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语言之美

2024-09-13

品味语言之美(共10篇)

1.品味语言之美 篇一

世间万物都在发生着改变,而唯一不变的是那位坐在门口的老人。他,并不美,黝黑的皮肤,瘦小的身材,还有那满头的白发。在天空的照耀下,可以看得很清楚的是那黝黑的皮肤上布满沧桑。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他显得格外孤独。每天都会在门口拿着收音机听戏,他是个“戏迷”。他没有办法用双眼来看世界,空洞的眼里充满了迷茫。每次路过他家门口时,都会很有礼貌的叫一声“老爷爷”,而他每一次都会满怀笑容的夸我乖。每天一身蓝色的衣服,冷了加上一件棉袄,正是这样依赖这几件衣服过了十几年。而我对他的态度越来越不如从前了,有时,会像风一样悄悄地溜过他家门前,虽然会发出声响,可他从未说过什么。

我隐约记得那天是周四,天阴沉沉的,好像要发生什么事情似的。我刚走进巷子口,就清楚的听见哀乐的沉重,心中不禁一紧,不知道是为什么,心中像有什么东西似的塞住了心口,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我仓促地回到家中,开口为妈妈:“妈,咱这谁去世了呀?”“哦,是你老爷爷。你说也是怎么说死就死了,唉。”不知道为什么,心中有了一丝凄凉之意。眼泪在眼眶中打转,我慌忙的跑到屋里放下书包,准备写作业,可是心里一直静不下来,脑海中一直重复着他的容颜......

每天放学,他都会问我:“放学了。”“嗯”只是依旧是一句回答。充满了无奈。只是一句简简单单的问候,但是会让我心中无比温暖。

又是一个明媚的早上,温煦的阳光洒在我的身上,暖暖的。他依旧坐在门口晒太阳,路过他家门口时,已是满头白发的他说:“干什么去呀?”“我去我奶奶家。”“哦,那快去吧。”我没有回答,其实心中已有了些许不耐烦,我加快步伐,想要早点逃离他。

也许是习惯了有他问候的日子,也许习惯了有他护着的日子。他去世了,就在也没有人每天问我了;他去世了,就再也没有人帮我了。

想着想着,我想去他家门口看一下。我走到门口,停下脚步,回望着每天坐在门口游荡的身影,依稀感觉昨天他还在我身旁。眼泪不知不觉的滑落,眼眸中仿佛有他的容颜,眼眸中流露出空洞。头发已经花白。他并不美,但是在我心中他是最美的。

因为有爱,他才最美;因为关心,他才最美。

生活和学习当中,我们都希望别人帮助我们,那种被别人关心,帮助的感觉是快乐的!相反,我们也应该关心别人。因为有爱,生活才会更美。生活才不会枯燥、乏味。生活才会更加精彩!

2.品味语言之美 篇二

一、强化阅读感悟, 领会语言美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 不仅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 而且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都颇具特色。教学中, 教师应努力捕捉课文的“文眼”, 抓住课文精妙之处, 引领学生悉心品味, 使学生在品读中揣摩文章字里行间所蕴涵的内涵美, 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这就要求每次上课之前, 老师都要对文本进行细读, 正确把握文本, 了解写作背景, 抓住重点词语等, 只有自己心里有数, 才能在课上游刃有余。如《草原》一课中是这样描写草原风光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 一会儿又下来……到处翠色欲流, 轻轻流入云际。”这两个比喻句准确、鲜明, 把如诗如画的草原景色呈现在读者面前。一个“绣”字, 一个“翠色欲流”, 把草原的美展现在学生脑海当中, 这是一种流动的美。教学这类句子时, 教师应反复指导学生朗读, 满眼的绿色, 一碧千里, 然后却有了白色羊群的点缀, 绿色中流动着白色, 没有茫茫绿色的感觉, 使人感到一种流动美。继而想象草原的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在脑海里产生一幅草原的画面, 通过画面的欣赏, 进而使学生体味出其美的韵味来。

二、把握阅读感悟, 优化迁移应用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 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语段, 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含英咀华外, 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练点”, 进行仿写。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提高语言的创作能力。如《秋天》这首诗语言生动优美, 其中“苹果嚷着冷了, 要穿红袄;葡萄嚷着冷了, 要披紫袍”这句话, 运用了拟人手法把苹果、葡萄的颜色描绘得如此生动、鲜明, 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语言的范本。在教学中, 我让学生品读这句话后一起分析其结构特点;然后要求学生也用这种方法写香蕉、柿子等。如:香蕉嚷着冷了, 要披黄袍;柿子嚷着冷了, 要穿红袄。最后再请学生连起来说一说。这样看起来复杂的句子通过一句一句的仿学, 学生写起来就简单多了, 而且在课文语境中进行言语实践, 深化了文本理解与言语感悟, 达到语言运用的目的。

三、创设想象情境, 填补文本空白

文本往往会给读者留下意想不到的“空白”, 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提供了言语交际训练的新空间。语文教师如果利用好课文中的“空白”, 顺着文本的思路, 发挥想象,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精心设计语言训练, 那么则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让学生的语言在课文空白处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中, 李时珍为了察访药材, 住在破庙里很辛苦, 啃干粮很辛苦, 连记录一天察访所得也是在砖块垒成的“桌子”上很辛苦。如何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啃”的辛苦呢?又如何比家里“苦多了”?我做了如下设计——

师:是呀, 他不仅住的苦, 就连吃的也很苦。哪个字吸引了你的眼球? (“啃”)

师:平时你们啃过东西吗?啃什么?说一说, 什么感受?

