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什么是真善美

2024-08-31

生活中什么是真善美(共13篇)

1.生活中什么是真善美 篇一

生活中的真善美

真善美就是真实,善良和美好的意思,说到真善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该知道。

有的人只把什么见义勇为,与歹徒作斗争等惊天动地大事才看作是真善美。其实很多小事常常也能体现真善美。不管这事多么的小,多么的微不足道,但是这在被你帮助过的人心中也是伟大的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从点点滴滴做起。我国古代的孟子曾经在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我相信每一个人都做过一些善良的事情,即使是一件微不足道,不足挂齿的小事。

上周末我和妈妈出去逛街,我兴奋的坐在公交车上,看着窗外转瞬即逝的一栋栋楼房,一棵棵大树。我身旁坐着一个身高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姑娘,梳着一个马尾辫,圆圆的小脸可爱极了。这时车门打开了,一个大姐姐扶着一位老爷爷上了车,这个老爷爷走路摇摇晃晃的,站也站不稳,我想如果不是大姐姐扶着,恐怕他就要摔倒了,我身旁的小女孩看见了,连忙站起来热情的说:“老爷爷,您来坐这里吧。”老爷爷犹豫了一会坐下了,过了一会,这位小女孩下车了,这时我看见这位老爷爷紧锁着眉头,脸上似乎流露出了一副痛苦地表情,然后头上就布满了密密的汗珠,我问老爷爷:“老爷爷您怎么了?”“我没事,谢谢你。”老爷爷对我说。老爷爷痛得连声音都变了调,这也叫没事?我心想。又过了几分钟,我们和老爷爷在同一个地方下了车。我和妈妈紧跟在老爷爷身后,“爸爸”大姐姐说,“您明明有屁股缝了针,不方便坐下,为什么还要坐下去?”那为什么还要坐下去?我半信半疑,这时老爷爷又说了,“你没看出来吗,这位小姑娘是善良的,是美丽的,车上那么多人,如果我拒绝了她,换成你你不觉得尴尬吗?”

他们俩个离我们越来越远,最后只看见了模糊的影子。

真善美不一定要外表美丽,重要的是内心美丽,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只要每个人从心底打开这扇“大门”这就会是一个真善美的世界。

2.读生活中的平凡 悟人性中的真善 篇二

情境之中悟性格。在“冷不丁被小姑娘一撞”的情况下,爱因斯坦抬起头,友好地冲小姑娘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这是被撞者对撞人者道歉。这一情境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爱因斯坦平易、宽容、坦荡的胸怀。文中还描写了爱因斯坦的穿着:“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这一情境又让我们感受到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专注于科研、不拘小节的性格。

言语之中显品质。第二天小姑娘又遇到了那老人。小姑娘说:“我父亲说你是最伟大的爱因斯坦……”“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这让我们体会到了爱因斯坦的谦逊诚恳。爱因斯坦还说:“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但愿你肯教我。”他简直成了一个友善调皮又很乖的老顽童。爱因斯坦说:“呵,小教授,请你再教教我。”进一步体现出这位大科学家的平易近人和童心未泯。“小姑娘手把手地教起了爱因斯坦。”这不是奇谈,而是一段佳话,读来特别深沉有韵味。文中最后一段,小姑娘的母亲在街上遇到了爱因斯坦,她好奇地问:“爱因斯坦教授,我女儿跟您在一起时,你们都谈些啥?”“她教我怎样穿戴,怎么样放东西和布置房间。我呢,什么也帮不了她,只好教她做数学作业。”互教互学,各得其所,乐在其中,就像一对忘年交。这朴实无华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这位伟人的谦逊和真诚。

3.生活中的“真善美”作文 篇三

一次放学的路上,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什么是“真善美”?我绞尽脑汁想这个问题。都想不出来。直到有一天,我突然醒悟。

真,真诚。有一次,我正在读《中华古代文学》这本书时,读到了一个故事: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即将面临着秦国攻击。屈原为楚王出了一个好点子,而楚王并不采纳,还是坚持独打郡城自己反抗。直到有一天,秦国终于将楚国占领了,屈原感到无比绝望,以身殉国。屈原为国为民而死,楚国人民用种种方式追思自己的诗人。

善,善良。一次,我偶然坐公交车,可没想到就出现了电视里才见的`“无人让座”情形。老人步履蹒跚地走上公交车,令人好生怜悯,可又无人让座,令人好生心寒。在座的叔叔阿姨若无其事,我站在他们身边颇为无奈。只见老人颤颤巍巍地走到后面,终于有个孩子起身让座,“奶奶,您坐吧。”他稚嫩的童音回荡在空寂无趣的车厢里,我看到很多人低下了头。

美,美德。美德总在细微处。它体现在你随手捡起垃圾的瞬间;它表现在你简单问候的时刻;它显露在你孝亲敬长的点滴中。

4.生活中的真善美作文 篇四

有一次,我刚放学去等公交,不久,公交马上来了。我一上公交,才发现公交里面像菜市场一样,人山人海,嘟嘟嚷嚷。恰巧,这是刚好是下班的高峰期,在邮政局这一站有好多叔叔阿姨上车来,我心想:等一下是会被挤成肉饼还是肉酱呢?果然,叔叔阿姨们一上车我的脸就被挤扁了,呼吸有点不顺畅。我的左边是一位老奶奶,从她的表情可以看出她也不好受。我的右边是一位有座位坐的阿姨,这时我真想阿姨给老奶奶让坐啊,可我又想到阿姨也要坐呀,何况阿姨看起来很疲倦。这时我清楚的听见车上的广播说:“请给老弱病残让座。”不知阿姨是不是受广播的感染,连忙起身,说:“奶奶,您坐吧!”老奶奶感激的说:“谢谢你,谢谢你。”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5.生活中的真善美作文 篇五

“真”是醉人的春风,轻轻地拂去心灵的微尘;“善”是绵绵的春雨,细细地的浇灌着友爱的花朵;“美”是“真、善”的结晶。人们之所以美,是因为拥有善良的心,人之所以拥有善良,那是因为拥有真诚。

那是一个绵绵细雨的春天,我一只手骑着车,一只手打着伞,走在回家的路上。不知不觉骑到一个下坡路,刚到半坡,突然一辆三轮车从路边闯出来,我赶紧刹车,可是已经太晚了,直接撞了过去,我从自行车上摔下来,脑子一片空白。这时骑三轮车的叔叔并没有跑走,而是将我扶起,带我到路边店门墙的屋檐下,然后又去把我的自行车扶好、停放好。就在他去扶自行车时,店铺的老板闻声而来,他一见这情况,马上扶我进店,让我坐在椅子上,说:“小姑娘,摔着了吧,以后小心点,特别是下雨天,地面多滑啊,你等一下,我给你清洗伤口。”然后拿来一个手帕沾上水,轻轻地帮我擦去伤口上的沙石。这时,骑三轮车的叔叔也进来了,他见这情况又跑出去买创可贴。老板娘走了出来,手里还拿着酒精和药水,她先用酒精给我的伤口消毒,说:“小姑娘,回家后,再让父母给你擦药,不然留下伤疤就不好看了。”她帮我的伤口消完毒,又给我擦上药水。这时,骑三轮车的叔叔也回来了,他帮我小心翼翼的贴上创可贴。一切弄好之后,老板娘说:“小姑娘,让叔叔送你回去吧,自行车先放店里,明天天晴了你再来取。”我点了点头,坐上了叔叔的三轮车。

