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服务态度的成语

2024-08-09

形容服务态度的成语(共12篇)

1.形容服务态度的成语 篇一

争先恐后 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自告奋勇 告:称说,表示。主动要求担任某项艰巨的任务。

想方设法 想种种办法。

心甘情愿 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做出某种牺牲。

添砖加瓦 比喻做一些工作,尽一点力量。

事必躬亲 躬亲:亲自。不论什么事一定要亲自去做,亲自过问。形容办事认真,毫不懈怠。

事无巨细 巨:大。事情无论大小,同等对待。亦作“事无大小”,“事无小大”。

任劳任怨 任:担当,经受。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匹夫有责 国家大事每个人都有责任。

满腔热枕 心里充满热烈真挚的感情。

尽心尽力 指费尽心力

竭尽全力 用尽全部力量。

甘心情愿 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作出某种牺牲。

甘之如饴 甘:甜;饴:麦芽糖浆。感到象糖那样甜。指为了从事某种工作,甘愿承受艰难、痛苦。

分秒必争 一分一秒也一定要争取。形容抓紧时间。

东奔西跑 指到处奔波

当仁不让 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东奔西走 到处奔波。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

不厌其烦 厌:嫌;烦:麻烦。不嫌烦琐与麻烦

奔走呼号 奔走:奔跑。呼号:叫喊。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处于困境而求援。

2.形容服务态度的成语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问卷的内容包括引言、填写说明、一般资料调查内容及患者建议5个方面。一般资料包括患者就诊科室、接诊医生的姓名、就诊日期,以及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调查内容是问卷的主体,包括3个部分:患者对医生服务态度评分、患者对医生技术水平的评分、患者对医患关系印象的评分,每个部分均采用百分制。采用设计好的调查问卷对2010年4月~2010年6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年龄18~65岁、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门诊病人(性别不限,排除已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诊断不明的疑难危重病例、临终及精神性疾病等疾病患者)发放调查问卷,采用现场填表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完成问卷调查后,结合本院记录在案资料中历年被投诉医生情况、病人平常反馈上来的情况以及调查期间有无被投诉现象等综合因素,分别确定最易被投诉和口碑最好的两组不同服务态度医生,每组各5名,将调查期间上述两组医生所诊治病人的调查问卷分别设为A组(最易被投诉组)与B组(口碑最好组),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A组(最易被投诉组)共计问卷266份,A组患者中男120例,女146例;年龄18~65岁,平均(48.6±14.5)岁,文化程度:中学(含初中与高中)105例, 大学(含大专与大学本科)110例,研究生51例。B组(口碑最好组)共计问卷322份,B组患者中男167例,女155例;年龄18~65岁,平均(50.2±16.5)岁,文化程度:中学(含初中与高中)112例,大学(含大专与大学本科)143例,研究生6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医生服务态度”、“医生技术水平”及“医患关系印象”3个方面的评分结果见表1。

两组比较,※※P<0.01(u=23.6887,P=0.0000),★★P<0.01(u=23.1258,P=0.0000);▲P>0.05(u=1.6973,P=0.0896)。从表1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对医生医疗技术水平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他们认为在三级甲等的省城大医院看病,医生们都是本科及本科以上的学历,经过严格训练,且出诊的医生多数是高年资及实习生带教者,经验丰富,技术往往都是过硬的,无需多虑。而患者注意较多是医生的服务态度,认为态度好,工作就认真,看病也仔细,解释病情就到位,误诊和漏诊的机率就小,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就增加,不易出现医疗纠纷,医患关系就会更加和谐。所以,在问卷调查过程中,A组(最易被投诉组)和B组(口碑最好组)患者都较注重评价医生的医疗服务态度,在对医生服务态度及医患关系印象评分两个方面,A组低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3 讨论

3.1 改善服务态度,是医院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服务态度是行业职业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指为集体或为别人工作时的看法及其在其言行中的表现。服务态度是与人的立场、认识、需要相关的,且是在实践中逐步养成的[2]。医院是为人们提供预防与诊疗疾病的主要医疗服务机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观念有了新的认识,认为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疾病,而且在心理上、精神上及社会适应上应处于完好状态,因而对医院与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生服务态度与医院的医德医风建设,医生个人的文化素养、敬业精神与主人翁意识等因素有关,其具体表现在医生在接诊患者时说话的语气、解释病情的方式以及是否开大处方等诸多方面。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患者与医生接触频繁,交流直接,对医生的服务态度、医疗技术、医患关系等是否令其满意感受深刻。医生精湛的医疗技术使病人就诊后的直接受益,但优质的服务态度同样可以使病人受益,服务态度不好直接影响病人的心理[3],从而打破和谐医患关系,导致医事纠纷。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有效防止医事纠纷的重要手段,病人到医院就诊,首诊医生服务态度好,病人就会心情愉快,主动配合医生治疗,反之,则会引起矛盾[4],发生医事纠纷。

3.2 医生严格自律,是医患关系和谐与医疗服务态度好坏的保证

医患关系印象的好坏以及病人的投诉与否从某个角度反映了医患关系是否和谐。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对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医生服务态度及医患关系印象评分差异却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果提示,医生服务态度的好与坏主要决定着医患关系的和谐与否。因此,作为一名医生,不单要在医疗技术上精益求精,还应具有良好的医疗服务态度,医生应该尊重患者,并与之有效沟通,将病情做出详细的解释,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诚信服务,从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3.3 医院的正面教育和引导,是确保良好医疗服务态度的关键

作为医院的管理部门,应该大力正确引导医生的医疗服务态度,以促进医院与病人之间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医院在坚持“仁爱、敬业、精进、务实”的服务理念,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促进社会和谐”服务宗旨的基础上,应花大力气、下大功夫正确引导医生,使他们如同重视医疗技术一样重视医疗服务态度。一个医院医疗服务态度的优与劣、服务效果的好与坏、服务效率的高与低等都会影响医院的信誉和地位。

现代社会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与需求发生了相应变化,病人就诊不仅仅是治疗身体疾病 ,而且应该包括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导致病人对医生的服务有着不同的依赖性,因此,要求医生拥有优质的服务态度,即积极开展以病人为中心,处处体现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方便病人、服务病人的人文精神,把“一切为病人”和“为了病人的一切”的服务态度落实到医疗的每一个环节。医院也应在院内各个医疗服务环节大力开展“四心服务”,即解释耐心、检查细心、治疗精心、听意见虚心。医院在处理有关医疗服务态度方面的医事纠纷、投诉时,医院不能只是一味地经济处罚和批评,而是应该以教育手段为主,多讲行业典型事迹,增强医生责任心和敬业奉献精神,从而使他们主动改善服务态度。尤其要注意部分医生为了规避医疗风险,方便医疗纠纷举证而采取的消极防范及过度医疗行为[5]。只要医院引导、教育方式正确,良好的医疗服务态度是能够养成的。

