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员干部管理

2024-08-10

农村党员干部管理(共8篇)

1.农村党员干部管理 篇一

农村干部党员星级化管理方案

为促进农村干部党员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保证星级化管理向其他村干部党员延伸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镇党委《关于对农村干部党员全面实行星级化管理的意见》,结合工作实际,现对农村干部(农村党支部书记除外)党员的星级化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一、任务、目标

农村干部党员星

级化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有两项:一是对现任农村干部党员进行考核和评议;二是依据考核和评议结果对农村干部党员评定星级。通过对农村干部党员实行星级化管理,将每名农村干部党员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进一步健全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在更高层次和水平上全面加强农村“两委”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动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确保小康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时间、范围

这次农村干部党员星级化管理的考核评议和评星定级工作从9月下旬开始,到12月底结束,共3个多月时间。以后每年“七一”前,由镇党委组织评定一次。评定星级的范围包括村“两委”班子成员、文书、计生主任、群团组织负责人、村民小组长和农村党员。农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的,不再参加村委会主任的星级评定。

三、方法步骤

农村干部党员星级化管理工作在县委的领导下,在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由镇党委具体组织实施。分为三个阶段。

(一)宣传摸底阶段(2005年9月20日—10月10日)。层层召开动员会议,广泛进行宣传发动。参加的人员范围是:镇党政班子成员、全体脱产干部、村支部书记和其他村干部、农村党员。各村召开会议时,要由包村干部主持,村干部、党员和每户一名群众代表参加。镇党委依据《意见》,对照“农村干部考核标准”和“农村党员考核标准”制定《考核评议办法》,报县委组织部批准后组织实施。在做好宣传发动的基础上,镇党委组织专门力量,逐村进行深入调查,理清每名村干部党员的党龄、职务、任职时间、家庭主要致富项目、个人简历、家庭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等情况,并以村为单位建好台帐、村干部和党员《基本情况花名册》,分类建档。

(二)考核评星阶段(2005年10月11日—12月15日)。镇党委成立吸收经管、计生、信访、团委、妇联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工作片书记参加的考核小组,根据《考核评议办法》,对每名农村干部和党员近两年来的工作进行考核。考核时,由考核小组按照5方面内容对每名村干部党员逐项进行打分,分值占农村干部党员评定星级总分数的50。在考核的基础上,分别召开由全体村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每户一名群众代表参加的民主评议会,对村干部和党员进行民主评议,分值占农村干部党员评定星级总分数的50。进行评议时,先由村干部或党员对照县委《意见》中的5项考核内容和本《实施方案》中的考核标准,结合近两年来的工作进行述职。述职后,发放《民主评议票》,由与会人员分别对每名村干部和党员进行评议。对村干部的评议包括思想觉悟、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廉洁自律五个方面,分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档次。对党员的评议包括党性好、作用好、本领好、反映好、形象好五个方面,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档次。《民主评议票》由评议小组负责汇总,报镇党委存档。对照评星标准和内容,由考核小组和村支部书记提出拟定星级名单。镇党委根据考核和民主评议情况,集体研究确定每名村干部党员的星级。星级名单确定后,要以村为单位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三)检查验收阶段(2005年12月16日—12月30日)。镇党委对星级化管理延伸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形成《总结报告》,上报县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将组成检查验收小组,对全镇星级化管理延伸工作的考核评议和评星定级情况进行验收。对验收合格的,进行表扬;对验收不合格、走过场、敷衍了事的,要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重新组织开展。

四、政策规定

(一)农村干部任职时间界定标准

1、有兼职的,以现任主要职务计算任职时间。

2、任现职有间断的,符合下列条件的可连续计算任职时间。

①间断时间不足1年的;

②间断时间1年以上、4年以下的,应扣除间断时间;

③间断时间超过4年的,间断前的任职年限不再连续计算。

(二)农村干部考核标准

1、“思想觉悟”方面:

①带头认真执行上级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各项决议,从各方面与上级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②能够自觉摆正位置,到位,不越位,主动积极配合其他村干部开展工作;③不谋私利,心系本村群众,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④尊老爱幼,邻里和睦,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较高的群众威信。

2、“工作能力”方面:

①落实目标责任制,具备完成分管工作任务的能力;②有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有效益可观的致富项目,并积极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或技术、资金服务;③能够妥善处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自己分管的工作没有引发集体访、越级访和重复访现象;④爱护集体财产,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没有发生集体资产流失现象。

3、“工作作风”方面:

①自觉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善于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说话办事不搞强

迫命令,不盛气凌人;②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工作程序办事,没有发生违反上级政策的现象;③能够团结、配合其他村干部积极开展工作,充分发挥骨干带头作用;④办事公道正派,先人后己。在分配计生指标、救济粮款衣物、宅基地、义务工、各种费用负担和安排亲属、子女参军时,不搞特殊;⑤积极参与村务管理,按规定定期参加村里组织的各项活动;⑥在自己职责范围内没有发生加重农民负担、损害农民利益的事件;⑦积极维护群众利益,关心群众的冷暖和疾苦,对特困户、五保户妥善照顾;⑧工作扎实认真,无弄虚作假、虚报浮夸行为。

4、“工作实绩”方面:

①能够及时完成镇党委、政府和村党支部部署的临时性、阶段性工作;②在小康村创建、民营经济、植树造林、农村公路改造等重点工作中,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做出比较显著的成绩;③分管的工作得到群众的认可和好评。

5、“廉洁自律”方面:

①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②带头执行村务、财务管理制度,办事公正、公道、民主、公开;③清正廉洁,艰苦奋斗,无以权谋私、挥霍浪费、贪污受贿现象,没有“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问题;④没有发生因经济问题而引发的群众上访事件;⑤没有因经济问题而发生的违法违纪行为。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取消本人当的评定星级资格:

1、违反计划生育、信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上级政策规定,被“一票否决”的;

2、对抗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决议,拒不服从组织安排的;

3、触犯国家法律法规,被执法机关立案侦察、取保候审的;

4、违背上级政策规定,增加农民负担,造成不良后果的。

(三)农村党员考核标准

1、“党性好”方面:

①党性观念强,思想上、政治上自觉与党中央和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不歪曲党的历史、诋毁党的领袖人物和党的优良传统;不听信和传播政治谣言,不公开发表、散布同上级党委决定精神相悖的言论。②带头执行党章规定,积极参加“三会一课”和村里组织的各种会议和活动。③自觉贯彻执行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决议,在各项工作中能够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④按时足额交纳党费。

2、“作用好”方面:

①积极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并带头贯彻落实。②充分行使党员权利,围绕党务、村务、财务等村级重大事项,积级向村党支部提合理化建议。③模范履行党员义务,带头完成村党支部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④带头维护群众利益,当个人利益与群众利益发生矛盾时,勇于牺牲个人利益。⑤带头遵纪守法,自觉遵守村规民约,不搞非法组织活动,坚决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⑥带头交纳税费,无拖欠现象,并动员和教育亲属、群众按时交纳。

3、“本领好”方面:

①带头科技致富,有1-2个致富项目。②有劳动能力的党员,家庭收入位居本村上游。③带头学习和掌握农村实用技术,实施科学种植和养殖。④积极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或资金、技术,并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4、“反映好”方面:

①能够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②带头实行计划生育,教育子女遵守计生政策。③尊老爱幼,家庭、邻里和睦,在党员和群众中有较高威信。④带头遵守村规民约。⑤遵纪守法,没有违法违纪行为。

5、“形象好”方面:

①带头移风易俗,在婚丧嫁娶等方面倡导文明新风。②不信仰宗教,不参与宗教活动及封建迷信活动。③不参加国家明令禁止的各种邪教组织。④不组织、参加集体访、越级访、重复访和无理闹事活动。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取消本人当年的评星定级资格。情节严重的,镇党委和村支部可按照党章有关规定和组织程序,予以除名或劝退:

1、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

2、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工作的;

3、参与、组织集体访、越级访和重复访的;

4、有违法违纪行为,受党内警告及以上处分的;

5、触犯国家法律法规,被执法机关立案侦察或取保候审的。

(四)严格掌握原则

对农村干部党员的考核评议要区分情况,把握界限,实事求是,科学界定。要严格区分四种情况:一是把因宣传不到位造成农村干部党员不熟悉、不了解上级的政策规定同对抗、不执行上级决议区分开来;二是把因村级工作管理混乱造成村干部党员的职责、任务不清同不履行职责区分开来;三是把因村级班子软弱、涣散、瘫痪造成村级活动不能正常组织开展同不按规定参加村级活动区分开来;四是把因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而不能参加村里组织的活动同思想落后、不履行党员义务区分开来。

