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的哲理散文

2024-11-11

得失的哲理散文(共10篇)

1.得失的哲理散文 篇一

人生历岁月沧桑得失间淡定沉着哲理美文

欲望是一片海,人生是一叶舟。人生之舟能出去,还能回来才是最好的生活。能出去是一种本事,能回来是一种境界。许多人的失败和痛苦,不是出不去,而是回不来。只有懂得克制不切实际的欲望,又能不断加固你的小舟,人生才能悠然自得。

1.更多的时候,还是默默的铺开素笺,用文字、用笔墨与心灵的感叹,与灵魂的幽怨,做一次真诚的交谈,于月下品味一种更深层次的孤独,黯然、明澈或心境淡远。

2.回忆的路上,人来人往,也熙熙攘攘,遇到的,错过的,爱过的,恨过的,都游离在灵魂的边缘,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虚虚实实,也都让人看不清,也学会了淡淡而来,淡淡而去的洒脱,也懂得了在美丽中也充满了沧桑的味道。

3.对着一枚秋叶发呆,也许背后的风景,能拉短时空的距离,却不能删减任何情节,反而能衍生出许多褪色的疲惫,许多色彩斑斓的快乐,若肯回头,背后的风景,一片,一片的飘浮而来。对着一朵花的凋零去思索,也许背后的风景,就是我们心灵的依赖,是一个重新找回旧梦的过程,风雨之歌,迷茫之路,在遗憾的天空,读不尽岁月的滋味,有馨香,有苦涩,有辛酸,也有幸福。

4.转身回眸,有千疮百孔,有亮丽风景,也有经历过后的心境的淡泊。春夏秋冬,精神的,物质的,痛苦的,欢乐的,综合在一起,就是一段一段的心灵历程,我们叫做回眸也好,回忆也罢,总之,在流逝的岁月里,有我们走过的痕迹,在斑驳的悄然时光里,有我们名利的浮华,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就喜欢上了回忆,喜欢上了人生路上,回眸旅途背后的风景。

5.当夜幕悠然升起,时常,我们在孤独寂寞的时候,蜷缩在回忆的角落,追忆着那些曾经的故事,感受内心深处无尽的感慨;也会在风轻云淡的午后,在一杯咖啡中品尝人生的甜蜜和苦涩,跟着流云,让自己的梦越走越远;也会在寂静的夜晚,在一杯清茶里品味人生的沉浮,跟着一曲老歌,静听窗外的风雨。

6.夜深人静的时候,回首来路,就像打开了一幅风景,曾经的旧物,曾经的景象,曾经的目光里不同的世界,曾经新房里不同的感觉,拥挤着推开记忆的.大门,充满在背后的风景里,充斥满怀。

7.细数走过的人生,背后的风景就是一种忠诚的回忆,即使我们在时光中老去,也不会遗忘任何的感觉和体会,当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拿出来翻阅,在岁月变迁中,体会人生路上的悲欢离合。

8.我们都是生命的匆匆过客,这种回忆,便是我们心的归宿,累了,疲惫了,我们都喜欢静静的回味,不停的压缩着片段,不停的剪接着情节,穿起时光的碎片,在背后的风景里懂得生活的道理,从而,去做一个人生思考的灵魂智者。也许,我们回首来路,只是选择性的把自己需要的色彩装入背后的风景,而让生命在回忆中一遍又一遍的回忆,一遍一遍让心情感悟变得淡然。

9.我不敢确定这是一种悲哀还是一种习惯,也许,只是想一次一次品尝曾经的纯真和痛苦,或者幸福,让自己为生命不再遗憾,或者不断的喝彩,或者感觉一次一次的褪色,品味淡淡的味道和影像,才是最美的风景。

10.随着岁月的沧桑,我们会在越来越多的回忆里,记起、遗忘,也会有深深浅浅的痕迹,断断续续的掠影,填补着背后的风景,不断充实在的内心孤独,让岁月稀释生活,让时光淡化风景,也让我们在平静中感受人生境界里洗尽铅华后,淡淡的真味。

11.实际上,背后的风景就是回忆,用心回看,我们能在背后的风景中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滋味,而就这一个“淡”字,就已经囊括了人生回望与归宿的精髓,若把淡字分解开来,你会发现,一半是水,一半是火,你会发现,在古老的文字里,隐藏着行走人生的哲理。人生需要回眸,也需要回忆,漫漫人生路,只有不断的回首,不断回味背后的风景,我们才不会让心灵脱离人生的轨道,才不会走入迷茫的世界。

12.幸福是一种生活的力量,路再远也在脚底,恨多少,全凭忘记,气大小,全凭自己能不能吃得消,闲愁无限,全在志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背后的风景,每个人,走过的旅程里都是一半凄凉,一半温暖,每个人,背后的风景里,都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13.今夜,我的流年的缝隙里喘息,今夜,我的思绪在逝去的时光里风雨兼程,明天,我依然披风沐雨,继续前行,寂静的夜里,还会不断的回眸人生背后的风景。

14.不懂得珍惜,守着金山也不会快乐。不懂得宽容,再多的朋友也终将离去。不懂得感恩,再优秀也难以成功。不懂得行动,再聪明也难以圆梦。不懂得合作,再拼搏也难以大成。不懂得积累,再挣钱也难以大富。不懂得满足,再富有也难以幸福。不懂得养生,再治疗也难以长寿。不懂得生活,活得越久就越无趣。

15.有一种东西不可利用,那就是善良。有一种东西不可欺骗,那就是感情。有一种东西不可愚弄,那就是真诚。有一种东西不可缺少,那就是友情。有一种东西不可言传,那就是思念。有一种东西不可原谅,那就是背叛。有一种东西不可拯救,那就是绝望。有一种东西不可忘怀,那就是感恩。有一种东西不可贪恋,那就是名利。

16.所有的改变,都伴随着阵痛,若不痛苦,势必会吃苦。苦味是最好的良药,能让我们抛却平庸,拒绝麻木,不甘落后。痛苦只是成功与胜利的首付,你品尝得越多,属于你的空间越广阔。没人可以带走你的苦痛,一切都要自己去面对。要学会在痛苦中挺立,别在苦水中浸泡得太久,要苦有所值。

