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学复习笔记(4篇)
1.社会保障学复习笔记 篇一
《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
自检自测
(一)一、单项选择题
1、在罗斯福总统的领导和主持下,1935年美国颁布了第一部()A、《社会保险法》 B、《保险法》 C、《社会保障法》 D、《社会救助法》
2、英国实行的社会救助制度采取()A、特困救助形式 B、严审受益人条件 C、本国公民享受制 D、贫困收入支持
3、实施强制性和自愿性相结合的失业保险制度的国家是()A、日本 B、丹麦 C、美国 D、法国
4、个人不用交纳社会保险费的是()A、失业保险 B、养老保险 C、工伤保险 D、医疗保险
5、英国1601年颁发的()是西方最早的以法律形式确定的社会救助制度
A、《国民救助法 》 B、《济贫法》 C、《补充救助法》 D、《国民保险法》
6、社会救助是()
A、国家或社会的基本职能和义务 B、社会个人和团体的援助 C、慈善事业的一种 D、社会保险的核心
7、我国自1952年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实施的医疗社会保险是()A、劳保医疗 B、公费医疗 C、合作医疗 D、自费医疗
8、我国下列法律中对社会保险有明确规定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9、失业保险所承保的风险是()
A、自愿失业风险 B、所有失业风险 C、非自愿失业风险 D、离职风险
10、新加坡实行的是()的社会保障模式
A、社会保险型 B、福利国家型 C、强制储蓄型 D、国家保险型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福利不同于社会保障体系中其他内容的主要方面是()A、服务对象最为广泛
B、免费、减费提供某种生活用品或劳务 C、项目最多,内容最丰富 D、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和地方财政 E、保障水平的弹性较大
2、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比,企业年金的特点有()
A、强制性 B、私人产品 C、通过资本市场运作 D、注重公平E、采取积累制
3、从层次上划分,社会保障可以划分为()A、生活保障 B、经济保障 C、服务保障 D、精神保障 E、社会保障
4、医疗保险的给付方式,从支付时间来看,一般分为以下几类()A、同期支付制 B、单位支付制 C、预付制 D、转账支付制 E、后付制
5、从目前实施状况来看,我国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主要有以下来源()A、各级地方财政按比例负担 B、街道财政负担 C、企事业单位负担 D、各方出力、财政保底 E、家庭负担
三、辨析题
1、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最低目标,它仅仅是保障社会成员最低的生存需要。()
2、我国负责管理灾害救助、贫困救助与特殊救助事务的机构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救灾救济司。()
3、养老保险的内容就是向老年人提供经济帮助。()
4、英国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主要是薪金劳动者和独立劳动者。()
5、新加坡的就业委员会是养老保险的管理机构。()
6、中国农村的五保户制度,属于老年人福利的范围。()
7、福利国家型保障模式是最早出现的社会保障制度。()
8、一个国家的恩格尔系数越低,意味着这个国家的生活水平越低。()
9、养老保险追求长期平衡,医疗保险追求周期平衡,失业保险追求即期平衡。()
10、政治因素是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首要因素。()
自检自测
(二)一、单项选择题
1、军人保障是一种()的保障措施。
A、普遍性 B、个别性 C、综合性 D、盈利性
2、新加坡养老保险的管理模式属于()
A、政府部门直接管理 B、政府监督下的自治机构管理 C、保险公司管理 D、保险基金公司管理
3、“社会最后一道安全网”是指()
A、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B、法律援助制度 C、残疾人社会保障 D、就业社会保障
4、美国社会保障的模式是()。
A、社会保险型 B、强制性储蓄型 C、福利国家型 D、国家保险型
5、以下不属于社会福利基金的是()
A、老年人福利基金 B、工伤保险基金 C、教育福利基金 D、残疾人福利基金
6、生育保险的补助性质属于()
A、短期 B、长期 C、中期 D、终身
7、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A、支出规模过大 B、社保体系不合理 C、起点较低 D、社保资金缺乏
8、社区合作医疗保险模式的代表国家有()
A、德国 B、瑞典 C、中国 D9、以下不属于社区服务内容的是()
A、医院定期为老年人检查 B、职业介绍 C、学历教育 D、接送孩子
10、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最终会走()的道路。A、基金积累制 B、现收现付制 C、部分积累制 D、积累制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保险法律关系主体包括()A、国家或政府 B、社会保障实施机构 C、企业、社会团体 D、城乡居民 E、投保资金
2、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特征,主要表现在()A、制度的开放性 B、筹资社会化 C、服务社会化 D、水平结构多样化、新加坡 E、保障待遇公平化
3、我国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有()
A、自然灾害救助 B、洪水、地震救助 C、孤、寡、病、残救助 D、城乡贫困救助 E、伤残军人救助
4、在经济领域,社会保障的调节功能表现为()A、调节公平与效率 B、调节国民收入分配 C、调节国民经济发展 D、调节社会成员的协调发展 E、调节市场体系
5、政府对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方式和内容主要包括()A、预算管理 B、资金调度 C、财务监督 D、待遇给付 E、投资管理
三、辨析题
1、社会保障基金可由基金管理机构直接从事商业证券投资,这类投资可称为间接的、被动的、保守的却又是必要的投资选择。()
2、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第二阶段的重点是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和缓解乡村贫困问题。()
3、工伤保险区别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无过失补偿原则”。()
4、以福利项目是否具有法律强制性为依据,员工福利可以分为法定福利和非法定福利。()
5、社会保险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而社会福利的对象则是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劳动者。()
6、政府介入社会保障的程度是衡量社会保障发达状态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
7、在建设中国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进程中,应当确立大协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和公平的价值取向。()
8、中国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主要是政府集中管理模式。()
9、养老保险基金统账结合的模式是中国的首创。()
10、企业年金是比较普遍的法定员工福利计划之一。()
自检自测
(三)一、单项选择题
1、最早被采用的社会保障形式是()A、社会保险 B、社会福利 C、社会优抚 D、社会救助
2、社会保险基金的设立具有明显的()
A、任意性 B、强制性 C、商业性 D、自愿性
3、失业是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劳动力得不到就业机会或就业后又丧失劳动机会的()
A、自然现象 B、社会现象 C、政治现象 D、劳动现象
4、社会福利的对象是()
A、相对贫困的人口群体 B、挣工资的劳动者 C、全体社会成员 D、军人及其家属
5、在国际术语中,“职业伤害”一般用来代替()
A、工伤 B、职业病 C、工人灾害 D、因工致残
6、社会救助的给付标准一般为()A、当时当地的最低生活水平B、低于当时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C、当时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或略高于当时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D、高于当时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7、康复服务、养老服务属于()层次的社会保障 A、经济保障 B、服务保障 C、精神保障 D、权益保障