师:李时珍啃的是什么? (干粮) 干粮怎么要费这么大的劲咬? (风干了, 硬了。可见放的时间长了) 粮食放的时间太长了, 说明在路上察访药材的时间长了, 可真辛苦啊!李时珍都快50 岁了, 为察访药材, 长年累月地在外跋山涉水, 本身就饱受颠沛奔波之苦, 生活条件如此差, 饿了就啃些干粮、喝些凉水, 如今又住宿在这简陋、荒凉的破庙里, 自然比住在家里苦多了。怎么理解“苦多了”? (不是苦一点半点, 而是苦很多很多) 想象一下, 住破庙比住家里苦多了, 苦在哪些地方?能试着填一填吗?能想出几句就说几句。

(1) 在家里, 睡的是____;在破庙里, 只能睡在____, 苦多了。

(2) 在家里, 喝 (品) 的是____;在破庙里, 只能喝____, 苦多了。

(3) 在家里, 吃的是____;在破庙里, 只能啃____, 苦多了。

(4) 在家里只要略有寒意就;在破庙里, 感到冷时只能, 苦多了。

李时珍察访药材, 住破庙比住家里苦多了, 不仅表现在吃住条件上苦多了, 还表现在什么地方也苦多了, 你们知道吗?看看下文。 (工作条件也苦多了) 你能接下去补充句式说一说吗?

在家里, 记录药材____, 在破庙里, 记录药材只能____;苦多了。

……

为了让课堂内容上下衔接自然, 不露痕迹, 思维流畅。老师还要注意在教学课文时恰当地使用过渡语。在语文课上, 我经常采用激励的评价语,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如:“你今天的表现真出色!”“你真聪明, 这个方法老师真没想到, 谢谢你教给我们这个好方法。”“谁有不同的想法, 谁敢挑战他?”“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

3.从语言角度品味古诗词之美 篇三

一、精心咀嚼文字,赏析古诗词的语言美

语文教师应该着力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体验的能力,运用语言文字唤醒学生沉睡的生活体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要引导学生去仔细品味古诗词语言的凝练美,体会诗的深意。例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有这样一句诗: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句词中的前半句,平白如话且只有寥寥六个字,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新绮丽的山村夏夜图:宁静的山村夏夜,明月朗照,月亮悄悄升起,投下如水的月光,惊醒了枝头的乌鹊,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其中的“惊”字就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诗眼,我们既可以从“惊”字作一些相关联想,也许是月光太亮,惊醒了熟睡中的乌鹊,让它们感到分外的惊讶;也许是这皎洁的银辉来得过于突然了,引起了鸟儿的惊惶;亦或是月儿圆得有些出奇,不由得使鸟儿莫名的惊恐。同时,又可作逆向联想,莫不是鸟儿为能依偎在暖融融的家里,在朗照的月光中,欣赏它们白天无法观赏到的美景而惊喜呢!试想,如果只是单纯地翻译字句:月亮出来了,惊起了树上的乌鹊,就不能体会“惊”字带来的无穷的韵味儿了。

二、展开联想想象,体会古诗词的画面美

联想和想象是理解欣赏古诗词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 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在脑海里描绘出诗词中的事物,根据个人的生活阅历,和主观体验把诗的文字转化为一幅幅充满着诗情画意图画。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拉近了和诗人的心理距离。如:对王维诗句“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进行赏析时,笔者先介绍了《红楼梦》四十八回记香菱学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后的感想:“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然后让学生赏析这两个字。这两个字,让学生有了如下的体会:描绘了边塞大漠壮阔雄奇的景象,意境开阔,气象雄浑。黄沙漫漫,无边无际。不见草木,断绝行旅。诗人昂首苍穹,万里长空寂寥苍凉,极目远眺,惟见一缕孤烟在天际间升腾。一个“直”字写出在碧天黄沙之间,平添一柱白烟,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成了点睛之笔。给孤寂落寞的诗人带来一丝快意!“长河落日”这是一个特写镜头,仅用一个“圆”字,就将落日悬浮在蜿蜒的黄河之上景色跃然眼前。恍然红日就出入于长河之中,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恢宏气势,使整个画面更显得雄奇瑰丽。一“直”一“圆”可谓妙到极致,妙不可言了。

三、玩赏文字,领悟古诗词的意境美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人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二者是有机融合的整体。古诗词的文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有时仅一个字的改动,就能创造出妙不可言的优美意境。如:贾岛诗“僧推月下门”一句中的“推”字经过反复锤炼改成了“敲”字即:“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个“敲”字使寂静,深沉的夜突然间有了声响,灵动空灵之感,以声衬静,更显夜的幽静,使诗的意境更为优美;又如:“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既写竹,又写桂,过于具体实在,语言上又显生硬。林逋只改了两字,将“竹”改成“疏”,将“桂”改成“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疏影”轻轻一笔勾勒出梅之骨,梅之轻盈之态,下句浓墨描摹出梅之韵,“暗香”写其无形而香,随风而至,如同捉迷藏一样富有情趣,渲染出迷人意境。这“点睛”之笔,使梅花形神活现。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的用词之妙,抓住作品中一两个精彩的词进行赏析,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古诗词的语言凝炼美,画面美,意境美,而且还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水平。

4.品味生活之美作文800字 篇四

流星让天下有了刹时的完善,彩虹让天下有了短暂美,咱们也可以让生存充溢美的不是吗?

