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学答案(精选8篇)
1.公共财政学答案 篇一
公共财政学论文
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行政管理
学号:20090704310053
姓名:张丽荣
我国税收制度的发展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来,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税收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从总体上来看,50年来我国税制改革的发展大致上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即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这是新中国税制建立和巩固的时期。第二个时期是从1958年到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之前,这是我国税制曲折发展的时期。第三个时期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的新时期,是我国税制建设得到全面加强,税制改革不断前进的时期。
一、1978年以前的税制状况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的29年间,我国税制建设的发展历程十分坎坷。新中国诞生后,立即着手建立新税制。1950年1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全国税政实施要则》,规定全国共设14种税收,即货物税、工商业税(包括营业税和所得税两个部分)、盐税、关税、薪给报酬所得税、存款利息所得税、印花税、遗产税、交易税、屠宰税、房产税、地产税、特种消费行为税和使用牌照税。此外,还有各地自行征收的一些税种,如农业税、牧业税等。在执行中,税制作了一些调整。例如,将房产税和地产税合并为城市房地产税,将特种消费行为税并入文化娱乐税(新增)和营业税,增加契税和船舶吨税,试行商品流通税,农业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正式立法。薪给报酬所得税和遗产税始终未开征。
总的来说,从1950年到1958年,我国根据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在清理旧税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多种税、多次征为特征的复合税制。由于党和国家的重视以及各方面的努力,这套新税制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保证革命战争的胜利,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配合国家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58年,我国进行了建国以后第一次大规模的税制改革,其主要内容是简化工商税制,试行工商统一税,甚至一度在城市国营企业试行“税利合一”,在农村人民公社试行“财政包干”。至此,我国的工商税制共设9个税种,即工商统一税、工商所得税、盐税、屠宰税、利息所得税(1958年停征)、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文化娱乐税(1966年停征)和牲畜交易税(无全国性统一法规)。1962年,开征了集市交易税,1966年以后各地基本停征。在“文化大革命”当中,已经简化的税制仍然被批判为“繁琐哲学”。1973年,我国进行了建国以后第二次大规模的税制改革,其核心仍然是简化工商税制。至此,我国的工商税制一共设有7种税,即工商税(包括盐税)、工商所得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屠宰税、工商统一税和集市交易税。对国营企业只征收一道工商税,对集体企业只征收工商税和工商所得税两种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屠宰税仅对个人和极少数单位征收,工商统一税仅对外适用。
二、1978年至1982年的税制改革
在此期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地提出了改革经济体制的任务,党的十二大进一步提出要抓紧制定改革的总体方案和实施步骤,在“七五”期间(即1986年至1990年)逐步推开。这些重要的会议及其所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对于
这一期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税制改革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我国税制建设的恢复时期和税制改革的准备、起步时期,从思想上、理论上、组织上、税制上为后来的改革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期间,我国的税制改革取得了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次全面重大突破。
从思想上、理论上来说,这一时期我国财税部门全面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认真总结建国以来税制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纠正了一系列轻视税收工作、扭曲税收作用的错误思想,正确地提出了从我国国情出发,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扩大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充分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
从组织上来说,各级税务机构迅速恢复和加强,税务干部队伍很快得到了大力充实。
从税制上来说,财税部门从1978年底、1979年初就开始研究税制改革问题,提出了包括开征国营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内容的初步设想与实施步骤,并确定,为了配合贯彻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第一步先行解决对外征税的问题。
三、1983年至1991年的税制改革
在此期间,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有了重大突破,提出了发展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充分发挥税收等经济杠杆的作用,搞活经济,加强宏观调节。在所有制理论上,提出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论点,并客观地肯定了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存在的必要性。这一切,分别写进了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党的十三大报告和宪法修正案等一系列重要文献。从而,为这一时期的税制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和法律、政策依据。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我国税制改革全面探索的时期,取得了改革开放以后税制改革的第二次重大突破。作为企业改革和城市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1983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试行国营企业利改税,即将建国以后实行了30多年的国营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的制度改为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制度,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这一改革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突破了国营企业只能向国家缴纳利润,国家不能向国营企业征收所得税的禁区。这是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改革的一个历史性转变。
为了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经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决定从1984年10月起在全国实施第二步利改税和工商税制改革,发布了关于征收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调节税、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盐税、资源税的一系列行政法规。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次、建国以后第四次大规模的税制改革。
从1978年到1992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我国的工商税制改革进行了全面的探索,改革逐步深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初步建成了一套内外有别的,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其他税种相配合的新的税制体系,大体适应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起步阶段的经济状况,税收的职能作用得以全面加强,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宏观调控作用明显增强,对于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及调节生产、分配和消费,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1992年以后的税制改革
1992年以后,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又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税制建设也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我国税制改革全面展开的时期,取得了改革开放以来税制改革的第三次重大突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税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主
要内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战略目标的提出,给我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也给我国的税制改革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同时为全面推行税制改革提供了一次极好的机遇。从市场机制的角度来看,要求统一税法、简化税制、公平税负、促进竞争。从国家经济管理的角度来看,国家要运用税收等手段加强宏观调控,体现产业政策,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保证财政收入,并配合其他改革的推行。从国际的角度看,我国税制应当借鉴外国税制的先进经验,遵从国际惯例,以适应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
1994年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全面改革了流转税制,实行了以比较规范的增值税为主体,消费税、营业税并行,内外统一的流转税制。第二,改革了企业所得税制,将过去对国营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分别征收的多种所得税合并为统一的企业所得税。第三,改革了个人所得税制,将过去对外国人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对中国人征收的个人收入调节税和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合并为统一的个人所得税。第四,对资源税、特别目的税、财产税、行为税作了大幅度的调整,如扩大了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开征了土地增值税,取消了盐税、奖金税、集市交易税等7个税种,并将屠宰税、筵席税的管理权下放到省级地方政府,新设了遗产税和证券交易税(但是一直没有立法开征)。
经过1994年税制改革和几年来的逐步完善,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税收制度,对于保证财政收入,加强宏观调控,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当前我国税制改革面临的任务
我国现行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税收收入虽然连年大幅度增长,但是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仍然偏低;税制结构还不够理想(如税种的设置、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比例、地方税的地位等);各税种特别是主要税种需要进一步完善;税制的宏观调控功能需要继续加强;税收的征收管理必须大力强化。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进一步解决好依法治税的问题。
因此,我国下一步的税制改革应当继续坚持依法治税的基本原则,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规范政府收入制度入手,通过合理调整税负,优化税制结构,完善各个税种,加强宏观调控,强化征收管理等一系列重大措施,把税制建设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逐步建立、健全一套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符合国际惯例的税收制度,以更好地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合理调整宏观税负。应当通过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政收入制度,调整财政收入结构,完善税制,加强税收征管,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等措施,在近期内将我国的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提高到20%以上。“费改税”应当成为这一改革的突破点。
第二,优化税制结构。重复设置的税种应当合并,合并性质相近、征收有交叉的税种应当调整,对于征收某些特定目的税的必要性和征税效果应当重新认真研究,对于开征社会保障税、财产税、遗产和赠与税等新税的问题也应当积极研究。此外,对于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比例、中央税与地方税的比例,也应当适时加以合理调整。
第三,完善各个税种,首先是主体税种。增值税应当逐步适当扩大征税范围,并实现从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化。消费税应当适当扩大征税范围和调整税率,并在适当的时候由生产环节征税改为零售环节征税。内外两套企业所得税制度应当尽快统一,以实现公平税负,促进竞争。个人所得税的征税模式应当尽快由分项征收制改为分项征收与综合征收相结合的征收制度,税基的确定应
当更加合理,税率也应当适当加以调整。
第四,加强宏观调控。目前加强税收宏观调控的主要措施应当包括:适当提高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中央税收占全国税收的比重,保证国家宏观调控所必需的财力;通过调节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促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促进经济发展;调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增强整体国力;调节个人收入和财产的差距,引导共同富裕;适应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完善涉外税收政策;协调好与其他经济、社会政策的关系,配合各项改革的开展;坚持公平税负,促进竞争,效率优先的原则。
第五,强化税收管理。目前强化税收管理的主要措施应当包括: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积极推行计算机化管理,逐步形成网络;为纳税人提供优良服务,特别要加强税收宣传;严惩偷税、逃税、骗税、抗税等违法者;不断提高税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改进税务机关的工作作风;加强税务机关与其他各有关部门的配合,改善依法治税的社会环境;努力降低税收成本。
2.公共财政学答案 篇二
一、二者的思想源泉
布坎南和马斯格雷夫的财政思想都来源于维克赛尔初期对财政学的一些思考,只不过二者承袭了维克赛尔思想的不同方面。
1、出身的不同
布坎南1919年出身于美国,从遗传角度讲他是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的混血,在美国东南部的大部分地区最早定居的就是这些吃苦耐劳的苏格兰—爱尔兰人,具有强烈的独立精神,为其自由主义立场奠定了基础。布坎南经历过美国内战,作为内战中战败方的一员长大成人,性格方面很大因素受到这场战争的影响。同时布坎南出身在平民主义盛行的家族,早期阅读过很多宣传平民主义的小册子。
布坎南的治学之路更是跌宕起伏,1946年作为一名“自由社会主义者”进入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坚信对于个人自由的政治性约束应该降到最低。在师从奈特的学习期间,他认识到了市场的作用,这为其成为坚实的自由市场经济的拥护者做了铺垫。也正是在读研究生的早期,他发现了意大利财政学家马可的财政学原理,这些早期的思想和态度正好反映了布坎南不愿意接受常规的假设即政府是与人为善的。布坎南在思考怎样使集体行动获得集体利益的同时又使自己免受他人的剥削时,遇到了对其思想影响深远的维克赛尔,维克赛尔发现考察集体决策形成的制度结构即一致同意原则是必要的,这与布坎南的努力是一致的。布坎南后来的思想深受维克赛尔思想的启发。
马斯格雷夫1910年出身于德国,他的学术生涯从慕尼黑和海登堡开始。马斯格雷夫深受魏玛共和国政治思想的影响具有社会民主思想,其在德国传统财政学的耳濡目染中长大,瓦格纳等前人的思想对其影响深远。马斯格雷夫运用私人市场行为的实证模型为政府干预在采用相机决策的政策,特别是在设计税收和指出法则等方面提供了能导致帕累托改进的规则。
2、思想的逻辑起点不同
布坎南是坚实的自由市场经济的拥护者,其立场即政府是恶的。他将交易经济学分析方法引入政治决策过程,指出政治决策过程是一项群体成员之间的复杂交易和协定过程。布坎南以政治人与经济人同样具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为基础论证政府存在失灵,公共选择理论首次将经济人假设延伸至投票人或国家机构代理人身份参与政治或公共选择的人们的行为上,得出人们在政治生活中行为与在市场上的行为并没有什么差别,从而进一步论证了需要对政府和公共决策过程进行限制,以引导个人利益去促进整个社会利益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马斯格雷夫具有社会民主思想,其出发点即政府是好的,与人为善的。面对市场失灵,政府可以进行干预以获得整体福利水平的提高,由政府具备配置、分配和稳定的职能延伸至政府应该供给公共物品。
二、关于财政任务的讨论
基于不同的出发点和思想体系,马斯格雷夫和布坎南首先在财政任务上进行了各自观点的交流。
1、政府的扩张
马斯格雷夫认为公共部门的扩张是合理的、必要的,他同意阿道夫·瓦格纳对政府规模的预言即瓦格纳法则。瓦格纳关于政府支出增长的三大因素是经济中的结构性变革、社会的民主化和对社会正义的日益增长的关注。而马斯格雷夫则认为政府扩张有以下三大原因:多数裁定原则的谬论,权力被自我服务的政治家和官僚篡夺以及财政幻觉;经济变量;政治权力分配和制度的变化。马斯格雷夫为20世纪后半叶公共部门的扩张进行了辩护。
布坎南则认为公民作为个人是否想采取联合行动集体花费他们的资源应该由人们自己决定,他不否认政府的某些作用,但是他主张必须建立合法的框架,为财产和契约提供保护,同时保证货币价值的可预测性以及维持市场秩序,也即布坎南赞成保护性国家或保护性政府的存在,但是他反对保护性国家向福利性国家和生产性国家的扩张。他认为集体行动也会过度地侵犯个人按照自己意愿行事的自由。
2、公共物品供应
马斯格雷夫认为政府不仅是支出者同时也是投资者,政府在一个项目无法准确衡量成本收益的时候,在供给与否的决策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即政府能够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当然也不排除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政府在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上则发挥着监管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马斯格雷夫论证了为什么政府要提供私人产品,他以“教育”这样一种具有明显外溢性的私人产品为例,提出在政治的决策选择过程中,政府应该给予考量和提供,也即马斯格雷夫主张的是政府应该具备“父爱主义”,即政府应该为人们提供政府觉得对人们有好处,但是人们自己不知道的有益物品。
而布坎南认为真正意义上的非竞争性的公共物品很少,当从公共物品转到在技术的意义上可分割的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公共供应时会出现问题。
3、转移支付
马斯格雷夫思想中政府具有三大职能,其中之一是分配。财政的分配即转移支付,马斯格雷夫从救济穷人和社会保险两种形式来考察财政的转移支付。
马斯格雷夫用计算公式简单论证了救济穷人的政策必须是选择性的,而不是普遍性的,他指出向全社会的人提供等额的补助不仅会导致税率的增长,而且会出现不需要帮扶的对象也得到了补助的结果。
在社会保险上,马斯格雷夫强调实施强制性的公共保险的必要性,指出了社会保险规避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功能。他认为公共保险可以避免在强制性私人保险体制下的低效率的管制,当然他也指出了社会保险的风险性主要在于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营上,并指出医保中人口老龄化的加深正在进一步加大医保的成本,所以政府在医疗方面的支出是有待解决的财政问题之一。
4、税收
马斯格雷夫在税收上持税收公平理论,主张横向公平,即境况相同的人受到相同的待遇,他认为按照消费征税比按照收入征税更加公平。他在税收分配调节上更加关注低收入者,主张通过累进税率将收入从高收入阶层转移到低收入阶层。
而布坎南则认为累进税率会引起阶级间的冲突或混乱,不会得到将财富从富人转向穷人的分配结果。他认为公平应该是在政府机构行动的合法性中得到保证,同时提倡支持统一税率。他认为国会榨干租金,政府会通过税收漏洞去获得自己的收入,而且政府会清除漏洞削减税率然后在更宽的税基上立即开始再次提高税率,这样国会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增加自己的收入。
总之,在财政任务上,马斯格雷夫认为公平适当的财政体制是市场和社会的有益补充,相信政府是好的政府,考虑的问题是需要什么,政府能够做些什么。而布坎南则认为税收会为政府获得自己的收益提供寻租机会。
三、关于对政治行动约束的讨论
马斯格雷夫和布坎南在评价集体行动的效率方面存在着差异,前者认为集体行动能够做“好事”,而布坎南则更多地看到集体行动可能做的“坏事”。二者对政府实行立宪约束即在选举的约束上是不存在差异的,但是在具体的集体行动或者是政府决策上表现出了不同的约束要求。
1、布坎南的程序限制和范围限制
布坎南主张对政府决策进行约束,他提出限制集体行动的两大原因:从个人选择受约束出发引出集体选择中的限制,是为了限制别人来保护自己不受他人侵害;多数裁定原则下会出现歧视行为,会形成为了获取自身利益和反对他人获取这部分利益的两大利益集团,这两大利益集团的纷争容易引发寻租活动,消耗掉社会资源。鉴于此,布坎南提出了对政治权力程序和范围的约束。
(1)程序约束。在集体决策的程序规则上,维克赛尔主张多数裁定应该向超多数原则转变,布坎南同样呼吁决定性的集体行动应该遵循超多数规则。更多数原则肯定会减少可能受到歧视性集体行为伤害的少数人集团的规模。
(2)范围约束。普遍性的约束消除了针对特定对象的转移支付和针对特定对象的税收。具体体现为确保每人等额的支付或者转移支付,更具体来说是按能支付,普遍性原则不允许任何个人或者集团享有免税和免征额待遇。对所有人实行单一税率,可以大大减少为了获得有利财政待遇或避免不利财政待遇而进行投资的动机,从而能大大降低对社会资源的消耗。
2、马斯格雷夫的约束规则
在何种程度上对国家和政府进行约束,马斯格雷夫的思考是对政府和个人进行双重约束。在布坎南指出多数裁定原则有可能导致歧视引发寻租行为的缺陷后,马斯格雷夫为多数裁定原则作出了辩护,他认为多数票原则有利也有弊,但是没有布坎南说的那么糟糕。马斯格雷夫还指出互投赞成票,不仅会出现布坎南指出的预算过度的结果,还有可能出现预算不足,公共物品无法供给的现象。
四、财政联邦制的讨论
在财政是否应该竞争上二者所持观点相反,马斯格雷夫认为中央政府应该履行稳定职能、分配职能和执行宏观经济政策。同时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要求这种供应与这些产品的受益范围一致。财政上的集权有利于削减税收带来的扭曲效应。而布坎南则认为财政之间应该充分竞争以提高效率,政府间的有效竞争必然会对政府施加限制。布坎南认为只有一个联邦化的政治结构才能有效地以类似于市场过程的方式利用竞争的力量。马斯格雷夫则反对这一点,他认为竞争会带来税基的侵蚀、效率的损失。
五、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对于政府和社会存在的问题,布坎南认为是政府规模过度膨胀,政府面临着无穷无尽的被人们认为是应该得到的福利要求,而政府无法获得足够的税收收入去满足这些福利,政府甚至不能满足最低水平的建设基础设施的需要。政治机构和政治官员不能获得公众的尊敬和信任,尊敬和信任的缺乏,在政治权力的代理机构和代理人中产生了道德堕落现象,这种现象既是内在动机也是自我选择的过程。布坎南认为我们观察到的大量道德败坏现象,究其根源就是相对于整个经济公共部门规模过度膨胀,如果公共部门的比重能比压缩至大约与中世纪描绘的国家规模相等的适当份额,就是削减政府规模,他认为这是解决目前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
马斯格雷夫则对此进行了反驳,他认为将所有的问题全部归咎于政府规模的过大有些牵强,他指出公共部门的扩张正是由于广大民众的民主意识提高导致了人们需要的改变。
以上即二位大师在财政学领域的一些真知灼见,结合我国公共财政制度的发展现状,有一些问题值得深思。
六、对二位学者财政学思想的评价
马斯格雷夫和布坎南都堪称是经济学某领域的开创者,二者从不同的逻辑起点出发论证了财政核心问题,各自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可以说二者的思想给现在的政治生活提供了充分的借鉴。
1、对政府的认识
布坎南的思想在指导我们客观认识政府上起到了很大的指引作用,他的政府失灵理论打破了常规的政府是市场失灵的有效补充的认识,从经济学角度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客观认识政府的方法。政府的低效率、腐败现象正是布坎南所指的政府失灵的重要表现。而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存在这些现象,布坎南的政府失灵理论为我们看待和理解这些现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切入点。
2、公共财政理论正是现今广泛适用的理论
目前我国的财政理论思想和实践很大一部分都是和马斯格雷夫所倡导的公共财政思想贴近的。马斯格雷夫理论下的政府具有分配、配置和稳定的职能,政府是公共产品供应的主体。现实中我国政府正在做大量的工作充分利用财政政策和财政职能实行分配公平。在税收上累进税也被大多数国家所采用,我国对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目的也是实现社会公平。
3、兼收并蓄、指引发展
马斯格雷夫和布坎南看到的是政府的不同点,所以在我国现实的政治生活中更应该结合中国实际去借鉴二者理论的合理部分,我们既要坚持公共财政理论方面的适用思想,也要看到政府的失灵,在承认政府的作用的同时主张借鉴布坎南设计的有利的手段去避免政府失灵所带来的危害。
七、结语
马斯格雷夫和布坎南从不同的出发点构建起了自己的财政思想体系,他们看到的是政府的不同方面,为我们客观全面地认识政府和实践提供了有利借鉴。
参考文献
[1]布坎南、马斯格雷夫:公共财政与公共选择:两种截然不同的国家观[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2]匡小平、类承曜.充满睿智的财政思想的交锋——读公共财政与公共选择:两种截然不同的国家观[J].当代财经,2003(5).
[3]陶红:马斯格雷夫与布坎南财政思想交锋——读《公共财政与公共选择:两种截然不同的国家观》[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2).