17.随缘不是随波逐流要靠智慧做向导。对于无法摆脱的苦乐境缘,应该学会放下,随缘而行,避免干扰。就像河水,不留恋两岸的风光,不计较旅途的曲折,一心奔向大海。相貌、地位、财富,情爱,都是我们拥有的难得因缘。但因缘也是一条十字路,何去何从,要靠智慧来做向导。

18.经得起诱惑的是圣人;耐得住寂寞的是伟人;改得了贫寒的是强人;过得好平淡的是能人;走得顺坎坷的是大人;理得清生活的是名人;弄得明人情的是哲人;扶得起别人的是贵人;激得起生理的是情人;熬得过心理的是爱人;守得住贫寒的是亲人;折磨得起感情的是家人;这些都是社会人;和睦好家庭的是正常人。

19.人生在世,多一些欢喜,少一些忧愁;多一些微笑,少一些悲伤;多一些感恩,少一些抱怨;多一些知足,少一些不满;多一点包容,少一点纠结;多一些放下,少一些执着。开心活,开朗过。一切随缘,才能一生开心。

20.生活不要安排得太满,人生不要设计得太挤。不管做什么,都要给自己留点空间,好让自己可以从容转身。留一点好处让别人占,留一点道路让别人走,留一点时间让自己思考。任何时候都要记得给人生留点余地,不冒进,不颓废,不紧张,不松懈,得到时不沾沾自喜,失去时不郁郁寡欢,得失之间淡定从容。

2.得失的哲理散文 篇二

一、作为哲理性的文本

法国的维克多·吉罗说过:“如果整个法国文学只能让我选择一部书留下, 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留下《思想录》, 它是一个崇高的纯粹法国天才的标本。”可见这篇文章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思辨性强, 如何引导学生去把握文章的思想呢?

1. 抓住标题

虽然《思想录》里很多记录的都是“偶然闪现出的思想”, 而且课文节选部分的标题也是编者所加。但毕竟这个标题突出了人的二重性 (或者相反性) , 即脆弱性和伟大性, 或者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因此也成为类似于“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语) 般众人皆知的名句。那么, 抓一句及其余的方法应该较为适合本文的教学。标题是一个比喻的说法, “苇草”是中心词, 可见人具有一种几乎是与生俱来的脆弱性。从这个“本源”看, 人与其他事物并无二致。但人又是“能思考的”, 这就突出了人作为人的“特殊性”。而这个性质形成了人的伟大。认真深入地揣摩标题的内涵, 就抓住了文本的关键, 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2. 联系作者

纯理性的文字给学生的理解带来较大障碍, 因此有必要补充一些感性材料。如从知人论世的角度, 作者的经历是再有说服力不过了:

帕斯卡尔的理性主义思想不仅仅来自抽象的理论思辨, 更是一种真切的生命体验。这位英年早逝的哲学家在他短短三十九年的生命当中, 有一多半时间是在病魔缠身中度过的, 才十八岁身体就开始羸弱不堪, 二十刚出头就发生过中风, 糟糕的健康状况甚至令他终生没有结婚。正是这种切肤之痛使他相信一个人的自然生命同一棵苇草没有什么区别, 脆弱到可能因为一口气、一滴水而被毁灭。然而另一方面, 帕斯卡尔又实在是世间罕见的天才。只说他作为《思想录》的作者在哲学史上就已占据崇高的地位了。一个如此脆弱的躯体内竟蕴藏着如此巨大的思想能量, 帕斯卡尔本人不正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吗?对于他的一生, 恐怕没有比这个比喻更为贴切的评述了。

梭罗评价帕斯卡尔说:“正如他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一样, 他的书也是他自己的精神自传。”确实, 我们从以上这段文字能够看出, 帕斯卡尔可以说就是“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的代言人。他身上集中地体现了作为人的“脆弱与伟大”矛盾统一的特点。学生结合这样的拓展材料来理解课文中的格言式文字时, 就会更好地调动自己知性和感性两种思维, 从而更好地体会文本的内涵。

3. 作好铺垫

比如有的教师在教学本文时, 先设置这样的一个预习:

阅读周国平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入选苏教版初中二年级语文教科书。文章开篇以帕斯卡尔的名言“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引入, 两篇文章有着潜在的共通之处。学生课前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做圈点批注, 自由畅谈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一论点的认识。

由于理解本文有难度, 先来阅读一篇与之有紧密关联且难度稍低的文章, 并且写了个人的阅读体会。这样学生可以在思维方面先“预热”一下, 之后再看文本会容易一些, 也更有体会, 效果自然也更好。

4. 联系自身

对于类似《思想录》的语录体文本, 有时需要选取一些关键语句, 比如“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等, 要求学生以其为核心, 扩写一段文字。这样不仅可以使文本中的哲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收获, 而且也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述能力。所以, 对于哲理性较强的文本采取这种“以写促读”的方式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学习的。它会“逼迫”着学生有意识地深入思考, 并且还得尽可能地扩展思维“寻找”到自己阅读中或生活中相对应的实例来阐释。这个过程既训练了学生在输入信息方面的接受、理解能力, 也带动了输出信息方面的表述、阐释能力。当然, 应以前者为主。

二、作为节选性的文本

1. 在全文乃至全书的视角中了解文本的意思

这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阅读顺序。比如教学本文应先让学生了解一下全书的大概:

帕斯克尔的思想理论集中地表现在他的《思想录》中, 此书于笛卡尔的理性主义思潮之外, 另辟蹊径:一方面它继承与发扬了理性主义传统, 以理性来批判一切, 同时另一方面它又在一切真理都必然以矛盾的形式而呈现这一主导思想之下指出理性本身的内在矛盾及其界限, 并以他所特有的那种揭示矛盾的方法从两极观念的对立入手, 考察了所谓人的本性以及世界、人生、社会、历史、哲学知识、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理论问题。其中既夹有若干辩证思想的因素, 又复浓厚地笼罩着一层悲观主义的不可知论。

看了以上这段话, 对于有些课文中的句子可能理解就会更容易、深入一些。比如课文的一句话:“思想由于它的本性是何等的伟大啊!思想又由于它的缺点是何等的卑贱啊!”这样两句话是既对立矛盾, 又有机统一。既体现了思想本身矛盾的一面, 又体现了其辩证的一面。