(五)其他规定

1、每年初,村支部书记和其他村干部要分别制定《工作目标》。村支部书记的《工作目标》由镇党委负责审核把关,其他村干部的由村党支部负责审核把关。

2、由村党支部根据党员本人的实际情况,为每名党员定岗定责,明确任务目标。

3、农村党支部书记的考核评议和评星定级工作和其他村干部、党员同步进行,每年“七一”前进行。

4、纳入星级化管理范围的农村干部离职后,不再参加评定星级。

5、农村干部的星级评定和取消,由镇党委综合考核,集体研究确定。

6、纳入星级化管理范围的农村干部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的,在被执法机关立案侦察和取保候审期间,停发补贴。被判刑的,自判决之日起,取消一切待遇。

7、纳入星级化管理范围的农村干部离任后,镇、村两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其教育管理,保其积极配合村“两委”开展工作,在村务事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日常管理

(一)加强教育培训。要发挥镇党校的主阵地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村干部党员的教育培训。在培训范围上,要确保每年将纳入星级化管理范围的农村干部党员培训一遍。在培训形式上,要适应农村干部党员的特点,做到灵活多样,易于接受。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每年接受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其他村干部和党员每年不少于7天。在培训内容上,要结合开展农村党员干部争当“双带模范”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制定具体规划。要加强科技知识培训,提高农村干部党员的综合素质和带头致富能力,尽快培养一批帮带能力强的“领头雁”;要将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农村工作方式方法等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

(二)强化监督管理。要帮助指导各村对每名村干部进一步明确分工、细化目标、制定措施、落实责任,对无职党员要分别设岗定责。各村要将每名村干部的职务、职责、目标和党员的设岗定责情况,在村党建活动室张贴上墙,接受群众监督。通过对每名村干部党员定职责、压任务、抓管理,促进农村党的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

(三)严格管理纪律。对纳入星级化管理范围的村干部和党员,要定期跟踪考察,了解掌握平时表现。对群众和党员意见比较大的,要及时给予警示,限期改正错误。对经教育不改的,视情况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对问题较多、连续两年评议不合格的党员,要按照有关程序严肃处理。

六、组织领导

对农村干部和党员实行星级化管理,是健全完善我镇农村干部党员管理体制的又一项重大举措。

一要强化领导,落实责任。镇党委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对这项工作负总责,亲自抓,靠上抓。分管副书记、组织委员要专下来,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抓好这项工作。要吸收组织、宣传、财政、经管等相关部门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层层落实责任,进一步强化对农村干部党员星级化管理的领导、组织、协调和监督。

二要大力宣传,广造舆论。利用村广播、村务公开栏等形式,广泛宣传对农村干部和党员实行星级化管理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等,在全镇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三要加强指导,定期调度。镇党委派驻巡视组指导并督促各村开展这项工作。定期调度,听取汇报,强化指导,狠抓督查,促进全镇星级化管理延伸工作的顺利开展。

附件:关于对农村干部党员考核评议、评定星级的办法

附件

关于对农村干部党员考核评议评定星级的办法

为加强对农村干部党员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根据镇党委有关规定,现对农村干部党员的考核评议、评定星级工作制定如下办法。

一、组织实施

按照简化程序、易于操作、理顺关系的原则,抓好对农村干部党员的考核工作,农村党支部负责组织实施本村农村干部党员的民主评议工作。考核,由镇党建办牵头,吸收各有关职能部门、各工作片负责人参加,依据镇党委制定的《考核评议办法》进行考核,其结果按星级化管理对农村干部党员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评议,由村党支部依据农村干部党员《考核评议办法》进行量化,按照“支部书记主持、工作片书记监督、干部党员群众评议、评议小组计分”的程序进行操作。

二、基本原则

(一)标准统一的原则。对农村干部党员职务制定考核评议办法,使同一职务的干部党员在同一个标准下考核。

(二)量化的原则。考核和评议全部实行量化,使评星定级具备直观性。

(三)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农村干部党员的考核评议既要严格按照考核办法和评议办法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又要实事求是,不能带着感情考核和评议。

三、定星分数的确定

农村干部和党员考核评议总分数为100分,其中镇考核占50分,群众评议占50分。评议总分50分,农村干部由“思想觉悟”“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廉洁自律”五个单项构成,农村党员由“党性好”“作用好”“本领好”“反映好”“形象好”五个单项构成,每个单项占10分,农村干部单项“称职”以上票、农村党员单项“合格”以上票达到75的各得10分,达不到的酌情扣分。

村主任以下干部定星分数计算公式:镇考核得分+群众评议得分=定星分数。

农村党员定星分数计算公式:镇考核得分+群众评议得分=定星分数。

对农村干部党员的考核评议分数之和作为定星分数。得分90分以上评定为五星级,60分到90分为四星级,40分到60分为三星级,30分到40分为二星级,30分以下为一星级。

四、授星表彰

每年农村干部党员评定星级后,在各村张榜公示一周。三星级以上的农村干部、二星级以上的党员予以授星,并以镇党委文件形式予以公布。五星级农村干部党员,每年由镇党委在“七一”前进行表彰。村主任授予“*星级村委会主任”,其他干部授予“*星级农村干部”,党员授予“*星级共产党员”。

五、相关规定

(一)村干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取消本人当的评定星级资格。

1、违反计划生育、信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上级政策规定,被“一票否决”的;

2、对抗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决议,拒不服从组织领导的;

3、触犯国家法律法规,被执法机关立案侦察、取保候审的;

4、违背上级政策规定,增加农民负担,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党员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取消本人当的评星定级资格。

1、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

2、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的;

3、参与、组织集体访、越级访和重复访的;

4、有违法违纪行为,受党内警告及以上处分的;

5、触犯国家法律法规,被执法机关立案侦察或取保候审的。

(三)农村干部按规定进行工龄奖星,连续担任现职每满十年奖励一个星级,满20年以上(含20年)的奖励二个星级。

(四)干部兼数职的,分别参与每个职务的考核、评议、定星,按最高得星予以授星。如有一票否决的或所兼职务有得三星以下的,不予授星。

(五)既是干部又是党员的,分别参加干部和党员的考核、评议、定星。

(六)农村干部三星级以下的予以诫免,连续两年三星级以下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程序予以罢免。

(七)党员二星级以下的亮黄牌,连续两年二星级以下的,按照《党章》规定的有关组织程序予以劝退。

(八)对党组织软弱瘫散、缺乏战斗力凝聚力或派性严重的村庄,暂缓对干部、党员评定星级。

2.农村党员干部管理 篇二

逐步适应社会发展的大环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是党员队伍建设与时俱进的内涵体现。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有助于促进我国新农村的科技水平建设,提升农村党现代化建设能力,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促进农村经济的转型和发展,使农村党员建设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一、农村党干部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直接意义

加强农村党干部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具有直接意义。其一,对农村党干部开展远程教育能够使农村党员干部更直观的对我党宣传的教育思想和党建精神经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促进我党农村后备力量的思想建设;其二,对农村党干部开展远程教育能够使农村党员干部跨越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市场运营情况全面了解,明确农村的未来发展方向,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与市场经济建设向着专业方向种植和发展;其三,农村党员干部通过远程教育可以在互联网中学会农业种植的先进技术方式以及多种职业也技能,改善我国农村种植技术落后的局面,同时也可以通过党员的带头作用,进行农村新技能创业,打破农村就业困难的局面,带领农民致富,实现新农村建设。

二、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模式要求

积极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促进我国农村建设的重要开拓渠道,但注重选择正确的远程教育模式也是提升党员远程现代教育效果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人口的80%以上为农村人口,面对这样巨大的人口数目,首先应当依据各地的农村自然情况因地制宜的选择农村党员干部远程现代教育的模式,以适应不同农村的党员干部发展需要;其次依据农村发展程度选择远程现代教育模式。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主要分为“专家答疑式”,“全盘讲解式”等形式。有些农村的党员接受能力较强,农村建设程度较好,这时应当选择“专家答疑式”的远程现代教育进行农村党员培训,依据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和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和解决,协助农村经济进一步向着科技化程度发展,为农村建设推波助澜;有些农村较为偏远,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更新速率较慢,农村的经济发展依旧以“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形势为主,农村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较为散漫,针对这样的农村发展现状,选择“全盘讲解式”的现代远程教育方式对农村的教育提供整体性的指导,加强当地党支部和党员思想指导,起好农村建设的重要带头作用。

三、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资源建设

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建设应当注重农村远程资源的建设。保障农村远程资源建设是实现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的效果好坏,远程教育内容是否实用的重要基础保障。政府通过建立完备的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和管理系统,保障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顺利开展。首先,政府在农村建立110教育服务咨询平台,对农村党员干部的远程教育成果给予实时问题的咨询,保障农村党员将学习的技术和知识应用到实际中,遇到问题时等够得到及时的解答;其次完善农村网络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资料库,保障远程教育资料库的信息实用性强,难易程度适中,为农村党员干部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资源平台;最后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内容应当做到重点突出,远程教育一方面为了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思想建设,形成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应当注重以培训的教育内容为主,促进农村党员干部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带领农民致富,实现农村经济的逐步发展,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

