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走有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

2024-08-13

统筹城乡发展,走有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共6篇)

1.统筹城乡发展,走有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 篇一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步伐

发布时间:2005-03-31部门 :嘉兴市环保局 字号:[ 大 中 小 ]

在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嘉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地提出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决策:以城带乡,以乡补城,城乡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共享现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市委、市政府的这一决策不仅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嘉兴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加快嘉兴城乡文明互相融合的需要

在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的工作中,还必须看到,它是在我们以往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上,在更广泛的领域内赋予其更新的内涵,提出更高的、可以达到的目标。因此,充分地、客观地、科学地估价目前我们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的基础,全面地认识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长处和短处,将有利于我们突出工作重点、克服无的放矢。

一、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的内涵及意义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和部门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如何认识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如何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对城乡一体化建设形成共识,把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的工作做好,这不仅是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最后能否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量化指标。

(一)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的内涵

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是从协调我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关系,全面推进我市社会经济发展这个层面上提出来的。其核心是确立生态优势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城乡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等各项工作中的导向作用,以推动我市现代化建设各项目标的实现。

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就是将经济、社会与生态作为一个整体的复合系统来考虑,把城乡生态一体化作为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最为重要的方面,努力打破经济与生态对峙的旧观念,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发展道路,彻底改变疏于和忽视农村环境保护的倾向,按照建设生态城市的要求将城市化地区与农村化地区的生态环境统一纳入到一个大系统中来规划、发展。根据嘉兴的城市性质和定位、规模,原有绿地基础、气候、地理等客观因素,综合考虑生态功能区布局,建立协调的城市、乡镇与自然环境的生态环境体系。

(二)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的意义

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是一种现代条件下城乡生态环境高度融合、互补、互动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是城乡经济、社会走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和可

持续发展并与自然生态环境高度和谐统一的必经之路;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实践“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必然选择。

生态环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长期以量的扩张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压力不断加大。统筹城乡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已越来越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对加快我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实现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通过强化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建设,高度重视对城乡污染源的控制。特别是加快水污染防治的进程,净化城乡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消除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的城乡生态环境制约因素。二是通过促进城乡经济结构、产业布局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努力发展生态农业及其产业链的延伸,提升产业层次,增强经济的发展潜力,使我市的经济运行内在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三是通过使传统的城乡污染梯度转移型向城乡生态环境互动互补型转化,使农村化地区的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发展的独立过程,也包括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治理和污染控制,更包含了经济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协调的社会进步。四是通过高度重视农村化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使城乡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政策、措施得到有机统一,强化农村生态环境对城市发展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使之成为调节城乡生态的平衡领域。五是通过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使人们树立正确的经济、社会发展观,充分认识城乡生态环境的融合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发展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和理念,这点非常重要。

二、近年来我市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工作的情况

从上世纪末的“98治太”以来,我市的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和建设等各项基础性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在工业、生活和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方面,还是在环境综合整治、生态保护和恢复、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

(一)生态县(市)示范区和生态村镇建设取得初步成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工作,在提出建设“生态嘉兴”之前,我市所辖的五个县(市)均被列入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的平湖、海宁、桐乡相继完成了创建工作,在经省环保局组织的预验收的基础上,国家环保总局于2003年11月上旬对这三个市的生态示范区建设进行了的验收。验收组认为:平湖、海宁、桐乡三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各级党委、政府领导重视,氛围浓厚,特色明显,成效显著,符合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各项要求。对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借鉴意义。在生态示范镇的建设方面,秀城区余新镇的省级生态示范镇建设于11月通过市级验收,并已通过省环保局的核验。平湖市新仓镇、海宁市周王庙镇和秀洲区洪合镇的生态镇建设规划已通过论证,其余乡镇的规划正在编制或准备中。有些生态镇建设进度较快的镇还在积极进行 “全国环境优美小城镇”的创建。另外,我市还有7个村通过了生态示范村验收。

在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同时,我市及所辖各县(市)相继又开始了生态县(市)的建设工作。

(二)与《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紧密衔接,编制《嘉兴生态市建设规划》

全省生态省建设动员大会以后,市政府责成由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会同市环境保护局等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嘉兴生态市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充分考虑《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嘉兴市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完成了《规划》编制,并于今年3月通过了市政府和省生态办联合组织的专家论证,2004年4月由市政府印发各县(市、区)政府、市各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规划》在全面、客观分析我市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和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市生态建设工作中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不足,进而强调了我市开展生态建设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我市生态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分阶段建设步骤。整个《规划》将全市区域依生态功能划分为3类生态功能区。根据不同生态特点谋划生态建设未来,重点启动建设生态产业、生态旅游、清洁能源、生态水系、生态林及绿色通道、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化建设七大保障工程。同时,着手构建“五大体系”:即倡导循环经济,着力推进经济结构合理的生态经济体系。加强环境治理,着力推进舒适优美的生态环境体系。注重资源保护,着力推进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抓住关键环节,着力推进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体系。着眼以人为本,着力推进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通过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科技手段以及加强合作与交流,切实保障生态市建设。力求经过20年的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生态结构合理、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安全可靠、生态文化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浓郁江南水乡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市。

(三)生态市建设工作全面启动

全省“生态省”建设动员大会后,根据省委、省政府建设“生态浙江”的工作部署,我市结合实际情况,将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的目标任务与生态市建设的目标任务相融合,确定了近期生态市建设的各项主要工作任务。一是建立健全领导机构,以切实加强对生态市建设的组织领导。为加强对生态市建设工作的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黄坤明书记为组长,陈德荣市长为常务副组长,市委常委、秘书长蒋唯民、副市长沈雪康为副组长和市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嘉兴市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加强对生态建设工作的领导。二是于2004年4月27日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生态市建设动员大会,部署生态市建设的各项任务,努力动员全社会力量,全力打造“生态嘉兴”。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坤明同志作了题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全力打造“生态嘉兴”》的动员报告。陈德荣市长要求在推进生态市建设中,必须根据实际,突出重点,攻破难点,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把生态市建设工作稳步推向深入。会上陈德荣市长代表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各县(市、区)2003-2007年及2004市、县(市、区)长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书》和《各县(市、区)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2004实施计划》。三是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生态市建设情况的报告,并作出了关于建设生态市的决定,决定号召全

