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职责和制度(通用8篇)
1.社区教育职责和制度 篇一
双拥和国防教育工作职责与制度
双拥和国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一、制定学校双拥和国防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分工负责,明确责任。
二、抓好每年双拥月和全民国防教育日活动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三、抓好科技拥军、军民共建、军人和抚恤优待对象子女教育优待、教职工中双拥对象优待以及涉军维权、“五好四自”、健康保障等项工作的落实。
四、重大节日组织对驻军和重点优抚对象的走访慰问,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双拥和国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一、负责学校双拥和国防教育年度工作计划、双拥月和全民国防教育日活动安排的实施。
二、负责组织编写国防教育校本教材或辅导材料,指导国防教育进课表、进课文、进课堂,协调学科教师国防教育渗透内容安排,组织评教评学。
三、制定少年军校活动计划及“三班一队”活动计划,会同有关年级开展军事夏令营活动。
四、负责做好学校双拥和国防教育宣传报道、学校网站国防教育网页更新和年终总结工作。
五、负责学校双拥和国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的记录和既定事项的落实、督办。
六、负责学校双拥和国防教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双拥和国防教育若干规定
一、坚持把双拥和国防教育列入学校全盘工作计划,年初有安排,年终有总结。及时调整和充实学校双拥和国防教育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全校的双拥和国教工作。
二、深入开展双拥宣传和国防教育活动。通过参观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及结合文化教育,适时举办国防教育书法比赛、军歌联唱、国防征文、国防知识竞赛、形势报告、英模访谈、军事夏(冬)令营等活动,利用橱窗、板报、广播等工具,进行经常性的双拥宣传和国防教育,培养师生爱国拥军、崇军尚武情操。
三、贯彻国家教委《小学、初中国防教育纲要》和《学校国防教育常规》,落实学校国防教育内容进课表、进课文、进课堂,每学期在班队会时间和地方课程时间安排不少于8课时的国防教育。抓好国防知识渗透进思想品德、语文、数学、科学、音乐和美术等学科。
四、积极开展预备役少年军校活动。积极开展“三班一队”(国旗班、拥军优属服务班、国防兴趣班和双拥文艺宣传队)活动,坚持周一升国旗,周末为老红军、老八路及烈军属做好事,重大活动组织国防武术和文艺表演,增强青少年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
五、优待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子女入学。现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子女在施教区入学优先安排;夫妇双方均为边海防、高原、艰苦地区、海、空、导弹部队服役军人的子女和革命烈士子女需到监护人所在施教区学校借读,监护人在学校施教区范围内的免收择校费;列入城乡低保户的优抚对象及其子女在校学习期间,免收书本费、学杂费。
六、健全军人子女学习帮教措施。建立军人子女学习成绩档案,明确责任人,制定并落实课程辅导、座位安排、上课提问、作业面批、定期家访等帮扶措施,确保其学习成绩达到班级中等以上水平。
双拥和国防教育工作制度
一、会议制度。领导小组会议每学期召开一次,由组长召集;办公室主任会议每季召开一次,由主任召集;经验交流会、理论研讨会、报告会、调研会、演讲会、座谈会等视需要召开。
二、分工负责制度。实行主任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主任抓好全盘,副主任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协调配合。
三、档案管理制度。做好双拥和国教各类资料的搜集、分类、整理、装订工作,按年度归总,专橱(柜)存放。
四、检查评比制度。对履行职责、完成任务、执行制度等情况,半年初评、年终总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社区教育职责和制度 篇二
它发挥着修复犯罪破坏的社会关系、恢复公正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巨大作用。虽然我国社区矫正起步相对较晚, 但是在发展规模和速度上丝毫不逊色。不可否认, 我国社区矫正尚存在诸多问题。在国家扩大适用社区矫正措施的背景下, 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实际的社区矫正制度实有必要。
一、我国社区矫正的发展
(一) 观念的成型
虽然, 我国历史上没有提出社区矫正的观念和理论, 但是, 历代刑罚制度中均包含了社区矫正的内容, 如唐朝的“留养承祀”和“权留养亲”等。留养承祀就是对于被判处死刑的罪犯, 若父祖老疾, 无人奉养, 可以不执行死刑, 留其奉养父祖。权留养亲是指被判处流刑的罪犯, 若父母老疾无人应侍, 家无戚亲成丁的, 可不必执行流刑, 免于流配。明朝还规定:妇人犯罪, 除奸及死罪外, 责付本夫收管, 其无夫者, 责付有关亲属或邻里保管。
自从清末民初, 缓刑、假释等刑罚制度从西方引入到中国, 社区矫正实践先于社区矫正观念出现在社会公众视野中。1979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管制、缓刑、假释以及监外执行的罪犯, 在公安机关和群众监督下进行改造。
社区矫正是舶来品, 是西方国家首先推行并完善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以前, 在我国法律上没有出现过社区矫正的字眼。从2002年8月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等率先开展社区矫正试点, 到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八) 》, 明确规定了对判处管制、缓刑以及假释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再到2012年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出台《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明确规定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区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我国社区矫正观念的形成, 经历从无到有再到完善的渐进过程, 深刻反映出我国社区矫正发展的自身特点。
(二) 我国社区矫正的试点和推广
2001年5月,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人民检察院向涉嫌盗窃的未成年人黎明 (化名) 下达社区服务令, 要求其到社区进行无薪社会服务两个月。这被认为是开创了我国大陆地区社区矫正的先河。2002年8月, 我国率先在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闸北区宝山路街道开展社区矫正试点。2003年7月10日, 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山东6省市成为全国首批社区矫正试点省市, 明确社区矫正适用于被判处管制的、被宣告缓刑的、被暂予监外执行的、被裁定假释的以及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2004年5月, 司法部颁布《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暂行办法》, 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机构人员及其职责、社区矫正措施等工作作了详细具体的规定。2005年1月, 社区矫正试点扩大到河北等12省区市。自社区矫正工作试点以来, 社区矫正工作体系和保障机制基本形成。截至2012年9月, 社区矫正工作已在全国31个省 (区、市) 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41个地 (市) 、2784个县 (市、区) 、38637个乡镇 (街道) 开展, 占比分别达98%、97%和94%。自2003年7月开始试点社区矫正工作以来, 同期, 全国各地已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105.4万人, 累计解除矫正58.7万人。社区矫正人员在矫期间的重新犯罪率一直保持在0.2%这一较低水平。
在社区矫正试点和推广工作都取得不俗成绩的基础上, 2006年10月, 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 改革未成年人司法制度, 积极推行社区矫正”的要求, 对社区矫正试点予以认可和支持。2011年2月25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八) 》, 明确规定了对判处管制、缓刑以及假释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获得法律确认。2012年1月10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出台《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对审前调查评估、矫正小组构成、矫正人员分类管理等做出细化规定, 巩固和完善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成果。
实践表明, 社区矫正工作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促使接受社区矫正对象重返社会, 重新做人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我国社区矫正存在的问题
(一) 社区矫正立法缺位
