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材料力学复习

2024-11-08

河海大学材料力学复习(精选8篇)

1.河海大学材料力学复习 篇一

现代文部分

语言的功能与陷阱

语言的功能(3方面):

第一个功能是实现有用的功能; 第二个功能是生发和促进的功能; 第三个功能是浪漫的功能。

语言的陷阱(6点)言不能达意,文不尽言,言过其实,变成了俗套,狗屎化效应,扼杀我们的创造性,扼杀我们活泼的生机。

王蒙演讲特点:外松内紧,亦庄亦谐,思路开阔

梵·高的坟茔

《梵·高的坟茔》是范曾散文中的杰出之作,曾被选列于1999年全国散文排行榜。

梵高取得成功的原因(3点):

①梵·高有一颗对艺术,对世界谦卑淡泊的心,一生都沉浸在自己的画作中。②梵·高有着前所未有的艺术感觉,对色彩有着独特的,令人震撼的理解。

作者对梵·高敬佩

文章特点:文章首尾愤激与直率,中间从容雅致。

一直特立独行的猪

主题:被他人(甚至包括被自己——当然是按照他人的意识)安排或设置的生活,是不幸的

风格:严肃、幽默

差不多是继奥威尔著名小说《动物庄园》之后以猪为主题最好的文学作品。

天才梦

天才的痛苦:在于高度敏锐的感觉能力以及过渡强烈的心里反应。名句: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张爱玲主要作品:小说集《传奇》、散文集《留言》。是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女性作家之一

文章内容: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防身药方的三味药:问题丹、兴趣散、信心汤

文言文部分

楚辞·渔父

屈原品格高尚、志洁行廉

本文用虚拟对白的文学手法,借助与对话表现屈原内心的矛盾冲突。

两种矛盾思想:他不能不考虑如何适应这个社会,保全自己;另一方面,从屈原本心说,又无法忍受与恶势力的同流合污。

两种人生态度:一个洒落超脱,全身远害;一个坚守信念,宁为玉碎。

对渔父意象的理解:

他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是道家思想的信徒。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知天达命、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作者还刻画出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在本文中,作者通过对话体的形式,表现两种思想认识的尖锐对立:一个洒落超脱,全身远害;一个坚守信念,宁为玉碎。作者塑造这一形象,对塑造屈原来讲,具有对比、衬托的作用。

史记·刺客列传

以深沉老成的田光,以及樊於期、秦舞阳、高渐离等豪杰义士群像烘托沉毅、豪迈、神勇的荆轲。

氛围:白衣送行、易水悲歌的慷慨壮烈,图穷匕见、秦廷一击的惊心动魄

秦始皇与荆轲:一方代表了历史发展趋势的残暴势力,一方是代表了反抗强权的人性道义。

写作手法:

①在典型环境中塑造人物

②欲扬先抑

③对比烘托

③众星拱月般烘托荆轲,营造出慷慨壮烈的氛围。

礼记·大学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诗歌部分

现象七十二变

你认为流行歌曲能否成为经典?为什么?

举出三首你最喜欢的流行歌曲歌词,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春江花月夜(七言歌行):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风格:哀而不伤 诗人以明月为中心意象,刻画了月下的各种意象,并自然而然地由明月引出宇宙与人生的感慨以及对理出别恨的感慨。

长恨歌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有的把它作政治讽刺诗,有的则认为是歌颂爱情之作。

声声慢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愁情?

临江仙

这首词充满理趣而又放纵不羁,理由:

苏轼的处事态度:

苏轼受佛家、儒家、道家三者影响,三者关系

结合苏轼生平思想来说明对本词的理解

苏轼的人生道路,创作背景 苏轼生平:嘉佑元年(1056),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赏识。嘉佑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其父苏洵于汴京病故,他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初还朝任职。因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他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的罪行下狱。侥幸被释后,谪贬黄州。元佑元年(1086),旧党执政。苏轼被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但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元佑四年,出知杭州。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请求外任,先后被派知颍州、扬州、定州。这期间,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进行某些兴革。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贬斥元佑旧臣,苏轼被一贬再贬,由英州(今广东英德)、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直到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心境 赏析1 此词以夜饮醉归这件生活小事为由,即兴抒怀,展现了作者谪居黄州时期旷达而又伤感的心境。

上片叙写于东坡豪饮后醉归临皋之景。前两句点明了词人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可见是一醉方休的畅饮了。“仿佛”二字,刻画出词人醉眼朦胧之态,真切传神。“家童”三句,是回到寓所门前驻足叩门的情事。词人虽连连敲门,然小童因等不及主人夜深归来,酣睡已久,鼾声如雷,于叩门声全然不觉。于是,词人索性不再敲门,当此万籁俱寂的深夜,转而拄杖临江,细听涛声。苏轼一向认为“高人无心无不可,得坎且止乘流浮”(《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三首》其二)。既然“执”(敲门)而不可得,随即便应转为“破”(倚杖听江声)。这一生活细节,是词人独特个性和旷达人生态度的又一次显现。

下片即是词人“倚杖听江声”时的哲思。“长恨”二句,化用“汝身非汝有也,„„是天地之委形也”(《庄子·知北游》)及“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庄子·庚桑楚》)之意,是词人当下对人生的思索和感叹。想平生颠沛飘泊,身不有己之时居多,何时才能不为外物所羁绊,任性逍遥呢?“夜阑”一句,亦景亦情,既是写深夜无风而平静的江面,也是词人此际宁静超然心境的象征,并从而引发出尾二句的渴望和遐想。“小舟”二句,写词人面对平静的江面,幻想着能如范蠡一样,驾一叶扁舟,远离尘世喧嚣,在江湖深处安闲地度过自己的馀生。此即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之意,体现了作者当时渴望得到精神自由和灵魂解脱的心境。

