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三历史课堂教学反思

2024-10-17

1初三历史课堂教学反思(精选8篇)

1.1初三历史课堂教学反思 篇一

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上寨中学 侯泰民

抓住常规教学,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力求提高课堂效率,这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对教师的最高要求。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要翻阅教材、教参、教辅用书,力争做到把老师知道最多的知识,教材中所蕴含的所有要点,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联点都备出来,有条不紊地传授给学生。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认真组织课堂教学,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定要抓住课堂上的40分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同时在课堂和自习上,我也在尝试给学生一种没有压力的学习氛围,只规定背题的范围,不规定必须背下来,或是抽背、默写,人为给学生造成一种压力和紧张,如果学生经常在这种压力和紧张的状态下学习,不但不会提高学习效率,相反还会降低学习效率。而是想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其真正地参与学习,自觉自愿地去完成课堂任务。经过几个周的实践,我发现现在的历史课学生喜欢上了,课堂上也活了起来,以前复习时所有的题都是自己讲,一节课下来累的筋疲力尽,而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早就昏昏欲睡了,效率很低,而自从分组以来,学生小组讨论非常活跃,没有一个昏昏欲睡的学生,大部分的学生都参与了课堂学习。

上好课,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要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及时反馈,过关检查,在每一节上课前,老师就要对学生所学的旧知进行复习提问,这样既检查了学生以前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起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的承上启下作用。可谓是一举两得。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温故而知新”。

加强中考、新课程改革等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关注中考命题趋势,在平时的课堂渗透中招意识。九年级的教学工作是直接面对中考考试。做为九年级教师不能只顾眼下,闭门造车,不去学习来了解新信息。因此,我经常浏览时下最新的教学参考、杂志,多留意中考考试方面的信息,便于更好的把握中考命题的趋势,力争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中招意识,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技能和做题的方法。平时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做到功在平时,形成习惯。

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教学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平时的教学中,在传授知识时,也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比如概括、归纳、比较、判断等诸方面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养成勤于复习旧知,善于总结归纳,做题条理清晰,规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是做为毕业生必备的技能。教师平时训练的好,不致于在考试中顾此失彼。

九年级历史课堂教学反思

上寨中学 侯泰民

最近九年级年级的历史课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有些走私严重,一方面是学生接触的现实世界太过于复杂,一方面是课堂教学的学生主体性发挥作用不大,造成效能低的现象出现。

第一,要牢固确立三维目标的意识,为每一节课制订切合实际的课程目标,并准确地加以描述,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这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第二,要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精选教学内容,突出学科特色,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学科感悟。

第三,要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认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即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

第四,要在最近发展区上做文章、下功夫,要十分注重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以及学习责任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不断提升教学的层次和水平,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第五,要把生成和预设和谐统一起来,既要注重高水平的预设又要注重动态的生成,从而既提升知识教学的效率又提升能力培养的效果。

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上寨中学 侯泰民

复习课上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一起讨论,做练习册,并教给小组长一些方法,引导他们尽可能的发挥每一个小组成员的作用,让成员学会如何给别人分析、讲解问题。小组出现不会的问题,向教师提出,再由教师给小组讲解。自习课上也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先给同学们一定的时间背题,然后小组长同时抽三个组员,这样即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从而提高记忆的质量。同时在课堂和自习上,我也在尝试给学生一种没有压力的学习氛围,只规定背题的范围,不规定必须背下来,或是抽背、默写,人为给学生造成一种压力和紧张,如果学生经常在这种压力和紧张的状态下学习,不但不会提高学习效率,相反还会降低学习效率。而是想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其真正地参与学习,自觉自愿地去完成课堂任务。经过几个周的实践,我发现现在的历史课学生喜欢上了,课堂上也活了起来,以前复习时所有的题都是自己讲,一节课下来累的筋疲力尽,而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早就昏昏欲睡了,效率很低,而自从分组以来,学生小组讨论非常活跃,没有一个昏昏欲睡的学生,大部分的学生都参与了课堂学习。一次课堂上有一个组的同学提出了个一个问题:一战和二战对世界的影响的相同点是什么?其中有一个答案是“摧毁了法西斯主义,和平进步思想深入人心”,学生问为什么没选这个答案,当时我就愣住了,正在思考时,旁边一个学生说:因为一战时还没有出现法西斯主义。哦,同学们马上就明白了。从这个事例中使我对学生的能力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前老是不放心学生,其实我们的学生是很聪明的,我们应该相信我们的学生,给他们更多的机会。事实上,练习册上的题绝大部分同学们都能自己做出来。课堂上师生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同学们提问题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学生把我当成了他们的一员,和我讨论问题时也时不时我和说几句笑话,还有的干脆就面带微笑向我招手,要我过去给他们讲解。甚至相互“抢”着要我过去,我想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师生平等。当然,以上也许只是一些表面现象,而且这种学习方法与不给学生压力的理念不一定能提高学生的成绩,课堂上的时间不好掌握,学生学习的质量教师也摸不准,还有一部分学生混水摸鱼,学生间的讲解有时候不很透彻,但我想要改革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而且也要给学生一个成长的过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学生喜欢这种没有压力和紧张的课堂。以上只是我在历史复习课上的一点体会和反思,在历史新授课中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上寨中学 侯泰民