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中, 公安机关是负责缓刑、假释、管制、监外执行等刑罚的执行机关。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 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公安机关依法处理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区矫正人员。社区矫正主要是由各基层司法所承担, 刑罚执行权的缺乏导致社区矫正沦为困难扶助, 处罚和矫正目的得不到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八) 》已经将公安机关执行、监督和考察文字删去, 但是没有明确社区矫正主观机关。《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作用和地位均有限, 因此, 司法行政机关作为社区矫正工作管理机构仍未得到法律上的正式确认。
(二) 社会公众对社区矫正制度的认识存在偏差
同态复仇、报应思想等朴素正义观念根深蒂固, 重刑主义思想仍然占据着许多民众甚至是法官、检察官群体的法律中心。人们依然相信对罪犯最安全最有效的惩罚, 就是杀人偿命、犯罪坐牢;对罪犯在社会上接受矫正和改造心存疑虑, 认为无法遏制犯罪行为。社区矫正体现的人权保障刑法理念得不到公众认可和支持。“社区矫正正是要利用社会上各种资源, 为表现良好的服刑人员提供一个缓冲的社会和空间, 使得他们在刑期内提早开始适应社会生活, 并在社区正常的人文环境中, 逐步以健康的心理状态顺利回归社会, 从而减少和避免重新犯罪。”由此可见, 社区矫正顺利开展, 需要社会公众积极配合。人们受限于自身法律知识, 无法真正认识、了解社区矫正, 也缺少学习、了解的动力, 因为觉得社区矫正离自身很遥远。这些都会阻碍社区矫正的有效实施。
(三) 社区矫正体制机制不健全
1. 社区矫正工作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不科学。
目前, 我国社区矫正主管机关是司法行政机关, 具体执行由基层司法所负责。社会需求不断提高, 社区矫正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国外社区矫正的方式已经从传统的缓刑、假释、社区服务向暂时释放、工作释放、学习释放、电子监控等多元化发展。社区矫正是一项专业性、法律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 基层司法所、社区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工作人员未经过培训、考核与严格的聘用选拔程序, 是难以胜任未来的社区矫正需求的。随着非监禁刑适用扩大和社区矫正对象增加, 专业知识匮乏、人员紧缺等将使得目前机构设置面临多重压力, 不堪重负。
2. 社区矫正社会参与度不高。
社区矫正开展离不开相关社区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仅仅依靠国家司法机关的力量无法实现对社区矫正对象人格的改造, 即使设立专门的矫正机构, 仍需要工作人员及大量办公经费等人力、物力保障。目前, 因为缺少公众与社会团体的有效参与, 社区矫正机构单兵作战, 社区矫正工作内容、手段、程序大多流于形式。
3. 社区矫正衔接不顺畅。
社区矫正需要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司法机关等多个部门协同配合。各个部门之间往往各自为政, 缺少必要的衔接和沟通, 既没有专门矫正衔接程序性规定, 也没有专门机构组织协调, 造成工作上脱节和推诿扯皮, 导致脱管、漏管现象时有发生。
4. 缺乏社区矫正评价机制。
不论是对矫正对象矫正效果、矫正前后表现, 还是对社区矫正机构工作人员采取的矫正方法、矫正内容、矫正措施等都缺乏必要的评价机制, 无法客观掌握社区矫正实际效果并进行适时修正。
三、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
(一) 制定《社区矫正法》, 建立专门的社区矫正机构
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建立的大背景下, 推动不同法律专门领域立法工作无疑是今后立法工作的重点和核心。为了确保社区矫正工作有序开展, 根据国外先进立法经验, 我国有必要制定一部专门的社区矫正法, 对社区矫正机构设置、人员和经费保障、矫正内容、手段、程序、评估机制等做出统一规定, 增强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使社区矫正工作有法可依。
从世界范围上看, 专门的社区矫正机构统领社区矫正工作已经是大势所趋, 如英国的缓刑监察室、美国的社区矫正中心等。目前, 我国社区矫正机构职权由司法行政机构代为行使存在很多缺陷, 亟需建立起专门的社区矫正机构, 全面组织协调社区矫正工作, 制定一套规范化的工作制度, 做到高效、专业、负责, 并为完善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奠定机构基础。
(二) 转变观念、强化宣传
全社会应当改变过去“重刑主义”和严打思想, 营造一个宽严相济的社会氛围。法院应当扩大非监禁刑适用比率, 特别是对少年犯、初犯、偶犯、过失犯、女犯等罪犯的适用力度, 对依法能够判处缓刑、假释的罪犯一律判处缓刑、假释。司法机关应加大对司法矫正工作宣传力度, 提高司法矫正工作关注度和透明度, 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监督。例如, 可举行社区矫正对象接受矫正和解除矫正座谈会, 社区矫正对象献爱心公益活动, 邀请各类媒体广为传播。
(三) 健全社区矫正体制机制
1. 完善社区矫正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目前我国成立专门社区矫正机构尚存在一定难度, 承担具体社区矫正机构的基层司法所更是人员有限, 可以通过吸收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大学毕业生加入到社区矫正队伍中, 提供相应职位和薪金, 建立一支高素质、业务强的社区矫正队伍较为可行, 也为我国今后成立专门社区矫正机构奠定基础。
2. 畅通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渠道。
社区矫正应该转变工作方式, 由政府包办型转变为政府主导型、社会参与型, 让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到社区矫正工作中来。首先, 创新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方式方法, 如社会企业可以提供经费, 也可以提供社区矫正对象实习机会, 增强社区矫正对象就业能力等;其次, 畅通渠道, 让更多人参与到社区矫正中来, 特别是与矫正对象关系密切的人, 让他们在矫正过程中更多感受到关心帮助。再次, 整合利用社会资源, 加强与红十字会、环保组织等公益性团体合作, 向社会公布矫正办公室联系方式, 欢迎社会群体和组织对社区矫正工作提供建议和意见, 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
3. 完善社区矫正衔接机制。
3.义务教育音乐教师的职责和任务 篇三
关键词 音乐 教学 职责 任务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1 开展歌唱教学,让歌声陪伴学生成长
歌唱教学是义务教育音乐教学中的主要内容(比重从低年级50%以上到高年级30%以上),是一切音乐教学内容的基础,是音乐教师的重要任务。
音乐教师在课堂内要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气氛,使每个学生产生浓厚的歌唱兴趣。对教唱的歌曲,教师要通过范唱、范奏、分析等过程,充分介绍歌曲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有步骤地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联想、理解,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唱、练唱、表演,充分调动学生歌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尽快熟唱。要在歌唱教学中训练学生唱歌的胆识和技巧,做到人人都能大胆开口歌唱,甚至独唱。技能训练包括唱歌的姿势、呼吸、发声、共鸣、咬字吐字等,做到姿势正确、自然、美观,声音流畅、结实、圆润,提高歌唱的表现力。还要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歌唱,通过歌唱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能感情真切、声情并茂地演唱。
歌唱教学的内容主要来自教材,但教师也应寻找和积累教材外的教学资源,如把那些有优秀传统或时代感、合乎学生心理特征的歌曲,校歌或其它校园歌曲作为教材。歌唱教学不能变成单纯教唱一首歌曲的课,应将唱歌技巧、音乐知识和识谱能力、审美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并贯穿在整个歌唱教学过程中。
学生学会了唱歌,唱会、熟记了歌曲,形成良好的歌唱爱好和习惯,自然,歌声就能陪伴学生的一生。
2 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终身学习音乐打下良好基础
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是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音乐教师要摒弃只教唱歌,不教音乐知识、能力的做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各学段教学要求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和训练音乐技能。
音乐基础知识教学有完整的体系和丰富的内容,但是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也易于遗忘。教师要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要求有目的有重点地选择、安排教学内容,掌握相应的深浅度,循序渐进,有所取舍,用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先感知、后理性,先分散、后集中,理论联系实际,精讲多练。音乐基础知识教学与具体的音乐曲谱相结合,与唱歌、音乐欣赏、视听练耳等内容相结合进行教学,将知识与学生听觉表象联系起来,经常反复学习,使学生掌握知识,并把知识系统化。