全词的特点是叙事、议论、写景、抒情相结合,语言舒展自如,简练生动,表现了词人独特的语言风格。在情感上,飘逸旷达与悲凉伤感交织一处,是词人谪居黄州时期复杂心境的很好展示。在苏轼现存的362首词作中,“归”字竟出现105次,这是深可玩味的。李泽厚先生说:“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美的历程》)。由于其结尾所表达的弃官归隐之念,以至于“翌日喧传子瞻夜作此词,挂冠服江边,拿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二)。“本来,又何必那样呢?因为根本逃不掉这个人世大罗网”(《美的历程》)。无论是人间天上,抑或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实际只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喻。[赏析2]: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谪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住在城南长江边上的临皋亭。后来,又在不远处开垦了一片荒地,种上庄稼树木,名之曰东坡,自号东坡居士。还在这里筑屋名雪堂。对于经受了一场严重政治迫害的苏轼来说,此时是劫后余生,内心是忿懑而痛苦的。但他没有被痛苦压倒,而是表现出一种超人的旷达,一种不以世事萦怀的恬淡精神。有时布衣芒屩,出入于阡陌之上,有时月夜泛舟,放浪于山水之间,他要从大自然中寻求美的享受,领略人生的哲理。

据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东坡在黄州时,“与数客饮江上,夜归,江面际天,风露浩然,有当其意,乃作歌辞,所谓„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者,与客大歌数过而散。翌日,喧传子瞻夜作此辞,挂官服江边,拿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犹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然此语卒传至京师,虽裕陵(神宗)亦闻而疑之。”可见上面这首《临江仙》在当时就很有名。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九月,记叙深秋之夜词人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的情景。“夜饮东坡醒复醉”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当他回临皋寓所时,自然很晚了。“归来彷佛三更”,“彷佛”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这开头二句,先一个“醉复醒”,再一个“彷佛”,就把他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接著,下面三句,写词人已到寓所、在家门口停留下来的情景:“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人们读到这里,眼前就好像浮现出一位风神萧散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你看,他醉复醒,恣意所适;时间对于他来说,三更、四更,无所不可;深夜归来,敲门不应,坦然处之。总的展示出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一种超旷的精神世界,一种独特的个性和真情。

词的上片还创造了一个极其安恬的静美世界。因为夜阑更深,万籁俱寂,所以伫立门外,能听到门里家童的鼾声;也正因为四周的极其静谧,所以词人在敲门不应的时候,能够悠悠然“倚仗听江声”,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是常用的诗家手法,从写家童“鼻息如雷”到进而写谛听江声,就把夜之深、夜之静完全衬托出来了,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清代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而这首词更做到了情、景、理三者的妙合无垠。上片这段文字,看起来只是记叙词人夜饮归来的情景,没有一句直接抒情,然而,它却使你感到词人在“倚仗听江声”时,心中会有无限感慨。词中抒情主人公风神萧散的形象,还使人感受到有一种超人物外的理趣。这里面有许多没有说出来的话,留给读者去想象,去补充。对于历尽宦海**、九死一生的苏东坡来说,现在置身于这宁静、旷阔的大自然中,会感到一种精神上的解脱,白天的忧愁和烦恼,人世的得失荣辱,刹那间被一笔勾销,进而想追求一种新的人生。

“倚仗听江声”,这个富有启发性的句子很自然地引出下片的内容。下片一开始,词人便慨然长叹道:“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突兀而起的喟叹,是词人长期孤愤心情的喷发,正反映了他在“听江声”时心境之不平静。妙在这两句直抒胸臆的议论中充满著哲理意味。

“长恨此身非我有”是化用《庄子·知北游》“汝生非汝有也”句。“何时忘却营营”,也是化用《庄子·庚桑楚》“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本是说,一个人的形体精神是天地自然所赋与,此身非人所自有。为人当守本分,保其生机;不要因世事而思虑百端,随其周旋忙碌。苏轼政治上受大挫折,忧惧苦恼,向道家思想寻求超脱之方。这两句颇富哲理的议论,饱含著词人切身的感受,带有深沉的感情,一任情性,发自衷心,因而自有一种感人的力量。以议论为词,化用哲学语言入词,冲破了传统词的清规戒律,扩大了词的表现力。这种语言上的特色正表现出词人的独特个性。正如前人所说。东坡“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

诗人静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已无法掌握命运,就当全身远祸。顾盼眼前江上景致,是“夜阑风静縠纹平”,心与景会,神与物游,为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的遐想,唱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已的有限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之中。

“夜阑风静縠纹平”,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写景的句子,其实不是纯粹写景,而是词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它意蕴丰富,富有启迪、暗示作用,象征著词人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接以“小舟”两句,自是顺理成章。苏东坡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之后,思想几度变化,由积极用世转转向消极低沉,又转而追求一种精神自由的、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在他复杂的人生观中,由于杂有某些老庄思想,因而在痛苦的逆境中形成了旷达不羁的性格。“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写得多么飘逸,又多么富有浪漫情调,这样的诗句,也只有从东坡磊落豁达的襟怀才能流出。

这首词写出了谪居中的苏东坡的真性情,反映了他的独特风格。历史上的成功之作,无不体现作者的鲜明个性,因此,作为文学作品写出真情性是最难能可贵的。元好问评论东坡词说:“唐歌词多宫体,又皆极力为之。自东坡一出,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万古凡马空‟气象”元好问道出了东坡词的总的特点:文如其人,个性鲜明。也是却好指出了这首《临江仙》词的最成功之处。

2.河海大学材料力学复习 篇二

1 钢的热处理(第6章)

这一章也是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就像上面说的,这一章从成分上说还是和第五章一样只有Fe和C,但是冷却方式多种多样。这一章的框架就两点:一是钢的热处理原理,二是具体的热处理工艺,即一个是原理,一个工艺(原理的应用)。事实上,很多科学问题,主要就是原理和工艺,理解了原理,工艺就很简单,同时工艺过程中由于工程实际情况又会出现一些新变化,这样反过来又会完善原理[2]。

1.1 钢的热处理原理

所有的热处理不管怎么变化,都是加热、保温、冷却三步骤,所以热处理的原理就是要理解钢在加热部分有哪些组织/性能变化,在冷却部分又有哪些组织/性能变化。这里大家要注意常规热处理(除了化学热处理),都是不改变材料成分的,但是由于加热/冷却的方式不一样,材料的性能也就不一样。这如同做米饭,同样的成分(大米和水),但是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加热方式/温度,保温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冷却方式(如随锅冷却/揭开锅盖冷却/把电饭煲放在水中冷却等)都会使米饭的性能不一样,热处理也是如此,理解了这点,也就理解了热处理的精华。至于加热和冷却部分,各会出现哪些组织/性能变化,书上已有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重复了。