四、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管理机制

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化远程教育应当注重对农村党员的管理机制建设,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化远程教育提供队伍建设的保障。开展农村党员建设应当克服学习者自身的特点,即成人化、非专业化、基础性差、在职人员等多重特点,只有农村党员干部要有坚定的学习毅力,才能收获远程教学的成果。因此对农村干部的管理机制建设中逐步解决并完善教与学相分离;理论与实际相分离;教学环境与实际环境相分离以及日常生活与学习内容相分离的矛盾冲突。形成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机制逐步向着规范化方向发展。增强农村党员干部学习现代远程教育重要性的思想意识,提升农村党员学习热情,用实用性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农村党员干部对现代远程教育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远程教育的管理人员也应当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对待农村党员干部应当一视同仁,形成平等的受教育观念,保障农村党员干部的科学化发展,为农村党员干部接受远程教育提供良好的管理机制作为农村建设发展的重要信息窗口。

结束语

加强我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建设对我国的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远程教育手段促使党中央选产的精神理念和发展观念能够更快、更准确的传播到我国农村的基层建设中,促进我党建设中基础力量的逐步增强,为我党队伍的建设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开展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能够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传播到农村建设当中,引导我国农村建设向着更先进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是解决我党提出的“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方法,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逐步实现我国农村地区科技水平的逐步提升,促进我国的农村发展逐步实现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摘要: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化远程教育建设有助于加强党员思想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向着实践与理论相统一的方向发展,提高农村党员的科学文化知识。党员作为农村建设的带头人,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化水平能够为农村科学知识的普及做出带头作用,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农村,党员干部,现代化远程教育,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金秀嫒.适应需求,扎实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No.4601:6-10.

[2]夏雁.加强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和谐中原建设——河南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No.14206:45-46.

3.发达地区农村党员管理的新探索 篇三

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而党员管理则是党员队伍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村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党员管理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探索党员管理的新机制、新方法。新昌县隶属浙江省绍兴市,位于浙江东部,经济实力较强。近年来,新昌在主抓发展这一要务的同时,积极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功探索出“乡村典章”、“星期三驻村服务日制度”等基层党建新举措。在党员管理方面,自2008年起开始试行党员亮分制管理,对于解决当前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中暴露出的无职党员发挥作用难、流动党员管理难、党员活动开展难等突出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对进一步研究党员管理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党员亮分制管理的基本做法

所谓党员亮分制管理是指根据农村党员生活和工作的实际,将党员具体行为量化成相应的分值,每位党员各自按劳取分,最终以年度积分多少作为党员考评定档以及奖惩整改依据的一套管理方法。从实践来看,整个管理过程要把握好定分、评分、亮分以及反馈四个环节,具体做法如下:

(一)分层量化,合理定分。党员积分由基础分和考核分两部分所组成。基础分根据党员的不同层次确定相应的分值。新昌县根据农村党员职务、年龄、工作特点和身体状况,以行政村党支部为单位,将全县农村党员划分为四个层次:村党组织书记和党员村委会主任为第一层次;村党组织副书记、委员及党员村委会副主任、委员为第二层次;年龄在60周岁以下的在家无职党员为第三层次;年龄在60周岁以上、有活动能力的在家无职党员以及长期外出的流动党员为第四层次。根据四个层次的党员分类,相应确定基础分为10分、20分、30分和40分。也就是说,党员职务越高、年龄越轻,那么相应的要求就越高,给予的基础分也就越低,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必须争取更多的考核分,方能合格直至优秀。至于考核分,则根据农村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和所在农村的实际特点,细化为基本要求(10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50分)、违法违纪扣分(60分)三大类27项指标,涉及到党员权利和义务、外出党员管理、村规民约等内容,并确定相应的分值和加减分值。

(二)组织把关,公正评分。党员亮分制管理,评分公平至关重要。为此,新昌县以组织的公信力保证评分工作的公正性。党员亮分制管理工作由镇(乡)党委与村党(总)支部共同组织实施。各村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各村党(总)支部书记或主持工作的副书记负责对所属党员进行记分管理,也可由分管组织工作的支委负责记分。评议小组则由镇(乡)联系村干部、村官党员、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共3-5人组成,由村党支部书记牵头实施。村党(总)支部向每位党员统一发放积分卡,统一建立积分台帐,统一实行专职记分。至于评分方式,则实行个人自评与组织审核相结合,即每位党员根据积分卡的考核指标,结合自己的工作表现,取得相应的“自评分”,待经过党支部审核确认后,确定实得分值。如遇到扣分情况,则统一由评议小组讨论决定并记入积分台账。每季度的党员活动日,村党组织将台账登记积分与党员本人累计积分情况进行对照,发现有错记、漏记的及时更正,做到对党员负责。

(三)党员监督,全程亮分。党员每年积分累计时间为当年7月1日至次年的6月30日。积分情况采取每季一评议一小结一公示,年终一总评一定档一公示的亮分方式,既有利于增强亮分工作的透明性,接受党员群众监督,避免年度一次性公开而产生的不必要“质疑”和“矛盾”,又可以起到时刻提醒的作用,使党员“心中有数”,不至于出现“平时忙工作,年底忙抢分”的慌张局面。党支部在每季度召开的党员大会上通报各党员的积分情况,并与党员个人登记的积分进行核对无误后在党务公开栏予以公示。年终评议时,每个党员的基础分加上全年累计积分为实际考核得分,再根据年终党员评议情况,并经支部大会讨论确认后,把党员确定为优秀(90分以上)、比较优秀(80-89分)、合格(70-79分)、基本合格(60-69分)以及不合格(60分以下)五个档次。对于年老体弱卧床不起或长期生病,生活不能自理等特殊党员,在征求本人意见的情况下,可不列入积分考核,经支部全体党员大会评议后直接确定档次。党员考核定档结果,及时进行公示。

(四)反馈衔接,落实奖惩。亮分制管理要取得实效,关键是考核评档后的反馈衔接要跟上。新昌县规定,党员积分考评结果,将直接作为年终奖惩甚至是村干部任职资格的主要依据,以此强化亮分制管理的制度约束力。对于扣分次数较多或扣分较大的党员,镇(乡)党委和村党(总)支部要派人与其谈话,进行批评教育,对屡教不改的,由镇(乡)党委发出黄牌警告通知书,并在党务公开栏上公布。对加分较多的党员,由镇(乡)党委给予通报表扬,并在党务公开栏上公布。凡被评定为优秀等次的党员,可获得参加当年各级各类先进的评比资格;评定为基本合格的党员,确定为组织诫勉谈话或参加党性党风学习班对象;评定为不合格的党员,视情节轻重予以限期整改、警告或劝退。

二、党员亮分制管理的积极成效

虽然推行党员亮分制管理的时间不长,但从近一年的实践来看,党员意识明显增强、党员活动明显增多、党群关系明显改善,特别是对于解决当前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具有积极的效果。

首先,有利于解决无职党员发挥作用难的问题。从农村党员的构成比例来说,党员干部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是广大无职党员。因此,党在农村百姓中的形象,不能只靠党员干部的带头发挥来维护,也要通过广大无职党员的积极作为来巩固。在以往,无职党员一没工作岗位、二没具体职务、三没活动平台,导致他们总觉得有力无处使、有心无处用、有热无处发,于是党员意识日趋淡化、党员作用逐渐弱化。长久下去,不利于党的群众基础的扩大。要解决这一难题,关键是要给无职党员提供一个发挥作用的平台。这个平台,通过党员亮分制管理的实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生活在农村的无职党员,所遇到的大小村庄事务,都是发挥党员作用的平台。由于“硬性积分”的需要,促使广大无职党员在平时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而且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与各类村庄事务,比如义务劳动、调解纠纷、宣讲政策、结对帮扶、资助公益等等,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有效避免了“村里有事无人做,党员有人无事干”的脱节情况。

其次,有利于解決流动党员管理难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由农村进入城市务工经商和人才流动的党员越来越多,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他们从业和居住的流动性,给党员管理提出了新课题,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已成为当前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党中央关于“坚持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的原则要求,党员亮分制管理主要是做足流出地党组织的工作。按照规定,外出党员的基础分为40分,每个流动党员必须至少争取20分以上,才能够评定为合格党员。为了争取这20分,按照考核分的要求,流动党员外出要向各村支部请假,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在外出期间,要求每季度寄交一篇思想汇报,年终递交一份书面总结,如年终回家还要求汇报一年来的综合情况,等等。通过这些措施,一方面便于掌握外出党员的流动去向以及思想、就业和生活等基本情况,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外出党员的归属意识、组织意识和纪律意识。

再次,有利于解决党员活动开展难的问题。农村党员开展活动难已成为当前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总体表现为活动场所难落实、活动经费难保障和活动人员难组织三个方面。考虑到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这“三难”在各村的表现也不尽相同,但无论富村还是穷村,活动人员难组织却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而这一点恰恰又是最重要的。毕竟党员作为一种政治角色,有时候主观的积极性可以弥补客观条件的不足,但如果主观能动性不强,一切都是枉然。党员亮分制管理正是着眼于调动党员参与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管方式带有“强制性”,党员参与活动更多是为了增加积分,但通过这样一种约束手段,客观上却达到了“党员增动力、组织增合力”的效果,初步形成了“党员开会不用愁、收缴党费不用愁、组织号召不用愁”的良好氛围。凡此种种,正是化解党员活动开展难所必须的基础条件。