8、由于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适应,出现某些行业的劳动力供不应求,而另一些行业的劳动力供过于求而引起的失业是()A、周期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季节性失业 D、结构性失业
9、我国企业缴纳的失业保险费总额最多不得超过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A、0.6% B、1% C、2% D、3%
10、现代意义上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以()1889年颁布的《老年、残疾和遗属保险法》为标志的。A、德国 B、法国 C、奥地利 D、比利时
二、多项选择题
1、失业保险的管理采取政府监督下的工会管理模式的国家有()A、丹麦 B、意大利 C、芬兰 D、新加坡 E、德国
2、工伤保险制度除具有赔偿性特征外,还包括以下特征()A、最具有强制性 B、“无过失补偿”原则 C、保险费由企业(雇主)和个人(雇员)共同承担 D、保险费完全由企业(雇主)承担 E、待遇从优
3、中国老年人福利的主要内容包括()
A、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B、物质生活福利 C、医疗保健服务
D、“五保”制度 E、高龄老人补助
4、失业保险的管理采取政府监督下的工会管理模式的国家有()A、丹麦 B、意大利 C、芬兰 D、新加坡 E、德国
5、社会保障管理在运行中须遵循的原则有()A、依法管理原则 B、公正与效率原则
C、行政管理与业务管理分离的原则 D、与相关系统协调一致原则 E、属地管理为主
三、辨析题
1、国际劳工组织认为,在工业化国家,享有最低生活水平救助的对象,是指那些收入相当于公务员平均工资30%的家庭和个人。()
2、我国目前企业和个人每月住房公积金的缴存额是员工本人平均工资的5%。()
3、社会保障的项目发展不是一个一个的增长,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采取急剧膨胀型发展的方式。()
4、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8%。()
5、失业保险的目的是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
6、国家保险型保障模式的宗旨是:最充分地满足无劳动能力者的需要、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并维持其工作能力。()
7、一个国家的恩格尔系数越低,意味着这个国家的生活水平越低。()
8、我国负责管理灾害救助、贫困救助与特殊救助事务的机构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救灾救济司。()
9、中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立法依据是《宪法》。()
10、要向享受养老保险,劳动者必须参加养老保险;雇主必须承担相应的缴费义务。()
自检自测
(四)一、判断改错题
1、美国是产业革命较早的国家,也是最早由国家立法实行济贫事业的国家。
2、社会保险的举办主体是政府,资金来源由国家、社会和个人三方面负担。
3、养老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实施的,因而具有强制性。
4、劳动者不缴纳保险费,工伤保险费部分由企业承担。
5、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就保障水平来说社会救助处于最低层次,仅仅保障最低生活水平的需求。
6、一个家庭用于食物支出的比例大体可测定家庭的生活水平,这种食物支出与家庭支出正相关的情况,被称之为“恩格尔定律”。
7、目前,中国的失业保险的缴费比例是企业按照工资总额的2%缴纳,劳动者按照工资的1%缴纳。
8、中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以《宪法》所确定的公民权益和国家提供社会保障的规范为根本的立法依据。
二、单项选择题
1、社会福利的对象是()
A、相对贫困的人口群体 B、挣工资的劳动者 C、全体社会成员 D、军人及其家属
2、社会保障法的首要原则是()A、公平优先原则 B、人权保障原则
C、权利和义务相结合的原则 D、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
3、社会保障管理采用集中管理模式的国家是()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德国
4、现代工伤保险制度的第一个环节是()A、工伤预防 B、工伤事故 C、工伤保险 D、工伤康复
5、目前,中国的失业保险的缴费比例是企业按照工资总额的()缴纳,劳动者按照工资的()缴纳。A、3%、2% B、2%、1% C、4%、2% D、4%、1%
自检自测
(五)一、判断并改正
1美国是产业革命较早的国家,也是最早由国家立法实行济贫事业的国家。
2、在我国现行医疗保险制度中,参保职工个人要缴纳医疗保障费用,个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比例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
3、企业年金,又被称为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支柱”。
4、世界上第一个实行强制性失业保险的国家是法国。
5、劳动者不缴纳保险费,工伤保险费部分由企业承担。
6、目前,中国的失业保险的缴费比例是企业按照工资总额的2%缴纳,劳动者按照工资的1%缴纳。
7、中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以《宪法》所确定的公民权益和国家提供社会保障的规范为根本的立法依据。
8、社会保险的举办主体是政府,资金来源由国家、社会和个人三方面负担。
二、单项选择题
1、社会保障管理的第一个环节是()
A、制定社会保障法律、拟定基本法规 B、筹集社会保障基金 C、设立专门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 D、确定社会保障对象
2、社会保障法的首要原则是()
A、公平优先原则 B、人权保障原则
C、权利和义务相结合的原则 D、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
3、社会保障管理采用集中管理模式的国家是()A、美国队 B、英国 C、日本 D、德国
4、现代工伤保险制度的第一个环节是()A、工伤事故 B、工伤预防 C、工伤保险 D、工伤康复
5、生产率低于潜在的生产率,被称为()A、完全失业 B、显性失业 C、不完全失业率 D、隐性失业
自检自测
(六)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保障”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颁布的(d)中。A.《济贫法》 B.《国民保险法》 C.新《济贫法》 D.《社会保障法》 2.建立福利国家的理论与政策依据是(d)。A.空想社会主义 B.制度经济学 C.产业经济学
D.贝弗里奇《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报告》 3.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出发点是(c)。A.发展经济 B.创造社会稳定 C.社会公平D.促进效率
4.在产生与形成阶段,社会保险在性质上是(c)。A.权利型 B.义务型 C.权利义务结合型 D.个人负担型
5.享有西方“福利国家橱窗”之称的国家是(d)。A.法国 B.德国 C.美国 D.瑞典 6.社会保障管理属于(d)。A.生产管理 B.组织管理 C.实践管理 D.社会政策管理
7.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根本目标是(a)。A.确保基金安全 B.基金保值增值 C.基金筹集规模最大化 D.基金收支平衡 8.现代意义上的养老保险制度诞生的标志是(c)。A.法国《年金法典》 B.英国新《济贫法》
C.德国《老年、残疾和遗属保险法》 D.英国《国民保险法》 9.在医疗保险制度上,推行国家医疗保险模式的典型国家是(a)。A.英国 B.德国 C.新加坡 D.美国 10.慈善事业的经济基础是(c)。A.慈爱之心 B.贫富差别 C.社会捐献 D.民营机构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不同时期的具体实践内容为依据,可以把社会保障划分为哪几个阶段(abc)。
A.社会救助型 B.社会保险型 C.社会福利型 D.商业保险型
2.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的社会保障的大背景是(abcd)。A.大政府 B.小社会 C.高税收 D.高福利
3.社会保险制度所独有的特色包括(abcd)。A.预防性 B.补偿性 C.储蓄性 D.多源性和互济性 4.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主体包括(abcd)A.国家或政府 B.社会保障实施机构
C.企业、社会团体及官方机构 D.城乡居民及其家庭
5.实行社会保障集中管理模式的国家有(ac)A.英国 B.美国 C.新加坡 D.日本 6.社会保障基金在形态上可以划分为(abc)A.个人消费基金 B.社会消费基金 C.后备基金 D.投资基金
