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与生活

2024-09-04

工作与生活(精选8篇)

1.工作与生活 篇一

新时代的女性如何平衡生活与工作的天平

近年来“获得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在白领中广受热议。所谓“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主要是指职业人士如何处理工作和生活时间支配,或者说是关于优先次序和价值观念的问题。有学者提出了与IQ、EQ并行的TQ(时商)的观点。

大家对卓别林30年代出的一部电影《摩登时代》一定不陌生,他扮演的工人,整天和冷酷无情的机器竞赛,分秒必争工作呆板重复、枯燥无味。电影里有血有肉的人和冰冷刻板的机器,形成了鲜明对比,给观众以强烈地视觉冲击。这就是典型的泰勒思想科学的管理理论,今天看来这并不科学。

而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竞争加剧,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失衡现象越来越明显。有调查表明:

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由于家庭周期的特点,在职业生涯发展中形成“两个高峰一个低谷”。第一个高峰是毕业后进入职场的最初几年,在这一时期,女性或者未婚,或者已婚但无子女,可以在工作上投入较大精力。之后,随着子女的出生,很自然地遇到职业发展中的“低谷”。一般在35岁左右后的十余年时间,随着子女可以托人代管、逐渐自立,这时的女性又可以在工作上深入投入,获得了“第二个高峰”的时间和精力条件。

而我们刚毕业的职场新人,可能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个人休闲、自我完善、投入工作,但这并不表明目标的实现、成功的取得会自然发生。作为职场女性,如果只是一味沉浸在“一个人的潇洒”中,任由岁月毫无计划流逝,即便可以实现物质丰富、生活轻松,但未免白白浪费了自身的独特优势,同时,也将无法满足“自我实现”的最终需求。因此,我们应该及早地做好自身的生涯规划,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确立生涯目标,根据自身实际和需求,结合环境条件,确立好中长期目标,并找到实现的路径。时间作为一种资源,若不妥善管理,就有被浪费的可能。若我们能把握好“第一高峰”与“第二高峰”自然连接的独特优势,这段“黄金时间”将能产生巨大的效益。所以我们应该根据设立的目标制定时间进度表,监控并限制生活中的“时间窃贼”等方法,妥善平衡职场与生活,成为时间管理的高手。对于我们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未来的职场生涯中,我们应该如何平衡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呢?

首先,是认识自己,做个头脑清醒的人。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追求什么;对自己来讲,最重要的是什么。只有想清楚这点,才会在各种选择中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只有清楚自己的追求,才不至于患得患失,耿耿于怀。其次,是规划自己,做个善于筹划的人,生活与工作,是人生天平的两侧,需要平衡,生活才更和谐,人生才更精彩。

而作为新时代即将步入职场的女性,我们应该在搞好自己工作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来丰富生活、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高质量生活,借以使生活和工作得以平衡。

2.工作与生活 篇二

关键词:工作与生活,平衡,冲突

工作与生活是人们每天都要面对的。究竟是令人羡慕的工作重要,还是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重要?工作与生活是人生的两个基本支点,悬挂于人生天平的两端,过多的倾向于任何一方都会造成天平的失衡,要尽量协调工作与生活,来保持人生天平的平衡(见图),若平衡不当,对我们的生活质量、个人情绪、工作绩效,乃至个人发展都将直接带来负面影响。有人将工作与生活比喻成人的两条腿,管理者只有帮助员工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才能够使员工两条腿协调迈步,从而走出精彩的人生。

一、研究“工作-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的意义

工作-生活平衡在世界范围被越来越多的讨论,简单的说,“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主要是指职业人士如何进行工作和生活的时间支配,在做好工作的同时,兼顾自己的健康和家人的生活。有关“工作-生活平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展起来。很多国外企业的分支机构在我国已经推出了“工作-生活平衡计划(work-life balance program)”,例如:微软(中国)、摩托罗拉(中国)、惠普(中国)、宝洁(中国)等都有自己的“工作-生活平衡计划”。但是,我国的本土企业对“工作-生活平衡”的实践应用并不多,并且在此方面的学术研究也较为少见。

工作-生活平衡对员工和企业双方都会产生积极的重要影响。一方面,对员工来讲,工作-生活平衡,可以帮助员工找到工作和生活需要中的平衡点,能够使员工拥有更高的工作激情,更清醒机敏的大脑,更加专注的思绪,更高的忠诚度,使员工在工作中因提供了收入和获得成就感而快乐;同时,能够使员工拥有更多和家人在一起享受生活乐趣的时间,关心幼小的儿童、年迈的老人,并与爱人更加和谐地生活,提高员工生活满意感,降低工作-生活冲突,使员工在家庭生活因获得亲密的关系和爱而满足,使员工在两者的平衡中提高生活的质量,让生活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对企业来讲,在帮助员工平衡工作和生活、满足员工需要的同时,会提高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降低员工的缺勤率和离职率,减少管理成本,增强顾客满意度,还能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工作效率,提供高品质的产出,同时可以建立一个更加偷悦、公正并充满活力的工作场所。研究表明,关注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平衡、在维持员工工作和生活平衡方面舍得投资的企业,能够从员工身上得到更多的回报。只有很好的协调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关系,懂得生活幸福和安宁的人才能保持持续的工作热情,使得事业有成,进而家庭和睦,才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也是员工和企业双方所共同期望的。

二、我国实施“工作-生活平衡”的现实需要

1. 工作压力大,加班现象普遍,员工工作倦怠

随着经济全球化下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对组织的生产服务方式和人们的工作生活模式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有人把这个时代称为“压力的时代”。职场的竞争愈加激烈,员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据2006年的一份调查显示:我国员工平均每周的工作时间为46个小时,在被调查者中,有93%的人每周工作时间在40小时以上,有62%的人甚至每周工作50个小时以上。在一个门户网站上看到过这样的调查:对于“你经常加班吗?”这个问题,近7000名被调查者中,64%“经常加班”,27%“偶尔加班”。从每次加班时间来看,2小时以上的多达78%。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某官员表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劳动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许多行业中国员工的劳动时间几乎已赶超日韩。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进行了“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共有4000多人填写了问卷。结果显示,有70%的被调查者至少出现轻微工作倦怠,有39%的人存在中度工作倦怠,而有近13%的人符合高度工作倦怠。工作倦怠主要源于频繁的超时加班和超负荷的工作压力。

2. 工作时间长,关心生活不够,工作生活冲突

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很多企业期望通过增加员工的工作时间未获得更高的效益,这严重地影响到了员工的私人生活。很多个人也相信成功就要付出代价,而这个代价往往就是让工作侵占自己的生活时间。在我国,很多企业家都是为了工作而牺牲生活的典范,他们的手机24小时开机准备随时应付工作,他们很少有时间能够与家人共进晚餐。在工作与生活的关系中,他们常常只是强调工作,而忽视生活。

有调查显示:在我国,有65%的人抱怨自己工作生活失衡;韩国是最“失衡”的国家,这一比率高达92%;而情况最好的荷兰,也只有57%的人认为自己工作和生活是平衡的。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时间有限,工作时间的延长,必然会造成其与家人团聚的时间的减少,对家人的关心不够,从而产生工作与生活的冲突。比如:由于每天早晨为了不迟到必须匆忙地赶去上班,却不能抽出时间去送孩子上学;晚上下班由于工作事务的应酬,而不能回家与家人共进晚餐;周末由于要出席项目团队的重要会议,却不能参加家庭成员的生日宴会……这些状况时有发生,都是造成工作与生活冲突的导火索。工作生活冲突,可以说是我国白领阶层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三、帮助员工实现“工作-生活平衡”的建议

我们不乏看到这样的现象:事业暂未取得成功的人为其个人的事业发展而忧心忡忡感到不快乐;而事业成功的人士已经拥有令人羡慕的工作却也并不感到快乐。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成功的人生,并非是单纯地拥有财富或者权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拥有喜欢的职业,达到生活与工作的平衡,人生的品质才能不断提升。

实现员工“工作-生活平衡”并不仅仅只是员工个人需要关心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说也非常重要,应该引起企业、政府的共同关注。

