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方案(精选13篇)
1.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方案 篇一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华强学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通州区《关于在中小学生进一步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八号文件,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整合调动各种教育资源,扎扎实实开展中华民族文化和优良传统教育,使广大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领略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精髓、璀璨夺目的智慧结晶、异彩纷呈的文明积淀,从而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成为具有时代风貌的炎黄子孙。
二、基本原则
主题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
(一)、坚持贴近生活原则。主题教育要与学校生活,尤其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受到教育,在教育中学会生活;
(二)、坚持继承创新原则。主题教育既要体现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要求,又要体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要求。
(三)、坚持实践体验原则。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环节,帮助学生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达到在实践中认知,在实践中养成的目的。
(四)、坚持整合性原则。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形成立体化教育结构。
(五)、坚持循序渐进原则。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
三、主要内容
(一)、以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教育主线。
1、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⑴要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特别是近代以来我国民族的深重灾难和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使学生从小树立起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⑵利用一年的时间在学生中有计划的开展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的“学、议、改”活动。通过“学”可以帮助我们回顾历史,了解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坚定我们的信念,鼓舞我们的斗志;通过“议”可以找出我们的不足;通过“改”可以使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转化为爱国主义行为。
⑶适时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阅读爱国主义书籍,学唱爱国主义歌曲,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社会调查,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
⑷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要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教育,树立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从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的小事抓起,引导学生爱班级、爱学校、爱家乡、爱社会、爱祖国。
2、深入开展艰苦奋斗教育,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⑴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当今社会是否需要艰苦奋斗”的专题讨论活动,消除那些只要享受,不讲奋斗的错误思想,通过讨论形成共识,使学生懂得奋斗是成才的必要条件。
⑵举办“我和父母话童年”活动,通过今昔对比,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勇于吃苦的精神。
⑶举办“学习苦与乐”、“吃苦与成才”、“成功者的启示”等主题班会,让学生懂得苦与乐,吃苦与成才的辩证关系。
⑷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杜绝生活上肓目攀比的现象。提倡穿校服,另外在加强正面引导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学生手机、随身听、手持游戏机入校问题。
⑸有意识的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学习中、在体育锻炼中、在劳动中、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接受锻炼,磨练意志,体验苦,感受苦。
(二)、以弘扬传统美德为基石。把仁、义、礼、智、信。作为教育重点,把传统美德教育与人格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四、途径及方式
(一)营造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文化环境
1、每周一次的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传扬民族精神。每逢历史重大事件的纪念日,如: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五四运动、伟人、名人诞辰日等等,利用这些事件,不失时机地宣传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利用每月一版的校园橱窗,宣传传统文化。学校的校园橱窗每月更换一次,通过网络下载等方式,有计划的宣传中华民族的灿烂 文化,如:中国古代的发明家、哲学家、文学家、诗人;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航天精神等。
3、在教学楼内设计校园文化墙,展示传统文化。在教学楼的楼道墙壁上布置固定的宣传板,宣传中华传统美德、主题是民族精神。让中国古代仁人之士的事迹和名言,像一股股涓涓细流,融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4、班级文化建设。构建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建设是基础。为了指导班级文化建设,学校将进一步完善《温馨教室创建指导意见》,并将“温馨教室”创建活动纳入班级常规管理评估,每个学期,学校要围绕“温馨教室创建”开展观摩评比活动,并且评出先进集体予以表彰。让每间教室,都弥散着浓浓的书香气息,传统文化气息。
(二)、让班队会成为深化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
班会是学校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专用课时。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很重视发挥班会的教育功能。
1、把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纳入每各学月的班会计划中。
2、注重对班会的过程管理。制定检查制度,加强对班会的过程检查、教案检查,保证班会质量。
3、组织观摩,相互交流,不断提高质量。
4、发现典型,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围绕传统文化教育我们将继续完善班会资料库建设,在网络上共享,为班主任提供充足的班会资源,班会样式也日趋丰富。
(三)、挖掘传统节日的积极元素,开展中华文化教育。认真挖掘“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国庆节”、“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教育元素,让每一个学生能从传统节日中获取中华文化有益的营养。
(四)、创新活动方式,突出教育亮点。
1、要丰富活动形式。各地要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吸引学生踊跃参与,大胆实践,积极体验。
2、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加强学科教学中“仁、义、礼、智、信”主题教育内容的渗透,积极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仁、义、礼、信”元素,促进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形成;学校要优化“仁、义、礼、智、信”主题教育的工作环境,完善主题教育评比专栏,坚持日检查、周公布、月评比、学期总评的制度。