九年级的教学任务繁重,再加上其他工作,因此更显繁忙。此时老师应指导学生课后自主学习。这样老师会倍感轻松,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增浓,学习效果也会提高。我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主要原因是没有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与学生感情沟通较少。很少与学生去沟通,与学生缺少感情交流。而感情恰恰是做事的最大动力,一个学生,一个班级体如果对老师有兴趣,有感情,那么他们就会有一股自发的学习动力。因此,今后我一定会在学习、生活上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平常多找学生谈心。

二、没有很好地抓落实。虽然有时给学生安排了一些任务,但由于工作作风比较拖拉,因此有些作业与要求没有及时去落实。这样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首先学生不会及时去完成学习任务,而且也会养成一种拖拉的习惯。其次是有损老师的威信和尊严。这一系列的恶性循环确实值得反思并纠正。因此,我告诫自己今后做任何事都要雷厉风行,要在快中求好,快中求稳,快中求发展。因为快节奏是当今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

三、没有很好激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在中考中历史考试内容包括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6本书,教学内容较多,上期在完成本学期教学内容外还要完成下学期课本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过快,教学方法不够好,课堂效率有时不高。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不断探求良好的教学方法。

四、没有很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历史,这其中有些学生认为历史曾经学得差,对学习历史失去了信心。最多也就是希望听听历史故事,再加上历史知识点较多,难记。历史给他们的感觉是死记硬背、死板乏味,根本不想背,也不愿去理解分析;课后就更不用说去自主学习。这些既对中考没多大作用,也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没有多大作用。其实只要老师恰当地引导,合理地安排,学生会自觉学习。平常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老师也不能一味地埋怨学生,一是历史学科内容多且复杂,知识点零碎,不向学数学、物理那样能逻辑性很强。二是真正说来历史学习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不仅要识记而且要理解,如材料、问答题学生能背出答案但往往答不出。因此这就需要老师作引导和指导。不能随便给学生布置一下或放任自流,而是有计划性、有目标性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并指导合理的学习方法,然后定期做检查。长期进行这样工作,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定会养成,学习兴趣定会浓厚。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志。但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也是需要老师作引导和指导的。因此,教学中我会在这方面多做努力和探究。

反思九年级历史复习

上寨中学 侯泰民

提到复习,一般都有三轮:即一轮梳理基础知识,二轮专题复习,三轮模拟训练。在这三轮复习中,我将重点放在第一轮。基础知识是历史考试的“本”和“源”,加上这次考试的形式是开闭卷的形式,如果平时对基础知识没有系统的掌握,想在短暂的时间内答好试题,难度很大,而且一轮是二、三轮复习的基础,所以我对第一轮复习尤为重视。从以往考生情况来看,特别是开卷部分,基础知识薄弱的同学在做试卷时由于翻书所用时间太长,题目都做不完,哪还有时间去思考能力题和全面检查试卷。因此熟悉甚至能记忆基本史实,将会大大减少翻书时间,提高答题速度。但考试就在眼前,要求每位学生都能熟悉所有知识要点似乎不现实,所以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知识点的位置也可以加快答题速度,而且还可以提高答卷的质量,这就要求对课本非常熟悉。因此我建议学生多看每册课本之前的目录,在讲到某个知识点时可让学生比赛谁最先在书中查到,借此帮学生熟悉课本,引导学生把书前目录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并理解目录、使用目录。

经过一轮复习之后,大部分学生对历史的发展脉胳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基础知识有了基本的掌握。在这个基础上,我准备二轮专题复习。如果说一轮复习是纵向联系的话,那么二轮复习则是横向联系,联系古今中外一些类似的事件及方针政策,经济措施等。值得一提的是在二轮复习中不能只讲历史还要关注时政热点问题,最好能将两者结合起来,换句话说就是讲解热点专题。第二轮专题复习的同时我开始第三轮复习,其实就是让二、三两轮复习同时进行,专题复习和模拟考试可以穿插。这样就避免了前期专题复习的枯燥和后期模拟考试的疲劳,而且也迎合了相当一部分学生跃跃欲试想练兵的心理。我通常是每讲完两三个专题后进行一次模拟,模拟试题中的每一道题目都精心挑选。当堂考试,及时批改,然后用一节课进行评讲,这样的方法比起题海战术来,效率要高好几倍。