2. 突出节选文本的核心意思

虽然是节选文本, 但是我们的教学中不可能也不必要做到面面俱到。节选部分总体还是会有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意思, 因此不能“以全概偏”“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比如教材节选的部分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主要意思包括人的思想性、人的伟大性。所以, 教师应该把教学的内容主要定为这样的思想传达与引导。正如:“就让人尊重自己的价值吧。让他热爱自己吧, 因为在他身上有一种足以美好的天性……让他爱自己吧:他的身上有着认识真理和可以幸福的能力。”

三、作为翻译性的文本

翻译的作品总是给人带来一定的“隔阂”。因为这是翻译本身带来的矛盾。直译带来语言的“陌生化”, 意译有时无法最大限度地传达作者的思想。虽然教材所选均为权威译本, 但毕竟国外的哲理小品语言上和直接用母语写作而成的哲理散文还是有些区别的。但一般来说鉴于作者翻译文本 (尤其是哲理性文本) 时更侧重传递作者的思想, 所以教师就不应将品味语言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当然, 这不是完全不关注语言。只是关注语言的目的是更好地理解、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而不需从语言的应用方面对文本精细化研讨, 即处理语言“不是那种字字斟酌, 句句推敲的严谨”。有的教师对待此类文本和对待经典的母语文本时不加区别, 执著于个别词的选用、个别句子的表述上, 应该说侧重点的确定是有所偏差的。

当然, 同为外国哲理小品, 理解的难度还是有所不同。这和文本本身所表述思想的抽象性以及这种思想和读者自身的距离等多种因素有关。比如苏教版教材同一单元的《人是能思想的苇草》和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 在理解的难易程度上还是有差别的。后者接近我们对学生经常教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内容。其主要不同是面对同一问题时存在着的东西方文化差异。比如对待爱情的态度, 会有学生难以理解作者把爱情提高到如此的程度。教师可以在这方面多加引导、解释。

参考文献

[1].徐兴无《〈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解析》, 《语文 (必修五) 教学参考书》, 江苏教育出版社。

[2].刘岩《评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语文建设》2005年第9期。

[3].刘丹妮《〈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学设计》, 《语文建设》2008年第11期。

[4].何兆武《经典七日谈》, 北京大学出版社。

3.微课堂之如何解答哲理散文题 篇三

适用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教学背景:

高一第一次月考,现代文考了《流浪的二胡》一文,该文曾经是2003年上海市春季高考题。从批卷情况看,学生的答题情况并不理想,有的是没有答到答题要点,有的是答案不全面。这是一篇哲理散文,较之于叙事性散文和抒情性散文,哲理散文以其含义更加丰富、意蕴更加深刻成为阅读理解的重点和难点。那么,如何快捷并准确地挖掘出哲理散文的内在意蕴呢?有没有一种思路可以遵循呢?

教学过程:

了解哲理散文的内涵及其特点:哲理散文就是作家因眼前事物触发而感悟出某种人生真谛或生活道理并进而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出来的文字。

针对哲理散文的内涵,可归纳出三个关键点:第一,有特定的人、事、景、物等,即物象;第二,有引发作者感触的某种机缘或动因;第三,有作者感悟的某种人生真谛、生活道理抑或某种情感。这里所说的“某种人生真谛、生活道理或某种情感”,既有作者赋予物象的某种道理或情感,又有作者由“物象”而衍生或生发的某种道理与情感。

因而,对于哲理散文深刻意蕴的探究,不仅要探究出作者赋予该“物象”的特定“意象”之义,还要探究出由此“意象”派生出的某种道理或情感。

试以《流浪的二胡》一文为例,进行详细剖析。

一、概括物象特点,把握内涵

哲理散文中,作者仅截取物象某个层面进行个性化的叙述或描写,一定有其目的,这个目的就是为后文阐发哲理或抒发情感作准备。

《流浪的二胡》一文,作者选取“二胡”这个物象哪些特点来写,是“二胡”特点的全部吗?就“二胡”的特点来看,可以从科学属性上列举出其物质构成等,也可以从艺术属性上列举其审美效果等,还可以从社会属性角度讲述其功能意义等。阅读该文,可以发现作者笔下的二胡,具有“之于江南”的地域性、“注定只是在百姓黎民、俗子凡夫中开放的花”的社会性和“流浪着一种悲凉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的时代性等特点,显然,作者是从社会属性这一角度述说的。为什么要选取这一角度,目的何在?阅读后不难懂得,作者正是借助这一社会属性作为触点,才引发出深刻的社会学层面意义的思考。

总体来说,哲理散文的物象意义,作者一般都是选取该物象众多意义中某一层面进行阐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而这“一瓢”,又多是该物象一些社会学层面的意义。

二、洞悉物象机缘,捕捉意象拐点

既然哲理散文的写作本意不在于着重向读者介绍物象的社会属性,而是借此传达深层次的人生命题或社会思考,那么,作者笔下的人、事、景、物等,其由“物象”到“意象”的转变就一定有某种机缘。换句话说,一定是某种现象或某个动因才引发了作者进入一个新的思考空间,这个“拐点”,学生应该善于捕捉并予以深究。

《流浪的二胡》一文,前几段文字主要介绍了它的地域性、社会性和时代性等特点,即便这些特点中,已有作者想表达的部分社会学层面意义。但细读全文,不难发现,作者的写作意图不只在此。接下来作者在述说“二胡和二胡的演奏者”今天的遭遇和命运,尤其是选文的第六段,按照时间的顺序强调了一种现象——从阿炳到孙文明,到江南市肆和乡野里众多生生灭灭的流浪的灵魂,都体现了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这是全文的拐点。也正是这个拐点,才使作者的思考进入一个新的层面。

分析哲理散文,不难发现,多数文章都会有类似的相关内容,或回顾历史遭遇,或感叹当下状态,等等。其实,细究起来,正是这些直接进入作者眼帘的现象或信息,成为导火索,才引爆作者后面的感触与思考这颗理性炸弹的。

三、借助思维层次,多角度思考探究

基于前面的分析,对作者赋予物象的内涵及深刻思考已有了初步的认识,此时就应思考:怎样做到全面、正确、深入地把握哲理散文的深刻意蕴?

针对哲理散文的行文特点,可以大致明确这样一种思考路径:“物象”意义上的主体是怎样的?“意象”意义上的主体是怎样的?社会意义上的客体怎样?应该怎样?