3.4 合理科室设置与人事安排,是保证良好服务态度的基础

医院管理部门要对医生服务态度不好的原因加以调查和分析,经验表明,医生服务态度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医疗工作过于繁忙、工作负荷大。因此,医院管理部门就应该合理科室设置、合理人事安排,适当增加临床一线医生。除此之处,医院管理部门还应该定期征询病人意见,完善病人投诉处理制度,及时处理来信、来访、电话等投诉,并根据医院自身业务专长和房屋构造特点,采取综合措施,在满足病人需求、改进医疗服务态度和流程、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方面下功夫,以促进和谐医患关系。

当然,医院在强调医生的医疗服务态度的同时,仍然应该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技术培训。医生只有具备高超的医疗技术,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社会迫切需要更多德艺双馨的良医。

摘要:目的:研究医生医疗服务态度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探讨如何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方法:从2010年4月2010年6月期间本院门诊病人问卷调查表中选取最易被投诉和口碑最好两组不同服务态度医生所诊治患者的问卷调查表(分别设为A组和B组),对两组调查表中的就诊患者对“医生服务态度”、“医生技术水平”及“医患关系印象”3个方面的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对医生医疗技术水平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对医生服务态度及医患关系印象评分两个方面,A组低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服务态度好坏决定着医患关系的和谐与否,医院管理部门应在正确引导医生医疗服务态度上下功夫。

关键词:医患关系,服务态度,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唐乾利,罗继红,李成林,等.论医疗纠纷的原因及对策[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17(2):73-75

[2]许筱伦.浅谈服务态度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9,10(11):194

[3]袁福华.诚信医院的重点工作是医疗安全[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5,3(3):203-04

[4]裴波,袁福华,王振德,等.诚信医院考评指标的建立与自查[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5,3(3):199-200

3.以服务的态度规避教育风险 篇三

事后该校所属的县教育主管部门对这名老师做出了“通报批评,写书面检查,扣除全年奖励性绩效工资,并到山区学校跟岗一年”的处分决定。

我不想选择一个立场辩驳谁是谁非,也不想站在某个高地“指点江山”,只想从一个普通班主任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如何在自己的教育生活中有效规避此类事件?

教师要有服务意识

什么是服务意识?记得源创教育研究院张万珠先生曾问过我一个问题:你知道教育业在联合国的产业分类中属于第几产业吗?

之后,我查阅了资料,得知教育业属于第三产业,且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诚然,是服务业就应该有服务者、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在师生关系中,不言而喻,服务者是教师,服务对象自然是学生,服务内容自然就是服务者提供给服务对象的“教育产品”。那么,服务态度就应该是以满足学生需求为基本行为手段的态度,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旨归的态度。服务是手段,目的是发展。诚然,“教师要有服务意识”也屡被提及,而事实上很多教师还没有树立这种意识,或者是即使树立了这种意识,却不甚得法。

当下的师生关系,往往是教师(或通过教师的授权人)制定一系列规矩让学生遵守,一如案例中的老师要求学生迟到必须喊“报告”。如果学生不遵守,或违纪行为增加,规矩也就随之增加。如此循环,规矩越多,学生违纪就越多,于是师生关系中产生冲突的几率就在增加,诚然,教育的风险也就增大。

而在餐饮等服务行业中,作为服务者的服务员,首先考虑的不是给顾客制定规矩,而是想方设法满足顾客的需求……二者相对比,让人感觉师生关系这种“服务关系”有些怪怪的——服务者是上帝,而且具有一定的威权,例如你迟到必须喊“报告”,否则就罚站。如果到了餐馆,服务员对顾客这么做,估计顾客早就发火了。

诚然,您会说,师生关系是特殊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但无论如何,“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旨归是不会错的吧?喊“报告”是不是会影响其他孩子上课?惩罚未果是不是会影响该生的心理?……或许还有很多“会不会”,这些“会不会”的答案恐怕都是不利于孩子发展的。如此,又何谈服务呢?所以,笔者以为,用服务的态度做教师,我们还差得很远。

可能您会继续说:“教师服务,总不是纵容学生的各种‘恶习吧?”您说得对,饭店的服务员也不会纵容任何一个顾客毫无理由的“恶习”,但我们会发现,顾客无理取闹的行为鲜有发生。可是在教育中,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环节——服务内容。饭店的服务内容是笑脸、是热情、是美味佳肴,诚然班主任的服务也有笑脸和热情,但班主任献上的“美味佳肴”是什么呢?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格拉斯教授说:人都是被潜伏于基因中的四种心理因素所驱动,它们是归属的需要、力量的需要、自由的需要和快乐的需要。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在于我们无法找到满足学生这四种需要的办法。

如此想来,满足学生这四种心理需要应该就是班主任提供给学生的“美味佳肴”。可是,没有服务意识的教育只懂得“要求”和“规矩”,学生达不到“要求”或不遵守“规矩”,一些教师就果断“执法”,唯独不懂得去“满足”、去“服务”。

那么,服务性的教育怎么做?其实首先应该明白的不是怎么做,而是什么是德育,或者说德育的本质是什么。

德育的本质是构建群体情境

百度“德育的本质是什么”,得到的第一条答案就是“道德教育,人文关怀,教做人”。这也是很多教师的认知。在这种认知中,德育具有较强的植入性,带有说教性质,强调更多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而很少关照学生内在的和谐。

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否认时下德育效果不尽如人意的现实。原因有二,一是教育方法,二是教育内容。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离世前告诫他的徒弟说:你连想改变别人的念头都不要有。但是,我们又分明看到,在一个群体情境中,如果弥漫的是高尚的气息,就鲜有污浊存在。在一种氛围中,人都会自觉调整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让自我适应群体情境,而不是让群体情境来适应自我。也就是说,有效的德育一定是有效的群体情境的建立,在群体情境中完成个人与他人关系的调整,即道德的塑建。

同样是荣格,他说:在一个灵魂找到他的另一半之前,他永远不可能得到安详,而这另一半永远是另一个自己。也就是说,灵魂的构建,不仅仅是调整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关系,还是调整自己和自己内心的关系。如果一个人的内心不和谐,就不能与外界和谐相处。

所以,我认为,德育的本质就是构建群体情境,让每个孩子在群体情境中调整个体与自我的关系以及个体与他人的关系。自然,良好的德育就是良好教育情境的构建。构建良好的教育情境就是拥有“服务的态度”应该做的事情。