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上寨中学 侯泰民

历史这一学科的知识有着具体性,它包括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条件、过程、地位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即每一社会、每一个国家的发展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这就要求学生锻炼思想,独立钻研,通过动脑、动手、动口,独立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阅读教科书是获取历史知识、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智能的重要前提。因此,教会学生阅读教科书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综合性和史论性的特点,学生在初读时容易遇到许多障碍,也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基础差、阅读不得法,抓不住重点,所以,在起始阶段,我重点训练学生的阅读方法,通过提问引路、审题启示、疑难突破、重点探索、提纲导读等多种方法,把学生引到自觉阅读的轨道上来。例如,在讲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时,要求学生列图表分析英、美、法革命进程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代替一种旧的社会制度必须经历激烈、曲折、反复的斗争这一历史规律。

指导学生整理、编写提纲,可以达到使学生既掌握基础知识,又提高学科能力的目的。这是因为:

首先,学生在整理和自编提纲时,必须先仔细阅读教材,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只有真正理解各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它们所处的地位,才能把知识点有效排列起来,这就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一旦整理出准确的知识结构,知识点也就牢牢固定在知识结构的枝干上,从而使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构成基础知识的立体之树。

其次,学生在编写提纲时,必须对教材进行分析、归纳、概括,通过思考使教材内容变得条理化、要点化,这无疑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第三,学生在掌握了编写方法后,可以依照这种方法去整理编写同一类历史现象的知识结构,这有利于学生归纳同类历史现象的共同点,同时由于具体现象又具有特殊性,这又迫使学生注意区分同类现象的不同点,对培养学生比较历史现象能力有积极意义。

第四,学生在复习、整理编写历史结构时,能帮助自己迅速查出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从而进行针对薄弱环节的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2.1初三历史课堂教学反思 篇二

我将做课堂笔记贯穿于整个初三历史教学过程的始终, 指导学生做好三轮历史课堂笔记, 分别为:课时课堂笔记、单元课堂笔记和专题课堂笔记。

第一轮:课时课堂笔记。

本轮笔记分二步:第一步是在每课的课题上作一纲要式笔记。

做纲要式笔记首先要确定标题, 我根据《中考指要》将每一课的教学内容集中归纳为一个或两个考点, 直接采用考点作标题。如九年级上册的第一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 我首先将标题确定为文艺复兴运动。其次我再依据《中考指要》中的考点聚焦的知识要素、测试水平以及重点解析等对每一个考点进行详细的分解, 将每一个考点分解成若干个知识要点, 要求学生把他们记下来, 形成纲要式笔记。如九年级上册的第四课《为民族独立而战》, 我围绕着美国独立战争这一考点组建了一个纲要:1.战争的根本原因。2.战争的经过: (1) 开始的时间和标志; (2) 《独立宣言》; (3) 转折性战役; (4) 约克镇投降; (5) 结束的时间和标志。3.战争的影响。4.战争的性质。5.如何评价华盛顿。

第二步是在每一课的教学内容部分指导学生做标划和批注式笔记。

我根据纲要式笔记中的知识要点指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中的字、词、句子进行勾划, 并要在教材的空白处简记题目、要求、补充内容等。以学习九年级上册的第五课《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为例, 针对法国大革命中的重要文件《人权宣言》这个知识点, 我先指导学生用各种符号标划出《人权宣言》颁布的时间、机构、名称、主要内容;接着又让他们在旁边批注出《人权宣言》的核心思想 (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最后让学生写出对《人权宣言》的评价 (进步性:它体现了对封建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的反对, 体现了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 具有进步性。局限性:它明确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本质) 。指导学生做好标划和批注式笔记, 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每一个考点所涉及到的小知识点, 掌握好每一个小知识点, 并打下扎实的历史基本功。而且, 这种笔记可以随听随记, 简捷方便, 对今后的复习、考试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第二轮:单元课堂笔记。