音乐技能训练主要是视唱练耳的训练,在教学中应与乐理基本知识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独立识谱等能力,使学生获得音乐表现手段、音乐语言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从而更好地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技能的培训不仅在课堂上,也要在音乐实践中进行。除了训练歌唱的技能外,音乐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学习器乐演奏、歌舞表演、节目创編,培养学生的音乐特长。
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能更快地学唱新歌,甚至能自学新歌,这样能长久保持学习音乐的兴趣,感受音乐的情趣,从而终身学习音乐、感受音乐。
3 组织音乐课外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
音乐课外活动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精神文明的窗口。《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
组织指导好课外音乐活动,是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任务。音乐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音乐教育,还要教育学生关心并积极参与班级、学校、社会音乐活动,巩固课内音乐教学,提高音乐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和合作精神,陶冶思想情操。
课外音乐活动形式很多,一是组织指导学生利用课前课后时间唱歌,形成浓郁的唱歌氛围,让校园经(下转第92页)(上接第77页)常飞扬欢乐的歌声;二是利用课余时间办好学校广播室,把广播室作为音乐教育的资源,配合音乐教学,经常播放健康向上的音乐,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三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演唱、演奏、跳舞、音乐讲座,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发展学生的音乐技能;四是定期组织歌唱比赛、音乐会、文艺演出,展示学生音乐技能和创造能力,促进音乐教育;五是指导学生进行健康的家庭和社会音乐活动,延伸、巩固学校教育成果。
课外音乐活动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因材施教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和活动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空间,以利于发现人才,发展技能,培养骨干。
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不仅活跃了校园的文化生活,而且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4 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利用音乐陶冶情操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要求音乐教学要突出以美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特点,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兴趣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教师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特有魅力,在不同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特征,以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启发引导学生喜欢音乐,培养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通过教唱歌曲、音乐欣赏、音乐故事、文艺表演、课外活动等教学活动,用歌声、琴声、语言、动作,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学生知道音乐作为一种人文素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的作用,就能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在艺术的氛围中激起情感的共鸣,获得审美的愉悦,开发音乐潜能。
音乐作为一个重要的人文科学,在全面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中发挥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音乐教师要按“新课标”要求,选取一些具有时代感、合乎学生心理特征的歌曲、乐曲和表演,引导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中的美和丰富情感,用音乐艺术愉悦身心,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音乐与其他学科的关系非常密切,音乐中有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自然、思想品德等知识。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适时、适度、有机地介绍相关学科的知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提高学习兴趣、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又促进相关学科的学习,相得益彰。
4.职责和制度 篇四
1.新生入园凭预防接种证办理入园手续,并按规定严格检查预防接种情况,由幼儿园保健室保存。无证无卡的要及时补办,漏苗的要及时补种。
2.对于需要进行疫苗补种的儿童,督促家长携同儿童,带上《预防接种证》到卫生防疫站按要求进行疫苗补种。同时,要做好补种登记和统计工作。
3.按国家免疫程序判断是否接种合格,有证的以证记录为主,无证的以卡为准。无卡、无证或免疫史不详者按免疫空白处理。补种的疫苗以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一类疫苗为主。
4.要建立幼儿入园健康档案,将接种证存档。等幼儿离园时归还给家长。
5.对没有预防接种证的儿童严禁入托。做好幼儿健康晨检工作,做好相应的工作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健康检查制度
1.入园检查
幼儿入园前必须在指定的县(市、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全面健康检查,经体检、化验等项目检查,确认无传染性疾病方可入园。
2.定期检查
(1)每季度为幼儿测身高、体重一次,每年为幼儿进行全面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进行健康分析、评价、疾病统计,为每个入园幼儿建立健康档案。
(2)工作人员每年全面体检一次,发现肝炎或其他传染病者须立即离职治疗。待痊愈后持医疗机构的健康证明方可恢复工作。
3.晨间检查制度
(1)保健大夫及各班教师要认真做好一摸:有否发烧;二看:咽部、皮肤和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和大小便情况;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教师在一日活动中,应注意观察重点儿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上报。
(3)晨检中发现传染病患儿或疑似者,应拒绝其入园,由家长带到医院去确诊。对确诊传染病患儿的所在班级,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
(4)晨检后详细填写晨检记录。
消毒制度
1.图书玩具每天用紫外线照射,塑料玩具要每天用配好浓度的84消毒水擦拭或浸泡。在拿到室外晾晒。
2.活动室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期消毒。3.幼儿毛巾一天一洗一消毒,清洗干净后拿到室外晾晒。4.根据季节变化提醒家长及时给幼儿增加衣服。5.随时保持室内整洁,为幼儿创造舒适的环境。
预防疾病制度
1.做好幼儿预防接种的宣传及入园幼儿接种情况登记检验工作,督促幼儿按年龄和季节完成相关疫苗的预防接种和补种工作。
2.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并认真贯彻各项卫生打扫及消毒制度,创造健康洁净的环境。
3.建立幼儿缺课登记制度和晨检制度,及时掌握在园幼儿及缺课幼儿的身体状况,发现有疑似传染病早期症状的幼儿,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坚持针对幼儿和家长的健康教育宣传和疾病预防宣传,督促幼儿和家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加强体格锻炼,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在传染病的流行期间不带幼儿到公共场所。
幼儿晨检制度
1.幼儿园保健大夫和教师共同配合认真做好幼儿晨检工作。2.教师对早晨进到班级的每位幼儿做晨检,做好记录。
3.教师对班内身体不适或情绪不佳的幼儿要注意观察给予关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4.晨检内容:一摸、二看、三问、四查。一摸:摸额头有无发烧;二看:看咽部、皮肤和精神情绪状况;三问:了解幼儿饮食、睡眠、和大小便情况;四查:检查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幼儿园卫生制度
一、环境卫生制度
1.要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
2.幼儿玩具要保持清洁,定期消毒、清洗。