3.公共财政学答案 篇三
关键词:公共财政;公共支出结构;政府职能
一、我国公共支出结构的实证分析
理论与实践表明,公共支出结构与一国经济发展阶段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要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如道路、运输、电力、供水等,同时还要支持基础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这些都必须有政府财力的介入。因此,财政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较大,投资性支出占整个公共支出的比重也较大。进入经济发展中期以后,财政投资应逐步让位于私人投资,财政投资应作为私人投资的必要补充,因此,财政投资在社会总投资及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都呈下降趋势。当经济发展到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后,财政的收入分配功能增强,公共支出除了保障行政机构正常运转之外,应更多地向社会保障、卫生、保健、教育等方面倾斜,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性支出在公共支出中的比重将大幅度上升。
我国的经济建设支出在总支出中一直占据较高的比重,90年代我国在以基本建设投资支出,科技三项费用支出,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工业、交通、商业等部门的事业费支出,城市维护费支出等为主的经济建设支出中投入比例较大。近几年,经济建设支出的比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还可以发现,我国的社会文教类支出在总支出中比重一直稳步上升,尽管增长比较缓慢。另外,国防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总的趋势是下降的,近年来一直低于10%,占GDP的比重也相对稳定。行政管理费支出在总支出中也占据相当的份额,而且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二、我国公共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
1,经济建设支出份额仍然过大,其中很大部分财政资金投向竞争性的生产领域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仍处于转轨时期,财政支出与解决重大经济建设问题关联度较大,生产建设型财政的痕迹还很明显。经济建设支出不仅承担水、电、道路等公共项目的投资,而且还包办或管理一些应当由企业、私人或市场从事的经济活动,如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增拨流动资金、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资金等。另外,一些有条件进入市场的经营性单位,如行政事业单位经办的出版社、杂志社、培训中心、各类学会、研究会等,仍由财政负担经费,公共支出范围过大,包揽过多。
2,公共教育支出不足
1995年,我国教育支出占GNP的比重仅为2.3%,不仅低于发达国家5.5%和世界平均水平5.2%,而且遠低于发展中国家的3.5%。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育支出有所增长,但目前我国的公共教育支出维持在3.3%的水平,与《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要求的4%也还存在O.7个百分点的差距。
3,社会保障支出不足,国防支出有限
从国际经济来看,在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中,社会保障作为一种社会公共需要,在财政支出中的数额历来不小,尤其是发达的高社会福利的国家。但我国,由于财力不足等方面原因,200 1年社会保障支出仅占到11.6%,支出偏低。另外,社会保障覆盖面颇窄,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社保资金严重不足,远未达到市场经济发展对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要求。另外,国防作为一种纯公共物品,具有很强社会效应和外部效应。它是确保一国国民安全的保证。近年来,我国国防支出不超过总支出的8%,相对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稍嫌不足,其基本目标应当是保持和国民经济同步增长。
4,行政管理费用支出急剧膨胀
1995年到2004年,行政管理支出占了总支出很大一块,在财政各类支出中,行政管理费支出的增长幅度最大。2000年,行政管理费用支出增长达到顶峰,达到37%,虽然国家先后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机构精简改革,但各级行政人员仍然过多,人浮于事,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下,行政费用增长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4.财政学-习题答案 篇四
一、复习题 1.选择题
(1)下述(D)研究课题反映了财政学的特点。
A国民经济中货币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B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C国民经济中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D国民经济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2)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C)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3)下述(A)问题不属于财政学实证分析范畴。A我国税收的累进度应该多大?
B某项公共支出的主要受益者是哪些群体?
C降低关说之后我国进出口结构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D发行一定规模的国债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经济?(4)下述(C)研究不属于财政学的规范分析。A我国公共部门或财政的规模是过大了还是过小了? B对电讯行业是否需要政府规定价格?
C若用消费型增值税取代生产型增值税会使社会的产出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 D税收的累进程度多大为宜?
2.判断题
(1)财政分配区别于其他分配形式的根本标志是分配对象不同。错(2)公共商品最重要的标志是消费的非竞争性。对
(3)经济稳定增长指的是经济增长的速度不宜大起大落,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的稳定,实质就是“熨平”经济周期。对
(4)只有不存在任何失业时,经济才实现了充分就业。错
3.简答题
(1)如何把握财政概念的内涵?
答:财政是为了实现国家的职能,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并以国家为主体,借助于政府的预算收支,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集中性分配的形式。
围绕财政的概念,我们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作进一步阐释: 1.财政是一个分配范畴
2.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3.财政分配的客体是一部分社会产品
4.财政分配的形式与一定的经济形态相联系 5.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 6.财政分配的过程主要依靠政府预算收支来实现
(2)简述公共财政的特性? 答: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一种财政模式或类型,是指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活动,其基本特征如下:
1、公共性
2、非盈利性
3、民主性与法治性
(3)财政学是如何产生、发展的?
答:从财政现象上升为财政科学,从早期的财政学转变为现代公共财政学,这过程交映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反映了政府与市场对人类理性认识财政分配功能的重要影响作用。
1.财政学形成的原因
(1)、规范政府理财活动是财政学形成的基本动因(2)、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财政学研究走向成熟
2.公共财政学的发展,从历史上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公共财政学和20世纪30到50年代以来的现代公共财政学。
(4)简述财政学的研究方法? 答:关于财政学的研究方法有:
1、实证分析,就是按事物的本来面目描述事物,说明研究对象“是什么”。它着重刻画经济现象的来龙去脉,概括出若干可以通过经验证明正确或不正确的基本结论。
实证分析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理论实质分析。理论实证分析是高度抽象的,它通过逻辑推理从一些基本假定前提推导出一些结论;一种是经验实证分析。经验实证分析是以观察到的事实来论证因果关系。
2、规范分析,就是要回答的问题是“应当是什么”,即确定若干准则,并据以判断研究对象目前所具有的状态是否符合这些准则,如果存在偏离,应当如何调整。
二、案例应用分析
财政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温家宝总理说:“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农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制约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二,一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是一个长期任务。第三,下岗和失业人口不断增加,社会保障的压力非常之大。第四,城乡发展不平衡,东西发展不平衡,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相当一部分人口处于贫困状态。第五,财政负担沉重,金融不良资产比例较高。”
(资料来源:http://dec3.jlu.edu.cn)
问题:
(1)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财政学研究的对象是政府。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把政府看成一个实体,就如同个人、家庭和企业一样。它有收入,有支出,有自己的资产和负债,从事各种活动。然而,政府实体的特点是:首先,它的规模巨大,这是一般的经济实体无法相提并论的;其次,它具有法律赋予的行政权力,可以强迫其他实体服从它的意志;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政府所拥有的资产,所取得的收入不是某个人或某些人的,而是社会公众的共同财产和收入。政府的支出不应用于维护一己或一方的利益,而应用以满足社会公众的共同需要。因此,财政学研究的则是治国之道,对政府的行为以及它对整个国民经济和公众利益的影响进行研究。
(2)财政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答:财政学的研究内容:
1、财政活动,或者说财政运行,是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一个部分、一个层次或一个侧面。归根结底,是国民经济的运行决定财政的运行,它决定了财政运行的范围、目标和方式;财政运行也反过来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直接影响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影响GDP的增长速度、质量和结构,影响收人分配和各阶层之间的收人差距,影响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总之,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财政与经济的关系是财政学的一条根本线索。
2、财政活动主要具体化为财政的收入和支出。财政收支均由若干项目构成,各收支项目得以成立的根据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它们如何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财政收支的平衡或不平衡怎样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关系,如此等等都是财政学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政府在自己的收入和支出活动中,必然形成某些规则,并依据这些规则做出某些制度上的安排。
3、财政学的一个重点是研究财政政策。财政学研究政策的逻辑,是关注那些深藏在形形色色、往往朝令夕改的财政政策背后的稳定的规律性的东西。简而言之,财政政策的目标、手段、传导机制、效果,研究的重点内容以及同其他政策手段的配合等是财政学要研究的重点内容。
(3)财政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的区别?
答:财政学的对象范围和研究范围是有区别的。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指国家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分配关系及发展规律。而研究内容要比对象范围宽泛得多,除对象范围外,尚包括对象范围之外的一些现象和事物。如果就温总理提出的五个问题来分析,在相当程度上都可以纳入财政学的研究内容,并从中表现出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第2章 市场与政府
一、复习题
1.选择题
(1)A(2)C(3)B(4)D(5)C(6)A(7)C(8)D 2.判断题
(1)T(2)F(3)T(4)T(5)T(6)T(7)T 3.简答题
(1)什么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即市场经济运行中客观存在的一些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一)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点,给市场机制的高效运行带来了困难,导致现实中出现“搭便车”的现象。市场无法解决“搭便车”问题,结果公共产品不能由私人企业按效率原则充分提供,导致市场失灵。
(二)垄断
某一个或几个厂商通过控制原料产地、销售渠道、进而通过减少或增加产品供应量来控制市场及市场价格,使购买原材料、半成品的价格低于生产的边际成本,销售产品的价格高于生产的边际成本,目的获得垄断利润,从而丧失市场效率。
(三)信息不对称
在信息稀缺的情况下,投机的冲动使信息垄断者不会按竞争规则形式,市场参与者也不可能做出符合实际的最优化决策,因此资源不能最有效的利用。
(四)外部性
在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就会导致经济活动的私人边际成本或私人边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收益不一致,因此,在存在外部性的条件下,不能达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
(五)收入分配不公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厂商应由诸生产要素,必须使其边际产品价值在所有用途上都相等,才能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此时的要素收入由最优状态下的要素价格决定。因此个人的收入分配则取决于初始的要素禀赋分配,而这种初始禀赋的分配状况并不公平,长期累计的结果则更不公平。(2)外部性是如何影响资源配置的? 答:
(一)正外部性
某一行为主体不能拥有或不完全拥有其经济行为所产生的收益,而是由其他主体额外地分享了收益。既然经济活动的主体不能得到某一活动的全部收益,必然导致这一活动的产出不能达到最优水平,外部正效应导致生产供给不足。
(二)负外部性
某一经济行为主体只享有其行为所带来的收益,而将部分成本转移给其他主体承担。企业的实际的产量大于社会效益产量,负外部性导致生产供给过剩,资源配置不能达到最优。
(3)公共物品的社会需求曲线与私人物品的社会需求曲线有什么不同?
答:私人物品的市场总需求量等于每个消费者在这一价格水平上的需求量之和,所以市场需求曲线是把每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横向加总,就可以得到私人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但公共物品并不适用。每个人的公共物品消费量是相同的,即每个人的消费量都是该公共物品的总量,公共物品的个人消费曲线反映的是消费者对公共物品所愿意提供的价格,对于公共物品来说,集体支付意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纵向加总,就可以得到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
(4)什么是政府失灵?政府失灵表现在什么哪些方面?
答:政府失灵是指政府不能增进效率或政府把收入再分配给那些不应当获得这种收入的人。
政府失灵表现:
(一)政府规制的副作用
对于市经济中的垄断企业,政府往往需要进行规制,其目的是使生产者不通过限制产量、提高商品价格的方法剥削消费者或者限制工人数,降低工人的工资剥削劳动者或其他生产要素。但这可能导致生产者通过降低商品质量的办法来减少成本,进而不进行技术革新。同时,由于政府拥有自由裁量权导致寻租。
(二)公共产品的低效率
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追求的是社会效益,但对其衡量缺乏准确的标准和可靠的估算方法及技术;同时要合理确定社会对某一类公共物品需求的数量,提供公共物品的政府机构的规模,以及对这些机构绩效进行评估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政府对公共物品的提供是独家垄断,很有可能过分投资,生产出多于社会需要的公共物品。
(三)稳定经济的局限性
政府采取相机抉择的政策,虽可以减少经济波动,但也有局限。因为这种政策的运用是以对经济景气趋势的预测为根据,但至今由经济学家们提供的预测技术都不是很准确。(5)政府失灵的原因是什么?
答:
(一)选民“理性的无知”与“理性的非理性”
(二)政治家(政党)选票最大化
(三)投票悖论与阿罗不可能定理
(四)官僚体系无效率
(五)利益集团与寻租 4.论述题
(1)论述财政的四大职能及其相互关系。答:
(一)财政的四大职能 ①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是通过财政收支活动以及相应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的制定、调整和实施,可以实现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②收入分配职能
收入分配职能指的是为了解决收入不公平,政府可以根据社会要求的公平标准,通过征税和支出安排调整财富在社会各成员之间分配的比例。③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是指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调整,使财政具有的、协调和保证经济稳定的职能。具体含义是指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手段,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目标。④监督管理职能
监督管理职能指政府在预算决策和资金筹集使用过程中,客观上具有的对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活动情况和财政本身的运行进行反映和制约的功能。
(二)财政的四大职能相互关系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监督管理职能这四大职能之间的关系是以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为核心,以资源配置资源和收入分配职能为两翼,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管理监督职能寓于财政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职能之中,辅助于这些职能并独立发挥作用。(2)论述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答:(一)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的目标
资源配置是通过财政收支活动以及相应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的制定、调整和实施,可以实现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财政资源配置的主体是政府,资源配置问题是经济学中的核心问题,其中重要的是资源的使用效率问题,效率问题又是资源的使用方式和使用结构问题,帕累托标准就是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由于存在市场失灵,需要政府介入和干预。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影响着社会资源在地区之间、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在消费和投资之间的配置,可以消除不完全竞争,提供公共产品、矫正外部效应和解决信息不对称。
(二)实现目标的机制和手段
①确定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范围,确定财政支出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压,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③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
④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并建立科学的财政投融资管理体系。⑤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3)论述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答:(一)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
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指的是为了解决收入不公平,政府可以根据社会要求的公平标准,通过征税和支出安排调整财富在社会各成员之间分配的比例。
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当前各国几乎公认采取由洛伦兹曲线计算基尼系数来显示公平分配的程度。
(二)实现目标的机制和手段
①明确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市场和政府应各尽其职。②规范工资制度,提高职工收入。
③完善分配领域的税收体系,通过调节税收增减来调节和缩小社会贫富差距。④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
(4)论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含义及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答:
(一)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含义
财政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是指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调整,使财政具有的、协调和保证经济稳定的职能。具体含义是指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手段,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目标。
(二)实现目标的机制和手段
①“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即为控制社会总需求水平,政府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情况灵活地变动支出和税收。
②充分发挥财政制度本身的“自动稳定器”功能,自动稳定器功能体现在经济处于不稳定功能时,财政制度有自动调节总需求维持经济平衡的作用。
③通过税收、财政补贴、财政贴息、公债等,调节社会投资需求水平,影响就业水平,使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通过财政直接投资,调节社会经济结构,调节社会有效供给能力。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供给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并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的最优结合。
④财政加大对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大对科技、文化、卫生、教育事业的投入,完善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等,使增长与发展相互促进,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
(5)论述公共选择理论和政府失灵。答:
(一)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是关于“政府失灵”的理论,它分析的是政治场景和公共选择中的个人(包括投票人、政治家、官僚)行为。它从与经济学同样的个人主义方法论和“经济人”假设出发,对个人在政治环境中的行为,做出科学的分析与判断。公共选择作为一种科学方法论,引导人们重新认识政府,从理论上解释了政府失灵现象的存在。
(二)政府失灵
政府失灵是指政府不能增进效率或政府把收入再分配给那些不应当获得这种收入的人。
(三)基于公共选择对政府失灵的原因分析 ①选民“理性的无知”与“理性的非理性” ②政治家(政党)选票最大化 ③投票悖论与阿罗不可能定理 ④官僚体系无效率 ⑤利益集团与寻租
二、案例应用分析
(1)请列举你身边所存在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现象。答:市场失灵:垄断、公共物品、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 政府失灵:滞涨、环境污染问题、房产调控等。(2)政府应该如何采取措施防止更严重的市场失灵?
答:积极推进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创造服务型政府;实施有效的社会监督和约束机制;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政府机构效率;建立健全法律制度,规范政府行为。
(3)如果同时存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时,应该怎么办? 答:大市场,小政府。第三章
一、选择题:
1、D
2、C
3、B
4、D
二、填空题:
1、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2、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相结合的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
3、社会效益—社会成本
4、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法、公共定价法
三、简答题
1、试述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对经济分析的意义?
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可以把公共支出分成两个大类: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对社会生产和就业有直接影响,对收入分配只有间接影响,而转移性支出恰好相反。
安排购买性支出中等价交换原则,使得财政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安排转移性支出中,政府没有十分明确地原则可以遵循,且财政住处效益难以衡量,所以转移性支出的规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只能根据政府与微观经济主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谈判情况而定,因此财政活动对政府的效益约束相对较软。
购买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较强,转移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较软。
2、瓦格纳法则阐述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瓦格纳法则:一国政府的支出与其经济增长之间,即政府职能的扩大与国家所得的增加之间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随着国家职能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就要求保证行使这些国家职能的财政支出不断增加。
3、影响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经济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是指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的选择和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等。
政府职能不断扩大是导致各国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重要原因。
不同体制国家对财政支出的影响集中表现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国家的财政支出规模的不同上。
当一国政局不稳定,出现内乱或外部冲突等突发事件时,财政支出的规模必然会超乎寻常扩大。
政府工作的效率对财政支出规模也有很大的影响,政府工作效率高,则设置较少的政府职能机构就能完成政府职能,较少的支出就能办较多的事,因而财政支出的规模也就会小一些;如果政府工作效率低下,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则办同样的事就需要较多的支出,因而会加大财政支出的规模。
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的社会因素主要指人口状况和文化背景对财政支出规模产生的影响。
4、如何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
突出财政的公共的特征,解决财政职能的“越位”与“缺位”问题。增加国防、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加大技术和教育投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5、如何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衡量公共支出的效益?
所谓成本效益分析,就是针对国家确定的建设项目,提出若干实现建设目标的方案,通过对所有方案的全部预期收益和全部预期成本的分析比较,选择出最优的政府投资项目方案。使财政支出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它一般适用于政府财政支出中有关投资性支出项目的分析评价。
这种方法适用于项目发生的收益能够用货币计量的情况,面对多种可供选择方案的情况,根据一定的方式计算出每种选择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效益,并进行量化。通过计算成本和效益的比率,按所得比值大小来比较不同项目或方案的效益,确定其优先采用的次序,摒弃那些社会边际成本超过社会边际效益的项目或方案,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再据此支拨和使用财政资金。
第四章
一、选择题:
1、D
2、A
3、A
二、填空题:
1、行政管理费、公检法支出、武装警察部队经费、外交外事支出、对外援助支出
2、国家的地域范围、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国际政治形势变化、军事现代化的要求、国家的综合实力
3、基础设施服务的公共性和两重性、效益的间接性、运转的系统性和协调性、经营管理的多样性和垄断性
4、集中采购模式、分散采购模式、集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
三、简答题
1、影响行政管理支出的因素
政府职能范围及相应的机构设置。经济增长水平。物价上涨。
行政管理的现代化。
⒉国防支出的经济影响
保卫国家安全,为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保障,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增加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⒊教育产品的性质
教育属于混合型公共产品。一方面,它们为直接投资人带来收益;同时,它们又具有正外部性,能为整个社会带来收益。教育能使接受教育的人,无论从思想、学识还是技能方面都得到很大改善,从而为受教育者提升了人力资本,使得他们能在以后的就业中得到更多升迁的机会,直接增加了他们的投资收益。同时,这种好处还可能变现为会给个体所在的集体也带来收益。在古代,孟母择邻的故事就是个很好的说明。而教育产品本身所属的层次不同,他所具有的内部性收益程度和外部性收益程度也会有所区别。一般来说,初等教育回避高等教育的外部性收益程度更大,而就内部性收益程度来说,后者要比前者强。鉴于此,世界上很多国家包括中国都通过立法的形式保证初等教育的免费供给。
⒋政府投资的特征
以公共部门为投资主体。政府投资是以公共部门为投资主体,私人部门投资则是以单位和个人为投资主体,政府投资资金来源主要是税收。
政府投资追求的效益不同于私人投资。私人投资追求微观的资金盈利,政府投资追求的效益是社会总体效益,包括物质效益和非物质效益。
政府投资具有的乘数效应使得政府投资的政策调节性愈加明显。
⒌基础设施投资方式
政府直接投资 政府直接投资 财政投融资方式.