第一轮的复习中, 我根据《中考指要》将所有的教学内容划分为十七个单元, 每一个单元记一个纲要式的知识网络体系。对于第二轮的的课堂笔记, 我要求学生必须将笔记记在每册书的目录部分, 以方便复习和考试时查阅。以七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为例, 这个单元主要讲述了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交往以及科技、文化成就, 涉及到14个考点。我将标题定为《隋唐时期》, 将隋、唐的考点分开整合, 并在每一考点后注明页码。具体如下:1.隋朝:1隋的统一 (P2) 2隋朝大运河 (P4) 3赵州桥 (P41) 2.唐朝:1政治上:贞观之治 (P8) 、科举制 (P20) 、唐的疆域 (P17) 2民族交往与对外交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P27) 、鉴真东渡 (P32) 、玄奘西行 (P34) 3科技文化成就:雕版印刷术 (P40) 、火药 (P41) 、李白和杜甫 (P45) 、莫高窟 (P47) 。在第二轮课堂笔记中, 我引导学生以单元为单位, 建立了一个个“块状”形的知识网络体系, 形成知识链, 构成知识网, 有助于学生在考试中能快速定位, 并能根据笔记上标注的页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考点, 从而为准确答题奠定了基础。

第三轮:专题课堂笔记。

第三轮复习是专题复习。因为专题复习能围绕着一定的线索将分散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点组合成一个个知识群, 连缀成一条条知识链, 进而编织成一张疏而不漏的知识网。所以在第三轮复习中, 我一边指导学生进行专题总结, 一边指导学生将专题笔记记在同册书的封面或封底的空白处。如我在复习中国古代史边疆地区领土问题这个专题时, 对西藏问题涉及到的考点做了如下笔记:1.唐朝文成公主入藏, 密切了汉藏联系;2.元朝设宣政院管理, 西藏正式成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3.清朝确立班禅制度, 1727年设置了驻藏大臣;4.新中国成立后, 1950年和平解放西藏。通过此专题笔记, 学生在复习中不仅能从总体上把握西藏问题, 而且在考试中还能集中查阅, 节省了学生的翻书时间, 提高了答题效率。

总之, 通过指导学生做好这三轮课堂笔记, 有助于学生逐层深入理解所学知识, 渐次构建起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归纳、理解、总结等各项能力。

参考文献

3.初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教学建议 篇三

[关键词]知识体系 基础知识 学生参与 历史复习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每年四月份,初三历史教学都会面临同样的话题——一轮复习。如何更有效地提高一轮复习的效率,在一轮复习课中应该注意些什么,是初中历史教师共同面对的问题。下面笔者就以《近代化的探索(一)》教学为例,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从宏观到微观,构建知识体系

一轮复习不同于新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零乱的知识系统化,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是要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可从单元整体入手,再细化到每一课。比如在复习《近代化的探索(一)》这个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可先从对近代化的理解入手,开篇引入近代化的概念:所谓近代化,就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它的内容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以及思想上的自由、民主化。然后教师再通过数轴的形式指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段,告知学生这分别是从技术、制度和文化等方面向西方学习,以此加深学生对整个单元体系的认识。

在具体学习《洋务运动》这一课时,对照“教学目标达成”的要求,比如在复习洋务派提出的口号及创办的企业时,教师可通过表格的形式,把前后期一分为二罗列洋务运动时的相关举措,并把在自强和求富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和民用工业的企业一一对应,以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课标内容的理解。

二、落实基础知识,适当提升学生能力

一轮复习最关键的就是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掌握,其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复习。复习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用表格或填空的方式完成相关学案,做到当堂巩固,最大限度地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印象。

当然在此基础上,适当的提高还是需要的。比如在落实洋务运动有关知识点之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展开讨论,以落实课标要求。再如在讲到戊戌变法时,教师可把它和明治维新加以对比,中外史结合,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内化。

三、以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判断一堂好课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看学生的参与度如何。很多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更看重的是本学科的平均分,并以此作为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成果的标准。但笔者认为无论是基于哪一点考虑,能够通过多种形式,全面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提高学习成绩处于中下等的学生参与度,这无疑对平均分或是课堂效率的提升都是很有帮助的。

比如在上复习课时,教师可对学生进行编组,明确组员间的分工,有专门举手的,有专门记录的。组间的表现教师也可进行评比,鼓励成员通过展示多为本组争得荣誉。这样,在小组合作、目标一致的情况下,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自然会得到提高。

四、当堂巩固,及时内化

学生知识的内化离不开巩固的过程。笔者认为,复习时的当堂巩固尤为重要。巩固的形式是多样的,有及时的校正,有对知识点的背诵,有对图片、材料内容的识别,也有对相关试题的巩固训练。但无论是哪种方式,所选的内容是极为关键的,历年的中考试题是最佳选择,运用课堂反馈校正卡也是很好的手段。教师坚持组织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巩固复习,将会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五、控制复习量,进度适当