我不是作家,只是1名通俗的门生,大概写不出使人赞美的诗句,但记载生存与学习上的苦与乐是我的风俗,因而我具有1本属于自己的书。

我又不是画家,只是1名通俗的门生,大概我画不出使人赞美的画,但我可以把我的生存及学习中的苦乐画成画,因而我具有1本属于自己的画册。

细心想一想你将会发现生存自身即是书、即是画,咱们是阅书观画的读者,在书中找到属于你的乐趣,在画中找到生存的美,而这一刻你会感觉到自己成了书中的主角,画中的人物了,更有可能咱们同是读者又是画中的主角,因而你和我都具有了属于自己的书和画以及生存的美。

每个日子都是内容差别的1本书、一幅画,只是看咱们怎么样去读它,去旁观它,也许是咱们的脚步太仓猝了,常遗忘了要去读它赏识它,老是随便的`阅读过去就算了,就像一篇日志同样,你若细细得去咀嚼它,你就会觉得不单纯是一篇日志,其其实它里面储藏的不只是作者一天的心境,如许的生存才不是一味剽窃的昨天,你在浏览1本书,不但仅是要读懂它的内容、符号,更首要的是要读懂它的内在,观画也不只是看它那五彩滨纷的颜色,那末简单细细想来画中原有画。

不想一味剽窃的昨天的同伙请跟我来吧,拿起画笔、水彩来,把生存中的那份甘甜与苦涩画下来,编织成自己的画册,用来粉饰平平的生存。

余暇的时刻,也可以到原野或郊野去逛逛,去找下大自然的美。烦恼的去吹吹海风,享受一下带着咸咸的海风,从而你会对生存充溢自信,也常沉醉在大自然中,不要只是看面前的美景,把目光放远点,脚步放慢点,不要太仓猝了,你就会感觉到原来生存处处都是锦绣的。

我只晚上小人物,1名在通俗无非的门生而已,只期望自己的进脚步别放得太仓猝了,能渐渐的专心去享受生存的美,可以或许静下心来把生存写成书、画成画,然后1本、1幅渐渐的去看,细细的去咀嚼,并把兴奋锦绣的霎时,和那打动的心境留住1字、1句,写成生存的书,画成生存中的画。

5.诗歌教学 语言品味 篇五

[内容摘要] 诗歌教学先让学生熟知典故,抓住诗人运用的富有表现力的妙词佳句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诗歌教学不仅要以情感人,体现诗歌的情感,更要展现其丰富的内涵,体现语言的理解,一节好的语文课,感悟与理解缺一不可。从言语层面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厚重的情感,是增加诗歌教学力度和厚度必不可少的方法。

一、熟读典故 感知语言

古人炼字的典故《一字师》,相传唐人郑谷的诗文写得非常好。他的朋友齐己是个和尚,他很喜欢写诗著文。有一次,齐己带了自己的《早梅》诗前去请教。诗中有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总觉得有些不妥,他反复推敲,最后说:“数枝”不能体现梅花早放,不如改成“一枝”。齐己顿时叫绝。只改换了一个字,整首诗立刻显得生动起来。于是人称郑谷“一字师”。唐代诗圣杜甫在《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写道“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说:“我特别喜欢雕琢词句,写不出惊人之语死不罢休。唐代诗人卢延让《苦吟》中“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他说:“为了吟得一个字,把胡须都捻断了几根”。又比如王安石写《泊船瓜州》:“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最初用“到”,后改为“过”,又改为“满”,凡如是十余许,始定于“绿”。“绿”为什么好呢,(让学生回答)这里把形容词用作动词,表达更合理更丰富。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1)“到”、“过”、“入”等字只能状出春天来到江南,而“绿”即能让人感到一片春意盎然的勃勃生机。(2)“满”字较前三字为好,因为它写出了范围,但却没有写出春季特有的颜色,而“绿”却从春天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化成鲜明的视觉形象。(3)查背景可知此时诗人正值奉召回京,重施变法之际,诗句用“绿”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喜悦心情和谐的。从古人炼字的典故中我们知道他们常常是“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以确定,读一读不禁双泪长流。事实说明,抓住关键词语处,发掘非凡表现力。在诗歌教学中,我们要抓住诗人运用的富有表现力的妙词佳句,这些好词佳句是诗人“从几千吨语言的矿藏”中提炼出的足以表述诗歌内容的词句,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体验情感 感悟语言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情感体验在诗歌教学中非常重要。诗歌又是语言的艺术,其高度凝练的语言所表达的情感丰富而厚重,语言品味在诗歌教学中不可或缺。诗歌因其动情而感人,这是诗歌的共性;因其独特而动人,这是诗歌的个性。因此,诗歌教学不仅要以情感人,体现诗歌的“温度”,更要展现其丰富的内涵,这是诗歌的“厚度”。温度要靠感悟,厚度则离不开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一节好的语文课,感悟与理解缺一不可。

