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教育差距调查问卷

2024-07-22

城乡教育差距调查问卷(9篇)

1.城乡教育差距调查问卷 篇一

关于中国城乡贫富差距的调查问卷

1.您的性别是()

A男B女

2.您的家乡位于()

A.城市 B.农村

3.当前,您家里用于衣食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

A.30%以下B.30%~60%C.60%~80%D.80%以上

4.您的月平均消费()

A.500元以下B.500~800C.800~1000D.1000元以上

5.您了解中国城乡贫富差距的现状吗?()

A.不知道B.知道一点C.常常听说D.很了解

6.您是否有工作或兼职?()

A.是B.否

7.您工作或兼职的原因是什么?()

A.补助家用B.自赚生活费C.纯粹增加社会经验D.以上均是

8.您对目前当地的贫富差距的缩小有信心吗?()

A.很有信心,我相信中国共产党能快速有效控制差距。

B.有,但贫富差距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存在。

C.不太确定,但是迫切希望党中央作出实质性的努力以缓解贫富差距。

D.比较悲观,因为我认为缩小贫富差距到一个可接受的范围相当困难。

9..中国的政策是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那您认为这一部分富人是否会更多的关注没富起来的人?()

A.不会,富人总不希望有人拉后腿,他们只想更好的发展自己,不会去管别人

B.会,有些富人可能会伸出援手,但不会使尽全力,现实社会就是这样

C.只存在极少部分的富人真正在走先富带后富政策的道路

10.您觉得可以从哪些方面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多选)

A.完善的房产政策 B.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C.利民的税收政策 D.积极的财政政策 E.其他

11.您认为国家应该做些什么最能缩小城乡差距?(多选)

A.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最低工资标准

B.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扶持力度,减少贫困人口

C.加快农村城镇化,促使农村人口向非农业转化

D.增加富人税收,减少穷人税收

E.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2.城乡教育差距调查问卷 篇二

关键词:城乡教育差距,收入差距,EVIEWS实证分析

引言

无论是三十年不变的经济高速增长, 还是金融危机中奇迹般地率先回暖, 中国经济再没有哪个时代的能像今天这样受到世界的关注。然而, 却不得不面对另一个严峻的现实: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工农业发展不平衡, 导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加大了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城乡两极分化现象。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我们身后却是举步维艰的农村经济和农村教育。落后的农村教育带来的是落后的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 而城里人先进的城市教育加速发展了城市经济和市民的收入, 导致穷者更穷, 富者更富, 如此循环往复, 城乡差距会越来越大。农村想当初, 从中国革命的“农村包围城市”到“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始终是我们国家的基石, 说到底, 中国是个农业国。时至今日, 中国农民依然是这片土地上最大的一个社会群体。7亿2千万, 这个庞大的数字, 意味着地球上每9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农民。因此, 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实现共同富裕, 是中国发展的必然之路。

一、文献综述

在教育差距引起收入差距的这一问题上, 目前国内外对于中国城乡教育差距引起城乡收入差距的分析多种多样。

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最重要的方式, 它的差距无疑是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某种程度上, 这种差距对于收入差距甚至是决定性的原因。孙百才 (2006) 通过分析中国的城乡教育差距和收入差距, 构造城乡教育差距指数使用2000年的跨地区截面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计量结果表明:城乡教育差距可很好地解释城乡收入差距, 并提出农村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石绍宾 (2008) 指出融资制度差异、可及性差异和办学条件的差异三个方面差距使城乡之间基础教育存在差距, 运用类似于内生增长模型形式的收入函数分析得出, 城乡基础教育差异对居民的收入差距有显著性影响。温娇秀 (2007) 发现, 城乡教育不平等是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城乡教育差距每上升1%, 城乡收入差距将上升6.4个百分点;并且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 教育差距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张海峰 (2006) 利用26个省的混合横截面数据, 发现城乡间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对收入差距扩大有显著影响, 并且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 教育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基于此认为, 教育的差距是中国当前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并且通过代际传递对今后的城乡收入差距持续地产生影响。而林志伟 (2006) 利用协整理论对中国1990—2004年间城乡收入差距与教育差距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中国当期城乡收入差距与前期教育差距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对协整关系的偏离需要较长时间予以修正, 当期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前期城乡教育差距。张锦华 (2007) 以农村家庭为基本的研究单位, 从内生增长理论出发构建计量经济模型。研究表明, 无论是在短期还是长期内, 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和职业培训的差异是造成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 教育差距既推动了收入差距的扩大, 又可能伴随着收入非平衡增长的扩大而扩大, 低收入农户有陷入贫困陷阱的危险, 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推进农村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但对居民的收入差距在当期和滞后期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总之, 对城乡教育差距引起收入差距的分析是多种多样的, 本文将利用2006—2010年中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建立城乡教育差距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面板模型, 实证分析了城乡教育差距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

二、城乡教育差距与收入差距关系的经济学分析

面板数据是指在时间序列上可以取多个截面, 在这些截面上又同时选取多个观测值的样本数据集合。也就是说, 面板数据可以同时从时间和“空间”对模型和变量加以解释和预测。

(一) 数据选择

由于中国没有直接公布的城乡教育差距的数据, 所以在这里本文寻找一些替代指标和方法, 本文采用利用城乡教育支出的比率来代表城乡教育差距, 即城镇居民教育文化消费支出与农村居民的教育文化消费支出比来代表城乡教育差距。各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的比 (剔除价格因素) 代表城乡收入差距。