一轮复习不同于新授,师生没有时间做到逐字逐句地推敲,但也不能为了赶进度“大跃进”式地赶超。一堂课以两节课文的复习内容为佳。比如在复习本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时,最适宜的安排是把《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内容复习完。复习量适中,便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掌握,教师也可做到点点清,不留知识盲点,避免“夹生饭”现象的产生。

六、新旧课标对比,把握中考命题方向

一轮复习时,教师不能只停留在对教法和学法的钻研上,更重要的是要研究课标,不仅要研究实验版课标,更要研究2011版课标,把两者结合起来加以对比,就不难发现其中的精髓所在。

比如实验版课标对百日维新的描述是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而2011版课标则描述为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显然这相对于实验版课标而言,新课标降低了对百日维新内容掌握的要求,而更加突出对有关史实的了解,如百日维新失败的史实等等。由此可见,在新旧课标的对比中教师不难发现两者的不同之处,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口,可以更好地了解时代的脉搏,把握中考命题的方向。

4.初三历史与社会教学反思 篇四

浙江省泰顺县第三中学 杨耀文

电话:0577-67686271 本学期我担任了初三(4)(5)两个班的《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的教学工作。一学期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都有提高。但总体回顾,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最主要的一点是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老师每天只是疲于应付教案、作业,只是按部就班地解决了每堂课的任务,未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将学习任务延续到课后。这一点很值得反思。

初三的教学任务繁重,此时应指导学生课后自主学习。这样老师会倍感轻松,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增浓,学习效果也会提高。过去我之所以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主要原因是没有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虽然有时给学生安排了一些任务但由于没有及时去落实。这样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首先学生不会及时去完成学习任务,而且也会养成一种拖拉的习惯。这一系列的恶性循环确实值得反思并纠正。因此,我告诫自己今后做任何事都要雷厉风行,要在快中求好,快中求稳,快中求发展。因为快节奏是当今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

2.在中考中历史考试内容包括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教学内容较多,上学期在完成本学期教学内容外还要完成下学期课本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过快,教学方法不够好,课堂效率有时不高。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不断探求良好的教学方法。

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太喜欢历史,这其中有些学生认为历史曾经学得差,对学习历史失去了信心。最多也就是希望听听历史故事,再加上历史知识点较多,难记。历史给他们的感觉是死记硬背、死板乏味,根本不想记,也不愿去理解分析;课后就更不用说去自主学习。其实只要老师恰当地引导,合理地安排,学生会自觉学习。平常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老师也不能一味地埋怨学生,一是历史学科内容多且复杂,知识点零碎,不向学数学、物理那样能逻辑性很强。二是真正说来历史学习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不仅要识记而且要理解,如材料、问答题学生能背出答案但往往答不出。因此这就需要老师作引导和指导。不能随便给学生布置一下或放任自流,而是有计划性、有目标性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并指导合理的学习方法,然后定期做检查。长期进行这样工作,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定会养成,学习兴趣定会浓厚。

5.1初三历史课堂教学反思 篇五

今天下午我上了一节历史公开课,内容是人教版9年级下册1《“冷战”中的对峙》。我上课的目的是打造一节高效历史课堂。新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与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三个“关注”:即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所以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我注意结合9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力争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实现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1.注意教师角色的转变。本课主要采用问题解决模式教学,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教师既是师者,又是学生;既是长者,又是朋友;既是主持人,又是参与者。在这里,教师的角色不是单一的,而是变化着的。

2.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发展能力,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如,谈到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对象是整个欧洲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马歇尔计划和冷战的目的——遏制苏联是否矛盾呢?”由学生进行自由讨论,教师注意鼓励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结果,正如预料的一样,讨论后出现了三种情况:1、所有学生都认为是不矛盾的;2、所有学生都认为是矛盾的;3、两种意见兼而有之。我在总结时特别注意充分肯定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成果,只要言之成理,都予以肯定和鼓励。

3.本节教材主要涉及二战后“冷战”局面的形成,对九年级学生来说,内容偏深偏难,且枯燥乏味。如何化难为易、引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是本课教学的一大难点。在学分析马歇尔计划时,我首先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困境导入,接着指导学生诠释有关马歇尔计划的一幅宣传画,出示关于马歇尔计划实施情况的文字材料,借此讨论美国抛出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和谁是马歇尔计划的最大受益者,然后延伸探究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要拒绝马歇尔计划,最后再对马歇尔计划作出评价。这样,一步一步地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完成这一知识点的学习。