最后,有利于解决民主评议流于形式的问题。民主评议党员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其本意在于监督党员行为、提升党员素质、纯洁党的组织。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该项制度的执行往往大打折扣,现实中存在着“四多四少”的现象,即评自己多,评他人少;评工作多,评思想少;评成绩多,评缺点少;空话套话多,真话狠话少。这种“你好我好大家好”式的民主评议,既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也不利于被评党员的成长和提升。久而久之,党员对于民主评议活动失去热情和信心,民主评议沦为形式主义,变成一场必须要举行却又毫无实质意义的党员活动。党员亮分制管理的好处在于,促使民主評议由主观评议转变为客观评议,少了畏难情绪,多了事实依据。党员积分成为评议党员的主要依据,而积分直接与平时行为挂钩,因此,最终评定党员合格与否,不是评议人说了算,实际上是自己说了算。因为有了一把客观的标尺,党员对于意见也就心服口服,民主评议才不至于脱离初衷。

三、几点思考

新昌县推行农村党员亮分制管理的实践及效果,为我们思考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党员管理问题提供了鲜活的素材。透过这一样本,笔者认为农村党员管理工作应注重差异性、可操作性、透明性、统筹性以及威慑性,方能取得相对满意的结果。

一是管理内容要体现差异性。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由于职业选择的不同,传统的农民阶级已经分化成为农业劳动者、农民工、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管理者(村干部和集体企业管理者)等阶层。农民身份的多样化,使得农村党员由过去的单一职业分化成现在的不同职业,加上各种职业背后所拥有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资源的不同,导致农村党员之间的社会差异逐渐增多,比如生活方式、作息规律、价值追求等等,自然也就给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增添了许多新的难题,例如学习时间难统一、学习内容难统一、兴趣爱好难统一等等。因此,针对党员之间的差异性,我们必须要改变传统单一的、集中的管理模式,实行分类差异管理,以适应不同年龄、文化以及职业状况党员的多样化需求。

二是管理方式要增强可操作性。农村党员管理要结合农村党员先进性的特殊要求,采取相应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不能盲目追求一种“大而全”的管理模式。对于管理农村党员来说,大话可以讲但不要多讲,大会可以开但不要多开,“小而实”的方式更能符合农村党员的心理、文化以及生活实际。新昌推行的党员亮分制管理之所以有效果,很重要一点在于考核内容都是同农村生活和工作实际紧密相关的,具有可操作性。比如《党章》规定党员有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义务,那么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判断一个党员到底有没有学?学到什么程度?这是一个操作性的问题,而新昌做出了相关的具体要求,比如参加学习日活动、每季度有书面思想汇报等等。

三是管理过程要突出透明性。俗话说,谣言止于公开,信任源于透明。农村党员管理工作要取得党员群众的信任,关键是过程要公开,自觉而自信地接受大家的监督。新昌之所以采取每季一评议一小结一公示,年终一总评一定档一公示的亮分方式,就是为了让过程透明、让群众放心。这种透明性包含两方面,一是党组织对党员群众透明,做到公开公平,避免信息不对称;二是党员之间以及党员自己透明,做到“知己知彼”,避免相互猜疑扯皮。从农村工作实际来看,涉及到党和国家秘密的情况不多见,因此,凡属党内法规没有明确规定不能公开的,都应该坚决、及时、全面地公开,实现党务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四是管理资源要提高统筹性。现在农村外出党员越来越多,职业分布越来越广,对于这批党员的管理仅仅依靠流出地党组织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我们拓宽管理视野,改变城乡之间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相对分离的状态,以“大党建”的理念开展区域合作,统筹城乡党建资源为农村党员服务,使党员无论生活、工作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都能融入党的组织,参加党的活动,受到组织管理,得到组织关怀。要按照中央“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的要求,进一步落实流动党员流入地与流出地党组织双向共管、以流入地为主管理的职责,搭建区域性组织网络平台,依托区域内固定空间,打破职业、单位界限,以“区域不变”应“职业万变”,实现对流动党员的动态管理。

五是管理结果要强化威慑性。管理工作的落脚点是为了实现更好的发展与提升。一项管理如果虎头蛇尾,很难实现初衷。因此,农村党员管理工作,要求我们必须要有系统的思维,注重管理链条的每个环节,特别是结果的反馈使用。只有将管理或考核结果作为巩固和改进自身思想和业务的倒逼机制,管理的初衷才有可能实现。也就是说,有效的党员管理应该是有威慑性的。新昌的亮分制管理之所以没有流于形式,关键在于评分定档结果的反馈与应用具有威慑性,直接同奖惩甚至是村干部任职资格挂钩,这样的话,但凡有所追求的党员都会在意自己的考评,也就会在平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即便是没有任何追求的党员,在农村这个熟人社会,也会在乎自己的“面子”。任何事一旦当事人在乎结果,那么过程自然也就重视了。

作者单位:中共绍兴市委党校

4.农村党员干部冬训工作意见 篇四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第**届**次全会、市委**届*次全会、县委**届三次会议精神,引导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根据省、市、县关于认真组织开展2012-2013基层党员干部冬训工作的要求,结合特庸实际,现就组织好2012-2013全镇党员干部冬训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第**届**次全会、市委**届**次、县委**届三次会议精神,引导全镇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精神状态,为实现特庸社会经济跨越发展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培训重点

本冬训,重点围绕以下三个专题进行集中教育培训。

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引导基层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的主题,深刻领会过去5年和10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深刻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深刻领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同时结合学习新修订的《党章》,进一步理解把握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为创造幸福美好生活而奋斗。

2、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实现特庸科学发展新跨越。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引导基层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县委十四届三次会议精神,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最新要求,按照省、市、县确立的战略部署,与时俱进,丰富提升全面小康目标内涵,积极创新科学发展思路举措,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在增强经济实力和区域竞争力上实现新跨越;坚持“四年同建”,在加快科学发展上增创新优势;坚持“四化”同步、协调并进,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坚持扩大民主、依法治镇,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上取得新成效;坚持凝心聚力、繁荣发展,在实施文化建设工程上开创新局面;坚持民生优先、创新管理,在加强社会建设上探索新路子;坚持生态立镇、永续发展,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构建新体系,从而凝心聚力引领全镇人民继续奋斗,以务实的举措和过硬的成果,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

3、把握党建主线和目标任务,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引导全镇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十八大报告,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主线,以及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目标要求等所提出的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八个方面的任务举措;深刻理解和把握省委第十二届四次全会、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县委十四届三次会议关于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工作部署,进一步丰富完善党建工作创新工程,找准创新点、把握着力点、打造新亮点,不断增强党组织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不断提升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实现特庸科学发展新跨越提供坚强保证。

三、时间安排

冬训时间,从2013年1月15日开始,全镇面上集中培训时间为7天,整个冬训工作于2013年3月底结束。今的党员冬训内容重要,工作起点高,标准要求严,各支部在开展过程中要紧扣统一规定的三个专题,紧密结合本部门单位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在教育内容上,注重突出重点,按照规定的学习内容,紧密结合村(居)、单位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立足在解决党员干部思想认识问题的基础上,集中解决一两个突出问题,尤其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在教育对象上,要重点抓好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以及种植、养殖大户党员的教育培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组织中的党员和流动、外出党员的教育培训,并做好对“漏训”、“缺训”党员的补课工作,不断扩大覆盖面,提高参训率。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对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的集中培训,真正做到整体推进、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教育形式上,力求多样化,积极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冬训的吸引力,切实增强冬训的实际效果。

四、活动要求

(一)强化组织,健全机制。镇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的冬训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定期检查和抽查的方式,对全镇冬训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各党(总)支部在开展集中培训时,要做到训前签到、训中抽查、训后考核,并组织基层党员群众对冬训成效进行综合测评,对测评结果达不到要求的支部,要制定整改措施,确保冬训按照时序进度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二)分类施教,务求实效。各党(总)支部要深刻认识新时期下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切实掌握广大党员干部的新期盼新要求,科学制定冬训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具体方案。抓好分类施教,冬训期间,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搞好集中宣讲,并区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努力在提高冬训的规范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确保整个冬训工作深入扎实、成效显着。

5.农村党员干部冬训讲座材料 篇五

农村党员干部冬训讲座材料

各位农村党员、同志们:

×根据县统一部署安排,下面我结合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以及市有关会议精神,与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的有关内容。共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