面实施《嘉兴生态市建设规划》,力争到2020年把嘉兴建设成为生态结构合理、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安全可靠、生态文化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市。四是已由市政府行文下达了市级各部门《2003-2007及2004嘉兴生态市建设目标任务责任分解计划》,明确了各部门在生态市建设工作中的职责。市生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嘉兴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和《嘉兴生态市建设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每年对各县(市、区)的生态建设目标责任制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五是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均已专门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生态建设工作,并成立了生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全市五个县(市)均已完成生态县(市)建设规划的编制和专家论证,嘉善县、平湖市、海盐县和海宁市的人大都作出了关于建设生态县(市)的决议。

(四)工业企业的长效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通过“98”治太、“一控双达标”等专项行动和落实工业企业长效管理措施及关停“十五小”、限期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工艺技术和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等工作,我市的工业污染源基本实现了达标排放,结构性的污染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显著削减,实现了总量控制目标,使我市水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局部区域有所改善。一是加快了嘉兴产业带规划编制,调整产业结构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层次和产品档次,提高工业废物等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污染综合治理。在加快我市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生产力布局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加强对重点污染行业和重点污染企业的调整及治理,从源头上防治污染。二是加强工业区建设,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向工业区集中。改善了工业区的环境质量。不但从源头上严格控制了污染,而且加快了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三是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在促进企业生产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全市有近50家企业开展“绿色企业”创建、“清洁生产”审计和“绿色产品”认证为一体的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化建设。四是加大环保监控力度,在水重点污染源安装在线监控装置,对污染源实施24小时监控,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包含市级、五个县级控制中心和企业的三级在线监测网。2003年在继续扩大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网覆盖面的同时开拓了废气在线监测新领域,目前已完成2家烟气在线监测试点。

(五)城镇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覆盖面进一步增加

一是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取得显著进展。截止目前,全市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含管网)已完成投资二十多亿元,污水处理能力达到52万吨/日。大部分乡镇和工业区的污水处理工程是采用市场化融资、专业化管理模式。为进一步加快污水入网进度,市政府已下发《关于切实抓好污水入网工作的通知》等文件,采取各项具体措施,努力使具备入网条件的企业全部入网,以促使具备入网条件的单位尽早按标准入网,充分发挥嘉兴市污水处理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改善我市的水环境质量,早日建成“生态嘉兴”。二是日处理500吨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一期工程建设已于2003年6月投入运行,日处理200吨生活垃圾的二期工程也于2004年8月开始试运行。现每天可处理垃圾600吨,使我市及平湖、海盐城关镇及乍浦镇的生活垃圾得到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三是以工业区集中供热设施建设为重点,拆除分散的小锅炉,在提高热效率的同时减少了污染物排放,使集中供热、供气有

了较大的发展,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六)生态农业的建设得到稳步推进

在生态市建设工作中,各级农业部门以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绿色农业和高效农业、进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加快平原绿化等为主要任务,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结合生态村建设在全省率先探索出利用畜禽养殖业粪便制造有机肥、养蚯蚓、建造沼气池等新措施,形成了生态和经济的互动和良性循环,既解决了污染又节约了能源,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使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流失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一是推广农作物秸秆还田,充分利用秸秆这一有机肥资源。全市推广了多种形式、省工省力的秸秆还田技术,既培肥了土壤,又可控制秸秆焚烧,还可补充多种养分,减少化肥用量。二是根据土壤监测结果和地力分等定级,因土因作物合理配施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化肥。全市每年推广平衡施肥技术300万亩以上。三是积极调整化肥使用结构,重点推广多元素专用肥、有机无机活性肥,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尤其是引进高科技产品缓效控释BB肥,使氮素利用率有较大的提高。四是以开展农产品无公害基地和绿色产品认证为楔机,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积极引导农民开展无公害生产管理与技术培训,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五是以综合利用为原则,推进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在农村大力推广建设沼气池,通过建造三格式化粪池,实施固液分离,采用沼气发酵技术,推行“猪—沼—菜(果、桑)”生态模式。

综上所述,我市在生态环境建设、治理和保护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基础,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为下一步全面、深入开展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下一步工作打算

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建设时间长、范围广、难度大、要求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今后我市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工作将根据《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路,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城市、农村环境保护一起抓,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相结合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相结合是有序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建设,最终达到建设目的的重要手段。在将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工作与生态嘉兴建设工作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按照《嘉兴生态市建设规划》开展生态市建设工作。全市各镇《生态镇建设规划》全面启动。

在实施《规划》过程中,按照要求逐年制定实施计划,落实建设任务,使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建设建设走上有序的轨道。

(二)加强宣传,大造氛围,强化群众的生态意识

主要是采取多种形式、手段。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及街道、社区、学校等基层单位,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市建设和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宣传,对各级领导和企业法人、经营者进行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知识的培训,在全市上下形成人民积极参与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将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一体化的工作内容与生态市建设任务相融合进一步贯彻落实《浙江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和《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加快生态建设工作中重大生态项目的实施。按照《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和《生态市建设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每年对各县(市、区)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以确保顺利完成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全面、扎实地推进生态市建设。

(四)突出重点,努力改善水环境质量

依法采取限期入网治理的强有力措施,加快城市污水收集系统建设和污水入网进度。切实加强江浙边界断面水质监控,充分发挥苏州与嘉兴建立的两市协调机制,逐步削减盛泽上游印染喷丝等污染企业,减少排放总量。以农业农村面源治理为突破口,大力普及生态农业技术,继续抓好畜禽养殖业、种植业污染防治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力争达到我市确定的近期和中期工作目标。

(五)实施生态建设工作中的各项环境保护工程

逐步建立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生态城市网络体系为目标,着重抓好生态工业、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建设,通过“万里河道建设整治、万顷绿化造林”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及城市社区和农村村镇建设等途径,共同优化城乡生态环境,形成以湿地、绿地、环保产业为依托的水净、气净都市生态环境。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原则,在生态建设多元化投资方面进行探索,提倡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树立一批样板工程,突出典型、示范的带头作用,促进城乡生态建设工作的全面推进。