6.历史课教学反思1(精选) 篇六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在教室巡视,一方面督促学生按照目标自学,确保完成好自学任务,并可以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也可以督促懒惰的学生;另一方面通过巡视、个别询问,最大限度地发现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为“后教”做好准备。

学生在自学时,师生共同探讨适合的阅读方法并坚持训练。通过训练,首先,阅读速度就可以达到400——600字 / 分钟。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量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其次,阅读时一定要注章找准关键词、关键句,并进行圈点勾画,加强有意识的记忆。第三,阅读时,要注意思考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学着理清它们之间逻辑关系,加强理解记忆。

教师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不能掌握的地方,如理论性较强的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掌握的,可以不教。在能力训练方面,要精选习题,不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要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这样,教师讲的时间就少了,一般不超过 20 分钟。

最后,学生当堂完成作业,把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要求学生在做题时完全独立地、快节奏地按时完成。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用,我感觉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部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即使有老师督促,仍然不愿学习,把学习当做是一件苦差事,能躲就躲,能少做就少做,需要老师反复提醒,无形中分散了老师课堂的注意力,减少了教学的有效时间。改变这样的状态,还需要老师加强自身的修养,不断寻找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反思二是,在教学前,一定要作好与学生的沟通工作,使学生们充分明白教师的教学意图,这样互相理解的前提下,才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过程由过去老师满堂灌,变为如今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循序渐进地自学的过程,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1.从历史教学的三大任务的完成情况看 第一、在知识传授方面,总体看较好,但也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具体来说,一是在贯彻整体知 识结构的教学方面,教师应注意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脉络,尤其还要重视对内容的深广度作出 恰如其分的规定,便于有的放矢地教学;二是要重视学生知识结构的转化,即将教材的基本知识结构转化为学 生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学习能力。第二、在学生的智能培养方面,虽已有所侧重,但与素质教育的智能培养目标尚有很大的距离。这也是向 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要想使智能培养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应从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入 手,具体说:一是教师应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并进行思辩性的讨论;二是教 师讲授的侧重点应从历史过程为中心转向历史发展的逻辑联系为中心;三是历史教学要联系实际,要谈古论今,发挥历史的明理、鉴今、育人的作用。第三、在思想教育方面,总体看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是个普遍现象,当然学科的思想教育的阵地作用也 就远未得到充分地发挥。思想教育的内容笼统地讲,在中国史教学中要着重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自尊心及 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在世界史教学中主要是审美观、世界观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相比之下,中国史的思想 教育要好于世界史部分。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与应试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历史教师应引以为戒,在今后的教 学活动中予以重视和进一步地落实。2.从教

学方法看还比较单

一、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突出 很多教师,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教师在教法的使用上仍是传统的单一型,即以讲解法与讲述法结合为主,学 生的调动很不够,突出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提倡的教学指导思想是启发式教学。据统计,目前教法已有 14类72种之多。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尤其要重视学生的主 体地位的体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地去学,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并且要教 会学生分析历史人物、事件的立场、观点,引导学生去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驾驭知识。3.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底来看,还有待于进一步强化 关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这里从三点来谈一下个人想法: 第一,关于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问题。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首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完善的知识结构,这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这个知识结构应当包括三方面:一是要有

贯通古今的通史知识结构;二是要有熟悉中外的全球史知识结构; 三是要具有超出史学范围的多学科的知识结构。第二、关于历史教师的语言问题。历史教学以其学科的特点,对教师的语言也有相应的要求:一是既要生动、具体,又要准确、无误;二是 既要通俗易懂,又要有时代性;三是既要有文采,又不失质朴风格;四是既要逻辑严谨,又要有节奏感。但要 达到上述要求,教师必须重视教学语言的培养和训练。第三、关于历史教师的板书、板画问题。板书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设计板书的过程,既是一种教学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又是教师对教 材分析、把握、浓缩和转化的过程。关于板书的要求、形式等,这里不作阐述。只想说明的是关于板书的书写 时间问题,这是个易被忽略的问题。恰当的书写时间是在教师说完某一知识后,再掉转头去板书,而非边说边 写。板画。笔者只想谈谈自绘地图,这是历史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可惜在教学实际中,其落实情况是不尽人意 的。故笔者建议历史教研指导部门,应加强对教师自绘地图的基本功的监督和指导。此外,在目前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笔者认为还存在着教学信息反馈不及时、教学评估不尽科学等问题,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为贯彻“用一流师资,打造人文校园”的办学思想,展示我校各学科优秀教师的教学风采,带动全校教师探索课堂教学的艺术,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切磋教艺、观摩与学习的机会,12月13—14日,我校举办了首次课堂教学大赛。作为参赛教师,亦是听课教师的我,欣喜地看到: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中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多可喜的变化,广大教师能力求运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无论是在转化师生角色,变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上,还是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上都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索。但听课过程中我也感觉在我们历史课课堂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新的问题值得研究、探讨与反思:

一、新课程教学观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学是师生共同对课程内容开发、生成、转化、建构与融通整合、交往互动的过程。本节课我讲高一《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五章第二节《五四爱国运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形式,多种图片和影视资料的选择运用,使历史课堂直观、丰富,课堂密度和容量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虽因多媒体设备未安装flash程序,临时调整由学生阅读教材,教师板书经过的两个阶段及各阶段的时间、中心、主力、斗争方式、结果,但我感觉这也考验了教师的临场应变能力。

二、从新课程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的落实来看:教学目标落实到位。

1、知识与技能上,本节新课开始之初,提问学生回忆回答作为运动类,一般应掌握的“三要素”——背景、经过、意义,这样可以引起学生注意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脉络。本节课知识点落实到位,课件演示与师生活动,使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得到有机结合,提升了学生综合、概括、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但也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即要重视将教材的基本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上,(1)播放背景音乐《光荣啊,中国共青团》,从学生熟悉的影片《我的1919》的热播,使得五四爱国运动、五四精神再次撞击全球华人的心,引起强烈的共鸣,导入新课,语言流畅,亲切自然。(2)利用flash课件演示运动经过,引导学生梳理,结合教材史料分析,加深理解,形象生动,印象深刻。(3)从运动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过渡到本节重点——背景,过渡自然。运用“图说历史”——请学生看与五四背景有关的图片、资料,将获得的有效信息加以归纳、总结,并联系以前学习过的内容和课文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找出关键词,强化理解记忆,分析清楚、条理,便于学生理解掌握。(4)从性质、功绩、作用、范畴、地位五方面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请同学们回顾近代中国人民抗争的历史,相互讨论,联系、比较、分析、归纳,教师概括总结。推理严密、水到渠成。(5)拓展延伸:比较新旧民主主义的异同,运用列表方式,简洁、明了,便于理解记忆,并且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6)课堂小结:紧扣重点,梳理本节知识结构并小结。整体设计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板书设计合理,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课堂气氛宽松和谐,显示出了教师的专业素养,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总之,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学习。需要改进的地方是,教师应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质疑、探究、思考问题,并进行思辩性的讨论;教师讲授的侧重点应从历史过程为中心转向历史发展的逻辑联系为中心;历史教学要进一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发挥历史的明理、鉴今、育人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上,(1)通过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使学生认识:弱国无外交。

(2)从分析青年学生在运动中的先锋作用,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的青年有着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无论是在革命的危急时刻还是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他们都起了先锋和桥梁的作用。进而激发学生应该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报效祖国。(3)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什么是五四精神?作为今天跨世纪的一代年轻人,我们能从五四青年身上得到怎样的启示?如何来继承、弘扬五四精神?学生从继承传统与创新方面作答很好。进而结合我校办学宗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的创新型人才深化了主题。最后引出弘扬五四精神,奏响青春乐章,在《中国共青团代团歌—光荣啊,共青团》的歌声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课堂教学设计从学生认知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flash文件、历史图片再现历史情境,问题设计符合高一学生心理认知特点,环环相扣,引导、指导合理、及时,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并能结合实际,谈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在体验和感悟中学到了历史知识。今后应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方面进一步下功夫,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四、本节课自己认为最满意的是教学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结构明晰,在学习方法上对学生的指导如“运动三要素”、找关键词、列表比较、材料解析等,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学习。

五、本节课自己认为最不满意的是语速较快,由于先前安装flash程序,适当耽误了一些时间,所以后来语速加快,有赶课之嫌。其次,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突出,今后还需进一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地去学,更好地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驾驭知识。

7.由历史观反思历史教学 篇七

关键词:历史观,教学反思,教学改革

一、历史中的反思

1. 春秋时期, 在诸侯争霸战争中, 吴王夫差大败越王勾践, 并将越王勾践俘虏, 以污辱他为乐趣。 越王勾践在失败后并未放弃, 而是在做俘虏的过程中反复反思自身失败的原因, 在找到可行之法后逃回了越国。 即使是在回国后, 他仍然每天睡在柴草上, 并在每天早上起床后品尝苦胆, 反省自己曾经犯的错。 最终, 越王勾践在反思中将过去的失误补上, 强国的政策在越国实行, 趁吴王不备一举灭了吴国成为一代霸主。 由此可以看出反思的重要性。 正是由于反思, 越王才能靠哀兵弱将战胜强大的吴国, 可见反思制胜。