本文采用的数据是中国31个省 (包括全国总水平后数据样本共32个) 从2006—2010年的年城乡教育差距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 (1) 由于本文主要分析的是城乡教育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 因此把城乡教育差距作为解释变量, 把城乡收入差距作为被解释变量, 用CXJY代表城乡教育差距, CXSR代表城乡收入差距。其中利用英文字母缩写代表各个省市名称并排号, 例如1ZJ代表全国总计, 2BJ代表北京, 32XJ代表新疆等。数据在时间趋势方向有5个值, 每个截面有32个单元, 样本容量为160。由这些数据建立中国31个省 (包括全国总水平后数据样本共32个) 2006—2010年的相关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

(二) 建立面板回归模型

我们在变量间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

由于面板数据模型包括很多情形, 如果模型设定不正确, 将造成较大的偏差, 估计结果与实际将相差甚远。所以, 在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时必须控制不可观察的个体和 (或) 时间的特征以避免模型设定的偏差并改进参数估计的有效性。因此, 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经济分析的第一步是检验刻画被解释变量的参数是否在所有横截面样本点和时间上都是常数, 以确定模型的形式。

因此得到如下模型:

其中, 虚拟变量D1, D2, …D32的定义是:

从分析中得知β0=2.966722, β1=0.040304, 这些数据都是正的, 表明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直接存在正相关。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 (CXSR) 与城乡居民教育差距 (CXJY) 回归分析的拟合优度R2为0.985331, 意味着中国城乡居民教育差距中, 有0.985331%可以用模型来解释。取显著水平α=0.05时, 由F分布表查表得F值的临界值F0.05 (1, 31) =4.17, 模型中F统计量为266.584, 远大于4.17, 说明模型能以95%的置信度认为模型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从结果上看云南省城乡收入差距对教育差距的正影响最大, 而天津的收入差距对教育差距的负影响最大。同时, 可以看出经济越发达, 收入差距对教育差距的负影响越大, 而经济越落后, 收入差距对教育差距的正影响越大。

综上, 2005—2009年中国31个省 (包括全国总水平后数据样本共32个) 城乡收入差距和城乡教育差距之间关系可以建立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以上实证结果显示, 城乡的收入差距可以很好的解释城乡教育差距 (R2=0.985331) , 教育差距指数的估计系数为正值, 而且在统计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如果能使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减少1%, 则会使中国城乡居民教育差距缩小0.040304%。同时, 可以知道,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城乡收入差距对教育差距的影响是不同的,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 收入差距对教育差距影响为负的影响, 反之, 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 城乡收入差距对教育差距的影响很大。目前中国农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较低, 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上, 大力发展农村继续教育是当务之急。同时在城乡二元体制、户籍制度和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体制被逐渐打破的情况下, 流动劳动力的素质是否能够适应劳动力岗位的要求也是值得重视的问题。素质低下难以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 必将严重影响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加大城乡收入差距。

三、结论

目前中国农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较低, 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上, 大力发展农村继续教育是当务之急。同时在城乡二元体制、户籍制度和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体制被逐渐打破的情况下, 流动劳动力的素质是否能够适应劳动力岗位的要求也是值得重视的问题。素质低下难以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 必将严重影响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加大城乡收入差距。

参考文献

[1]孙百才.城乡教育差距与收入差距[J].甘肃理论学刊, 2006, (2) .

3.从城乡教育差距看农村英语教育 篇三

关键词:城乡教育差距;农村英语教育;薄弱

一、引言

当前英语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中国农村学校的英语教育也加快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但是由于受到特定环境的影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仍存在不少问题。仔细分析一下农村英语教育薄弱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如: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校的基础设施;家长受教育水平和传统的观念和学生学习困惑,缺乏兴趣等原因。因此,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并就如何改善这些现状进行探讨,并在提高课堂利用率、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丰富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二、城乡教育差距的表现

根据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的调查,农村人口中低学历人口的比例远远高于城市人口,城市人口中高学历人口的比例明显高于农村人口。在城市,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教育差距已经成为了我国城乡差距中最主要、最显着的差距。

不可否认的是,城乡教育上的差距最明显的是体现在英语教学上。城市英语教学活动早在恢复高考之后就被列入重点教学范围。因而它在师资、学校教学设备、课程设计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的、系统化的提升。然而,农村的孩子在英语学习上明显弱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农村教学设备匮乏,师资力量不够强大。家长忙于生计,再加上文化程度低,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孩子的英语学习。以往至此,农村的孩子对英语逐步失去兴趣,最后导致厌学。这些都是农村英语薄弱的原因,接下来本文将分析农村英语薄弱的原因以及研究对策,从而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三、农村英语教育薄弱的原因

(一)、教师和学校方面

1、教师自身的修养、学识水平影响教学效果。

农村中学有相当一部分英语教师都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就算有部分师范出身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没有进行专业的培训,其中有很多教师英语发音不规范,而且平时又缺乏外出学习的机会,加上教学任务繁重。所以很多教师自己不能用英语组织教学,怎敢要求学生开口讲英语呢?于是英语教学就变成了“纯知识”传授的“哑巴英语”教学。

2、英语教学模式陈旧落后,老师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目前我国农村教学条件差,信息闭塞,教师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不能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教学以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为主,忽略学生的能力培养。上英语课不是以“听、说、读、写”为主,而是“讲语法、背考点”,走入纯应试教育的误区。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了解所有的学生的英语底子,一味的只倾向于那几个好学生的培养,没有很好的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始终处于主导的中心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教师的讲解、分析语法,翻译课文,领读单词,学生只是听教师讲、跟教师读,没有时间去思考、去分析,学生无法选择地去接受教师传授的一切。