现实中很多教育困境,就是由于脱离教育情境造成的。总是有教师问我:某个学生有自闭症怎么办?某个学生经常迟到怎么办?某个学生经常上网打游戏怎么办?对于这些个体问题,总有人会提供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法,但结果往往基本无效。原因就在于改变一个人需要的是群体情境,群体氛围的“渐染”才能改变人,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可以做到的。

既然德育的本质是调整关系,服务的态度就应是以学生发展为目的构建关系,构建基于学生上述四种心理需要的关系。也就是说,教师的功能不再是“要求者”和“规矩制定者”,而是俯下身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教育情境,让学生在满足上述四种心理需要的教育情境中,自觉调整自己与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例如,你可以根据合作学习相关理念构建有结构性互赖、过程互赖、情感互赖等特征的结构性情境关系,让孩子们在情境中演绎自己的角色,调整自我的关系。

4.形容态度诚恳的成语 篇四

【抱诚守真】:抱:存在心里。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诚心敬意】:意思是形容对人十分真诚和有礼貌。

【诚心正意】:诚:真诚。心意真诚恳切。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亦作“诚心诚意”。

【赤诚相待】:赤诚: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赤心相待】:赤心:真诚的心。真心诚意对待别人。

【达诚申信】:达:表达;申:表明;信:诚实。表达真诚忠贞。

【洞无城府】: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难于揣测的深远用心。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

【肺腑之谈】:肺腑:内心。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话。

【肺腑之言】:肺腑:指内心。出于内心的真诚的话。

【肝胆相见】:肝胆:比喻真诚的心。比喻对人忠诚,以真心相待。

【肝胆相向】:肝胆:比喻真诚的心。比喻对人忠诚,以真心相待。

【交疏吐诚】:交:交情;疏:疏淡;吐:谈吐;诚:真诚。交情虽然疏淡,但说话非常坦诚。

【精诚所至】:人的真诚的意志所到。

【精诚团结】:精诚:真诚。一心一意,团结一致。

【苦口逆耳】:苦口:药吃起来特别苦;逆耳:听起来使人感到不舒服。形容真诚的规劝。

扩展阅读:描写品德的成语及解释

[不同流俗] 流俗:流行的`习俗。与世俗习气不同。形容品德高尚。

[玉洁松贞] 象玉一样洁净,如松一般坚贞。形容品德高尚。

[孚尹旁达] 指玉的色彩晶莹发亮,比喻品德高尚纯洁。

[桂折兰摧] 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亡故。

[斗南一人] 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内。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

[朝阳鸣凤] 比喻品德出众、正直敢谏之人。

[孚尹明达] 指玉的色彩晶莹发亮,比喻品德高尚纯洁。同“孚尹旁达”。

[冰壸秋月] 比喻人品德清白廉洁。

5.形容生活态度乐观成语 篇五

[金龟换酒] 解下金龟换美酒。形容为人豁达,恣情纵酒。

[达人知命]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指心胸豁达的人,安于命运。

[达士通人] 通人: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指心胸豁达,学识渊博的人。

[东床快婿] 指为人豁达,才能出众的女婿。是女婿的美称。

[明月入怀] 是指人心胸开朗。

[磊落飒爽]是指人豪迈开朗。

[美意延年] 对一切乐观的人,能够健康长寿。

[豁然开朗] 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是指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开雾睹天] 是指使人豁然开朗。

[拨云睹日] 拨开云彩看见太阳。形容受到启发,思想豁然开朗,或是指见到光明,大有希望。同“拨云见日”。

[高歌猛进] 高声歌唱,勇猛前进。形容在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乐观精神。

[宽仁大度] 大度:气量大,能容人。为人宽厚,心胸豁达。

[宽宏大量]是指度量大,能容人。

[落落大方] 落落:坦率,开朗的样子。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

[宽大为怀] 对人抱着宽大的胸怀。

[手下留情] 下手的时候留点情面。是指处理事情不要太苛刻。

[恢宏大度] 心胸开阔,气量宏大。

[延年益寿] 增加岁数,延长寿命。

[豁达大度] 豁达:胸襟开阔;大度:试题大。形容人宽宏开通,能容人。

[日月入怀] 旧称生贵子的吉兆。形容心胸开阔。也是指光彩夺目。

[长命百岁] 寿命很长,能活到一百岁。常用作祝福长寿之词。

[长生不老] 长生:永生。原为道教的话,后也用作对年长者的祝愿语。

6.形容态度的俗语 篇六

1. 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鲁迅

2.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3. 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康熙

4. 不会宽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贝尔奈

5.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

6.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

7.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头。——华罗庚

8. 在你有权力有名望的时候,卑鄙的人是不敢抬起嫉妒的眼睛看你一眼的;然而,到你一落千丈的时候,显示最大的毒辣的就是他们。 —— 《克雷洛夫寓言》

9.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

10. 一个人只有物质生活没有精神生活是不行的;而有了充实的革命精神生活,就算物质生活差些,就算困难大些,也能忍受和克服。 —— 陶铸:《理想·情操·精神生活》

11. 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西塞罗

12. 无论乌鸦怎样用孔雀的羽毛来装饰自己,乌鸦毕竟是乌鸦。——斯大林

13. 人们的举止应当象他们的衣服,不可太紧或过于讲究,应当宽舒一点,以便于工作和运动。 ——《培根论说文集》

14. 生活是欺骗不了的,一个人要生活得光明磊落。 ——冯雪峰

15. 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相信。 ——《伊索寓言》

16. 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富兰克林

17.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 ——李大钊

18. 如有着相当计划,鼓着勇气往前走,不要自馁,不要中途自弃。走曲线并不就是失败,在心境上用不着怎样难过。 ——《韬奋文集》

19.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

20. 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萨迪

21. 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萨迪

22. 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牛顿

23.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

24.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光

25. 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屠格涅夫

26. 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杰弗逊

27. 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鲁迅

28.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丘

29. 知耻近乎勇。——孔丘

30. 不诚则有累,诚则无累。——杨时

关于态度的名言俗语精选

1. 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吕坤

2. 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高尔基

3. 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荀况

4. 巧言不如直到。——郑德辉

5. 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都德

6. 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培根

7.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陶铸

8.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9.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10. 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切莫轻易答应别人,一旦答应了别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华盛顿

11. 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萧伯纳

12. 俭仆的生活,不但可以使精神愉快,而且可以培养革命品质。 —— 徐特立

13. 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自身的物质利益。 —— 居里夫人:《居里夫人传》

14. 我只请求你们一件事:假如你们能活过这个时代,那末不要忘记,不要忘记好人也不要忘记坏人。 —— 伏契克:《绞刑架下的报告》

15.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6. 奢侈的必然后果——-风化的解体——-反过来又引起了趣味的腐化。 —— 卢梭:《论科学和艺术》