BOT方式,即建设——经营——转让。TOT方式,即移交——经营——移交。
⒍政府采购模式的比较
集中采购有以下优点:一是采购要求集中。二是采购集中化可以有利于培养更多技能精湛、知识全面的采购人员,从而增加采购人员对采购活动的技术理解和专长。三是集中采购增加了战略、管理和作业层的直接控制。
分散采购模式比较灵活,使用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自主确定采购的物品,尤其在紧急的情况下的采购效率较高。但分散采购难以形成规模购买上的价格优势,难以做到物美价廉。各使用单位的自行采购也容易造成重复采购,使社会公共物品难以达到资源共享。分散采购还要增加采购人员的数量,不仅加大了采购的资金耗损,还会人浮于事,使采购效率地下。
集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的模式是指一部分采购由一个部门同意负责,一部分采购由各需求单位自行负责的采购模式。这种模式设有采购门槛,超过门槛部分由一个部门同意采购,低于门槛部分可以有需求部门自行采购。如果需求部门不愿自行采购,仍可参加统一采购。
第五章
一、选择题:
1、A
2、C
3、C
4、C
5、B
二、填空题:
1、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
2、统筹基金,个人账户
3、税收扣除、税收豁免、税收抵免、优惠税率、延期纳税、盈亏相抵、加速折旧、退税
三、简答题
1、简述社会保障支出与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支出是政府财政安排的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是财政转移性支出的主要部分。社会保障支出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与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密切相关。
社会保障支出作为转移性支出,主要体现收入再分配的职能,对优化资源配置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是政府弥补市场失灵、促进社会稳定和重要手段。
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国家或政府以法律、法规形式形成或确定的社会保障措施、手段、事业的总和。
2.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
救助型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的有关规章制度,保证每个公民在遇到各种不测事故时能得到救助。对于已经处于贫困境遇的人们,则发给社会保障津贴,以维持其基本生活。
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是在工业化取得一定成效,经济有雄厚基础的情况下实行的。其目标是国家为公民提供一系列的基本生活保障,使公民的失业、年老、伤残及由于婚姻关系、生育或死亡而需要特别支出的情况下,得到经济补偿和保障。
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在经济比较发达、整个社会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实行的一种比较全面的保障形式,其目标在于“对于每个公民,由生到死的一切生活及危险,诸如疾病、灾害、年老、生育、死亡,及鳏、寡、孤、独、残疾人都给与安全保障”。
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体制是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国家保障性质。
自助型社会保障制度模式下,雇主和雇员都必须依法按照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向雇员的个人账户缴费,由政府集中统一管理,投资收益归职工个人所有。
3.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模式
完全基金模式是一种以长期纵向收支平衡原则为依据的基金筹集模式,要求劳动者在整个就业或投保期间,采取储蓄积累方式筹集社会保障基金。
现收现付模式是一种以近期横向收支平衡原则为依据的基金抽寂寞时,要求当年或近期内所有参保单位按照统一的比例提取社会保险基金,在收支过程中实现基本平衡。
部分基金模式将近期横向收支平衡与远期纵向收支平衡相结合,在满足一定时期支出需要的前提下,留有一定的储备基金,据此确定收费率。
4、财政补贴的特征
政策性
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实现某种特点需要而实施的,在补贴对象、补贴数额、补贴期限上等都要体现政府的目标,因而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由于国家的政策是多方面的,不仅有经济的,还有社会各方面的,所以财政补贴就成为国家调节经济的一个杠杆,而且也是调节各种社会关系、保持社会稳定的一种重要手段。
灵活性
国家的经济情况、社会形势等是经常变化的,财政补贴作为国家调节经济的手段,其方法、内容等也就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及时地进行修正,以便于适应客观实际的要求。所以,财政补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时效性
财政补贴一般是根据国家一定政策实施的,当国家的政策发生变化后,财政补贴的适应性就会发生一定的失灵,其效用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当相应的政策失去效力时,财政补贴就应随之终止。财政补贴带有明显的时效性。
5、财政补贴的经济影响
财政补贴的积极作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 对外贸易增长,增进技术交流和合作 财政补贴对总需求的影响
财政补贴一般针对扭曲的社会价格体系。
财政补贴的负面效应:扭曲价格体系,影响价格调节作用的发挥
企业的预算约束软化 加重了财政负担
6、税式支出的形式:税收扣除、税收豁免、税收抵免、优惠税率、延期纳税、盈亏相抵、加速折旧、退税
第6章财政收入分析
一、复习题
1.选择题
(1)B(2)C(3)A(4)A(5)A(6)B(7)B 2.判断题
(1)F(2)F(3)T(4)F(5)F 3.问答题
(1)简述财政收入的分类。答:
(一)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 国际标准分类和政府收入科目分类
(二)按公共财政收入来源分类 所有制来源和部门来源
(三)按公共财政收入管理方式分类 预算财政收入和预算外财政收入
(四)按管理权限分类 中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
(2)组织财政收入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答:
(一)从发展经济入手,增加财政收入原则
(二)利益兼顾原则
①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物质利益;
②兼顾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
(三)合理负担原则
所谓合理负担原则,就是指在组织财政收入时,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要与其负担能力相适应,要坚持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横向公平是指具有相同纳税能力的人应当缴纳相同的税收;纵向公平是指具有不同纳税能力的人应当缴纳不同的税收。对企业的税收还应保证机会均等。所谓机会均等是指基于公平竞争的原则,通过税收杠杆的作用,力求改善不平等的竞争环境,鼓励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展竞争,以达到社会经济有序发展的目标。
(四)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
指政府在组织财政收入时不仅要讲求公平,同时还必须讲求效率。效率两层含义:一是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二是指征税对经济运行效率的影响,即有效发挥税收的经济调节功能。
(3)财政收入包括哪些形式? 答:
(一)税收收入
税收是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税收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90%左右,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
(二)企业收入
指国有企业上交国家财政的收入,包括上缴利润、租赁费、股利分红和资产占有费等形式形成的财政收入。
(三)债务收入
指国家以信用方式从国内、国外取得的借款收入。
(四)其他收入
其他收入在财政收入中占的比重不大,但包括的项目多,政策性强。主要有事业收入、规费收入、罚没收入、国家资源管理收入、公产收入、专项收入等。(4)思考收费不同于税收的性质和特殊作用。
答:
(一)税收与政府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没有直接联系,税收收入一般不规定特定用途,由政府统筹安排使用,而收费与政府提供的特定商品和服务有直接联系,专项收入专项使用。
(二)税收是作为政府一般的筹资手段,而收费往往是作为部门和地方特定用途的筹资手段。
(三)税收收入是政府的主要收入,必须纳入预算内统筹使用,而收费则不同。特殊作用:首先是收费在弥补市场失灵方面,其次是收费有利于提高公共产品的配置效率。
(5)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起决定作用?
答:
(一)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表现为基础性的制约
经济发展水平即一国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表现为基础性的制约,二者存在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经济规模及结构性问题制约着财政收人的增长。经济决定财政,经济的总量规模决定着财政收入的规模。财政收入的增长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决定的,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增长的基础。一般来说,在假定税收制度不变、管理力度不变的条件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财源越丰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越高;同一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越高,财源越丰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越高;当市场经济相对成熟、管理体制和税制结构相对稳定的时期,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便会相对稳定。
(二)生产技术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重要因素
生产技术水平也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重要因素,生产技术水平是指生产中采用先进技术的程度,又可称为技术进步。它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技术进步往往以生产速度加快、生产质量提高为结果,技术进步速度较快,GDP的增长也较快,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有了充分的财源;二是技术进步必然带来物耗比例降低,经济效益提高,产品附加值所占的比例扩大。由于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产品的附加值,所以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明显。因此,促进经济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是增加财政收入的首要的有效途径,在我国更是如此。(6)价格对财政收入规模有哪些影响?
答:
(一)价格总水平升降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
不同原因引起价格总水平上升对财政收入增长的影响是不同的。持续财政赤字造成通货膨胀,财政通过赤字从国民收入再分配中分得更大的份额;在国民收入只因物价上升形成名义增长而无实际增长的情况下,财政收入增长就是通过价格再分配机制实现的。如果通货膨胀不是由赤字引发的,财政在再分配中有得有失,而且可能所失大于所得,即财政收入实际下降。
(二)税收制度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
当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主要采用累进制所得税的征收方式时,由于以货币计值的各种收入会随着价格的升高而增大,其纳税所得的税率也会随之升高,这就必然起到提高财政收入分配比率的作用,即出现所谓“档次爬升”效应,其结果使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快于价格水平的上升幅度。反之,价格水平的下降会使财政收入的下降幅度快于价格水平的下降幅度,起到降低财政收入分配比例的作用。
(三)产品比价关系变动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
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往往还和产品比价同时发生,而产品比价关系变动将以另外一种形式影响财政收入,一是产品比价变动会引起货币在企业、部门和个人等经济主体之间的转移,形成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而使财政收入在各企业、各部门和个人之间的分布成非均衡状态,或者说,各经济主体上交财政的税利比例是不同的,这样,产品比价变化导致财源分布结构改变时,相关企业、部门和个人上缴的税收就会有增有减,而增减的综合结果最终影响财政收入规模。(7)如何评价“土地财政”问题? 答:
(一)土地财政的正面效应
在中国,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的形成,大体是近十几年的事情。这十几年,中国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其奥秘就在城市政府通过经营土地,积聚了大量建设资金。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市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带动了周边农村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吸引了大量外地农民进城务工。其正面效应不容否定。
(二)土地财政的弊端
①土地财政恶化了国民收入分配,抑制了民间投资。②政府投资影响了产业结构调整,加剧了产能过剩。③更不能忽视的是资源、资金的严重浪费。
④土地财政机制不改变,保护耕地、保护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只能流于空谈。4.论述题
论述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答:财政收入规模是衡量一国公共支出水平和财政状况的重要指标。在政府职能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财政收入规模越大,财政越充裕。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以及其增长速度的快慢,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以及价格水平多种因素综合决定,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一)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表现为基础性的制约 ②生产技术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重要因素
(二)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
(三)价格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 ①价格总水平升降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 ②税收制度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 ③产品比价关系变动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
二、案例应用分析
问题:
(1)非税收入尽管也是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但如果对其管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收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看看我国非税收入主要出现再哪些方面? 答:
(一)企业收入
指国有企业上交国家财政的收入,包括上缴利润、租赁费、股利分红和资产占有费等形式形成的财政收入。
(二)债务收入
指国家以信用方式从国内、国外取得的借款收入。
(三)其他收入
其他收入在财政收入中占的比重不大,但包括的项目多,政策性强。主要有事业收入、规费收入、罚没收入、国家资源管理收入、公产收入、专项收入等。(2)我国非税收入比重较大的原因是什么?
答:我国非税收入增势迅猛,一些市县非税收入甚至超过税收收入,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二财政”。非税收入主要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罚没收入、国有资产资源收益以及其他非税收入等。
(3)什么原因造成税收收入增幅与GDP增幅不一致? 答:
(一)核算方法是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二)加强征管提高税收收入增幅
(三)新税收政策 第7章税收原理
一、复习题
1.选择题
(1)A(2)D(3)A(4)B(5)D(6)C(7)C(8)D(9)A(10)B(11)B(12)C 2.判断题(1)T(2)F(3)F(4)T(1)简述税收的“三性”。答:
(一)税收的强制性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税收是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凭借政权力量,依据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律或政令来进行强制征收。(二)税收的无偿性
税收的无偿性是指通过征税,社会集团和社会成员的一部分收入转归国家所有,国家不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或代价。
(三)税收的固定性
税收的固定性是指税收是按照国家法令规定的标准征收的,即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目、税率、计价办法和期限等,都是税收法令预先规定了的,有一个比较稳定的试用期间,是一种固定的连续收入。(2)简述税收的分类。
答:
(一)按课税对象性质分类
按课税对象来分,税收可分为商品课税、所得课税和财产课税三大类。
(二)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
按税负能否转嫁将税收分为直接税与间接税。
(三)按课税标准的性质分类
按课税标准性质分类,可以将税收分为从量税和从价税。
(四)按照税收与价格的关系来分
按照税收与价格的关系来分,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
(五)按税收管理权限分类
按照税收管理权限分类,可以将税收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
(六)按是否有单独的课税对象和独立征收为标准分类 按照此类标准可以分为正税和附加税。(3)简述税收的效益类原则。
答:税收的效率包括两层意义:一是指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即较少的证收费、便利的征收方法等等;二是指征税对经济运行效率的影响,宗旨是征税必须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有效地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功能。税收作为一种重要的再分配工具,可以在促进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刺激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作用,就是有效率的。税收是否有效率必须结合经济运行本身的效率考察,假如经济运行本身已经是高效率的,税收活动就应以不干扰经济运行为有效率,假如经济运行本身已经是低效率乃至无效率的。税收效率则体现在它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和干预上。在市场经济国家,总是存在所谓市场失灵的问题,在计划经济国家,也会有计划失误和生产者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因而税收干预总是大有可为的。就我国的情况而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在调节生产、流通、消费等方面的功能日益强化。并在实践中促进了经济效率的提高。(4)简述税收的公平类原则。
答:公平合理是税收的基本原则和税制建设的目标。税收公平是指国家征税应使各个纳税人的税负与其负担能力相适应,并使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平衡。
税收公平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两个方面。横向公平是指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亦即应以同等的课税标准对待经济条件相同的人;从向公平是制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不同的税收,亦即应以不同的课税标准对待经济条件不同的人。
税收公平原则要求税收必须普遍课征和平等课征。税收公平原则通常被认为是税制设计和实施的首要原则,并被推为当代税收的基本原则。税收公平不仅是一个财政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因为税收作为国家参与和干预国民收入分配和在分配的手段,与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密切相关,对社会生活和经济运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因为对税收公平的判断还必须从社会经济角度进行考察。(5)简述税收中性和超额负担。答:
(一)税收中性
税收中性(neutrality)是指既定税收收入下使税收的额外负担最小化。
(二)税收超额负担
又称为税收的福利成本或无谓损失,是指征税引起市场相对价格的改变,干扰了私人部门的选择,进而导致市场机制扭曲变形,而产生的经济福利损失。
所谓超额负担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征税一方面减少纳税人支出,同时增加政府部门支出,若因征税而导致纳税人的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因征税而增加的社会经济效益,则发生在资源配置方面的超额负担;二是由于征税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格,对纳税人的消费行为和生产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则发生在经济运行方面的超额负担。(6)税收的宏观经济效应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税收的宏观经济效应是指政府通过税收政策及其手段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的影响,税收之所以具有这种效应,主要是因为它的乘数效应,即税收乘数。从宏观角度看,税收可促进经济增长,也可阻碍经济增长,但主要是通过宏观税负水平和税收结构等方面实现。
(7)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一)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二)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三)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四)税收对投资的影响
(五)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
(8)如何根据税收的收入效应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答: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
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模式,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要明显些。因为个人所得税的课税对象直接涉及纳税人收入,税率又是累进的,并规定费用扣除标准等,税后个人收入改变较大。
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模式,以筹集财政收入为主要目标,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要比以直接税为主的模式弱化。因间接税采用比例税率,课税对象是商品劳务,间接影响个人收入。
(9)试说明“拉弗曲线”及其原理。
答:“拉弗曲线”是确定宏观税负的主要理论。该曲线阐明了税率、税收收入和国民产出之间的函数关系。
当税率为零时,政府税收为零;当税率为100%时,由于人们将停止生产,政府税收也为零。A点代表一个很高的税率和很低的产出,B点代表一个很低的税率和很高的产出,然而两者为政府提供同等的税收收入。若税率从A点下降到C点,产出和税收收入均增加;若税率从B点上升到D点,税收收入将增加,但产出可能减少,C点与D点也提供同等的税收收入。E点代表的税率,是与生产相结合能提供最大税收收入的税率。在E点上,如果政府再降低税率,产出将增加,但税收收入将下降;如果提高税率,产出和税收收入都会下降。供给学派把图中的斜线部分称为“禁区”,税率进入禁区后,税率提高,税收收入减少;税率降低,税收收入反而增加。
税率A100%CEBOD税收收入拉弗曲线
4.论述题
(1)论述税收的储蓄效应与政策选择。答:
(一)税收的储蓄效应 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个人所得税、利息税和间接税影响居民的储蓄倾向及全社会的储蓄率。
税收对储蓄的影响也可以分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①税收对储蓄的替代效应
因政府课税降低了纳税人的实际收入,造成纳税人以消费代替储蓄,税收对私人储蓄就发生了替代效应。在征税后,储蓄的收益下降了,这也意味着不鼓励人们储蓄。替代效应是由边际税率决定的,因此,考虑替代效应时,主要考虑边际税率的影响。一般来讲,由于替代效应的作用,征税会使人们减少储蓄量,增加现期消费量。
税收储蓄替代效应,常常可以作为所得税对储蓄的重复征税的问题来讨论。某人取得收入要课征所得税,而他将收入储蓄取得利息后,又必须缴纳所得税,这就是储蓄重复征税。从支出税角度看,则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因为它只对储蓄征一次税,即当这笔收入用于支出时方予征税。在支出税条件下,个人储蓄的利息收入全部归个人所得,因而他的储蓄报酬就比征收所得税要高。②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
是指征税以后,人们的收入减少了,由于收入水平下降,人们在作消费决策时,现期的消费量要下降,今后的消费量也要减少。这样,消费下降,相对来说,储蓄增加了。决定储蓄的因素主要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和税后利息率,若因征税压低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进而促使其减少消费,为维持既定的储蓄水平而增加储蓄,税收对私人储蓄就发生了收入效应。
(二)政策选择
上述两个作用对储蓄的作用方向是不一致的。孤立地分析税收对储蓄产生的影响是很困难的。影响个人储蓄的可能因素很多。但不同税收的累进程度大小是决定其收入效应的重要的因素。累进程度较大的税收要比累进程度较小的税收给社会富裕成员带来较重的负担。由于富人用于储蓄的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比穷人大,因而累进程度较大的税,给储蓄所带来的负担较重。
(2)论述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答:在价格可以自由浮动的前提下,税负转嫁的程度,除价格外还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常因供求弹性的大小、税种的不同、课税标准不同、课税范围的宽窄以及企业所处行业地位等不同而各异,但是也存在一般性的规律。
(一)需求弹性与税负转嫁的关系
(二)供求弹性与税负转嫁的关系(三)课税范围与税负转嫁的关系
(四)市场结构与税负转嫁的关系
二、案例应用分析
问题:
(1)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契税和印花税的征收对象和纳税人是什么?
答: 营业税征收对象和纳税人:营业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营业额;营业税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
个人所得税征收对象和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个人取得的应税所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虽无住所但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以及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但有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户、外籍个人等。
契税征收对象和纳税人:契税的征税对象是境内转移的土地、房屋权属;契税的纳税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承受的单位或个人为契税的纳税人。
印花税征收对象和纳税人:征税对象分为五类,即经济合同,产权转移书据,营业账簿,权利、许可证照和经财政部门确认的其他凭证;印花税的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书立、领受、使用税法所列举凭证的单位和个人。
(2)什么是税负转嫁?常见的税负转嫁方式有哪些?
答:税负转嫁,是纳税人通过经济交易中的价格变动,将所纳税收转移给他人负担的行为及过程。
税负转嫁的基本方式有两种,即前转和后转,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转嫁方式:混转、旁转、消转和税收资本化。
(3)本例中采用哪一种税负转嫁?它具备哪些税负转嫁的条件? 答:税收前转;课税商品的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
第八章
一、选择题:
1、B
2、D
3、A
4、A
5、C
6、A
7、B
8、B
9、C
10、B
二、填空题:
1、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2、定额税率、复合税率、比例税率
3、出口关税、进口关税、过境关税
5、估定财产税、市价财产税
6、属人原则、属地原则
7、抵税法、扣除法、豁免法、抵免法、税收饶让
三、简答题
1、流转税的特征?
课征普遍,且具有隐蔽性
计税依据是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 普遍采用比例税率,计算简便 商品课税在负担上具有累退性 商品课税较易转嫁
2、增值税的类型?
生产型增值税。计税依据的价值构成中包括固定资产,就国民经济总体而言,由于其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一致,因此称之为生产型增值税。
收入型增值税。将计税依据价值构成中所包括的固定资产部分随折旧逐步排除,就国民经济总体而言,由于其总值与国民收入一致,因此称之为收入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将计税依据价值构成中所包括的固定资产部分一次排除,就国民经济总体而言,由于其总值与全部消费品一致,因此称之为消费型增值税。
3、消费税的征税范围?
第一类是过度消费会对人类健康、社会秩序、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危害的特殊消费品,如烟、酒、鞭炮焰火等,通过消费税的征收,达到寓禁于征得目的,在一定限度内,能够支持生产,满足需求,同时抑制生产盲目扩张、浪费资源,也约束消费,保护人们身体健康。
第二类是奢侈品,非生产必需品,如贵重首饰、化妆品、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等,税收的课征不会影响人民正常生活。
第三类是高耗能及高档消费品,如小汽车、摩托车等,对其课征,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第四类是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的稀缺资源消费品,如成品油(汽油、柴油、石脑油、溶剂油、润滑油、燃料油、航空煤油),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等。
第五类是税基宽广,具有一定财政收入意义的消费品,如汽车轮胎等。
4、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企业所得税采用按年计算,按月或按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征收办法。应纳税额是企业依照税法规定向国家缴纳的税款。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企业每一纳税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亏损后余额,为纳税所得额。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亏损的金额
5、个人所得税的课税对象?
⑴工资、薪金所得;
⑵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⑶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⑷劳务报酬所得; ⑸稿酬所得;
⑹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⑺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⑻财产租赁所得; ⑼财产转让所得; ⑽偶然所得;
⑾经国务院、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6、税收管辖权的分类?
⑴地域管辖权
地域管辖权是按照属地原则确立的,是指一国有权对来源于本国境内的一切所得及财产征税,而不管是何人取得该笔所得。根据地域管辖权,跨国纳税人(无论是不是本国公民或本国居民)只要有来源于本国境内的收入、存在于本国的财产,就应依据本国税法履行纳税义务,而其来源于境外的收入、存在于他国的财产不用交税。
⑵居民管辖权 居民管辖权是按照属人原则确立的,是指一国政府有权对本国税法中规定的居民(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一切所得即财产征税,而不管其所得和财产来源于何处。根据居民管辖权,对于本国居民(包括自然人和法人)来自国内外的一切收入及其在国内外的财产,政府都要行使税收管辖权,依据本国税法征税,而对于本国的非居民,即使其有来源于本国的收入,政府也不行使税收管辖权。
⑶公民管辖权
公民管辖权也是按照属人原则确立的,是指一国有权对拥有本国国籍的公民所取得的一切所得及其财产征税。根据公民管辖权,凡是具有本国国籍的公民(包括自然人和法人),无论其在本国境内或境外居住,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全部所得,政府都要行使税收管辖权。
7、国际重复征税的消除方法?