7.在我国,行使基金管理职能的中央政府部门主要有(abc)A.民政部 B.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C.财政部 D.税务总局 8.养老保险的特征包括(abcd)A.普遍性 B.重要性 C.长期积累性 D.复杂性
9.与其它风险相比,疾病风险具有如下特点(abcd)A.危害的严重性 B.普遍性 C.复杂性 D.社会性 10.失业者必须具备的条件有(abc)A.处于法定劳动年龄范围 B.有劳动能力 C.有就业愿望 D.能力达不到岗位要求
三、判断题
1.社会救助的提供方与接受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双向的。(错)2.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对)
3.目前,我国有关社会保障的立法主要是以行政法规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存在立法层次过低的问题。(错)
4.社会救助在各国都是由政府财政承担全部供款之责的。(对)
5.与基金制相比,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障基金的储存才真正完整地体现了社会保障基金储存的目的与价值。(错)
6.贫困救助的待遇给付中,需要在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的基础上,以略高于政府确定的贫困线或最低生活保障线为标准。(错)7.养老保险基金的社会统筹模式是和完全积累式联系在一起的。(错)
8.医疗费用的补偿是无限补偿。(错)
9.失业与养老、疾病一样,是自古就有的,并不是工业社会的产物。(错)
10.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职工,不应认定为工伤。(错)
自检自测答案
自检自测
(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C
2、D
3、A
4、C
5、B
6、A
7、B
8、C
9、C
10、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ABCE
2、BC
3、BCD
4、C E
5、AD
三、辨析题(每题2分,共20分,要求判断正误并改错。)
1、ד社会福利”改为“社会救助”
2、ד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改为“民政部”
3、ד提供经济帮助”改为“经济援助与服务相结合”
4、ד英国”改为“德国”
5、ד新加坡”改为“瑞典”
6、√
7、ד福利国家型”改为“社会保险型”
8、ד生活水平越低”改为“生活水平越高”
9、×将“周期平衡”与“即期平衡”调换位置
10、ד政治因素”改为“经济因素”
自检自测
(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C
2、B
3、A
4、A
5、B
6、A
7、B
8、C
9、C
10、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ABCD
2、ABC
3、ABCD
4、ABCE
5、ACE
三、辨析题(每题2分,共20分,要求判断正误并改错。)
1、ד间接的、被动的、保守的却又是必要的投资选择”改为“直接的、激进的、风险型投资”
2、√
3、ד无过失补偿原则”改为“个人不缴费原则”
4、√
5、×将“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位置颠倒。
6、ד政府介入社会保障的程度”改为“社会保障实践的出发点和基本目标”
7、√
8、ד政府集中管理模式”改为“国家财政总监督下按照分类负责原则确立的部门分管模式”
9、√
10、ד法定”改为“非法定”
自检自测
(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D
2、B
3、B
4、C
5、A
6、A
7、B
8、D
9、C
10、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AC
2、ABDE
3、ABCD
4、AC
5、ABDE
三、辨析题(每题2分,共20分,要求判断正误并改错。)
1、ד公务员”改为“制造业工人”
2、ד平均工资”改为“上一年平均工资”
3、√
4、ד8%”改为“20%”
5、ד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改为“增强劳动者抵御失业风险的能力”
6、√
7、ד生活水平越低”改为“生活水平越高”
8、ד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改为“民政部”
9、√
10、ד劳动者必须参加养老保险”改为“劳动者必须参加养老保险并承担相应的缴费义务”
自检自测
(四)答案
一、填空:
1、国家或政府
2、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用
3、社会保险
4、福利国家型保障模式、社会保险型保障模式、强制储蓄型保障模式和国家保险型模式 5、60
6、德国 《老年、残疾和遗属保险法》
7、军人及其家属
8、调整对象、主体、客体
9、征税方式、征费方式、自由筹资方式
10、显性失业 隐性失业
二、判断并改正:
1、错误:英国是产业革命较早的国家,也是最早由国家立法实行济贫事业的国家。
2、错误:社会保险的举办主体是政府,资金来源由 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面负担。
3、对
4、错:劳动者不缴纳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全部由企业承担。
5、对
6、错;一个家庭用于食物支出的比例大体可测定家庭的生活水平,这种食物支出与家庭支出逆相关的情况,被称之为“恩格尔定律”。
7、对。
8、对。
三、单项选择题:
1、C
2、B
3、B
4、A
5、B
自检自测
(五)答案
一、填空:
1、国家或政府
2、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用
3、福利国家型保障模式、社会保险型保障模式、强制储蓄型保障模式和国家保险型模式 4、55
5、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卫生部
6、国家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社区合作医疗保险、储蓄医疗
7、工伤事故、职业病、受保人
8、社会救济
二、判断并改正:
1、错误:英国是产业革命较早的国家,也是最早由国家立法实行济贫事业的国家。
2、对。
3、对。
4、错:世界上第一个实行强制性失业保险的国家是英国。
5、错;劳动者不缴纳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全部由企业承担。
6、对。
7、对。
8、错:社会保险的举办主体是政府,资金来源由国家、企业和个人 三方面负担。
三、单项选择题:
1、A
2、B
3、B
4、B
5、D
自检自测
(六)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D
3、C
4、C
5、D
6、D
7、A
8、C
9、A
10、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
3、ABCD
4、ABCD
5、AC
6、ABC
7、ABC
8、ABCD
9、ABCD
10、AB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2.社会工作实务考研复习笔记 篇二
考试科目:社会工作实务 第一部分 社会工作实务方法
一、个案工作
1个案工作的涵义与特点
个案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者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这个定义界定了社会个案工作的性质,指明了个案工作的目标在于增进个人与社会的福利,手段和途径则是通过运用各种科学的助人知识及活动来帮助个人和家庭。2个案工作的理论与主要模式(1)危机介入模式
危机的概念由埃里克·林德曼和吉拉尔德·卡普兰在20c40y-50y提出,个案工作中危机是指一种对平衡稳定状态的改变,危机不一定非要是灾难性时间,可以是正常发展过程中的状态,同时也是有开头结尾的持续性过程,危机是问题与希望的并存。危机与压力不同,危机是短期现象,个人会力图尽快重建以前的和谐,压力的概念则含有长期压迫的感觉,但危机和压力又是有联系的,处于危机的征兆则有可能是人们的抱怨和忧伤。
危机介入术:1.开始阶段—第一次会谈时要收集案主的基本资料,并将会谈集中在正在经历的危机事件上,然后要弄清其最大问题是什么,从而把问题集中在目标上,找出真正问题。2.中间阶段—工作者进一步收集资料,扩大对案主的认识,如可以把当前发生的事件与过去生活经历相联系,指出前因后果的关系,以帮助案主改正对问题的认识。3.结束阶段—回顾开始时双方协议要做的事执行如何,提醒案主结束的时候到了,并与案主一同回顾已经取得的进步。危机介入模式的有关理论:人格理论,自我心理学,观察学习理论 需要注意的问题:需要把引起危机的事件或者原因具体化,清晰化,为危机作出迅速判断,工作者要担当提供信息和建议,需要时可积极并系统化的介入个案的角色。要限定时间,鼓励案主面对未来。(2)任务中心模式