1.2 工艺部分

工艺部分是原理的具体应用。这一部分大家要掌握一个具体热处理工艺(如退火)的工艺路线→得到什么组织→该组织有什么性能→该工艺一般用在什么情况下。

整体热处理就四把火,即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这几种热处理工艺都遵循加热-保温-冷却三步骤。其中退火和正火好理解,只不过一个是炉冷,一个是空冷。淬火和回火是一对双胞胎,两个同时出现。这里要强调一点,热处理工艺的加热部分一般都是获得细小均匀的奥氏体晶体,但是两种情况例外,一是过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就不是AC3+(30~50)℃,而是AC1+(30~50)℃,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使用该温度区域加热得到的奥氏体碳含量不至于太高(钢的C一部分跑到Fe3CII中去),从而淬火得到的马氏体碳含量也不太高(淬火就是A→M)。还有一个就是回火,回火都是加热到AC1以下某一温度。

这章还有两个概念要区分:相和组织。学到第六章热处理后,这两个概念就更加容易区分。组织是相的形态情况,如果两个体系相不相同,组织肯定不同,如果相相同,但是相的分布形态不同,组织也不同。比如说,共析钢退火得到的是组织是珠光体(铁素体和渗碳体两相),而淬火得到的则是马氏体(只有马氏体一相,即过饱和固溶体),这两个组织相就不相同,所以组织也就不同了。再比如,共析钢的正火组织是索氏体(铁素体和渗碳体两相),这和退火组织的相相同,均是铁素体和渗碳体两相,但是由于正火得到的氏体中铁素体和渗碳体层片间距更小,及铁素体和渗碳体的分布形态不一样,所以索氏体和珠光体是不同的组织。

从考试的角度说,这一章是重点,尤其是P98页两条曲线。另外,这一章的一些基本概念也很重要。如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淬透性,淬硬性,调质处理,回火马氏体,回火托氏体,回火索氏体等。这些概念不要死记,要确实理解其含义。

2 钢铁材料(第7章)

从这一章开始就是具体的工程材料了。包括后面的有色金属、高分子、陶瓷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等。金属材料是主要的工程材料,因此,本章和第八章有色金属是重点。这一章的框架就两个一个是钢,一个铁。

2.1 钢

钢这部分又分两块,一块是合金化元素的影响,一个是工程上常用的钢。

(1)合金化元素的影响:

主要有杂质元素,气体元素,其它合金化元素。这些元素对钢的影响书上有详尽的介绍,用得比较多的主要是对热处理的影响:对钢加热时奥氏体化的影响,对钢冷却时过冷奥氏体转变的影响,对回火的影响;

(2)工程上常用的钢:

这部分知识点比较杂,就是各种钢的分类、牌号及用途等啊,钢的分类大体就三种:结构钢、工具钢和特殊性能刚。钢的牌号用两句话可以概括:①碳含量:结构钢是万分数表示,其它的用千分数表示;②合金化元素均用百分数,除了滚动轴承钢,如GCr15。

2.2 铁

铸铁这部分其实大家从一个问题入手就可以全盘理解了,这就是为什么第五章铁碳相图的白口铸铁在工程上很少使用,而第七章这部分铸铁在工程上能够引用,这是因为第五章铁碳相图的白口铸铁中的C元素是以渗碳体的形式存在,而在第七章铸铁部分的C是以石墨的形式存在的。接着思考,C在什么情况下不以渗碳体而以石墨的形式存在?有两种办法,一是加入石墨化形成元素(即改变成分)使C在铁液中直接以石墨形式析出,二是成分还是第五章的Fe和C,但是长时间高温退火,使形成的渗碳体分解成石墨。事实上,工程上的铸铁都是这样得到的。用第一种方法得到石墨的铸铁有:灰铁、球铁、蠕铁,用第二种方式得到石墨化的铸铁有可锻铸铁。用这种方式来一步一步理解就把知识点很好的掌握了。至于不同的铸铁石墨的形态不同,从而引起的力学性能也不同,书上都有介绍。这里再强调一点,这里面有个类推思想,这就是球墨铸铁的石墨是球状,所以其综合力学性能较好,工程上的“以铁代钢”就是指球墨铸铁,这个思想和前面第六章热处理部分一个知识点想通,调质处理后渗碳体以球状的形态分布在铁素体机体上,所以调质处理后的材料综合性能较好,球墨铸铁也是这个道理。

学到这里,大家对铁应该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工业纯铁是含碳量小于0.0218%的铁碳合金(严格的说,化学上的纯铁是不含碳的),咱们常说的铁指的是铸铁,在这本教材里,铸铁有两种:一是第五章只有Fe和C元素,且含碳量大于2.11%的是白口铁,在工程上用的不多;工程上用得较多的就是第七章几种铸铁。

3 有色金属材料(第8~13章)

涉及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材料,材料表面技术。

有色金属在工程上用的也是比较多的,主要有Al、Mg、Ti、Cu等。这部分对于大家来说,主要是一些科普知识,了解这些常见有色金属的基本性能和用途。而后面的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材料,材料表面技术这几章,实际上每一章涉及到很多知识点,在很多大学里面这其中的每一章都是一个专业,大学四年就是专门学这些的。大家在这几章里,主要是了解,作为科普来了解。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在网上深入了解。

4 工程材料的选用与发展(第14章)

这部分是本书四大块中的最后一块,也是大家学习的目的和要求。这一章比较综合,把前面三大块都综合起来了。零件要选材,首先要了解这个零件在工况下要满足哪些力学性能(第一大块),然后根据具体情况(使用性能/工艺性能/经济性能)来具体选择那种材料如钢铁材料,有色金属等,这就涉及到本书第三块(具体工程材料)这部分知识,选材后的加工和热处理则要设计到本书的第二大块(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这一章最好用类比的方式学习,即找一个典型的零件,一步一步分析其选材的过程。熟悉了这个过程,其它零件的选材也可仿效。比如,机床齿轮,要求表面耐磨而心部则要有一定的韧性,可选用45钢(含碳量0.45的亚共析钢),下料后,先锻造成形,锻造后下一步就要进行粗加工,但是粗加工之前应提高其综合力学性能,可采用正火热处理(该工艺同时也使锻造组织更加均匀化),粗加工后应进行热处理为后面的精加工准备,这个热处理要求综合性能较好,因此采用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精加工后材料基本定型,但是齿轮表面要耐磨,前面调质处理后的零件强硬度不够,因此零件表面还要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目的是提高表面的耐磨性。这些都做完后,零件做最后一个工序,精磨成品。具体工序为:

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精磨

该零件表面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淬火+低温回火),心部组织为回火索氏体(调质)。

5 结 语

这本书理论极强,实验性也极强,很多知识点就一句话,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是很多前辈经过多次实验才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智慧。如位错密度对材料强度的影响曲线,不锈钢的发明,氢脆的发现等。大家实验没到那一步,所以感觉这门课程记忆比较多。实验科学光靠记忆原理是不行的,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验证对了就说明原理正确了,实验验证错了的,反过来又要补充和完善原理,甚至推翻以前的原理而建立新的原理。科学的发展就是这样反复盘旋但最终向前推进的。

从考试的角度说,第五章的铁碳相图,第六章的C曲线,CCT曲线,第十四章的选材这几个部分是重点,其它的都是一些原理、常识、概念性的知识点,如强度,刚度,结晶的条件及过程,加工硬化,冷热变形,几种强化机制,奥氏体,常见钢铁常温下的组织,热处理工艺加热的标准是什么(加热到什么温度)?马氏体,淬透性,淬硬性,调质处理,各种热处理工艺及热处理后的组织,化学热处理的三步骤,铸铁用在什么地方,车床车身、曲轴、刀具等有什么材料做的等。从科学的角度说,这门课程没有重点,任何一个实际的科学问题都涉及到很多知识点。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涉猎科学素材,充实这门课程的内容,从宏观到微观(战略到战术)把这门课程学活。开始学习一种新课程时,会发现越来越难,书是越读越厚,等学到一深度以后就会发现书是越来越简单,越读越薄,这时就可以把书中复杂深刻的内容可以用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另外,还要注意科学的

思维方式,注意这门课程与日常生活、人文科学、哲学等的联系。一门学科,理解到了一定深度后一般都能和日常生活、人文科学、哲学等对上号,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但是,考试一定要通过,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否则其它的都是空谈。

参考文献

[1]王章忠.机械工程材料[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高考生物复习与情境材料的应用 篇三

情境材料的应用就是在课程目标的要求下,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把形成生物学知识和原理的有关实验事实和实验过程提供给学生,或者把生活、生产实践中发生的一些相关活动、现象等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类似真实的环境中去感悟知识,去主动建构知识,达到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的目的,同时通过心理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

一轮复习中可以大量使用情景材料教材中情景材料可分为三类::①科学史类情境.这类情境材料是以经典的生物学实验或生物学史上的重大发现为背景,在教材中数量多,占的篇幅也较大.。如”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实验”、“伞藻嫁接实验”等。②生产、实际类情境。这类情境材料多取自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之中,并与教学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如“酶为生活添姿彩”、“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防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等。③科技热点类情境。生物教材并没有固守经典的生物学内容,而是适当融入了生命科学的新进展、新动态,并以此作为情景材料。如“干细胞研究进展与人类健康”、“国际人类蛋白组计划”、“细胞膜通道蛋白质的研究”等。

一轮复习中适时的应用情景材料可以引发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探究,通过探究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建构,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是情景材料的重要功能。在生物教材中具有丰富的能够引发学生探究的情景材料,如为学习基因的分离定律而提供的情景材料“孟德尔的豌豆杂交”。通过“实验”向学生提出“为什么” F1高茎,而没有矮茎?为什么F2中矮茎性状又出现了?F2中3: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的吗?教材通过情境引领学生探究,体验孟德尔的“假说”形成过程,进而再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假说”,最后总结出基因的分离定律。

二轮复习可适当应用情景材料例如在复习基因工程这一专题时,可以在上课一开始就提供抗虫棉与普通棉的对比照片,介绍我国的抗棉生产实践,使学生立即对抗虫棉发生兴趣,然后引出问题:抗虫棉是怎么培育出来的?紧接着以抗虫棉的培育过程为主线,让学生在探究抗虫棉的培育过程中,感知基因工程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操作工具和操作过程。通过这样的生物学课程情境材料的应用,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然后再引导学生去理解转基因鲤鱼,转基因大豆等现象,以加深对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

三轮复习可适当融入情境材料。高考生物的三轮复习是在高考之前一个月左右,这段时间主要是让学生练习综合试卷和高考模拟试题。我们老师在试题中可有意加入一些情境材料,让学生尝试分析,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4.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复习材料 篇四

首先:一本英语四级词汇书。现在市面上有多种多样的词汇书,但整理也就分为两大类,一是正序版的词汇书,另一类是倒序版的词汇书。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可以。

第二,一个背单词的app。手机有很多背单词的app,单词生动形象,而且可以利用零碎的时间来背单词,比单纯的背单词书能更快的掌握单词。

第三,历年真题。买历年真题进行刷题。历年真题的选择比较简单,最好有近5年的真题,真题有详解的答案,包括听力原文、阅读原文、每道题的答案详解及注释等等,越全面越好,对自己做题后对答案有很大帮助。做错的题要进行勾画复习,找出做错的原因,不认识的单词抄下来背诵,不懂的语法知识点进行百度,实在搞不清楚要问同学问老师。多刷几遍真题,争取做到可以领会出题者的意图,知道考察点,这样一定可以过四级。

如何准备四级考试

1. 扩大英语词汇量

四级要求大约4000个以上的词汇量,扩大词汇量是准备四级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每天背50个新单词,两个月就可以积累3000个单词。加上以前知道的单词,超过4000个应该没有问题。