3、要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紧密结合。要通过“仁、义、礼、智、信”主题教育的实践,进一步密切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积极争取家庭和社会的帮助,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和谐教育体系。
(四)、课题引领,理论导航。把“学校、家庭、社区三维互动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作为着力研究的课题,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丰富理论。
五、工作措施
(一)、广泛宣传,制定方案。
认真研究部署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主题教育活 动的工作,通过召开动员会、座谈会,利用校园网、广播站、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发动,大张旗鼓地宣传主题教育的重要意义,动员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主抓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要将这项工作作为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工作落到实处,要围绕主题活动开展必要的研究与探讨,把这项活动纳入地方课程建设和渗透到日常教学之中。
(三)、抓好队伍建设。
教师既是主题活动的推动者,更是活动的实践者和示范者,教师要学为示范、行为示范、以身示范,引领学生共同营造特色校园文化、和谐校园文化;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有诺必践,有言必信,有行必果,让教师的高尚品行、人格魅力和诚信作风取信于学生、家长和社会。
2.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方案 篇二
今年教师节前夕,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师生时, 明确提出两个观点:一是认为"去中国化"很悲哀, 应该把传统文化经典嵌入学生的脑子里, 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一是教师职责第一位就是"传道"。传统文化所代表的智慧正逐渐为我们所珍视, 可以说, 整个教育领域形成了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繁荣局面, 各类学校都在探索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模式, 形成了文化建设的可喜氛围。基于此, 我们认为,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应该做好三个方面的事情。
首先, 要培养国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教师职责第一位是传道, 就是要把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做人为国之"道"传授给学生, 从而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数典忘祖和崇洋媚外是没有出路的, 也是没有出息的。家有敝帚, 尚且千金视之, 更何况面对如此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应该为美妙绝伦的唐诗晋字汉文章而骄傲, 为儒雅谦和、气度不凡的华夏衣冠而自豪。
其次, 要以扬弃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扬弃的标准在于, 传统文化的任何一种元素, 是不是体现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是不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心理意愿, 是不是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要求, 是不是能够为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凝神聚气、强基固本。
再其次, 要引导青年学生践行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上, 要转化为社会行为。传统文化教育应该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核心目标,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树立强国富民、维护社会正义的理想, 成为有道德、重操守、能担当、守规矩、知进退的谦谦君子。
3.解读中华传统祭祀文化 篇三
《慎终追远》由央视科教频道《文明密码》团队承制,节目策划历时两个月,拍摄周期则因匹配清明风物而被压缩在两个星期之内,整集节目由四位编导、数十位摄影师在短时间内高强度完成拍摄,拍摄过程中面临着种种艰辛。
记者从节目组了解到,在湖南耒阳拍摄公祭大禹时,摄制团队跟随五千人的队伍进行拍摄,整整一天,都没有时间休息。祭祀队伍在村子里穿行时,摄像师的双手多次被爆竹炸伤。在拍摄拜神农章仪式时,摄制组跟随几名老木匠巡山寻找制耒木料,在陡峭山林中寻找了整整一天时间。为了用更丰富的镜头语言展现老人伐木的场景,摄影师多次攀上不足儿臂粗的树枝,在险境中寻找拍摄角度。拍摄山西高平的祭祀炎帝女儿仪式时,摄制组同样跟随着队伍走遍了朴村。出于对当地文化的尊重,拍摄团队不干扰祭祀仪式进程,只能在深入前采后抓拍镜头,仪式不停,拍摄也不能停。
谈及策划节目的初衷,总导演池建新坦言,“今天,我们需要解读的不,又,又是逐渐湮没在历史风霜中的古老仪式的种种流程,更是那些仍然坚守仪式的传承者们,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份坚持,都是农耕文明的杰作。而要想捕捉到这些细节、展现仪式背后的文化基因,也是对创作团队从策划到拍摄过程中的巨大挑战。”
4.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方案 篇四
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建设,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德,根据《青州市中小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为指导,确立现代的教育理念,坚持育人为本,以德树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为了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能够有序的顺利进行。收到预期效果,在活动开展前成立了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活动的确领导和督导工作。
组长:李永
副组长:杨吉武
组员:各班班主任
三、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按照教育现代的要求,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德育工作新路子,坚持科学态度,努力改进和拓宽德育工作内容和方法,吸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学典立德,修身育人,打造学校德育工作特色品牌。近期目标:本学期,全面铺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初步形成学习氛围,师生掌握一定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学生行为规范意识和道德情操。下学期,使学校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进入常态轨道。教师的素质明显提高,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师生面貌焕然一新。
中长期目标:利用三年时间,让全体学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健全人格,提高文明修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用国学经典传统文化之光照耀指引学生健康成长受益终生,并让他们勇于担当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
四、学习内容和途径
1、学习内容:临摹名家书法作品,体会中华文字的线条美和空白美;诵读古代诗词文章,体会中华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一脉相传的文化血液;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礼仪节庆活动,了解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
2、教育途径: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结合专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确保教育效果。
(1)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要求各科教师要注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语文、政治、历史、美术、音乐、体育和书法等学科,要加强学科渗透,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教学过程中。