任务中心模式认为,个案工作应该是一种目标集中的活动,在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过程中,要注意效率和效果,既要考虑如何更有效的帮助案主,又要节约时间和金钱。该模式应用于人际冲突,不满意的社会关系,正式组织中的问题,角色困难,社会转型中的问题,情绪问题,资源不足问题和行为问题这八类。步骤:1.开始接触、探索和协议。2.阐述目标以及要完成的任务。3.在快结束时与案主回顾重要的进步并鼓励案主,帮他确定进一步工作领域,从而结束个案工作。该模式优点:在问题探索、协议和确定任务阶段,任务不仅是针对案主也是对于案主有关的系统的;该模式工作对象可以是个人、夫妇或家庭;强调案主的优点和优势及他们的网络资源的重要性;将工作者和案主置于同等地位而不是单向由案主向工作者倾诉。
该模式要求的能力:倾听、抓住问题核心、达成协议、沟通与回应的能力。
(3)社会—心理模式
社会—心理模式是将案主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同他生活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考虑并进行工作的方法。该模式是一种认识和理解问题的方法,是系统的认识论。
自我防卫机制,是个人应付焦虑、防止自我过分强大、保持心里平衡的手段。
人格有三部分组成: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生物的我,它总想冲破一切障碍获得满足,从而获得生存空间,根据享乐原则行事,属潜意识层面。超我是社会化的我,根据道德原则行事,对本我有制约作用。自我则在本我、超我之间起平衡作用,根据现实原则行事,调和内部本能和外部现实环境以满足需要。弗洛伊德指出,一个健康的人格应该是这三部分的平衡。
自我强度指永远处于改变中的一种应付挫折、控制冲动、合理使用自我防卫机制的能力。
社会—心理模式的框架:1.理论基础—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强调自我适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针对问题—内部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外部环境问题。3.目标—理解和改变人及其所处的环境,或者二者同时进行,即直接介入和简介介入并举。4.案主角色—案主如同病人,处于被动位置。5.工作者角色—研究、诊断和治疗者。(4)行为治疗模式
行为治疗模式的个案工作的基础是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取决于外部环境。
四种学习形态:1.反应学习—行为主义认为人类行为的本质是人对环境刺激的本能反应。无条件反射是不受人意识控制的,不是学习获得的;条件反射是学习形态。2.操作学习—研究如何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变行为,即控制或者操作条件,相应的产生一个期望的行为。斯金纳认为改变了条件即改变了结果,如果一种行为被强化,它的出现频率就会增加,要想得到期望的行为即强化它。3.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而学习,不需要经过“尝试错误”的学习过程。4.认知学习—认知学习认为人会感受和思考,即人赋予事件以意义,人的思想和感受影响人的行为。
技巧与过程:1.技巧—正强化(奖赏)、负强化(惩罚)、角色扮演、榜样。2.过程—建立关系,评估问题,找出要学习的正确行为并示范让案主进行角色扮演,布置作业,评估。
行为主义个案工作框架:1.理论基础—学习理论2.适应问题—恐惧症、抑郁症、焦虑、社交困难及问题行为。3.目标—小而具体,可测量以便评估4.案主角色—测量行为的基础、频率、强度、周期及其中环境,写日记记录行为。5.工作者角色—直接积极的教育帮助者。(5)叙事治疗模式
叙事治疗模式是以日常对话为基础,从多向价值视角出发,重新审视社会工作辅导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在辅导关系和辅导技巧上的一些变化,透过“故事叙说、外话、解构”,使人变得更自主、有动力。叙事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后现代主义—认为所谓真理的是生活于特定情境中的人们建构出来的,而语言正是这种建构的工具和结果;社会建构主义—是该模式的哲学基础,认为客观的现实并不存在,现实是人们借着语言建构出来的精神产物。
模式的特点:能让工作者和案主反思、调整对生命的态度,明确生命的抉择,重写生命故事,人如何赋予过去意义就表示人将以如何的态度面对未来,一旦从充满问题的故事中解脱出来,人将以更客观有力的方式处理他们的问题。
治疗过程:1)与案主或家庭一起对于困扰问题做出彼此均同意的定义。2)将问题拟人化,并找出压迫案主的意图和方式。3)探讨问题是怎么干扰、支配或使案主失去信心的。4)发掘在哪些时候案主并未受问题支配或生活并未受到干扰。5)找出过去的证据,来证明案主和家庭有足够的能力站起来,应付和解决面临的问题。6)引导案主和家庭思考在上述能力之下未来将要过的生活。7)找出一群观众来听取案主表达新的认同感和故事。在过程中工作者最重要的是要使案主确信自己并不是问题的本身。
技巧:1)问话---在互动的间歇提问,以引导出案主自己真正想拥有的经验。2)解构式问话---鼓励案主从不同角度定位故事以扩大案主的视野去发现问题。3)开启空间的问话---构建独特的结果。4)发展故事的问话---提出发展故事的问话引导故事的重写。5)意义性问话---鼓励案主思索并体验独特结果、较佳方向和新故事的涵义。6)故事的建构7)回响与强化。
二、小组工作 1小组工作的涵义与特点
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委员会与1959年指出,社会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它通过有目的的团体经验,协助个人增进其社会功能,以更有效的处理个人、团体或社区的问题。其功能有影响个人发生转变、社会控制、用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再社会化这四个方面。小组一般有六个基本特性:小组存在于一人以上,成员间有共同的目标和利益,成员对小组有认同感,成员间相互依存互相影响,小组中有自己的控制方式,形成特定的小组文化和氛围。2小组工作的理论和主要模式
小组工作的主要理论来源是社会学、心理学、系统理论,社会学---1.心理学理论是在小组工作中用的最多的理论,运用在工作中时以个人的工作为焦点,其鼻祖弗洛伊德认为成年人的问题源起于在儿童期未解决的心理冲突,这类冲突或许是儿童期某些需要未得到满足,抑或是经历了的心理创伤。当个人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时,会用自卫手法处理冲突。通过小组实践,人们可以建立起他们处理个人关系的技巧、解决问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自信心。2.学习理论,重点在于成员的个人行为而不是小组行为。主要方法有三种:传统条件反射理论—在传统方法中行为是与刺激相联系的;强化条件反射理论—立足于人的行为受行动的结果的影响;社会学习理论—行为是对他人的行为观察和评价过程中学习的。3.系统理论,把小组看作由不同的互动因素所组成的系统。帕森斯认为小组是个有许多相互依赖的成员的社会系统,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这个小组系统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运行时,试图保持一定的秩序和稳定的平衡。主要模式: 社会目标模式—理论来源于系统论和社会学的观点,强调社会系统与人和群体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该模式特点为以关注社会整合和人参与社会的责任感为工作重点,通过人的能力和意识的提高去影响和改变社会。
治疗模式—以修正理论和社会化理论为基础,关注的是各人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矫正而不是社会,其介入重点是为个人提供一个小组的治疗环境,为个人提供心理康复和行为指导,帮助小组成员达到适应社会生活的最佳状态。
互动模式—理论基础是系统论和场论,关注小组成员和小组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该模式既关注个人也关注环境,要通过个人、小组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开放和相互影响,以达到增强个人和社会的功能。除了以上模式以外,还有相关的小组工作模式,有过程模式,行为模式,任务中心模式和小组中心模式。3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前属期阶段:小组的开始阶段,小组成员初进小组,心理状态是观察和探求身外环境,对他人既接近又回避的保持着戒备,处于矛盾的困境。工作者的鼓励促进他们考察、改善外部条件,有助于他们尽快适应。
第二阶段—权力和控制期:成员慢慢熟悉环境后,试着通过权力竞争与控制的过程,认识和确立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从而形成小组组织的初步结构。
第三阶段—亲密期:小组的成员对小组的投入增强,关心其他成员,开始意识和承认小组的经验在他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开始思考小组额目标。