“真、善、美”其实一直都在我们生活中,然我们从点滴做起。做一个充满爱心,充满正能量和“真、善、美”的人。

6.陈嘉映 什么是良好生活? 篇六

但从20世纪开始—在西方也许是19世纪—这个局面变化非常之大。

我不觉得现在能够脱离开特定的人群来描述一种良好生活。

《价值的理由》5月出版,到8月已是第3次印刷,朋友发短信跟陈嘉映开玩笑:“你的书上畅销榜了,可见中国的文化精英还有一线生机。”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是他应老友徐晓所约,为某杂志撰写的专栏。这是他第一次,也是迄今唯一一次在媒体开设专栏。为每期不能长也不能短的四千字,这位以研究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著称的哲学教授,每天写三到四个小时,写成一篇要用上一个星期。在这个文字快餐化的时代,也算异数。

老友赵越胜读完清样,从这些短章中见出他数十年的殚思竭虑来:“一个时代,一种制度,或见‘不讲理’,但生而为人,却永远离不开‘讲道理’。……嘉映爱‘讲理’,乍看有点儿‘绕’,但读进去便知全是日常道理,只是日常看不见它,哲学来帮忙,……真希望读者不同意他,和他‘讲道理’,讲来道去,就涵养出智慧与自由的心灵。那儿才是我们该待的地方。”

道理不讲不明,但“讲道理”不只是为了“讲”,最后还要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去。在陈嘉映看来,“哲学探究事物之所以如此的道理,尝试贯通这些道理,一开始就不是出于纯粹求知的冲动,而是通过求知领会人生的意义,解答‘什么生活是良好的生活’。”这是他对于“今时今日,哲学何为”的回答。

从来就没有纯粹客观的良好生活

记者:苏格拉底说哲学的核心任务是“认识你自己”,您说哲学始终在追问什么样的生活是良好生活。“认识你自己”跟“良好生活”有什么关系?

陈嘉映:可以从很多角度来理解我们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我应当怎样生活,这是一个提法;我们应当怎样生活,这也是一个提法;还有一个提法:什么生活是良好的生活。这几句话的字面意思显然不完全一样,但又有一种特殊的联系。

“良好生活”不是一个能脱离我而被界定的概念。从来没有一种纯粹客观的良好生活,良好生活总是跟我是个什么人联系在一起。但反过来说,我应当怎样生活也从来不可能跟客观的什么生活是良好的完全分开来,它不能还原为我喜欢怎样生活。在这个意义上它们是连在一起的。

也许把另外一个问题引进来,反而能使这个问题更清楚一点,就是关于文学作品或者艺术作品,我说这个作品很好,是不是等于说我喜欢它。这是在美学中争论得很多的问题。下面的话明显并不矛盾。当我说“我挺喜欢这本书,但不能保证它真是本好书”,我喜欢它和它是好的并不是同义的。但很多情况下,当我说“我喜欢这本书”,我多多少少是在说它好;极端情况下,“我喜欢”和“它好”才会分开,大多数情况下,这两者是连在一起的。我们谈到生活时也一样,“我愿意这样生活”跟“我认为这样生活是好的”会大面积地重合。

记者:如果良好生活脱离不开“我”,那还有没有一般意义上的“良好生活”?

陈嘉映:我觉得这个问题要更复杂一点。在以往的时代,我们比较能够接受一种我们认为的一般性的良好生活,因此生活有主流非主流之分。但从20世纪开始—在西方也许是19世纪—这个局面变化非常之大。我不觉得现在能够脱离开特定的人群来描述一种良好生活。

以前任何主流都是有人反抗的,比较典型的像李贽那种。但他有一个基本想法:我是非主流的,但我是那个真正正确的,我的非主流的东西有朝一日会取而代之,变成主流。比如说梵高,他觉得他那个印象主义是对的,这个对还含有唯一对的意思,就是说虽然你们现在不承认我,我很边缘,但最后我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这个是以前边缘跟主流的关系,我觉得在20世纪—21世纪更明显了—不再有这样的期待。如果他有这样的期待,那他的思想就够古典的。

记者:他想取代的“主流”都未必存在了。

陈嘉映:对,是这个意思。

记者:就您个人而言,有没有一种特定的良好生活?怎样生活您会感到安心?

陈嘉映:这些平常也有感受也会想,一旦作为问题提出来,还是觉得有一点陌生。至少在我这个年龄,通常不太会从整体生活是良好的还是不良好的那个角度去想。更多的可能是:在这件事上我这么做我是对自己满意的,我那么做了我对自己是不满意的;这一段时间我过得挺充实的,那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很成问题,或者生活让人觉得很不舒服。我觉得所有的人大概都是这样。只不过年轻的时候可能会更多地从总体上描述。

记者:充实的感觉还是很重要的?

陈嘉映:那当然特别重要。我觉得充实对描述良好生活来说是一个比较关键的词。

记者:您说,“少年时期,人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成年之后,人的主要任务是做事。尽管我还想成就更高的自我,尽管这是个可嘉的愿望,但我大致就是这个样子了;现在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我愿成为什么,而是就我的所是来做事情。”有没有什么事是您特别看重,一直都割舍不下的?

陈嘉映:那当然有。我那段话很大程度上是经验之谈。你比如说,年轻的时候,像我们那代人,稍微有点志向的首先就会对政治有一点感兴趣,觉得能做点什么。但慢慢地生活道路就给定了,有些事情变得不再可能。你可能仍然很崇敬一些人,比如像曼德拉,你觉得简直太棒了。但是你说,“啊,我努力努力,做曼德拉吧。”这就毫无意义。如果有朋友这么跟我说,他要么就是个骗子,要么就是个傻子。当然,年轻人可以这么说,他就是那样的,因为他还没有在那个意义上开始生活。

一个人割舍不下的,总要围绕着他做的那个东西,总的来说会随着年龄增长变得内在一点,但你看是能看得出来的,我自己回过头来看当然也能看得出来。反正这几十年,你要让我说,那简单说就是做哲学、写东西,这是我放不下的。但是这个放不下也是因为生活中没有出现太重要的事情形成挑战。可以想象出现某种极端状况,平常割舍不下的事情,那时候你觉得这些事情也不重要。你看那些电影,一个人好好在过他的日子,突然他女儿被劫持了,那他一心就是救女儿,没别的更重要的事了;那种事没出现,你可不就干现在这个。

哲学是跟“我”连在一起的心智

记者:在古希腊,哲学的范围比今天宽泛得多;近代以来,在许多领域科学取哲学而代之。时至今日,哲学还能有作为吗?