1. 员工个人层面

(1)转变“工作优先”的观念。我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使员工树立了高度的“工作优先”的观念。当然,热爱工作没有错,但是在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千万不要让工作完全支配了我们的时间。有时候,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让我们不得不过多地顾及了工作而忽略了生活。其实,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要认真地思考:除了工作之外,我们还想从生活中得到什么?我们要转变传统“工作优先”的观念,树立“工作-生活平衡”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和生活的观念。

(2)加强与身边人的沟通。在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工作与生活的冲突不可避免。当一个人陷于工作与生活冲突的漩涡中时,他最希望得到的就是身边人的体谅、理解与尊重,而获得体谅、理解与尊重的前提就是要主动地与身边的人沟通。在工作中,是和同事在一起,将自己的想法及所遇的困难主动与上级和同事沟通;在生活中,是和家人在一起,将目前自己在工作中的处境多与家人沟通。通过与身边人的沟通,让身边的人了解你,了解你的工作,了解你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这样,才会获得身边的人对自己的理解与支持,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3)注重工作与生活的相互借力。工作和生活就像吃饭和睡觉一样对于一个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其实工作与生活之间有很多共同之处。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完全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答案和解决方案;同样,生活中的困扰,也可以应用工作方法(如:时间管理、规划、预案等)来处理,从而使生活更加轻松、有序。这就是工作与生活的相互借力。一旦懂得了工作与生活的相互借力,就可以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与生活质量。

2. 企业层面

(1)实施弹性工作制,使员工自主选择工作时间。现如今,弹性工作制已被很多国外知名企业所采用,如:IBM公司设立了8点、8点半、9点三个早上打卡时间,相应的下班打卡时间为下午5点、5点半和6点,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而弹性工作制目前在我国企业还很少被采用,也许老板会觉得采取弹性工作制给予员工太大的自由,会使员工不务正业,影响公司业绩。当然老板的顾虑并非毫无道理,实行弹性工作制的前提是:员工有能力胜任工作过程的自主管理。然而,在我国很多员工是达不到这一点要求的。对此现状,建议我国企业可以通过老式的积分系统来处理,那些在工作中有突出业绩的员工可以获得奖励“积分”,然后用积分来交换自己的工作弹性。拥有了灵活的工作时间就可以有效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2)给予更多生活的支持,帮助员工解决后顾之忧。对于如今在“时间不够用”的快节奏环境下生活和工作的人们来说,工作与生活双肩挑的确会让他们应接不暇。有调查显示:我国有35%的人被来自家庭内部的压力困扰,认为“照顾他人”是难以平衡生活与工作的重要原因。这可能是由于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和人口老龄化问题让人背上了沉重的生活压力。如果企业可以为其“照顾他人”提供相应的支持性服务,即帮助其解决照顾孩子和照顾老人的问题,就可以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使其可以更加安心、专注地工作。不妨借鉴一下国外企业的做法:微软在员工子女的幼儿园中安放了摄像设备,员工可以在线看到孩子;男性员工也有一个月的“产假”,以便照顾妻子和婴儿。

(3)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员工拥有轻松与自由。合格的管理者不应只看重员工的工作业绩,还要有一颗关心员工生活的心,对于员工工作与生活上的难题,管理者要及时了解员工的状态并给予他信心,可在企业内部设立帮助员工缓解精神压力的小型机构,或者提供一些能够使员工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精神得以放松的工作设施。如:连续六年被《财富》杂志评为“最愿意为之工作的美国百家企业”之一的著名生产统计软件的SAS公司,提供每个软件开发人员一间办公室;两个儿童看护中心;一个员工医疗保健中心;多个康复项目;一个77,000平方英尺的娱乐健身中心以及其他许多业余休闲项目。此外,企业可以创造家庭成员参观公司或相互联谊等的机会,促进家庭成员和工作伙伴的相互理解与认识,也能够促进工作-生活的平衡。

实际上,在平衡工作与生活方面,企业只需对自己的管理方式做出一些小的改变,为员工的个人追求保留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就会取得看似不可能的成绩。

3. 政府层面

(1)鼓励发展心理咨询行业;(2)通过媒体让大众了解解决工作-生活冲突的渠道;(3)立法和制定相关政策给予员工拒绝超时工作的权利。

四、结论

综上,如何实现员工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高节奏下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本土化企业中有关员工“工作-生活平衡”的实践还比较少,我国员工总体的“工作-生活平衡”状况不太乐观,存在实现员工“工作-生活平衡”的现实需要。然而,工作-生活平衡的实践是需要时间、努力和责任的,需要通过员工、企业、政府三方的共同努力。对于员工,转变“工作优先”的观念;加强与身边人的沟通;注重工作与生活的相互借力。对于企业,实施弹性工作制,使员工自主选择工作时间;给予更多生活的支持,帮助员工解决后顾之忧;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员工拥有轻松与自由。对于政府,鼓励发展心理咨询行业;通过媒体让大众了解解决工作-生活冲突的渠道;立法和制定相关政策给予员工拒绝超时工作的权利。平衡工作与生活,就能够享受工作与生活的乐趣,进而实现人生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肯定地说,这一过程是富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1]江超萍:跷跷板的艺术:帮助员工平衡工作与生活[J].管理人,2007.9.第42页.http://people.chinahrd.net

3.工作与生活 篇三

周六一早,我出发广州大学城,一小时多点,车便开进了风景优美的大学校园。这里新兴的建筑群体,各校院建筑设计别具风格,与树影婆娑,花香鸟语,融为一体,尽显南国风光,秀色可餐,美不胜收。周末的校园,学子们三五成群漫步在绿荫环绕的小路上,我放慢车速,深怕破坏了周围的宁静。我在羡慕着他们青春美好的时光,同时也享着他们对名车投来的羡慕眼光。

到了我的公司,我跟员工们聊上几句,便跟儿子去了新装修的办公楼现场看看,给他们提了一些建议。他们都认为董事长建议不错,必须照办。

午饭后,休息一会,我约好了外甥一起去番禺家具城看家具。那里的家具城规模之大,我想几天几夜也逛不完。

因为外甥是设计师,认识那些有名品牌的厂家,所以我们直接去了想要的品牌柏森家具店。哇!这家店乌金木做的家具真的好漂亮,做工特别精致,价格不菲,想到可以拿出厂价,好激动啊!但看到服务员的殷勤款待,心里有点过意不去。半天时间,把所有家具、床垫,床上用品都定好了,要訂做的,外甥也设计在厂家订做,不用我操心。真好,下周去中山买灯具,将大功告成,等待乔迁之喜。

回到大学城,煮饭的阿姨已经准备好了烧烤的材料,和一群90后的孩子们一起烧烤。烧烤完后,大家又一起去KTV。儿子不愧是校园十大歌手之一,歌唱得确实很好听。我尽情地欣赏着年轻人的优美歌声,自己融入其中,感觉又回到年轻时代。

第二天,在儿子的陪同下我去他们学校看了画展,他们学校的学生毕业作品,优秀作品,各种风格、各种创意真让我惊叹不已。那满目精致,优美逼真的佳作让我流连忘返,回到珠海已万家灯火。

本周的心情好多了,处理事情也得心应手。虽然天天加班或约客人,很晚才回到家里,有时累得坐在沙发上便进入了梦乡,但只要心不累,还算是快乐的!