3、学校教学设施滞后,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许多农村学校没有能力购买英语教学所需要的设施,如没有语音室、录音机、教学用多媒体室以及英语教学软件等设备和资源。有的学校虽然配置了一定的数量的英语教学设施,但有些老师担心浪费时间,不会操作使用多媒体设备,还有的教师为了图简单省事,不认真动脑思考教改问题,就只靠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进行英语教学,使学生在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手段的课堂上只能被动地接受灌输,使英语教学设备设施闲置不用,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更主要的是,在这种教学氛围里,这样的英语课堂单调、乏味,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缺乏兴趣,教育质量难以上得去。

(二)、学生家长的传统观念影响

1、家庭环境的制约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农村,绝大多数家长整个文化水平、文化素质偏低,还有不少家长外出打工,关注孩子的时间甚少,留在家里的老人们大多溺爱孩子。而且在市场经济利益驱使下,家长的功利观念增强,认为好多大学生都难以找到工作,新的读书无用观念导致他们对孩子的文化知识学习抱无所谓态度。这就使得部分学生在学习上无目标、无压力,缺乏原动力、内驱力,常抱着得过且过的心里,一旦落后便无心奋起直追,这尤其体现在孩子的教育上。孩子大多时候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因而,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在农村,大多数父母和老师都持有相同的观念:英语不重要,“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他们往往希望孩子将中心放在学习语文和数学上。对于一个还未满18的孩子而言,他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判断能力,总是习惯于听信于父母的话。于是,父母的这些传统思想严重地误导他们。更糟糕的情况是,一些爱学习英语的孩子甚至会因此受到父母和其他同伴的嘲笑。这让原本薄弱的农村教育变得更是棘手。然而,与农村父母不同的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却很重视英语学习,他们觉得英语学习对孩子开发大脑和以后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他们会鼓励孩子平衡学习英语和其他科目的时间,而不是一味的打击孩子的英语学习。这从某种程度上开启了孩子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帮助孩子端正对第二外语学习的积极态度。毫无疑问,这也正是农村的家长门所应提升的地方。

(三)、学生方面

1、学生生源差、基础差

由于从小出生于农村,信息闭塞,学生缺乏明确的目标及学习动力,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将来又不出国,学英语没有什么用。他们受到这种情绪的影响,学英语是出于好奇,简单容易、新鲜的就学,遇上复杂、困难、枯燥的东西就知难而退,不思上进,导致成绩差。学生虽对英语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基础差,不会读,听不懂,词汇难背,句型难记。致使其情绪波动大,思想包袱加重,成绩上不去,经过了多次失败,对学习就慢慢失去了兴趣,由厌学发展到弃学。

2、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

家长忙于生计,对孩子的英语学习不重视,也有家长文化水平较低,不知从何着手帮助孩子学好英语。由于经济、文化等比较落后,学生无法得到相应的课外辅导或参加各类英语培训班,缺乏英语的氛围,除了英语的课堂,难以再接触英语。

3、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英语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这些情况:要教师领读单词,要教师把课文逐句翻译成中文;不少学生只能认读课文,而对课外阅读材料,则几乎看不懂或速度非常慢。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相通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受父母传统观念的影响;第二,受老师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英语作为一门外语,特别是对于生长在农村的孩子来说,新的语言应有新的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学习中文的方法。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农村英语教师还是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走老路,不愿意或不敢去发掘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同时,英语教学活动死板,不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不足会直接影响到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这是一个“连锁反应”。

然而,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往往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更愿意接受不同的挑战;其次,他们从小受到竞争的熏陶,总是力图比别人做得更好;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城市中英语学习氛围浓,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孩子对英语的兴趣也来自于教师新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在玩中学”,这正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从城乡孩子的差距也不难看出导致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的不同的根本原因。

四、提高农村英语教育的方法

(一)、加强农村英语教师队伍建设

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受访时曾说过,要想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最关键的还是教师。对英语学科尤其如此。目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仍然十分缺乏,甚至还有教师任教三个班,一个星期15节课,还有早读课,教师忙于上课、备课、辅导和批改作业,很少能挤出时间用于钻研教材法和进修提高,因此,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实英语教师队伍,选派优秀的师范类英语专业毕业生到农村初中任教。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在职的农村初中教师培训的力度。英语教师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语教学水平。特别是农村英语教师专业能力不强、思想观念落后的现实情况,引进一批优秀的毕业生来提高师资是很有必要的。大学毕业生往往接受良好的教育,有创新和接受新挑战的能力。同时,他们往往与前沿知识联系最紧密,知道怎样与先进的知识和理念保持同步,这可以极大地提高农村英语教学活动和教学模式。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的使用,在教学中能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如在教七年级上册Unit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 ?这一篇课文时,可以做个ppt在网上下载一些运动器材、图片、动画。学生很快就能记住各种运动器材的英文名。运用多媒体还能节约时间,有时教师在讲语言和语法知识时,要大量举例,并把文字材料写在黑板上。这样的板书浪费了许多时间。利用多媒体,只要按下鼠标,就能把大量的例子展现在同学们面前。这样可以把多余的时间留给学生做练习,从而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然而很多学校英语教学设备设施仍不能满足教学实际需要 如必备的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录音机、教学用 VCD及英语教学软件等教学设备。特别是偏远的学校,由于经济原因,教学设施就更少,硬件建设更落后。有的学校虽然配置了一定数量的英语教学设备,但又由于教师自身的原因,不会操作使用多媒体设备,继续沿袭老的教学方式。此外,有的学校领导不够重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出于对学校经济开支的考虑,致使有些英语教学设备长期闲置不用,利用率很低,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因此,笔者呼吁,一方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应大力完善英语教学必备的硬件设施建设,学校领导也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些教学设备在教学中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该花的钱决不吝惜。另一方面,英语教师应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努力提高运用新技术的能力,推陈出新,创造性地开展多种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尝试,确实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而忽视学生的英语言语实践的做法。

