号黑体字,顶-1-

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正文为小四号宋体字,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设置为1.5倍,要求插入页码,居中对齐。各级标题序号为“一”、“

(一)”、“1”、“(1)”、“①”,其中一级标题字号用四号宋体字加粗。参考文献与正文之间空一行,用小四号宋体字。

4、附件:附录1 封面样板 附录

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昆明日新达商贸有限公司实习

报告

系部经济管理系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09级国际经济与贸易姓名罗明远

指导教师周立瑞

2012 年01 月23 日

昆明日新达商贸有限公司实习报告标题

一、实习目的(一)、为了能锻炼自己,让自己适应社会,接触社会,也为自己跨入社会奠定一定的基础,1、实习意义:更好的了解社会,并认清自己的发展方向,通过实习,体现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1)实习时间:2012-1-1—2012-3-1。

实习地点:昆明日新达商贸有限公司建设店。

二、实习内容

(一)、公司简介: 昆明日新达商贸有限公司是一家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注册的企业。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致力于连锁便利店经营管理的专业品牌企业。公司以经营快速消费品为主,通过16小时营业,为广大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多样化的商品和便捷贴心的个性化增值服务,各门店提供电话订购服务。公司以自营为主、加盟为辅,广泛提供各便利店全面导入CIS系统,统一标识,统一认识,统一管理,统一配送,人性化服务理念,倡导便利店服务新概念。公司拥有多名专业经营连锁、便利、零售商业的管理精英,负责所有连锁店的策划、装修、采购、运营、培训等日常管理,以“专业连锁、品质保证、方便快捷”为使命,秉承公司的服务理念,为顾客及门店提供最满意、最优质的服务。昆明日新达商贸有限公司凭着良好的信用、优良的服务与上百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1、公司文化

(1)、公司使命:为人们提供便捷、温馨的购物环境。

(2)、公司愿景:树立中国便利连锁行业品牌;

对公司:实现家庭、军队、一体化管理;

对客户:省时、省力、省心;

对员工:学习成长,过有品质的生活。

(3)、四大观:

核心价值观:方便、实惠

客服观:客户价直第一

产品观:安全、实惠、高品质

人才观:诚实、正直、善良、进取

(4)、日新达人角色定位:生活服务天使

(二)、实习内容

1、实习岗位:管理实习生

2、具体内容:在店面上工作,从最基本的学起,在开始上班的前两天,公司对我们进行了岗前培训,让我们了解公司,并对自己的人生观有一个从新的认识,在店里,我们主要学习对商品的熟悉、陈列、管理。并接触各种各样的人群,并发现他们的需要,从而进行销售,也跟着店内领导学习一些基本的基层管理方法,以及店内商品的开单、调配等工作。

三、收获与感想

踏出学校,走入社会,无不感慨万千,社会的艰辛让我们学会更多,到现在为止,仅仅二十多天的实习,让我认识到很多。

我以一个管理实习生的身份进入昆明日新达商贸有限公司,起初,我一直都在以混日子的心态活着,总觉得还早,不用考虑那么远,从实习开始,我从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我们深知刚从学校出来的我们,没有资格去挑工作,其实并不是工作适合你,而是你要去适合工作。人没有天生就会做事的能力,只有通过实践、学习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体现自己在这个行业上的价值。

此刻的我,在最基层的岗位上工作,一个店面营业员,但我每天都可以活得快乐。回想刚进来的那几天,每天都会抱怨这种长时间的工作,认为自己为什么就会那么辛苦,我是一个大学生,为什么就只能在一个超市当一个营业员。但慢慢的,我经过不同的锻炼,有了不同的认识,我开始学会了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计划,不在抱怨生活的艰辛,我开始努力的工作,并且面对每一个顾客的时候,我都会展现我最阳光的一面。

进入公司,公司一整套完善的培训让我从新认识了自己,也认识了便利店这个行业的发展,不管什么工作,没有你去就让你当老总的。除非你有一个好的出身,只有把最基本的东西学会、熟练,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来到公司实习,我认识到自己很多的不足,以为在学校是一位佼佼者,就什么都难不倒,但在一个从没有接触过的行业

里。我是一个全新的人,只有经过不断的学习、操作,才能学到更多,通过实习后,在各方面都有所了解,并决心努力做到更好,而且从中我也体会到在学校我修得更多的是内在,要享有更多的实际能力,只有通过身心的同步发展,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才能实现你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晓春,论类别股东表决制[J],武汉大学学报,2005(3)

[2]耿胜先,郑利霞,社会公众股类别表决的法理基础[J],行政与法,2005(9)

[3]耿志民,上市公司类别股东表决制度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5(17)

[4]刘大洪 张晓明 蒋银华,类别股东表决制度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5

(6)

[5]王宗奇,浅议上市公司的股东分类表决机制[J],法学杂志,2005(4)