2. 系统掌握英语语法

从四级考试中可以看出,有很多与语法紧密相关的题目,如阅读理解题、完形填空、纠错题、翻译题、写作题等,都包含了对语法知识的考查。

考生在复习语法知识时,要重点掌握10大类单词的用法,16大时态和语态的用法,各种句子的用法等。因此学好了语法,才能提高答题正确率。

3. 练习不同类型问题的听力理解

特别是复合式听写部分,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它是什么,还要写出正确的答案,尤其是比较难的单词拼写。

因此大多数考生在练习听力的过程中特别要加强书写能力,平时可以练习比较复杂的单词拼写,在考试的听写部分会比较有用。

4. 集中精力做阅读理解练习

阅读理解题在整个考试中占有很高的分数,同时阅读理解题中的后两篇文章难度较大,所以做题的时间比较长。

因此,考生在备考时需要大量练习这类题型,在做题型的过程中要积累经验和掌握做题型的技巧,在判断句子的正误和填空时要重视细节点。

5. 加强各类作文题目练习

在准备写作部分时,背诵高分句型,多读高分范文,掌握写作方法,还要练习各种主题的作文。

在练习作文的过程中,要养成检查的习惯,一般写完后检查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行修改,这样日积月累地练习,写作必会提高一个层次。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如何准备

一、构造篇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要先对四六级的结构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做到心中有数、遇事不急。

四六级的分数构成是一样的,710分满分,翻译106.5分,作文106.5分,阅读248.5分,听力248.5分,通过考试分数:425分。

二、生词篇

词汇量不够的确很让人头疼,但不建议每天花超过2小时在背单词上面,持续每天高强度背单词很容易让人对备考失去信心。

选择一款你觉得好用的背单词APP,每天花半个小时背词即可。

此外,平常在做阅读、听力等训练时也需要注意对生词的积累。词汇量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要急于求成。公众号超乎想象领取考试资料。

三、真题篇

在任何一种考试中,其真题所蕴含的价值都是模拟题所无法比拟的。我们要充分分析真题,对真题不能是简单的做完、对答案了事,一定认真分析句子结构、做题技巧和干扰手段,要知道自己做错的题和错因。

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针对性进行弥补,才能有的放矢,提高自己的水平。

阅读的提高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础上,多做真题,才能保持对阅读的感觉。只有平时多练习,真正面临考试时才不会怯场影响发挥。

四、作文篇

写作测试选用考生所熟悉的题材,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及提示(如:提纲、情景、图片或图表等)写出一篇短文, 四级120-180词,六级150-200词。分值占比15%。公众号超乎想象领取考试资料。根据《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纲(修订版)》,四级和六级的作文评分均采用总体印象评分方式。

作文满分为15分,分为五个档次14分档(13-15分)、11分档(10-12分)、8分档(7-9分)、5分档(4-6分)和2分档(1-3分)。四级和六级采用相同的档次描述。

五、听力篇

每天保持一篇四六级真题的听力训练。训练方式不限。可以是听写训练,也可以是跟读模仿,或者是直接做历年四六级听力真题。重点练失分最多的题型!

如果基础较薄弱(听力单项分数在160分以下),建议你从最简单的短对话听力开始练习——月改革前的历年听力短对话真题是现成最有效的材料;

听力在160分-180分之间,每天保持长对话和短文的计时练习。听的时候容易走神的同学,建议用老题型——复合式听写训练注意力。

听力在180-200分之间,泛听练习+真题训练结合。公众号超乎想象领取考试资料。听英语对你来说是乐趣和动力,挑战不同的题材、不同语速,结合做题技巧,大量练习吧~

六、阅读篇

四六级试卷上,阅读和听力各占据了35%的比例。常有“得听力、阅读得天下”的说法。想要顺利攻克阅读,在此阶段,建议大家按以下几个步骤去复习:

第一,每天至少按照正常的考试时间做一套四六级阅读题目(包括选词填空和长篇阅读);

第二,对完答案后,重点关注错题部分。公众号超乎想象领取考试资料。将题目和正确选项还原到原文,分析出题句,揣摩出题人出题意图,确保自己完全认同该答案。

第三,划出阅读理解文章中重难点词汇,并进行记忆。

整套阅读题目做完,耗时应控制在40分钟左右。

七、翻译篇

翻译题型为段落汉译英。公众号超乎想象领取考试资料。测试把汉语所承载的信息用英语表达出来的能力;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

四级长度为140-160个汉字,六级长度为180-200个汉字。分值占比15%。

5.大学军事理论军理总复习材料 篇五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 C《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2、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D)的基本问题的认识。

A、武器装备建设

B、战场设施建设 C、作战方法研究

D、国防

3、(C)的问世,标志着封建社会军事思想的成熟 A、《吴子兵法》

B、《孙膑兵法》 C、《孙子兵法》

D、《司马法》

4、根据我国国防动员法的有关规定,在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威胁时,决定全国总动员或局部动员和发布动员令的分别是(D):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总理

B、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国家主席

5、科索沃战争中,北约袭击我驻南大使馆使用的是(B)。A、防区外攻击武器

B、联合直接攻击弹药 C、战斧式巡航导弹

D、AGM空射型导弹

6、关于我国的军衔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士兵军衔肩章版面底色有棕绿色、天蓝色、黑色三种

B.一般分为帅、将、校、尉、士五个等级

C.刘伯承、陈毅、粟裕等人曾被授予元帅军衔

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度是在1949年

7、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成熟于(B)时期。A、夏商西周B、春秋战国 C、秦汉至元

D、明至清

8、马岛战争中,英军“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是被(A)击沉的。

A、“飞鱼”导弹

B、“响尾蛇”导弹 C、“战斧”导弹

D、“鱼叉”导弹

9、海湾战争中,被多国部队拦截的伊拉克导弹是(D)。A、爱国者

B、战斧 C、萨姆-2

D、飞毛腿

10、“911”之后美国发动了(B)战争。A、自由

B、反恐 C、民主

D、干涉 二.填空题

1、我国的国防后备力量,主要指军队的后备力量,即(民兵)和(预备役人员)。

2、毒剂的战斗状态,是指化学武器使用后,毒剂发挥杀伤作用的状态。有(蒸汽状)、雾状、(液滴状)和微粉状等五种。

3、歼击轰炸航空兵是以(歼击轰炸机)为基本装备,主要遂行突击地面、水面、水下目标和(空中格斗)等作战任务的航空兵。

4、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中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属于(国务院)的编制序列,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双重领导,实行(统一领导管理与分级指挥相结合)体制。