机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战略全局出发,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为新时期、新阶段“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县作为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占很大比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更应该为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样一个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只有农业更快更好发展了,才能更好地支撑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更快更好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好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做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篇时代赋予我们的大文章,首先要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最艰巨的任务,必须付出艰辛努力。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但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却有继续扩大之势。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在这样的新背景下出现了不少新问题,突出反映在粮食生产滑坡和农民增收困难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针对这种情况,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明确了要对农业、农村、农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并出台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中央在××年“一号文件”中实行“两减免、三补贴”的政策,使农民从减免农业税、免征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和种粮直接补贴、购买良种补贴、购买大型农机具补贴中,直接受惠亿元。××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加大“两减免、三补贴”的力度,政策直接给予农民的实惠比上年又增加亿元。由于这些政策措施的强力推动,以及市场粮食价格回升和气候比较有利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出现了明显的转机。××年粮食总产量达到亿斤,比上年增加亿斤,当年增产的数量为有史以来之最;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元,达到元,增长%,是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年,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增长继续保持良好势头。但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是长期形成的,改变农业和农村的落后面貌必须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正如××年中央“一号文件”所指出的:“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农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保持农村发展好势头的任务非常艰巨。”“十一五”时期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只有切实推进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才能在本世纪头年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其次要充分认清“三农”工作正面临着一个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必须紧紧抓住不放。回顾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农业农村工作的思路和重点均发生了深刻变化。在“以粮为纲”阶段,主要是全党动员、全民发动、大办农业、大办粮食,但由于农业生产单打一,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在农业结构适应性调整阶段,主要是大力实施多种经营千元致富工程,农民收入突破了元大关,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但由于仍是在农业内部做文章,农民收入经过了几年高速增长后又进入了徘徊不前的阶段。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阶段,主要是把农业真正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在“以工兴县”和新型工业化阶段,主要在做足农业内部文章的基础上,抓住实施“以工兴县”方略的机遇,主动接受工业和城镇的辐射,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把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转移到依靠发展非农产业上来,从而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实现了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和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既面临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大机遇,又面临资源、市场约束增强和体制、机制性矛盾凸现的严峻挑战。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中央的号召,也是时代的呼唤,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标志着“三农”工作迈入了一个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进入了一个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扎实推进。

×再次要全面总结我县“十五”“三农”发展经验,放大和延续成果效应。“十五”期间,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坚持以效益农业为目标,以农民增收为中心,推

进农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认真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和“一减三补”等政策,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总量稳步增加、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稳定发展。预计“十五”期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元,较“九五”期末增长,年均递增。农业结构得到有力调整。××年全县粮食总产万吨,棉花总产万吨,油料总产万吨,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预计××年生

猪出栏万头,羊出栏万只,家禽出笼万只,水产品产量达万吨,分别比“九五”末增、、和。农产品品牌创建力度不断加大。“十五”期间,“老舍”牌红镶边绿扁豆、“四丰”牌浅水藕获国家级农产品注册商标,“莽原”牌草鸡蛋、藏香猪、“加乐”牌蔬菜等个农产品被认定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全县建成万亩优质粳稻、万亩浅水藕、万亩扁豆等优势农产品基地,××年通过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县整体推进认定。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十五”期间,全县兴办江苏桂花工贸有限公司、江苏双发油棉有限公司、金利源木业有限公司、盐城海致岚海苔食品有限公司等规模农业龙头企业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队伍不断壮大。“十五”期间,全县发展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个,会员达多人;农民经纪人发展到万人,其中年销售额万元以上农民经纪人多人;发展订单农业加工企业个,订单面积万亩,带动农户多户。农村劳务经济快速发展。××年就实现了“万人在家种田,万人外出赚钱”的“十五”目标,“十五”期末,预计农村劳动力转移达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的。农村改革活力增强。农田水利、农机、林业等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农村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农村“五件实事工程”得到较好的实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大力加强“双强”型村干部队伍建设,率先建立了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并积极探索“支部协会”、“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路子。“十五”期间的许多成功做法和经验,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律在我县的具体实践,对指导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还要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延续和放大“十五”“三农”发展成果的效应,努力做好“十一五”工作。

×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明确的新目标、新思路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全局,既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指导方针,又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扎实稳步地推进。

×要明确一个“新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目标。“新农村”新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上。不仅包涵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包涵生产关系的变革;不仅包涵物质文明建设,而且包涵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新理念。

×要树立一个“新理念”。要坚持用全新的发展理念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业实践,把加快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要务,把农村工业作为区域发展的主导经济,把非农产业作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体来源,把自主创新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攻重点,把农民群众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把科学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前提,把选准发展路子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把改善环境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

×要确定一个“新思路”。要坚持以城市化带动农村,工业化致富农民,产业化提升农业的新思路,重点是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发展新产业;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城镇;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

×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着力推出的新机制、新举措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产业和战略产业,目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已经绘就,目标、措施也已经明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加强“三农”的决心不动摇,扶持“三农”的力度不减弱,强化“三农”的工作不松懈,坚决把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探索增加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扎实稳步地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着力突出五个“新”字:

×⒈以现代农业为方向,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新跨越。建设社会新农村最根本的是经济发展。只有农业发展了,农民富裕了,农村才能走向文明,农民才能更多地分享发展的成果。当前及“十一五”期间,要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到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十五”期末的元增加到元,年递增。一是做强“大龙头”,提升产业化水平。坚持用工业化的思路发展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是我县农业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围绕重点产业,采取一个产品制定一个规划、确定一批重点生产区域、推广一套配套技术、明确一个目标市场、发展一批重量级龙头企业,将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打造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积极创造条件,主动出击,大力吸引“三资”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同时加大资产重组和扩张力度,引导江苏桂花工贸有限公司等重点龙头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收购、控股、委托经营、融资租赁等方式,对各类农产品加工流通中小企业实行兼并联合,提高行业集中度,扩大经营规模;同时引导中小龙头企业以本地丰富的资源优势为基础,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发展层次。“十一五”期间要引进“三资”累计兴办农业龙头企业个以上,其中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个以上,省级(千万元以上的)大型龙头加工企业个以上,国家级大型龙头加工企业个以上。围绕“依托一个产品,建立一个组织,振兴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大力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综合竞争能力“十一五”期间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发展到个以上,其中省级“四有”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个以上,市级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个以上,带动增收农户占总农户的以上。二是推进“大调整”,提升集约化水平。华文新魏加快发展高效种植业,稳定粮食和棉花面积,扩大蔬菜设施栽培面积,扩大名特优农产品种植面积,扩大立体间套种面积,推进二麦专用化、油菜“双低化”、稻米优质化、蔬菜特色化、棉田立体化、玉米特用化,主要农作物的播种收割基本实行全程机械化。华文新魏加快发展规模养殖业,进一步培植养殖大户,大力发展连户连片养殖,发展以食草动物为主的适度规模养殖,重点抓好生猪、山羊、樱桃谷肉鸭等规模产业带建设,不断提高养殖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华文新魏加快发展特色水产业,利用我县丰富的沿海滩涂资源,重点加快贝类增养、淡水养殖、紫菜养殖等特水产业发展,提高加工层次,使水产业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三是瞄准“大效益”,提升科技化水平。华文新魏加快农业科技化进程。以高效为目标,立足高产量效益、高科技含量,大力推广高产、稳产、优质、安全栽培技术,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为契机,全面提高农产品生产的科技含量。大力推广高效农业技术,重点推广蔬菜设施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统防、轻型简化栽培等技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建立健全合理的耕作制度,重点推广粮经套作、林农复合、稻田养殖等新型耕作模式,完善提高粮棉油经耕作制度。“十一五”期间全县主要农作物品种要更新次,全县良种覆盖率要达以上,农业新技术普及率要达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要达以上,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产业升级。华文新魏加快农业特色化进程。充分发挥自然优势、区位优势和特色优势,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生产,将里滩建成优质油菜、小麦、扁豆、浅水藕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带,外滩建成蔬菜和经济林等特色产业带,海州圩里建成棉花、稻米特色产业带,以特色争市场,以特色增效益。华文新魏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实行有标生产、品牌销售,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基地建设和发展。“十一五”期间要建成万亩优质粳稻、万亩优质专用小麦、万亩蔬菜、万亩浅水藕、万亩扁豆等五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万头三元杂交猪、万只波尔山羊、万只樱桃谷肉鸭和万亩海淡水养殖等四大无公害规模产业带,创建个以上国家级万亩以上规模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积极开展“三品”认证和申报工作,扩大品牌农产品的经营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十一五”期间,要积极申报国家级名牌农产品个以上,打响我县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品牌。华文新魏加快农业生态化进程。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继续组织实施“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能源、清洁水源”的“四清”工程建设,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为重点,大力推广综合配套生态技术,推广以沼气建设为重点的农村新能源建设以及规模养殖场粪便净化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华文新魏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到“十一五”期末,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要达到以上。华文新魏加快“绿色农村”建设进程。抓好高标准沿海防护林、农田林网、绿色通道、经济林、村庄绿化等“五大林业工程”建设。