物象意义上的主体——二胡的命运如何,说明了什么?“意象”意义上的主体——二胡代表了社会上怎样的一类人,他们怎么样?社会意义上的客体——人们是怎样对待或关注如二胡一样的人?读者应该有怎样的感悟?

根据以上思考,大致可以探究出《流浪的二胡》一文的深刻意义:对如二胡般卑微的生命在特定时代饱尝的人间辛酸和他们对待苦难生活所表现出来的坚忍态度的同情。

4.冷暖得失问寸心抒情散文 篇四

我在努力忘记一些事,当然主要是想忘记跟这些事相关的人。

事实证明,想要忘记的,其实很难忘记,因为,我的“努力”对我的潜意识就是一种强烈的暗示,所以,有些人,有些事,不但不能忘记,反而记得更牢。

真的,我真的没有想到,忘记,原来是这样的难。

终于做出忘记的决定的时候,是那样的果断,简直不亚于“易水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就那样坚定地离开了,却不知道,背叛的终究是别人还是自己,也不知道解脱了别人还是解脱了自己。从一个楼层到另一个楼层,从一间办公室到另一间办公室,我完成的首先是空间上的隔离和疏远,觉得这样很好,至少是“眼不见,心不烦”,然后,按部就班地做自己的工作,我不必再留心别人无休止的喧闹扰攘,也不必再躲闪我不想见到却总是在我眼前晃荡的身影。自此,工作之余,我可以利用每一刻闲暇来看书,来写作,不想看书不想写作的时候,侧头看冬日的晴天或阴天,让自己的意念像野地里的水一样自在地流,像高天的风一样自在地吹。我不必疲惫不堪地面对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又在猛然之间觉得他们原来是那样的陌生。我这样做,是为了让心猿归穴,让意马回厩。甚至,我还特意告诫自己:不要随意参与大家的闲谈,闲聊无益,我的时间陪不起,我的心境伤不起,我的灵性消磨不起。我还告诉自己:也不要让耳闻目睹的种种丑恶和卑劣伤害自己,因为卑劣和丑恶太多了,某人擢升,某人发财,擢升之后,舆论四起,真相大白,那样的人都被提拔当领导了,原来某人的背后有那么多人在提携,原来某人很有“手艺”;发财之后,财源暴露,原来都不是靠自己的能力挣来的,来得可真容易,来得也真不光彩。想想自己,只是个教师,怎么能够让自己柔弱的灵魂和此等强悍的精神污浊进行残酷的“肉搏”呢?不上课,不备课,不批改作业,也不想看书的时候,最好还是强令自己看点书,虽然现在喜欢看书的人不是很多。

换了一个环境,已经成功地逃离了一半,若能再走进书本的世界,又成功地逃离了另一半,想忘掉的,怎么能够忘不掉呢?虽然心力有限,时间有限,但还是相信自己能够从旷日持久的情感泥沼中走出来,让自己的心境平和一点,正常一点,更重要的是宁静一点,抛弃虚幻,触摸真实,最真实的是自己已经走到了“知天命”的边缘,无论怎么说也应该有掌控自己的情感和理智的定力了吧。

然而,我错了,因为我太天真,因为我实际上还在感情用事,就像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所以,我这次错得一塌糊涂。

心灵的历程可以受时间的控制,但好像不受空间的阻隔,行为上全新的结果并不等于精神上的彻底改变。当我把自己在新环境中安顿好之后,我又茫然了,因为我总是不由自主地听大家的闲聊,听女人们提高了嗓门谈论冬装外套,听她们压低了嗓门谈论各式内衣,听她们当众谈论本埠的桃色新闻,也听她们咬着别人的耳朵抖搂别人的隐私。当我发现自己在痴痴呆呆地听人说闲话的时候,竟不知听了多久了。记得窗前本无日光,一惊猛醒,窗前已是一大片艳丽的冬阳;记得窗外远处有薄雾轻飏,恍然猛醒,薄雾,不知何时已经散尽,阳光下,槐的黄叶放射着耀眼的金光,梧桐的黄叶,像一大堆火在热烈地燃烧,而竹子的叶子居然绿得鲜亮。我就使劲摇摇头,仿佛要把这一切扰攘从脑子里摇出去,摔倒很远的地方。我重又看书。

当我再次发现自己又走神了之后,书已经翻过去了好几页,却什么也没有记住,终究是白看了。更糟糕的是,我制定好的写作计划也是一拖再拖,脑子里没有一丝一毫的创作灵感。就这样,常常发现自己的失态反常,有时也会勉为其难地写一点东西,写出来的文字连自己都觉得味同嚼蜡,我就慌乱,我就恨自己的不争气。

我明白了,我非但没有走出泥沼,反而将自己置身于更大的一片汪洋,水天一色,找不到岸。我总觉得有一个人在我的后面,就回头,就转身,四处张望,但还是觉得那人还在我的后面,用那一双我最熟悉的眼睛看着我,静静地看着,并不做声,似乎永远也不想做声,那双眼睛比淹没我的汪洋更广大更深沉,仿佛两个强力磁场,而我只是一枚铁钉,磁场将我牢牢吸住,我们却无法靠近,因为我们之间还有一层理智的隔阂,我可以把自己的身体从一个环境转移到另一个环境,我却无法逃离那人强大的磁场的吸引。

我被俘获了。

这个结局,不应该是我的宿命。

人生的坐标系里,我不该发生这样意外的偏移,更不该走得很远。Ahlily,我一直这样称呼她,当然总是无声的称呼,这种无声也包括我屡屡把这个名字写出来,除了我,谁也不认识,谁也不知道。关于她的名号,我不敢使用汉字,我怕汉字的名号会有一星半点的信息的泄露而伤害于她,这是我的初衷,也是我的终极理想,即便有难以避免的伤害,我都情愿留给自己,即便这场情感遭遇不会有任何世俗意义上的结局,我也要保全这个人的一切,包括这个人的姓氏和名号。我必须这样做。

街灯初放,人影绰绰。

散步归来,我信步行走在人行道上。我的视力不好,晚间所见除了高亮的对象,其余,我大抵只能看到模糊的轮廓。正走着,迎面一人,仿佛突然站定了,仿佛就是为我站定的,并且有一股力量从这个人身上向我袭来。在光影迷离的夜晚,这样的情景一定会让人高度警觉。我下意识地看了一眼,看到了对方模糊的轮廓,虽然模糊,却是我非常熟悉的轮廓,匀称,精致。我知道是谁了,也侧身在街边站定。