(三)、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提高农村英语教育,从根本上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而家长的思想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只有当家长主动地把英语看做是一门和数理化一样重要的学科,积极地鼓动孩子去学习英语,才能慢慢改变学生对英语的错误看法,重新正确地认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这是提高农村英语教育最基本的一步。对于如何帮助农村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有以下两点值得注意。首先,政府要采取积极地措施引导家长接受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开座谈会、视频宣传、报纸媒体等方式提高,从思想上转变家长的传统看法;其次,让学生和家长交流,或者互动,共同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让家长看到孩子在学习英语时的激情与认真。这可以从行动上改变家长的看法。通过这两种方式,家长会慢慢地改变对英语的态度,并积极地接受和鼓励孩子去学习英语。

(四)、丰富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如果师资得以改善,家长的教育观念也能正确建立起来,那么,农村英语教育就有可能呈现发展的趋势。当然,对学生的关注也不能少。学生对英语感不感兴趣直接决定了教师上课的质量。因此,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也是提高农村英语教育的关键。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呢?

1、创设英语学习环境

语言环境是英语学习的一个基本因素,它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具体情境中所传递语言信息和材料。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采用各种方法创设英语学习环境,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用英语进行课堂教学,形成一定的语言氛围,从而让学生感受语言,学习语言。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精心设计语言训练的步骤,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所设计的练习要贴近生活实际,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学一句就要真正掌握一句,到实际场合能够脱口而出,所以训练的方式十分重要。教师要采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为教学服务。

2、运用直观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可以采用实物或电话教学手段,从而形成一定的语言交际氛围,让他们多听、多读、多写。时间证明,在情境中学习语言、词汇可以增强记忆力。因此在教学英语节日名称时,适时的展现一些节日的特色的小物品或图片如 Christmas tree,Chocolate egg 等,让学生在学习节日名称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外国节日知识,感知外因文化,增强记忆力。

3、让学生参与教学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书本中的一些对话或课文。这样,学生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五、结语

分析和研究城乡教育差距来推进农村英语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分析城乡教育差距,挖掘和分析农村英语薄弱的原因,不可否认,农村英语教育的薄弱是受到教学设备不足的影响,但根本原因是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思想与行动所构成的“连锁反应”。因而,针对研究分析,采取了相对应的补差措施,主要集中在从根本上改变这三者的传统思想,提高学生、家长和老师的积极合作,农村英语教育才有望得以改善。总而言之,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农村英语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学生、教师、家长三者共同配合,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梁松林,王芸燕.英语现代远程教育与农村师资队伍建设[J].考试周刊.2008(43)

[2] 刘廷芳.关于改革中学英语教育的思考[J].成才之路.2008(14)

[3] 张高峰.西北地区农村中学英语教育现状与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02)

[4] 胡艳春.对农村中学英语课改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5)

4.关于贫富差距的问卷调查 篇四

1.您的性别:()

A.男B.女

2.您的年龄是?()

A.10-20B21-30C.31-40D.41-50E其他

3.您的学历?()

A小学B初中C高中或中专D大学E其它

4您的年收入水平?()

A.5000以内B.5000-10000C.其他

5.您对现在的物质生活满意吗?()

A很满意。能够满足我的需求B一般。刚好过生活

C不满意。远远不够基本生活D 无所谓。我对生活没什么要求

6.您觉得您周围存在明显的贫富差距现象吗?()

A很明显B较明显C不明显D没有E没在意

7您怎么看待贫富差距的出现?()

A.合理,是按劳分配的必然结果B.不太合理,但满意避免C.不合理,社会主义贫富差

距就不该这么悬殊D.不合理,是因为市场经济体制不合理

8现在物价上涨,有没有影响到您日常的生活 ?()

A严重影响B影响一般C.没什么影响D.完全没有影响

9您有过仇富的心理或者对现今贫富差距相当不满?()

A有B没有C无所谓

10您觉得哪个阶层贫富差距在扩大?()

A农民B一般员工C企业单位您觉得是什么造成了贫富差距拉大?【多选题】()

A政策问题B改革开放C家庭的历史积累D.银行贷款控制失当E.穷人的不思进取F.贪污腐败G.各地资源分布不均H.其他

12下面两种观点,您更倾向于哪一种?()

A市场经济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贫富差距是个人 努力程度不同的结果

B.贫富差距只是市场经济体制造成的,必须通过政府调控才能缩小差距

C.不一定

13您所知道的贫富差距对社会的危害?【多选题】()

A引发不满情绪的滋生与蔓延,影响人心所向

B影响社会秩序,诱发犯罪活动C不一定

14您觉得贫富差距什么时候才能解决?()

A5年之内B5到15年之内C15年以上

14您认为如何缩小贫富差距?【多选题】()

A增大顶层收入者的税收,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反补给底层的层众

B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

C增加农民的收入,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对农民的政策优惠

D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

5.城乡教育差距调查问卷 篇五

1.您的性别:()

A男B女

2.您的年龄是?()

A 10-20B 21-30C 31-40D 41-50E其他

3.您的学历?()

A小学B初中C高中或中专D大学E其它

4.您的月收入水平?()

A 3000以下B 3000~5000C 5000~10000D 20000以上E 不清楚

5.您的月平均消费?