3.要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冬天也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
4.厕所要清洁通风,定时打扫并消毒。
二、个人卫生制度
1.幼儿每人一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做好消毒工作。
2.幼儿饭前便后洗手,早晚用流动水或净水洗手和脸,经常保持清洁。
3.饭后要漱口,大、中班幼儿每日早晚要刷牙。4.定期洗头和洗澡。
5.每周剪指甲一次,每周剪趾甲一次
6.保护幼儿视力,室内要注意采光。看电视一次时间不宜过长,看电视时不要离得太近,电视机安放高度要适中。
7.工作人员个人卫生:经常保持仪表整洁,勤洗头洗澡,勤剪指甲,便后给幼儿用香皂洗手。
幼儿健康教育制度
1.每学期对保教人员、家长、幼儿进行1-2次健康教育。2.每月幼儿园保健大夫对教职工培训一次,内容包括保健知识及幼儿常见病的预防,意外伤害的处理等。
3.每学期请相关专家进行卫生讲座一次。4.定期由教师向幼儿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5.园内定期以家园联系栏形式宣传相关健康教育知识。6.园内必备充足的健康教育图书、杂志,每个班级要有适合幼儿观看的两种以上的健康教育图书。
幼儿园保健室药品管理制度
1.禁止使用假药、过期变质药。
2.不同药品应分开存放,并有明显标志。3.药品必须到国家卫生部门认可的药店采购。
4.药品须有经手人、验收人及负责领导检查签字后方可入柜。
5.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及时补充常用药,并保持药柜整洁。
6.买药严格执行“三查”(即查药品批号、查药品有效期、查药品有否变质),用药坚持“五对”(即对处方、对班级、对姓名、对剂量、对浓度)制度。
家园联系制度
1.开展家访工作。新生入园后,保教人员要普遍进行家访。了解幼儿在家情况,父母的教育方法,并使幼儿熟悉老师,为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打下基础,学期中根据需要随时进行家访。
2.设立家长开放日。每学期向家长开放一次,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情况,了解保教人员的工作,征求家长的意见。
3.定期召开家长会。每学期两次(期初、期末)家长会,期初向家长公布本学期工作计划、期末向家长汇报本学期保教工作完成情况。
4.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每学期不少于两次,向家长委员会汇报幼儿园工作计划和工作情况,虚心听取意见,不断改进工作。
5.成立家长学校,定期向家长介绍教育经验及科学育儿知识。
6.开辟家长专栏,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充分发挥宣传栏和家长园地的作用,设立家长须知、家园联系册、家长意见薄、幼儿成长纪录等,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7.举办丰富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活动中,了解幼儿在园成长情况。
8.开展家长问卷调查活动,让家长评议幼儿园工作,评议保教人员的工作。
9.每学期向家长公布幼儿体检结果,体检发现疾病及时通知家长及早治疗。
班级财产管理制度
1.各班使用的财产、物资要分类编号,立册登记,由教师、保育员共同负责保管,每学期期初由本班教师、保育员与园财务管理组一起对班级财产进行全面清点登记一次,学期末再一同核对验收或回收仓库。
2.各班级教师、保育员必须根据工作需要,在认真填写登记表格、签字后领用、借用物品,借用物品要如期归还,避免积压与浪费。
3.严格做好三防(防盗、防火、防潮)工作,保证物品的安全、卫生、整洁,杜绝霉烂变质。
4.各班保管使用的财产、物资,非本班人员不得擅自拿用,特殊需要的可向该班的教师、保育员借用,定期归还,如有损坏负责赔偿。
5.班务财产在使用期间有损坏、遗失,应向园财务管理组报告,属合理损耗的,准予注销并根据需要重新补发,登记入册;属不合理损耗的,当事人负责赔偿。
功能室管理制度
1.幼儿园功能活动室要有专人负责进行管理。
2.进入功能室开展活动必须进行详细登记,对功能室内的一切设施设备进行详细入库、检查、使用情况进行记录。
3.功能室负责人应根据需要对师生进行功能室使用的安全教育。
4.功能室负责人每月对功能室进行安全检查,作好检查记录,发现隐患及时报告。
5.幼儿园教师、幼儿必须在管理员或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使用功能室的一切设施设备,未经允许严禁擅自动用。
6.教育幼儿爱护物品,轻拿轻放,使用后将物品放回原处,活动后及时做好室内卫生清洁工作。
中心幼儿园各类人员职责 教师职责
入园晨检:
1.准时到岗,热情接待幼儿及家长,指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做好接送卡交接工作,有针对性地向家长简单了解幼儿情况。
2.做好二次晨检工作,严防幼儿携带危险物品入园,提醒幼儿将物品摆放整齐。与家长做好药物的交接记录,并做好幼儿服药记录,严禁幼儿自己带药。
3.尊重幼儿的意愿,有计划地指导幼儿自主参与晨间活动。4.清点幼儿出勤情况,做好缺勤记录,并及时与未到园幼儿的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原因。
5.严格执行幼儿接送卡接送制度。
集体教学活动:
1.教学活动准备工作充分(包括教具准备、知识准备、环境准备),活动前准备必需的教具及每个幼儿活动需要的操作材料。认真执行教学计划,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2.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严禁小学化倾向。活动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并关注个别幼儿,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3.每天集体教学活动不超过2次(小班不超过1次);一般每次活动时间为小班15-20分钟;中班20-25分钟;大班25-30分钟。
4.活动过程中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带班时间不串班、不闲谈、不接打手机等。早操:
1.提醒并检查幼儿是否做好早操前准备(冬季需要拿掉帽子、取下围巾、手套等),衣服、鞋子是否穿好。
2.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编排不同的活动内容(包括准备活动、队列练习、两套操等)。
3.精神饱满地组织早操活动,面向全体幼儿,口令规范,示范正确。
4.指导幼儿按规定选择取放器械,随时观察幼儿早操情况。入厕:
1.组织幼儿分组有序入厕,并高度重视幼儿在卫生间的安全。2.指导幼儿正确使用便纸,提醒帮助幼儿整理好衣裤,便后洗手。
3.不限制幼儿入厕次数,关注容易遗尿的幼儿解便。盥洗:
1.组织幼儿有序分组盥洗,保持盥洗室安静。2.提醒幼儿用六步洗手法正确洗手。
3.关注幼儿的洗手过程,发现有打闹、玩水等情况及时给予提醒。
4.教育幼儿节约用水。喝水:
组织幼儿有序排队喝水,提醒幼儿用正确的方法端取口杯并接适量的水,不追逐打闹,保持安静。户外游戏 :
1.活动前后,做好四查(查服装、查人数、查场地、查器械),及时进行安全教育,消除不安全因素。
2.户外活动时间不闲谈,认真观察,确保所有幼儿在视线范围内,注意动静交替,随时调整运动量。
3.建立适宜的户外活动常规,督促幼儿遵守,保证活动安全。4.保证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且活动分段进行。区域活动:
1.提前和幼儿共同创设适宜的区域环境,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活动成品、半成品材料。
2.与幼儿共同参与制定规则,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3.及时了解幼儿活动情况(材料的使用、与同伴之间的交往等),引导幼儿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并做好观察记录。
4.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区域活动,并探索新的玩法。5.活动结束时进行评价(教师评价、幼儿自评、互评)。6.保证活动时间,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离园前准备:
1.稳定幼儿情绪,安排适宜的离园前活动,包括与幼儿进行简短谈话,小结当日活动情况;交代次日活动准备和要求;组织幼儿整理和收拾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用品。
2.清点幼儿人数,检查幼儿仪表穿戴是否整齐。3.组织幼儿进行安静的活动.离园:
1.提醒幼儿有礼貌的与老师和小朋友再见。
2.热情接待家长,主动与个别幼儿家长交流幼儿在园情况,严格执行接送卡制度,遇有陌生人来接,必须通过电话等可信的方式确认。
3.幼儿离园后,做好次日各项活动的准备工作。
4.配合保育员离园时关好门、窗、水、电等,确保班级财产安全。
班主任岗位职责
1.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及本园教育目标,结合本班幼儿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总结。
2.全面负责本班教育和保育工作,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的要求及每学期园务工作的安排,结合本班实际,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并认真执行。
3.对幼儿态度要和蔼可亲,做到耐心、关心、细心、热心,并与本班教师、保育员团结协作,搞好所在班级教育、卫生、保健及生活护理等工作。
4.认真执行幼儿的作息制度,认真安排好幼儿一日生活内容,做到动静交替,手脑并用,确保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5.主持召开每周班务会议,共同确定下周工作重点,与教师和保育员共同搞好班内的工作。
6.坚持各项教育原则,尊重幼儿,积极启发诱导,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
7.努力钻研业务,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及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业务水平。