抵税法是指居住过政府对本国纳税人来源于国外所得。单独制定较低的税率征税,以减轻双重税负的一种方法。
扣除法是指居住国政府允许本国纳税人将其在国外负担的所得税款从来源于国外的所得中扣除,就扣除后的余额征税。
豁免法又称免税法,是指行使居民税收管辖权的国家。单方面放弃对本国居民来自国外的所得的征税权,从而使国际重复征税得以消除的方法。
抵免法是指行使居民税收管辖权的国家在本国居民的国外所得征税时,允许其用国外已纳税款冲抵在本国应缴纳的税收,从而实际征收的税款为该居民应纳本国税款与已纳外国税款的差额。
税收饶让是指居住过政府对本国纳税人在国外得到减免的那一部分所得,同样给予抵免待遇,不在按本国规定的税率补证。
第九章
1、B
2、D
3、B
4、D
5、B
6、D
7、A
8、B
二、填空题:
1、自愿性、有偿性、灵活性
2、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节经济运行
3、短期国债、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
4、平价发行、折价发行、溢价发行
5、国家的信用程度、金融市场利率、社会资金的供应状况
6、现货交易、期货交易、回购协议交易、期权交易
7、财政承受能力、社会应债能力、国债的使用方向、结构和效果也会影响国债的负担能力和限度
三、简答题
1、国债的特点
所谓自愿性是指国债的发型或认购应建立在认购者自愿承受的基础上。是否认购或认购多少,应完全由认购者视其个人或单位的情况自主决定。公债的发行是以政府偿还和付息为条件,国家以支付一定的利息为代价获得在一定时间内的资金的使用权,债务到期必须还本付息。
灵活性是指国债是否发行、发行多少及其它发行条件,并不是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而是国家根据财政资金状况、宏观调控需要、经济建设需求等灵活加以确定。
2、国债的功能
国债是与财政赤字相联系的财政收入形式,它是作为弥补财政收支差额的来源而产生的,弥补财政赤字是国债最基本的功能。
筹集建设资金,在资本有机构成一定的条件下,积累的资金越多,建设的速度就越快。而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建设资金的相对不足或短缺,往往是制约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由于税收收人的数额有限,且主要用于满足政府经常性支出的需要;增发通货又会引起无度的通货膨胀,给正常的经济发展带来障碍。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发行国债作为一种长期、稳定的建设资金来源,以求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
调节经济运行,国债是政府调节经济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一般认为,国债的发行常被政府作为“反衰退”的财政政策工具。经济衰退的主要表现是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就可以通过扩大财政支出以增加有效需求。而这时如果用加税的方式来增加财政支出的来源,就会一方面增加了政府的支出,另一方面却减少了私人的消费。国债起动的主要是社会闲置资金,并且常被认购者看成自己资产的一部分,因而对私人投资和消费的影响较小,这就能够有效地增大社会总需求。
3、国债的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是指国债的发型会减少民间部门的资金供给,同时形成金融市场利率上升的压力,进而导致民间投资减少的现象。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政府发行国债吸收市场借贷资金,会在私营企业对储蓄的需求上增加一种政府对储蓄的需求,可储蓄的流量并未因财政部门介入借贷市场而发生变化,结果是储蓄的价格——利率的必然上升。
按照经济学原理,挤出效应理论适用于充分就业经济。在经济已经达到或接近充分就业时,国民经济已没有可利用的资源时,政府需求的增长就会迫使私营企业后退,政府借贷会使利率高于没有政府接待情况下的利率,从而使花费在公共项目上的每元钱都必然会对私人项目产生等量的挤出。但在一国经济拥有尚未使用的资源时即未实现充分就业时,特别是在经济处于衰退或不景气状态时,国债发行为私人限制资本提供了投资出路,这不仅可以不挤出原有的私人投资,相反以国债支撑的政府支出通过乘数效应会扩大社会对企业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起到示范和刺激投资的作用。私人投资总量增大了,促使社会总投资量增长,总投资量增长必然会促进经济增长,使一国经济早日摆脱衰退,走向繁荣。此时发行国债,恰恰发生的是与挤出相应相反的挤入效应。
4、国债发行方式的比较
价发行是指国债的发行价格与面值相等,国债的发行收入与偿还本金的支出相等。国债的平价发行一方面要求政府有良好的信用,人们在对政府信用认同后才可能按面值去购买国债;另一方面要求市场利率与国债发行利率基本一致,这样政府出售国债、个人在认购国债时才不至于遭受损失,国债才能顺利出售。国债的平价发行对政府是最有利的,因为这种方式的预期收入是稳定的,政府除按照票面价格支付本金、按正常的利息率支付外,不会有任何的额外负担,并且不会影响市场利率,有利于经济稳定。折价发行是指国债的发行价格低于面值,认购者按低于面值的价格购买国债,认购者除到期获得利息外,还可以得到发行价格与购买价格之差的额外收益。政府采取折价发行的方式出售国债,主要是由于国债的票面;利率低于实际的市场利率,政府为了稳定经济,避免市场利率的波动,因而才降低发行价格,吸引投资者。折价发行显然会对政府的预期收入、政府的额外支出和市场利率等造成不利的影响。
溢价发行是指国债发行价格高于面值,国债按高于面值的价格出售给认购者。国债的溢价发行主要是由于国债的票面利率本来就高于市场利率,或出售以后市场利率出现了下降,导致国债的供不应求,从而使得政府能够按照高于票面价值的价格顺利出售国债,而且投资者也愿意接受。
5、国债偿还方式有几种
市场购销法是指政府根据国债市场行情,适时购进国债券,以此在该债券到期之前逐步清偿的一种偿付方式。它是西方国家一种主要的国债偿还方法。具体做法是政府通过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在证券市场上陆续收购国债券。当某种国债期满时,绝大部分已被政府所持有,此方法操作简单,偿还成本低,但只适用于各种期限的上市国债,并以短期国债为主。
抽签偿还法是指在国债的偿还期限内,分确定一定的偿还比例,由政府按国债券号码抽签随机确定,如约偿付本息,直到偿还期结束。全部国债中签偿清为止的一种方式。可分为一次性抽签和分次抽签。前者在国债到期前的某个时间举行抽签仪式,集中把各每次还本债券的号码全部抽出、予以公告。后者是对国债按分批还本的次数定期抽签,以确定还本债券的号码,分几批还本就分几次抽签。
按次偿还法是指政府对发行的国债按号码的先后顺序固定偿还期限,并按号码到其日进行偿还的一种方法。所以他又称为号码顺序法。这种方法不利于国债的流通。因为国债的偿还期限长短不同,收益率不同,相应地在市场上的买卖价格也就不同。所以该方法不利于债券市场的稳定。
一次偿还法是指政府对发行的国债实行到期后按票面额一次全部兑付本息的方法。提前偿还法是指当政府发行的国债尚未到期,但所积累的资金已充分满足所需资金时,即可由政府提前偿还债务的一种方式。
6、外债规模的评价指标
外债偿债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外债偿还能力的指标,是指当年外债还本付息额与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之比。偿债率是反映一个国家外债水平的中心指标,也是作为判断债款国清偿能力的高低和对它贷款风险大小的标志。国际上公认的偿债率指标在20%以下是安全的,最高不超过25%。
负债率指当年未清偿外债余额与当年GDP之比。说明一个国家新创造的价值中被外国资本所占的比重。国际上公认的负债率安全线应小于20%。
债务率指外债余额与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国际收支口径)之比,反映的是外债规模与出口收入之间的关系。按照国际公认标准,这一比值应该小于100%,否则就说明债务国债务负担过重。
第10章 国有资产收入
一、复习题
1.选择题
(1)预算管理体制侧重于处理:(B)A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关系
B.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企业与政府的关系
D.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关系
(2)从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构成看,我国财政收入最主要来源于:(A)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私营、个体经济
D.外资经济
(3)下列哪个不是国有资产的产权(B)。
A.所有权
B.债权
C.经营权
D.处置权
(4)下列哪些是国有资产的收入(ABD)。
A.利润
B.租金
C.税收
D.股息红利
2.判断题
(1)实行国有资产运营就是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错
(2)按国有资产的经济用途,国有资产可分为经营性国有资产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对
(3)国有资产运营就是使国有资产占领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域。错
3.简答题
(1)国有资产收入的形式有哪些?
答:随着国有资产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和管理要求的不同,国有资产收入存在多种形式,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类:
1.从国有资本投资取得收入的形式看:
国有资本投资取得收入是经营性国有资产取得收入的主要形式,具体包括上交利润,分得股利、股息。
2.从国有资产产权转让、清算取得收入的形式看,包括国有资产产权转让收入、国有资产使用权转让收入、国有资产其他产权出售、转让收入和国有产权清算取得收入。
3.从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取得收入的形式看,主要包括:从海域使用金、陆域场地和矿区使用费等取得收入、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出租等取得收入和某些经营权有偿出让、转让取得收入。
(2)我国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是如何演变的?
答:建国以来,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利润分配关系大体经历了以下形式: 1.统收统支制度 建国初期,国有企业大体实行“统收统支”的分配制度,即企业利润全部上交财政,企业所需资金由国家拨给。
2.企业奖励基金制度
企业奖励基金制度的基本内容是:当企业完成产值、利润和上缴利润等经济指标后,可以从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企业奖励基金,用于职工福利和奖励。
3.企业基金制度
该制度规定:国有工业企业在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产量、品种、质量、利润和供货合同等计划指标后,可以按工资总额的5%提取企业基金。企业基金主要用于举办职工集体福利设施,举办农副业,弥补职工福利基金之不足,以及发给职工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金等开支。
4.利润留成制度
早在1958年,管理权限下放,对国有企业实行利润留成制度,其主要内容是:企业实现利润,除上交国家预算的部分外,按一定比例留给企业一部分。1979年开始,为了扩大企业自主权,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国有企业又实行了多种利润留成办法,如全额利润留成、基数利润留成加增长利润留成、利润上缴包干等。5.利改税制度
利改税指的是将国有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的形式,改为交纳所得税、调节税等税收形式从而把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利润分配关系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6.承包制
承包制按照“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欠收自补”的原则,确定国家与企业的利润分配关系,用承包上缴利润的方式取代“利改税”向国有企业征收所得税的办法。不过,由于实行的是含税承包制,因此该制度也未能解决税利不分的问题。
7.税利分流制度
所谓税利分流,指的是国家在参与国有企业利润分配过程中,开征一道所得税(这一道所得税对所有经济成分企业而言都是一样的),尔后再以适当的形式参与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并且,通过降低税率,取消调节税和逐步解决税前还贷问题等办法,降低税收在企业纯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重新引入部分税后利润上交机制,形成税收和利润的分渠分流,达到规范化的税收分配与非规范化的利润分配之间的统一。
8.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下的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利润分配制度
在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情况下,国有独资企业按规定上交国家的利润和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国有股权(股份)获得的股利、股息都归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收入管理中,财政预算资金的收入数额和科目管理都可能与以前有所变化。这一制度的实施,结束了自1994年以来长达13年之久的国家暂停对国有企业收缴应得利润的局面。
(3)简述国有资产资本运营的方式?
答:国有资产资本运营的主要方式:
1、企业并购
2、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
3、资产转让和企业出售变现
4、优势企业托管效益差的国有企业
5、股权与债权互换
(4)简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内容?
答: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 1.基础管理
国有资产的基础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国有产权登记和产权界定,清产核资,建立国有资产统计、核算和评价体系,国有资产评估管理,产权纠纷调处等一系列的具体管理工作。
2.投入管理
对生产经营领域投入国有资产的活动可称为国有资产的投资,其具体内容是:①投资主体的确定。②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的选择。③投资项目的监督。
3.运营管理
对国有资产存量的运营管理指投入的国有资产形成生产能力之后,以增值为目标进行的运营国有资产的活动。其具体内容是:①运营方式的选择。②经营业绩的考核。③经营活动的监督。
4.收益分配管理
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的管理是指对国有资产收益的支配、使用等活动的管理,其实质是国家、企业以及职工个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其主要内容是:①国有资产收益的确认。②确定正确的收益分配原则。③对企业留利、非营利单位国有资产收益使用和监督。
二、案例应用分析
澄城:我县推行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核
为进一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促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构建 “权属明晰、分类管理、绩效考核、分级监督”国有资产管理新机制,我县在全县行政事业单位推行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核,为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提供了制度保障。
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核突出考核指标设置的操作性,设置基础工作、制度建设、资产配置、资产使用、资产处置等指标。规定各单位建立健全内部资产管理制度,设立资产专管员,加强资产基础性管理,规范资产配置、使用、处置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行主管部门与占有使用单位分级分类管理和考核,实现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资产购置与财政性资金分配相结合,资产价值管理、实物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
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核创新管理模式,对单位资产管理基础工作和制度建设情况进行业务考评;设置经营性资产收益率及非经营性资产完整率等指标,对单位资产管理情况进行财务考评,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核强化服务与监督。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实行单位包联制,实时掌握分管单位资产变动情况,完善资产信息系统,为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协助单位处理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对国有资产的占有、使用情况实施监督检查,查处国有资产流失。
(资料来源:http:///news)
问题:
(1)国有资产管理内容是什么?
答:国有资产管理是国家以产权为基础,以提高国有资产运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以资产占有者和使用者为对象开展的管理活动。
(2)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答:对不同性质的资产,国家规定不同的管理目标对于投入企业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除公益性企业外,以实现资产增值为主要目标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占用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以合理配置,防止资产流失,保证资产的有效、节约使用为主要目标;对于土地、海洋、水流、矿产、森林、草原、滩涂等资源性国有资产的管理,以合理有偿开发和综合利用,使可再生资源的再生得到补偿和不可再生资源得到开发替代,保护环境,形成良性循环为主要目标。
(3)你认为应如何完善我国国有资产的管理? 答:1.明确产权关系,完善产权制度
在我国国有资产的管理中,产权关系的明确是商品经济能够存在的前提,没有明确的产权关系界定,产品所有权就不会有本质上的区别,商品经济也不能体现出其真正意义。同时公有制前提下产权关系的明确,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确立市场经济的基础,是保证国有资产所有权、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健康有效运行的前提。另外从资源配置和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产权交易是优势企业发展的依靠,是劣势企业生存的基础。因此在我国国有资产的管理中,应该对国有资产产权制度进行及时的改革和完善,将产权关系理顺,对不同经济主体下的产权地位进行明确,从而让企业和资产在市场中公平竞争,在经济结构的最优组合中促进资产经营的经济效率和收益的不断提高,从而是我国公有制的经济条件实力不断增强,促进我国的市场经济能够稳定、健康的向前发展。
2.建立管理机构,统一权责关系
我国国有资产发生流失的本质原因是缺乏与市场经济体系相协调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建立,导致无人负责、权责脱离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进行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建 立时,国有资产的唯一拥有者是国家,国家具有决策权,因此所建立的管理机构应该在具有人事权的同时具有资本的决策投资权以及资产的监督运营权。同时,建立权责统一明确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应该对政府相关机构实行改革,将政府的职能转变,将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职能同政府所拥有的经济管理职能区分开。政府所拥有的经济管理职能除了包括国有经济,还包括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外资经济和私营经济等,国有资产所有者所具有的职能仅仅是所针对的国有经济,保证了国家所投入的资本的增值和保值以及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是利用宏观调控和行政手段来实现的,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职能是通过企业利用出资者的身份来实现的,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建立过程中应该按照此二者职能互相分离的要求,在建立权威的、健全的宏观调控部门的同时,建立权责明确统一的能代表国家进行国有资产管理的独立部门,这样能实现约束和利益、权利和责任的真正统一,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国有资产运营和管理的效率。
3.完善运营机制,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在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改革中,进行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的运营机制的完善,是解决国有企业效益不高和资产流失等问题的重要基础。在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的运营机构建立中,首先应该形成资产运营公司的激励机制,使其具有自我发展、自我积累和追求最大利润的动力。国有资产的经营者是经营公司,应该根据增值保值的指标进行考核和评估,使经营者的工资和公司资本的增值相关联,从而鼓励公司经营者不断追求最大化的利益和资产的增值保值,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其次,应该将国有资产所有者的约束机制不断深化。国有资产所有者所看重的是企业的不断进步发展、企业的长久利益以及资本的扩张与增值,在企业中所有者的权益依赖公司中的所有权代表来进行行使,因此所有权代表的业绩可以通过市场中介组织和国有资产管理组织来进行评估和考核,从而决定所有权代表的收入。同时企业发生超分配的原因是所有者的代表不到位,国有企业内部缺乏人格化的、具体化的所有者代表来进行权利的行使,在企业的决策中所有者缺乏约束力,因此进行所有者约束机制的完善是非常必要的。
另外,完善国有资产增值保值运营机制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国有资产控股公司或者经营公司的建立,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相关要求,遵循市场经济的相关规律,将经营方式和经营行为自动的进行调整,从而使得国有资产得到最大程度的增值保值。.第11章 收费和价格
一、复习题
1.选择题
(1)解决自然垄断的有效措施有(C)。
A.征税
B.采取反垄断措施
C.公共定价
D.收费
(2)政府在为自然垄断产品定价时,会产生企业亏损问题的定价方法是(A)。
A.边际成本定价
B.二部定价
C.平均成本定价
D.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定价
(3)在下列哪个假设基础上,二部定价法相比平均成本定价法能给社会带来更多经济福利?(A)
A.没有或极少有消费者退出
B.没有收入再分配问题
C.没有亏损问题
D.有众多消费者退出
(4)竞争市场上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需要为目标的公共定价主要针对以下产品(D)。
A.奢侈品
B.耐用消费品
C.高档消费品
D.生活必需品
2.判断题
(1)政府在对自然垄断产品实行边际成本定价时不会产生收入再分配问题。错(2)在自然垄断条件下,反垄断会带来边际成本定价与生产成本最小化之间的冲突。对(3)在自然垄断条件下,公共定价偏离产品边际成本是为了避免造成企业亏损。对(4)对自然垄断产品实行二部定价法会产生大额消费者补贴小额消费者的问题。错(5)当农产品产量和价格因受外力干扰而偏离均衡状态时,政府可通过调节主要农产品的供求数量来稳定农产品的价格。对
3.简答题
(1)政府收费的含义与原则是什么?
答:政府收费,是指政府机关及授权单位为某一特定事由,向直接责任者或直接受益者的收费,是政府在税收之外参与国民收入分配,是保证其充分行使职能的重要财源。
政府收费原则:
1.规范社会秩序,保障公众利益的需要 3.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需要
2.提供公共物品并调节其供求关系的需要
(2)简述政府收费与税收的区别与联系? 答:税收是政府凭借政治权力以无偿和强制的方式取得的一种收入。政府收费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中的一些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在向社会提供管理服务或事业服务时,以管理者或供应者的身份向被管理对象或服务的消费者收取的费用。两者都是政府获取财政收入的方式,但有区别:
1、税收具有:收税机构的集中性、收税机制的无偿性和征收程度的固定性。
2、政府收费:收费主体的分散性、收费机制的有偿性和收费订价的垄断性。
(3)简述自然垄断行业形成的原因?
答:所谓自然垄断,是指生产呈规模递增成本递减的情况。当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商品或劳务时,这个行业是自然垄断行业。自然垄断形成的根源是少数企业控制了有限的资源,而稀缺资源集中在少数企业的状况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过去被认为是自然垄断的行业,可能会出现多个竞争者或出现替代行业的竞争对手而逐渐失去自然垄断地位。
(4)简述自然垄断行业的定价原则? 答:自然垄断行业的定价原则包括:
1.边际成本定价:政府按边际成本规定价格的一种方法;2.平均成本定价:政府按产品的平均成本规定价格的一种方法;3.二部定价,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与使用量(购买量)无关的、按月或按年支付的“基本费”,不论消费者的消费量如何,他都要交一个固定费用;第二个部分是按使用量支付的“从量费”,给每一单位产品定一个价格,按使用量收费。二部定价实际上是定额收费与从量收费的合一。
二、案例应用分析
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基础——规范非税收入管理
现状:目前,占地方财政比重相当大的非税收入管理还比较混乱。尽管实行了预算外资金管理改革,但多年来一些省份未纳入管理的非税收入还是占到了总非税收入的60%-70%,财政对这方面资金的监管十分困难。
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非税收入规模一直呈上升趋势,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攀升。2004年,我国政府非税收入突破了6000亿元大关,地方政府的非税收入规模更是超常增长,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迅速提高。安徽省安庆市,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连续多年在50%以上,望江县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更高达55%。
发达国家非常重视非税收入管理,并建立了严格的法律制度规范,将其作为整个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资料显示,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的非税收入,一般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20%左右。在加拿大,非税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16.8%,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7.5%;在美国,州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20%以上来自非税收入。
问题:当前在非税收入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非税收入总体规模偏大。与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中央(联邦)非税收入、省(州)非税收入占本级财政收入10%以下和10-20%相比,我国中央非税收入、地方非税收入约占本级财政收入15%和45%的比例明显偏高。
2、非税收入管理政出多门。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均由财政部门集中管理非税收入。我国非税收入管理相对分散。如,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分别由中央和省两级财政、价格部门牵头审批。政府性基金按规定应当集中由国务院或财政部审批,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越权审批现象时有发生。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有相当一部分由其他部门为主负责管理。财政部门内部缺乏非税收入牵头负责机构,容易形成管理脱节。
3、非税收入未完全纳入预算管理。中央审批的收费项目有10%未纳入预算管理。按有关规定,土地出让金收入应当全额缴入国库,但实际执行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未缴入国库。其他按照规定应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执行情况也不理想。一些已纳入财政管理的非税收入,存在与执收单位利益挂钩现象。
4、非税收入管理法制建设滞后。我国在非税收入管理方面至今尚未制定一部统一的法律或行政法规,《预算法》以及《预算法实施条例》基本不涉及非税收入管理。一些地方虽然制定了地方性法规,如湖南、河南、安徽、四川等颁发了《非税收入管理条例》或《非税收入管理办法》等,但是没有全面涵盖非税收入管理内容。(资料来源:《预算外资金管理改革理论与实践论文大典》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问题:
(1)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答:非税收入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的规定,履行管理职能,行使国有资产或国有资源所有权,提供特定服务;或者以政府名义征收、收取的税收以外的财政性资金。它包括行政性收费、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罚款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及其他非税收入。
(2)我国非税收入管理存在什么问题?