A 1000以下B 1000~2000C 2000~3000D 3000~4000E 4000~5000 F 5000元

6.您对现在的物质生活满意吗?()

A很满意。能够满足我的需求B一般。刚好过生活

C不满意。远远不够基本生活D 无所谓。我对生活没什么要求

7.您觉得您周围存在明显的贫富差距现象吗?()

A很明显B较明显C不明显D没有E没在意

8.您怎么看待贫富差距的出现?()

A.合理,是按劳分配的必然结果B.不太合理,但满意避免

C.不合理,社会主义贫富差距就不该这么悬殊

D.不合理,是因为市场经济体制不合理

9.现在物价上涨,有没有影响到您日常的生活 ?()

A严重影响B影响一般C.没什么影响D.完全没有影响

10.您有过仇富的心理或者对现今贫富差距相当不满?()

A有B没有C无所谓

11.您觉得哪个阶层贫富差距在扩大?()

A农民B一般员工C企业单位

12.您觉得是什么造成了贫富差距拉大?【多选题】()

A政策问题B改革开放C家庭的历史积累D.银行贷款控制失当E.穷人的不思进取F.贪污腐败G.各地资源分布不均H.其他

13.下面两种观点,您更倾向于哪一种?()

A市场经济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贫富差距是个人 努力程度不同的结果

B.贫富差距只是市场经济体制造成的,必须通过政府调控才能缩小差距

C.不一定

14.您认为如何缩小贫富差距?【多选题】()

A增大顶层收入者的税收,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反补给底层的层众

B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

C增加农民的收入,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对农民的政策优惠

D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

6.城乡教育差距调查问卷 篇六

如何正确看待目前中国的贫富差距的调查问卷

同学:

您好!我们是浙江理工大学的学生。设计此次问卷的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当代大学生是怎样看待

我们中国的贫富差距的相关问题的。为我们大学生对我们中国贫富差距的情况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让我们大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了解中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因此,希望您能认真的完成这份问卷,对

于您的回答我们会严格保密,谢谢合作。

 您的性别是:A.男 B.女您的家乡在____________省(市/自治区)

您住的地方是:A.农村B.小城镇 C.大城市

如今社会中部分的“高富帅”“白富美”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A.大部分是靠着父辈打下的基础,自己并没有太多的努力

B.父辈的经济基础只是条件之一,自己的努力仍然很关键

C.父辈的努力是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自己的努力最重要

D.其他

你所认识的人中有“富二代”吗?你觉得“富二代”与平民间的贫富差距正常吗?

A.有接触,没感觉有特别大的差距

B.有接触,如此巨大的差距是社会病态的体现

C.没有接触,不清楚

D.不想接触  

 贫富分化带来的心理压力对大学生的学习影响?

A.滋生攀比心理,影响正常的学习

B.压力转化为动力

C.学习在于个人努力,与贫富关系不大

D.当然不会,没关系E.其他

怎样看待社会贫富差距的出现?

A.合理,是按劳分配的必然结果

B.不太合理,但难以避免

C.不合理,社会主义就不该出现如此大的贫富差距

D.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对目前当地的贫富差距的缩小有信心吗?

A.很有信心,我相信中国共产党能快速有效控制差距

B.有,但贫富差距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存在C.不太确定,但是迫切希望党中央作出实质性的努力以缓解贫富差距

D.比较悲观,因为我认为缩小贫富差距到一个可接受的范围相当困难E.没有,我认为这是市场规律所控制的,无法由人的意志左右F.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认为造成当地出现贫富差距的原因是:

A.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

B.分配方式的不公

C.当地政府没有做好

D.个人能力问题E.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认为学校应该如何引导大学生看待贫富差距?(简单回答,如心里指导,健康讲座。)   

7.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才是最终目的 篇七

2011年《南方周末》有报道称, 2000年至今, 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只占一成左右。“出身越底层, 上的学校越差”, 这一趋势正在被加剧和固化。“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表明, 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20世纪90年代起不断滑落。2013年《潇湘晨报》报道, 专家推算, 2013年百万人放弃高考, 多为农村考生。

为什么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20世纪90年代起不断滑落, 为什么有那么多农村孩子放弃高考, 这固然与“出身越底层, 上的学校越差”有关。可怕的是,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开端。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状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人才是关键。而愈穷愈上不起好学校, 愈上不起好学校就愈是人才匮乏, 就愈穷, 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笔者认为, 教育部做出“逐步提高招收农村学生比例”的决定, 固然能够“惠及农村学生, 促进社会纵向流动, 形成巨大的人才红利”, 但这只能是一种手段, 而最终目的应该从根本上缩小义务教育阶段校际之间的差距, 从而实现教育公平。改变“出身越底层, 上的学校越差”的局面。

如果不从根本上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平衡教育资源, 即使“逐步提高招收农村学生比例”也只能是“拔苗助长”。而我们目前教育的现状是, 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 重点学校、重点班比比皆是, 而这些重点学校、重点班门槛高得吓人, 穷人家的孩子望尘莫及。据报道, 部分北京家长为小升初特长生测试半年花万元。明星子女就读身价不菲的国际学校, 学费一年需要20至30万。

并非农村孩子、贫困家庭孩子都是侏儒、脑残, 实在是上不起好的学校, 因为“胎里穷”。一位残疾父亲在网上发帖为女儿找处级干妈, 不是这位残疾父亲异想天开, 实在是不忍心眼看着自己聪明可爱, 成绩优秀, 前途不可限量且具有绘画天赋的女儿, 由于自己的无能“终老于槽枥之间”。