(六)强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决策和综合协调

为使我市有限的环境容量及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资源效能和环境承载力。高度重视对污染源的有效控制,通过对城乡“三废”的整治、净化城乡环境。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工艺技术水平,加强污染防治能力,严格环境行政执法的同时,根据我市环境资源容量、分布的特点,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推进工业区的生态化建设,从而突破我市环境容量小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的“双赢”。

城乡一体化是城乡联动发展的高级形式。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一体化的建设既是一个过程,也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在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严格遵循《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规划,精心组织、全面实施,那么市委、市政府的这一决策,一定会成为我们各级政府和部门落实“三个代表”和“五个统筹”的实际行动。

2.统筹城乡发展,走有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 篇二

中国的城镇化应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在有条件的地方,应大力发展大、中城市,培育城市带、城市群。现实的问题是,未来中国大、中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和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如何。我们知道,从经济效益、土地利用率等综合因素考量,发展大、中城市有其优越性。但大、中城市接纳人口的前提是对劳动力的需求。大、中城市只有不断地增加新的就业机会,让进城人口得以安居乐业,城市才会有序发展。否则,大量人口涌向城市,只会加剧治安恶化、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等城市病的蔓延。

1 实施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战略,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1)实施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战略,实现小城镇合理有序发展。2)坚持区域协调和城乡协调、统筹规划小城镇发展。

小城镇发展建设应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相适应,使之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准确把握小城镇发展的功能定位。小城镇发展建设要立足于繁荣农村经济,切实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形成城、镇、村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的良性循环。

小城镇应成为基层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与信息服务中心,带动周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中城市周边的小城镇要积极延伸产业链,成为产品营销和信息交流的载体,促进城乡经济繁荣。

小城镇应成为提高村镇居民生活质量、人口素质和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

2 科学编制小城镇镇域规划,完善小城镇功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1 科学合理地编制镇域规划,统筹城乡发展

1)规划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人口产业向小城镇聚集,推进城乡统筹发展。2)镇域规划要依据县(市)域规划,对镇域资源、经济、社会等要素进行统筹、整合,形成合理的产业和居民点布局,并与相应的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配套完善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环境、防灾和文物保护等各项规划。

2.2 加强统一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小城镇镇域规划,要为镇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创造条件;建设设施配套的住宅区,发展社会服务事业,明确中心城镇功能定位,提高服务水平,为构建农村地域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3 统筹城乡,推进城镇化建设,多措并举,加快城镇化进程

1)坚持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把握和落实城乡统筹的方针。

世界经济全球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已深刻地表明,那种看不到各国经济、城乡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在狭小的圈子里,已不能解决现实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角度加深对统筹城乡重大方针的理解,从而增强贯彻的自觉性。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来看,它是基于各国经济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而进行的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在这样的调整中,我国经济特别是我国农业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产业,才能在竞争中生存。然而,我国的国情和优势之一,就是劳动力资源充足。要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根本方法就是进行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特别是要把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负荷过重的土地,进入城镇区域其他产业所需要的岗位上去,把农业竞争力乃至整个综合国力提升上去。而要实现这样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就必须贯彻城乡统筹的方针。

2)加快城镇化进程,多方向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是我们党基于对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要落实好这一方针,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城镇化道路特点,在创新制度、打破壁垒和引导服务上做好工作。

在未来几十年内,中国的大、中城市究竟能提供多少就业岗位,能吸纳多少农村人口,这一问题的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我国未来经济结构的演变等多种因素。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可能长期保持前几年这样的两位数发展速度。即使以前几年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城市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也是有限的。目前,中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人口1 600万人,而每年新增就业岗位也大约为1 600万人,这一基本格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可见要依靠现有城镇来接纳大量农村人口是不现实的。

由此可见,在中国要顺利实现城镇化,实现城镇共同富裕,就必须走通过发展小城镇逐步减少农业人口,逐步增加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的道路。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发展小城镇是在不影响现有大、中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所带动的城镇化的前提下进行的,更为确切地说,发展小城镇,不仅不影响大、中城市的发展,而且应大力鼓励大、中城市的有序发展;而重点发展小城镇,是在仅靠发展大、中城市不能解决中国城镇化的现实前提下,以较低成本、较小震荡的方式解决中国城镇化的必要途径。因此,有关发展大、中城市还是发展小城镇的成本和效率之争,其实是一种不必要的误导。因为这里提出的发展小城镇的思路,是相对于让农村居民留在农村的比较效率而言,通过发展小城镇,不断增加城镇就业机会,让农村人口逐步转向在城镇就业比让农民留在农村、守着非常有限的土地谋生的比较优势是不言而喻的。

在规划城镇规模时,下列几点可作为参考的因素:1)农村居民迁入小城镇后,对其原有的生活方式不应震荡太大。比如其原有的亲情、乡情等关系网仍能得以维系。2)农村居民迁入小城镇后,较常见的情形可能是家庭中年轻劳动力往往先在城镇创业或就业,而老年劳动力可能继续在农村务农。因此,城镇的规划应考虑迁入城镇与迁出村庄之间的距离,确保尚需继续在农村务农的居民能在适当的时间内往返于城镇和村庄之间。3)随着城镇工商业的培育和发展,其就业市场得以逐步扩大,其对劳动力的需求会逐渐增加;而农村中随着农业规模的发展,其对劳动力的需求却逐渐减少。小城镇的规划应有利于这一消长过程的良性互动,确保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自然流动,使村庄人口减少和城镇人口增加成为一个相辅相成的、平稳的过程。

摘要:针对目前小城镇规划发展现状,探讨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一系列对策,并努力加快中心镇城市化进程,从而实现城乡经济发展和城乡面貌的巨大改善,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城镇化,规划,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3.统筹城乡发展,走有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 篇三

----统筹城乡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

为进一步推动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转变作风,振奋精神,干事创业,服务群众,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县委、县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三下三问三促进”活动的意见》(蒙发〔2011〕1号),明确了本次活动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工作要求。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我局积极开展以“下乡村、下农户、下企业,问暖、问情、问计,促发展、促稳定、促和谐”为内容的“三下、三问、三促进”活动。1月5日局长亲自带队到联城乡王家村走访慰问了优抚对象和困难户,并对该村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王家村基本情况