(2)主题活动 通过积极组织举行经典诵读大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书画展,名人名家故事演讲比赛,读书报告会,艺术节,课前歌,大课间活动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丰富多彩活动之中。
(3)社会实践 利用寒暑假,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等有利时机,结合教育工作的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加深对传统文化丰富内涵的理解。
五、工作措施
1、学习宣传,营造氛围
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传达文件精神,提高认识,明确要求和责任。加强宣传,使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人都懂得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意义。
2、加强师资培训 加强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师资水平。让教师自觉养成优良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自身素质。从而影响学生。
3、加强各项活动的指导和落实。确保活动落到实处。取得效果。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行事例
第一周校会,“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第二 阶段学习动员
校长室
第二周 《 弟子规》讲解
会议室
第三周行春祭礼
团委会、德育处 第四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摭谈》讲座
会议室
第五周 《弟子规诵读比赛》
教导处
第六周清明节烈士陵园墓地祭扫
第七周 座
第八周 级)
第九周 会
第十二周级)
第十三周座
第十四周残
第十五周赛
第十六周流
团委会、德育处
《中华传统文化概说》讲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竞说(初一年
德育处
纪念屈原诞辰2353周年诗歌创作暨集体朗诵
团委会
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手抄报评比(初二年
教导处
《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讲
研究室
南石塔社区阳光老年公寓敬老助
团委会、德育处
“天涯共此时”端午节书信大
团委会
《家校连线》“亲情日记”孝心活动汇报交
德育处
会议室
青州经济开发区高柳初中
5.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 篇五
姜屯镇马厂小学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文化作为人类活动的结晶,集中反映了民族精神、民族生活和民族经验。每一部伟大的作品都来自于时代、民族、国家以及整个人类进步发展的深刻关心与思考,承载和传递着民族的血液和精髓,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今后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要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武术等课程,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胡锦涛主席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指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基于以上认识,着眼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人文素质教育,努力加强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学生的特长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以引导激励为主、多方面渗透熏陶的原则,采取结合各科教学、融入校本课程、融入少先队活动、链接闲暇教育等方式积极开展古诗文诵读、传统美德和礼仪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画、书法、篆刻、天文、武术、象棋、戏曲、舞蹈、民族乐器和古乐欣赏等活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的重要意义,以此提升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
二、我们的思考
1、重要性
“盖幸运者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 当今中国的青少年,他们生在和平年代,长在太平盛世,没有经历战争、**、饥荒和瘟疫等艰难困苦,在阳光雨露中成长。改革开放以后,社会进入转型时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东西文化剧烈碰撞,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上物欲横流,这一切都构成了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背景,使得部分青少年丧失比较和鉴别能力,极易迷失方向。如何有效地教育好孩子,是我们面临着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树德立志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教育核心问题,是教育工作者长期的奋斗目标。国家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西方国家早就瞄上了中国的人才资源,他们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不惜重金,抢挖我们的精英人才。西方精神文化产品的进入,实际上就是文化渗透,用他们的价值观来影响我们的青少年。在这场关系国运兴衰的斗争中,我们并非束手无策,我们除了要继续坚持用各种常规思想教育手段外,还必须拿起得天独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武器,不懈地教化和熏陶我们的后代。
2、丰富的内涵
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连绵五千年,积累了丰厚的精神财富,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它的博大精深早已令世界折服。今天它仍在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也为世界各国所借鉴,这在四大文明古国中是绝无仅有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东方文明领先世界数千年,这是不争的事实,更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与骄傲。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唐诗、宋词和元曲,它还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等所有的社会领域。它教给人们道德伦理、风俗礼仪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从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化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铸就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朴实无华、明礼守信、热爱和平、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秉性。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它也是取之不尽的思想宝藏。面对如此无价的民族瑰宝,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充分发掘它来教化子孙,塑造新时代龙的传人。
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也得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完善与发展。
三、目标与内容 目标:
1、传承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明;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表现形式;
3、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有关的传统文化;
4、知道中国传统文化对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性。内容:
1、中国书法艺术
2、中国传统戏剧(京剧、沪剧、越剧)
3、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国画)
4、中国陶瓷文化
5、中华民族服装
6、中国茶文化
7、中国酒文化
8、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唐诗、宋词)