17. 重要的是,开头就要习惯于在不好的地方也能睡觉,这是以后不怕遇到坏床的办法。一般地说,艰苦的生活一经变成了习惯,就会使愉快的感觉大为增加,而舒适的生活将是会带来无限的烦恼的。 —— 卢梭:《爱弥儿》

18. 不要过分的醉心于放任自由,一点也不加以限制的自由,它的害处与危险实在不少。 —— 《克雷洛夫寓言》

19. 最好不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幻想什么,而要在旭日东升的时候即投入工作。 ——谢觉哉

20. 攀登科学高峰,就象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和幸福的。 —— 陈景润

21.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22. 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也失掉了。 ——《伊索寓言》

23. 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实践。

24. 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鲁迅

25.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26. 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康熙

27. 不会宽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贝尔奈

28.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

29.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

30.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头。——华罗庚

关于态度的名言俗语推荐

1. 在你有权力有名望的时候,卑鄙的人是不敢抬起嫉妒的眼睛看你一眼的;然而,到你一落千丈的时候,显示最大的毒辣的就是他们。 —— 《克雷洛夫寓言》

2.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

3. 一个人只有物质生活没有精神生活是不行的;而有了充实的革命精神生活,就算物质生活差些,就算困难大些,也能忍受和克服。 —— 陶铸:《理想·情操·精神生活》

4. 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西塞罗

5. 无论乌鸦怎样用孔雀的羽毛来装饰自己,乌鸦毕竟是乌鸦。——斯大林

6. 人们的举止应当象他们的衣服,不可太紧或过于讲究,应当宽舒一点,以便于工作和运动。 ——《培根论说文集》

7. 生活是欺骗不了的,一个人要生活得光明磊落。 ——冯雪峰

8. 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相信。 ——《伊索寓言》

9. 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富兰克林

10.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 ——李大钊

11. 如有着相当计划,鼓着勇气往前走,不要自馁,不要中途自弃。走曲线并不就是失败,在心境上用不着怎样难过。 ——《韬奋文集》

12.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

13. 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萨迪

14. 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萨迪

15. 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牛顿

16.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

17.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光

18. 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屠格涅夫

19. 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杰弗逊

20. 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鲁迅

21.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丘

22. 知耻近乎勇。——孔丘

23. 不诚则有累,诚则无累。——杨时

24. 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吕坤

25. 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高尔基

26. 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荀况

27. 巧言不如直到。——郑德辉

28. 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都德

29. 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培根

30.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陶铸

31.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32.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33. 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切莫轻易答应别人,一旦答应了别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华盛顿

34. 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萧伯纳

35. 俭仆的生活,不但可以使精神愉快,而且可以培养革命品质。 —— 徐特立

36. 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自身的物质利益。 —— 居里夫人:《居里夫人传》

37. 我只请求你们一件事:假如你们能活过这个时代,那末不要忘记,不要忘记好人也不要忘记坏人。 —— 伏契克:《绞刑架下的报告》

38.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39. 奢侈的必然后果——-风化的解体——-反过来又引起了趣味的腐化。 —— 卢梭:《论科学和艺术》

7.形容服务态度的成语 篇七

1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 选取渭南市某高职院校在校护理专业学生644人为调查对象, 其中三年制一年级护生340人, 五年制三年级护生304人;260人参加志愿者协会;独生子女86人, 非独生子女558人;来自城镇94人, 来自农村550人;核心家庭77人, 大家庭567人。

1. 2方法

1. 2. 1调查工具 1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包括:年龄、年级、户籍、家庭类型、是否参加志愿者活动、是否独生子女。2共情量表:选用高健[2]编制的大学生共情量表, 量表分为4个维度, 包括利他行为、换位思考、 自我投入、感同身受。采用李克特5点式计分, 分数越高说明共情能力越好。经检验, 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 837。3服务老年人态度量表:选用谢广全等[3]编制的服务老年人意愿量表, 共16个条目, 包括接近服务和帮助照顾两大维度。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 分数越高说明服务老年人态度越好。经重测检验: 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在0. 927, 再测信度为0. 913, 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 2. 2资料收集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直接发放问卷, 调查对象知情同意, 在调查人员对问卷内容给予统一解释和说明后, 由调查对象独立完成问卷, 现场回收, 排除无效问卷。

1. 2. 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 0进行数据录入后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统计描述, 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

2结果

3讨论

3. 1高职护生的共情能力处于中等水平 共情是指能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感情和需要, 能把自己的感情移入其中, 与之共鸣共感。本次研究表明, 高职护生的共情能力处于中等水平, 这与我国学者[4,5]的研究基本相似。共情总分方面: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护生得分高于非志愿者;三年制一年级的护生得分高于五年制三年级的护生;来自农村的护生得分高于来自城市的护生。这与刘兢等[4,5]的研究结果基本相似, 主要原因是与护生的人格特征有关。“利他行为”是指能注意到别人的需要, 出于自愿而不计较外部利益帮助他人。 “换位思考”是指理解他人的处境和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的内心情感。调查结果显示, 在“利他行为”及“换位思考”维度, 三年制一年级的护生得分高于五年制三年级的学生, 来自农村的护生高于来自城市的护生。 “自我投入”是指在阅读小说或看电影时, 将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主人公, 感受主人公的情感, 体味其感受。调查结果显示, 独生子女“自我投入”维度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这与姚洁等[6]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 分析原因, 可能由于独生子女生活环境与非独生子女相比较, 缺少陪伴与分享, 所以更易产生主人公的情感。“感同身受”是指对于别人的遭遇在感情上发生共鸣。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护生“感同身受”高于没有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护生, 说明参加志愿者活动有助于提高护生的共情能力。

3. 2高职护生服务老年人态度处于中等水平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高职护生服务老年人态度处于中等水平。这与护理本科生的研究结果[7]基本相同。三年制一年级的护生服务老年人态度总分及各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五年制三年级的护生。主要与学生的自身体验有关。核心家庭的护生在服务老年人态度总分及各个维度的得分高于大家庭的护生。本次研究表明, 是否参加志愿者活动, 不同户籍的护生服务老年人态度没有明显差异, 这与前次结果[7]不同, 究其原因, 主要与志愿者活动的内容及地区性差异有关。

3. 3高职护生共情与服务老年人态度之间呈现正相关 除“自我投入”与“帮助照顾”及服务态度总分外, 高职护生的共情总分及各个维度之间与服务老年人态度总分及各个维度之间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高职护生作为从事老年护理的储备军, 应提高其服务老年人的态度。在高职护生的护理教育中, 可以增加对于其共情能力的提高, 有助于帮助护生建立良好的服务老年人的态度。

摘要:[目的]明确高职护生共情与服务老年人态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共情量表及服务老年人态度量表对渭南市某高职院校在校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职护生共情总得分为103.46分±10.62分, 服务老年人态度得分为49.89分±19.20分。不同社会人口学资料的护生共情能力之间存在差异 (P<0.05) , 不同年级和家庭类型的护生服务老年人态度存在差异 (P<0.05) 。高职护生共情与服务老年人态度之间呈正相关 (P<0.05) 。[结论]高职护生共情与服务老年人态度均处于中等水平, 提高护生的共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服务老年人态度。

关键词:高职护生,共情,态度

参考文献

[1]孟润堂, 胡樱, 宇传华, 等.我国老年护理发展现状与护理人员老年护理从业意愿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 (15) :1791.