王家村位于联城镇政府驻地西南约13华里,南临蒙山,风景秀丽,兖石公路,交通十分便利。全村人口1618人,共有党员39名,其中年老体弱党员6 名。目前社区两委领导班子共有7人,书记、主任一肩挑,其中副书记1人,副主任1人,支部委员2人、村委委员2人,社区领导班子比较团结,年龄结构适中,村情较好。全村耕地面积1600亩,人均耕地面积0.99亩。全国闻名的钻石公园就坐落在这里。农业主要种植花生、玉米、小麦等传统农作物,经济作物主

要是黄烟。养殖业主要是各家各户自然散养,规模养殖正处在起步阶段。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经过调查走访,虽然该村在近几年来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各村都呈现出一些共性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基础设施条件差,产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困难等,具体情况如下:

(一)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

并且我镇农村经济总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和养殖业,农业生产属粗放式的,加工能力低,缺乏产业化经营。在农作物种植和畜禽养殖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忽视了品牌效应,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

(二)农村投入严重不足

免征农业税后,王家村的基础财力巨减,财政“缺口”大,加之本村都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上级下拨的转移支付无法维持镇、村组织机构运转所需财力。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目前王家村尚有债务20余万元。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本村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文化水平低下,即使转移出去也只能干重活、粗活。农民思想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

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

(四)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

本村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农民生一场大病往往意味返贫。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由于七0一矿的大量抽取地下水造成本村的水源紧张,村民只能从山上把水引下来,不能保证正常用水。

(五)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多数农村党员、干部沿袭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二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一些农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三是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不强,缺乏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民群众的感情。四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难以正常发挥作用,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正常的办公费用都依靠转移支付来维持,因此 3

村级组织作用无法发挥,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

(六)建设无序,土地浪费严重

尽管近年来我县规划覆盖率逐年提高,但是本村依然存在村们规划意识不强,建设无序,土地浪费严重的问题。

三、几点建议

新农村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面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结合调研走访情况,现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为民办好事实,解决群众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无论是水、电、路的新建与改造,还是民间纠纷的调解;无论是产业的发展,还是诸多纷繁复杂的信访问题;无论是农民的那“一亩三分”地,还是群众碗里的一口粮;无论是一个扶贫点的建设,还是整个新农村的建设,都关乎本村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民办好事实事,就发展方面来讲无外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就和谐方面来讲无外乎民间纠纷的调解、信访问题的及时处理、社会救济等。每一方面,从大划到小,次生出许许多多,对于农民来讲,也许某一件小事,就能让他火烧眉毛;对一个村来讲,某一条路的不通或水源的缺少就能阻碍这个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为民办好事,可大可小,无论大小都是一个农

民或一个集体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切勿“勿以细小而不为”,应尽力服务好、做好每一件关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小事。

(二)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面对当前农村发展的差距和矛盾,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城镇、农村发展,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农村倾斜,建立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切实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抓好统筹规划,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统筹发展和城镇及农村社保制度的统筹发展,确保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三)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服务功能

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

(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

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的机遇,尽快抓好落实招商引资项目,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家乐和钻石公园旅游项目,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积极组织实施好“阳光工程”,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就业率。

(五)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根据其现有特点,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搞好新农村规划建设。强化规划管理,严格按照规划实施。严禁强迫百姓违背本意实施大规模的建新拆旧,给百姓增加负担,新农村建设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按照量力而行的原则扎实推进。

(六)继承与发扬并重,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通过定标准、树典型,加强监督,奖惩分明等方式,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文化活动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继承并发扬农村自身所拥有的文明传统,提倡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不打架不骂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

4.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成功范例 篇四

——来自东岭集团(村)的调查报告

从不足万元家底的黑白铁皮加工铺,到拥有80多亿元资产、1、6万名员工的陕西最大民企、‚中国500强企业‛;从人均不到3分地、靠种菜卖菜过日子的穷村,到以新型工业、物流贸易为依托的‚西部第一村‛、‚中国第四村‛……脍炙人口的东岭传奇早已蜚声国内外,进入‚十二五‛、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全面启动之时,人们又一次将目光投向东岭集团(村)。

前不久,中央党校‚中国小康村科学发展与战略转型‛课题组,在对东岭集团实地调研之后,认为‚东岭是西部地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样板和典型,其思路值得研读,其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金台区委、政府领导、支持下,在西秦硬汉、全国劳模李黑记带领下,东岭集团(村)在缺乏先例的情况下,敢为人先,投石问路,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城市化的路子,以新型工业、物流贸易为支撑,打造、延伸产业链。一方面,通过安置就业,解决失地农民生计难题,又为国企下岗职工、大中专毕业生和社会无业人员建造职业平台。集团员工队伍由几

十、几百、几千发展壮大到1.6万人;另一方面,以工促农,共同发展,以东岭集团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距离,工业反哺农业,改变祖祖辈辈的习俗,培养新时代的农民。

(一)东岭村95%以上的劳力都在企业上班,东岭集团下属五大总公司、40多个生产、经营单位,以有色金属冶炼、物流贸易为主导产业。从2000年以来,企业10年间总收入由10亿元增长到200多亿元,利税由3000多万元增长到10亿元以上,解决就业由千人增长到上万人。2010年东岭集团实现总收入232亿元,比上年增加24亿元,同比增长了11.4%,创全市企业和全省民营企业之最,上缴税金6.4亿,比上年增加1.2亿,同比增长了20%,蝉联全省民营企业纳税第一名;全年项目投资15.7亿元,冶炼公司余热发电、略钢公司60万吨转炉连铸以及20多万平米地产开发等项目相继完成;全年完成外贸收入7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亿美元,同比增长40%,贸易总额名列宝鸡第一、全省前列。

物流贸易、有色冶炼、矿业开发、金融投资、地产开发五大支柱产业,如同五路‚高铁‛,相得益彰,联合发力,将东岭集团带入行业前列:

一路‚高铁‛钢铁物流产业:占据东岭集团产业的半壁江山,在全国拥有 23家分公司,与国内 20多家大型钢铁企业密切合作,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近120亿元。