8.做好家长工作,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方法,每周向家长公布本周及下周的教育内容,以便家长心中有数,每学年初对幼儿进行家访,了解幼儿家庭教育情况,平时与家长保持联系,积极配合,做好家园共育工作。
9.认真填写《家园联系手册》,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与家长沟通。
10.认真做好班主任会议记录,并及时传达到班内各位老师,让每位老师做到心中有数。
11.协调好班级的各项工作,并及时上缴每月的各项表格。12.注意幼儿安全,加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做好交接工作,填写交接班记录及幼儿跟踪记录。
园长岗位职责
1.负责幼儿园的全面管理,主持全园工作,团结全园教职工努力完成幼儿园的各项任务。
2.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执行上级的指示和决议,贯彻执行《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
3.制订幼儿园的各项制度和工作计划,确立分级管理目标,建立结构合理、协调灵活、反馈及时的科学管理机制。
4.定期召开园务会、全园教职工会议,协调各部门关系,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共同研究园内主要工作。定期深入第一线
检查安全、教育、教研、卫生保健等各项工作实施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加强落实、检查、总结,不断改革创新,对工作要有预见性。
5.负责全园教职工的聘任,调整园内工作人员结构,定期对保教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并做出正确评估。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园风,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教职工团队。
6.坚持勤俭办园的方针,管理好全园财物。
7.关心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健康,改善生存环境,维护合法权益,增强向心力,提高凝聚力。
8.负责园舍、设备、财产、绿化的长远规划及基建维修等工作,努力改善办园(所)条件。
9.协调幼儿园与外部的关系,争取社会和家庭的密切配合,听取社会、家庭对幼儿园工作的意见和要求,使园所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办园质量。
10.及时了解国内外幼儿教育动态,研究幼儿教育新成果,关注幼儿教育发展的新动向。
保育员岗位职责
1.严格执行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幼儿园一日标准化保教常规细则(试行)》。
2.负责管理好幼儿饮食和安全防护,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自我保护意识。
3.在保健人员和本班教师的指导下,做好疾病、传染病防治工作,观察幼儿的健康与情绪,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4.负责本班环境及玩教具等清洁卫生消毒工作,保持环境清洁整齐,空气清新。
5.努力钻研自身业务,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和业务水平,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及卫生保健常识,配合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及家长工作。
6.坚持正面教育,耐心细致地做好个别幼儿的教育工作,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在思想、言语、行动各方面以身作则,做幼儿表率。
7.每天做好班级安全检查工作,对门、窗、水、电进行严格检查后方可离园。保管好班级设备和用品,爱护公物,厉行节约,如有设备损坏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理,消除安全隐患。
狮子楼联校中心幼儿园安全规章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幼儿安全管理网络,成立幼儿园安全管理小组,下设工作小组,明确各小组的职责。实行分工合作、责任到人,并把安全工作要求列入各岗位职责中。
2.幼儿园要注意房屋、场地、玩具、用具及运动器械的使用安全,定期检查,及时维修,避免触电、砸伤、摔伤、烫伤,预防异物入耳、鼻及气管以及火灾等重大事故的发生。
3.主班教师必须妥善保管幼儿的药品,病儿服药时,必须仔细核对药名、药量、幼儿姓名按时给幼儿服药,严禁吃错药。保健室药品标签清楚,不得存放、使用过期的药品,消毒药品专人管理。
4.认真贯彻卫生防预部门下达的有关食品卫生的规定,严把食品的进园关和食品入口关,严防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
5.对幼儿加强安全教育,各班根据实际通过游戏、儿歌、故事、角色表演等教学活动对幼儿进行防拐骗、绑架等自我防护意识的培养,开辟专栏定期向幼儿及家长宣传安全知识,在幼儿园有危险的地方张贴醒目的安全警戒标志,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6.工作人员进行卫生保健知识的业务学习。每学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工作,加强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救助培训及演练(如:消防演练等)。加强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对幼儿坚
持正面教育,严禁态度粗暴,动作生硬,体罚或变相体罚,杜绝因上述原因造成的事故。
7.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都应以幼儿的安全为第一要素,进行认真细致的事先准备、对场地进行全面考察,考虑周详。严禁带幼儿到有危险的地方开展活动。
8.幼儿来离园严格执行接送卡制度,严禁未成年人接送幼儿,门卫要加强管理,防止幼儿走失,禁止外来人员入园。外来人员来访的一律要求实行登记。
9.下班后,各班教师要负责关好门窗,整理好教室内的物品。及时关灯,电脑、空调、饮水机等电器插头应拔下。门卫或值班人员要做好安全巡查工作,严防各类事件的发生。
10.每月进行安全检查并有记录。实行安全事故及时上报制度,发生事故做好记录,幼儿园内发生重大伤害事故后,应在第一时间向
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情况,并报当地的有关部门,不得漏报。
门卫安全工作制度
1.门卫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行门卫安全管理制度,严禁闲杂人员进入园内,确保教职工及幼儿的人身安全。
2.值班期间不得擅离工作岗位,不串岗,做好外来人员的查询登记工作,严把第一关,不得让外来人员随意进入幼儿活动室、寝室及幼儿园食堂、物品保管室等。
3.外来人员到我园办事,登记后,门卫值班人员要注意行踪,来园及离园时间、找谁、办什么事,核实登记,发现行为异常或携带不明物入园要提高警惕,有情况及时报告,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入园。
4.幼儿在园期间要锁好大门,密切注意幼儿的出入,不得让幼儿擅自离园或让陌生人接走。中途有家长来接幼儿,要仔细询问事由做好登记,并与被接幼儿的当班教师核实,严禁幼儿误接和丢失。
5.要做好幼儿园周边环境的安全秩序维护工作,严禁各种车辆进入幼儿园大门,要保证幼儿园大门、安全出口畅通无阻。发现幼儿园周边环境存在着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
6.保证园内的安全,教职工的摩托车或非机动车进大门时,一律下车推行。家长的交通工具一律不得进入园内。
7.做好门前的卫生清洁工作,保持园内外环境优美整洁。8.管理好各道大门,做好园内物资的保障工作,集体财产不得私借或带出园,特殊情况须有领导批示。
9.每天做好幼儿园的防火及安全巡查工作,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和上报。幼儿离园后要做好清园工作,遇恶劣天气,做好防护工作。
10.门卫衣着要整洁,上班不抽烟,语言要和蔼文明,传达室内要整洁,做好信件、报刊的收发工作。
11.值班人员夜间定时巡逻,认真仔细,严防失盗,并认真填写好值班记录。如果在值班期间因巡逻不及时,造成幼儿园财产遭受严重损失的,幼儿园要给予严重处罚。
外来人员进出幼儿园登记制度
1.严格把守幼儿园大门,孩子全部入园后大门锁上,拒绝外来人员进入园内。来访本园教职员工请与被访者用电话联系,确认并登记后方可在传达室等待。
2.上级部门或有关单位来园检查、联系工作,门卫应认真验看其工作证(介绍信),做好登记,并与园长和值班领导联系,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园。
3.教师不得带外来人员进园,会客一般安排在门卫或幼儿园门口。教师上班期间不得随便出入幼儿园,必须出示请假条,并做好登记。
4.家长因事入园必须得到班主任许可后由班主任带领孩子到大门口处理事情。
5.重大节假日,外来人员未经值班领导允许,不得进入园内。
6.携带公物出园必须主动出示有关证明,门卫做好记录后,方能离园。
幼儿接送制度
一、教师接送要求
1.严格执行幼儿园接送卡接送制度。
2.值早班的教师热情接待家长和幼儿,详细询问幼儿的身体有无不适,是否带不安全物品,是否需要在幼儿园服药,严格按照晨检接待的有关要求细心地对幼儿进行晨检,并做好晨检记录。
3.教师接待幼儿入园时,对家长提出的要求,反映的情况、所带的物品、药品要认真记好,以防止遗忘。
4.教师在接送时要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在接送幼儿的过程中要仔细照看所接送的幼儿,将幼儿平安地送到家长手中。
5.幼儿离园时,教师要帮助幼儿做好准备,如有幼儿在园期间发生的事情要如实向家长汇报。
6.教师确保幼儿安全地由家长接走。在规定时间内未被接走的幼儿,交给晚班教师,晚班教师必须将所有幼儿交给家长后方可离开。
7.值班教师和负责接送幼儿的教师严格按照以上制度接送幼儿,并按值班表上的顺序轮流值班,如有事要与其他教师交换,须经领导同意。