我想, 既然高层领导意识到了这些问题, 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促进教育公平, 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 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才能最终实现教育公平, 也才能让农村、贫困家庭孩子与城里的富人家的孩子不至于相差太远, 也才能最终实现人才红利, 给“寒门再难出贵子”以有力的回击。

8.城乡教育差距调查问卷 篇八

专业:英语专业

班级:10英本二班

姓名:蒋超

学号:10027057

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 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我在实践中得到许多的 感悟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吸收新的思想与知的好形式。近两个月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 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

城乡幼儿学前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差距情况调查

调查的基本方式:本次调查主要在幼儿学前教育发展水平不足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突出城乡幼儿园的 发展水平和差距以及实际意义。本次调查资料主要通过我们小组对自己所在地方幼儿园的观察、对老师家长的口头调查,并通过网络检索获取更加全面、科学的调查资料。

一、关于含山县城幼儿园教育发展水平的现状的调查

随着国家政策对幼儿园的支持和家长对学前教育认识的加深县学教育发展良好,但起着示范作用的公办幼儿园很少,大多数都是个体办、集体办、企业办的幼儿园或一些标榜贵族化的私立幼儿园。这些幼儿园缺乏有效的管理与规范,大多是 “家 庭作坊式’’的,按规范建设的幼儿园很少。如一些民办幼儿园保教设备过于简单,教室 也非常小,孩子没有户外活动场地,根本无法开展正常的保教活动。然而现在许多幼儿园为迎合家长心理,争取生源,加之老师水平较低,在教学中严重违背学前教育和幼儿成长的规律,热衷于幼儿识字、拼音、写字、算术等教学,不关注幼儿基本技能和素质的培养,搞“填鸭式”式的教 学,导致幼儿过早地对学习产生恐惧与厌烦。在调查过程中,很多家长都反映幼儿教育资源“僧多粥少”,要想把孩子送入一个好的幼儿园,真的是很难。入园难、入园贵,其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认为学前教育目前还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导致国家对 幼儿园投入较少。为维持幼儿园的正常运转,幼儿园不得不提高收费标准。随着国家 对学前教育这一块的重视,收费也渐渐合理化了。

二、关于乡镇幼儿园教育发展水平的现状的调查

农村幼儿园目前面临巨大的考验,师资、设备、生源、财力等各方面都很成问题。乡镇幼儿园都是私立的,基本上是个体幼儿园,其环境都还好,校舍面积也较大,但 办学规模较小,幼儿活动设施太少,教师队伍普遍呈老年化趋势,教师教学水平和组 织幼儿活动能力较差。由此可见,农村幼儿园中存在着更多值得大家关注的严峻问题。

三、城乡幼儿园差距的具体表现

通过与相关人士的交谈,明显发现城乡幼儿园在 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

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幼儿园设施和装饰。城里的幼儿园教室内都布置得非常的漂亮,而农村的幼儿园都比较简陋,2、教师素质。县城幼儿园的老师多是具有专业资格的年轻幼师,她们的授课方式 灵活多样、寓教于乐,且用普通话上课;而农村幼儿园的老师多为年纪较长的老师,授课方式相对古板,且多用参杂方言的普通话上课。

3、老师数量。农村幼儿园的老师普遍少,一个班只有一个老师,县城里小班和中 班都有两个,大班一个,但都不符合标准的“两教一保”。

4、家长思想的观念。和一些家长聊过,城里的父母把自己 的孩子送到幼儿园来主要是为了让他和同龄人多交往、接触,学会一些基本的人际交 往能力,并不是说要让他学多少知识、认识多少字。而农村就不一样了,父母每天都很忙,无暇顾及孩子,就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希望老师教他们识字、算术、拼音等。

5、幼儿园的收费标准。像城里的幼儿园暑期两个月收费在 500~700 元,而农村 只有两三百块钱而已,当然这跟城乡经济发展、家庭收入方面有很大的关系。

四、如何缩小城乡幼儿园差距,更好地推动幼儿教育的发展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教育事业的起始阶段。抓好幼儿的早期教育,就是为孩子的成功一生奠定了良好的素质基础。为更好地推动幼儿教育的发展,含山县应采取一些措施,加大幼儿园的规范和整治,停办一些低、小、散的幼 儿园,并督促那些不规范建园的经营者实行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增加投入,添置必备的生活和教学设施,消除不安全隐患;整合资源,加强培训,严格实行幼儿 园园长和教师持教师资格证上岗制度,切实提高师资整体素质。

1、加大国家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从资金保障上缩小两者的差异。

2、培养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的力量。师资力量是幼儿教育的主体,对于农村幼儿教育 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增强发展幼儿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4、国家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更加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努力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当中。

5、合理配置城乡幼儿教育资源,健全完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

6、推进教育方式和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幼儿教育。

9.城乡差距下女大学生的就业调查 篇九

摘 要: 女大学生作为就业市场中知识女性阶层的主导群体,在就业过程中往往无法避免用人单位的性别偏好,遭遇性别不平等待遇.目前,我国整体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严重,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女大学生显得更为突出.女性的就业环境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女性的社会地位以及社会对女性的尊重程度.城乡两地的差距越来越大,致使农村地区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重.社会对此的关注程度也日益提高.关键词:社会性别;女大学生;城乡差距;就业