她站在一棵香樟树下,浓密的树叶中难能可贵的缝隙筛下零碎的灯光,逆光,勾勒出来的只是她的身体清晰的轮廓,仿佛一幅剪影画面。我看不清她,她一定能够看清我,我的脑海里却能清晰地呈现出她的眼神和表情,那是早就储存在我心里的信息。我从她很自矜的姿态想象着她的内心,她在询问我,以自矜的站姿询问我,却没有任何言语。看着这个影像,我也无言。说什么呢?真的不知说什么好。那一刻,我只能听自己的呼吸和心跳。

时间凝固了,或者,时间已经消失了。

那时,我生平第一次感觉到了什么叫永恒。

车流,人流,车灯,路灯,一动不动的广告牌灯,闪烁变幻的霓虹灯,婆娑的树影,凌乱的光点。我的对面,站着伸手可及的那个身影,我却不能伸手,因为连言语都没有,手在这时显得最笨拙,也最粗野,所以,伸手便是多余。再说,伸手干什么呢?手无法解释,也无可索要,要握吗?如果不是最后的握别,这时候的握手就显得过于虚伪,也过于猥琐。唯有一动不动地站着,唯有让她清楚地看着我,而我不能看清她。这样最好,最真实,最合理,最公平,我活该被暴露无遗,活该被晾晒在道义的`阳光之下。我连任何形式任何性质的伤害都能全包全揽了,还在乎被一双眼睛被一个心灵层层解剖吗?在这种时候,连自己的情感都无法安顿的男人,又何谈落魄的窘相呢?

在我眼睛的余光里,街上,光与影在闪烁,在流动,在变换,却听不到任何声音。到后来,连自己的心跳和呼吸都听不到了,甚至,觉得连自己都不复存在。

我希望这样的“永恒”千万不要永恒,因为我决计要忘记她了;我又希望这一刻的“永恒”真的变成永恒,因为我并没有忘记她。

到底是谁先移动脚步继续前行的呢?记不得了,反正我们各自往前走了,仿佛两个行星偶然相遇,并未碰撞,只是以各自的引力扰动了对方的内核,引发了一场无声无形的天体变故,然后,循规蹈矩,依序而行。

内心一旦扰动,必将引发“灾情”。

我才发现,我自己原来幼稚得很心疼,也幼稚得很可憎,我的所作所为,也许早就成了自私的典型。既然没有奢求,何必跋前踬后?我的只身逃离或许是给对方故意的伤害?或许,我们都需要的不过仅仅是在平静的相处中给对方以精神上的支持、从而求得感情理智上的平衡对等?或者,我们的幸福快乐原本就是因为我们都没有任何奢求、而我才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她一定看得很清楚,我一定看得不清楚。

自私又可怜的男人,你又一次犯错了!

无言,是最直接的灵魂拷问,沉默,是最明确的内心说明。以后的日子里,我又该怎样安置自己的心呢?

当这一切都变成了既成事实,属于我的生命的一段光阴又成了无法挽回的过往,丢弃在过往中的还有我本不愿离开的人,却离开了,像两个运行半径不相等的行星,我们之间渐渐拉开了距离,我只知道我在回头,回头……我太小,在里圈运行,浮躁,慌乱,劳累,是我离开了;她很大,在外圈运行,安定,平静,洒脱,她落在了我的后面。这都是真的,我比她衰老,是心的衰老。

Ahlily,除了我,谁也不知道她是谁,甚至连她自己都不知道有人叫她Ahlily。当我又站在一个新的起点,我完成了又一次忏悔,我希望在仅有的时光间隔里,我们还能够并行不悖。我从来没有向她说出过那个字,我嫌它太俗气,她在我的心里永远都是洁净的都是完美的,毋庸置疑,不可指摘。等过了这个冬天,等到下一次杨柳飘絮,我想我会告诉她,我的做法尽管很可笑,但我并无恶意。

此后不久的一天,我独自沿街前行,被人重重地拍了一掌,一回头,原来是她,Ahlily,容光焕发,一身青春气息,满脸活力阳光。

“怎么,连招呼都不打了吗?”她问我。

我还是无言,因为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我只是轻松一笑,想证明我的憨厚和宽容,也想证明我的无奈和无辜。无疑,那确实是我今生笑得最真诚的一次,仿佛度尽劫波之后的坦然一笑,悄然冰释,顷刻之间春回大地万木复苏,心旷神怡地沐浴着浩浩荡荡的暖风。

5.梦想的哲理散文 篇五

有了梦想才会飞翔,有了梦想才有了远方。花儿梦想能在春天绽放,落叶梦想能在风中飞舞;风筝梦想能在空中驻足,候鸟梦想南方港弯的大涤。你呢?你有什么梦想?纷飞的大雪,你可知道稚嫩小草的梦吗?它怀抱着梦想取暖,等候暖暖春天的到来,它那两片寒风中瑟瑟发抖但仍坚强生存的绿叶就是超越梦想的结晶。苍茫的蓝天,你可知道南飞候鸟的梦想在何方?在远方,在遥远的温暖南方。它累了,它疲惫了,但它始终没放弃,刮风了,下雨了,但它一直没胆怯。因为梦,赐给它另一对飞向远方的有力翅膀。

有梦才会有远方,才会有为目标和理想奋斗的勇气。有梦的人的眼睛是光亮的,因为他们怀揣着乐观,满怀着希望。即使遇到再多的险阻,再大困难,他们也会奋力攀登。没有梦想的人,眼里没有泪水总是干涸的,迷茫的他们只能成为他人的傀儡,只能碌碌无为,只能逃避现实,不懂得如何面对。

太阳总在有梦的地方升起,月亮总在有梦的地方朦胧。星星总在有梦的地方璀璨,彩虹总在有梦的地方绚丽;烛光总在有梦的地方点燃,明灯总在有梦的地方闪亮;歌声总在有梦的地方响起;溪流总在有梦的地方欢畅;鲜花总在有梦的地方绽放,高山总在有梦的地方巍峨。