陈嘉映:从一个角度讲,科学的面已经非常之宽,给哲学留下的范围很小。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科学看起来是铺天盖地,但它能处理的问题是很少的一部分,我们碰到的大多数问题都是个体性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仍然是哲学思考。

Philosophy,我们把它翻译成“哲学”,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可以把它翻译成“学问”。翻译成“哲学”,再加上这些年对这个词的反思、争论,反而使问题变得模糊不清了。实际上你直接就说“学问”好了。这个学问里头有一部分是更狭义的哲学,以前称作“形而上学”。

哲学是更深刻地看。这并不是说,哲学揭示“事物背后的东西”—那是科学的事业。我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维特根斯坦所说的:我们不关心事物背后是什么,事情就摆在那里。这就像看一幅画,我可能是比较深刻地看,你可能是比较肤浅地看,但咱们俩都在看画的“面”,我们谁都没有看到画的背后去。我们不凭借看到画的背后去发现画的本质或深入的东西,它就在这幅画的面上。但我们就是会有不同的看法,而且我们会说,有肤浅的看法,也有深刻的看法。

记者:您所说的学问跟思想有什么分别?

陈嘉映:在这个提问框架中,我可能会说,学问跟思想有一种内在的联系。我们怎么定义学问?一个人知道好多零七八碎的事儿不叫有学问,他还得知道怎么用思想把那些东西串起来才叫有学问。我最爱举的是这个例子:一个中国人,英语特别好,我们当然很佩服他,但我们不认为他有学问。要是他契丹文、希腊文或古汉语特别好,我们会说他有学问。为什么?英语你可以靠大量练习、实践学习,但希腊文你需要有很多知识准备,关于文化、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需要研究、推理,需要更强的反思。从这里你能看出在思想和学问之间有内在联系。

记者:您提到过“去身心智”和“具身心智”的分别,哲学是前者还是后者,它是“客观”的还是跟人的处境、意念息息相关?

陈嘉映:我觉得这两者大致可以界定科学和哲学的区别。这也不是我的界定,伽利略他们就是这么说的。在伽利略那时候哲学是指所有的学问。他说哲学老不进步,就是因为它总跟我连着嘛,跟我连着就达不到客观的真理。他说我们现在要做科学或者说“进步的哲学”,办法就是把研究的东西跟我们自己切割开来,我们把它对象化,变成纯粹的客体。这是“去身心智”。在那之后科学的确进步了。我想哲学永远不可能是“去身心智”的,一定是跟我连在一起的那种心智才叫哲学,要是分开的那就是科学了。这不是一个泛泛的说法,我觉得这是很基本的东西。

记者:我们以哲学方法思考许多根本问题,比如死亡问题,但假如别的领域有一些重大的发展,我们的哲学思考也许会有重大改变,原先的思考很可能丧失意义。比如假设医学发达到一定程度,人可以活200甚至500岁,我们对死亡的看法可能会有非常剧烈的改变。

陈嘉映:你说从哲学的角度或用哲学的方法来思考,什么叫从“哲学的角度”?这话我听着真是觉得挺苦恼的。我到画展上去看一幅画,人家问我从哲学的角度应该怎么看,我哪知道这幅画从哲学的角度应该怎么看!无非就是这些事,你多想点少想点,可能想得多点就是“哲学的角度”?但你举的例子肯定是不太好。以前的人活三十多,现在活八十多,将来活两百多,我们对死亡的思考能有什么区别?我是看不出来。当然要完全假设的话,比如医生发明了让我们长生不老的办法,那不是哲学的思考方法有所不同,而是如果世界剧烈变化,我们对世界的思考肯定就不一样了。

记者:所以,即便思考根本问题的“哲学”,其根基也未必稳固不变,探寻真理的过程更像是一场对话。

陈嘉映:当然。就没有那个稳固的思考的根基。有人说,根本的东西总是一样的。就说那句话吧,“治大国若烹小鲜”,这肯定不意味着当好厨师就能当好总理。你也许会说,他们的技术不一样,“道”是一样的。“道”怎么就一样了?意思无非是说这两个“道”有相通的地方,这“通”就是能对话。

实际上何用再发展,科学发展到了今天,这世界已经变化得够厉害了。世界从来没有稳固过,我们的思考从来都在变化,起点不会一样,结论也不会一样。问题只在于我们的思考,跟过去的思考还能不能有对话。这是问题。

问中国有没有哲学,坐标系就已经偏了

记者:我们常常说,中国有自己的传统思想,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哲学”,中国思想和西方哲学的主要分别是什么?

陈嘉映:说起这话题,我一直有一个想法。我觉得整个坐标系一开头就有一点偏,后头这话怎么都说不好。我的想法其实非常简单,这几大支文明,不管内部有多少差异,大致还是可以说中国文明、印度文明、希腊文明、希伯来文明,本来都有一套比较独立的东西。用今天的词,这么说不会引起太多误解:希伯来文明是信仰的文明,希腊文明是哲学的文明,但后来历史的发展是这样的:首先是希伯来文明和希腊文明有许多交织。基督教本身就是一半希伯来、一半希腊,当然希伯来可能占大头。而原始基督教是保罗传播开来的,可以说希腊语的分量比希伯来语还要大。最后基督教形成一个大宗教,在很大程度上是获益于保罗用希腊语传教;并且基督教主要是在希腊地区开始兴盛起来,而不是在以色列地区。

具体的不去说,这是个事实:这两大支文明在后面的历史中纠缠在一起,形成了西方文明的大格局。等西方文明扩展到了全世界之后,我们用它作范式,来比附其他文明。比如我们现在说宗教包括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佛教甚至道教、萨满教什么的。这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去研究什么叫宗教。但你要是从我们普通的直觉来说,所谓宗教就是基督教。与其问佛教是不是宗教—当然在社会学的意义上另说,还不如问佛教在多大程度上像基督教。否则怎么判断佛教是不是宗教呢?所谓宗教社会学,不过是想模仿科学,好像最后有一个关于宗教的客观的定义。

所以与其问中国有没有哲学,我觉得更切实的问法是,中国从先秦儒学到后来理学-心学这个传统,多大程度上接近于古希腊的思想方法。不是说这个问题就好回答,但至少比问中国有没有哲学要稍微明确一点儿。这问题我们讨论了一百多年,坐标始终不是特别正。比如佛教,很明显有些地方像基督教,但有些地方又非常不像。

记者:中国是不是比印度更不像西方,甚至不适合哲学这种思想方法?

陈嘉映:这就说到相似或不相似了,很自然我们就会下降一个层次来说。中国—我们说“文明”在这儿可能有点大了,就说中国传统思想吧—是更接近于希腊的思想还是希伯来的思想?我觉得可以在这个层次上问。如果再下降一点就更好,就说看看我们在哪些地方跟希腊的思想方法是接近的,在哪些地方不接近。我觉得有些地方就不接近。比如中国的思想传统始终把科学的因素排除在外,“术”一直被放在“道”的外面、下面,而西方思想一直是允许“术”跟“道”互动的。特别突出的就是数学。虽然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看起来,数学是属于入门的科学,但你可以从数学进入形而上学。中国从来没这种想法,数学由下一级的人研究,上一级的人都不研究数学。

7.生活中的真善美作文 篇七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一幢幢高楼鳞次栉比,我们抬头仰望星空的时候会欣赏繁星点点,低头看见柏油马路上却有不和谐的音符,比如说随手乱丢的垃圾。但是现在一切都在改变。郑州街道变得越来越整洁,垃圾桶也分门别类的可以丢弃不同的垃圾,简洁且环保。这是生活中的真善美。

街道上的整洁,和路旁的花朵交相辉映。春天百花争艳姹紫嫣红,我们可以用相机记录生活中的美好,不比采摘,这也是生活中的真善美。

我发现,学校门口按照年级画好了黄色的区域,这样家长接送我们放学的时候,就可以有秩序的等待我们。互相礼让,相互尊重,这也是生活中的真善美。

真善美渗入到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沁入人们的一言一行。和春风一样令人沉醉,和春雨一样滋养万物,和春草一样生机盎然。

8.生活中的真善美作文初三 篇八

三岁那年,我上幼儿园了。入学第一天,我便把心中的疑惑讲给老师听,希望老师能解开这个谜团。老师抚摸着我的头告诉我:“大概妈妈希望你能成为一个真善美的孩子吧!”“什么是真善美?”我仰着渴望的小脸问老师。“孩子,去生活中寻找答案吧!”