2.社会实践及调查报告要求 篇二

人们不禁要问:一个被寄予厚望的课程板块何以备受冷落?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尽管我们可以把它部分地归因于“一个全新的领域,可以借鉴的经验较少”,但是,在笔者看来,其根本原因在于部分数学教育工作者对其功能(尤其是在提升学生应试能力方面)以及恰当的指导方法缺乏深刻认识。因此,在新课标正式颁布实施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有必要对有关“综合与实践”的基本理论问题展开讨论,以深化对这一课程板块的认识。其中,本文所要探讨两个的问题是:“综合与实践”课程板块的特点及教学要求。

一、“综合与实践”板块的特点

从课程目标、内容结构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看,“综合与实践”明显不同于其他三个课程板块(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具体地说,“综合与实践”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综合性

在“综合与实践”领域,《标准》尽管确立了总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但却并未具体规定教学内容。从所给出的“实施建议”以及所列举的问题案例看,“综合与实践”的学习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这种综合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知识与活动经验、各领域数学知识之间的融通与整合;二是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的综合运用;三是包括数学应用意识、数学活动经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内的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具体地说,该板块的教学应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方式,以学生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或跨学科、跨分支跨领域的综合性问题)为重心,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

(二)自主性

从课程实施的角度看,《标准》提出:“综合与实践”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而这意味着,在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应以自主探究为主。换言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自觉放弃大包大揽的做法,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帮助、引导和促进学生的深度参与上;与此同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探究主题,自己制定探究计划并确定研究方法,并且主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探索并解决问题。可见,“综合与实践”为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和创造潜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过程性

“综合与实践”的实施通常是围绕一些研究主题展开的。这类主题或问题一般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综合性或现实性。因此,在教师“从前台退至幕后”的情形下,学生只有亲身经历一个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才有可能完成学习任务。而这意味着,在实施过程中,调查、阅读、思考、实验、猜测、验证、交流等环节往往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个“再创造”或“再发现”的过程,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生成性

如前所述,本板块的教学方式应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这一原则性规定使得“综合与实践”的实施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其生成性主要表现在:包括课程资源、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在内的诸多课程要素,大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即时生成并不断演进的,而不是事先设定的。换言之,由于教师不再直接干预学生的探究活动,学生有权决定探究内容和探究方式,所以探究过程及结果往往都是事先无法设定或预料的;同时,这种以充分彰显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为基本特征的开放式教学,往往会使学生获得非预期的发展或成长。例如,在“估算全班同学往返乘坐火车去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所需费用”的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或采取多种方式获来获取所需信息,可以自主制定多套活动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究竟学到了哪些知识,积累了哪些经验,提升了哪些能力,往往都是事先难以预期的。

二、“综合与实践”的教学要求

从课程实施的角度看,上述特点也是《标准》对本板块教学提出的要求。教学中,切实落实这些要求是发挥该板块在育人方面独特作用的先决条件。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掌握分寸,避免走向极端。

(一)重视拓展,但也不能无限延伸

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标准》设置“综合与实践”板块的重要目的。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设计或设置跨领域、跨学科的学习主题及教学内容,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机地融为一体,就成了一种必然选择。按照《标准》的规定,本板块的教学活动及教学内容主要是由学习主题统领或间接规定的,因此,其综合性主要体现为设计适合学生探究的综合问题。有了跨学科或跨分支的综合问题或实际问题,就有了学生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的努力和尝试,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但是,在设计、提出问题时,师生所做的综合与拓展也应该是有限度和有所侧重的。一方面,应该确保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适应。反之,如果问题的综合程度过高,知识覆盖面过于宽泛,以至于远远超越了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能力,那么学生可能就会“望而却步”,自主探究可能就会“无功而返”。另一方面,知识的拓宽和延伸必须要以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为主线,以促进学生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作为数学课程的一个板块,“综合与实践”毕竟不是高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因此,以数学为核心,彰显数学学科个性是本板块教学实施的题中应有之义。相反,如果随意进行泛化处理,致使学习内容丧失“数学味”,那么这样的教学不再是数学教学了。

例如,在第三学段,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一个研究主题:根据书籍的某些数量特征对学生所在城市的某大型书店中的书籍进行分类。实施过程中,在了解有关事物分类的常识以及测量和计算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其长宽比、厚度、页数、封面面积等进行分类。显然,这是一个“数学味”颇浓的学习主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果在本学段要求学生去探讨“适合高血压病人参加的体育锻炼项目有哪些”,则是不恰当的。因为这个问题是一个医学或运动生理学问题,所用知识并不以数学知识为主。

(二)倡导自主,但也不可放任自流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能力是在活动中形成、发展和表现出来的。就学校教学而论,要想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就必须要让他们亲自去探索、去发现。相反,如果学生的学习始终以接受和模仿为主,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那么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就无从谈起。所以,在“综合与实践”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以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己任,尽力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及动手实践创造条件,使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发展能力,在亲身体验中积累经验。

但是,另一方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等于可以放任自流。对于中小学生而言,“由于其自主性发展的阶段性、过程性及不完善性等特征,自主学习的整个过程背后,有一条不可或缺的暗线,就是教师有效的启发、引导、支持和帮助。”[4]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全程跟踪,全面、深入了解探究活动的进展情况,及时引导和帮助学生排除学习探究过程中所遇到困难和障碍,切实保障学生学习权利和人身安全,既是教师应当履行的职责,也是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根本保证。