9、中华民族音乐(含民族器乐)
四、我们的设想与做法 设想: 针对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的需要,除思想品德课外,我们觉得还应对语文等课程、教材做相应的改革和调整,突出重点,强化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教育。教学形式应力求生动活泼,注意实效。可精选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题材的专题视听资料(或反映有关中国历代杰出人物的生平事迹,或展现祖国壮美山河、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的资料)加以编辑整理,形成系列教材,有计划地纳入德育课堂。此外,学校要利用各种形式,有目的地强化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认知,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小学生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让我们的学生做一个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中国人。
做法:
1、结合课程改革,开设拓展课与探究课,开发校本课程。
2、营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如学校文化布置、举行中国传统文化节(书画展、茶艺节、民族服装表演、唐诗宋词吟颂比赛、民族音乐表演等)
3、组建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主要由班主任、语文教师、品德与社会课教师、音乐美术、拓展课探究课教师组成。通过校本培训、外聘教师等途径培训教师。
6.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方案 篇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及德治实施方案
唐店小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及德治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标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涵储着中华人文精神的基因是中国人永恒的精神家园,是创造性人才所必备的精神底蕴,是优质教育的宝贵资源。我们唐店小学是现有6个教学班,百余名学生,6多位教师。近年来,我校全方位地实施素质教育,在各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日益提高,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将是最完美的教育。由此,我校决定将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导读与德治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铸造学生的民族精神,打牢学生的文化根基,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文品质,开发课程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从而达到:
1、通过诵读经典,加深儿童对祖国五千年文化的认识、了解和吸收,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教育儿童养成传统美德、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3、提升语文能力,打好语言文字功底,激发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活动原则
1、兴趣先导,寓教于乐。
2、各学科之间互相配合。
3、课堂指导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4、家庭与学校相结合。
三、活动内容 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导读活动,主要选择《论语》、《孟子》、《老子》、《诗经》、《庄子》等重要的先秦典以及《史记》和历代诗、词、文、赋,尤其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72首等,包含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古代文学作品,采用拼音注释读本,组织儿童诵读。
四、活动方法
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导读效果。传统文化内容较深,教师在指导诵读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
1、要坚持以引导、激励为主,营造一个人人都在诵读的环境,在学校内形成浓郁的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激发儿童的诵读兴趣和热情。
2、要坚持与家长沟通,提高家长的认识,取得家长的支持,使学生家庭有良好的诵读氛围。
3、要坚持在指导时不要刻意讲解,只要求学生多读熟读,不要死记硬背,只求朗朗上口。
4、要坚持常抓不、逐步深入。每天坚持课余时间诵读15—20分钟,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儿童背诵的速度,可以采用渐进的方式。原则上第一个月每天熟读或背诵半而约50—60个字,第二个月每天熟读或背诵一页约120个字,第三个月每天熟读或背诵一页约120个字,第四个月每天熟读或背诵一页半。
5、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对于兴趣高、进步快的学生,可以组成兴趣小组进行辅导。采取经典书写比赛;“读读背背”小能手的选拔;“经典诵读小能手”午间小广播活动;经典诵读手抄报展览;经典诵读操表演;赛诗会;经典诵读擂台赛;经典诵读心得交流;经典诵读成果展等等。
五、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8年1月成立课题组,设计总体实施方案,确定实验班。这一阶段主要工作是集中课题组成员研究《经典诵读》教学的基本任务。
2、实验阶段:2018年2月。这一阶段主要工作是在1个实验班开展“经典诵读”的课堂教学。
3、推广阶段:2018年3月——2018年6月,展示实验成果,扩大实验班级,实验班教师撰写阶段性总结。
4、普及阶段:2018年9月——2019年6月,实验初步结题,撰写总结报告。常抓不懈,逐步深入,达到全校学生人人诵读经典。
六、预期成果。
1、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2、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文化品位。
3、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阅读能力。
七、组织领导
为确保导读活动的有序进行,特成立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导读活动 领导小组。
领导组组长:都延峰
主要成员:张丹丹
杜双凤
鲁向菊
于晓燕
7.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构建 篇七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主流意识形态,其重要性已为人所共识。沙因在1984年系统地提出了企业文化的概念,即企业文化是隐含在一系列价值观背后的基本假设。自此,企业家们开始陆续重视这个虚而又实的软竞争力。1981年威廉·大内在《Z理论》中就已经关注企业文化,认为它是影子般的、既虚幻无形,又无法摆脱的企业竞争力因素。其他学者,如帕斯和阿索斯、迪尔和肯尼迪、彼得斯和沃特曼等在20世纪80年代初,纷纷发表企业文化方面的论述,指出杰出而成功的企业大都有着强有力的企业文化。
现代企业文化的构建是受一个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包含丰富的管理、伦理、价值观等思想,世界各地的华人曾凭儒家商业文化传统、儒家经济伦理和文化价值观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国传统文化对东南亚等周边国家甚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企业文化间的关联,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还有助于指导现代企业文化构建的实践。
纵览国内企业在企业文化的构建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即一味地照搬国外的理论和模仿国外的经验,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的企业文化理论。企业文化是隐含在一系列价值观背后的基本假设。东西方价值观的很多差异,都是基于不同文化对待外部世界观的基本假设的不同,从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企业文化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每个民族的文化具有各自的优点和精华,先天性的文化差异并不决定竞争的成败,但东施效颦,注定失败。我们更应该充分发掘中华民族的文化优势,构建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企业文化,进而形成企业的独特竞争力。