4.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篇四

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你同意哪种观点和解释?我的观点却是:只有生活好了才能更好的工作,工作好了才能更好的生活,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你的人生工作。两者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关键是尺度的把握问题和个人的心态和原则问题。在工作中和生活中能否摆正自己的心态,怎样把生活中的激情、轻松快乐的心态,和生活当中对家人的责任感融入到工作当中去,而又怎样把自己的生活当中的人和事当作自己人生的工作来做,我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也经常听到我的朋友,同事或其他人在喊工作压力大;家庭关系不和谐。他们抱怨这个,埋怨那个,有的对工作太死板太专注而忽略了家庭和生活;有的对待工作没有像对待自己家人那样有责任感。那么我想问问为什么我们不能把生活中的态度和乐趣融入到工作当中去呢?难道我们必须得把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划分的一清二白吗?难道工作中就必须像一个机器人一样吗?脑子里只有工作工作、数据数据、报告报告、加班加班、开会开会等等。工作中没有人类的一点气息和活力,工作氛围死气沉沉,太严肃太僵硬。难道激情是在严肃和沉默中点燃的吗?伟大领袖毛主席早就说过经典有名的8字方针: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紧张严肃的场合我们需要一点和谐活泼的气氛才不至于那么尴尬,才能更好更有效率的工作,才能更有利于团结。我们是得好好珍惜和把握好每天的8小时工作时间,但是我们可以在8小时的工作时间内以积极,轻松、愉快、激情来处理你的工作,这样我相信才能更好的有效率的工作,才能充分的利用我们的8小时工作时间。当然这里面有个度的把握和彼此之间的节奏和领导的监督,如果太过分那肯定不行。生活中的乐趣,和谐幽默的语言,轻松的氛围,哪怕是一丝的微笑,那么我相信氛围是轻松愉快的。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谷歌公司为什么能在短短的几年间由几个年轻人发展的那么迅猛,这和公司员工工作的环境和氛围是分不开的。(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去看看谷歌公司的公司环境)在我们的现实中,有些人总要把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划分的清清楚楚,好像这样才能更好的工作,但是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整天埋在工作的概念里被工作的压力缠绕着,工作没有效率,回到家中却还把工作的情绪带到生活中,影响家庭成员的关系,经常加班等等。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把生活中的快乐轻松的心情和激情用在工作中,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你的同事,上司和下属呢?有些人对待工作的态度极不负责任,认为工作不是自己的事,是给老板干的活,只要发工资,差不多就行了,敷衍了事混日子,甚至有的从来没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对工作缺乏责任感,难道你对待自己的家庭、家人和生活也是这样没有责任吗?为什么不能把对家人的那份责任用在工作上来对待你的公司、企业和老板和同事呢?一个人只有爱岗那么他才不会下岗,对不对。生活中我们也要将工作的态度,责任融入到生活中。生活中本来就充满着喜、怒、哀、乐、愁。我们遇到喜和乐时我们可以尽情的享受,这也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但哀、怒、愁来临的时候我们又是怎样表现的呢?一些人在工作中能得心应手,但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却显得很懦弱,经常喝的咛啶大醉。有的甚至为了工作而不顾家庭成员的感受,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见到这些场景:经常出差、开会、加班。因为工作而忽略了生活,时间一长造成家庭成员关系不和,感情冷淡,造成夫妻关系不和闹离婚的,吵架打架的,情侣闹分手的,见异思迁,沾花惹草的,红杏出墙的,子女性格孤僻的和父母关系生疏没有共同语言的,作为子女和父母关系不融洽的,朋友间反目成仇的等等。或者对待生活及不负责任,不重视生活的质量,没有规律,没有节制,花天酒地,男女朋友经常换。这些场景你我都是否熟悉,这里面的因素当然是多种多样的,但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长期工作压力过大造成的,或跟工作上的事、金钱、或人的本性都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那么我们为什么可以分享生活中的快乐和幸福而却无法承受哀、怒、愁呢?我们享受过之后还得要把工作中的态度和责任、宽容与谦让,互帮互助、换位思考、有条有理、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态度,和谐的关系融入到生活当中去。家庭不是你的发泄场,家人也不是你的发泄工具。我们在工作中难道可以动不动可以和你的同事、上司、领导吵架甚至打架对骂,动不动以自己的情绪闹分家闹辞职吗?你的家人同样也有享受快乐幸福和高质量生活的权利,俗话说夫妻间要相敬如宾,相亲相爱,父母要赡养敬老,邻里间要和睦共处,朋友间要帮助体谅等等。这些责任、精神、态度、为什么不能当作自己的人生工作来处理呢。说了这么多,我主要想说的是:生活就是你的人生工作,你要把生活当作你的工作一样来处理好,对你的家庭、家人和朋友要有一种责任感。

5.工作与生活演讲稿 篇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可爱的同事们:

我很欣赏一句话,那就是: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生活的快乐,快乐的工作才能更快乐的生活。

人生是酸甜苦辣的混合体,人的一生可以没有很大的名望,也可以没有很多的财富,但我觉得却不能没有工作的乐趣。

经常和朋友聊天,聊得最多的莫过与工作和生活。工作与生活是每个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一个上班族而言,无论你是否喜欢工作,它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在某种意义上,工作占据我们生命的大部分时间,如果我们不能对所做的工作产生兴趣,那我们就是在浪费生命。工作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是获得快乐的源泉。

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工作,可以使我们活的充实,有满足感。工作是我们实现自我价值、人生价值、社会理想的途径,因此,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和评价工作才能拥有快乐的工作。比如我是一名普通的公司员工,同样是每天辛苦的工作,可是收入远不及社会上的一些人。如果我执着于此肯定会心理失衡,更何谈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何况物质的富有并不能使我们快乐,精神的满足才更重要。所以,我以我能进入现代电力而满足,所以,我以我所从事的工作而快乐,我也会以我最大的热情和力量投入到我所热爱的工作中去,我能够每天早晨满怀希望的出门,晚上快快乐乐的回家来,都是工作带给我的乐趣。

从开始工作的那天起,我一直都在经受着生活的各种考验;接受

各种挑战,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拼搏,为着生活而奔波;失败着,经历着,磨练着,酸甜苦辣,只有经历了,才会明白。只有经历,才会懂得;只有懂得,才会珍惜。有些事,错过了就不能再回来;珍惜眼前的一切,因为这一切来得不容易。

所以我们要塑造阳光心态,好好的享受每一天,享受过程,结果是什么大家都知道,生命是一个括号,左括号是出生,右括号是死亡,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填括号,要争取用精彩的生活,良好的心情吧括号填满。

生命的意义不在美丽的言辞中,不在璀璨的成功里。而在于实实在在的追求中。即使跌倒了,也要怀着坚定的信念站立在天地之间。与其用诗人的眼光看待秋天的萧条,不如用农民的眼光看待秋天的收获。

6.读我的工作与生活有感 篇六

读我的工作与生活有感

(一)作者/安全环保部投诉中心杜金荣

按照公司读书活动的要求,有幸读到了亨利。福特自传《我的工作与生活》,否则我想根本就无缘接触到这本书,更无法领略到亨利。福特的精神。

文中以农场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效率举例“不知道将会出现什么,不知道真正的工作是什么,不知道完成这些工作的最好的办法,这三者正是农业被认为无利可图的行业的原因所在。”不只是在农业,在任何的行业都是这样,在工作中不知道做什么,不知道怎么做,是工作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更是工作中没有绩效的根本原因。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想在工作和生活中有好的表现,新点子和新方法是根本支柱,领导常常说:思路和方法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是的,如果真能拍出业绩来,那大家岂不都成了“大头娃娃”我们的优势在于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远方,网上书店和实体书店如此方便,互联网更是发达,我们应该让思想汲取充足的营养,及时的学习充电,并留下充足的时间思考,结合作者的思路和现实的情况,找到契合点。头脑灵光了,思路开阔了,遇到难题自然迎刃而解。

前几天看过一片文章,写的是对工作效率低的原因分析:一个职场人甲工作时间从不搞副业,每天都会加班到很晚,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他是工作业绩很好的人,其实不然。领导让每人周五交一份工作方案,他的没有过关。周六放弃游玩的时间,在家继续埋头打字写方案。其他人说你可以分析一下具体是哪里出了问题,有针对性的修改岂不是更容易过关?他说没有时间研究分析,周一就要上交了,不赶紧写就写不完了。结果周一的结果还是不满意,继续写。为什么?问题都不知道出在哪里,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结果,更不知道寻找一个好的方法。分析这个过程确实是耗费了很多的时间,但这是达成结果的必经之路。思考过后的人只要写一个方案即可,不思考的人要经过反复的修改重写,工作量相当于写了好几个方案,“工作量”大是一定的,工作效率低是必然的。“如果工人不努力、机器也不会有用。如果机器不好,工人在努力也没用。所以一个人使用多余必要的力气去完成一件事,那就是在浪费。”