(三)重视过程,但也不可忽视探究结果

如前所述,能力的提升、经验的积累必须要以主体相应的认识或实践活动活动为支撑。在“综合与应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全程参了每次探究活动,必然会对教学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为了实现《标准》所提出的课程目标,教师必须做好督查、指导工作,确保学生都能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但是,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略探究结果。事实上,如果我们只关心学生是否亲身经历了探索过程而不在乎学习结果,那么,由于缺乏目标的指引和评价激励,学生的探究热情和求知欲望就会逐渐减弱,弄虚作假、敷衍了事的不良学风可能就会滋生蔓延。所以,在“综合与实践”的实施过程中,除了重视学生参与探究的广度和深度外,教师还要引导和督促学生去寻求正确的结论和完善的方案,并且依据评判标准对其研究结论或成果作出评价。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认真对待每一项活动,并深度卷入到探索活动之中。

例如,在第三学段,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测量并计算本校占地面积以及教学主楼的建筑面积。活动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弄清“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等词语的含义,灵活运用多种测量和计算(或估算)方法,而且还要提出“结论应该相对准确”的要求。相反,如果不对结论的准确性或正确性作出要求,那么,学生绘制和分割平面图形、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能力训练就失去了保障。

(四)重视生成,但也不应放弃预设

何谓生成·生成就是创生、建构或生长。[5]就学校教学而论,重视教学生成,即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和主体作用。从教学效果上看,生成性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得到反复磨练和显著提升。所以,在“综合与实践”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自主探索创造便利条件,让学生在相对宽松和自由的氛围中尽情挥洒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享受自主探究及动手实践带来的乐趣和解决问题成功后的喜悦,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但是,重视生成并不等于可以摒弃预设。雅斯贝尔斯(K.T.Jaspers)曾经说过,预设是一种计划,它是实践者的一种在特定情况下不可缺少的细节安排。[6]对于学校教学来说,预设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的预设性源自于教学永远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必须对教学活动进行细致、全面的预测和规划,因为这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如果生成没有了预设,那么就会蜕化为无的放矢的自发行为,同样也失去了教学意义。”[7]所以,在“综合与实践”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和熟悉学生,深入研究和把握课程标准和探究主题的基础上,对探究活动及其指导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以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总之,“综合与实践”板块的特征决定了教师的指导方略应当有别于其他三个板块:既要突出重点以彰显板块特色,又要统筹兼顾以顺应教学规律;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只有这样,“综合与实践”板块的教育功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学目标才有望全面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

[2]黄德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综合与实践”的内容解读[J].教学与管理,2014,(1):53-55.

[3]斯苗儿.是一个领域,更是一种数学教育价值观[J].人民教育,2006,(17):24-29.

[4]刘畅.学生自主学习探析[J].教育研究,2014,(7):131-159.

[5]吴玲,吴支奎.有效生成根植于精心预设—新课程视阈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审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7,(7):13-17.

[6]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3.

3.农村乡村道路养护管理要求及实践 篇三

关键词:农村;乡村道路;养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4-0138-02

基于农村乡村道路在促进三农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我国各地区政府部门及公路建设管理部门逐渐增强了农村道路施工建设的力度,农村乡村道路呈现出道路等级提升,道路里程增加等特点,乡村道路建设成效显著。受制于农村地区发展差异化及公路技术管理,养护管理资金及人员配置不均衡等因素制约,农村乡村道路养护管理仍任重道远。

1 农村乡村道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农村乡村道路建设的目的是为了给农村与县城,城市之间的连接沟通提供物质保障,并为农村农作物销售及农副产品运输创设传递通道,进一步说,农村乡村道路还是贯穿农村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等要素的中枢枢纽。农村乡村道路早期建设施工时设置的道路等级一般较低,相应的基础保障设施跟进不够及时,导致其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受到自然因素及车辆荷载等因素的影响,从而缩短其使用周期,造成建设及投资资金的浪费。在此背景下,农村乡村道路养护管理重要性就得以凸显,从整体上看,乡村道路养护管理可以改善乡村道路的基本性能、延长道路的使用周期、节省道路二次施工建设的成本。

2 当前农村乡村道路养护管理的实施现状

2.1 农村乡村道路养护管理保障机制及运行机制不够健全

首先,从农村乡村道路路政法规情况看,针对乡村道路养护,我国颁布实施的《公路法》中并未进行细致规定,公路养护集中于国道、省道及县级公路等层面。而从乡村道路实际使用情况看,由于国道、省道及县道对超载运输车辆通行管理较为严格,造成众多超限车辆及超载车辆绕行乡村道路,对乡村道路造成了极大损害,外加上乡村居民普遍缺乏道路养护观念,将乡村公路另作他用的现象较为多见。其次,从乡村道路养护管理实际运行情况看,一方面各地区县级政府及乡政府能够认识到乡村道路养护的重要性,出台制定了相关政策,但在养护资金及养护资源配置上并不理想,养护工作收效甚微。