常作印老师执教的《乡愁》,主要从人论世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余光中的愁绪,通过反复的、有目的朗读,引导学生涵泳体味,以心会文,感悟作者在诗歌中抒发的情感。常老师的教学设计很有层次,教学过程如下:自由朗读全诗,初步感知诗歌所蕴涵的深情→学生谈感受,揣摩朗读《乡愁》的语调、语速→指导学生用深沉的语调、舒缓的语速朗读→多重对话,加深理解,再朗读→知人论世,小组讨论→学生深情地朗读→在拓展迁移中感受诗歌的创造美。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我们知道,吟诵不仅能帮助读者真切地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而且能使读者自然进入诗歌的审美情境。常作印老师把握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课堂上安排了四次朗读,每次朗读都基于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而层层递进,整节课书声琅琅,情感丰富。教学特别注重感悟和感情熏陶,旁征博引,用丰富的资料(包括歌曲)感染学生,动情处比比皆是。课内问题有较大的思考空间,突破了“为探究而探究”的做法,使教学在探究层面有了实质性的意义。教学在情感、知识、思维等方面处理得很好,几个方面共同服务于“温度”,使学生获得了对诗情、诗味的体悟,在深深的感动中体会了海外游子的故土情怀。

三、体味内涵 理解语言

对文学作品情感的理解,仅仅基于知人论世的角度,虽然易于让学生动情,但是不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理解特定文本。当前诗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内容理解多,语言品味少。教师应该认识到,从言语层面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厚重的情感,是增加诗歌教学力度和厚度必不可少的方法。诗歌要求高度凝练,就必然会出现语言表达上的跳跃和省略。因此,对诗歌文本的教学,要重视揣摩语言的省略和隐喻。在《乡愁》中,作者用“这头”“那头”“里头”“外头”突出时空隔绝;“后来啊”包含多少沧桑、感叹和惆怅;“矮矮的”准确地表现了母亲一生奉献之后对子女所求甚少;“浅浅的”包含了多少遗憾和疑问!“小小的”“窄窄的”如此轻描淡写,体现出作者年轻时“不识愁滋味”的情怀。四个修饰语,都是“淡化”意味,什么意思?这里有时间的久远,有心中的茫然,有对比中的痛心疾首。这些精彩的言语,处处显示出作者的功力,显示出诗歌情感的厚度!如果诗歌教学过于注重借助资料(包括歌曲)来感动学生而忽视通过品味诗歌精彩的语言来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感情,那么语言学习将被架空,对学生来说,无论是诗歌解读还是语文学习,都是缺乏厚度的。

诗歌解读的厚度,还表现在读者对诗歌个性的把握上。我们知道,所有的乡愁诗歌情愫相近,都借助意象表情达意。从意象角度理解“情”,这是诗歌的共性。然而,作品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诗歌的构思上。重视分析构思,诗歌的个性就清晰了。

余光中《乡愁》则以时间为线写尽一生乡愁;其他乡愁诗大多表达个人感情,而余光中《乡愁》则从个人离愁写到民族感情。鉴于此,在余光中《乡愁》的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揣摩作者独持的构思,还应在制作课件时紧扣《乡愁》之特点拟标题,才能使《乡愁》给学生留下独特而深刻的印象。如:时空隔离,无限惆怅(共性);一生愁绪,情意绵绵(个性);一腔深情,四种离愁(个性);凄凉离别,魂系故土(个性)。从突出诗歌个性的角度看,本实录在分析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时,不仅点出它们表了诗人的乡愁,更点出了这四个意象都与离别相关,抓住“这头”“那头”“外头”“里头”这几个方位词既有生离,也有死别。学生在分析《乡愁》时,应该关注的是乡愁诗的共性“愁与思”,更应该关注的是对作者通过怎样的构思表达“愁与思”、作者的表达有何独特之处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在诗歌教学中,在引导学生通过不同乡愁的学习,体会诗歌的多样性和无限精彩,联系特定作品,从多角度、多层面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情感和语言蕴藏着内涵。我深深地感到文本解读是决定语文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因素。诗歌教学的情感体会和语言品味,是诗歌教学的双翼。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师 语文建设

语文出版社教材第十二册 上海教育 人民教育

6.重视品味语言是正道 篇六

2014年4月17日,我有幸赴四川省双流中学参加首届全国“正道语文”高端论坛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主题为“重读叶圣陶,学习‘那一代’,让语文返回正道”。研讨会由中国高教学会语文教育专委会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大学主办,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语文“导读法”创始人钱梦龙先生,全国语文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理事长、华东师大倪文锦教授,及来自全国各地语文教育专家代表与会。我校语文教师代表应邀参加此次研讨活动,观摩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肖培东、双流中学青年教师刘小芳的示范课《春酒》及《涉江采芙蓉》,并聆听了钱梦龙先生与倪文锦教授所作的专题报告。

研讨会气氛十分热烈,观摩课的精彩展示,专家们宽广的学术视野、敏锐的教育意识和深厚的教学积淀给予了老师们关于语文教学的诸多思考与启迪。

语文课改十多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与变化,初步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然而在教学观念与实践上也存在一些“走偏”的现象,诸如:过分重视人文精神,轻视文本本身;过分重视教学手段,轻视文本体悟;过分强调“模糊”,轻视必要的“准确”;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轻视教师的“主导”;肆意展示教师的精彩,忽视对学生的指导;过分强调解读的“深度”,忽视教学的“适度”,等等。导致“语文课什么都像,就是不像语文课”的极端现象频繁出现。因此,重视品味语言是回归语文教学的正道:

(一)重视品味语言能充分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

语文,作为一门主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事实上,现在部分教师未能真正掌握《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或在理解《语文课程标准》上出现了偏差,因此出现了重形式而轻内容,又或者错误地把“大语文”理解为“泛语文”等等错误的教学行为。试想一下,一节课上完,学生仅仅是受到了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可是在课文诵读、语言学习、写作技巧上却所得甚微,语文课就是这样教学的吗?不注重文本诵读,不好好学习语言的运用,不认真探究、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课堂上,热闹的讨论多了,读书的声音稀了,基础的训练少了,失却了语文的应有之味,顾此失彼,其教学行为违背了语文教学的规律,也自然扼杀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张志公先生曾强调:“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是语文课的‘主’,必须完成好。” 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正确把握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重视品味语言文字,展现语文学科独特的魅力。

2、重视品味语言,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进行必要的思维训练。

语言是文章中有形的东西,文章中有许多无形的东西有待于从有形的东西中提取,正如建筑物必须从地基垒起一样,语言就是支撑文章思想感情、构思布局和艺术风格等综合大厦的基石。“赏析美景”可以通过品味语言进行,“体会深情”也可以通过品味语言来进行。但是现在比较多的教师只注重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以多媒体视觉形象代替品味语言,这种把文本语言转换成直观的画面形象的做法,只是一种粗浅的代替。例如曾有一个《春》的多媒体课件,“春草图”的画面只是绿迹斑斑,难言其美。为什么?文本里“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一句中,那“偷偷的”和“钻”用词之妙靠直观视觉符号岂能表现得清楚呢?“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其意境的优美又有哪一个摄影师能够用画面来传达呢? 文本最基本的物质媒体是语言,语言是文本的载体,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文本是语言的艺术,而品味语言使读者构建了自由的审美经验世界。如果只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以视觉形象代替语言品味,这不仅丧失了文学的蕴味,而且会使学生从品味语言到想象的这个思维过程丧失,在语言面前变得思维钝化。长期下去,必会和新大纲提出的“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要求背道而驰。

3、强化熟读背诵,在诵中积累语言。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汉语词汇丰富,运用灵活,要使自己对语言的运用不假思索、得心应手,必须对语言文字作千百次的重复,才能使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情味等在头脑中固定下来,使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形成牢靠的联系系统。熟读和背诵便是完成语言强化的必由之路。强化诵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已被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完全证明。古人为学,无一例外要求学生诵读如流。背诵成为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硬件”。凭着这种略带强制性的教学手段,学生受到了古圣先贤思想的熏陶、道德的感悟、智慧的启迪和情感的滋润,尤其是他们趁着记忆力旺盛的少年时光广读多背,积累了一笔终身受用的语文财富。清代黄宗羲在《论文管见》中说:“要使古今体式,无不备于胸,始不被题目所压倒„„余尝见小儿搏泥为铳,击之石上,铿然有声,泥多者声宏。若以一小丸为之,总使能响,其声几何?此古人之所以读万卷书也。”所谓“备于胸中”,就是要将纸上文章变为“心上文章”。“心上文章”积累多了,死的语言材料就会慢慢地转化为活的语文能力。

7.品味诗词之美焕发课堂活力 篇七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 无以言。”诗言志, 诗传情。常吟古诗, 可以陶冶情操, 丰富想象力, 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那么, 怎样才能教好古诗词呢?

一、朗读, 引导学生感受音韵美

古诗作为一种吟诵作品, 它一般都具有优美的声律、和谐的音调, 讲求韵律, 节奏明快, 读起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节奏、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都关系着能否表达出作者的情感。教学中,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 使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握朗读时语调的高低、节奏的变化、语速的快慢。学生掌握了这些之后, 要给时间让学生去读, 以读代讲、熟读成诵。

二、看图, 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

小学课本中的古诗一般都配有反映诗意的图画, 在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字词、诗句的意思, 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意境, 可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让枯燥的文字图形化、形象化。如, 教《锄禾》一课时, 可以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 然后进行讨论。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补出锄禾的主语是“农民伯伯”, 了解了“日当午”的意思, 通过读诗句“汗滴禾下土”明白了劳动人民的辛苦, 认识到“盘中餐”是“粒粒皆辛苦”的。有些学生还谈了自己过去不爱惜粮食的种种情况, 表示以后要爱惜粮食, 做到不浪费一粒米, 还认识到工人、农民都是很辛苦的, 我们都应该尊敬他们。除了利用书中现有的插图外, 有条件的教师也可以自己制作动画片加以演示, 效果会更好。

三、析句, 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

古诗的魅力在于用简短精练的语言来表现人物不同的心情或描写美丽、奇特的景物等。如果细细品味, 则令人入情入境, 回味无穷。在朗读、看图之后, 为了使学生能准确地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就要对古诗的每一个词详细解说, 使学生体会到古诗词的语言美。

1. 板书示意。

例如, 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或教一些内容较复杂的诗, 有时可以用板书引领学生进入诗境。如, 讲《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或《绝句》时, 就可设计下面的板书提示:

移远景———日暮苍山视黄鹂翠柳

地近景———天寒白屋点白鹭青天

换门前———柴门犬吠转千秋雪

景门口———风雪归人换万里船

有时为了帮助学生搞清地理位置, 还可画简明示意图。如, 教学《泊船瓜洲》时, 画出长江, 在长江北岸运河分支入江处画上瓜洲, 再在长江南岸分别画上京口 (镇江) 和钟山 (紫金山) , 然后在其间画上几座山。这样, 再通过教师对古代交通情况的说明, 学生就能体会到诗人那种因江山之隔而产生的愁苦之情。