×⒉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培育造就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离不开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这是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也是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要把加强现代农民教育培训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来抓。大力实施农民教育培训工程。全面实施绿色证书培训、专业技术证书培训和乡土人才开发工程,着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到“十一五”期末,全县岁的农村劳动力掌握一门专业技术的比例要达以上。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程。通过大力度组织、多渠道培训、全方位服务,不断扩大劳动力输出范围和提高农民就业的能力,到“十一五”期末,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达万人。同时围绕市场需求,培植响水缝纫、面食、挡车、化工等特色劳务品牌。大力推进农民投资创业工程。建设新农村,核心是富裕农民,关键在于推进农民投资创业。××年我县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分析其构成,来自三次产业收入比重为::,资产性收入比重偏低,与同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元相比,差距就在资产性收入上。打工增收虽然立竿见影,但是空间有限;创业增收虽然难度较大,但潜力无穷。“十一五”期间,要把主攻资产性收入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中之重来抓,在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基础上,大力推进农民投资创业,着力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龙头加工企业,吸纳转化一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突出“小商品、大市场”,“小规模、大群体”和“凤还巢、企回迁”,通过典型示范、市场连接、“龙头”引路、“大户”带动等措施,吸引更多的农民加入民营创业链,尤其是鼓励农民直接掌握生产资料,进行经营性创业,实现由“劳务型”向“老板型”转变。要重点发展规模经济大户,培植农民中产阶层。农村规模经济大户是新的经济群体和经济力量,代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农村生产关系的先行者。“十一五”期间,要通过政策扶持、发展引导、环境保护等多种措施,努力培养一批大粮商、大棉商、大菜商、大畜牧商、大水产商和大运销商,让更多的农民拥有自己的财产,跨入中产阶层行列。同时争取更多的能人回乡、企业回迁、资金回流,形成滚雪球式的创业叠加效应,努力提高农民的资产性收入。到“十一五”期末,全县农民自主创业人数要达万人以上,投资总额亿元;新增创业人员万人,新增投资额亿元。

×⒊以科学规划为先导,倾力打造农村建设新面貌。在着力解决直接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各类生产生活问题的基础上,要切实加强乡村规划,使乡村的建设和管理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乡村建设规划的实施是一项长期任务,既要着眼于改善村容村貌,又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的意愿,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既要坚持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的基本原则,又要便于农民生产生活,体现地方特色。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大力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以促进经济发展为中心,以创建江苏省城市化示范镇和江苏省康居示范村为重点,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建设思路,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大组织推进力度,高起点编制规划,高标准推进建设,高效能实施管理,高水平经营运作,着力改善村镇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努力开创村镇建设工作的新局面。一是明确发展目标。从××年起,通过“一年典型引路,二年逐步推广,三年全面展开”,力争在年前,建成个江苏省城市化示范镇,个江苏康居示范村,个创建整治村。突出抓好重点中心镇和试点中心村建设,建立一批“规划合理、设施齐全、富有特色”的现代化示范镇村,以展示我县农村现代化建设新风貌。二是科学编制规划。按照“系统性、科学性、前瞻性、严肃性、个性化”的要求,将镇村规划建设纳入城乡一体化规划范畴,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村镇建设规划。实行集聚发展,合理布局安排村镇空间。三是突出功能定位。坚持产业兴镇、产业兴村、根据生产条件和经济结构,科学规划产业、市场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发展区域,使村镇成为集聚资金、项目、信息、物流、技术、人才的重要载体。选择几个规模较大、经济实力较强和区位优势明显的镇作为重点镇,在资金、政策和领导力量上倾斜,对确定为示范镇、示范村的将享受资金补助、建设用地、建设审批、干部使用等方面优惠政策。高标准规划,快速度建设,拓街道、兴市场、建小区、抓配套、治环境,使之成为功能完善、产业兴旺、环境优美、辐射力强的区域中心镇,充分发挥它们在全县村镇建设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继续把创建新型村镇活动作为加快村镇建设的有效载体,制订激励政策,鼓励条件好的镇向省城市化示范镇目标迈进。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不断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活力。一是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新农村建设必须伴随一系列体制创新,其中一大任务就是推进以巩固税费改革成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免征农业税,农民种地必须交纳“皇粮国税”的历史在延续了两千多年后宣告终结。这是国家、集体与农民三者利益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由此必然引出加快推进涉及面更广、层次更深的农村综合改革的任务。取消农业税的积极意义显而易见,但也使农村原有的深层次矛盾凸显,并引发了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只有下决心深化改革,进行体制创新,才能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已经取得的成果,才能保证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因此,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这些改革任务涉及农村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核心是要建立起精干高效的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加强农民负担监管,禁止乡村发生新的不良债务,逐步化解陈欠债务。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体制保障。二是创新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流转机制,推行土地承包权货币化,逐步从根本上消除束缚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优化农村生产要素配置,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村土地的生产率,解放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三是推进农村社会事业改革。围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机制改革以及农村文化、卫生、教育、金融制度改革,全面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步伐。同时,拓宽筹资渠道,加快形成农民自我发展为主,政府、集体适当补助,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投入体系。加快以农村大病保险、农民养老保险、失地农民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点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农村特困人群医疗救助制度,逐步推行居民家庭健康服务合同,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力争达到以上。同时要完善扶贫帮困工作机制,落实帮扶措施,努力拓宽低收入户的增收渠道。

×⒌以提高素质为根本,着力塑造农村精神文明新风尚。围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继续以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宗旨,培育勤劳、守纪、文明、厚道的乡风民风,进一步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富有成效。一是充实新内容。引导农民更新观念,提高本领,适应市场,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加强理想信念和民族精神教育。进一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法律法规教育,结合“四五”普法,向广大农民群众进行法律法规教育,不断增强农民的法制意识,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维护自己权益。围绕推进现代农民建设,启动现代农民教育工程,加快科技进步和结构调整,提高致富本领。二是覆盖新群体。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不再是纯粹的农民,农村的各个阶层出现细化,如打工者、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小企业主等,必须有针对性地扩大农民精神文明建设的覆盖面,有针对性地对各个阶层的人群进行教育,促使他们做道德文明的示范户,做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三是探索新平台。做农民工作,树立良好民风,就要不断创新工作载体,设计并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创建活动,吸引群众自觉参与。使广大农民在参与中得到教育,受到熏陶。实施典型带动,在星级文明户创评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文明标兵户创评活动,将科普教育、道德建设、文明风尚、遵纪守法、勤劳致富等纳入创评内容,进一步增强农村星级文明户创评的示范性、指导性。组织开展道德评议活动,组织农村老党员、老教师等成立道德评议会,对所在地农民、农户的道德行为进行评议,引导广大农民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进一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经济、法律、政策“六下乡”活动,不断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养成科学文明生活方式。在办好农民政治科技学校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办学内容,将农民政治科技学校办成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

6.农村党员干部管理 篇六

第一章 机构职责

第一条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点职责:

(一)负责制定本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目标计划。

(二)搞好远程教育的教学组织、播放收看和接收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三)及时收集、上报党员干部群众接受培训后的反映和其他有关信息,按时上报学习培训情况统计报表,保存好远程教育各种档案资料。

(四)每季度对远程教育工作进行1次自查,及时查露补缺,不断提高播放和收看水平。

第二章岗位职责

第二条远程教育工作人员职责:

(一)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管理、操作人员,必须经乡镇远程办培训;要按照操作流程正确使用设备,搞好设备地日常维护和保养,保持设备及播放场所整洁卫生。

(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远程教育教学计划,做好远程教育节目接收和播放工作;严格执行设备使用管理制度,严禁利用设备从事与远程教育无关的事宜。

(三)对接收播放内容进行事先审查,播放后及时组织讨论广泛征集党员干部对播放收看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做好讨论记录和信息反馈工作,及时向上级远程教育管理部门报送工作信息。

(四)做好播放统计上报工作,相关材料及时整理归档,妥善管理。

第三条远程教育相关教学辅导人员工作职责:

(一)熟练掌握课程内容,明确辅导重点、难点。辅导人员要首先收听、收视有关课件,做到心中有数,对辅导的重点、难点有充分的认识,认真备课,写好讲义。对农村党员干部提出的问题做出详细的解答,帮助他们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认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改进学习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二)注重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辅导人员在辅导过程中,要采取专家答疑、现场示范、专题讲座等多种有效形式,切实做到因材施教、按需施教、因时施-1-

教、因地施教,以增强教育的效果。

(三)组织好各类教学测试。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进度,合理安排一定的教学测试,以便了解农村党员干部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及时提出改进教学意见。

第三章人员配备

第四条村级管理员1名,辅导员1名。本着“专兼结合,以兼为主”的原则,因村制宜,合理选配,尽量保持队伍稳定,减少经费支出,减轻群众负担。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原则上由村团支部书记兼任;确无合适人选的,也可从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干部中选配操作员。

第五条村级远程教育接收站兼职管理、辅导员,由乡镇干部、村团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干部兼任的,在原有工资报酬的基础上,按照每人每月100元的补助标准进行补贴。

第四章设备管理

第六条远程教育设备是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专用设备,属于党组织管理的特殊财产,在管理上实行三权分离、分级负责,所有权归属县委组织部,管理权归属乡镇党委,使用权归属村党支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改变远程教育设备用途和财产抵押。