一次,老师组织小朋友们玩“揪尾巴”的游戏,我不小心摔了一跤,膝盖跌破了,疼得哇哇大笑。小伙伴见我泪流满面的样子,急忙掏出新买的手绢为我擦拭眼泪,渐渐地,我感觉膝盖处的伤口不那么疼了。原来,真善美就是小伙伴雪中送炭的新手绢啊!

那是一个雨天,我坐公交车去外婆家,车内特别拥挤,简直让人窒息。几站之后,我终于找到了一个位置坐了下来,心里别提有多高兴。突然,我发现前面还有一位老爷爷站着呢,他嘴里喘着粗气,一只手费力地抓着车顶的吊环。我有些不安了,心想:我把座位让出来吧!但是,心里的另一个声音却在嘀咕着:“我刚坐到的座位,怎么能轻易让给别人呢?再说,车上那么多叔叔阿姨都没让,凭什么你让呀?”第一个“我”说话了:“别人不让是他们自私,老师不是经常教育我们要多帮助别人吗?”拿定了主意,我走到那位老爷爷面前:“老爷爷,您来坐我的位置吧!”老爷爷微笑地抚摸着我的头说:“谢谢你,小朋友!”听了老爷爷的赞扬,我心里美滋滋的,原来帮助别人的感觉真好。

9.业余生活决定你是什么人 篇九

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写道:“经过1万小时锻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卓越。”这就是著名的“1万小时定律”。1万小时按照1周5天,每天4小时换算,相当于10年。也有心理学家称,初步掌握一项技能,至少需要学习800小时,换算一下将近1年。每天4个小时一般在下班后晚上8至12点之间,如果抓住这4个小时,就能决定命运的走向。

工作一天8个小时,而下班后自我进修有4个小时,只要我们持之以恒,理想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有一个朋友,她是一名行政人员,梦想是当一名作家。工作之余有时间就会阅读、思考和写作,还会参加各种读书交流会、作家讨论会。慢慢地,她身边的作家朋友多了,他们鼓励她,悉心教导她,并告诉她如何选择合适的刊物发表文章。有一天,她把自己写了半年的一部小说,寄到出版社,竟然出版了,并且大获好评。她的梦想终于实现,而数年的坚持与努力也没有付之东流。

发明抽水马桶的不是机械师而是钟表匠,发明卡拉OK的不是音响工程师而是一个鼓手。还有很多伟大发明都不是由专家发明的,而是由于兴趣才被创造出来的。一个有兴趣的人常常对这个世界抱着好奇与爱,而兴趣也反馈我们良多。曾有这样的感觉吗?当我们真正喜欢做一件事时,我们总是能不觉得枯燥也不求回报,我们愿意为它付出。

小美和小丽念同所大学的外文系,她们学习成绩都很好,并且都通过了英语的专业考试。这4年中,小美听英语广播、背单词、做习题,学习很认真。而小丽总是在看电影,看闲书,甚至必修课成绩也没有小美好。可是临近毕业时,小美不放过每一次应征机会,辛苦了两个月才内定进入一家外商公司;小丽却不费吹灰之力就进了大家梦寐以求的研究机构。小美很纳闷,和小丽长聊了一次才恍然大悟。

原来,小丽当初选择外文系的原因是喜欢看外国小说和电影,大学4年,她看了上千部原声电影、电视剧,不下百本英文原著。开始的时候很费力,但是慢慢就越来越熟练了。因为兴趣,小丽与一位来自美国的老师认识,成了好朋友,在那位老师的指点下,她开始翻译一些特别喜爱的作品,没想到大获好评。在老师和前辈的鼓励下,小丽沉浸在翻译的世界里,临毕业了还笔耕不辍。正好遇到研究机构缺人,特别欣赏小丽的那位前辈果断地推荐了她。

听完小丽的讲述,小美知道自己完全不是小丽的对手。因为自己是为考试而学,而小丽却是因为兴趣而学,不但能寓学于乐,还能学以致用。

香港文化人梁文道说:“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中国的老庄哲学也主张无用之用,如同一棵弯弯曲曲的树,人们觉得它长得不直没有用处,就不砍它,它反而因此得养天年。揉面团要醒面,是一个发酵的过程。人生里多一些无用的时间,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睡到自然醒,阅读、倾听、环游世界,这种随遇而安的生活也是一个发酵的过程。有重要的事情,不妨先把它放在心里,停下匆忙的脚步,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等它发酵,也许再回到这件事情上来的时候,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10.生活中什么是真善美 篇十

摘要:参观完后,爸爸妈妈又和孩子们在动物园的休闲地组织了亲子娱乐活动,他们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讲故事„„广场上空久久回当着他们的歌声与笑声,最后,一曲《感恩的心》结束了今天快乐难忘的活动„„和谐社会人人夸,重庆山美、水美、人更美。十月六日是中秋节,爸爸、妈妈、外公、外婆和我一起前往向往已久的永川野生动物园去游玩,在这里,我亲身体验到生活中的真善美无处不在。

我们乘车来到动物园的广场上,一下车就听见了优美的歌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时候我发现有一群孩子也随着他们的“爸爸妈妈”在等待进园参观。我仔细观察这群孩子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似乎不像是普通的一家人,我起了疑心,便向旁人打听,旁边的叔叔告诉我说:“这些是孤儿院的孩子,今天由市政府征集义务家长来陪他们过中秋节!”哦,我这才恍然大悟。

在广场上,孩子们与他们的爸爸妈妈进行了爱心授旗仪式,随后,我们便一同乘车进入动物园内参观游览。在每一个游览点,我看到每个孩子都专心致志地观察动物们,这时,有的妈妈慈爱地摸着孩子的头,有的妈妈绘声绘色地给孩子讲述动物的各种神话故事,有的还默默地看着孩子,那眼光真是慈祥呀!孩子们一个个兴奋地蹦着、跳着,脸上洋溢着激动,幸福的表情。

参观完后,爸爸妈妈又和孩子们在动物园的休闲地组织了亲子娱乐活动,他们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讲故事„„广场上空久久回当着他们的歌声与笑声,最后,一曲《感恩的心》结束了今天快乐难忘的活动。

11.生活中什么是真善美 篇十一

10204/10212班主题班会

活动主题:明辨是非,正确认识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现象

活动目的:通过本次班会使同学们明白在以后的生活中如何正确的去看待“善”与“丑”

主持人:彭加廷 王立博 活动时间:2011年12月22日星期四 参加人数:10204/10212全体同学

主持人甲: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本来就是一个相对概念,没有绝对的是与非,也没有绝对的善与恶、美与丑,同一事物在一个角度看为是,换个角度就是非。所以这是一个非常灵活而涵盖面太广的问题。把自身的修为做好,不管别人的是非善恶。存一片善心,不辨是非,不怕是非,不管是非,是非自然消失,所谓大智若愚!这样活得轻松!