一次只坚持一个主意,这是做好事情的基础。一心不可二用,心里装着多个事情,等于心里没有事情。只有心无旁骛,才能全身心投入,这时效果最好。也避免了两件事交替进行时回忆上个工作内容和进展的时间,才能效率最高。所以,只做一件事情,才能更好的穿梭在繁杂的工作中而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只要愿意笨拙的摆弄摆弄东西,就可以学会很多东子,因为书本不可能教你所有的知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书本上都是理论性知识,要很好的运用到实践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我浏览了所能找到的一切资料,但我认为最大的知识来源于实际工作。”亨利。福特在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这往往就是聪明人做事的方法-他如此聪明和现实,以致他们总是知道为什么某些事情是做不到的,他们总能知道事情的局限性。这正是为什么我从不雇佣那些过分聪明的专家的原因。如果我想用什么不公平的方法来扼杀我的对手,我就会把这些专家送给对手。虽然他们有那么多的好建议,但我可以肯定他们什么也不会做成。”毕业入职满三年,调岗两次,三年时间平均分配给了不同的职位,经历了不同的领导。从领导的言行中都能看出来,领导选择得力干将时往往会把踏实肯干、认真负责的态度放在首位,聪明固然重要,但不如踏实重要。正如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样,你以为你已经知道的很多了,但在大自然中你只是一直菜鸟,生活和工作中有那么多的未知需要你去学习探索,停滞不前怎么能有新的突破和进步?工作中也是如此,有经验的老同事还在孜孜不倦的学习着新东西,相信他们的脑密度已经远远超过我们的脑密度,所以我们就更应该多多学习,争取更多更快的学习到未知的领域。聪明是天生的、是额外的奖赏、是优势,如果你是聪明的的确是值得庆贺的事情,但踏踏实实更是必须的条件,希望我们用踏实勤奋换来业绩,用聪明锦上添花。

节约也能创造利润。1.01365=37.8,0.99365=0.03,每天节约一点点增效益,每天浪费一点点减收益。公司正在推行的“降本增效”就是秉承了这个原理,首先要增效益,其次是通过降低成本增效益,双管齐下,怎能不达到创造更多利润的目标呢?好多的朋友都说工资发了不少,一整个月下来也没见得买了什么东西,可到了月底钱就是没了,这就是我们没有做到节约,通过每天记录消费明细就会发现,必须要花的钱只占了其中的半数,而其余的钱都是可花可不花的,即使不花也不会对生活产生大的影响的花销。所以想节约,先从生活费的记录开始,相信坚持记录并定期分析,会找到节约花销的空间,会达到节约的目标。

读了这本书可谓受益匪浅,在后续工作中我会重新品读这本自传,从书中的细节处体会出更多的含义,对工作和生活都有帮助和启发的要点。

《我的工作与生活》精彩推荐

1.生活,在我看来,不是指某个终点,而是一个过程。即使是自己感到已经“安居”下来的人,也并非真正安居下来了,他很可能是在后退。

读我的工作与生活有感

(二)作者/青铜峡国雄蒲彬

蒲彬

在股份公司的统一组织下,读书活动第二季“我的工作与生活”一书在公司统一组织下6月25日胜利完成,公司经营团队所有人员、后备干部、部分后勤人员和新进人员都参加了此次活动。在写读后感前首先感受到连续在一起共同学习的氛围非常好,大家共同参与,积极分享,让学习的效果大大的提升。现就读完福特先生的这本书后几点感想汇报如下:

1、消费者是我们工作的中心所在。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时刻想着我们的消费者,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作为新希望六和—中国最大的农牧企业,从几年前,股份总部的经营战略就是聚焦两端——食品端和养殖端,这也就是解决终端消费者的问题;我们西北片区原来主要是以单一饲料业务为主要经营业务,目前处于转型的路上,但由于资源配备和区域的体量等因素,产业化发展的速度还很慢,要走在持续增长和发展的路上,我认为我们还是只有站在客户的立场思考我们的业务方向,做好产品,持续做好产品,并通过数据和实证让客户感受到产品的物有所值,再赋予专业的服务能力,提升顾客满意度。作为企业经营负责人,我从13年便提出“回到顾客身边,持续传递价值”的思想,我们所有的工作和努力的方向一定是从养殖终端来思考,如何提高终端客户养殖水平和盈利能力将是我们一直的工作方向。

2、任何感兴趣的都不是苦差事,如果一个人把他的工作做好,他就会为此而得到好的回报。一个人工作完成的好坏结果首先取决于其本身的态度和状态,如何将“要我做”改成“我要做”这是一个基层管理人员必须学会的管理能力,只有这样在工作布置开始才能确保达成;如果一个人是被动的工作,那么绩效和贡献一定是要打折扣的;付出总有回报,当我们全力达成预期目标后,相信我们的组织和上级管理干部一定会考虑到对应的考核和激励。

3、人才是最宝贵的,不能容忍任何形式上的不公平,需要我们创造良好的环境。企业的核心能力首先是人的能力,这包括人的思考力,创造力、执行力等,未来的竞争也将是人才的竞争,我们每一级管理者都是本层级的人力资源负责人;以前说“人因企业而加入,因主管而离开”,这就说明往往每一个新人在进入企业时都抱有一定的雄心和目标,但在进入之后或因为自身客观因素、企业文化、或因为管理模式、或因为价值观等等而选择离开,这都值得我们每一个管理者深思。因为每一个人员的离开都将是企业的一个损失,无论是企业前期的培训费用、期间的薪酬考核、后期的隐形损失等;BLM培训指导我们,考核一定要追求公平和公正,首先是内部公平,这绝不单一是薪酬高低的问题,而是按劳分配及考核问题;其次是外部公平,公司的薪酬考核体系及未来的发展愿景是否让员工值得留恋,和同行业相比是否有竞争优势?作为一个在新希望六和17年的老人来讲,一次次见证了公司的发展,也一次次感受了自己的成长。这也是一个集团“三共文化”的体现之一吧!

4、工资改革:作为企业的领导者,雇主的目标应该是为工人提供比同行业中任何一家企业都更高的工资。工人的目标应该是帮助雇主,让这一切变成可能。福特先生的这一句话阐明了组织和个人的关系;作为领导者,就是要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满足员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需求,让员工能放心、安心地工作,让员工和家属都没有后顾之忧;民以食为天,我们首先需要解决员工的收入问题,今年年初的片区会议,提出了“345”的经营思路,其中就包括了后勤计时员工的月收入超出3千的突破,经过半年的调整,在逐步调整之中,明显感觉到了员工的活力和工作的主动性。当然,组织的目标是要靠员工来实现的,我们的员工肩负着企业的发展之大计,10个1.01和10个0.99相差8倍,每一个人的工作绩效的结果将影响到企业经营的最后结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我们每个个体都需要保质保量或者是超额完成我们的目标才能使组织达成预算指标。

5、没有永远出色的企业,目标是将成本降到最低限度:中国企业的平均年龄不超3岁,其原因还是自身的经营出了问题。我们的企业(新希望六和)已经34岁了,我认为这源于从LD开始的“创百年老店”的思想,从我们熟知的经营宗旨“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更因我们“阳光、正向、规范、创新”的企业文化等,在加入公司17年来,我亲自经历了公司业务的持续转型:经销商文化——关注客情、用户文化——关注产品、服务文化——关注动物、聚焦食品端——关注消费者、聚焦养殖业——产业链封闭;可以看到我们的组织的变革和创新能力,也能看出我们始终站在对方和顾客的立场在思考,始终站在产业的发展和未来在思考;当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我们要始终去思考如何将我们的综合能力不断提升,让我们的终端消费者感受到安全和实惠!尤其是我们以单一饲料业务为主的企业更需要关注我们的采购价值,给用户创造的价值!

6、一切都是有可能的:真诚服务的精神将为我们创造一切。“只要激情不减、梦想定能实现”“做好现在,未来就不远”,我们只有持续做好今天的事,并持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技能,永远保持“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我们的目标和愿景(打造世界级农牧企业和美好公司)一定可以实现!