第四阶段—分辨期:小组成员彼此熟识,对小组有较高认同,成员们更加联合、客观、合作,以至能提出更现实的建议或计划,并实施大型的方案、项目。
第五阶段—分离期:小组目标已经实现,成员们面临分离,开始在其他地方寻找新的资源以满足他们自己社会的、娱乐性的和职业性的需要。4小组工作的原则与技巧
原则:1.认可每个人的独特个性及行为的多样化。2.认可小组是多种多样的及行动是多样化的。3.真诚的接纳每一个人4.建立有目的的助人关系。5.鼓励及促使小组成员之间实现有益的合作关系。6.适当的修正小组过程。7.鼓励成员根据自身能力参与小组活动。8.促使小组成员投入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9.鼓励小组成员通过冲突去体验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10.为小组成员提供各种新机会。11.明智的运用制约。12.有区别的运用工作方案。13.对个人和小组的进步不断进行评估。14热诚、人道和严于律己。技巧:
一般性技巧---建立关系的技巧,观察的技巧,组织和介入的技巧,领导的技巧,沟通的技巧,参与小组活动的技巧,运用社会资源的技巧,评估小组过程的技巧。
有效促进沟通的技巧—注意信息传递的外部环境,注意语言的选择,提供合作性的目标,关注和调整小组中的互动模式。
组织会议的技巧—形成良好的开始,把握讨论的进程,做好总结,完善结尾 小组工作者在会议中的角色是示范者,促进者,调解人和支持者。
三、社区工作
1社区工作的涵义与特点
社区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的一种基本方法,它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通过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参加集体行动,确定社区的问题与需求,动员社区资源,争取外力协助,有计划、有步骤的解决或预防社会问题,调整或改善社会关系,减少社会冲突,培养自助、互助及自决的精神,加强社区的凝聚力,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和能力,发掘并培养社区的领导人才,以提高社区的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区的进步。
2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
地区发展模式:该模式是在一个地域内鼓励居民通过自助及互助去解决社区内的问题,工作重点是提高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与挖掘、培养当地人才。用于那些比较简单的社区。
社会计划模式:该模式依靠专家的意见,通过有关专家的调研、论证、计划,然后落实、推行,去解决社区内的问题,用于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
社会行动模式:该模式在西方的社区中常见,特别适用于情况复杂,社会矛盾较多,政府部门官僚化,居民利益缺乏保障的社区。社区工作者动员组织社区居民采取集体行动,以从下而上的形式,求的公正解决问题。3社区工作的技巧
分析技巧——了解社区结构、过程、资源、问题,分析社会政策及社会问题,社区观察,街头访问,家庭访问,文献分析,访问社区领带,社区调查。
关系建立与维系技巧——初步接触技巧,街头谈话、家访、电话访谈,社区关系联络并建立形象,处理与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政治团体的关系。
动员及组织技巧:动员群众,发掘和培养社区领袖,居民组织的建立与运作、主持会议、组织行政事务,社会行动(包括记者招待会,群众大会,谈判等)
活动程序设计技巧:策划活动,制定目标,宣传策略;调动资源,评估指标。行政管理技巧:文件资料处理,财务处理,计划、评估工作。4我国的社区工作
我国的社区社会福利服务是指在政府的倡导下,以一定层次的社区组织为主题和依托,以自助-互助的广泛群众参与为基础,既突出重点对象又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用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来增进公共福利,提高生活质量的区域性、社会性的福利事业。可分为救助性福利服务,社区事务性服务和市场化营利性服务。
四、社会行政 1社会行政的涵义与功能
社会行政是依照行政程序,妥善利用各种资源,实施社会政策,以向有需要者提供社会服务的活动,其核心内涵是执行、实施社会政策。功能:将社会政策变为社会服务行动;合理运用资源,促进有效服务;总结社会政策的执行经验,提出修订建议。2社会行政的内容 社会行政包括社会服务计划,社会服务组织,督导与激励,服务系统中的协调与控制,评估与报告。1)社会服务计划是指预先对社会服务的提供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计划,其提供的是社会政策的具体化和操作化,它直接涉及社会福利资源的分配问题,因此需要考虑与其相关联的各类社会影响因素和问题,并对具体的服务过程进行计划,其中编制预算是一项重要任务,编制预算包括科目预算,成果预算和方案预算。2)社会服务组织也称社会工作机构,其结构类型有直线型、职能型、直线—职能型、事业部型和矩阵型等,其中直线型和矩阵型在社会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完成社会服务的任务必须拥有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人员,招聘、录用合格成员并构建合理的工作团队是社会行政人员的任务。
3)督导是机构中的行政人员为更好的完成机构所承担的任务对被督导者的工作给予指导、协调、强化和评价的活动,是一个渗透了社会工作价值观、工作技巧、人际关系、工作规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性活动,它有利于员工的成长和社会工作任务的完成。督导有指示型督导、指导型督导和支持型督导,分别适用于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工作人员。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4)协调时使服务系统各部分之间、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协调一致达到目标的活动。以协调活动的设计划分可分为程序性协调和工作性协调;控制包括对机构工作进程的控制和对机构冲突的控制,前者是指依照某种计划对相关部门、成员的工作进度和效果进行的综合控制,后者是指对机构的不同成员或不同部门由于工作或兴趣等因素发生的冲突进行控制。3社会服务评估
社会服务机构评估是对整个机构的运行及所提供的服务的评价,是将现状或结果同计划相比较,从而判定机构功能状况的活动。其具有重要的意义:明了服务计划的执行情况,发现成绩和改善不足以更好的推进机构工作;向社会服务的支持机构作出交代;还可以对相关政策做出评估并促使政策的修订,总结社会服务经验、发展理论。评估的内容:社会服务的投入情况,服务的工作进度,服务效果,服务活动与工作计划的偏离情况等。类型:方案/投入/过程/结果/效率评估
方法:主要采取社会调查方法进行,费用-效益分析法有广泛的实用性,该方法计算服务项目的费用和效益,换算成可比较的量以作出分析评估,是有效的评估方式。
第二部分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一、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过程与内容 1调查研究的主要阶段
调查研究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或结构访谈的方式,直接从取自某个总体样本那里系统的收集资料的方法。主要阶段包括以下方面: 准备阶段——1.确定研究课题。课题通常产生于对社会实践、社会问题、新的社会现象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课题首先必须是可以运用社会学及相关科学的研究手段来解决的,必须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课题提出以后,还要对其加以论证,课题的论证主要说明其意义、价值、可行性的问题。课题的确定还要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性质。
2.研究设计。确定研究内容或对象,并对研究对象的层次加以把握以确定研究单位,根据具体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条件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式。