答:当前我国非税收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收费单位收支“挂钩”,变维护社会公正为私利驱动。即使1993年后实行“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后,收费单位的收支挂钩机制并未有实质性的改变,且不说坐支现象仍很普遍,即使收支“两条线运行”了,财政仍以“分成”或“按比率返还”作为收支管理的基本手段。既然多收可以多支,支出的用途也就很难控制,进而与收费单位的领导及职工的个人利益挂钩,形成“多收”的冲动也就成为必然。
2、税收制度与管理漏洞太大,迫使一部分应以税收为基础的公共开支转向收费。且不说税收体系结构的问题,每年在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方面的“偷漏”数额。以至于许多应以税收为资金来源的公共开支,都不得不转而以收费的方式来解决。
3、政出多门,人为割裂了收费立项与标准审批的内在联系,导致收费管理本身效率低、纰漏多。政府收费审批的现行体制是:立项管理以财政部门为主。标准审批以物价部门为主。而立项和确立收费标准是相互依存的一个整体性工作,分属两个部门不仅使本来就不充分的管理信息进一步分散,而且也分导致没有一个部门对此负完全的责任。
4、政府机构臃肿、用人过多使财政超负荷运行的问题长期未能解决。原有的机构人员越来越多,新的机构不断出现,财政不堪重负,就产生了大量有编制无拨款的政府机构和工作人员,他们如何生存?只好通过收费来解决。
5、相关法制不健全,对行政权力的制衡监督机制严重缺欠,政府收费中滥用权力的倾向不能有效遏制,众所周知,不受监督的权力机构必然产生腐败。表现在政府收费上,一是至今尚未有与税法同等效力的收费法规,从而使各级政府的许多本属税收性质的征收得以挤入“收费”的行列实施;二是政府各部门的收支不受政府外的权力机构制约。
(3)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建议?
答: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经验,对照我国现实,政府收费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对非“费”性征收进行分离,以正本清源:1)一部分无直接责任或收益对象的征收,如为城建教育事业收取的“费”和“附加”,可改为相关的税种或并入其他相关税种。2)最大限度地将政府现有的特定服务职能分离出去,将这部分“费”改为“价”。3)一些产业性“基金”,如电力建设基金、铁路建设基金等,目的在于扩大该产业的生产规模,应将之并入价格。
2、加强税收征管,减轻财政需求对收费的压力
目前我国税收征管中的漏洞很多,增收的潜力很大,因此,只要适当改进征管制度和手段,提高税务员工的素质和责任心,“预算内财政收入不足收费补”的局面就会有明显的改善。
3、“费”的立项和标准审批机构一体化
立项管理和标准审批分别由财政和物价部门两家管理改为由一家负全部责任,提高管理部门的责任心和管理的质量。至于究竟是交与财政部门还是物价部门,就理论上看并无定论。
4、加强政府收费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使之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近期内,应尽快出台一部相关法律,将政府收费的性质、功能、基本原则法律化,有法律明确界定什么可以收费,什么不能收费。至于收“费”标准的确定依据及有关的征管和使用规定,也应在配套的法规中予以明确。
5、建立政府外的部门预算审核监督机制,使政府机构支出与收费彻底脱钩。政府各部门可否收费、收费标准的高低、,应以该部门的公共支出是否有直接的责任或受益对象及其实际成本为基础,而不是根据本部门领导与职工的个人收入与福利需求,因此,必须从根本上切断政府各部门的预算支出与收费的联系。
第12章国家预算
一、复习题
1.选择题
(1)C(2)B(3)B(4)A(5)D(6)C 2.判断题
(1)T(2)T(3)T(4)F(5)F(6)T(7)F 3.简答题
(1)什么叫零基预算?编制零基预算要遵循哪些基本步骤?
答:
(一)零基预算是指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只以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为依据,不考虑以前的财政收支状况。
(二)步骤:
①划分和确定基层预算单位企业里各基层业务单位通常被视为能独立编制预算的基层单位;
②编制本单位的费用预算方案; ③进行成本一效益分析; ④审核分配资金; ⑤编制并执行预算。(2)简析复式预算的优缺点? 答:
(一)复式预算的优点
①复式预算是按支出性质严格区分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便于政府将大部分债务收入用于资本性支出;
②复式预算可使立法机关能够明确了解债务用途,便于审查;
③预算上列明债务收入用于资本性支出后,使公众了解政府债务取得收益状况,从而踊跃购买债务。
(二)复式预算的缺点
打破了预算的完整性,总体反映功能比较弱,编制难度较大,需要较高的预算管理水平。
(3)简述部门预算与传统功能预算的区别。答:
(一)预算形式不同,实行部门预算;
(二)编制方法不同,实行零基预算;
(三)编制内容不同,实行综合预算;
(四)编审方式不同,实行项目预算;
(五)编审程序,实行“两上两下”。
(4)简述财政预算的基本特征。
答:法定性;精细性;完整性;时效性和公开性。(5)简述国家预算的功能。
答:
(一)国家预算是国家分配资金的主要手段;
(二)国家预算集中财政的主要财力;
(三)国家预算是为公共产品配置资源的主要工具;
(四)国家预算是以计划为基础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
(五)国家预算综合反映和监督经济运作状态。(6)简述国家预算的原则。
答:公开性;可靠性;完整性;统一性和性。(7)简述政府预算编制程序。
答:国家预算周期过程,起于一个财政开始以前,而止于一个财政结束之后。世界各国的预算周期一般分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和政府决算四个阶段。
(一)预算编制前的准备工作
(二)部门预算的编制
(三)国家预算的审核批准
(8)试述国库集中支付的基本内容。答:
(一)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财政部门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的用于记录、核算、反映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资金的国库单一账户;
(二)财政部门按资金使用性质在商业银行为预算单位开设的用于预算资金的日常支付和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的零余额账户;
(三)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用于记录、核算、反映预算外资金使用情况的预算外资金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单位的小额零星支出的小额现金账户;
(四)经国务院批准或授权财政部批准开设的特设账户。
国库单一账户集中了所有的财政资金,并且只有财政国库部门才可以签发支付命令。(9)试述“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基本内容。答:“收支两条线”是指政府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方式,即有关部门取得的非税收入与发生的支出脱钩,收入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部门不得截留、坐支,财政部门安排给部门的支出不能和收入挂钩,而是根据各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按标准核定并拨付的资金管理模式。
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的核心是按照公共管理的要求,将全部财政性收支逐步纳入政府预算管理,不能有游离于政府预算之外、不受社会公众监督的财政性收支。它要解决的主要是公共财政收支的管理范围问题,其本质也是规范政府的活动范围。这项改革,从“收”的角度讲,主要是收缴分离,规范政府预算外收入收缴并减少部门、单位占压政府资金。对那些合法合规的收费收入,不再由部门、单位自收自缴,实行收缴分离,纳入政府预算或实行专户管理;从“支”的方面讲,主要是收支脱钩,执收单位上缴的收费和罚没收入不再与其支出安排挂钩。改革的最终目标是编制综合政府预算,逐步淡化和取消预算外收支。
4.论述题
论述编制部门预算的意义及基本内容。答:
(一)部门预算的意义
①细化了预算编制,增强了预算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②实现了预算统一批复,缩短了预算批复时间。
③提高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预算执行的规范性。
④有利于人大审查监督政府预算。
(二)部门预算的内容
实行部门预算制度,需要将部门的各种财政性资金、部门所属单位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编制。部门预算收支既包括行政单位预算,也包括事业单位预算;既包括一般收支预算,也包括政府基金收支预算;既包括基本支出预算,也包括项目支出预算;既包括财政部门直接安排预算,也包括有预算分配权部门安排的预算,还包括预算外资金安排的预算。
二、案例应用分析
问题:
(1)什么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指政府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帐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
(2)国库集中支付的遵循原则?
答:法制原则;便利原则;效益原则;积极稳妥分步实施原则。
(3)国库集中支付的实施范围和内容。答:
(一)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财政部门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的用于记录、核算、反映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资金的国库单一账户;
(二)财政部门按资金使用性质在商业银行为预算单位开设的用于预算资金的日常支付和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的零余额账户;
(三)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用于记录、核算、反映预算外资金使用情况的预算外资金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单位的小额零星支出的小额现金账户;
(四)经国务院批准或授权财政部批准开设的特设账户。
国库单一账户集中了所有的财政资金,并且只有财政国库部门才可以签发支付命令。
第13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一、复习题
1.选择题
(1)按照公共产品受益范围的标准,应由地方政府负责提供的公共产品是:B A.国防 B.消防 C.外交 D.航空
(2)依据马斯格雷夫的税收划分原则,以下应由地方政府征收的税种是:B A.所得税 B.财产税 C.关税
D.增值税
(3)以下应由中央政府负责公共生产的自然垄断企业是:D A.自来水
B.煤气
C.电力
D.航空
(4)以下属于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有:C
A.征收个人所得税
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C.消除外部性
D.控制货币供应量
(5)中央政府须承担的支出责任是:A
A.国际贸易
B.市政建设
C.公共绿地
D.地方性公共交通
2.判断题
(1)根据政府财政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规模取决于其收入的社会边际成本和支出的社会边际效益的等量关系。对
(2)在现实生活中,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仅表现为高度集权和过度分权的两种财政管理体制。错
(3)个人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再分配职能,应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行使。错
(4)资源配置职能在各级政府间的分工,应按照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来划分。对
(5)政府间收入划分的依据是:效率原则和适应原则。错
3.简答题
(1)简述财政体制的基本内容?
答:财政体制的基本内容包括:1.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的设置;2.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分;3.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4.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2)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基本内容及主要特征有哪些?
答: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基本内容主要有:1.按照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2.根据财权与事权相结合原则,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3.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4.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解及有关结算事项的处理。
主要特征有:1.公共性;2.地方相对独立性和中央宏观调控性的统一;3.稳定性;4.法治性。
(3)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哪些问题?有何对策?
答:1994年分税制改革是在照顾既得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与财政联邦主义理论的要求还有实质性的差距。在运行中,这套体制也碰到了若干问题,当前表现得最为突出的是县、乡两级财政困难重重,直接原因是省以下财政体制的不规范造成的。从根本上说,这是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入的体现。对如何完善我国政府间的财政关系提出政策建议:
1、事权以及支出的划分:根据支出与事权相对应的原则,中央政府的支出应包括国防、外交、邮电、国道建设、大型工程支出、高新科技的研究与开发、大型环境治理、高等教育及社会保障、中央的司法、行政等方面的支出。地方政府的支出主要包括普通教育、市政建设、公共设施、地方道路建设、治安、消防、地方行政、司法等方面的支出。
2、收入划分: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立法权是必要的。从根本上说,分税制框架下的地方财政应该拥有较为独立的税收立法权和发债权。至于,因此可能产生的问题,应该通过颁布税收基本法和加强人民代表大全制度建设等来解决。
3、政府间转移支付:需要进一步完善:①用一般补助弥补财政缺口。一般补助是提高地方政府可用资金额度的主要方法,其分配应与支出需求成正比,与税收能力成反比。②用有条件的补助缓解横向非均衡方面,重点是保证地方政府提供最低公共服务水平。③用有条件的配套或非配套补助体现政府政策导向,同时办理中央承担的或中央委托地方承担的事务。
(4)我国地方政府财政竞争的问题与对策? 答:我国地方政府财政竞争存在的问题:(1)、导致了地区发展的差距拉大,出现财政危机。(2)、导致地方保护主义盛行。(3)、导致地区重复建设严重。(4)、扭曲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
对策有:(1)、进一步规范中央与地方关系,转变地方政府职能。(2)、建立政府间合理,规范的公平补偿机制。(3)、健全法律建设,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地方间财政竞争。(4)、改变按行政隶属关系划分收人的做法,建立政企分开的现代企业制度。(5)、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与市场分割,建立统一的市场秩序。
二、案例应用分析
美国的财权划分方式――财源共享和分率计征
美国实行联邦制,政府机构分联邦、州、地方三个层次,各级政府都有明确的事权、财权,实行分别立法、财源共享和分率计征的财权划分方式。美国联邦、州、地方三级政府都有各自相对独立的税收体系,享受各自的税种设置、税率设计、税款征收管理的权利。三级政府各自行使归属于本级政府的税收立法权、司法权及执行权,这使得美国形成了统一的联邦税收制度和有差别的州和地方税收制度并存的格局。各级政府都有一些属于自身的税种,且各级政府都有自己的主体税种。联邦政府的主要税种有: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国内消费税、遗产税、关税和赠予税,其中以个人所得税为主体税种;州政府的主要税种有销售税、州的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消费税等,其中以销售税为主体税种;地方政府的主要税种有财产税、地方政府的销售税、个人所得税等,其中以财产税为主体税种。各级政府也同时采用共享税源、税率分享的形式来划分税收收入。(资料来源:哈维·罗森,财政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问题:
(1)我国政府间税收权限划分的依据? 答:我国政府间税收权限划分的依据:(1)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调动两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国家财政收入合理增长。这就要求既要考虑地方利益,调动地方发展经济、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又要逐步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适当增加中央财力。增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2)合理调节地区财力分配,推动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的优化(3)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划分税种不仅要考虑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分配,还必须考虑税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分配调节的作用。(4)保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
(2)我国具体税收有哪些?在政府间是如何划分的? 答:我国具体税种及政府间划分如下:
1、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一种具有再分配性质的税种,而且课税对象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所以应由中央政府征收,或者采取主要由中央政府征收,同时地方政府以税收附加的形式课征一部分,作为对课税对象从地方公共服务受益的一种补偿。企业所得税应由中央政府征收,或者采取主要由中央政府征收,地方政府以附加的形式课征一部分。
2、关税:关税包括进口关税和出口关税,体现了一个国家的主权,适宜于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划归中央政府。
3、财产税:财产税的征收对象如房屋具有不可流动性,且税源分散,核查困难,由地方政府征收更符合效率要求。
4、销售税:单一环节的销售税可以由任意一级政府来征收。增值税是多环节征收的,由中央政府来征收。
5、营业税:营业税不具有再分配性质,而且税源分散,划为地方收入。
6、校正税:对烟、酒课征的国内产品税或消费税,适宜由中央政府统一征收;为控制环境方面的外部效应(如污染)而课征的税收,应该根据其影响范围,分别由不同的政府来征收。如果外部效应的范围较小,由地方政府征收有助于利用所筹集的税收治理这种外部效应;如果外部效应是跨地区的,那么应主要由中央政府来征税。
7、资源税:实际上是由于拥有资源所有权的主体对资源的开采或使用收取的一种费,原则上谁拥有资源的所有权,这种收入就划归谁使用和管理。
(3)你认为应如何完善我国政府间的财权划分?
答:
1、进一步规范中央与地方关系,转变地方政府职能。真正按照市场竞争体制要求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事权和财权,处理好财权与事权的关系。应尽快解决目前在有些方面存在的财权与事权的不合理交叉问题,做到财权与事权的统一,增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规范性与稳定性,加快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起地方政府财政竞争行为的自我约束机制。
2、建立政府间合理,规范的公平补偿机制。中央政府要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和加强对不发达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提高不发达地区的财政能力,为地方财政竞争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尽量避免地方财政竞争加剧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影响社会稳定。
3、健全法律建设,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地方间财政竞争。地方政府对本地区公共品提供的数量、范围的决策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行政决策行为必须遵循正当的法律程序。同时,人大机关要加强对行政部门的监督,使其行为符合法律要求,防止为盲目吸引资金流入本地区,而越级、违法提供优惠政策,引起恶性财政竞争。尤其在税收竞争方面,地方政府给予企业的优惠政策一定要符合税法的要求,否则,只能吸引短期的资本流入,最终损害的是国家和本地区的利益。
4、改变按行政隶属关系划分收人的做法,建立政企分开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要逐步并最终彻底退出盈利性领域,彻底割断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直接利益关系,避免恶性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的发生,倡导良性、健康的地方财政竞争。
5、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与市场分割,建立统一的市场秩序。有效的政府间财政竞争必须防止地方保护主义的泛滥,而防止地方保护主义及市场分割的有效途径莫过于建立统一的市场秩序。我国在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运动中,可以借鉴美国的双层司法体制及其宪法中的商务条款。美国的商务条款则建立了中央政府对地区间贸易争端的专属解决权,我国的现实地方政府屡屡干预地区间的贸易。因此在我国建立类似条款,对于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可能会更有效。
第14章财政政策
一、复习题
1.选择题
(1)A(2)D(3)D(4)B(5)D(6)B(7)D(8)D 2.判断题
(1)F(2)F(3)T(4)F(5)T 3.简答题
(1)什么叫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答:
(一)财政政策是一国为了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
(二)财政政策构成要素
财政政策主体;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工具。(2)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哪几种? 答:
(一)税收
可以通过调整税率和增减税种来调节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通过累进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来调节个人收入和财富,实现公平分配。
(二)国债
排挤效应;货币效应和利率效应。
(三)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3)简述财政政策的主要功能。答;
(一)导向功能
财政政策的导向功能就是通过调整物质利益进而对个人和企业经济行为的调节来引导国民经济的运行。
(二)协调功能
财政政策的协调功能是指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某些失衡状态的制约和调节能力,它可以协调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
(三)控制功能
财政政策的控制功能是指政府通过调节企业和居民的经济行为,实现对宏观经济的有效控制。
(四)稳定功能
财政政策的稳定功能是指国家通过财政政策调节总支出水平,使货币支出水平大体等于产出水平,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4)简述财政政策的类型。
答:
(一)自动稳定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财政政策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某些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政策,它无须借助外力就可产生调控效果;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社会总供求矛盾的具体表现,为消除经济波动,灵活选择适当的财政政策,以实现财政政策目标。
2)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实施的基本前提是社会总需求不足,社会总供给过剩,社会生产能力闲置,通货紧缩;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实施的基本前提是社会需求膨胀、社会供给相对不足,通货膨胀严重以及经济趋热;中性财政政策是指量入为出,保持预算平衡,使预算执行结果基本上没有赤字,也没有什么结余的财政政策。
(5)简述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答: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财政政策工具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各种财政政策工具的构成要素通过某种作用机制相互联系,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作用整体,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收入分配、货币供应和价格等中介指标,影响社会总供应进而实现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财政政策工具经由某种媒介的传导转变为政策目标的复杂过程。在“自动稳定器”的财政政策中,当经济出现不均衡时,政府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财政政策工具就会自动发挥作用,减缓经济的衰退或者膨胀,稳定经济。在财政政策工具中,自动稳定器主要包括超额累进税率的所得税和有明确条件规定的对个人的转移支付;“相机抉择”财政政策下,政府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相机决定采取不同的财政政策手段,进而影响企业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调节社会总需求。
(6)简述货币政策的手段。答:
(一)存款准备金制度
即金融机构按规定要将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交存中央银行,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二)再贴现与再贷款
再贴现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持有的未到期已贴现商业汇票予以贴现的行为;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整再贷款或再贴现的总量及利率,吞吐基础货币,促进实现货币信贷总量调控目标,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和信贷投向。
(三)公开市场业务
包括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两部分,指的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即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从而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一种政策工具。从交易品种看,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
(四)利率政策
是指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的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
4.论述题
论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如何相互配合?结合实际说明其在我国经济中的具体运用。答:
答: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很好地配合运用,才能避免矛盾,尽量缩短政策时差,有效实现总体经济目标。各国政府同时利用两大政策干预经济时,一般可以有以下四种组合:
(一)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松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规模来增加社会的总需求;松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利息率而扩大货币供给规模,即“双松”政策。其应用背景是:社会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资源大量闲置,解决失业和刺激经济增长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政策组合是:财政扩大支出,降低税率;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降低市场利率,以抵销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但“双松”政策往往引起财政赤字,造成信用膨胀。因此,“双松”政策的结果可能造成通货膨胀。
(二)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
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税收和消减政府支出规模来限制消费和投资,抑制社会总需求;紧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利息率而压缩货币供给规模,即“双紧”政策。其应用背景是:社会总需求极度膨胀,社会总供给严重不足,物价大幅攀升,抑制通胀成为首要目标。政策组合是:财政削减政府支出,提高税率;央行减少货币供应,调高利率。“双紧”政策会使财政赤字减少或有财政结余,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并使通货膨胀受到控制。但是,“双紧”的结果可能带来经济萎缩。
(三)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紧的财政政策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松的货币政策在于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其应用背景是:政府开支过大,物价基本稳定,经济结构合理,但企业投资并不旺盛,促使经济较快增长成为主要目标。政策组合是:财政削减政府支出,提高税率;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降低市场利率。这样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四)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松的财政政策在于刺激需求,对克服经济萧条较为有效;紧的货币政策可以避免过高的通货膨胀率。其应用背景是: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失衡。治理“滞胀”、刺激经济增长成为首要目标。政策组合是:在实施紧的货币政策同时实施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利用财政杠杆调节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缓解滞胀。
二、案例应用分析
问题:
(1)国家宏观调控的工具有哪些? 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2)财政政策的工具有哪些? 答:税收;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3)国家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必要性探讨?