二路‚高铁‛有色冶炼产业:以有色冶炼、焦化、钢铁为主的大工业节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既是企业向绿色低碳、循环经

济转移的标志,又是集团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集团建立的南(凤县)、北(凤翔)两个有色基地,年产能达到30万吨,进入全国前四位,2010年工业产值超过百亿元。冶炼生产延伸催生的的有色贸易,已成为集团经济新的增长点。

三路‚高铁‛矿业开发产业: 东岭2005年集团进入凤县八 方山铅锌矿之后,认识到矿业开发对集团发展的重要性,经过筹划、投资,加大了矿产资源的建设力度,赢得了‚十一五‛矿产资源开发的黄金时期。

四路‚高铁‛:金融投资产业: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和生命线。集团以其强大的实力和良好信誉,构筑起银企战略合作的钢铁长城,作为资本运营的强手,在金融市场炉火纯青、竞显风流,近两年斥资近3亿元入股长安银行、兰州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并引入战略投资基金,发行企业债券,筹划企业上市。

五路‚高铁‛房地产开发产业:东岭造房,同样辉煌。东 岭房地产总公司依靠集团‚中国企业500强‛优势,在宝鸡同行业后来居上,蓄势待发。首期50万平方米销售一空,紧接着在市区东大门开发楼盘 20多万平方米。依托在西安城东、宝鸡南站拥有的上千亩土地,今后每年以100万平方米的开发规模,倾力打造西部一流房地产企业。

(二)在新型工业的强力带动、支撑下,东岭村彻底告别了农业,整体实现了工业化,成为目前陕西9家‚中国500强企业‛中唯一的民企。

目前村民的收入构成,一是股份分红,改制时全村每家都有股份,每年坚持按20%兑现分红;二是工资收入,在企业上班的人工资收入从二万到十几万不等,全年总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三是集体分红,全村每人每年由村集体分红1.4万元,退休老人还多2000元退休费。四是集资分红,村民手上有些闲钱,交给企业用于扩张和建设,每年按10%的红利分红;五是租赁收入,村民把不住的旧房和住不了的新房对外出租收益。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5万元,户均资产达到150万元。在村上土地全部开发建设完毕,每人再给50万元,村民年收入将达到10万元,户均资产在300万元以上。同时,每年从贡献突出的企业员工中吸收新村民,使更多的人享受到全省独一的‚村民待遇‛。

东岭村在西部欠发达地区率先实现传统农业向新型工业、农村向城镇、农民向工人的转变,整个村已经融入了城市,这种与城市几乎没有什么差别的新农村,用原有的思维定势和方法是很难分辨出来的;东岭村民的身份是空壳子,因为大家都变成了工人;这个新农村还新在彻底告别了农业,村上整体工业化了,农业变成了空白。

东岭集团作为全省民企‚第一纳税大户‛,在宝鸡市、金台区、凤县、凤翔县,略阳县,赢得纳税‚状元‛美誉。东岭的冶炼、物流支柱产业,带动、支撑了宝鸡、汉中等地工业化建设和县(区)域经济发展。几年来,他们冒着巨大风险,先后注入20多个亿,负重参与国企改革,先后成功改制十几家濒临破产关门的危困国有企业,安置了一万多名国有企业职工,助推这些企业起死回生,成为当地骨干

企业。其中有略阳钢厂、凤县锌品厂、宝鸡焦化厂、西安木材总公司等。积极支持城市建设、抗震救灾、助学、扶贫、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近五年先后捐献资金2亿元。2008年,为了支援地震灾区同胞,全集团一次就捐助300多万元。去年,他们支持市政府的民心工程,为渭河石鼓廊桥项目建设捐款3000万元。集团曾被省委、省政府命名表彰为‚为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企业‛。

(三)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东岭集团的社会形象、人才聚集、自然资源、规模成本等优势、潜能得到进一步发挥、释放,正在进入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黄金期。作为市委、市政府首批重点发展的大企业大集团,2010年东岭集团荣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42位、‚中国企业500强‛ 第287位,东岭村在‚中国村庄经济百强‛中由第7跃入前4位,仅次于东部华西、南山、长江村,成为‚引领陕西和西部民营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旗舰‛。

目前,东岭集团(村)正在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关天经济区发展的历史机遇,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已将500亿元总收入等规划指标细化下达。展望东岭未来,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李黑记豪情满怀地说:‚过去10年,我们的总收入由10多亿增长到200多亿;今后10年,东岭将进入大视野、大胸怀、大事业的‘高铁’时代,力争2020年总收入达到2000亿。2011年将实现总收入360亿、利税20亿,我们坚信,经过努力,这个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回顾东岭集团(村)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历程,我们应当从中得到那些深刻启示呢?

5.统筹城乡发展,走有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 篇五

为贯彻落实市委《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决定》精神,进一步统筹我县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促进我县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促进“区城同建”战略的实施,按照县委中心秘书处的通知要求,就我县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我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成效初显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发展良好势头”为主题,以加快东部产业转移建设为主线,全面实施工业强县的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国民经济步入加快发展新时期,小康社会迈入全面建设新阶段,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1.经济发展加快提速。“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快速发展,实施工业突破成效凸显。今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亿元,比上年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增长**%;财政收入**亿元,增长**%。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创“十一五”新高。

2.城镇化建设取得新成效。“十一五”期间,我县县城功能逐步完善,辐射带动能力增强。通过“区城同建”的战略建设,把县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与我县城区整体规划相结合,有力的促

进了城区的带动作用。并完善了中心村镇建设规划等编制工作,使城乡一体化工作取得新进展。

3.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的立体交通网络。随着我县多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的陆续竣工,进一步改善了我县城乡一体化硬件环境。

二、我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主要制约因素 目前,我县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不健全。一是规划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基层规划管理力量薄弱。二是各项规划衔接不够。城市建设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衔接不够,没能做到“三规合一”。三是村镇规划仍需进一步完善。

2、产业对城乡一体化的支撑乏力。一是工业总量偏小,其中重点产业所占的比重仍偏低,小城镇缺乏产业支撑。二是农业产业化推进不快,传统农业比重偏高,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增收渠道狭窄。三是城镇服务业发展不快,服务业发展氛围不够浓厚。