一、社会性别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一)性别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处于一个“非男即女”的性别二元分化的社会体系中。随着社会发展以及社会性别不同要求的出现,人们在这个十分明确的性别二元体系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并作出与自身性别角色相符合的行为。然而,性别的划分仅仅依赖生理差异来决定是否合理,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要求又是否合理呢?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对新几内亚的几个部落的考察中发现,阿拉佩什部落的男人和女人的行为就像现在人们想象中女人的行为;蒙杜古马部落中男人和女人的行为就像现在想象中男人的行为;德昌布利部落中男人的行为就像人们想象中女人的行为——敏感、脆弱、爱美,而女人则像男人一样勇敢、独立。根据考察,玛格丽特.米德指出:“两性人格特征的许多法方面极少与性别差异有关,就像社会在一定内规定的男女服饰、举止与生理性别无关一样。”由此可见,性别的划分只是简单绝对的划分,也不仅仅取决于“非男即女”的生理差异。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性别有不同的认定,甚至会有很大的差异。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性别并不仅仅代表是生理差异的区分,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二)社会性别

西方女性主义者认为,性别概念可以按照生物性别和社会性别来区分。男女的染色体、激素、内外生殖器官等与生俱来的男女生物属性为生物性别——Sex,男女社会分工、性别角色、气质、能力等身份特征是社会性别——Gender。生物性别确实是人类生理差异的事实,但社会性别却不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态度以及对于他们的性别期望更多地是从社会性别层面出发的。社会性别被构建的过程,实际上是以社会角色和性别规范为基础的文化构建,这种被构建出来的社会性别秩序充斥在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并且多在文化层面显现出来。这就表明了影响性别发展的非生物因素的重要性,强调了男女两性的社会特征和文化特征。同时,也印证了波伏娃在《第二性》的著名格言:“女人并不是生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可见,社会性别所表现的是通过社会实践而逐步发展成型的男女两性在气质、思想、行为以及社会角色等方面的性别差异,社会性别个概念也逐渐成为一个研究女性发展的全新观角。

(三)社会性别对女大学生就业限制的表现

经过对在校女大学生进行了一项有关就业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0%的女大学生曾在求职过程中受到性别歧视;34.3%的女大学生有过多次被拒绝的经历;调查中77.3%的男生及91.8%的女生认为女大学生求职比男大学生难;同等条件下,男生签约率73%,明显高于女生8个百分点;有67%的用人单位提出了性别限制,或明文规定女性在聘用期不得怀孕。男性的落实率为77.1%,女生为71.2%。其中女性继续攻读研究生和出国的比率达到21.3%,可见女性毕业生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比男性更倾向于攻读研究生和出国深造;男性平均起薪为1631元,女性平均起薪为1507元,两者之间相差124元。

这一调查结果无一不在说明女大学生求职的艰辛,她们不仅要像男生一样面对用人单位对应届生的严苛要求,同时还要面临社会性别给他们带来的重重困境。性别壁垒成为女大学生求职的首要障碍,很多优秀的女大学生因此失去展示自我才能的机会。

(四)社会性别对女大学生就业限制的成因 我国传统的性别观念是“男强女弱”,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人们对于男性和女性的期望是不同的。社会对女性的家庭角色期待大大高于对其社会角色的期待,这样的角色期待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女性的主体意识,影响女性的自我定位,让女性自觉或不自觉地降低自己对事业的欲望和追求,给自己一个看似合理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差异的分工。但是,这种传统的分工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现代社会。当今社会,女性要身兼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双重身份,如果社会依然对女性提出过高得家庭角色要求,是必会影响女性就业时的选择,会降低女性对自身职业期望和要求。即使在现代社会,依然有很多女性虽然无奈但又心甘情愿的被这种个性束缚。竞争意识的缺乏,使很多女性错失了锻炼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她们的社会地位“自然而然”的只能居于从属者。

二、城乡差距对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一)城乡差距对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限制的表现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就业体制的转换,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由于近年来我国高校女生的数量逐年增长,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而这其中还存在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农村籍女大学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对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女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好和非常不好的共占90.80%,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就业形势普遍不乐观。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排名依次是专业、性别、外貌、家庭出身及国家政策,家庭出身成为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第四大因素。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父母、亲属等社会关系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男大学生。据统计,在已签约的女大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认为自己能找到工作与父母亲朋的帮助分不开,而在没有签约的女大学生中,农村籍女大学生比城市籍女大学生要多。相对于男大学生和城市籍女大学生。由于性别和户籍差异等因素,农村籍的女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几乎成为一个被边缘化的就业群体。

(二)城乡差距对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限制的成因

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原因具有普遍性,如劳动力总量供给相对过剩;高校扩招;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与市场供求出现错位;劳动力买方市场下女性就业时面临的性别歧视;等等。

1、自身原因

人际交往和自我表现等能力相对较弱,导致信息来源少。农村女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是弱势家庭出身和经济背景带来的负面效应。受到家庭和传统教育经历的影响,许多农村女大学生比较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大学期间往往将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当中,用于社交的时间比城市的女生少。加上长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交往的主动性不够,她们的交往大多仅限于同班同学、老乡等比较狭小的圈子,相比之下,来自农村的男大学生可能会有意识地扩大自己的交往圈。择业过程中信息渠道相当重要,交往能力强的人占有明显优势。狭小的交际圈使得她们在找工作时的信息渠道较之男生和城市女大学生要少得多。

缺乏社会背景和经济背景,选择过于单一。农村女大学生没有社会关系可资利用。有一调查表明,缺少社会关系网已超越工作经验、能力、应聘方法、技巧等因素跻身成为在求职过程中最困扰农村女大学生的因素。高达62.12%的受调查者承认缺乏社会关系网是农村女大学生的一大劣势。