5.财政学考题及答案 篇五
资源的稀缺性要求在最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即最优的资源配置。资源配置的效率决定了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效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都必须面对资源的稀缺性,对资源作出选择,必须回答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方向.所以,资源配置是经济学中的核心问题。
2、什么是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与市场效率相对应的,市场配置有效的实现需要完全自由竞争、无外部性、信息完全对称等条件为前提,而现实中不具备这些条件。市场机制存在的这种缺陷导致的资源配置的低效,称之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垄断(规模效应、先发优势—>垄断地位—>太高物价超额利润、资源配置不足、社会总福利下降)、信息不对称或不充分(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效率和公平,收入差距过大产生社会问题,影响效率)、经济波动(价格波动与生产周期的不匹配供大于求、供不应求)等。
3、简述公共财政的职能
十八届三种全会中的定位,第一,优化资源配置;第二,维护市场统一;第三,促进社会公平;
第四,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财政职能就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
资源配置,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乃至社会总产品的配置。政府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分配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财政预算制度、公共工程、直接投资、税收优惠补贴、公共财政规模)
收入分配,即对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结果进行纠正,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税收调节、财政转移支付、明确市场和财政对社会收入分配的界限)
经济稳定和发展,通过财政活动对生产、消费、投资和储蓄等发生影响,达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多重目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税收补贴投资的调节,对公共需求、特定发展的支出)
4、正、负外部性各指什么
外部性即外部效应,是指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正外部性,一项市场活动对他人或公共利益有溢出效应,但其他经济人不必为此支付任何费用,无偿地享受福利。
负外部性,一项市场活动对他人或公共利益有减损,而实施者不必为此承担代价。
5、公共选择下的政治均衡是如何实现的
公共选择理论,是使用经济学的理论假设和方法,研究公共决策问题。
指人们通过民主政治过程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以及相应的税收分摊。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
公共选择经过立宪、立法或议会、行政与司法三个阶段来实现这种均衡。立宪阶段,决定公共物品的决定规则,即按照什么原则吧社会成员的偏好加总起来、确定公共物品量,什么原则确定各阶层负担的税收。
立法阶段,在规则范围内展开集体活动,形成集体决议。
行政司法阶段,按照集体决议,由政府机构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完成税收分摊。
6、简述两种不同类型公共支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公共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或称耗尽性支出,指政府以购买商品、公共工程、劳务的方式占用和消耗社会资源,包括政府各部门的各种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指政府自身并不消耗社会资源,而是将社会资源在社会成员间转移再分配.购买性支出产生资源配置的作用,转移性支出产生收入分配的作用.购买性支出直接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政府对商品劳务扥的购买使这类社会资源流入公共部门,一位私人部门无法使用这些资源,公共部分的购买性支出替代或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支出.转移性支出并不减少私人部门可支配的资源,只是在社会成员间加以调节,更好的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
7、分析推升公共支出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
瓦格纳从经验中总结,随着人均收入的人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提高。政府职能的扩大和经济发展,要求保证形式这些职能的公共支出不断增加。
随着经济发展,经济关系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司法制度和执法部门; 人口增长和生活密度提高,导致外部性的拥挤,要求公共部门加以干预和管理。
人们收入的提高,对教育、娱乐、文化、健康的各方面的公共物品需求增加,而这种需求的增长比国民收入的增长更快。
政府直接参与生产的活动也增加了,一些新行业要求大规模的投资,这类投资是私人部门不远或不能实现的。
8、简述转移支付的分类及特征
转移支付,指政府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是用以补充公共物品而提供的一种无偿支出,政府财政资金的无偿转移
1)税收返还,主要的转移支付形式,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名义上有中央财政收入,实际上返给地方财政。
2)财力性转移支付,为弥补财政实力薄弱地区的财力缺口,中央财政安排给地方财政的补助。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年中结算财力补助。
3)专项转移支付,中央财政为实现特定的宏观政策、行业发展战略设立补助资金,重点用于相关公共服务,地方财政需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
9、试述公共预算的分类及制定程序
公共预算,经立法程序批准的政府财政收支计划,以及相关的制度安排。政府级别不同,分中央公共预算,地方公共预算。预算编制程序不同,分临时预算、正式预算、追加预算 预算内容不同,经费预算、公共投资预算、社保基金预算等 编制形式不同,分单式预算、复式预算。预算作用时间不同,分预算、中长期预算。收支管理范围不同,总预算、单位预算。
制定程序:确定预算项目的目标,编排实现预算目标的方案,按照预算方案进行预算安排。
10、中国政府复式预算的构成分哪些部分
复式预算是通过两个以上的表格来反应的预算形式,反应预算资金的流动、流量,资金的性质和收支结构。我国主要分经常预算、资本预算、专项资金预算。
经常预算,反应税收收入和政府一般活动的经常费用支出,采用政府会计账户收支对照。资本预算,反应债务收支、公共投资,采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计算。专项资金预算,反应各项专项资金的筹集和使用。
11、政府收入可以包含哪几种形式
广义的政府收入是指各级政府所支配的全部资金,其范围包括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狭义的政府收入仅指国家预算内收入。
高培勇讲,政府收入包括财政收入(税、费),政府性基金收入(土地出让金收入)和社保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企业的部分利润)四个部分。
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国有企业运营收入、国有财产收入、行政司法收入、事业收入、外事服务收入、捐赠收入
12、简述税收的三性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强制性,依靠国家的政治权利强制征收,而非自愿缴纳
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进行任何补偿
固定性,国家在征税前通过法律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征税比例,不经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13、简述税种的分类
按照课税对象的性质,分所得课税、商品课税、财产课税 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直接税、间接税。按课税标准,分从量税、从价税
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价内税、价外税。隶属关系,分中央税、地方税。五大类,28个税种。
1)流转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
2)所得税,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3)资源税,包括城镇土地使用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
4)财产税,包括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辆购置税、契税、车船使用税 5)行为税,包括印花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
14、简述税收中性和税收效率
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应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税收效率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即较少的征收费用、便利的征收方法;二是征税对经济运转效率的影响,征税必须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有效发挥税收的经济调节作用。
15、简述税收与国民经济的循环运动
三部门的国民经济,包括居民、政府和企业。政府经济职能通过税收与政府支出来实现,并与家庭、企业发生经济联系。税收从家庭部门分得收入,由在产品市场上消费生产的产品。(画图)税收对生产进行资源调配、对收入进行再分配,对消费进行资源调整,对积累进行再分配。国民经济循环分为生产、分配、使用、积累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税收安排。
16、公债与税费收入相比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公债是政府为筹措财政资金,凭借公信力和政权稳定性、财政收入的持续性,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到期偿还本金的格式化债权凭证。税收产生的较早,而公债出现的较晚。
公债是国家信用、购买人自愿的,税收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强制征收的。公债是有偿的,税收是无偿的。公债是财政预支,而税收是真正的收入
与税收相比,两者都是国家取得财政资金的一种形式,税收是国家满足财政支出的主要来源,而公债则是一种补充。
17、简述中国现行政府间财政关系构成
政府间财政关系是指在财政体制上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财政管理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
它具体规定了各级政府筹集资金、支配使用资金的权力、范围和责任,使各级政府在财政管理上有责有权。
一是收入关系,涉及到上下级政府中的财政收入划分;
二是支出关系,涉及到上下级政府中的事权划分,支出关系的原则是“财权与事权相统一”; 三是转移支付的关系,涉及到上下级政府之间财力的集中、补助和转移等。
18、什么是积极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控制财政收支规模的指导原则、相应措施。积极财政政策是指增加财政支出为主的扩张性政策,以增发国债为主要措施,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经济结构、引导扶持产业升级,促进增长、增加就业。没有实现减税政策、而是加强税收征管、适度提高税收占GDP比重,优化支出结构,增加收入用于更多公共需求。
19、财政风险主要是指什么
财政主体不适当的财政活动,给进一步的财政活动、社会经济带来潜在危害的可能性。外部不确定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导致财政资金遭受损失和财政运行遭到破坏的可能性。包括内生性、外生性财政风险。
原因如收入来源不稳定,可调控财力不足,支出结构不合理,公共投资的风险,预算赤字长期化、增长快,国债管理不合理,官员的道德风险等等。
20、赤字与通货膨胀之间有何关系
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只是资金在部门间的转移,不会扩大货币供应量,财政赤字只是以替代方式嵌入总需求,不会增加总需求,因而赤字债务化一般不会导致通胀。但当政府举债,并在银行体系形成额外的信用扩张,增加M2的货币供应。
当政府举债,推动利率上升,央行为维持利率稳定,通过公开市场买入国债,导致基础货币的增加,最终将导致通胀。
当有的国家国债过于庞大,或者无法通过发行国债为赤字融资,政府可能直接增加货币发行、或向央行借款,结果也会导致基础货币的增加。
按照费舍尔的货币公式p=kM/Y,当货币流动速度相对稳定时,货币供应增加,价格就会上升,产生通货膨胀。
二、论述题
1、论述1994年分税制财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财政改革的总体思路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是为加强中央政府对税收的控制,提高中央财政收入比重,提高地方征税积极性,调节地区间分配格局,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均衡发展。将税种划分为中央固定税、地方固定税、中央地方共享税。根据事权确定相应的财政支出范围。
财政改革的总体思路
财政改革包括预算改革、税制改革、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改革。
1)按照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明确界定政府的事权范围,建立科学、规范、稳定的分税制财政体制
按效率原则理顺政府与市场的职责关系,按分支只是、收益范围和法制原则明确界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通过立法、而不是行政干预,建立政府间权责关系的准则。2)科学划分政府间税种并积极推进税费改革,完善和规范财政收入体制。
合理调整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改革现行收费管理制度,聪哥本上遏制乱收费,理顺政府、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3)建立规范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首先进一步明确转移支付的目标模式,而后通过增量与存量同时微调,向目标模式逼近。
中国“十三五”期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在明确政府改革职能转变、合理定位的前提下,配合政府层级的扁平化和“大部制”取向下的整合与精简化,建立“扁平化”的财政层级框架,合理划分中央、省、市县三级事权和支出责任,改进转移支付制度,按“一级政权,一级事权,一级财权,一级税基,一级预算,一级产权,一级举债权”的原则,配之以中央、省两级自上而下的转移支付与必要合理的横向转移支付,建立内洽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财权与事权相顺应、财力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财税体制;深化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实行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的税制改革;同时强化绩效导向。
2、为什么公共产品的供给要兼顾公平与效率
由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商品和服务,称之为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可能完全通过市场机制,由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民营部门按照价格机制提供,只能交由公共部门提供。
政府经济学关心的问题,是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市场提供私人物品之间的恰当组合,以及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所花费的成本和代价,合理地确定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财政支出的规模。
公平和效率是任何时期公共物品供给机制都应坚持的两大原则。
公共产品供应的公平与效率,也体现在税收的公平与效率。
税收公平包括普遍征税、平等征税,所有有纳税能力的人都应依法纳税,征税的比例与纳税人的负担能力相称,体现受益者纳税、能力高多纳税的特点。征税效率应体现征税过程的效率,征税对经济运转效率的提高。
效率是公平的前提,如果阻碍了经济发展,公平是没有意义的。公平是效率的必要条件,失去公平,会挫伤个人的积极性,甚至引致社会矛盾,影响长远的发展,从而无效率可言。
所以公共物品的提供,要兼顾公平与效率。
3、预算改革涵盖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并指出背后的难点
98年开始的预算改革,主要是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收支两条线改革,政府采购制度的改革。
当时主要面临的问题是部门预算编制改革不彻底,预算执行缺乏严肃性、资金使用效益不高,资产管理和预算编制管理脱节。背后主要是官员的认识模糊、畏难情绪,地方试点不规范,配套措施落实不到位。
当前预算制度在当下中国最亟待解决的是全面规范、公开透明。
政府收入中,基金性收入、国有资本收入、社保费收入不规范、不公开、不透明。预算改革使将所有政府收入纳入预算管理,不能存在有利于预算之外的政府收支。十九大提出要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第一,要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预算制度。
第二,将新预算法落到实处,实施细则见面,绩效管理由点到面。
第三,要依托于现代税收制,增加税收负担的公开透明,逐步增加税收负担分配上的公平正义 难点有,1)税收收入结构是畸形的,间接税比例过大,政府收支与个人的关系模糊、难以界定。2)个人对预算缺乏直接感受,就不怎么关注。
3)历史发展原因,当前政府支出中关系民生福利的占比偏低,民众对预算的关注不大。4)历史上,自家财办自家事,和自己没关系 5)历史上,缴税是企业的事,与新时代不相匹配。6)此外,另外三张预算本的受益者缺乏公开透明的意愿。
4、如何控制公共支出无序、过快增长 财政支出规模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上升,达到一定阶段后相对稳定。影响和控制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有: 1)宏观因素
经济型因素,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财政支出规模的要求不同,但是财政收入的增长会影响个人、企业从事生产的积极性,因而财政支出的增长收到财政收入增长的可能性制约。
政治性因素,政局是否稳定,政体结构效率、政府干预的政策相应影响财政支出的规模,但政治决策程序收到公共选择的制约,立宪、立法、行政和司法都来自公共选择的影响,进而控制公共支出。
社会因素,就业、医疗、城镇化等社会因素会影响对公共物品的需求,进而影响财政支出规模。2)微观因素
政体内在机制和公共选择,要求财政支出在微观上额高效,部门预算、国库集中首付、政府采购制度等一些列财政改革,就是提高财政支出效益,控制财政支出规模。
5、中国公共投资领域的短板在何处?有哪些新的举措正在补短板
对于竞争性市场投资领域,应尽可能优化市场环境,按照市场规律,清理僵尸企业,为投资不足的领域腾出更多资源。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客观存在,公共投资仍存在巨大需求。为防止杠杆率和金融风险过度上升,公共投资的原则是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找准公共投资领域中的短板,精准投资。根据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的方向补民生短板
我国从传统消费品向服务消费转变的趋势将日趋明显。旅游、养老、医疗和教育等是我国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这类产品的供给相对短缺,并且质量不高,迫切需要通过增加投资来增加供给和提升质量。不过,这类产品呈现准公共产品的特征,在供给主体的确定和提供方式的选择上,仍然需要精巧的设计,避免低端重复和无效投资。根据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补科技创新短板
我国核心关键技术仍存在短板,需要坚定不移支持战略新兴产业,补上科技创新短板。通过奖励、补贴和优惠贷款等方式持续加大对关键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引导资金流向关键技术研发,培育长期投资动能。
根据经济发展规划和扶贫攻坚计划补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我国仍然处于经济空间调整和城市化大发展的时期,需要建设的重大项目仍然有很多,优先安排农林水利建设、交通通信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物资储备建设等关系长远国计民生的项目。
根据绿色发展理念补绿色经济短板
增加绿色经济指标,将绿色环保的外部性内在化,引入资源税、污染税,碳排放权、绿色金融债等机制,培育发展绿色经济。
优化有效投资的空间布局,补区域经济短板
我国城乡之间、东中西部之间经济发展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加上经济结构调整不同步,投资增速存在差异是正常的。下半年扩大有效投资应结合城乡经济发展、东中西部经济发展阶段和实际需要,优化投资空间布局。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乡村振兴计划等。
补短板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1)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新动能培育方面,着眼于受制于人的关键核心技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利用市场和制度优势,形成创新成果和不团推出和持续转化应用。
2)现代服务业和民生继续领域。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质量不高、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要提升服务业质量和效率。一行一页、一城一地,采取有力措施补短板。3)在实体经济有效投资领域补短板。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4)着力精准脱贫方面补短板,5)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补短板 6)在优化营商环境等制度供给方面。
6、试评价中国政府收入体系的优势和不足
政府收入包括四个部分,一般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社保费收入、国有资本收入 中国政府收入占比较高40%以上,具有制度优势,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更好的实现宏观经济调节。政府再分配和提供公共物品的能力较强。
不足
1)结构不合理,税收收入中间接税占比70%较高,税收都可通过税负转嫁来影响物价,而人们对政府收支的感知很弱。来自政府性基金的收入比例太高,特别是土地出让金占比过大,具有不稳定和“土地财政”的各种财政隐患、经济发展弊病。
2)政府收入调节作用有限,收入负担不够均匀、不够透明。直接税的收入分配调节作用有限,大量税源游离于征收范围之外,而间接税过造成实际的累退税,与累进税的公平原则不一致。3)广义宏观税负分布看,部分人群商品承担了过重税负,影响政府调控手段的选择,例如房地产市场上的广义税负很重。
4)政府服务有优化空间,随着信息化进程加快,税收收入混库问题容易解决,国地税分社导致纳税人面对两套税务系统,增加缴税成本。多部门征管,不利于征管的规模效应。5)一般预算收入外的政府收支还不够公开透明规范。
7、营改增对国民经济发展有哪些作用?需要注意哪些现实问题? 作用
1)有利于完善税制,消除重复征税。
增值税和营业税是两个流转税税种,二者分立并行,只是针对行业略有区分,税收征管带来许多麻烦,对产业链有重复征税。2)有利于社会专业化分工
营改增后,允许进项税抵扣,许多服务部门从母体企业分离、服务外包越来越多,引导了社会专业分工
3)有利于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
一方面消除重复征税,另一方面税率较之前降低,为企业减轻了税负负担。4)有利于优化投资、消费和出口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营改增,优化资源配置,消除制约服务业发展的税收制度障碍,同时减轻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链的税负,为部分行业带来税负降低的优势,带动了投资、消费、出口的增长,促进国民经济增长。问题
1)对地方财政收入有冲击
增值税中央地方共享,容易刺激地方政府上项目、盲目投资的财政利益冲动,同时进项抵扣机制,容易带来地区间争夺税源。
2)营改增后相关税收法律法规修订相对滞后,发生征纳争议造成征管困难和成本。
3)营改增后,国税、地税之间税收征管的衔接问题。比如历史欠税的征缴,比如纳税人种类划分不一的问题。
4)营改增后,地税机关主体税种缺失,税收收入调整的问题,地税收入萎缩。营业税是地税唯一称为主体税的,去掉营业税大幅影响地税的收入。
8、中国土地财政的成因及当前转型的难点何在
地方政府为增强地方财政收入,加上城镇化进程的推动,形成了一种土地为载体,依靠出让土地所有权收入和土地相关税收、非税收维持地方财政支出的现象。
1)1994年分税制改革,“权利上交,事权下方”,中央和地方的在财权和事权上不对等,是造成土地财政的根本原因。
2)财税体制不健全,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不健全,地方税体系建设缓慢,地方政府缺乏融资渠道。
3)土地管理制度不规范,地方政府对土地资源强大的控制权,能以低廉的征地补偿金获得无限征用农村集体土地的权利,农民作为另一方,完全处于弱势。
4)政府官员的绩效考核机制,粗放的要求GDP的增长,调动了地方政府追求高速增长的意愿,而“土地财政”就成了地方最好掌控的手段,抬高低价、扩大财税、增速GDP。5)城镇化进程推动了对城市土地的需求,需求大于供给,导致地价的快速上涨。转型的难点:
转型需要改革现行的财税制度,平衡中央、地方的财权事权;改革土地产权及土地收益分配制度;完善政府绩效考核机制。
1)但降低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必然减少财政收入,需要新的收入源来支撑日益增长的支出,房地产税的开征面临以购房者的反对。
2)历史上的二元土地结构,制约了对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但如何高效、公平的消除这一问题仍难以解决。
9、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对稳定经济运行起到哪些作用?未来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1)扩大内需
增加财政支出,特别是购买性支出,可以扩大社会总需求。2)调整经济结构
财政支出优化结构,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民生等倾斜,可以发挥结构调整作用。3)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在当前外部不确定性增多的情形下,有助于支持扩大内需调整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3)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和乘数效应
累进所得税可以随经济变化自动调节税收,在健全的社会福利保障下,福利支出会随着经济繁荣自动减少,一直需求过度膨胀,也会随着经济萧条自动增加,促进经济稳定。
政府支出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扩大的作用,积极财政政策无疑可以扩大这种反向调节的作用。问题:
应注意政府干预失效的问题,主要是决策失误、寻租行为、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职能越位等问题。特别是随着积极蹭着推进,财政规模扩大,对私人部门资源调节的作用干预加大,一方面影响个人、企业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能降低整体资源配置效率。
10、防范中国财政风险有哪几个关键点?为什么财政风险可能转化为经济风险? 防范关键点:
1)扎紧制度的笼子,健全完善内控体系。2)强化执行的时效,有效控制风险点。3)严格内控监督,防范廉政风险。财政风险可能转化为经济风险的原因是:
1)财政作为政府重要的政策工具,基本职能之一是稳定和发展经济,平滑经济波动性。一但财政风险形成,稳定经济的智能难以发挥,无法对经济风险进行有效调控。
2)财政具有投资拉动、扩大总需求的作用。财政风险时,拉动经济的投资就缺少了政府的有效调节。
6.财政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篇六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政府采购制度: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实体为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及满足自身需要,在财政监督下,以法定程序和方式从国内、国际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工程和劳务的经常性活动。
2、课税对象:指针对什么样的物品进行课税,即税法规定的课税目的物,明确对什么征税,又称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
3、从价税:是指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计征的税种。如关税、增值税、营业税。
4、国际重复征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同一跨国纳税人或不同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或税源同时征收相同或类似的税收。
5、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政策主体所选择的用以达到政策目标的各种财政手段。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成为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财政是因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2、最低费用选择法一般用于那些只有(社会效益)、且其产品(不能进入市场)的支出项目。
3、财政收入规模的上限指标要受三个因素制约:一是(国民收入总量);二是(剩余产品M总量);三是(M中留给企业自行支配的总量)。
4、税目是指某一种税的具体征收项目,是在税法中对课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征税品种)与(具体内容),是对课税对象的具体落实品目,也称课税品目。
5、一般地,凡立法者不预期(税负转嫁),由纳税人依法纳税并承担税负的为(直接税);立法者预期(税负转嫁),由纳税人经由契约关系或交易过程,将税负全部或部分转嫁给他人的为(间接税)。
6、分税制可分为两种类型(完全分税型)和(适度分税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以下不属于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分类的是(B)A、经济建设支出 B、购买性支出 C、社会文教支出 D、行政管理支出
2、以下不是行政管理支出的是(D)A、行政支出 B、公安支出
C、司法检察支出 D、军队正规化建设支出
3、以下不属于我国的现行税率是(A)A、全额累进税率 B、比例税率 C、超额累进税率 D、定额税率
4、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是(C)A、扣除法 B、免税法:C、抵免法 D、税收饶让
5、以下不是影响国债的负担的因素的是(D)A、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 B、政府即债务人负担 C、纳税人的负担 D、负税人的负担
6、我国现行上市国债的发行方式是(A)A、以差额招标方式向一级承销商出售可上市国债 B、以承销方式向承销商销售
C、以定向私募方式向社会保障机构和保险公司出售 D、以强制摊派法出售
7、我国国家预算分几级(D)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A)
A、中央政府公共预算不列赤字 B、中央预算中的资本预算列赤字 C、地方各级预算列赤字 D、中央预算列赤字
9、以下不是预算外资金的特点的是(D)A、财政性 B、专用性 C、分散性 D、非财政性
10、我国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从何时起执行(A)A、1994年1月1日 B、1994年3月1日 C、1996年1月1日 D、1996年3月1日
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有(ABCD)
A、税收 B、债务收入
C、国有企业收入 D、各种制度性收费
2、以下财政支出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ABC)
A、行政管理费支出 B、各项事业的经费支出 C、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 D、债务利息
3、以下属于财政支出的原则的是(ABC)A、量入为出的原则
B、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原则 C、厉行节约、讲求效益的原则 D、量出为入的原则
4、以下属于社会保障的内容的是(ABCD)A、社会救助:B、社会福利中的一部分 C、社会优抚 D、社会保险
5、影响财政集中率的因素主要有(ABCD)A、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B、经济管理体制的模式 C、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
D、分配政策
6、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税率有(BCD)A、低税率6% B、基本税率为17% C、低税率为13% D、出口适用零税率
7、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有(ABD)A、在我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 B、有来源于我国所得的外国企业
C、有来源于外国所得的外国在华其他经济组织 D、有来源于我国所得的外国在华其他经济组织
8、国际重复征税的减除方法有(ABC)
A、扣除法 B、免税法:C、抵免法 D、税收饶让
9、目前,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有(ABC)A、公募法 B、承受法 C、出卖法 D、强制摊派法
10、分税制的内容包括(ABCD)
A、分税 B、分权 C、分征 D、分管
五、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购买性支出和政府转移性支出都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对)
2、财政转移性支出不可能改变在初次分配中形成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错)
3、社会保险是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对)
4、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的增长幅度是关系到国民收入中财政收入所占比重的重要因素,它制约着财政收入规模的下限指标。(错)
5、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主要看税款是否能转稼。(对)
6、中央税是指由中央政府征收和管理使用并支配使用的税种(错)
7、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居住并有所得的个人,以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但有来源于我国境内所得的外国人。(对)
8、经济性重复征税是指由于同一课税对象或同一税源的不同纳税人分别征税所造成的重复征税。(对)
9、长期国债的付息方式一般是分次支付,而短期国债付息方式则是到期一次支付。(对)
10、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发展是有害的。(错)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构建我国公共财政理论框架应正确认识哪些问题? 答:
1、以市场经济为前提,正确认识财政的性质
2、正确确定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的职能范围
3、正确确定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管理体制,科学划分各级财政的权责和收支范围
2、什么转移性支出?其有何特点?