2. 提供史料。

这里所说的史料, 包括时代背景、风俗习惯、作者身世以及逸闻趣事等。有些诗歌如果不提供一定的史料, 小学生是无法理解诗意的。如, 讲授《题临安邸》时, 不简单地介绍一下北宋灭亡, 南宋偏安一隅的史实, 学生就无法体会诗句“暖风吹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中诗人所抒发的感慨。

四、综括, 引导学生感受内在美

8.品味抽象根雕之美 篇八

有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说过:“自然物看起来像艺术,是美的。”抽象“根艺美”又称“根雕美”,何谓“抽象”?即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抽象形根雕中的“象”,与现实生活里实物(包括绘画、雕塑、陶瓷、木雕艺术品)中的“象”十分相似,因而能唤起人们对根雕艺术的美感。

抽象根雕艺术中的形象并非真山真水、真人真物,也非真的绘画、真的雕塑,不过是与其相似而已。但是,倘若相似的东西如真如切,那当然就十分奇妙。苏东坡在《影塔形》中说道:“我依月灯出,相肖两奇绝。”仅是看到形影之间的抽象之美,苏东坡便称奇叫绝,那么一个树根,一件艺术品,当然更能引起观众对事物之美的共鸣。因此,以“相似”作为根艺美的标准,其实质就是以真实感来衡量根雕艺术的品质。“根艺美”审美标准的提出,既来自于“根艺美”的创作实践,又源于“真、善、美”的辩证关系。有位美学家说过:“美本身必须是真的。”我国绘画理论中也有“妙手丹青画似真”之说。他们在判断事物之美时,都强调一个“真”字。如创作一件艺术作品,必然是通过刻画其艺术形象来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奇根虽然不是通过艺术家之手创作出的艺术品,但具有艺术性的抽象“根艺美”,正在于它的“象”巧妙且真实地反映了客观物象。

“神”是艺术的灵魂,“有神则活,无神则死”。一件品质上乘的抽象根雕艺术品,只有“神”似、“神”真,才会活灵活现,才能耐人寻味。所以,不能仅以“形”的相似和“形”的真实感来判断根雕美的优劣。正如木雕工艺美术大师郑剑夫所说:“根艺与根雕,既在于‘神’美,也在于人的感觉。对于我来说,美不在其形似,而在其‘神’的耐看性。”

此外,除可感之美,抽象的形象在整件根艺作品中所占的部位也很重要。其形象应占有其观赏面的全部或大部分位置,要突出、显露,不能只体现于根艺作品的某个局部,甚至某个角落。画面根雕不能有杂纹干扰,雕刻时更不能画蛇添足。

根艺的雕琢之美在于艺术家的创作,天然之美则在于树根本身的自然材质。木质本身的特色也左右着作品的品质,或质地坚硬,或纹理沧桑,或质感胶态等,形、质、色、纹、象,简单的五个字,在根艺中却大有讲究。

在根雕艺术中,材质整体奇特、完整无损、相对粗大,纹理排列有序而有变化,且能形成花状形态者为最佳。若要雕琢出品质上乘之作,还需木根的周边无“断口”,颜色自然,光泽纯正。如花梨木那柔波如水的纹理,打磨得越是光滑,就越能衬托出木质的纯洁剔透之美。根艺与普通根雕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色彩。如一位哲人所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黄花梨木脱皮之后又分为海南花梨木和越南花梨木两种,两种花梨共生一体,色彩鲜艳又有一定反差,根形和谐均衡,此为花梨材质中的佼佼者。

由于根雕艺术家不同的性情、文化素养、生活环境,他们的审美趣味和创作能力也有鲜明差异。这也是为什么每次展览会的评比,一定要成立评委会的缘故,保证尽可能地公正评判。

富有雕琢根艺经验的行家在鉴赏根雕艺术品的时候,并非墨守成规,持着“根艺美”的标准一条条地去对照,然后得出美与不美的结论。在他们的心目中有一把无形的尺子,丈量千姿百态的根雕作品。这把无形的尺子,就是他们的审美能力。

9.品味语言关注表达教给方法. 篇九

关注表达

教给方法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解读和教学建议

王穷

影响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但有几个方面是不容忽视的。一是要了解学生,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明确学习目标,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有增量。二是解读教材,既要整体把握,又要重视文本的精妙之处,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的表达形式,体会表达效果。三是合理设计适合于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各种方法融会贯通,综合运用。

老师们翻翻这册语文书,会发现无论从教材内容的编排,还是读写训练点的安排,都体现出和初中的衔接、过渡的特点。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人生感悟”,5篇课文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文言文两则》在一“学”一“辩”之中,表达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和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角度的道理。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的《匆匆》,通过细腻委婉的语言,在不断地追问中,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林清玄的散文《桃花心木》,借物喻人,说明人的成长应经受生活的考验,学会独立自主。赵丽宏的散文《顶碗少年》,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蕴含着“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哲理。丰子恺先生的散文《手指》,语言风趣幽默,采用拟人的写法,阐明“团结有力量”的道理,读其文,犹如欣赏他的漫画,情趣盎然。本组课文在编排上采用了“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的方式,其中文言文已是第三次出现。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中华民风民俗”,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精读课文《北京的春节》描绘的是节日风俗。作者老舍先生用朴素自然、流畅通达的语言,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三篇略读课文《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维吾尔》分别从戏曲、建筑和生活习俗等方面介绍了不同民族的特点。