主持人乙:真者,非假也。真者,为道中之道也。真者,含义有二:一者,为个体,为真我,为原人之初也。他相对独立,永恒存在,天真无邪,灵气十足,无生无死,永恒生物。此真者,是人外在活动的内在动因;二者,为主体,为无数原人的统一整体,为宇宙的至上意识。他绝对独立,永恒存在,全知全能,是万源之源,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宗,它是我们永恒追求的真理。善者,非恶也。善者,原人之初也。善者,他本有心、有觉、有智,意识向上,皈依真理,公而无私,全心全意为主体意识服务,为整体的统一而活动。

主持人甲:在这个世界上,总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真善美和假恶丑,一如蜜蜂和苍蝇共生于美丽的大自然。蜜蜂喜欢在花海中徜徉,苍蝇嗜好在粪丘上流浪,它们各自追求着截然差异的理想和完全不同的目标。

人类——大自然的骄子,一代又一代地生存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做为生命个体,也难免浸染了这种大自然的两面习性和良莠品质,因此才有了人性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甚至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难面前,也不知疲倦地上演着。许多人舍己助人、无私奉献,诠释着真善美;一些人贻害他人、自私自利,宣扬着假恶丑。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人性,因此产生了好人和坏人。好人和坏人,表面上是难以分辨的,可是他们只要付诸言行,立刻把思想和灵魂暴露无贻,真善美和假恶丑同时揭开似乎神秘的面纱,于是好人和坏人立分,仿佛沙去珠现水落石出一般。请看灾难面前,国家领导人奔赴灾区亲临现场指挥抗灾抢险,人民子弟兵奋不顾身争分夺秒地从废墟下抢救同胞的生命,老师用自己的血肉身躯保护自己的学生,全国各族同胞踊跃献血慷慨捐钱„„展现了人性的真善美。

请看灾难面前,一些人趁火打劫,拐卖婴儿,很快落入人民警察的手掌,真正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某北大毕业的范姓语文教师率先逃出教室,根本不顾自己身后的学生,甚至在某论坛里大肆宣扬什么“不能首先牺牲自己、在这种紧要关头,哪怕是自己的母亲,也绝对不会去管”的丑恶论调;轰然倒塌的教学楼四周,巍然屹立的是机关办公大楼以及高级私人住宅,“豆腐渣”工程竟然是为“祖国未来的花朵”准备的„„折射了人性的假恶丑。可是不管怎么样,人类毕竟和蜜蜂苍蝇不同,因为人类是拥有文明充满智慧的,是追求知识渊博道德高尚理想远大的。真善美和假恶丑,两者简直是殊死较量不共戴天。真善美总归是要排斥甚至消灭干净假恶丑的,这是宇宙永恒不变的真理!

主持人乙:下面请同学们听一段故事

这是一个讲述天上和人间的故事,说明了人世间所存在真善美和假恶丑。它告诉我们:真善美的人永远受到人们的敬爱;而假恶丑的人则被人们仇视。而改邪归正的人则被人们赞扬。故事是一个小村庄的灾难引起的,结局自然是完美的。

从前,有一个滨海村庄,树木枝叶繁茂;花朵争奇斗艳;人们男耕女织。一派和平的景象。

可是有一天,潮水刚刚涨起来,大地开始震动起来,海水也冒出小泡泡来,大地越震动越厉害,海水开始咆哮,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吓得尖叫着跑出屋子,结果就死了好多人。这种灾难每过一个月就会发生一次。

村庄的村长每天都在村庄的圣地里对天祈祷:“上帝啊,救救我的村民们吧!我愿意用我的生命去交换!”这样日复一日,上帝终于被感动了。一天夜里,上帝在梦中告诉村长:“当你醒来的时候,拿着你床头的魔法杖在你们村里最高的山上指着前方转一圈,一切就都会恢复原状的,不过你要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当一切如初时,请你到圣地里,接受生命的灭亡!”

第二天早上,村长一觉醒来,发现床头果然有一把魔法杖,欣喜若狂,也不管自己的死活,拿起魔法杖就向村庄里最高的山走去。

„„

终于,整个山庄又像以前一样鸟语花香了。可是这时,村长却不愿意去圣地里受死,就找了一个和自己长得非常像的人去圣地领死,以为这样就可以摆脱一切了,他却不知道,本来上帝是想让他上天做神仙的,先测测他的欲望,没想到,村长竟做出这种事了,这一举动触怒了上帝,他要让全村人都付出代价。

善神维纳斯不忍心看到人类受到灾难,就悄悄托梦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村里的每一个人,大家都收拾了一下东西逃走了。可这一切都躲不过梦神的眼睛,梦神把维纳斯所做的报告给了上帝希望得到上帝的宠爱,上帝得知维纳斯做的事后大怒,把维纳斯关进天牢,并奖赏了梦神。维纳斯在天牢里受尽折磨,痛苦极了。

丘比特看到这一切,替维纳斯感到难过,他要求晋见上帝,说:“你若放了维纳斯,我可以让人世间一百年都没有爱!”上帝听后,想了想说:“好吧!”于是,他放出维纳斯,警告她:“这回是丘比特救了你,你应该好好感谢他。不过,你如果再敢这样做,非杀了你不可!” 维纳斯出牢后,觉得不对劲儿,就去问丘比特,丘比特无奈之下说出了真相。维纳斯一听,大惊:人世间若没有爱,只有恨,那可怎么得了!她咬着嘴唇去找上帝——她宁愿受苦也不能让人类遭受如此磨难。上帝听完维纳斯的要求后,怒气冲冲地说:“你这不知好歹的家伙,来人啊,拉进天牢!”

那个村庄的人们知道后,都谴责村长,把他送到上帝那里,并请求上帝放了维纳斯,上帝面无表情道:“现在做什么都晚了!”说完,一转头就要走,可是,他刚扭过头,心脏一阵巨痛,倒在了地上。众神一时慌了手脚,亏得人里有个神医,他把了把上帝的脉,摇摇头,叹了口气说:“准备后事吧„„”。

不久后,新上帝即位天下大赦,维纳斯也被放了出来,人们今天这个去送点牛奶,明天那个做些糕点,不过多长时间,维纳斯就痊愈了,她感激地看着乡亲,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至于那个村长,则被村民逐出村子,受到世人的歧视。梦神呢?也在丘比主持人甲: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你是不是更明白我们应该怎么做了呢?是的,我们应该从现在始,以真善美为荣,以假恶丑为耻,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勉励自己,每个方面都做到最好。从现在开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下面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善恶美丑的看法(同学们积极讨论并发言)特的熏陶和指导下思想高尚起来,传为一时佳话。主持人:同学们,真善美和假恶丑,既是一对天敌,也是一对孪生兄弟,当你追求真善美时,意味着世间存在着假恶丑,当你宣扬某一物、某一人为真善美时,意味着另一物、另一人为假恶丑。否则没有参照,何来定义? 零源学说认为:社会、人类无须刻意求真,也不可闭眼作假;无须刻意向善,也不可堕落作恶;无须刻意唯美,亦不可故意效丑;唯有求零,尽达零源。零是世间之本法,零源是法之动力。若真假都向零靠拢,善恶都向零贴近,美丑都向零倾斜,则零源不断,天平少动,社会安宁,人类和平。当真善美、假恶丑都接近于零时,则失一分真不失真,多一分假不为假;去一分善不缺善,增一分恶不显恶;添一分美不为美,露一分丑不觉丑。所以作为中职生的我们就更应该正确的去判断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12.究竟什么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篇十二