3、城镇化总体水平低。2010年,我县城镇化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小城镇,甚至包括县城城区的建设水平,仍然停留在90年代末期的水平。

4、城乡基础设施差别凸显。长期受二元体制政策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和覆盖不够。投入不足导致农村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落后。

5、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差距较大。土地、户籍、就业、住房、社保等政策制度差异大,制约了城乡统筹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等相对落后,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较低,城乡二元结构难以在短期内根本改变。

6、城乡一体化的认识有待提高。还有部分干部对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认识不足,概念不清,存在畏难情绪,缺乏驾驭工作的知识和能力。群众普遍存在 “恋土情结”和“小农意识”,农民“脱农入城”的动力不足,中小型非公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化生产的愿望也不强烈。

三、我县“十二五”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当前的形势和任务使我们看到,我县目前只是处在城镇化初期、城乡一体化建设起步阶段,“十二五”是我县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共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我们要充分认识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加速崛起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统筹城乡发展这不仅是一个经济、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互动、工农互促,富裕农民、减少农民,建设和谐容县的必然选择。要实现我县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突破,还必须认清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作坚持不懈地努力。

(一)围绕以工促农,调整产业结构,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持

推进城乡一体化,首先需要什么?从成都的发展经验来看,大量资金的前期投入是确保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因素。而我县目前的财政情况仍停留在“吃饭财政”的阶段,无法提供足够的资金

保障一体化建设的进程。因此,我县除了要加大项目整合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之外,还必须苦练内功,切实提高县域经济实力。

围绕以工促农,大力发展二三产业,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壮大经济总量,才能形成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强大动力,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持。首先,要做大做强工业。一是坚持以工业突破为主线,坚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进一步做大做强电子信息等五大支柱产业,要围绕支柱产业做文章,通过外引强企,内扶优企的政策导向,结合“区城同建”的发展理念加速工业向园区集中,目的明确的培育园区的龙头企业,并围绕龙头企业打造上下游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构建起以五大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努力实现我县“十二五”工业大跨越,大力提升第二产业比例,提高园区工业集中率。二是抓住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契机,加速发展县域工业。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首先要制定好详尽且有指导意义的发展规划,要把县城及乡镇中心区的建设规划、土地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制定全面的发展总规。要创新机制、整合资源、优化环境,明确布局,强化城乡产业分工与合作,力避恶性竞争,做到全县一盘棋。要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园区经济和特色经济,突出发展资源型、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精深加工型等优势工业产业。三是充分挖掘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核心的服务业。要从旅游规划开始抓,切实抓好旅游景点的改造、提升和开发。突出我县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历史积淀和特色风光的宣传,推动风光旅游、人文旅游和休闲养生旅游一体化发展,加快各大旅游品牌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包装和宣传推广工作,着力将我县打造成为我国东南部旅游产业集聚区,创造全国旅游新亮点,并围绕旅游业的发展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大幅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二)突出以城带乡,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构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载体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非常丰富,拥有许多表现形式,但解决城乡统筹,消除二元化结构的关键问题在于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地区的延伸和覆盖,通过以城带乡的模式,进一步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这是统筹城乡发展模式的有效载体。通过逐步完善农村地区的交通、供电、饮水、排水、水利、环保等基础设施,改善农村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城乡面貌的统一,缩小城乡硬件差距。一是要加快中心城镇的建设。我县共有10个乡镇,南北片乡镇的距离较远。因此,要着重加快南部和北部的中心乡镇建设,做好各乡镇中心镇域的控制性详规,做好产业分工,推进小型企业向乡镇工业集中区集聚,从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要积极推进镇域经济中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做好路、电、通信、照明、给排水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二是积极争取中央、区财政的支持,利用西部大开发、泛北部湾经济圈和全国试点城镇建设机遇,大力争取外部资金对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帮扶,让更多的农民进城,加速推进城镇化,扩大消费、拉动投资、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民向城镇集聚。

(三)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升统筹城乡软实力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十二五”时期,我县应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农业产业化为主线,以发展特色农产品为重点,以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着力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农业转型。通过推进农业现代化,抢抓发展机遇,加快实现我县农业产业的跨越式提升。一是要大力扶持本土特色农业企业发展,抓好示范基地和专业合作组织建设,通过以点带面的作用,推进农业企业化。二是重点抓好一批特色农

产品基地建设,进一步打响我县众多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三是加快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引进和扶持工作,推动农产品工业化进程,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四是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实施“猪—沼—果—灯—鱼”等多种生态农业模式。五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推进农村“一事一议”工作,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步伐,力争让新农村建设在十二五期间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面貌得到大幅度改善,从而提升农村综合软实力,夯实统筹城乡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

6.统筹城乡发展,走有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 篇六

城乡一体化或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是指城乡在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发展的过程中, 城乡劳动者发挥各自的能动性从而发展全社会的生产, 实现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第一、二、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 最终实现城乡人民共同富裕的动态过程。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人类科技所能预见的高度, 农业仍是基础产业, 农村发展的好坏, 决定着工业、商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因此, 必须把农业与其他产业结合起来。由于第二、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城市, 那么实现一、二、三次产业的融合, 现实中就是城市与农村的经济融合。这也是消除城乡差别的社会主义原则的一个根本方面。

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过程

(一) 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

回顾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历程, 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从产业割裂到必然选择的探索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 我们对城市和农村的发展, 强调城乡经济的差别以及产业的不同的特质性, 在政策上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子。城市中重点发展工业和服务业, 而在农村中主要发展种植业。这两种不同的路子, 一方面迅速在城市中建立起比较齐全、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具备一定功能的服务网络;在农村实现了粮、棉、油的稳定高产, 为城市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原料, 城市居民生活资料起到了保障作用。然而,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则明显呈现出一种城乡割裂的格局, 从生产力总体布局的角度看, 呈现出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双片面”发展态势, 即城市化发展的片面性与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割裂性。这种“双片面”的发展对于城市经济发展来说, 正面临着日益狭小的市场空间, 影响着产品价值的实现;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来看, 长期结构单一, 生产方式落后, 农民收入增长受限。随着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进一步深入, 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 城市经济发展面临着进行更广泛的转移、渗透的背景下,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成为必然的选择。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 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的许多城市开始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