5、军事思想研究的内容,通常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军事哲学)层次上的问题;另一个是(军事)层次上的问题。

6、战略是在军事斗争的(实践)中产生的,也是在军事斗争实践不断发展、深化过程中(丰富和完善)的。

7、One-Haif是著名的多成分病毒之一,它不仅具有(行骗病毒)的威力,同时还有(多态病毒)的威力。

8、中国目前在东海已经探明了“春晓”、(断桥)、“天外天”和(冷泉)等油田,全部在中国的大陆架范围之内。

9、在战斗中使用生物武器时,通常采用(直接)和(间接)两种袭击方法。

10、“文明冲突论”实质上是为(西方中心论)和(中国威胁论)提供理论支撑。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侦察监视技术

(答案参考教材相关章节)

2、隐蔽防护

(答案参考教材相关章节)

3、制导炮弹

答:制导炮弹是在普通炮弹上加装制导系统而成,并用普通火炮发射,在弹道末段实施导引、控制的炮弹(P125)。

4、新概念武器(答案参考教材相关章节)

5、世界战略格局(答案参考教材相关章节)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预备役部队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答案参考教材相关章节)

2、应届大学生入伍有哪几种形式?(答案参考教材相关章节)

3、什么是军事高技术?(答案参考教材相关章节)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具有以下基本特征: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对武装力量的领导;完善了我国国防领导体制;确立了我国国防的职能任务;贯彻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正确处理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对国防建设作了前瞻性的规定。

5、伪装对作战的影响是什么?(答案参考教材相关章节)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为什么说加强国防建设必须注重国防精神的培育?

答:国防精神,是指在国防实践中产生的与国防需要相适应的观念和心理状态。它通常表现为公民对国家防卫的关心,对国防建设重要性的认同,以及对国防的义务感、责任感和保卫国家的坚强意志。国防精神的主体是国家及其全体成员。国防精神是适应国防建设的精神力量。国防精神的核心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促进国家发展。

6.河海大学材料力学复习 篇六

1、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工程(专业学位)专业的专业课复习是最重要的,无论如何进入考研复试之后,自身的的实力和成绩是最重要的,虽然考研复试的成败取决于很多因素,但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还是把复试要求的内容复习好,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是前提。

2、在复试开始复习之前,多联系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工程(专业学位)专业的研究生,多咨询一下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工程(专业学位)专业复试复习经验,毕竟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参加复试,只有多向已经考上了的研究生咨询复试经验,才可以让复试变得更有把握。也可以通过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工程(专业学位)专业考研群进行交流复试复习经验。

3、查询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的官方网站,落实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工程(专业学位)专业的复试流程,甚至不同的方向复试的流程和内容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一定要把这一点落实好,如果学校官方网站上没有公布,也可以打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工程(专业学位)专业研招办去落实复试流程。

4、复试的注意事项也要提前好好准备一下,比如注意礼貌、穿着礼仪、导师喜好、专业素养等等很多方面,一定要把这些注意事项好好的准备一下,做到有备无患。

7.河海大学材料力学复习 篇七

一、高考物理答题过程中, 有时审题方向比努力更加重要

审题时要做到:“眼看”、“嘴读”、“手画”、“脑思”。

在审题时要注意括号中的文字, 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重力不计”, “摩擦不计”、“g取10m/s2”等等。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受力分析, 学生需提高“政治”觉悟, 实实在在地进行受力分析。按场力 (重力、电场力、磁场力) 、弹力、摩擦力、其他力的顺序进行分析, 在受力分析时特别要注意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的动态分析。注意分清合外力、向心力、回复力、牵引力、平均作用力、拉力……汽车的功率仅指牵引力的功率。

力学问题解答的两条基本路径 (力法与能法) , 学生在具体解题过程中常感觉难以熟练运用。在分析解答物理综合题时, 应注意通过审题, 把握好解题的“政治”方向, 也就是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解题。在分析物理过程中, 展开你的程序性思维, 一步一步地操作, 养成规范解题的习惯, 这样才能把自己应得的分数得回来。

力学解题的二条路径———力法与能法。

①力法:就是运用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公式相结合分析解答问题的方法。

②能法:就是运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综合分析解答问题的方法。

当然这两种方法不是相互独立的, 在解题时, 应注意这两种解题方法的穿插运用!

二、高考物理题型分析———点评“723部队”

高考物理也就是“7道选择题、2道实验题和3道计算题”, 简称“723”部队, 总分120分。

1.“7”———选择题

(1) 选择题失分的原因

理科综合考试中, 物理选择题有7题, 共42分, 分数非常可观, 拉分也很大。每一次考试成败的关键在于选择题, 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选择题失分比较多, 关键是处理题目的时候过于草率, 这和平时的练习有直接联系。不论是单选题, 还是多选题, 在分析解答选择题时, 建议把它当作稍大些的题来分析处理。在处理大题的时候, 会自觉地画图、审题、弄清物理情景中出现的状态、过程与系统, 挖出其中的隐含条件, 这些因素考生一般是格外重视的, 也做得比较到位。但是, 在处理选择题的过程中, 画图、审题往往被忽略, 这样就埋下了隐患, 导致丢分。所以选择题失分不要总是归结为马虎、粗心!一定要找到失分的原因和对策, 注重审题的程序, 不能凭一种单纯的物理感觉解题。

(2) 选择题的解答技巧分析

物理多选题是每年高考物理中的一个亮点, 我们可以从题干出发, 发现许多所谓的“多选题”其实可以利用单选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求解, 大大提高解题的效率。在审题时要充分利用题目本身所提供的信息, 通过求解对照, 并运用相关的物理规律进行推理, 做出正确的选择。在解答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选择题本身的特点, 以最佳、最有效的方法快速解答选择题, 用最少的时间解答小而灵活的物理多选题。