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深深的怀念”,选编的四篇课文追忆了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我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被捕后倍受酷刑,但面对敌人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解放战争时期的郝副营长在一次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壮烈牺牲;开国总理周恩来为了新中国的发展,呕心沥血,日夜操劳;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虽然没有具体介绍张思德的事迹,但通过查找资料我们可以知道战士张思德打仗、纺线、烧炭,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为救战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本组教材中的人物所处时期不同、岗位不同、事迹不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却是相同的。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第四单的主题是了解多元文化(“外国名篇名著”专题)随着年级升高,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拓展视野,教材编写者在第四单元特意安排了四篇外国名篇名著。“外国名篇名著”单元的设计,与以往所有单元都不同,本单元不仅更加强化了“阅读整本书”的观念,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小学向初中教材的过渡。这组教材,先安排了两个外国短篇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编排方式与其他精读课文相同。然后安排了两部外国长篇作品《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里采取了一种全新的设计,即“梗概+精彩片段”的编排方式,先让学生了解整本书的内容,然后是精彩段落的品读与赏析,从而激发学生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同时也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这与人教版初中教材“名著导读”的安排是比较切近的。这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确实是前所未有的。第五单元:“科学精神”专题

本单元的主题是科学精神。这组课文主要的共同点是:

1、篇幅长。

2、文章都通过若干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或说明道理。不同点是:

1、体裁不同,语言风格不同。(散文、记叙文、议论文)

2、体现的科学精神各有不同。

《跨越百年的美丽》(玛丽·居里):坚定执著、全身心投入、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

《千年梦圆在今朝》(中国航天人员):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我最好的老师》:独立思考和科学的怀疑精神。

3、写法上有细微差别。

针对以上几方面的特点,我觉得教学本单元应该共同遵循的一点就是要做到——长文短教。怎么做到“长文短教”呢?(附例子)本册教材选择的文章有以下特点:

(一)注重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前三组课文从热爱生活、民族团结和追忆历史、追忆英雄的角度进行设置,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让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如《匆匆》一文,抓住生活中的细节,通过洗手、吃饭、睡觉等生活小事,在对自己的一再追问中,表达出要珍惜时间的道理。纵观整组文章,可以发现都有这样的特点:就是作者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小事、细节来抒发自己的感悟。在学习中体会文章要表达的道理固然重要,但更值得细细体味的是作者面对生活的敏感观察,有所感悟,有感而发。下棋、洗手、吃饭、谈话、看演出……这些事我们每天可能都会经历,但真正作为写作素材的却少之又少。学生通过学习后可能也会明白:生活中并不缺乏素材,而是缺少发现素材的眼睛。第二组文章这方面的特点则更加明显,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俗等各个角度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画。第三组课文纪念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让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懂得为人民服务的道理。但像这样人文主题较为鲜明的文章,千万不要上成品德与社会课,要抓住语文课的核心价值,把学习的重心从关注内容转到揣摩分析语言与学习表达方式上来。

(二)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运用

每一单元,从单元导语到课后思考题,从口语交际·习作到回顾·拓展,各个部分都力求凸显单元的学习重点: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总结、拓展、交流,形成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导语中对学习方法进行了提示:第一单元“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第二单元“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开展调查活动,搜集资料,了解身边的民风民俗。”第三单元“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今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第四单元“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关心人物的命运。”第五单元“把握主要内容,体会科学精神的含义,还要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方法的道理。”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应考虑课型特点,精读课文,重在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揭示规律,然后把学到的方法和规律迁移到略读课文,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基于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在教学时提出如下建议:

(一)品味语言,关注课文的表达方法。

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光是走“从内容上寻求”这一步,不是完整的语文课,必须“着眼于语文形式方面”,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收获。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最主要的区别,就是让学生认识并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是怎样通过语言形式来表达的。因此在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揣摩课文的表达形式,体会表达效果。

(二)立足整体,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单元整组教学与传统的逐课串讲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强调整体功能的发挥,坚持从整体出发,在整体的基础上进行部分的分析,最后回归到整体上来。单元整组教学的基本程式为:“整体──部分──整体”。以第二组课文的教学为例,本组教学的主题是“中华民风民俗”,这是整组教学的“整体”,所选的四篇课文属于“部分”。在进行每一篇课文的教学时,都必须紧扣主题,在理解了每篇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有重点的突破,提倡“一课一得”,再引导学生通过综合比较回归整体。

(三)、教给方法,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关于阅读教学的方法问题,王崧舟老师有一个非常朴实的见解:“让学生学,永远是最好的方法。”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不自学不开讲,学生自己能读懂、学会的少讲或者不讲。关键是激活、调动、维持、激励,让学生自己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

我上面讲的主要是对于阅读教学的一些理解,本册课文也按排了综合实践活动。古诗词背诵和综合复习。

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中选编的阅读材料,有一些是回忆小学生活的文章,还有儿童诗、书信、演讲稿、建议书等,在拓宽教材的题材、体裁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将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安排在教材的最后一组,此时已是毕业前夕,教师可以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回忆成长足迹,表达惜别之情,为母校再做些事情……水到渠成地把听说读写训练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