二、中华传统文化对对构建现代企业文化的启示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诸多思想对构建现代企业文化给予我们以重要的智慧及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整体性、和谐性和统一性。
华夏族群长期的生存体验形成了我们对宇宙世界的独特的觉识、“观法”及特殊的信仰与信念,即坚信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打破了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内心的隔阂,肯定彼此的对话、包涵、相依、相成、相济。中文化的整体性的学说,充分显示了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它以和谐为最高的价值诉求,强调多样性的有机统一。如儒家强调仁爱、克己让人、恭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无敌”;儒家主张以和平、公正、文明的手段来解决争端,推崇差异与兼容,协调“相似”与“相近”,以此实现一种“和而不同”、“兼容并包”、富有弹性的人文旨趣,这是真正健康的世界文化。只有解决好共生问题,实现多元统一、兼容共生、协调有序、充满活力和大众共享,才可能构筑一个和谐有序的世界,这正是我们构建企业文化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2. 中华传统文化讲究中性智慧。
中性智慧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为丰富的资源,也可说是中国人独特的生存智慧和处事态度。中国古代思想家们把“中”与伦理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相联系,成为“中道”、“中庸”、“中和”。中性智慧的精义在于克服两极对立,达到天与人和谐、人与人感应、人与物协调。中性思维在中华文化精神中的重要表现是对“和”的价值追求,表现如下:一是以“和”的理念去认识自然;二是以“和”大心态去处理人际关系;三是把“和”的理念作为一种辩证法。四是以“和”的标准去处世生活。所谓“和为贵”、“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等,中华传统文化的这种思想重视建立融通的人际关系、有序的社会秩序、和谐的社会关系,提倡人与人重诚信、讲仁爱、求友善、修和睦。
3. 中华传统文化在维持人的身心平衡、注重精神建设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如儒家大力提倡求真、行善、崇美,使人类摆脱纯物欲的低级趣味。儒家的“身心和谐”、“义利兼顾”、实现“内在的超越”的思想,在应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重视人的精神价值等方面,或许是一剂良药。技术与精神平衡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个体层面就是身心平衡问题。从儒家思想可以看出,人的本质是精神的,道德性是人的本质规定性;同时,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所谓身心平衡的人生观,就是物质与精神生活相结合的人生观,在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时重视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将个人道德修养视为通往身心和谐理想境界的最佳路径选择。儒家主张以修身为本,辅之以道德教化来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发展。
4.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对未来人类生态文明重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生态文明是当今和未来企业文化构建的重要内容。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天(自然)人关系是其核心主题之一。中华传统文化在处理天人关系时,力求探寻两者的内在联系,并把天人关系视为同源的和谐关系。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内涵包括:一是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是自然的产物;二是强调自然界有普遍规律(天道),人也要服从此规律,阴阳相互作用的规律即性命之理,天(自然界)人尊守同一规律;三是强调人性即天道,人伦原则和自然规律的一致性;四是强调人生的理想和境界就是天人和谐。对于古代朴素的生态文化思想,我们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予以借鉴并充分发扬,它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尊重生命、仁民爱物的思想。如孟子强调“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就是说不仅要爱护自己的同胞,而且要爱护自然环境,珍惜自然环境。二是对生物资源顺时取用、化育并进的思想。如庄子提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告诫人们要与万物为友,与自然和谐一致。《礼记·中庸》主张“参天地之化育”,就是参与自然创造和养育万物的进化过程,而非以戡天役物的态度去征服自然,破坏自然。三是倡导放眼未来、为后人造福的思想。
三、借鉴中华传统文化构建企业文化的措施与途径
1. 充分发挥领导者的智慧和作用。
在企业文化构建中,领导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借鉴中华传统文化构建现代企业文化,领导者必须身体力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优秀的企业家与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互为因果,并行存在于一个企业。一个品格高尚的企业家,其人格力量就是这个企业的信誉、形象和文化资产;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本身就是这个企业充满活力的源泉。企业家素质代表企业素质,企业文化是优秀企业家品质、才华、慧眼、胆识等综合素质的扩展和放大;优秀的企业文化又以其成功后的自信,激励和鞭策企业家组织和带领全体员工在“追求完美、追求卓越”的道路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形成一种以人文精神为动力的激励机制,能使这个企业生机盎然,充满活力。
2. 培育具有优良取向的价值观念,塑造杰出的企业精神、价值观念等。
中华传统文化中强调的一些价值观,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确立企业的共有价值观念体系和企业精神,首先,应当对与本企业有密切联系的客观对象进行价值评价和排序,从中确定最具优良取向的价值观念。同时,博采本行业、本企业、本民族以及国内外其他企业的优秀精神,并根据当前及未来的发展需要,融会成最适合本企业发展的一套企业理念。其次,要采用具体生动的表达方式或文字或图标对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等理念系统要素加以表达,使之简明、易记。再次,对既定的企业宗旨、价值观、企业精神等理念系统要素,经常性地进行灌输、宣传和引导。最后,管理层要以身作则,持之以恒发贯彻执行,使企业宗旨、价值观、精神等理念系统要素化为一种潜意识行为。唯有长期不懈的努力培育,企业才能确定温度成熟的价值观念和企业精神,为优秀的企业文化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在企业内形成民主、公平和自由的风气。
民主自由之风已成社会主流。在企业内倡导民主,必将大大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发挥人才的作用,必将非常有利于员工归属感和企业凝骤力及战斗力的形成,民主和自由是“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人人都渴望得到尊重,人的尊严有时比生命更重要。因此,要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有必要高度重视员工的尊严,要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来满足员工的自尊的需要,而员工的自尊的需要如果能得到满足,那么就极为有利于形成强烈的员工归属感和企业凝聚力,, 进而形成企业无坚不摧的战斗力。
只有公平和公正地对待所有员工,才可能形成强大的凝骤力和战斗力,要做到公平、公正既要有公正、公正的思想和愿望,更要有科学的考核制度和民主合理的申诉制度作保证。
4. 培养团队精神。
培养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在内部形成一种凝聚力,能否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因此,让管理亲和于人,让管理者与员工融为一体,互相激发灵感,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因此,必须培养员工的团结协作精神,培养员工之间沟通气氛,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员工团结向上,使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产生亲合力。还要鼓励员工全身心投入工作,使员工愿意为实现企业目标尽自己最大努力。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9.
[2]张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的构建[J].法制与社会, 2006, (9) .