[2]胡文彬, 高健.大学生共情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 19 (9) :1050-1058.

[3]谢广全, 杨国德.技职校院学生老化知识、对老人态度与服务老人意愿之研究[J].弘光人文社学报, 2009 (10) :153-183.

[4]刘兢.护生共情现状的调查研究[D].吉林:延边大学, 2012:21-22.

[5]张欣, 肖莉莉, 尉春辉, 等.护理专业学生共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 2011, 8 (10) :442-443.

[6]姚洁, 雷颖.高职护生共情能力调查与分析[J].护理研究, 2015, 29 (5C) :1903.

8.形容生活态度的句子 篇八

2、青春,有嬉笑声与哭泣声夹杂的年华,青春的少年是蓝天中翱翔的幼鹰,虽然没有完全长大,有些稚气,有些懵懂,脱不开父母的双手却极力想去找寻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为的是一时的自由,为的是一种独自翱翔的感觉!

3、汪国真说: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

4、要知道,悲观不是天生的。象人类的其它态度一样,悲观不但可以减轻,而且通过努力还能转变成一种新的态度:乐观。

5、对明天做好的准备就是今天做到!苦难是人生最伟大的老师。就是失去了一切别的,也还有未来。人的朋友是自己的十个手指。成功只有一个秘诀——永不放弃!

6、即使处境危难,也要寻找积极因素。这样,你就不会放弃取得微小胜利的努力。你越乐观,你克服困难的勇气就越会倍增。

7、风,渐渐吹起,吹乱了我的发丝,也让我的长裙有些飘动。绿叶仿佛在风中起舞,离开了树,投向了大地,却不知这样会枯萎,我弯下腰,轻轻拾起一片树叶,那非常有序的茎脉,是一种美的点缀。我有些哀叹:绿叶啊,绿叶,你这般美丽地从树上轻轻飘下,随风起舞,却不知已被人称之为落叶!

8、只有尝试过,努力过,坚持过,才能有收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努力了,才能绽放出成功的花朵。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相信,只要我朝着这个理想努力奋斗,坚持不懈,那么,我就一定会成功!

9、不管多么严峻的形势向你逼来,你也要努力去发现有利的条件。不久,你就会发现:你到处都有一些小的成功,这样,自信心自然也就增长了。

9.形容人工作、学习态度的词语 篇九

磨刀不误砍柴工 事半功倍 学无止境 学而不厌 真才实学 学而不倦 发奋图强 废寝忘食 争分夺秒 孜孜不倦 笨鸟先飞 闻鸡起舞 自强不息 只争朝夕 不甘示弱 全力以赴 力争上游

议论纷纷 流言蜚语 口若悬河 一家之言

废寝忘食 全神贯注 专心致志 孜孜不倦 一丝不苟 一心一意 夜以继日 如饥似渴 通宵达旦 聚精会神一目十行 手不释卷 举一反三 温故知新 悬梁刺股

磨刀不误砍柴工 事半功倍 学无止境 学而不厌 真才实学 学而不倦 发奋图强 废寝忘食 争分夺秒 孜孜不倦 笨鸟先飞 闻鸡起舞 自强不息 只争朝夕 不甘示弱 全力以赴 毅然决然、当机立断、雷厉风行、慷慨激昂、铿锵有力、斩钉截铁 坚定不移 死而无悔 义无返顾 毫不犹豫 改过不吝 雷打不动 傲然屹立 坚韧不拔 当机立断 九死未悔 精卫填海 一刀两断 雷厉风行 众志成诚 刚正不阿 坚定不移 坚韧不拔 矢志不渝

踔厉风发 抖擞精神 斗志昂扬 发扬蹈厉 奋袂而起 精神抖擞 精神焕发 精采秀发 炯炯有神 慷慨陈词 慷慨悲歌 龙马精神 容光焕发 生气勃勃 生龙活虎 仰首伸眉 意气风发 朝气蓬勃 振奋金刚怒目 龙行虎步 龙骧虎视 龙骧虎步 雄姿英发 雄赳赳,气昂昂 燕颔虎颈 鹰扬虎视 英姿飒爽

不苟言笑 落落大方 温文尔雅 文质彬彬 仙风道骨 泱泱大风 雍容雅步 仪表堂堂 正襟危坐

没精打采 泥塑木雕 人困马乏 少气无力 师老兵疲 睡眼惺忪 心力交瘁 形容枯槁 衣不解带 有气无力

鬼哭狼嚎 鬼哭神号 嚎啕大哭 呼天抢地 泣下沾襟 声泪俱下 病哭流涕 啼饥号寒 涕零如雨 涕泗滂沱

打哈哈 抚掌大笑 付之一笑 哄堂大笑 捧腹大笑 破涕为笑 忍俊不禁 嘻皮笑脸 喜笑颜开 喜形于色 哑然失笑 嫣然一笑 一颦一笑 胁肩谄笑 袖如充耳 眉来眼去 情人眼里出西施 温情脉脉 羞人答答 姻视媚行 矫揉造作 拿糖作醋 拿腔做势 寻死觅活 沉默寡言 顿口无言 缄口无言 绝口不道

10.形容昏暗的成语-成语赏析 篇十

[举世混浊] 举:全。混浊: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昏天黑地] 形容天色昏暗。也比喻社会光明混乱。

[昏天暗地] 形容天色昏暗。也比喻社会光明混乱。同“昏天黑地”。

[风潇雨晦] 形容风急雨骤,天色昏暗。也比喻形势险恶。

[风雨晦暝] 指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犹如黑夜。

[暮色苍茫] 指时已傍晚,天色昏暗,眼前的景物已模糊不清。

[风雨晦冥] 指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犹如黑夜。同“风雨晦暝”。

[薄暮冥冥] 傍晚时天气昏暗。

[昏镜重磨] 昏镜:昏暗的铜镜。将昏暗的`铜镜重新磨光。比喻重见光明。

[暗淡无光] 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失去光彩。

[黯淡无光] 黯淡:同“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失去光彩。

[昏镜重明] 将昏暗的铜镜重新打磨光亮。比喻重见光明。

[考绩幽明] 考绩:考核官吏政绩;幽:昏暗;明:清白。指考核官吏政绩得失。

[冥行擿埴] 冥:昏暗;冥行:夜间行路;擿:点;埴:地。夜间摸黑走路,如同盲人拿着手杖点地而行。比喻研求学问,不识门径,暗中探索。

11.形容服务态度的成语 篇十一

尺壁寸阴:璧:古代的一种玉器。阴:日影,光阴;寸阴:指极短的时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价值比径尺的璧玉还要珍贵。极言时间可贵。