2.2 农村乡村道路养护管理资金匮乏

现阶段,在道路养护专项资金保障上,国道,省道及县级公路资金配置较为充足,农村乡村道路养护资金并未被纳入到地方政府财政预算范畴中,其养护资金更多地依靠于车辆通行养护费补贴,养护资金的覆盖面及到位率都不尽理想。而在“村道村养,乡道乡养”的养护管理规定下,村级,县级财政拨付的专项道路养护资金数量不足,农村乡村道路养护资金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受制于养护资金短缺影响,农村乡村道路养护设施设备配备率不高,乡村道路如出现路面病害,难以及时治理。

2.3 农村乡村道路养护效果不佳

首先,在农村乡村道路养护管理的责任划分上,并未具体明确相应的责任主体,没有建立专门的乡村道路养护管理组织机构,在农村乡村道路养护规范及标准的执行上力度不强,制约影响了农村乡村道路养护实践效果。其次,在农村乡村道路的养护水平上,由于缺乏专业的养护人员,乡村道路养护人员队伍结构以老龄化人群为主,其素质能力不足以胜任养护工作,没有掌握相应的道路养护专业知识,公路养护质量低下。

3 优化农村乡村道路养护管理水平的措施

以A省某乡村道路养护实践为例,该乡公路硬化里程为 3 623 km,乡村公路为3 340 km,乡村公路形式以水泥路及沥青路为主。该乡在乡村道路养护实践中秉持“建设与养护同发展”的养护理念,着重从以下方面探索并完善农村乡村道路养护管理模式。

3.1 建立健全农村乡村道路养护管理保障及运行机制

在农村乡村道路养护管理的责任分配上,应对各地区的乡镇交通部门进行养护职责明确及落实,确保其人员,设施及经费等能够积极参与到乡村道路养护管理实践中。在乡村道路养护的路政执法上,各地区的县级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将执法权委托于乡镇政府,并给予乡镇交通部门路政执法权限及相关证件,将乡村道路养护纳入到各地区交通部门管理法规中。

以A省某乡道路养护工作为例,该乡主要采取了“以县为主,乡(镇)村辅助,交通监管跟进”的养护机制。在责任主体及执法主体的分配上,首先将责任主体确定为县政府部门,由县政府建立农村乡村道路养护管理小组,每年拨付用于农村乡村道路养护的专项经费520万元,然后出台相应的道路养护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与乡政府签订养护管理责任书,并定期召开讨论会及汇报会,以此形成各部位齐抓共管的养护格局。在执法主体上确定为交通管理部门,由其负责对该乡道路养护工作及人员进行指导,监督及管理。在道路管养实践中,制定出养护质量考核及评比方案,采用集中管养的措施,优选养护资质好,养护经验丰富的公司负责养护工作。在路政管理及公路养护落实上,成立了农村公路路政执法队,开展相应的路政执法宣传工作,并设置警示标志723个,路桩18个,有效保障了农村道路养护的规范化及集中化。

3.2 多措并举,完善农村乡村道路养护管理资金保障机制

在农村乡村道路养护管理资金保障环节,首先,中央财政专项拨款及转移的力度应加强,着重提高乡村道路,尤其是偏远地区乡村道路养护资金拨款比重。其次,各地方政府部门应对其加以重视,一方面通过财政拨付,专项资金发放及监管等方式,发挥其资金筹集主体作用;另一方面要拓宽养护资金来源渠道,广泛吸收接纳社会资金,推进乡村道路养护的共治共享。第三,鼓励各乡村成立自助性,公益性的养护组织,缓解养护资金压力。

例如,A省道路养护工作在资金筹措上,政府部门每年用于路政管理及道路养护的专项资金投入达到600多万元,对县区范围的16条公路加以集中整修,在财政预算中纳入乡村道路养护资金,对每公里路段进行3 000元的养护资金拨付。县级财政对每公里路段也拨付500元的养护资金,用于道路的绿化,坑槽修补。针对乡镇村,A省某乡道路养护实践中,推行了资金募集、筹工筹劳、以奖代补等措施,有效保障了道路养护资金需求。

3.3 提高乡村道路养护人员队伍素质和能力,打造乡村 道路养护模板

在乡村道路养护人员队伍建设中,一是要针对养护人员开展定期的养护专业知识培训及讲座,提高其养护操作水平,促进乡村道路养护迈入正规化。二是要规范乡村道路养护人员的养护操作行为,对乡村道路路面养护、路基养护、边沟边坡养护、桥涵养护等规定严格的养护操作标准,推进乡村道路养护的标准化,规范化。例如,A省乡村道路养护实践中,主要通过养护专业技术人员入乡进村指导,养护人员队伍定期考核等方式,强化养护人员队伍的实际养护技能。在此基础上,着重进行了43 km的标准化路段养护,打造出6条220 km的乡村道路样板路,在标准化养护实践推动下,该乡道路养护人员业务水平提升显著。

4 结 语

在国家倡导建设“村村通公路”及“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农村乡村道路养护管理重要性及必要性愈发显现。针对农村乡村道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各地区政府部门,交通管理部门及乡镇政府应注重从养护资金投入、养护运行机制保障、养护队伍素质能力强化等多个环节加以完善,以此推进农村乡村道路养护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

参考文献:

[1] 梁倩.分析乡村道路养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大科 技,2015,(17).