2. 从城乡分割到统筹发展的逐步推进阶段。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十六大认真总结改革开放20多年和建国50多年我们党在处理城乡关系问题上的实践经验而提出的一个全新思路, 是第一次跳出了以前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发展思路, 把农村的发展放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统一考虑, 这对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等五项内容。这可以理解为是我党对统筹发展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十六大召开, 尤其是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后, 各地都在结合当地的实际, 积极制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 从统筹发展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稳步推进阶段。

2007年召开的十七大又进一步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是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变化的, 在工业化初期工业从农业汲取资源, 农业支持工业;进入工业化中期工业与农业平行发展;此后工业应该反哺农业。目前中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提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思想认识和政策取向上的进一步升华, 对于科学认识和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正确处理新阶段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 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方略, 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又提出, 要建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制度, 并且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上做出了一系列新部署, 提出了更具可操作性的内容, 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也将进入到稳步推进阶段。

(二) 中国城乡一体化实践模式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 我国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根据各自不同的具体情况, 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从实践的过程和效果观察, 较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4种模式:

1. 珠江三角洲“以城带乡”的城乡一体化模式。

珠江三角洲城乡一体化, 至今大致经过三个阶段: (1) 商品农业阶段。重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2) 农村工业化阶段。其重点是以农村工业化带动农村城市化。 (3) 完善基础设施阶段。其重点是按现代化城市要求, 构筑现代化城市的框架。进入新世纪, 珠江三角洲又探索、总结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10条标准, 即农业生产现代化, 农村经济工业化, 基础设施配套化, 交通通讯网络化, 市场经营商品化, 文明卫生标准化, 群众生活小康化, 服务体系社会化, 行政管理法律化, 环境净化美化。这“十化标准”的实现, 将标志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可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标准。

2. 上海“城乡统筹规划”的城乡一体化模式。

上海从1984年开始探索城乡一体化。1986年, 上海市正式把城乡一体化作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在城乡一体化和处理城乡关系问题上, 上海市将其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上海市区与上海郊区九县一区的关系, 其特点是工农业产品的交换和横向经济联系较为紧密和直接, 与行政管理区域相一致;第二层次是上海市区与上海经济区诸县市农村的关系, 其特点是经济来往虽较为密切, 但由于分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域, 经济来往中行政干预的因素比较少;第三层次是上海与全国广大农村的关系, 其特点是直接的经济联系较少, 主要通过多种流通渠道发生关系。上海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就是以上海城乡为整体, 以提高城乡综合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经济效益为中心, 统筹规划城乡建设, 合理调整城乡产业结构, 优化城乡生产要素配置, 促进城乡资源综合开发, 加速城乡各项社会事业的共同发展, 保证上海城乡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 北京“工农协作、城乡结合”的城乡一体化模式。

“工农协作”是指城乡工业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横向经济联合, 通过合资经营、合股经营等形式兴办工农联营企业, 逐步形成经济协作网络。其具体方式是由城市工业提供设备、资金、技术、管理人员等, 由县、乡、村提供厂房和劳动力, 联营双方实行利润分成、按股分红, 共同承担市场风险;“城乡结合”多属于纵向经济联合, 诸如定点支农、来料加工、工艺性协作、产品下放、零部件专业化协作等。城市工业通过各种方式向郊区扩散零部件加工或下放产品, 大力开展帮技术、帮管理、帮设备、帮培训的“四帮”活动, 使城乡经济呈现出城乡协作、优势互补的局面。

4. 以民营经济发展带动城乡一体化的苏南模式。

苏南是指长江三角洲的苏州、无锡、常州。改革开放以来, 这里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尤其是苏南的由乡镇企业发展壮大起来的民营企业, 已成为苏南经济的支柱。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使苏南可以采取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措施, 来协调工农关系, 稳定农业生产。

制约中国城乡一体化的障碍因素分析

(一) 思想观念上仍存在“重城轻乡”的倾向

长期以来, 我国在城乡关系上存在着“重城轻乡”的观念倾向, 打破这种观念上的障碍, 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思想基础。党的十六大所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一命题, 表明我们党对城乡统筹发展的认识已达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但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惯性, 在城乡关系上还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认识和看法, 城乡统筹发展仍然面临着极大的观念障碍:一是“重城轻乡”、“重工轻农”观念的不自觉作祟。在处理城乡关系的具体实践中, 就无意识地向城市倾斜, 城市被放在优先发展地位, 而农村的发展往往受到忽视。二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条件不成熟论。认为我们还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 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偏低, 我们目前的资源还不足以支撑城乡的全面发展, 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条件还不成熟。三是城乡一体化的自然结果论。一部分人误把城乡一体化发展当作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认为是经济社会发展到成熟阶段的自然结果, 而没有正确理解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克服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 社会经济管理体制障碍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 主要包括工农产品统销统购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和户籍制度, 与这三种基本制度相配合的还有排他性的城市就业、福利体制等, 从体制、政策和各项管理制度上限制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进入新世纪后, 面对着不断加速的市场化进程所带来的巨大冲击, 虽然政府对传统的社会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不断的调整, 各地也逐步取消了户口的城乡之分, 实行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 但从根本上看, 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根本突破, 城乡经济社会的二元管理体制还没有根本破除, 还没有建立起与已经变化了的社会经济形势完全相适应的新的管理体制, 城乡之间的体制障碍依然严重制约着城乡统筹发展。由于二元的户籍制度没有根本突破, 由户籍制度派生的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其他城乡差别政策依然对统筹城乡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三)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影响了城市化进程

消化农民, 减少农民数量, 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关键环节。但实际上, 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 人口问题及其成因要复杂得多, 解决起来难度也很大。在我们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后, 在西方发达国家同一历史发展阶段已经基本解决的农村剩余人口问题, 仍将伴随着我国今后的工业化进程并成为工业化进一步深化的瓶颈, 因此, 人口压力将一直困扰着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是以产业的发展为前提的, 特别是没有第二产业以及随着而来的第三产业的充分发展, 农村人口的转化就失去了载体。当前, 我国推进工业化进程的背景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的不同,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我国的工业化道路选择有了较高的技术起点, 新技术、新成果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 又放慢了对劳动力的吸纳速度, 不仅如此, 农业生产率提高继续不断地释放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因此, 新产业的发展并不能有效地完全吸纳、消化农村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与此同时, 高素质劳动力结构性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我们劳动力资源虽然丰富, 但由于其主要构成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 素质差、技能低, 熟练劳动力严重缺乏, 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要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口问题的严重性。