解物理选择题时, 也应从最基本的方法入手, 熟练运用受力分析与运动分析方法, 进行解答。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是物理学中的两大“基础工程”,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要一手抓受力分析, 一手抓运动分析, 两手都要过硬, 不能松懈。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切实实做好受力分析与运动分析, 不要认为简单就可以跳过。在高考答题过程中, 不能仅凭经验, 经验只能用作类比, 不能作为结论。除概念型选择题外, 其他选择题, 应多列方程推导结果, 不要想当然凭感觉解题。对于物理多选题, 首先, 应该看清题目, 审好题;其次, 是把四个选项都细审一遍, 找到合适的就选。做多选题不要优柔寡断, 看准了就上。多选与单选的区别就是解多选题不能像单选一样用排除法, 得一个个仔细地分析推敲。当然, 考生还应树立正确的心态, 不必害怕, 不要自己给自己找思想负担, 要有自信心, 要像平时一样, 相信自己能做好。要解答好高考题, 当然, 仔细是关键!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选择题, 解题的原则:一是提高解题的准确度;二是提高解题速度, 即在提高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的速度。为此必须掌握适当的方法和技巧, 加强专项训练。解选择题时审题要清晰, 不要解得太快, 要运用各种选择题的特殊解法, 如逐步淘汰法、直接判断法、特殊值代入法、作图分析法、极限分析法、量纲判断法、类比分析法、整体分析法、等效思维法等等。不能确定多个选项时不能太贪心, 还要注意是选错误的, 还是选正确的。

2.“2”———物理实验题

实验题关注学生的基本素养及实验的情感体验, 特别注重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解释能力的考查。每年全国高考理综卷中的实验题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其中的物理实验题, 更是常考常新, 非常精彩。因此, 物理实验题的得分甚少。这些实验题均突出考查了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 考查了基本实验的基本操作, 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迁移创新能力。其中的第一个小题一般是考查学生的基本操作问题, 而另一小题则突出考查了学生设计并表述实验过程的能力。

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要注意有效数字 (估读一位) 和单位。要用实验原理分析实验, 要注意实验器材的灵活运用, 比如打点计时器的运用, 要特别注意分析纸带。要注意用打点计时器进行实验和用气垫轨道进行实验的区别和联系。要能用图像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物理实验题, 虽然试题面目年年新, 但都源于课本例习题的加工和深化, 这些试题有利于指导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基本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重视学生对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进而达到灵活运用所学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解决问题的目的。

3.“3”———物理计算题

当学生拿到考题时, 不仅仅需要驾驭解题过程, 更重要的是要想象, 自己对面坐着阅卷教师, 甚至专家, 自己要做的就是:告诉他们, 经过高中三年的艰苦学习, 自己掌握了哪些物理规律和物理知识。物理计算题最核心的内容是: (1) 物理建模; (2) 数学建模。两者完美结合, 是最高境界!

在解答计算题时, 切忌不假思索地跟着感觉走, 而应该在认真、快速读题的基础上, 首先确定这个题目所涉及的范围, 用到哪些知识和规律, 处理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怎样的, 等等。在对问题进行快速诊断, 大致把握解题方向的前提下, 再动笔答题。但不要待这个题目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得清清楚楚后再着手答题。否则, 非考砸不可!不要忘记考试还受时间的制约!

物理计算题的解题过程就是把“冷冰冰的表述”转化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 最后形成诗歌式的表述———呈现给阅卷教师!一次规范化的解题, 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因此要求在平时的计算训练时, 一定要注意规范化解题, 按照自己的思维程序表达, 抓住物理情景中出现的状态、过程与系统。一般来说, 物理计算题评分时, 有列式分和求解分, 具体可按照“三步曲”来规范计算题的解题过程。

(1) 系统———确定研究的物理对象

拿到题目, 首先确定研究对象的实体模型是谁?涉及多个研究对象的综合问题, 可以将其拆成局部研究与整体研究, 即通常所说的整体法与隔离法, 考生必须选择恰当的研究对象!伴随着题目研究对象实体模型的建立, 习题的性质就被确定了, 有什么样的物理概念, 就要运用什么样的物理规律和公式。如果不能正确建立研究对象的实体模型, 那么这道题的“政治”方向就判断错了, 如果在没有建立研究对象的实体模型前, 就毫无把握地乱套公式, 则会像盲人骑瞎马一样, 难以正确解题。

(2) 状态———确定研究对象的情景状态

通常对物体受力分析、运动情况分析, 指的就是分析状态模型, 分析清楚物理场景中的初态与末态。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哪些量是描述状态参量的, 给出状态参量的集合。状态模型的建立, 确定了解决这个问题所需知识的范畴。

(3) 过程———确定研究对象的物理过程

所谓物理过程分析, 就是要分析状态的变化过程, 确定状态参量中哪些是变量, 哪些是不变的量, 列出过程模型的物理表达式。以实体模型和状态模型为依据与已学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 分析状态参量的变化, 得出状态参量变化的物理过程模型。

(4) 规范解题三步曲

在审题的基础上进行受力分析、运动分析、过程分析, 把握好解题的“政治”方向, 然后运用具体的物理规律解题, 如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公式;功与能 (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能量守恒) 。形成规范的三步曲表达, 特别要注意列式分与求解答案分。具体要注意以下三点:

①必要的文说明;

②列出具体的物理规律公式;

③代入数据解出答案。

如果是字母题, 最后一定要检查一个答案中字母是不是全部都是已知的。具体列式时要抓住物理情景中出现的状态、过程与系统, 你是对谁列方程, 哪一物理过程, 这一物理过程的初态与末态是什么, 有时要画出几何关系图和位置图。

涉及多个物体、多个物理过程的综合题, 可采用拆的方法解题。在拆解问题时, 要能够恰当地选取研究对象 (整体研究与局部研究) , 按照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间顺序进行程序化解题。

(5) 案例赏析

【例题】 (20 分) 如图1 所示, 在粗糙水平台阶上静止放置一质量m=0.5kg的小物块, 它与水平台阶表面的动摩擦因数μ=0.5, 且与台阶边缘O点的距离s=5m。在台阶右侧固定了一个1/4 圆弧挡板, 圆弧半径R=1m, 今以O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现用F=5N的水平恒力拉动小物块, 一段时间后撤去拉力, 小物块最终水平抛出并击中挡板。 (已知g=10m/s2)