一时三刻:指很短的时间。

俯仰之间:一低头,一抬头的工夫。形容时间极短。

一刻千金:谓短暂的时间价值千金。比喻时间极其宝贵。

日不暇给:意思是天天没有空闲,时间仍不够用,形容事物繁忙。出自《汉书・高帝纪下》:“虽日不暇给,规摹弘远矣。”

一弹指顷:手指一弹的时间。比喻时间极短暂。

倏忽之间:忽然,极快地。指极短的时间。

12.形容衣服的成语 篇十二

【弊衣疏食】:破旧的衣着,粗粝的饭食。指生活清苦。

【不修边幅】:边幅: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衣着、仪表。原形容随随便便,不拘小节。后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

【布衣芒屏】:芒屏:草鞋。穿布衣,和草鞋。古代平民的衣着。指平民百姓。

【穿红着绿】:形容衣着鲜艳华丽。

【衮衣绣裳】:古代天子祭祀时所穿的绣有龙的礼服,形容衣着华丽奢华。

【红装素裹】:指衣着淡雅的妇女。也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相映衬的景色。

【鸿衣羽裳】:以羽毛为衣裳。指神仙的衣着。

【花花公子】:指衣着华丽,只会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有钱有势人家的女弟。

【华冠丽服】:冠:帽子。形容衣着华丽。

【黄冠草服】:粗劣的衣着。借指平民百姓。有时指草野高逸。

【黄冠草履】:粗劣的衣着。借指平民百姓。有时指草野高逸。同“黄冠草服”。

【黄冠野服】:粗劣的衣着。借指平民百姓。有时指草野高逸。同“黄冠草服”。

【解衣磐礴】:解衣:解开衣服;磐礴:坐地时两腿张开。形容衣着随便,举止不拘礼节。

【老来俏】:衣着打扮如青年人的中老年人。

【乱头粗服】:头发蓬乱,衣着随便。形容不爱修饰。

【芒屩布衣】:屩:麻草鞋。穿着草鞋和粗布衣服。形容衣着朴素。

【纳屦踵决】:纳:穿;屦:鞋;踵:脚后跟;决:破裂。穿上鞋子,破了后跟。形容衣着褴褛。

【披裘带索】:形容衣着粗陋。

【贫穷潦倒】:家境很穷、衣着破烂、精神状态很差。

【奇装异服】:奇:新奇的;异:特别的。比一般人衣着式样特异的服装(多含贬义)。

【青衣乌帽】:青衣:自汉以后即为卑贱者之服;乌帽:乌纱帽,本为官帽,隋唐以后流行于民间。平民的衣着。

【裙屐少年】:裙:下裳;屐:木鞋。裙屐是六朝贵族子弟的衣着。形容只知道讲究穿戴的年轻人。

【梳妆打扮】:对容颜衣着进行修饰。1 【纨绔子弟】:纨裤:细绢裤。衣着华美的年轻人。旧时指官僚、地主等有钱有势人家成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纨袴子弟】:纨袴:细绢做成的裤子,泛指华丽衣着。旧称浮华的富贵人家子弟。

【西装革履】:身穿西装,脚穿皮鞋。形容衣着入时。

【衣不兼采】: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

【衣不兼彩】: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

【衣不完采】: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

【衣不曳地】:曳:拖。衣衫短小,不拖在地上。比喻衣着朴素。

【衣不择采】:衣服不选择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

【衣不重采】:重:重叠;彩:通“彩”。不穿多件色彩鲜艳的衣服。形容衣着朴素。

【衣不重彩】: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

【衣无二彩】:身上没有第二件彩衣。形容衣着朴素。

【衣香鬓影】:形容妇女的衣着穿戴十分华丽(多指人多的场合)。借指妇女。

【衣香髻影】:衣香:衣服上散发出来的香气;髻影:头发的影子。形容妇女的衣着穿戴十分华丽。借指妇女。【只重衣衫不重人】:指人势力,看人只重衣着。2 篇二:成语与服饰文化

语文研究课题:

成语与服饰文化的源远流长

班级:583班

研究成员:邓兰艳(328)、何俏琼(330)、刘亚军(332)、钟凯玥(333)、王平(334)、黄雪娇(335)、夏洵也(336)、卜萍(337)

有关服饰文化的成语:

珠光宝气 : 形容闪耀着光彩。旧时形容妇女服饰华贵富丽,闪耀着珍

宝的光色。

2凤冠霞帔:古代贵族妇女往往以凤凰为冠饰。明制,皇后礼服的冠饰有

九龙四凤.霞帔亦称“霞披”、“披帛”,以其艳丽如彩霞,故名。披帛以一幅

丝帛绕过肩背,交于胸前。《事林广记·服饰类》载:“晋永嘉中,制绛晕帔

子,令王妃以下通服之。”宋代定为命妇冠服,非恩赐不得服。明代始为命妇

品级的服饰,自公侯一品至九品命妇,皆服用不同绣纹的霞帔。

3高冠博带:戴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形容儒生的装束。也比

喻穿着礼服。出自《墨子·公孟》:“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

治其国。”

4衣冠辐凑:辐凑:车辐凑集于毂上。达官显贵集聚一处。出自《唐昭武

校尉曹君神道碑》(唐·杨炯):“金城北峙,玉关西候,山泽骈罗,衣冠辐凑。” 5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漂亮。出自《诗经·曹风·蜉蝣》:“蜉

蝣之羽,衣裳楚楚。”

衣冠济济:济济:庄重恭敬的样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庄重。出

自《郊庙歌辞·周朝飨乐章·忠顺》(唐?张昭):“衣冠济济,钟磬洋洋。令

仪克盛,嘉会有章。”

7短褐不完:形容生活贫苦,衣衫破烂。出自《韩非子·五蠹》:“故糟糠

不饱者不务梁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

8怒发冲冠: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出自《庄子·盗

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

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9作嫁衣裳:指白白替别人操劳,自己却一无所得。出自唐?秦韬玉《贫

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10束发封帛:指妇女忠贞不渝。出自《新唐书·列女传·贾直言妻董》:

“直言坐事。贬岭南,以妻少,乃诀曰:‘生死不可期,吾去,可嫁,无须也。’董不答,引绳束发,封以帛,使直言署,曰:‘非君手不解。’直言贬二十年

乃还,署帛宛然。乃汤沐,发堕无馀。”