[2] 范敏.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与管理模式[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2,(10).

4.社会实践报告格式及要求解析 篇四

为了保证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的完成质量,现将有关报告的格式及要求规范如下:

一、封面:

分院统一样式,见附页。

二、目录:

应是实践报告的提纲,也是实践报告组成部分的小标题;格式为宋体、加粗、四号字。

三、正文:

1、题目

黑体、三号字、居中,段后间距自动;题目一律统一格式为:“关于在w w 单位从事w w 岗位的社会实践报告”或 “关于在w w 单位开展w w业务的社会实践报告”。

2、实践目的

介绍社会实践的目的和意义,选题的发展情况及背景简介,方案论证或实践单位的发展情况及要求等。

“实践目的”四字用宋体、加粗、四号、左对齐

3、实践内容

实践内容应有实践单位情况介绍,并力求结合生产实际或以具体工作为背景来撰写报告。

“实践内容”四字用宋体、加粗、四号、左对齐

4、实践总结或体会

专业知识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对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的适应情况;不足与努力方向,是对社会实践的体会和最终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

“实践总结或体会”几字用宋体、加粗、四号、左对齐

5、参考文献

指实践过程中查阅过的、对实践过程和社会实践报告有直接作用或有影响的书籍与论文等。

“参考文献”四字用宋体、加粗、四号、左对齐

文献正文用宋体、加粗、小四号,1.5倍行距

四、社会实践报告上交时间:

20XX年9月5日~12日。同时要求上交电子稿。

五、其他要求:

1、页面设置:纸张大小为A4打印纸,纵向打印,其他默认;插入页码为页面底端居中。

2、实践内容字数要求不低于5000字。

3、实践单位鉴定:均需填写《社会实践鉴定表》(见附表),没有实践单位的,单位意见项可以省略。

1.马原社会实践报告及格式要求

2.社会实践报告格式要求和写作步骤

3.社会实践报告的格式

4.社会实践报告格式

5.社会实践报告内容与要求

6.社会实践报告的作用与内容要求

7.社会实践报告范文要求

8.高中社会实践报告格式

9.社会实践报告字体格式

5.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封面及格式要求 篇五

报告题目:

作者姓名:

学院:

专业班级:

共青团西南科技大学委员会拓展实践部制

西南科技大学

社会实践报告格式要求及模版

为规范我校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报告,现对实践报告格式要求如下,请参照本要求施行。

一、社会实践报告格式及模版

1.纸张为A4纸,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3.0cm,右2.5cm;装订线0.5cm

2.标题:2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3.正文:四号仿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行距为多倍,1.25。

4.一级标题:序号为“

一、”,三号黑体字,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

5.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一)”,小三号黑体,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

6.三级标题:序号为“1.”,空一格后接排正文,四号仿宋体,加粗。

7.页码在页面底端居中。

二、报告内容有关要求

字数要求:社会实践总结报告字数一般不低于3000字。

一份完整的社会实践论文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1.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该用简短、明确的文字写成,通过标题把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概括出来。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15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设副标题,把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2.作者名称及单位信息

作者姓名应在题目下方注明,单位信息含学院和专业班级,在作者姓名下方注明并加括号。(封面)

3.摘要

论文需配摘要,摘要应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地阐述实践活动中得到的基本观点、实践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结论。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一般至少要有100个实词(选写)。

4.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索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篇论文可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

5.论文正文

正文是实践论文的核心内容,是对实践活动的详细表述。这部分内容为作者所要论述的主要事实和观点,包括介绍实践活动的目的、相关背景、时间、地点、人员、调查手段组成,以及对实践活动中得到的结论的详细叙述。

要能够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有新观点、新思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和借鉴作用,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报告内容观点鲜明,重点突出,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文字通畅、精炼。

字数一般控制在2000字以内。

6.结束语

结束语包含对整个实践活动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到的收获和感悟,也可以包括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7.致谢

致谢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在实践过程与论文撰写过程中直接给予帮助的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和其他人员表示谢意。

8.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实践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实践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

9.附录

对于某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以编入实践论文的附录中。(如:调查问卷、团队规章、团队项目计划书等等)

三、文件装订相关要求

1.红头文件

订两颗钉在文件左边,第一颗订在封面红线以下,第二颗钉在最后一页主题词黑线以下;

2.普通文件

订两颗钉在文件左边,两颗钉位于整个纸张的1/3和2/3处。盖章要正且清晰,章要盖在落款与时间上。

(纸张为A4纸,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3.0cm,右2.5cm;装订线0.5cm)

关于通州区中仓街道社区

校外教育工作调查报告

(标题:2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校外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也提出了“学校教育和学校外、学校后的教育并举”的方针。经过多年来的不

断发展,尤其是在当前积极创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区”的大格局下,如何更好的深入推进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已成为摆在所有校外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因此,对制约当前校外教育发展的问题展开探讨与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把握校外教育的未来发展,有助于推动当前和谐社会与学习型社区的创建进程。(正文:四号仿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行距为多倍,1.25)