《我的工作与生活》精彩推荐

1.如果一个人把他的工作做好,他就会为此获得好的回报,利润和资金方面的支柱也就会滚滚而来;一个企业应该从低点起步,不断地巩固自身的所得,并逐渐发展壮大。

2.消费者是我们工作的中心所在。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时刻想着我们的消费者,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读我的工作与生活有感

(三)作者/缅甸新希望农牧有限公司饶本化

饶本化

这个季度的读书活动推荐的是我的生活与工作,上个季度推荐的是激活个体,总感觉着有好些联系,从题目上看:作为公司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激发出每个员工的潜在能力,这样才能为公司作出应有的贡献,激活个体一书给出了指导;员工在工作中怎样树立好的理念?怎样更好的工作与生活?我生活与工作给出了更好的答案。从公司目前的情况看:公司在做一系列的调整,这么大的公司,动一处,牵制全身,个人认为,这两本书从精神上在给我们传达着总部的心声:无论怎么调,怎么改,都不会损害每个员工的利益,会采取更好的激励政策,给员工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让每个员工快乐的生活与工作。

我的生活与工作一书,写的是很久远的事情,虽然是这样,书中的理念对现在还是非常的受用,对其中的几个章节还是深有感触。

1、生产与服务的秘诀

结合公司目前的状况,公司投产两年了,没有肉鸡苗的的配套,公司的肉鸡料销量所占的比例比较少,数个月来,公司总的销量也基本稳定。饲料的质量在市场上的反映良好,公司以质和量赚取更多的利润,公司集中资源抓好饲料的质量:原料采购,化验,生产等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好的饲料要有好的销售服务,每个客户饲养环境条件,饲养水平,掌握的饲养技术不同,作为公司来说,应该针对不同的客户去服务,指导客户如何使用我们的产品,如何预防疾病,为客户解决了实际的问题比讲无数遍我们的饲料多好都有用。

2、工资

公司的发展是建立在所有员工共同努力的基础上的,公司应该始终把提高员工待遇放在首位,激励员工作出更大贡献,这样才能为公司创造更大利润。我会继续更加努力的工作,争取早日拿到更高的收入,既然选择了新希望,就应坚持,未来肯定有新希望。

3、金钱与商品

目前公司的饲料质量在市场上口碑很好,一些小的饲料厂通过降低饲料的质量,压低饲料价格抢夺市场,一些养殖户动摇,公司丢失了部分客户,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更应加强自己的质量和服务,目前,蛋的价格好,养殖户想降低饲料成本,表面上这是对的,短期可以达到目的,但是长久下去必然会吃大亏。作为公司的我们,应该向客户积极传达这一理念,好的的生产效益是建立在高质量的饲料基础上的,莫要贪图眼前的小利,我们公司所坚持的是生产和提供高质量的饲料产品,为客户创造更大的收益。

本书中讲到,公司降低车的价格,但是保证车子的质量,大幅度的增加了车子的销量,为公司增加了更大的收益。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下,保质降价增销量不失为以好策略,但真正能做到又有多少?多数企业利益熏心,降价是建立在降低质量的基础之上。

很开心能读到我的生活与工作一书,书中讲了好多的理念,在此也不能一一结合自己和公司的运营情况来说。作为公司的一员,我会做好自己的工作,处理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在我们部门内,我也会结合书中讲的,处理好本部门生活与工作,快乐工作,快乐生活每一天。

书是人的精神食粮,读书可以明理,我是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通过季度读书活动,让我喜欢上读书,希望总部坚持继续推出更好的书目。

《我的工作与生活》精彩推荐

7.工作与生活 篇七

作为一部科普著作,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Viktor Mayer-Schonberger)和肯尼思·库克耶(Kenneth Cukier)的《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以下简称“该书”)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大数据的丰富的精神食粮。该书详细阐述大数据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三个方面带来的深刻影响。其论点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故事来佐证,读起来很有趣味,同时又使我们充分理解其中的观点和思想。从总体上看,这本书资料详实,案例丰富,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也很充分,论证过程也很有说服力。说它是最好的科普书籍一点也不为过。

该书主要分三大块:即大数据的价值、大数据带来的风险及其防范、大数据思维。其中大数据思维是全书最核心和最重要的内容。笔者围绕这三个方面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仅在于推荐这本著作,更在于深化对大数据的认识,特别是对该书中值得推敲的几个命题或观点作进一步的讨论。

一、大数据的价值

大数据的价值是普遍性的,它不仅被应用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行业,而且在零售行业,金融行业,医疗卫生领域,以及科学研究领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里,我们主要强调如下两个方面:即大数据在商业领域的价值和在国家治理或社会治理领域的价值。

现实中我们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即那些高新技术企业的账面价值与其市场价值相差悬殊。为什呢?因为企业的账面价值反映的基本上都是有形资产的价值,而企业的市场价值除了这部分有形资产的价值外,还包括大量的无形资产的价值,比如数据、品牌、人才、知识等。而这些价值实际上都很难衡量。在大数据时代,在知识社会,这些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对于有形资产的价值而言都是巨量的。这就是为什么诸如Facebook,Google和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的有形资产不是很高而其市场价值却很高的原因。大量的数据在商业中之所以成为一种无形资产,成为企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价值源泉在于,凭借大数据分析的结论,企业能够做出相对更加客观和更加有效的战略或营销决策,这在某种情况下,相对于传统的直觉性决策更加科学。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比如史蒂夫·乔布斯就常常使用直觉性判断。

在国家治理或社会治理方面,不仅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来预防犯罪、指挥交通,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的扩散,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甚至预测地震,从而减少社会损失,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比如,Google通过人们在网上搜索的大量记录预测流感的传播,他们能比疾病控制中心提前一两周就预测出来,而且还能判断出流感是从哪里传播出来的。这一两周的时间能够防止更多的人感染流感,而且知道流感传播的具体的范围,就能更好地采取措施防止其扩散。但是,大数据要发挥作用,前提是要有大量的相关数据存在。美国联邦政府2009年推出数据开放门户网站Data.Gov,英国政府2010年也紧随其后推出自己的数据开放网站。2011年7月,美国、英国、挪威、墨西哥、巴西、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南非等国家发起“开放政府联盟”,并于同年9月发布《开放政府宣言》。这些活动都旨在进一步开发大数据的价值。在这方面,我们也不应该落后,应该加紧数据开放政策方面的研究,尽快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法律,将那些不涉密的可以公开的数据向社会开放。

二、大数据带来的风险及其防范

同其他事物一样,大数据也有两面性,虽然它能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这可以从个人层面和国家层面来看。就个人层面而言,首先,大数据威胁到个人隐私。正如该书所说,“大数据促进了数据内容的交叉检验”[1],使得“不管是告知与许可、模糊化、还是匿名化,这三大隐私保护策略都失效了。”[2]其次,人们可能把大数据分析的相关关系结论当作因果关系来用,滥用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可能带来严重的负面问题。比如,经过大量的交通事故数据分析,发现红色汽车发生交通意外的情况非常少,于是大家都去买红色的汽车,这实际上就是把相关关系当成了因果关系,从而做出不科学也不合理的决策。但不管怎么说,大数据本身是中立的,问题在于拥有大数据和使用大数据的人或组织。因此,加强研究和颁布合理使用大数据的法律法规是当务之急。在这个方面的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欧盟委员会于2012年1月25日公布了《关于涉及个人数据处理的个人保护以及此类数据自由流动的第2012/72、73号草案》。该草案提出的“数据主体应享有‘被遗忘的权利’(Right to be forgotten)”的主张对诸如Google这样的大数据开发企业已经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因为“被遗忘权”超越了过去的隐私保护概念,一些关于个人的可能算不上隐私的数据,在数据主体要求删除的情况下,也将不得不被删除。关于数据和信息的法律法规如何在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除了上述的个人层面,大数据还可能在国家层面带来不利影响。首先,发达国家可能会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其他国家国民的大量数据,然后借助这些数据分析某个民族国家国民的社会心理状况;其次,发达国家还可能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获得其他国家的科技、政治甚至军事方面的情报;再次,发达国家对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垄断会使上述情况变得更为严峻。所有这些方面都对国家主权和安全带来巨大的挑战。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不仅要在数据的开放和保密方面做出新的调整,还要开发自己的大数据处理技术。特别是从国家层面介入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开发,而不是仅仅让民间的企业去做。

三、大数据思维

在大数据时代,重视大数据的作用,拥有大数据思维是不言而喻的。该书指出:“大数据思维,是指一种意识,认为公开的数据一旦处理得当就能为千百万人急需解决的问题提供答案。”[3]在某些情况下,的确如此。另外,大数据思维还给我们带来一种观察世界和审视现实的新视角,这就是,“将世界看作信息,看作可以理解的数据的海洋。”[4]在一定程度上说世界是由信息构成的,一点没错。