8.在接送幼儿的过程中,要把幼儿的安全放在首位,关心幼儿,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让家长感觉安全、放心。
二、家长接送要求:
1.家长接孩子,要衣冠整洁,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家长接送孩子的交通工具不得进入园内。
2.家长固定的接送成员持接送卡接送幼儿。若家长临时有事,委托别人接送幼儿,必须事先与教师电话联系,持卡接送。
3.家长送幼儿入园时,必须亲自把幼儿交到教师手中,防止幼儿走失。
4.严格按幼儿园规章制度和作息时间,不到离园时间不准家长接孩子,如有特殊情况,须向教师请假,经允许方可。
保健室安全制度
1.做好保健室的规范化建设。规范药品进货渠道,严禁将不合格药品进入医务室。经常查对药品有效期,杜绝使用霉变或过期药品。妥善保管剧毒药品,防止失窃。
2.加强幼儿园卫生管理工作。严格饮食卫生管理,把好食品卫生关,杜绝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3.经常了解和掌握幼儿发病情况,发现不明原因的发热、腹部不适等症状要及时查找原因,对幼儿园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及不明原因的群体腹泻等症状,须立即报告上一级卫生疾控中心和教育行政部门。
4.严格对发热病人的管理、就诊体温超过38℃以上要及时转送上级医院治疗,健全门诊日志登记,发现传染病要早管理、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处理疫区。
5.认真做好卫生工作。时刻关注社会上各种流行病,传染病疫情的动态,结合幼儿园的特点,宣传卫生防病知识。对幼儿园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要做好幼儿园领导的参谋,按上级规定及时报告和处理。
6.买药严格执行“三查”(即查药品批号、查药品有效期、查药品有否变质),用药坚持“五对”(即对处方、对班级、对姓名、对剂量、对浓度)制度。用药过程必须询问过敏史,遵照医嘱使用剂量。
7.每学期末做好药品开支统计工作。
突发灾害安全防护工作制度
1.幼儿园应在各类灾害发生前做好信息收集和预测工作,化被动为主动,实行全员监控。
2.在遭遇突发灾害时,应有序组织师生紧急疏散和撤离现场,保证师生的生命安全。
3.加强对师生进行防灾、抗灾的教育,学习遇灾后的自护、自救及互救办法,培养师生的生存能力。
4.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请求有关部门和社会的援助,全力保护师生的安全。
5.未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不得组织师生参加救火、救灾等。
6.组建突发灾害安全领导小组。
幼儿安全管理制度
1.预防烫伤
(1)幼儿不得接近有火、有电、有煤气、有热水的地方。2.预防外伤
(1)教育幼儿不打闹,更不能拿着玩具或树枝等投掷,学会保护自己,同时也不能伤着别人。
(2)教育幼儿不以小刀、玻璃片等危险物品做玩具,晨午检时注意发现幼儿衣袋里有无不安全物品。
(3)教育幼儿不要背着手走路,以免失去平衡,摔伤面部,体育锻炼或户外活动,应穿舒适的服装。
(4)幼儿在大型玩具上活动,教师要注意照顾保护,户外活动时,孩子均要在教师的视线范围之内。
(5)教育幼儿不要爬到窗台及大型玩具游戏向下张望,以免发生摔伤事故。
3.预防药物中毒
(1)洗衣粉、消毒液等腐蚀性物品,要放到专用橱柜保管。(2)幼儿药品要放在幼儿不易接触到的地方,当班老师负责幼儿服药工作。
4.预防异物进入耳、鼻及气管(1)幼儿吃东西时严禁说笑打闹。
(2)教育幼儿不要把纸团、别针、扣子等细小物品,塞到鼻、耳及嘴巴里。
幼儿园安全教育制度
1.幼儿园应当经常对幼儿进行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内容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用电安全、园内外活动安全、假期安全、防范传染病等,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遇险自救能力。
2.幼儿园应当重视幼儿的心理卫生教育,通过各种方式使幼儿保持健康开朗的心理状态。关心有心理疾病的幼儿,帮助幼儿克服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心理障碍。
3.根据不同季节特点,明确幼儿园安全教育的重点。春季安全教育的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教育、火灾预防教育、春游等活动中的交通安全和饮食卫生安全教育;夏季安全教育的重点:洪水、暴雨、雷击、台风、地震等灾害天气预防教育、溺水预防教育、食物中毒预防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用电安全教育;秋季安全教育的重点:运动受伤预防教育、建筑安全教育、消化道疾病预防教育;冬季安全教育的重点:防寒保暖教育、户外冰雪体育
运动安全教育和冰面溺水预防教育、火灾预防教育、雪雾天气交通安全教育。
4.开展安全教育的同时,不能只停留在说教形式上,一定要进行实际演练。通过安全演练,增强教育效果。
5.开展安全教育的同时还要提高幼儿应对安全事故的能力。
安全保卫制度
1.幼儿园建立安全保卫领导小组,由园领导负责,专职人员配合负责全园的安全保卫工作。安全保卫领导小组成员要主动关心园内教职工,做好积极的调解工作,搞好安定团结。
2.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班班主任和各部门负责人要落实岗位责任制,安排好本班、本部门以及自己所管辖的各项安全防范工作。
3.建立《门卫安全制度》,保安和门卫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坚守岗位,严格执行门卫制度和外来人员进出制度。
4.家长接送孩子必须持卡进出幼儿园,幼儿不得单独进出园门。离园后家长应带孩子尽快离开幼儿园。
5.建立值班制度,节假日、重大活动以及非常时期,应安排专人值班,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尽职尽责、确保幼儿园师生安全和财产安全。
6.每天离园后、节假日以及幼儿园举办集体活动时,各班、各部门都要提高警惕,安排好本班、本部门的安全防范工作,锁好门窗、保险柜,切断电源。
7.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不得带入幼儿园。
8.安全检查人员、值班人员、保安和门卫若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汇报或报警。
9.园门、教室、办公室以及其它重要场所,应按幼儿园统一规定时间锁门。
10.加强对全园各部位的巡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和做好防范。
11.门卫人员要按规定时间打开“110”报警联网系统,报警系统报警应及时巡查。
12.做好幼儿园门前交通的疏导工作。
一日活动各环节安全管理制度
1.早上进班后,保育员要对班上所有物品进行安全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
2.家长要幼儿送至当班教师手中,幼儿入班时,当班教师要认真做好二次晨检:看、摸、问、查。幼儿生病带药时,主班教师应让家长认真填写药物登记表,并妥善保管好药物。早上、中午由上午主班教师仔细核对,并按时喂药,由教师看着幼儿服下。
3.幼儿人厕时要有秩序,不拥挤,不在卫生间打闹、玩耍。4.活动时,幼儿应在教师的视线之内,注意观察其活动密度,运动量要适宜,动静交替、科学锻炼。
5.户外活动前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不乱跑,不做危险的事情。教育幼儿发现危险品及不安全事项要及时向老师汇报,及时排除隐患,保证幼儿安全。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要及时清点幼儿人数。
6.幼儿离园时,须有家长持卡来接,不允许外人代接。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家长打电话说明情况并持卡来接。
7.保教人员下班前要认真仔细检查班内设施,关好门、窗、水、电确保安全。
火灾隐患,做到“三知”(知防火知识、知灭火知识、知火警电话)和“四会”(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疏散自救)。
8.对于配备的消防设施与器材,要有专人管理和保养,做到布局合理,不挪用、不损坏,不占用安全出口和阻塞消防通道。
班级安全管理制度
1.保证班级场地、橱柜、玩教具、生活用品以及体育器械的使用安全,每天使用前检修,避免摔伤、烫伤、走失、触电、中毒等事故的发生。
2.定期向家长进行安全教育,定期检查班级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要经常化,要将安全教育渗透到教育活动中去。
3.药物必须妥善保管,放在幼儿摸不到的地方。吃药时必须认真核对,消毒用品等要专人管理,并放置在幼儿不易接触的地方。药物一定要专箱专人负责。
4.幼儿厕所、盥洗间地面保持清洁干燥,不能让幼儿独立上厕所,防止幼儿滑倒摔伤。
5.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灭火器必须要放在固定的位置。6.建立健全幼儿接送制度,带班教师要坚守岗位。
7.教育幼儿不要带瓜子,花生米,蚕豆等小食物来幼儿园;不要口含小食物,跑,跳或相互打闹;不让孩子玩弹子、笔帽、纽扣等物品。
8.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孩子。
9.对班内出现的事故及时上报,要进行分析研究,做好记录,根据情节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做出相应处罚。
5.门卫岗位职责和制度 篇五
1、遵纪守法,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公司管理、文明执勤、礼貌待客。
2、严格执行门卫管理制度,坚守工作岗位,上班时间不得喝酒和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3、对进出厂区非本公司人员、车辆要实行查询登记。
4、负责车间厕所卫生清洁及维护,保证其正常使用。
5、负责打扫厂区大院、厂区大门前的卫生,保持环境整洁。
6、快递信件、报纸等及时签收妥,并及时送至相关部门和人员。
7、督促公司员工上下班打卡考勤,配合有关部门抓好劳动纪律。
8、保持门卫室内外环境干净整洁,物品摆放做到整齐有序。
9、做好值班人员交接班记录,如遇特殊情况及时报公司领导并妥善保护好现场。火警119 匪警110