半兽人、矮人、精灵族、食人妖,还有凶狠的座狼,壮丽的山川……影片展示给我们的是史诗一样瑰丽的想象。我特别喜欢霍比特人比尔博居住的山洞,那是一种类似于东方窑洞的存在,有干净的地板,有久藏的红酒,有温暖的壁炉;山洞外,是满眼山中田园风光。相对于现代人的劳碌,或许我们可以思考一下,究竟什么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而霍比特人比尔博最开始应该也是满足于这样的生活。他并不想和十三个矮人签订契约,加入他们艰苦的征途。但最后,这样一个快乐、没有什么远大抱负的霍比特人,在一个充满阳光的早晨,终于决心要去寻找外边的世界。于是,各类故事,各类想象,及至比尔博后来无意中得到了那枚造型简单的金戒指,《指环王》的故事由此生发。

看这类电影,中国观众看什么?

看西方的文化。这类电影完全不同于中国的风格,思维也迥异。如果说东方的文化是一幅淡墨水粉画,那么西方的文化就是浓墨重彩的油画,这种差别也包括了东西方想象力的差别。类似于座狼、半兽人、精灵族、矮人族,这都是典型的西方想象;到了东方这里,可能就是类似于《西游记》里的东西。

看电影特效。往往,电影特效是这类影片最大的看点。《霍比特人》的特效和《指环王》相似,种种瑰丽的画面,都会让国产电影望尘莫及。在这方面,这两年国产电影有赶上来的趋势,你比如说正在热映的《西游降魔篇》特效也很好,但是比起《霍比特人》来说,还是有点小巫见大巫的意思。

看服饰。由于太直观了,角色服饰成了容易忽略的东西。但是在《霍比特人》里,留心的话,你会发现那些角色服饰,也都很讲究,一个个都是精心设计,有点地中海风情,有点《加勒比海盗》风格,粗粗的线条,硬朗的造型,浓重的天然色,看上去也蛮赏心悦目。

看那种系列大片特有的吸引力。老外拍大片有拍连续剧的习俗,《哈利波特》系列,《变形金刚》系列,《速度与激情》系列,《加勒比海盗》系列,耳熟能详的就有很多;这些系列能拍下去并且几乎每部都会大量“吸金”的本身,就说明了这类电影的魅力。《霍比特人》计划会拍三部曲,这次的《霍比特人:意外之旅》只是第一部而已。

如果说不足,我就觉得这部电影从头到尾都缺少一个绝对高潮的出现。导演的本意应该是把最后矮人族和半兽人的一战当做高潮来处理,但是一个是时间太短,另一个是场面也欠缺点火候,顶多就是个小高潮而已,少了点那种荡气回肠的感觉。但这一点,可能恰恰是致命的,使整部电影看下来,多了点温吞水的感觉,更像是《霍比特人》第二部的一种铺垫和序曲,削弱了电影的整体分量。

13.什么是生活作文 篇十三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什么是生活作文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什么是生活作文 篇1

“老桓公”敲了敲墙角的砖头,对“小奚郎”说到:“我得晚点回去,虽然年就快到了,不过这夜晚的感觉比寒冷的天气更让我难受。”

“可是,先生,你的夫人正在在家里等你。我想她会希望你早点的回去。”

“不,你错了,孩子,那些待在家里的女人总认为外面和家里是一样的,可你看,屋子里的冰可不会自己爬到你的鞋面上。”老桓公接着用脚面蹭了蹭墙角。“还得再等会,孩子;你也得学会再等一会,不然生活总会让你摸不着头脑。”

小奚郎抬头看着天空,这么晚了,不会再有人到这个破旧的角落里剪头发了,他已经跟老桓公学了好一阵子,虽然他从没见过老桓公剪出第二种发型,不过老桓公已经是镇子里最好的理发师傅了。

“先生,我想不会有人来了。”

“是的,小奚郎,不过我们不必急着回去,也许在我们看不到的灯光下,正有人往这里赶,或许我因此可以少和家里的女人们斗上几句嘴。”

“是的,先生,可生活会一直这样吗?”

“不,小奚郎,至少我像你这么年轻的时候,可不是这样,那个时候,我像你一样,待在你现在待的这个位置,我还会幻想着无尽的事。”

“先生,可我现在就像你说的这样。我脑袋里有很多很多的事。”

“我的孩子,希望你不会忘了你现在想象的东西,而变得和我一样。”老桓公很少这样称呼小奚郎,他把抽了一半的烟斗给了小奚郎,让小奚郎也尝一口烟的味道。小奚郎呛了几声,显然他不明白,老桓公为什么让他抽烟斗,“孩子,也许生活就像这烟斗里的烟一样。”老桓公接过烟斗,继续从鼻孔里飞出白色的烟雾,可能在晚上,看的不清,但他的话,小奚郎每一句都听的很清晰。

“生活,也许就像这烟斗里的烟一样。”当月亮不在希望任何人和它分享夜色时,老桓公回去了。小奚郎留了下来,一个人看着这个只有2块沾满油渍的围布,还有几把破剪刀的街角。这些东西丢了,或许老桓公不会太伤心,但是如果丢了这个地方,我想这对于老桓公就是天大的事情了,因为老桓公的日子每天都在这里。

“生活,就像烟斗里的烟一样吗?”小奚郎没想明白老桓公为什么这么说,他把那两块满是油渍的围布也披在了自己的身上,至少这样让他会觉得更暖和一点;墙角的风,就像在数书的页码,一遍一遍的抬起小奚郎单薄的铺垫。

夜晚很快就过去了,早上的时候,老桓公像往常一样过来了,他从不早到,也不晚到,这个习惯就像他每天都要在墙角上磨他的剪刀一样。就快到新年了,明天起所有的人都会呆在家里过一个长长的节日。

“小奚郎,今天你可以尝试下给客人理发了,毕竟你也在这里有一段时间了。”

“感谢你,先生,我正好可以问下客人,生活是否就像烟斗里的烟一样。”小奚郎回答到,从昨天晚上开始,他就一直在琢磨着这个问题。

“你可以问问客人,生活是否就像我烟斗里的烟一样,不过我相信,他们会给你一样的答案。”

街道的人们又多了起来,小奚郎想仔细的观察下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人们总是很快的从老桓公的理发摊前过去。“看不出他们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小奚郎说道,不过他发现一个让他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昨天一个肮脏的客人在马路上留下的脚印还在那里,那些走在马路上的人们总能准确的找到它,然后留下和它一模一样的脚印。

“对了,小奚郎,你看那些路边的妇人们,他们一定又在讨论和昨天一样的问题。”