尽管笔者很赞同上述这些观点,但是笔者对该书提出的下面三个命题或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持有异议。该书提出这样三个命题:[5]

首先,要分析与某事物相关的所有数据,而不是依靠分析少量的数据样本。

其次,我们乐于接受数据的纷繁复杂,而不再追求精确性。

最后,我们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不再探求难以捉摸的因果关系,转而关注事物的相关关系。

可以说这三个命题是该书最富启发意义和最闪光的观点,其简化形式分别是:不是随机样本,而是全体数据,即样本=总体;不是精确性,而是混杂性;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就这三个命题或观点而言,它们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正确的,但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大数据及其作用,必须以更加科学和严谨的态度来审视它们。

首先,“样本=总体”这个命题从不那么严格的意义上讲是正确的。但严格一点的话,说“样本≈总体”似乎更恰当一些。尽管在大数据分析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数据,但并不能说这些数据样本就是总体,它们只是在某种程度上非常接近总体而已。况且,在允许数据存在混杂的情况下,难保数据没有遗漏没有错误,既然有可能有遗漏和错误,就不能绝对地说样本=总体。

其次,“我们乐于接受数据的纷繁复杂,而不再追求精确性”这个命题容易让人产生歧义。更好的说法应该是“我们允许数据存在混杂性,而不再苛刻要求数据的精确性。”首先,就精确性而言,要区分两个方面:其一是用于分析的数据的精确性,其二是分析结果的精确性。对于前者而言,在大数据情况下允许数据的混杂,对于后者而言,当然是越精确越好。笼统地说不要精确性是不对的。其次,就数据的精确性而言,允许混杂但并不意味着放弃精确性,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能使数据更精确,无疑是更好的选择。在大数据情况下,之所以允许数据混杂,是因为数据清洗一方面可能是做不到,另一方面可能是没有这个必要。因为在大数据中,细微的或少量的错误和混杂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微不足道甚至可以忽略。而在小数据情况下,之所以要进行数据清洗,是因为错误的或混杂的数据对分析结果会造成重大的影响。最后,的确如该书所指出的那样,大数据分析“就像捕鱼一样,开始时你不知道是否能捕到鱼,也不知道会捕到什么鱼。”[6]因此,大数据分析的结果不仅可能使我们毫无所获,也可能让我们得到意外的收获。特别是在数据混杂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允许数据混杂和放弃数据的精确性都不是绝对的,但是追求数据分析结果的精确性,即使在大数据时代也不能放弃。

最后,第三个命题“我们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不再探求难以捉摸的因果关系,转而关注事物的相关关系”也不完全正确。如果把相关关系比作一个盒子,那么因果关系就是这个盒子里的东西。这即是说因果关系是相关关系的子集,两个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必然是相关关系,但是如果两个事物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却不一定存在因果关系,比如“啤酒和尿布”的例子就是这种情况。因此,因果关系比相关关系更难找。的确,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几乎都是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但也不排除在某些个别的案例中存在因果关系的可能。如果在不需要因果关系的情况下,仅就找到的相关关系就足够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不再进一步寻求因果关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放弃因果关系。如果大数据分析结论有助于进一步找到因果关系,而且实际上也能够找到的话,又为何不找呢?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不要在得到相关关系的情况下进一步寻求因果关系。在现实中,有时候把因果关系考虑进来的确会使问题复杂化,会使我们形成某种错觉,甚至会掩盖相关关系提供给我们的新视角,但是,也不能因噎废食。因此,笼统地说“要相关不要因果”是不对的。在大数据时代,之所以强调相关就是为了防止任何时候都用僵化的因果关系思维看问题,但是也要防止只要相关关系,认为相关关系足以解决所有问题,如果这样就大错特错了。《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所说的大量的数据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理论的终结”[7]是不靠谱的。尽管大数据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它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它只是为一些过去难以解决的问题找到一种新的思路,它只是开启智慧之门的众多钥匙中的一把钥匙而已。

四、结语

8.品尝生活与工作的味道 篇八

幸福是痒了挠一下桑笛

难得的休息,从身体到心灵。从书柜里拿出一本漫画书,盲目的翻来翻去。然后又看到了这句话:幸福是痒了挠一下,不幸是痒了挠不着,更不幸的是很久以来,灵魂和肉体都感觉不到那令人蠢蠢不安的痒了。

忽然就笑了,这本书买自去年的10月,钱海燕的《小女贼系列》。当初看到这页,兴奋的忘乎所以,拼写到手机短信上给N个人发去。那个时候的心态,大概是要给久不谋面的朋友一个意外的惊喜和祝愿。因为幸福是痒了挠一下,我的那些朋友们。大概还都可以给自己挠一下的。

还曾看见一幅漫画:一个人猩猩和一个人相背而坐,地上一个痒痒挠,大猩猩俏皮的偷乐,那个人却蜷在椅子上一脸的愁云。而大猩猩的手却是绑着的,他根本没办法体会痒了就挠挠的幸福,人是自由的,他可以用手挠挠,也可以用地下的痒痒挠,却并不开心,那不开心,也许只有一个理由,他的灵魂和肉体都感觉不到那令人蠢蠢不安的痒了。所以说,大猩猩是不幸的,而人,那个坐在椅子上的人却更不幸。难怪,大猩猩要偷乐着:这一次,又把人类的智慧甩在了后面。

想起色圣生的哲学,他认为苦痛是积极的实在的东西,而幸福快乐则是消极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所谓快乐幸福乃是解除苦痛之谓,没有苦痛便是幸福。这个论调我最早是在粱实秋先生的文字里看来,觉得不大明白,又找来叔本华的东西,可惜看起来实在费劲劳神,于是束之高阁,现在恐怕找到也得半天。

但我却在关于挠痒痒的问题上想到它,稍微觉得有些奇怪。我是个痒痒能挠到的人,应该是幸福那一类的,却真的有时候觉得不幸福,或者说根本找不到幸福的感觉。我跟朋友开玩笑,我说现在我们早已忘记了幸福是什么滋味。也许就是因为没有苦痛,我试图拿叔本华的理论来说服大家,但是听者与说者同样茫然。最后的结果自然是谈笑一场不了了之。

怎样才能痒?从灵魂到肉体。叔本华说的苦痛是痒吗?如果那是痒,现代人,又该到哪里去找所谓的苦痛?

曾雷芹的《红楼梦》里,有一个粗俗又槁笑的人物形象——刻姥姥。这个人物形象是曹雪芹最下笔墨刻画的人物之一,她是荣宁贵族兴亡衰败史的见证人。但她最终却是一个作者笔下粗鄙的农妇,有一个细节,她游览大观固迷路误入怡红院,“刚从屏后得了一门杆去。只见她亲家母也从外面迎了进来”,这个时候,刘姥姥面对的是一面镜子和自己,但她首先并没有意识到,等意识到后她也没有审视自己,而是琢磨起四面雕空的紫檀板壁。我常常想,如果刻姥姥这个时候审视自己又会怎样?她还会那么快快乐乐的与大观园的那些公子小姐嬉闹么?她会讨厌自己的恶俗么?虽然这只是一种猜想。但是这种猜想却总是萦绕脑海。驱之不去。她不是感觉不到痒的人,家道的艰难,时常让她苦恼,若不是因为这苦恼,她也不舍到贾府打秋风。但她快乐,那种快乐所引发的幸福是实实在在的。贾府里任何一个小姐公子哥比不得,我们自然也比不得。

我听到过一种抱怨,认为生活在这个时代是无奈而又悲哀的,人类历史文明发展到了现在,多少东西都已被前人涉及,如若超越,困难重重。那种困难,似乎是一种无法突破的迷雾和堡垒。我们只能做的,是踩在前人的鞋印中亦步亦趋。这种无奈,对于很多追求梦想的人也许是致命的。这也应该算一种苦痛,算一种痒吧,只可惜这种痒在很多时候成了麻木,麻木的感觉不到痒的存在,我们很轻易的放弃了那种苦痛后应该带来的感觉,或者说是放弃了梦想。于是就像漫画里的人,自由的双手和地下的痒痒挠,都让他感受不到快乐。

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不快乐,原来是因为我们忘记了解放的双手和地下的痒痒挠,忘记了它们能做什么和我们能做什么。而并不是,我们感觉不到身上的痒。

感觉不到痒,其实你也可以挠挠,那样也挺舒服,不是吗?