本人于2007年1月22日至2月12日对中仓街道的16社区校外教育工作基本情况,以问卷形式进行了初步调查与研究,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一、社区校外教育工作基本情况(一级标题:序号为“一”,三号黑体字,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

通州区中仓街道地处通州城中心,街道共划分为16个社区,总面积4.7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7万户,7.8万人。街道内共有小学5所,中学3所。根据2006年9月在街道范围内进行的校外教育工作基本情况调查(以下简称为“调查”)显示:街道内共有6-18周岁青少年6518名,约占街道总人口9%;街道内平均每年组织各种校外教育活动83场次,参与青少年总人数约1900余人次,街道内每名青少年年平均参与校外教育活动0.3次。

二、制约社区校外教育工作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工作者队伍结构与活动组织形式不合理(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一)”,小三号黑体,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

在此次调查中,我重点对街道内的校外教育工作者队伍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街道内16个社区居委会80名社区专职工作者中共有专

(兼)职校外教育工作人员18名,平均年龄37.2岁,其中高中以上学历人员14名;16个社区中共有13个社区建立了关协组织,协会会员人员共计60名,平均年龄53.7岁;16个社区中共有经常参与校外教育工作的志愿者204名,平均年龄56.2岁。

(三级标题:序号为“1.”,空一格后接排正文,小四号宋体,加粗)

1.建立社区校外教育共建协调机制 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内各种自治组织、行政企事业单位建立协调共建关系,调动全体社区成员参与校外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6.社会调查报告的内容及格式要求 篇六

一、学生应围绕社会实践或社会调查的内容,根据实践或调查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书写实习总结报告。

二、社会调查报告应结合自己社会实践或社会调查的单位的情况及经历、感受、见解。社会实践或社会调查报告应该包括社会实践或社会调查题目、单位简介、社会实践或社会调查内容、发现的问题、调研结论、效果和体会等方面的内容。

三、格式要求:

实习报告正文不得少于3000字,一律用作文稿纸手写,封面用学校统一的格式,正文中各级标题采用标准的五级标题,依次为:

一、(一)

1、(1)①…

封皮样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密云分校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系别专业班级题目

姓名指导教师实习单位

7.社会实践及调查报告要求 篇七

关键词:中职人才,素质,英语,教学

一、当今社会对中职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

当今社会的发展中,中职人才对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量在不断增加,如何更好地提升中职人才的素质,是中职院校发展中,教育教学领导层对于院校发展的重要思考。通过对当前中职院校人才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当前社会中,中职院校人才的素养主要有几个方面的要求。

1.中职人才要具备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相比于传统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中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往往具备更加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做好人才的培养和素质提升,需要从多角度入手,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当前的社会发展中,需要中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具备更加专业的职业素养,而这种职业素养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其实践操作能力,这种实践的操作能力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探索,不断参与社会实践,做到熟能生巧。实践是建言认识能力的重要标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实践能力如何需要教师的引导,作为院校也要根据学生学科的不同来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引导。

只有具备了专业的实践能力,中职人才才能够在参加工作以后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与到工作中,才能够更好地处理工作中面临的种种问题,提升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通过实践也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能力,这也是社会对于中职人才的需要之所在。

2.中职人才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于社会以及企业而言,只有人才不断的发挥创新精神,才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才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于中职人才而言,创新是他们最需要具备的专业素质,只有具备创新的精神,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学生的知识的作用。中职人才不同于传统院校学习理论知识出身的学生,中职院校的人才的能力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创新是他们在工作中最重要的一步。中职院校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比较强,他们也具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通过不断地实践来提升创新力,是每一位中职院校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在实践中有更多机会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创新往往就是在这种问题不断的探索中解决并诞生新的创新成果的。所以,创新对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而作为中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创新精神是他们成长最重要的动力,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于他们的成长而言非常重要。

3.具备专业的职业素养。从事任何一门职业,进入任何一个领域,对于中职人才学生来说,都是需要自身具备专业的职业素养,而职业素养对于学生来说也是需要在学习中培养的。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学生的知识储备,实践能力都是其自身参与社会竞争的重要筹码,相比较而言,职业素养往往在很多情况下被人忽视,但事实上,职业素养对于一个人在工作中的能力发挥和职业成长都有着重要影响。

当今社会中,对于中职人才的职业素养的要求比较高,中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做到自身职业素养的培养,提升自身的素养培养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让自己在学习中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专业的职业素养也能够帮助学生在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中掌握主动,更好地适应职场中的种种问题,处理好职场关系的同时,为职场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中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究

在中职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中,教学的改革和教学实践的开展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当前,社会对于中职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作为中职院校,如何从对人才的教学中培养人才的各种能力显得非常重要。中职教学中,英语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如何做好英语教学工作,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都是一个重点关注的问题。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英语教学的变革,在当今社会中,英语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英语教学的内容也在不断的创新和拓展。中职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如何做好教学的改革和实践,是需要很多教师主动探究的内容。