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同于综合实践活动,抓住两点:语文味、综合性。

在五六年级,学生已经开展过三次这种以活动贯穿始终的综合性学习,具备了一些综合性学习的基础。老师要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的特征,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使这次综合性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真正成为学生难忘的回忆

古诗词背诵,是为了体现教材的弹性和适应性而设计的,提供给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自己在小学阶段掌握的语文能力来独立学习。因此,这10首古诗词,不要求老师像以前教学古诗那样,占用教学时间来详细讲解,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在自学时,要利用每首古诗词下面的注释大体了解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请教老师同学,重点放在读读背背上。

综合复习的使用:是为了给老师提供一些复习的材料,更是为了向老师提示一种复习的思路和复习方法。:综合复习提示的复习思路和复习方法是:选择贴近学生阅读能力的材料,并凭借阅读材料设计能锻炼和检测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题目,使学生在独立阅读和独立完成题目的过程中,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其中选用的9篇阅读材料,内容各异,形式多样,旨在检查学生阅读各类文章的能力。主要有:能朗读、默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认字、理解词语;能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叙述的顺序;能联系实际谈谈阅读的体会感受等。还安排了仿写、缩写、写由阅读想到的人和事、写读后感等多种练笔。还安排了“给外地亲友写信”复习写信这一最常用的应用文。

10.品味《荷塘月色》的语言特色 篇十

邵武四中

廖彩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品味文章精炼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

(2)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拟人、比喻、通感、动词、叠音词等写景抒情的语言技巧。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的语言。(2)通过提问思考讨论,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陪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语言运用的技巧。

三、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

(2)讨论法、点拨法

四、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最大的感受是这篇文章写得很美,情感美,画面美,语言更美。一个普普通通的荷塘,加上普普通通的月色,在朱自清先生笔下,竟显得那么美,那么富有诗意,令人神往。这主要归功于作者的语言魅力,本文语言“新而不失自然”,比喻生动,音节和谐,节奏感强,富有韵味,可以说是文学语言中的精品。下面我们就以4、5、6三个自然段为例,来品味一下本文的语言特色。

(二)品味语言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第4、5、6三段,并思考: ①你觉得这三段中哪些语句最美,请把它画出来。

②这三段文字主要运用了拟人、比喻、通感、动词、叠音词等写景技巧,想一想你所找出来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语言技巧。

③品味这些句子的妙处。

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每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教师补充明确:(1)提问第4段的优美语句(重点品味①②,余带过)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是轻盈多姿的意思和“羞涩”娇怯不语的意思,这两个词本是描写年轻女子的体态神韵的,现在用来写荷花,突出了荷花的柔美和灵动秀 人的气质。接着连用三个比喻:明珠——晶莹剔透,冰清玉洁;星星——闪闪发光,忽明忽暗;刚出浴的美人——纤尘不染,优雅高贵。拟人、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荷花的清新、淡雅、高贵和美丽。(两个或两个以上比喻连用,其中本体相同,喻体不相同的修辞手法称为博喻。)

②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方法。本体——花香,喻体——渺茫的歌声,它们的相似点是: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飘渺、沁人心脾。

其实,这一句还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荷香本是嗅觉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形象,这种把一种感觉形象转化为另一种感觉形象的的写法,在修辞上称为“通感”。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可以扩大意境,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

③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给人一种飘逸、柔美、婀娜多姿的感觉,而且还有一种动态美。这个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荷叶的优美姿态。

④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流水写得脉脉含情,突出了环境的静谧。(2)提问第5段的优美语句(重点品味①②,余带过)

①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补充:若把“泻”字换用成“照”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明确:一个“泻”字,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顿时化静态为动态,使月光有了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的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另一方面与“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谐感。)

②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补充:若把“浮”字换成“升”或“飘”字,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

③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补充:把“画”换成“印”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明确:“画”含有人的动作,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挥墨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能写出月影之美,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印”字不能写出美)

(3)提问第6段的优美语句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连绵成片,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夜色的浓重气氛,传神地描绘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

另外,在第4、5两段中作者也大量地运用叠音词,请同学们反复诵读,细细品味。

3、师生共同小结:

①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使描写对象更加具体、生动、形象,使读者在遐思中获得无尽美感。

②精当的动词,富于表现力,能传神地突出景物的特点,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③叠音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又使行文轻缓舒徐,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4、学生齐读4、5、6三段,再次品味语言的妙处。

5、品味提升:

通过品味《荷塘月色》这篇散文的优美语言,大家都受到哪些启发呢?如阅读欣赏作品、平时写作文章,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阅读作品要懂得品味其中拟人、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精炼传神的动词和富有韵味的叠音词等的精妙运用;写作文章要善于运用拟人、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精炼传神的动词和富有韵味的叠音词等,这样才能将文章写得生动、优美、传神!

(三)拓展延伸(课后完成)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品味语言是学习文学作品,进行文学鉴赏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品味语言来学习作者语言运用的技巧。

我们学校协和楼前的那颗大樟树,是我们学校标志性的植物,请同学们就这颗大樟树写一段话,其中至少要用到三个叠音词、两个准确生动的动词或形容词和一种修辞手法。请同学们课下完成。

附板书设计:

语言特色

修辞

拟人

比喻

通感

生动形象

动词

精炼传神

叠音词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

上一篇:关于高考祝福语英语下一篇:书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