幸福,一直在身边流淌清玉梦涵

江南的第二场雪在傍晚时,开始下了。

打开窗户,伸出手去,一片,两片……雪花轻轻地落在手心,悄无声息融化成一滴水,凉凉的,晶莹着双眼,瞬间,命运就做了一次完全不同的蜕变,结束了一次完美的旅程。

哦,好冷,我缩回了手,静静地看着窗外,洁白空灵的世界,静静地流淌着宁静,爱雪的人啊,也放缓了脚步,享受着一冬的期待,纷纷扬扬的雪花,飘洒了一地的喜悦。

手机振动有信息来,是在另一座城市务工的友,“下雪了,好冷,过两天我就回老家了。为什么人生有这么多的苦?孩子不能够在身边,老公也在外很辛苦,三口人住三地,真的羡慕你,一家人能在一起多幸福!”

我错愕,很久……

幸福,这个动人的词已经很久很久不曾温暖我的心,已隐退我的脑海了,自从亲人有了病痛,生活的全部就是工作,赚钱,去医院,买药。很多年了,心就如拉紧的弓弦,想放又不敢松手,唯恐一切努力皆成空。早生的白发,更是心头的痛!

生活中不敢再奢谈幸福,心里总是认为已经触摸不到它的高度,我想幸福是属于那些自由自在、衣食无忧的人,对于人流中匆匆的过客,更多是为生存奔波,为责任拼命,怎么能够得到它的眷顾?生活的琐碎早已泛滥了,心中的苦恼、忧伤更是让我无处逃循,生活亦如一杯无味无色的水,明天也一览无遗,幸福的细胞迷路了,迷失在红尘申的某个角落,在偷偷的哭泣。尽管阳光依然灿烂,风依然柔和,家也和千万的家一样,平凡的生火煮饭,有谁愿意相信这就是幸福的风景?

如今这一切却成了别人眼中的幸福,心中的渴望,理由又是如此简单,一家人可以每天在一起吃饭,生活也无需承受分离之痛。

是否还能继续漠然现在的拥有?

也许是别人幸福的奢华刺伤了自己的双眼,结果漠视了自己草根的幸福,一个平凡的人心申流淌的愿望。心灵的苏醒,有时候真的很单纯,一句话的撞击,一场雪的宁静,一缕清晨破窗而入的阳光给予的拥抱……

回友:“谢谢!”

雪还在下,纷纷扬扬的飘落,洁白宁静,真的要感恩这场雪的降临呵,唤醒了沉睡已久的遗忘。生活得匆忙,因为匆忙而苦闷的心,长久的忽略了一份就在身边的幸福,此刻,“幸福”就如一片雪花轻轻地落在眼底,居然被一丝羡慕托起,面对红尘的喧嚣,心生一份淡定,对自然有了崇敬,四季有了渴望。

幸福原来就是时光的伴侣,一直在身边静静流淌……

思考探讨

1文一的作者于第三段中引入漫画的用意是什么?

(提示:结合第一段及第三段内容稍加思考即可作答)

2文一的第七段中引入《红楼梦》里的刘姥姥用意何在?

(提示:结合叔本华的观点及五、六、七段相关内容细加揣摩即可得到答案)

3文一第七段中“但她快乐,那种快乐所引发的幸福是实实在在的”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

(提示:将第四段与第七段进行对比阅读,从结构与意思两方面去思考作答)

4文一第四段写道:“他(叔本华)认为苦痛是

积极的实在的东西,而幸福和快乐则是消极根本不存在的东西。”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作者对此观点持何态度并简述理由。

(提示:捕捉第五段的最后两句、第七段最后三句及第八段等重点语段并仔细揣摩回答)

5文一的作者对那种视超越前人的困难如一种无法突破的迷雾和堡垒的抱怨持何态度,请试着加以解说。

(提示:重点抓住本段后面几个语句细加思考)

6文二的开头与结尾都写到了下雪,请问这样写有何用意?

(提示:应从为下文做铺垫、暗示文章主旨及雪对“我”的作用等角度思考)

7文一、文二对我们各有什么启示?

(提示:结合两篇文章的主题作答,注意各自的侧重点)

8两篇文章所谈的都是有关“幸福”的话题,试比较此二文所表现主题的异同。

(提示:结合对两篇文章最后两段的理解作答)

写作视野

一、关于“幸福”主题的内涵

“幸福”这一主题的内涵十分丰富。如以“幸福”为话题作文,以下观点可作参考:

1幸福来自平凡生活。

2没有过分的奢求,就会感到幸福。

3不能用财富和地位来衡量是否幸福。

4劳动创造幸福。

5为众人谋幸福才是最大的幸福。

6实现自己的价值就是幸福。

7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8幸福存在于奋斗的过程中。

二、关于“幸福”话题的名言

1能随时随地用心灵去品尝生活的味道,才有幸福可言。(周国平)

2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那你首先得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3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不安的追求中,而不存在于和谐与稳定之中。(鲁迅)

4愚蠢的人,从远处寻找幸福;聪慧的人,从脚下根植幸福。(奥本海姆)

5人所能得到的最大幸福、最自由快乐的心境,莫过于爱别人和为别人献身。(托尔斯泰)

6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

7为人类的幸福而劳动,这是多么壮丽的事业,这个目的有多么伟大!

(圣西门)

8快乐可依靠幻想,幸福却要依靠实际。(尚福尔)

9如果我们不能建筑幸福的生活,我们就没有任何权利享受幸福。(萧伯纳)

10使人幸福的不是体力,也不是金钱,而是正义和多才。(德谟克利特)

三、与“幸福”相关联的话题

感激、满足、机遇、亲情、友情、爱情、自信、成功、胜利、团圆、生存、宽容、乐观、理解、尊重、祝福、奋斗、追求、给予、获得、奉献、享受、忙中偷闲、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等。

习作借鉴

有情是福保康二中尚仕琼

人,来了,走了。物,得了,失了。去的是形式,留的是真情。而那情,便是构建人生幸福的基石。

——题记

记忆深处,一直有那样一团红色——那个身着红衣的男孩子,那一双极动人的大眼睛,一脸极灿烂的微笑,还有那年热得火炙般的夏天。身边时时跳荡的那一团火焰,熔化了平常与宁静,寂寞与矜持,甚至整段心情。全部生活。于是,眉一直是高挑着的,嘴角一直是飞扬着的。走过了火热的夏,明朗的秋,也就彻底走过了激情与平淡。如果幸福有两种,一种轰轰烈烈、惊心动魄,一种清清爽爽、恰到好处,那么那一年,我两者都曾拥有。

后来。男孩儿离开了,那忽闪着的眼睛越来越远,曾经耀眼的红色淡之又淡。可我却想起了安徒生的一句话:“凡是能冲上天的散发出来的焰火。都是美丽的。”

美丽过后的贫乏是残酷的,然而那焰火绽放时的美却已在我心中。此刻的我,在回忆,亦在自省;心中有痛苦,亦有幸福。然而痛苦也罢,幸福也罢,时间和记忆是具有选择性的,痛苦也可以入心,但只有幸福才能记得长久。如果一次的失去能换来今后的圆满,一次的短暂能换回日的永恒,那么一丝火星也会因引燃了更美的焰火而美好,启明星也会因为带来一天的光明而感到幸福。

在那之后的一个晚上,父亲捧着一张照片呆呆地看着,笑着。照片上是四个小伙子,也都在笑着,那笑好美,好纯——那是父亲年轻时好得不分你我的哥们儿,连和母亲结婚时的新房都是那几个人帮忙铺的地、刷的墙。后来奶奶脑溢血,父亲不在,又是几个人四处奔波借了三轮车,把奶奶送到医院,然而这都是很早很早以前的事了。我小时候,每逢过年过节,他们往往还要聚在一起。再后来,日渐忙碌的工作、各种各样的会议和应酬在他们之间划开了一道无形的墙,他们连见面的次数也少了,总抱怨忙。刚刚的笑,算是对那照片中人的回应,抑或是瞬间的回归?同其他处于事业高峰和变革浪尖的中年人一样,父亲在努力追求着,也忽略着;获得着,也失去着。这艰难的取舍中,渐渐忘记了幸福的最终定义和奋斗的最初方向。将友谊放在天平上与前途和事业一同权衡本身就是错误的,之后的割舍更错得彻底。