1.当前中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当前,中职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中,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中职英语也在不断推进改革,实现了对英语教学的全面推进,但是,具体来看,当前的中职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中职英语教学中缺乏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当前在很多中职院校中,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缺乏教学实践的情况比较突出。作为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往往认为英语教学与实践的挂钩不是很明显,英语虽然更多的是理论教学,但是如何提升理论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更多的知识,在职场上将自己的知识良好的运用,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这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但是,在当前的英语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存在着不重视实践教学的情况,自身的教学理念比较滞后。此外,英语教学缺乏实践的情况的存在,也表现在学生参与英语教学实践的机会比较少,这种情况在很多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都比较常见,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职英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发展。

其次,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英语课程的教育与学生职业发展方面的教学结合不够明显。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在中职院校接受教学,需要做到的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的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能够对自身的职业生涯有所规划,将学习与职业发展联系起来,这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当前的职业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很多职业院校还没有完全实现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特别是针对英语教学,英语教学本身对学生的影响比较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体会到的内容和知识比较复杂,对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影响也比较大。因此,如何做好对学生全面的职业培养和职业引导,也是当前中职英语教学工作开展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最后,在当前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创新力和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依然存在着不足。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如何做好创新,不仅仅是基层教师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对于教师来说,创新是他们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动力;而对于学生来说,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他们适应社会发展,不断努力前进的重要资本。在中职院校中,学生学习的知识和内容对于学生创新力的培养和发挥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学生学到的英语知识比较倾向于理论化,在具体的实践中,学生的创新机会比较少。作为教师,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相关的创新实践欠缺,教师教学探讨中,对于知识的把握和分析缺乏一定的深入研究,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中面临着复杂的问题,影响到教学工作的顺利发展。

2.未来中职英语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发展路径分析。当前,中职教学中培养的人才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未来,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方面培养更多更加符合教学发展的人才,是当前很多中职院校发展中,教师教学工作开展最重要的内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职英语教学也面临着一些教学瓶颈和问题,做好中职英语教学工作,对于教师而言不仅仅是自身的责任,也是在当今社会的不断竞争中教师面临的挑战。通过对当前中职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中职英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解决。

首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中职英语教学对于学生的培养路径就是直接引导学生就业,而中职阶段的学生年龄一般比较小,他们在在遇到社会就业方面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因此,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提升学生学习技能的重要途径。未来在实践方面,学校教师可以针对性的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例如,教师可以针对当前中职英语教学工作的内容,针对性的为学生联系相关企业,主动为学生创造实习实践的机会,并且针对企业中实习的内容,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安排,让学生真正的在学习中将知识内容和实践的过程相结合。这样,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就有了比较充分的结合,对于学生而言,这种结合的方式更加具有引导性,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适应具体的工作实践。

其次,中职英语教学应该将知识教学和未来职业规划教学相结合,这是对学生职业发展路径的打造和引导。从这个角度来讲,教师要充分重视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培养,根据英语教学这一学科的特点,可以将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和具体的学科教学知识相结合,全面提升英语学科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多元化的角度为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教育。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对学生开展职业规划的教学,例如,可以通过定期举办的招聘会,带领学生参与到招聘会中去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给学生布置任务对就业情况和就业未来发展进行调研等等。通过这种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就业发展调查,能够帮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自己所学学科的发展情况,让学生能够切实了解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情况,只有通过切实的实践,才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关注自身的学习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教师也能够从中了解到学生对于职业生涯发展的一些困惑,更有利于教师去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提升职业生涯教学引导水平。

最后,在中职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中,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精神。当前,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面临着多种难题和不足,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习惯了因循守旧,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过于死板,没有做到自我创新,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学生创新的引导作用发挥也比较弱。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将教育教学的创新作为中职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教师的角度来讲,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创新,课本的知识有限,学生学到的只是死板的知识,教师要通过让学生活学活用将知识变活,这就给学生创造了学习中创新的机会,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对于知识创新的掌握能力。同时,教师还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英语教学可以更加广泛的使用,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创新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的创新教学内容中来,这样,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也会被相应的发掘起来。创新是一种能力,但这种能力的驱使需要的是一种氛围,作为教师,应该注重营造这样一种创新的氛围,给学生创造一种创新的意识培养路径,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创新,努力做到创新。

三、结束语

中职英语教学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注重利用好实践这一路径,利用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到更多更加充分的职业生涯发展内容,对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建斌.加快中职英语教学改革,培养新型人才[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4:114.

[2]曲虹燃.中职英语教学方法探索与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1:142-143.

[3]王湘.论中职英语整体性教学设计[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05:154-156.