11两袖清风:两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

一无所有。现多数比喻为官清廉、不贪赃枉法严于律己的人。出自《次韵吴

江道中》(元·陈基)诗:“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 12同袍同泽:比喻共事的关系(多指军人)。也指有交情的的友人。出自

《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

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13布衣之交:平民之间的交往、友谊。也指显贵与无官职的人相交往。出

自《战国策·齐策三》(汉·刘向):“卫君与文布衣交,请具车马皮币,愿君

以此从卫君游。鲍彪注:“言交于未贵时。

14披襟解带:比喻敞开胸怀,心地坦白。出自《世说新语》(南朝·刘义

庆):“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

15颠倒衣裳:形容匆忙而乱了顺序。出自《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 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16衣香鬓影:形容妇女的衣着穿戴十分华丽(多指人多的场合)。借指妇

女。出自《春赋》(北周·庾信):“屋里衣香不如花。”

17一衣带水:像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域。原指窄小的水面间隔,后泛

指江、河等水面不足以限制人们的交通与交往。出自《南史·陈纪下》 隋文

帝 谓仆射 高熲 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18广袖高髻:宽大的衣袖,高耸的发髻。形容风俗奢靡出自《童谣》(汉)

城中好大眉,四方眉半额。城中好广袖,四方用匹帛。”

19披裘负薪:穿着裘褐,背着柴薪。形容志高行洁的隐士。出自《论衡·书

虚》(汉·王充)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

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瞠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壮,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

季之谢之,请问姓字。薪者曰:‘子皮相之士也,何足于姓名!’遂去不顾。” 20绨袍之义:比喻不忘旧日的交情。出自《咏史》(唐·高适)尚有绨袍

赠,应念范叔寒。”

21衣锦褧衣:锦衣外面再加上麻纱单罩衣,以掩盖其华丽。比喻不炫耀

于人。出自《诗·卫风·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又《诗·郑风·丰》:“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叔兮伯兮,驾予与归。”

22返我初服:比喻辞官归隐。出自《七启》(魏·曹植)愿返初服,从子

而归。”

23濯缨洗耳:比喻避世守志,操行高洁。出自《魏书·刘献之传》:“吾

常谓濯缨洗耳,有异人之迹,哺糟歠醨,有同物之志。”

24缟纻之交:缟纻:缟带和纻衣。缟带指用白色绢制成的大带。纻衣指

用苎麻纤维织成的衣服。指交情笃深。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先秦·左

丘明)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缟带,子产献纻衣焉”。晋·杜预注:“吴地贵缟,郑地贵纻,故各献己所贵,示损己而不为彼货利。”

25前襟后裾:形容年幼时兄弟间关系密切。出自《颜氏家训·兄弟》(北

齐·颜之推)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虽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

无衣之赋:以之为出师相援、同仇敌忾之典。出自春秋末,吴破楚,楚大夫申包胥乞师秦廷,倚庭墙而哭,七日勺饮不入。秦哀公乃赋《无衣》

诗,并出兵救楚。事见《左传·定公四年》。

27大寒索裘:等到大冷天才去找毛皮衣服。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事到临

头十分慌乱。出自《法言·寡见》(汉·扬雄):“大寒而后索认裘,不亦晚乎?” 28满袖春风:衣袖飘曳生风。形容十分得意。出自《水仙子》(元·张可

久):“林风月进多才,满袖春风下玉阶。”

29汗流洽衣:汗出甚多,湿透衣服。形容极其惶恐羞愧。出自《答宗伯

董浔阳》(明·张居正):“顷贤郎至,辱华翰奖借,烂然盈楮,不匡其所不及,而假其所不能。读之使人汗流洽衣也。”

30绝裾而去:形容离去的态度十分坚决。出自《世说新语·尤悔》(南朝·刘

义庆):“温公初受刘司空使劝进。母崔氏固驻之,峤绝裾而去。” 31短褐穿结:形容衣衫褴褛。出自《五柳先生传》(晋·陶潜):“短褐穿

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32衣锦食肉:穿锦绣衣裳,吃肉食。形容生活富足。亦借指居官食禄。

出自《商君书·算地》:“刑人有列,则君子下其位;衣锦食肉,则小人

冀其利。”《前汉书平话续集》卷上:“信(韩信)望衣锦食肉,谁指望夺印怀

仇,不似芒荡山下累求良士。”

33饱食暖衣:形容生活宽裕,衣食丰足。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人

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34狐裘羔袖:狐皮衣服,羔皮袖子。比喻整体尚好,略有缺点。出自《左

传·襄公十四年》:“余狐裘而羔袖。”

35衣锦还乡:指富贵以后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出自《南史·刘之遴

传》(唐·姚思廉):“武帝谓曰:卿母年德并高,故会卿衣锦还乡,尽荣养

之理。”

36衣绣昼行:比喻在本乡做官(或富贵归乡)而荣显乡里。出自《魏书·甄琛传》“未几,除征北将军,定州刺史,衣锦昼游,大为称满。”

37白日衣绣 :白天身着华贵官服,让人们看见。旧时比喻富贵后还乡,向故乡的乡亲们夸耀。出自《风俗通·怪神》(汉·应劭):“(张辽)以二千

石之尊过乡里,荐祝祖考。白日衣绣,荣羡如此。”

38角巾私第:穿常服而居私宅。谓功成隐退。出自《晋书·王浚传》:“卿

旋旆之日,角巾私第,口不言平吴之事。”

39解衣包火:比喻不解决问题,只招致危险。出自《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

“关中华戎杂错,风俗劲悍;裕欲以荆扬之化,施之函秦,此无异解衣包火,张罗捕虎。” 40优孟衣冠:比喻假扮古人或模仿他人。也指登场演戏。表演乐舞、杂戏的艺人,以后,泛称戏曲艺人、演员。出自《英雄儿女传》四〇回:“这些不经之谈,端的都从何说起?难

道偌大的官场,真个便同优孟衣冠,傀儡儿戏一样?