无畏艰险,心静如水,淡定超然,因为他心中怀揣有梦。即使在阴霾的云沙下,也会想到苍天苏醒的风和日丽;即使在狭小的角落里也会让心灵驰骋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因为有梦,所以不会被眼前的路石所绊倒,会抓住自己的梦,找到自己的路。

梦想是用来奋斗的,幻想的用来破灭的,有梦的人才有远方,也只有有梦的人才会成就这世间的奇迹,只有有梦的人才会点燃一个又一个希望与辉煌。

曾有人说过,把梦想定得太高远就会成为空想家,志向太凌云就会变得好高骛远。可我却不这么认为,如果一个人的志向太低俗,那么奇迹绝不可能发生在他身上,相反,如果我们敢挑战困难,愈挫愈勇,就一定能在人生路上有所作为,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梦想无论怎样模糊遥远,总是潜伏在我们心底里,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真,就如同种子在地下一样,一定要萌芽滋长,伸出地面来,寻找阳光。

前方的路,需要梦的引导,前方的桥需要有梦做支柱。无梦的徒劳到头来只能是两手空空,有梦的追求才会到达理想的尽头。

梦想是创造的动力。梵高这样解释他的创作冲动:“我每每一看到空白的画布呆呆望着我,就迫不及待地要把内容投掷上去。”在每一个创造者眼中,生活本身也是这样一张空白的画布,等待着他去赋予内容。

地平线的那一端是太阳的梦,长成参天大树是小苗的.梦,秋实成熟是花儿的梦,为明天的辉煌而拼搏是我们的梦。

我们因梦想而伟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梦想家:在冬夜的火堆旁,在阴天的雨雾中,梦想着未来。有些人让梦想悄然绝灭,有些人则细心培育、维护,直到它安然度过困境,迎来光明和希望,而光明和希望总是降临在那些真心相信梦想一定会成真的人身上。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伟人,但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梦想,设计自己的梦想,追求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梦想。梦想是生命的灵魂,是心灵的灯塔,是引导人走向成功的信仰。有了崇高的梦想,只要矢志不渝地追求,梦想就会成为现实,奋斗就会变成壮举,生命就会创造奇迹。

朋友们,我们都还是男孩女孩谁没有做过上天入地、移山倒海的梦啊,只是在后来现实的生活面前,许多人慢慢放弃了自己童年的梦想,所以他们沦落为失去梦想的人;而有些人,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从来没有放弃梦想,于是,他们成为永葆青春梦想、永葆奋斗激情的人、能够改变世界、创造未来的人。

6.懊悔的哲理散文 篇六

夜,还是那么美丽

夜,还是那么使人遐想。夜,总是令人怀念。怀念那些逝去的快乐,还有一些淡淡的.忧伤。永远的痛!过去了..

路,总是那么慢长路上,未知的崎岖或是平坦。人生,果然如一场电影般。不管你是选择逃避,还是挺起胸膛勇敢的面对。电影的主角始终是谁也替代不了的自己。

有人问起..你懊悔吗?

淡淡一笑....这就是人生,一生不该出现这两个字!凡人有庸俗的快乐,智者有高尚的烦恼。

7.小学数学教改的得失 篇七

一、小学数学教改的成就

首先, 从教学理念上来说, 这次改革更加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情境的设计更加生活化, 企图让学生在实际的知识运用中领会数学学习数学。这次教改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更希望通过探讨式的学习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其次, 从教材编排上来说, 内容更具有系统, 体制更加完整。教材将初中一部分比较简单的知识调整到小学, 使相近内容得以完整的保留。而且, 小学数学不再明确划分哪一部分是代数, 哪一部分是几何, 这就打破了原来泾渭分明的分割体系。此次的教材调整对一部分传统的数学内容进行了结构化的处理, 使其更加系统, 知识结构严密而完整。

最后, 从教学的角度来说, 新课改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极为重视, 意图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严谨而科学的学习习惯, 对数学思维和数学的写作规则要求更加规范, 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规范地使用数学术语及数学符号。

二、小学数学教改的不足

每次改革都是一次前行, 然而, 又总是在解决了旧问题的同时暴露出更多的新问题。暴露出的问题并非对改革的否定, 而是对改革的纠正。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综合教学实践和专家学者的意见,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不足有以下几点:

首先, 教材难度不太适合。现行教材照顾了数学知识的系统化和完整性, 但伴随的问题随之而来。在实际的教学中, 难度的增加使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接受都有所降低。相对于原来的教材, 现行教材在难度上提高了一个层次, 这对于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都是一个考验, 就他们的教育经历和知识储备来说, 某些定义他们都不敢保证能够吃透。在这种情况下, 系统的数学知识也将变得千疮百孔, 难以相连。难度的增加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压力的增加, 削减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导致小学高年级就出现严重的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现象。

其次, 对目前的小学数学教育考虑不足。新课程照顾了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和数学逻辑思维方式的培养, 但部分抽象的数学概念相比以前有所增加。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完善, 他们更加擅长形象思维而不是抽象思维, 所以往往难以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 这就导致了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不够透彻, 对某些数学知识一知半解。

再次, 数学方法设置不平衡。小学数学涉及了多个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和学习科学的数学思考方法, 这个考虑是值得肯定的。然而, 目前的教材设计和知识考查总是脱节, 考试也很难尊重课程改革者的良好初衷。比如, 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时候往往只对演绎法进行详细的讲解, 而对归纳法、类比法这些思维方法仅进行简单的交代。这就使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平衡, 在进行归纳和总结的时候考虑不周, 在简单的推理中思考不周密, 难以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思维, 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小学数学课改的思考

从实际的教学反应来看, 我们的教改并没有到达预期目的。分析其原因, 我认为首先是自上而下式的教改缺少了联系实际教学情况, 这种教改造成了多个环节的相互脱节。教改集中了众多学者和专家的意见, 但对于一线教师、乡村教师的意见照顾不周。专家学者拥有学科领域内的权威, 他们掌握目前学术的最新信息和最新知识, 洞察古往今来, 站位高远, 看问题能够高屋建瓴。然而, 这优势往往使他们难以俯下身来认真考察一线的教学实际。这最终导致了自上而下一厢情愿的教学改革。

此外, 教师培训跟进不够及时。尽管每一年都有教师新课程的培训, 但这样的培训不是流于形式就是隔靴搔痒, 难以从实质上提高教师的素质。小学教师的学历水平决定了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 有限的培训课时难以尽快弥补教师在知识储备上的不足, 也难以改变教师自己教学思想和观念。尤其是广大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良莠不齐, 他们不具备高远的数学思想, 仅仅通过培训不能让他们尽快得到充实。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背景, 他们很难专业地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练习。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是这次新课程改革中改变最大的学科, 无论是教材编排还是教学思路都有很大变动。本文总结了教改所取得的成就, 也概括了不足,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反思。

8.高薪“洋打工”的得失 篇八

昨夜11点到今天午后,他的手机一直沉默。那是他在香港起飞和到达多哥的时间,晚点了或是安检上发生什么,应当告诉我才是!惟一的可能是手机不能用了,但临走前它是充满电的,莫非遭人绑架或扒窃?我越发不安,凤凰卫视没有飞机失事的新闻,电脑上也没有他的邮件!