8.社会实践及调查报告要求 篇八

我们想通过调查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认识和态度,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现状,继续寻求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厌学的尴尬境地的原因,通过在课堂上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并与专业实际结合,找到一条使中职语文教学走出困境之路,从而更好地发挥中职语文教学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任务中的作用。

调查对象:

本校2013届毕业班学生

本校2012届已毕业学生

调查内容:

(一)1.学生的语文基础水平;

2.学生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3.学生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和专业关系的认识。

(二)教师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以及与学生专业结合情况。

(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对毕业生的影响。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2013年6月-7月,分别对本校2014届毕业班学生、2013届已经毕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2014届毕业班学生有983人,收回有效问卷970份,占全体学生的73.4%;2013届已经毕业学生共930人,利用学生回校期间,进行单独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712份,占全体学生的74.2%。两个系部的16名语文教师中进行问卷调查,收回问卷14份。

一、调查结果

(一)针对在校学生和毕业生的调查情况

1.学生的语文水平中职学校的学生入校时一般具备初中学历。

在调查中认为自己在入学前的语文水平为优秀的只占10%左右,认为自己语文水平一般的高达85%;经过两个学年的语文学习,认为自己的语文水平有所提高的有20%,近7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语文水平无所改观,甚至有近1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语文水平较之以前反而下降。值得注意的是,85%的学生认为语文水平的好坏就是语文考试成绩。

2.学生对教材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和兴趣

(1)12%的学生没在意有此部分,70%的学生知道有这部分,18%的学生很熟悉这部分。

(2)36%的学生认为这部分内容不重要,55%的学生认为这部分比较重要,9 %的学生认为这部分很重要。

(3)46%的学生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没兴趣,38%的学生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点兴趣,16%的学生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兴趣。

3.学生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部分实施情况认识以及建议

(1)语文老师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否重视:65%的学生认为不重视,26%的学生认为还可以,9%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视。

(2)老师教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活是否开展活动:70%的学生认为几乎没有,16%的学生记得有几次,14%的学生认为有好多次。

(3)63%的学生认为语文综合实践课中加入多媒体会更有趣;74%的学生希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要以活动的形式开展;57%的学生觉得老师的评价是最重要的,同时小组之间应该互相给评价;38%的学生愿意去社会上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81%的学生希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和自己的专业内容有所结合。

(二)针对一线语文教师的调查情况。

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情况。16名教师都尝试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但基本上以课堂讲授为主。有7位教师开展过课本剧的排练,只有3位教师组织过辩论赛。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较少的原因较为突出的有:6位教师觉得课时比较紧张,自己的精力也不够;9位教师认为场地、硬件设施跟不上时代要求;10位教师觉得活动起来比较麻烦,程序复杂,头绪繁多,影响教学进度;11位教师认为没有相应的管理和评价考核制度。16位教师都认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2位教师觉得综合实践活动能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2.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题材。12位教师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题材来源于课本或许部分的延伸;6位教师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和相关专业进行演化;4位教师进行过校本教材的实践活动;8名教师利用过乡土资源。所涉及的主题孝敬父母的、自尊自爱的居多,占23%,诵读诗文的占78%,热爱自然和爱国的占33%,就业创新的和专业知识涉及的较少。

二、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大概勾勒出目前中职语文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现状。

(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被严重弱化、边缘化。

在中职语文本就被边缘化的现实前提下,中职语文的综合实践课更是被弱化和边缘化。老师没有重视,学生更是没有重视。绝大多数班级语文教学中把综合实践活动放在极其次要的位置,老师教学重点都是放在每个单元考纲规定的篇目,尤其是文言文和古典诗歌教学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几乎没有真正正常常态化展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像“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老师们只是布置学生自己看看,因为即使考试也不会太难,学生基本能够应付就可以。这当然也是源于我们的考试评价要求不高,综合实践类考题基本没有区分度。如此情形,最后的结果就是,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与语文水平原本就比较差,综合实践活动对于提高学生语文水平与语文能力起到的作用,效果非常不明显。

对此老师很无奈,很多老师心里认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很重要,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但是即使重视也没有办法实现的自己的设想。

(二)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模糊,表现出极大的漠视。

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作用和目的的认识,过于肤浅。这些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作用和目的的认识,基本上还停留在初中阶段。对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认识更是肤浅,只把它看作是可有可无的语文课本每个单元后面的附加内容。从未真正认识到这也是必须参与其中并把握相關知识和提升语文能力。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有学习语文或学好语文的意愿,但由于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语文学习在认识上的模糊、偏差和肤浅,使得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表现出极大的漠视。

三、应对之策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一大法宝,也是促进学生专业学习重要途径,针对目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现状,课题组老师们提出了如下建议:

1.因为课程实施时间有限,所以应该以学年为单位,精选课题,选择最贴近学生的生活和专业的课题,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一个学年真正上四次“活动”形式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

2.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成功实施,需要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上此类课的热情。教师在集体备课的时候,同专业的语文老师要讨论研

究,提前充分备课。

3.教师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前要准备充分、考虑全面;课中要加强引导、适时点拨、“扶”“放”有度;课后要中肯评价、必要奖励并可与班级规章或学科平时分结合,给学生以较强的成就感。

4.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有语文本色,又要有职教专业特色。体现语文性,同时和学生本专业相结合,不能为活动而活动,如何把握这个度,取决于教师自身的“语文味”和教师对语文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

5.教师精力不够,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最好能分层分级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具体任务,全员参与,团队协作,常态化进行。

四、综述

我们在新教学大纲的指引下,在语文课程改革的洪流中,在实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在我们的课题研究中,一定要提高了认识,加强修养,获得经验,克服很多困难,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和专业融合研究做到深入而有效,为整个职教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献出一点微薄之力。

上一篇:警察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高中英语整体性教学复述法的实践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