第七条村级党组织重点把远程教育设备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层层签订《设备管理责任书》的方式,落实管理责任。

第八条村接收站点要建立《远程教育专用设备登记薄》,详细记录本单位设备器材的名称、型号、数量、价格、性能、启用时间、使用和维修、更新等情况。设备统一贴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专用设备”标签。

第九条设备出现损坏或报废,要及时办理报损、报废手续,由乡镇党委派人查验确认后,报县委组织部批准,做出维修或报废决定,任何人不得擅自处置。否则要按价赔偿。

第十条远程教育设备要安装在专用公共场所,由专人管理操作,管理、操作人员变动或场所变迁时,要在乡镇党委、县远程教育管理中心人员共同监督下办理移交或变迁手续。调整卫星接收天线位置和计算机系统等,要由省市远程教育管理中心指

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第十一条远程教育场所要落实防尘、防潮、防盗、防鼠、防火措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设备挪作他用,严禁扣押、抵债、转让、拍卖。

第十二条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远程教育设备,做到“八个严禁”,即严禁无证人员管理操作,严禁非法开机关机,严禁关机后不关插座电源,严禁在外部自然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开启机器,严禁私自拆装计算机硬件设备,严禁卸载计算机上的相关软件,严禁安装游戏等非党员学习教育类软件,严禁调整卫星接收参数、接收规定以外的其它卫星节目。

第十三条定期对设备器材进行维护和保养。设备一旦出现故障,村管理员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县远程管理中心。

第十四条设备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严格按照以下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一)对出现远程教育设备闲置,运行不正常,影响作用发挥的或管理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致使设备经常出故障的,村党支部书记和管理操作人员要书面检讨,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

(二)对因值班站岗巡逻制度不健全、人员不到位等造成设备损坏或丢失的(包括挪用外借的),村负责人给与党纪处分,并在三天内补缴设备购置资金。

(三)在卫星信号受到非法干扰,不立即清除非法画面和声音,不立即向上一级党组织报告的,或在计算机上安装与远程教育无关的软件的,对村责任人和管理员给予相应处分。

(四)对违反管理规定,拒不执行追究责任的管理员和村级负责人,依纪依法进行处理。

第十五条远程教育设备运行维护费用。经济条件好的村可从村级收入中解决。集体经济薄弱、确实无力解决维护费用的村,由乡镇财政扶持解决。

第五章 教学管理

第十六条严格按照上级教学计划要求,根据本行政村实际情况和党员干部的需求,就播放收看的内容、时间等做出具体安排。

第十七条严格审查节目内容。非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发布的内容,未经

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不准点播和下载;严禁点播和下载不健康的网络传媒内容,严禁收转境外广播电视节目;不准利用远程教育设备进行游戏、聊天;严禁泄漏党和国家的机密,更不允许发布反动、迷信等非法言论。违反者将按照有关规定和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并追究接收站点党组织负责人和管理操作人员的责任。

第十八条定期组织播放收看。要组织党员干部每月集中收看不少于2次,每次集中收看要保证80%以上的党员参加。

第十九条实行节目预告制度。由远程管理、操作人员对本周节目内容提前“备课”,分析归类,形成“节目单”,通过村务公开栏张贴、村广播宣传、向科技致富带头户直接送达等形式,及时对教育节目进行预告,对重点片目进行推荐介绍。

第二十条要建立《播放收看记录簿》、《座谈讨论记录簿》、《信息反馈记录簿》和《点名册》。每次组织播放收看后,要对参加人数、学习内容、讨论情况和信息反馈等内容作详细记录。

第六章组织领导

第二十一条村党组织书记是远程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远程教育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及作用发挥等方面负领导责任。

第二十二条把远程教育工作纳入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要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党员电化教育科技示范工程”、“党员双培双带”等工作结合起来,推动远程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第七章 考核奖惩

第二十三条县远程教育管理中心对远程教育工作进行量化,制定考核内容,每季度进行一次表彰奖励。同时,对工作不力、完不成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对工作不负责任、出现违章违纪的单位和个人,按有关规定进行纪律处分、经济赔偿。

第二十四条考核办法:

平时工作实施量化的,对全年收看积极,按时参加活动的党员干部实施奖励,考核成绩作为年终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条考核内容

(一)组织机构。村成立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远程教育工作会议。

(二)站点建设。村级终端接收设备配套;配备专兼职管理操作员;播放收看场所宽敞整洁,桌椅等配套设施齐全,“七防”措施到位。

(三)播放收看。制定播放收看工作计划。党员干部每月集中收看不少于2次,每次收看时间不少于2小时,每次参加人数占党员总数的80%以上,农闲时节经常组织群众收看学习。认真做好座谈讨论、信息反馈等工作,及时填写“三簿一册”。围绕本村中心工作,每开展远程教育主题活动不少于1个。

(四)设备管理。远程教育设备要全部建档。远程教育设备安全和管理出现问题的,视为远程教育工作不合格单位。凡基层党员群众因远程教育设备问题到县上上访的,经查实,视为不合格单位。

7.农村党员干部管理 篇七

一、陕西“农远教育”情况简介

2003年6月中央开始正式启动“农远教育”试点, 试点地区分别涉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地的四个省份, 2005年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 将试点扩大到12个省区, 2007年下半年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农远教育”工程向全国各地普遍推广。陕西省属于第三批试点地区, 即从2007年开始推行此项目的省份。陕西省虽推行此项目时间较晚, 但在政府精心组织下, 依托教育大省的优势, 使农远教育平稳推进, 现已覆盖了全省各地农村。但由于, 陕西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省内各地地理情况复杂, 实施“农远教育”又较晚, 因此尚有一些亟需改善的地方。

二、陕西“农远教育”的不足

(一) 资源建设整合力度不够、实效性不强

我们知道, 远程教育发展的关键在资源建设。陕西省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农远教育”资源建设, 为了确保资源建设质量专门颁布了相关规章制度;为了促进资源建设力度, 多次举办课件制作评奖活动, 以期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但现有的资源同农村群众的需求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同东南地区省份“农远教育”资源建设也有一定的距离, 如湖北省在2009年省级资源库教材存储总量达到近3万小时, 截止2010年征集到近万小时的教学课件, 并向中央党校、中央电视台购买了7000多部优秀专题教材;江苏省加大力度对涉农信息资源进行大整合, 将各级劳动、科技、农业、科协等相关部门的网站、平台统筹整合, 力争让农民群众“一网揽尽”, 并开设“图说村落”、“招商引资”、“供求信息”、“乡村特产”等专题栏目, 既宣传了各地的产品, 又提供了产品供求信息, 给农民真正带来实惠。因此, 增加资源的数量及建设实效性强的资源是陕西“农远教育”的下一步目标。

(二) 资金投入力度和保障机制还不完善

“农远教育”资金投入模式是中央财政拨款和地方经费投入相结合的方式。中央财政拨款通常情况下都能及时到位, 但地方经费投入方面视各地的具体情况而有差异。东南部经济发达省份由于财政收入状况良好, 地方经费投入一般情况下力度都很大, 而且也能及时到位, 这也是东南部省份“农远教育”发展快的原因之一。但中西部省份, 由于属经济欠发达地区, 财政收入状况不容乐观, 在“农远教育”地方经费投入方面问题较多。一般情况下, 省级拨款亦能保证, 但各市、县乃及镇的经费投入却不一定能按要求及时到位。陕西省作为西部省份也存在这方面问题, 许多市县在筹措“农远教育”经费方面存在问题, 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陕南部分县受灾, 接到了“特殊党费”的救助, 当地政府将一部分“特殊党费”用于了“农远教育”信息网络建设及资源制作等项目, 这属于“特殊党费”的合理使用, 但也反映出了由于地方财政困难, 没有固定的经费投入计划, 在“农远教育”经费上只能借用其他经费来弥补。

(三) 网络建设力度不够

在网络选择上, 陕西省根据本地特点选择了广电宽带网络和卫星接收相结合的模式, 并对这一模式进行了三期建设, 现已建成覆盖城乡农村的教育网络系统。但这种模式是电视机加机顶盒, 靠接收视频信息传播的传统模式, 传播的稳定性不强。因此, 在组织学员学习期间, 各级政府要派出大量人员赴各处检查, 遇到信息传输故障还要联系广电部门及时解决。这不但耗费了大量人力, 也对党员群众学习积极性有影响。而东南部省份在这方面做得较好, 如江苏省一些地市建成“网上村村通”网络系统, 架设起“市――县 (市、区) ――乡镇 (街道) ―― 建制村 (社区) ”的“网络信息高速公路”, 远程教育信息传输十分稳定, 当地政府通过网络发布大量供需信息及就业信息, 使广大党员干部得到真正的实惠。因此, 建立稳定的网络系统, 是陕西等西部省份下一步发展的目标。

三、对陕西“农远教育”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根据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和陕西“农远教育”发展情况, 笔者认为陕西“农远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一) 加大资源利用力度