(四) 现有的资金投入方式制约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加快农村经济增长, 必须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差、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的问题。农村的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及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是制约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究其原因, 这与我们的财政体制密不可分。长期以来,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投入, 由公共财政给予保障;而在农村, 却依靠基层政府和农民集资来进行。由于大多数地区乡镇企业发展不理想, 地方财政入不敷出, 使得许多乡镇政府无力向农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 更不要说其他社会事业投资了;而农民收入水平偏低, 自我筹集资金能力差, 也无力支持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资金不足, 制约了农村社会事业的进步, 不利于农民文化程度的提高;资金不足, 降低了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 使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受到严重制约。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政策措施

城乡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有赖于城乡改革的全面深化, 必须以深化改革来促进城乡经济持续、快速地协调发展。当前深化城乡改革在总体思路上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略, 拓宽改革领域, 加大改革力度。通过进一步改革, 活化城乡生产要素, 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强化宏观调控机制, 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结构调整。主要改革思路和措施如下:

(一) 进一步树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

在指导方针上, 一是要改变城乡发展中长期存在的“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市民轻农民”的传统观念, 确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全局意识, 做到城乡发展一盘棋。在基本思路上, 要扭转局限在“三农”内部解决“三农”问题的思维惯性, 确立通过综合措施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观念。在发展战略上, 把长远发展与解决当前问题结合起来。二是不断完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内涵。把握住“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事业”的核心思想, 进一步明晰反哺“三农”的基本思路, 加快实施“五个统筹”的步伐,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新局面。三是积极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在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中突出体现农业的基础地位, 在国民收入分配中适度提高财政支持、补贴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水平与质量。

(二) 推进农村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

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要求, 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一是从法律上赋予农户物权性质的农用土地承包权, 允许其自由转让、出租、抵押、入股、继承。二是给农民私有和集体所有的房产颁发房地权产证, 允许上市交易和抵押。三是积极推进社区股份使用制, 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量化为其成员的股份, 明晰集体资产的产权, 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在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方面:一是对“公共利益的需要”做出明确的司法解释, 坚决杜绝借公共利益为由低价侵占农民耕地;二是对于城市工商企业经营用地等, 在确保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下, 积极探索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解决, 以彻底杜绝土地征用过程中的寻租现象。三是充分考虑土地既是农民的生产资料又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的双重功能, 大幅度提高国家征地的补偿费、安置费标准, 使“失地农民”能够获得第二、第三产业就业和在城镇居住的必要资本, 为“失地农民”提供能够参加失业、医疗、养老保险的费用。

(三) 进一步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改革的关键在于消除农产品, 特别是粮食产品流通的国家垄断。逐步建立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中转市场、拍卖市场以及期货交易市场。从供应链的角度构建农产品流通平台, 通过标准化和信息化来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坚持放开农产品价格和购销的改革方向, 不能因为市场上农产品价格的正常波动而影响改革的进程。要针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深层次原因, 加快农产品宏观调控体制的改革, 尽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农产品宏观调控机制。建立相对稳定的城乡流通环节和流通渠道, 减少不必要的流通环节, 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 保证城乡物资交流渠道的畅通。

(四) 加快城镇化步伐, 积极发挥以城带乡的重要作用

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一项重要任务, 就是要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把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和生活。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 以科学规划为依据、功能培育为基础、产业发展为支撑, 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通盘考虑城乡发展规划, 积极发挥城镇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带动作用, 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资源向农村倾斜、城市经济向农村辐射。正确处理城镇化与保护耕地的关系, 坚持节约土地、集约发展, 充分挖掘城镇现有潜力, 发挥规模效益, 防止乱占耕地和破坏生态环境。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 实行城乡一视同仁的就业政策, 坚决取消各类针对进城务工农民的限制性和歧视性规定, 认真解决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特别是最低工资、工伤、失业以及大病医疗统筹等突出问题, 保证农民工的劳动权和劳动安全, 使他们享有与当地城市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五) 提高地方政府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的决策水平

城乡一体化, 既关系到城市, 又关系到乡村;既关系到工业, 又关系到农业、商业等相关行业。可以说, 城乡一体化关系到整个城乡经济结构布局。因此, 它对决策者的素质和决策水平, 一般有着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各级政府的决策者, 不仅要有管理工业或农业, 城市或乡村的能力, 而且更应具备对整个区域经济的总体管理的能力和对所管辖区域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全面掌握。只有具备较高素质的决策者, 才能产生高水平的城乡一体化战略决策。这就要求各级政府的决策者, 必须从整个区域经济总体出发, 对产业发展和城乡发展做出统一领导、统一规划。首先要积极发挥政府在规划指导、政策引导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调节作用。其次要以“乡镇企业向园区集中, 耕地向规模经营者集中, 农民向小城镇集中”为目标, 加快城乡经济的联动发展步伐。第三要加快产品多元化和产业多样化步伐, 培植企业群落和产业群落。

(六) 建立全民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 建立全民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最紧迫的任务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立法工作。使农村社会保障管理规范化。可以在条件成熟时制定农村社会保障法案, 以反映我国农村变革中的现实和复杂情况及其不同于城市的显著特点;二是提高农村养老保障的社会化程度。可以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设置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专门从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存储和管理;三是建立和完善合作医疗制度。

参考文献

[1]陈吉元:《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调研世界》1998年2期

[2]辜胜祖:《中国城镇化发展研究》, 《人口科学》1998年3期

[3]蔡坊:《转轨时期劳动力迁移的区域特征》, 《人口科学》1998年5期

[4]王小映:《沿海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研究》, 《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1期

[5]牛若峰:《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8年2月

[6]易炼红:《论农业大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 《求索》1996年6期

[7]徐荣安:《中国城郊经济学》, 农业出版社, 1989年5月

[8]冯雷:《中国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1期

上一篇:我爱我们的学校教案下一篇:区域规划实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