门卫管理制度
一、人员出入管理:
1、外来人员需进厂区,询问来访事由,并填写《外来车辆及人员出入登记表》后方可进入,并指引到办公室。来宾离开时,填写离开时间。
2、衣冠不整,穿拖鞋、背心、短裤者不得进入公司。
3、公司职工在上班时间外出,门卫须过问并记录出入时间。
二、车辆出入管理:
1、公司领导(车辆)外出时,门卫值班人员需立即放行。
2、外来车辆进入厂区,询问来访事由,并填写《外来车辆及人员出入登记表》(综合办公室另行通知的除外)
3、门卫值班人员应对车辆进行引导停放,维持停放秩序。
4、邮局、快递公司等车辆无特殊情况,不得进入厂区。快递信件、报纸等门卫及时签收,并交由相关部门人员。如不能及时送出的要妥善保管。
三、车间厕所卫生标准:
1、厕所地面保持干净,无泥垢、积水、纸屑等。
2、水池内外应洁净,不能有污垢、锈斑。
3、厕所无异味,便池内外保持清洁,不能有粪便等脏物。
4、厕所内清洁工具摆放整洁,不乱放杂物。
5、发现卫生洁具损坏,管道、阀门、龙头漏水堵塞,应及时处理,自己不能做的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
四、厂区大院清洁卫生:
对工厂大院区域的卫生负责。做到每天打扫,保持环境整洁,无任何杂物和堆放物。
五、物资出入管理 :
1、公司物资
物资出厂,由仓库开具出库单报部门主管签字批准后,门卫根据出库单核对物品无误并登记后方可出公司。
2、外来物品
6.猪场门卫制度和工作职责 篇六
门卫制度
1、大门口消毒池内始终保持正常水位(水深为池深的2/3),按时清理,始终保持有效浓度。几种消毒药物交替使用。
2、门口设置一台高压清洗机,负责对进入办公区的车辆进行冲洗、消毒,清洗液中以常用消毒药品(NaOH、抗毒净、神灭等)杀菌浓度配制,该项工作具体由保卫科负责实施。
3、所有来往人员、休假归厂人员、来访人员须在大门口消毒室内脚踏火碱盆或消毒垫,经紫外线杀菌灯照射15分钟后方可进入。
4、例行进出大门检查,所有动物、宠物、生熟肉制品不得进入场区。
5、未经生产场长同意,禁止所有人员来访。
工作职责
1、热情接待各类来场工作、实习、培训、办事的人员,语言文明,态度谦和。
2、一切进出场区人员必须登记。除公司工作人员和经本场特别允许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场内。外来人员会
客在大门外或门卫进行。
3、所有进场人员必须经紫外线消毒十五分钟。本场职工未
领取出门证不得放行。门卫私自放人进出,以及其他员工私自外出或翻越围墙,公司将即刻予以辞退。外来一切车辆经总经理批准和消毒后方可进入场区。
4、做好人员、车辆进出的记录,每月末将记录整理交到办公室存档。
5、门卫人员有责任对场内的违纪、违规和违法行为进行阻止和举报,有权对出场人员携带的包裹进行检查、消毒。严禁员工将违反生物安全的物品带进场内。所有进场物品都必须在消毒房经紫外线照射三十分钟以上再分类进场分配。
6、所有拉动物和动物产品的车辆尤其是拉死猪和猪粪的车,禁止靠近场区。
7、需要带出场的工具必须持有猪场负责人的出场批条,并
在规定时间内送还。送还时按规定消毒。
8、负责消毒房、大门内外的卫生。负责生活及生产垃圾的焚烧、掩埋。消毒池应及时清扫加药,消毒池每三天更换一次3%火碱水,保持药液的有效浓度,下雨后应立即更换。
9、负责夜间的安全检查(对外门窗是否关好上锁)。
10、如有违反者,首次警告,二次记过,三次辞退。有违反
以上规定门卫不汇报的负连带责任,受相应处罚。
11、在人员较少的情况下,服从本场的安排,从事其他临时
7.社区教育职责和制度 篇七
一“双证书”制度与高职教育有效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按照国家关于“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的要求, 近年来各级主管部门为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 积极制定了相应制度和考核标准, 各地高职院校也相继开展了职业资格认证工作, 并在培养高质量的技术人才方面取得了效果。另外, 高职教育在我国起步晚、发展不平衡等因素, 在具体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其主要包括:
1. 高职专业体系与资格认证制度管理标准不适应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自身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 发证部门缺乏统一规范管理, “证出多门”, 在管理与操作层面上较混乱;大部分专业对应某个职业岗位群, 而职业资格证书主要对应单一职业岗位, 没有综合性的职业标准面向专业核心技能;现行国家资格认证制度偏重于工程技术领域, 与文科类专业教学结构、发展需求不匹配;现行职业资格标准跟不上生产技术的发展速度;内容陈旧, 造成了高职教学内容相对狭窄, 与实际生产技术岗位要求不适应。
2. 高职教育方式与职业能力培养不适应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员是企业最需要的人才, 要培养出具备较强职业技术能力的高职学生, 就必须让教学贴近企业生产一线, 贴近工艺、技术标准与规范, 注重职业实用性和操作熟练性。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学方式, 特别是实践教学依然采用普通教育的模式, 学生动手的机会很少, 更缺少按照职业标准要求开展的针对性训练机会;同时适应“双证书”制度实施的教学管理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还没有建立, 部分学校对学生质量考核偏重于理论知识, 忽视职业能力, 教学评价体系只对文凭负责, 而不对能力负责, 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不“并重”。
3. 实践教学条件、师资水平不能满足“双证书”制度的推行要求
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实训条件、教师队伍和资金投入等方面普遍薄弱, 存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因资金投入不足, 无力购买先进机器设备和建设实验场所, 学生人数与实训设备比例严重失调, 设备陈旧等,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在师资建设方面, 虽然很多高职院校有不少“双师型”教师, 但真正来自企业并能按行业规范从事实践教学的却十分稀缺, 实践设备与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长期影响了高职院校推行“双证书”制度。
二“双证书”制度与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对策与建议
1. 搭建“工学结合”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平台, 构建“双证通融”的人才培养方案
建立“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学历与职业资格融合, 目标一致、教学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 形成学历教育与职业能力认证的沟通和衔接;充分发挥企业在高职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制定人才培养和考核方案, 采取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相结合的方式, 让企业参与到日常教学和管理中, 打造企业和院校资源共享的人才培养平台。
2. 建立以技术应用为主的教学体系, 建设改善实训条件,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实行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 加强课程整合和重组, 建立合理课程体系和以职业资格能力标准和技术应用为基础的教学方案;加大投资力度, 建设稳定的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 制定与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的实训计划和大纲, 确保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的质量;有计划地组织专业教师深入生产一线研究实践, 把行业和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引入课堂教学, 引进具有“双师”素质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专业、实践教学, 促进学术与技术交流, 调动教师向“双师型”发展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双证书”制度与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是我国职业教育制度的重大改革, 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各方通力协作, 共同努力, 随着这一举措的日益完善, 高职教育必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张蕊、张文蔚.国外典型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双证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39)
[2]张秀玲、李传伟、孙杰.高职教育与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 (下旬) , 2013 (9)
8.社区教育职责和制度 篇八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育改革;管理;培训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我国对于民办教育以及学前教育也越加重视。近年来,政府为了加大力度对民办教育的扶持,采取了购买学位等服务。在这一新的政策与理念下,我国民办教育得到了较大的进步,同时学前教育的普及率也逐步上升。
一、全面推行普惠性学前教育的现状