8.品中华语文 赏传统文化 篇八
2016年7月16日,第十三届“孔子杯”全球青少年作文大赛颁奖活动成功举办,来自云南、河北、河南、山东的十二所学校的150余名师生与会。
上午9:30,颁奖典礼在曲阜师范大学孔子会堂举行。颁奖领导有曲阜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教师、国学院办公室主任焦福民,曲阜市文物局副局长、三孔景区管委会副主任韩凤举,民建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中国校园文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现代语文》执行主编桑哲,曲阜市文物局市场营销中心主任董亚军。
曲阜师范大学国学院焦福民主任、曲阜市文物局韩凤举局长先后致辞。颁奖领导为获奖师生和学校颁发了证书、三孔联票样张、图书和奖牌。会上,山东省昌乐一中高一年级的任俊颖同学朗读了获奖作品《海上孤砥》,云南省金榜王杨教育辅助中心的张兴莲老师发表了获奖感言。
前来领奖的优秀组织奖单位如下:
云南省个旧市个旧中学 云南省金榜王杨教育辅助中心
河南省鹿邑第二高中 河北省沙河市第三中学
山东省昌乐一中 山东省泰安市英雄山中学
山东省宁阳复圣中学 山东省宁阳四中
山东省金乡一中 山东省邹城二中
上午11:00至下午4:00,来宾在工作人员和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曲阜孔庙、孔府、颜庙和孔林,欣赏了曲阜古香古色的人文景观,领略了孔子的伟大及其思想的博大精深。
漫步曲阜三孔,形态各异的古树、鳞次栉比的古建筑,历史久远;数量众多的碑刻、出神入化的石雕,内涵丰富。
当天的曲阜修学游,既然来曲阜必到的三孔景点,又有祭祀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的庙宇。作为学生,理解颜回的优秀品德、聪颖智慧和俭朴风格,结合所学知识,将会提高自己的认识和觉悟。
颁奖活动促进了大赛组委会、参赛师生之间的交流,鼓舞了参赛者的热情。从大语文的角度看,颁奖活动特别是其中的孔子修学游也是一项有广泛教育意义的语文综合性活动。
二
第十三届“孔子杯”全球青少年华文作文大赛由现代语文杂志社、曲阜师范大学国学院、中国孔庙保护协会、曲阜市文物局共同主办,主题是“语文课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大赛引导青少年学习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语文读写能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汲取有益养分,充实自己的内涵,将对个人成长、成才产生积极影响,并为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赛得到了海内外近两百所中学、教辅机构的支持,来稿一万两千份,其中海外稿件一千五百份。马来西亚霹雳州文艺研究会在马来西亚进行了大力宣传、推广,使孔子杯作文大赛的影响更加广泛。为配合本届大赛,河南省鹿邑县第二高中、山东省邹城二中、陕西省延川中学、甘肃省灵台一中、山东省宁阳复圣中学、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外国语学校、贵州省盘县坪地民族中学等学校印制了参赛专用稿纸,学生所写稿件异彩纷呈,佳作频出。山东省昌乐一中初中部、高中部投稿一千二百份,稿件数量虽多,却整理有序,可见参赛教师的积极和认真。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曲阜市文物局为大赛作了宣传、推广工作,曲阜市文物局提供免费游学曲阜三孔的名额,在参观游览上大力支持。
大赛主办方之一的曲阜师范大学国学院成立于2014年,是山东省首家国学院,下设学术部、教育培训部和教学部,联合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识之士,积极开展国学教育研究,大力培养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和当代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国学人才。
曲阜师范大学主办的《现代语文》杂志属于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刊,以“传播现代语文观念,服务语文教学与汉语言文学研究”为办刊宗旨。现代语文杂志社发起的“孔子杯”作文大赛举办了十三届,参赛人数达19万人,大赛组委会认真地评定奖项,及时地颁发证书,开展作文漂流活动,出版、赠送大赛专刊,获得了参赛者的广泛赞誉。
9.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方案 篇九
系列活动方案
各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和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与《光明日报》社联合在全国高校开展第三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活动目的
通过围绕主题举办系列活动,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引导广大师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充分发挥高校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不断提升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自觉和精神共鸣,进一步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三、活动内容
结合实际,围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这条主线,突出地域特色、学校特色和学科优势,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庆祝建党95周年主题和校园文化建设实践,通过以下形式广泛开展相关活动:
课堂讲授。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推进爱国主义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和爱国主义精神阐释,编辑出版通俗读物,形成可推广、有特色的教学科研成果。加强爱国主义精神宣讲,以座谈会、论坛讲座、主题班会、党团组织生活等形式,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把握当前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根本要求,增强对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理论自信和行动自觉。
社会实践。结合深入开展“我爱我的祖国”“永远跟党走”等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利用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民族传统节庆、国家公祭仪式等来增强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宣传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宣传祖国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培育和发展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感,让爱国主义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
校园文化建设。拓展课堂内外、网上网下、平台载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创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师生处处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染。充分利用校内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档案馆、展览馆、纪念馆、美术馆等育人载体,深入挖掘校内的故居旧址、历史遗迹、文化遗产、景观景点和校史、院史、学科史、人物史等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以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运用电影、电视、歌曲、戏剧、小说、诵读、动漫、微电影、公益广告等多种艺术形式,运用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表达师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引导广大学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四、有关要求
各单位要加强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整合丰富的校园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结合实际,制订活动方案和具体实施计划,选择符合本单位特点特色的活动方式,依托有效载体,创新活动手段,积极推动活动展开,形成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文化内涵、具有价值导向的品牌活动。在选送活动品牌时,请填写《“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成果征集表》,每项成果形成XX字左右文字材料和成果相关图片3—5张。文字材料要文风朴实、文字简洁,重点突出、内容翔实,条理清晰、特色鲜明,照片要有典型性、代表性。以上材料请于7月8日前,将电子版发至党委宣传部肖亮亮便笺,纸质版送至宣传部办公室。
党委宣传部
10.中华传统美德征文方案 篇十
一、活动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学生思想教育和素质教育,提高我校全体师生的文化素质和精神修养,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构建和谐校园,努力营造书香校园。
二、活动主题
读经典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三、活动时间
2013年9月16日——9月23日
四、活动对象
全体在校学生
五、活动内容
1.在各班主任的带领下,各班积极学习传统文化。
2.随时记录读书感受。
3.在全校征集优秀读传统文化的感受。
本次征文比赛将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活动。
六、活动要求
1.参赛作品字数不得少于400字,一、二年级学生没有写过作文可放宽到100字。
2.必须是原创作品,题目自拟。
3.作品内容需形式多样,可适当配以插图等。
七、活动意义
同学们在学习传统文化过程中启迪了智慧、交流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
11.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何如进校园 篇十一
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应该怎样进校园呢?