又过了一夜,我的忐忑加剧,网上找到他单位的总机急急报案,接电话的小姐答应帮我查找。又过了一天,终于收到他的E-mail,说是登机后不许开手机,在巴黎停留时接到紧急调往加纳的通知,到加纳后原有的银行卡不能用了,无法联系。

我吁了口气。打从儿子出国工作那天起,我的惦挂就没停止过。两年前求职,某国企拿出非洲的岗位,要他立即表态,他二话没说就签下合同。儿子说:“机会难得,稍一犹豫岗位就给了别人!”

我心目中的黑非洲,蛮荒落后,但他一下子就认可了,像去旅游那样简单,他的心理素质让我惊讶。

后来细想,白领的海外职位,高薪而稀缺,多少人想去还去不了!机会总是与风险同在,时代已发展到全球经济一体化,年轻人出去闯一闯,总是好事。

但他毕竟是远赴贫穷的异国。首先想到患病,为他配备了大摞中西成药,注明肠炎吃啥,中暑吃啥,发热和疟疾该如何处理。其他安全问题,只有靠他自己小心注意了。

事实比我的预想要好得多,他的办公、住宿、伙食和出行,单位都有妥善安排,外出工作也有专车。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国内的好友向我透露,他转往某国边检时,被扣了老半天。我疑虑顿生,不是说到坦桑尼亚吗,怎么还有别的国家?老板骗了他?显然,儿子对我是报喜不报忧。发邮件询问,他说那里的海关很腐败,扣他是为了敲诈小费,“我手续齐全,没必要使冤枉钱。”儿子有自己的原则,又说他的客户除了“坦桑”,还有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刚果(布)等,“我还想多跑一些地方呢,这样才开眼界,长见识。”我不知说什么好,只能表示理解和支持——没必要让他平添一份“慰父”的负累。

独自在外,对父母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了更多的了解,儿子跟我们的对话也慢慢多了起来。

我这才知道,他的工作其实真不容易。老板看重的是业绩,不大理会工作过程的困难和艰辛,他和同事们每天工作十几小时,有人高烧验血3个“+”,才不得不住院休息。在“埃塞”,内乱的状况很骇人,他们半夜关了灯睡觉,子弹不时在窗外飞,幸好道路破烂通不了车,叛军才打不到他们的驻地。路况好一点的国度,交通秩序有时也很糟糕,身边的同事因行车意外已死掉几个。“看着昨天还活蹦乱跳的同事一下子没了,真是悲哀透顶。”

我极吃惊,儿子开车可是个新手,技术不精。好在其公司已聘用当地司机,不再让员工自己驾车外出。

合同上说好有探亲年假的,但一年满了,儿子说正做着项目,很难获得年假。但这项目做完后就要调往科特迪瓦。

我怕影响他的情绪,不敢多说什么。稍感放心的是科特迪瓦属于西非,西方国家对西非投入较多,历史较长,经济发展明显优于“埃塞”等东非国家。果然,没多久他就有机会出差法国,对地中海的美丽赞叹不已。

然而世事多巧,恰有一法国大型航班失事坠毁,凤凰卫视说机上有他们公司的员工,亲友们因此纷纷来电问询。

儿子也懂事了,主动报告说已回到科特迪瓦,叹息那名遇难的员工运气太差,到欧洲工作还不到一年。

虚惊一场,想想还真的后怕。

他并没意识到,把他调往西非并非领导关照,而是“临危授命”:金融危机到了,要强化重点区域。业绩难做,有的员工被炒,有的挨不住辞职,所留下的空缺全由在职者填补,他和同事们忙得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科特迪瓦的业务刚刚稳住,他就被调往几内亚,然后是贝宁、多哥,像一头开荒牛。邮件也越来越简短、沉闷——“躺在床上我总是问自己,撤退还是坚守?”“公司每日考验着我的耐力,也许明天……得失进退总是人生不可避免的选择。”“现实不会让人活得轻松,人生没有遗憾也就不完美,应当追求生命的深度和厚度……”

幸好半年后,工作有了起色。

两年下来,他跑了10个国家,终于获准回国休假。

他说担心非洲的食水卫生有问题,我忙安排他体检。总胆红素偏高让医生怀疑是黄疸肝炎,最后虽然排除了,还是把他吓了一跳,表示“干满三年回来算了”。

我想,海外的历练会让他回国后,更容易选择和应对新的工作。

然而情形并非如此,回非洲后不久他就“变卦”了,说海外的收入其实不算高,三年下来要买房子也只够交个首期而已,但国内的月薪七八千元就了不起了,更难以接受,“回来嘛,真怕到时说服不了自己!”