成语与服饰文化的源远流长

中国的成语,短小却精,充分体现了中国汉字博大精深。让我们在这些简洁精深的成语中探索有关汉服的蛛丝马迹,跨越时空,与古人进行思想交流,从这些宝贵的语言文化结晶中,看到我们华夏文化的缩影,有助於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了解我们的汉服汉文化。

与友相聚,自然聊起中国“汉服”服饰和历史,听后,让我长了不少见识,趁着一股儿新奇劲儿,查阅“汉服”的资料;嗨,您别说,网络上的“汉服”粉丝和复兴中华衣冠的呼吁可真不少,大多是可爱的年轻人,身着“汉服”、推广“汉服”,再看看他们对“汉服”的钟爱和理解,内心不禁涌动一股热流,潸然泪下??朋友笑说这是中国情结,是啊,身体中流淌的是华夏祖先的血脉,骨髓中沁透了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历史,哪个华夏儿女不心系中华。难怪汉服粉丝都说:“汉服”是我汉家魂魄所依矣。仔细想想,这种说法确有新意。

“汉服”也称为华夏衣冠,是中国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从西周开始一直到明末,传承长达3700多年;“汉服”虽历经各朝代轮换更替,但华夏民族却始终以“交领右衽,袖松且长,隐扣系带,上衣下裳” 的服装特点延续相传。交领右衽、褒衣博带、行云流水的衣裳特征,不只影响了中国少数民族,就连中国周边的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服装,也受汉服的影响,以致东亚服饰具有“汉服”的共性。而今,“汉服”服饰文化的遗失,不是由于汉服的不方便,也不是由于西风东渐;这要从1644年满清入关后,满清政府强迫汉人把头发剃成他们的样子,脱掉华夏子孙穿了延续几千年的“汉服”服装,改穿满族人的服饰,这就是“剃发易服”。它换掉了占汉族社会生活主导者男性的衣冠,动摇了华夏民族“定礼之大要莫于冠服”的礼法制度的根基,素有“衣冠之制”之称的“汉服”从此遗失。虽然现今,“汉服”服饰文化,渐渐兴起,但由于中华传统文化遭破坏,大多数人的思想中没有传统民族服饰的概念,以至现今华人对民族服饰“汉服”的记忆模糊不清。

回顾历史,有自豪,不免也有些悲情,在我们的生活中,由于历史的变更出现文化断层,“汉服”服饰文化与现今人们思想文化的如何衔接,众说纷纭,有道是恢复“汉服”文化不是简单的复古,“汉服”也不是现在人们思想中的“古装和戏服”。很多朋友都说:我们中华民族的衣冠服饰是传统文化外展的体现,要恢复中国衣冠大国、礼仪之邦的文化,汉服服饰的回归成为必然。世界上,有很多民族虽然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有自己民族服装,我们中国有56个民族,藏族、蒙族、维族等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服饰,而汉民族的服装却遗失在360年前??遥远与现在,历史与现实,你我看到的是,中国人把中山装,满族的长袍马褂、旗袍,或是西方人的西服,礼服作为自己的服装?? 《左传.定公十年》中说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尚书正义》中注有:“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可见,我们的先祖是以服饰华采的美称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称之为“夏”;从字义上看,“华”字有美丽的含义,而“服章”就是“汉服”,“夏”字有盛大的意义,“礼仪”指的是儒家的道德、规范;“华夏”连起来确是个美好的词,所指的是中原诸侯国民,也是汉朝以前对汉族先民的称谓。追溯历史,恍然大悟,如果没有服饰与礼仪,又如何称“华夏”?我们都知道炎黄子孙,华夏儿女,从皇帝开始,在中华大地上,展开了辉煌的五千年文明历史,我们的文字“汉字”历经数千年风云,一脉相承延续至今,“汉字”的魅力在于它的表象,更在于每个字都有深邃的 篇三:成语中的服饰文化

成语中的服饰文化

汉族,这个又被称华夏民族或中华民族的古老民族,它名字“华”便是来自她美丽的肌肤——服饰。“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尚书正义》注“华夏”:“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成语被称为“活化石”,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关于服饰的成语兼有历史和文化的双重价值,其源头大多是中国历史著作。

一《诗经》里别样风情的服饰文化

《诗经》是我们文化、情感、审美的“圣经”,是一种生命基因,一种灵魂酵母。而《诗经》的服饰文化。也是别有一番滋味的。那么,我就看看一下几个成语,来体会一下吧!

有赞叹衣帽漂亮的,如“衣冠楚楚”或为“衣裳楚楚、衣冠济济”,其出自《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通常解释为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而“衣冠济济”,在《郊庙歌辞?周朝飨乐章?忠顺》(唐?张昭):“衣冠济济,钟磬洋洋。令仪克盛,嘉会有章。”也是说衣帽穿戴得整齐,漂亮。再如,有表谦虚义,即“衣锦褧衣”,出自《诗·卫风·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又《诗·郑风·丰》:“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叔兮伯兮,驾予与归。”释义为:锦衣外面再加上麻纱单罩衣,以掩盖其华丽。其比喻不炫耀于人。还有,表情谊的“同袍同泽”,出自《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比喻共事的关系(多指军人)。也指有交情的的友人。

《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服饰文化远远不止这些。

二《史记》中服饰文化各领风骚 《史记》是一部以社会为中心的历史。”司马迁“几乎注意到历史上社会之每一个阶层,每一个角落,每一方面的动态,而皆予以具体生动的描写。所以也少不了服饰的描写。

“紫绶金章 ”,汉代官员腰间常佩有一装官印的(般+革)囊,而用以系印的绦带叫绶(或称印绶)。绶是汉代官员权力的象征,以其纺织的稀密、长短和色彩的不同标志着官职的高低。绶以紫色最贵。《汉书·百官公卿表》:相国、丞相,皆秦官,皆金印紫绶。《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中就有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腰)

之句。后用紫绶金章泛喻高官显爵。还有,“天冠地屦”出处为,《史记·日者列传》(汉·司马迁):“夫卜而有不审,不见夺糈;为人主计而不审,身无所处。此相去远矣,犹天冠地屦也。”现在用来比喻双方相差极大。也有形容人多的,“ 连衽成帷” 出处为《史记·苏秦列传》:“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释义,衣襟相接而成帷幕。形容人多。

《史记》的一段不短的历史,因此它里面的文化也源远流长。关于服饰的成语也不在话下。

三诗歌中关于服饰的成语

古代的诗歌,是中国的国粹。而在诗歌中产生的关于服饰的成语也多不可数。

如,讲交不忘旧日的交情的“绨袍之义”,出处为《咏史》(唐·高适)尚有绨袍赠,应念范叔寒。”又如出自唐·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的“簪缨世族”,原文为“空余老宾客,身上愧簪缨。”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用来把冠固着在头上。旧时指世代作官的人家。“衣香鬓影”释义,形容妇女的衣着穿戴十分华丽(多指人多的场合)。借指妇女。出自《春赋》(北周·庾信):“屋里衣香不如花。”《咏怀》(唐·李贺)诗:“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再有,唐·杜牧的“倒冠落佩”。出自《晚晴赋》:“倒冠落佩兮与世阔疏,敖敖兮真徇其愚而隐居者乎。”冠:帽子;佩: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上一篇:雷锋精神伴我行优秀满分作文下一篇:《小石城山记》文言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