大家知道,学校教育主要是以课程为中心,通过教师运用教材和教法完成对学生的教育过程。这一过程的主要框架是课程教材体系。几百年现代教育已经为中小学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做了大致规划,实践表明,这样的课程规划适宜中小学生,符合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包括思想品德、语文、历史、外语、地理、数学、物理、化学和包括音乐美术在内艺术类课程,以及体育等。从我们大致描述的这些课程来看,完全可以将我们所倡导的许多内容融入现行课程教材体系中去,如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学生安全、国防、慈善和心理健康等。
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我们的课程老化、教材陈旧,亟待改进和更新;另一方面,课程和教材改革迟缓,却不断在现行课程和教材以外给学生和老师增加砝码。据报道,某部门编写的全国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试验教材》已经送审。有人预测,此类教材和读本将会在近年的出版领域大规模泛滥。此类劳民伤财、加重学生负担的事情,我们以前做了不少,比如将书法教育、心理教育单列出来等等,学校、老师和家长叫苦不迭。如今,我们应该按照教育规律办事,科学规划、统一安排,让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融合起来。
让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走进学校教育主要课程和教材,当下最紧迫要做的是:一要立即修订并尽快实施思想品德、语文、历史、地理和音乐、美术等较多涵盖中华优秀传统内容的科目;二要尽快补充和调整现有教师知识结构,通过培训、考核等尽快使现有教师短时间内适应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三是在各级各类考试中,尤其是中考和高考的考试中,要充分发挥考试指挥棒作用,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四是有关部门要尽快整合现有学校课程资源,改变零散的、个别的和效率低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状况,优化课程,提高效率。应当坚持以主要课程为主,地方和校本教材为辅的原则,真正做到主辅分开,形成合力,促进我国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中国基础教育一个很重要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那就是课程教材问题。这是直接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根本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低水平徘徊在领导批示、部门呼声,学校开课、教师背讲这样一个层面上。表面上看,我们似乎完成了领导任务,达到了领导要求;实际上,正是在这样违背教育规律且粗放型教育管理模式中,许多美好的理念被摧毁,不仅造成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还使师生对许多美好事物引发、产生抵触和反感。
我们应当立即行动起来,坚信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必须、也完全可能融入在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里,落实在现有的课程和教材中,体现在各级各类考试评价上。做到这一点,必须完善、调整和改进现行的课程教材体系,再不能做肥大人、毁孩子的事情了!
责任编辑 张惠清
12.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方案 篇十二
第一,“读经热”:海内外上下共热,读经典已成共识
自1995年赵朴初等九位老先生在全国政协会议提出《关于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议案以来,诵读经典就自发从民间开展起来,形成了持续至今的“读经现象”。
1999年4月3日,《人民日报》教科文部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上海召开“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座谈会,集当时各界顶级专家于一堂。近年来,很多中小企业在员工培训中引入《弟子规》《孝经》,开展感恩教育、孝道教育等;幼儿园流行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海内外成立了许多私塾,如德国汉堡致谦学堂,大陆的在谦学堂、得谦学堂等。让青少年接触、诵读一部分中华基本典籍篇目,已成为社会的共识。
第二,“读经乱”:形式多样,分歧巨大,成效难测
单就形式而言,大学有国学院和国学总裁班,其中以北大哲学系的乾元国学班设立最早,也最具影响力。私塾、学堂、书院在大中城市悄然开展,虽有个别已关闭,但大多数处于自行运营的状态。伏羲班教学实验呈星火燎原之势。源自台湾地区的慈济读书会在福建和广东地区悄然登陆。中华传统美德论坛频频举办,参与人数众多。“感动中国”“孝行天下”等电视栏目也在增多。
在读经的途径方式上,有复古派的,以恢复古代书院为目的;有学院派的,以进行知识的传播为主;有教化派的,集资赠阅劝善类图书,开展劝善类讲座;有江湖派的,径直将营销学、励志学、心理学与传统文化杂糅到一起,针对当下人的困惑,进行密集宣讲,出版影像制品,个别人被奉为“大师”。不同的形式、主张、途径,造成的效果不同,各人感受和评价也不一样。
第三,“读经难”: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融合是核心难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在教化,立足于立德树人,不以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为重点。如何使之课程化,既符合课堂教学的要求,又能符合中国文化的教化功能,如何具有生命体验,便成为当下必须解决的核心难题。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从欧美传过来的认知心理学,占据了中国思想文化和教育界的主流地位。所谓学习者不了解、不感兴趣的,就不要教给他,否则就是违反孩子的认知过程,违反教育教学规律。这个心理学原则如果不可动摇,势必造成教师和学生对经典的距离感,让青少年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一定是错误的了。
由于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对于经典本身缺乏整体和细致的了解,普遍存在畏难情绪。更重要的是课程目标定位不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作为一门单独课程,还是将其融入其他学科当中,它与语文、品德、历史、艺术、体育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并列还是隶属?物理反应还是化合反应,甚至如映射反应(照射源与受照射)?它有没有语文等其他学科取代不了的独特的教学内容、教学功能和评估方式?目前学界尚无定论。
13.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方案 篇十三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精神,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推进“四德”工程,切实提高我校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我校的德育教育水平,结合我校德育教育的实际情况,我校决定开展“传统美德进校园”系列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重点,对学生进行“仁、义、礼、智、信”教育,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培育文明新风,倡导文明礼仪,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
二、实施原则
知行统一的原则。坚持思想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鼓励和引导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身体力行,在体验中感悟,在实践中提升。