3.组织安排。资料收集阶段是第二阶段 最后则是资料汇总后的资料分析阶段 2研究的单位与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具有三类重要形式,即存在状态、主观倾向、实际行为。存在状态是一些客观指标,通过它们可以描述研究单位的基本情况,分析对象的状态包含个人年龄、身高、职业、文化程度等,组织状态则有组织结构、人员规模等;主观倾向包括态度、观念、信仰、个性、动机、偏好等内在的因素,因此常需要研究设计中的中介概念、变量来测量;实际行为是一种外显变量,研究者一般可以直接观测到。研究的单位——指研究对象的基本单元。确定研究单位对于研究十分重要,因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将研究单位的特征汇总起来描述由它们组成的较大集合体或解释某种社会现象。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研究单位层次上表现出来的规律并不一定适用于另一类型的研究单位,因而一项研究常需要保持研究单位的一致性,并要求擦用与研究过程相同的研究单位来做研究结论。研究单位的层次可以分为个人、群体、组织、社区及更高层次的社会关系结构。研究单位是研究者经验观察对象的层次。在研究设计中。它对定量研究来说很大程度影响着抽样方案和调查方案的制定,对定性研究来说也是观察目标的选择。
二、测量 1测量的水平
测量是对变量的测量,所谓变量是对研究单位的属性、特征概念化和具体化,从测量值的定量化程度来看,可将变量分为—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和定比变量四个层次水平。
定类测量:是对定类变量的测量,他是测量尺度中最低的一种,常用来对定性的社会现象进行测量。其包括记号和类属两种。记号为识别标志;类属为对变量的不同状态的度量。对定类测量的数值的计算只能是计算每一类别出现的频率或百分比。
次序测量:是对能够依操作定义而明确排列大小、等级、高低、先后等次序的变量所进行的测量。其程序有多种,等级顺序,配对比较法,恒常刺激法和连续性类别法。
定距测量:其除了有定类和次序测量的特征以外,还要求尺度上的间距代表所测量特征在数量上的间距。定比测量:是测量中最高的层次,除了前面三种的特征以外,还有可以计算两个观测点之间的比值。定比测量课进行类别差测量,次序差测量,两个观测点之间的间距差测量及比值测量。
在选择测量水平时,应注意定类或定序测量这种类似计算的合理性和可能出现的偏差;选择测量尺度要结合课题要求与研究条件;收集更多更精准的信息用简单的方法运算是利于今后补充分析时必要的策略;选择何种尺度取决去研究所要求的精确度。2概念的操作化 变量相对经验层次的测量而言,还是一种相对抽象的定义或界限,要对概念进行测量,就需要将抽象定义转化为可操作定义。操作定义就是通过具体的程序或指标来说明对变量的测量办法,可以使一些陈述变量关系的假说获得验证的机会,也便于今后同样的研究有所根据,有利于比较彼此的结果。确定操作定义的前提是厘清概念的抽象定义,然后就要注意把握分寸,既不能遗漏抽象定义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又不能使各操作定义之间彼此具有互斥性,尽量避免操作定义之间出现交叉。3信度与效度
信度是指测量数据与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即测量工具能否稳定的测量到它要测量的社会现象的程度。信度可以看作是系统性变异在测量到的总变异中所占的比例。X=T+O+B+E,测量变量的值x,t为真实值,o为其他变量的影响值,b为系统偏差,e为随机误差
信度的检验方式:1)重复测量:就相同变量用相同题器对同一群被调查对象前后测量两。2)对分测量:对同一概念设计A,B两组一一对应的测量题目、按题目的巍峨单双分成两半计分,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群调查对象进行测量,再根据各个人的这两个部分的总分,计算器相关系数就得到对分测量的信度,又称折半信度。3)复本测量:对相同的测量变量,设计两份类似的题器,并分别放在A B 两份问卷中,A用作原本,B作为副本。在调查中,让被调查者同时接受A B 两种方式的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结果计算其相关系数,就得到复本信度。4)主观评分法:要检查评分信度,可计算一个评分者的一组评分与另一个评分者的同一组评分的相同系数。
影响信度的因素:1)被调查者2)调查员3)测量内容4)测量环境和时间 效度
测量的效度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所测量的指标内涵正是概念内涵,二者在内容上性质上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测量指标应该尽可能涵盖概念,二者在成都市应尽可能重合。效度计算
从上述的测量分变量的观点来看,效度就是在测量得分的总变量中,有所要测量的特质所造成的变异量多站的百分比,效度的检验方式----1)评价内涵效度:测量指标同我们所研究的概念内涵的相符程度,判定指标是否反映了概念的基本内容。2)确立效度标准:是被假设或被定义为有效的测量标准,他是已经使用过的、并在一定的范围内被一致判定为具有较高内涵效度的概念指标。3)测定结构效度概念内涵还表现在概念之间的关系上。考察结构效度是要了解测量工具是否反映了概念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是否符合概念和命题的内部结构。4)内在效度于外在效度:测量是在具体时间、地点、对具体的调查对象所做的观测。如果在一项具体研究中,对上述三种效度(内涵效度、准则效度、结构效度)的检查没有发现问题的话,就可以认为这一研究具有内在效度,他的资料和结论可以有效的解答所研究的问题。
信度与效度的关系----1)信度低,效度不可能高2)信度高效度未必高3)效度低 信度有可能很高4)效度高,信度必然也高
三、抽样
1.所谓抽样就是按照一定的方式,从总体中抽取能代表总体的一部分元素,即样本,然后根据样本中所
含的信息对总体的状况进行估计和推断的过程。
2.概率抽样依据概率论的基本原理,按照随机的方式进行,他充分考虑等概率的原则,可以避免抽样过
程中的人为影响,可以对样本误差加以控制,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概率抽样包括简单概率抽样、系统概率抽样、分层概率抽样、整体概率抽样、多段抽样的具体方法。
3.非概率抽样,主要是按照抽取样本的方便性、主观判断、主观意愿来选取研究对象,与概率抽样相比,其最大的区别是无法保证抽取样本的等概率性,对总体的代表性较差样本误差无法控制和估计。但是,许多情况下,非概率性抽样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在一些探索性研究中,人们也常常采用他。从抽样的方式看,非概率性抽样又可分为偶遇抽样、主观抽样、配额抽样、滚雪球抽样。
四、定量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是采用一种预先设计好的结构化、标准化的问卷作为资料收集工具的一种调查方式。突出特点:1)问卷调查是一种典型的定量研究手段,通过问卷调查可以获得丰富的量化资料,可以说问卷调查就是通过对这些量化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来获得研究结论的一种手段。2)问卷调查主要是按照特点设计的问卷,程式化的程序和系统的数据处理技术来收集研究资料的,应此,标准化是问卷调查的一个明显特点。3)问卷调查的基本目标是通过问卷访谈资料来推断研究主题,应此大多数的问卷调查研究要通过一定的方式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出必要的样本,并从样本的统计分析中来推断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中的总体状况。4)问卷调查的逻辑过程与个案研究从经验事实来构建理论相反,他从一个或多个特定的理论命题、理论假设出发,然后收集资料来验证或伪证这些理论假设。
一项问卷调查任务的完成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问卷设计,抽样设计、试调查、调查的组织实施、数据整理、数据分析以及撰写研究报告。2实验法
五、定性研究方法
1定性研究方法的特点 2访谈法
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又称晤谈法。在访谈过程中,尽管谈话者和听话者的角色经常在交换,但归根到底访员是听话者,受访人是谈话者。访谈以一人对一人为主,但也可以在集体中进行。3焦点小组 是指从研究所确定的全部观察对象(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观察对象组成样本,根据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也的传媒研究者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
小组(焦点)座谈是由一个经过训练的主持人以一种无结构的自然的形式与一个小组的被调查者交谈。主持人负责组织讨论。小组座谈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倾听一组从调研者所要研究的目标市场中选择来的被调查者,从而获取对一些有关问题的深入了解。这种方法的价值在于常常可以从自由进行的小组讨论中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4观察法
3.社会保障学复习笔记 篇三
除了专业课的复习其次就是数学了。我想大家应该知道了,在考研中,最重要的两门应该是专业课和数学了,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它们各有150分,而英语和政治只有100分。想要在脱颖而出,最靠得住的我想就是数学了。在这里我有必要先给大家兜兜我的数学基础。自从大一下学期过后,我的数学都是刚刚过线及格,概率还补考过一次,或许有的同学会鄙视我一下,不过解释对我来说也是多余的,事实如此而已。当然以前数学学得好的同学,考研数学对他们来说肯定是要轻松很多,但是对于数学以前没有怎么学的同学,我想说的是考研数学没有多大难度,只要你认真去学去总结就行。