“是的,先生,‘杜侯爷家的猫生了一只像狗一样的仔’已经被她们在小镇里说了上百遍了,我想没有人还会不知道这件事情。可是,那会是只狗仔吗?先生。”

“小奚郎,别听那些女人的蠢话,她们总是说着漫无边际的话,似乎她们得靠这些活下去。”

“不过先生,我听说,这件事是侯爷家的管家先生传出来的,我相信,他那样高贵的人总不会说错的。”

“快站好,小奚郎,你得像个师傅一样。”一个客人走了过来,小奚郎拿着剪刀的手有点发抖。

“是的,先生,我会做的好的。”

小奚郎认真的帮客人剪起了头发,看老桓公剪的多了,小奚郎也能顺利的剪头发了。

“错了,小奚郎,你不能这样剪头发,你得往上面收一点。”

“是的,先生。”

“小奚郎,你得把这里留出来,不然是错的。”

“是的,先生”

“小奚郎,你得帮客人把发髻留的和来的时候一样长。”

“是的,先生。”

“是的,先生。”

“是的,先生。”

…………

“看小奚郎,客人满意的走了。对了,今天是我最后一天来这了,这里以后就是你的了;我特意请刚刚的客人来让你理一次头发,如果他满意的话,你就不会有问题了,因为这个镇子里面的人都和他到一个地方理发。”

“对了,小奚郎,我把我的烟斗也留给你,这样你无聊的时候,可以抽上两口。”

傍晚的时候,老桓公先生走了,回家过年了,他不会再来了,过完年也不会回来了,他把他的地方给了小奚郎,包括他的烟斗。

小奚郎看着老桓公先生的烟斗,还有那两块从没有洗过的围布,想起白天自己剪出和老桓公先生一模一样的头发。他似乎知道生活是什么了。

夜晚又到了,小奚郎第一次自己拿起老桓公的烟斗,抽了一口。“生活,也许就像烟斗里的烟一样。”小奚郎说道。

他开始闭着眼睛抽了起来,突然天空升起无数的烟花,鞭炮声阵阵的传来了,人们开始欢度新年,新年的烟花可壮观啊!

一点火花从天空落到了油腻的围布上,围布着起火来,在小奚郎面前拼命的烧着。“生活和这烟没有关系!”小奚郎扔下烟斗,他开心的看着这跳跃的火苗,自己的心也跟着在跳跃,他兴奋的跳着,影子和火焰融在了一起。“生活,该像火苗一样。”他转过身,捡起自己所有的铺垫都扔到了火苗里,把老桓公给他的一切都扔到了火苗里。

在人们的欢闹声中,小奚郎离开了这个小镇,像老桓公一样,过完年后,也不会再回来……

什么是生活作文 篇2

总是在问自己,生活是什么,但总是没有答案,我不能说生活是什么,我只能说生活像什么。

六月的季节,就像六月的故事,总是带着青涩的味道,读起来太过青春,之前的自己,对这种味道太过熟悉,熟悉到已经感觉不到它的存在,顺着生活的影子,走过了懵懂的季节,才发现曾经熟悉味道,如今只剩下回味。生活就像一阵风,一阵不大不小的风,吹着吹着它好像就停了,等着等着,好像又在继续了。

去年大学毕业,看着校园的一切,内心满是分别的离愁,曾经陌生的城市,陌生的校园,在陪伴了自己几个春秋之后,又要离开了,自己还不曾熟悉,感觉一切好像还在昨天。大学几年,这座城,这条路对自己的影响很大,让自己重新认识了生活。还记得离开的学校的那一天。

那也是六月的一天,清晨的序曲,在校园的每个小道上流淌,轻轻地,缓缓地,没多久,喧闹的`脚步声传进了自己耳朵中,自己想到今天又迟了,匆忙翻起来,洗漱后,报上要复习的书籍,便往外赶,虽然时间比较紧,但是还是要求楼下买份早餐,很多年后,我还依稀记得楼下那份早餐的味道,辣辣的,酸酸的,伴着油浆,每次都能在嘴角溢出来,如果那天没带纸,倒也是颇为尴尬的一件事。一边往嘴里塞,一边往操场赶,生怕去晚了,操场上就会没有了自己的位置,好在自己来的并不是特别晚,至少能在人群中看到绿色的草地,捧着本书,迈着坚定地步子,一步一步向前,然后一步步退后。书一页一页的翻过,阳光已经洒满了整个操场,和所有人一样,自己拿起书,再往图书馆赶去,每次都是跑着,但还是有很多次自己要找很久,才会找到一个位子,一旦坐下来,那就是一整天,我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多久,好像整个六月,就是这样过来的。

毕业没多久,便开始找工作,总感觉每天都很忙,顾不上吃饭,顾不上上网,除了学习,应聘好像生活的色彩只剩下灰白的等待,我不知道灰白的等待要持续多久,但是我相信这样的等待不会太久。在接到面试通知的时候,有种说不出的喜悦,我开心地告诉了家人,要知道在这之前,这一切只有自己的知晓,或许有时候,有些事,有些人,重要我们自己去面对,去经历。面试的时候,确实很紧张,如果面试不成功,这么久以来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所以整个过程中我都很谨慎,在面试完之后,碰到一个没有面试成功的伙伴,本来想安慰一下。但还没有等自己开口,自己便发现他丝毫没有受到面试不成功给自己带来的烦恼,他说这样的结果,对他来说并不是最为重要的,或许这一次他没有如愿以偿,但是他相信,这样的过程这样的经历,在以后的道路上他会做的更好,他笑着跟自己道别,想想他说的话,我顿时明白,生活就像是应聘,没有绝对的失败者,也没有绝对的胜利者,我们都是生活的缩影,每个人的选择不同,生活自然也是不同的。

现在,好享生活又开始了重复,每天清晨,起床,洗漱,早餐,然后开着车去上班,忙碌一天之后,又开着车,回来,晚饭,休息,偶尔去外面转转,我再问自己,这样的生活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但每次除了沉默,好像在没有其它的方式了。其实每天的工作比较简单,也许是做久了,很熟悉,没有新鲜感,便也没有了动力。前两天,自己翻看了一本叫“生活与态度”的一本书,书的内容不是特别的出彩,更像是一个很久很久的故事,可是自己愿意去听,愿意在听完之后作一改变。书中写到“生活其实很简单,简单到你会忽略它的存在,你总是再问生活是什么,但请静下心来想想,有你才会有生活,没有你生活只属于别人,我们总是抱怨,但生活没有抱怨,没有寂寞,没有忍耐,这样的生活不是生活,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所以当生活累了,寂寞了,换一种方式,换一种心情,也许就是另一种生活。

生活是什么,我不知道生活是什么,我只能说生活像什么,像风,像雾,更像梦……。

什么是生活作文 篇3

对于14岁的我,生活这个词对我来说比较青涩,但是那次的考试,让我顿时明白了,什么是生活?