继承创新的原则。既要积极吸收和继承中华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又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探索创新,使之不断丰富和发展。
协调配合的原则。要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网络作用,形成整体合力,发挥积极影响,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中华传统美德进校园”系列活动扎实而有效地进行,我校成立了由曾建校长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
组 长:宁玉太
组 员:党光玉、彭运峰、李红、王青
四、实施途径
(一)全面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我校将把《经典诵读》纳入学校课程管理体系,在地方课程中开设《经典诵读》专题学习内容,主要以《弟子规》为诵读内容。在开设《经典诵读》地方德育课程的同时,通过“国旗下演讲”、文学社团等多种途径,组织开展反映传统
美德和优秀文化的古诗文、格言和名篇佳作的诵读活动;举行读书节朗诵比赛,评选诵读优秀学生。
(二)积极开展主题教育
我校按照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不断增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1.“传统美德”同家庭教育相结合
学校通过家长会、告家长书、教师家访活动等方式向家长宣传“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意义,动员学生家长收看有关家庭教育题材的影视节目,阅读相关书报,在家庭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自律能力和自护能力。同时,通过校讯通平台,增强了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与交流,形成合力,互教互学,共同提高。
2.“传统美德”与“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相结合
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华传统节日为切入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民俗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同时,我们也组织学生走进平阳县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走进民俗馆,开展“走近非遗”系列活动,让未成年人进一步亲身感受非遗的魅力,让传统文化渗入他们心中。
3.“传统美德”与“文明系列”主题教育相结合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规范,培育学生“讲文明、知荣辱、守法纪”的良好道德品质,打造文明校园、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我校开展“文明伴我行”主题班会课、“做阳光好少年”德育展示课、黑板报评比、“礼仪知识竞赛”、“学文明礼仪、做文明学生”征文活动、设立班级文明监督岗,同时通过文明礼仪先进班集体和校园“文明之星”、“进步之星”“小道德模范”“文明小公民”“美德少年”的评选,树立榜样作用,更好地践行传统美德教育。
4.“传统美德”与“责任教育”主题教育相结合
围绕“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这个主题,我校积极开展“责任教育”系列活动,培育校园“责任文化”。通过开展黑板报评比、“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主题班会、“责任教育”演讲比赛活动,评选“责任之星”活动、“我有一颗
责任心”征文比赛,开展“责任在我心”感恩励志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懂得“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负责”;引导学生珍惜现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增强学生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感。
5.“传统美德”与“廉洁文化”主题教育相结合
为了进一步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主题教育的进行,我校在全体教师中积极推行“反腐倡廉”系列活动,通过对历史人物、烈士先贤光荣事迹的学习,在师生心中产生“以廉为荣,以腐为耻”的共鸣心声,我校利用山门红色抗日根据地德育教育基地,通过清明祭扫、参观抗日根据地旧址及粟裕将军墓给学生宣传曾经在这片土地上艰奋斗过的革命先贤的朴素务实作风、努力拼搏的精神,使革命优良作风在我们这一代得以发扬。
6.“传统美德”与“会文”文化相结合
南雁中学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南雁荡山,这里有着具有千年文化底蕴的书香学府——南雁会文书院,坐拥这种先天地利优势,我校注重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与“会文”文化相结合。我校组织编写了校本教材《神韵南雁》,教材涉及会文书院的诞生与兴起、会文书院的文化内涵、学者名流等,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对这一千年学府的演变历史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能激发学生作为雁中学子的自豪感。同时,我校引导师生学习朱熹这位曾经在会文书院讲过学的儒学大家的思想以及他的学说对温州欧越文化带来的影响,领略古人重视文化教育和注重内在品格修养的传统精神,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不无裨益的。
(三)继续深化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本着“成人-成材-成功”的理念,以“为学生创幸福人生奠定基础”为德育宗旨,利用楼道走廊、校园橱窗、校园广播、校园网,阐释校训校标的含义,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校训、校风、学风,让师生感受校园精神文化的熏陶与激励;促使他们逐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校园环境设计与建设中,植入浓郁的传统文化元素,突出南雁的地域文化特色,建设楼道文化、走廊文化,从而营造愉悦向上的育人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五、工作要求
1.各班级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实施方案,确保教育活动顺利推进、有序开展。
2.活动开展情况将纳入先进班级评估考核体系,推动整个教育活动持续健康发展。
3.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等团体的优势,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逐步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为一体的传统美德教育机制,推动传统美德教育深入扎实开展。
4.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宣传报道活动的新进展、新成果和新亮点,增进社会各界对教育活动的理解和支持,积极营造有利于开展“中华传统美德进校园”活动的社会环境。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方案】推荐阅读:
中华传统文化数学10-18
中华八大传统文化11-08
中华传统文化课后体会06-18
中华传统文化教学随感09-13
中华传统文化入课堂09-28
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0-11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教案10-15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习08-01
中华传统文化个人心得感悟08-16
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