如果仅仅从应试的角度来说的话,考研数学算是比较简单的,为什么呢?因为考研数学的出题模式是固定的,甚至考察的知识点也是固定的,所需的方法也是有迹可循的,总的来说考的相对较死。当然我的方法仅供参考。鉴于我自己的高数基础,我选择从高数课本开始,再加上一本针对社会保障学专业的复习精编,看完了课本剩下的就都 用“2014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基础理论考研复习精编”复习,记住其定理公式,各章课后题有选择性的做一遍,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但其中有一个重点——积分,我的理解是高数的基础就是微积分,积分最重要,因为它是工具,不管是高数的计算还是以后概率的计算都要用到,所以我把积分的课后题一道一道做完了,另外在找一些积分练练,但是不用练得过深过于复杂,毕竟它也只是工具而已。至于线代我也先是从课本着手,线代的定理推理很多,一开始给人的感觉有点纷繁复杂,我是用抄写记忆的办法来记忆理解这些的,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办法,关键就是要记住。在基本记住的情况下,我就开始对照全书做题(全书的例题是最重要的,一定要把每一道都弄清楚,不管是高数、线代还是概率),一开始都有一个烦躁的过程,但是到最后你会发现线代一本书其实就是一个东西——矩阵,其他都是从不同的侧面来揭示的矩阵的特点,这个时候我想大家应该会觉得线代是最好拿分的部分了,所以我在考试的时候,大题是从线代做起的。
最后,关于概率,我是在高数和线代都有一定基础后才开始学习概率的,其定理本身不是很多,但是公式多一点,而且每年概率最后的大题都是固定的(在仅有的几种题中选择),所以在看过两边课本之后,也可以直接上全书了(当然也有不看课本直接上全书的同学),在最后对照历年真题你会发现,概率就考几种题型,很死板,针对训练就可以了。资料参考:励学南大考研网
4.社会保障学复习笔记 篇四
服务社会
提升演练
1.(2016昆明)小明在家里主动帮助妈妈做能所能及的家务;在学校努力学习,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在社会生活中积极参加环保小志愿者活动。这表明
(A)
①一个人往往具有多重社会身份 ②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负有不同的责任 ③承担责任就意味着付出代价并获得回报 ④好好学习是青少年的唯一责任
A.①②
C. ②③
B. ①③ D. ③④
【解析】③承担责任就意味着付出代价并获得回报,④好好学习是青少年的唯一责任观点错误。
随着“人人公益”理念的深入人心,公益活动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95后”“00后”。他们或在学校和家长的带领下,或独立自主,积极思索并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尝试通过参与公益项目或公益活动来反哺、认识社会。他们统一被称为“公益少年”。据此回答2-3题。2.(2016临沂)关于做公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开扩眼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B.可以收获帮助他人的快乐,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C.可以增加生活体验,更多元地认识社会 D.可以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获得一时的满足感
【解析】发展公益事业不是为了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获得一时的满足感,D观点符合。
3.(2016临沂)做公益需要
(B)
(D)
①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 ②在任何时候都不考虑自己的利益 ③一味从众,没有自己的思想和原则 ④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只对自己负责 ⑤一颗平常心,不要带着某种功利目的
A.①②
B.①⑤ C.②③④
D.①④
【解析】②在任何时候都不考虑自己的利益,③一味从众,没有自己的思想和原则,④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只对自己负责观点错误。
4.(2016黄石)我们的家乡黄石,是镶嵌在长江中游南岸的一颗明珠。目前,我市正努力争创“国家卫生城市”。九年级(1)班的学生张强利用休息时间清扫社区公厕,他是在
(A)
①承担社会责任 ②履行道德义务 ③履行法定义务 ④对自己负责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 ③④
【解析】张强利用休息时间清扫社区公厕不属于法定义务,是对他人负责,选A。
5.(2015梅州)我国最新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要求社会示范人群带头控烟,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在公务活动中吸烟,教师不在学生面前吸烟,医务人员不在病人面前吸烟。这表明
(D)
①责任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②社会身份不同不可能有相同的责任
③中学生没有控烟的责任
④只有人人尽责,才能共建和谐美好的社会
A.①②
C.②③
B. ③④
D.①④
【解析】②③说法是错误的。选D。
6.(2016随州)总书记对党员干部提出了“三严三实”的要求,即“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和“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的关键点在于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明确角色定位和责任担当。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C)
①民族复兴的重任完全靠党员干部来承担 ②每个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我们要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 ③只要是对自己负责的人,就一定能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A.②③
C.②④
B.①② D.①④ 【解析】①③观点错误,选C。
7.(2016衡阳)刚进中学,某校七(2)班同学进行讨论制定了他们的班级格言:“进班一刻,七(2)班是我的;出班一步,我是七(2)班的.”这句格言要求该班同学
(B)
①努力为班级和老师学习②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 ③自觉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④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结合教材知识点,我们知道,要尽快融入新的班集体,就要做到:主动关心班级的进步与存在的问题;自觉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乐于为班集体添光彩,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努力为班级和老师学习说法错误,①错,故选B。
8.(2016重庆)“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贫困的 学生,用休息时间去做动员、演讲,筹集教育善款……这一切,只为更多的瑶乡儿女能走出大山,圆贫困学子的大学梦。你是孩子们的„莫校长‟、„莫爸爸‟,是不灭的蜡烛,不倒的眷梁。”这是广西都安高中莫振高校长真实生活的写照,它反映出高校长
(C)
①帮助贫困学生圆大学梦,不言代价与回报 ②为了成就教育理想,完全舍弃了自己的利益 ③将学生视作自己的孩子,无私奉献默默付出 ④视资助贫困学生为己任,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②为了成就教育理想,完全舍弃了自己的利益观点错误。选C。9.(2016年东营市)下边漫画《拆》中人物行为的错误在于
(A)
A.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集体利益 B.能以大局为重,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C.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
D.能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结合起来
【解析】画中人错在只顾个人利益,损害他人利益,选A。
10.(2016年东营市)随着私家车越来越多,乱停乱放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小丁同学用小刀在违规停放的车辆上划了一道,以此来教训车主。对此,正确的评价是
(C)