那一晚,我和父亲促膝长谈,谈人生,谈幸福。那情景让我想起了另一个夜晚,母亲被呼啸的救护车送到急救中心。夜晚,在白色的肃杀中,父亲讲了很多,就那样随着钟表的滴答,随着吊瓶里液体的滴答,絮絮地讲,平和的语气冲淡了那些可怕的病魔,那个动荡的年代,和那许多戏剧性地重叠在我童年中的惊险。在父亲不在身边的那段日子里,这许多艰难竟大半是母亲顶过来的。那一夜,我一直握着母亲的手。而几个后,在同样的白色中,是母校牵着我的手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险滩。这同样的动作,虽然不是巧合,亦算不上报答,但我清楚地感受到了在我们母女心中流动着的亲情。即使有一天,我失去了整个世界,即使有一天,父母终究离我而去,那汩汩地流动在血液中的亲情也会永远支撑我,永远。

在那个夜晚,在那个常人本该恐慌、悲伤的夜晚,我的心中竟是踏实的。也是在那个夜晚,我在心中默默地定义着幸福。爱情、友情、亲情……不断地在我心头闪过。

幸福保康二中魏志强

从家到校是一段短短的路,但只要留点神,每天从这段路上走过两个来回,总会看到一个个“短镜头”,让人有一种感动。

你看,小男孩不安分地站在爸爸车架上,两手撑着爸爸的肩膀,做着鬼脸;路边卖菜的妇人一边爱怜地笑着,一边仍不忘提醒着“小心点儿”。

骄阳下,一位老大爷踩着特制的小三轮,车座后边扎着一把花伞,花伞下坐着他的老太婆,正说着笑着,没牙的嘴巴一直合不拢。

傍晚的凉风里,一位将为人母的少妇挽着爱人的手,在田边散步,满脸写着幸福和憧憬。

田间,一位老人半蹲着,深情地看着那一畦畦翠嫩可人的蔬菜,不时用手摩挲几下,好像抚摸着心爱的孩子。

放学铃声串串地滑溜着,不一会儿,流出了学生自行车队。主流中分出支流,渐渐地三五成群,倾身靠头地凑热闹,脚下蹬着,里聊着,眉儿舞着……

笑容院里刚走出一个姑娘,撩一撩刘海,甩一甩长发,满身飘溢着青春和美。虽然看不清她的脸,但能感觉到她心中涨满了生活的希冀。

托儿所里,那只聪明的小狗总会用两条后腿

站起,博得娃娃们咯咯咯的笑;这笑是那样的天真无邪,似乎能融化一切忧愁烦恼。

一个简易棚车行里,老师傅与顾客正为几毛钱的修车费推来让去。

东皋桥上一对卖童子烧鸡的年青夫妇,正忙得不亦乐乎。他们也许是一对下岗工人,女老板身材窈窕,可以想到她曾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但她却用她那娇嫩的双手吃力地去剁鸡,用不再娇嫩的双手撑起一片新的天空。

生活是平静的,但平静的生活就像一杯香茗,没有醇酒的浓郁,没有咖啡的刺激,没有牛奶的醇厚,但它能让人品出一种淡淡的清香,回味无穷。我们常常抱怨幸福离自己太远,那是因为你总仰望天上找幸福,围为你从不去注意身边的幸福,让我感到生活的充实;路过幸福,让我感到人生的快乐。朋友,走在路上,请放慢你的脚步,瞪大你的眼睛,敞开你的胸怀……

教师点评

生活中,从来就不缺少感人至深的真情,但难得的是对这份真情的把握和感悟。《有情是福》一文抓取了生活中的三个画面,分别从爱情、友情、亲情三个角度来定义幸福,读罢似乎有一种暖暖的幸福感从心底升起。文章不仅感人至深,而且语言也富有文采,尤其是那些在叙事基础上运用的富有哲理的议论,把常人难以言明的真情表达得恰如其分、感人至深,值得我们仔细咂摸玩味。

《幸福》一文的作者对生活观察很细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画面:小孩、老大爷、少妇、农民、学生、美容院里的姑娘、幼儿园里的小娃娃……一个个生活中的特写镜头跃人我们的眼帘,让人感到,幸福就在身边,幸福就在心中。构思新颖,观点深刻。

命题训练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渔夫躺在沙滩上晒太阳,富人走过来说:“你为什么不去工作,而要在这里浪费时间呢?”

渔夫问:“我为什么要去工作?”

富人说:“赚足够的钱,可以拥有自己的事业,有汽车和房子。”

“那么有了钱又能干什么呢?”渔夫不明白。

“可以去夏威夷海滩度假!”富人回答得很快。

“那么,我现在又在干什么?”渔夫说。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生活中,每个人对“福”的看法都不尽相同:有人认为有钱是福,有人认为吃亏是福,有人认为顺利是福,有人认为磨难是福……请以“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3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心境,幸福是一种体验,幸福是清闲无事,幸福是艰苦创业;幸福是书山寻宝,幸福是亲近自然;幸福是攫取与占有。幸福是互助与奉献;幸福是父亲递来的一顶草帽,幸福是妈妈传出的一声呼唤,幸福是朋友捧上的一束鲜花……幸福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拥有它?

你对幸福的理解是什么呢?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谈谈自己的感受,文题自定,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4林肯曾经说过“大多数人幸福程度和他们愿意繁荣差不多”。如果你对人生持有消极的态度,那么你会成为自己和别人的负担。如果你对人生持有积极的态度,那么你不仅会使自己的生活也会使别人的生活充满意义。由此看来,人生的态度,决定了幸福的程度。

阅读上述材料,请以“态度与幸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素材链接

杜朗寻找幸福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最使幸福可望不可即的,莫过于刻意追求幸福。美国作家威廉,杜朗曾经叙述过他如何寻找幸福。他先从知识里寻找幸福,得到的只是幻灭;从旅行找,得到的只是疲倦;从财富里找,得到的只是争斗和忧愁;从写作中找,得到的只是劳累。然而有一天,他从车站出来,看到一辆小汽车里坐着一位年轻妇女,怀里抱着一个熟睡的婴儿。一位中年男子从火车上下来,径直走到汽车旁边。他吻了一下妻子,又轻轻地吻了一下婴儿——生怕把他惊醒。然后,这一家人就开车离去了。这时杜朗才惊奇地发现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他高兴地松了一口气,从此懂得:生活的每一正常活动都带有某种幸福。

贪官忏悔录

幸福是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的,想要不劳而获只会走向罪恶的深渊,所以贪婪往往就是不幸的起点。看看徐炳松(原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受贿55万元,1999年8月被判处无期徒刑)这位贪官忏悔的心声吧:七八十年代,我和常人一样过清贫的生活,工作认真。随着改革深入,分配差距拉大,我心理越来越不平衡。身居领导岗位,大权在握,不可避免地要经常面对对等交换的场面,思想防线逐步瓦解,由抵制、拒绝变得躲躲闪闪,继而心存侥幸,逐渐心安理得以致完全丧失了抵制力。

徐霞客的探险生涯

徐霞客,从二十二岁起就开始了艰苦的旅行探险生涯,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年止。这三十多年时间里,他不畏艰险,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东至浙江普陀,北抵河北省一带,南游福建、广东,西北到达华山之巅,西南则远涉云南、贵州边疆,足迹遍及当时的十六个省。虽然三次遇盗,四次绝粮,还差点丢掉性命,徐霞客却从不后悔。他对所到之处的地形、地貌、水文、气候和植被等情况都作了深入系统的考察。多年艰苦卓绝的实践,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徐霞客用生动的文笔写成的《徐霞客游记》一书,在世界科技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上一篇:华夏幸福基业项目介绍下一篇:结婚男方家长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