(1) 若小物块恰能击中档板上的P点 (OP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 已知sin37°=0.6, cos37°=0.8) , 求其离开O点时的速度大小;

(2) 为使小物块击中档板, 求拉力F作用的最短时间;

(3) 改变拉力F的作用时间, 使小物块击中挡板的不同位置。求击中挡板时小物块动能的最小值。

【情景剖析】本题的物理情景涉及了最基本的状态、过程与系统。

系统———小物块。

状态———初态为起始位置, 中间态是在O点, 末态是在圆周上的某点。

过程———匀变速度直线运动与平抛运动过程。

【评分标准】 (1) 小物块从O到P, 做平抛运动,

水平方向:Rcos37°=v0t (2分)

(2) 为使小物块击中档板, 小物块必须能运动到O点,

由动能定理得:Fx-μmgs=ΔEK=0 (2分)

解得:x=2.5m (1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 (1分)

解得:a=5m/s2 (1分)

由运动学公式得: (2分)

解得:t=1s (1分)

(3) 设小物块击中挡板的任意点坐标为 (x, y) , 则

x=v0t (1分)

由机械能守恒得: (1分)

又x2+y2=R2 (1分)

三、“考商”是影响高考成败的重要因素

智商代表了一个人的智力水准, 在情场上还有情商, 那么在考场上的“考商”则是影响高考成败的重要因素, 这个“考商”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应试技巧与心理的动态调节能力。每年高考, 都有一些超常发挥的考生, 也有发挥失常的考生, 那么, 怎样才能使自己在高考中拿出真实水平?如何使自己可能有超水平的发挥呢?

1.给自己创造一份好心情

高考不仅是知识、技能的较量, 更是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的较量。以良好的心情面对高考, 是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根本保证。好心情不会凭空产生, 需要自己去创造。创造好心情, 要有一种主动意识。我们要努力克制自己, 不要去想不愉快的事, 多想想日常生活中使自己感到快乐的事、高兴的事。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相信自己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顺利解决试卷中的问题, 既使碰到从未见过的新情境、新模式、新问题, 凭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也不在话下。凡是自己不会的东西, 人家也未必会;我感到难的题目人家也未必轻松。从而使自己的情绪较快地稳定下来, 在最佳的思维状态中, 发挥应有的水平。

2.整体把握

有些学生一拿到试卷就按照题号顺序一一解答起来, 即使遇到难题也寸步不让、盯住不放, 这种做法是很不科学的。应考时, 首先通观全卷、整体把握, 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和解答顺序, 留有余地。先用一点时间把试卷从头到尾浏览一遍, 对试卷各题的难易程度有个全面的、初步的了解, 以便安排答题顺序。然后集中大量时间用于审题、解答。最后还要留出一点时间用于检验、复查。采用这样的整体把握策略, 就会避免出现前松后紧、虎头蛇尾的现象。

3.先易后难

刚进入考场, 心情一般比较紧张, 记忆、思维未达到最佳状态。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 先做容易的题目, 不仅有利于顺利地拿到基本分, 而且因为“顺利”还会给自己增添信心、稳定情绪, 使智力活动恢复正常, 从而使自己的水平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果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 先从难题入手, 往往会出现思维“卡壳”现象, 使自己有“开局不利”之感, 从而加剧自己的情绪冲动, 还会白白挤掉做容易题的时间。

4.自信从容

高考是一种要调动多种积极因素的复杂劳动, 也是对学生的思想、作风、毅力的考查, 更需要在情绪稳定的前提下有条不紊地进行。遇到生题要从容、镇定、不急躁, 要想到:“我感到生疏的, 别人也会感到生疏。”自信自己的水平不会比别人差多少。有些学生“上场昏”, 见到生题紧张、害怕, 有时一道题做不出, 越想越紧张, 影响一门学科的考试, 有的甚至因一门学科考砸了而影响整个高考;而另一些学生见到熟题却因掉以轻心, 粗枝大叶, 不假思索地解题, 而铸成大错。

5.合理取舍

8.河海大学材料力学复习 篇八

一、历史材料解析题命题特点

1.依托考试大纲,考查主干知识

高考考试大纲规定和指明了高考的考试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是高考的“指挥棒”。近几年历史高考都是依托考试大纲来命题的,着重考查历史主干知识。历史主干知识主要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影响较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主要包括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近代科学技术,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思想解放的潮流,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现代科学技术,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等等。

例如,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40题分别从李龙乾《明清经济史》和《康有为全集》等文献中摘编成材料,考查清代人口增长。清代人口增长属于古代中国的经济这一主干知识。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41题从卢梭《社会契约论》中摘编成材料考查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2.突出能力立意,考查学科素养

经过近些年的改革,高考历史命题为有效考查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进行了积极探索,完成了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高考历史命题将对学科素养的考查渗透到了每一个试题当中。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坚持能力考查的目标,选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采用概括、比较、说明、简评等史学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作用,评价历史现象,注重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问题的能力。2017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提出了四项能力要求,它们分别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例如,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41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和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该题是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重点考查考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3.注重史学思想和方法

近年来,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越来越注重引进和运用各种史学思想和方法。如运用了比较史学、概念化史学、计量史学、心态史学、结构史学方法。新课程改革带动了高考的命题改革。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高考历史命题引进了许多新的史学观念。新的史学观念能够给我们提供多种认识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的视角,让我们能从多角度和多方面把握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的演变规律。高考历史试题中经常出现的史学观念有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等。

例如,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41题提供有关西方崛起的材料,让考生阅读材料后分析材料中有关西方崛起的观点。该题就非常明显地考查了全球史观。

二、复习策略

1.注重对历史主干知识的复习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命题范围一般是不会超出高考考试大纲的。所以,同学们在复习备考时应注重对高考考试大纲中主干知识的复习。

2.注重对材料的解读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中材料所占文字数量比较多,设问一般根据材料设置的。可见,材料在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中的重要性。所以,正确地解读材料,获取其中的有效信息就成了关键。同学们在复习备考时,应注重提高和培养阅读材料的能力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打破原有教材体系,在专题的基础上按通史方式进行复习

上一篇:写无私/帮助/奉献的作文下一篇:方家市初中物理先进教学经验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