答:这种支出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金、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支出。这些支出的一个共同特点:政府付出了资金,却无任何商品和劳务所得。
3、传统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端是什么?
答:(1)社会对社会保障的需求现国家财力不足构成了尖锐的矛盾。
(2)就业与保障高度重合的保障方式,不但本身已难以长期维持下去,而且也给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
(3)社会保障所需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方式上存在着许多问题。(4)“政出多门”的管理体制,造成了许多弊端。
(5)传统体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进度不相适应。
4、简述分税制的内容。
答:
1、分税,即税收收入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划分。
2、分权,即税收的管理权限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划分。
3、分征,即分别建立中央税与地方税各自独立的征收系统。
4、分管,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建立分级预算,分别管理各自的收入。
七、问答题(共10分)
某国的经济处于这样的一个初始状态:存在严重的失业和高额的国际收支赤字,同时只有轻度的通货膨胀。请问应采用何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形式来恢复经济平衡?应如何搭配? 答:
1、应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加紧缩性货币政策。
2、采用如下的搭配方式:
(1)以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加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提高利率,使之在短期内吸引外国资历本流入,足以大大削减国际收支赤字,改善国际收支状态。
(2)以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服务于促进充分就业目标,具体而言,通过减税、增加财政支出和形成财政赤字,促进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增加生产、扩大就业。
(3)以紧缩性货币政策造成的总需求削减,抵消掉扩张性财政政策造成的总需求扩张,于是总需求仍保持不变,不会造成新的通货膨胀的压力,原先存在的轻度银行膨胀将继续得到维持,并未恶化。在这三个环节中,环节(1)保证了宏观经济的外部平衡的恢复;环节(2)、(3)保证了宏观经济内部平衡的恢复。
财政学模拟试题
(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财政部门 B、银行 C、企业 D、国家 2.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是()。
A、剩余产品的产生 B、国家的产生C、阶级的产生D私有制的产生 3.社会主义财政的基本职能是()。
A、分配职能 B、监督职能 C、资源配置职能 D、宏观调控职能 4.财政分配的无偿性是指()相统一的分配。
A、所有权不变,使用权不转移 B、所有权不变,使用权转移 C、所有权和使用权不转移 D、所有权和使用权转移 5.财政收入可以来自C、V、M,但由于这三者各自的性质不同,()不能成为财政收入来源。A、C B、V C、M D、V+M 6.税收政策和制度的中心环节是()。
A、纳税人 B、税率 C、纳税对象 D、征收环节
7.税收的三个特征是一个互相联系的统一整体,税收的强制性是由()决定的。A、固定性 B、无偿性 C、税收制度 D、财产权力 8.下列属于行为税类的税种是()。
A、土地使用税 B、关税 C、消费税 D、营业税 9.()税可以避免重复征税和税负不平衡的问题。A、资源税B、营业税C、消费税D、增殖税 10.国家物资储备支出属财政支出中的()。
A、消费性支出 B、补偿性支出 C、转移性支出 D、购买性支出
11.按财政支出在经济上是否直接获得等价补偿为标准划分,债务支出属于()。A、转移性支出B、生产性支出C、积累性支出D、购买性支出 12. 社会保险的保障内容比其他社会保障更具有()。A、偶然性 B、普遍性 C、特殊性 D、波动性 13.财政补贴的起因,直接或间接与()有关。
A、社会保障支出 B、价格 C、捐赠支出 D、债务支出 14.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不包括()。
A、社会保险B自然灾害救济C家庭保障D、农村困难户救济
15.国家财政对使用某些规定用途的银行贷款的企业,就其支付的贷款利息提供的补贴叫做()。A、价格补贴 B、企业亏损补贴 C、银行贴息 D、财政贴息 16. 按照财政支出效益的原则,首先要求体现的是()。A、经济效益 B、政治效益 C、社会效益 D、生态效益 17.在财政支出形式中,主要的形式是()财政支出 A、有偿性 B、无偿性 C、生产性 D、消费性
18.将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可以较准确地区分政府公共支出对()的影响,A、经济建设投资 B、公共需要 C、社会总需求 D、社会总供给 19.为减少国际重复征税,世界各国普遍接受()为优先征税的权利。
A、地域税收管辖权B、居民税收管辖权C、公民税收管辖权D、户籍税收管辖权 20.国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筹集建设资金B、弥补财政赤字C、调节经济D、监督社会 21.外债偿债率是指当年外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的比重。A商品出口收入B对外劳务收入C国外借款D外汇收入 22.不同级次政府间财政资金的相互转移叫做()。A、分税制 B、转移支付 C、复式预算 D、预算调整 23.经常预算的收入主要来自于()。
A、税收收入 B、债务收入 C、企业收入 D、其它收入 24.我国预算法规定不能发行的债券是()。A、国债B、国库券C、地方政府债券D公司债
25.2000年国家预算增加了一种新的预算,它是()。A、中央预算 B、地方预算 C、部门预算 D、企业预算 26.财政投融资具有()性质。
A财政投资B银行投资C计划投资D财政和金融双重 27.当前我国实行的分税制是一种()的分税制。A彻底B初步C分级财政D分税财政
28财政政策的导向功能是通过(),告诉企业和个人生产经营及投资活动,应该怎样才符合国家的各项宏观政策。A、法律手段 B、行政手段 C、利益机制 D、计划调节 29.我国现在用于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不包括()。
A、动用财政历年节余 B、增加税收 C、发行政府债券 D、向银行透支 30.国家预算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对比关系中,收支数量绝对相等的情况,是()A、存在的 B、某一时期出现的现象 C、长时期的结果 D、平衡表上的形式表现 二.填空题(本题共15个空,每空2分,共30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客体是——,财政分配的手段一般带有——。2.我国现行预算管理体制是——。3.税收按能否转嫁分为——和——。
4.科学文教卫生支出主要是指科学文教卫生事业单位的事业经费,包括——和——两部分。5.财政政策按其所规范的活动内容分类,包括——、——和财政调控政策。6. 财政宏观调控最基本的手段是——手段。
7.中央预算需由——表决通过,地方预算需由———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8.目前我国复式预算由----和------组成。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简述影响财政收入规模大小的因素是什么? 2.简述税收调节经济的作用。
3.简述单式预算向复式预算转变的理由。4.简述国际重复征税的消极影响。5.国债结构的内容有哪些。6.简述财政政策的目标。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有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试论国债的功能。
2.论述财政赤字的弥补方法。
A试卷答案
一、填空(共60分,每小题2分)1.D 2.A 3.C 4.D 5.A 6.A 7BD 8.B 9.D 10.D 11.A 12.B 13.B 14.A 15.D 16.C 17.B 18.C 19.A 20.B 21.D 22.B 23.A 24.C 25.C 26.D 27.B 28.C 29.D 30.B
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2分)1.国家 剩余产品 强制性 2.分税制
3.直接税 间接税 4.人员经费 公用经费 5.收入政策 支出政策 6.经济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8. 经常预算 建设预算
三、简答题(共30分,每小题5分)1.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大小的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2)生产技术水平。
(3)、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4)、价格。
2.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主要表现在:(1)、调节供求总量之间的平衡。(2)、调节供求结构上的平衡。
(3)、配合价格调节生产和消费,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4)、调节企业利润水平,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并为企业竞争创造外部条件,(5)、调节各种收入,正确处理国家、企业、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促进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发展。(6)、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促进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3.单式预算向复式预算转变的理由(1)、明确财政收支结构。(2)、利于财政平衡。(3)、利于宏观调控。4.国际重复征税的消极影响
(1)、给跨国纳税人造成额外的负担,削弱跨国投资和经营的竞争能力和筹措资金的能力,损害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企业家的积极性。
(2)、阻碍国际资本、商品、劳务和技术的自由流动,不利于国际资源的有效利用,也不利于国际技术分工和协作,从而阻碍各国经济发展,(3)、违背税负公平合理的原则,从外部限制了公平税制的建设和发展。5.国债结构的内容(1)、期限结构(2)、持券人结构(3)、使用结构(4)、利率结构 6. 财政政策的目标有:(1)经济增长(2)经济稳定(3)优化资源配置(4)收入公平分配(5)国际收支平衡
四、论述题(共30分,每小题15分)1.国债的功能有:
①弥补财政赤子。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通过发行国债方式,把集中起来的资金用语弥补财政赤子,平衡预算,以解决财政困难,这是现代各国最普遍的做法,也是公债产生的直接动因。
财政赤字又叫预算赤字,是财政中国家预算支出大于预算收入的差额。出现财政赤字各国通行的做法是:A、通过银行吸收存款或压缩贷款的方法来弥补财政赤字。B、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增发货币,摘财政性的货币发行。C、发行政府债券。
②筹集建设资金的功能。这里指国家用发行国债方式动员和集中社会闲置资金,用于满足生产建设的需要。
③调节经济的功能。这是指国家通过发行国债调节着经济生活中的各种比例关系.起着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国家信用调节经济的功能体现在:A.通过发行国债调节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B.通过发行国债调节投资结构;C.通过发行国债调节金融市场。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是由财政与银行的密切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不同特点决定的。
财政与银行的内在联系可从几方面来看:
(1)在资金往来方面的内在联系:①银行代理国家金库;②银行向财政上交税收和利润; ③财政向银行增拨信贷基金;④财政向银行借款。(2)在供应国有企业资金方面的联系:这表现在财政和银行对更新改造资金、基本建设资 金和流动资金的供应上。
(3)影响财政、信贷收支的共同项目有:①财政发行国家债券;②银行统一管理流动资 金,建设银行负责基本建设项目,由此引起的贷款资金的使用效益、付息及银行供应资金的能 力,都与财政收支有关;②国有企业计划亏损的弥补问题;④银行利率的调整;⑤财政赤字和信贷差额的处理。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功能差异,主要表现为:.
(1)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不同。货币政策主要调节货币供求总量,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而财 政政策的侧重点是解决财政赤字和结构性平衡问题。
(2)透明度不同。财政政策透明度高,而银行信贷的信贷收支和平衡的真实状况,透明度 较差。
(3)时滞性不同。财政的认识时滞短而决策时间长。货币政策的决策时滞短而认识时滞长。
(4)可控性不同。财政政策可由政府通过直接控制和调节来实现。货币政策则通常需要通 过操作工具的传导来实现最终目标。
7.公共财政学答案 篇七
一、成熟的公共财政与转型期财政的比较分析
市场经济改革目标决定了转型期中国政府财政活动逐渐地转向服务于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发挥。中国财政与西方财政因此在效率、公平和经济稳定上有着共同的任务。但是, 经济转型和发展中经济的双重背景也决定了中国财政与西方财政有着很大的差异, 决定了中西财政之间的区别是成熟的公共财政与转型期财政的差异。
(一) 公平任务的异同
西方学者关于财富公平分配的理论, 在亚当·斯密的理论中, 自由参与的市场竞争处在优先地位, 也就是把效率放在优先地位。这种效率优先、机会均等的经济公平观得到了西方大多数古典经济学家的认同, 并长期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公平观的主流意识形态。而在我国的财富公平分配的理论中, 一直把追求共同富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二) 国有经济与资源配置
在发达国家, 其根据国有资产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对国家投入到社会基础设施、社会服务领域的资产和投入到经营领域的资产, 分别设置不同的机构, 按国会制定的不同法规, 进行不同的管理。而在我国, 由于起步较晚, 又深受苏联模式的影响, 国家对国有经济与资源配置都是“一把抓”, 缺少市场的、法制的环境, 资源配置的方式不是很完善。
(三) 经济稳定职能
西方对经济稳定的概念一般有下面三个标准: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国际收支平衡。我国也同样如此。但是双方对达到稳定的方法各有不同, 我国通过指令性的方式较多, 而西方重在市场调节下的国家调控。
二、双元财政、公共财政以及相关争论的比较分析
双元财政论认为, 我国计划经济下存在的是单元财政模式。单元财政是政府直接全面地配置社会资源, 和直接干预安排控制社会经济生活的产物, 反过来它又支持和强化了计划经济。改革否定了单元财政赖以存在的根本条件, 使双元财政的形成具有了必要性和可能性。我国的经济改革是双元财政论的实践来源。双元财政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借鉴西方的公共产品论和公共财政论的产物。
公共产品论指出, 在市场经济中, 必然同时存在着市场有效和市场失效两大部分, 西方市场经济两大部分的相互关系表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西方政府只是社会管理者, 只能活动于市场失效领域内, 只能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 其收支形成公共财政。公共财政的基本性质是“公共性”。
总之, 双元财政论是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两个基本点出发, 分析我国财政模式问题之后得出的结论。与西方一样处于市场经济中, 是我国也必须形成公共财政的根本原因。
三、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公共财政存在的原因
(一) 公共产品提供存在差异的客观环境
公众要对公共产品的提供作出选择, 首先必须了解公共产品的相关信息。公共产品通过非市场方式提供, 使得公共产品的提供缺乏像私人产品那样有着价格可作为资源配置的信号, 这就决定了公共产品提供的选择与私人产品有着极大的差异。由于混合产品兼具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部分特征, 所以它应由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联合提供。
(二) 公共产品提供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
公共选择的结果有两种, 即不能反映人民意愿和能够全面反映人民意愿。前者可用“阿罗不可能定理”或其他“投票悖论”观点说明。后者意味着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一致, 没有“投票悖论”发生。德姆塞茨发展了一个政府增长模型。该模型的核心在于用经济日益专业化因素来解释政府增长的原因。经济日益专业化导致专业化利益集团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经济利益, 从而对政府保护这种公共产品的需求存在差异。
四、西方财政的公共选择制度形成的比较
现代西方财政的公共选择与政治制度是密切联系的。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 直接民主制和间接民主制共同构筑了西方式的现代财政公共选择制度的基础。各国财政的公共选择制度的形成过程并不完全相同, 所采用的手段也不完全相同, 但最终都形成了强调议会在财政的公共选择问题上的中心作用的制度。
(一) 英国财政的公共选择制度的形成
英国现代财政制度形成的起点是封建制度。英国现代财政的公共选择制度是从会议获得征税权开始的。英国社会一直存在着抵制未经纳税人同意而征税的传统, 通过《大宪章》, 第一次将“非赞同毋征税”原则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对国王征税权的限制, 保证王权对本身高贵的征税行为负责, 表明现代税收制度的公共选择机制已经开始形成。直到1787年《英国统一基金法案》的制定, 英国才逐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体系。1822年, 第一次向议会提交了一份完整的收入和支出报告, 这标志着现代政府预算制度基本形成, 英国财政制度的现代公共选择制度也基本建立起来了。
(二) 美国财政的公共选择制度的形成
美国独立后, 在许多方面保留了英国政府的做法, 发生改变的主要是征税权从英国转移到独立后的美国各级政府手中。1781年的《联邦条例》, 没有涉及行政机构证明了对强大行政权力的担心。20世纪初, 经济形势的变化刺激了人们对更加集权和控制性的预算的要求。到了1900年, 从现有的税收来源所获得的收入不足以承担政府的支出。在1907年, 纽约的市政研究局发布了研究报告———《市政预算的编制》, 该报告成为纽约建立预算制度的基础。1921年, 建立起联邦预算系统的《预算和会计法案》被通过。
(三) 西方财政的现代公共选择制度
西方财政的现代公共选择制度基本上是以议会为核心的, 政府的征税、举债和预算都要经过议会的批准。虽然各国议会的权限不同, 但在财政制度的选择上, 议会所发挥的作用是核心的。在西方, 这种公共选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制度的移植传播的。
这种以议会为中心的财政选择制度, 非常强调财政活动的法制性。政府征税必须有法律依据, 政府举债必须经过议会的同意, 政府预算也必须得到议会的批准。因而, 现代财政的公共选择制度实质上是一种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制度。
五、中国财政的公共选择问题的分析
从西方财政的公共选择来看, 个人在选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中国, 所面临的经济体制等环境与西方有着很大的不同。
(一) 政府预算的公共选择制度
中国于1995年开始实行的预算法, 对预算管理职权、预算收支范围、预算编制、预算的审查和批准、预算执行、调整、决算、监督以及法律责任都作了规定, 明确了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政府各部门等的职责, 确立了新时期中国的预算公共选择制度。这种制度强调人大的监督作用。
(二) 收费和征收的公共选择制度
1、政府性收费与政府性基金。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财政基本上是统收统支的。为了调动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积极性, 中国的部分财政资金通过政府性收费等形式实行预算外管理。
政府性基金的形成和发展, 对加快各地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政府性收费与政府性基金打的项目过多、规模过大、使用的不规范、费挤税等弊端, 是缺少相应的财政公共选择制度分不开的。因此, 1998年政府开始了税费改革。税费改革要建立以税收为主、少量收费为辅的政府收入分配体系。从公共选择的角度来看, 税费改革的目标是保证政府的税费征收要有法律依据。
2、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公共选择。
西方虽然也有国有企业, 但国有企业主要是非盈利性的, 是处于市场失效范围内的, 这就决定了中国国有企业的公共选择问题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西方国家。由于盈利性国有资产内在于市场之中, 因此选择国有资产的经营者, 以及给他们以充分的激励, 都拥有大量盈利性国有资产的中国所不同于西方财政的公共选择问题。
与西方相比, 中国法制化财政的公共选择制度是一个逆向生长过程。西方市场经济一开始就非常强调个人的重要性, 而中国计划经济改革的起点是从强调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忽略个人利益开始的。
参考文献
[1]、杨志勇.比较财政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2]、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3]、管永吴, 刘晓光.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发展逻辑及其对我国的启示[Z].