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城市籍女生在毕业时有多种选择,就业可求助父母、亲友,还可选择继续深造,或者出国、自主创业等途径。农村女大学生没有社会背景,也没有财力出国,即使是创业,也面临资金来源的困难,她们的选择或是考研继续深造(特别贫困的学生实际上连继续深造都不可能),或是毕业后单枪匹马到人才市场去应聘。由于经济条件差,她们在求职时不能过多投入,很多人甚至无力承受就业带来的各种消费。不得不承认,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是农村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一大劣势。

外语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偏低。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和所享有的教育资源远比不上来自城市的女生,农村女大学生的外语,尤其是口语能力较弱。我国的学生动手能力普遍较差,而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由于其生理、性格以及所处的社会经济背景,使得她们在实践能力方面又欠缺很多。

另外,受传统思想影响,部分女大学生缺乏进取竞争意识,认同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角色。一部分农村女生在都市化的过程中,将课余时间用在服饰、化妆、美容上,注重穿着打扮等。她们较少读报,不关心时事政治,对参加校园活动和担任学生干部不太热衷,忽略了知识的积累、视野的开阔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种状况在部分城市女大学生中也同样存在。综合能力偏低导致农村女大学生自信心不足而在应聘中容易处于被动。

部分农村女生期望值过高,高不成低不就。农村女大学生一般都是同伴中的佼佼者,父母眼中的“凤凰”,这使得她们潜意识中有一种自负的心理。父辈的期望使得她们更偏好“体面”的工作,愿意选择稳定、舒适、待遇好的单位,不愿到条件较差的基层锻炼。据有关调查表明,78%的贫困女大学生倾向于条件优越的沿海地区和大都市,都市情结、白领情结成为不少贫困女大学生的思维定势。另一方面,由于她们的适应能力较弱,闯劲不足,不愿意或不敢独自打拼,很多人宁可选择一份低收入的稳定工作也不愿去冒险,没有勇气和信心到高收入、高风险的行业中去工作。

2、外部原因

现有的户籍制度及其相关的歧视性政策加大了地区和城乡差别,加剧了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的压力。我国的人才流动往往是单向流动,即由大城市往小城市、农村流动容易,反之极为艰难,生源地成为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调查,将近七成(69%)的大学生认为本地生源很重要。外地生源的大学生,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就业会受到种种限制,这对于农村女大学生来说,就业空间由于户籍的原因被限制。加之某些省市的歧视性政策规定,如有的地区公务员考试对于本科生只限本地生源报考,无形中减少了农村女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再如“本地优先于外地,男生优先于女生”的不成文规定更是对农村女生明显的排斥。

用人单位的排斥。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私营企业对农村籍女生存在不公正心理,在面对同等水平的两名应聘者时,他们一般会更倾向于城市籍的毕业生,认为他们适应能力更强,社会关系多,对企业潜在的贡献会更大。

三、以性别为中心来探究如何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

就当前女大学生就业的弱势问题而言,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保障女 性就业的相关法律,以法律手段对求职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进行积极的矫正,将女大学生的就业弱势限定在一定的程度之内。同时,政府在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同时,应尽可能的给整个就业市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可以预见,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应用,生产日益现代化,生产过程中脑力劳动的比例将会增大,对知识的要求将会提高,女大学生因性别受到歧视的可能性将逐步减小。将我们重新审视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时,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社会性别这个视角,过分强调社会性别对女大学生产生的就业限制。目前,整个就业市场的形势本就不容乐观,解决好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大前提是就业市场自身能够提供给就业人群充分就业的机会,这样才能使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得以更好的解决。不管是解决女大学生地充分有效就业,还是争取性别社会对于女性性别角色的重新认识。给予性别关怀,社会性别这个概念旨在通过挖掘妇女在历史、社会、文化中处于从属地位的根源,来带到男女两性真正的平等,而这个平等应该远远超越性别的意义。女性作为构成人类社会重要的一员,是不应该与整个人类割裂开来的。当我们把女性这个角色放入到整个社会发展历史中,我们才会发现,只有男女两性都作为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了,才能最终实现两性的真正平等。

四、以城乡差距为中心探究如何解决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问题

1、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就业市场,提供就业信息。

2、改革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3、高校扩招要适当缩小规模,学校应加强和完善就业指导。

4、女大学生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

5、降低高校学费及其他费用标准,其实落实助学贷款政策。

6、将待业的农村女大学生纳入人才培训项目,发挥其文化素质高的优势,配将其成为新兴的技术能手、农村经纪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参考文献

[1]易彬彬.当代西方女性主义视野下的社会性别概念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07。

[2]姚俊.当前中国女性就业难问题中伦理问题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6。

[3] 徐月红.我国本科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4]田文生.女大学生就业难怨谁?[N].中国青年报,2003-05-29。

五、附录

调查问卷

1、您的学历:

本科生()研究生()

2、您的性别:

男()女()

3、您的专业是:

4、您的家庭所在地是:

大城市()小城市()城镇()农村()

5、您认为工作对于女生:

非常重要()一般()不重要()不清楚()

6、您认为女大学生寻找工作的主要渠道有:

参加招聘会或自己到人才市场应聘()在网上应聘()

参加应聘考试(如公务员考试、企业用人考试等)()

由老师或学校推荐()

7、您对女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看法是:

十分严峻,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比较严峻,但比那些学历较低的容易找()不清楚()

8、在求职中最困扰您的因素是什么(可多选):

学校就业指导不够()信息量少()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能力不足()企业有性别歧视现象()

9、您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那些条件:

专业成绩()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学校名气()社会经验()发展潜力()

10、您认为自己最欠缺的素质主要是:

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专业知识与技能()其他()

上一篇:论文海峡两岸关系下一篇:实验操作考核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