刚刚升入初中的我,感到十分害怕,因为我不理解初中的生活为什么这么累,为什么我们的家长只在乎分数,却不在乎孩子的成长,这次月考我考的十分差,很不理想,相信有很多同学也和我有一样的感觉,每到空余时间,我都会思考生活是什么,是平淡的还是有悲有喜有快有了的,我还算是一个懂生活的男生,对我来说生活是,被生下来就要好好活,到了初中有很多课都上不了,每天都是学一本书,这可以让孩子快乐吗,也许你们会说我很贪玩,没错我就是这样,如果我长大有孩子了,我会让他每天活的开开心心,然后再谈学习的事情,我会让他明白开心最重要,我会让我的孩子,教育他的孩子,让这种美德,一代一代传承,再我的心里学习不是那么重要,只要开心,每天活的快快乐乐,让他们知道我也可以活的潇洒,我曾有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和朋友在一起,每天可以开心潇洒,我是一个不太爱交朋友的人,我每天只能拿黑暗当我唯一的朋友,但是这是生活吗,这不是生活。

我们要做一个会懂得生活的人,这样才会让你的生活变的美好。

什么是生活作文 篇4

记得同事跟我说,一个人住真的很惨,病了在床上喝水吃药就算爬也要爬过去,或者在屋里一不小心摔跤死了都没人知道。虽然很夸张,却不无道理,一个人搬了多次家,组装,拆卸了多少次家具,生病时痛到独自在医院落泪,屋里永远不缺少药箱,因为不想病死在屋里都没人知道…

晚上跑步,一个人戴着耳机。街道也没多少人,路灯昏暗。然后看到前面两个男的蹲在路边,吓得我一身冷汗,装作和人打电话的样子,反方向跑回去了。一个人是有多可怜,跑个步都没有安全感。

玩手机玩得头晕,在房间里拉上窗帘呆上一天,没有人聊天,没有人约出去玩。就一个人蜷缩在床上,浑浑噩噩。屏幕翻来覆去,却不知道要干什么。连玩个游戏,都永远是单击

生日那天自己高高兴兴买了一个蛋糕,学着电视剧里面那样,往自己肩膀和脸上抹,吃着用手抓过剩下的半边蛋糕,吃着吃着自己却哭了。

什么是生活作文 篇5

时间溜得好快,像泥鳅一样。

这些天,抬眼间一天又将要逝去,而我,仍是心空空,脑袋却是麻木的。叹:光阴似箭!

面对工作,感觉与它的距离越想靠近越是拉远。当吃力完成任务后,晕头转向的那一刻真的想要死去。然,这样的念头,仅是一种对难以承受的压力的极端宣泄罢了。毕竟,舍不得这个不如人意却仍是美好的世界,还有那些爱我的和我爱的人。

你不适合这份工作。那夜,朋友再次说了那个已说了不下数次的结论。很早以前,他便说我是个右脑发达的人,偏偏却是与这样的工作打交道。我想,除了苦笑以外,不能再作出任何表情。有时候想,花费了长达九年的时间与精力究竟为的是什么?很累了,真的很累。只是,当初顺从的选择了这个行业以后,已经再也没有退后的余地。因为生活,更因为身边的亲人。也许每一位子女都会这样的吧,再苦再累也好,只要能让身边的亲人宽心便可。

换个工作环境吧。那夜,凌晨一点三十分以后与朋友聊电话时朋友劝慰。我很想,我真的很想啊。然,仍是违心的说着再等等,等考上助师。四年里,已数不清喊了多少次要转换环境,可,心里很明白,自己的暂时解脱将会是亲人无休止的无眠。做人,不能太自私。

仍清晰的记起初出茅庐的第一位工作。那份虽与现在是同一行业的工作,却是与理想中的相距甚远。三个月后,累了,倦了,想要走了。观望不到前景的单位,偏离自己理想的航道,倘若再继续留下去,真的不知道何时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或许,只会继续沉沦。离开以后,是说不出的轻松。同时,也发誓再也不会回头,不会再对那里有任何的留恋。即使背后受尽了指责,即使流失了太多的泪水,也无悔。

生活是什么?有时候真的说不清楚,一个很模糊的概念,每个人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便有不一样的诠释。我只知道,活着便应该活得精彩,可以平凡,可以平淡,也可以平庸,却绝不能无知。太多的无知,也许负累的不仅止是自己一人。认识这样一个女子,这些年来背负的是太沉重的包袱,想要卸下,却绝不可卸下,也无力卸下。在她很小的时候便要承受太多的不应该由她来承受的压力,长大后不仅要继续照顾仍在就读的弟妹,还要想尽千方百计去偿还那些垒高的却不应该属于她的债务。那次她告诉我他弟哭说很累了,是心累,她也跟着哭。而我,心里也跟着流泪。为她的酸,为她的苦。

每次与她单独相处的时候,总会聊及一些心酸事迹。当聊及那别人口中的所谓的父债子还的时候,我无言。那一刻,我不知道该要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很多时候真的想不通,为何上一代犯下的错误就一定认为要作为子女的后代来负担。明知错了,害苦了一家人,依然我行我素,挡不住便逃,而且一逃便是好几年。我想,如果是作为我的父亲,我会狠狠甩他两巴掌,然后各走各的路。不是我狠心要丢弃他,而是他的死性不改让我不值得。自己种下的苦果,为何要让后代去承担。天下的父母都是最疼爱自己的子女的,而我的父母却丢下自己的儿女。这是她今天对我说的一句话,到现在依然深刻。

有时候,生活就像一块翘翘板,一下子可以蹦得很高,也可以跌到很痛。记起朋友形容人生是一张凳子,拥有亲情、爱情、友情等等。或许现在的我们所拥有的并不齐全,但只要拥有着,便是一种莫大的幸福。那是任何丰厚的物质都不可代替的。

我要许愿,为自己也为她。愿自己能在坚持中雄起,也愿她尽早摆脱痛楚,早日享受应该属于她的幸福。

什么是生活作文 篇6

那是在元旦三天假期中的一件事。我们全家一起到街上去买新衣服。在街上逛了一天,我们三个人都已经精疲力尽了。

我们三人一人拎着一大包衣服,好不容易才挤上公交车。还好有位子,我们马上坐了下来。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啊!坐着的感觉正好!不用拎着大大的包满街走,这一天把我累的可真够呛。舒服,坐着真的舒服。”“石头坪站到了!”公交车的喇叭发出悦耳的声音。随着公交车的停下,从车前门上来了一位老大爷。他左瞧瞧,右看看没位子了,便在车子的过道里站牢了。我想马上起来给老爷爷让座,可觉得实在是太累了,而且边上不是还有小朋友吗?他们也好让让的啊。我脑子里正在让与不让斗争着时,只听到一声清脆的声音:“来,老大爷,坐我的位子吧。”我抬起头看见一位姑娘正扶着老爷爷坐到他的位子上。我的脸顿时烧了起来,像嵌了一块块刚烧好的铁一般。心里似乎还有一个小精灵在骂“哼,一个少先队员,还是个班干部,为什么不会让个座呢?”我羞愧极了,真想躲到没人的角落里去。坐在一旁的妈妈看出我有点不对,便问:“怎么了?儿子?”“没事。”我应到。我向老爷爷望去,那位姑娘和他攀谈的很投机呢。我的心里更难过了。到家附近的车站了,走下车看着那辆公交车渐渐远去,我心里数落着自己的种种不是…………。回到家之后,因为这件事我一整天都闷闷不乐。

上一篇:幸福一直都在作文下一篇:数学一年级下册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