陕西省在推动“农远教育”工程时除了建立广电网加机顶盒的模式外, 还充分利用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所建立起来的硬件和网络, 这种做法不但可以节约大量建设经费, 而且可以利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培养起来的技术人员, 可谓一举多得, 大大提高了“农远教育”推进速度。在学习资源建设方面, 充分利用了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资源, 同时也鼓励本省农远教育技术人员制作了一批课件资源, 为了服务三农还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相关农学专家制作实用农业技术课件。但相对广大农村数量巨大的党员及人民群众, 这样的网络环境、技术人员及远程教育资源, 还是显得捉襟见肘。

我们知道远程教育追求开放,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大开放理念, 即在学习对象及学习资源方面最大限度开放, 我们农远教育工作亦应持有这种理念。在硬件网络、技术人员及资源建设方面充分体现开放理念, 充分利用现在农村已有的各种远程教育资源, 如农村职业教育、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等, 利用好它们的硬件网络及技术人员, 整合适合广大农民学习的学习资源, 这样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 为农村地区教育, 为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二) 加大并保障资金投入

远程教育是一种需要大量投入的教育形式, 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固然需要大量资金, 后期的网络维护、资源建设、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培训同样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这样才能保证其正常运行。在资金投入方面, “农远教育”基本模式是国家财政拨款加地方投入, 通常情况下国家财政拨款均能如期到位, 但地方投入方面由于各地的情况不同, 出现一些问题, 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问题尤为显著。

陕西省属于经济欠发达的西部省份, 在“农远教育”发展初期经费投入情况较好, 这也是工作顺利展开的原因之一。“农远教育”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推行的工作, 这就需要建立长效资金投入机制, 督促各级政府财政投入能及时到位。同时工作的深入开展, 也需要增加投入, 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学习型社会最终形成。因此, 当地政府应该建立起一个长效的资金投入监管制度, 保障“农远教育”能深度发展。

(三) 自主创新, 解决网络基础建设的不足

众所周知, 远程教育的关键在于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而, 陕西省地处秦岭腹地, 全省地貌情况复杂, 其中陕南地区位于秦巴山区, 许多基层村散落于深山大川之中;陕北地区位于黄土高原与荒漠草原交接地带, 区域内塬大沟深。这些复杂的地貌情况, 造成了当地交通极为不便, 给网络设施建设带来极大不便, 网络建设情况极为不理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省上作出了一些大胆尝试。如前所述, 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选择了广电宽带网络和卫星接收相结合的模式, 以期达到覆盖全省农村的目的。但, 由于这种模式的不足在于信号不稳定, 需要大量技术人员排除故障。

因此, 寻找一条网络覆盖更广, 信息更为稳定, 更便于农村群众学习的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自2014年6月起, 委托在远程教育方面有丰富经验的陕西广播电视大学的手机智能远程教育学习平台对汉中地区及泾阳、澄城等县进行试点, 以手机无线网络系统弥补交通不便地区有线网络缺少覆盖的问题, 试点工作开展顺利, 计划在2015年将培训规模扩大至5万人。这是陕西在“农远教育”方面做出的大胆有效的创新性探索, 对其他西部地区也有借鉴意义。

四、结语

西部地区均为经济欠发达地区, 其地理状况同陕西省非常相似, 因此在“农远教育”发展中也都存在大致相同的问题。我们只有正视这些问题, 发挥主观能动性, 及时解决这些问题, 才能使本地区“农远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异, 也能为当地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西部地区为经济欠发达地区, 区域内地貌情况复杂, 极不利于远程教育的发展。陕西省作为西部地区的一个省份也受这些因素的影响, 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发展方面存在资源整合利用力度不够, 经费投入不足,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只有充分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建立长效的经费投入监控机制, 自主创新, 解决网络基础设置薄弱的问题, 才能促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深度发展。对西部地区而言, 这些经验都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陕西省,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小永.贵州省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现状及其对西部地区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28) .

[2]关于开展我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三期工程验收工作的通知[陕组通字〔2011〕66号].

[3]湖北省坚持“四高”标准全面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R].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情况通报第10期.

[4]江苏省南通市实施“网上村村通”工程全力服务新农村建没[R].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情况通报第2期.

8.农村党员干部管理 篇八

一、吉首市基层组织基本情况

湖南省吉首市位于湖南省西部,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下辖3个街道、5个镇、7个乡,有行政村138个,乡镇社区5个,城市社区28个。全市共有党(工)委26个,其中乡镇、街道党(工)委15个。党委下辖党总支34个,党支部572个,党员13807人。其中,15个乡镇、街道党(工)委共下辖党支部228个,其中村支部138个,社区支部33个,镇机关支部16个,学校、卫生院等其他支部41个。

二、吉首市农村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途径

1、吉首市农村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一是集中学习。集中学习,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为各级各部门所广泛采用。就吉首市而言,主要采取以下集中方式组织农村党员干部进行集中学习。一是委托市委党校举办专题培训班。如2014年组织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专题培训班,组织了100余名乡镇、村(社区)干部进行培训。二是按期举办面向基层党组织书记、主任的业务知识培训班。每年两次,分别对基层党组织书记及村、社区主任进行培训。三是依托“三会一课”制度。通过严格推行“三会一课”制度,采取支部讨论学习的形式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二是书面传授。面传授,主要指通过发放报刊书籍,下发文件等以纸质媒介为载体,对党的方针、政策进行宣传,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方式。一是赠送书籍。2014年,该市向所有乡镇、街道赠送《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等书籍达1000余册,赠阅120份《中国组织人事报》,赠阅《人民日报》、《湖南日报》、《团结报》等黨报党刊500余份。二是下发文件。通过下发文件的形式,对上级的方针政策进行宣传贯彻,如2014年转发的《中国共产党员发展细则》等。三是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是指使用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等突破了时空界线的教学模式。2003年起,湖南省作为全国试点省份开始建立“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建设,截至目前,吉首市共有农村终端远教站点156个,覆盖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及行政村。同时,为了使党员干部更便捷的接受信息,湘西州委组织部开发了“党员E信通”手机平台,使农村党员干部能便捷的获取党建信息,同时,该部党管科采取每周发送党建手机报的形式,将本地区的党建动态及时发送到所有党员干部手中。

2、吉首市农村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一是时政知识。时事政策教育对于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治觉悟和政治责任感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在时政教育的传播中,主要围绕国际国内形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新发展及解读,广大群众密切关注的医疗、教育以及各项惠农支农等优惠政策进行宣传教育。二是法律知识。法治意识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农村中犯罪现象的新特点,法律知识教育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涵盖一些实用法规:如《民法》、《刑法》、《婚姻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土地管理法》的教育。三是道德教育。包括基础道德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四是文化素质。包括基础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知识,与农村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其他知识。

三、吉首市农村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

1、经济建设为先,思想政治工作未引起足够重视

思想上不够重视,弄不清自己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是当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体现于:一是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可做可不做。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相比,一软一硬,做好做坏看不见,摸不着。以至于出现思想政治工作无人讲、无人抓的局面,或者是虽有人布置但人无落实。二是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与己无关。一些干部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委部门的事,和自己无关,是自己的额外工作。一些基层党委政府在安排工作时班子成员之间在思想政治工作上难以形成重视的共识与合力。

2、资金保障基础,思想政治工作资金投入不足

近年来,对农村基层基础的重视加大,对基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加大,但相比之下,对思想政治工作资金投入显得不够。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市乡两级安排财政经费时,普遍没有安排专项的思想政治工作经费。因为集体经济缺乏,乡镇、村社区也没有可由本级支配的收入,没有财力投入到思想政治工作方面。

3、缺乏与时俱进,思想政治工作缺乏灵活性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已发生很大变化,而一些基层干部面对新情况却束手无策。一是缺乏方法。老办法行不通,新办法不会想,不愿想,成为当前基层党委对待党员干部思想教育问题的主要表现。二是以罚代教。一些党委对于基层党员干部不善于教育引导,习惯用经济处罚代替思想政治工作。事无巨细,一罚了之。三是形式和层次存在不足。这几年,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上,该市虽然也积极探索了一些新的途径,好的做法,但总体上来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依然陈旧,形式单一,教育呆板,说教味道浓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农民喜闻乐见的方法和形式不多。

四、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建议

1、提高基层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要使基层党委认识到,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持党的队伍的先进性,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抓好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向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灌输社会主义思想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新农村的需要。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到这一重要性,将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组织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来抓。

2、增强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和针对性。

要使基层党委增强抓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和针对性。一是要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经济建设不放松,一手抓党的建设,切实找准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工作与经济建设工作的有效结合点。二是要突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要重视科技文化知识、农村实用技术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的教育,努力增强党员干部适应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三是要讲求教育方式的实效性。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党员干部情况,制定不同的教育计划,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用结合,有的放矢;要抓好典型教育,善于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

3、加大投入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物质保障。

上一篇:2023年国家公务员报考流程下一篇:学校体育设施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