2.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历经磨难, 每当决策出现偏差时, 总能及时地反思自我。 在北伐战争失败后及时地更换领导人, 并召开会议重新寻找革命的时机; 在南昌起义遭受挫折后, 毛泽东同志及时反思起义失败的原因, 才有了秋收起义的成功和走农村包围城市策略的出台, 更是为革命引领了方向;在革命遭受重大挫折被迫开始长征时, 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反思反围剿中失误的原因, 及时将领导权交给了毛泽东同志, 为革命保留了火种, 为日后革命胜利打下了基础。 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有着反思自身这样的优良品质, 才能够凭借星星之火燃遍神州大地。

二、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在经济, 文化与教育瞬息万变的今天, 作为一名在教改洪流中击楫而上的高校教师, 在教学中积极反思是自身进步的阶梯和重要途径。 通过教学反思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提高专业素质及综合水平。 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逐步培养和发展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 从而为进一步深化实践性知识, 直至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提供了有效途径。 换言之, 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立足于教学实践, 深入地钻研、体会教学理论, 从而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相反, 例如有的教师已从教数年, 但课堂教学效果一直没有达到最佳, 为什么呢? 这与不够重视课后反思, 没有找到合适的教学策略有直接关系。 作为教师, 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固然重要, 但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更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缺乏对日常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进行反思和不断积累的意识, 教师就很难掌握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只有通过反思, 教师才会不断剖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 细致地、冷静地加以推理总结, 具体地对于某一个问题的对策、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质疑, 甚至某个辩论回合展开思考。 在反思中, 已有的经验得以积累, 成为下一步教学的能力, 日积月累, 这种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将日益形成。 只有通过教学反思, 教师的有效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才会对后续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进行教学反思能够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 并为其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 教学反思鼓励教师通过多种策略和方法审视、 分析自身的教育观念及教学活动, 充分尊重教师主体地位, 发挥教师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可以通过写教学日记描述、解释自己的教学活动, 通过观摩及分析教学事件, 主动征求同事及学生意见和建议等多种方式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这实际上为提高教师的专业自主权,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三、结语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 也是回顾教学、分析成败、查找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的过程, 也是教师自身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 做反思型的教师可以增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 不断反思会不断发现困惑, “教然后而知困”, 拜师求教, 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善于反思的教师注定是一位不断向大师靠拢的教师。

参考文献

[1]王映学.赵兴奎.教学反思:概念、意义及其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 (03) .

[2]黄伟.反思“教学反思”[J].中小学管理, 2005 (04) .

[3]陈静.英语学习者心理需求及其实现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7) .

8.1初三历史课堂教学反思 篇八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是从古至今都在强调学习历史的必要性,一个民族的繁荣发展必然不能忘记历史,历史见证过去所犯下的错误,因此不断在历史中进行思考才能不断进步。21世纪,学生是建设中国的新生力量,对于历史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像抗日战争,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却永远不能遗忘,其中所含的种种过程,对于现在的学生是遥远的,无法感同身受的,通过历史学习可以使学生清楚了解这一过程。在初中历史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初中生特别是初三学生要具备对重要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事迹的概述能力,能够对历史观点进行分析等,因此,在初三历史教学中,教师在扩充学生历史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就需要初三历史课堂必须实现开放性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目标开放性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都是按照固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内容设计,以知识传输为核心,忽略学生对自身发展的要求。因此,在初三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学目标要以多元化的原则进行设计,使学生在開放性的目标下进行更好的学习。

二、教学模式开放性

传统的初三历史课堂教学以老师讲课为主、学生听课为辅,再加上课后作业予以巩固,导致整个过程学生都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为了使初三历史课堂教学更具开放性,将小学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到教学中,通过小组学习模式,把五六个人分为一个小组,培养合作能力,有利于对日后进入工作岗位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开放性

历史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就以书中固定的知识为主进行讲解,要知道历史文化是源远流长,就我国而言有五千年的历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立足于历史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做到不拘泥于教材,要协调好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在与学生实际情况相联系下对现有历史教材做出适当的增减。

初三历史课堂开放性教学,在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的同时,也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参考文献:

蒋筱薇.中学历史开放性教学探索与实践[D].河南大学,2013.

上一篇:路政党代会工作报告下一篇:关于感恩节的作文:感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