8.“物权法”呼唤公共财政 篇八
(一)
“私人”范畴是与“公共”范畴相对应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资本的出现和劳动力商品的形成,才得以产生“私人”这一范畴。“私人”体现了市场和资本的意志与本质。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社会成员,无论是有产者还是无产者,才可能成为独立的经济主体,才可能具有平等的政治权利,而这正是市场交易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也只有在“私人化”的基础上,政府及其财政才有可能逐步走向“公共化”。
首先,劳动者本身的“私人化”,是人类解放自己的必经之路。在古代社会,奴隶是不自由的,谈不上“私人化”。到了中世纪,农奴尽管有了自己一定的利益,但仍处于封建依附状态,没有自己独立的政治地位和利益保障,从而也不能称之为“私人”。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西欧国家的劳动者才逐渐摆脱了农奴身份,最终成为政治上的“自由人”,其中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对这种“自由”身份,我国传统理论往往将其视为“一无所有”而加以批判,但它却是真实的。正是由于劳动力可以独立自主地出卖,才使得劳动力的买卖过程完全市场化,使得劳动力资源得以优化配置,也使得劳动者可以通过出卖劳动力而获得相应的价格,即“工资”。这样,劳动者就拥有了自己独立的个人利益而“私人化”了。如果没有这个“私人化”过程,则社会的“公共性”也就不可能形成。如同古希腊和古罗马一样,尽管存在着一定的市场因素和政治上的民主制与共和制,但不能出现市场经济,不能形成“公共领域”,也就不会产生公共财政。
其次,资本的独立化也具有重要意义。在人类发展史上,某些个人积聚大量财富的现象屡见不鲜,但并不能转化为资本,只是到了近现代社会才转化为资本。对此,传统理论的解释是因为没有劳动力商品存在,但这只是其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货币尚未独立化。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商品和货币都只是经济的从属性因素,不可能成为独立的和主导的经济因素,于是就表现为中国的重农抑商,甚至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也表现为欧洲中世纪城市手工业的行会束缚和商业城市从属于农村等历史现象。如果只是出现了劳动力商品,而货币本身不拥有独立的地位,它就无权去雇佣劳动力,即使雇佣了劳动力,其向资本转化的过程也会受到种种干扰,并且由于自身不具有独立的政治地位而最终夭折。货币转化为资本除了它必须积聚到“一定数量”之外,还必须加上实现政治和经济的独立性这一先决条件。欧洲货币获得这种地位就是通过赎买等活动从封建主及手工业行会手中获得的,而中国封建社会中虽然也曾出现过相当发达的商品货币因素,但它们自始至终未能获得独立的地位,中国封建生产关系因此得以长期延续,资本主义萌芽未能生长壮大。
劳动者和资本的独立化,使得整个社会处于“私人化”的状态之下,使得所有的经济主体都具有了独立地位,都可以独立地追求并拥有自己的私人利益,这就是为什么“私人”和“公共”的区分只存在于市场经济中的根本原因。由此可以知道,为什么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只能作为政府的“附属物”存在,我国的劳动者只能依附于企业,而从根本上说是依附于政府。
在“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划分方面,最具特殊意义的是私有财产权。财产权是一个人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基本权利,是人类谋求生存、发展、建立和拥有家园的权利,是生命权的延伸,是人类自由与尊严的保障,是实现包括生命权在内的其他一切权利的基本保证。财产权意味着人们有权获得、利用和处置财产,没有财产权,其他权利就是空话,蔑视财产权,将导致蔑视人的安全与生命。
对财产权最常见的偏见是,财产权是富有者的专利,是偏向于富人的,然而,历史一再证明,财产权不只是富人的权利,更是穷人的权利。一般说来,富人总是拥有足够的力量和手段(或是金钱,或是权力)来保护他们的财产,倒是穷人更需要对其财产权的保护,因为他们是弱势群体。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财产权都首先是穷人的权利。只有财产权牢不可破,市场经济才能正常运行。如果财产权对穷人真的有害,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为穷人争得财产权而“抛头颅,洒热血”。
普通的、平等的、私人化的财产权与专横的政治权力是完全对立的。承认私人财产不可侵犯就意味着统治者的权力受到节制。正因为财产权对社会大多数人(包括穷人)有利,统治者才不愿让平民百姓享受这一权利。十八世纪中叶英国首相老威廉·皮特在一次演讲中有一句名言:“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意思是说再穷苦的人,他的寒舍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这说明他认识到了财产权对于穷人的极端重要性。相比之下,我们看到的是十八、十九世纪中国皇帝指挥军队大规模的“抄家”,任何豪宅大院,风不能进,雨不能进,但皇帝却可以随意进出。这一历史现象说明,财产权作为一种权利,享受的人越少,受益的人越少;享受的人越多,受益者越多;所有人都享受,则所有的人都受益。财产权还是实现平等的有力杠杆,财产权会造成两极分化、贫富不均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恰恰相反,过分追求平均才是不平等的真正原因。在财产权受保护的制度下,人们为干得多、干得好而竞争;在财产权无保障的制度下,人们为干得少、干得差而竞争。
“神圣不可侵犯”的私人财产的出现,对于“私人”和“公共”领域的划分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首先,“公共”活动是由“私人”活动构成的,是“私人”活动的集合体。没有“私人”,何来“公共”?几十年的计划经济环境,使得人们根深蒂固地形成了否定“私人”范畴的观念,“私心杂念”、“自私自利”是极其可鄙的名词。在这样的社会中,只有“个人”而没有“私人”,而“个人”又是从属于“组织”的,是“集体”这台大机器中的“螺丝钉”。由于取消了“公共”的对立面——“私人”,此时的“公共”与“私人”现象混于一体,尽管仍有“公共”活动,但从根本上看,已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公共”范畴。
其次,“公共”是建立在“私人”基础之上的。在“私人”领域,个人追求着自己的利益,为自己的私利最大化而与别人竞争,而公共活动作为私人共同利益的集合体,不能仅仅体现某些个人的利益,而只能体现和满足以个人利益为基础的社会共同利益,但它从根本上又是保护和促进私人利益,而不是危害私人利益的。
“私人化”,乍一看似乎将导致独裁,因为将“私人化”推向极致,最终将形成公共权力高度集中于个人,其实不然。财产的私人化,是社会所有成员都享有的权利,如果只有少数人才享有这一权利,那是谈不上什么财产“私人化”的。正是由于所有社会成员都获得了财产私有权,而且有能力保护这一权利不受侵犯,才决定了在无数独立的社会成员面前,是不可能出现个人独裁状态的,即使出现了,也将很快为历史所否定。因此,财产私人化的社会,必然是民主和法治的社会。
我国市场化改革所引起的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就是财产“私人化”趋势日益突出。这种变化,是导致公共财政体制在我国逐步确定的决定性因素。目前个人消费品已基本上由市场提供,极少数非市场型个人消费品的市场化进程也明显加快。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个人也基本上摆脱了企业的行政束缚,不仅开始拥有自己的劳动力所有权,逐步具备了独立的个人消费能力,而且还通过股票、债券、基金等形式而拥有了资本要素。这些都充分说明,我国“私人化”的过程已有很大进展并将最终完成。相应地,我国的公共需要也开始与私人需要相分离,逐步取代了原有的国家需要,而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需要,最终将形成以满足公共需要为活动目的的公共财政制度。
(二)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界,决定了公共财政的存在,决定了公共财政以满足公共需要为目的的特性,也决定了公共财政必然是民主的和法治的财政。也就是说,公共财政只能在“公共”领域活动,不能介入“私人”领域。不仅如此,它还要为“私人”领域提供公共服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凡不属于或不能纳入社会公共需要的事项,财政就不应介入,凡属于或可以纳入社会公共需要的事项,财政就应当也必须介入。这里所说的“社会公共需要”,就是相对于私人需要而言的。据此,我们可以概括出公共财政的几个基本点: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平等和公正、非赢利性以及民主与法治。
经济学家们对国家职能问题的讨论一般总是围绕着传统中国的政府究竟是管得多了还是管得少了、政府的职能作用究竟是太强了还是太弱了的问题进行,实际上这里面有误解。应该说:就统治者的权力不受法律的制约而言,传统中国的政府确实很强大,说一不二,专断无比,但是,如果是就统治者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有效地管理社会而言,它又是相当羸弱的。
中国民间自古就存在着一种“政府崇拜”文化,“全能国家”和“国家至上”的观念长期占据着思想意识的主导地位。这种观念对国家作用的强调高于对国家的制度约束的强调,对国家税收强制性的强调高于对纳税人和公民权利的强调,对国家财政“生产性”的强调高于对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强调,对国家提取民间财富合理性、必要性的强调高于对民间监督国家支配财富方式的强调,从而把国家这个“怪物”高高地凌驾于社会和人民之上。执政者往往把国家摆在经济发展的中心位置上,认为发展经济的主角是政府,而不是民间或个人,认为只要赋予政府以足够的财富控制权,只要公民和地方政府无条件地服从中央政府的安排,国家就无所不能,包括变人间为天堂。然而,从古到今,“全能国家”都只是神话,不是事实。
提供好的公共服务是人类社会需要政府的理由,甚至是唯一的理由。正是由于市场无论运行得多么正常和高效都无法生产出公共产品,纳税人才愿意降低自己的可支配收入向政府纳税,这是纳税人整体利益所决定的,因此,在市场经济制度和宪政民主的政治制度下,纳税人是社会的主人,是纳税人授权给政府,而不是相反。
纳税人和所有公民的整体利益体现在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数量与质量上,体现在政府通过良好的财政制度参与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以矫正市场缺陷或其他原因导致的社会不公正,避免贫富差距极端化和由此引发剧烈的社会动荡。
政府与公民个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交易关系。政府向公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公民向政府缴纳税收。这里,税收既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所获得的报酬,也是公民购买政府服务的价格,二者之间应当是均衡的和等价的。而税收负担的高低则主要取决于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凡是用纳税人的钱建立的机构和设施必须让所有的纳税人共享,不管是一年交了一百万还是只交了几元钱,应该是完全一样的待遇。
既然宪政制度下纳税人是社会的主人,政府及其公务人员是主人“雇”来办事的(为纳税人和所有公民提供公共服务),是社会的公仆,那么公仆就只能把事情办好,不能办坏,更不能利用主人授予的权力谋取私利。世界上绝对没有人愿意雇佣一帮人来骑在自己的头上作威作福。纳税人有权知道自己交出去的钱是怎么花的,花在哪里,花了多少,花的效果如何以及该不该花,公仆们则有义务向人民交代财政收支的规模和结构,有关的项目和数字应当是具体的、细化的和准确的。他们有义务向人民公开自己的私人账户,有义务制造公共福利而不是公共祸害。
在宪政民主国家,没有“百姓”,只有“公民”。百姓社会与公民社会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强调的是公民的义务,后者强调的是公民的权利。政府及其公务员不论为公民做了多少好事,都是理所应当的,不需要谁去颂扬,政府不会在媒体上表扬自己做了十件、二十件“实事”,不会出现“特困”居民在“送温暖”之类的活动中边掉眼泪边说些称颂政府的话。因为,政府官员为人民做多少好事都是应该的,没有自吹自擂的理由。
不得不承认,我国宏观经济上的繁荣已经掩盖不住深层次问题的日益暴露:企业预期利润的减少使投资受到影响,政府大量发行货币只会快速加大储蓄数字,宏观经济运行出现通胀和通缩两种不确定的局面。伴随着巨大的财政赤字,“跑部钱进”的闹剧却持续上演不衰,人们心里明白,这种得不到监督的巨大的货币流出,会在人性自私的膨胀中引发多少腐败现象的发生。自2003年起,很多迹象表明,国家经济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明显表现为相互脱节,盛行多年的GDP概念逐步没落,而质疑改革的呼声却有日益高涨的趋势,以致不得不由中央领导人出来“说话”,澄清是非。
人们往往只是把经济增长上存在的问题归结为内需不振,殊不知政府向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不到位才是问题的根源。
改革开放三十年了,我国各级政府依然像一个个超大型的企业,其职能与定位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仍然有着强烈的参与市场竞争的本能与动力;政府机构的裁减和改革还远未完成,“吃饭财政”的问题依然严重,财政收入中相当大的部分还要耗费在“人头费”上面,在这种情况下,以年度超千亿的速度增长的税收究竟能有多少用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呢?
作为公共产品生产者和提供者的政府,在免费教育、卫生保健和特殊困难补助金等公民的基本权利方面,应当更多地向社会的弱者倾斜,因为这将有利于加强社会弱势群体的自保能力和竞争能力,改善他们在机会利用上的不平等地位。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社会弱势群体尚未享受到不分城乡一律平等的权利、一视同仁的税收负担、无歧视的教育和保健制度等国民待遇,许多家庭和个人不得不把大部分收入用于医疗、子女教育、养老防老等基本生存方面。这种情况在中国农村表现得更加明显。
中国社会历来存在较大面积的偷逃税收的现象,人们过去总是将其归因于中国人的纳税意识差,实际上也与政府的公共服务不到位直接相关。与打击偷逃税行为相比,强化自己的公共服务功能可能更为重要。因为这将创造出一个和谐的和可长久依赖的税收来源,从长远来看,政府的财政提取能力不但不会减弱,反而会增强。
公共财政是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政府为市场服务所需要的资源是通过税收等手段从市场那里征集来的,而其安排出去的财政资金也要通过市场交换才能购得提供公共服务所需要的资源和要素。在这个过程中,很自然地形成了政府对市场的依赖和对市场主体的影响。此外,市场经济的整体性又决定了政府作用于某个或某些市场主体的过程,也就是影响其他市场主体的过程。这样,政府以整个市场为对象提供的服务,在等价交换原则的决定作用下,就必须是对所有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相待。所有的市场主体都无法依靠政府权力而索取额外的价格和利益,也不因政府权力的干预而承担额外的费用和损失。这就是“起点与过程的公正”,它是与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相适应的。如果不是这样,政府对不同的市场主体提供规格不同的服务,给一些市场主体以优惠的政策待遇,同时抑制另外一些市场主体的活动,那么,政府实际上是以非市场手段直接介入和干扰市场经济的运行,就是犯了市场经济之大忌。
政府平等对待所有的市场主体,从财政支出方面看,就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是适用于所有市场主体的,或者说是服务于所有市场主体的根本利益的。例如,政府修建高速公路,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是处于自动受益者之列,而不能只是国有经济才能使用;政府的环境保护活动,也不是只为国有经济提供的公共服务,而是为整个社会做的事。在税收方面,让某些经济成分享受低税率征收或减免其税收负担,而对另一些经济成分反其道而行之,就会人为地破坏交换活动的等价准则,造成不公平的市场环境。有人会问,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支出,并没有向所有的市场主体提供,而只是社会中的一部分人享受,怎么能说是平等对待所有的市场主体呢?是的,社会保障支出的直接受益者是“贫困线”以下的社会贫困阶层,但其最终受益者仍然是整个社会,因为政府在这里提供了“稳定”这种公共服务。也许还有人会问,税收并不是一视同仁的,典型的如所得税的超额累进征收,使市场主体的负担差距拉得很开,有的负担很重,有的却只缴纳很轻的税甚至无须缴税,这又怎么解释?实际上,税收表面上这些歧视性的做法,依据的仍然是效率、公平和稳定的原则,所谓“富者税重,贫者税轻甚至无税”就是最大的公平。
中国经济发展的希望在于民间经济。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除了政府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间接刺激手段外,更重要的是设法创造一个相对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在市场准入(电讯、金融等)问题上,在财政、税收、金融等各个方面的国民待遇问题上,让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外资经济享受同等的规格和条件,让他们真正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同时下大决心和大力气打击官僚经济和腐败行为,切实做到为民营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也就是力争做到“起点与过程的公正”,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促进民间经济发展进而繁荣整个国民经济的目的。
能否约束自己的权力和规模并为社会提供平等、公正的公共服务,已经是我国政府在二十一世纪面临的一场最大的考验。
(三)
在民主政治制度下,个人是公民而不再是臣民;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能够得到比其他政体更有效的保障;公民有权过问和参与与他们个人利益相关的政治决策,所有的政治架构和权力职位向所有公民开放。在民主政治下,公民享有各种自由权(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结社、选举权和参政自由等)。它使得政治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为一种不再需要付出生命代价的职业。
民主政治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相冲突的。中国历史上没有民主制度,甚至连一种低级的、不成熟的民主制度也没有,而专制主义的历史却长达两千多年,是世界上资格最老的。而且封建统治者把专制制度发展得极为完善,任何新生事物在它面前都举步维艰。从康、梁以来,中国知识分子有个共识:中国人素质太低,短期内不能实行民主。作为知识分子群体来说,这样认识问题是很可悲的。因为它与时代发展、人民的意愿和客观的政治经济发展规律不相符。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打破这个只能引人走入死胡同的观念。
民主与法治的关系,应当是先民主后法治,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法治。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成文法的国家,但并没有成为最早的法治国家。直到今天,在普通百姓的心目中,法主要指刑法,是用来制人的,殊不知,现代国家的法律首先是用来保护公民利益的,由此可见专制主义的文化传统对中国人影响之深。
什么是财政民主制?依笔者的理解,就是按照民众的意愿,通过民主的程序,运用民主的方式来理政府之财的制度。它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制度。建立财政民主制,对当代中国极为重要,也应是我国下一步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国家契约论认为,国家是一个契约。社会经济正常运行所需要的私人产品,如吃穿住行之类,可以通过市场竞争生产出来;而人们需要的公共产品,如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竞争规则、军事、外交等,这部分产品无论市场如何运行也是生产不出来的,只能由国家来提供。因此,人们愿意与政府达成协议,通过交税的形式,把一部分资源交由政府配置,于是公共财政就产生了。如上所述,这是社会需要一个政府的理由,也是社会公众授权给政府的理由。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是为纳税人服务的。由此产生的理财思想必然是民主理财,并在这一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财政民主制。
在财政民主制下,政府的财政行为由不受监控或由上级监控转化为“纳税人监控”。纳税人监控必须通过某种形式,这就是议会。议会代表着纳税人的利益,反映着纳税人的呼声。纳税人通过议会对要不要征税,征什么税、征多少税,如何安排财政支出,支出效果如何等问题直接作出原则性决定,并对政府的具体实施行为进行监控,并有权对政府的财政部门或主管官员进行惩处。
从经济的角度看问题,民主制的核心就是财政民主制。我们所说的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民主政治,其主要内容也是财政民主制。因为民主制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粹的政治问题,它是针对政府行为,特别是政府配置资源的行为而发展起来的。一些学者直到现在仍把民主政治只看作是一个政治范畴,这种认识是不全面、不准确的。现代市场经济需要民主制度,因为市场经济的灵魂是平等竞争,反对权力市场化。市场竞争越是激烈,就越是要求建立民主制度。由于有了财政民主制,穷人的利益得到了照顾。财政民主制度下,还建立了旨在保护穷人利益的产权制度,这对穷人更有意义。前述英国历史上一位政治家的名言“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说明早在十八世纪,西方国家就已初步建立了产权制度。但在中国历史上,我们看到的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形:皇帝指向哪里,他的军队就抄家抄到哪里。读一读《红楼梦》就可以了解了。这种不尊重私人财产,任意入户抄家的遗风甚至影响到现代,“文革”时期我们见得很多了。正是因为有了民主制度,并由此派生出一系列制度安排,才有了后来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兴起;也正是由于缺乏这样的制度,中国在近代才走向革命,在现代则不得不进行改革。在财政民主制下,西方发达国家的议会中有纳税人的代表,有《纳税人宣言》,他们能够理直气壮指责政府,要求政府为纳税人提供服务和节俭有效地使用财政资金。不管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带有多么大的虚伪性,这一点他们却是实实在在地做到了的。如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强调民主理财,不建立财政民主制,就将导致决策者个人偏好代替民众偏好的现象发生,最终将侵害纳税人的权利。
对照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作用、人民代表的代表性、政府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制约和监督机制等诸多方面,都有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例如,现在人大开会审议有关财政问题的报告和议案,几乎从不涉及具体的财政收支项目,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传统意识起作用,认为财政收支数字属于国家机密;即便是中央级预算,也往往只有一个大概的总数。代表只讨论这一年的财政政策是“松”还是“紧”,至于具体的收支来源、数额、走向以及效果等,都不在讨论之列。人大代表也只在一片模糊的数据中展开热烈讨论与表决。这样的财政预算讨论能否起到控制和监督的作用很值得怀疑。
发达国家议会给我们的印象是议员们为某一财政支出项目而争论不休,短则数周,长则数月,小到一座桥梁,一条公路,大到飞机、导弹、航天项目,一项财政支出方案往往要经过多次听证会和反复论证。过去我们只看到其争吵不休的一面,其在科学性和减少失误方面的长处是不是也应引起我们的思索呢?实际上,人民代表大会上讨论的财政问题,应当是微观的,是每一项具体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而不只是理论上的、宏观的。理论上、宏观上可能大家都举手,可一到讨论实际收支时问题就出来了。这时候,如果没有财政民主制,或是讨论无法进行,或是进行了而无实际意义,更难以避免财政政策的失误。
【公共财政学答案】推荐阅读:
公共财政学知识点整理07-24
公共财政理论概述09-02
公共财政预算管理论文09-15
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09-11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08-05
专科财政学试题及答案07-14
财政与金融答案08-21
公共管理学作业答案09-05
公共关系习题2(带答案)07-15
公共政策a卷答案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