为了积极响应民办教育改革,泉港区学前教育也积极参与其中。众所周知,学前教育作为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发展以及教育的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民办综合改革试点近些年的相关资料总结,政府扶持制度以及购买学位服务这一举措取得的成就是可喜的。在改革实施中,泉港区69所民办幼儿园入园率达到了95%以上,其中已经办证的幼儿园达到了42所。根据相关的数据分析,足以证明建立政府扶持制度和购买学位服务进一步规范了民办幼儿园的管理,也加大了无证民办幼儿园的整改力度,使民办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得到了提高,也使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变得更加规范。
除此之外,政府在实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资助工程”中,出台配套政策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每人每年配套补助50元。可见,为了落实改革,政府加大了经费的投入,旨在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办学以及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总的来说,在政府的督导与评估中,民办幼儿园的师资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民办幼儿园办学质量也得到了提升,普惠性学前教育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为了能够有效地整合资源,减轻家长的负担,在扩大民办园普惠性的同时,也遭遇了一系列扩展瓶颈,阻碍了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全面推行。
二、全面推行普惠性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泉港区普惠性民办园有31所,共有6000名幼儿,占民办教育的55%,在政府扶持制度和购买学位服务中,明显扩大了民办幼儿园普惠性。但是在对民办园的管理进一步规范的同时遇到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方面,在改革的同时,伴随着新的无证园现象,使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全面推行难度增加。同时,这些新增的幼儿园的师资力量也比较薄弱,人员配置不全,难以满足教育改革的相关要求,使改革落实难度加大。
另一方面,民办幼儿园的安全意识不强,使普惠性学前教育推行质量受到影响。在办园经济效益与加大投入、确保安全方面,园所比较倾向降低办园成本,加大办园经济效益,所以致使幼儿安全存在隐患,尤其是校车方面,违规超载现象非常严重。此外,经济条件较差的地方,由于道路较为狭窄,不利于幼儿的接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惠性学前教育的质量。
其次,民办幼儿园的收费灵活性太高,不好把握收费标准,并且出现了行业间竞争激烈的现象。根据关于民办园收费的相关文件精神,民办园应依据办园成本折价收费,具体收费数目有关文件未做明确规定,因此,民办园收费灵活空间大,收费随意性大。部分民办园为扩大招生额,任意压价,行业内部出现无序竞争现象,不利于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推行。换言之,“入园贵”仍然是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再者,普惠性幼儿园的管理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政府购买学位服务的政策下,一部分民办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错误想法,在教学中采取一系列并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存在着明显的小学化教育倾向。
二、全面推行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建议
(一)对普惠性民办园进行统筹布局与规划
在各区的教育改革中,泉港区的教育改革落实较好,但是为了提高学前教育的普惠性,仍然应该积极地开展调研路线,了解民众对于普惠性幼儿园办学的要求。普惠性幼儿园的招生是面向全社会,因此对于幼儿园层次的需求也会有所差异,大部分家长会选择价廉的学校就读,所以要求政府在购买学位服务之前,要对当地的经济状况进行整体调查与对比,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收费标准要配合园所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使不同园所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能够正常运营。除此之外,要对普惠性学前教育推行的速度进行合理的设计。推行普惠性学前教育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扶持力度控制不好,反而会影响办学的质量。所以要结合当地的幼儿园进行规模的对比,并制定出一套联动机制与示范性改革试点。
(二)加大力度提升普惠性民办园质量
强化普惠性民办园的质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提高业务指导。在普惠性学前教育中,很多教师的专业水平较低,所以使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普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政府要加大力度建立学前教育研究组或者培训机构,对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进一步规范办学质量。其次,提高普惠性幼儿园的认定标准。对园所的规模、师资力量进行严格的规范和要求,并且在认定的园所中实行评估制度,对表现突出的普惠性幼儿园进行奖励,并且在当地或者全国进行推广与示范。同时在办园当中,不同的教学效率政府要给予不同的补贴,以此促进普惠性幼儿园在竞争中越办越好。
(三)落实动态监管机制
在全面推行普惠性学前教育中,其质量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所以要实行动态管理监督机制,加强对办学过程的监督管理。在这一制度的实施中,要重点抓好安全与卫生工作,确保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与此同时,政府应加大普惠性幼儿园设施费用的投入,保证幼儿在教学中使用的任何设施都是经过严格质检,符合安全标准的,对于经济较为贫困的地区,政府也应该加大扶持力度,配备好安全性能较高的接送车等。除此之外,加大对于园所的卫生管理,使幼儿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成长。落实动态监督机制还可以建立社会监督体系,实现全民参与教育的监督工作,也更加有利于推行普惠性学前教育。
(四)保障普惠性民办园队伍的稳定
为了有效地实施政府购买学校的服务,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是普惠性教育得到全面实施的重要举措。以此,在这一制度的推行中,可以通过加强经费监管来保障教师的待遇。同时要加大对于普惠性民办园教师的扶持力度,发放一些学历津贴、岗位津贴、园龄津贴,以此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参与到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发展中。
(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近年来,政府实行购买学位服务以及对学前教育实行扶持制度,不仅出台了配套资金、派驻公办教师等各项文件和政策,同时要求教师园长跟班实践学习——每年到实幼跟班一个月,以此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
在政府的扶持与购买学位服务制度下,对示范园的师资进行免费培训,公办民办实施捆绑评价,使学前教育的监督与管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除此之外,对示范园实行一系列的奖励制度,比如,创建省级示范园奖金为10万元,市级示范园奖励5万元,区级示范园奖励3万元,进一步激励了各民办幼儿园的办学积极性。并且,在幼儿园建设中,政府依照相关的征地规范建立民办园,从建设到创建进行全程指导。在创建中,减免公共集体租金,每年进行先进示范园以及优秀示范园的评选,推动了普惠性资助及购买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了使我国综合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在政府扶持制度与购买学位服务中,全面推行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崔世泉,袁连生,田志磊.政府在学前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来自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1(5).
[2]田志磊,张雪.中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问题与改革[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3]胡杨.我国学前教育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2.
[4]高艳艳.政府主导学前教育模式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2.
【社区教育职责和制度】推荐阅读:
文集中学学生参加社区实践和社区服务制度07-18
社区文化教育工作委员会职责09-12
社区教育教师管理制度07-16
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08-07
C9.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10-27
医院诊所社区卫生服务站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07-30
社区护士职责10-25
社区综治中心职责06-30