①车主乱停乱放是违背公德的表现 ②小丁的行为是正义的,有利于惩戒此类违规行为 ③小丁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能做到对他人、社会负责 ④解决办法很多,做事不可任性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①③
【解析】小丁同学用小刀在违规停放的车辆上划是损害他人财物的违法行为,也是任性的行为,选C。
11.(2016年日照)“按时完成作业,奖2元”“主动帮助爸妈洗碗一次,奖1元”“打扫房间卫生,奖2元”……近日,《女儿劳动奖励细则》引起了网友热议。对此你的看法是
(D)
A.不同的角色应该承担不同的责任 B.承担责任就应该获得物质的回报 C.订立奖励细则就能培养良好家风 D.承担责任不应该计较代价与回报
【解析】《女儿劳动奖励细则》方法不妥,A未体现,BC观点不科学,选 D。
12.(2016年南充)“不要问别人能为自己做些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不要问国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这表明
(D)
A.“我为人人”的前提是“人人为我” B.个人利益高于国家利益、他人利益 C.有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才有保障
D.我们应积极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解析】“我为人人”的前提是“人人为我”;个人利益高于国家利益、他人利益;有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才有保障均为错误观点,选D。
13.(2015重庆)2015年5月19日,“志愿渝中”公众微信号正式上线。市民可以通过该公众号注册成为志愿者,并可报名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需要志愿服务的人也可以通过该公众号查询,找到身边的志愿者提供服务。志愿者可参加社区的老人照顾、扶贫帮困、环境保洁、学习辅导、安全巡逻等。
(1)假如你注册成为一名社区志愿服务者,身份的变化意味着什么呢? 不同的社会身份意味着不同的社会责任。(或: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责任)
(2)作为志愿者的你,在从事公益活动中,有鲜花掌声,也有刁难质疑,你如何对待?
当面对鲜花掌声时:①要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举行社会公益活动。②要有更高的无私奉献精神参与社会公益活动。③要更好的做到乐于助人,团结合作等。
当面对质疑和刁难时:①要以宽容、尊重、理解的态度去对待。②要以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去履行社会责任等。
14.(2015山东潍坊)回顾实践活动
分享成功喜悦
近一年的思想品德课学习,有许多让我们耳目一新的地方,如老师指导我们成功开展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请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回顾这次活动过程,一同分享成长的喜悦吧!(郑重提示:答题过程中涉及学校、班级、姓名、地名等真实名称请用XX代替,否则视为作弊)【活动主题
让我铭记】这次实践活动,老师会指导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确定活动主题以及活动时间、地点、方案、要求等。
(1)请写出你印象最深的这次实践活动的主题名称。示例一:“帮助孤老青春公益”活动。示例二:“爱心环保志愿行”活动。
评分说明:①考生能结合相关学习内容开展实践活动,主题鲜明、具体、简洁,体现活动性即可。②建议综合考生所答主题名称的生活化、真实性、可信度等,实行分类评分:第一类3分,第二类2分,第三类1分。
【活动过程
清晰犹在】这次实践活动,一定让你感受到了课堂之外的无限风景,也一定有很多精彩的片段,给你留下一段段深刻的记忆!
(2)请把这次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一个精彩片段记录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100字左右)
评分说明:本题没有利用知识答题的要求,学生需要联系实际作答,避免知识化倾向、不切实际和凭空想象的答案。评分时采用先定性分类,后采意给分的方法评判。
第一类:活动片段能反映自己所列主题,真实完整,可信度高,可操作性强,—6分。可酌情给5-第二类:活动片段能反映自己所列主题,有一定真实性、可信度和可操作性,可酌情给3—4分。
第三类:活动片段偏离自已所列主题,缺乏真实性,凭空想象,不切实际或知识罗列,可酌情给1—2分。
【活动评价
让我成长】相信这次实践活动,会让你进一步领会所学 知识,提升观察生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3)结合思想品德课的有关知识,请你对参加这次活动的收获进行简要总结评价。
本题可能联系到的知识点: 示例一:“帮助孤老青春公益”活动: ①增强了责任意识,体验到承担责任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②增强了参与意识,提高了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能力; ③增进了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有利于养成亲社会行为;
④体会到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⑤有利于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等。示例二:“爱心环保志愿行”活动:
①进一步认识到我国的环境国情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②加深了对可持续发展这一发展战略的理解和认识; ③增强了环保意识,提高了践行环保的能力;
④增强了公民意识,培养了初步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好习惯; ⑤有利于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等。评分说明:鉴于本题的开放性较强,评分时采用先定性分类、后采意给分的方法评判。
第一类:只要能紧扣自己所列主题,运用所学知识对自己的活动收获正确总结评价,言简意赅,符合事实,言之有理,可酌情给5— 6分。
第二类:基本能反映自己所列主题,运用所学知识对自己的活动收获客观总结评价,简意赅,符合事实,言之有理,可酌情给3—4分。
第三类:不能很好的反映自己所列主题,运用所学知识对自己的活动收获总结评价不够准确,或脱离事实,可酌情给1—2分。
15.(2016年沈阳市)今天,我成为了一名中学生,站在一个崭新的起点上,迎来全新的学习生活。
情境一:七年级入学不久,我便和小蕊成为了好朋友。作为好朋友,我们之间应该(1)
。但是,不久我发现小蕊总会因为一点点小事而生气。于是,我劝她说:“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调控(2)
。”
情境二:八年级的一天,我和小蕊把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书不小心弄坏了,我告诉小蕊说:“嘘!别声张,一会儿悄悄还回去就行了!”。但是小蕊却阻止我说:“我们应该(1)
,因为(2)
。” 情境三:九年级思想品德课上,我们学习到每个公民都应该热心公益,服务社会,老师也鼓励我们多参加公益活动。于是我和小蕊相约周末要去(1)
(写出具体的公益活动),这样做的意义是(2)。
情境一:(1)互相帮助或彼此信任等。其他观点正确,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得分。(1分)
(2)情绪
情境二:(1)主动向老师说明情况,将图书修补好等。其他观点正确,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得分。
(2)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勇担过错,是—个负责任公民的表现;诚信是人之根本等。其他观点正确,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得分
情境三:(1)去社区参加义务清扫活动,或去广场义务宣传法律知识,或去敬老院为老人义务演出等。其他观点正确,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得分。
【社会保障学复习笔记】推荐阅读:
2023社会保障学网上第二次作业06-21
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指导07-02
社会保障服务现状07-18
我国社会保障政策07-31
社会保障不完善09-05
社会保障的职能09-30
社会保障国际比较10-27
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区别08-13
2社会保障法10-26
社会保障理论—读书报告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