这想法也许没错,收入反差如此巨大,何不在海外多干几年?可是,就怕呆得越久,就越难与国内员工同甘共苦,患上“低薪恐惧症”。我应当及早开导他,金钱不是幸福的惟一,超强的付出,枯燥的生活,牺牲亲情、延误婚姻的损失,无时不在冲击高薪的收益。

9.时间的哲理散文 篇九

这几晚是有月的――是昏黄的、微殇的月,还不是一轮圆月。哦,是快到中秋了。八月中秋,是多少人盼望的日子,一句“花好月圆人长久”氤氲了淡淡芳香。

小时候的中秋大多都是在老家度过的,没有喧嚣的鸣笛,亦鲜有不洽与争端,有的只是阖家团圆的喜悦。院中栽了一颗石榴树,岁月赋予了它枝繁叶茂,浓荫匝地,那一树一树的花开总是芬芳了我的梦。石榴初开,是不忍心吃的。一排排并不整齐却明丽清亮的籽儿,似水晶却没有它晶莹剔透,是玛瑙,但玛瑙却不及它柔软轻盈,是有三分生气二分明丽一分娇媚。它清爽的汁水,总要与家人分享。石榴与中秋总是共同萦绕在我的记忆里,像一场不是刻意为之但奇妙无比的邂逅,温柔了岁月。

忽然想起了一句俳语:吾心安处,便是吾乡。窃以为这便是对故乡的诠释。这种对故乡牵挂的情结,哪怕是在世间迷离,匆匆红尘间也能让时光温柔的停驻

院中的老树这几年不怎么结果了,也许是老了。我悲伤的想,以

后吃石榴也只能去超市买了,可那又怎及彼年的味道?中秋将至石榴依旧,可是珍重的还是故乡的人、事、物。这颗不及世事的心,亦多了几分苍凉的味道。

10.哲理类的散文 篇十

那些一直无条件陪伴着自己,支持着自己的人,却总是容易被我们忽略,总是习惯性的忘记了他们的感受,总是喜欢因为一些小事就和他们争吵,甚至有时,我们还莫名的抱怨他们,抱怨他们没有给我们足够舒适的生存环境,抱怨他们没让自己成为富二代或官二代。

诸多的抱怨,感慨之余,我们似乎忘记了,我们应该是以自己的名义活着的,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想得到的东西,就应该靠自己的双手去争取。在我们为父母的一点点疏忽而生气时,我们是否考虑过他们的感受,他们无时无刻,不是在为我们着想的,我们当之无愧是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他们又怎么会做什么伤害我们的事情呢?很多时候,是我们忽略了,亦或是一时冲动了,就容易说一些伤他们心的话,其实只要当时我们静下心,好好想一想,一切都会更好的。

有时,遇到挫折了,没有退路了,就开始抱怨了,抱怨父母没有给我们最好的生活条件,没能让我们像富二代那样逍遥自在的生活。然而,我们似乎忽略了一点,富二代他父母当初不是像我们现在一样吗,他们也是拼搏之后,才拥有了现在的一切,才能给他们的孩子那么多,虽然他们也不确定这样做对不对,可他们毕竟只是凡人,也只能那样做了。很多时候,我会在想,那些富二代或许不久就会失去今天拥有的一切?他们的付出与得到不成比例,这样的成果注定是不会长久的,我们又何必羡慕呢?与其短暂的拥有后换来长久的失去,还不如短暂的失去与付出,换来长久的拥有。

每个人都有职责把自己变得更优秀,而不是坐享其成,对于一个成功者来说,他不会在乎自己父母拥有多少东西,能给自己多少东西,他更在乎的是自己能拥有多少东西,自己能给父母带来多少东西,因为他认为那才是他存在的价值,他不以向别人夸赞自己的父母多么富有而为荣,而是以父母夸赞自己为荣。

亲情如此,爱情依然,茫茫人海中,谁都想拥有一份不渝的爱恋,尽其一生,可真正得到的人,至今有几个?

或许有的人,曾经拥有过,只是没能一直经营下去,在拥有的时候,他们彼此不懂得珍惜,在肆意挥霍着对方的爱与宽容,终于有一天,彼此无法承受,于是离开。亦或有的人没能经受住现实的考验,于是被现实击败了,只能惊慌而逃,分道扬镳。分叉的路口,他们或许都曾不舍地相互看着,可还是忍住泪水离开了,离别后还彼此念着,却再也找不回曾经,找不回失去的东西,只能抱憾终生,嘴里还说着些责怪现实的话,可心里很明白,那一切,不怪现实,怪的人,只有自己。

有的人,一直想要拥有,却总是得不到,于是就选择了漫无目的的等,想着等到地老天荒的感人画面,放弃了身边的所有,到头来,等不到,却失去了更多,连最初的寒暄都没有了,再次相见,除了沉默,就只有沉默。其实,在每个人的心底,都或多或少明白些什么,只是他们不相信,或者说他们在赌气,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害人害己,又何必呢?当初那个十字路口,为什么不把他留下,明知等不到,为何不放下,给别人幸福,不是更好吗?若他或她执意离去,何必阻挠,给别人一条出路,何尝不是给自己一条出路呢?

走过千山万水,看过花谢花开,依然能够陪在自己身边的,有几个?出生入死,同甘共苦,纵使在自己一无所有的时候,依旧陪在自己身边的,有几个?看了多少不一样的脸嘴,明白了很多人事,有的人或许一直说着些甜言蜜语,可到了你真正需要他的时候,他却退缩了;有的人,他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支持着你,即使遇到再大的风险,他也会陪伴着你,这样的人,被我们叫做了兄弟,而前者叫做一般朋友,或是认识的人。

人的这一生,确实该拥有几个兄弟,并且好好珍惜,不要因为一些琐事,而闹不愉快,那样真的没有必要,我们应该了解身边的人,明白他们对自己是什么态度,对于那些真心对自己的人,我们就该真心与之交往,而对于那些阿谀奉承的人,我们也没必要恨之入骨,而是应该泛泛之交。

人的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这个过程中,总会遇到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情,也会停留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际遇。

有时候,或许我们会停留在一个特别叫人向往的地方,有着很多优秀的人,有别人羡慕的眼神,在这时,我们心里总会或多或少有种骄傲的感觉,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这些虚荣很容易蒙住我们的双眼,从而停滞不前,终有一天,被那些现在还处在我们并不看得起的位置上的人超越。

有时候,我们也会处在一种不好的位置,在一个不好的地方,或许很多人都不看好那么一个地方,身边举目四望,找不到多少优秀的人,在那里,你会失去斗志,整天迷茫,看不到未来。但这一切又为何呢?人生难免起起落落,得意时,就应该再接再厉,持之以恒,用自己好的条件,创造更好的未来,认识更多优秀的人,为自己的路做铺垫;失意时,别气馁,而是更应该努力,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因为,你的平台就比别人低,即使身边的人再怎么差,他们身上也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自己不该被他们坏的氛围影响,而是应该保持初心,用自己的努力,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未来。

上一篇:峨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下一篇:2008下乐山四中召开市级科研课题阶段总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